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

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

自然灾害损失报告制度

自然灾害损失报告制度 为及时、准确掌握自然灾害情况,为救灾工作和其他有关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自然灾害救助条例》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桂林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暂行)办法》及地方政府防灾减灾有关文,制定本制度。 一、自然灾害的定义及形成条件 1、定义:是指由于自然异常变化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 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⑴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⑵是要有受到损害的 人、财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人员伤亡;包括两个方方面:首先是生理伤害(死亡、伤残等), 其次是心理和精神伤害(恐慌、忧愁、痛苦等) 2、财产损失;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直接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对作物、 牲畜、林木、房屋、建筑,设备、道路、机场、船舶、厂矿、文物古迹等财产造成损毁),其次是间接财产损失(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导致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方面的损失) 3、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 三、自然灾害的类型及危害 1、地质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滑坡等;

⑴地震的危害包括建筑物倒塌、人员伤亡、交通中断,火灾、瘟疫、有 毒物质泄漏等; ⑵滑坡的产生的条件主要包括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 盖较差,多发于山地丘陵地区和工程建设频繁地区。 ⑶泥石流的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激发的、含有大量 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发生条件:地势陡峻、有丰富的松散物质、 短时间内的大量水流等,具有很强的突发性。泥石流的危害包括堵 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 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2、气象灾害;包括台风、干旱、寒潮、干热风等; ⑴台风在海上移动,会掀起巨浪,狂风暴雨接踵而来,对航行船只造 成严重威胁,当台风登陆时,狂风暴雨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 的损失,尤其对农业、建筑物的影响更大。 ⑵干旱造成河流干涸、田地龟裂、草原枯死、作物收成受到严重影 响,人畜饮用水困难,甚至出现粮食短缺等; ⑶寒潮的危害包括农牧业生产遭受损失、严重时,会造成交通、通讯 受阻、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出行; 3、水文灾害包括洪涝、风暴潮、海啸等; ⑴洪涝灾害的危害包括冲毁房屋、道路和桥梁,淹没农田、村镇和工厂,

44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程序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组织机构 (3) 职责 (3) 4 相关文件 (8) 5 工作程序 (5) 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6) 应急资源 (7) 人力资源保障 (7) 物资保障 (7) 医疗卫生保障 (7) 交通运输保障 (7) 治安维护保障 (8) 信息和通信保障 (8) 经费保障 (8) 6记录 (8)

1 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的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3术语和定义 无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裁任总指挥,安全分管副总裁任副总指挥,公司党、团、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子公司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和6个专项行动组,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部,综合部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任办公室副主任。 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宣布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承担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应急救援办公室职责 制定应急工作有关制度和措施,指导各部门、子公司专项应急预案与公司自然灾害应急预案的协调与衔接,指挥协调各项应急救援工作,组织开展培训与演练。 疏散引导组职责 负责引导公司员工迅速有序地逃离灾害现场和危险区域,到达安全地点。同时积极做好受灾人员的安抚工作,协助各单位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人员疏散情况。 应急行动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快速进入现场,及时消除安全风险,控制灾害影响扩大。医疗救护组职责 负责自然灾害现场的伤员抢救与护理,必要时组织救护车辆紧急将伤员送医院救治。 信息联络组职责 负责收集应急工作相关信息并通报给应急救援指挥部,同时将上级指令准确、及时地传达给各相关单位,确保整体行动协调一致。 条件保障组职责 负责在自然灾害处理过程中为其他各专项行动组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和技术支持,保障全过程的顺利实施。 志愿消防队职责 负责抢救公司重要的物资设备,以及在安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合公安消防队进行灭火作业。

自然灾害情况上报制度

民函〔2008〕119号 民政部关于印发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及时、客观、全面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及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为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4号)有关规定,民政部对原《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已经国家统计局审核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 二〇〇八年五月七日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 一、填报说明 (一)实施范围 1. 本报表发至省级,由省级和省级以下民政部门组织填报,通过信息系统逐级上报。同时,通过公文加盖公章逐级上报。 2. 本报表以乡镇(街道)为统计单位,县级以上(含县级)民政部门为上报单位。 (二)填报方法 本报表共分六种表式,即《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救灾工作情况统计表》三个统计表和《因灾死亡人口台账》、《因灾倒房户台账》、《冬春因灾生活困难政府救济人口台账》三个台账表。各种报表使用的范围和填报方法是: 1.突发性自然灾害快报 反映洪涝、风雹、台风、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填报程序分为初报、续报和核报,填报表式使用《自然灾害情

