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影像方志》第15集_浙江仙居篇解说词

《中国影像方志》第15集_浙江仙居篇解说词

《中国影像方志》解说词

第15集浙江仙居篇

引言

知得创物

巧者述之守之

世谓之工

——引自【周礼】

心灵手巧的人们继承和发展先祖创物智慧,世人便把他们称为工匠。

浙江省东南部山区,江南道教名山括苍山脉北麓有一个地方被称为百工之乡

环抱的群山和发达的水系,让这里终年云蒸霞蔚,恍若仙境。这篇土地有一位与他相得益彰的名字——仙居。

如果不是神仙,那么是谁赐予了仙居这样诗意的名字?

如果不是神仙,仙居人为何会拥有非凡的灵感和精巧的手工艺,让这片土地成为了百工之乡?

如果不是神仙,又是谁让仙居人执着地追求着文化和艺术的真谛,在这片土地上代代守护着华夏的文脉?

地名记

仙居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县名更迭,而这三个名字都与这方土地的山水有关,仙居有一条贯穿县境的主河流,东晋永和三年仙居建县时,就是根据这条名叫乐安溪的河流,被命名为乐安县;五代十国时期的吴越国期间,乐安溪洪水泛滥,连年灾害,为求长治久安,乐安溪更名为永安溪,仙居的县名也随之更改为永安县;到了北宋景德四年,永安县更名为仙居县。县志中关于这次县名更迭的记载,只有寥寥数笔:“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而多神仙之宅因以名。”洞天,是道家相信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是道家修炼的圣地,而中国道教十大洞天之一的括苍洞就坐落在仙居县境内的括苍山。

仙居地处浙南山区,海拔一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延棉的丘陵山脉将仙居环抱其中,正印证了“洞天名山,屏蔽周卫”的说法。但县志记载里最引人遐想的那句“多神仙之宅”又该如何解释呢?也许,正是仙居的灵山秀水,孕育了人们关于神仙的想象,但同时环抱的群山不仅不适合耕作,也阻隔了仙居与外界的联系。《周礼》说:“审曲面执,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审视五材的曲直、方圆以加工整治五材,而具备民众所需器物的,叫做百工。)也许,正是闭塞的自然环境,让仙居人自古就懂得发挥一切机智与灵巧,用精湛的手工艺,在众山屏蔽之中,经营起一个仙境般的居所。

金石漆木,设色刮磨,仙居人所有的手艺,最终都是为了完善和装点自己的家园。根植于中国人内心对家的责任与眷恋,造就了仙居百工之乡的历史,也使这方土地名副其实的成

为了神仙居住的地方。

考古记

在距离仙居县一百多

千米的浙江省金华市,中

国新石器时代的考古曾有

过一次重大突破。

2003年,考古学家从

上山遗址的陶片中发现了

距今一万年的栽培稻稻壳遗存。上山遗址因此成为了人类稻作文明的起源之一。然而要确认一种文明的存在,必须要多种证据互相印证。一百千米外的仙居,为上山遗址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仙居县下汤村的村民们从一块叫汤墩的高地上挖出了一些陶盆、陶罐。“这个石器啦,挖出来很好看的哦,那时候很多挖出来之后,把它拿到县里面去……”

2014年,浙江省文物局决定打开下汤遗址。

随着挖掘的深入,专家们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生活用品。先民们走出洞穴,来到平原聚居生活的全貌一一呈现在人们眼前,随后有一件文物的发掘,令考古现场沸腾了。“省考古所的专家,”仙居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达:“都晚上11点钟左右打电话给我,你赶快赶过来,这里有重大的发现,他说,你这里有个大口盆”。“这个大口盆与上山那个文化很接近。”

上山文化已经被确定为距今8600年到11000年,因此专家们基本确定下汤遗址和上山遗址的年代,都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地理上两地也并不遥远。那么这两个遗址是否存在联系呢?接下来,一种劳动工具的发现,证实了人们的猜想。

(仙居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陈达:)“挖到那个下面完整完整的石磨盘呢,大家都非常开心,哎呀,这个地方找对了。”

经专家验证,下汤遗址出土的33个石磨盘、石磨棒与石球,正是用来加工稻谷与野果的劳动工具。即便是在世界范围,考古遗址内分布着如此密集的石磨盘和石磨棒仍然是极为罕见的情况,史学界对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一直颇有争议,如今,仙居的下汤遗址和金华的上山遗址互为佐证: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先民们,早在一万年前就已在此安家落户,种植稻谷。这个发现为学者们对中华文明的探源提供了丰富的证据。诞生了无数精妙手艺的百工之乡,其历史便从这样几套石器发端,在一万年后重见天日,敦促着今天的仙居人,继续用双手打磨生活,创造新的历史和传奇。

每个地方,究竟有着什么样的身世?

