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6届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一)(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6届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一)(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6届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一)(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2016届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一)(解析版)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一)

一、选择题

1 .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

改良水稻品种

B.

合成药物

C.

合成新材料

D.

制作化学肥料

2.如图所示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化学性质相似B.②和⑤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子

C.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①④⑤⑥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

A.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

焦炭用于净水

C.

氮气用于保存食品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4.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B.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

C.

闻药品气味

D.

量取液体体积

5.下列各组的物质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排列的是()A.空气、煤、金刚石 B.石灰石、酒精、氧气、

C.生石灰、石灰水、金属汞D.纯净的盐酸、食盐水、干冰6.如图所示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动植物的呼吸

C.

松花江水面结冰

D.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7.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

B.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aCO3+HCl═CaCl2+H2O+CO2↑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

D.家用天然气燃烧:CH 4+2O22H2O+CO2

8.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含量为21%

B.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0.1%,我们要节约用水

C.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

D.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生物,还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9.在剧烈体育比赛前,运动员往往赛前喝一些葡萄糖(C6H12O6)溶液,来补充剧烈运动所需的一些能量,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葡萄糖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C.葡萄糖分子由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

D.葡萄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原子构成的

10.以人为本,关注健康,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如图所示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B.

C .

D .

11.要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世界,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12.针对下列四组物质的鉴别,设计了两种方案,其中都合理的是( )

A .A

B .B

C .C

D .D

13.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t 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50

B .温度低于t 1℃时,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

C.t2℃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

D.甲溶液中含有少量乙,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5.在铁的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中,可能是Fe2O3、FeO和Fe3O4中的一种组合,已知混合物中铁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下列组合合理的是()

①FeO和Fe2O3②只有Fe3O4③Fe2O3、FeO和Fe3O4④FeO和Fe3O4.

A.①④B.②C.①②③ D.①③

二、非选择题

16.2014年,黑龙江省的粮食产量又跃居全国第一,如图是某农场的一块麦田,请回答有关问题:(1)请你根据右图中小麦的生长状况来看,小麦所缺的化肥的种类是①(填种类),所缺少的这种元素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的作用是:促进作物生长,增强作物的②;(2)小麦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是淀粉,淀粉的化学式为.

(3)人类生活离不开吃穿,某同学早餐有:鲜奶、面包、香肠和青菜,其中青菜可以为人类补充营养素(除水外)主要是①,这种营养素的作用是:调节②,维持身体健康.

17.食盐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

(1)请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总结氯化钠的物理性质有:①色固体,②

溶于水,有咸味.

(2)工业上可以通过电解氯化钠溶液制得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该反应前后氯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②.

18.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A是一种比较清洁的燃料,已知A和B能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C和D.四种物质的粒子示意图如下,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化学式)①,从微观角度解释,属于氧化物的原因是②.

(2)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填化学式).

(3)C分子与D分子的相同点有.

19.实验室里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稀硫酸、石灰石,以及如图1所示仪器:

(1)若补充一种仪器①(填仪器名称),再利用图1仪器和药品可以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

(2)如图2所示,将实验室用上述药品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补充完整;

(3)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气泡①时,开始收集;集气瓶集满氧气的标志(或现象)是②;

(4)A仪器的用途是.

20.元素符号、化学式、离子符号、化学方程式等都属于化学用语,请用化学用语或其表示的意义填空:

21.A、B、C、D是初中教材中常见的物质,相互间的关系右下图所示(“→”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应).通常情况下A是能参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B是氧化铜,C、D的浓溶液有强烈的腐蚀性.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①,C的俗称是②.

(2)B转化为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B与足量的D溶液中反应的实验现象是.

22.张南和小岗以“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1】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反应物)质量总和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是否相等?【实验探究1】张南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A所示,小岗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的药品如图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收集证据】小岗在整个探究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1),

A中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

【交流评价】

张南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不相等.

小岗的结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与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总和相等.

张南和小岗的结论中错误的及导致结论错误的原因是(3).

【提出问题2】张南设计的实验A装置中反应后废液中的溶质是什么物质?

【实验探究2】张南同学取少量的废液于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观察到无明显现象,由此张南同学得出的废液中的溶质是(4);

【交流评价】如果从废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无需另加试剂,只需对废液进行

(5)(填具体操作)即可.

23.为了测定某黄铜合金(只含铜锌)中锌的含量(质量分数),取20g黄铜和100g19.6%的硫酸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解该合金中参加反应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

(3)该合金中锌的含量为;

(4)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5)欲配制100g19.6%的硫酸溶液,需要98%的浓硫酸的质量是.

