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活

一、填空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现在已经知道的就有(30多万)种。

2.像向日葵、辣椒等植物的身体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3.大多数植物的根生长在(土壤里)。

4.像芫荽的根中间有(主根),主根上面有(侧根),这种根系为(直根系);有些植物如大葱的根像老人的胡须,各条根的粗细差不多,这样的根系叫做(须根系)。

5.用放大镜观察各种植物的根会发现各类植物的根上有(根毛),它的作用就是(吸收水分)。

6.植物的根分为两大类(直根类)和(须根类)。

7.植物的根具有(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和养分)的作用。

8.植物的根越发达越多,它吸收水分的能力就(越强)。

9.用显微镜观察叶面,发现页面上有许多细孔,这就是叶子的(气孔)。

10.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中跑出,飞到空中,这种作用叫做(蒸腾作用)。

11.叶子蒸腾的水分越多,根吸收的水分就(越多)。

11.植物的叶子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里面含有(叶绿体)。

12.在阳光的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水分)和由(气孔)进来的(二氧化碳)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养料),同时放出(氧气),叶的这种作用叫做(光合作用)。

13.植物体内有运输养料的细管,叫做(筛管)。筛管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

14.一朵完全花一般包括(雄蕊)、(雌蕊)、(花瓣)和(萼片)几部分。

二、简答

1.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好处?

答:(1)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释放出大量的水蒸气,可以使周围的空气湿度加大,净化空气;

(2)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加快植物的根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促进植物的生长。

2.植物光合作用的好处是什么?

答:(1)为植物制造了养料。(2)为动物和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氧气和养料。

3.什么叫做植物的蒸腾作用?

填空题第10题。

4.什么叫做植物的光合作用?

填空题第12题。

5.根吸收的水分是怎样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答:在植物的体内有许多导管,这些导管与根部、叶部的导管是相同的,植物就是用这些导管将根吸收的水分输送到植物各部分的。

6.对植物进行环割时为什么在切口的地方会膨大起来?

答:在树皮里有运输养料的筛管,它是自上而下运输的,在树上把树皮环割,叶制造的养料就通不过去了,积存在切口的上部,这个地方就会膨大起来。

7.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排出去的?

答:植物的叶片表面有许多气孔,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从根吸收的水分,变成水蒸气从气孔中跑出,飞到了空中,也就是说,植物体内的水分是通过蒸腾作用排出去的。

8.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答:填空题3456题。

9.植物根的作用是什么?

答:填空题7题。

10.植物的花与果实有什么关系?(果实是怎么形成的?)

答:花药上的细胞产生花粉粒,通过昆虫或者其他外力,使花粉落到了柱头上,花粉粒萌发的花粉管伸入胚珠,精子穿过花粉管,与卵细胞结合;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珠;子房和其他结构发育成果实。

11.果实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果实都有果皮和种子两部分,这是果实的共同特征。

三、实验探究

实验一根的吸水实验

实验材料:一株完好生长的植物、玻璃杯(或矿泉水瓶)、花生油(或棉花、胶塞、橡皮泥等)、水。

实验步骤:

1.在玻璃杯中加入适量的水。

2.把植物放入玻璃杯中。

3.在玻璃杯里滴上花生油(或者用棉花、胶塞等)把杯口密封,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杯壁水面处做好标记。

4.把植物放在向阳处,观察玻璃杯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玻璃杯中液面逐渐下降。

实验结论:由于杯口已经密封,水分不会从杯口蒸发,所以液面降低的原因是水被植物的根吸收了。

实验二茎输导水分的实验

实验材料:凤仙花、水、滴入几滴红墨水的水、矿泉水瓶、刀片

实验步骤:

1.剪取一枝凤仙花的枝条。

2.把凤仙花枝插入装有红墨水的矿泉水瓶里。

3.将插好凤仙花枝条的矿泉水瓶放在强光下照射,使叶面迅速蒸腾水分,从而使红色液体迅速上升到叶脉。

4.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再切成切片观察。

实验现象:看到茎内导管被染红,其他部分没有被染红。

实验三茎输导养分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预先准备的一段长有瘤状物的树枝,了解茎有输导养分的作用。

实验步骤:

1.把生长健壮的树皮剥去一圈树皮,漏出木质部。

2.过一段时间后,伤口上方的树皮逐渐膨大,形成了瘤状物。

实验结论:这个实验表明,有机物是通过树皮自上而下运输的。剥去一圈树皮后,由叶制造的有机物向下运输的通道被切断了,有机物就积存在伤口的上方,树皮就膨大起来,形成了瘤状物。

实验四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叶片

实验器材:显微镜、植物叶片切片

实验步骤:

1.将植物叶子切片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

2.将显微镜的物镜对准切片,调整显微镜反光镜。

3.调整螺旋使从目镜中看到清晰的图像。

实验现象:看到叶面上分布着许多有规律的小孔。

实验结论:这些小孔是植物叶子的气孔,植物就是靠气孔进行蒸腾作用。

实验五实验名称:观察植物茎的构造

实验器材:植物茎的切断、放大镜

实验步骤:

1.用小刀将植物茎纵切成小段,切面要平整,再把植物茎横切成两段。

2.用放大镜观察横切面,再观察纵切面。

实验现象:

发现植物茎横切面有许多孔,再观察纵切面有许多小管子。

实验结论:植物茎中有许多小管,这些管子是植物茎中的筛管,植物就是靠筛管输送水分和养分。

第二单元秋冬星空

一、填空题

1.我们观察北天星空时的方向是上(南)下(北)左(西),右(东)。我们观察南天的星空时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划分为很多区域,这些区域成为(星座),全天共分为(88)个星座。

3.(仙后座)是秋季星空中一个耀眼的星座。这个星座的五颗亮星构成了一个“M”形(或者W形),好像一位美丽的(王后)坐在宝座上。

4.(大熊座)是北方天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这个星座中七颗亮星组成一个(勺子)形状,这就是著名的(北斗七星),俗称(勺子星)。

5.冬天上半夜,在南天最引人注目的是(猎户座),它就像一个左手持着盾牌,右手高举大棒、腰间斜跨宝剑的威武(猎人)。在他的两个肩膀、左脚和右腿部位,有四颗亮星组成了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这四颗星是识别这个星座的明显标志。

6.冬季星空,从猎户座猎人要不的三颗亮星向东南方向看去,全天最亮的(恒星)就是(天狼星)。

二、简答题

1.通过观察,你发现冬季星空和秋季星空的不同之处有哪些?

(1)秋季出现的主要星座逐渐西移。

(2)冬季又出现了一些新的星座。如猎户座等。

(3)北斗七星的星柄在秋季时指向西方,到了冬季星柄指向了北方。

2.从秋季到冬季,星空的变化有哪些规律?

(1)星座位置自东向西移动。

(2)北斗星柄指向按照顺时针移动。

3.秋季晴朗的夜晚,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几种方法找到回家的路?

(1)根据大熊座找到北斗星,然后找到北极星,确定北方。

(2)根据大树枝叶确定方向,枝叶茂密的一方是南方,相反的一方为北方。

4.北斗星柄指向与季节有什么关系?

答:春季北斗星柄指东方,夏季指向南方,秋季指向西方,冬季指向北方。

口诀:(季节)春夏秋冬,(指向)东南西北。

第三单元生活中的材料

一、填空题

1.我知道木材的特点有:有花纹、比较软、易燃烧、不导电、比较轻能浮在水面上等特征。

2.木墩上的环形花纹叫年轮,它记录了树木的年龄。

3.木材是天然材料材料,人们可以用木材做家具、建筑材料、工艺品、工业原料等。

4.我知道材料分人造材料和天然材料两种。

5.陶瓷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原始陶瓷制作距今约7000 年。陶瓷的发明对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6.中国是世界上出口陶瓷最早的国家,素有“瓷国”的美誉。

7.陶瓷是一种人造材料,有很多优点,但是易碎,使用时要特别小心。

8.纸发明以前,人们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后来又用(竹简)或(木简)作书写材料。

9.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人用(植物纤维)造纸。

二、简单题

1.举例说明什么是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

答:如棉花、木材、竹子、煤、石油等非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做天然材料;比如塑料、玻璃、人造革等人工合成的材料叫做人造材料。

2.木材的特点是什么?(填空题第一题)

3.木材的用途有哪些?(填空题第三题)

4.陶瓷有什么特点?

答:陶瓷具有坚硬、易碎、不易燃烧不导电、耐腐蚀等特点。

5.金属有什么特点?

答:铁、铜等金属具有坚硬、有延展性、导电、不易燃烧、易传热、易生锈不耐腐蚀等特点。

6.金属从哪里来?

答:获取金属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来自金属矿产,对金属矿产进行开采、冶炼,获得金属,再经过金属加工得到金属物品;第二种是将回收来的旧金属进行冶炼、加工获得金属物品。

7.玻璃和塑料各有什么特点?

