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工原理竞赛题

化工原理竞赛题

化工原理竞赛题
化工原理竞赛题

03级《化工原理》5月份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

选择题(30)

1、关于回流比说法正确的是:(

回流比的范围是0到∞

选择回流比时应考虑操作费用和设备投资之和是否为最小

回流比为∞时,设备投资费用也为最大

D、随着R值减小,所需理论板数增多,设备投资费减小

2、水吸收氨是属于哪种控制的吸收过程;()

A、气膜控制

B、液膜控制

C、两膜控制

D、无法确定

3、在精馏操作中,增加精馏段中下降液体的量,而上升蒸汽量不变精馏段操作线斜率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4、下列哪种情况有利于吸收过程:(

A、高温低压

B、低温高压

C、高温高压

D、低温低压

5、影响亨利系数E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在同一温度下,易溶气体的E值较大,难溶气体的E值较小

B、对于特定体系,温度升高E值增大

C、在同一温度下,所有物系的E值相同

对于特定体系,E值越大,则温度越大,溶液浓度越大

6、在下列物系中,不宜用填料塔操作的是:()

A、易气泡物系

B、热敏性物料

C、腐蚀性物系

D、有固体悬浮物的物系7、

7、制备无水酒精,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

A、精馏

B、水蒸气蒸馏

C、萃取蒸馏

D、恒沸精馏

8、在精馏操作中,增加精馏段中下降液体的量,而上升蒸汽量不变精馏段操作线斜率将(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9、当吸收阻力为1/KL时,其相应的吸收推动力为:(

A、C-C★

B、C-C★

C、C-C i

D、C i-C

10、下列描述的吸收速率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NA=KG(P-P★)

B、NA=KY(Y-Y★)

C、NA=KL(C-C★)

D、NA=KX(X-X★)

填空题:(20)

1、吸收是分离____________的单元操作,它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溶液中的________差异达到分离目的。

2、双膜理论认为,吸收质是以_____________的方式通过两膜层,传质阻力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因此双膜理论又称为__________。

3、对填料塔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连续精馏塔装置中,主要设备为_________,其中加料板以上为___________,加料板以下______________,此外,塔顶有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塔底有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5、填料塔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简答题(20)

1、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什?(4)

2、恒摩尔流假定的内容是什么?假定成立的条件?(8)

3、简述双膜理论的要点及局限性。(8)

计算题(30)

1、某吸收塔用清水吸收焦炉气中氨,焦炉气处理量为标准状况5000m3/h,进塔气体组成y1=0.0132(摩尔分率),氨的回收率为99%,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1.5倍,塔径为1.2m,平衡关系Y★ =1.2X,气体体积总吸收系数Kyα为200kmol/m3.h ,试求填料层高度Z。(15)

2、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某两组分混合物,饱和液体进料,进料量为100kmol/h,

进料中易挥发组分含量为0.2,(摩尔分率,下同),塔顶产品浓度为0.95,塔底产品浓度为0.05,泡点回流,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相对挥发度为2.5,试求:(1)塔顶、塔底的产品量,(2)精馏塔实际操作的回流比为多少(3)塔顶全凝器蒸汽冷凝量,提留段下降液体量为多少?(15)

一、填空或选择(每空 1 分,共28 分)

1. 造成流体流动时能量损失的根本原因是

A 管壁的粗糙度 C 流体的流动状态

B 流体的粘性 D 管子的长度、直径。

2. 对于一定流量的管路,管径增大一倍,其余条件不变,则流速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雷诺数Re 为原来的__________倍。

3. 用一允许气蚀余量为3m 的离心泵将液体从一敞口贮槽输送至它处,若液体处于沸腾状态,泵前吸入管路的全部能量损失为 1.5m 液柱,则此泵的安装位置必须

A. 高于贮槽液面4.5m 的上方C. 低于贮槽液面4.5m 的下方

B. 高于贮槽液面1.5m 的上方D. 低于贮槽液面3.0m 的下方,阀后压。

4. 某离心泵出口调节阀前后各安装一个压力表,则阀前压力表读数将力表读数将。

B. 随流量增大而增大D. 随真空表读数的增大而减小

A.随流量增大而减小C. 随流量增大而基本不变

5. 板框压滤机过滤某种水悬浮液,测得恒压过滤方程为q2 + 0.02q = 4×10-5θ(θ的单位为s,q 的单位为m3 /m2)则过滤常数K = m2 / s,qe = m3 /m2 ,θe= s。