2016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中考化学调研试卷(一)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2016?南岗区模拟)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

A.

改良水稻品种

B.

合成药物

C.

合成新材料

D.

制作化学肥料

【考点】化学的用途.

【专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范畴、化学学科的特点分析.

【解答】解:B、C、D都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取,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A是生物基因工程,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是弄清楚哪些问题是化学研究的范畴.

2.如图所示有关粒子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①和②化学性质相似B.②和⑤属于同一周期的原子

C.①③④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①④⑤⑥属于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A、根据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解答;

B、根据同一族元素具有相同的最外层电子数;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解答;

C、根据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结构通常是稳定结构解答;

D、根据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A、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有关,①是稳定结构,②化学性质不稳定,①和②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B、周期数=电子层数,②⑤都在第三周期,故正确;

C、最外层电子数为8(或氦为2)的结构通常是稳定结构,①③④具有稳定的结构,故正确;

D、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个,①④是稀有气体元素,⑤⑥是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故错误.

答案:AD.

【点评】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不正确的()

A.

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

焦炭用于净水

C.

氮气用于保存食品

D.

氧气用于医疗急救

【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性质决定用途;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性质决定用途,根据不同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稀有气体具有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的性质,常用于制作霓虹灯,故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于净化水质,但不是焦炭,故错误.

C、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且无毒,常用于食品包装的保护气,故正确.

D、氧气具有能供给呼吸的性质,所以常用氧气进行医疗急救,故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解答问题的关键.

4.如图所示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

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

B.

向试管中加入液体

C.

闻药品气味

D.

量取液体体积

【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测量容器-量筒;液体药品的取用.

【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B、根据倾倒液体的基本操作方法分析.

C、根据闻药品气味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判断.

D、根据量筒量取液体体积的方法分析.

【解答】解:A、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与桌面约成45°角,且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管口不能朝着有人的地方,故A操作错误;

B、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试管略微倾斜、试管口与试剂瓶口紧挨着、缓慢倒入,故B操作正确.

C、闻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入鼻孔,故C操作正确.

D、读取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时,视线应该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水平,故D操作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5.下列各组的物质中,按混合物、化合物、单质排列的是()

A.空气、煤、金刚石 B.石灰石、酒精、氧气、

C.生石灰、石灰水、金属汞D.纯净的盐酸、食盐水、干冰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

【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

【分析】解答本题需掌握单质、化合物及混合物的概念;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解答】解:A、空气属于混合物、煤属于混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A错;

B、石灰石属于混合物、酒精属于化合物、氧气属于单质,故B正确;

C、生石灰属于化合物、石灰水属于混合物、金属汞属于单质,故C错;

D、纯净的盐酸属于混合物、食盐水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故D错.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各种物质进行正确的分类

6.如图所示变化过程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蜡烛燃烧

B.

动植物的呼吸

C.

松花江水面结冰

D.

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解答】解:A、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动植物呼吸是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

C、松花江水面结冰是水的三态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是生成新物质铜锈,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C.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7.下列应用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

A.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2H2O22H2O+O2

B.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二氧化碳:CaCO3+HCl═CaCl2+H2O+CO2↑

C.用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2Cu+CO2↑

D.家用天然气燃烧:CH4+2O22H2O+CO2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

【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

【解答】解:A、该化学方程式氧气后面没有标注↑,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H2O22H2O+O2↑.

B、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aCO3+2HCl═CaCl2+H2O+CO2↑.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该化学方程式反应条件应为点燃,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H4+2O22H2O+CO2.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8.下列有关能源和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其中氮气的含量为21%

B.淡水资源占全球水储量的0.1%,我们要节约用水

C.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

D.海洋不仅繁衍着无数的水生生物,还含有80多种化学物质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水资源状况;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海洋中的资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空气与水.

【分析】A.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

B.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据此进行分析;

C.根据地壳中元素含量分析解答;

D.海洋中含有的物质非常多,不只是80多种;

【解答】解:A.空气中氮气的含量为78%,不正确;

B.地球上的淡水只约占全球水储量的2.53%,其中可利用的淡水不足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故B说法错误;

