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0年6-11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2010年6-11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

2010年6-11月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txt30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人民日报评论员:我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 一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2010年11月2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关系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强化监管,保证了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平稳运行。7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部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也可以有把握地说,目前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物质基础较为雄厚。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是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国虽然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但是粮食持续增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肉禽蛋奶等产品产量增加。目前我国的粮食、生猪、蔬菜、水果、鸡蛋、水产品等农产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充足的,即使大豆和食用油,也有充足的政府储备,全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国内需求,更不存在涨价的基础。

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今年1—10月,全国财政收入7.1万亿元,同比增长21.5%;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万亿元,同比增长55%;国家外汇储备充足,截至10月底达到2.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国家财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可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增加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支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发展,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也可以根据价格上涨的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减轻价格上涨的压力。

调控手段日趋完善。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价格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通过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综合施策、重点治理,既能够扶持生产

、增加储备、促进流通,又能够引导经营者价格自律、打击价格违法行为,还能够在必要时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

调控经验更加丰富。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曾多次成功实施应对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有效地应对了非典疫情、特大地震和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的价格异常波动,有效地抵御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对国内价格的冲击,也有效地平抑了粮食减产、生猪疫情引发的价格大幅波动,积累了价格调控的丰富经验。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措施得力,把握好价格调控的时机、节奏和力度,就一定能够保持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增加补贴、安定民生等16条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把做好稳定价格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作出新的成绩。

人民日报:切实把握好价格调控监管的原则要求

——二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23日00:00

人民日报评论员:我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 一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根据这次消费价格上涨的原因和特点,《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要求,强调要坚持扶持生产、保障供应与抑制不合理需求相结合,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理顺价格关系与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相结合,维护企业正常经营活动与打击价格违法行为相结合。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价格调控和监管工作的重要依据,我们要深刻领会、准确把握,在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就是要把实施短期应急措施与建立长效机制结合起来。一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产、保供、稳价,抑制以农产品为主的

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势头,继续把价格涨幅保持在温和可控区间。要加大政府储备粮油投放力度,稳定农副产品供应,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安排好化肥淡季储备和生产计划,做好煤电油气协调工作;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降低农副产品流通成本;取消一批不合理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等。另一方面,要健全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安定群众生活的长效机制,特别是要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优化消费、投资、进出口结构,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

综合施策、重点治理,就是要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粮食、食用油、肉禽蛋、蔬菜、化肥、煤炭、柴油等商品的市场供应,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在经济手段上,要进一步完善重要商品储备制度,增加储备品种和数量,发挥好储备吞吐、进出口调节、价格补贴等手段的作用。在法律手段上,要抓紧修订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等法规,加强市场价格监管,依法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在行政手段上,必要时依法启动价格临时干预措施。

保障民生、稳定预期,就是要继续把加强通胀预期管理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把保障群众基本生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要继续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体生活。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发放价格临时补贴,增加对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补贴,稳定大中专院校学生食堂饭菜价格,安排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尽快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另一方面,要完善价格信息发布制度,稳定社会预期。加强正面宣传和价格政策的解读,及时澄清不实报道,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引导社会各方面正确认识当前价格形势,增强对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的信心。

价格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稳定价格、保障民生是各级政府责无旁贷的职责。我们要充分认识稳定市场价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精神,把《通知》确定的原则要求落实到价格调控和监管工作中去,努力保持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中央、国务院对民生工作的关心和重视,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人民日报评论员:依法加大市场价格监

管力度

——三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24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要求。这是中央在全面分析当前价格形势和物价上涨原因的基础上,为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确定的一项针对性很强的政策措施。

