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弟子规第十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第十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第十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第十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弟子规》第十六讲-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讲课时间:二00九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地点:新闸路

一授课老师心理准备

1真诚心:愿做弘扬弟子规的一颗火种。用圣贤的智慧指引自己的讲课。

2清静心:忘我。

3平等心:有教无类,无论年龄、宗教、相识与否都是奉献的对象。4正觉心:存出世的心做入世的事。

5慈悲心:愿来的人都能真正受益。愿天下人都有无怨无悔、幸福美满的人生。

二教学目标

1 教学对象:3到15岁。

2 教学重点:对“道”、“友”、“恭”、“睦”的理解。

3 教学难点:理解“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和如何在生活中实践。

三教学辅助

1 讲故事《孔融让梨》

2动画片《李勋焚须》

教学过程:

一全篇朗读

要求:手指点读诵读可以静心,学生到达有先后,9点开始授课老师带领大家朗读,训导老师指引迟到的学生进入教室后马上跟读。

二师生问好

1训导老师选出小班长感口令:“起立,给老师们行礼。”

2全体学生站立鞠躬。

3老师们回礼。

三开宗明义

1强调学习弟子规的重要性

2读书志在圣贤

各言而志

3我们在家要孝顺父母,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今天开始我们学习第二篇“出则悌”。四引入

1出示学习的内容“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2朗读

五学习“兄道友”

(一)解释

道:方法、道义、准则的意思。

友:1,亲爱、友爱;2,帮助、协助;3,和顺。

兄道友:作为兄长的要以友爱、友善为行为准则。

弟道恭:作为弟弟的要以恭敬、恭顺作为行为准则。

“兄道友,弟道恭”就是告诉我们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二)兄道友

1解释:

“兄道友”,告诉我们做哥哥和姐姐的如何来跟弟弟妹妹相处。

“兄道友”的“友”有三层含义,

第一,亲爱、友爱,做哥姐的要亲爱、友爱自己的弟弟妹妹;

第二,帮助、协助,弟弟妹妹未成年时做哥姐的要在生活、学习上帮助弟弟妹妹,成年后更是要本事大运气好些的哥姐就要尽可能地多帮帮本事小,运气差些的弟弟妹妹,不可给各过各的日子;

第三,和顺,兄弟姐妹间相处难免起矛盾,生事端,作为年龄稍长一方的哥姐尤其是老大,有责任调解,缓和,不使家庭成员间矛盾激化,使兄弟姐妹间能够和睦相处,使兄弟姐妹们能够和父母和睦相处,同尽孝道。

2讲故事:

汉朝时的许武,被乡人推举为孝廉,官运一帆风顺,但他的两个弟弟许晏和许普,却仍默默无闻。许武为了让两个弟弟早日成名,有一天,就对两个弟弟说:“我想和你们分家,你们看如何?”两个弟弟表示无异议,许武于是将家产分成3份,把肥田、大宅都分在自己名下,并且挑选体力强健的奴婢收为己用,而将体弱多病的奴仆分给弟弟,两个弟弟都没有说什么。

正因如此,当时乡里父老都称赞两个弟弟对兄长的礼让,而轻视许武的贪财,不久,许晏和许普果然盛名远播,并被乡人推举为孝廉,分派官职。

一段日子后,许武就召集家里人说:“我曾侥幸被推举为孝廉任官,但我两个弟弟却都无法踏入仕途,我为了让弟弟能有机会被选为孝廉,就要求分家并且自己多分家产,自己背负不好的名声。现在我的愿望都已达成,我希望能重新再分家产。”于是把自己以前多取的部分还给两个弟弟。

原来哥哥不是贪财,而是为了弟弟的名誉而情愿暂时背负上不义的名声。让财容易,让名难。

3 小结

既然为人哥姐,为人弟妹,就应知道为人哥姐,弟妹的方法,否则很容易闹出矛盾来。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六学习“弟道恭”

1 解释:

“弟道恭”的“恭”是恭敬,有礼貌的意思,“弟道恭”告诉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因为兄弟姐妹之间年龄相差一般不太大,作为弟弟妹妹不应年龄差距不大而对哥姐不恭不敬的。因为心不恭,难免在话语行动上不敬,难免无礼,这就容易起事端,造成不和。

2图片:

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

3讲故事“孔融让梨”

4看动画片“李勋焚须”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勋。唐朝有一个名叫李勋的宰相,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姊姊。有一次,他的姐姐生病了,李绩就亲自到厨房为姐姐烧火煮粥。谁知烧火煮粥的过程中,一阵回风把李绩的胡须烧着了。姐姐知道了这件事,埋怨他说,家里仆人这么多,你又何必亲自去煮粥呢?看把你烧成这样!李绩回答道,哪里是没有人的原因,只是顾念到如今姐姐老了,我也老了,即使我想再为姐姐多煮几次粥,还能吗?

