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

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

戴丽琼

(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常州213001)

摘 要:顺应论是维索尔伦提出的语用学研究理论,它强调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唤起消费者的兴趣,促成购买行动。广告语言必须顺应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即顺应受众的语言、心理、文化和价值取向来实现广告的商业目的和社会效应。

关键词:顺应论;广告语言;语境

中图分类号:H 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29(2010)01-0071-04

 收稿日期:

2009-09-26

 作者简介:戴丽琼(1972- ),女,江苏常熟人,常州工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言学。

广告(adv ertise)原于拉丁语的advertere 一词,意为“唤起大众对某种事物的注意并诱导于一定的方向所使用的一种手段”。广告作为现代商业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已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广告是付费的大众传播,其最终目的是传递信息,改变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态度,诱发其行动而使广告主获得利益。广告语言是以消费者采取购买行动为终极目的。对广告语言的研究近十年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有了新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语用学的角度展开对广告语言的探索。

1999年比利时国际语用学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Jef V erschueren 在他的新著Understanding Pr ag matics 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即“顺应性理论”(Adaptatio n T heor y )和语用综观视角,以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诠释语用学。Jef Verschueren 的综观论从认知的、

社会的、文化的综合角度,全方位考察语言现象及其运行的行为方式。这一理论为广告言语行为活动提供了理论指导。

一、

顺应论理论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 在他的Understanding Pragm atics 一书中提出的。它强调“语言的使用是一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不断做出

选择的过程。”

[1]55

这种选择既有语言结构的任何一

个层次上的选择,如语音、语调、语码、词汇或语法结构等的选择,也有语言策略的选择,语言使用过程中所做出的语言选择必须顺应交际的环境和交际的对象。人们能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地进行语言选择,原因是人类语言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变异性(variability )、商讨性(neg otiability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这三个语言的属性是不可分的。“变异性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商讨性是指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语言的选择,这两个特征自然地导致语言具备另一特征——顺应性。顺应性是指语言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不同语言项目中做出灵活选择以满足交际

需要的行为过程。”[1]68

顺应性是语言使用的核心。

语言顺应性涉及四个方面: 语境关系顺应,指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 语言结构顺应,指顺应涉及各语言层次及语言结构原则; 顺应性的动态,指语言选择和协商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顺应过程;!顺应中的意识程度,指交际者对语言选择的意识程度。语言顺应的这四种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

Jef Verschueren 认为,在语言使用中,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语境可分为两大类,即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语言语境指上下文,包括篇内衔接、篇际制约、线性序列等。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

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使用过程中的选择只有顺应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才能使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二、广告语言的特点

广告,作为推销商品的理想媒介,以各种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广告是一种单向交际行为(one-w ay comm unication),广告策划人是发话者,广告受众是受话者。在这种单向交际中,广告策划人提供信息,广告受众则可以接受或不接受信息,也就是说,在这种单向交际中,交际的双方没有商讨、互换信息的机会[2]。因此,广告策划人在广告创意的过程中,必须想方设法地使广告吸引受众,使他们对产品或服务发生兴趣,产生购买产品或享受服务的欲望,最后付诸行动。

广告是语言应用的一个典型实例。其语言有其自身的特点:其一,广告涉及到不同的广告主体、广告对象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广告的语言形式不可能是僵化的。其二,广告的最终功能是引起注意、提起兴趣、激起购买动机,对于广告语言而言,如何实现这个目的是很重要的。其三,广告必须符合定位读者的需要。广告用语在推广商品的同时,也在推广一种生活观念和价值观念,因而同时受到特定文化的制约。

广告语言的主要目的是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并使消费者对所宣传的产品有着良好的印象,以此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正如王树槐等学者所指出的那样,“广告的目的在于AIDM A,即注意(attention)、兴趣(inter est)、欲望(desire)、记忆(memo ry)、行动(actio n)”。[3]

三、顺应论对广告语言的阐释

顺应理论为语言现象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崭新的理论框架。Verschueren认为交际要实现交际目的,必须顺应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广告是一种交际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引起注意、提起兴趣、促成购买行动。因此,对于广告语言而言,如何实现这个目的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告语言对消费者的语言、心理、文化、价值取向等各种语境都要做出一系列的选择和顺应。

1.广告语对受众语言语境的顺应

顺应论认为语言的选择和顺应可以发生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面,可以是语音、语调、词汇,还可以是句式和语法结构等。广告语言要根据目标语读者的语言表达习惯对语言进行多方面的选择,选择恰当的语言结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法,顺应广告受众的语言语境,使其在语意、文体和逻辑等方面符合目的语风格,从而增强广告语的亲和力和影响力。英语和汉语分属于两种不同的语系,英语是形合语言,词序较灵活,汉语是意合语言,词序较稳定,前者精确,后者简洁。在用两种语言进行广告表达时,应当做出相应的顺应和变通。

例如,摩尔烟的英文广告语是“Ask for mo re”,而面对中国市场的广告语是“摩尔香烟,多而不厌”。再如麦斯威尔咖啡的英文广告语是“Goo d to the last dro p”,而汉语则采用“滴滴香浓,意犹未尽”。这两则广告分别针对不同的受众选择了不同的广告语言,英语广告语中注意了英语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而汉语广告语中采用了汉语里最常见的一种语言结构——四字词组,它具有言简意赅、形象生动、琅琅上口、表现力强的特点。由于广告语顺应了目标读者的语言特点,因此达到了较好的广告效果。

