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前行实修法

前行实修法

《前行实修法》共同加行部分

首先念诵皈依偈;之后一边念诵发心偈,一边发菩提心,观想为了利益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而修此法。

皈依偈:

安住虚空遍满虚空者

上师本尊空行诸会众

诸佛正法以及圣众前

我与六道众生敬皈依

发心偈:

我与无边诸有情

本来即是正觉尊

了知如是之自性

即发殊胜菩提心

回向偈:

此福愿获遍知果

摧毁作害之怨敌

救护众生皆摆脱

生老病死三有海

所修教言之引导分五:一、暇满难得;二、寿命无常;三、轮回痛苦;四、业因果;五、依止善知识。

乙一(暇满难得)分十:一、思维闲暇之本体;二、思维差别之圆满;三、思维恶趣之险地;四、思维难得之比喻;五、思维次第之数目;六、思维无义而空耗;七、思维因缘与缘起;八、思维生死之流转;九、思维暇满之赞颂;十、思维当生欢喜心。

丙一、思维闲暇之本体: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反复观想自己未堕于八无暇中,并且已获得暇满人身,应当心生欢喜而精进修法。

若转生于地狱,则恒时遭受无边寒热之苦,根本没有修法机会;

若投生为饿鬼,时时都要感受饥饿的痛苦,不会有修法机会;

若转为旁生,经常互相啖食、被役使杀害,则无有修法机会;

若转于长寿天,一直处于无念禅定中长达数劫之久,最后临终时生起邪见而下堕恶趣,因而不具备修法机会;

若生于边鄙地方,那里无有佛法的光明,自己不懂闻思修行,故无有修法机会;

若转生为外道徒,自相续被可怕的邪见所束缚,从而没有修法机会;

若生于暗劫中,因无有佛陀出世,连三宝的名号也听不到,所以无有修法机会;

若生为喑哑之人,由于意根不具足,而不能堪为法器,如是无有修法机会。

本来不能修习佛法的情况比较多,但概括起来,除了这八种众生,再没有其他的了。今生中幸好没有转生八无暇,否则,绝不可能有机会修佛法。未转生于八无暇,而有空闲修行佛法,则称为“闲暇”。如今我已摆脱八无暇,获得了闲暇之自性,因此应当唯行正法,精进修持。

后行:将所修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

【提示语】:

修的时候不是坐禅,有些人也不要安住于无念当中,而是要好好地思维,把每一个问题在心里想。想了以后,你就会真正体会到,人身难得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从内心深处有一种触动,以后看到外道徒或旁生时,就会觉得幸亏自己没有变成这样。如果你没有修

的话,看见旁生不会觉得人身难得,看见不信佛教的外道徒,也不会感到获得暇满人身不容易。

这次不是什么都不想、什么分别念都不起,所以在观修之前,最好能把引导文先看一下,这样修的时候就不用看了,对里面的内容基本上清楚。清楚以后再进行思维,就会对法义有另一种感受。

以前很多上师修加行时,都反反复复这样观过,后来在实际生活中他会用得上。非常希望大家也能得到一些感觉。当然,刚开始的时候,你的分别念特别奇怪,不一定能收得回来,但久而久之,就不会有这种困扰了,慢慢会得到修行的境界。

麦彭仁波切讲过,初学者应当先观察修,然后安住修。我们现在这样就叫“观察修”,以分别念进行观修,不是让心一缘安住,如果心不时地胡思乱想,就要把它收回来,强迫它对法义进行思维。通过这种方式来修行。

丙二、思维差别之圆满: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十种圆满,即五种自圆满和五种他圆满。

所谓“自圆满”,是指观待自己方面所具足的修法因缘。具体而言,一、假设没有获得人身,就不会有修法机会,但如今已得到了人身,故当生起欢喜心;二、倘若得到人身而诸根不全,尤其是

意根不具足,变成痴呆、精神癫狂者,那法再殊胜也不能修行,但如今自己六根俱全,故无有此类过患;三、假如诸根具足却生于边鄙地方,由于无有正法,也照样没有修法机会,但如今已生在佛法兴盛、有教法证法的中土,所以没有这方面顾虑;四、如果虽生中土却业际颠倒,自相续被邪见染污,那也无缘行持善法,可如今无有业际颠倒,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而理应值得欢喜;

