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六 记叙文阅读:叙事散文:挚爱亲情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六 记叙文阅读:叙事散文:挚爱亲情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六 记叙文阅读:叙事散文:挚爱亲情
2018年中考语文复习 专题十六 记叙文阅读:叙事散文:挚爱亲情

一、(2017·山东聊城)

香椿的味道

李红霞

①乡下老家,有许多野生的香椿树,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点缀满了乡村的各个角落。当然,最好能长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样就可以整日看着香椿芽由小变大,然后近水楼台先摘先尝了。当春风温暖地让我彻底脱去冬衣的时候,那香椿也就该发芽了。我最爱吃香椿,总是一天三遍地看着房角那棵香椿树发呆,真想早日拿着钩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个够。可我急,树不急,整日挺着干枯的枝桠在蓝天中显着它的沧桑与稳重,迟迟不吐芳香。

②一个灿烂的午后,忽然在和风中嗅到了丝丝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树下,踮着脚尖,寻找蓝天中闪出的那些暗红。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时已经在干瘪的枝尖绽开了笑脸,从高至低,错错落落地像是给这位老者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将积蕴一冬的热情完美释放在这个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阳光穿透成靓丽的紫红,闪着淡淡的油光,在湛蓝作为底色的映衬下,显得格外耀眼、温情,一时间觉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

③春风催荣了万物。不出几日,香椿芽已经长成了小丫头的冲天小辫。竖在房角的长杆终于派上了用场。用铁丝弯成一个钩,绑在长杆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顶,长长地举起杆子,将那些可爱的芽子引入铁钩里,然后猛地一拧杆把儿,只听脆脆地“叭”一声,一簇香椿就应声飘落了下来。不一会儿,香椿已散落一地。

④于是,便怀抱这些香椿,吵着让母亲给我炸“香椿鱼儿”吃。母亲先是把这些香椿一片叶子、一片叶子地择好、码好,然后洗净,放在盆里用温水加盐腌一下。这时,母亲就可以腾出手来准备面糊了。在碗里打两个鸡蛋,放入适量的面粉和水,搅匀,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丝。烧开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滚烫的油锅里,只听“吱啦”一声,那个裹了面糊的香椿,顿时翻滚着膨胀起来,成了焦黄颜色。

⑤一直站在旁边的我,早已被锅里的香椿鱼儿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锅,就用手抓起来吃,烫得我直跺脚摇手。母亲乐了,拿出碗盛好递给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稀溜稀溜地吃到肚圆,抹一把嘴上的油,跑着玩去了。等回来,又会吃上一大碗。

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来,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来炸着吃了,我对香椿的热情也淡了下来。可母亲却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叶子,切碎,晒在太阳底下,说是晒干后还可以吃。我不信,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亲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锅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黄瓜丝里,放上醋,浇在凉水浸过的面条上,一碗清凉喷香的凉面吃过,夏日的炎热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里消失了。这种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红的嫩芽。

⑦母亲知道我爱吃香椿,因此总是在春天里给我带来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亲却说这样的才好吃;过几天又会捎来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长寿面里,浇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

(选自《人民周刊》201 7年第5期,有改动) 16.文章围绕“香椿”写了盼香椿、、炸香椿、四部分内容,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2分)

答案:扒香椿吃香椿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段落的划分和总结能力。文章以香椿为线索,写出了香椿给作者带来的乐趣和享受。第一部分是第①段:盼香椿;第二部分是第②段——③段:扒香椿;第三部分是第④段:炸香椿;第四部分是第⑤段——⑦段:吃香椿。做这种题,横线上所概括的内容,在形式上要依据试题给出的例子,比如“盼香椿”结构上为三个字,是动宾式短语;内容上也要包含线索“香椿”,把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再以一个动词展现出即可。

17.从修辞手法(任选一种)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4分)

答案: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绽放时的勃勃生机,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示例二: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香椿树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香椿芽初绽时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看到香椿发芽时愉快的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赏析能力。题目已经明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绽开了笑脸”“扎上了晃动的蝴蝶结”“热情完美释放”这些内容表明句子采用了拟人的修辞;“这位老者”则是借喻的修辞,把香椿树比作老者。然后就要分析修辞的作用了,要按照“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什么特点+作者情感”的形式进行赏析。

18.第④段描写母亲炸“香椿鱼儿”的一系列动作,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分)

答案:生动传神(描写细腻),表现了母亲技艺娴熟(做事利落、勤劳能干)。

【解析】本题考查动作描写的作用。第④段具体描写了“香椿鱼儿”的制作过程,具体分为三个步骤,即香椿叶的清洗腌制、面糊的制作、裹面油炸。三个步骤,作者都运用了大量的动词进行了细致的描写,回答此题要落脚在两点:一是大量动词的运用使描写很细腻;二是从这些描写能概括出母亲的某些特点或品质,比如做事麻利、炸“香椿鱼儿”的手艺娴熟等。19.第⑦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答案:照应题目(前文),深化主题。

【解析】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散文最后一段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总结全文、画龙点睛、升华主旨、前后呼应、深化主题等。本文中的第⑦段中有几个很关键的句子:“那味道真是特别透了,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这句话特别提到了香椿的味道,这就照应了文章的题目。另外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写自己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香椿这件事,表达出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之情。本段中母亲在春季让我吃上嫩春芽、其他季节让我吃上干香椿,这香椿里面饱含着深深的母爱之情,让读者也从中感受到这种母爱的真挚伟大,所以这最后一段很好地深化了文章的主旨。

20.谈谈你对“香椿的味道”的理解。(3分)

答案:香椿本身的味道、母爱的温暖、童年的快乐、春天的味道。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题目含义的理解能力。这里的含义有两层,一层是表面含义,即香椿本身的香味,这层含义较浅显,容易领悟;另一层是深层含义,这需要深入到文字的底层,挖掘其中包含的情感含义,由文章可知,作者写香椿是从童年写到成人的现在,所以这个“味道”中还包含着对母爱、快乐、春天等复杂的情感因素,回答时一定要考虑全面。

21.生活有百味,哪一种“味道”让你印象深刻呢?说一说原因。(4分)

答案:示例一:红烧肉的味道。红烧肉是爸爸的拿手好菜,但他在外地工作不能经常回家,每次回家都给我做香喷喷的红烧肉,那里面有父亲的味道。

示例二:眼泪的味道。眼泪中不只有苦涩与悲伤,它是经历风雨与挫折的见证,让我更加自信坚强。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拓展能力。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选取自己最熟悉的一种味道来说出内心的感悟,这种味道可以是具体的美食的味道,但也应该像“香椿的味道”一样,感悟出其中包含的情感之味。也可以是抽象的味道,比如失败、痛苦、幸福等,要点出这种味道具体带给了你怎样的生活体验,让你收获了什么。

二、(2017·湖南长沙)

栓在琴凳上的十年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那年,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

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没?”

④“嗯!”我怯弱的回答。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即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程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选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时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了,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如释重负,好想获得了新生一般。

?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你妈妈听的。

?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22.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共4分)

【答案】①买钢琴,并宣布要“我”学钢琴②辛酸与痛苦⑧偏离规划,读高中④无比感激。

【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内容,先确定答题区域,再抓住关键词语概括即可。第①小题,可依据②③段中关键语句“钢琴搬回家”“你以后要好好学”来概括;第②小题可在第?段语句“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中直接找到答案;第③小题主要抓住第?段中“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读了高中”等词句概括;第④小题可抓住第?段中语句“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直接找到答案。

23.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共6分)

(1)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3分)

【答案】①十年来“我”学钢琴被规划、被迫的;②“我”十年的练琴时光充满了辛酸与痛苦;③曾经枯燥、乏味的练习得到的技巧最终成为了我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标题的含义主要从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考虑,本题可抓住“拴”字理解。依据⑥⑦两段内容,可见“我”学钢琴是被迫的;同时,抓住两个关键语句理解其深层含义,“从钢琴每次回想栓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为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磨灭的一部分”。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自然段画线的句子。(3分)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进的路上。

【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遇到沙尘暴紧紧相依的母女俩”比作“风中的两片树叶”,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女俩艰难前行的情景,体现出我学钢琴的艰辛与妈妈的不易,表达出“我”对母亲的感激。

【解析】本题考查语句赏析,题干中明确了从修辞的角度。首先要判断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分析这个手法表现了什么内容,再看看有没有蕴含作用的思想情感。“像风中的两片树叶”显然是比喻,写出母女俩前行的艰难,进一步可见我学琴时的艰辛与妈妈陪同的不易,再联系上下文体会“对母亲感激”的情感。

2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回忆了“我”十年学琴的一些往事,全文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

B.文章刻画了一个为了女儿的“兴趣”,辛苦奔波、甘于付出、严厉苛刻的母亲形象,而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

C.“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说明学琴这件事无论对我,还是对妈妈而言,都是很辛苦,很煎熬的一个过程。

D.文句“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是指妈妈对我挣脱了她的束缚,主动地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而感到失望。

E.第⑧自然段着重描写了从油田小镇到银川那条每周学琴必经的道路,更好地烘托了“我”学琴路途中的艰辛。

【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将题目与文章内容一一对应分析,B项中“女儿对母亲始终充满怨恨”与文中“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表意不相符合的;D项中“主动地放弃”与原文表意不相符合,因为钢琴老师“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后,我才放弃“搞钢琴专业”的规划的。

25.请结合原文和“链接材料”,说说作者为什么把自己的母亲称为“虎妈”。你对“虎妈狼爸现象”有怎样的看法或感悟?(6分)

【链接材料】社会有些父母被称为“虎妈”“狼爸”。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是打骂兼备,常常备着藤条、鸡毛掸子,孩子背不出课文,打!作业做不好,打!不练琴,打!……一方面,这种教育方式受到很多人指责;另一方面,他们也确实“打”出过“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这种现象被称为“虎妈狼爸现象”。

【答案】示例:(1)①因为妈妈对我寄予了很大期望,确实曾经很严厉地监督、责罚“我”所以称她为“虎妈”;②隐含“我”对妈妈的感激。

(2)看法一:我认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在能够让孩子打好基础、提升的能力。文章中的“我”从小受到妈妈的严厉教育,培养了良好的音乐素养,为“我”以后将艺术、文学、历史融会贯通打下坚实基础:材料中也提到虎妈狼爸式的严厉教育能够出现教育奇迹,一家出现了三个清华北大生,因此虎妈狼爸式教育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孩子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看法二:虎妈狼爸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完全打打打的情况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文章中妈妈严厉的做法也曾给孩子带来了辛酸和痛苦,材料中一味打骂责备的方式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可磨灭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因此,家长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稳步前进。

感悟:虽然说有“一门三北大”的教育奇迹,但只是个例,材料中一味打骂责备的方式和文章中妈妈严厉的做法让孩子们感到辛酸和痛苦,不利于孩子的成

长。因此,家长们在严格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结合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用更加合理适宜的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与稳步前进。

【解析】本题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及开放性思维能力。第一小问,要结合上文“妈妈每晚会坐在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常常伴随的是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分析妈妈对我严厉地监督与责罚;再结合第?段中“我却要感谢您,体会对妈妈的感激之情。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试题,看法和感悟任选一点谈即可,对“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持肯定或否定的态度均可,一定要结合生活实际阐释理由。一定要观点明确,比如“我认为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在能够让孩子打好基础、提升的能力”或“虎妈狼爸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可以理解,但是完全打打打的情况是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切不可观点不清或阐述不明。谈感悟,可从“教育方式”“孩子兴趣、身心健康”等方面来谈。

三、(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

三颗枸杞豆(节选)

程海

星期日到了。我在村子里玩了整整一上午,觉得腻味透了。我多么想念我的小树林啊! 多么想念我的可敬的三叔啊!

