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单元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4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时间:5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语,“共享经济”“朋友圈”“微信红包”“自拍”……这些流行语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化。这表明( )

①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②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③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④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实践

A.①②B.①④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B。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流行语,这些流行语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社会生活的变化,表明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意识源于社会实践,①④当选。材料强调的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没有强调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②不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推动社会发展。

2.《前进吧,中国共产党》唱响了大江南北,它雄壮豪迈,唱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心声,激发了党员的斗志;这首歌抒情感人,唱进了群众的心里,凝聚了人心。歌曲是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传道”的生动载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效果。这给我们的历史唯物主义启示是( )

①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力量,把其摆在重要位置

②社会意识的变化往往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③全面从严治党要坚持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④反映时代要求的社会意识支配社会实践的发展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解析:选C。歌曲是“传道”的生动载体,具有潜移默化的宣传教育效果,可见应高度重视社会意识的力量,①入选;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要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③入选;②中“独立于”说法错误,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存在;④观点错误,夸大了社会意识的作用,应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3.近年来,我国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改革,深化以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为原则的“三权分置”改革,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三权分置”改革 ( )

①表明实践基础上的制度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

③符合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客观规律

④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

A.①③B.①④

C.②④D.②③

解析:选C。“三权分置”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②当选;“三权分置”改革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符合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客观规律,④当选。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①说法错误;“三权分置”改革不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③不符合题意。

4.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了将诉讼时效从2年延长至3年,将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下限标准从“十周岁”降到“八周岁”等方面的调整,这些规则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这表明( )

①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社会进步

②民法总则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具有随意变化性

③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修改民法总则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的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选C。“这些规则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国家治理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表明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能促进社会进步,①正确;民法总则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但不具有随意变化性,②错误;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③说法错误;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国民法总则作出相应调整,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修改民法总则是由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的,④正确。

5.2018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改革也是一场革命,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改革是一场革命,因为它( )

①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能够不断地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进步

③从根本上变革原有制度,使社会主义社会充满生机和活力

④遵循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是推动中国发展的强大动力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选D。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生产实践,而不是改革,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①不选;③中“从根本上变革”表述错误,排除;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6.新时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有始有终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这是基于( )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引导者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坚持群众观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④正确的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D。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但不是社会变革的引导者,①错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②错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正确的价值选择,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7.中央强调,要科学统筹各项改革任务,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突出重点,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处理好改革“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关系,突破“中梗阻”。上述要求体现的方法论是( )

①把握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②辩证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③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④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选D。“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强调要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③正确;对准焦距,找准穴位,击中要害,突破“中梗阻”,强调要统筹兼顾,抓住主要矛盾,④正确。①②不符合题意,排除。

8.列夫·托尔斯泰说:“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玮说:“人生的价值,即以其人对于当代所做的工作为尺度。”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③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④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在于客观条件是否具备

A.①②B.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C。不是所有的个人活动都能对社会发展产生促进作用,①错误;从材料中的两种观点可以看出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③正确;④中“关键”表述错误。

9.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作为文化素养的核心具有稳定性

③从根本上符合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④是民族振兴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石

A.①②B.①③

C.③④D.②③

解析:选B。依据材料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仅能够为国家发展助力,更能够为民族进步铸魂,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①③符合题意;②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教育是民族振兴以及社会进步的基石,④不选。

10.你知道吗,土豆不但可以吃,还可以用来发电。将土豆制成电池,你只需要两块金属,一块作为阳极,如锌;另一块作为阴极,如铜;土豆内部的酸性物质会与锌和铜发生化学反应,当电子从一端流向另一端时,电能就释放了。有科学家一直在推动“土豆电源”的构想,试图为世界各地偏远的小镇和村庄提供照明。材料体现的哲理是( )

①新价值的创造能够改变事物的原有属性

②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③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④观念创新为事物价值的转换提供了根本途径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C。新价值的创造要依赖事物原有属性,而不能改变事物原有属性,①不选;土豆被用来发电,是因为土豆具有相关的属性,这说明事物价值的转换依赖于事物属性的多样性,②正确;土豆新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的创造性的发挥,这说明价值在根本上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③正确;观念创新不是事物价值转换的根本途径,④错误。

1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勇敢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这一要求是基于( )

①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②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③只有树立崇高理想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②④

解析:选B。“用中国梦激扬青春梦,激励学生自觉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成为勇敢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体现了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说明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②不符合题意;③说法过于绝对。