五、倘若业际无倒却不信佛教,也不能行持正法,但如今信仰佛教,自心已转入正法,因此具有修行机会。

这五条叫做五种自圆满。对于每一个道理,要先看书,把转生为人、诸根具足、生于中土、业际无倒、信仰佛教这些内容背下来,之后再合上书本,心里开始一一观想。最后会深深感到:“从自身方面,我今生因缘真的很好!不然的话,如果我变成哑巴,或者没转生为人,那怎么有修行的机会呢?”思维之后,必定会生起欢喜心。

所谓“他圆满”,是指需要观待他缘才能具足的修法条件。具体而言,一、佛陀若没有出世,则不会有机会遇到佛教,而今正值佛陀出世的时代,故而具足他圆满;二、佛陀虽已出世,但若没有宣讲正法,我们众生也得不到收益,而今佛陀已转了三次法轮,故而具足他圆满;三、佛陀虽已讲经说法,但如果佛法已经隐没,也对众生起不到什么作用,而今正法非常兴盛,并未隐没,故而具足他圆满;四、佛法虽未隐没,但若没有皈入佛门也无济于事,而今

自己已趋入佛教,故而具足他圆满;五、虽然已入佛教,但若没有被具相善知识摄受,那么对佛法的甚深教理将一无所知,而今已蒙具有智慧、慈悲的上师摄受,故而具足他圆满。

佛陀出世、佛已说法、佛法住世、趋入佛教、善知识摄受,这五条叫做五种他圆满。如此自己已经全部具足,应当生起极大欢喜心。

进而观想:既然具足了十种圆满,为使暇满人身有实义,我必须要精勤修法。

后行:善根回向于一切众生。

第二修法终

丙三、思维恶趣之险地: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如今我已获得远离八无暇、具足十圆满的人身,若没有依此修持大乘佛法,则肯定为业力所牵,死后堕入三恶趣。到时候连佛法的名称也听不到,更不要说实地修持了;再加上,不能值遇大乘善知识,进而无法了达善恶因果取舍,这样一来,一切所作唯是造恶,无有善法,结果必定不断流转于轮回中,感受无量无边的痛苦,那将多么悲惨啊!而现在,我遇到了殊胜的上师和佛法,

又对修行善法生起信心,具足一切顺缘,远离一切违缘,因此,一定要认认真真精勤地修持佛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三修法终

丙四、思维难得之比喻: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整个世界变成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在被风吹动的海面上,有一具孔的木轭,为海浪所冲而不停地漂荡。海底下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浮出海面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盲龟没有寻找木轭的眼睛,木轭也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但是以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钻入木轭的孔隙内,而从三恶趣中获得人身比这更为困难。

此外,向光滑的墙壁上撒豌豆,必定统统掉在地上,颗粒难以存留。但凭借万一的机会,豌豆也可能在墙壁上停留,而获得人身较此更难。

我即生中没有堕入恶趣而获得了人身,并具有修行佛法的机会,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观察,都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因此,应当珍惜此来之不易的因缘,以欢喜心精进修法。

后行:回向善根。

【提示语】:

修行的时候,心一定要专注。专注并不是安住于阿赖耶或无记状态中,而是要一心观想所讲的内容。

这样集体观修,很多人还是有一种收获,心稍微不专注,马上就能发现,然后收回来继续观。以前你听到这些比喻时,并没有太大感触,而现在通过反复思维,能强烈体会到人身很不容易得,这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

今天修的是第四个引导,按照三天修一个引导的进度,已经修十二天了。有些人可能观得很好,有些人可能比较散乱。其实不管你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这些没什么不会观的。如果每一个引导能好好观,以后讲更高的密法时,那些境界很容易生起来。否则,你连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的见解都没有,想证悟甚深境界简直是空中楼阁。

这次我带大家一起实修,机会还是比较难得,以前一直在理论上划,如今想尽量付诸于实践。当然,高深莫测的境界我也没有,给你们带修很惭愧,但人身难得没什么不会修的,所以给大家作一下简单引导,有智慧的人应当认真观修。

第四修法终

丙五、思维次第之数目: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思维一切众生次第的数目:地狱众生犹如夜晚的星星,而饿鬼众生如同白天的星星;饿鬼众生犹如夜晚的星星,而旁生众生如同白天的星星;旁生众生犹如夜晚的星星,而人类如同白天的星星。