况统计快报表》,同时上报相关灾情文字说明。 (1)初报 县级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上述突发性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在灾害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地(市)级民政部门报告。对于造成死亡(含失踪)人口10人以上(含10人)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可同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表后,应在2小时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县数据)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省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地(市)级报表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并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市、分县数据)向民政部报告。 (2)续报 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省、地(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均需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级民政部门每天9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地(市)级民政部门上报,地(市)级民政部门每天10时之前向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省级民政部门每天12时之前向民政部报告情况。 (3)核报

灾害风险评估

题型:填空、选择、概念、简答(不需展开,完整句子)、论述(写满2/3)、计算 第一章 1、灾害:由于自然的、人为的或自然与人为综合的原因,对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造成损害,产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不利后果的现象。 2、灾害分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 3、灾害系统的组成:孕灾环境(孕育产生灾害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致灾因子(又称为灾源,即可能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资源与环境破坏、社会系统混乱等孕灾环境中的异变因子)、承载体(各种致灾因子作用的对象,是人类及其活动所在的社会与各种资源的集合)和灾情(在一定的孕灾环境和承灾体条件下,由致灾因子导致的灾害所产生的生命和财产损失的情况)。 4、风险定义(国际标准化组织):灾害发生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组合。更具体地讲,风险定义为由自然或人为诱发危险因素相互作用而造成的有害后果或预期损失发生的概率。 5、表达式:R=H×V R—风险 H—致灾因子 V—脆弱性 R=P×C P—灾害的可能性 C—灾害的后果 6、风险的两大要素:概率和后果 7、概率风险:可以用概率模型和大量数据进行统计预测的与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交通事故) 模糊风险:可以用模糊逻辑和不完备信息近似推断的与特定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地震灾害) 不确定风险:用现有方法不可能预测和推断的与某种不利事件有关的未来情景(如:纳米技术风险) 8、灾害风险理念的形成包括:灾变研究、灾度研究、灾害风险研究 9、灾害风险评估:衡量灾害风险程度的方法,即通过风险分析的手段,对尚未发生的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10、灾害系统要素之间的关系:孕灾环境是导致致灾因子形成的因素,致灾因子、孕灾环境共同对承灾体构成威胁,从而使承灾体具有承受侵害和损失的危险,进而出现灾情。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和承灾体共同组成的,灾情是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11、消防部队主要承担的工作: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道路交通事故、地震及其次生灾害、建筑倒塌事故、重大安全生产事故、空难事故、爆炸及恐怖事件、群众遇险事件 第二章 1、灾害风险评估包括致灾因子危险性评估、承灾体的脆弱性评估、灾害的损失评估(和孕灾环境的稳定性评估) 2、致灾因子的危险性主要包括致灾因子的强度和发生概率 3、灾害损失包括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损失的量化方法有:绝对量化法、相对量化法和专家评定法 4、灾害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灾害风险分析是可操作的,手段有随机不确定性、模糊不确定性、复杂性 5、随机不确定性与模糊不确定性的区别:(1)前者是因为自然的原因并不是总能被知道,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观测仅仅是近似正确;后者是由于尺度的模糊性或人们掌握信息的不完备(2)前者用概率测度,抽象为随机事件;后者把经典集合中的决定隶属关系灵活化,从而

