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加减法 整十数加减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加减法 整十数加减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加减法 整十数加减教学设计
冀教版二年级下数学教案:加减法 整十数加减教学设计

九、加减法整十数加减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经历自主尝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相应减法的口算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体验算法多样化。

教学方案:

一、创设情境

让学生观察情景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解答“一共有多少棵树”。

(2)组织学生交流。

加法

苹果树有80棵,梨树有70棵,问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

80+70=150

答: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150棵。

减法

根据上面的情景图接着提问题:“一共有150棵果树,其中有80棵苹果树,其它是梨树,梨树有多少棵?

学生试算,150-80=70

答:梨树有70棵。

教师指导。

学生间交流。

三、课堂练习

第一题,让学生理解表中“合计”的含义,然后计算填表。

第二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新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整十数及相应减法

80+70=150(棵)

150-80=70(棵)

想:(1)8个加7个十得15个十,是150,

(2)80加20得100,再加50得150。

想:(1)15个十减8个十得7个十,是70,(2)100减80得20,再加50得70

5以内的加法 教案正式版复习课程

5以内的加法教案 教学目标:1、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认识“+”和“=”号,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会用自己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法。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有很多计算问题,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联系,逐步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数学意识, 并养成认真倾听,尊重不同观点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掌握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在上节课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五个好朋友,大家来说说是 哪五个好不好?来考考大家,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好不好 (板书) 恩,小朋友真棒,记忆力真好! (二)体会加法的含义: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今天呀,老师也画了一幅画, 大家看一看,老师画了些什么? 恩,这位小朋友观察的很仔细,很不错。 还有哪位小朋友愿意来说一说? 恩,小朋友们说得真好! 我们来看,左边有一个小朋友,右边有两个小朋友,我们把

它们怎么样(合起来)对,合起来,合起来呢,我们就用这 个符号来表示,这个符号呢,叫“加号”,在算式里呀,读作 “加”,来跟着老师读一遍,非常好。大家会读了,那大家会 写吗?大家写这个符号的时候要注意了,一横一竖,很像我 们语文课本里写的“十”,小朋友们在自己的作业本上写一写 加号,然后同桌相互看一下,看是不是都写对了。 我们再看哈,这里有一只红色的纸鹤,2只蓝色的纸鹤,我 们就把它合起来,合起来呢,就用加法来计算,今天我们要 学习的内容就是“加法” 来,大我们大家一起把这个算式念一遍,非常好,那谁来说 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呢? 说得真好,你们都知道了吗? (三)拓展练习 小朋友们,喜欢做游戏吗? 下面呀,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什么游戏呢?摆学具的游戏 请大家左手拿3只铅笔,右手拿1只铅笔,拿对了,真不错, 那你们知道你们手上一共有多少只铅笔吗?怎么表示?大 家做个动作给老师看看,xx小朋友,你来说一说,说得很 好。还有哪个小朋友也来说一说,真不错。那么,怎么列式 呢?xx小朋友,你会吗?你可不可以告诉大家,这个算式 表示什么意思呀? 小朋友们说他列的对不对啊?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

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大大小小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设计背景,活动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让幼儿能区分两个形状物体的大小、会根据物体配对,让家长学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大大小小教案吧。 活动设计背景 亲子活动已经成为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衔接,为了鼓励家长参与活动提升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技巧。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区分两个形状物体的大小、会根据物体配对。 2、让家长学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 3、让家长学会在家里教孩子掌握大小的方法。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家长对孩子游戏的关注程度 2、孩子对物体大小的认知水平 活动准备 大小不同的套环、水果玩具、帽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家长带幼儿面向老师席地围坐成半圆形,家长在孩子后面 老师放音乐,家长和孩子一起拍手做音乐游戏。 2、老师和家长手牵手拉成一个圆圈,玩吹泡泡游戏,让孩子感受大小的变化。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辨别大小。老师先将套环按大小从左往右在地上排成一排,点着最大的,边点边说这是最大的,这是最小的,进行比较。 2、老师把套环打乱,从中找到最大的套环,依次找出剩余中最大的套环取出来,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 3、家长带幼儿沿场地坐,老师在中间介绍水果名称,引导幼儿认识大水果、小水果。 4、玩喂动物吃水果游戏,每名幼儿选一个水果,大水果送大动物的嘴巴里,小水果送小动物的嘴巴里。 三、结束部分: 放音乐,老师拿出大小不同的帽子,让幼儿找一找把大帽子给爸爸妈妈戴上,小帽子给自己戴上。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中,孩子在视觉上能感知物体的大小,在本次活动中很开心快乐,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家长只是配合,家长没有真正体验、没有对活动进行一些指导语,另外没有设计家庭延伸环节,没有做到培