C.地壳中氧元素含量最多,正确;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及答案解析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图中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图中用“一”或“” 表示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用“→”或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单向或双向转化,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图中部分反应需在溶液中进行,物质是溶液的只考虑溶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A、B、E、F四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E:__________ F:__________ (2)F与少量A溶液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转化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uSO4 H2SO4 H2 Fe 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H2O+CaO=Ca(OH)2 【解析】 【详解】 (1)A、B、C、D、E、F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F是一种黑色粉末,E是密度最小的气体,所以E是氢气,D是一种常见的液体,A与C可用于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所以A、C 是硫酸铜和氢氧化钙中的一种,D和C可以相互转化,所以D是水,C是氢氧化钙,A是硫酸铜,B会转化成氢气和硫酸铜,所以B是硫酸,F和氢气可以相互转化,所以F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是CuSO4,B是H2SO4,E是H2,F是Fe; (2)F与少量A溶液的反应是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实验现象是: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D转化成C的反应是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化学方程式为:H2O+CaO=Ca (OH)2。 故答案为:(1)CuSO4,H2SO4,H2,Fe; (2)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3)H2O+CaO=Ca(OH)2。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 试化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内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内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内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卷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 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 例 (广州市中考题)有A ,B ,C , D , E 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4,BaCl2和K2CO3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表1 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 ~E 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 ~E 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

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读: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例(北京市中考题) 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O 3 ,Ca(OH) 2 五种 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读: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近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报告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化 学试卷分析 2011-2013年的初中毕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的背景依然是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中考模式以毕业、升学两考合一为主,命题形式为化学、物理合堂分卷,2011、2012年满分为75分,2013年满分为70分。可以看出,这几年的中考模式是基本稳定的,这有利于初中的化学教学,有利于稳步提高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考试容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同时体现了化学关注科学探究,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的风格,还关注了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为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起到了正确的导向作用。 现将2011-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总结如下: 一、试题特点 (一)、试题分析 1、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1)2011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2012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3)2013年化学试题题型及分值境况统计 2、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知识点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以基本概念和元素化合物知识为框架的特点,符合简化纯化学计算的要求。 3、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1)2011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2)2012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3)2013年试题难易程度分布统计

以上数据体现了试题易、中、难的比例基本符合7:2:1的要求。可以说试题容广泛,重点突出,精选得当,难易适中。 (二)、试题评价 1、立足教材,侧重学以致用。试题特别注重考查了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容,而且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以日常生活和社会建设所用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这些试题为学生体验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创设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情境,既考查了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促使学生体验化学的应用价值,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体现了“生活中处处有化学”,有助于学生建立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这也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如2012年试题2关于“锌合金”的认识,试题12关于食物以及烧烤的知识,2013年试题3关于“微量元素”的知识,试题14中关于抗旱以及漂白粉的作用等等。 2、紧扣双基,着重化学基本素养。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初中化学课程的基本容,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是学生适应现代社会及未来社会生活所必需的,也是对学生进行能力培养和情感教育的必要载体。试题容考查知识面宽、覆盖面大,减少了考查的偶然性和片面性。试题将化学的基本知识放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学生对问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与启示 课程改革的理念已逐步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宜昌市全面推进的素质教育的思想已逐步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实践中,而在此背景下,中考试卷的命题思路和走向已经成为各界人士关注的热点。试卷是否真正有利于各类高级中学选拔新生,是否真正有利于各初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是否真正有利于促进师生按照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一份中考试卷的命题是否很好地体现这些功能竟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教育行为乃至教学改革产生深刻的影响。 1. 对试卷的分析 2009年宜昌市化学中考试卷在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的初中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突出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实践设计及操作能力和基本计算能力等。充分体现了“能力立意,双基为本,学以致用”的命题思想。 1.1 试卷的科学性 (1)题量控制合理,卷面设计人性化 整卷六个大题,多数大题分若干个小题,题目长度适中,阅卷中发现绝大部分考生有充足的时间完成全卷。卷面设计人性化,在答卷的开头和结尾都有动漫卡通图“踏上探究之路,我们信心百倍”“反思探究旅程,展示更好成绩”,每个大题分别设为“我会选择”“我会填空”“我会说明”等富有鼓励意味的词语,这样一方面既能缓解考生压力另一方面又能充分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思想。 (2)难度控制合理,难易布局有序 统观全卷,无偏、怪和超纲题,试卷难度适中,且试卷中六个大题(共27个小题)均按照一定的知识台阶有序布局,让考生思考有方向,尤其使部分功底扎实,思路严密,思维灵活的考生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品质。 (3)知识点考查多元化,注重实验探究能力 在考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注意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比如采用较开放性的试题形式加强对考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和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的考核,促进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从“学会”向“会学”的转变,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化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既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卷较好地突出了学科的特点,加强实验考查的力度,涉及有实验原理、方案设计、装置、操作、试剂以及观察、分析、表达、合作与交流等各方面的要求,有利于学校在教学中加强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比如第22题和第25题就是对实验的综合考查。 1.2 试卷的导向性 (1)立足基础源于教材 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考查。比如,化学变化,物质类别,基本实验操作,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第5题和第23题第4小题),根据化学式说出各元素的质量比,根据化学式推断元素化合价,根据质量守恒补全化学方程式,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辨别置换反应,根据稀释原理计算溶液质量分数,溶解度的计算,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用语的含义,常见化学方程式的书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内附答案)