5小结

「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既然为人哥姐,为人弟妹,就应知道为人哥姐,弟妹的方法,否则很容易闹出矛盾来。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七学习“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

兄弟姐妹和睦了父母亲自然也就欢喜放心了。

八环保知识

1.一次性筷子的隐性危害

2.提倡自带筷子

3.宣传禁止使用一次性筷子

九作业

分享记录日记

十师生行礼下课

附录:

1 《荀子君道》中说:“请问怎样做一个哥哥?”回答是:“要仁慈地爱护弟妹,帮助弟妹,并不让弟妹们生矛盾。”“请问怎样做一个弟弟?”回答是:“要恭敬地顺服哥姐,不要有一丝一毫的懈怠。”

(《荀子君道》请问为人兄?曰:慈爱而见友。请问为人弟?曰:敬诎而不苟。)

2卜式不吝钱财帮助弟弟

《汉书卜式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脱身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式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式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3《二十四悌李绩焚须》唐李绩,本姓徐,太宗赐姓李,以功封英国公。初为仆射时,其姐病,绩亲为燃火煮粥。风回,焚其须,姐曰,仆妾多矣,何自苦如此。绩曰,岂为无人耶,顾今姐年老,绩亦老,虽欲数为姐煮粥,其可得乎。)

4阿豺折箭

阿豺有儿子二十个。一天,阿豺对儿子们说:“你们各给我一枝箭来。”阿豺叫他胞弟慕利延:“你取十九枝箭一同折断。”慕利延无法折断。阿

豺又说:“你取一枝箭来折断。”慕利延折了一枝箭。阿豺对儿子们说:“你们知道吗?单箭易折,可要是许多箭合在一起,要想弄断它们就难了。”

5许武

许武是后汉阳羡(汉朝的县名,今江苏宜兴城南)人,得太守第五伦选拔为孝廉。许武因为两个弟弟许晏和许普尚未有美德为人所知,很想使他们也成名,就想了一个方法,对他们说:“在礼里有许可兄弟分居的。”于是,就把财产分为三分,自己取去肥沃的田地,广阔的住宅,而给弟弟们的土地是贫瘠的,屋宇是破败窄少的。

邻里都称赞他的弟弟们真能礼让,而鄙视许武的贪婪。因此,许晏和许普都得选举。这时,许武召集宗族的人来,流着泪说:“我因为早得名位,而两个弟弟未得成立,所以籍分产一事而自取污名和讥诮。

多年来,我代他们理财,所得已经增加到前时的三倍了,现在我应当全部归还他们。”全郡的人知道了,无不一致称赞他,后来他的官做到长乐少府(长乐,宫名。少府,官名。宫中之官)。

6汉时的河南人卜式,主要靠种田、放牧为生。他有个小弟弟,弟弟长大后,卜式就和弟弟分家了,然而分家时他只要了一百多只羊,家里的田地、房屋等财产统统都给了弟弟。分完家,他就赶着自己的一百多只羊进山了,十多年时间过去了,经过卜式的精心饲养,羊逐渐发展到了一千多只,他自己也购置了田地、房屋等财产。可不知怎么搞的,十几年时间里,弟弟却把当初所分得的家产全部败光了,卜式一看,就屡次把自己的财产又重新分与了弟弟。

7孔融让梨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有一天,孔融的妈妈买来多梨,一盘梨子放在桌子上,哥哥们让孔融和最小的弟弟先拿。孔融看了看盘子中的梨,发现子有大有小。他不挑好的,不拣大的,只拿了一只最小的梨子,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爸爸看见孔融的行为,心里很高兴,心想:别看这孩子刚刚四岁,却懂得应该把好的东西留给别人的道理呢。于是他故意问孔融:“盘子里这么多的梨,又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应该留给哥哥吃。”

爸爸接着问道:“你弟弟不是比你还要小吗?照你这么说,他应该拿最小的一个才对呀?”

孔融说:“我比弟弟大,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小弟弟吃。”爸爸听他这么说,哈哈大笑道:“好孩子,好孩子,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以后一定会很有出息。”