下午的小树林静悄悄的,各种花儿、草儿,连那些爱吵闹的小山雀,也仿佛午睡了,一点儿声息也没有。

他果然又在里边,斜躺在一堆野草上,显出十分衰弱的样子。

他忽然站起来,走到我的身边,大大的眼睛闪露出笑意。我跟着他走到他刚才躺过的地方,坐了下来,忽然发现脚前的泥土上画满了各种各样奇怪的画儿:一座歪歪斜斜的塔,一堆松松散散的书,一株弯弯扭扭的树。这些画儿下面画了三个圆圆的“○”,好像滚动的铁环。

“三叔,你画的是什么?”

“画的都是三叔。”

“可一点儿也不像你呀?”

“像,很像!”他凄然一笑,指着塔说,“我小时想做一个建筑师,但又讨厌建筑学上那些个复杂的公式,就放弃了。这一摞书。是我第二个理想。想当一名著作等身的作家。写了几篇稿子。寄出去被退回来了。我又灰心丧气。不干这伤脑筋的事儿了。这一棵树。是我第三个理想。想当一名生物学家。后来又觉得生命的起源、遗传和变异、蛋白质的人工合成等问题竟是那么复杂和渺茫,我又沮丧了。第四个理想还没有建立,命运忽然对我说:‘算了吧,你该回老家了!’”

“那些铁环是什么意思?”我悲伤地问。

“这是我一生的成绩:三个○。”

“那老师一定会批评你了。”

“没有老师来批评我的。”他微微一笑,又说,“只有这些树叶、小草,还有那朵紫豆角花,好像在批评我,说我以前太粗心大意了,太不了解它们了。”

我沉默了,抬头望他,不知为什么,他眼眶里滴下几滴泪水。

这时,太阳快要西沉。透过林隙,我看见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身边的三叔忽然喊道:“太阳!”接着,两只枯瘦的手向前伸去,仿佛要捉住它似的。

“太阳能捉住吗?”我天真地问道。

“能! 能呀! 我以前老是忘记了去捉它,让它在我头顶上溜走了几千次,上万次,我仍没有想到要捉住它!”

“太阳里有火,一定很烫手吧?”我说。

“是呵,有点烫手,,还得费点力气。但一把它捉到手,就变了,变成一个圆圆的金盘子,里面放满了五彩的宝石。太阳的光芒都是从这些五彩的宝石上放射出来的,所以才这么亮。”

他忽然俯下身,用手捏住我的脸蛋。我疼得差点儿叫起来,他一点儿没有觉察到我的痛楚,口里喃喃地说:“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

我一下站起来。逃跑了。

秋天又来到了山沟。小树林的叶子变得殷红殷红。好像里边藏着一个发出红光的太阳。

那位三叔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已经躺在病床上不能起来了。临死时,好多亲友都去探望他,我的父亲和母亲也去了。我没有去,我怕再看见他那张凄楚、苍白的脸。

但他似乎没有忘记我,托父亲给我捎回一件临别的赠礼———三颗红色枸杞豆,这也许是三叔留给我的最后一个谜语。但我这回把它猜出来了。

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 是三个遗憾的“○”!

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

于是,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以至更复杂、更艰深的学问。

当我成为植物学家后,爸爸以为这是他拳头惩罚的功劳。他的口头禅是:“猪羊怕杀,人怕打!”其实,他的拳头只能伤及我的皮肉,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

12.请根据选文内容,概括“三叔”在“我”心目中的形象。(4分)

【答案】三叔是可敬的。他像寻找太阳而不幸失败的夸父一样。他用三颗枸杞豆向我启示了生命的意义。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教育征服了我,使我勤奋追寻,奋发有为。

【解析】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从文中结尾“真正征服我的,是那三颗启示生命意义的枸杞豆”这句画龙点睛的句子可以看出,“我”对三叔是相当敬重的。三叔一生一事无成,但是他用自己的生命激励“我”,让“我”为了梦想要勤奋努力。

13.文中画线句子使用的表达方式是和。(2分)

【答案】记叙描写

【解析】本题考查表达方式的辨别。基本的表达方式有记叙、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画线的句子其中“这时,太阳快要西沉”运用记叙的表达方式;“它像一个红色的车轮,就要滚进西边的山沟里去了”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

14. 仔细阅读品味“我”与“三叔”关于“太阳”的对话,下面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理想是人生的太阳,在生命赋予人的无数次机会中,抓住它,就是抓住了一个金盘子,人生会变得光明无比。

B.抓住“太阳”,需要人对生命意义的觉悟,还需要费点力气。这是“三叔”对自己人生反省的收获。

C.“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是“三叔”在人生困境中矛盾心理的体现,他巴不得自己同“我”一样。所以忘情地“捏住我的脸蛋”,全然不顾“我的痛楚”。

D.“三叔”与“我”的对话,不仅有他对自己人生的懊悔遗憾,更是深深寄予着他对“我”的殷殷期盼。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也是太阳?这也是太阳!”是三叔发现“我”的

脸也是圆的,而且“我”的生命刚刚开始,有着无穷的希望,就像太阳一样。三叔提醒“我”也要追求属于自己“太阳”,而且坚持下去。所以答案C不正确。

15.“但‘○’也是一切事物的起点。”作者对它在文中的结构安排别具匠心,请你说说这样安排的好处。(4分)

【答案】这是一个转折句,有强调的作用。它独立成段,承上启下,凸现了强调的意味。在结构上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突出了三叔的遗憾使“我”生命觉醒,人生奋发的中心。【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结构作用的理解。“但”这个关联词提示,这个句子是个转折句,独立成段起到强调作用。同时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在内容上照应上文的“它是生命告终的句号! 是三个遗憾的‘○’!”,同时也引出下文“我”生命的觉醒,“我”从这三个“○”出发,勤奋地去追寻一,二,三……最终成为了植物学家。

16.“三颗枸杞豆”使你对自己现今的学习生活有怎样的思考和启迪?将你的真情感悟简要写下来。(2分)

【答案】示例:今天的学习生活压力多于乐趣,我常想逃避。“三颗枸杞豆”让我警醒逃避的结果就是人生“○”的记录,我要努力胜过这种逃避的心理,坚持梦想,努力奋斗,在学习上有长足的进步,收获一个美好的未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的感悟和发散思维的能力。一定要注意结合文章的内容分析,“三颗枸杞豆”就是三叔的三个梦想,因为他的不坚持,最后一事无成。这篇文章是在告诫我们,有了梦想就要勤奋努力,不能遇到困难就放弃。还要注意和自己的学习实际相结合。语句通畅即可。

四、(2017·湖南郴州)

思念一块月饼

张金森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上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现在,当我的女儿面对一堆奇形怪状、五花八门的月饼,挑三拣四,甚至吃了一小半扔在一边时,我会拿过来,一粒一粒瓣开放到嘴里,让它一点一点地融化在岁月的记忆里。

⑧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选自《中国文化报》)2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3分)

21.【答案】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解析】本题考查了概括事件的能力。先明确要求,概括围绕“月饼”写了几件事,文章围绕“月饼”记叙的段落是④-⑧段,④段回忆小时吃月饼,⑤⑥段回忆三十五年前偷月饼,

⑦⑧写如今思月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

22.请赏析第⑤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

22.【答案】示例: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言的能力,赏析时可从修辞、用词及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划线句“躺”“深情地望”赋予月饼以人的思想性格,显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我们可从修辞方面按“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XX特点,表达了作者……感情。”这一模式回答。“冲动地拥入怀中,小心翼翼”等词突出了作者见到月饼时的欣喜与急切之情。

23.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毋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4分)

23.【答案】文中刻画了一位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相关内容: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要结合事件与刻画人物的方法进行分析。母亲分月饼,我“偷”吃月饼没有责怪,体现了母亲教子有方,对子女的爱与宽容;母亲捡月饼屑子,语言描写“我不爱吃沙甜的……”等内容体现了母亲的无私、宽容。

24.一块让作者思念至深的香甜月饼,一个让朱自清泪流数次的肥胖背影,都让我们感受到父母深深的关爱。请比较本文作者和《背影》中的朱自清在文中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4分)

24.【答案】相同点:两文作者都抒发了对父母的思念、牵挂和感激之情。不同点:《背影》一文中作者还抒发了对父亲的愧疚之情。

【解析】本题考查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要结合两文的主旨回答。回忆所学《背影》内容,文中通过“背影”与“泪水”写出作者对父亲的感激、怀念之情,文中还表达了对当年认为父亲言行守旧,不理解父亲无微不至关怀的自责、愧疚之情。而选文通过对月饼体现了母亲对自己的关爱,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感激之情,文中没有透露出愧疚与自责。

五、(2017·山西)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

待在家里的那几天,父亲的脸笑成了一朵花,我却犯了愁:一是连着几日,我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养老院;二是我不知道怎样跟父亲提这样的事情。

父亲似乎看出我的顾虑,一再追问,我被迫说出此番回来的目的。

我说:“爸,我在北京的工作很稳定,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不能把你接到北京照顾,所以,我想帮你找家养老院,你在那里生活,我也会放心一些。”我极尽诚恳地说着这一切,但心里明白,只是借口而已。父亲听完,神情黯淡下去。

虽然我知道他不会和我一起去北京,他肯定舍不得离开这个生活了一辈子的家,可如果真要待在家里,我难免又会心烦。毕竟这是一个生我养我的父亲,在他的生活快要不能自理的时候,我不允许自己不以为意。

没想到,父亲回过神来,笑着说:“我觉得咱社区的那家就很好,我明天就搬过去。”

那家养老院,我考察过,环境太差,我于心不忍。父亲固执地开始收拾一些生活用品,他一边收拾,一边喃喃自语:“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

看着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佝偻的背影,我再也忍不住了,鼻子发酸,潸然泪下。是但很快,我就抹去腮边的泪水,生活让我只能这样选择。

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将家里的物件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副极其舍不得又无奈的表情。我不忍看下去,早早回到自己的房间。

那天晚上,我久久无法入睡,从门缝里钻进来的灯光告诉我,父亲也是一夜未眠。夜晚那么漫长,父亲的叹息声时不时地穿过厚厚的门板,冲击着我的耳膜。

第二天一早,当我肿胀着双眼,出现在父亲的面前,他一脸快乐的表情,仿佛从来就没有伤感过,没有失落过。

早餐是父亲做的,煎蛋、豆浆,还有热乎乎的包子。我一眼便认出那几个包子是原来上中学时,校门口那家的。我非常喜欢吃他们家的包子,后来上大学,偶尔回来,父亲一大早便骑上自行车,给我买回来。现在,父亲老了,骑不动车子,一定是早上赶了好远的路买回来的。