此外,在进行广告语的选择和顺应时,在音、形方面,应尽量使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例如,“娃哈哈”、“健力宝”、“美的”等商品妇孺皆知,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简单通俗,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巧妙的商标词能充分利用语言的形象、音韵、修辞等手段为其增添更多的色彩和生命力。例如“Clean& Clear”(洗面奶商标)就充分结合了英语音、形、义的特点成功地吸引了无数女性的目光。一方面,“Clean”和“Clear”发音相似,读起来铿锵悦耳;另一方面,它们拼写相近,显得对称平衡。最后,不管是“Clean”,还是“Clear”,都给人留下干净整洁、一尘不染的印象。这个商标名通过对语言的顺应,达到了“音美”、“形美”和“意美”的境界。

2.广告语对受众心理世界的顺应

交际行为实际是交际双方心理间的交流,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的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V erschueren认为心理世界主要涉及交际者的性格、情感、信念、意图等心理因素。[1]87广告作为一种单向的交际行为,其交际作用主要表现为对广告受众心理因素的顺应。广告是以

7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促使广告语受众加强产品或宣传的印象,增强记忆,取得受众对商品或宣传的认同并最终购买或遵守宣传内容为主要目的。因此,广告语言要顺应消费者的心理世界,使产品在受众的心理上产生美感,从而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提高受众对产品的兴趣。

请看一则冰激凌广告:尽情享受冰激凌,保持美好体型(Spoil y our self and not yo ur figure)。广告巧妙地借用Spoil的双关意义,让人感觉到食用这种冰激凌,既可以满足食欲,又不用担心发胖,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心理,会让那些爱吃冰激凌却又怕发胖的人垂涎三尺。再如斯沃奇手表的广告语:T im e is w hat y ou make of it.(汉语广告语:天长地久)。这则广告构思新颖。中国人历来重视家庭和亲情关系,注重天伦之乐的享受。“天长地久”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恒久不变,真情永恒,而“天长地久”对于一款手表的广告而言,除了对手表本身的质量给以肯定之外,更是契合了中国人对亲情、友情和爱情执著和珍爱的心理,在瞬间便使商品深入人心。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心理需求层次也随之上升,因此有许多广告语就满足了人们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例如Cross表的广告:成功的穿戴(Dr ess for success),名士手表(Baume& M ercier)的广告:您成功的标志(T he sym bol of your success),都是顺应了人们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需求。

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商标,都对人们的心理上做出了成功的顺应。例如,“Lucky”(乐凯)胶卷、“喜临门”香烟、“金六福”酒,都成功地迎合了人们趋吉避邪的心理需求。服饰品牌“Gold lion”(金利来)气势恢弘,无论是“Go ld”,还是“Lio n”,都显示着“至尊”与“至强”,这样尊贵的命名满足了男性自我实现、成就梦想的心理需要。而“Kiss m e”口红不仅体现了产品的特性,同时迎合了青春女子对爱的渴望和追求。“Robust”(乐百氏)满足了父母渴望孩子健康成长的心愿。“Safeg uard”(舒肤佳)顺应了大众在心理上的安全需要。同样,Nike传达给原广告受众的是美丽和胜利的内涵,而音译成“耐克”,意为“经久耐用”,充分顺应了中国人重物质的消费心理。

3.广告语对受众社会文化的顺应

文化是指“一个社会所具有的独特信仰、习惯、制度、目标和总模式。它不仅包括城市、组织、学校等物质的东西,而且包括思想、习惯、家庭模式、语言等非物质的东西。简单地说,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4]产品要成功地被消费者接纳,并得到市场与社会的认可,其广告语言就必须顺应消费者的传统习惯、审美倾向等各种文化现象。

日本的丰田汽车广告是成功顺应目的语社会文化的一个典范。丰田车在西方的广告词是Where there is a w ay,there is To yota,套用了英语谚语W here ther e is a w ill,there is a w ay,这样的广告语自然很容易为英语受众所接受。而在中国,这一广告语又很灵活地套用了中国的一句古诗词:“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意境有如唐诗宋词,顺应了汉语受众的社会文化。

再有,德国的BM W汽车公司生产的一系列汽车也是广告成功的例子。“BMW”在德语文化氛围里不具有多少文化意义,只提供BM W品牌车的商品信息。但在进入中国市场时,商家根据“B”和“M”两个字母的发音,结合中国汉字象形和会意能够望“文”生义的文化特点,把BM W的商品信息形象地转化成了“宝马”这一在中国喜闻乐见的文化形象,动态性地顺应了中国文化语境,从而增加消费者的购买欲,为该品牌在中国的销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5]

4.广告语对受众价值取向的顺应

广告语言必须顺应受众的价值取向,即要顺应受众的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等。由于中西文化不同而导致价值取向的截然不同,中国人有较深的从众心理,而西方人则注重个性特征。比较而言,中国人较相信权威而西方人则尊重事实。

在汉语广告中常见这样的模式:“我们都爱喝XXX”、“XXX老少皆宜”、“我们都喝XXX”、“百喝不厌,气味芬芳,深受大众喜爱”等等,即是顺应了中国消费者的从众价值取向。再看爱立信公司移动电话的一则广告,其英文广告是“M ake yourself heard”,而其中文广告是“理解就是沟通”,从字面上看,这两则宣传同一产品的广告毫不相干,但却顺应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又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统一的思想,崇尚自上而下的权威,在广告中常有“国优部优”、“获得国家XX金奖”、“国宴饮料XX天然优质矿泉水”等等广告语,以“权威”作为支持,顺应了消费者的价值取向。

73

第1期戴丽琼:语境顺应论视角下的广告语言阐释 

参考文献:

[1] V er schueren J.U nderstanding P rag matics[M].