解读《弟子规》-出则悌

解读《弟子规》——出则悌 一、辩证地认识《弟子规》 无规矩不成方圆。中国几千年传统社会如果没有规矩,早就陷入了崩溃。为什么中华文化可以传承数千年,即使外族来袭也依然无法改变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我想,这主要在于社会对规矩是需要的,这种规矩不是说禁锢人们的思想,而是要人们学会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有了这些守则规范,我们才能够经由对这些守则规范的遵守而变成谦谦君子。因此,我们今天学习《弟子规》时,就要辩证地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 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 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 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成就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生的,其实就是从小养成的好规矩,好习惯。难怪名人说?播种习惯收获命运?。 二、【出则弟】解读 【解读】出则弟,说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如何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 弟,韦束之次第也。——《说文》。弟通悌:从心,弟声。《说文》:?悌,善兄弟也。?本义:敬爱兄长,泛指敬重长上。 《三字经》里提到?首孝弟,次见闻?,这里可以看到,即使古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孝悌仍然比读书重要。古人尚且如此,难道我们今人还比不上古人吗? 《孝经》里面有一段很重要的教诲,「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理顺,莫善于悌」。教导人如何关怀他人,没有比教孝更有效果的;教导人有节有度,懂得尊敬他人,没有比教悌更好的方法。所以「悌」还包含一个礼节的教诲,孔夫子也说「不学礼,无以立」,没有礼貌很可能在人群当中无法立足。只要你走出自己的房间,就要与人交往,首先就是与自己的兄弟姐妹交往;离开自己的家庭,就要与族里的其他长辈交际。交往要注意什么呢?《弟子规》为我们提供可操作的礼仪、规矩。 弟道第一条,注意与兄弟交往礼节。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弟子规全文解释(最新)

弟子规全文解释 弟子规解释: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译文全文总计6000多字,加上弟子规原文全文共计1080字。弟子规全文解释和翻译是一篇宏著,对理解认识弟子规原文有积极意义。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

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

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精选弟子规出则悌教案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 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 我们应该如何 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兄道友 弟道恭 兄弟睦 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 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 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 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 “道” 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 “弟道恭”, 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 “兄 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 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 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 每天总是会 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 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 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呕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 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 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 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 照顾他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 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 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 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 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 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 家里能和睦共处, 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 互相的帮助, 互相的关怀。 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兄弟睦, 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 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 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 大。 【财物轻 怨何生 言语忍 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念, 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

《弟子规》之出则悌(一)

《弟子规》之出则悌(一) 【问题引路】 同学们,或许你也有自己的兄弟姐妹。平时的生活中,你们之间是如何相处的呢?作为弟弟妹妹,你会恭恭敬敬地对待自己的哥哥姐姐吗?作为哥哥姐姐,你会以身作则,倡导和睦,保护弟弟妹妹吗?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弟子规》出则悌的第一部分,一起去感受古人兄弟和睦、相亲相爱的做法。 【诵读声声】 兄道友,弟道恭。 兄弟睦,孝在中。 【为你解读】 “出则悌”是指在家庭以外,要学习“悌”。教导我们 离开家,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应该注意自身的行为。一个人在家里对兄弟能够友爱、以礼相待,他到外面与人相交,当然也应该具有这样的处事态度。 “出则悌”第一部分讲的是,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弟妹妹,做弟弟妹妹的要懂得恭敬哥哥姐姐,这样,兄弟姐妹就能和睦相处而减少冲突。作为哥哥姐姐的要帮助弟弟妹妹,并和弟弟妹妹们和睦相处;作为弟弟妹妹的要懂得尊重哥哥

姐姐,并对哥哥姐姐有礼貌。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在这里,“兄道友”的“友”有3层含义: 第一,亲爱,友爱。简单地说,父母给小哥俩买了一件玩具,递给了哥哥,哥哥一看弟弟手空着,也很想玩,就递给了弟弟,说:“你先玩吧。”这就是与自己的弟弟表达亲爱、友爱之情。 第二,帮助,协助。未成年时,哥哥姐姐要在生活中、学习上帮助弟弟妹妹;成年后,有的本事大些,运气好些,有的本事小些,运气差些,本事大运气好些的哥哥姐姐如果能提供帮助则要尽可能地帮助、提携(xié)本事小,运气差些的弟弟妹妹。 第三,和顺。一般来说,兄弟姐妹的年龄相差不大,相处过程中难免产生矛盾,引起事端。作为年龄稍长一方的哥哥姐姐有调解弟弟妹妹们矛盾、平息事端的责任,绝不能作为大的,带头挑事、闹事。假如说弟弟妹妹们因矛盾吵起来了,作为大的,要首先站出来制止。尤其是作为家中老大,父母在世时,老大是父母的左膀右臂;父母过世后,老大则是“一家之主”。中国有句古话“父不在,长兄为父”,老大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 “弟道恭”的“恭”是恭敬,有礼貌的意思。哥哥姐姐虽是同辈人,年龄相差一般也不大,但也不能缺乏对他们应

弟子规(之出则悌)