答:玻璃具有质地坚硬、透明、易碎、易传热、不导电、耐腐蚀、不易燃烧等特点。塑料具有质地较软、有一定的弹性、易变形、易燃烧、透明、不导电、耐腐蚀等特点。

五、解释现象

1.发现电线断落在地上,可以使用干燥的木棍将其挑开。

答:因为干燥的木棍具有不导电的性质,所以当发现电线落在地上的时候,用干燥的木棍将其挑开,可以防备触电。

2.很多输电设备用到陶瓷。

答:因为陶瓷具有不导电、耐高温、耐腐蚀的特性,所以用陶瓷材料做输电设备,不仅可以很好的预防触电,还能使设备耐用,延长使用年限。

3.电线多数是金属的。

答:因为金属都有导电的特征,所以电线多使用金属材质。

六、实验探究

实验一实验名称:木材特点实验

实验器材:小木块、放大镜、小刀、水槽、连接电路材料、酒精灯

实验步骤: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实验现象:用放大镜观察会看到木材有花纹、用小刀很容易课上刻痕、放在水槽中漂浮在水面上、用酒精灯烧会燃烧、连接电路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木材的特点是有花纹、比较软、比较轻、易燃烧、不导电。

实验二实验名称:不同纸的吸水性

实验器材:牛皮纸、有光纸、卫生纸、打印纸各一片,水槽

我的猜想:各种纸的吸水性不一样,卫生纸的吸水性最强,油光纸吸水性最弱

实验步骤:1.将水槽盛上适量的水。

2.将四中纸条同时放入水槽边缘并固定。

3.5分钟后观察吸水性。

实验现象:按照吸水性能由强到弱依次为卫生纸——打印纸——牛皮纸——油光纸

实验结论: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能不同,越坚硬吸水性越差,越柔软吸水性越强。

实验三实验名称:陶瓷的特性

实验器材:陶瓷片、锤子、酒精灯、水槽、硫酸、连接电路材料、放大镜、滴管

实验步骤: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实验现象:用放大镜看到陶瓷表面光滑、用小刀刻坚硬很难刻上刻痕、滴上硫酸没有反应、放在水中下沉、用酒精灯点不燃、连接电路灯泡不亮。

实验结论:陶瓷表面光滑、坚硬、比较重,耐腐蚀、不易燃、不导电。

实验四实验名称:金属特性

实验器材:铁丝(铜丝、铝丝)、锤子、水槽、硫酸、电路材料、酒精灯

实验步骤: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实验现象:用小刀刻有刻痕但是坚硬,滴上硫酸冒泡、放在水中下沉、放在酒精灯上不燃烧、连接电路灯泡亮。

实验结论:金属坚硬、不耐腐蚀、比较重,不易燃、导电。

实验五实验名称:玻璃与塑料的特性

实验器材:玻璃片、塑料片、酒精灯、锤子、硫酸、小刀、电路材料、滴管

实验步骤:

1.分别用提供的工具和材料研究

第四单元水循环

一、填空

1.水慢慢变成(水蒸气)飞散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2.水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3.使水蒸发得快一些的方法有(加热)、(空气流动)、(扩大蒸发面积)。

4.在一定外界条件下,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这种现象叫做(沸腾)。如果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

5.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的水,这种现象叫做(凝结)。

6.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7.水在自然界里有(冰)、(水)和(水蒸气)三种不同的形态。

8.冰融化、水蒸发要(吸收)热量;水结冰、水蒸气变成水要(放出)热量。水的三态变化取决于(温度的变化)。

9.夜里,由于没有太阳照射,大地散热很快。到了早晨,靠近地面的气温比较低,这时,如果空气中的水蒸气较多,受冷就会凝结成许多(小水珠),聚集在一起,飘浮在(低空),这就是(雾)。

10.水蒸气从地球表面进入大气,逐步上升到(高空),由于高空的大气温度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云)。

11.云和雾形成的相同点:都是(水蒸气遇冷凝的过程)。云和雾形成的不同点:云形成在(高空),雾形成在(低空)。

12.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越聚越多、越大,大到云托不住的时候,就降落下来,在降落过程中,低空气温在(0℃以上)时,落下的就是雨;低空气温在(0℃以下)时,落下的就是雪。

13.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冰晶)附着在地面和植物上,形成霜。地面附近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在植物上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露。

二、简答题

1.怎样才能使水蒸发得快一些?(填空题第三题)

2.水蒸发与人类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水的蒸发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比如人们可以利用水的蒸发晾晒衣服、农民晾晒粮食、晒制食盐,但是蒸发也会给人类生活带来灾难,比如旱灾的出现,水的蒸发可以导致湖泊河流的干涸,使土

3.什么是蒸发?(填空题第一题)

4.什么是沸腾?(填空题第四题)

5.什么是凝结?(填空题第五题)

6.填写出右边水的三态变化条件图:

7.云、雾、霜、露、雨和雪是怎样形成的?

