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文学理论读书笔记

本书总体分为四大部分:1.对文学理论术语的定义和区分,2. 文学

研究前期的资料搜集和准备,3.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4. 文学的内部研究。其中内部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总的说来,作者的立场是坚持形

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文学的“文学性”和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

接下来是对每部分的细致解读:

在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阐释了文学的本质、作用,对文学和

文学研究的关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并对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概念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文

学和文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

文学研究,是一门不能称为科学的知识或者学问。作者认为对文学

艺术的“鉴赏”与“研究”是不应分割开来的。真正的文学研究应是既

具有“文学艺术性”又具有“系统性”。

接下来便是如何对文学艺术做研究的问题。之前有人提倡用科学的

方法来研究文学艺术,寻求文学创作的因果规律和客观性、确定性等。但这样的研究方法仅适用于有限的文学研究。随后,作者比较

了“文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或者准确的说比较了“自然科学”与“人文

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

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当然是符合上述特点的。事实上,文学研究多

是为了研究它的与众不同之处,研究它的个性与独到的价值。所以,根据文学研究的“个性说”,那些试图建立文学普遍法则的努力注定

要失败。

文学研究的方法,历史上有两个极端:一是将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

科学方法是为一途,把文学研究仅限于搜集事实,或建立高度概括

的历史“法则”。一是极度前掉每一文学作品的“个性”,否认它同其

他艺术的相通之处。二种方法都是极端的、不正确的。在我看来,

文学研究应避免这两种极端,各取其长,兼用科学的与历史学的方法,既考虑作品的个性,也不忘总结它与其它作品的多种相通之处,让文学研究既是个体的、与众不同的,又是整体的、融于特定历史

与社会的。

第二章探索了文学的性质。“文学”一词从词源上讲,指手写的或印

行的文献,当然完整的文学概念是不能少了“口头文学”的。作者认

为文学研究不同于对文明历史的研究,也不仅仅是对名著的研究。

于是作者从研究文学的基本要素——语言,来探究文学的本质。同

科学语言相比:科学语言是指称性的,要求语言符号与对象之间的

一致性,而文学语言的特点在于:1、充满了歧义,而且其中还充满

了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因此它是高度“内涵的”。2、文学语

言除了指称性以外,还能表情达意。3、文学语言强调语言自身的意义,语词的声音象征,比如格律和声音模式等。

同日常语言相比:日常语言也能表情达意,也能注意到符号自身,

但文学语言在语源的发掘和利用上更加用心,每种艺术品都能给与

原有的材料以某种秩序、组织和统一性,文学就是使语言诗化,而

且文学语言没有实际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文学的本质最清楚地显

现在文学所涉猎的范畴内,它们处理的是一个虚构的、想象的世界。通过同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比较,得出结论:文学具有虚构性、

创造性和想像性。而一部文学作品,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

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

在谈到文学的作用的时候,作者认为,快感和有用性是学的两个主

要作用,而二者不应是简

单地共存,而是交汇在一起,给人一种更高级的快感。另外,作者

探讨了作家的特点和职能:作者认为小说家是善于揭示人物内心的,他们应该比心理学家懂得和表现更多的人性知识。而且,作家不应

是发现和传播知识,而是让人们通过作家的呈现而想象、思考和觉

察到作品中的事物与思想。另外,作家不应是真理的发现者,而是

推行者。本章遗留了一个问题:文学的作用到底是净化、宣泄感情的,还是激发感情的。有待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讨。

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所以衍生出“文学史”一词。文

学批评是对具体的文学作品的研究,它的方式是静态的。而文学理

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的研究,其中包括“文学批评的

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三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如果没有一系

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学

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的。文学史对于文学批评也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文学批评不能单凭个人好恶而作做主观的判断,若不知文学史,文学批评家便不知作品的历史传承和历史意义,从而会做出对作品

错误的评判。在此,作者提到了“透视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把文学

作品看做一个整体,放在历史的大背景中,横向、纵向的全方位透视、解读它——这是在用文学史的眼光来进行文学批评。所以三者

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五章作者区分了三个概念: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现