弟子规及译文 三、《弟子规》出则悌(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中的“出则弟”是学生主修的第二门课。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顺从长上,能够事兄长。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译文】: 作哥哥的要爱护弟弟,作弟弟的要尊重哥哥。兄弟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对父母的孝心也就包含在其中了。 如果彼此都把财务看的轻一些,不贪图钱财,兄弟之间就不会有怨仇。说话时都能够互相忍让一点,多替对方着想,愤恨自然会消除。 不论在用餐、就座或行走时,都应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译文】: 听到年长者叫人时,应立即替他去叫。如果被叫的人不在,自己就立即到年长者那里去,看看有什么事情需要做。 称呼尊长,不可以直接叫他们的名字。长辈见识多,阅历深,要多听他们说话,不要自己夸夸其谈,表现出很有才能的样子。 在路上遇到尊长时,要快步迎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尊长一时还没说什么,就要退在一旁恭恭敬敬地站立,等候指示。遇到尊长时,骑马时要下马,乘车时要下车。等尊长走过百步以外后,自己才能上马或上车离开。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译文】: 假如长辈站着,晚辈就不可以坐下。长辈坐下以后,让你坐时,你才可以坐下。 在尊长面前,说话声音要低一些。但若低到尊长听不清楚的程度,那也是不适宜的。 在见尊长时,要快步走上前去,告退时,要缓慢退出。长辈问话的时候,要站起来回答,眼睛看着长辈,不要东张西望。对待自己的叔叔伯伯和他人的父辈时,应像对待自己的父亲

弟子规讲义——出则悌(二)

出则悌 引子 〈出则悌〉原文: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近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我们在“入则孝”的部分讲完了孩子在家里应该怎么和父母相处,应该遵守哪些规矩礼节。接下来我们要进入“出则悌”的学习。什么是“悌”呢?“悌”的本意是“敬爱兄长”,泛指“尊敬长辈”。“出则悌”讲的是,家中的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如何相处,以及我们和长辈在一起应该遵守什么规矩。 “悌道”实际上就是“孝道”的延续,因此古人往往把“孝”“悌”并称,作为评价一个人最重要的标准,并视之为做人的根本。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是真正做到了“悌”呢?在古代,《弟子规》要求孩子和长辈在一起的时候,遵守哪些规范?注意哪些礼节?而我们今天和长辈交往的时候,又应该遵守哪些礼节呢?我们来看《弟子规》在“出则悌”的部分是怎么要求的。 、

传统中国的家族意识非常强,一个家族几百口人住在一起。包括爷爷奶奶、叔叔大爷、表哥表弟都住在一起。“悌道”对于维系传统社会家族和睦,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是在现代社会,像中国古代那样庞大的家族已经很少了。现在我们的家庭一般就是爸爸妈妈和小朋友三口人,我们小朋友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很多人都没有兄弟姐妹,那这是不是就是说“悌道”这种传统美德,对我们来说已经没有用了呢?当然不是,在现代社会中“悌”的思想更应该推广为同学、朋友之间的尊重友爱。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孔子说:“入则孝,出则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家要好好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解释:当哥哥姐姐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姐,兄弟姐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当哥哥姐姐的,年纪大,懂得道理多,应该在生活上多照顾弟妹,学习上多帮助弟妹。而且,在兄弟姐妹吵架的时候,年纪大一点的哥哥和姐姐要谦让弟妹。那么,当弟弟妹妹的,要听从哥哥姐姐的指导,不能因为自己小就任性不听话。 兄弟姐妹是同一个父母所生,在同一个家庭生活。所以,兄弟姐妹是除了父母之外,我们最亲近的人,也是一生里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亲人。我们从小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帮助,互相关怀。 《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孔融是东汉时期的大文学家。他小时

《弟子规》“出则悌”释义

《弟子规》“出则悌”释义 出则悌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易解: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 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言语能够包容忍让,多说好话,不说坏话,忍住气话,不必要的冲突、怨恨的事情自然消 失不生。(言语为福祸之门。孔门四科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可见言语之重要。)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易解: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不论用餐就座或行走,都应 该谦虚礼让,长幼有序,让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长辈有事呼唤人,应代为传唤,如果那个人不在,自己应该主动去询问是什么事,能 够帮忙就帮忙,不能帮忙时则代为转告。(“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以 夺取为目的。”青少年守则明言:助人为快乐之本。)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易解:称呼长辈,不能够直呼姓名,在长辈面前,要谦虚有礼, 不能够炫耀自己的才能;路上遇见长辈,应向前问好,长辈没有事时, 即恭敬退后站立一旁,等待长辈离去。古礼:不论骑马或乘车,路上 遇见长辈均应下马或下车问候,并等到长者离去稍远,约百步之后, 才能够离开。(敬老尊贤)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易解:与长辈同处,长辈站立时,晚辈应该陪著站立,不能够自行就坐,长辈坐定以后,吩咐坐下才能够坐。与尊长交谈,声音要柔和适中,回答的音量太小让人听不清楚,也是不恰当的。有事要到尊长面前,应快步向前,退回去时,必须稍慢一些才合乎礼节。当长辈问话时,理应专注聆听,眼睛不能够东张西望,左顾右盼。 对待叔叔、伯伯等尊长,要如同对待自己的父亲一般孝顺恭敬,对待同族的兄长(堂兄姊、表兄姊),要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一样友爱尊敬。