12.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某市民说,幸福就是工资再高一点,晚上少加班;某职业经理人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我要把公司做成一个世界品牌。这说明( ) A.正确的价值判断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B.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C.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

D.幸福感源于人们的主观感受

解析:选C。不同的人对幸福感的诠释不同,说明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价值判断也不同,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强调社会发展规律,也没有涉及价值判断因时而异,A、B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说法明显错误。

13.感动中国人物秦玥飞是美国耶鲁大学的高材生,他放弃跨国公司的高薪,毅然选择回国当“村官”,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六年来,他带领村民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山茶油产业,实现“造血”致富,赢得村民一致拥戴,先后获得“最美村官”“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秦玥飞的事迹表明(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②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

③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

④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解析:选B。秦玥飞在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实现了人生价值,表明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①当选;②错误,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秦玥飞的事迹表明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也是价值的享受者,③当选;④错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和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是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

14.“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身边的人们追逐很多,可你的目标只有一个。刀剪越磨越亮,照见皱纹,照见你的梦。吆喝渐行渐远,一摞一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感动中国的磨刀老人吴锦泉,多年来一直把自己磨刀挣的辛苦钱捐助给灾区和一些困难群众。老人的善举启示我们( )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价值观对改造世界具有决定性作用

④人们的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总是统一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A。老人把自己磨刀挣的钱捐助给灾区和困难群众,说明老人的人生价值是在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实现的,①正确;老人的善举帮助了灾区和困难群众,对社会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说明人生价值是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的,②正确;③说法错误,价值观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④说法太绝对,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不一定总是统一的。

15.“青年时代,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有利于走好一生的路。”习近平总书记这一要求是希望青年( )

①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②要善于利用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

③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要坚定理想信念,全面提高个人素质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选B。“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体现了要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①当选;“选择吃苦也就选择了收获”“青年时期多经历一点摔打、挫折、考验”,是希望青年要有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③当选。材料没有强调客观条件和理想信念,②④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7月17日,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在央视综合频道隆重开播,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和热议。专题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历史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起笔”,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国防军队、党的建设各领域改革“运笔”,再到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收笔”,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回答了“为什么改”“往哪儿改”“为谁改”“怎么改”“如何改到位”等重大问题,突出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高瞻远瞩、直面难题、勇于担当,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攻坚克难,砥砺奋进,开启并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非凡历程,充分体现了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价值取向。

结合材料,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哲学依据。(20分)

解析:本题的知识限定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问题指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哲学依据。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改革的性质和目的、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标准等方面加以说明。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人民的呼声。(5分)

(2)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将改革进行到底的根本目的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5分)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是对人民群众主人翁地位和首创精神的尊重,体现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5分)

(4)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将改革进行到底,充分体现了改革为了人民,依靠人民,让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价值取向。(5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神马”“辣么美”“表酱紫”……不知从何时起,这样的网络新词开始充斥到社会生活中。南宁一位小哥在录制失恋视频中表示难受想哭,结果因为他的一口方言,大家听成了“蓝瘦香菇”。“蓝瘦香菇”一时成为网络新词。对此,有人认为,网络新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能够爆发人类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接地气”的网络用语,是对社会现象的集融,能帮助人们更便捷也更有趣地交流。但也有人认为,大量使用网络新词,严重影响了词义句

意的表达,会对传统的汉字文化造成伤害,网络新词实则是对汉字文化的一种亵渎、对中国传统汉字文化的曲解和不尊重。

(1)针对网络新词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16分)

(2)网络新词的推广和使用需谨慎,请你就此提出两条建议。(4分)

解析:(1)知识限定是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问题指向针对网络新词的使用有两种不同的观点的原因,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主体差异性方面分析说明。(2)属于建议类题目,可围绕网络新词的推广和使用,从传承汉字文化、尊重汉字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所处的社会实践等不同,决定了对网络新词是否应该使用的态度不同。(6分)②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网络新词使用的认识和评价也会不同。(5分)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因人而异。针对网络新词的使用问题,由于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看法的产生。(5分)

(2)在传承汉字文化的基础上,处理好汉字文化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尊重汉字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4分)