在的比较文学多指对两种或者更多种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总体文

学的提出其实纠正了民族文学的谬误,民族文学容易导致狭隘的地

方性观点,总体文学则是对诗学或者文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作者

认为,虽然民族文学有自己的语言和文明,但是主题和形式、手法、文学类型等,是国际性的。而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文学的

民族性”以及各个民族对这个总的文学进程做出的独特贡献。最终,

比较文学的目标就是去撰写一部综合的文学史,一部超越了民族界

限的文学史。所以三者也是相容相通、密切联系的。

文学与心理学:文学研究中,通常会提到创作时的灵感、创作过程

的心理结构等心理学范畴的问题,可见文学与心理学是紧密相关的。而在作者看来,只有当心理学上的真理增强了作品的连贯性和复杂

性时,它才有一种艺术上的价值,才真正与文学联系到一起。

文学与社会:作者认为不能把文学纯粹地当作是生活的一面镜子,

或把文学当成是一种社会文献,。只有了解了作品的艺术手法,及

其它语言上和文学上的传统,而且能够具体而

非空泛地说明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由此可见,相对于文学外部研究来说,

作者更注重对文学本身内部的研究。

作者认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包括:1、声音层面,包括谐音、

节奏和韵律。2、意义单元,它决定了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

风格与文体规则,简言之,文体学。3、意象和隐喻。4、由叙述性

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诗的“神话”。5、形式和技巧问题。6、

文学类型的性质问题。7、文学作品的评价问题、8、文学史。第四

部分就是按照这几个层面展开论述的。

谐音、节奏和韵律: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只

是声音层面的重要性因作品不同而呈现出差异。作者认为,要使语

言的声音变成艺术的事实,意义、上下文、语调、节奏这几个因素

是必要的,而记者也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整个作品的关系中它们

才具有自身的意义。所以要把声音、格律和意义一起作为艺术作品

整体中的因素来进行研究。

文体和文体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体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词

汇与对其要表达的事物间关系,文体可分为:概念的、感觉的、沉

静的、激昂的、纯朴的、修饰的等。根据词汇间的关系,文体可分

为紧凑的、松散的、淡素的、色彩斑斓的等。而文体学是研究的是

一切能够获得某种特别表达力的语言手段,所有能够使语言获得强

调和清晰的手段都可以置于文体学的研究范畴。对于文体风格的研

究方法,作者推崇根据语言的原则,全面的、系统的分析。另外作

者认为,文学批评的过程是先将形式与内容、表达与文体暂时分离,最后再实现总的统一。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有属于文学

研究的题目。在心理学上,意象指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

验在心中的重现和回忆。意象不仅是视觉上的,也可以是味觉、嗅

觉的意象,热的意象,压力意象,静态意象,联觉意象等等默里认

为意象包括“明喻”和“隐喻”,二者都是修辞学的形式分类范畴。

“象征”既是逻辑学术语、数学术语,也是语义学、符号学和认识论

的术语。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均指“某一事物代表别的事物”。“象征”有别于“意象”和“隐喻”,它具有重复和持续的意义。

神话意味着“情节”、“叙事性结构”“寓言故事”。它是非理性的、直

觉的。作者认为文学的意义与功能主要呈现在隐喻和神话中,因为

他们认为人类头脑中存在着隐喻式和神话式的思维。在我看来,作

家是通过隐喻式和神话式的思维,对各种感官意象以象征的手法表

达为人们可以感知的具体事物和事件,即为文学作品。所以,意象、隐喻、象征和神话反映了文学创作的过程。

叙述性小说的性质和模式:叙述性小说的分析可分为情节、人物塑

造和背景三部分。情节可分为松散的、紧凑的,浪漫的现实的等等。情节中包含各种冲突:人与自然人与人或人与自己之间的冲突。人

物塑造的方式有许多种,描写人物体貌特征、道德心理本性,举止

习气、姿态言论等等。人物塑造有静态型也有动态形或发展型的,

有扁平的也有圆整的人物塑造方式。背景即环境。背景能够反映或

烘托人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文学类型:作者认为文学分类应建立在两个根据之上:一是外在形式,如特殊的格律和结构等,另一是内在形式,如态度、情调以及