F or eig n L ang uag e T eaching and Resear ch P ress&

Edwar d Ar nold(Publisher s)L imited,2000.

[2] 黄国文.广告语篇的会话含意分析[J].外国语,1997

(2):22-25.[3] 王树槐,王群.英语广告语篇特征与汉语广告语篇英

译[J].山东外语教学,2006(1):13-16.

[4] 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与研究

出版社,1989:159.

[5] 樊 云.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及其翻译[J].文教资

料,2007(1):134.

On Interpretation of Advertising Language from Perspective

of Contextual Adaptation Theory

DAI Li-qiong

(School of Foreign L anguages,Changz hou I nstitute of Technology,Changz hou,J iangsu213001,China)

Abstract:T he adaptation theor y is proposed by Jef Verschueren for pragm atic inv estig ation.It thinks that in the pro cess o f using language,the language choice must be adapted to the comm unication env ironment and co mmunication objects.Advertising is a co mmunicativ e action,and its ultim ate aim is to arouse the interest of consumers,so as to pro mote the pur chase act.Therefo re,the advertising language must be adapted to the audience’s language and co mmunicatio n co ntext,that is,to adapt to the language, psycho logy,culture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targ et readers w ith a view to achieving the com mercial purpose and the social effect o f the advertisem ents.

Key words:adaptation theory;adv ertising lang uag e;contex t

7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2卷

顺应论视角下学术论文翻译(英文版)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in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Adaptation Theory thinks that “... using language must consist of the continuous making of linguistic choices, consciously or unconsciously...” (Versehueren, 2000: 55-56) Versehueren points out that the process of making-choice can be comprehended on three linguistic properties -- variability, negotiability and adaptability. Adaptability can be viewed from four perspectives, namely contextual correlate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dynamic adaptability and salience of adaptability process. (Versehueren, 1999: 65-66) This passage will analyze the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main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means making choices at various layers of linguistic structure including sound, word, syntax, cold, style and chapter. In this thesis, the author will mainly analyze E-C translation of academic the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uctural objects of adaptability. 1 Adaptation at the Lexical Level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the informative and communicative function of the text, we need to make adapta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At lexical level, the translator needs to understand correctly the meaning of words combining specific contexts and also convey the meaning in appropriate way of expression. 1.1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Transformation of lexical meaning means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another one, with one as literal meaning in the dictionary and the other one as specific meaning considering specific context. (Yang Man, 2015) In th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comprehend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mbining the context and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expression to convey the meaning. Adaptation at lexical level conforms to the reading habit of target reader so as to improve reading experience. ST1 Hume interprets our tendency to assign identity through time as a "natural propension," TT1休谟把我们确定长期身份的倾向解释为一种“自然天性” ST2 pension" to ascribe identity where evidence shows diversity "is so great," TT2 迹象呈现多样性时,确定身份的“倾向”“极大” Analysis: Common meaning of “assign” in the dictionary is “distribute, attribute”. In the text, we can see a paragraph explaining that people start to investigate question of identity “what makes an individual the same through time despite partial changes” and we “constructs experience to conform to our modes of cognition”. Here we know the “assign identity” means we “determine identity”. For example, we may assign identity to a “dog” saying “this is a dog”, which means we are also determining identity for it. Therefore, the word “assign”is translated as “确定”. So it is the same as the translation of the word “ascribe”. In the dictionary it means “be caused by”or “make sb possess”. In the context, “ascribe” has the same meaning as “assign” so it is translated as “确定” as well. By choosing the best expression of a word, we convey the meaning of the word correctly and improve the reader’s understanding.

2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_贺华丽

摘 要:本文从Verschueren的语用顺应理论出发重新审视翻译过程,认为只有从语境关系、结构客体等诸方面 对源语和目标语做出动态顺应才能达到语用等值的翻译目标。语言顺应论作为Verschueren语用综观说的核心内容,将对翻译学的理论革新产生巨大的影响。关键词:顺应论;语用翻译;语言选择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06)03-0105-04 收稿日期:2006-04-28 作者简介:贺华丽(1980—),女,汉族,湖北当阳人,中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1引言 翻译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语际活动。翻译离不开 语言的转换,但远比单纯的语言转换要复杂。综观译界对翻译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翻译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以其他学科的理论为指导,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但由于翻译这一现象本身的复杂性?翻译研究对象的多样性以及现有翻译理论来源的差异性,翻译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学科。这种现象说明人们对翻译现象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有待深化,需要继续从其他学科中汲取养分。就现有译论而言,Nida(1993:157)比较系统地区分了三类为翻译提供理论养分的学科,但他忽略了语用学理论对翻译研究的启示。事实上,语用学的很多研究领域,如预设、会话含义、关联理论、语篇结构、言语行为理论等都可为翻译研究提供科学的微观的语用分析方法。(张新红,何自然,2001)翻译创作中,译者和翻译的实际运作均不同程度地受到诸多语用因素的影响。然而传统的语用学研究多从不同的侧面研究言语的运用,其分析单元间缺乏有机联系,不能充分有效地解释语用学的全貌,而只能或多或少地解释翻译的某一个侧面,难以为翻译研究提供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宋志平,2004:19-20)Jef Verschueren在其新著UnderstandingPragmatics一 书中全面阐述了顺应性理论(theoryofadaptation), 提出了使用语言就是进行语言选择的观点,为翻译 学的理论来源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拟就其对翻译研究的理论解释作一探讨。 2顺应理论概述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 对语用学构建的整体理论提出了新的思路,否定了长期以来语用学被认为是和语言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相并行的学科的观点,提出了语用综观论,声称:迄今为止,一切可以贴上语用学标签的东西和按宽泛定义衡量适合于这一标签的东西都能在这个新建的框架内得到描写(转引自钱冠连,1991)。Jef Verschueren在他的PragmaticsAsaTheoryof LinguisticAdaptation一书中指出,语言适应即指语 言适应环境,或者环境适应语言,或者两者同时相互适应。恰当的、成功的交流既是适应的过程,又是适应的结果。言语交流实际上就是在不断地适应(Jef Verschueren,1987)。语言顺应理论是语用综观说的 核心内容。顺应论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综合功能视角对综观语用现象及其运用的行为方式进行描述和阐释,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适应交际需要而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而语言的使用,说到底就是“一个不断选择语言的过程,不管这种选择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也不管它是出于语言内部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JefVerschueren, 1999:55-56)。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的 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语言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JiangxiScience&TechnologyNormalUniversity 2006年6月第3期 Jun.,2006No.3 顺应论与翻译研究 贺华丽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 武汉430074)