父亲见我发愣,笑着说:“快吃,快吃,一会儿凉了,我早上晨练,专门用保温瓶给你带回来的。”

最后,我把早点一扫而光。收拾完毕后,父亲最后一次检查家里。一路上,父亲一直走在前面,我看不到他的表情,但我能看到他的背影。想起年少时,父亲第一次送我上幼儿园的情形:他一直把我抱在怀里,直到进了幼儿园,才极其不舍地把我交给老师。初去的那几天,我总是哭闹。后来,父亲把我送到幼儿园,他一直站在幼儿园的栅栏门外头,看我在院子里玩耍。隔着栅栏门,看到父亲,我再无惧怕,玩得很开心。现在,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时的感觉。每天放学,我都渴望父亲早些出现在幼儿园门口……

而此刻,父亲像一个孩子,我把他送进养老院,他是否也会不适应,是否也会想着有一天,我会出现在养老院门口,接他回家。

我再也忍不住了,泪如泉涌。正是眼前这个人,给了我一个家,陪着我渐渐长大。我从背后抱着父亲,开始觉得我是那样渺小、自私、卑鄙不堪。

以前,父亲有我有家,后来,我离他越来越远,现在,我竟然让他连个家都没

有。想到这里,我忍不住失声痛哭,父亲一直没有转过身,但我感觉到手背上有父亲

掉落的泪。

我哽咽着说:“爸,咱不去了,咱回家吧。”他拼命地点头。

几天后,我带着父亲回了北京。我可以吃得差一点、穿得差一点,可是给了我生

命、给了我家的这个男人,我再也不想让他受半点委屈。自此以后,我会在父亲身

边,站成一棵树,开满一树感恩的花,花叶不败,感恩无终。

15.佳作欣赏课上,晓琦同学饱满深情地朗读了《总有些感恩有始无终》,引得在场的

同学纷纷落泪。

文中画线句“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朴实的话语表现

了父亲此时复杂的心情。请用第一人称,以父亲的口吻描写当时的心里活动。(5分)

【答案】示例:我还真不想去养老院啊,我舍不得家,舍不得孩子……但是,我不去的话,孩子又不放心,他一个人在北京打拼已经很累了,还得牵挂在家的我……还是去吧。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语境个性表达的能力。解答时先将题干句子还原到原文中,结合上文明确,?去养老院好,去养老院好,去了孩子也省心些?是父亲在我说出?我在北京的工作稳定了,所以没法回来陪你,但是我的收入又不高,又不能把你接到北京去?之后的决定,再联系下文?那个晚上,父亲的言语一直不多,他不停地把家里的物什么翻翻这个,动动那个,一幅极不舍得又无奈的表情??父亲几乎也是一夜未眠?,即可明确父亲心理很矛盾,既不想去养老院,又不得不去养老院。之后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把自己当做文中父亲,文从字顺表达矛盾斗争之后终下决心的心情。

(2)此篇文章在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表达等方面都有亮

点,请自选角度,写一段赏析性的文字。(10分)

写作提示:①赏析时请避开文中画线句;

②不少于100字。

【答案】示例:两次流泪

泪,流出心酸;泪,涌出愧疚。《总有一些感恩有始无终》的情感真挚,用两次流泪触动为人子女的我们的心底最柔软的的地方。第一次流泪是因为“我”看到父亲佝偻的身影,想到自己不能亲自照顾年迈的父亲,难过心酸。第二次流泪是因为想到父亲给“我”一个家和如山的爱,“我”却要将他送去养老院,愧疚难忍。泪水荡涤了迷雾,困难难不住亲情,让我们以亲情为翼,飞跃重重关隘!

【审题指导】

考生必须读懂题干,明白本题是赏析美文。首先读懂文章:文章写了?我?在打算送父亲去养老院过程中内心的几番纠结,中间穿插成长中父亲对自己的关爱有加,最终将父亲带到自己身边。?我?不是不孝顺,而是因现实生活的压力而要送父亲去养老院,点明?敬老、养老?社会普遍关注的这一问题。文章使用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情感真挚,引人共鸣。其次审清命题人提示:可以从材料选择、结构安排、语言表达、形象刻画、情感体现等方面选取一个方向来写,也可以二者结合起来写,还可以写其他收获。将文章与提示结合,即可从以下角度阐述写作:用心感悟亲情的美好,感恩父母;体会细节作用,学会抒发真情;分析父亲形象,理解父爱如山;使用插叙,使文章结构更紧凑。此外,还应该注意?字数不少于100字?这个要求,字数不能过少,也不能过多。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六、(2017·浙江丽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

①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

②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

都陷入白色的忧郁。

③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

④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⑤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日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

⑥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

⑦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似乎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

⑧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

⑨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

⑩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

11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 冬闲时她忙着给人○

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易茅草房, 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 ,四处透风。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病这般严重!

?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

13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雪,○

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14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

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一定是母亲,又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展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

15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 敷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选自?文○

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畑改)

5.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 (3分)

【答案】 (1)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2)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3)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与概况能力。解答本题时,先要通读全文,然后带着问题,回到文中,确定答题区间。如第⑥段,由“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嘁:“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可概括出:母亲做好早饭,等待“我”和妹妹吃饭;由第⑦段中“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可概括出:母亲在家门口迎着风雪等候迟归的“我”;由第⑨—⑩段“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可概括出:年迈的母亲张望、等待春节回家的“我”。

6.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1)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案】“胡作非为”本是贬义词。放在此处却生动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嬉戏的快乐;同时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和妹妹的宠爱。

【解析】本题考查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运用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词本来意思基础上,结合词语语境来理解句中词的意义。胡作非为:本指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结合具体语境,显然是贬词褒用。此处生动形象地写出“我”和妹妹的淘气,以及在地里“打闹着,扬雪”的情景;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现出母亲的温柔及对我们的宠爱。

(2)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竟站了多久。(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样的心理?)

【答案】表现了“我”的内疚和自责,以及对母亲的爱心存感恩。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情境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带着问题回到文中,进入文中“我”这一角色,联系前文“我和同学们去县城买参考书,回来时下起大雪,汽车晚点,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相关情景,可以体会到“至今……”既包含了对当时不听母亲叮嘱,以至让母亲在风雪中苦苦等待而病倒的内疚和自责,也有今日对母亲的爱的感激。

7.有人说第(11)段不可或缺,也有人说纯属多余,你的看法如何?请说明理由。(3分)

【答案】示例1:我认为第○11段不可或缺,理由:这一段交代了母亲得风湿病的原因。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示例2:我认为第○11段纯属多余,理由:第○11段主要表现母亲的勤劳,与全文表现母爱的主旨关系不大,且“雪”贯穿全文,第⑩段最后一句写“雪”,而第○12段紧承“雪”来写,表达更加顺畅。

【解析】本题考查重要语段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本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思考。从内容上看分析本段交待了什么,对表现母亲形象有何作用,以及本段内容与文章主题的关系等。如,本段交代了母亲风湿病的原因,同时表现了母亲的勤劳,丰富了母亲的形象,凸显了作品的主题;从结构上看,本段不但呼应了上文“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作铺垫。如果认为本段多余,只要言之有理也行。

8.文中的?雪?意重丰富,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案】示例:雪是纯洁的母爱;雪是纯洁的快乐的美丽的童话世界;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雪花是儿女匆匆归来的身影;雪是母亲的白发。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把握。解答本题,须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句、重点句、主旨句等联系文章内容分析雪的含义。如抓住“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可分析出:雪是纯洁的母爱这一含义,抓住“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

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可分析出雪花象征着我对母亲的担忧等等。

七、(2017·江苏宿迁)城市里的菜地

晓寒

①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河把土地分开,同时也把生活分成两种。我的窗户成了这座城市的一面镜子,照山照水,照一座小城,照出一片菜地的丰歉。

②我和土地打了半辈子的交道,从头到脚都散发着泥土的气息。来到这座小城以后,渐渐疏离了农事,把一片菜地当成风景看了。我是菜地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点一根烟,慢慢地走,边走边看。黄瓜开花了,偷偷绕过巴掌大的叶子,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的黄,做好了准备招蜂惹蝶。苦瓜开始显山露水,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芹菜拱出来,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白菜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不起眼的白菜,也学会了用夸张的比例来表现自己的憨态可掬。这些花朵,叶子,瓜果上,都挂着不同的节令,像超市里货物上贴着的标签。菜地,已成为我另一本鲜活的日历

.....。

③我母亲很少来城里住,城市在她眼里,一身的毛病。你看你住那么高,抬起脑壳一看吓死人,夜里睡着都不踏实;一眼看过去,到处都是屋;街上车子打架,走条路都提心吊胆。而她一辈子生活在村庄里,打开大门就对着田垄和山冈,到处撒满了稻子,瓜菜,花草树木,鸡鸭牛羊;喊一嗓子就有人答应,这种敞亮和温情是城市里拿钱都买不到的。

④有年春天,儿子过生日,母亲破例来住了两夜。一天傍晚,我领她去菜地里看看。一路过去,母亲指指点点,这个菜栽得好,你看苗嫩葱葱的,以后肯定结得多;这块不行,要赶紧松土,放肥,再不搞就迟了。你看这人一懒,地也懒了。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母亲几乎没停过嘴巴,脸上的表情也阴晴不定。

⑤一根藤蔓爬到沟里来了,母亲把它牵回架子上,一条虫子在叶子上爬,母亲把它捉了,母亲在不自觉中就把这些事做了。各种瓜菜,没有一样是闲着的,拔节的拔节,长个的长个,散发着不同质地的清香。在里面走着,亲切,踏实,知道自己离土地最近,离庄稼最近,离根最近。

⑥这晚,母亲显得很高兴,大概是没有想到,城市里还有这样一处地方。不过,并没有因为一片菜地,使母亲改变对城市的看法,她还是像以前一样很少进城。我回家去,母亲总会去菜园里摘些菜给我带走,每次摘菜的时候便会问我一声,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老样子。过了几年,母亲再一次问我,河边那块菜地还好吧?我说好着哩。母亲不再说话,看样子她对我的回答很满意。

⑦事实上,这时候那块菜地已经被推平,几条街道纵横穿过,一些商品房从上面拔地而起,菜地以另一种形式变得高耸幽深,河这边和那边都变成了同一种生活。那些菜如今被埋在了城市的底下,人在上面走过,汽车从上面碾过,只有日子还在流转,雨仍然从天空落下。

(选自2017年5月24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4.作者为什么说菜地已成为他另一本“鲜活的日历”?(3分)