第六章 自然灾害损失评估

第六章自然灾害损失评估 6.1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的概念 自然灾害损失评估——评估风险区一定时段内可能发生的一系列不同强度自然灾害给风险区造成的可能后果,即可能遭受的实际损失。包括: ①直接损失,指风险区遭受自然灾害事件而导致的直接相关的经济损失; ②人员伤亡损失; ③间接损失,即因自然灾害事件发生而导致的间接相关的损失。 6.2自然灾害损失的类型和界定 6.2.1自然灾害损失定义——指自然灾害给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危害和破坏。 6.2.2自然灾害损失类型 1)根据自然灾害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目标的影响,自然灾害损失可分为经济损失和非经济损失。 2)根据灾害发生发展的时间特征,自然灾害经济损失可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是指原发性灾害直接造成的各种动产与不动产损失之和。其特点为:①表现为实物形态损失,是通过资产、财产、资源等实物的损失而实现的;②表明了自然灾害造成的已有社会财富的减少量。 根据实物形态,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可分为:居民住房及室内财产损失、企业资产损失、事业资产损失、自然资源损失、生命线系统损失、农作物损失等。 灾害间接经济损失是指自然灾害次生灾害与衍生灾害对社会经济影响所造成的损失,是深层次的经济损失。其特点是:①灾害间接经济损失不表现为一定实物形态损失,而表现为企业或产业部门因灾减产的产品或劳务的价值;②表明了自然灾害造成的社会生产的下降程度。 根据灾害间接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特征,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分为:内部损失(灾害对灾区范围内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外部损失(灾害对灾区以外地区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6.2.3自然灾害损失构成 6.2.4自然灾害损失的计量 1)计算原则 灾害损失评估应遵循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角度出发进行评估的原则,按国民经济评价的方式进行,利用社会折现率计算灾害损失的外部效益。 2)计量指标——自然灾害经济损失评估的计量以国内生产净值(NDP) 6.3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指标选取和量化 6.3.1因灾死亡人数估计 6.3.2住房损失 6.3.3无家可归 6.3.4失业 6.3.5直接经济损失 6.3.6间接经济损失 6.3.7农作物损失 6.4自然灾害损失评估方法 6.4.1自然灾害影响及损失评估概况 自然灾害影响有多种分析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灾害统计方法、灾害经济学方法、遥感、GIS和数学模型方法 6.4.2自然灾害影响及损失评估层次 自然灾害影响与评估的层次有三个:简单影响评估、受灾程度评估、经济损失评估 1)简单影响评估——主要估计受灾范围内的人口、房屋和财产等承灾体的数量及空间分布状况。 2)受灾程度评估——计算不同损失程度承灾体的数量及空间分布状况。 3)经济损失评估——以货币形式来表达损失值的大小。 6.4.3自然灾害影响与损失评估思路 1)灾害影响与损失评估的关键——获取具有空间分布特征的承灾体信息。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制度 为了保证员工人身安全和选矿厂财产安全,确保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处理,把财产损失和人员的伤亡减轻到最低,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国家有关救灾工作方针、政策和原则等,制定本制度。 (一)术语解释 1、自然灾害: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2、灾情:指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包括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等。(二)救援专业队伍的组成及分工公司各职能部门和选矿厂全体职工都负有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责任,各救援专业队伍,是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其任务主要是担负公司自然灾害事故的救援及处置。 (三)应急准备 1、宣传自然灾害知识,自然灾害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自救、互救、保险的常识,增强员工的防灾减灾意识。 2、每年至少组织1次自然灾害知识的培训。 3、每年组织1次自然灾害演习,检验并提咼应急准备、指挥和响

应能力 (四)灾情信息管理 1、灾情信息报告内容:包括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人员受灾情况、人员伤亡数量、房屋倒塌、损坏情况及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采取的救灾措施和需求。 2、灾情信息报告时间:各级部门对于本部门在突发的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解掌握灾情,并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 (五)应急响应灾害发生后,各部门要根据灾情,按照分级管理、各司其职的原则,启动应急预案,做好员工和财产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做好抗灾救灾工作,做好灾情调查、评估和报告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员工生命和财产损失。 (六)恢复重建灾后,领导小组组织核查灾情,开展灾情评估,制定恢复重建工作方案。 (七)对外沟通与协作按照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积极开展自然灾害救助交流,借鉴其他单位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的经验,进一步做好公司自然灾害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 (八)奖励与责任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由公司表彰;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英勇献身的人员,按有关规定追认烈士;对在自然灾害救助工作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当事人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事故灾害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制度

***事故灾害和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及应急 处理暂行规定 第一条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确保有关重要情况及时报告乡主要领导和上报县委办、政府办,第一时间做好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根据***县《关于建立重要信息快速反应机制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报告范围:突然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火灾事故、自然灾害、公共安全事件(包括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应对的事件)。 第三条报告主体:各村村支部、村委会 第四条报告方式与时限 (一)所有突发性事件信息向包村干部报告的同时,要向事件所属部门的分管领导报告。有较大影响或者造成恶劣后果的突发事件,在报告的同时,要向主要领导电话报告。 (二)突发事件发生后,各村20分钟内电话报告相关情况,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涉事方名称、已造成损失、简要经过、已采取措施等。 第五条应急处理 (一)村级应急处理。各村要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掌握本村或周边村2-3台铲车的联系信息,以备不时之需;要发动党员、村民代表积极提供突发事件信息线索,确保随时掌握突发事件第一手资料。