顺应论视角下英语广告语言的特征

作者;张美庄 学校;桂林理工大学 摘要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已无法回避广告无处不在的影响。随着广告业不断迅猛发展, 广告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广告语言绝不是简单的商业用语和语言符号,而是一 种运用各种语言技巧的语言。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广告宣传的国际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各国企业都存在着广告国际化、全球化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广告语言必须顺应广告 受众的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所以,本文将从广告的起源和功能入手分析顺应论视角下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征,包括顺应受众语言的广告语语言特征、顺应受众文化的广告语语 言特征以及顺应受众心理这三个方面,并对此分析做出了总结。 关键词:广告顺应论语言特征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influence of advertising is so strong and widespread that no one can avoid it. With the overwhelming development of advertisement, it is so closely related with social life. The advertising language is not the simple commercial terminology and linguistic notation, but a kind of language that use various of language skills. Under the situation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advertising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refore, the advertising language must be adapted to the audience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 context. So this paper will give an analysis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English advertising under the adaption theory. It includes three aspects: adapt the language, culture and psychology of target audience, and gives a conclusion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KEY WORDS:Advertising Adaptation Theory Language characteristics

关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关注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摘要:本文认为,以社会语言学的视角,用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语言能力、言语交际、接受心理过程等第二语言习得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些现象,应该看作是为语言应用研究引进了一种新视角,是语言习得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扩展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为社会语言学服务语言应用提供了实际内容。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1.目前,在国内外,社会语言学研究和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中的语言习得研究基本上是分别在两个学科领域内进行的,而实际上,社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水乳交融。语言学发展到今天,结合语言环境、言语互动和语言的社会交际来研究语言习得,特别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用社会语言学的知识和理论来解释第二语言习得中的语言能力、言语交际、接受心理过程等“二语”习得中的重大问题,应该看作是为语言应用研究引进了一种新视角,是开拓语言研究领域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丰富了社会语言学的研究范畴,为社会语言学服务语言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内容。 “汉语热”在全球范围内的持续升温,而汉语教学理论的研究却相对滞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研究的薄弱,已经带来一系列实质性问题:教师、教材、教学法、语言测试、教学评估等。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对具体问题的微观研究,更需要理论上的勇气——转换角度,调整思路,跳出一门学科的条框界限,借鉴相关学科的思路方法与研究成果,尝试用另一种眼光观察、探究、分析疑难问题,或许可以找到新的解释方法和分析途径,从而推动理论提升,为汉语教学实践开拓新鲜的思路,提供有益的借鉴。 社会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与习得理论同属交叉性极强的学科,都受到诸多学术思想的影响。前者与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后者则与教育学、心理学、文化学密不可分。二者共同

[语言,顺应,角度看]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文学作品的人物语言

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文学作品的人物语言 从语言顺应论角度看文学作品的人物语言 语言顺应理论,是由比利时的语用学家维索尔伦于1999年在其发表的著作《语言学新解》中提出的。维索尔伦认为,使用语言的过程也是对语言结构和语言策略进行选择的过程。语言的变异性、协商性与顺应性,组成了语言在选择过程中使用的三个特点。其中,变异性指的是在语言使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语言的选择,但必须符合语言所表达的含义;协商性指的是在语言使用中,不存在机械地进行语言的选择,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富有弹性地选择语言;顺应性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通过语言策略的选择而达到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语言的这三种特性互相联系、密不可分,构成了语言运用的基本要素。根据“使用语言就是选择”这一观点,他提出了“顺应理论”(the theory of adaptation),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对象和交际目标的一致性。语言顺应理论涉及四个方面,分别是: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顺应性的动态、顺应中的意识突显。语境关系顺应指的是在语言的使用中要符合各种语境因素的需要;语言结构顺应指的是在语言使用中要符合语言内部结构原则的需要;顺应性的动态指的是在语言选择中要根据不同的语境需要进行不断的变化和更改;顺应中的意识突显指的是在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要对语言选择有意识上的掌控。这四个关于语言顺应理论的特点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 维索尔伦认为,在语言使用过程中,语言选择与语境是需要相互顺应的。语境包括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两个方面。语言语境指的是上下文的关系,它包含语言的连贯、语段关系、话语顺序等三个因素。交际语境包含交际双方、物理世界(如地点、气候等物理因素)、社会文化世界(如国情、社会风尚等)、心理世界(如价值观、情感等)。语境并不是交际双方之前预定的,而是在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根据语境需要进行选择的,会随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发展。从本质上来说,语言顺应理论揭示了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对语言进行选择的重要特征,要想使用语言就要对语言进行选择,而在选择的过程中又必须和语境相联系,相呼应。正是在语言选择的过程中,交际双方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才可以达到,也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少不了对语言策略的选择,而在众多语言策略的选择当中,我们一 般都会经历选择的商讨阶段。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甚至是非语言环境的影响,商讨阶段总是动态的、不确定的。维索尔伦指出交际中的语境应该属于非语言语境,它不仅包括交际双方,还包括了客观的物理世界、社会文化世界和主观的心理世界。交际双方,指的是交际过程中语言的发出者和接收者,他们在交际过程中是中心,客观的物理世界、社会文化世界和主观的心理世界中也包括一定的语境成分,但是这些语境成分都需要交际双方主观的认知活动来调动,通过交际双方的调动,使用的语言才可以发挥出它应有的交际功能。 下面我们就看看在文学作品成功的交际过程中,交际者受到物理世界、社会文化世界和心理世界的影响,对语言进行的正确选择。 一、对物理世界的顺应