近段时间以来,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种种迹象表明,一些游资和不法经营者采取欺诈、串通、哄抬、囤积等不正当手段操纵相关商品价格,是一些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直接推手。上半年绿豆价格快速上涨的背后,就有多家绿豆经营企业串通涨价的魅影;目前柴油供应偏紧,经营者违规突破政府定价的行为时有发生,有的经营者甚至采取不开票、不做账、不结算等手段规避监管;棉花收购也遭游资恶性炒作,无照收购、无证加工现象较为突出,一些收购企业不具备相关准入资格,却大肆抢购哄抬价格。其他领域的价格违法行为也呈多发态势。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推动了相关商品价格的上涨,背离价值规律和真实的市场供求关系,任其发展必将危害相关行业的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破坏市场机制运行,扰乱正常市场经济秩序,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

为了整肃市场秩序,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国务院《通知》要求,一方面要健全价格监管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价格垄断执法,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维护市场和价格秩序。各地方各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采取果断有力的措施,加大价格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包括:故意夸大供需矛盾,捏造、散布农产品受灾减产等虚假信息,制造市场紧张气氛的行为;自买自卖、内部倒手,制造交易假象的行为;大量囤积供应紧张的商品拒不销售,造成市场脱销恶意推高价格牟取暴利的行为;操纵电子交易市场价格,推动现货价格上涨的行为;利用工作会、联谊会召集同行合谋集体涨价的行为;经营者之间互相通报涨价信息,并采取默认一致的方式实施价格卡特尔的行为;以及行业协会以信息服务为名,组织协调经营者集体涨价的行为,等等。同时,要加大制裁力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并依法惩处,绝不让违法经营者在经济上得到好处。对性质

恶劣、问题严重、影响极坏的典型案件,除给予经济处罚之外,还要通过新闻媒体予以公开曝光,以儆效尤,保持对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坚决刹住这股恶性炒作和乱涨价之风,向全社会表明各级政府依法规范市场秩序的决心和信心。

随着各项监管措施不断完善,监管部门打击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游资和不法经营者的恶性炒作、操纵价格行为可能更加隐蔽化和多样化,给价格监管设置新的障碍,提出新的挑战。各地方各部门特别是价格监管部门要与时俱进,进一步强化监管力量,完善监管机制,丰富监管手段,提高监管能力,探索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新特点的监管方式,切实履行好监管市场价格行为、规范市场秩序的职责。对恶性炒作和价格违法行为的查处态度要更坚决,行动要更果断,措施要更得力,让恶性炒作和价格违法行为无处藏身,为保持消费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做出新的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多措并举 稳价安民

——四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2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务院《通知》确定的十六条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从安排好重要商品产销、增加对群众补贴、加强市场监管、强化政府责任等多个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

重点治理、保供稳价。这是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基础。当前,以农产品为主的城乡居民生活必需品及部分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多,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各地区、各部门以及有关企业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从生产、流通、储备、进出口等环节入手,做好重点商品生产和供应工作,加强冬季粮油田间管理,把握好储备粮油投放节奏和力度,扩大速生蔬菜生产规模,降低鲜活农产品运输成本,切实保障粮油、蔬菜、食糖和化肥、柴油、煤炭、棉花等重要商品供应,稳定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

完善补贴、改善民生。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近期基本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多,增加了群众特别是中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压力。国务院《通知》强调,各级政府要及时采取发放临时价格补贴等措施,对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以及大中专院校家庭困难学生和食堂进行必要补贴,并安排好农村边远地区寄宿制学生生活。同时,要

加快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逐步提高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标准。各地方、各部门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高度,把国务院《通知》确定的各项安民、惠民政策尽快落到实处。

降价清费、让利于民。这是减轻群众负担、抑制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有力措施。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绝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价格已由市场形成,但仍有少数与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和服务价格由政府制定。为此,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通知》精神,把握好政府管理价格的调整时机、节奏和力度,并充分考虑社会承受能力,统筹协调,审慎出台。同时,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清理和取消不合理的涉及企业生产与群众生活的收费项目,降低偏高的收费标准和不合理的价格,缓解企业生产成本增支和群众生活费用增加的压力。