高中政治-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生活与哲学)高考复习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生活与哲学) [知识网络]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寻觅 社 会的 真 谛 社 会 发展的规律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旧的社会历史论的局限性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社会历 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观点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 实践意义(两个重要保证) 实现人生价值 价值与价值观 人的价值(价值的含义、对人的价值评价)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价值观的含义、导向作用) 自觉遵循社会发 展的客观规律 价值判断的含义 价值选择的含义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主体性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人的价值实现离不开对他人、社会的奉献 个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要以人合乎群众利益为准绳 崇高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 有价值的人生是永恒的 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劳动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的实现途径(阶级斗争、改革)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 坚定信念,铸就辉煌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doc

2019届高考政治考点备考专项复习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①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第一,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以及不同阶级、阶层的人们,其交往方式存在差异,表现在交往时使用的语言、符号、器物和行为举止等。第二,这种交往方式的差异受各自文化的影响,如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文化程度等。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第一,不同的文化环境、知识素养和价值观念,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深度和广度,影响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目的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第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特别提示】1、文化只是影响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因素之一,自然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阶层等都会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到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切不可夸大文化在这些方面的影响。 2、区别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交往方式强调的是人们之间如何交往,体现的是人们之间的行为模式;思维方式强调的是人们如何思维,体现的是人们分析、思考问题的方式。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①潜移默化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第二,文化对人的影响虽然是潜移默化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

感悟文化熏陶的过程。②深远持久的影响。第一,文化对人的影响,无论表在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上,还是表现在生活方式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是深远而持久的。第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特别提示】1.潜移默化与深远持久的区别:“潜移默化”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无形性和非强制性;“深远持久”强调的是文化对人影响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前者更强调影响的方式,后者更强调影响的时效性。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但是人们并不是消极被动的接受文化的影响。人们具有主观能动性,往往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喜好做出自己的选择。我们应该自觉接受科学的、健康的文化的影响,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的影响。3.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永不改变。【应用指导】1.观察生活中的文化礼节、总结其所代表的文化氛围,认识其对社会生活以及人们交往的影响。2.用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的知识,认识大陆和台湾之间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的。3.总结长城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的文化遗产,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3. 说明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注意:文化塑造人生,这里的“文化”是指先进文化、优秀文化。1.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的文化作品,能够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得到提升。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不断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2019-04-08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重点知识.doc

2019年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政治生活》 重点知识 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 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 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渠道: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

网上评议政府公民参与民主监督意义: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利于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公民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要负责地行使监督权,为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监督权;要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34 2019-07-30 公民、政府、党、人大、民族宗教、国际政治【一般主要考查“原因”、“措施”】1、公民的政治生活——公民如何参与政治生活?①要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履行……政治义务(掌握2个权利,3个义务)②要坚持……基本原则(掌握2个原则)③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政治权利与义务关系④公民参与政治的途径与方式(掌握“民主决策的方式与意义”、“民主监督渠道和意义”)【联系:公民求助或投诉的途径与方式】⊙公民政治权利与自由: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监督权、6项政治自由⊙公民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与利益⊙公民参与政治的基本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统一原则、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意义:有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2019届高考政治第一轮考点总复习训练27

第十四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三十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苏东坡《赤壁赋》中写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下列说法中与苏东坡观点相近的是()。 A.静者静动,非不动也。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B.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D.事物和状态不过是我们的心灵所采取的一种观点 解析此题只要真正读懂引文中的语意,不难选出正确答案来。B、C两项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D项否认运动的物质性或客观性。答案 A 2.《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 D.离开物质谈运动的精神万能论观点 解析题干中观点,否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不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答案 B

3.生物进化论指出,动物是地球上生物进化的结果。动物产生后,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动物慢慢发展到高级哺乳动物,进而由类人猿进化到人类,产生了人类社会。这说明()。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②自然界是本来就存在的物质世界③上帝创世说是背离客观实际的④人类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 解析材料主要说明的是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并没有体现人类社会是如何向前发展的,故①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含①的选项,故选A。 答案 A 4.康德在其撰写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指出,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这一观点()。 A.承认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 B.否认了意识现象的存在,陷入了“一元论”的泥潭 C.认为意识能够创造物质,是典型的客观唯心主义 D.否认了自然界的物质性,把宇宙看成是意识的产物 解析“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说明物质是构成宇宙的基础,A项正确。 答案 A 5.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在暗能量的作用下,宇宙的确是无限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提纲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复习提纲 本单元属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识人和社会,把社会生活的本质归结为实践,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从而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到社会历史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一、历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普遍规律: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解决: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意义: 二、价值观 价值的含义: 人的价值:人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人生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 价值观的含义: 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及方法论: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含义及关系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特征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影响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因素 怎样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怎样正确处理个人、他人、社会集体利益关系? ★价值的创造与实现:(怎么办?) 三、人生观:(综合探究)(注:考纲中无) 理想的含义及作用: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生的奋斗目标, 也是推动人们前进的强大动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内容及地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体系的主题。 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 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个人 才能的手段,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历史唯物主义的主要原理 一、历史观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表现为: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并非完全同步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和普遍规律的原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