样品 A 溶 液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辑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 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 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③ A B D E F C G Y 高温 ② X 溶液 过量稀盐酸 ① l O 2 加热 ④ 无色气体

2020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20武汉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跟往年一样,化试卷由13个题目组成:8个选择题,5个填空题。 二、试卷感觉及考点: 1~5题容易,跟四调比起来难度大降,一眼能望出答案,考点分别是物质类别,实验基本操作,化学用语的书写与意义,化学与生活,概念间的关系(并列交叉与包含); 6 7 8难度突然加大,第六题物质间的转化,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第7题金属金属氧化物与酸盐的反应,涉及到质量; 第8题实验装置,数据处理,与氢氧化钠的变质密切相关,对学生要求较高,读题要求高 第28题是刚开始学化学讲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关于催化剂的实验:写现象,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简单; 第29题溶液,图像为溶液质量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涉及到的计算比四调简单多了,根据图像计算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是一个顺向推断的情况; 第30题推断题,样子很熟悉,图像需要根据实验过程和物质性质进行分析,跟往年相比简单些; 第31题定量测量题,有2分不好得;这2分我也没得到位,一个是说现象,;还有一个是数据处理我做错了,后来像学生一样我也没做,空着的; 第32题计算题不太难,但是平时练得不多,后一阶段我们主要在溶液中进行计算,复分解反应讲得多些;这个计算题涉及到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学生不一定会写对,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三、做题感觉 我自己做了一遍这套试卷,感觉不是很难,跟平时的难度相当,但是活一些四、预估分数:针对前四十名学生 选择题平均可以达到18到21分;第28题简单,估计可以得到3到4分; 第29题估计可以得3分;第30题估计扣2分,得4分; 第31题至少扣2分的4分,最多可以扣4分,大概平均得分4分; 第32题大概平均得分3到5分 总分大概在37到41分之间,然后上下浮动2分,35到42分之间;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锦

历年中考化学推断题集 锦 Corporation standardization office #QS8QHH-HHGX8Q8-GNHHJ8

中考化学推断题类型及解法 推断题既是考查知识,又是考查能力的综合题目。它具有条件隐含、综合性强、思维容量大等特点。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最高。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就不难发现推断题类型主要有: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图示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等。这类题目大多需要依据已知的实验步骤、现象,再对照物质的性质,逐层剥离,抓住题目中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塑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得出结论。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1(广州市中考题)有A,B,C,D,E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 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OH,HCl,MgSO 4,BaCl 2 和K 2 CO 3 中 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下表一所示。表中“↓”表示生成难溶或微溶的沉淀;“↑”表示有气体产生;“—”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的现象变化(本实验条件下,生成的微溶物均以沉淀形式出现)。 表1 两两混合的实验现象 (1)根据实验现象,可以判断A~E的物质名称是: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请从A~E这5种物质中选取适当物质,通过一种合理的途径制取氧化镁。按顺序写出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表2 给定试剂的反应情况

解析:将这五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表2。 两表对照知A为氯化钡,B为碳酸钾,C为盐酸,D为氢氧化钠,E为硫酸镁。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这类题可采用:先画线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再根据反应个数归纳解答。 例2(北京市中考题)现有H 2SO 4 ,BaCl 2 ,NaOH,Na 2 C O 3,Ca(OH) 2 五种溶液和CO 2 一种气体,有图1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 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将它们的化学式填入图1中相应的六个方框中。 图1 各物质间的关系 解析:可先找出物质间的全部相互反应关系,如图2。 图2 各物质间全部的反应关系

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北京市2012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2年北京中考化学试题分析 一、各知识板块所占分值 图示 二、各个知识板块考查的难易程度 图示 三、试卷整体特点 11.试卷整体难度中等,和2011年试卷难度持平。 12.试卷知识点覆盖全面,化学与生活的考试分量略有下降,且呈分散的特点,在选择题第8题,第10题,填空的26(2),27(1),28(1)都有所涉及。 13. 新颖题目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探究,更注重对化学反应本质的理解,表现为信息迁移题