答:地面上的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变成水蒸气上升,的水滴,漂浮在低空,形成了雾;这些小水滴落在地面植物等上面聚集成较大的水滴,就形成了露;如果这时大气的温度较低,落在地面上的小水滴就会凝结固态,形成霜。另一部分则继续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形成极小的水滴,漂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云块在风的作用下,在空中漂浮,小水滴会越聚越大,就会落到地面,这就是雨;如果小水滴在降落的过程地面的温度极低,就会变成固态,形成雪。

8.水在自然界的循环与我们人类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1)给人类带来的益处:水的循环可以为人类提供了水源,供给人类生活、生产;下雨可以解决旱情,确保农作物丰收;冬天降雪可以净化空气,冻死病虫害。

(2)给人类带来的害处:水的循环可以造成水灾,给人们带来生命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长时间降雨可以带来涝灾,影响农业生产;降雪和雾会影响交通;降霜可以冻死农作物,确保农作物丰收;冰雹毁坏农作物使人受到伤害。

9.画出水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示意图。

(海洋小循环) (陆地小循环)

(海陆大循环)

三、实验探究

实验一实验名称:水的蒸发与周围温度的变化

实验器材:温度计、棉球、计时器

我的猜想:水的蒸发会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实验步骤:

(1)强温度计吊在铁架台上,并计入此时的温度。

(2)用面纱将液泡包住,并蘸上少许水。

(3)每隔1分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并做记录。

(4)观察记录数据分析。

实验现象:随着时间的变化,温度计的度数慢慢下降。

实验结论:水的蒸发会吸收热量,使周围的温度下降。

实验二实验名称:沸腾实验

实验器材:

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

一、填空

1.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6400)千米,用带子围着赤道绕一圈,这条带子要有(4万)千米。

2.葡萄牙人(麦哲伦)首次在十六世纪进行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

3.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地球,制作了地球模型(地球仪)。

4.在地球仪表面有许多纵横交错的弧线,其中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叫做(经线),它指示(南北方向);与经线相交的线叫做(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中间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它把地球分为了(南北两个半球)。

5.根据地面接受太阳光线的照射的情况,人们把地球分为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6.地球上有七大洲,即(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南极洲)。

7.地球上有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8.地球内部有(火山喷发物)、(煤)、(石油)、(金属矿产)等。

9.从地面到地球中心约有(6400)千米。科学家们利用(地震波)、(磁力)等提供的信息,对地球内部进行研究和探索。

10.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部分。

11.(地壳)是地球最外面一层,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地壳在地球的厚度不一样,从(5)千米到(70)千米不等,(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

12.地壳下面是(地幔),主要由(硅)、(铁)、(镁)等成分组成,厚度约(2900)千米,这一层温度为(1000——3000摄氏度),内部压力(很大),是一种过热状态下的特殊的(固态物质)。

13.地幔下面是(地核),它是地球的核心部分,半径约为(3400)多千米,主要由(铁)和(镍)组成。这一层密度(很大),温度约为(4700℃)。

14.在地球上或者地球附近,任何物体都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由于地球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测量重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15.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测量时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二、简答

1.古代人们对地球和宇宙有哪几种认识?

答:天圆地方说、盖天说、浑天说、地心说和日心说。

2.你有什么方法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答:(1)在海边看远处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再逐渐看到船身。

(2)发生月食时,看到月亮上的黑色影子是弧形的。

(3)麦哲伦做的环球航行。

(4)人造卫星拍摄地球照片。

3.什么是地球仪(填空题3)

4.什么是经线和纬线?各指示什么方向?(填空题4)

5.列举地球上的五带、七大洲和五大洋名称。(填空题5、6、7)

6.地球从外到内分为哪几层?每一层的大体结构特征是怎样的?(填空题9、10、11、12、13)

7.什么是地球引力?答:地球就像磁铁一样对周围的物体存在着一种吸引力,这种力就叫地球引力。

8.什么是重力?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测量力的仪器和单位各是什么?

答:由于地球引力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测量重力的仪器是测力计,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9.怎样使用测力计?答:使用测力计时,要先将指针(调到零刻度处)。读数时,视线(要与指针相平)。测量时不要超过测力计的(最大量程)。

三、填图题

四、实验探究:

实验名称:地球引力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细线、钩码、火柴

实验步骤:

1.用细线将钩码吊在铁架台上,观察钩码是否会漂浮状?