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选修三专题二主观题训练-教育文档

专题二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以英国和法国为例 1.2019年7月,特蕾莎·梅正式接任英国首相,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二位-陛首相。她在上任后的首次演讲中讲到:“我刚去过白金汉宫,女王陛下要我组建新政府,我接受了。”“卡梅伦领导了一个统一的政府,我也将本着这种精神执政。不是所有人都清楚,我所在的党的全称是保守和统一党,其中的“统—”一词对我而言至关重要。”“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而会因你的利益而奔走。”“我们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而不只是为少数特权阶'绷良务的国家。“ 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英国政体,指出英国女王的政治地位。(3分) (2)从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的角度,分析特蕾莎政府要让英国成为一个为每个人服务的国家的荒谬性。(6分)2.自脱欧公投后,英国国内一些议员和贵族勋爵试图阻止英国退出欧盟。为了能组建一个“强大稳定的领导班子”,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宣布,经内阁会议决定,政府将于2019年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该议案获下议院投票通过。选举后保守党尽管仍是议会最大党,但所获议席未过半数,只能与北爱尔兰民主统一党结盟,组建少数派政府,这一选举结果也给后续的脱欧谈判增加了更多不确定因素。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英国此次大选,指出英国内阁所享有的权力。 (2)从英国政体角度,分析提前大选的结果为什么会给脱欧谈判增加更多不确定因素。 3.面对国内“脱欧”纷争,女王坚称不会“选边站”,将根据英国政治传统一直保持“政治中立”。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2019年2月1日,下议院投票通过政府提交的“脱欧”法案,授权特雷莎·梅启动“脱欧”程序。3月1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批准了该法案。5月3日,特蕾莎?梅宣布提前大选,她希望扩大保守党在议会下院中席位的领先优势,以避免在“脱欧”进程上被反对党掣肘。 结合材料,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英国女王在“脱欧”问题上保持“政治中立”的原因。(3分) (2)在英国“脱欧”进程中,议会与政府是如何实现权力分立与制衡的。(6分) 4.英国脱欧,卡梅伦辞职。2019年7月,由于竞争对手的退出,现年59岁的特蕾莎·梅被确认接替卡梅伦,提前当选英国保守党领袖和英国新首相。特蕾莎·梅将成为继撒切尔夫人之后的第二位女首相。她在胜选后发表讲话时说:“我领导的政府不会被一小撮特权群体的利益驱使……我们做重大决定时,我们想的不是那些有权之人……我们将尽一切所能帮助所有人……把英国打造成一个为所有人,而不是少数特权阶层服务的国家”。结合材料,运用《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英国首相的政治地位并说明它是如何产生的。(4分) (2)特蕾莎.梅的承诺能实现吗?请运用英国政体的知识加以说明。(5分) 5.美国于2019年6月8日提前举行大选。首相特蕾莎·梅表示,英国正在进行脱欧的谈判,英国政府有完整的计划来设计未来英国与欧盟的新关系,这是符合国家利益的,但是却遭到工党等其他政竞的激烈反对。工党威胁要投票反对英国政府与欧盟速成的协议,上议院的议员已经发誓要跟政府对抗到底。特蕾莎·梅在此时宣布提前举行大选,意在扩大保守竞在议套下议院的议席数量,使她推行英国“脱欧”的各项政策更具权威性。 结合《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运用“英国的议会和政府”知识,分析说明英国首相为什么要提前举行大选。(5分)(2)结合材料,运用“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实质”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英国的“脱欧”政策遭到工党反对所体现的道理。(4分) 6.2019年英、法两国先后发生了政府更迭。7月13日,刚当选为保守党新领袖的特丽莎·梅在觐见英国女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历史唯物主义)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历史观)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原理】:区别:①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的内容是物质生活资料生产方式。社会存在还包括社会环境、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社会经济地位、社会实践、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等。②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主要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科学、艺术、宗教、哲学等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式。 联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但它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又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②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运用】①只适用于人类社会的现象,强调社会意识的反作用是和唯物论的意识反作用是相通的。②注意原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对应。强调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时只能用物质决定意识;③在强调社会产生的某种精神时,多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④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内容】: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①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③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