每一处县名,究竟有着什么样的来历?

每一方水土,究竟养活的一方什么样的人

每一个时代,究竟锻造了什么样的精神?

童谣:

“弯弯小河流过村旁,春种秋收天地宽广

井水甜,泥土香

大槐树下,爷爷讲的故事长又长。”

“茫茫禹迹,遍布九州。

秦砖汉瓦,岁月流淌。

长江美,黄河壮,

地方志里,先辈们把家乡的历史风烟收藏。”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传承记

“花灯匠,老祖传,工具简,绣花针,小铰刀,灯原料……”在余金伟眼中,没有哪一种手艺比针刺无骨花灯更能代表仙居这个百工之乡。作为仙居县志办主任,余金伟研究花灯这个民俗课题已经三年,虽然仙居针刺无骨花灯于2001年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余金伟认为,仅仅如此还不能挽回花灯的式微。

“百工”一词起源于商周时期,指的是由官府严格控制的手工工奴,专业从事金石漆、土木和纺织等手工行业。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手工艺分类的极端细化,百工的概念已经发展成为从事各种精巧工艺的手艺人的总称,而仙居针刺无骨花灯,则是多种精妙手艺的结晶。

中国传统花灯起源于汉朝,一般以竹木为骨架,绸缎、纱绢为灯面,而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的精妙之处,就是灯身没有一根骨架,全凭纸张拼接而成,灯身繁复的花纹,则是上万个手刺针孔。仙居针刺无骨花灯起源于唐朝,装饰性灯具开始大量出现在宫廷和灯节中。日益昌盛的造纸业,则为花灯的制造提供了便利。

仙居皤滩古镇作为盐业重镇,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物产流通,便催生了针刺无骨花灯的手艺。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余金伟意识到这门手艺能从唐朝流传到今天,实在是个奇迹。因为这是一种奢侈而易损的艺术品,无法长久留存。十二道工序,几万个针孔,一盏花灯制作到成型,需要一周甚至一个月。随着电力的普及,本来就缺乏经济效益的花灯,没有了销路,已经无法成为匠人用来谋生的手艺。

2002年,政府为了保护花灯的制作技艺,在仙居民间成立了花灯协会,但是成员全部是老人。随着做花灯的老前辈们一个一个离世,挽救花灯手艺已经刻不容缓。余金伟想到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成本是一条可持续的道路。

仙居县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余金伟:“比方说我们原来的工艺上比较复杂的,那么我们是不是能够寻找一种机器方面的一种设备来帮助提高这种效率。”余金伟开始和厂家积极联系,商讨开模刻孔的细节,希望能批量生产一批样品,但同时他明白,手工花灯有着工业生产的花灯无法取代的内涵,来自人的温度才是一门手艺留存的根本。

“机械化生产呢,你就会感觉这种东西没有一种温度感,就可能都没有产生一种手工带来的那种温情的那种体验。”

余金伟了解到,在无骨花灯起源的皤滩古镇,王汝兰老人制作花灯已经四十多年,从一

开始做花灯贴补家用,到今天成为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坚持手工制作花灯已经成为王汝兰生活的一部分。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针刺无骨花灯省级传承人王汝兰:“天天都在这做,做的有人要,卖掉,卖掉再做。我很喜欢做花灯的,我不厌。”王汝兰虽然仍在坚持制作花灯,但八十一岁高龄的她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将手艺传下去,成为了王汝兰最迫切的心愿。“只要你想来学,我都教会。只要你有耐心学起来,想把一盏花灯做好,那就教你。”

余金伟知道,要想真正留住花灯的手艺,就要让更多年轻人从小开始学习。皤滩古镇上的小学里,开办了花灯课程,深受孩子们欢迎,这些仙居的后生们还没意识到,他们一针一针刺玻的不是花灯的灯纸,而是一门古老手艺在新时代面临的僵局。前来向王汝兰拜师学艺的徒弟络绎不绝,余金伟也找到了对制作花灯感兴趣的厂家。孩子们制作的花灯用来义卖,总是供不应求。时代在变,但只要仙居人的匠心不变,仙居的花灯就永远不会熄灭。

美食记

浇头面就是仙居的性格,被大山圈住的仙居人从不肯因陋就简,在他们手中再朴素的食材,也可以被制成繁复精细的美味。做浇头面所用的面条多种多样,但仙居人最爱的还是口感爽滑,营养丰富的索面。