最新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一课时比高矮、长短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5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导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 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 谁矮? 二比一比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三做一做 1、实践活动。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 2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四练一练 第1题:出示第1题图,提问:哪座房高?哪座房矮?还可以拿什么进行比较? 第2题:出示图,提问:哪条绳长?哪条绳短? 第3题:(1)出示图,提问:哪 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 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指名学生排队。 学生独立回答问题。

条绳长?哪条绳短? (2)教师拿出3根线绳照图的样 子演示一下,验证学生的答案 第4题:出示图,提问:谁个子高? 谁个子矮?为什么? 第5题:出示图,提问:图上的事 物你可以怎样进行比较? 五总结 学生自由发言。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数学知识?再 说一说。 板书设计:比一比比高矮、长短 老师高,学生矮 铅笔长,粉笔短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比轻重、大小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7页。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的体验,了解大小的含义,感受物体的轻重,并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用天平表示的图,说出哪个物体轻,哪个物体重。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亲自体验,感受物体的大小和轻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利用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初步的数学思考和简单的推理。 教学重点:能比较具体物品的大小。 教学难点:学会比较的方法。 教学方法:引导自学。 教学用具:天平、苹果、羽毛球、饮料和面包实物。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导入 1、呈现情景图。 2、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比较。 二比一比 1、让学生观察并引导学生说出谁 比谁大、谁比谁轻等。 2、呈现大象和松鼠的情景图,先 进行谁大谁小的比较,再启发学生说一 说哪个轻、哪个重。学生回答谁轻谁重。

小班数学活动先和后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先和后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先和后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结合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理解并区分先后,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先和后教案吧。 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及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在此理念的引导下,我对此教学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要组织好本次活动,作为教师我认为关键要把握好两个方面:一是要清楚幼儿空间的认知发展规律,二是要抓住幼儿的兴趣。因此,在分析目标之后,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定为:区分先、后方位。在教学导入的设计中我采用了幼儿非常熟悉的《龟兔赛跑》的故事激起幼儿的兴趣,整个过程以游戏形式,创设了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让孩子置身于游戏情景中,快乐的体验,积累相关经验。教学环节设计遵循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活动目标: 1.结合日常生活的具体事情理解并区分先后。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5.引导幼儿对数学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1.礼品盒、内装有桃子的生长、小鸡的生长图片。 2.兔子、乌龟、小蚂蚁、小鸡的头饰、哨子、小旗 活动过程: 一.谈话激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段精彩的动画片《龟兔赛跑》。动画片中谁先到达终点?谁后到达终点?小兔子很不服气,想和乌龟再比赛一次,请小朋友当裁判好吗? 二.理解先后 1. 教师布置好场地,幼儿扮演角色进行比赛,结束后提问:它俩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 2. 小蚂蚁和小鸡看到小兔子和乌龟赛跑很有意思,它俩也想参加比赛,你们再当一次裁判好吗? 这次,是谁先到达终点?为什么?谁后到达终点?为什么? 三.辨别先和后 比赛结束了,为感谢小朋友来给它们当裁判,小动物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精美的礼物,我们一起来看看!呀!是个漂亮的盒子,不知道里面装着什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也很想知道,怎么办呢?(引导先做什么,后做什么)然后教师打开盒子,取出一些礼物。 1. 桃子的生长图:图上画着什么?都是桃树,开花和结果,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2. 小鸡的生长图:图上画着什么?在小鸡的生长过程中,哪个在先?哪个在后?