【答案】?鲜活的日历?是指不同的蔬菜标志着不同的时令季节,我一路走来,顺次看到他们就像翻开一张张日历,菜地已经融入了我的生活(去看菜地已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鲜活的日历?出现在第②段的最后,阅读本段可以找到?黄瓜开花了,……苦瓜开始显山露水……芹菜拱出来,……白菜……??我是菜地的常客,有闲了就去?等,可见作者是看着蔬菜的成长一路走过来的,又是菜地的常客,围绕这些作答。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②段划线的句子。(3分)

【答案】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将各种蔬菜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它们生机勃勃(富有活力)的特点,表达作者对菜地的喜爱。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可判断是拟人和排比,写的是?黄瓜、苦瓜、芹菜、白菜?的生长情况,从?高举在阳光中,泼辣辣的黄,做好了准备招蜂惹蝶??沟沟壑壑都在膨胀,一刻不停地忙着扩充自己的地盘??挤眉弄眼,芽尖上的泥土还没来得及抖落干净??身子一天比一天肿大??憨态可掬?写出了它们的生机勃勃,同时表达出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16.文章的标题是“城市里的菜地”,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写母亲?(4分)

【答案】菜地是连接母亲和城市的纽带;母亲对菜地的感情代表了老一辈人对土地和庄稼的神情,具有典型意义;写母亲其实也是写作者,对作者来说菜地具有?根?的意义;母子对话内容和菜地的现实遭际形成对比,加重悲剧色彩,深化了文章主旨。(写出两点即可满分)。

【解析】本题分析人物描写的作用。文章将?菜地?与?母亲?联系到一起,是在强调有的了菜地才让我想到了母亲,母亲也确实到过菜地,菜地变成了?我?、母亲与城市之间的连接点;从感情方面考虑,种好菜是母亲的愿望,菜地被铲平,母亲的愿望落了空,感情是失望、悲观等。综合考虑答出两点即可。17.联系全文,分析第⑦段的作用。(4分)

【答案】交代菜地的结局(城市这块令人感到亲切、踏实的菜地被无情吞没);与前文中菜地的生机勃勃形成对比,与?我?和母亲的愿望形成反差,表现?我?的痛心;结尾具有鲜明的画面感,余韵悠长,引人入胜。(意思对即可)结构:照应文章的开头(或首尾呼应)。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段落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考虑。本句出现在文章结尾,所写内容?这时候那块菜地已经被推平?与文章开头?河对面那一大片狭长的河洲,都用来种菜?相呼应。内容方面主要是写?这时候那块菜地已经被推平?,而能种菜曾是母亲和?我?的愿望,如今都成了过去,?我?的感情自然也会显出?痛心??难过?来。结合以上分析作答。

八、(2017·贵州安顺)阅读《与草化敌为友》,完成17~20小题。(18分)

与草化敌为友

陈立明

①草是庄稼的敌人。庄稼是父亲的心头肉。草跟父亲势不两立。

②草长在庄稼地里,与庄稼争抢养料、阳光和雨露,那些草明着是长在庄稼地里,暗里其实是长在父亲的心头,汲取父亲的血脉。

③父亲头顶烈日,一锄一锄把草锄掉,庄稼欢天喜地,而草则恨意浓浓,它们无处躲,没处藏,被父亲连根锄起。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④父亲与草,草与父亲,势不两立。

⑤父亲老了,种不动地了,只好放下高高挽起的裤管,洗净双脚上沾染的泥土,跟随儿女进城。父亲进城,庄稼们挥泪告别,草们敲锣打鼓,欢天喜地,得意扬扬地说:到城里待着去吧,再不要回来!

⑥进了城的父亲,起初有些坐卧不安。他对那些没人打理的土地,盈满了牵挂。父亲常情不自禁地唠叨,那些地没了娘老子,成了没人管的孩子,草就疯了,多好的地,一年收多

少粮食啊……

⑦有次下班回家,吃惊地发现,阳台上多了几盆花。花是父亲倒了几趟车,去花市买的。父亲进城后,很少出门,即使出门,也不会走离小区太远。这座城市对于父亲来说,大到没有边际,所有的路和楼都是一个面孔,他怕迷路,走丢了,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⑧每每这时候,父亲就会想念乡下的老家,在那里,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而离开了土地,父亲就像航船失去了罗盘与群星的指引,迷失在钢筋水泥的汪洋之中,不知去向。

⑨父亲每天都会亲手打理那几盆花,就像对待上幼儿园小班的孙子一样,充满了爱怜和疼惜。但对于从花盆角落里悄悄冒出来的几株草,父亲一如当初对待大田里的草一样,毫不留情地连根拔起,重重地摔进垃圾桶。

⑩父亲以照顾庄稼的细密的心思,照顾着盆里的花。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些花没多久就枯萎凋敝了。花的骄矜,显然大大出乎父亲的预料,也让父亲有些失望,这更加勾起了父亲对皮实的庄稼的念想与回味。

?花枯萎了。父亲找来一些大蒜,把它们种在花盆里,又到菜市场买来一些香葱种在里面。果然,这些蔬菜比那些花儿好侍弄多了,浇了一些水后,便葳葳蕤蕤【wēi ruí形容枝叶茂盛】长起来。等到长大一些,就有些发黄了,显然是肥力不足,那些花草专用的混合物跟泥土相比,单薄了许多,让蒜和葱营养不良,枯黄瘦小。

?后来,父亲趁着回老家的机会,背了半袋子大田里的泥土过来。拔除了那些营养不良的蒜和葱,一盆一盆地装满泥土,摆在阳台上晒着。父亲是打算让泥土吸饱了阳光,然后种上蔬菜。父亲叫我帮着从网上买点黄心乌种子,我给忙忘记了,父亲可能以为我不想他在阳台上种菜,就没再提过。

?等我想起来,从网上买回来黄心乌种子时,几个花盆里细细密密地长出了许多不知名的小草。父亲经常用淘米水浇灌那花盆里的土,我猜那是为了把土喂肥了,好种上黄心乌。可黄心乌还没种进去,那些草却在淘米水的滋养下先一步出生了,且长得极快,很快就把花盆铺满了,嫩嫩绿绿的,一派生机。

?我以为父亲会毫不留情地拔了那些草,种上黄心乌,不仅可以观赏,长大了还可以拔出来炒着吃,而且是没有污染的原生态蔬菜。然而过了很久,也没见父亲把那些黄心乌种进花盆。

?那些草已经长得老高,有的都已经打苞要抽穗的样子。父亲有事没事就躺在阳台的躺椅上,祥和地打量着那些草。父亲温柔的目光已然没有了对草的“仇恨”,反而多了一份欣

喜和眷恋。

?父亲与草和解了,面对面坐着,就像深交多年的老朋友,彼此都不说话,却没有半点疏离。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田野的思念?

?但不管怎样,化敌为友总是一件让人走向平和豁达的光明路径。那些生命力顽强的草在父亲的悉心照料下,幸福地生长着,无忧无虑,陪伴着孤寂的父亲,消融了高楼大厦的硬冷,成了一道温暖的风景……

17.从农村到城市,父亲的心态变了,而性格没变。请回答:父亲的心态发生了哪些变化?父亲的性格有何特点?(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心态变化: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迷茫。

或:父亲京城后变得孤寂、迷茫。

父亲性格:勤劳,淳朴,执着。或:热爱土地,热爱劳动,执拗.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形象的把握。第一个问题,考查父亲心态的变化,注意要写出变化的过程,即在乡下时“每一条路父亲都是熟悉的,就像熟悉自己的每条血管一样,熟悉每条路的走向,熟悉到闭上眼睛也不会迷路。”等语句可以看出父亲最初的心态;来到城市后,父亲“有些坐卧不安”、“他怕迷路,走丢了”可以看出父亲的孤寂、迷茫。第二个问题,父亲的性格,可以从父亲对土地、庄稼的念念不忘,以及和草的“和解”就可以概括出了。18.文章讲的是父亲“与草化敌为友”的故事,却用了大量的笔墨写父亲种花的过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分析。(5分)

【答案】①为后文做铺垫。种花的经历迫使父亲接纳了花盆里的野草,为后文“与草化敌为友”作了铺垫。②细致地表现了父亲心理的变化。父亲离开了庄稼,在城里种花是为了派遣心中的孤寂;种花失败,表现出父亲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由此引发他对农村生活的念想和回味。

分析:①城市的硬冷让父亲感到孤寂、迷茫,见到同是来到乡土的草,父亲感到欣喜。②父亲对田野的思念促使父亲亲近了来自田野的草,与草化敌为友。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题具体考查文本的作用,主要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理解,结构上看,有了种花的失败,才有野草的疯涨,是一种铺垫关系;内容上看,种花的过程表现的是父亲与城市生活的磨合过程,也是他的心理变化的过程,种花失败,也暗示父亲对于城市生活的不适应,引出主题,表达了父亲对农村生活的思念。

19.语言品析(共4分)

父亲背着手像个将军一样走在田埂上,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哪怕是微小的一株,他也会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

(1)从神态描写方面品析(提示:父亲拔草是怎样的神态?表现了父亲怎样的心理。)(2分)

(2)从动作描写方面品析(提示:父亲拔草的动作有怎样的特点?表现父亲干农活有什么特点?)(2分)

【答案】(1)神态:像个将军一样、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瞄。心理:父亲对草恨意浓浓,势不两立。

(2)动作特点:快、准、狠或:迅速、毫不留情、急不可待、赶尽杀绝……

干农活的特点:干练、干脆、麻利、熟练、坚决(表述不同,意思相近亦可)

【解析】本题着重考查描写人物的方法。难度不大。首先要弄清楚常见的描写人物的方法包括: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并能够准确区分,接下来结合选文内容分析就可以了。“像个将军”,“眼睛锥子一样”,“锋利地扫过庄稼地,瞄到一株草”都是对父亲神态的刻画;“三步并作两步,径直冲到草面前,拨开庄稼,掐住草的七寸,把它连根拔起,撂在田埂上晒太阳”一气呵成的动作,则是明显的行为描写。

20.文中说“我不知道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是硬冷的城市,还是父亲心头对

..................................