凌晨两点多,李汉文和老伴就已经开始忙碌起来。对于年近七十的李汉文来说,索面就是他的生活。水和盐的比例决定了面条最终的口感,几十年的经验,使配比精准无误。这是一种靠时间揉捻拉扯出来的美食,每次制作索面,老两口都需要连续忙碌二十多个小时不能停歇。“好了。”仙居县马坎头村村民李汉文:“这个面不拉出来,绝对不能吃饭,你一吃饭的话呢,那个面条就会掉到那个柜子里面。”

在每次抻拉面条的间隙,耐心地给予足够的发酵时间,这是老一辈人富有经验的从容。做索面就是看天吃饭,冬春季节的低温最适合发酵,再加上晴天和微风,才能做出最好的索面。两个女儿都已经成家,老两口的辛苦不再为了收入,而是为那些认准了李汉文手艺的挑剔食客。

在面箱中完成第三次发酵后,就要开始神奇的晾晒过程。180根一挂的索面,可以拉长至3到4米,撑面杆的使用是魔术的关键,柔韧的面条在重力的作用下,被撑面杆分离扫长,这举重若轻的一步,是李汉文重复了一生的经验。

日上中天,索面已成。但仙居人在浇头面上花费的心思还远远没有结束。

在人们的印象中,江南是鱼米之乡,面食作为北方人倚重的主食,很少出现在南方百姓的餐桌上,实际上,在北方人大规模南迁的南宋时期,都城临安就开有各色面馆,市井百姓们喜欢将面条作为早饭。北方人注重面条本身的花色翻新,南方人则在浇头上下足了功夫。

仙居浇头面的浇头里,少不了鸡蛋丝、笋丝、香菇、腊肉,最质朴的配料合在一起,就显出了日子的丰盈和精美。一碗浇头面里的市井和家常,氤氲着仙居的温度。仙居的孩子们吃着这碗家常面长大,也就继承了先祖的意志,即便是大山里物质最匮乏的日子,也可以凭双手经营出声色和滋味。

手工记

王银华几乎踏遍全国的玉石矿山,只为创作心中的那一幅画,这幅画必须由父子两代人

共同完成。

新疆的和田玉、辽宁的岫玉、湖北的绿松石,五湖四海的石头被王银华带回了仙居,这些石料将用于一门古老而精密的手艺——彩石镶嵌。彩石镶嵌源自中国传统的髹漆工艺。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以天然大漆涂抹器具的工艺就叫做髹漆。

早在商周时代,中国人已经懂得用色漆、松石、螺钿等材料装饰器物,直到王银华父亲那一辈,这门结合了绘画、雕刻和镶嵌技术的工艺,还在大规模应用于家具表面的装饰。可以说这是一门为了装点家园才诞生的手艺。

王银华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老宅衣柜的照片,在父亲亲手制作的彩石镶嵌作品中,只有这幅留到了今天。在王银华的记忆里,父亲的一双巧手无所不能,正是这双手下诞生的作品,在王银华心中埋下了美的种子,但是18岁那年,王银华却做了一个艰难的抉择。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彩石镶嵌传人王银华:“学这个手艺,自己喜欢是喜欢的,但是其实外面世界很大,还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在跟随父亲学习了三年彩石镶嵌后,18岁的王银华选择参军。五年后退伍回到仙居,王银华又成为了记者。闲暇之余,他也开始尝试制作一些小台屏。父亲常说:“这样贵重的东西,一家人买回去要传上好几代,你要把它做好。”这时,王银华才意识到,虽然自己过往的选择,父亲从未反对,但在内心深处,父亲一直希望他能把手艺传下去。

“你去做,你做的东西是给他看,也是该给我父亲所安慰。后来就感觉到图纸啊、什么工具啊,就感觉也很珍贵了。”王银华,“这个,以前的父辈留下来的一种记忆。”当年迈的父亲把用了一辈子的工具交到他手里的时候,王银华明白,父亲一并交给他的,还有自己未完成的梦想,那就是做出一件可以留传下去的作品。

1992年,王银华的父亲去世。

三年后,王银华开始构思一件史无前例的大型主题作品,计划用上几十吨的石料,他想做出让父亲骄傲的作品。

彩石镶嵌最精妙的特色,是整幅作品的色彩,全部来自于石头本身的颜色和纹理,大到整块的山石、草木,小到人物的发饰和飘带,为每一处细节找到合适的石料,一幅彩石镶嵌作品才有了灵魂。

为了增强画面的表现力,王银华开创性地使用玉石来进行彩石镶嵌的创作。由于玉石的硬度比普通彩石要高,即便是雕琢细节也要使用机器,手上的功夫稍有差池,一块宝贵的玉石很可能就要报废。