弟子规“出则悌”拼音版

【chū zé tì】 【出则弟(悌)】 xiōnɡdào yǒu dìdào ɡōnɡxiōnɡdi mùxiào zài zhōn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cái wùqīnɡyuàn h?shēnɡyán yǔrěn fan zìmǐn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hu?yǐn shíhu?zu?zǒu zhǎnɡzhěxiān y?u zhěh?u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zhǎnɡhūr?n jídài jiào r?n búzài jǐjídào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chēnɡzūn zhǎnɡwùhūmínɡduìzūn zhǎnɡwùxiàn n?nɡ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lùyùzhǎnɡjíqūyīzhǎnɡwúyán tuìɡōnɡlì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qíxiàmǎch?nɡxiàchēɡu?y?u dài bǎi bùyú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zhánɡzhělìy?u wùzu?zhánɡzhězu?mìnɡnǎi zu?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zūn zhǎnɡqián shēnɡyào dīdībùw?n quafēi yí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jìn bìqūtuìbìchíwan qǐduìshìwùyí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shìzhūfùrúshìfùshìzhūxiōnɡrúshìxiōnɡ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弟子规“出则悌”每一句的解释】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当哥哥姊姊的要友爱弟妹,作弟妹的要懂得恭敬兄姊,兄弟姊妹能和睦相处,一家人和乐融融,父母自然欢喜,孝道就在其中了。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弟子规-出则悌》逐字翻译注音

《弟子规》逐字翻译注音 ([清]李毓秀原著,华静7811译注,2013-10-2) 《弟子规》的这个版本,不仅能帮助中小学生学会为人处事的正确方法,而且能帮助他们加强古文素养。 <出ch ū则z é悌t ì> <出则悌>讲的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和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在这些规范中,训练小孩谦恭有礼,懂得尊重别人,自然容易融入团体,为大家所接纳。 兄xi ōng 道d ào 友y ǒu , 弟d ì 道d ào 恭g ōng 。 兄姐的道义是友爱弟妹,弟妹的道义是恭敬兄姐。 兄弟xi ōngd ì 睦m ù, 孝xi ào 在z ài 中zh ōng 。 兄弟姐妹 和睦相处,父母心中就快乐,孝道就在 其中。 ———————————————————————— 财物c ái w ù 轻q īng , 怨yu àn 何h é 生sh ēng ! 把钱财物品 看轻点,少计较,兄弟之间怨恨 怎么会 产生! 言语y án y ǔ 忍r ěn , 忿f èn 自z ì 泯m ǐn 。 讲话 包容忍让,那么不必要的冲突怨恨 自然会消失。 ———————————————————————— 或hu ò 饮y ǐn 食sh í, 或hu ò 坐zu ò 走z ǒu , 或者是喝饮料、吃东西,或者是就坐、行走等, 长者zh ǎngzh ě 先xi ān , 幼y òu 者zh ě 后h òu 。 都要长辈 在前面, 晚辈 在后面,这是礼让的美德。 ———————————————————————— 长zh ǎng 呼h ū 人r én , 即j í 代d ài 叫ji ào , 长辈 呼唤 别人时,应立即 替长辈传唤, 人r én 不b ú在z ài ,己j ǐ 即j í 到d ào 。 如果别人 不在,自己要立即回来向长辈报到,主动问是什么事,能帮则帮。 ———————————————————————— 称ch ēng 尊长z ūnzh ǎng , 勿w ù 呼h ū 名m íng ; 称呼 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不可以 叫 姓名,那不礼貌; 对du ì 尊长z ūnzh ǎng , 勿w ù 见xi àn 能n éng 。 面对 地位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不要 炫耀自己的才能,藐视尊长。 ———————————————————————— 路l ù 遇y ù 长zh ǎng , 疾j í 趋q ū 揖y ī;