顺应论视角下的《论语》对话解读

顺应论视角下的《论语》对话解读 口苏佳佳于善志 摘要:顺应论认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本文在顺应论视角下,从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突显性四个角度,对中国古代典籍((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尝试把语言学领域与文学领域中的对话研究结合起来。 关键词:语用文体学顺应论((论语》 一、引言 对话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载体。对话体是一种记录哲人思想辩证发展过程的文体,对话双方在对话的过程中由近及远、去伪存真、层层深入地追问和探寻真理。《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著作,书中记载的对话虽语轮较少,却凝练有力。本文拟在顺应论视角下,对《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以期从现代语用学的角度阐释其语言使用艺术。 二、顺应论概述 顺应论的提出者Jef V e r s chue r e n认为(2000:1~8),语言学有两种定位:一种是语言资源的语言学(1i ngui s t i cs of l angua g e r esour ces),传统语言学在此基础上将语言学细分为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句法学、语义学等并列学科;另一种是语言使用的语言学(1i ngui st i cs of l ang ua g e us e),也就是语用综观,即语用学是一种从认知的、社会的、文化的、整体的角度对人类活动中的语言使用现象的综观。 V er s chuer en认为,使用语言必然包涵不断地做出有意或无意的、受语言内或语言外驱动的选择。理解做出选择的过程,必须要了解三个核心概念: 1.变异性(var i abi l i t y),语言的变异性限定选择的可能范围: 2.协商性(negot i abi l i t y),语言的协商性指选择不是按机械的方式或按严格的规则或形式与功能间的固定关系做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基础上完成的:3.顺应性(adapt abi l i t y),语言的顺应性使人们得以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便迫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 这三个概念不可分离,而且呈层级性排列;如果没有变异性和协商性,顺应性也就失去了内容(V ers chuer en,2000:55~63)。 以顺应性为出发点,语用综观研究路向的重点由四个统一而连贯的研究角度构成:第一,语境关系顺应(cont e xt ual c o r r el a t es of adapt abi l i t y),包括交际语境中任何一个和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顺应的要素;第二,语言结构顺应(s t r uct ur al obj ec t s of a da pt a bi l i t y), 2010.10包括任何一个组织层面上的结构以及结构过程中的原则:第三,动态顺应(dynam i as of adapt a bi l i t y),即顺应过程在交流过程中展开;第四,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s a l i enc e of a dapt a t i on pr oces s es),即和认知机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它们的作用互补,而且四者在语用综观的整个框架中具有不同的功能负荷(V er s chuer en 2000:65-69)。如图1: 三卜淼㈦图1:语用理论结构图(ger s chuer en2000:67) 语境关系顺应与语言结构顺应的组合,可用于界定顺应现象的所在位置,即它们描述了语言性和超语言性并列成分在言语事件交际空间中的组合,因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首要的。动态性所涉及到的是语境和结构之间关系的本质及其历时发展,是两者互动所涉及到的全部过程的一个特点。对顺应过程中意识突显性的研究有助于搞清这些过程与人们意识状态之问的互动关系。理解语言的表意功能需要追溯语言使用中意义的动态生成过程。 本文将应用顺应论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对《论语》中的几段对话进行解读。 三、《论语》对话解读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予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班固(1962)在《汉书艺文志》中提到:“《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根《论语》记载,不同的人向孔子问到同一个问题,孔子往往给出不同的答案。如《颜渊篇第十二》中,