5. 两层平壁热传导,当第一层两侧温差tw1-tw2 大于第二层两侧温差tw2-tw3 时,说明第一层导热热阻_第二层的导热热阻,若两层的壁厚相同,则必然有λ1 λ2 。(大于、小于、等于)

6. 用20 ℃冷却水将某油品由90 ℃冷却至70 ℃,冷水出口温度40 ℃,若为并流换热,传热的平均温差为;若为逆流换热,传热的平均温差为。6. 利用冷却水在逆流操作的套管换热器中冷却某物料,要求热流体温度T1、T2 及流量Wh 不变,今因冷却水进口温度t1 升高,为保证完成冷却任务,需提高冷水的流量Wc,其结果是。

A. K 增大,?tm 不变 C. Q 不变,?tm 下降,K 增大;

B. Q 增大,?tm 下降;D. Q 不变,?tm 不确定,K 增大。

7. 精馏塔操作时,其温度和压力从塔顶到塔底的变化趋势是

A. 温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减小 C. 温度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增大

B. 温度逐渐减小,压力逐渐增大 D. 温度逐渐增大,压力逐渐增大。

8. 若进入精馏塔的原料中,气体量与液体量之比为1:4,则进料热状况参数q=

9. 精馏过程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基于

A. 塔顶泡点回流

B. 物系为理想物系。。

C. 恒摩尔流假定

D. 理论板假定

10. 以下关于板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 气相默弗里效率与液相默弗里效率相等

B. 各层塔板的单板效率是相等的

C. 全塔效率等于气相默弗里效率及液相默弗里效率的平均值

D. 单板效率和全塔效率均可评价实际板和理论板分离效果的差异

11. 双膜理论将复杂的传质过程归结为

A. 液体表面单元很快被新单元取代 C. 液体表面微元暴露时间长短不同。

B. 气液停滞膜层分子扩散 D. 界面的不稳定扩散

12. 在逆流操作的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混合气体中的A 组分,保持进口气体的流量和浓度不变,增加用水量,则气体出口浓度Y2将,总传质单元数将NOG ,吸收液组成X1 将。(增加、减小、不变)

13. 在吸收因数A=1 的吸收操作中,总传质单元数NOG 与理论板数NT 关系为

A. NOG >NT

B. NOG

C. NOG =NT

D. 难以确定

14.板式塔发生漏液现象的原因是。发生液泛现象的原因是。

二、证明题(8 分)全回流操作的精馏塔,塔顶馏出液组成为xD,塔釜残液组成为xW,溶液的相平衡关系为y2=x,不包括再沸器的理论板数为N,试证明N = lg( lg XD/lgXw ) / lg 2 - 1

三、(流体力学计算14 分)(如本题附图所示,用离心泵以40 m3/ h 的流量,将密度为900kg/m3、粘度为0.2PaS 的液体由敞口容器送至敞口高位槽中,两槽液面恒定,液面差为20 m,管路直径均为φ108×4 mm,管路总长度为450 m(包括直管长度和全部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若泵的效率为0.7,求泵的轴功率N(W)。

四、传热计算(10 分)在列管换热器中,120℃的饱和水蒸汽于壳程冷凝为同温度的水,将管内一定量的水从30℃加热到60℃。若加热蒸汽的温度、水的流量

及进口温度不变,将换热器由单管程变为双管程,求水的出口温度。(水在管内湍流流动,计算中忽略管壁、污垢层及蒸汽侧的热阻。)