突发事件发生后20分钟内,支部书记、村主任、分管干部赶到现场进行前期处置,第一时间研判相关情况,如出现较大损失或人员伤亡,在按程序报告的同时,通知消防、急救部门并做好路线引导工作。 (二)乡级应急处理。一般突发事件由分管领导负责处理。非工作时间的一般突发事件由值班组带班领导处理,并将相关情况以电话或短信的方式向主要领导反馈。较大突发事件分管领导、包村干部与值班组应于得到信息半小时内赶到现场。包村干部负责汇总、核实各方信息并向现场指挥人员报告;值班组协助分管领导做好前期应急以及专业救援队伍赶到后的辅助工作;分管领导负责现场应急处置,与主要领导沟通后,45分钟内向县委办、政府办电话报告,事件处理完毕后2小时内向县两办提交书面报告。 ***人民政府 年月日

风险评估报告

综合灾害风险评估分析报告 按照2012年《全国创建防灾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具体要求,根据社区综合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和评估程序,对社区综合灾害风险进行了风险评估。现将评估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易发灾害信息 前进社区位于颍州区鼓楼街道办事处西北,东至解放北路;西至西城墙路;南起鼓楼广场;北到专署后巷。辖区面积约0.22平方千米,辖区内有2个较大居民小区,13个单位家属院,2所学校,1所医院,8家单位和社会团体。社区划分为12个居民组,总人口6237人。其中流动人口228人,14周岁以下1037人,70周岁以上人员783人,生活不能自理人员11人,残疾人员36人; 社区位于阜阳老城区,主要易发灾害风险为内涝和火灾。辖区有多处历史古迹和始建于上世纪中期的老旧建筑,主要沿解放北路、建设街、文德路、三义街一线密集分布,其中多数墙体表面破损、部分结构出现倾斜等。多数老建筑电线杂乱且老化,还有部分居民在建筑旁边或院内堆积了可燃闲置废物;发生火灾、坍塌的可能性较大。可能危及人口660人,灾害风险面积26000平方米;文德路、三义街居民区房屋分别滨临西城内河和刘琦公园外围鱼塘,每年7、8月份多雨季节,易发生

内涝灾害,可能危及人口200人,灾害风险面积10000平方米。 二、社区灾害的主要特点、信息、等级情况 社区风险评估小组本着“减灾从社区做起,让灾难远离居民”的工作方针,运用相应的灾害风险评估程序,对易发生的灾害风险进行客观评价,提出整改意见,推荐安全措施,再通过职能部门和人员的落实。最终达到消减和控制灾害风险的目的。 1、火灾灾害:火灾是指时间与空间上失去控制并造成财物和人身伤害的燃烧现象。本地秋、冬季节少雨,空气干燥,可燃物质的水分含量较少,最容易发生火灾;同时,春节期间的烟花爆竹也是发生火灾突出根源。由于天气寒冷,家庭用火、用电、用气量增加,引发火灾的不安全因素也明显增多。 根据火灾损失(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物直接损失金额)分为:从损失危害和过火面积分为重大火灾、较大火灾、一般火灾,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2、洪(内)涝灾害:由于持续降大雨、阵雨使低洼地区发生淹没、渍水的现象。本地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暴雨天气,但较大范围的集中降雨一般出现在7、8月份。前进社区地势较高,发生洪灾的可能性不大,短时间集中降雨时,位于西城河、鱼塘沿岸地区较易发生内涝灾害。通常由重到轻分为一、二、三共3个等级,分别用红、橙、黄色表示。 3、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没有季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