2.用火柴将细线烧断,观察钩码掉落的位置和方向。

实验现象:钩码吊在铁架台上时,钩码向下坠,不会向上或者一边倾斜、漂浮;当用火柴烧断细线后,钩码掉落在桌面。

实验结论:有一种力将钩码吸引到地面上,这种力就是地球引力。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一、填空题 1、我们按照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动物)类食品和(植物)类食品,按照味道可分为(苦)(甜)(酸)(辣)(咸)五类。 2、维持人类生命健康的营养素主要包括:(蛋白质)(脂肪)(淀粉)(纤维素) (维生素)(矿物质)(水)七类营养素。 3、根据合理的健康饮食计划,我们把每天吃的食物分为10份,其中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蔬菜、水果应占(4)份,米、面食应占(4)份。 4、淀粉有遇到(碘)变成蓝色的性质,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 5、通过实验我们得知,(搅拌)(加热水)(将物体研碎)可以加快溶解。 6、净化水的三种方法是(沉淀)(过滤)和(消毒)。 7、目前我们知道地球上的植物种类有(30多万)种,像苹果树这样的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组成。 8、植物根的作用有(固定植物)(吸收水分)、(吸收养分)。用力拔植物,不易拔出,说明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根主要靠(根毛)伸进土壤吸收水分。 9、树皮里运输养料的管子叫(筛管),它是(自上而下)运输养料的,把绿叶制造的养料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 10、(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热气球的国家,早在9世纪人们用(孔明灯)作为军事信号,这是最早的热气球现象。中国比欧洲提前(9)世纪。 11、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会上升)的原理升空的。喷气式飞机、火箭升空都是利用了(反冲力)的作用,救生圈、橡皮艇是利用了空气压缩后有(浮力)的作用,皮球、充气蹦蹦床是利用空气压缩后有(弹力)的作用。 12、水流力量与(水流高度)(水流速度)、(水流量)等有关。 13、2002年我国利用小浪底水利工程,首次对黄河进行(调水)、(调沙)实验。 14、大气层有(2000~3000千米)厚,离地面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压力越(小)。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5、太阳能热水器主要由(集热器)、(循环管道)、(水箱)三部分组成。 二、选择题 1、我们使用酒精灯的时候,一般用( A )加热。A、外焰B、内焰C、焰心 2、下面各项中,反应大气压力现象的是(A )A、钢笔吸墨水B、瀑布流水 3、热是怎样传播的(A)A、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B、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4、气体和水的热方式是(A)A、对流B、辐射C、传导 5、下列哪种蔬菜中含有的纤维素多(A )A、韭菜B 、黄瓜 6、热气球升空是因为(A )A、热空气比冷空气轻B、空气的反冲力 7、下列哪种物质容易溶解(A)A、食盐B、泥土 8、植物树干里,运输水分的细管叫(A ),它是(自下而上)把根吸收的水分运送到植物身体的各部分。A、导管B、筛管 9、太阳的热是通过(A )方式传到地球上来的。A、辐射B、对流C、传导 10、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应该边吃饭边看书,这种说法合理吗?(B )A、合理B、不合理 11、下面属于根的是(AEF ); 属于茎的是( B C D )。A、地瓜B、马铃薯C、洋葱D、藕E、大蒜F、胡萝卜 三、简答题 1、我们为什么要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饮食计划? 答:因为每个人的身高、体重、运动量等不同,会产生饮食差异。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高需求制定属于自己的健饮食计划。 2、蒸腾作用的定义是什么?蒸腾对我们有哪些好处? 答: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水蒸气从叶的气孔跑出,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蒸腾。意义:蒸腾作用不仅使空气变得湿润,还能促使植物不断地吸收水分和养分。 3、光合作用的定义是什么?其意义是什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2.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3.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第二课:《天气日历》 1.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 表格。 2.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 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 第三课:《温度与气温》 1.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 2.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 第四课:《风向和风速》 1.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 仪器叫风速仪。 3.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 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 2级(大风)。 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 1.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 有雨、雪、冰雹等。 2.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3.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 暴雨,共6个等级。 第六课:《云的观测》 1.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 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阴天。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 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 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 1.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 化的一些规律。 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 3. 常用的天气符号有: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知识点

新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等。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判断风向需要用“从”或者“由”来判断。从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

