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特点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特点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特点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特点

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

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囿”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

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

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

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三、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成熟期]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由于南北

方的园林得到交流,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这

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宫苑。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

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

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唐宋写意山水园开创

了我国园林的一代新风,它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唐代的私家园林也很兴盛。唐代的园林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

北宋园林多集中于东京汴梁和西安洛阳两地。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临安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及其周围兴建园林之多不可胜数,其中皇家苑囿不下十处,其余则分属寺庙园林

和朝贵们的私园。

四、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

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主要集中

在北京、南京、苏州一带。当时苏州由于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许多官僚地主均在

此建造私园宅园,一时形成一个造园的高潮。现存的许多园林如拙政园、留园、艺园等,最初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

清代宫苑园林一般建筑数量多、尺度大、装饰豪华、庄严,园中布局多园中有园,

即使有山有水,仍注重园林建筑的控制和主体作用。不少园林造景模仿江南山水,吸

取江南园林的特色,称为建筑山水宫苑。清代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各地园林胜景

于一园,采用集锦式的布局方法把全园划分成为若干景区,每一风景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意境和情趣。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有康熙

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金山亭模仿镇江金山寺,烟雨楼模仿嘉兴烟雨楼,文园狮

子林模仿苏州狮子林等。

明、清时的私园多集中于扬州、苏州、吴兴、杭州等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明清

私家园林在前代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较有名的江南园林分布在苏州(拙政园、留

园、狮子林、沧浪亭、网师园等)、无锡(有寄畅园等)、扬州(有个园、何园等)、上海(有豫园、内园等)、南京(有瞻园等)。

唐宋山水园的特色

唐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的发达,促进了文化艺术的昌盛,官僚贵

族和文人墨客纷纷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所建之园大都规模空前,且注重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并使之浑然天成。这个时期的写意山水园在体现自然美的技巧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如叠石、堆山、理水等。这是我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期。

从中晚唐到宋,士大夫们要求身居市井也能闹处寻幽,于是在宅旁葺园地,在近郊置

别业,蔚为风气。唐长安、洛阳和宋开封都建有大量第宅园池。宋代洛阳的第宅园池

多半就隋唐之旧。从《洛阳名园记》一书中可知唐宋宅园大都是在面积不大的宅旁地里,因高就低,掇山理水,表现山壑溪池之胜。点景起亭,揽胜筑台,茂林蔽天,繁

花覆地,小桥流水,曲径通幽,巧得自然之趣。这些名园各具特色。这种根据造园者、园主对山水的艺术认识和生活需求,因地制宜地表现山水真情和诗情画意的园,称为

写意山水园。

宅园

如富郑公园在宅第东面。此园的布局,从探春亭为小引,然后在起结开合中展开一区

又一区、一景复一景的曲折变化。景区的划分或用冈阜,或用竹木,或用水流。有的

深邃幽致,有的明朗开豁。

又如环溪。全园以溪、池的水景为主题。南有一池,北面复有大池,以两条溪流,左

右环抱相接,在这环水区域中布置亭榭楼台。大池南有亭,北有凉榭,榭南有多景楼,榭北有风月台,南望嵩山少室,龙门大谷,北望宫阙楼台,全收眼底,确能巧于因借。园中花木林中辟空地,花盛开时,可搭帐篷赏花,也是匠心独运。

再如湖园,以开朗平远的水景为主题。园中有湖,湖中有洲,洲上有堂,称百花洲;

它与北岸的四并堂、西岸的迎晖亭,鼎足而三。过横池,从开朗的湖区进入幽闭的景区,从林中沿曲径到梅台知止庵,穿过竹林小径到环翠亭,景色幽静,同开朗的湖区

形成对比。园中的翠樾轩,四周遍植花卉,用色彩鲜艳的花来衬托亭轩;以池水波光

反衬花卉,别有一番境地。

日本园林的文化起源

日本从汉代起,就受中国深厚文化的影响。到公元8世纪(唐)的奈良时期,日本开始大量吸收中国的盛唐文化,日本深受中国园林尤其是唐宋山水园的影响,但结合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文化背景,形成了它的独特风格而自成体系。讲究造园意匠,极富诗意和哲学意味,形成了极端"写意"的艺术风格。

史前时代:日本在公元3~4世纪时即有苑园。从大化革新到奈良时代末期(645~780年)出现了较为发达的文化(史称“奈良文化”),园林也得到发展。

飞鸟时代:(538年)从百济传入佛教后,日本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雕刻、绘画、工艺也从中国输入到日本列岛而兴盛起来。在庭园方面,首推古天皇时代(593~618年),因受佛教影响,在宫苑的河畔、池畔和寺院境内,布置石造、须弥山,作为庭园主体。

平安时代:(794~1192年),京都山水优美,都城里多天然的池塘、涌泉、丘陵,土质肥沃,树草丰富,岩石质良,为庭园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一时代前期对庭园山水草木经营十分重视,而且要求表现自然,并逐渐形成以池和岛为主题的“水石庭”风格,且诞生了日本最早的造庭法秘传书,名叫《前庭秘抄》。

封建时代:12世纪末,日本社会进入封建时代,武士文化有了显著的发展,形成朴素实用的宅园;同时宋朝禅宗传人日本,禅宗思想对吉野时代及以后的庭园新样式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此时已逐渐形成“缩景园”和佛教方丈庭的园林形式。

室町时代:(14~15世纪)是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造园技术发达,造园意匠最具特色,庭园名师辈出。以“枯山水”庭园最为著名。

桃山时代: (16世纪),茶庭盛行。茶庭面积虽小,但要表现自然的片断,寸地而有深山野谷幽美的意境,更要能使人默思沉想,一旦进入茶庭好似远离尘凡一般。

江户时代:(17~19世纪)初期,完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形式,并且确立起来。

明治维新:明治维新后,日本庭园开始欧化。但欧洲的影响只限于城市公园和一些“洋风”住宅的庭园,私家园林仍以传统风格为主。而且,日本园林作为一种独特的风格传播到欧美各地。