五、精馏计算(12 分)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某二元溶液(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均相对精馏计算(挥发度α=2 )已知塔顶馏出液的组成xD= 0.96,釜残液组成xW=0.03。原料液流量F=100kmol/h,组成为xF=1/3,泡点进料。塔顶采用全凝器,泡点回流,操作回流比R=1.5Rmin。求回流比R 和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七、吸收计算(10分)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A,A的初始浓度Y1=0.02(摩尔比),要求吸收率为90%,混合气体中惰性气体流量为100 kmol/h,清水流量为120 kmol/h,吸收塔的截面积为0.785 m2 ,气相体积总吸收系数KYa=200kmol/( m3h);操作条件下气液平衡关系Y =1.2X 。求:最小液气比(L /V)min和所需的填料层高度z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经典压轴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过氧乙酸(CH3CO3H)是一种广谱高效消毒剂,不稳定、易分解,高浓度易爆炸。常用于空气、器材的消毒,可由乙酸与H2O2在硫酸催化下反应制得,热化学方程式为: CH3COOH(aq)+H2O2(aq)?CH3CO3H(aq)+H2O(l) △H=-13.7K J/mol (1)市售过氧乙酸的浓度一般不超过21%,原因是____ 。 (2)利用上述反应制备760 9 CH3CO3H,放出的热量为____kJ。 (3)取质量相等的冰醋酸和50% H2O2溶液混合均匀,在一定量硫酸催化下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在25 ℃下,测定不同时间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1所示。实验2: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测定24小时所得溶液中过氧乙酸的质量分数,数据如图2所示。 ①实验1中,若反应混合液的总质量为mg,依据图1数据计算,在0—6h间, v(CH3CO3H)=____ g/h(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②综合图1、图2分析,与20 ℃相比,25 ℃时过氧乙酸产率降低的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写出2条)。 (4) SV-1、SV-2是两种常用于实验研究的病毒,粒径分别为40 nm和70 nm。病毒在水中可能会聚集成团簇。不同pH下,病毒团簇粒径及过氧乙酸对两种病毒的相对杀灭速率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依据图3、图4分析,过氧乙酸对SV-1的杀灭速率随pH增大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案】高浓度易爆炸(或不稳定,或易分解) 137 0.1m/6 温度升高,过氧乙酸分解;温度升高,过氧化氢分解,过氧化氢浓度下降,反应速率下降随着pH升高,SV-1的团簇粒径减小,与过氧化氢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 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 A、稀NaOH溶液 B、HCl溶液 C、NaCl溶液 D、酸性AgNO 3 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 A、AgNO3 (AgNO3) B、NaOH (NaOH) C、KCl (HCl) D、CuSO4 (Cu(OH)2) 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 C.红磷比白磷稳定 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 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 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 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 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化工原理竞赛 (2)

一、概述 本设计是以年产8万吨丁苯橡胶为目标的设计、各种设备参数的计算及选型,此次设计内容复杂,本小组是以汽提塔分离苯乙烯和胶乳为主、工艺流程为辅的设计。 汽提塔简介: 它是利用蒸汽蒸馏去除废水中的挥发物(如酚)的工艺叫汽提。汽提塔主要设备为汽提塔,液体由塔顶连续进入,水平流过一塔板后,由溢流管流入下一塔板。蒸汽由塔底上升,顶开塔板上的浮阀,水平方向吹入液体层后,继续上升进入上一塔板。 汽提塔的工作原理: 汽提是通过惰性气体来降低溶质的气相分压。从而达到溶剂的再生目的。汽提用气体用的是惰性气体,一般有水蒸气、氮气。汽提塔的原理跟分馏塔原理一样,通过塔盘上气液两相的接触实现传质与传热,使不同挥发度的组分分离。 二、塔设计及校核 一.)汽提塔全塔物料衡算 本次设计塔选择的是汽提塔,已知数据:年产8万吨丁苯橡胶

混合进料 胶乳量 kg/h 苯乙烯 kg/h 塔顶温度 40~60℃(50℃) 塔底温度50~70℃(60℃) X w ≤; 操作压力为13~26 kpa 加热方式为直接蒸汽加热; 计算求得 X 1=——————————————— =% X 2=% y 2=0 又因为M F =%104+%)×3×105= 则 L=== Kmol/h 苯乙烯Cp= KT/(kg ·k) Q=ΕCpm △t=×+Cp ’××= KJ 2=Cpm △t=×m ×(100-95)=×5×m=Q 1 L X 1 y 1 %/104 %/104+%/3×105 x 2 y 2 V

所以 m== kg v== Kmol/h v(y1-y2)=L(x1-x2) y1== y= M LFm= kg/ kmol M LFwm=×104+× 3×105= kg/kmol M Lm=+/2 = kg/kmol Mv Fm= y1×104+(1- y1) x18=(18+86y1)= Mv Fwm = y2×104+1×18=18 kg/kmol Mvm =(18+86y1+18)/2=(18+43 y1) kg/kmol = 二.)平均密度计算 1)气相平均密度计算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解析