强化监管、维护秩序。这是稳定市场价格、维护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稳定市场物价,必须下决心整肃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落实好国务院《通知》精神,就是要重点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变相涨价以及合谋涨价、串通涨价等违法行为,严厉查处恶性炒作事件;就是要规范粮食、棉花、糖料等农产品收购秩序,加强农产品期货和电子交易市场监管,防止过度投机。同时,要加快修订《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细化价格违法行为认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坚决制止乱涨价行为;制定出台《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条例》,强化成本审核工作,防止不合理涨价。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这是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安定群众基本生活的重要保障。要把国务院《通知》精神贯彻好、落实好,必须加强领导、搞好协调,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各地区、各部门要切实把稳定市场价格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把安定群众生活放在优先地位,尤其是要进一步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制定好应对预案,组织好生活必需品供应;充分利用价格调节基金,平抑市场价格,安定群众生活。

国务院《通知》确定的十六条措施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操作性强。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执行,进一步增强主动性,提高预见性,发挥积极性,把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人民日报:稳定价格安定生活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五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26日00:00 来源:人民网


国务院《通知》确定了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大政方针和政策措施,现在关键是要抓好落实。

加强统筹协调,建立长效机制。各有关部门要继续优化消费、投资、进出口结构,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基本平衡;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把握好中央储备粮、油、棉、糖等重要商品投放和轮换的节奏、力度,保障市场供应;推动尽快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从体制机制上解决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抓紧修订出台规范市场价格监管的行政法规,为价格调控监管提供法律依据;完善农产品期货市场交易规则,整顿电子交易市场,打击操纵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抑制过度投机;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准确阐释价格政策,切实稳定市场预期;督导检查各地落实情况,确保国务院确定的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切实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责任制。这是多年来我国保障供应、稳定价格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地方各级政府要切实保障粮油肉蛋菜等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各城市人民政府要储备足够的小包装成品粮油,抓紧速生菜和越冬大棚菜的种植,确保恶劣天气条件下,城市居民的生活不受大的影响;要以省为单位,尽快将国务院确定的对优抚对象、城市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大中专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学生食堂的补贴兑现到位;市县人民政府要安排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的生活;要进一步整肃市场秩序,落实对农副产品的绿色通道政策,降低超市的进场费和农贸市场的摊位费,依法打击恶意囤积、变相涨价、合谋涨价、发布虚假价格信息等价格违法行为;要抓紧研究制定价格应急预案,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完善居民生活必需品的储备,防范价格异常波动。

更好地履行社会职责,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要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配合政府做好保供稳价的工作。石油企业要采取经济和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负荷,合理安排检修,确保成品油的供应;煤炭企业要加强价格自律,稳定煤炭特别是电煤价格;粮食企业要严格遵守粮食经营者最高库存的限定,自觉维护市场收购秩序,加强粮食收购资金的监管,做到不抢购、不抬价、不囤积;生产流通企业要严格遵守国家的价格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得趁物价上涨之机,投机炒作,哄抬价格,牟取暴利。

贯彻落实好国务院《通知》精神,做好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各项工

作,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密切配合。新闻媒体要准确、客观报道价格形势,准确阐释价格政策;消费者要进一步增强信心,科学安排生产生活,理性消费、适度消费。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和相关企业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各地区、各部门扎实有效的工作,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较快的势头一定能得到有效抑制,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一定会不断提高。

人民日报评论员:争科学发展之先 创社会和谐之优

——广泛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系列评论之十四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23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二五”规划,描绘了未来中国的发展蓝图,描绘了民富国强的美好前景,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纲领性文件。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为实现“十二五”奋斗目标提供政治动力和组织保证。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广大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十二五”时期发展的主题,在推动科学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要紧紧围绕本地区、本单位科学发展的中心任务创先争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多作贡献。

推动科学发展,离不开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都干不成、什么都干不好。广大党员干部要顺应人民新期待,倾听民声、改善民生、化解民怨,把创先争优作为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经常性保证。要紧紧围绕解决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化解矛盾纠纷,促进公平正义,为“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环境。

创先争优是积极的精神状态,更是崇高的价值追求。让我们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改革创新的精神,真抓实干的作风,扎实有效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把创先争优激发出来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实现“十二五”蓝图的实际行动,努力争科学发展之先、创社会和谐之优。