较多如24题,28(4),33题。33题探究实验题注重对实验探究方法与思想的考查。 14. 承担区分度的题,推断题30题较易,又回归到文字推断,弱化计算,计算题35题难度降低,实验题偏难,32、33题不易得分。 15.今年的学生失分点在18、22、23、24、25、28(4)、32、33题,偏重于学生思维层面的考查,及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试题重点题目分析 18. 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A.间隔增大B.质量增大C.体积增大D.个数增多 答案:A 分析:此题结合实例考查引起气体压强变化的微观本质。从平原到高原外界压强减小,塑料袋内的压强等于原来的大气压,所以包装袋鼓起,气体分子间隔增大。 22.某固体粉末可能由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固体加入足量的水,搅拌,有不溶物;②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在碳酸钠B.可能有氢氧化钠 C.一定有碳酸钙D.可能有氢氧化钙 答案:C 分析:此题属于确认物质成分的实验探究题,根据实验①,能确认不溶物为CaCO3,但此不溶物是原来固体粉末中的碳酸钙,还是Ca(OH)2 和Na2CO3生成的碳酸钙就无法确定了,所以A选项正确,向滤液中加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有缘固体中一定有Na2CO3,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钠是否存在无法确定。所以B,D正确。 23.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t2℃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t1℃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D 分析:此题易错点在B选项。甲、乙的饱和溶液并未强调质量相等,所以从t2℃降到t1℃,析出固体的质量无法确定。 24.一定温度下,在下图所示装置中,固体X与气体Y反应。生成气态产物,当改变温度时该气态产物发生逆向反应,重新生成X和Y。

2014年中考化学专题复习-生物、化学推断题专项

2014年中考专题复习-生物、化学推断题专项 生物推断题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现有甲、乙、丙、丁4人,在ABO血型系统中,4人的血型各不相同.现用丙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丁2人的红细胞起凝集反应,用丁的血清给其他3人验血,只有乙、丙2人的红细胞发生凝集反应.问乙能给其他 2.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血型各不一样,只有甲和乙的血与B型标准血清发生凝集反应,又知在紧急情况下, 二.解答题(共2小题) 3.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绿色植物,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A~H中属于草食性动物的有_________. (2)该食物网简图中尚未表示的两种生态系统成分_________和_________. (3)若该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植物受到难以分解的农药污染,则A~H生物体内农药残留量最多的是_________.(4)请写出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___. 4.了解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 某温带草原生态系统中有A、B、C、D、E、F某6种动物,G表示绿色植物,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①C捕食F、E、A;②B、A、E捕食G;③D、A捕食B;④F捕食D和E. (1)如图是该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在如图方框内填入正确的字母.①_________,② _________,③_________. (2)此食物网中共有_________条食物链,其中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 它可以把_________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3)图中的一级消费者是_________,该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_________. (4)如果A突然减少,短期内B数量将会_________. 化学推断题专题 一.选择题(共3小题) 1.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H2、CO、CO2中的一种或几种,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足量澄清的石灰水;②灼热的CuO;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反应及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其中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E俗称纯碱,D、F都是常见的碱。 (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 (3)D的一种用途是_________。 (4)C与F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aCO3化合反应改良酸性土壤 CO2+2NaOH=Na2CO3+H2O 【解析】 【分析】 A是一种建筑材料的主要成分,在高温下分解为B和C;通常情况下,C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碳酸钙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气体,可用于生成汽水,所以A是碳酸钙,B是氧化钙,C是二氧化碳;B(氧化钙)能转化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D可能是氢氧化钙,C(二氧化碳)能与E相互转化,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E可能是碳酸钠;D(氢氧化钙)与E(碳酸钠)能生成A(碳酸钙)和F,氢氧化钙与碳酸钠能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F可能是氢氧化钠,将猜想代入框图,猜想成立。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A的化学式是CaCO3; (2)B→D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 (3)D是氢氧化钙,可用作改良酸性土壤、建筑材料、配制农药波尔多液等; (4)C与F反应生成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O2+2NaOH=Na2CO3+H2O。 【点睛】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2.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物质可发生反应,“→”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