田野的思念

.....?”你认为是什么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请结合文本先概括原因,再作分析。(5分)

【答案】

原因一:是城市硬冷。

分析:父亲离开了熟悉的土地和庄稼,来到陌生的大城市,相对父亲对草的排斥和恨意,这大到没有边际的城市更让父亲觉得精神无所寄托,城市的硬冷让父亲的心态由原来的熟悉、自在自信变为陌生、孤寂和迷茫,父亲对草势不两立,绝不相容的态度在高楼大厦的硬冷中被慢慢消融了。

原因二:是父亲对原野的思念。

分析:父亲到城市后,离开了熟悉的田野,内心很孤寂迷茫,当看到阳台上花盆里长出的草,想到了家乡田野里的草,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草成了父亲乡情的媒介物,浓浓的乡情消解了父亲与草之间的仇恨。

原因三:既有硬冷的城市,又有父亲对田野的思念。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首先要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整篇文章写了父亲由农村到城市心理变化的过程;其次,分析原因,既有外在的原因,也有内部的原因,内部原因,主要是父亲自身,在农村生活了大半辈子,农村的生活已经完全进入生命;外部原因主要是城市的环境,不像农村那么淳朴亲切,它是冷漠的、闭塞的。父亲和草之间的关系的转变应该说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而结果。抓住这两点答题应该就没有问题了。

九、(2017·黑龙江哈尔滨)阅读《默扶》,回答15-19题。(14分)

默扶

池塘的荷花开了,分外红艳,但更吸引我的却是那碧绿的荷叶。片片绿叶静静地铺展在池塘里,默默地映衬着盛开的荷花。

在这个盛夏时节,我平静地坐在池塘边,欣赏着眼前的景色。

爸爸妈妈从小就跟我说过,我就是为了照顾哥哥而存在的。

哥哥出生没几个月就被查出了是脑瘫,为了给哥哥治病家里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欠了外债。父母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

迫于生计,也为了以后有人可以照顾哥哥,父母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因此我出生了,从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我就注定要肩负起照顾哥哥的责任……

时光荏苒,十八年过去了,我俩已经长大成人。从小到大一直都是我扶着哥哥上学下学,并照顾哥哥吃饭学习。我也曾在父母面前抱怨过,但却从未在哥哥面前流露过什么。是亲情的力量促使我一次次动容,一次次坚持下来。

母亲退休后摆了一个早点摊子。父亲每天天还没亮就和母亲一起出摊,白天还要去工地打工,晚上回家还要和母亲一起做早点。每当我要帮忙的时候,他们都不肯,他们总说欠我和哥哥太多,愧对我们。

高考前夕,我来到父母房间打扫卫生,看见垃圾桶里满是带血的纸,我吓坏了。父母回来后我没敢问他们,我知道他们肯定不想让我们知道,如果贸然去问,他们一定会担心。直到父亲实在挺不住,住进了医院,我才知道父亲得了鼻咽癌,已经转移到肺部了……

在父亲的病床前,母亲对我说:?我和你爸决定了,你爸由我来照顾,你的任务就是在你爸住院期间照顾好你哥的一切!?

高考结束了,我的分数达到了重本线,老师说我可以报考南京大学,我很开心地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父母。父母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兴,而是急切地问我哥哥的分数。当得知哥哥的分数只够上二本时,母亲叹了口气说:?你不能上重本,只能上二本。?父亲也神色凝重地接着说:?而且你必须和你哥哥报考同一所大学!?

?为什么啊!为什么每次都是哥哥,我也是你们的儿子啊!?我气愤地跑了出去。

我来到了池塘边,呆呆地站在那里,想了好久。?如果我不读二本,哥哥就没人照顾,读不了书怎么办?再说我去二本还可以拿奖学金,能够减轻父母的负担。更何况,父亲还生着病,我怎么好意思发脾气呢,真是不孝!?我又匆匆地跑了回去,说:?爸,妈,我听从你们的决定,去上二本,不过爸你也要答应我好好治疗!?之后,我又特意去嘱咐知情的老师和同学,请他们不要把我的分数告诉哥哥。

填报志愿前,我拿着一本?志愿填报指南?,在南京大学那一页看了好久,也幻想了好久,不舍得翻过。

?小杰,你想啥呢??哥哥扶着门走了过来。

?哥,你先别动,我来扶你,不然摔倒又该受伤了。?我匆匆翻过了南京大学那一页。

?哥,我发现这几所学校咱俩可以报考,咱们来研究研究吧。?

填报志愿那天,我一个人来到了学校,在我和哥哥的志愿表上填报了同一所离家较近的二本学校。

日出日落,在大学校园里,我每天都扶着哥哥上学放学。我们每天一起去图书馆看书,一起回宿舍,一起欢笑。每到周末放假我都会出去找兼职:推销、家教、服务员……我都做过。我知道这个家需要我的支撑。

又是一年盛夏光景,我们一家人在荷塘边聊着家常,看着那一朵朵盛开的荷花,我开心地笑了。

(选文有改动)15.(2分)选文第一自然段的景物描写不仅暗示了当时的季节是,还烘托了“我”当时的心情,并且暗示了文章的主旨。

【答案】盛夏(夏季)平静

2019年上海市中考语文一模分类汇编:记叙文阅读(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 长宁区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20-24题(20分) 父亲的日记本 ①父亲的日记本,锁在抽屉里,更像是一本隐秘的家族史,我每次偷偷打开抽屉翻阅,重温父辈艰辛劳作艰难求生的历史,总是唏嘘不已。 ②高中时,父亲成绩优良,尤爱文字,吹拉弹唱,样样都行。但爷爷的没落地主成分,使他逃不掉回乡务农的命运。那时的父亲也许心有不甘,所以他的日记本里,一边很务实地记录着如何栽培倭瓜的技术,一边激情昂扬地写着标语口号似的《论人生理想》。对此,奶奶很是忧虑,一把大火,烧掉了父亲的书籍和藏品,只留下他钟爱的口琴,这就将父亲向往着外面世界的心,给彻底地烧为huī jìn。 ③于是,父亲只能在乡村寻找自己的出路。他在日记本里不只是记录庄稼的种植,还有编织柳条筐的技术,治病救人的药方。这样三个不同的谋生技能,贯穿了父亲的一生。在我们兄妹三个相继出生以后,他需要做一些别的小生意,才能供我们读书。同时,他依然尽职尽责地做着一个农民,在应该上交公粮的时候,带上我去交公粮。我整个的年少时光,似乎都植满了坐在板车上由父亲拉着去粮库的记忆。那时的父亲,相比起结婚前,已经慢慢沉淀下来,开始接纳自己成为农民的事实。 ④父亲的日记本里,还记录着一些讨债者,和他被人欠下的柳筐的费用。我能够记得起一个与父亲一样痩弱的男人,每逢过年,便携了铺盖卷来到我家,不声不响地等父亲给钱。他从来不跟父母吵闹,自顾自地在我们做好了饭时,拿来凳子和碗筷闷头吃饭,而在夜晚来临时,又在厢房里打好地铺,倒头睡觉。而我的父亲,也与他一样,在年关到来时,卷了铺盖去别家讨债,常常这个讨债的男人熬不住走了,父亲还奔波在一家家讨债的路上。讨来的钱,除了归还欠款,父亲也一笔一笔地存钱,无论多寡都是银行定期,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那是一个农民对安全感的存储,他用这样的方式,与生活讲和。 ⑤几年后,父亲进城帮人疏通下水道挣钱。全家住在一个每月40元租金的破旧小院里。记得刚刚搬进去时,母亲看着裂了一条大缝的墙壁,伤心地哭了。父亲买来石灰水泥,将那些破败的地方,一点点地修补起来,又在泥泞的院子里铺了一条红砖小路,还换了一个好看的铁门,让这个收破烂的人都不想租住的院子,现出一点朴实的生机。我们在这个县城的角落里,一住便是五年,而父亲的日记本里,也记录了五年来每一笔疏通下水道的收入,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它们水滴一样,汇成一桶一桶带着房檐上泥沙的水,并最终积攒到购买一套产权房的首付款,让我们一家,自此真正地在县城里可以挺直了腰杆生活。 ⑥那个时候的父亲,几乎不再看书,也不写日记了。偶尔,他闲下来,会打开一些收购来的废书报纸,看到一些心灵鸡汤类的人生格言,就摘抄几句;或者是拿出口琴,吹着我们谁也没有听过的老歌。窗外的雨沿着长了青苔的房檐滴滴答答地落下,父亲在寂寞中吹口琴、记账、写下一些零碎的只言片语。没有人与他交流,即便是母亲,也不曾真正地理解过他。生活从那些关于国家、革命的激情思考,彻底地成为简单的数字和账簿。 ⑦而父亲依然将他的口琴和日记本,像存折一样紧紧地锁在抽屉里,就像锁住一个家中所有人都不会告知的秘密。 (选自2018年9月《文汇笔会》,作者安宁,有删改)20、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huī jìn()() 21、第④段写瘦弱男人到我家讨债的目的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2、第⑥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简要分析。(5分)

河北省2018年中考语文阅读专项训练记叙文

记叙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4题。(14分) 父亲的车技 林之云 ①记忆中,家里一共有过两辆自行车。第一辆是苏联式,大梁弯下去的那种,刹闸靠脚往回蹬,在我们老家叫倒蹬闸。那车子模样浑圆,结实,座子是皮的,很厚,也很硬。 ②我们兄妹三人,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父亲出身农村,弟兄四个,做了母亲家的上门女婿。在我们老家,被叫做倒插门儿。一个倒插门儿女婿,骑着那辆倒蹬闸自行车,一骑就是很多年。 ③上世纪60年代末,家里添了辆新自行车,永久牌的,还是托北京的大姨找关系买的。车子从邮局寄过来,得专门请人来安装。那是一个夜晚,一个个纸箱子被拆开,来的人一件一件精心组装着它。全家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在那里看着它诞生。虽然过去了很多年,到现在还记得它刚成型时的样子,黝黑锃亮,闪着不一般的光泽。 ④父亲在县城一完小当老师,离家有一段距离。每到周末,父亲才骑车回家,住上一天,算是团聚。家里有什么事儿,父亲就骑着那辆永久牌去办。 ⑤父亲生在农村,上过私塾,后来考上大专,学了师范,踢足球进过市队,写诗登过报纸,还写一手好毛笔字,也算得上多才多艺。可能是熟能生巧,也可能专门练过,反正印象里觉得父亲的车技很不错。 ⑥奶奶的家在另一个县的乡下,离我们生活的县城有30多华里。兄妹三人里,只有我随了父亲的姓,所以每到过年,大都是我跟父亲回老家。 ⑦那时,自行车后座上就会装得满满的,大米、白面、菜籽油,还有猪头和猪下水。面袋子垂在两旁,其他的在座位上摞起来,用绳子来回捆好几道,结结实实的。 ⑧一切准备停当,我就坐到大梁上,跟着父亲,骑行好几个小时,回到老家。现在想想,那么漫长的归程,对父亲的车技是很好的历练。 ⑨平时出门,有哥哥在的时候,坐大梁就成了他的专利。因为两个人都小,上不了后座,哥哥就先在大梁坐好,接着,父亲手持双把,蹲下身子,让我从后面搂住他的脖子,再站起来,我就吊在他的身后。然后,他偏腿上车,我趁势站上后座,再顺着父亲的腰慢慢向下挪,出溜着坐好。下车的时候,完全是上车时的回放。有时候,我先不坐下,就那样站着,看看四周的光景。 ⑩立在自行车上,自然就有了高度,风大的时候,难免有些紧张。有一次,我正站着,一阵风过来,将帽子吹落了。我下意识地伸出双手 ,捂向头顶。父亲感觉到了,惊诧地喊了一声。我赶紧收回手,重新搂紧他。那次历险,父亲后来提起过好多次,每次说完,都开心地轻笑几声。 ?如果出门时再加上母亲,我就只能一直站在自行车上,有了前次的经历,我的手再也没敢离开过父亲的脖子。 ?妹妹比我小5岁,有了她之后,一家人出行的难度就大大增加了,母亲要抱着她坐在后座上。现在想起来,父亲就像一个杂技演员,骑着一辆满载的自行车,行走在故乡的人流里。 ?那时候,父亲的确还很年轻,妹妹出生那年,他不过37岁,比我们现在还要小不少。等我们慢慢长大以后,全家人一辆车出行的情景,就再也没有了。也不记得是什么时候,那辆永久牌自行车,也渐渐散落了骨架。再后来,父亲得了脑血栓,半身不遂,从那之后,就再也没骑过车子了。 ?我从来没有想过,那个年轻的父亲,骑在自行车上的时候,会有什么感受,兴奋,骄傲,还是幸福?而现在,即使想问,也永远不会有答案了。 ?我知道,我的父亲肯定不是天下最好的父亲,但他的车技,或许是全世界最少见的。每一次,当我随着他的身子腾空时,都会有一种飞的感觉。