人民日报评论员:我国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

—— 一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精神

2010年11月22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关系的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强化监管,保证了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平稳运行。7

月份以来,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较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也引发了部分居民对通货膨胀的担忧。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是我们也可以有把握地说,目前我国完全有能力有条件保持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

物质基础较为雄厚。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是稳定价格总水平的基础。今年以来,我国虽然遭遇了严重自然灾害,但是粮食持续增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肉禽蛋奶等产品产量增加。目前我国的粮食、生猪、蔬菜、水果、鸡蛋、水产品等农产品和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是充足的,即使大豆和食用油,也有充足的政府储备,全国粮食库存占消费的比重超过40%,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水平,完全可以保证国内市场供应。工业消费品生产能力远远超过国内需求,更不存在涨价的基础。

调控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我国经济呈现回升向好态势,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提高。今年1—10月,全国财政收入7.1万亿元,同比增长21.5%;前8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6万亿元,同比增长55%;国家外汇储备充足,截至10月底达到2.65万亿美元,同比增长13.7%。国家财力和经济实力的增强,不仅可以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增加居民生活必需品的生产和供应,支持公用事业和公益性服务的发展,稳定政府管理的商品和服务价格;也可以根据价格上涨的幅度增加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减轻价格上涨的压力。

调控手段日趋完善。经过30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价格调控的针对性、有效性不断增强。通过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采取综合施策、重点治理,既能够扶持生产、增加储备、促进流通,又能够引导经营者价格自律、打击价格违法行为,还能够在必要时实行价格临时干预、稳定居民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价格。

调控经验更加丰富。长期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我国曾多次成功实施应对通货紧缩、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调控,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了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我国有效地应对了非典疫情、特大地震和雨雪冰冻灾害等突发事件导致的价格异常波动,有效地抵御了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大起大落对国内价格的冲击,也有效地平抑了粮食减产、生猪疫情引发的价格大幅波动,积累了价格调控的丰富经验。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措施得力,把握好价格调控的时机、节

奏和力度,就一定能够保持消费价格总水平的基本稳定,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维护和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人民日报评论员: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09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近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发布实施。这是国务院在新时期深入贯彻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政府建设和反腐败具有重要意义。

2004年3月,国务院发布《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了建设法治政府的奋斗目标。6年多来,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重要进展。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进一步加大《纲要》实施力度,切实加强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为保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挥更大作用。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是依法行政和行政活动的直接实施者。要建立法律知识学习培训长效机制,推行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和法律知识测试制度,使各级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养成自觉依法办事的习惯,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问题、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要重视提拔使用依法行政意识强,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的优秀干部。

制度建设是依法行政的基础。政府立法要突出重点,确保质量,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充分反映人民意愿,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性问题和深层次矛盾,切实增强法律制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要严格依法制定规范性文件,制定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产生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要公开征求意见,进行合法性审查,并经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强化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坚持有件必备、有错必纠,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行政决策是行政行为的起点。必须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规范行政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必经程序,切实解决违法决策、随意决策、拍脑袋决策问题。对违反决策规定、出现重大决策失误、造成重大损失的,要按照谁决策、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追究责任。

行政执法是法律法规得到全面正确实施的关键环节。

行政机关要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完善行政执法体制和机制,健全行政执法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改进和创新行政执法方式,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不执法、乱执法问题,真正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是依法行政的核心。要全面贯彻实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创新政务公开方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和人民法院依法实施的监督,拓宽群众监督渠道、高度重视舆论监督,加强政府内部层级监督和审计、监察等专门监督。同时,要严格行政问责,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

推进依法行政是各级政府的基础性和全局性工作,责任在政府,关键在领导,重在持之以恒、抓出实效。各级行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务必进一步增强建设法治政府的使命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把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与深入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紧密结合起来,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重点强化行政首长作为推进依法行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务求法治政府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效。