常州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5年常州中考化学试卷分析一、各个知识板块所占比值 二、2015年常州化学中考各小题情况分析 题号题型分值考点要 求 范围难度 1 选择 2 元素周期表 A 元素周期表容易 2 选择 2 身边的化学物质 A 身边的化学物质容易 3 选择 2 化肥 A 酸碱盐容易 4 选择 2 溶液与溶解度曲线 A 溶液与溶解度容易 5 选择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A 实验基本操作容易 6 选择 2 物质的分类 A 物质的分类容易 7 选择 2 化学材料 B 化学与社会发展中等 8 选择 2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A 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容易 9 选择 2 酸碱盐基本性质 A 酸碱盐容易 10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1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2 选择 2 酸碱盐基本性质 B 酸碱盐中等 13 选择 2 燃烧与灭火 B 燃烧与灭火中等 14 选择 2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B 实验基本操作中等 15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6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A 物质间的反应容易 17 选择 2 物质间的反应与转化 B 物质间的反应中等 18 选择 2 酸碱盐 B 酸碱盐中等

三、试题特点 1、试卷整体分析 试卷由两大类型组成,第一类型为单项选择题(1~15题),第二类型为非选择题,包括填空与作图题(16~25题)、解答与探究题(26~31题)。 题型结构 从试卷题量上看,共30题,客观题20题,占40分,主观题10题,占60分,主观题、客观题分值比例恰当。题型题量设置与往年相差不大,仍是4题基础填空题,但是考察偏向应用类。实验探究题与往年类似,难度相对减小,但是设有陷进,另外出现的多是没有学习过的物质或知识点。最后一题选做题,难度相对不大,只有个别空需要思考一下即可完成。 2、学科知识重在理解应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科知识重理解应用,轻死记硬背。试卷注重基础性,但是没有靠死记硬背来解决问题的试题。例如:化学用语、化学变化、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物质的分类等。试卷还对基本技能、学科方法进行了重点考查,再如“空气的组成”、“灭火原理”、“硬水和软水区分”、“金属防护”、“节水方法”、“自制

中考化学推断题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中考初中化学推断题 1.某白色固体A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钡(水溶液呈中性)、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如下实验: 完成下列填空: ①操作I是________。根据上述实验分析,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 ②为进一步确定固体A中可能存在的物质,对滤液C进行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中有氢氧化钠 【答案】过滤 BaCl2和NaCO3 NaCl 向滤液C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静置,取上层清液加入无色酚酞试液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操作I能够得到固体和液体的分离,所以是:过滤;因为能够产生沉淀,所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钡,二者反应产生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所以C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 ②为进一步测定其中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应该首先排除碳酸钠的干扰,所以取一定量的滤液首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然后取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并且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因为氯化钠和氯化钡溶液都呈中性,此实验的结论是含有氢氧化钠,所以实验现象是: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点睛】 2.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间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物质A由三种元素组成,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C是一种常见的碱,D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F溶液呈黄色,反应①、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试回答:

(1)D 物质的化学式___; (2)反应②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___; (3)物质B 的一种用途是___; (4)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答案】NaCl 复分解反应 除锈 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解析】 【分析】 A ~F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D 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所以D 是氯化钠,物质A 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所以A 是碳酸盐,A 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A 是碳酸钠,碳酸钠转化成的C 也会转化成氯化钠,所以C 是氢氧化钠, B 会与碳酸钠反应,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所以B 是盐酸,E 是氯化银沉淀,F 的溶液呈黄色,所以F 是氯化铁。 【详解】 (1)由分析知,D 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 。 (2)反应②是盐酸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属于复分解反应。 (3)物质B 是稀盐酸,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用途是除锈。 (4)反应③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化学方程式为: ()2332Ca OH +Na CO =CaCO +2NaOH ↓。 3.如图表示物质间的相互关系,其中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X 可以用来配制农药波尔多液。请结合图示回答问题: (1)Y 的化学式________。 (2)通常状况下,A 转化为B 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 和X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SO 4 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 Fe+CuSO 4===Cu+FeSO 4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题目中B 是铁锈的主要成分可以知道,B 是氧化铁,X 可以用来配置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的配置原料主要是硫酸铜,熟石灰和水,根据图中A 和X 溶液结合生成红色固体

初中化学推断题经典例子大全有答案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 凤呜大王*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附答案) 1.A 、B 、C 、D 、E 、F 、G 为常见的物质,其中B 、E 、G 属于单质, 反应②是炼铁工业中的主要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请回答: (1)A 物质的化学式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C 物质固态时的名称 ,该固体物质在实际生活中的一种用途是 。 (3)写出反应③中生成红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 (4)上图转化中产生无色气体G 的原因是 , 写出物质G 和A 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现有初中化学中常见的易溶于水的三种钠盐组成的混合物,将其 红色固体 无色气体 浅绿色溶液