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研究与实践进展* 袁艺 摘要:自然灾害灾情评估是科学开展灾害管理工作的基础。灾情评估以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评估为主要内容,基于历史灾情统计资料的评估方法、基于承灾体易损性的评估方法、现场抽样调查统计方法、遥感图像或航片识别法、基层统计上报方法、经济学方法等是灾情评估的主要方法。灾情评估的目标从对灾情的估算和统计扩展到对灾情大小的分级,评估内容上逐步重视灾害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估,评估方法上注重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以及建立灾情评估系统是灾情评估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发展方向。国内外研究和实践成果在减灾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亟待加强,迫切需要形成包括对单次灾害过程的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以及区域灾情综合评估在内的自然灾害灾情评估的内容体系、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标准体系和评估方法体系。 关键词:灾情评估;灾前预评估;灾中应急评估;灾后综合评估;区域灾情评估 中图分类号:X43文献标志码:A 1引言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技术进步、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快速城市化、环境变化等一系列问题,极端气候事件和巨灾不断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呈明显上升趋势,对人类的生命、生产、安全和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1],促使人类社会日益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我国也同样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自然灾害威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新的灾害多发期,自然灾害呈现极端事件频次增加、损失加剧、灾害连锁反应、多灾并发等特点,特别是2008年相继发生南方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情评估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 从广义角度讲,灾情是各种灾害发生情况的简称,包括灾害发生的范围、强度、次数及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和社会经济影响等。从狭义角度讲,灾情是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情况。本文以狭义的灾情评估为核心,兼顾广义的灾情评估。灾情评估工作贯穿整个灾害管理工作,客观的灾情评估是一切灾害管理工作的出发点。20世纪70年代,美国、日本、英国等就开始了单灾种和多灾种的灾害灾情评估研究,逐步在相关的减灾法规中强调灾情调查、统计、评价以及据此确定的减灾责任与救灾措施。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高度重视灾害的风险管理。2005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世界减灾大会形成了《加强国家和社区的抗灾能力: 2005—2015年兵库行动纲领》,提倡各国政府应加强综合灾害风险管理,其中强调加强灾害损失评估,加强分析、总结并发布灾害发生率、影响和损失情况的统计资料。 随着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引入,灾情评估也逐步得以快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灾情评估研究和实践较多,已趋于成熟。在美国,灾情评估发展历史久, 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邦紧急事务所联合国家建筑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共同研制了一套自然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US系统,主要包括对地震、洪水和飓风等灾害的评估,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灾情评估技术方法体系。2006年2月,美国政府发布了对卡特里娜飓风的联邦应对工作经验教训的评估报告,对飓风的人员伤亡、损失和影响进行了评估。在日本,中央政府的行政机构会评估灾害损失,包括河流、道路、林业和渔业设施、教育设施、卫生及福利设施和其他公共设施等,私人智囊团及当地政府也开展相关评估, 2003年10月,日本中央防灾委员会组织成立灾害教训技术调查组,该组织将灾害损失状况、当局应急、对人们生活条件和社会经济影响等信息进行分类归档,以供分析研究。在澳大利亚,紧急事务部门和气象部门共同开发了一套灾害评估工具(EMA)对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在意大利,民防部建立了地震应急系统,形成了灾害发生后的3个阶段的快速评估,第一阶段就是在发震后数分钟内利用地震模拟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评估;第二阶段是在震后10分钟到2小时内的动态评估;第三个阶段是人员到达地震现场的调查评估。 国际组织对灾害评估工作也较为重视,近年来发展了一系列较为大型的灾害评估工具,包

突发事件报告制度

山庄路社区突发公共事件报告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精神,为规范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和处置程序,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制度。 一、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范围 (一)自然灾害类。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二)事故灾难类。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核辐射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三)公共卫生事件类。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四)社会安全事件类。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民族宗教事件、经济安全事件、涉外突发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 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送内容 (一)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事件信息和可能引发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突发事件的预警信息。 (二)省、市、区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或高度关注的事件信息。 (三)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的事件信息。(四)各乡镇、各部门贯彻落实省、市、县应急管理工作部署情况,

结合实际,总结、探索推进应急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经验和新做法信息。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的内容要求简明、准确,应包括以下要素: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起因和性质、基本过程、已造成的后果、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采取的处置措施、下步工作意见、领导到场情况、希望上级及有关部门和单位支持援助的事项等。在报告中,应注明报告单位、报告签发人、具体联系人以及联系方式等。 三、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主体 (一)按照应急管理工作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原则,向县政府应急办报告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突发事件信息。 (二)区公安、消防、卫生等设有110、119、120报警电话的部门,负责将收集和掌握的突发事件信息及相关社会动态,及时报告区政府应急办。 四、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方式 (一)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一般采取电话、传真、网络、专送等方式上报(上班时间,报告区政府,其他时间,通过县政府机要室报告)。以电话方式报告的,要及时补报文字材料。 (二)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现场指挥机构负责人或授权专人要及时与县政府应急办保持密切联络,及时、主动、准确报告或通报有关情况。突发事件现场指挥机构也应设专职信息报告人员,具体负责对信息进行收集、汇总、报告等。 (三)经验做法或总结材料的报告方式视情况确定。