近日,国务院下发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提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增加补贴、安定民生等16条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把做好稳定价格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综合施策、重点治理,保障民生、稳定预期”的原则,切实落实“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为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作出新的成绩。

人民日报: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五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0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确定目标,才能定位好前进的方向;明确任务,才能把握好奋斗的路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提出了主要目标,明确了重要任务,绘就了一幅美好蓝图。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这五个方面的目标,深入总结了“十一五”时期我国发展成就和经验,综合考虑了未来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和条件,反

映了我国改革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对发展的关切和期盼,是我们党对全国各族人民的庄严承诺。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五年,全会提出的主要目标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长短结合,把“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重大阶段性目标紧密衔接,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密衔接。二是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更加明确了调整经济结构和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实现“十二五”目标,定能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实践证明,实现既定发展目标,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并花大气力抓好落实。为实现“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目标,全会提出了一系列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主要涉及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和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社会建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等诸多方面。全面落实这些重大任务和重大举措,既可以推动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又可以为我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是未来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全力以赴地为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坚持不懈努力,我们就一定能够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为我国在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蓄积关键性战略实力。


人民日报评论员: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

——六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0年11月1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面对即将迎来的“十二五”这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确立了今后五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绘就宏伟蓝图,为亿万人民共同奋斗指明前进方向。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顽强奋斗、扎实奋斗、不懈奋斗,这是党和人民赋予的重要职责,全

党同志要把它看得比泰山还重,努力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首先就是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形势下,实现“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全党同志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领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级党委只有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科学谋划发展蓝图,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加强对发展的统筹协调,切实提高发展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好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作用。全体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只有坚定不移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心思放在抓好工作上,才能充分发挥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模范带头作用。归根到底,只要我们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以昂扬向上的工作精神、百折不挠的工作意志、尽心尽责的工作态度,结合实际贯彻好中央决策部署,就能更好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把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根本的就是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世界上没有任何力量可以代替人民的力量,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群众观点都不能丢、不能忘,都要站稳群众立场、始终为群众谋利益。实践充分表明,只有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说话办事,坚持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们才能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党同人民更加坚强的团结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十二五”规划建议更加明确了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目标,我们必须牢记宗旨、恪尽职守,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实现这些目标,在保障改善民生方面取得新的更大进展,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未来蓝图已经绘就,前进方向已经明确,现在的关键就是担起重任,清醒而坚定地朝着既定目标奋勇向前。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大力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脚踏实地,奋发有为,干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宏伟的蓝图就一定能够变为灿烂的现实。

人民日报评论员:创新征程又一跃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09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嫦娥二号卫星顺利传回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标志着我国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工程任务取得了圆满成功。全国人民都为我国深空探测事业取得的又一突破性成就深感喜悦和振

奋。我们谨向参加“嫦娥工程”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干部职工和解放军指战员,致以热烈的祝贺和崇高的敬意。

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成功,是我国继首次月球探测工程成功后取得的又一重大成就,是我国科技创新的又一标志性成果,对于进一步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增强我国的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鼓舞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更加意气风发地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实施绕月探测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嫦娥二号承担着为探月工程二期后续任务验证部分关键技术和为预选着陆区成像的重要任务。嫦娥二号任务工程系统复杂、技术要求高、研制进度紧、困难风险大、涉及领域广、参研参试单位多。在任务实施过程中,工程领导小组、两总及五大系统统筹谋划、精心组织、责任落实、管理到位;发射场系统精心操作、零窗口发射;运载火箭系统成功发射、准确入轨;卫星系统可靠运行、成功探测;测控系统指令无误、精确测控;地面应用系统高效处理、成像清晰。实践证明,党中央、国务院的英明决策和坚强领导,是嫦娥二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根本保证。

嫦娥二号任务汇集了全国几十所高校、100多家科研院所、1000多家协作配套单位和数万名科技人员,成功实现了重大科技工程的全国大协作,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资源的整体优势。嫦娥二号任务的圆满完成,再一次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