日本园林特色

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源于自然,匠心独运。日本园林充分利用造园者的想象,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创造出一个对立统一的景观。注重选材的朴素、自然,以体现材料本身的纹理、质感为美。造园者把粗犷朴实的石料和木材,竹、藤砂、苔藓等植被以自然界的法则加以精心布置,使自然之美浓缩于一石一木之间,使人仿佛置身于一种简朴、谦虚的至美境界。

讲究写意,意味深长。日本园林常以写意象征手法表现自然,构图简洁、意蕴丰富。其典型表现便是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的“枯山水”园林。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便能表现大江大海、岛屿、山川;不用滴水却能表现恣意汪洋,不筑一山却能体现高山峻岭,悬崖峭壁。它同音乐、绘画、文学一样,可表达深沉的哲理,体现出大自然的风貌特征和含蓄隽永的审美情趣。

追求细节,构筑完美。对于细节的刻画是日本园林中的点睛之笔,对微小的东西如一根枝条,一块石头所作出的感性表现,显得极其关心并看得非常重要,这些在飞石、石灯笼、门、洗手钵等的细节处理上都有充分的体现。

清幽恬静,凝练素雅。日本的自然山水园,具有清幽恬静,凝练素雅的整体风格,尤其是日本

的“茶庭”,“飞石以步幅而点,茶室据荒原野处。松风笑看落叶无数,茶客有无道缘未知。蹲踞

以洗心,守关以坐忘。禅茶同趣,天人合一。”小巧精致,清雅素洁;不用花卉点缀,不用浓艳色彩,一概运用统一的绿色系。为了体现茶道中所讲究的“和、寂、清、静”和日本茶道歌道美学中所追求的“佗”美和“寂”美,在相当有限的空间内,表现出深山幽谷之境,给人以寂静空灵之感。空间上,对园内的植物进行复杂多样的修整,使植物自然生动,枝叶舒展,体现出天然本性。谈佛论法,体现禅意。宗教在日本一直处于重要地位,而寺院、神社则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象征物。日本园林的造园思想受到极其浓厚的宗教思想的影响,追求一种远离尘世,超凡脱俗的境界。特别是后期的枯山水,竭尽其简洁,竭尽其纯洁,无树无花,只用几尊石组,一块白砂,凝缠成一方净土。

日本园林类型

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

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

枯山水

这个平庭长28米,宽12米,一面临厅堂,其余三面围以土墙。庭园地面上全部铺白沙,除了15块石头以外,再没有任何树木花草。用白沙象征水面,以15块石头的组合、比例,向背的安排来体现岛屿山峦,于咫尺之地幻化出千倾万壑的气势。这种庭园纯属观赏的对象,游人不能在里面活动。

枯山水很讲究置石,主要是利用单块石头本身的造型和它们之间的配列关系。石形务求稳重,底广预削,不作飞梁、悬桃等奇构,也很少堆叠成山;这与我国的叠石很不一样。枯山水庭园内也有栽置不太高大的观赏树木的,都十分注意修剪树的外形姿势而又不失其自然

生态。

枯山水平庭多半见于寺院园林,设计者往往就是当时的禅宗僧侣。

日式园林小品——石灯笼、石钵、小桥、石塔、步石、手水钵、

日式园林栽种植物

常用松柏类和竹类,如日本黑松、花松、雪松、罗汉松、花柏,柳杉

银杏、红枫、鸡爪槭、五角枫、槭树、刺槐、垂柳、榔榆、梧桐、黄葛树、栾树香樟、桂花、楠木、

开花的樱花、梅花、杜鹃、石榴、白玉兰

含笑、苏铁、南天竹、茶梅、海桐

竹类——楠竹、紫竹、慈竹、琴丝竹、

地被植物——苔藓类、蕨类、铺地柏、

日本园林的特点

日本园林的特点 日本是个具有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岛国,气候温暖多雨,四季分明,森林茂密,丰富而秀美的自然景观,孕育了日本民族顺应自然、赞美自然的美学观,甚至连姓名也大多与自然有关,这种审美观奠定了日本民族精神的基础,从而使得在各种不同的作品中都能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世。它有别于中国园林“人工之中见自然”,而是“自然之中见人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园林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日本园林的精彩之处在于它的小巧而精致,枯寂而玄妙,抽象而深邃。大者不过一亩余,小者仅几平方米,日本园林就是用这种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日本园林 虽早期受中国园林的影响,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己的特色,尤其在小庭院方面产生了颇有特色的庭园。 从种类而言,日本庭园一般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平庭、茶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它们的组合等。 枯山水又叫假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系日本园林的精华。其本质意义是无水之庭,即在庭园内敷白砂,缀以石组或适量树木,因无山无水而得名。 池泉园是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即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 筑山庭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树木、飞石、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以表现开阔的河山,常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达到幽深丰富的景

日本园林概论

日本园林 一、日式园林的发展 1.日本古代宫苑 (1)接受中国汉唐以来的宫苑风格 (2)掘迟象征海洋,起岛象征仙境 2.日本中期(14、15)实际园林 (1)宋代饮茶风气传入日本,形成茶道 (2)茶道净土环境要求:出现了茶亭和枯山水 名词解释:枯山水 是以组石象征山,用白沙耙出流淌的波纹,借以高度概括无水似有水,无声寓有声的山水意境,也是日本庭院的重要类型最著名枯山水:京都龙安寺方丈南庭,大仙苑方丈北东庭 3.日本后期茶庭&离宫书院式庭院 (1)主题以蓬莱山水为主流,石组用大块石料,形成宏大气派(2)树木多罡形修剪式(庭院树木整形被称为役木) 二.日本古典园林案例 1.桂离宫(京都) (1)是茶亭与池泉园的结合,日本古典园林第一名园 (2)是三大日本皇家园林(修学院离宫,明治神宫)的首席 (3)有著名造园家小掘远州风格,为其弟所造(小掘远春)(4)是池泉园、文人园、茶亭、书院造庭园的综合体