昭通地区自然灾害评估

昭通地区自然灾害评估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昭通市自然灾害评估 姓名:周旭 班级:14级地科2班 一、地理位置:昭通地区在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云、贵、川三省接合部中心位置。北纬21°34'~28°40'、东经102°5'~105°19'之间。西、北与四川凉山州、宜宾地区相望,东与贵州毕节地区界邻,南与本省曲靖市、昆明市接壤。 二、地质地貌:全区处于四川盆地向云贵高原抬升的过渡地带,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地貌特征显着。且处在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全区地貌属中山山原亚区,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海拔高差悬殊。全市平均海拔1685米;最高海拔为巧家药山4040米;最低海拔为水富滚坎坝267米。其山区面积16699平方公里,占72.54%;河谷区面积5479平方公里,占23.8%;半坝区843.1平方公里,占3.66%。 三、气候:地貌影响,形成全区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共存的立体气候分布,四季不明显,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等特点。由于群山林立,沟壑深切,高低之间温、湿度差距极大。在在水平方向上,全区中部一线,约占全市三分之一的区域,阴雨多,日照少,冷涝严重。西南部约占全市面积三分之一的区域,温度高、日照多,干旱严重。 四、降水:全市各县年平均降雨量在660—1230毫米之间,总的分布特点是北部多于南部,东部多于西部。南部的昭阳区、鲁甸、永善、巧家县降水偏少,年降雨量200—300毫米;北部金沙江边的绥江、水富和横江流域的盐津、大关县一带,降水充沛,年雨量在980—1250毫米之间;东部的镇雄、威信县一带年平均900—1100毫米;由于冬夏季风进退变化的结果,每年5月中旬以后,昭通市由东部、北部至南部先后进入雨季,到10月中旬,雨季先后结束。雨季(5—10月)降雨集中,占年降雨量的80—90% 五、主要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基于以上自然地理概况对昭通市进行下面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 昭通市内的自然灾害主要是由于地质与气象气候两大因素造成。 (一)滑坡: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2020版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调查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制定 国家统计局批准 2020年2月

本调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目录 一、总说明 (1)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1) (二)统计范围 (1) (三)调查内容 (1) (四)调查方法 (3) (五)灾害损失的统计报送 (3) (六)组织方式和数据采集 (3) (七)统计资料公布及数据共享 (4) (八)质量控制 (4) (九)使用名录库情况 (4) 二、报表目录 (5) 三、调查表式 (7) (一)经济损失统计汇总表 (7) (二)人员受灾情况统计表 (9) (三)农村居民住宅用房受损情况统计表 (11) (四)城镇居民住宅用房受损情况统计表 (14) (五)非住宅用房受损情况统计表 (17) (六)居民家庭财产损失统计表 (19) (七)农林牧渔业损失统计表 (21) (八)工业损失统计表 (24) (九)服务业损失统计表 (26) (十)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损失统计表 (28) (十一)基础设施(通信)损失统计表 (32) (十二)基础设施(能源)损失统计表 (33) (十三)基础设施(水利)损失统计表 (35) (十四)基础设施(市政)损失统计表 (37) (十五)基础设施(农村地区生活设施)损失统计表 (39) (十六)基础设施(地质灾害防治)损失统计表 (40) (十七)公共服务(教育系统)损失统计表 (41) (十八)公共服务(科技系统)损失统计表 (42)

民政部关于印发《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通知

民函…2008?119号民政部关于印发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 为及时、客观、全面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情况及救灾工作开展情况,为救灾工作提供决策依据,根据《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国办函…2005?34号)有关规定,民政部对原《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进行了修订,已经国家统计局审核同意,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民政部 二〇〇八年五月七日 1 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 一、填报说明 (一)实施范围 1.本报表发至省级,由省级和省级以下民政部门组织填报,通过信息系统逐级上报。同时,通过公文加盖公章逐级上报。 2.本报表以乡镇(街道)为统计单位,县级以上(含县级)民政部门为上报单位。 (二)填报方法 本报表共分六种表式,即《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自然灾害损失情况统计表》、《救灾工作情况统计表》三个统计表和《因灾死亡人口台账》、《因灾倒房户台账》、《冬春因灾生活困难政府救济人口台账》三个台账表。各种报表使用的范围和填报方法是: 1.突发性自然灾害快报

反映洪涝、风雹、台风、地震、低温冷冻和雪灾、高温热浪、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自然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填报程序分为初报、续报和核报,填报表式使用《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快报表》,同时上报相关灾情文字说明。 (1)初报 县级民政部门对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上述突发性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应在第一时间了 2 解掌握灾情,并在灾害发生后的2小时内,向地(市)级民政部门报告。对于造成死亡(含失踪)人口10人以上(含10人)或其他严重损失的重大灾害,可同时上报省级民政部门和民政部。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表后,应在2小时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县数据)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省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地(市)级报表后,应在2小时内完成审核、汇总灾情数据的工作,并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市、分县数据)向民政部报告。 (2)续报 在重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之前,省、地(市)、县三级民政部门均需执行24小时零报告制度。县级民政部门每天9时之前将截止到前一天24时的灾情向地(市)级民政部门上报,地(市)级民政部门每天10时之前向省级民政部门上报,省级民政部门每天12时之前向民政部报告情况。 (3)核报 在突发性自然灾害灾情稳定后,各级民政部门应组织力量,全面开展灾情核定工作,并逐级上报。县级民政部门在灾情稳定后,应在2日内核定灾情,向地(市)级民政部门报告。地(市)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县级报表后,应在3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县数据)向省级民政部门报告。省级民政部门在接到地(市)级报表后,应在5日内审核、汇总灾情数据,将本区域汇总数据(含分市、分县数据)向民政部报告。