作为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又一座新的里程碑,探月工程是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标志性工程,是我国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抓手,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方针的集中体现。嫦娥二号任务的成功实施,靠的是科技创新,最大的特色也是科技创新,是我国航天事业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的重大成果。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提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这进一步指明了我国当前科技事业发展的前进方向和重要着力点,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先导性、基础性作用,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提供强大科技支撑。我们要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刻认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把增强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

发展深空探测技术,和平开发利用太空,始终是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嫦娥二号任务是探月工程二期的第一步,后续任务更加艰巨,未来深空探测的道路更加漫长。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开拓创新,不断攀登航天科技新高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民日报评论员: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

2010年11月0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国务院11月5日召开全国知识产权保护与执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决定从现在起到明年3月,用半年时间开展以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为重点的专项行动,这是我国政府为全面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而采取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再次显示了我国政府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的决心和信心。

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迅速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走过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历程,成绩来之不易。但必须看到,知识产权保护状况还不适应深化改革开放、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一些地区和领域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现象仍时有发生,干扰了市场经济正常秩序,妨害企业竞争力和创新积极性,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我国企业运用知识产权参与竞争和维权的意识不强,不少商标和版权等在海外遭遇侵权。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二五”时期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科技创新需要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需要营造创新的社会氛围,而知识产权保护正是为创新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保护知识产权是尊重创造性劳动和激励创新的一项基本制度,是建设法治国家和诚信社会的重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重视和切实解决当前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坚定不移地保护知识产权,全面推动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更大进步。

保护知识产权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十分紧迫的重要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积极行动起来,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既要突出重点,强化监管与执法,加大刑事司法打击力度,集中力量查处各自领域的突出问题,遏制

规模性侵犯知识产权行为,又要着眼长远,加快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政策和体制,营造良好的知识产权法制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幅度提高我国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盛世兴博 熔古铸今

——祝贺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二届大会举行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1月05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继上海世博会184天的倾情演绎之后,中国再次激情拥抱世界。11月7日,为期6天的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二届大会将在上海世博中心拉开帷幕。这是世博会闭幕后中国承办的最大规模的文化领域国际盛会。

此次盛会,是国际博协成立64年来首次在中国举行。届时,来自全球五大洲122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3200余名博物馆馆长、文化遗产专家、博物馆研究者将汇聚申城,围绕“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的主题,通过多层次、多角度、多学科的探讨,共同研究博物馆事业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这是国际博协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是一次大规模、高水平、高规格的国际文化盛会。

作为人类文化的宝库、智慧的圣殿,博物馆一方面储存着人类的历史记忆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又在时代发展进步中彰显着自身的独特价值和使命。从1983年的“博物馆如何适应发展中的世界”,到1998年的“博物馆与文化多元性:古老的文化,崭新的世界”,再到2010年的“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每一次国际博协大会都紧扣时代脉搏确定自己的主题,将博物馆宏大的历史价值现实化、具体化、生动化,推动博物馆在时代发展进程中更好履行自身使命、发挥自身作用。今年的大会主题,对于正在致力于和平、发展和合作的当今世界来说,对于正在致力于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展示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集大成者,博物馆是世界各国交流沟通的文化桥梁。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扩大和日益频繁,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越来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这一进程中,博物馆机构有着自身的特殊优势。同时,在中国的文博事业蓬勃发展之际,也亟须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强与国际文博界的交流与合作。国际博协大会在中国召开,既为中国更好走向世界、世界深入了解中国搭建了一个重要平台,又为推动我国文博乃至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中华文明浩瀚五千年,我国博物馆事业仅有百余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博物馆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

成就。从新中国成立时仅有24个博物馆发展到目前2900多个,内容和门类几乎涵盖了社会人文和自然科学的所有领域,具有中国特色的类别多样化、举办主体多元化的博物馆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博物馆作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已经成为人们现代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8年我国博物馆全面实施免费开放政策以来,1400多个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吸引了8.2亿人次参观,这在世界博物馆史上也是罕见的。国际博协大会在中国举行,标志着我国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事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尊重,对于我国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具有重要影响。

盛世兴博,熔古铸今。此次国际博协大会的召开,熔“古今中外”于一炉,必将唤起更广大群众对于文博事业的了解、支持和热爱,进一步形成爱文博、爱文明的时代风尚,进一步形成政治社会经济文化良性互动的大好局面,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文博事业发展的又一个新的里程碑。

预祝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二十二届大会圆满成功!