2.龙安寺:最著名的枯山水 (1)古钱形状“手水钵”运用汉字,昭示祖宗教谕(用于洗手的石器) (2)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3.西芳寺 (1)庭园最著名,分上下两端,上段位枯山水式,下段为池泉回游式 (2)苔藓植物上白种,被称为“苔寺” 日本第一本作庭书:《作庭记》(《前栽秘抄》) 三.日式风格庭院 1.意境:禅(重视心境传达) 2.最主要精神:宁静致远 3.类型:筑山庭、枯山水、池泉园三大类型(平庭、茶亭、露地、回游式、观赏式、坐观式、舟游式,以及他们的组合) 4.特点: (1)重视窗景的自然表现:放大视觉空间;以小见大 (2)层次丰富:通过层层延伸扩大空间 (3)植物材料:多用细叶类植物 主景:樱花、枫,榉,罗汉松 大量使用:竹 观叶植物:七里香、杜鹃、龙柏、赤楠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 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 的方形或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到现在,已有 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崇山峻岭之上、蜿 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 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存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于中国的古典园林,它的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它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的一颗明珠。这一系列现存的技术高超、艺术精湛、风格独特的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自成系统,独树一帜,是中国古代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象一部部石刻的史书,让我们重温着祖国的历史文化,激发起我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信心,同时它也是一种可供人观赏的艺术,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中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 中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有以下几种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引人入胜,就是因为采用“咫尺山林,多方胜景”手法造园。园林不在大小,都强调小中见大、大中有小。大观园属大园林,然而在观览中,又不断出现幽趣小景。像颐和园万寿山上出现谐趣园一样,那就是寓动观中以静观所在,游人在此可以得到调剂休息,不能老是走着看景,也要驻足领略静观的妙趣。园林离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特点

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 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囿”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 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 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 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三、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成熟期] 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由于南北 方的园林得到交流,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这 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宫苑。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 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 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唐宋写意山水园开创 了我国园林的一代新风,它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唐代的私家园林也很兴盛。唐代的园林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 北宋园林多集中于东京汴梁和西安洛阳两地。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临安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及其周围兴建园林之多不可胜数,其中皇家苑囿不下十处,其余则分属寺庙园林 和朝贵们的私园。 四、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 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主要集中 在北京、南京、苏州一带。当时苏州由于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许多官僚地主均在 此建造私园宅园,一时形成一个造园的高潮。现存的许多园林如拙政园、留园、艺园等,最初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 清代宫苑园林一般建筑数量多、尺度大、装饰豪华、庄严,园中布局多园中有园, 即使有山有水,仍注重园林建筑的控制和主体作用。不少园林造景模仿江南山水,吸 取江南园林的特色,称为建筑山水宫苑。清代园林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集各地园林胜景 于一园,采用集锦式的布局方法把全园划分成为若干景区,每一风景都有其独特的主题、意境和情趣。代表作有北京的颐和园、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有康熙 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金山亭模仿镇江金山寺,烟雨楼模仿嘉兴烟雨楼,文园狮 子林模仿苏州狮子林等。 明、清时的私园多集中于扬州、苏州、吴兴、杭州等城市以及珠江三角洲一带。明清 私家园林在前代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较有名的江南园林分布在苏州(拙政园、留

日本景观庭院的设计特色

世界各地庭院建筑各有特点,其中包括中国式假山、小桥流水的庭园,日本庭院的筑山式回游庭园、枯山水庭园、茶道庭园,东南亚自然和谐的热带庭院设计,还有欧美典雅的庭园设计,每一种都独具风格。其中日本庭园独特风格,自成一脉。 自省、含蓄、恬静、淡泊为美 日本庭院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恬静、淡泊为美,注重在精神层次的塑造,追求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的领悟。哲学上追求一种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枯山水重写意,欲在 方寸间引人暝思无穷。 景观元素搭配给人以 自然的原生态之感

造园手法取法于山水画的高度抽象性和象征性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征是在有限的范围里再现大自然之美,并用象征的方式来表现自然山水的无限意境。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因此,日本的庭园艺术也就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和象征性。这就表现在日本庭园设计的主观意念强,比如它用庭石组成山岳或峡谷,用立石代表瀑布,用白砂代表流水,在平安前期还用巨石荒矶来表现海洋,如常荣寺在园内草坪上堆若干石组,称之为三山五岳,恰当地体现了日本造园手法取法于山水画的高度抽象性和象征性。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庭院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思索和领悟。 力求自然

讲究意境 掩映有致,景深意远 规划布局力求含蓄、意境深远 在空间上追求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因此平面构图常采用不对称式设计,道路、水岸、地形等以自然蜿蜒的曲线构图。 布局从整体感觉上讲,日本庭园很整洁,灌木修剪得很整齐,水面上露出几块踏脚石,园子里点缀着几盏石灯笼,地上耙有一层沙子或砾石,偶尔还别出心裁地堆砌一些岩石和石块。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特点 旧时官僚地主建造园林常用园的“豪华”来相互夸耀,园中山石的奇特,花木的名贵,亭阁装修和家具的精美,都成为沽名钓誉的手段。此外,为标榜清高,附会风雅,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书法、绘画、诗文等也成为园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豫园不仅有大假山、玉玲珑作镇园之宝,而且还集多种艺术于一体,屋顶的泥塑、墙上的砖雕、家具门窗的木雕等工艺水平都相当高,随处可见,匾额和对联也无处不有,它们既点染了意境,又加深了园林的意趣和韵味,更为园景增添了光彩。 苏州“沧浪亭”石柱上有一集句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其上联是集欧阳修《沧浪亭》诗:“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中的上句;其下联是集苏舜钦《过苏州》诗:“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中的后句。这一集句联配得天衣无缝,既突出了欧苏两人的友谊,又将园林风景同历史上的诗人文豪直接联系起来,实是难得的佳联。 江南园林往往面积比较小,为了在有限面积内使风景丰富多彩,并富有变化,往往通过各种手法达到小中见大的目的。上海豫园也是如此,为了追求小中见大,通过对比、分割景区的方法以及借景、对景等手法,使园景丰富多彩,变化无穷,具有无限空间之感。豫园分为7个景区,每个景区不但大小不一,而且各区都有其主题,都有其个性,如:仰山堂——城市山林,倒影翩翩; 万花楼——繁花似锦,古木参天; 点春堂——水中戏台,空中楼阁; 会景楼——曲栏围池,白石浴水; 玉华堂——江南名石,风华无比。豫园中最有名的小中见大的杰作就是鱼乐榭前隔水花墙下的流水,经过其一隔一弯,使人感到其水流源远流长。借景也是达到小中见大的一个手段,园中的大假山,借来黄浦江之景,大大扩大了视域和景深,另外快楼、会景楼、得月楼等同样都是借景的杰作。 还有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享”,亭居水涯之上,突出其中,亭前水波清澈,涟漪荡漾,似有汪洋之感。分析其产生汪洋之感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它聚而又断,岸处做了数十个小小的水湾头,有两处还设有小桥;其二是它的池岸叠石,似有太湖之岸的意境。 我国古典园林十分强调意境,品评一个园林好坏与否,首先就要看这个园林意境的表达。那么什么是意境?简单明确地说:境指客观的景物,意指主观对景物的情感寄托,所以意境的基本特征是:以物质来表现精神,也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正像写诗作文一样,在设计园林时,首先思考的就是意境问题,这就是说“意在笔先”。关于意境一般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l)表达自己的生活理想 如苏州留园东部有著名的“留园三峰”,据谙熟内情的老人言,冠云楼前的冠云、峋云、瑞云三座湖石,其名取的是园主盛宣怀三个女儿的名字,盛宣怀所以要不遗余力地罗置这三块奇石,其原因之一是盛与三个女儿有着深厚的父女之情,为了能和女儿们朝夕相依,见石如见人,所以列石于楼前。据传后因三女瑞云早亡,盛宣怀就令人凿去瑞云峰顶部的湖石,以示哀悼。 (2)表达某种诗情画意