在人类中,不信佛教、恒造恶业的数不胜数,而信奉佛教的极其稀少。比如在汉地一个大城市里,人口有几百万、几千万,其中信佛教的却寥寥可数,尤其能如理行持人身难得、寿命无常等正法者,更是绝无仅有。我如今已获得珍宝人身,并遇到了殊胜的上师、殊胜的正法,自己也对三宝生起了信心,这是十分难得的缘分。因此,一定要精进修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五修法终

丙六、思维无义而空耗: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一个人到大海里寻宝,如果去了如意宝遍地的宝洲,却空手而归,或者拿了一个假宝,这非常可惜也非常遗憾。按照世

人的想法,到了一个如意宝洲,至少也应带一部分珍宝回来,否则就太愚痴了。

同样,我如今已到人身大宝洲,若未得佛法如意宝,没有了解佛法的真实含义,一味耽著于今生无实义的琐事,而虚耗自己的一生,则临死时什么境界都没有,虽获珍宝人身也是空走一遭。因此,我要珍惜现在的时光,下定决心精勤修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六修法终

丙七、思维因缘与缘起: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一切万法依赖于心,心又依赖于身体,假如身体不允许,修心也极为困难。而如今,自己无病无苦,未被他人所缚,既有万法所依赖的信心,也有心所依赖的暇满人身,各方面顺缘皆已具足,在自由自在之此时,若不修行更待何时?故当全力以赴勤修正法。反复对照自己而深入思维。

后行:回向善根。

第七修法终

丙八、思维生死之流转: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三界六道的一切众生,无始以来辗转于生死轮回之中,感受各自的强烈痛苦,但到目前为止,仍无有解脱之际,这完全是由于曾获暇满人身时未修正法、虚度人身所导致。我如今已获得暇满人身,为令其具有实义,必须精进修持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八修法终

丙九:思维暇满之赞颂: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再三观想一切声缘阿罗汉,都是依靠暇满人身而获得;大乘一地到十地之间的菩萨,乃至究竟佛果,也是依靠人身而获得;密宗四大持明等解脱果位,也唯有依赖暇满人身方可成就。因此,不论是大乘小乘、显宗密宗,最殊胜的所依即是暇满人身。如今我已拥有这样的人身,一定要利用它不断地修持,从而获得解脱道。

后行:回向善根。

第九修法终

丙十、思维当生欢喜心: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再三观想我获得人身非常幸运,就如同身无分文的穷人捡到如意宝,或者乞丐得到一百万人民币般喜不自禁,高兴得晚上都睡不着。世间上有这么多人,修行佛法的寥寥无几、非常罕见,而今我拥有了暇满人身,修什么法都自由自在,边看自己的暇满人身边思维:这究竟是梦还是真的呢?进而从内心中生起无比的欢喜心。

后行:回向善根。

【提示语】:

我有时候也这样想:世上那么多人没有遇到佛法,而我不但遇到了佛法,还遇到这么好的上师,基本懂得佛法教理,现在真的很快乐!昨天我遇到一些居士,有些人也说自己即生中遇到这么好的佛法,现在有修行的机会,这是最开心、最快乐的一件大事。所以,大家有了暇满人身,理应生起欢喜心,这样的话,修行佛法才会有勇气、有能力。

观修的时候,按照无垢光尊者教言,持心性休息手印也可以,或者双手结定印也可以。

“人身难得”分十个修法,这是最后一个引导。你们对人身难得观得怎么样,可以好好看一下。如果观得不太好,则应多翻阅《大圆满心性休息大车疏》、《前行备忘录》、《大圆满前行引导文》,这三本书对人身难得的修法讲得非常好。

我们这次实修,只是归纳性、象征性地观想。有些人修得非常不错,确实觉得人身难得,如今有机会修持佛法,心里特别开心;而有些人只是做个样子而已,并没有潜心去观修。不管怎么样,我的任务完成了,如果没有出违缘,我想把显宗部分的引导全部讲完就可以。

第十修法终

乙二(寿命无常)分十二:一、观蕴身而修无常;二、观世间尊主而修无常;三、观器情成坏而修无常;四、观诸佛圣士而修无常;五、观死亡不定而修无常;六、观有为法自性而修无常;七、观骤然死缘而修无常;八、观独自离世而修无常;九、观时代士夫而修无常;十、观无可信赖而修无常;十一、观外缘不定而修无常;十二、观厉力希求而修无常。