2019届高考政治备考一轮复习【E】公民的政治生活(含答案)

2019届高考政治备考一轮复习 E 公民的政治生活 (2018·陕西工大附中第八次适应性训练)16.2019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正式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劳动教养是将违法尚不够刑罚处罚的人员,进行强制性劳动教育改造的一种行政措施。在实践中,这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做法没有司法程序作为保障。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后,国家将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 这表明国家 ①维护法律权威,保障基本民主权利②尊重保障人权,促进社会和谐 ③坚持依法治国,创新社会治理模式④完善立法程序,建设法治政府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答案】A (2018·太原市第五中学5月月考)16.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全国人大代表建言依法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合进程,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工可以参加居住地社区居民委员会的选举。农民工参加居住地社区居委会的选举 A.赋予了农民工参与国家管理的基本政治权利 B.拓宽了农民工参与民主决策的渠道 C.保障了农民工参与民主管理的权利 D.提高了农民工有序政治参与的能力 【答案】C (2018·太原市第五中学5月月考)17.近日,“业主凑26万买高音炮反击大妈广场舞”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发地温州市的鹿城区委宣传部表示,住户作为广场舞噪音的受害方,其心情可以理解,但不提倡采用“以噪制噪”这种易于激化矛盾的方式。由此可见 ①基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②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做到依法有序③中国共产党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④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2018·山大附中高三5月月考)17.近日,“业主凑26万买高音炮反击大妈广场舞”的消息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事发地温州市的鹿城区委宣传部表示,住户作为广场舞噪音的受害方,其心情可以理解,但不提倡采用“以噪制噪”这种易于激化矛盾的方式。由此可见①基层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对人民负责②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要做到依法有序 ③中国共产党发挥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④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辅相成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2018·江西师大附中、鹰潭一中高三联考)16.国家互联信息办指出,在全国范围内集中部署打击利用互联造谣和故意传播谣言的行为。微博在汇集明智的同时,也可能成为谣言散布的途径。传播学上有这样的公式:谣言=事件重要性×事件模糊性×公众判断力。因此当有重要事件发生时() ①大众应避免盲从,理性地判断②传媒应承担社会责任,防止消息扩散 ③个人可以快速传播,自由行使权利④政府应及时发布信息,谣言止于公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2018·孝感高级中学高三五月模底)17.某市社区普遍建立了“和事佬协会”。“和事佬”由具有一定威望和相关工作经验,具备一定纠纷调解能力的居民担任。通过“身边人掺合身边事”,实现“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的社会安定目标。该市化解社会矛盾的经验是

2014届高考政治二轮专题集训: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选择题 1.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因为() ①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必须通过实践突破原有历史条件对人的限制③人民群众的认识一定具有真理性④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幸福感是人们对生活满意程度的一种心理体验,它以一定的物质财富为基础,但在现实生活中,幸福感的提升与物质财富的增加并不一定同步。这说明()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③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促进作用④社会意识的变化独立于社会存在的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3.家庭农场搞的是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但它的主要劳动力仍是家庭成员。以家庭为单位,可以方便农场经营决策,提高效率。要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必须() ①增强农民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性②从实际出发,按农业生产规律办事③承认农业生产中的联系是主观的④使农业生产关系适合农业生产力状况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贯彻了中共十八大关于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的要求,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 ①有利于调整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②有利于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③是我国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的根本动力④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要求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5.国务院机构改革重点围绕转变职能和理顺职责关系,稳步推进大部制改革,实行铁路政企分开,整合加强卫生和计划生育、食品药品、新闻出版和广播电影电视、海洋、能源管理机构,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这说明()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③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④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则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6.自古以来,中国就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对中国的大多数老人来讲,养老的意义是回归家庭生活。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加剧,家庭的养老功能将逐渐弱化。要解决养老问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养老观念,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材料表明() 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④个人应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我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多次表明,中国改革要啃“硬骨头”。下面对改革认识正确的有() ①改革是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②改革是辩证的否定,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③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④改革