小学数学冀教版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这节课,老师想和同学们比一比高矮,谁想来? 2、教师指一名同学与老师比高矮。 3、提问:老师和这位同学比谁高谁矮?学生观察并进行判断、交流。师生比高矮这一活动,即贴进生活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探究与体验 1、师:刚才老师和一位同学比了高矮,那么你想和其他同学比一比高矮吗?注意比完后一定要把结果告诉老师。 2、请学生拿出自己的铅笔与教师的粉笔比较一下,说说哪个长,哪个短。 3、提问:在生活中,我们还可以拿什么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全班学生互相比高矮,全然汇报交流,比较结果。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让学生亲自比较,广泛交流,认识高矮,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人人参与的目的。 结合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进行比较,认识长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比较,体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三、实践与应用 1、实践活动 师:刚才,同学们学会了比较高矮,现在,我想请几位学生进行从矮到高的排队活动。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高和矮都是相比较而言的。

小班数学区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游戏,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张,1只小鸟,2只小鸡,3只蝴蝶,4条小鱼,5朵小花,1—5的点卡; 2、三只礼品盒(内有一个娃娃,二部小车,四本书); 3、幼儿人手一份1-5的点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我们宝宝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花园王国里的小动物都醒了,我们来看一看有谁?(出示背景图)天上有1只小鸟,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1只),1只小鸟可以用点卡1表示。 2、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2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只),2只小白兔可以用点卡2表示。 3、小蝴蝶也飞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只?(3只)。小蝴蝶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点卡2。 4、小鱼们游来了,我们来数数有几条?(4条)。(出示点卡4) (师 5、花儿也开了, 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朵),它们的点卡好朋友呢?(出示点卡5) 三、摸一摸。 出示三只礼品袋:“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我们来数数一共是多少份?会是什么好东西呢?她说要请小朋友上来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余幼儿一起验证。 四、动一动。 春姑娘还准备了小花篮,请你们装花送到花园王国去,你们想吗?但是春姑娘有要求的: 1、引出操作要求:

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人教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单元训练…………………………… 2课时 计 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第一单元位置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左右、上下、前后等相对位置的过程,会辨认物体的相对位置。 2、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3、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前后、上下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感受位置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左右 【教学内容】 冀教版数学教科书第二册1~2页。 【教学目标】 1、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2、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通过活动,使学生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 会用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经历认识左右位置关系的过程。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感受左、右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的类型】 新授课。 【教具准备】 教科书、铅笔盒及练习题挂图。

【教学方法】 合作、演示等。 【教学过程】 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创 设情境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做动作。(学生笑,有部 分同学弄不清,手忙脚乱 的。) 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做 一个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 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 的右肩;左手摸左耳,右手 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 摸左耳。 刚才有些小朋友弄错了左 右,没关系。今天我们就来 学习“左右”。 (板书:左右) 从学生的年龄 特点和心理发展 规律而言,这样的 游戏情境设计,最 能吸引他们的注 意力,让他们积极 投入到“左右”的 学习中来。 体验感悟黑板的左边有课程表。 黑板的右边有值日表。 红旗的左边和右边都有 字。 我的左边是小明。 这是我的左耳,这是我的 右手,我的左边有一只 脚,右边有一只脚。 学生按照老师的口令 有条不紊的摆放书桌上 的用品。 1、理解左边与右边。 请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 教室,你发现了什么?请你 用左或右说一句话。 那你自己身上有没有“左” 和“右”呢? 请大家每个人把课桌上的 铅笔盒、课本、练习本按照 从左至右依次在课桌的摆 好。 用左右来描述 教室中的物体和 学生自已身上的 各个器官,是学生 乐于参与的数学 活动,交流时可不 必拘泥于坐姿,鼓 励学生用各种方 式表达。 通过学生的亲 自操作活动,让学 生再次体验“左 右”的位置关系。

