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隐喻的认知语用阐释

隐喻的认知语用阐释

隐喻的认知语用阐释

2010-10-02 13:57:56来源: 作者: 【大中小】浏览:83次评论:0条

摘要:隐喻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本文分析了格莱斯等早期语用学者的隐喻观以及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关联理论对隐喻这一话语现象的解释。同时,运用认知语境理论对概念隐喻的理解进行了研究。隐喻话语的理解在于努力寻求最佳关联而采取的一种方式。隐喻只有在一定的语境条件下才成其为隐喻,语境对隐喻的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隐喻;认知语境;关联理论;语用阐释

一、引言

在《诗学》和《修辞学》中,亚里斯多德对隐喻的构造方式和修辞功能的讨论影响了其后2000多年西方修辞学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解释,人们对隐喻的研究基本局限在修辞学领域内。亚氏的“对比论”认为,隐喻是一个词替代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两者属于一种对比关系。后来,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提出了“替代论”。昆提良认为,所谓隐喻实际上就是用一个词去替代另一个词的修辞现象。“对比论”和“替代论”都认为隐喻就其结构和形式而言,都是正常语言规则的一种偏离。20世纪30年代,理查兹发表了《修辞哲学》,提

出了隐喻互动理论。后来,布来克发展和完善了互动理论。“互动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新的意义的创生过程,是两个主词的词义相互作用的结果,把隐喻作为一种语义现象、并放到句子层进行研究。

传统的研究一直把隐喻作为一种修辞格来对待,自从莱考夫(Lakoff)与约翰逊(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问世以来,隐喻的研究盛况空前。莱考夫和约翰逊(1980:3)认为,“隐喻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不仅出现在语言中,也出现在思维与行动中。我们用以思维与行动的普遍概念体系在本质上是隐喻的。概念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具有隐喻性,我们的思考方式、经历以及每天所做的一切都是隐喻。”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哲学家、心理学家、符号学家,甚至心理分析学家都开始关注这一特殊的语言现象,并将此纳入其研究的范畴。由于心理学、语言学和认知科学的介入,人们更加认识到隐喻不仅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段,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人们在思维中对于不同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当代语义学试图从语义限制和语义变异理论给予解释,但语义学的这些理论仅仅立足于把隐喻看作词义替换或变化现象,未能对语言意义的变异作出满意的解释,对于语言使用者如何根据语境来进行含义的推导,语义学更是无能为力。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阐释,从一个新的视野认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

二、语用学的隐喻研究

1、格莱斯的会话含意理论和他的隐喻观

格莱斯(Grice)是最早从语用学的角度解释隐喻的人。他的会话含意理论指出,言语交际双方都要有相互合作、

力求交际成功的愿望,在交际中要遵循一些诸如质、量、关系、方式等准则。如果在交际过程中说话者的话语在表达上违反了合作准则,那么他可能是故意这样做的,听话者必须根据当时的语境,推导出话语的隐含义。格莱斯在论述他的会话合作原则时,对隐喻有所研究。他认为隐喻和讽刺、夸张一样,都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因而听话人应考虑其隐含意义。例:

① You are the cream in my coffee.

这个句子犯了分类错误,其反义才是正确的。但因为这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反义肯定不是说话人在此要表达的意思。可能性最大的是,说话人认为他的听话人有一些特性跟他所提到的物体有相像的地方。当然,反语有时候可以跟隐喻合起来。听话人可以先得出隐喻解释“You are my pride and joy”,然后再得出反语解释“You are my bane”。

② These stones have drunk a thousand years.