从顺应论看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

2010年第 期 安徽文学 3一、引言 翻译标准之争由来已久,是归化,异化,对等或是等值翻译始终没有定论。而Jef.Verschueren 的语用综观顺应理论却为翻译的理论研究提供的新视角。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现状及发展通过许多有中国特色的新词语表现出来,而这些新词新语急需被恰当的对 外翻译。另一方面, 在现实中,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在西方文化中很难找到对等而成为汉英翻译的一大难题。本文试通过顺应论这一新的理论视角为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找寻到方法。 二、顺应理论 语言顺应论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Jef.Verschueren 在上世纪80年代酝酿,于1999年出版的UnderstandingPragmatics 中提出的一种语用学理论。 以顺应论来考察,语言的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做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人类的语言具有三个重要的特性:变异性(variability ),协商性(negotiation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其中,变异性和协商性是条件和基础,顺应性是根本和目的;前两者为语言选择分别提供了可能性和方式,顺应性则是在此基础上以恰当的方式,在可能的范围内做出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选择,从而使语言交际得以顺利进行。 顺应论强调语言选择与交际环境、交际目的和交际对象的一致性。为了达成交际目的,发话人会采取不同的策略,也会根据释话人或可能的释话人,以及其它相关因素来调整自己的策略。所以发话人对于“策略”的选择是受到多方因素制约的,比如:双方的心智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当然,其交际的成功就在于对所有这些因素的顺应。 三、顺应理论与翻译 维什尔伦(Verschueren)的顺应论认为语言的使用即是在不同意识程度下为顺应交际的需要而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而翻译是跨文化的交际活动———语言使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因此翻译也可从顺应论的视角去研究。 同一切言语交际活动一样,翻译也是一个连续选择的过程。从文本的取材到翻译策略的运用,翻译行为的每个阶段都包含译者对多种选择的确定。 “从译什么”到“怎么译”,无不贯穿着语言符号之外的社会,文化,认知等多方面 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 选择的目的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翻译活动中的各种选择都与交际的需要有着直接的关系,译者必须能够从特定的翻译语境中选择一种具体的翻译目的,而翻译活动的每一次选择都是为了顺应这个翻译目的做出的。译者在面对多种选择的前提下,只要能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翻译目的出发,顺应具体的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有意识地选择文本和翻译策略,做出灵活动态的顺应性翻译,从而顺利地完成交际任务。 四、中国特色新词 语言是跨文化交际的载体,词汇作为语言中最具活力的元素,体现了社会发展中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动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进步为语言使用多样化带来了一个发展契机,每一个特色新词的背后都是一种新文化,新发展乃至新感受的体现,如“富二代”,“豆腐渣工程”,“草根”,“拳头产品”, “抓大放小”等。这就需要我们用准确有效的语言对外传达,努力提高新词的反馈时效性,促进交流,从而在各个方面得到国际的理解继而被尊重。一些与政治有关的新词如果得不到很好的翻译,还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英语特色新词的英译问题意义重大,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探讨。 五、中国特色新语的顺应翻译 就语言的顺应性而言,译语要有策略地进行选择,并顺应双方交际的目的。从语言的顺应性出发,即译语要顺应语境因素,顺应原语的语言结构成分,而且这一顺应选择是意识的认知过程。为了最大限度的达到双方有效的沟通,就要做到顺应交际语境,交际语境包括交际双方及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在翻译中国特色新词的过程中也要遵循这一理论准则。下面就来看看中国特色新词翻译如何顺应其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达到最佳翻译效果的。 (一)对读者社交世界的顺应社交世界包括社交场合,社会环境,规范交际者言语行为的原则和准则。对中国特色词翻译取向的选择正是为了 从顺应论看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 ◎苏怡 (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 )摘要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由于其“新”的特点,翻译时往往没有借鉴,而新词汇不断涌现的现状又迫切需要建立翻译 标准以提供对外宣传质量。维什尔伦的顺应论为翻译提供了新视角, 对中国特色新词的翻译亦具有积极地启示意义,本文对此作了探讨。 关键词顺应论中国特色新词翻译策略 文章编号1671-0703(2010)03-222-02 222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成都地名研究 成都是有近3000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國中西部拥有世界遗产项目数最多的城市。成都地名既是一种语言符号,又是一种社会象征,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文综合运用语言学、文化学等知识,在多角度分析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历史内涵及发展变化的基础上,结合成都地名现状,提出成都地名保护的建议和措施。 标签:社会语言学成都地名语言特征文化内涵保护措施 地名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语言符号,它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城市地名也是一个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缩影,记录着一个城市发展变化的轨迹,是展现城市百态的一面“镜子”。通过地名研究,我们可以探索到地域深厚的历史底蕴,发掘出具有价值的语言文化信息。 成都市地处平坦的四川盆地,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自古就有“天府之国”的美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从开明氏统治成都算起,成都有近3000年的历史,成都地名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成都许多街道名称都与其文化渊源和历史背景密切相关。据吴世先《成都城区街名通览》统计,成都主城区的地名(街、路、巷、居民点)共有1244条[1]。目前,对成都地名进行研究的成果并不多见,主要是郭建强的《成都地名探究》[2]、杨秋《成都地名的文化语言学研究》[3]、唐林《成都地名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对策》[4]、郭声波《宋成都平原地名考释》[5]等,以上研究成果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人们对成都地名由来和变迁的深入了解,增强了社会对地名文化的保护意识。但以上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有待深入和拓展之处,成都地名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研究至今阙如。有鉴于此,我们运用《华阳国志》[6]《成都街名指南》[7]《成都地名掌故》[8]《成都出土历代墓铭券文图录综释》[9]等文献资料,从社会语言学的视角,开展成都地名的语言学、文化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希望我们的研究成果能有助于发掘并弘扬成都乃至四川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准确把握成都地名的语言文化内涵,整体提升对成都地名的认知水平,加强成都地名的文化传承与保护。 一、成都地名的语言构成与分类 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符号,有着区别方位、反映社会文化的作用。成都地名蕴含着浓厚的地方文化,每个地名都有其独特的语言结构特征。在此,我们以成都主城区1244条地名为研究语料[10],来具体分析成都地名的音节构成和词汇结构。 (一)成都地名音节构成分析 地名音节构成与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地名的音节构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地区民众的语言使用习惯和倾向。通过地名音节的研究,我们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第46卷 第1期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 o l .46 N o .1 2010年2月 Jo ur nal o f Guang xi N or mal U niver sity :Philo so phy and So cial Sciences Editio n Febr uary ,2010 [收稿日期]2009-11-2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思维与翻译关系研究”(08C603)。 [作者简介]彭劲松(1979-),女,湖南新化人,广西师范大学讲师,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外宣翻译中变译的语言顺应论阐释 彭 劲 松 (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广西桂林541004) [摘 要]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根据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而不断作出语 言选择的过程。语言顺应论对翻译有如下启示:任何一种翻译策略或手段,只要能够达到预期的翻译目的,都有其可取之处。因此,在外宣翻译中,译者可以采取各种变译手段,以便顺应交际环境和交际对象的变化,取得令人满意的外宣效果。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外宣翻译;变译 [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597(2010)01-0049-04 变译是“译者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 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1]在中外翻译史上,变译 的存在是一种客观事实。以中国为例,无论是盛唐时的佛经翻译,还是明末清初时的科技翻译,无论是“五四”前后的西学翻译,还是改革开放后的科学文化翻译,几乎每一次翻译高潮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变译现象。自20世纪末以来,由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信息需求的多样化,变译更是频繁见于各种翻译活动当中。中国为了更好地融入全球化进程,向外翻译了大量宣传中国文化、社会习俗、历史事实、自然风光、政策法规、企业合作等方面的资料。这些译文承载着有关中国的各种信息,通过图书、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以及国际会议,对外发表和传播。在各种各样的外宣翻译中,各种变译手段被广泛采用。例如,在一份宣传峨眉山的旅游资料翻译中,译者通过删减、合并、改写等手段将两段文采斐然、充满诗情画意的中文变译成一段客观叙述和描写的英文。再如,为了宣传中国文化,文化部和中国驻各国使馆制作了精致的记事本《中国文化》,用来赠送外国友人,其中的翻译大量采用了变译手段。其中最典型的一个例子是译者将五段介绍中国各民族服饰的原文简单缩译为:“T here ar e 56ethnic groups in China and each boasts its ow n comm unity costume w ith unique characteristics.” 大量的变译事实表明变译的存在有其合理之处,下文尝试从语言顺应论的角度阐明外宣翻译中变译的存在理据。 语言顺应论(T heory of Linguistic Adaptation)是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比利时安特卫普大学教授耶夫?维索尔纶(Jef V erschueren )于1999年在其所著《语用学阐释》(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一 书中提出来的。[2] 语言顺应论认为,人们在交际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际的主要工具。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不断作出语言选择(linguistic choice)的过程,这种选择要受到交际者的主观意识、语言内部因素和语言外部因素的制约。而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作出种种恰当的选择,是因为语言具备某些属性。其中较重要的就是语言的变异性(variability )、商讨性(neg otiability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 )。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人们为了交际的需要,会为同一种意思创造多种语言表达方式,以便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使用。商讨性是指语言选择不是机械地或按照严格的规则或固化的形式—功能关系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语用原则和语用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语言使用者面对丰富的可选项,自己与自己商讨,琢磨挑选合适的语言表达形式,以顺应交际意图与环境。 49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称呼语差异.doc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称呼语差异- 中西方不同的称呼语中蕴含了各自独有的、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习惯。由此可以说称呼语并不是一种孤独的表象,而是蕴含了社会文化的一种历史积淀。称呼语是言语交际中使用最广泛、频繁的词语,它是人类进行言语交际行为的极为关键的第一步,由此可见,虽然是一个小小的称呼语,但在社会语言学中的地位却不容小觑。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有巨大差异,所以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了解这些文化异同对语言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恰当、巧妙地使用称呼语可以拉近言语交际者之间的距离,增强话语有效度,使社会语言交际活动变得更加和谐、有效。 一、社会语言学和称呼语的相关简介 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是一门应用型边缘学科,它与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学科的研究紧密相关,从这点可以看出社会语言学的多样性、宽泛性和跨学科性,所以,社会语言学是一门跨学科研究。杨永林在他的《社会语言学四十年》一文中这样说道:社会语言学还表现为一种跨学科的观察方法,为其他学科研究同语言相关的问题提供一种可资在社会文化语境中分析研讨、参比反照的方法论,体现出一种学术话语模式高度兼容的特质。[1]《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一书中把社会语言学定义为: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多方面关系的学科,它从不同的社会科学(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的角度去考察语言。[2]社会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有:索绪尔、布莱特、海姆斯、祝畹瑾、杨永林、陈原等。社会语言学一次是从1960年开始成为一颗耀眼的明星的。自那时起至今,学者们对它进行大量研究,至今年已经经历了五十年的风风雨雨。中国学