2020-2021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附答案 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综合考查 1.研究大气污染物SO 2、CH 3OH 与H 2O 之间的反应,有利于揭示雾霾的形成机理。 反应i :132241SO (g)+H O(g)=H SO (1)227.8kJ mol H -?=-? 反应ii :-133332CH OH(g)+SO (g)=CH OSO H(g)( ) -63.4kJ mol H ?=?硫酸氢甲酯 (1)CH 3OSO 3H 发生水解:332324CH OSO H(g)H O(g)CH OH(g)H SO (1)+=+△H=______kJ/mol 。 (2)T ℃时,反应ii 的CH 3OH(g)、SO 3(g)的初始浓度分别为 -8-1-9-1110mol L 210mol L ????、,平衡时SO 3转化率为0.04%,则K=_____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利用计算机模拟计算,分别研究反应ii 在无水和有水条件下的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用“…”表示。 ①分子间的静电作用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填“a ”、“b ”或“c ”)。 ②水将反应ii 的最高能垒由_____________eV 降为_____________eV 。 ③d 到f 转化的实质为质子转移,该过程断裂的化学键为____(填标号)。 A .CH 3OH 中的氢氧键 B .CH 3OH 中的碳氧键 C .H 2O 中的氢氧键 D .SO 3中的硫氧键 (4)分别研究大气中H 2O 、CH 3OH 的浓度对反应i 、反应ii 产物浓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①当c(CH 3OH)大于10-11mol.L -1时,c(CH 3OH)越大,c(H 2SO 4)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②当c(CH 3OH)小于10-11mol.L -1时,c(H 2O)越大,c(CH 3OSO 3H)越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64.4 4×104L· mol -1 a 20.93 6.62 ACD 反应i 和反应ii 为竞争反应,甲醇浓度增大,促进了甲醇和三氧化硫反应,抑制了三氧化硫和水的反应,硫酸的浓度减小 水的浓度越大,甲醇和三氧化硫碰撞几率越小,生成CH 3OSO 3H 越小,c(CH 3OSO 3H)越小 【解析】

2008化工原理竞赛题解

北京化工大学“BASF ”杯 第一届化工原理学科竞赛试题 一、简答题 1.(5分)医院输液容器即为一马里奥特恒速装置:如图所示,为了使高位槽底部排出的液体量不随槽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少,通常可将高位槽上端密封,并于底部设置与大气相通的细管。试说明其恒速原理。 解答:由于液体从下管排出而使槽内上方空间形成真空,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A 管中的液面开始下降,降至A 处时,空气进入槽内补充,从而使槽中A 截面处的压力始终为大气压力。 在1-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 2 22 11 21u p g z p += +ρ ρ 又 a p p p ==21 所以 g h g z u 21222= = 由此可见,只要液面下降不低于A 处,则h 2一定,流速一定。一旦A 处暴露,则h 2 下降,出口流速相应减少。 2.(3分)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正确利用传热学原理强化或削弱传热过程的实例,试针对导热、对流传热和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各举一例 答:(1)导热——房屋窗户采用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 (2)对流——电风扇 p p

(3)热辐射——暖壶胆表面涂以银白色,并且光洁度很高 3.(5分)生产中有一股热流体需要被降低至一定温度,选用液氨作为冷剂,利用其蒸发达到致冷的目的。 (1) 试构想出一种合适的换热器,图示其主要结构,并在图中标出其所有相关物流的 名称、流向。 (2) 生产中如果要改变冷却效果,例如,使热流体出口温度更低,试给出一种合理、 可行的方法。 答:(1) 液氨 (2)答:在汽氨管线上设置阀门,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调整换热器壳程的压力,从而改变壳程液氨的温度,实现对传热过程的调整。要使热流体出口温度降低,只需开大阀门,降低壳程压力(温度) 4.(8分)一逆流吸收塔,气量、液量和塔高不变,气膜控制过程,在气体和吸收剂进口组成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吸收温度降低,吸收属于低浓度吸收,且温度对ky 的影响可忽略,试通过具体分析过程指出吸收效果如何变化?示意性画出平衡线和操作线如何变化?定性分析吸收推动力如何变化? t ↓,m ↓, 气膜控制过程,Ky=ky 所以,H OG =V/ Kya 不变,塔高不变,N OG 不变,↓ = V L m S / 由吸收因数关联图得↑ --2 221mx y mx y , 2 221>=--c mx y mx y ,)1(221c mx cy y -=- y 2↓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

化学反应原理大题练习 1.(16分)苯乙烯(C 6H 5CH =CH 2)是生产各种塑料的重要单体,其制备原理是: C 6H 5C 2H 5(g)C 6H 5CH =CH 2(g)+H 2 (g) △H =+125kJ·mol -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 __ _____________ 。随着温度的升高, K 值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2)实际生产中常以高温水蒸气作为反应体系的稀释剂(稀释剂不参加反应)。C 6H 5C 2H 5 的平衡转化率与水蒸气的用量、体系总压强关系如下图。 ①由上图可得出: 结论一:其他条件不变,水蒸气的用量越大,平衡转化率越______; 结论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加入稀释剂能影响C 6H 5C 2H 5平衡转化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些工艺中,在反应的中途加入O 2和特定的催化剂,有利于提高C 6H 5C 2H 5的平衡 转化率。试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6分)科学研究发现纳米级的Cu 2O 可作为太阳光分解水的催化剂。 Ⅰ.四种制取Cu 2O 的方法 (a )用炭粉在高温条件下还原CuO 制备Cu 2O ; (b )用葡萄糖还原 悬浊液制备Cu 2O ; (c )电解法制备Cu 2O 。原理如右图所示,反应为:2Cu+H 2O=Cu 2O+H 2↑,则铜作为 极; (d )最新实验研究加热条件下用液态肼(N 2H 4)还原新制Cu(OH)2可制备纳米级Cu 2O , 同时放出N 2和水蒸气。该制法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用制得的Cu 2O 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 平衡转化率/% 101kPa (900K ) 40 60 80 202kPa (900K ) n (H 2O) n (C 6H 5C 2H 5)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化工原理理论知识竞赛试题