从字面上不难看出,石头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们不可能与drink搭配。话语违反合作原则,我们无法从字面上获取话语的隐喻义。但是我们只要从话语的语境出发,就不难找出其话语意义。该句不仅让人读到了说话者隐含的意义“这些石头经过了千年岁月的风化和剥蚀”,更让人感受到语言独特的隐喻表达。

在隐喻研究的领域中,曾有不同的学者把隐喻看作一种语义偏离现象,生成语义学者也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违反“语义选择限制”的语言异常情况,如在John is a tiger中,John的重要语义特征是+Human,而tiger 的一个重要语义特征是-Human .因而John is a tiger属于违反语义选择的情况,是个异常句。但这个句子仍然成立,因为在适当的语境下,语义选择限制的违反会产生特殊的意义。Levinson(1983)指出,根

据Grice的会话含义理论,许多含有隐喻的句子都可以看作是违反质量准则或关系准则,违反“语义选择限制”的语言异常情况,从而产生会话含义。

2、塞尔和奥托尼的隐喻观

塞尔(Searle)把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从语用学的角度对隐喻问题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讨论。塞尔试图进一步完善格莱斯的隐喻理论,他认为,在字面话语(非隐喻话语)里,句子的字面意义和说话人的话语意义是相同的,然而在隐喻话语里,这两种意义却不相同。如果一个话语作字面解释有缺陷时,听话人就会根据相似性去寻找不同于句子意义的话语意义。塞尔(1985:420)指出,“隐喻话语的一般形式就是说话人说出一个‘S 是P’形式的句子并且隐喻地意谓S是R。……隐喻理论最低限度必须解释说出‘ S是P’并且既意谓有交流‘S是R’是如何可能的。” “当你听见‘S是P’时,要发现R可能的值,就要寻找S可能像P的方式,要弄清S在哪个方面像 P,就要寻找P事物的显著的、众所周知的区别特征” (Searle,1895:431)。塞尔提出了八条原则来解释寻找策略。

和格莱斯一样,塞尔的隐喻观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他的理论出发点就是字面解释与隐喻之间存在一刀切的界限。正如莱文森(Levinson,1983:150)指出的那样,在例③中,字面解释在何处停止,隐喻解释在何处开始,可能有不同的回答。

③ John came hurriedly down the stairs.

John ran down the stairs.

John hustled down the stairs.

John shot down the stairs.

John whistled down the stairs.

第二个问题是,他对隐喻话语的处理总是以整个话语的解释及其有效性的识别为前提。显然,这一假设会因字面话语与隐喻话语之间缺乏明晰的区别而站不住脚。塞尔也意识到,字面解释的缺陷并不是隐喻话语的一个必要条件。他说:“这样的缺陷几乎是我们到目前为止所考虑的所有例子的一个特征。”

第三个就是关于相似性的问题。隐喻是建立在事物相似性的基础之上的,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隐喻存在的必要条件。当然,隐喻并不只是记录人们观察到的相似性,它还能预示新的相似性。对隐喻而言,相似性和相异性同时存在。正是由于隐喻同时具有相似性和相异性的特点,才使它不但能表达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且还能暗示甚至产生新的相似性。在塞尔的理论中,识别相似性的任务留给了听话人。他的原则也不能解释像例④这样的隐喻话语,即P与R之间的关系。

④John swallowed the idea.

我们很难在idea和things which can be swallowed (即food)之间找到客观的相似性。塞尔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感知到的相似性是关于感性的一个文化或自然决定的事实。实际上,idea和food两者都可以消化、吞没等。莱考夫和约翰逊指出,形成相似性的是隐喻本身。吞没食物的概念是不依赖隐喻的,但“吞没思想”是不可能成为一个概念的,除非它依赖这样一个基本隐喻:思想是食物(ideas are food)。

奥托尼(Andrew Ortony)也是把隐喻作为一种语用现象来研究。他认为,某一语言表达成为隐喻的第一要素是从语用角度,或从语境角度来看,它必须是异常的,也就是说,不管是词,短语还是句子,或更大的语段,其字面理解明显与语境不相符合;第二个要素是这种异常,或冲突原则上是不可消除的,也就是说,隐喻不包括那种在已有的语境中确实无法理解的情况;第三个要素就是要符合说话者的意图以及对意图识别的期盼。他对隐喻的理解完全依赖语用标准,因而能解释一些既可作字面理解,又可作隐喻理解的语言单位。例:

⑤ The old rock is becoming brittle with age.

