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构建‘学本式成长课堂’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构建‘学本式成长课堂’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构建‘学本式成长课堂’的实践研究?开题报告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教研培训部

一、课题名称

《构建?学本式成长课堂?的实践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时期教育观念变革的主题是?人的发展?。时代要求把为教者设计的教育,转变成为受教育者设计的教育,重视个体生命的健康成长,特别是个体生命在其整体和谐发展基础上的精神性生命的成长。社会的发展呼唤我们的教育从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制约作用的格局中走出来,向以人为本的、并促进学生的生命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引导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让学生在掌握后续学习的知识基础上,学会学习、乐于学习。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为了实现?服从并服务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价值追求,我们确立了?构建‘学本式成长课堂’的实践研究?课题,致力于为学生、教师及直接参与者奠定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品质,实现从?带着知识走向学生?向?带着学生走向知识?的转变。

2013年秋、冬季,牡丹江市教育局针对此问题组织各区、直属小学校开展了两次?教学大拉练?活动,深入各校调研,发现了?教师角色转变不彻底、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关注和培养不够?等问题。针对两次拉练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在年底的拉练总结中市教育局提出了?无声课堂?理念——即?打造没有教师声音的课堂?实践研究。

在一年的研究实践中,各实验学校历经?语文学科学法梳理?、?‘无声课堂’研究推进会?、?数学学科方法指导?、?‘无声课堂’阶段性总结及开题论证?等多个阶段的研究、实践、整理和总结,于2014年12月召开此项研究的课题开题研讨会,并经多方论证最终将?无声课堂?正式更名为?学本式成长课堂?,同时启动?构建‘学本式成长课堂’的实践研究?专项课题研究。

三、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学本课堂?思想由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韩立福博士提出。他长期置身于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第一线,经过长达十年的行动

研究和实践指导,探索出了由?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成功转型的学本课堂操作体系,给一线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有效抓手,在教与学关系的调整上取得了突破。

?学本?课堂包含两重境界。开始阶段是?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随着学生学习能力、教师导学能力的不断提升,逐步走向?自我导学型学本课堂?。在中小学阶段倡导的是?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它以问题学习、解决为特征,目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其含义是师生共同以问题学习为主线,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单位时间内解决问题、实现学习目标的高质量课堂。?问题导学型学本课堂?表现出与?教师讲授型?、?教师导学型?课堂截然不同的特征。

?学本课堂?理念提出十年间,全国共有18个推广基地,皆冠名?学本课堂?推广基地校,我市提出的?学本式成长课堂?尚无学校进行此课题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为更好地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进一步落实国家《中小学课程标准(2011)》,以?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更好的教育为核心;以励志求知、幸福职业,实现师生共同成长为主旨;以为人的全面发展、提升生命质量为目的,构建?学本式成长课堂?。

五、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学本式成长课堂:

学本式成长课堂,是指以学习者学习为本,尊重教育双方的成长规律和知识的内在结构,师生协同合作,共同围绕核心问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使每一个人的成长动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唤醒和激发和培养的课堂。学本之?学?,泛指学习者,包含学生之外的教师和其他直接参与者。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及内容

(一)研究目标

通过理论与实践研究,进一步突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深入挖掘学生的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积极、快乐地学习。

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把教师从繁重琐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改变教师的工作状态,创造教师的职业幸福,提

升教师的生命质量。

使学校成为绽放生命、励志求知的百花园;使教师成为与时俱进、激扬生命的教育人;使学生、教师及课堂的直接参与者都成为快乐学习和成长的个体,全面培养积极向上、自信大方、友好合作、知识丰富、思维活跃的时代新人。

(二)研究内容

1. ?为学生的学而设计的教育?的理论学习研究。

2. 以课改为基础,探索适合我市小学师生共同成长发展的?学本式成长课堂?的研究

3.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生学习评价、教师教学评价及课堂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成绩与教师的课堂教学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发挥评价机制的导向功能。

七、研究方法

1. 文献研究法:通过学习使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理解把握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理念,准确把握探究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关理念,为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好理论基础。

2. 行动研究法: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不断总结,改进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使之更适应学生的学习,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3. 调查问卷法: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设计问卷,展开调查(如对学生学习方式、课堂教学组织现状等方面展开调查)。

4. 经验总结法:在学习和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结合调查分析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及时汇总教师论文,对实验教师典型的或有特色的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对被总结的经验进行筛选、归纳、提炼,使之系统化、理论化,形成成果。

5. 个案研究法:搜集、研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殊性的评价对象和案例,对某一小组(或个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特殊状况进行跟踪评价分析,并概括、提炼出其中对评价其他群体或个体具有指导和启发意义的信息,用以指导评价研究和评价实践。

6. 量表评价法:在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制定出小组合作学习发展性评价的量表,评价主体在听课、观察的过程中,对被评对象(含自己)进行打分的评价,根据量表上的所陈述的各项评价指标,并不断完善和发展评价标准和机制。

7. 比较研究法:设置实验校与对照校,通过学业水平、综合能力测试进行比较。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与步骤、预期成果

本课题为期三年。实施滚动式推进,边研究边实践边总结;集体研究(教研组、学校、县区)与个体研究相结合,不同时期重点突破。具体步骤如下:

⒈2014年12月—2015年1月,课题立项与启动阶段。制定课题实施方案,召开课题启动大会,分任务落实理论研究与各项专题研究。成立课题领导小组与指导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及实验学校,进行实验的准备工作。

⒉2015年3月—2017年3月,课题具体实施阶段。

(1)加强学习,建立课题学习研究制度,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组织教师学习与课堂教学有关的理论,深入研读课程标准,领会精神实质,促进研究的深入发展。

(2)认真做好搜集、积累、整理和提升资料工作。要重视日常的搜集和积累,有针对性的积累资料,从教育教学实践中搜集相关材料,建立教例撰写制度,开展案例研究。

(3)采取整体设计、专项突破、全方位推进的策略。从系统的角度整体设计实验,课题组进行整体运作,与此同时各项专题并行研究,力争在专项上突破,最后将各项专题研究进行整合,全方位推进我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

(4)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定期组织各县区、校的优质课评比和交流活动,教改热点、前沿问题的研究课展示活动,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等,提高科研水平。

(5)建立课题项目管理制度,保证各课题实施单位研究的质量。包括:教师培训制度、实验报告制度、结题验收制度、表彰奖励制度等。

⒊2017年4月—12月,课题总结、验收、结题阶段。组织专家进行验收,开好总结、结题会,做好表彰工作,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的预期成果和表现形式为:研究报告、经验(案例)集、典型课例光盘等。

牡丹江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小学教研部

2014年12月8日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