茂名学院第四届化工原理 理论知识竞赛 命题:吴景雄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某转子流量计(出厂时是用20C、常压的空气标定),用于测量40C常压空气 的流量,则转子流量计读数的校正系数为 _____________ 。 2、由三条支管组成的并联管路,各支管的长度及摩擦系数都相等,管径的比为 d i:d2:d3=1: 2:3,则这三支管的流量比为________ 。 3、含尘气体在降尘室内按斯托克斯定律进行沉降。理论上能完全除去30 ym的 粒子,当气体处理量增大1倍,则该降尘室理论上能完全除去的最小粒径 为 __________ 。 4、用一台离心泵输送某液体,当液体温度升高,其它条件不变,则离心泵所需 的扬程 _______ ,允许安装高度_______ 。 5、用离心泵把水从水池送至高位槽,水池和高位槽都是敞口的,两液面高度差 恒为13m,管路系统的压头损失为H f = 3X 105Q2;在指定的转速下,泵的特性方程为H=28-2.5X 105Q2;(Q的单位为m3/s, H、H f的单位为m)。则泵的流量为 __________ m3/h。 &续上题,如果用两台相同的离心泵并联操作,贝U水的总流量为__________ m3/h0 7、用图解法求理论板数时,在、X F、X D、血、q、R、F各参数中,与理论板数无 关。 8、在板式塔中,板上液面落差过大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 ;造成液面落差 的主要原因有塔板结构、塔径和 _______________ 。 9、某精馏塔的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2x+0.275,贝U该塔的操作回流比R 为 ________ ,馏出液的摩尔分率为_________ 。 10、对于精馏操作,若在F、X F、q、D不变的条件下,加大回流比R,假设全 塔效率不变,则X D将________ ,XW将 ________ 。(增加、减小、基本不变、不能确定) 11、在逆流填料吸收塔的操作中,如果进塔液相摩尔比X2增大,其他操作条件 不变,则气相总传质单元数将 ________ ,气相出口摩尔比丫2将________ 。 (增大、减小、基本不变、不能确定) 12、在常压逆流操作的填料吸收塔中,用纯溶剂吸收混合气中的溶质A。已知进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测试题(供参考)

2017--2018学年度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化学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I卷(1—4页)和第II卷(5—8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S 32 Cl 35.5 Fe 56 Cu 64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单项选择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相同 B.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的能量多 C.在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D.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不一定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2.关于中和热的测定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使反应充分,可以向酸(碱)中分次加入碱(酸) B.为了使反应进行的更完全,可以使酸或碱适当过量 C.中和热为一定值,实验结果与所用酸(碱)的用量和种类均无关 D.用铜丝代替玻璃棒搅拌,会使中和热测定值偏大 3.稀氨水中存在着下列平衡:NH 3? H2O NH4++OH- ,若要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同时使c(OH-)增大,应加入适量的物质是(忽略溶解热) ①NH4C1 固体②硫酸③NaOH 固体④水⑤加热 A.仅①②③⑤ B. 仅③⑤ C. 仅③ D. 仅①③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一种装置 ②原电池的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③不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的装置均可实现 ④碳棒不能用来作原电池的正极 ⑤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 A.①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②⑤ 5.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 =-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 7、Ksp的计算和应用 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计算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产物的位置、系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注意:并非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都用到。 2、电解池或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次配平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添加并配平其他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注意:一般未变价物质是酸、碱或水。 【方法指导】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 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方法指导】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关键。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方法指导】①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直接标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另外间接标准是“变量不变”即观察一个可逆反应的相关物理量,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若全部为反应物如何、全部转化为产物该物理量又如何,如果该物理量是可变的而题目说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可认为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另外也可以用Q与K比较(Q=K则处于平衡状态;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②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变化均可通过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得到。但要关注特殊反应的特殊性。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方法指导】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同学设计如下三个实验方案以探究某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方案一:如图1,在小烧杯里放一些除去氧化铝保护膜的铝片,然后向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稀硫酸,再插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温度由20 ℃逐渐升至75 ℃,随后,温度逐渐下降至30 ℃,最终停留在20 ℃。 方案二:如图2,在烧杯底部用熔融的蜡烛粘一块小木片,在烧杯里加入10 mL 2 mol·L-1硫酸溶液,再向其中加 入氢氧化钠溶液,片刻后提起烧杯,发现小木片脱落下来。 方案三:如图3,甲试管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实验前U形管红墨水液面相平,在化学反应过程中,通过U形管两侧红 墨水液面高低判断某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序号甲试管里发生反应的物质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 ①氧化钙与水左低右高 ②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充 分搅拌) ? ③铝片与烧碱溶液左低右高 ④铜与浓硝酸左低右高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相关问题: (1)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 (3)方案二中,小木片脱落的原因是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则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