丙一、观蕴身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不论是任何众生的身体,均由众多肢节聚合而成,虽然现在依靠衣食等,对其进行装饰、擦拭、维护,可是一旦死亡来临,必将离衣裸体,被扔到尸陀林,为豺狼鹰鹫所食,或者拖到火化场变成一堆灰。我特别喜欢的这个身体,现在虽然尽心维护,但再过一段时间会化为乌有,无论是骨头、肉、皮肤,都不会留下一点一滴。因此,我如今必须行持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十一修法终

丙二、观世间尊主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在整个世间中,非常有智慧、有能力的大梵天王、帝释天王、大自在天王、遍入天王、仙人等,威光夺目,智慧广大,寿量长达数劫,具足五通等无量神变。包括孔子、老子等贤圣,以及唐宋元明清的历代皇帝,其眷属、智慧、威望也为众人望尘莫及。但他们最终也有死亡之时,像我们这些小蚂蚁一样微不足道的人,即便有暂时的权势财富,水泡般的骨肉身体也毫无实义,最后会纷纷离开人间,化为一堆白骨。

既然一切均为无常,死时什么也带不走,我应当下决心,在短暂的人生中,修持对来世有利的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提示语】:

这样观修很重要,希望你们一定要修,如果《前行》的基础没打好,修任何法都很困难。这个法并不是理论上了知就可以,必须

要在心里反反复复地思维、体会。课堂上若修得不太满意,私下来应结合堪布阿琼的讲义,一定要多下苦功,对这些引导不断地观修。

其实,修的过程中,找到一种感觉很重要。今天有些发心人员也探讨了,在某些问题上如何才能找到感觉。包括我每次传法之前的备课,因为没有太多时间,也是先要找感觉,假如找不到,就算讲了很多,自己对自己也不满意。同样,修这个引导文时,最关键也是找到感觉:“哦,世间一切尊主,不论天人还是人,都是无常的,我就更不用说了,所以一定要修法。”若能经常这样串习,修行真的会成功,否则,纸上谈兵起不到什么作用。

今年我们既要修共同加行,又要磕头等修不共加行,依靠上师三宝的加持,前行的境界肯定会在每个人的相续中生起来。如果前行修得好,再过二十年,修过加行的人,定会变成真正的修行人;如果前行没有修好,我今天虽然可以给你们传一个直指心性的法,但由于没有基础,找不到感觉,心没有调柔,再过二十年,你们也许会变成持邪见者等各种各样的人。其实,这个引导文很殊胜,能不能品尝到它的妙味,关键是看自己。

第十二修法终

丙三、观器情成坏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高山、平地、草原为主的外在器世界,以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男女为主的内在有情世界,其本性也是无常的。外器世界终会为坏劫七火一水所毁,内情世界也没有一个不死的众生,我们这些人的身体和寿命又岂能长存?

既然器情一切世界皆为无常,没有一个实有堪能之法,那我没有必要再去执著,即生中最有意义的唯是勤修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第十三修法终

丙四、观诸佛圣士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猛厉观想昔日的毗婆尸佛、尸弃佛、释迦牟尼佛等七佛及其眷属、中间的声闻缘觉及其眷属等,都已先后出世、入灭。他们的教法也随着历史变迁,历经无数兴衰。

既然诸佛菩萨和高僧大德都避免不了无常,那么像我们这些人以及亲眷,又怎能恒常存在呢?因此,我从现在起,应当恒修对生生世世有利的正法。

后行:回向善根。

【提示语】:

我经常这样想:法王如意宝以前在世时,每一次开法会都人山人海,数量多达几十万人,场面非常隆重。可是现在只剩下美好的回忆,除此之外什么都没有,就像昨天晚上的梦一样。包括一代一代的领导,过去也曾风光无限、辉煌万分,权力和眷属都无人能及,可现在变得落魄潦倒、不名一文。前几天我看了一本书,是讲述一位中国的伟大领导人,上面附了他年轻时的照片、老年时的照片,一直到死后的遗照。所以无常很容易观,再过二十年,在座的很多道友也会离开人间,即使没离开人间,也不可能一直呆在这个道场。

现在我们学院中,二十多年前的僧人基本上看不到了,有些已经去世了,有些已经离开了。那天我跟几个道友谈论,发现好多都是新来的,根本不认识。中午供斋的时候,我想找个熟悉的僧人一起吃饭,但到处找也找不到,全是陌生的面孔。在座的老常住可能也有这种感觉,七八年前的道友,现在几乎都没有了。包括我座下的“讲考班”,死的死、走的走,也不断地在换。有人跟我说要把这些人定下来,不要经常换人。然而没办法,无常本来就是这样,每个人的身体和心识在刹那迁变。所以无常很容易修!