2017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一、运动着的世界1、风在(吹)、水在(流)、人在(行)、鱼在(游)、、、、、、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2、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4、在搜集资料时,要注意(爱护)公共资料。 5、完整的资料卡片包括(类别)、(编号)、(来源)、(作者)、(题目)、(内容摘要)、(摘录时间)等。 二、动物运动会1、我们都喜欢动物,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可以把它们分为:跳跃动物、飞行动物、爬行动物、奔跑动物和游泳动物。 2、我们通过哪些方法可以观察动物的运动?(3个)参观动物园、上网查询、看电视、画报和动物卡片、观察家里院子里饲养的小动物。 3、我会模仿青蛙跳,你会模仿小鸟飞、兔子跳、乌龟爬、青蛙跳。 4、动物运动会上,老鹰、鸽子、麻雀、蝗虫和燕子可以进行飞行比赛;袋鼠、青蛙、跳蚤和兔子可以进行跳跃比赛。 5、给动物分类的标准有哪些?按动物的食物分:草食性的、肉食性的、杂食性的;按动物的外形分:有翅膀的、没翅膀的;按动物的生存环境分:在水中生存的、在陆地生存的、水陆两生的。 6 动物通过运动获得食物,逃避天敌的伤害,找到适合的生存环境。 7、已经发现的动物大约有150 多万种。 7、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飞行最高的是,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游速最快的是旗鱼。 三、生命在于运动1、你最喜欢的运动是跑、跳绳、散步,每天进行大约半小时的运动。 2、我们每天坚持适当的运动是为了锻炼身体,所以,要提醒家人进行适当的运动和体育锻炼。 3、对运动前后的身体状况进行测量前,一定要保持平静,否则对运动前后身体变化的比较就不够准确。 4、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发生扭伤。 5、运动后心跳和呼吸都会加快,经过长期运动,身高和体重都会增长,肌肉会变粗。 6、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7、正常人的心跳次数比运动员的心跳次数(慢)。 8、根据自己身体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运动计划,并坚持按计划进行(锻炼),就会有利于健康。 四、小吊车1、吊车是生产中常用的一种机械。 人们利用它可以把比较重的物体提到高处。 2 小吊车臂是怎样工作的?答:放松上牵引绳,拉紧下牵引绳,吊臂向上运动;放松下牵引绳,拉紧上牵引绳,吊臂向下运动。 3、我们人体的上臂是怎样运动的?答:当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前臂向内收;当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时,前臂向外伸展 4、人体的运动是肌肉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5、手臂的运动是肌肉收和放的结果。 6、请你举出仿生学的例子?根据的复眼发明了蝇眼照相机、根据蛋壳发明了薄壳建筑结构屋顶、根据草的叶子发明了锯、根据竹叶发明了筒形叶桥、根据蛇发明了机器蛇。 根据飞蓬草发明了车轮,根据响尾蛇的热眼发明了人造热眼,根据狗鼻子发明了电子鼻,根据萤火虫发明了日光灯。 7、飞机的飞行与鸟的运动方式相似,超声定位仪是在蝙蝠的启示下发明的,电子蛙眼是受青蛙的启示制造的。 8、机器蛇的作用:可以在有粉尘、有毒及战场环境下,执行侦察任务;在地震、塌方以及火灾后的废墟中寻找伤员;在狭小和危险条件下探测和疏通管道。 9、(仿生学)是人模仿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原理,制造或改善机械、仪器、建筑、工艺等的科学。 10、小吊车臂的运动与牵引它的(绳子)有关。 11、2001 年10 月,我国第一条(蛇形机器人)研制并实验成功。 又称(机器蛇)。 12、在(飞机)的发明过程中,无数科学家对鸟类进行了研究。 五、确定位置 1、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2、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4、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5、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6、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7、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8、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9、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0 、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2、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 速记为13 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3、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4 、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

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7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8、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 4 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9 、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 云。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22、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23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4 、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教科版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3、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

人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基础知识(带答案)

第一单元《天气》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 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 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 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 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第二单元《溶解》 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 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 2-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 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 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 2-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1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主要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 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在观察天气时,把(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联系起来考虑, 会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天气。(“网状图”)能使这种联系变得更加清晰。 4、(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等。 5、在坚持每天观察、记录的同时, 还要注意收听、收看(当地的天气预报), 并进行比较。 6、要尽量在每天的(同一)时间观察天气, 周末和假期(不能)间断。 7、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 (室外阴凉通风处)的温度更能反映当地的气温。通常情况下, 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 8、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 由西南向东 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 吹的是(西北风)。 9、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 就是(西北)风。 10、在用风向标确定风向之前, 可以先用(指南针)或(周围的自然景物)来确定方向, 然后再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 11、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西)、(南)、

(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 12、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13、降水的形式很多, 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4、(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 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等。 15、(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 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6、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 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 17、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温度最高。 18、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第二单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 2、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 实验题: 一、制作风向标的材料和制作过程: 制作材料:吸管1根、小刀1把、剪子1把、硬纸板1块、大头针1个、橡皮铅笔1只。制作过程: 1、选一根硬一点的吸管,在吸管的两端纵向切开约1厘米的缝隙。 2、用硬纸板剪一个适中的箭头和一个稍大的箭翼。分别插入吸管两端的缝隙,并固定。 3、用一根大头针穿过吸管平衡点并插入铅笔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转动。 4、确定方向后观察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就是风向。 二、制作雨量器 1、找一个直通透明的杯子,杯子的高度在15厘米以上; 2、以毫米为单位,利用刻度尺在纸条上画好刻度,纸条的长度略小于直筒杯子的高度; 3、取一段长于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平放在桌子上,胶面朝上,将纸条画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胶带中间; 4、一个同学手持杯子,另一个同学把粘在刻度纸条的透明胶带竖直粘到杯子的外侧面,要使刻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内侧底部对齐; 5、用粘贴刻度纸的条的方法把小组的名字粘贴在杯子的背面。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空气 1 、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 、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 、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 、(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 ),冷空气会(下降↓ )。 5 、(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 、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 、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 、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 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 、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 、(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 、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 、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冷热 1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 )、(华氏度)作单位。 2 、(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 、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温差大,降温快。 4 、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 、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和侧壁)。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6 、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7 、(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8 、真空状态下,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单元《溶解》复习提纲 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且不能用过滤或沉降的方法分离出来。 2、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两低”。两低:液面低于滤纸,滤纸低于漏斗口。漏斗下端的管口靠紧烧杯的内壁。 3、高锰酸钾溶解于水后形成了一种紫色、透明的溶液,它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 4、食盐、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肥皂、醋、酒精、小苏打都能溶解在水中,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 5、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 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听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7、切碎(弄得小些)、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8、一杯水(100毫升)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 9、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 11、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