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自然界的植物都有了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各种各样的树叶纷纷飘落给秋天涂上一种神秘的色彩,通过本次活动,我把孩子们平时最喜欢的树叶作为幼儿操作的材料,能激发幼儿的操作兴趣,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种以大自然中的“活教材”支持幼儿的学习,引导幼儿开展的探究活动符合《纲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的要求,很好地把数学与生活融合在了一起。 这节数学活动主要是让幼儿能尝试用动作表示大小,并用符号形象的对比初步体验大小的意义。学习按大小、颜色、形状等标记将树叶分类摆放,并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分类理由。乐意参与操作活动,并表达自己的操作结果。在整个分类的过程中,我始终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话表述自己的分类结果,如在按树叶的大小分类时则引导幼儿说出“大树叶我送你进有大标记的家里,小树叶我送你进有小标记的家里。”在>数学教学中很好的渗透了语言领域,做到了个领域的相互渗透。 活动中,我采用是树叶朋友和各种标记图案的箩筐作为教具。通过有大小、形状、颜色区别的树叶,让幼儿目测、对比观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观察结果。小朋友都能认真的观察并大胆的说出自己的发现,大部分小朋友都观察出树叶在大小、形状或颜色上的差异,这样让幼儿走在了活动前面,老师跟着幼儿的思维走,不是让幼儿当做听众,而是让幼儿成为活动中的主体,老师起引导作用。活动中大多幼儿都能又快又对的发现树叶大小这一明显的差异,我又通过引导幼儿用有趣的身体动作去表现树叶大小的不同,即加深了幼儿对大小的理解和感受,又增添了活动的乐趣,使整个活动有动有静,做到动静交替,使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中。在接下来的根据树叶形状及颜色的不同为树叶分类时,即巩固了数学分类这一概念,又做到了学习内容上的提升。 另外,我在幼儿操作的时候,一边巡视幼儿的操作情况一边给予不对的幼儿进行指导。乐意参与操作活动。我为每一位幼儿都准备了一份操作的材料,在老师的积极鼓励,小朋友们兴趣十足,信心十足的情况下,小朋友们都在“我快乐操作,操作我快乐”的活动氛围中。但是教育过程中,有时语句还是不够严谨。这让我体会到作为老师,除了要为每一节课做好充分的准备,还要做到语言严谨,特别是数学活动和科学活动中,要让每一位幼儿听明白还都有操作的材料,才能让在动手,动脑,动口,动眼相结合来提高幼儿的操作能力和技巧! 篇二:小班数学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难点是区别大小并进行分类,会用语言表达“大的XX给大熊,小的XX给小熊”。在活动开始时,我首先准备了一大一小两只熊,请小朋友观察比较,哪只熊大,哪只熊小,这一环节结束后,让幼儿把两只熊送到事先准备好的两间房子里,并强调大熊喜欢住大房子,小熊喜欢住小房子,幼儿很快地比较出了房子的大小并把两只熊分别送到他们住的房子里。到了给两只熊送>礼物的环节,我说今天是大熊和小熊的生日,

5以内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二次备课)

第三单元: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3页)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 “<” “=”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 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 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难点: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 3、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 2课时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反思小班数学活动比较多、少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比较多、少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学习运用并置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具体感知物体的多少。 2、学习将一组物体并置对应摆放在另一组物体的下方或右方的技能。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演示用教具:贴绒娃娃8个,猫7只,鱼6只。幼儿操作材料:盆子1只,8个娃娃的卡片1张,纸剪苹果7个,帽子7顶。 活动过程: 一、引出课题。 (一)首先将8个娃娃排成竖行。 师:今天娃娃来到我们小一班作客,有多少娃娃呀?幼:许多。演示提问。