2019届高考政治知识点复习专项训练20

单元排查强化练(十二)(教师用书独有) A组易错排查练 1.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2018·北京卷,26D) 提示:×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需要政府发展公共文化事业。 2.英雄家书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2018·北京卷,27④) 提示:×英雄家书,根源于抗日战争的革命实践,而非根源于大众文化。3.新农村文化建设要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2014·山东卷,30A) 提示:×要改造农村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4.文艺表演应该立足于满足市场需求。() (2013·天津卷,5③) 提示:×文艺表演应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 5.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 (2013·广东卷,31①) 提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人民大众的文化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6.文化建设应当改造腐朽文化并取缔落后文化。() (2011·山东卷,21D) 提示:×文化建设应改造落后文化并取缔腐朽文化。 7.校训宣传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 (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20④) 提示:×校训宣传并不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途径,基本的途径应是“践行和行动”。 8.弘扬主旋律是先进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2018·江苏单科,23①) 提示:×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在于培育“四有”公民。 9.经典文化才是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 (2018·江苏单科,22C)

提示:×经典文化并不一定就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人民群众需要的是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 10.扩大了群众文化权益,让群众广泛享用文化成果。() (2018·海南单科,15④) 提示:×有利于实现群众文化权益,而不是扩大权益。 11.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10·安徽卷,8①) 提示:×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有区别又有联系。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2014·江苏单科,3C) 提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13.“不妄、不苟、不敢”这一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是要坚守传统的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2014·广东卷,31④) 提示:×要继承和发展优秀的传统名节观和价值取向。 14.科学文化修养越高则思想道德修养越高,思想道德修养是科学文化修养的基础。() (2014·天津卷,11BC) 提示:×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15.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应当优先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2011·山东卷,21C) 提示:×既要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又要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没有先后之分。 B组高频强化练 1.多年来,春晚逐渐成为中国人不可缺少的文艺大餐。但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人,对春晚的评价也会有所不同。这种差异存在说明() ①人们对文化需求呈现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②人们的文化欣赏水平与年龄和

xxxx新题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新题分类汇编: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高考真题+模拟新题)课标文综38.(1)D2、C2、B1(2)E2(3)P1、P2[2011·安徽卷] 《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1)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 ★观点评说 同学乙说:“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2)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 ★感悟反思

(3)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课标文综38.[2011·安徽卷] 【答案】(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考生若从统筹城乡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作答亦可) (2)基层民主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3)重视保障民生和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同学们关注安徽发展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1)D2、C2、B1[2011·安徽卷] 【解析】本主要考查科学发展观、财政的作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设问考查确立上述目标的依据,而表格集中反映了安徽省重视财政民生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扩大消费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产发展,解决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增加财政的民生支出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据此即可组织答案。 (2)E2[2011·安徽卷] 【解析】本考查坚持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本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把握。联系设问,本题具体考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让百姓自我管理的合理性,因此,答案的组织既要从基层民主自治

2019届高考政治总复习课时跟踪检测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四)求索真理的历程 一、选择题 1.上海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在30多年积累的基础上,经过3年多的不断探索,2014年终于把“香菇工厂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们提出并验证成功的新型“基于二次培养的香菇工厂化生产工艺”,生产成本更低,自动化程度更高,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是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际领先技术。这说明()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主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②科学实验探索世界规律是实践的重要形式 ③实践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的活动 ④人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揭示创造真理的过程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选B①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④错误,人不能创造真理。②③正确且符合题意。 2.右图《可以吃,不可以吃》漫画给我们的哲 学启示是()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B.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 C.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解析:选B本题考查实践。漫画《可以吃,不可以吃》的问题,说明实践不断产生新问题、提出新要求,并通过实践来检验,B项正确;其余选项与漫画寓意不符。