12、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 13、人们利用“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声音》单元复习提纲 1、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听到的声音是音量不同还是音高不同?答:音高不同。 2、用同样的力敲大小不同的两个音叉,哪个音叉发出的音高? 答:大的音叉音低,小的音叉音高。 二胡有两根弦,空弦拉的时候音有高有低,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答:弦的粗细。 3、振动物体有长有短,长的与短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短的。 4、振动物体有粗有细,粗的与细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细的。 5、振动物体有大有小,大的与小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小的。 6、振动速度有快有慢,快的与慢的比较,哪个声音高?答:快的。 7、在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中,哪些是指音高?哪些是指音量? 答:声音强弱、声音大小,声音轻重都是指音量。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 第一节鸟和哺乳动物 1.鸟的特征:鸟有羽和翼,多数善于飞行;它们的身体呈纺锤形,可以降低飞行时的阻力;有角质的喙,足上有鳞片。 2.鸟的羽毛分正羽和绒羽。如图所示: 3.哺乳动物的特征:哺乳动物的身体表面都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它们都用乳汁喂养后代;用肺呼吸. 3.鱼的特征:鱼终生生活在水中,鱼类的身体可分为头、躯干和尾三个部分;大部分有鳞,用鰓呼吸,用身体的摆动和鳍的协作进行运动。 第二节动物的分类 1.昆虫的特征:昆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和一对复眼,胸部有三对足。如图所示: 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一般没有鳞和甲。它们的幼体用鰓呼吸,适于水中生活;成体主要用肺呼吸,适于陆上生活。 3.爬行动物的特征: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表面一般有鳞或甲,用肺呼吸。 4.动物的分类主要依据身体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胚胎发育特点等。根据身体内是否有脊椎骨所组成的脊椎,科学家将动物分成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动物的分类如图所示: 第三节我国的珍稀动物 (1)砍伐森林导致野生动物失去营巢环境。(2)人类为了获取资源而疯狂猎盗。 (3)人类修建的建筑物挤占动物的栖息地。 3.野生动物生存受威胁的等级划分: 濒危:指动物的野生群体数量已降到濒临灭绝的程度。而且危险依然存在。 易危:指野生动物群体数量明显下降,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稀有:指动物自定名以来,记录的数量就有限。 第二单元动植物的繁殖第四节用种子繁殖 1.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它们的颜色、大小、形状等一般不相同。 2.菜豆种子和蚕豆种子的都是种皮和胚两 部分组成,其中胚由胚芽、胚根、子叶组成。如图所示: 3.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1.适宜的温度;2.一定量的水(种子不能被水全部浸没);3.充足的空气。种子萌发不一定需要土壤和阳光。 4.果实和种子是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形成的。 5.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有:1.靠风传播(例蒲公英、柳树、芦苇、玉米、水稻等); 2.靠动物传播(例:苍耳等); 3.靠水流传播(莲蓬、椰子); 4.靠自身力量传播(例:望天树、凤仙花); 5.靠动物粪便传播(草莓等). 第五节不用种子怎么繁殖 1.有些植物的根、茎、叶脱离母体后,能生根发芽,长成与母体一样的新植株。这种繁殖方式叫做营养繁殖。科学家还发明了用植物的局部组织培养新植株的技术。 2.马铃薯、甘薯等可以靠根繁殖;月季花等可以靠茎繁殖;落地生根(一种植物)可以靠叶繁殖。 第六节动物的繁殖 1.很多动物都是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昆虫、鱼、鸟和两栖动物的受精卵都是在母体外孵化的,这种繁殖方式叫卵生。哺乳动物受精卵是在母体内发育成幼体从母体中生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第一单元声音 1.声音有高、低、强、弱之分。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2.牛的叫声低,鸟的叫声高,大鼓比小提琴声音低。 3.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4.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5.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声带 6.用击打过的音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用不同力度敲打音叉,轻轻敲击发出的声音弱,大力一点敲击发出的声音强。 8.物体振动的幅度大小决定了声音的强弱。振动幅度大,音量大,声音强;振动幅度小,音量小,声音弱。 9.物体的大小、长短、厚薄、松紧等都会影响它振动的快慢。 10.物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高低。振动越快,物体发出的声音越高;振动越慢,物体发出的声音越低。 11.越短、越小、越少、越细的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越高。越长、越大、越多、越粗的物体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2.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 在拨动钢尺时,尺子伸出桌面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拨动琴弦时,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11.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可以在固体、液体体和气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12.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气体中传播最慢。 13.听诊器是1816年法国医师林耐克发明的。 10.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人们为了更好地监测音量对人体的影响,把音量分成“级”,其单位为“分贝”。可以用分贝仪测量音量的大小。 11.噪声的危害:主要造成听力损失,干扰谈话、思考、休息和睡眠。 12.每年3月3日为全国爱耳日。保护听力要做到:(1)戒掏挖耳道;(2)经常按摩耳部,加快耳朵的血液循环;(3)正确使用耳机;(4)远离噪声 13.控制噪声的方法:声源处控制、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阻断 第二单元消化与呼吸 1.人体的消化道是一条很长的管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食物被食道运输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磨碎和分解的,在小肠里被吸收。 2.在口腔中,牙齿将食物磨碎,通过舌头的搅拌作用,食物与唾液混合,进行初步消化,吞咽后,由食管送入胃部。 3.胃和肠是人体主要的消化器官。 4.胃位于腹腔中上部偏左的的地方。上端与食管相连,下端与小肠相连,胃能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一、天气 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 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向和风速)。 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 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 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7、我们可以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 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 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 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 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doc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知识点 一、天气 一、填空题 1、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 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 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下午2—3时)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 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从北吹向南),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从西南吹向东北)。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 6、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 )个等级。 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 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层云)、(积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 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 二、判断题 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对) 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空气 1、空气的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就是(混合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与水的异同:(空气与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定的形状、都就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就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水能瞧得见,空气瞧不见)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不?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不?为什么?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一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4、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松开手后您瞧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与现象? 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