二、演示提问。 (一)将7只猫一一对应并置在娃娃右边图 师:她们养了许多猫,那娃娃和猫是不是一样多?幼:一样多(见图示) (二)启发幼儿说出娃娃多1个,猫少1只。 师:请小朋友想一想,怎样才能使娃娃和猫变成一样多呢?(添1只猫或减少1个娃娃)娃娃要回家了,小朋友们和娃娃说:“再见”。 (三)启发幼儿说出猫多1只,鱼少1只,并想办法使猫和鱼的数量一样多。 师边演示边提问:请猫吃鱼了哦,1只猫吃1条鱼(将鱼一一对应并置在猫的右边,如图二)比一比猫和鱼是不是一样多?猫多1只,鱼少1只)怎样才能使猫和鱼变成一样多? 三、操作活动。 1、请小朋友把盆子中画有许多娃娃的卡片拿出,给娃娃分苹果,把苹果一个对一个地摆放在娃娃的下面,比一比,娃娃和苹果是不是一样多?幼:(不一样多。) 2、启发幼儿说出娃娃所1个,苹果少1个。用什么办法使娃娃和苹果一样多呢? 3、给娃娃戴帽子。1个娃娃戴1顶帽子,一个对一个地放在娃娃的上面,比一比,娃娃和帽子是不是一样多?(娃娃多,帽子少)怎样才能使它们变成一样多呢?(老师再给每个幼儿1顶纸剪的帽子)

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全

第一单元比一比 第1课时比较高矮和长短 教学内容: 教材第4—5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结合身边的事物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了解这些概念的含义,使学生能够进行高矮长短的比较。 过程与方法:通过呈现身边的事例及实践活动,了解比较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学习方式: 结合具体事物、讨论交流、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 课件、铅笔、粉笔、线绳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板书设计: 高、矮、长、短 教学反思: 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而且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高矮的经验,一般他们都会进行直接判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了一个个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主要体现如下: 放手探索,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中,我把探索比长短、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充分相信学生,做到完全放手。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讨论。然后,向全班同学介绍,展示本组的研究成果。虽然有的孩子的语言还很稚嫩,还有点结巴,但是每个学生都能通过刚才直观的活动,说出比高矮(长短)的方法,小组合作的方式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交流各组研究成果之中,学生不断体验成功,欣赏自己的发现,感到“我行”,欣赏本组、全班的成果,感到“我们全班同学都很聪明”。这样,有助于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还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有意识培养和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同时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的空间,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方向。

小班数学活动区分上下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区分上下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活动区分上下教案反思主要包含了设计意图,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小班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区分上下教案吧。 设计意图: 我班幼儿这段时间对方位词的概念含混不清,对物体空间位置的指认总是用这里或那里来表达,加上孩子们这段时间特别喜欢看《黑猫警长》动画片,对黑猫警长特别崇拜,为此我以黑猫警长这个故事情节为主线设计了这节《区分上下》的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让幼儿区别物体在空间中的上下位置关系,用上面、下面方位词回答问题。 2、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 3、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黑猫警长和一只耳的头饰、老鼠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游戏:小朋友,你们听过黑猫警长的故事吗?你们喜欢谁?那今天老师来当黑猫警长,小朋友们都是白猫警士。好了,今天天气不错,我们一起去森林里转一转,看看有什么新任务。 二、播放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方位词。 1、森林里有许多的动物,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鸟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上? 那小朋友再看看小狗在哪里?还有谁在树下呢?小结:小猴、小鸟、小松鼠它们都在树上,小狗、小猪、小猫咪它们都在树下。 2、我们又来到了小河边,看看都有谁?(幼儿自由回答。) 小熊在哪里?谁在桥下? 三、在情境游戏中指导幼儿学习正确使用方位词。 1、“接电话”进入情境,黑猫警长刚才接到兔妈妈打来的电话,说它们家有老鼠偷吃粮食,老鼠很狡猾,藏在兔妈妈家的各个地方,我们先侦察一下敌情。记住:大家轻轻地走过去仔细看老鼠藏在什么地方,然后回来向我报告你们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 2、白猫警士进入创设的情境中,侦察后坐回椅子向警长报告敌情。 提问:你在什么地方发现了老鼠?(幼儿自由回答。) 如:桌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沙发下面(上面)有老鼠。 椅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柜子下面(上面)有老鼠。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 概况 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单元目标知识 目标 能够正确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的各数 表示物体的各数和顺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 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 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 目标 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关键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及比价大小 教学方法观察、讲授 教学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 5 单元小结