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可观察到U形管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6)方案三实验②的U形管中的现象为________,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放热 2Al+6H+===2Al3++3H2↑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低于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铝片与稀硫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6H+===2Al3++3H2↑,故答案为放热;2Al+6H+===2Al3++3H2↑; (2)方案一中,温度升至最大值后又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故答案为反应完全后,热量向空气中传递,烧杯里物质的温度降低; (3)方案二中,反应放出的热量,使得蜡烛熔化,小木片脱落,故答案为蜡烛熔化;氢氧化钠与硫酸的反应放热; (4)方案三中,如果甲试管里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装置中气体的压强增大,U形管里红墨水液面:左边低于右边,故答案为低于; (5)由方案三的现象得出结论:①③④组物质发生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如果放置较长时间,热量散失,装置中气体的压强与外界压强相等, 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故答案为放热;红墨水液面左右相平; (6)方案三实验②属于吸热反应,U形管中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故答案为红墨水液面左高右低;小于。 2.水合肼(N2H4·H2O)是一种强还原性的碱性液体,常用作火箭燃料。利用尿素法生产水合肼的原理为CO(NH2)2+2NaOH+NaClO=N2H4·H2O+Na2CO3+NaCl。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备战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及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FeSO4溶液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因此为了方便使用 Fe2+,实验室中常保存硫酸亚铁铵晶体[俗称“摩尔盐”,化学式为(NH4)2Fe(SO4)2?6H2O],它比绿矾或绿矾溶液更稳定。(稳定是指物质放置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而变质) I.硫酸亚铁铵晶体的制备与检验 (1)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备硫酸亚铁铵晶体。 本实验中,配制溶液以及后续使用到的蒸馏水都必须煮沸、冷却后再使用,这样处理蒸馏水的目的是_______。向 FeSO4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经过操作_______、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和干燥后得到一种浅蓝绿色的晶体。 (2)该小组同学继续设计实验证明所制得晶体的成分。 ①如图所示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C 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取少量晶体溶于水,得淡绿色待测液。 ②取少量待测液,_______ (填操作与现象),证明所制得的晶体中有 Fe2+。 ③取少量待测液,经其它实验证明晶体中有NH4+和SO42- II.实验探究影响溶液中 Fe2+稳定性的因素 (3)配制 0.8 mol/L 的 FeSO4溶液(pH=4.5)和 0.8 mol/L 的(NH4)2Fe(SO4)2溶液 (pH=4.0),各取 2 ml 上述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刚开始两种溶液都是浅绿色,分别同时滴加 2 滴 0.01mol/L 的 KSCN 溶液,15 分钟后观察可见:(NH4)2Fe(SO4)2溶液仍然为浅绿色透明澄清溶液;FeSO4溶液则出现淡黄色浑浊。 (资料 1) 沉淀Fe(OH)2Fe(OH)3 开始沉淀pH7.6 2.7 完全沉淀pH9.6 3.7 ①请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FeSO4溶液产生淡黄色浑浊的原因_______。 ②讨论影响 Fe2+稳定性的因素,小组同学提出以下 3 种假设: 假设 1:其它条件相同时,NH4+的存在使(NH4)2Fe(SO4)2溶液中 Fe2+稳定性较好。 假设 2:其它条件相同时,在一定 pH 范围内,溶液 pH 越小 Fe2+稳定性越好。