第十四修法终

丙五、观死亡不定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观想我们寿命的本质是无增唯减,刹那刹那趋近死亡。比如能活50岁的人,50年的时光日夜减少,一天也不可能增加。过了一天,寿命就减少一天;过了一小时,也就减少一小时;乃至一分一秒……寿命渐渐终结。

只因众生愚痴,才不懂这个道理,认为过年时好高兴,全家欢聚一堂,殊不知往死亡更迈进一步。诚如《妙法莲华经》所形容的,房屋外面都起火了,可屋里的孩童还在开心地玩耍,根本不知瞬间就会有灭顶之灾。

因此,我应当清楚地了知:如同花鼠正在啃维系生命的草绳一样,这短短的生命终有一天会走到尽头。可是我却掉以轻心,好像能活几千年一样,一直为未来作着打算,从不观察这个道理。(所以,噶当派的好多大德都说:无常观修不好的人,修行绝对不成功。原因就在这里。)其实,虽然死处无定、死缘众多,我以后会在哪里死、以何因缘而死,现在茫无所知,但有一点可以确信:我决定会死,而且这个时间很快。因此,我应当有被判死缓者度年如日的恐惧,一定要抓紧时间赶快修行,现在不修更待何时?

以前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的很多大德,因把无常修得好,每天都不会懈怠。不像我一样,经常睡觉或散乱。所以,我要从心里生起无常的观念,尤其是死期不定和死事决定,对此应反反复复地思维。

后行:回向善根。

第十五修法终

丙六、观有为法自性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总的观想柱子、瓶子等一切有为法,全是因缘和合而成,最后会统统毁灭,没有一个常有不变。分别观想人寿无常,不管活70年还是100年,身心聚合的五蕴迟早会各自分散。

比方说,以前的城市、寺院再繁荣昌盛,最后也将毁于一旦,化为废墟。像印度的那烂陀寺,如今只留下荒废的墙壁,此外根本见不到昔日的辉煌;还有古代的皇宫禁苑,也只剩下点滴残迹可去追忆。我的身心也是同样,身体如同城市,心如同城中之人,只是暂时积聚在一起的,早晚都会分离。

因此,详详细细审查之后,我一定要观无常,从内心中深刻地去思维。

后行:回向善根。

第十六修法终

丙七、观骤然死缘而修无常:

前行:皈依、发心。

正行:燃烧的灯火本是无常法,不可能呆很长时间,很快就会燃尽,若突然为风所吹,则刹那就会熄灭。同样,人的生命也是如此,虽说现在人寿百岁,但真正活到100岁的屈指可数,若突然出现猛烈的病魔、车祸、火灾等横死外缘,则刹那也无有自由存留。

我也不例外,不一定何时就会出现此种情景,很可能没有寿终正寝,便中间出现违缘而横死、暴死。如今这样的新闻层出不穷,我以后会不会成为其中一员?也未可知。既然生命如此无常短暂,我从现在起必须要精进修持正法。

【提示语】:

无常修得好一点,肯定会成为好修行人,但若无常修得不好,修什么法都会“明日复明日”。我认识的有些居士,真的很可怜,每天都以特别忙为借口,把自己的修行往后推,与山上的修行人相比,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希望你们每个人,山上也好、山下也好、山腰也好,从现在开始,应以无常的鞭子来鞭策自己,该修行的必须要修。否则,很多人就像父母不在身边的小孩,每天只会偷懒懈怠,根本没有自制力,非要上师或道友在旁边督促才肯修。对小孩来说,自愿做作业的很少,父母在的话,不让出去玩、不让看动画片,他只好心不甘、情不愿地趴在桌上写几个字。凡夫人也是这样,自愿想好好修行的寥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