1、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最新资料推荐------------------------------------------------------ 冀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数学第一册第一单元: 比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科书是在第一课师生交流的基础上开始的。 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结合学生的游戏和身边熟悉的事物,通过学生能够理解的一些简单概念,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主要内容有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等。 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原有生活经验和书本内容的联系,要重视学生生活经验的交流,丰富和提高。 使学生体会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学习中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单元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同样多、多些、少些高、矮长、短大、小和轻、重的含义,会判断并会用这些术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讨论、交流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比较的思想和方法,经历将生活中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描述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3

使学生了解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情都是数学的内容,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善于思考的习惯。 教学总时数: 3 课时第一课时: 同样多、多些、少些教学内容: 教材第 45 页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事物说出谁比谁多谁比谁少以及谁和谁同样多。 过程与方法: 通过做游戏,使学生体验多、少和同样多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做游戏,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准备: 课件、椅子和花片学习方式: 游戏活动、体验交流、动手操作教学过程: 环节情境创设教师活动教师谈话引入: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这节课,我想请几位同学来玩做椅子游戏,谁想来?(教师在教室前面准备好 5 把椅子)(一)认识多少 1、提问: 发生了什么事情? 2、提问: 椅子为什么不够啦?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活动 6 个小朋友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大全

小班数学教案反思大全 【篇一: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 篇一:小班数学活动教案及反思 花园王国 ——小班数学活动 活动目标: 1、学会手口一致点 数物体,能说出总数。 2、引导幼儿根据花 篮上的数字,在花篮内装上相应数量的小花,尝试5以内的按数取物。 3、通过装花的游戏, 体验数学操作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春天背景图一张, 1只小鸟,2只小鸡,3只蝴蝶,4条小鱼,5朵小花,1—5的点卡; 2、三只礼品盒(内 有一个娃娃,二部小车,四本书); 3、幼儿人手一份1 -5的点卡。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我们宝宝都知 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看一看。 师:春天到了,花 园王国里的小动物都醒了,我们来看一看有谁?(出示背景图)天 上有1只小鸟,要求幼儿 手口一致地点数(1只),1只小鸟可以用点卡1表示。 2、小白兔也到草地上来做游戏了,数数有几只小白兔(2只),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2 只),2只小白兔可以用点卡2表示。 3、小蝴蝶也飞来了,

我们来数数有几只?(3只)。小蝴蝶的好朋友是谁呢?出示点卡2。 4、小鱼们游来了, 我们来数数有几条?(4条)。(出示点卡4) 5、花儿也开了,(师 出示花)我们来数数有几朵花,要求幼儿手口一致地点数(5朵),它们的点卡好朋友呢?(出 示点卡5) 三、摸一摸。 出示三只礼品袋: “春姑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礼物,我们来数数一共是多少份?会是什 么好东西呢?她说要请 小朋友上来摸一摸袋子里是什么?”。请个别幼儿上来触摸感知,其 余幼儿一起验证。 四、动一动。 春姑娘还准备了小 花篮,请你们装花送到花园王国去,你们想吗?但是春姑娘有要求的: 1、引出操作要求: (1)看看篮子上的数字是多少? (2)在花篮里放上 一样多的小花。 2、幼儿操作,师 观察指导。 3、检验操作情况。 (1)你的篮子要装 几朵花? (2)和全体听课老 师、幼儿一起帮忙检验。 (3)小结:一边贴 一边数,数到和数字一样你就装好花了。 五、活动延伸:我 们的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和点卡宝宝做朋友?请 你找一找,找到后把你手中的点卡宝宝和它们碰一碰做好朋友,并 且告诉它们,你们是点卡 宝宝几的好朋友。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说明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比较大小、认识数序、计算教学的起始课,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本单元知识的含义,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有序的整理知识。教学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灵活掌握、运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体验感悟过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运用我们黑河五小的“目标导学法”来完成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给学生留有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本节课,我们在目标导学的基础上容入了玩中学的教学模式,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建构数学模型,最后达到解释应用的目的。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又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按照“目标导学法”的流程,将本节课预设为两条纵线,四个环节: 第一条纵线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分别是:1、我要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2、通过复习我要对5以内的数加深认识;3、通过复习,我要更加熟练的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另一条纵线是完成学习目标所运用的学习方法。 第一环节是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环节开门见山的让学生看大屏幕,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并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意义所在。 第二环节是整理知识,形成体系,完成目标一。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把第三单元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法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环节是复习提高,完成目标二。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抓住双基穿成线,沟通知识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合贯通更熟练。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复习课的练习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这我设计了一个给小动物排名次的小游戏。 总之,我以“目标导学法”设计的这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能更加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小班数学分一分教案反思