44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程序

页脚内容1

目录 1 目的 (5) 2 范围 (5) 3术语和定义 (5) 页脚内容2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5) 4.1组织机构 (5) 4.2职责 (5) 5 工作程序 (7) 5.1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7) 5.2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8) 5.3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9) 5.4应急资源 (10) 5.5人力资源保障 (10) 5.6物资保障 (11) 5.7医疗卫生保障 (11) 5.8交通运输保障 (11) 5.9治安维护保障 (11) 5.10信息和通信保障 (11) 5.11经费保障 (11) 6 相关文件 (12) 7记录 (12) 页脚内容3

页脚内容4

1 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的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3术语和定义 无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裁任总指挥,安全分管副总裁任副总指挥,公司党、团、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子公司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和6个专项行动组,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部,综合部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任办公室副主任。 4.2职责 4.2.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宣布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承担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页脚内容5

44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程序

密级:内部公开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程序文件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程序 责任部门综合部审核赵志强批准杨壮 文件编号PC-44 版本号V1.0 发布日期2016-9-30 受控状态受控 修订记录 日期版本修订内容概要拟制审核批准2016-9-7 V1.0 SA8000:2014新标准要求李朋赵志强杨壮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对本文件资料享受著作权及其它专属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不得将该等文件资料(其全部或任何部分)披露予任何第三方,或进行修改后使用。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3.1组织机构 (3) 3.2职责 (3) 4 相关文件 (8) 5 工作程序 (5) 5.1暴雨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5.2雷击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5) 5.3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及应对 (6) 5.4应急资源 (7) 5.5人力资源保障 (7) 5.6物资保障 (7) 5.7医疗卫生保障 (7) 5.8交通运输保障 (7) 5.9治安维护保障 (7) 5.10信息和通信保障 (8) 5.11经费保障 (8) 6记录 (8)

1 目的 为提高公司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保证公司员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公司安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各部门可能存在的暴雨、雷击、地震等自然灾害,各子公司可参照执行。 3术语和定义 无 4 组织机构及职责 4.1组织机构 公司设立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指挥部,公司总裁任总指挥,安全分管副总裁任副总指挥,公司党、团、工会等部门负责人、各部门、子公司第一责任人和分管安全领导为指挥部成员。 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自然灾害应急救援办公室和6个专项行动组,应急救援办公室设在公司综合部,综合部总经理任办公室主任,副总经理任办公室副主任。 4.2职责 4.2.1应急救援指挥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宣布启动和终止应急预案,负责领导、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承担上级有关部门安排的其他工作。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模板】

附件2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征求意见稿)》修订说明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是《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的重要衔接和补充。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当发生特别重大自然灾害,启动国家Ⅰ级救灾应急响应,根据国务院关于灾害评估工作的有关部署,我部会同受灾省份和相关部门依照本制度,组织开展灾害损失统计和综合评估工作,为编制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本制度统计的灾害损失涉及经济社会各方面,各报表填报由灾区省级政府负责组织,各行业相关主管部门负责填报审核,省级应急管理部门负责汇总,并以省级政府或防灾减灾救灾议事协调机构名义报送应急管理部。相关统计标准和方法经历了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芦山地震、鲁甸地震等抗震救灾工作实践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本次修订暂未做大的调整,主要有两项改动:一是将制度印发和牵头实施单位由“民政部门”变更为“应急管理部门”,二是将倒损房屋等涉及灾损判定的关键性指标,标准与住建部门颁布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 125-2016)》相对应,确保统计口径权威一致。 - 3 -

特别重大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征求意见稿,2019年10月1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制定 - 3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批准 2019年月 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 3 -