(课标通用)安徽省2019年中考语文总复习素养全练5记叙文阅读专项2抒情散文阅读

专项二抒情散文阅读 一、A组自然感悟 一、(2018·山东菏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 出类拔萃的秘密 厉彦林 至今还清晰地记得,深秋时节的那天,宿舍院里的园丁师傅忙着把小竹林四周刨开,逐一斩断竹根,刨出近半米深的沟,用砖垒砌围堵竹根的砖墙。我蹲在一边帮助整理刨出的竹根,听他口里念叨着:“不抓紧围截,明年这周围全是竹子了。” 十年前,我搬进位于城郊的新宿舍时,门外的这片竹子刚栽上,长得干干巴巴的,既无生机,又少 灵气。我真担心栽不活。谁知道,仅几年的工夫,这簇竹子潇洒地长起来了。开春那竹竿由枯黄变 成草绿,冒出淡黄稚嫩的芽尖,盛夏撑一片翠绿,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清晨,我走在院内 的石径小路上,竹林里传出啁啁啾啾的鸟鸣声和麻雀的打闹声,真有几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雅趣。 竹子靠蹿根繁育生长,喜欢温和湿润的气候,主要生长在南方。20世纪60年代末,山东等地南 竹北移成功,竹子被移植在山地、水源、沟渠、田边、路旁,大大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品种多是 早园竹、淡竹、斑竹等。 我见证了这簇竹子的成长过程。栽植的前三年没看出生长,到了第五六年雨季过后,周围的土 皮被拱出了裂缝,地上竟然冒出手指粗黝黑的笋芽,咧开小嘴喝着雨水,每天能蹿半掌高。到秋季竟 然已长到三四米高,成为竹林中的长子。但新竹生长之后,它周围方圆几米内的其他植物好像停止 了生长。我问园丁师傅,原来新栽的竹子前三年不是没长,甚至没少长,只不过是以一种不易被人们 觉察的方式在地下长根。根憋着劲,在地下向四周默默铺开成系。这也是竹子只要栽上大地,很少 枯死的缘由。经过三年多的地下生长,一株还未向上发芽的竹子,根已经在地下伸展了十多米,真可 谓“博大精深”。有时一整片竹林实际上是根连在一起的“一棵竹子”,地下的茎根盘成一个疙瘩,分不清头尾。当新竹开始蹿芽生长时,周围的各类植物都望尘莫及。 我仔细观察竹林里当年冒出的新竹,深秋时大都高过往年的旧竹。那日我问园丁师傅,他擦拭 一下额头上的汗珠告诉我:“竹子扎根三年不起身,憋着劲布根,为后代积蓄能量。笋芽一旦破土, 就底气十足,高过老竹子啦。” 人的成长,也要学习竹子的耐性,先脚踏实地,发达根系,再破土发力,拔节蹿高。 ,你认为文中像竹子一样的人具有哪些特点? ,可以看出竹子,反映到人的身上就是有着顽强的毅力;从竹子第五六年才拱出土皮,可以看出竹 子有耐性、能耐住寂寞;从“根憋着劲,在地下向四周默默铺开成系”可以看出竹子的脚踏实地、 坚忍不拔;从“为后代积蓄能量”可以看出竹子的无私奉献。竹子身上所体现的这些品质,也正是 竹子一样的人所具有的特征。 2.品析词句。 (1)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 ,秋冬依然挥舞着生命的绿手掌。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竹子在秋冬时节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表现 ,直接分析句子的修辞方法即可。 ,然而秋冬时节也在 挥舞着绿手掌,写出了竹子所具有的顽强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对竹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答题格式:运用了……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表现了(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2)请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 根憋着劲,在地下向四周默默铺开成系。 ,不让出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竹子积聚力量、发达根系的坚忍。 ,“憋” ,不让出来。然后结合语境义,紧密联系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品格分 析:“憋”可以看出它自己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坚忍不拔,只是为了发达根系,给后代积聚力量。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记叙文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及答案汇编 分)题。(共167—10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父亲的长笛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她三年 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 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第二天,她买 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久违 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作者:赵文静。有删改)分)4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 分)4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记叙文阅读理解 (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

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2018年山东中考语文试题研究题库--记叙文10篇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22分) 白发 斯沐 ①我一直以为50多岁的母亲,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 ②这个暑假,侄儿满月办酒,虽然在遥远的北京,但我这个当姑姑的没有考虑就买了去北京的机票。一来去看看可爱的小侄儿,二来因为母亲也在北京。 ③因为飞机延误,到达首都机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原本说好就弟弟一人开车来接我。没想到母亲也来了,我感到很意外。母亲一向晕车,她这一生最受折磨的就是头晕头痛。在儿时记忆里,我最早认识的药就是去痛片,用白色小瓶子装着,药片也是白色的,那是每次母亲头痛必吃的药。这么晚了,还坐上一个多小时的车来接我,母亲的头一定又痛了。 ④母亲见了我,就大步走来牵着我的手。用那双粗糙的手紧紧握住我的手,把我的手都握疼了,就好像我随时会逃走一样。我心疼地说:“妈,这么晚了,你干吗还来接我啊。我这么大一人,弟弟来接就可以了。再说,等下还要坐一个多小时的车,你不是会晕车吗?你的头肯定又痛了。”母亲笑着回答:“我也想来看看机场,首都机场可真大!头不痛,不痛。”我知道母亲说来看机场,说头不痛,只是敷衍我,我便不吭声了。 ⑤从机场出来到停车场,要搭自动扶梯。我跟在母亲后面,在明亮的灯光照耀下,我才发现,母亲一头原本乌黑的头发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白了一大半,是那么刺眼,一根根直刺我的心。“妈,你头发怎么白了这么多?年初回来时,怎么没看见你有白发。”我吃惊地问道。母亲倒 是很自然,像是问了一个跟她无关的话题,轻描淡写 ....地答道:“是啊,头发白了很多。夏天,要经常剪头发,我就没去染发了。” ⑥染发!我这才恍然大悟。是啊,近三年,我看到母亲都只是过年的时候,她都是特意染了头发回来。我一直以为,她还有一头乌黑的头发。我一直以为,我的母亲,还是没老的,我还是可以在她面前耍点小脾气的。 ⑦可时间却是一把利剑,残酷地划开一道道赤裸裸的现实。让我清楚地看到,只是三年的时间没有待在母亲身边,她的头发已经白了一大半。是一根根慢慢变白,还是一下子就白了那么多呢?作为她的女儿,一点都不知道。一股强烈的自责感涌上我的心头。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含答案)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含答案) (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啪”地一声,母亲的巴掌落在她脸上:“你个没良心的,你怎么这样说你爸!要不是你,你爸……”“别跟孩子瞎说八道!”父亲喝住了母亲。“你可是听着你爸的笛声长大的呀!你小时候那么爱听,你爸干一天活儿回来,多累都吹给你听…… 父亲的沉默和母亲的训斥并没有打动她,她还是悄悄地拿走长笛,扔进了城外的小河里。虽然那一刻她心里也有丝丝的不舍。她等着父亲爆发,然而,没有。自此,父亲再没提过长笛的事儿。 多年以后,她有了孩子,懂得了做父母的艰辛。她对父母很好,常常给他们买吃的穿的。儿子初一那年,学校要开“感恩”主题晚会,儿子在家练唱《父亲》这首歌:“想想您的背影,我感受了坚韧;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您只尝了三分。”儿子唱了一遍又一遍,唱得她心里一阵阵酸,一阵阵疼…… 第二天,她买了一支上好的长笛,给父亲送去。父亲先是一愣,随即欣喜地摩挲起来。她吞吞吐吐,说:“爸,对不起,当初是我扔了您那长笛。”父亲一笑:“傻丫头,我早知道是你干的。”母亲走过来:“还是闺女疼你呀!你这条腿没白断,委屈没白受啊!”“腿?没白断?”她吃惊地问。“还不是因为你三年级那年非吵着要电子琴,你爸为了挣钱给你买琴,大雪天骑车给人家送货,摔断了腿……”“哎!跟孩子提这些干啥!都是过去的事儿了!”父亲笑着打断母亲,转脸看她。她赶紧抹一把泪,挤出笑来,说:“来来,吹一段!”“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长笛横放嘴边。 久违的笛声,从父亲嘴边漫延开来,飞扬在屋子的各个角落,她跟着哼唱,母亲则满脸温柔,鬓角的白发泛着银光,格外柔美。 (作者:赵文静。有删改) 7.请以长笛为线索,从父亲的角度概括父女之间发生的四件事。(4分) 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笛声的?请简要赏析。(4分) 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