这个句子如果是在一群考古学家对一块年代久远的石头发表评论时显然不能看作是隐喻,但如果是一群学生议论一位已退休的老教授就可能获得隐喻意义。

3.关联理论与认知隐喻

隐喻是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尤其是认知科学和语用学的结合给隐喻研究注了新的活力。隐喻研究已突破了传统隐喻研究注意力集中在词语层次上的局限,把隐喻作为一种话语现象,在更为广阔的言语环境中寻找隐喻意义。

斯波伯(Sperber)和威尔逊(Wilson)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讨论隐喻问题。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格莱斯的会话含意理论,在1986年出版的《关联性:交际与认知》(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一书中提出了以关联为唯一准则,以演绎推理为途径的会话含意理论,即关联理论。关联理论的主要观点是:①交际的目标不是让听者复制说话者的思想,而是改变听者的认知环境

的过程,交际过程就是改变说话者与听话者双方共有认知环境的过程,交际的成败取决于共有的认知环境的优劣;②交际是认知——推理的互明(mutual manifestness)过程;③关联有两层含义,即关联性和关联度:一个假设当且仅当它在语境中产生语境效应时它在这个语境里具有关联性。语境效应与关联性成正比,与处理的努力大小成反比;④当语境效应与处理努力达到合理平衡时话语具有最佳关联,人们交际时追求的正是最佳关联;⑤关联的第一(认知)原则表明,人类的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相吻合;关联的第二(交际)原则表明,每一个明示交际行为都设想它本身具有最佳关联;⑥关联推理是在假定话语具备最佳关联的基础上进行的,听者通过扩充语境和推理寻求符合关联原则的话语含义。他们指出,关联性由两个因素决定:一个是语境效应(contextual effect)或称认知效应(cognitive effect),

另一个是加工力(processing effort)或称心理努力(mental effort)。人们为了理解别人的话必须进行信息加工,承受某些负担,但因此而获得语境效应。交际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认知过程,交际双方之所以配合默契,是因为有一个最佳的认知模式——关联性。关联性是指:“当且仅当某一假设在一定语境中具有语境效应,则它在该语境中关联”(Sperber &

Wilson,1995:123)。

格莱斯认为,话语中的隐喻和反语等要看作是故意违反了合作原则的某准则,故要推导出其含意;但按照斯波伯和威尔逊的说法,说话者不是有意违反某个准则来使听话者理解自己的话语,它们的含意是语体上的形象表达,隐喻只不过是一种随意的交谈,不是对质量准则的违反。在理解话语的隐喻用法时,我们不需只限于从中搜寻恰当的含意,还要努力获知它们产生的复杂效果,比如语体效果或意境效果等。人们在随意的交谈中无须刻意去遵守某个准则,说话者只是尽量提供能让听者寻求到最佳关联的话语。例:

⑥ John is a lion.

这句话可间接地理解为John is brave.,要理解这个隐喻,听者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从话语中寻找关联,于是得出说话人所要表达的隐喻:John像狮子一样勇敢。

语境在话语的理解过程中起决定性的作用。斯波伯和威尔逊(1986)认为,语境是理解话语意义的假设集(a set of assumptions) ,在语言交际中,听话人对世界的假设是以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的形式贮存在大脑里,构成一个人的认知环境。语境效应是人们在理解过程中努力寻找的结果,语境是交际双方共有的交际条件。隐喻的理解正是听者在假定话语具备最佳关联的情况下,充分调动自身的百科知识,构建前提,寻求语境效应,从而得出隐喻的含意。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就是听话者将隐喻中喻体的主要特征转移到本体上并由此重新认识本体的过程。要想确切地理解隐喻的意义,受话人就得寻找出隐喻中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关联,找到了关联就找到了语境效果。

关联理论是以动态的方式来考察隐喻的工作机制,认为隐喻意义是听话者通过关联推理、构建隐含前提来实现的,而隐含前提的构建取决于谈话者个人的认知环境,认知环境的不同会直接影响隐喻的理解。