日本园林观后感

人本园林观后感 一、风土人情 日本是亚洲东端的岛国,由本州、四国、九州、北海道、冲绳五大岛及三千多个小岛组成。在秦代,中国人发现的日本只有本州、九州和四国三个岛屿,故有东海三神山的传说。 经考古证明上古文明时期,古代日本人通过路桥从中国到了日本。绳纹文化时代是日本的新石器时代,当时日本人较矮,男人不超过160cm,直到古坟时代人已略高,达到162cm。日本在进入有园林的文化时代时,其人群高度与当今有很大差异,这一差异最终引起了园林在尺度上的差异。 日本岛国南北跨度大,南北气温也有十度到二十度的差异,由于全年多雨,植物生长茂盛,建筑园林等也因此更加重视了排水设施的设计,而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频繁,使得日本人民一生敬畏鬼神,出现了神道教和神社建筑形式,该形式非常典型的体现了日本建筑的特点。 二、风景名胜 日本因地处海岛,风景资源丰富,历史上曾有日本25景和百景之说。而日本学者们对自己国家的名山大川早有了详细系统的规划,上原敬二的《造园大辞典》对日本的山景、溪谷、河川、瀑布、海岸景观、平原、湖沼、温泉等更是有着详细的记录。造园者更是通过模仿身边的自然景观以达园林秀美的目的,试想,还有什么样的景色能比自然更美呢?向大自然借景正是造园师们惯用的手法之一。从造园风格上讲,日式园林总是会给人以鲜明的风格特点,单体元素虽与我国园林大同小异,其视觉区别性却能显著突出,其原因可在以下能略窥一二。(一)枯山水 1.枯山水 枯山水又称干山水、假山水,与池泉园和真山水相对。现在人们一提起枯山水都会认为就是以沙拟水、以石代岛的做法,但是最初其意义无非就是无水庭院之意。枯山水的产生有几方面原因,最主要的就是京都当时缺水;另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有大量的石材、沙、砾等,而且用石最为能够模仿体现日本的国土环境。2.苔庭 枯山水有时候也以青苔为表现模式,运用青苔使园林表现出古老和枯寂,与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中国园林的欣赏特色——以拙政园为例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生动写照。所以能正确体会和欣赏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对继承和进一步发展中国园林艺术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以拙政园为例,通过具体对拙政园的造园和造景特色的分析举例来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欣赏特色,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造园艺术的灵魂所在。 【关键字】中国园林欣赏特色拙政园 【前言】中国古典园林。它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而又多采多姿,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在近五千年的历史长河里,留下了它深深的履痕,也为世界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颗璀灿夺目的东方文明之珠。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国园林之母”之称的拙政园充分继承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优势和特点, 1.1筑山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筑山来营造山林之美,从而寄托自己的精神追求。而在园林中常常通过筑山来丰富园中景致,达到合理自然地分割空间和增加景物层次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园林中常常可以看到各式的假山错落有致的分布在园林的各个地方,使得整个园林增加了许多自然艺术气息,也使得园林更加和谐和富有自然之美,也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精神追求和对对自然美的向往。在拙政园中更不乏各种假山的错落分布更为园林增加了几分情趣和美感。

1.2理池为表现自然,理池也是造园最主要因素之一。不论哪一种类型的园林,水是最富有生气的因素,无水不活。自然式园林以表现静态的水景为主,以表现水面平静如镜或烟波浩淼的寂静深远的境界取胜。人们或观赏山水景物在水中的倒影,或观赏水中怡然自得的游鱼,或观赏水中芙蕖睡莲,或观赏水中皎洁的明月……自然式园林也表现水的动态美,但不是喷泉和规则式的台阶瀑布,而是自然式的瀑布。池中有自然的肌头、矾口,以表现经人工美化的自然。正因为如此,园林一定要省池引水。在拙政园中水系尤为的多,每个建筑都几乎临水而建,因此对水系和池的处理更尤为的灵活。 1.3植物植物是造山理池不可缺少的因素。花木犹如山峦之发,水景如果离开花木也没有美感。 自然式园林着意表现自然美,对花木的选择标准, 一讲姿美,树冠的形态、树枝的疏密曲直、树皮的质感、树叶的形状,都追求自然优美; 二讲色美,树叶、树干、花都要求有各种自然的色彩美,如红色的枫叶,青翠的竹叶、白皮松,斑驳的粮榆,白色广玉兰,紫色的紫薇等;