人民日报评论员:在发展中促转变 在转变中谋发展

——四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0年10月28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强大动力。这五个坚持,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的基本要求,为我们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指出了明确路径,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至关重要。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乎国计又关乎民生,关系经济领域又关系社会领域,要着眼当前又要顾及长远,要讲速度更要重效益,需局部重点突破又需整体协调推进。只有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如何贯穿,则是一项极为艰巨的实践课题。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不仅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指明了努力方向、突出了战略重点、明确了主要任务,更揭示了这场深刻变革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贯彻好这五个坚持,这场变革必将深刻地改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开创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相当突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就是要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就是

要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推进城乡区域发展平衡,同时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着眼于解决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更好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就是要着眼于发展的可持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加快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和改革开放这个动力。科技的力量在于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能够强有力地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改革开放的力量在于凝聚和激发前进的发展活力和制度动力。坚定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才能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转变发展方式势所必然。“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发展的主线就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把五个坚持的基本要求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十二五”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定能够取得实质性进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定能够迈上新台阶。

人民日报评论员:发展的本质要求就是科学发展

——三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本报评论员

2010年10月26日0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的这一重要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实践的深刻把握,是对发展是硬道理这一战略思想的深入贯彻,科学揭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道路。

在我们这个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回首过去,我们取得的伟大成就举世瞩目,国家面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无论是规模还是复杂性都世所罕见。只有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紧紧抓住和奋力推动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才能从根本上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发展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科学发展是实践和时代提出的迫切要求。我们应当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总量不断扩大和国际竞争不断深化,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利益主体多元现象日益显现,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都要求我们走科学发展之路,着力通过科学发展来解决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着力在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发展是人民群众的利益所在。发展为了谁,依靠谁,成果由谁共享?这是我们在发展实践中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坚持科学发展,就是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就是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能真正造福人民,人民群众才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主力军。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要面对不断出现的新课题,科学发展是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是十七届五中全会就做好“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是“十二五”规划建议的一个鲜明特点。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定不移推动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就一定能够确保“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取得新的显著进步,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人民日报评论员:抓住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二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2010年10月22日04:3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七届五中全会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作出的这个战略判断,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为“十二五”宏伟蓝图确立了战略方位,为我们满怀信心迈向“十二五”提供了奋斗坐标。

放眼世界,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从大势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继续朝着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方向演化,各国加强对华经济技术合作的意愿进一步增强。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影

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减缓,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能源资源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这是我国发展所处的外部环境,有机遇也有挑战,挑战中又孕育着机遇。我们必须审时度势,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在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奠定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的有利地位。

立足国内,我们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再上新台阶。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积累了宝贵经验、提升了发展本领、创新了发展理念,我国发展的条件和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群众发展的热情与愿望十分强烈,这些为我们再上新台阶奠定了信心和实力的基础,蓄积了强劲的发展势能。但必须清醒地看到,传统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这些决定了我们再上新台阶必须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这是我国发展存在的内部条件,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并存,不利条件中也孕育着新的机遇。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才能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

历史一再表明,能否抓住机遇,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抓住了机遇,后发国家就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弄潮儿;丧失了机遇,强盛的国家也可能停滞不前,成为时代发展的落伍者。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我们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立足点,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的关键所在。全党同志一定要统一思想认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朝着既定奋斗目标迈进。

机遇在前,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应当奋发有为。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科学把握发展规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有效化解各种矛盾,我们就一定能够显著提高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不断向前。

人民日报评论员: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一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人民日报评论员

2010年10月20日04: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这是刚刚胜利闭幕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要判断。这个判断符合五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