耗时七年,《丝绸之路》终于诞生了。这幅耗费了整整三十吨玉石才完成的作品长达六十米,共描绘了633个人物,横跨欧亚大陆的经济文化交流通道,被浓缩成大唐盛世,八方来仪,长安都市,关中沃土等12个主题内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彩石镶嵌传人王银华:“这个作品来表现,就是中国就是处在世界巅峰时代,一个泱泱大国的一个气象。”

《丝绸之路》后来去了法国,去了英国,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16年还回到了故土,去了杭州的G20峰会。

父亲没有能够看见这幅作品,但世界看见了。

命运似乎有着神秘的轮回。王银华的儿子刚从浙江传媒大学毕业,这个石头堆中间长大的年轻人正式开始学习彩石镶嵌。也许他会随着父辈的足迹,将彩石镶嵌作为一生的事业,收割大地的结晶,再切磋琢磨成大地承载的风景。

一代代仙居人在彩石镶嵌的道路上接力前行,他们知道,这一条已经绵延了千年的道路没有终点。

2000多个县市的独特气韵依次呈现

一幅巨大的中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昨天的变迁

今天的影像

明天的历史

《中国影像方志》

建筑记

中国美术学院的六名优秀学生毕业在即,这些中国未来的设计师们,在走出校门之前,要面临的最后一个考验,非常具有挑战性:他们要为仙居设计改造一座有着八百多年辉煌历史的书院——桐江书院。

南宋时期大兴文治,为让更多人有读书的机会,仙居方家的先祖方斫,卖光家中的田产,建起了桐江书院。一时间,桐江书院人才荟萃,声名远扬。

“朱熹呀,他在这个桐江书院讲过学,而且他也把自己的儿子朱野送到这个桐江书院来就读,他,一,他是比较认同桐江书院的这个教学之道,二,他对方斫的人的为人非常的认可。”

作为方家后人,方利明经常会来书院转转,这里的一砖一瓦,似乎都在讲述桐江书院历经的辉煌和沧桑。“鼎山堂”的牌子是朱熹亲手题写的;石柱上的楹联,是桐江书院在清朝复建时雕刻起来的。八百年来,战火和倭寇一次次将桐江书院夷为平地,方家的后人再一次次倾尽家财去重建。

“我们在责怪自己能力不够,怎么会没有把这个祖上能够干得这么好,我们没干好。”无论方家人多么努力,也无法挽救桐江书院。原因是书院早已经不再承担它过去的社会功能。

中国书院,自唐代产生到清末衰微,共经历了五个朝代,在这一千年间,书院是中国文人攻读圣贤的场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一方百姓的精神家园。而今,这座包含了历代仙居人心血的书院,和中华大地上的很多书院一样,成为了凝固的历史。

在深入仙居本地调研后,学生们意识到只有保留和发展书院的功能,才能让书院迎来新生。因此,学生们为桐江书院设计了国学讲堂,藏书阁,以及用来举办成人礼、升学礼的礼堂。这样的设计,延续了中国古代书院的三个传统功能:讲学、藏书与祭祀,同时也让这座古建筑真正融入到仙居人的生活当中。

中国美术学院学生葛清扬:“就是希望当地的居民可以把它当成,就是像你的一个你处在一个社区当中,你茶余饭后可以来休闲的这么一个地方。”

一个八百年的家族千金散尽,一次次重建的不是牌坊或者祠堂,而是书院;仙居人和美院的学生想要修缮的不是一座古迹,而是仙居文化的血脉。单纯的挽救解决不了的问题,创新的发展可以解决。

仙居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百工之美,以多样的形式呈现在更多的世人面前。虽然地处山区,仙居却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工艺品出口基地县。再坚持绿色生产的前提下,将

竹木、白银、铁制、布制、彩石等十五大类的工艺品远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仙居精美的手工艺品,被游客带往世界各地。翻修的古建筑成为了文化旅游的新地标。包括桐江书院在内,仙居正计划保护改造皤滩古镇,高迁古民居等古建筑群落。

在创新与发展中,让百工之乡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发挥价值。

文化传承的真正动力,来源于靠近,滋长于交流,绽放于热爱。让兴趣的火种在更多人心中点燃,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火便永不熄灭。

后记

俊秀的山水,精细的手作,来自仙居人的创造。

简单的原料,让繁复巧思丽质天成。

深邃的底蕴,与千年文脉交相辉映。

打磨历史,点化风物,仙居人修炼着自己的道行,不为羽化登天,而是让这方水土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