日本园林史复习

日本园林部分 一. 名词解释 1. 垣屏:园林中的土围墙. 2. 腰挂:茶庭中用于休息的坐凳. 3. 待合:茶庭中用于等待的建筑,往往与坐凳结合成为待合腰挂. 4. 洗手钵:是茶庭中的显著标志,用于茶道仪式的净手,通常为石制.茶道宗匠们皆有各自喜欢的样式. 5. 石灯笼:随佛教一起从中国传入日本的用于殿堂献灯的变体,应用于园林中,较古老的还有铜灯笼. 6. 蹲距:在茶室附近茶客洗手用的低矮洗手钵. 7. 蹲距组石:是以蹲距为中心的一组功能石,包括距石,手灯石,佛石,疏水石. 8. 寄附:在茶庭外门口处用于客人整理衣物的场所. 9. 雪隐:茶庭中的厕所.砂雪隐:即在内露地中供旅客用的铺砂厕所.装饰大于实用性. 10. 躏口:茶室的出入口,用于客人进出. 11. 贵人口:躏口的一种,在门口设有两道障,用于重要客人出入. 12. 步石:在庭院中用于步行的石块,分为铺石,飞石,汀石和阶石等. 13. 飞石:大部分埋入土中,只露出很浅的一部分供人踏步. 14. 阶石:用于茶室门口的几块功能步石,由高至低,踏脱石,滴水石,蹬脚石,挂刀石. 15. 亭主石:在茶庭中园主为迎接客人所站立的功能石,在中潜门附近. 16. 客石:位于中潜门边的置石,每当茶会时,亭主(园主)欢迎客人对客人所站的功能石. 17. 乘越石:茶庭中在亭主石和客人之间用于装饰的景石. 18. 控石:茶庭步石或中潜门附近,用于景点的功能石. 19. 寂:茶道和俳沟中远离人间喧嚣,追求苍古和凄凉的美学境界. 20.

广缘:宽广的走廊,常作观赏园景之用. 21. 月见台:用于观赏园林或月亮的木平台,常有顶棚. 22. 枯池:无水的水池.有池形,无池水!池底常铺以卵石. 23. 远山石:庭院中表示为远山的石组 24. 伽蓝石:把寺院的柱础石用于园林中,作为飞石或洗手钵,上面有孔,可当水穴。 25. 中岛:在池泉园的水池中设置的最大的岛屿成为园林中心,故名。 26. 须弥山:佛教认为,世界以妙高山为中心,上居住有释天大帝,半山腰有四大天王的居住场所,北面黄金,东面白银,南面琉璃,西面水晶,日月在某周环绕,于是造国家以此为依据造石景。 27. 泷:即瀑布,在池泉园中为真山水,在枯山水中用白砂代替。泷口即瀑布,其做法固定。 28. 神仙岛:蓬莱,方丈,瀛洲三岛 29. 遣水:平安时代引水溪流的做法,溪流常做成曲流形式。 30. 筑山:用土堆成假山。 二造园史 1.日本历史 古代:大和时代飞鸟时代奈良时代平安时代 中世:镰仓时代南北朝时代室町时代 近世:桃山时代江户时代 近代:明治时代大正时代昭和时代平成时代 2.各时代园林特点 (1)大和时代(300-529年) 正值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代,故园林在带有中国殷商时代苑囿特点的同时,也带有该期的自然山水风格。属池泉山水园系列,园中有游船。 日本园林一开始要素就较齐全,活动也很丰富,表明日本园林源于中国的史实。 (2)飞鸟时代(593-700年) 池泉山水园系列:藤原宫内庭,飞鸟岛宫庭园,小垦宫庭园,苏我氏庭园 此时期造园盛于大和时期,技术上来源于中国,内容上依旧以池为中心,增设岛屿,文化上受中国神仙思想影响,类型上皇家私家园林均出现。 (3)奈良时代(711-794年) 深受文化影响,正值中国的盛唐时期,中国的唐代文化传入日本,奈良城周围,兴建了大量中国式园林,以水为中心,有水池泉,水中有岛,池泉式庭园。规模法则更加规范化,比飞鸟时代更进一步,水池一面有厅堂,其余三面绿化规模不大,不可泛舟。例子:三条二坊六坪宅园 (4)平安时期(794-1185年)

从颐和园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特色 ——颐和园 园林是在一定空间,由山、水、动植物和建筑物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综合自然整体。因此园林是一种空间艺术,是自然美与古典美高度的统一。中国的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园林的建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让中国的园林建筑别具一格,充满诗情画意。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它博采各地造园手法,既有北方山川的雄浑宏阔,又有江南水乡的清丽婉约,并蓄帝王宫室的富丽堂皇和民间宅居的精巧别致,成为中国最著名的古典园林。 下面我们就透过颐和园来看中国古典园林特点。 1、效法自然的布局颐和园中布置的许多风景点,处处景色都不相同。这些风影点,用楼、台、亭、阁、斋、堂、轩、馆以及曲槛回廊等建筑物和假山花木等分别不同的地位组合而成,类似自然的布局。中国古典园林是风景式园林的典型,是人们在一定空间内,经过精心设计,运用各种造园手法将山、水、植物、建筑等加以构配而组合成源于自然有高于自然的有机整体,将人工美和自然美巧妙地相结合,从而做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这种“师法自然”的造园艺术,体现了人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化,使中国园林属于

写情的自然山水型。 2、诗情画意的构思中国园林讲究“三境”即生境、画境和意境。生境就是自然美,园林的叠山理水,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成的境界,模山范水,取局部之景而非缩小。山贵有脉,水贵有源,脉源相通,全园生动。所谓画境就是艺术美。我国自唐宋以来,诗情画意就是园林设计思想的主流,明清时代尤甚。园林将封闭和空间相结合,使山、池、房屋、假山的设置排布,有开有合,互相穿插,以增加各景区的联系和风景的层次,达到移步换景的效果,给人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印象。意境即理想美它是指园林主人通过园林所表达出的某种意思或理想。这种意境往往以构景、命名、楹联、题额和花木等来表达。 3、园中有园的手法“园中有园”,是颐和园设计布置园里风景时继承传统、利用自然地形的很好例子。在颐和园万寿山东麓,原来就有一处地势较低、聚水成池的地方。造园工匠就利用了这一地形,布置了一处自成格局的小园“谐趣园”。当人们从万寿山东麓的密集宫殿区或是从后山的弯曲山路来到这里的时候,进入园门,好像又来到一处新的园林中,建筑气氛、风景面貌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这种“园中有园”的设计布局增加了园林的变化,丰富了园林的内容。这手法也是我国古典园林一突出的特点。 4、建筑为主的组景由颐和园可发现,虽然古代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