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就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5、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气枪④气垫船喷雾器等 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与它跑的距离就是否有关? 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远。 2、热空气与冷空气 一、填空: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空气上升的原理:三国时,诸葛亮发明了“孔明灯”。1783年,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二、实验回答: 1、空气就是无色的气体,瞧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办法有?答:①把手放在点燃的蜡烛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 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一.运动着的世界 一、填空题 2、搜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整理、制作)成卡片。 3.(搜集资料)、(制作卡片)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5、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 6、制作(资料卡片)是一种重要的整理资料的方法。 7、我们周围的世界是一个(运动)着的世界。 二、选择题 1、当我们坐在向前行驶的汽车里,会看到汽车以外的景物( ) A、静止不动 B、向后移动 C、向前移动 2、旗帜会飘动是因为( ) A、自身的动力 B、空气的流动 C、旗杆的动力 3、以下搜集资料的方法正确的是( ) A、从网上查阅 B、从借来的书上剪 C、从图书馆的书上剪 三、判断题 4、除了在地震时,楼房是绝对静止的() 5、人在睡觉时身体的各种器官都停止了运动() 6、自然界的万物有的是运动的,有的是静止不动的() 7、自然界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四.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有些物体运动非常缓慢,甚至不易觉察,举例说明。答:房屋的老化、多数山体的变化、水泥地面的磨损、课桌的磨损等都是非常缓慢的。

二.动物运动会 一、填空题 1、自然界中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我们要(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2、只有(仔细观察),才能模仿得更准确。 3、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4、按动物的(食物)可将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按动物的(生活环境)可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两栖动物);按动物的(生活习性)可分为(冬眠的)、(不冬眠的)、(春来秋去的)。 5、动物的运动大致可以分为(飞行),(游泳),(奔跑),(跳跃),(爬行)等几类。 6、(运动)是动物维持生命的主要方式。 7、动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获取食物,才能(躲避天敌)的伤害,才能寻找(适合生存)的环境。 二、选择题 1、在观察活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保护小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B 、观察好的蚂蚁,只要把它们放到校园里就行了D、将手伸进树洞内,这样是很危险的 2、下面运动速度最快的是() A、兔子 B、老鼠C、猎豹D、大象 3、下面哪一个不是哺乳动物() A、羚羊 B、鲸鱼 C、天鹅 D、狗 三.生命在于运动 一、填空题 1、生命在于(运动)。 2、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发生(扭伤)等。 3、游泳运动员的(肩膀)比较宽,举重运动员的(上臂)比较粗。 4、动物运动的主要目的有(躲避天敌),(捕获食物),(寻找合适的栖息地),(吸引异性),(繁殖后代)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