者杨永林认为,20世纪20年代欧美出现的伦敦功能学派和北美人类语言学派对社会语言学的建立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许多的先驱学者们为社会语言学做了具有历史性重要作用的奠基人。这门学科如今已经由最初的巩固自我地位的初始阶段走向了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新的交叉学科的高级阶段了。 众所周知,称呼语(address forms)是我们日常生活的言语交际中很重要的交际用语,是人类社会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言语行为。人们刚开始对它的认识是明确说话者所指称的对象,现在,人们对称呼语的认识已经发展到了更深的程度称呼语是指明互动双方的身份逐渐深入到表示礼貌和言外之意的程度。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称呼语的运用不当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误会和摩擦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的例子也不胜枚举。称呼语看似只是很简单的一个称呼而已,但它其实是社会交际过程中十分复杂且重要的一个问题,对于交际的成败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正确、合理地使用了称呼语,就会增强交际语言的表达效果,使与他人的交际变得更加的和谐、有效。称呼语的研究已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称呼语及相关问题等已有相当的研究。美国的语言学家布朗和福特早在六十年代就成为了美国英语中的称呼语系统研究的伟大的开创者。关于称呼语,我国的很多学者也从文化、历史、民族等角度来对其进行意义和演变上的探索。 二、基于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中西方称呼语对比 中国一直都是以礼仪之邦而著称,它在悠悠长河般的文明史中已经形成了独有的一套道德规范及礼貌准则。中国称呼语的使用文化深厚,使用也是很有讲究的。西方文化中对称呼语的运用也是变化多端有讲究的。用适当的称呼问候对方或跟对方打招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e3677493.html, 从“顺应论”的角度看公示语的翻译 作者:张红雪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29期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全球化的发展,英语越来越被广泛应用到生活当中的各个角落。为了沟通与交际,许多城市使用双语来树立公示语。公示语汉英翻译是一个不断选择和顺应的过程,顺应交际语境所涉及到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心理世界等因素。译者只有全方面地考虑语境因素,才能准确无误的传递出公示语的信息,实现公示语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公示语;顺应论;交际语境 21世纪后,学习者对于顺应论的研究渐渐地走向成熟,并取得了很好的成就。但很少有 文章结合语用学的理论尤其是语言顺应理论对其进行分析。笔者将尝试利用语言顺应论对其进行探讨。 顺应论是语用学中一个理论,使用语言是个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原因、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Verschueren指出,语言顺应涉及“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中的意识程度”。这些方面相互制约,相互顺应,对翻译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公示语汉英翻译作为灵活选择语言的过程,不同的国家有不同语言,人们理解公示语与否取决于顺应程度。译者要想表达出公示语的正确信息就要充分考虑语言的顺应程度。 一、文献综述 在《语用学的理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Verschueren提出了顺应性理论。顺应性理论认为自然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variability)、商讨性(negotiability) 和顺应性(adaptability)。这三个特征以顺应性为核心,以变异性和商讨性为基础,相互之间彼此依存、密不可分。Verschueren认为人们在不同的世界里,具体地说,处于包括物质世 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的环境。公示语主要的语境主要为交际语境。 公示语的应用领域很广,路标、广告、交通工具等等,我们随处可见,都应该可以归为公示语的范围。然而现在很多公示语英译的五花八门,令人啼笑皆非,完全会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内涵,埋没了公示语的价值所在。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公示语翻译的其译文的成功与否,其交际目的的达成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译者的顺应程度。本文主要探讨公示语是如何顺应语境的,如何顺应。