3.一直以来人们对彗星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彗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欧洲航天局于2014年11月通过“罗塞塔”号探测器向彗星“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核成功发射着陆器“菲莱”。对彗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 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直接动力 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彗星认识的深化发展 ③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彗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④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彗星认识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②③ C.②④D.①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实践及认识工具。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好奇、兴趣和遐想”只是一种观念,而没有付诸实践,①说法错误。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未必能确保彗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③错误。 4.下图漫画《过沟方案》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在社会实践中不断认识和改造规律 B.认识主体立场不同得到的方法也不同 C.要注重发展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D.勇于实践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 解析:选D A项中“改造规律”说法错误。B项观点过于绝对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高三政治互研组 面对目前严峻的高考形式,结合我校高三文科生的具体情况,如何确保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有序进行,使学生有效的进行复习,为2019届高考的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高三政治组经过互相讨论,精心的策划,周密的安排,特制定本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计划,以便指导我组教师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一、学情分析 本届只一个文科班,总体学生基础差,所以一轮复习要采用新授课的方式进行。 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比较懒惰,缺乏主动性,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不能识记,因此也就没有建立起知识网络。 2.学习方法欠缺。部分同学对知识死记硬背,不能理解记忆,所以识记完遗忘的也快;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没有过程性标志;没有纠错的习惯。 3.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大部分学生与考纲要求的四个能力目标差距很远,部分具备基本的获取信息和解读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4.做题方法欠缺,缺乏基本的审题能力,尤其是非选择题,往往是答非所问,或者是张冠李戴。答题语言不规范,口语化现象严重;不能条理化,逻辑不严密等,非选择题是学生失分最严重的部分。 5.不关注生活,不关注时政,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差 二、复习目标 基础能力过关:发展基本能力(包括识记能力、运用能力)、掌握基本方法(主要是答题方法),一切围绕“夯基”进行。 具体目标: 1. 基础知识方面: ①能记住考纲要求的课本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理论 ②能够举出典型的事例来论证。比如,复习知识时要链接时政和生活。 ③能够对易错和易混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弄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④你画出课、单元、模块知识图

2. 能力技巧方面: ①知道政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常见的类型,并掌握每种类型题的作答方法 ②能熟练运用解题技巧、避免低级失误,做题效果得到提升。 ③学会用规范的术语、政治思维解决政治学科问题。 三、具体计划 4本必修:必修1《经济生活》、必修2《政治生活》、必修3《文化生活》、必修4《生活与哲学》 (一)一轮复习时间安排(2018年8月——2019年4月)具体如下:2018年8月——2018年月10月《经济生活》 2018年10月——2018年月12月《政治生活》 2018年12月——2019年月2月《文化生活》 2019年2月——2019年4月《生活与哲学》 目前复习状态:进度:《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二)复习措施 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式。首先根据考纲对知识点进行点拨明确方向;其次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对重点知识详解并拓展延伸;最后是随堂训练,知识内化,能力提升。在复习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案结合: 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会,进行集体备案,正确把握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力避盲目性。结合学情,进行个案备写,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第二、课堂教学目标突出“精、细、实”: 每位老师要根据学情精心计划,一轮复习要不留死角,按考纲要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课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探究有效课堂,规范教学行为,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第三、精选试题,与高考接轨: 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加大对高考政治试题的研习,加强针对性。特别是要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练习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批

2019届高考政治总复习随堂训练题45

生活与哲学选修6 专题四 1.2018年8月13日,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伦敦碗”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激情。据了解,建造主场馆“伦敦碗”所用的低碳混凝土来源于工业废料,较一般水泥含碳量低于近40%。“伦敦碗”的科技含量“很低调”。科技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的兴起和发展,每一届奥运会的演进也总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密不可分。 (1)科技进步对道德发展产生哪些影响? (2)有人认为,既然科技能推动人类不断挑战自我,那么就应当允许把最前沿的科技应用于体育事业。请从科技伦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 2.(2018·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某著名大学根据科学技术整体化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以前本科毕业设计“一人一题,一个导师”的个体培养模式,实行团队合作培养模式。按照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程项目的设计、分析、样机制作等工作,集体完成一篇项目总结报