《弟子规-出则悌》

兄弟姐妹一家亲 《弟子规-出则悌》 活动背景 社区围绕弟子规开展系列道德教育活动。这期主题“团结友爱”是继上期“百善孝为先”后的第二次道德教育活动。在熟悉领悟《弟子规-出则悌》知识 基础上,结合八德友学教育,由锦越老师们设计准备了这次的主题社区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情景剧懂得团结友爱,践行《弟子规》出则弟节“兄道友,弟 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活动形式:情景剧表演讨论明理体验践行(情景剧开不起来的情况下换成播放相关视频) 活动参与人:社区居民,家长和学生 活动前准备:播放静定音乐《永恒之地》 活动过程: 一、向孔子圣像行鞠躬礼。 二、师生行礼。 三、诵读《弟子规》之“出则弟”章并读出易解。 四、主持人发言 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客人,你们看,他们来了。 五、情景剧《皮鞋兄弟》 主人:(啦……唱着歌儿出厂,前面是右脚鞋,后面是左脚鞋) 我是个快乐的人,喜欢交朋友,嗨大家好,很高兴认识你们。 (右手指鞋)这是我的右脚上的鞋子,(左手指左脚鞋)这是我左脚上的鞋子,我总是喜欢先迈右脚,这样很舒服。(双手拍他们肩)好好工作哟,谢谢啦!(下场) 右鞋:我穿在主人右脚上,总是先走一步,作为皮鞋哥哥,我希望为弟弟开路,踏平一切坎坷,让弟弟走在后面多舒坦。(下场) 左鞋:(傲慢神态)凭什么?凭什么?每次他都走在前面,有好地段他先上, 有好事他先出头,出尽风头,一样的是鞋子,我不服!哼哼!看我找机会整整他!

(右鞋前,左鞋后一齐向前走) 右鞋:弟弟,前面有个大水沟,你可要当心呀……(回头) 左鞋:(不等右鞋说完,伸手一推右鞋)你给我下去吧!(右鞋掉入水沟)左鞋:可算到家啦,哈哈,今天真痛快!没了他,看我多快活。(手舞足蹈)哎呀,踩上了一堆香蕉皮(爬起又跌倒,捂着鼻子难闻)吆,臭死了。我光亮的身体不见了,右鞋大哥快帮忙擦吧……唉,他不在了,原来这路上有这么多危险啊,平日多亏哥哥为我带路呀!可是现在他不在了……自己成这样,主人还会要我吗? 主人:(寻找)咦?我的那只鞋呢?(闻左鞋)哎吆吆,这只也这么臭,脏死了,反正也没法了穿了,扔掉算了。(丢进垃圾箱) 孩子:(牵着右鞋)嘿,今天在水沟里捡到一只漂漂亮亮的鞋子,晒干了来穿呀。(走过垃圾箱)哎呦,我今天好幸运,这不是那只左脚上的鞋吗?哈……都归我啦。 左鞋:(低头,缩起来,脸红,不好意思)哥哥,我……我……我错了,该嫌你出风头,不该推你下水沟。 右鞋:(宽容地)没关系,咱哥俩是一对,谁也离不开谁,看,我们这不是又团圆了吗? 主持人:同学们,你是怎么对待兄弟姐妹的?怎么对待身边的同学朋友的?如果没有伙伴的支持和帮助,会怎么样呢?请大家轻轻地起立,立正,慢慢抬起左脚站立。坚持一分钟后,换另一只脚站立。请同学谈感受。 同学1:我站不稳,总是晃悠,觉得好累。 主持人:是的,你看我们的双脚是需要密切配合,团结协作的。同样,一个家庭中,也需要大家的团结友爱,齐心协力,相互帮助与扶持。在这方面,古人给我们做出了榜样。请看—— (播放《李绩焚须》《赵孝争死》) 学生领读:人生三乐第一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孟子.尽心章句上二十》主持人:同学们,陪伴我们最久的亲人就是兄弟姐妹,我们大家相聚在这里,同样也是没有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啊。我们每天一起学习,一起游戏,也时时上演着我们兄弟姐妹之间的悲欢离合小故事。下面就请听我们同学之间的真实故事。 学生一一上台,讲自己的故事。 主持人:愤怒对人是不好的,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常常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就生气,今天我们要来学习如何控制自己的脾气。当你和别人发生冲突时我们可以用停、想、选、做、评,这五个步骤来帮助自己。 六、情绪控制练习 1、停:了解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让自己先停下来,不要有任何反应,我们可以用下面几种方法来帮助自己放轻松: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译: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弟子规》全文及解释 第一章<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译:作为子弟所要谨守的规戒,古圣先贤所传下的教训,第一就是要我们在家能孝顺、出外能敬长,其次是敬业而守信用。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多关爱众生,亲近有仁德的人。如果德行培养差不多了,就可以去学习吸收经典的知识。 第二章<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译:父母叫我们,不可以慢吞吞的;父母交代事情,要勤快认真,不可以懒惰懈怠。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译:父母亲有所教导,要恭敬听取;父母有所责备,也要承担接纳。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天冷或天热,要关心父母亲的寒暖;早起或晚睡,定时的问候父母起居安好。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译:出门或返家,都向父母报告一声;居家作息有一定的规矩,工作行业则不要经常更换。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译:虽然是小事情,也不可擅作主张;如果擅自作主,就不合作为子弟的身分了。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虽然是小东西,也不可私自收藏;如果个个藏为己有,就会惹父母亲难过伤心了。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父母亲所喜欢的事物,我们要尽力准备妥当;父母亲不喜欢的,我们要留意避免。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译:身体如果受伤了,会让父母亲担忧;品德如果败坏了,会让父母亲蒙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译:父母亲喜欢我,要孝顺一点都不难;父母亲不喜欢我,我仍然孝顺那才是真贤能。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译:父母亲有过错,想办法劝谏让他们改正,但是要和颜悦色,要声音柔婉。●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译:如果父母不听劝谏,和悦的再劝,甚至用哭泣来求父母答应,就算被责打也无怨言。 ●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 译:父母有了病痛,侍奉汤药冷热苦甘亲自尝过;早晚照顾,不离父母身边。