飘逝的风筝(2018浙江绍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

飘逝的风筝 徐国平 三月的暖风一吹,催着万物,都跟长了翅膀一样。 鹞爷也感觉到了,一大早儿就拿起那只“年年有余”的风筝,迈出了家门。 整个村庄像被掏空了身子一样,甚至连声犬吠鸡鸣都听不到。鹞爷一边走着,一边四下观望着。若在以往,身后总会尾随着一群欢天喜地的孩子,一个个抢夺着他手中的风筝。 唉,娃们一个个都去哪儿了? 一路上,那些残墙断壁、破砖瓦砾、树林和那些废弃的打麦场,被风吹过,尘土飞扬,凌乱不堪。两台从早到晚狂叫不止的挖掘机,正一口口地蚕食 ..着那一排排早已空无一人的院 落。 鹞爷瞧着心痛,就像被抽筋剥皮一般难受。很快,自家那二间旧屋也难逃一劫了,只是满屋子的风筝,又将栖身何处? 鹞爷忧心忡忡,步履沉缓,一直走出村外。村外的那大片麦地,整整荒废了一个冬天,听说要建飞机场。 一阵春风吹来,那只风筝有些急不可待地拽紧了他的手。若在过去,鹞爷早就手脚利落地将风筝放飞起来,心也随着风筝,飞到天上去了。如今,鹞爷却攥紧风筝,迟迟不肯撒手。 鹞爷又想到过去。他自幼就跟师傅扎风筝。这辈子,连他自己也数不清扎了多少只风筝。每只风筝经过他的手,都活灵活现,千姿百态。那些走在归途上的人老远瞅着,就觉得离家近了,浑身的疲惫便飞到九霄云外。 后来,鹞爷成了民间艺人,还上过电视报纸,甚至大洋彼岸的一些老外都来参观他的手艺。只是,他手艺慢慢失传了,现在的年轻人谁还学这些费事的玩意。而且,大都跑到城里,一走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心也收不回来了。 最初,儿子大龙还跟他学扎风筝。可刚刚学了个皮毛,便被一帮记者吹捧成风筝世家的传人。大龙心高气燥,觉得小村子施展不开,跑到城里开了一家风筝作坊。好几次,大龙苦口婆心劝他也搬到城里去赚大钱,鹞爷却一口回绝了,他知道儿子无非让他去做招牌,糊弄人。 唉,不想这么多了,趁着天暖风轻,还是放风筝吧。 鹞爷仰着脖梗,望着蔚蓝的夭空,正专心致志地操弄着风筝,突然,一声嫩生生的童音传来,老爷爷,放风筝好玩吗? 你玩一下,就知道了。他连忙将手中的风筝线递给男孩,有些蛊惑地说。 男孩牵着那只风筝在麦地里奔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鹞爷远远地望着,眼前一会儿闪 .... 过.儿子的影子,一会儿又闪过 ......孙子的影子。 突然,男孩像是被脚下的什么东西给绊倒了,风筝线随之撒手松开。男孩爬起来,紧追了几步,却没有拽 住随风筝渐渐升起的风筝线,只好哭着跑回鹞爷跟前。 鹞爷没有责备,一脸温和地劝慰着男孩,没关系,风筝早晚要飞走的。 男孩用手抹了一下眼角的泪,问,风筝还能飞回来吗?鹞爷望着那只风筝摇了摇头,没有吱声。 男孩撅着小嘴,有些难过。许久,鹞爷才开口问男孩,你家在哪里,怎么一个人跑出来了?男孩晃了晃脑壳说,他的家在很远的城里,学校放假,父亲开车带他回来寻根祭祖的。说着,男孩伸手指了指麦地远处。果真,有一辆轿车,停在一块老坟地前,几个人正在烧香焚纸。 鹞爷心一动,随口问,告诉爷爷,根是啥?

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中考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汇编 一把老钥匙 ⑴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⑵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⑶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⑷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⑸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⑹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⑺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⑻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⑼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⑽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从未离开过。 ⑾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⑿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⒀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摩挲着钥匙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

2018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记叙文及答案汇编 (2018河南中考)阅读下文,完成7—10题。(共16分) 父亲的长笛 小时候,每天晚饭后,父亲总喜欢拿出心爱的长笛吹奏一曲。那时,她特别爱听,笛声一响,她就用跑调的声音跟着哼唱。母亲也停下手边的活,侧耳倾听,发丝垂在脸上,格外柔美。 夏天的傍晚,父亲有时会拿着长笛去巷口儿。邻居们说:“来来,吹一段儿!”“吹一段?”父亲似问似答,将笛长横放嘴边。清脆悠扬的笛声从父亲的嘴边漫延开来,如哗啦啦的小河流水。大人们摇头晃脑陶醉着,孩子们停止嬉闹,围在父亲身边,眼里充满了好奇与崇拜。 她开始讨厌父亲吹长笛,是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天晚上,她写完作业后,父亲又拿出长笛来吹。笛声刚响,她就大吼一声:“唉呀!别吹了好不好!烦死人了!”笛声戛然而止。她看也没看父亲一眼,转身跑回自己屋。

她三年级时,父亲的工厂倒闭,两年后,左腿残疾又没技术的父亲被安排当了环卫工,负责她学校周边街区的卫生。那天,一个捣蛋鬼在班里嚷嚷:“门口那扫地的老大爷是小敏她爸!”顿时,嘘声、哄笑声连成一片。她感到无地自容,趴在桌子哭了。那一刻,她只恨父亲没出息! 她毕竟还是个懂事的孩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只是不再喜欢父亲吹长笛了,每次父亲一吹就被她狠狠地制止。渐渐的,家里就听不到笛声了。 上了初中,离家远,她从不跟别人提家里的事。可事情就是这么巧,父亲工作间隙坐在环卫车旁的马路牙子上吹长笛,竟被电视台记者录进了镜头。节目播出后,恰巧被她老师看到,把这事当作励志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班里爽直的同学对她说:“小敏,你爸好酷啊,扫大街还忘不了吹笛子!” 她万万没想到自己极力隐藏的父亲,就这样被曝光在全班同学面前。她忍无可忍,到家就跟父亲吵:“你说你扫个垃圾,还吹什么长笛,丢人都丢到电视上去了,我都快没脸活着了!”

2018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

密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 2018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专项复习试题及答案01 (本试题共100分,时间120分钟) 一卷在手,中考我有 【一】父 亲(17分) █ 刘永贵 ①苹果红了,熟了,枝头上,继续接受着阳光、风和时间的抚摸。 ②我担心苹果会掉下来,就像担心我的父亲。 ③苹果熟透了,离开了枝头,我伤心地哭。2016年5月5日,父亲走了,身后是九十个岁月的脚印,有的深有的浅。 ④说起父亲的过去,总是有一些让人难忘的事情。先说说他的善良。 ⑤父亲年轻时是挖金湾矿的一名普通工人,一个人住在砟山的一个院子里。院子很小,只有两间平房。母亲和我们四个孩子在左云黄村生活。一个冬天的晚上,三个乞讨的人走进了院子,父亲正在做晚饭。天气很冷,三个乞讨的人很可怜,父亲让他们进家上炕,问寒问暖。一个人变成了四个人,面盆里又加了两碗白面,父亲擀面条。三个人真的饿了,吃光了面条,喝光了面汤。三个人有些不好意思,看着父亲找出中午的剩饭吃。吃完饭,三个人没有地方去,父亲把外间房子的炕收拾干净,烧上火,三个人暖暖和和地睡了一夜。那是一个缺粮的年代,事后母亲说,父亲是个楞铜锤。 ⑥或许父亲真的有些傻,或许天性的善良让他把温暖送给与他毫无关系的三个人。这些年,我也做了很多这样的事情,给一些贫困者捐钱捐物,或许是受了父亲的影响。 ⑦接下来,说说父亲喝酒。 ⑧父亲的一生嗜酒如命。家里最贫困清苦的那些年,父亲一直在喝酒,喝的不是很多,一个星期一斤。父亲退休后,孩子们都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工作,父亲喝酒的量剧增到每天一斤。孙子们给他起了绰号——老龙潭,因为当时父亲每天喝一瓶老龙潭酒。我不反对父亲喝酒,讨厌他喝完酒骂人,指着电视里的人骂,语言粗俗,很难听。儿女们没办法劝得住父亲喝酒,因为他是父亲。2014年3月,父亲尿不出来,前列腺炎,插了尿管。从医院回家的路上,我编了个谎话,告诉父亲,医生说了,如果他继续喝酒,只能活两三个月,如果戒酒,还能活十来年。父亲说,不喝了,戒酒。父亲真的戒酒了,他还想活十来年,想看见孙子们考上大学,娶上媳妇。 ⑨父亲爱他的儿女们,更爱他的孙子和孙女。几个小家伙喊他爷爷的时候,父亲一脸阳光,一脸自豪,似乎他多么的富有。他的确很富有,他有一个会写诗的儿子——三宝,可惜他不知道,他不懂诗歌,只懂得让三宝多注意身体,不要累着自己。 ⑩我写了很多诗歌,而写到父亲的,只有几首,似乎父亲没有什么可写的。一个油坊里的小伙计,一个锄莜麦的短工,一个朝鲜战场的伙夫,一个煤矿的窑黑子,这是父亲一生的脚印。最后他成了一个熟透的苹果,离开了枝头,回到了大地。 ?父亲回到了黄村,他的出生地。 ?黄村,一个好的再不能好的村庄,父亲总是这样说,我也这样说。 ?我该去黄村走走看看,看看白杨树和沙棘丛,看看莜麦和水稗草,看看那个老院子。我喊一声爹,或许能听到一个亲切的声音:三宝…… 1.选文主要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2分) 2.选文中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3.文段④在选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4.说说你对文段⑤中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 5.选文表达了“我”对父亲的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二】险 情(19分) █王志宏 ①水泥筒中黑洞洞的,一点光亮也没有,看不见任何东西。 ②水泥筒子埋在河坝的下面,和我差不多高,有一竹篙长,全部淹没在水里,是为了使河坝两边的河水畅通不息而埋的。一般水性好的人,一猛子扎下去,穿越这水泥筒是没有问题的。我和“鼻涕虎”他们几个都穿过好几回了!可要扎猛子进去,再把这里面的河蚌摸出来,并拿上去,对我来说,还是猪八戒入洞房——第一回。 ③“鼻涕虎”不知听谁说的,说这水泥筒下面有河蚌,且很大,但没人敢进去把它摸上来。哼哼,我就不相信他虚张声势的鬼话,偏要摸上去给他看!呵呵,这不,我在水泥筒下面的淤泥中摸索了没多会儿,果然摸到了一只河蚌,一只很大的河蚌!兴奋至极的我,忙扣住河蚌,连拉了几次,想把河蚌拿上去。可是,那河蚌像个大铁砣似的,深深地陷在厚厚的淤泥中,仿佛被巨大的吸铁石吸住一般,无论我怎样使劲,都纹丝不动。 ④怎么办呢?这么大的河蚌,不仅可以让妈妈做一锅味道鲜美的蚌肉豆腐汤,还足以让“鼻涕虎”他们几个对我另眼相看,不拿上去多可惜!我憋足了劲,又连拉了几次,可该死的河蚌仍然纹丝不动;而我,却越来越觉得气不够用了,且觉得心口越来越憋得慌。 ⑤不行,我得先出去透口气,再来收拾这该死的河蚌!主意一拿定,我便丢下河蚌,拼命地往水泥筒子外面划……可连划了几下,我忽然觉得有些奇怪,平时和小伙伴们一起扎猛子就能穿越的这水泥筒,从没觉得有这么长啊!莫非方向错了?不会吧,这水泥筒里面的情形我早已了如指掌了! ⑥顾不了那么多了,还是赶紧继续往前吧。我又连划了几下,总算看见了前面河水里有浑浊的光亮了。我心里清楚,自己已经划出水泥筒了。又是奋不顾身地双脚一蹬,我终于冒出了水面,但还是呛了几口水。我张开双眼,西斜的阳光立即射进了眼里,虽然觉得只是昏黄昏黄的,却有着说不出的刺痛感。 ⑦“鼻涕虎”和几个小伙伴见我爬上了河坝,一下子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这问那。当听说我呛了好几口水,一个个面露怯意,“鼻涕虎”还故意冲我使了个眼神,好像在说我也不怎么样。然后,他们都泥猴一样溜走了。 ⑧望着小伙伴们的神情,我的心里越来越觉得不是滋味——太丢面子了,折腾了半天,