告并进行论文答辩。 结合材料和科技伦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 答案:该模式为不同专业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提供了平台,适应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 3.“网络水军”是指有组织地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话题或人物,以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某些人或产品目的的群体。随着网络“民意”愈来愈深地影响现实舆论,个别网络运营商嗅出了其中的商业价值,组织雇用“网络水军”,肆意妄为,大赚昧心钱,已经突破了道德底线。 (1)“网络水军”的行为,可能违背哪些网络伦理原则? (2)为防止网络运营商和“网络水军”突破道德底线,请你提出合理化建议。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中“商业价值”,判断出所违背的网络伦理原则。第(2)问应从国家社会、网络经营者、公民自身三方面提出建议。 答案:(1)不得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 (2)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②树立公德观念,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③培养职业精神,践行职业道德,做到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④依靠法律和行政手段,遵守网络世界的伦理原则。 4.“中国生物安全网”消息:中国政府已经批准了转基因大米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题(有答案)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练习题(有答案) 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四单元测试题试卷Ⅰ 一、选择题(本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 C.社 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D.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的关系问题 2、“昼出耕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荫学种瓜。”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A.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无关 B.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C.人的意识与自然环境无关 D.自然环境决定人 的意识 3、鲁迅先生说:“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方捡煤渣老婆子深受的酸辛,灾区的饥民,大约总不会去种兰花,像阔老太爷一样……”这段话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的道理是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 具有反作用③每个人的意识,要受到社会生活的制约,取决于他们 的社会地位、生活环境④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④ 2009年3月27日至28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动员会议在北京召开。回答4―5题: 4、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伟大实践的产物,同时它又指 导我们不断取得改革开放的新胜利。这一论述主要体现了 A.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道理 B.社会历史由人的目的决定的道理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辨证关系 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 5、从社会历史观的角度看,我国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哲学依据是 A.意识对于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B.各种各样的社会意识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 C.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D.社会意识总是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国务院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地方机构改革稳步推进。回答6―8题: 6、政府机构改革是 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主要说明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 7、一定社会上层建筑所包括的内容 A.是一切阶级的意识形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计划

2019届政治一轮第一阶段复习计划 周党高中高二政治学科组2018 5/23 我县2019届高三复习备考工作已经启动,结合我校2019届现高二文科生的具体情况,我们现高二政治组经过多次讨论,形成初步意见,初步制定下届高三政治一轮第一阶段复习计划,以便指导我们有目标、有计划地组织教学。 一、学情分析 本届共3个文科班,政治学科的继续发展主要受以下4个因素的制约。 1.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比较懒惰,缺乏主动性,不主动预习,不主动复习,考纲要求的知识点不能识记,也就没有建立起知识网络。 2.部分学生离考纲要求的四个能力目标,有较大差距,部分具备基本的获取信息和解读的能力,但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差。 3.特别是经济生活部分,没有分科,学生根本没用心学,复习压力较大。我们准备借鉴新授课的方式进行复习。 4.相当部分学生还没找到解答主观题得方法,被动应付,心存恐惧。需要帮学生树立信心。 但我校政治学科也不是一无是处。从高一分科后开始,我们就转变思想,着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部分学生已经找到了学习方法,点燃了学习政治的信心。我们可以利用这部分学生可以带动、帮助更多的学生学好政治。 二、复习目标 基础能力过关:发展基本能力(包括识记能力、运用能力)、掌握基本方法(主要是答题方法),一切围绕“夯基”进行。 具体目标: 1. 基础知识方面: ①能准确记住考纲要求的课本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关系和基本理论 ②理论联系实际,把学到基础知识和生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结合起来理解。 ③能够对易错和易混的知识点进行比较,弄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④能抓住关键词构建知识网络,能默写和解读思维导图。 2. 能力技巧方面: ①知道政治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常见的类型,并掌握每种类型题的作答方法 ②能熟练运用解题技巧、避免低级失误,做题效果得到提升。 ③学会用规范的术语、政治思维解决政治学科问题。 三、第一阶段具体计划 (一)初步计划复习必修一《经济生活》的前四课和《文化生活》全部 一轮复习时间安排(2018年5月15日——2018年7月10日)具体如下:2018年5月15日——2018年月6月15日《经济生活》 2018年6月16日——2017年月7月10日《文化生活》 (二)复习措施 一轮复习主要是夯实基础知识,在课堂教学中一般可以采取三步走的方式。首先根据考纲对知识点进行点拨明确方向;其次对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对重点知识详解并拓展延伸;最后是随堂训练,知识内化,能力提升。在复习中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发挥集体的优势: 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会,进行集体备案,正确把握复习教学的针对性和方向性,力避盲目性。结合学情,进行个案备写,提高复习的有效性第二、突出“精、细、实”: 每位老师要根据学情精心计划,一轮复习要不留死角,按考纲要求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课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探究有效课堂,规范教学行为,向课堂40分钟要质量。 第三、注重总结反思: 精心组织练习,通过练习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加大对高考政治试题的研习,加强针对性。特别是要通过练习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通过练习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应变能力,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练习的批改及时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调控。 第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高考试卷以问题为载体,通过试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关注人与自然、关注国家经济的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第四。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