2020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2019年高考化学综合题分类练习卷: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化学反应原理练习卷 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当前空气质量检测的主要项目除了PM 2.5外,还有CO、SO2、氮氧化物(NO和NO2)、O3等气体。 (1)汽车尾气中含有NO 和CO气体,可利用催化剂对CO、NO进行催化转化反应: 2CO(g) +2NO(g) N2(g) +2CO2(g) △H ①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N2(g) +O2(g) =2NO(g) △H1 = + 180.5kJ/mol,2C(s) +O2(g) =2CO(g) △H2=-2210kJ/mol ,C(s)+O2(g)=CO2(g) △H3=-393.5kJ/mol,则△H=_________。 ②在一定温度下,将2.0molNO、2.4molCO气体通入到固定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过程中部分物质的浓度变化如下图所示。在0~15min,以N2表示的该反应的平均速度v(N2)=________。若保持反应体系温度不变,20min时再容器中充入NO、N2各0.4mol,化学平衡将_____移动 (填“向左”“向右”或“不”)。 (2)在相同温度下,两个体积均为1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CO、NO催化转化反应,有关物质的量如下表:

容器编 号起始物质的量 /mol 平衡物质的量 /mol N O C O N CO 2 CO2 I 0.2 0.2 0 0 a II 0.3 0.3 b 0.1 0.2 ①容器I中平衡后气体的压强为开始时的0.875倍,则a=________。 ②容器II平衡时的气体压强为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的平衡常数K 为________。 (3)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破少NO x的排放。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耐高温试剂Ag-ZSW-5对CO、NO 催化转化进行研究。测得NO 转化为N 2的转化率随温度CO 混存量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①在n(NO)/n(CO) =1条件下,最佳温度应控制在_______左右。 ②若不使用CO,温度超过775 K,发现NO的分解率降低,

化工原理竞赛模拟题解

化工原理竞赛模拟试题(解) 一、简答题 1.(5分)医院输液容器即为一马里奥特恒速装置:如图所示,为了使高位槽底部排出的液体量不随槽中液面的下降而减少,通常可将高位槽上端密封,并于底部设置与大气相通的细管。试说明其恒速原理。 解答:由于液体从下管排出而使槽内上方空间形成真空,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A 管中的液面开始下降,降至A 处时,空气进入槽内补充,从而使槽中A 截面处的压力始终为大气压力。 在1-2截面列柏努利方程, 2 22 11 2 1u p g z p += +ρρ 又 a p p p ==21 所以 g h g z u 21222== 由此可见,只要液面下降不低于A 处,则h 2一定,流速一定。一旦A 处暴露,则h 2 下降,出口流速相应减少。 2.(3分)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正确利用传热学原理强化或削弱传热过程的实例,试针对导热、对流传热和热辐射三种传热方式各举一例 答:(1)导热——房屋窗户采用双层玻璃,中间抽成真空 (2)对流——电风扇 (3)热辐射——暖壶胆表面涂以银白色,并且光洁度很高 p p