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

论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 汪顺强 [摘要]中介语变异现象、跨文化交际、会话现象以及社会认同等的复杂性导致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没有形成完备的理论系统;然而西方很多学者已勾勒出了这一领域的部分理论。本文重点讨论共建、互动能力、斯特恩的二语习得模式以及二语习得的条件等理论以期对二语教学提供理论借鉴。 [关键词]共建互动能力斯特恩的二语习得模式二语习得的条件 On theories of Second Langua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Wang S h un-qiang Abstract: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ociolinguistics have not been theorized completely owing to the immense complexity of the phenomena of interlanguage variation,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conversational phenomena,and social identity,etc. Nonetheless,several western scholars have sketched proposals for what theories of part of the field might look like.This paper aims at providing theorical merits for second language acquision through discussing the following theories that have received attention recently:co-construction,international competence,Stern’s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and condi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Key words:Stern’s language acquisition model co-construction interactive competence conditions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引言 在应用语言学中,二语习得指的是人们逐步提高其第二语言或外语水平的过程(Richards&Platt,2000:408)。人们对这种过程进行研究,期望从中得出对语言教学有用的知识。这一术语特别被美国研究人员应用于他们感兴趣的领域,如:关于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者在句法和音韵方面的纵向研究及个案研究;关于第二语言和外语学习者口头和书面话语的分析;关于语言发展的其他方面的研究。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二语习得的部分理论,以期为二语习得营造和谐的内外环境提供理论支撑。社会语言学或许是与理论建构关联最小的语言学分支。该领域的领先人物Charles Ferguson(1997)指出社会语言学从一开始就是问题趋向的而不是理论趋向的。通过判定一些描述现象如何在不同的社会阶级和文化背景下或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实现其“理论深度”(p228),Emanuel Schegloff(1987)也拒绝了社会科学中的一位论派的理论。二语习得的社会语言学途径缺乏句法学和认知心理学家所擅长的宏观理论。然而,由于中介语变异现象,跨文化交际,会话现象以及社会认同等的巨大复杂性,所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出明显而系统的二语习得的社会语言学理论。然而有些学者已勾勒出了适合于该领域的部分理论。 2共建理论 双语行为最具特殊预示性的理论是话语范围理论(Douglas和Selinker1985;1994a, Mora1995,Whyte1994a;1994b;1995,Zuengler1989)。这一理论预示了二语产出的精确性和话语话题的联系。话语范围理论的弱点在于其集中于互动中的个体参与者,在于其对话题和主题的个人的心理反映。另两个理论(共建和互动能力)则采取了宽广的视角,把社会现象和社会语言学现象视为互动中所有参与者共建的。Jacoby和Ochs(1995)提出“共建”并定义为“形式、阐释、立场、行为、活动、认同、惯例、技能、观念、感情或其它文化方面有意义的事实的联合创造物”(1995;171)。尽管“共建”这一术语可能暗示联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