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

日式园林特点

日式园林特点(转) 静谧的禅宗庭院,第一感觉中产生的舒坦、静寂、清净,让人有时空凝固、古今穿越的错觉,这是东方庭院的极致,融合了禅宗思想、东方文化和植物世界的精华,走近它,揭示它,拥有它,你便可以与它零距离。——纯道题记 日本庭院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较为单纯、凝炼,细节上的处理是其最精彩的地方,它结合水、石、沙、植物等简单的自然元素,创建一个静谧的禅宗庭院。 这些各种各样的元素相互联系起来便构造成一个微型的大自然。日本庭院设计基于三个理念:缩减规模、象征化、借鉴思想。通过细分,我们可以揭开日本庭院的核心秘密所在。

日本庭院深受中国禅宗和庭院“师法自然”的影响,庭院中的植物、山石、沙砾,都代表不同的意义,除给游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也在精神上得到了休息。 日式庭院一般由树木、植被、引水管、水钵、竹篱笆、灯笼、石子和砂硕等构成。 其中规模小的元素如竹篱笆、灯笼、水钵等,被称作点缀物,以作增添庭院景致情趣之用。 日本庭院树木的种类,大致可以分为常绿树和落叶树两类,而两者的合理布局对庭院构景有着重要的意义。 植被是紧贴地面生长的地被植物的总称,也包括一些较低矮的灌木类、细竹类、藓苔类植被。 日本庭院中一竹制小品名“逐鹿”,利用杠杆原理,当竹筒上部注满水后,自然下垂倒空筒中水,而后再翘头,回复原来的平衡,尾部击打在撞石上,发出清脆声响,颇为有趣。 日本有个喝茶、品茶的习惯,客人从外庭到内庭喝茶,首先要取之水洗手,洗去晦气,然后与主人喝茶,喝茶引用的水一般取之它。 竹篱笆是日式庭院中必不可少的元素,主要用作围屏。他的原材料除了原生竹之外,近年来铝制和塑料制人工竹也因其不易腐烂等特性而得到广泛应用。

日本古典园林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日本古典园林发展演变及其特征分析 1 日本古典园林发展历程 日本园林源于巾国,从汉末开始,日本不断向中同派出汉使,到了隋唐,日本更是大量派遣留学生进人中国围子监学习,可以说这一历史时期是对汉文化的全盘吸收。平安时代后期,日本逐渐摆脱了对巾国园林的直接模仿,注重发展自己的文化,汉风文化向和风文化过渡,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池庭在平安时期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从镰仓时代开始,传统的贵族文化开始衰退,13本开始了武士执政历史,这一历史时期的造园活动大多有禅僧参与,园林呈现新的文化面貌,具有苍凉美的枯山水禅庭和追求秩序美的茶庭,成为时代审美精神的标志。日本园林在汀户时代得到了飞速发展,在茶庭和寺庙继续发展的同时,大民园林和庶民园林相继出现,并逐渐成为日本园林的主题之一。 表l为日本园林演变表。从表l可以看}{I 13本园林的演变过程,飞鸟时代和奈良时 代是中国式自然山水园的引进 期,平安时期是日本化园林的形 成时期和i大同林(皇家、私家和 寺院同林)的个性分道扬镳时 期.中世的镰仓时代和室町时代 是寺社园林的发展期,近代的桃 山时代是茶庭露地的发展期,近 世的江户时代是茶庭、石庭与池 泉园的综合期。 2 日本古典园林风格特征 日本现代诗人、作家室生犀星曾说过:“纯日本美的最高表现是日本的园林”。日本园林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丁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下面就日木园林的不同风格分类阐述。 2.1 池泉园 池泉园是以池泉为巾心的同林构成,无论是 皇家园林、寺院园林还是私家园林都体现了这种 根植的海岛性。池泉式园林源于中国古典园林中 的“一池三山”,闶巾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瀑 布、土山、溪流、桥、亭、榭等。它反映于5点: 泉为水源,池为水象,池泉为基础,石岛为点缀, 舟桥为沟通。因此,池泉园中“池”是海洋的影 子,“泉”是岩岛的结果。池泉嗣里面比较典型是 寝殿造系与净土式庭院。 寝殿造的建筑形式是13本在飞鸟时代从中国引进的一种建筑样式,在平安时代逐渐成熟并流行开来,成为宫廷贵族所喜欢的主要建筑类型。依附于这种建筑而发展起来的寝殿造型同林也成为平安时代园林发展的主流。平安时代的皇家园林中,神泉苑、冷然院、淳知院、朱雀院以及左大雁源融的河原源都是著名的寝殿造庭园。 9世纪以后,日本寺庙开始营造净土式庭院,以自然风景式庭园为主体,不仅有池、泉、岛、树,还有亭俞、楼、阁等建筑。佛教理论把西方极乐世界称为净土,不仅净土寺在寺院中营造净土气氛,更有宫廷贵族们或在自家同林巾建寺造佛,或将豪宅直接改造为净土寺庙,

日式庭院特点介绍

日本景观庭院的设计特色(一)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世界各地庭院建筑各有特点,其中包括中国式假山、小桥流水的庭园,日本庭院的筑山式回游庭园、枯山水庭园、茶道庭园,东南亚自然和谐的热带庭院设计,还有欧美典雅的庭园设计,每一种都独具风格。其中日本庭园独特风格,自成一脉。 自省、含蓄、恬静、淡泊为美 日本庭院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以自省、含蓄、恬静、淡泊为美,注重在精神层次的塑造,追求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的领悟。哲学上追求一种清静无为、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然之间保持着和谐的、相互依存的融洽关系,反映出返璞归真的自然观。 枯山水重写意,欲在方寸间引人暝思无穷。