3.(5分)生产中有一股热流体需要被降低至一定温度,选用液氨作为冷剂,利用其蒸发达到致冷的目的。 (1) 试构想出一种合适的换热器,图示其主要结构,并在图中标出其所有相关物流的 名称、流向。 (2) 生产中如果要改变冷却效果,例如,使热流体出口温度更低,试给出一种合理、 可行的方法。 答:(1) 液氨 (2)答:在汽氨管线上设置阀门,通过改变阀门的开度调整换热器壳程的压力,从而改变壳程液氨的温度,实现对传热过程的调整。要使热流体出口温度降低,只需开大阀门,降低壳程压力(温度) 4.(8分)一逆流吸收塔,气量、液量和塔高不变,气膜控制过程,在气体和吸收剂进口组成不变的情况下,使得吸收温度降低,吸收属于低浓度吸收,且温度对ky 的影响可忽略,试通过具体分析过程指出吸收效果如何变化?示意性画出平衡线和操作线如何变化?定性分析吸收推动力如何变化? t ↓,m ↓, 气膜控制过程,Ky=ky 所以,H OG =V/ Kya 不变,塔高不变,N OG 不变,↓=V L m S / 由吸收因数关联图得↑--222 1mx y mx y ,02 221>=--c mx y mx y ,)1(221c mx cy y -=- y 2↓ 由L(x1-x2)=V(y1-y2),x 1↑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大题培优 易错 难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大题培优易错难题)及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速率进行实验探究。 (初步探究) 示意图序号温度试剂A现象 ①0°C0.5mol?L?1稀硫酸4min左右出现蓝色 ②20°C1min左右出现蓝色 ③20°C0.1mol?L?1稀硫酸15min左右出现蓝色 ④20°C蒸馏水30min左右出现蓝色 (1)为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②中试剂A应为______________。 (2)写出实验③中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实验②③④,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继续探究)溶液pH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查阅资料: i.pH<11.7时,I-能被O2氧化为I2。 ii.pH= 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 (4)小组同学用4支试管在装有O2的储气瓶中进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序号⑤⑥⑦⑧ 试管中溶液的pH891011 放置10小时后的现象出现蓝色颜色无明显变化 分析⑦和⑧中颜色无明显变化的原因_______。 (5)甲同学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证实pH=10的条件下确实可以发生I-被O2氧化为 I2的反应,如图所示,请你填写试剂和实验现象。 试剂1______________。试剂2______________。实验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深入探究)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小组同学分别在敞口试管和密闭试管中进行了实验⑨和⑩。 (6)对比实验⑨和⑩的现象差异,该小组同学对实验⑨中的现象提出两种假设,请你补充假设1。 假设1:_______________。 假设2:45°C以上I2易升华,70°C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7)针对假设2有两种不同观点。你若认为假设2成立,请推测试管⑨中“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出现蓝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你若认为假设2不成立,请设计实验方案证明_______________。 【答案】0.5mol?L?1稀硫酸 4I-+ O2+ 4H+ =2I2+ 2H2O 温度相同时,KI溶液被O2氧化成I2,c(H+)越大,氧化反应速率越快试管⑦、⑧中,pH为10、11时,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歧化反应,因为歧化速率大于氧化速率和淀粉变色速率,所以观察颜色无明显变化试剂1:1mol·L1KI溶液,滴加1%淀粉溶液试剂2:pH=10的KOH溶液现象:电流表指针偏转,左侧电极附近溶液变蓝(t<30min)加热使O2逸出,c(O2)降低,导致I-氧化为I2的速率变慢理由:KI溶液过量(即使加热时有I2升华也未用光KI),实验⑨冷却室温后过量的KI仍可与空气继续反应生成I2,所以滴加淀粉溶液还可以看到蓝色 [其他理由合理给分,如淀粉与I2反应非常灵敏(少量的I2即可以与淀粉显色),所以实验⑨中少量的I2冷却至室温后滴加淀粉溶液还可以看到蓝色]。水浴加热70℃时,用湿润的淀粉试纸放在试管⑨的管口,若不变蓝,则证明假设2不成立[其他方案合理给分,如水浴加热70℃时,用湿润的淀粉试纸放在盛有碘水试管的管口,若不变蓝,则证明假设2不成立]。 【解析】 【分析】 某研究小组对碘化钾溶液在空气中发生4I-+ O2+ 4H+ =2I2+ 2H2O的氧化反应,根据实验进行对比,探究反应温度和稀硫酸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pH= 9.28时,I2发生歧化反应:3I2+6OH-= IO3-+5I-+3H2O,pH越大,歧化速率越快,整个反应主要是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歧化反应,根据歧化速率与氧化速率和淀粉变色速率快慢得出颜色变化;将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利用化合价升高和化合价降低来分析;在较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实验对比中,假设可能加热使O2逸出,c(O2)降低,导致I-氧化为I2的速率变慢,也可能是45℃ 以上I2易升华,70℃ 水浴时,c(I2)太小难以显现黄色。 【详解】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2020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专题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 【母题来源】2019年高考新课标Ⅰ卷 【母题题文】水煤气变换[CO(g)+H 2O(g)=CO 2(g)+H 2(g)]是重要的化工过程,主要用于合成氨、制氢以及合成气加工等工业领域中。回答下列问题: (1)Shibata 曾做过下列实验:①使纯H 2缓慢地通过处于721 ℃下的过量氧化钴CoO(s),氧 化钴部分被还原为金属钴Co(s),平衡后气体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250。 ②在同一温度下用CO 还原CoO(s),平衡后气体中CO 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0192。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判断,还原CoO(s)为Co(s)的倾向是CO_________H 2(填“大于”或“小于”)。 (2)721 ℃时,在密闭容器中将等物质的量的CO(g)和H 2O(g)混合,采用适当的催化剂进行 反应,则平衡时体系中H 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_____(填标号)。 A .<0.25 B .0.25 C .0.25~0.50 D .0.50 E .>0.50 (3)我国学者结合实验与计算机模拟结果,研究了在金催化剂表面上水煤气变换的反应历 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金催化剂表面上的物种用?标注。 可知水煤气变换的ΔH ________0(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该历程中最大能垒(活化能)E 正=_________eV ,写出该步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Shoichi 研究了467 ℃、489 ℃时水煤气变换中CO 和H 2分压随时间变化关系(如下图所 示),催化剂为氧化铁,实验初始时体系中的2H O p 和CO p 相等、2CO p 和2H p 相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