弟子规全文解释翻译

弟子规全文解释—弟子规全文翻译 一、《弟子规》总叙(原文及译文) 【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译文】:弟子就是学生,规是规范。《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行为要小心谨慎,言语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到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 二、《弟子规》入则孝(原文及译文) 《弟子规》“入则孝”是学生主修的第一门课。入是在家。孝是善事父母,就是在家要善事父母。善事,一个是心,一个是侍。心即是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侍即是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我们能以这样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百善孝当先。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译文】: 父母亲叫你的时候,要立刻答应,不能迟缓;父母亲让你做事的时候,要马上去做,不能拖延偷懒。 对父母的教诲,要恭敬地聆听;对父母的责备,要顺从地接受。 子女照料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早晨要向父母请安。晚上要替他们铺好被子;伺候父母安眠。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 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 【译文】: 出门要告诉父母一声,回来也要通报一声,以免父母挂念。平时居住的地方要固定,选定的职业或立定的志向要努力去完成,不要轻易改变。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弟子规出则悌教案设计 读课文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 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 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 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 和睦相处。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以前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很少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 总是会打打吵吵。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 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点,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 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体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 个人呕气,也是不孝。所以,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 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故事给他们听,能够说会更好。历 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 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 的姊姊,还为他的姊姊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 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姊姊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 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的对待自己的姊姊,实在是非常难 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 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 的时间,几乎能够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 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 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协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 立这种友爱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 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 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孩子建立这个 友爱的观点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他一个观点,不能够让他感觉钱财 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 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从小他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 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都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 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能够说是反目成仇。在现 今的社会里头,我们能够见到非常多,为了争家产告到法院去,这些 都是很不应该的。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了这么大的纷争, 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所以弟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 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有财产的纷争,这个彼此的怨恨都会从此而产生。 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你能看得很轻,你就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能够减少很多 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因为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弟子规出则悌教学设计三篇

弟子规出则悌教学设计三篇 第一模块:进步分享(15分钟) 自己的本周的一个小故事 1、首先表扬上周姜勇成主动改错的事。 2、清明上坟。自己的情况介绍,我们家的习俗是烧经,上供,上土,插一根竹条,等等。我自己的遗憾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我很小的时候都去世了,每逢过节的时候都很想他们,自己没有尽过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3、请家长分享,说说自己和孩子学习弟子规的体会,孩子也一同上台。 4、、有时间自己再拿出放大镜,分享自己给夫人的奶奶送放大镜的事,奶奶很高兴。此外,上周做的好事也可分享,帮一位流浪在宁波的81岁的残疾军人的老师买了火车票,送回重庆。(事诸父,如事父) 第二模块:温故知新(20分钟) 复习上次学过的 1、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问家长和孩子们:吃东西的时候该怎么样?给长辈夹菜了吗?坐的时候让长辈先坐了吗?走的时候考虑长辈了吗?自己的东西有没有自己拿? 2、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兄弟姐妹同学常应什么事情吵架?能够把玩具先让给别人玩吗? 复习诵读:独木不成林