景观元素搭配给人以自然的原生态之感 造园手法取法于山水画的高度抽象性和象征性 日本园林的基本特征是在有限的范围里再现大自然之美,并用象征的方式来表现自然山水的无限意境。日本园林以其清纯、自然的风格闻名于工,它着重体现和象征自然界的景观,避免人工斧凿的痕迹,创造出一种简朴、清宁的致美境界。 因此,日本的庭园艺术也就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和象征性。这就表现在日本庭园设计的主观意念强,比如它用庭石组成山岳或峡谷,用立石代表瀑布,用白砂代表流水,在平安前期还用巨石荒矶来表现海洋,如常荣寺在园内草坪上堆若干石组,称之为三山五岳,恰当地体现了日本造园手法取法于山水画的高度抽象性和象征性。 在表现自然时,日本园林更注重对自然的提炼、浓缩,并创造出能使人入静入定、超凡脱俗的心灵感受,从而使日本庭院具有耐看、耐品、值得细细体会的精巧细腻、含而不露的特色;具有突出的象征性,能引发观赏者对人生思索和领悟。 力求自然

讲究意境 掩映有致,景深意远 规划布局力求含蓄、意境深远 在空间上追求峰回路转,无穷无尽,以含蓄的"藏"的境界为上。因此平面构图常采用不对称式设计,道路、水岸、地形等以自然蜿蜒的曲线构图。 布局从整体感觉上讲,日本庭园很整洁,灌木修剪得很整齐,水面上露出几块踏脚石,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自然式的园林风格。2、园林建筑为主体。 3、富于诗情画意。 4、注意意境的创造。 国外传统园林: 1、日本园林“缩景园”。日本园林是东方园林的代表 日本石灯笼注重植物修剪整形,日本的“枯山水”以石代山,以砂代水。日本园林常用材料有:石、砂、水、植物。山上的植物用青苔小草代替。 2、意大利“台地园”,规则式风格。 水景有水池、喷泉、壁泉、跌水、雕塑(多是人物雕塑)方形圆形圆锥圆柱动物。两条轴线交叉处往往会设景(水池花坛雕塑等)。 3、17、18世纪的法国宫苑园林(精致而开朗的规则式园林) 4、英国风景园(自然风景园) 在大草地中种植孤植树或树丛、树群成为一景。道路、湖岸、林缘线均采用自然圆滑曲线,小路多不铺装,对人工痕迹和园林景墙均以自然景区作隐蔽处理,从建筑到自然风景采用过渡手段,植物采用自然式种植,种类多以花卉为主题,园中自然水池。 5、西亚园林 古埃及,巴比伦空中花园。 6、西方近现代园林 纽约中央公园欧姆。斯特德近代园林之父美国建立第一个公园。黄石国家公园美国建立的第一个国家公园 中国王晓俊景观设计步移景异

私家园林:外观上讲究线条的曲折,流畅,轻盈,外取山姿山容、气势风韵,进行艺术的概括提炼。园中植物以单体欣赏为主。楹联碑刻起润饰景色,提示意境的作用, 黄石阳刚之美 湖石阴柔之美 明朝的拙政园 扇面亭美人靠梧竹幽居 留园网师园狮子林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园林基础和开发方式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按园林布置形式分为自然式和规则式。按园林隶属关系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寺观园林。按地域分为江南园林(苏州)、北方园林(北京)、岭南园林(深圳)、巴蜀园林、西域园林等。按使用性质分为宫廷园林,、府园(宅园)、陵墓园、公共园林。 青芝岫又名败家石(米万钟的勺园) 拙政园的小飞虹商的万里长城 汉武帝上林苑“一池三山”池指大海,三山指的是蓬莱、方丈、瀛洲。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经历了:1、生成期(商-汉)建筑宫苑。2、转折期(南北朝)自然山水园。3、全盛期隋朝的京唐大运河,隋唐的“山水建筑宫苑”唐宋的“写意山水园”。4、成熟期及成熟后期南宋的山水宫苑元明清的建筑山水宫苑江南私家园林 宋徽宗瘦山艮月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宗旨。中国古典园林是五千年的历史的沉淀。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瑰宝。 一.中国园林的发展 据有关典籍记载,我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商纣王“好酒淫乐,益收狗马奇物,充牣宫室,益广沙丘苑台(注:河北邢台广宗一带),多取野兽(飞)鸟置其中……”。周文王建灵囿,“方七十里,其间草木茂盛,鸟兽繁衍。最初的“囿”,就是把自然景色优美的地方圈起来,放养禽兽,供帝王狩猎,所以也叫游囿。天子、诸侯都有囿,只是范围和规格等级上的差别,“天子百里,诸侯四十”。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除布置园景供皇帝游憩之外,还举行朝贺,处理朝政。这个时期涌现的名园有汉高祖的“未央宫”,汉文帝的“思贤园”,汉武帝的“上林苑”,梁孝王的“东苑”(又称梁园、菟园、睢园),宣帝的“乐游园”等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最为活跃。当时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圆明园”、“避暑山庄”、“畅春园”等“沧浪亭”、“休园”、“拙政园”、“寄畅园”等园林都是当时的佳作 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它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创造手法。自然观、写意、诗情画意成为创作的主导地位,园林中的建筑起了最重要的作用,成为造景的主要手段。园林从游赏到可游可居方面逐渐发展。大型园林不但摹仿自然山水,而且还集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 二古典园林的特点 1 自然山水i 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地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提炼,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浓缩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地融糅到一起。优秀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园林有这一特点和创造手法的丰富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由于外来侵略,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峰巅,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摹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从东方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共认的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2建筑风格 从园林的建筑风格看,古典园林有西方古典园林和中国古典园林两大系统,规整园林和风景园林两种基本形式。古今中外,园林都是因地制宜,巧妙借景,使建筑具有自然风趣的环境艺术,它们是自然的艺术再现。我国古典园林因其建筑风格和特点,一般分为三大类型:北方型,以北京为主,多为皇家园林。其规模宏大,建筑体态端庄,色彩华丽,风格上趋于雍容华贵,着重体现帝王威风与富贵的特色,如:颐和园;北海公园;承德避暑山庄;等,其中承德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江南型,以苏州园林为代表,多为私人园林,一般面积较小,以精取胜。其风格潇洒活泼,玲珑素雅,曲折幽深,明媚秀丽,富有;江南水乡;特点,且讲究山林野趣和朴实的自然美。他善于把握有限的空间,巧妙地组合成千变万化地园林景色,充分体现了我国造园的民族风格,并广泛吸取了中国山水画的理论,如:拙政园、网师园等。岭南型,以广东园林为代表,既有北方园林的稳重、堂皇和逸丽,也融会了江南园林的素雅和潇洒,并吸收了国外造园的手法,因而形成了轻巧、通透明快的风格,如:广州越秀公园;杭州西湖等。