样品 B 滤 液 甲 沉 淀 乙 沉 淀 C 滤 液 ① 水 溶解 ③ 过量 BaCl 2溶液 过滤 ② 过量 NaOH 溶液 过滤 ④ 过量 Na 2CO 3溶液 过滤 丙 沉 淀 D 滤 液 ⑤ 过量 盐酸 加热蒸发 固体丁 溶于水后得无色溶液A ,进行如下实验并得到相应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无色气体D 的化学式为 ,白色沉淀E 的化学式为 ,钡盐B 的化学式为 。 (2)原混合物中含有的三种易溶于水的钠盐的化学式分别为 、 、 。 3.为了除去食盐(主要成分为NaCl )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镁和硫 酸钠杂质,某学生根据氯碱工业中精制食盐水的基本原理,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①至⑤步除杂方案: 请根据上述除杂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沉淀甲是 ;滤液中的溶质是 ;操作⑤中加入过量盐酸的作用是 。 (2)假设整个操作过程中物质转化无损失,则固体丁中NaCl 的质量比原样品中NaCl 的质量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在操作②中改为加过量的KOH 溶液,固体丁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是 。

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2017年中考化学试卷分析 今年中考化学试卷整体来看,难度处于中等,但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各方面如分析能力,文字叙述及探究等。整体来看,试题坚持了“重视基础、突出能力、关注探究、联系实际、促进发展”的命题思路;试题“稳中有变、变中有新”,既注重基础 知识及其内在联系的考查,同时又注重科学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突出了化学学科的特点,既体现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也 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一、试题结构 化学试题仍然采用选择题、填空、实验(常规实验和探究实验)、计算应用题等几种题型。四种题型在考查和区分学生时有着不同的功能。选择题每个小题综合了多个知识点,增大了整 套试题对知识点的覆盖面,对全体考生有一定的区分。填空及 简答题比较基础,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能够把中上水平的学生区分出来。实验探究题和计算应用 题对能力要求较高,能够把水平较高的学生选拔出来。同一题 型中的化学试题由易到难排列,利于学生答题。这样的试卷结 构避免了学生因题型不确定而造成的答题障碍,能更好的考查 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低。 与前几年试题相比,2017年试题较大的变化是实验探究题,更加注重学生分析能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对于实验现象描述的

化学用语等,使得整份试卷的阅读量减小,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充分,更能考查出学生的真实水平。 二、试题特点及措施 1.知识分布合理,学科重点突出。初步形成层次的全部内容,如质量守恒定律、金属活动性顺序、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金属与矿物、溶液的有关知识、微 粒构成物质、基本的实验技能、化学用语的书写和化学计算等,突出了对化学主干知识的考查。 2.回归教材,指导教学 回归教材是今年中考试题的一个突出特点。立意均源自于 教材,充分体现出了教材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教师在教学中挖 掘教材的内涵有很好的导向性。 3.突出能力考查,体现学科思想 试题既体现了《课程标准》对化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又体现了对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试题的 能力结构见表3 4.强化知识迁移,注重联系实际 试题与现在最新的社会热点事件相连,试题情景从生活中 来到生活中去,体现了化学新课程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 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5.强调实验基础,注重实验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 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 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对化学特有的学习兴趣和形成一定的实验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及完整答案版

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 (本试卷共12页,1-10页为试题部分,11-12页为参考答案) 1.A、B、C、D、E、F、G、H、I都是初中化学学过的物质.其中E、F、H均为黑色固体,B为紫红色 固体,D为混合物.他们之间有如图的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省去). (1)用化学式表示D的组成、; (2)F→G的反应类型; (3)写出F→E的化学方程式; (4)指出B的一种用途. 2.右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均为非金属单质;A、B、E和丁均为化合物;B和E为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1)写出化学式:甲;乙; (2)写出丙和E反应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 (3)D和A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写出D在丁做催化剂条件下,分解生成A和丙的化学方程 式:. 3.A~H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B均为黑色粉末;D、F均为红色 固体,且D为单质;C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请回答: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2)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反应.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在该反应中E表现出性. (4)请写出一个能实现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4.在下列物质转化关系中,A,B,C,D,E,F,G,H以及蓝色沉淀都是初中化学课本中学过的物质.在 通常情况下,A、B、G是黑色固体.A、C、D、H是单质,F是硫酸盐,C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B,反应 ①②③④都属于置换反应.A与B反应除生成C外,还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C,G. (2)写出上述转化关系中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E和G反应的反应类型(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A+B.E+G:,属反应. 5.图中,甲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6的有机物,乙是最常见的溶剂,丁是白色难溶固体,其中金属元素的 质量分数为40%.甲的化学式.②和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和.丙的一种用途是. 6.将一种无色溶液A和一种黑色固体B混合能得到另一种无色液体C和无色气体D,E在D中燃烧很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F. ①写出以上物质的名称:A,B,C,D, E,F. ②用化学符号表示E和D生成F的符号表达式,此反应属于反应. 7.某同学画出的四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图,A、B、C、D代表最常见的含有钠离子的四种物质的溶液,“→”表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所有的转化关系都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实现.钠离子的符号是,C中溶质的化学式.写出A→B的化学方程式;写出D→C的化学方程 式. 8.A、B、C、D、E、F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A、C组成元素相同,DWie红色固体单质,它们之 间的相互转化如下:(图中“→”表示物质间存在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 (1)分别写出E、F的化学式:E;F.