2018年浙江省中考语文现代文之记叙文阅读8篇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汇编 2018年浙江省记叙文阅读8篇 明子出师 曹文轩 夏日将近的一天晚上,三和尚慷慨解囊,请明子和黑罐在一家很不错的酒店吃了一顿饭。回到窝棚后,三和尚点亮了四五支蜡烛,把小窝棚照得很明亮。接着,他从门外搬进来一个很大的木头墩。他把一把锋利的斧头稳稳地放在木头墩上,对明子和黑罐说:“我不想再留你们。各人有各人的前程。但谁能出师,总得有个说法。你们瞧见了,这是一个木头墩,还有一把斧头。你们每人砍三斧头,谁能三斧头砍在一个印迹里,谁就可以离开我。”他看了看明子和黑罐,“听明白了?” 明子和黑罐点了点头。 烛光静静地照着。 三人沉默着,脸上的表情很严肃很认真,仿佛有人要进天堂或要进地狱,仿佛面对着世界上的一个最重要的时刻。 三和尚再一次看了明子和黑罐一眼。 明子和黑罐互相对望了一阵,又把目光挪开去望那把斧头和木头墩。 “谁先来?”三和尚问。 “黑罐先来吧。”明子说。 三和尚说:“明子懂规矩。黑罐大,理应让他先来。” 黑罐走近木头墩,手微微颤抖地抓起了斧头。 三和尚掉过头去,“噗噗”几口,将所有蜡烛吹灭。他见黑罐半天没有动静,便叫道:“砍呀!” 黑暗里终于响起“咚”的一声,又一声,再一声。 三和尚又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下的木头墩上,是三道清晰的斧痕。 黑罐把斧子搁下,垂头丧气地站到了一边。 三和尚把木头墩掉了一个头,又把斧头稳稳地放在上面。一切停当之后,他看着明子,但不说话。 明子走上前去,一把操起斧头。 三和尚又看了明子一眼。 明子稳稳地站着,只是一脸的平静,没有半点其他表情。 三和尚“噗噗”几口,又将蜡烛吹灭。 小窝棚里满是蜡烛油的气味。 小窝棚里绝对黑暗。只有三个人的喘息声,再无其他声响。 “砍呀。”三和尚催促道。 明子没有反应。

2018年中考语文专项集训13记叙文阅读a卷(有答案)

中考语文专项集训:13记叙文阅读(A卷) 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15分) 小巷深处(节选) 林莉 ①随着我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地感到了自己的不同一般。同学异样的目光,老师分外的关切,时刻提醒着我:我,是一个瞎子捡来的女儿;我,拥有的是一个特别贫穷的家。 ②我开始沉默,开始回避所有的同学,甚至开始厌恶我的家。我不再与母亲相伴而走,也不再从母亲卖冰棍的那条路经过。那段时间,除了几顿饭之外,我几乎整天泡在教室里,只是为了在那个卑微的家里少待些时间。有人向她问起我,A她依旧满面春风:“莉学习忙呢!老师赞她有出息呢!哪会在家耗时间!”除了我,谁也不可能看出她心中深深的落寞。 ③时间飞逝,终于,在中考过后的一个月,我接到了县城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书。我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摆脱自己家庭的阴影,住进那隔了一座又一座大山的县城一中了。 ④临行前,我穿上了母亲用从微薄的生活费中硬扣下的钱购置的连衣裙。当我看见穿衣镜中颇具城市少女风采的“我”时,我终于下了决心,转向母亲,吞吞吐吐却又异常清晰地说:“妈……您……以后别……如果没急事的话……不用去找我……”“为什么?”B好长好长时间的沉默,终于,她点了点头,顺手取过她那根不知啥时已从角落里拿出来并已磨得又光又亮的竹棒,叩击着地面向厨房走去。“您……”我上前扶住她,可她轻轻推开我:“我去帮你弄点好吃的,食堂少油。”我有些哽咽,但我什么也没有说。 ⑤住读生活很快让我忘掉了以往的自己,忘掉了烈日、冰棍、瞎眼母亲带来的烦恼和卑微,也忘掉了临行前的那一点点不安。谁都不知道我是谁,谁都以为我也同她们一样拥有一个幸福的家。 ⑥母亲果然遵守诺言。每月由一位早年已住进城里却经常回乡的老婆婆帮我捎来一些营养品及生活费。坐落在小巷深处的那个家似乎与我完全隔绝了。我开始淡忘了家门前圆润光洁的石凳,那门上锈迹斑驳的门锁,甚至淡忘了黄昏后母亲倚在门旁殷勤的招呼声。这样的日子平和而又迅速地溜过去,一直到我临近毕业的那个学期。 ⑦那个学期的最后一个星期。 ⑧当老婆婆将一包鸡蛋和五十元钱塞给我时,我床对面的一位室友发话了:“莉,你妈对你多好,毕业聚会把她请来,你优秀的成绩定会让她感到光彩!” ⑨“哦……这?”我迟疑了瞬间,“我妈太忙了,她……抽不出空,你瞧,连带东西都一直请别人帮忙,哪有时间呢?”那刻,我惊异于自己说假话如同说真话一样。 ⑩送老婆婆出门时,我感激地对她说:“您这三年来为我操了心,让您受累了。” ⑾“你……”她看来有些激动,停了一会儿,又说,“你考得真的很好?”我点了点头。 ⑿“造孽!”她竟长叹一口气,“你……你妈怎么那么死心眼!” ⒀“怎么回事?”我突然有点紧张。 ⒁她不再说话,拉起我的手直冲出校门,然后拐到一个偏僻的巷子里。 ⒂老远,我便看见了,看见了她——我的母亲,C在风中,她无助地倚在墙边,凌乱而花白的头发在苍老的脸颊旁飘扬着。我看到了她深凹的眼,布满青筋和黑斑的枯竹似的手,还有那根又光又亮的竹棒。 ⒃“莉呀!你有出息啦,可不能没良心啊。这三年,我哪能每个月回乡?都是她央人把自己送上汽车,下车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考试题及答案

马上就要中考了,祝大家中考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年全国各地中考记叙文阅读理解考试题及答案 (说明:本试题收录全国各地的真题和答案并且带解析,方便广大考生学习) (2018浙江衢州中考)文学作品阅读 小偷车夫和老头① 萧红 木柈②车在石路上发着隆隆的重响。出了木柈场,这满车的木柈使老马拉得吃力了!但不能满足我,大木柈堆对于这一车木柈,真象在牛背上拔了一根毛,我好象嫌这柈子太少。 “丢了两块木柈哩!小偷来抢的,没看见?要好好看着,小偷常偷柈子……十块八块木柈也能丢。” 我被车夫提醒了!觉得一块木柈也不该丢,木柈对我才恢复了它的重要性。小偷眼睛发着光又来抢时,车夫在招呼我们:“来了啊!又来啦!” 郎华招呼一声,那竖着头发的人跑了! “这些东西顶没有脸,拉两块就得啦吧!贪多不厌,把这一车都送给你好不好?……”打着鞭子的车夫,反复地在说那个小偷的坏话,说他贪多不厌。

在院心把木柈一块块推下车来,那还没有推完,车夫就不再动手了!把车钱给了他,他才说:“先生,这两块给我吧!拉家去好烘火,孩子小,屋子又冷。” “好吧!你拉走吧!”我看一看那是五块顶大的他留在车上。 这时候他又弯下腰,去弄一些碎的,把一些木皮扬上车去,而后拉起马来走了。但他对他自己并没说贪多不厌,别的坏话也没说,跑出大门道去了。 只要有木柈车进院,铁门栏外就有人向院里看着问:“柈子拉(锯)不拉?” 那些人带着锯,有两个老头也扒着门扇。 这些柈子就讲妥归两个老头来锯,老头有了工作在眼前,才对那个伙伴说:“吃点么?” 我去买给他们面包吃。 柈子拉完又送到柈子房去。整个下午我不能安定下来,好象我从未见过木柈,木柈给我这样的大欢喜,使我坐也坐不定,一会跑出去看看。最后老头子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的了!这时候,我给他工钱。 我先用碎木皮来烘着火。夜晚在三月里也是冷一点,玻璃窗上挂着蒸气。没有点灯,炉火颗颗星星地发着爆炸,炉门打开着,火光照红我的脸,我感到例外的安宁。 我又到窗外去拾木皮,我吃惊了!老头子的斧子和锯都背好在肩上,另一个背着架柈子的木架,可是他们还没有走。这许多

辽宁省2018中考语文试题研究记叙文阅读5篇

记叙文阅读 5 篇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6 题。(20 分) 掠过青春的红榜 ①高三第一个月月考发榜,红红的榜单上竟然有我的名字,“ 137 名”,而且还是第一张红榜。上高中以来,我的成绩从来没有上过榜,这还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②顾不得学校的校规校纪,我偷偷去超市买了一瓶啤酒,顺便带了一包豆腐干,悄悄地带进宿舍,几口下去,瓶子见底。脑子感觉晕乎乎的,像做梦似的,脑海中浮现出我考第一的画面,我竟然上了985 大学。当我沉浸在喜悦之中时,却被查寝室的老师发现。 ③老师直接把我叫进办公室,问我为什么喝酒。我语无伦次,说了半天才说出祝贺取得好的成绩。老师又问我考到全校多少名。137 名!我脱口而出。老师“嗯”了一声,站起身,指着操场上跑步的一个女同学说,她的成绩全校前十名,她在跑步。又指了一个坐在操场上看书的同学说,他的成绩也一样。 ④老师接着说,这是你新的起点,自己记住就行了。你的人生,还有很多新的起 点,不是拿来庆祝的,而是让你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大的突破。 ⑤我是一个差等生,我不止一次地说,我讨厌读书,但为了以后好找工作,我被动地学习。高一到高二,学校有几十个班,学生上千人,我年级排名五百上下,每次张榜前200 名,我的名字从来没有上去过。 1

⑥我想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状态,该玩就玩,该上课就上课,运气好上个二本学校,运气不好就上专科。不像班上的一些学霸,为了成绩拼死拼活,把人弄得像机器,一刻不停地运转。高中时光,这么宝贵,一辈子只有3 年,应该好好享受。 ⑦父亲每天在耳边唠叨,在他眼中,只有985 大学才入法眼,其他学校不值一提。我也想考这样的大学,在我所就读的乡镇学校,每年能考上这样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我叫他认清现实,我不是天才,是普通人,考一般的大学,找一般的工作,永远不可能出人头地。我想给他说这番话,但我没有说出来,我唯一能做的是尽可能编造一个跟985 靠谱的成绩,发给他,让他高兴高兴。 ⑧父亲每天还会发些鸡汤、段子。老实说,我的成绩能够提升,多少受到他的影响。如果不是他发的信息,我不知道985 大学有哪几所,在什么地方。受他的励志鸡汤的影响,我稍微努下力,考了全校137 名,成绩竟.然.上升得这么快。数学成绩从来没有上百分,这次考了121 分。 ⑨跟聪明的同学相比,我发现我不笨,只是我投入太少。我还没有熬到凌晨,周末节假日照常休息,睡到自然醒。取得了这样的成绩,我将考试的真实成绩给父亲看。他没有惊讶,只是叹了一口气。我才想起,以前我总在编故事,我不止一次地将我的成绩提到了百名以内,他在外地打工,每年只回来一次,只要不说第一名,他大概相信。只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