日本园林的艺术风格特点

日本园林的艺术风格特点 中国是世界园林之母,同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在园林上深受中国园林艺术的影响,并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逐渐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日本园林,并且在城市环境高速发展的今天,日本园林的生态理念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日本园林的发展 日本园林历史悠久,渊源流长。公元六世纪,中国园林随佛教传入日本。飞鸟、奈良时代是中国式山水园林舶来期,平安时代是日本式池泉园的“和化”期,镰仓、室町时代是园林佛教化时期,桃山时代是园林的茶道化期,江户时代是佛法、茶道、儒意综合期。日本园林的山水骨架是从中国流传而入,它成为后来池泉的始祖。其中佛教被日本确定为国教的地位对于日本园林朝宗教化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日本园林初期相当于囿的苑园,因输入了中国较为成熟的技法,除动植物外,更多的是人工山水,即更接近于人工园。由于结合了日本国土性质,采用舟游的形式,日本园林风格虽然受我国园林艺术的影响,但经过长期的发展与创新,已形成日本民族独有的自然式风格的山水园。 二、日本园林的风格类型

从种类上讲日本园林可分为枯山水、池泉园、筑山庭、茶庭等等。枯山水是日本特有的造园手法,发源地是京都为中心的中部地区,是日本园林的精华。把枯山水它称为假山水,主要是指园中有无水而言。最初之意是在没有池水溪流的地方仅立山石而名之为枯山水,不过在后来的园林中加入更多的文化内涵,形式上也进行了深化,由原来只是断壁悬崖和荒坡野岭发展为以砂代石、以石代岛、富于哲理、包罗万象的形态。池泉园以池泉为中心的园林构成,相当于中国的山水园林,既有山又有水,它是从中国传承到日本最原始的园林模式,体现日本园林的本质特征,也就是岛国性国家的特征。因为这个国土特征,日本大部分园林都做成池泉的形式,或以池和泉为中心的形式。园中以水池为中心,布置岛、溪流、桥、榭、亭等。筑山庭是在庭园内堆土筑成假山,缀以石组、飞石、树木、石灯笼的园林构成。一般要求有较大的规模,利用自然地形加以人工美化,以表现开阔的河山。日本筑山庭中的园山在中国园林中被称为岗。日本庭园中一般有池泉,但不一定有筑山,就是说日本以池泉园为主,筑山庭为辅。茶庭是把茶道融入园林之中,为进行茶道的礼仪而创造的一种园林形式。面积很小,可设在平庭和筑山庭之中,一般是在进入茶室前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茶庭的气氛是以裸露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松叶暗示茂密的森林,以寺社的围墙、石灯笼来模仿古刹神社的肃穆清净。

浅谈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异同

课题:浅谈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异同 摘要:通过分析中国与日本之间的地理、历史和文化差异,浅谈中日园林之间的异同!本次研究的中心是中日园林的布局异同,他们之间的造园手法差异。让我们对中日园林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正文: 中日两国古典园林同属于区别于欧洲和西亚的东方园林体系,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很大,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但经过日本长期的历史过滤与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与中国园林在许多方面又有着区别. 中国和日本古典园林同属于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西亚,欧洲)的东方园林体系。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在认识、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向自然索取。日本园林是在中国园林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日本园林方面的体现。然而,日本在受中国文化长期熏染和渗透的过程中,也不断经过自身的历史过滤和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下面就两国古典园林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特征作出比较和分析,并就其成因进行探究。 中日两国分属大陆文明和岛国文化。中国以山水为根本,山为骨,水为血,土为皮,木为毛。地大物博,材料充足,山体多为整块石材雕刻而成。国土广大本国的山川水岳本身就大,园林相对较大,多仿景。 而日本以池岛为根本,海为母,岛为家,木为衣。日本塔多不上人,

又国中高楼高阁少,视点低,所以浓缩景观,以适合人的视野。地少物薄,材料不足,多累石,铺沙。由于国土面积小,本土景物体量本身就小,使日本园林体量上较小,走向缩景。 中心:从根源上说,中心思想源于《易经》。儒家哲学不仅以“中庸”为上,而且在环境方位上也也以居中为上。从庭院的中庭、园林的中海、陈设的中堂,到布局的中轴和中心,“中”字在各个领域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把中的位与德的公和正结合时,就有了坐北朝南的规划思想。中心思想随《易经》和《中庸》等传入日本后,不仅在城市规划上,讲究中心,而且也应用在园林中。但由于两国的地理条件和物资不同,两国的中心布局采用的方式也各有千秋。从园林的中心布置来说中国园林视觉中心较强中心式园林中:以水、岛为平面中心,以山亭为视觉中心。平面中心与视觉中心通常不重合。多级中心山水建筑、亭岛皆可为中心,一般水池为一级中心,大岛或园中园为二级中心,其内的建筑为三级中心。且重轴线。平面中心较强。而日本园林的中心式园林中,以水、沙、岛、石为平面中心和视觉中心。平面中心与视觉中心重合。通常为一级中心,除山科南殿庭园、平等院阿弥陀堂庭园、桂离宫等有岛屿中建筑外,其他园林很少有。岛上只置石松等,且园的面积小,几乎没有园中园,所以也没有次中心。枯山水多数是以沙池中石岛为中心。 首先,中日两国园林按类型所属,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中国偏重于皇家和私家园林,宗教园林最弱;而日本偏重于寺院和私家园林。中国皇家园林,如现存的西苑、颐和园和承德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