九年级中考化学模拟考试试卷分析

(3)计算题书写格式不规范或结果不符合要求。试卷中 有的学生无解、设、答,有的计算不带单位,有的考生根据方程式计算时没有将已知量、未知量上下对应,有的干脆是纯粹的数学运算,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等。 2.理解不透,化学语言表达能力十分欠缺 初中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化学术语表达能力和基本的科 学素养。从抽样试卷中可以看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述能力较差,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书面表达不准确,表现在不能用简练的、准确的语言来描述具体现象;书面表达逻辑思 维缺乏条理性等。 3、审题不清,概念模糊,思维片面 相当一部分考生不会审题或不读题,没有正确理解题意,便急于答题,成为今年中考失分的又一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一是对选择题题干中的关键词未引起足够重视而丢分。二是对简答题中的括号要求未重视而失分。三是对题目或图像中的隐含条件未重视而错答失分。 4、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有待提高 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是中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但部分学生不能理解题意,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欠缺。 3、改进措施及教学建议 通过对试卷及学生答题情况的分析,我们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的改进措施提出以下建议:

(一)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全面的目标意识,要面向全体学生,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综合考虑,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 (二)以“双基”为主,注重化学用语和专有名词的规范性 教学 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对重要的化学用语及元素 化合物知识等初中化学主干知识的教学,特别是与日常生活 和工农业生产有联系的重要的单质及化合物的教学。加强化学知识在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中的应用。着眼于既要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又要注重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 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切忌答非所问 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有用信息解题 的能力,使学生会读题、审题、析题,并能用书面语言文字进行正确表达,题目问什么答什么,既要弄清题目要求,还要 切忌画蛇添足。 (四)加强实验教学,注意培养实验能力 学生实验设计、评价和在新情境中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亟待提高。这里的提高,主要并不是难度的提高,而是 对思维广阔性、敏捷性要求的提高,是对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基本技能要求的提高,也是对实验技能在实际应用 中要求的提高。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2014年中考化学推断题(冲刺高分必备)

2014年中考化学推断题(冲刺高分必备) 1.右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和部分产物已省略)。其中A 、E 为固体氧化物,且A 为黑色粉末;B 、D 是由相同元素组成的无色液体,且B 具有消毒杀菌作用;C 、Y 、 Z 为无色气体,其中Y 有毒;X 是最常见的金属。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中A 物质的作用是 ; (2)反应③、④的化学方程式:③ ;④ ; (3)在日常生活中为防止反应②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写一点即可); (4)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反应⑤,其名称为 。 2.A ~H 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14所示。A 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E 是一种常见的食品干燥剂。 请回答: (1)A 的化学式为 ; (2)反应③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 3. 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图是关于盐酸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 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A 、C 属于不同类...别. 的化合物。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1)写出A 、B 、C 的化学式:A ;B ;C 。 (2)根据自己得出的知识网络写出一个复分解反应..... 化学方程式:

4. 已知,A、B、C、D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是单质,D是相对分子质量 最小的氧化物。试回答 (1)写出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D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2008年泰安市)今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可能含 有;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 小彤的一副眼镜戴了一段时间后,发现铜质镜架上出现了一墨绿色物质,他想将其除掉。 经查阅资料得知:铜在一定条件下会锈蚀生成一种绿色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于是他和几个同学按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 (1)实验①是向铜绿中加入适量常见无色液体B,再加热至沸,沉淀仍然不变色。实验②、 ③中C是一种常见的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为满足实验③反应 所需的外界条件,应该使用关键仪器名称是▲。 (2)写出实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在此过程中,判断铜绿没有完全反应的现象是▲。 (3)将A的溶液5~9滴滴入5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得到蓝色絮状沉淀,稍加热即变 黑色沉淀D。写出蓝色絮状沉淀转变为D的化学方程式▲。 △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