自然灾害损失报告

自然灾害损失及工期延误报告 福家房地产开发公司世纪学庭项目部: 唐山诚信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世纪学庭监理部:2012年7月21日夜晚唐山地区普降暴雨,降雨量普遍在200mm左右;局部地区300mm,自然灾害严重且不可拒,给世纪学庭工地造成严重损失。 大雨给世纪学庭2#地块南区工地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施工困难。主要表现在:土坡被冲刷,坡体部分滑落;已开挖的栋号积水很深,地基被水浸泡;所有放线控制桩被冲毁;已挖好的地基被冲遍体鳞伤;已绑扎好钢筋的八个塔吊基础被泥沙掩埋,需全部拆除钢筋清淤后从新绑扎;地基受到严重冲刷,需全部重新填充压实;切割好的桩头多处裸露在外,特别是222#楼桩头裸露三处达一米多深;208#西侧无护坡大雨来临被冲垮;电梯井、集水坑被冲平;泥沙满槽。施工机械被掩埋,施工道路冲毁,施工车辆无法进场,我方使用大量石子铺垫道路。201#在7月09日压桩完成、202#楼在7月16日压桩完成,201#在7月16日、202#在7月17日具备验收条件,但是不知何原因,直至7月21日,压桩实验报告始终未出,因而影响7

月21日验收,7月21日晚暴雨,致使已经达到验槽标准的201#、202#、203#楼需要重新修缮;已经开始砌筑201#南侧车库砖模全部倒塌。上诉损坏地段要逐一修复、加固,造成人工、材料费增加,工期相对延误八天,经济损失很大。 灾害发生后,我项目部全体人员,不等不靠,积极投入到抗灾工作中,迅速启动应急方案,积极组织排水,加固危险地段,检修生产设备,重新复测各控制点,加大人力抢修清理,努力把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延误的工期缩小到最短。 分析这次灾害原因: 主要是自然灾害不可抗拒的原因。 其次是由于部分地段护坡底部未护,如202#东侧护坡加固影响工期、203#北侧加固影响工期、204#与208#西南加固影响工期处、221#楼西侧护坡加固影响工期,护坡不牢,被雨水冲刷。 再次地基砂土层多,容易被冲刷。 河南天河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世纪学庭项目部 2012年7月23日

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重要性

第21卷第3期 2012年6月自然灾害学报JOURNAL OF NATURAL DISASTERS Vol.21No.3Jun.2012收稿日期:2010-11-19;修回日期:2011-03-2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01506);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2012CB95540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 助;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新教师类资助课题(20110003120022) 作者简介:吴吉东(1981-),男,讲师,博士,主要从事灾害风险评估研究.E- mail :wujidong@bnu.edu.cn 文章编号:1004-4574(2012)03-0015-07 浅析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的重要性 吴吉东1,2,李宁1,2 (1.北京师范大学地表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2.北京师范大学 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 摘要:灾害损失评估是灾害风险管理、科学防灾减灾规划的基础。除了直接经济损失外,间接经济 损失是反映灾害影响强度及社会经济系统脆弱性的重要指标。经济越发达,经济系统关联程度越 高, 经济系统的脆弱性就越大,灾害间接经济影响也越大。已有研究表明,灾害间接经济损失往往与直接经济损失为同一量级,甚至是直接经济损失的数倍。间接经济损失评估是科学评价灾害影响不 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中,产业部门间接经济损失和灾后恢复重建期的评估,可以为灾后恢复重建决 策和防灾减灾规划提供有效的决策工具。政府决策者、学术界应重视灾害,特别是重大灾害(或巨 灾)对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可能造成的影响, 从而为减轻灾害的影响做好充分准备。关键词:灾害;间接经济损失;评估;可持续发展;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X4文献标志码:A Elementary discussion about importance of indirect economic loss estimation of disasters WU Jidong 1,2,LI Ning 1, 2(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arth Surface Processes and Resources Ecolog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 2.Key Laboratory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Natural Disaster ,MO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 Abstract :Disaster loss estimation is a basis for managing risks and enacting scientific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plans.In addition to direct economic loss ,indirect economic loss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reflect the in-tensity of disasters and the socio-economic vulnerability.The more developed the economy ,the higher interaction degree within the economic system ,the greater vulnerability of the socio- economic system ,and the larger indirect impact of the disasters.Indirect economic loss estimation is an indispensible part of disaster impact assessment ,in which the estimation of indirect economic loss and recovery reconstruction period of each industrial sector is an im-portant basis for post-disaster reconstruction decision-making and risk management.Government policy makers and academic interes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possible impact of the greater disasters on the loc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o as to prepare well for minimizing the adverse effects of the disasters. Key words :disasters ;indirect economic loss ;estima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mportance 随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人类改造自然的强度越来越大,灾害发生频率不断增大,经济损失呈上升趋势。合理的灾害损失评估是进一步救灾、恢复重建和减灾措施实施的基础,而目前国内的灾害评估多注重人员伤亡、直接经济损失,不够重视间接经济损失。本文从灾害间接经济损失概念,国内灾害影响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