第三模块:诵读弟子规(15分钟) 开始诵读一遍(会背的孩子上台领背)请小朋友上台领背,注意 语速,提醒“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之后与他们一一 握手。(这个次有7位小朋友上台背诵) (休息10分钟) 第四模块:新课传授(45分钟) (一)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 1、先讲故事: 故事:仲由负米(带了一袋5公斤的米让孩子们来拎,孩子们很 积极) 子路是孔子的学生,非常孝敬父母,他因为家境贫寒,非常节俭,经常吃野菜。当家里没有米,他为了让父母吃到米,必须要走到百里 之外才能买到米再背回家,不过他却甘之如饴。后来父母过世,楚王 聘他当官,给他很优厚的待遇,出门有马车、饭菜很丰盛。但他没有 所以欢喜,反而时常感叹,因为父母已经不在了,他多么希望父母能 在世和他一起过好生活,即使他想再负米百里之外奉养双亲,都永远 不可能了。 1.引导发问 (1)行孝要即时,“子欲养而亲不待”。请家长先读,孩子们 再一起多读几遍。 (2)拿到一块美味饼干,第一个想到谁?(父母) (3)我们做父母的能做什么?把电脑桌面调一下、放大镜、洗碗、拖地、洗衣服、多打打电话 (4)祭祀的时候应该诚心诚意,鞠躬要90度,磕头要恭敬,就 跟去世的长辈在场一样。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 《》是清朝康熙时山西绛州人李毓秀所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弟子规出则悌全文解释,欢迎阅读参考~ 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 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 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出则弟】 什么叫“出则弟”?就是离开家里,或者我们要外出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注意我们的行为。请看第八条: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从第八条开始,就讲到如何与人相处。我们都晓得,一个人不能离开社会而自己独居。既要与众相处,我们就不得不注意我们的言行举止,我们的行为,我们一切的造作,都要特别的留心注意。这里一开头就讲“兄道友,弟道恭”,在家里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能跟兄弟姊妹和睦相处。 此地的“兄道友”,“道”就是做哥哥的如何来跟弟弟相处。“弟道恭”,弟弟又应该如何来对待哥哥。“兄道友”,这个“友”就是友爱。做哥哥的要友爱弟弟,做弟弟的要恭敬自己的兄长,还有姊妹,彼此都要互相的尊重。

有很多家长曾经这样抱怨过,他说孩子没有一天不吵架的,每天总是会打打闹闹。我们晓得,虽然子弟在家里,他们是玩乐也好,是真的吵架也好,从小父母就要灌输他们观念,让他们知道兄弟姊妹就好像是树干、树枝一样,都是生活在一起的,如果吵架就是不孝;两个人怄气,也是不孝。因此,如果兄弟姊妹有吵架的时候,身为父母的应该要晓以大义,如果能讲一些给他们听,可以说会更好。 历史上有很多这种孝悌的故事,譬如说唐朝的李绩。李绩当时已经贵为像宰相那么大的一个臣子,当他年老的时候,他还不忘照顾他的姐姐,还为他的姐姐熬煮稀饭,不小心当中,一阵风吹来,火就把李绩的胡子给烧焦了。我们想一想,当姐姐年纪这么大了,李绩年纪也不小、也已经老了,他还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姐姐,实在是非常难能可贵。 而且我们想一想,兄弟姊妹的相处,往往比父母还要长久。因为我们距离父母的年龄,相差一段很长的时间,但是跟兄弟姊妹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几乎可以说从小一直到我们终老,所以相处的机会非常的多。更何况童年的时候,非常的难得,从小我们懂得尊敬自己的兄长,做兄长的懂得爱护自己的弟妹,不但你在家里能和睦共处,将来在社会上也能与人互相的包容,互相的帮助,互相的关怀。所以,从小能建立这种友爱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再看下一句: “兄弟睦,孝在中”。如果兄弟姊妹在家里能和睦共处,这个就是属于孝道了。怎么说?如果你经常跟兄弟姊妹吵架,让父母操心,每一次要把爸爸妈妈气得半死,这就是不孝了。所以,从小让孩子建立这个友爱的观念非常的重要,因为影响将来非常的大。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也就是说孩子在家里从小就要建立一个观念,不可以让他感觉钱财非常的重要。当然钱财也是重要,我们要教他懂得节俭,教他要从小就要爱惜家里的物品。如果他从小知道这个物质享受非常重要,而且相当的重视,他对钱财看得那么重,将来会有很大的祸害。为什么?中国传统的社会,一旦父母百年之后(就是往生之后),往往为了争田产,兄弟姊妹彼此不能和睦相处,甚至是反目成仇。在现今的社会里,我们可以见到非常多,为了争家产告到法院去,这些都是很不应该的。如果父母当时晓得留下财产会起这么大的纷争,一定不愿意留这么多财产让子女争吵。 所以孩子在家里,身为父母的也要告诫他要节俭,有道是“勤俭持家家业盛”。如果不能勤俭,把物质、钱财看得非常重,很重视物质的享受,将来如果面对财产的纷争,这个彼此的怨恨会从此而产生。所以能轻财物,我们把物质看得很轻,就会有布施的心,会把你多余的财产、多余的财物分散与人,同时也可以减少许多的怨恨,很多的纷争都是由于钱财太多所引起的。 除了钱财外,“言语忍,忿自泯”。为人父母的在家里也要特别关心你的小孩,他们的互相对谈当中,是不是言语很粗鲁?是不是讲话非常的急,会伤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