小班数学 小班数学分为教学目标,包括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反思等内容.它可以根据项目的颜色匹配相同颜色的房子,体验与同伴和游戏一起工作的乐趣.适合幼儿园教师.小班数学活动课,来看看一分钟的教学计划.活动目标: 1.根据物品的颜色可以匹配相同颜色的房子. 2.体验与同伴一起工作和玩游戏的乐趣. 3.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进行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活动准备: 1.各种卡片:红苹果,红草莓,黄梨,黄香蕉,绿葡萄,西瓜等. 2.儿童的手术图片:香蕉,梨,苹果和一个框架. 一栋红色,黄色和绿色的房子. 活动程序: 1.认识到. (1)老师显示项目卡. (2)让孩子们谈谈这些物品的名称和颜色.

老师:今天,有几个朋友来我们班做客.我们来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这场比赛“分了一分”. (1)展示一个三色纸房,让孩子们谈论它是什么颜色. (2)将水果放在相同颜色的房子里. 老师:颜色妈妈告诉我叫她的宝宝回家. (展示一个三色的房子.)红房子是红色水果的家,称为红房子;黄屋是黄果的故乡,被称为黄璜之乡;温室是绿色水果的家园,绿色和绿色的家.我们把它们送回家.会说:我把红苹果送到了红色的家. 3.儿童锻炼. 老师:还有很多水果宝宝必须回家.婴儿将椅子从椅子下取出并将水果送回家.他们要求发送并说:我把XX水果送到了XX家. 4.游戏:'拥抱'. 婴儿真的很有能力.现在,许多小叶子和我们的宝宝一起玩“抱抱”游戏.请站起来红叶宝宝并随身携带.请站起来黄叶宝宝跟我一起来.拿着它;请绿色婴儿叶站起来抱抱我.宝宝累了,让我们休息一下. 活动反映: 活动是让孩子们认识,说话,说出哪些水果,他们有什么颜色,然后根据颜色将水果集中到相同的颜色,然后说:我把XX送到XX的家.然后孩子们自己练习,他们在操作时使用了指导语言.最后,游戏“拥抱”进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113《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学设 计(讨论稿) 华景小学 朱海英 一、本单元知识框架 二、本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在学前已初步认识10以内各数,会数1至10以内物体的数量,所

以本单元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相对简单地,但是,根据我们对孩子们的学习前测了解到部分孩子在数数时是杂乱无章的,这种数数的习惯在数量少时弊端不明显,但当东西比较多,比较杂乱时,孩子们学会按照一定的顺序去数数就很重要了,所以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将教学重点放在指导孩子们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并且数与物要一一对应,培养良好的数数习惯,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本单元教学目标 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4、在数数、认数、算数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学习中激发学好数学的兴趣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本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2、准确使用“>”、“<”号。 3、比较熟练地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六、本单元评价要点 1、能熟练地掌握1~5的基数的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比大小;第几(序数含义)以及数的分解,初步建立数感。 2、正确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 3、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加、减法。 七、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13节

八、各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认识1~5》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5,会用1~5这5个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3、培养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预计教学时间:1 节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1~5的先后顺序,会正确读、写1~5。 四、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师:同学们,你喜欢去动物园吗?你喜欢动物园里的小动物吗?育才小学一年级(1)班的同学也去野生动物园参观了。小朋友们可开心啦!让我们一起来瞧一瞧他们看到了那些小动物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