三、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的理解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使语境摆脱静态研究,向动态研究转移。熊学亮(2001:114-115)指出,辅助语言交际的并非总是具体场合因素,认知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使用者对语言的超载信息的推导,并不一定要依赖具体语境,因为语用者通过经验已经把有关的具体语境内在化、认知化。语境实际上主要是认知语境,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概念隐喻的提出离不开认知语境。莱考夫和约翰逊的研究表明,“隐喻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不但存在于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的思维和行动中。我们赖以思维和行动的一般概念

系统,从根本上讲是隐喻式的。”

概念隐喻是莱考夫隐喻理论的重要内容,它是对一般隐喻表达式的概括和总结,具有系统性、概括性和生成性的特点,其过程与认知语境分不开。例如ARGUMENT IS WAR(争论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就是从许多日常语言中关于战争和争论的显著特点中概括出来的,这是人们对事物的认知结果。从这个隐喻出发,可以派生出许多隐喻表达式,如:Your claims are indefensible(你的论点是可以击败的),He attacked every weak point in my argument (他攻击了我论证中每一个薄弱环节),His criticism was right on target(他的批评恰到好处)等等。这些表达都是日常语言中的隐喻形式,是由“争论是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生成的。又如日常生活中的“价格上涨”、“物价平稳”、“股票又涨了”等表达式,都是受“价格是运动体”这一概念隐喻支配的。由于我们大脑中的认知图式已经有了相关的语用知识,类似的隐喻表达式自然很容易理解。

莱考夫概念隐喻理解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映射”(mapping)。他运用始源域(source domain)与目标域(target domain)之间的映射以及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来解释隐喻。他认为隐喻是从一个比较熟悉易于理解的始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的较难理解的目标域,在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有一系列本体的或认识上的对应关系,其心理基础是意象图式。例如,从LOVE IS JOURNEY这个概念隐喻通过映射可以衍生出许多鲜活生动的表达:

Our relationship has hit a dead-end street./ We can’t turn back now./ We are at a crossroad./ The relationship is not going anywhere./ We are spinning our wheels./ Our relationship is off the track./ Our marriage is on the rock./ We may have to bail out of this relationship./ We may have to go our separate way.

在LOVE IS JOURNEY这一概念隐喻中,始源域“JOURNEY”中的一系列属性映射目标域“LOVE”中的一系列属性。由于始源域和目标域在我们的认知结构中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因而在认知语境中会形成一对一的对应关系,从而形成映射。要理解这一概念隐喻衍生出的一系列隐喻表达式,我们会利用大脑中已经结构化了的旅游知识,在认知语境的参与下去理解隐喻的含义。总之,理解和生成隐喻表达式离不开认知语境。认知语境的介入,能让听者更容易地确定话语的隐喻义R的值。

四、结束语

本文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我们所赖以生存的隐喻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特别是在认知语用学框架下关联理论对隐喻的解释力,以及认知语境的介入对概念隐喻的理解,我们意识到隐喻无处不在,它不仅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以及符号学、认知心理学等理论在西方的兴起和发展,隐喻已成为多学科研究的对象,这将进一步推动各学科,特别是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Cameron, L. & G. Low. Researching and Applying Metaphor s[M].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2] Goatly, A. The Language of Metaphors[M]. London

: Routledge, 1997.

[3]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0.

[4] Sperber, D. & D. Wilson. 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 Oxford

: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5.

[5]Ungerer, F.& Schmid, H.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M].London: Addison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6.

[6]何自然.认知语用学---言语交际的认知研究[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7]何自然、冉永平.语用与认知---关联理论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8]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胡壮麟.有关语用学隐喻的若干问题[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 (1).

[10]李永忠、李春华.认知语境与概念隐喻[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6).

[11]刘正光.隐喻映射的本质特征[J].外语学刊,2003(3).

[1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13]冉永平.语用学:现象与分析[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5]束定芳.论隐喻的理解过程及其特点[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4).

[16]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17]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