读者范围等。

文学评价:作者主张形式主义的审美标准来评价文学。他们的审美

结构使作品包含“语言”、“行为经验”和“思想态度’三个层次。该审美

结构加之审美目的这一原动力构成了形式主义的文学评价审美标准。另外,他们主张该标准应是具有包容性的,支持多样性的。

文学史:之前的文学史要么被写成了文明史,要么成了批评文章的

汇集,前者不是艺术,后者不是史。根据我的理解,作者主张这样

的文学史创作方法:先是某资料的搜集,然后是严格的平行比较研究,在比较中对资料进行批判分析,最后统一整合,成为整体。这

样既保证了整体中组成部分的正确性,又保证了整体的统一性。

阅读全书之后,虽然对有些理论仍不是很理解,甚至在写上文的全

书内容综述中,许多的作者认为,都是我对作者观点的理解,都未

必正确,但现在我对作者的这一套文学理论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作者主张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主张文学的“文学性“”纯文学“。重视文学的内部研究。知道了文学研究这个大范畴里包括对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研究。文学本身又包含着声音、意义、形式、创作技巧、后期评价等等因素。从地域上讲,文学又包括整体

文学、民族文学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间相对比的文学—比较文学。从

学科上讲,文学又与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以及其他艺术形式有着

千丝万缕的联系。这样我得出的结论是:文学是一个具有着多层结构

与联系的系统。它具有着语言、作品、文学影响、

【篇二:《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读书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之读书笔记

《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伍晓明译,英国特雷.伊格尔顿著。伊

格尔顿是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一般被视为

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在英美文学界的最新代表人物。《二十世

纪西方文学理论》出版于1983年,是伊格尔顿向英国普通读者系统

介绍和批评二十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一本专著。本书的目录是:序,导言,1、英国文学的兴起,2、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

3、结构主义与符号学,

4、后结构主义,

5、精神分析,结论:政治批评,参考书目,中外人名对照表,译后记。

本书确定本世纪文学理论变化发展的开端是在1917年,革命于俄

国形式主义。首先,伊格尔顿在导言中分析论证了文学是什么,通

过对文学定义的假设分析及对相关价值判断标准的判定,伊格尔顿

认为“文学并不存在”。伊格尔顿在书中为我们勾勒了二十世纪西方

文学理论发展的三条主要脉络。一条是现象学、诠释学到接受理论,一条是形式主义、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条是精神分析理论。

下面来分而述之:

一、现象学、诠释学、接受理论

海德格尔的方法一般被称为“诠释现象学”,以区别于胡塞尔及其追

随者的“先验现象学”,因为它建立在历史解释问题而非意识先验问

题的基础上。伽达默尔认为,在历史的天空下,沉思地综观过去、

现在和未来的是一个起统一作用的本质—传统,一切有效的作品都属于这一传统。历史不是一个斗争、割裂和排斥的场所,而是一条连续的链,一条永远流动的河。

伊格尔顿认为,诠释学视历史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力图耐心地消除这一无止境的相互交流过程中的种种障碍,但却导致了一个系统性的交流失败,即诠释学无法面对意识形态这一问题:人类历史的这一对话至少有半数时间乃是权势者对无权势者的对白,交流双方,比如男人和女人,很少处于平等地位。

接受理论—现代文学理论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全神关注于作者的阶段(浪漫主义和19世纪);绝对关心作品的阶段(新批评);近年来逐渐转向读者的阶段。接受理论认为,是读者使得作品具体化,作品是一些空隙构成,需要读者填空和对话,阅读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运动。伊赛尔的接受理论基于一种自由人本主义意识形态。即相信,我们在阅读时应当柔顺虚心,随时准备让自己的种种信念成为问题,从而接受改造,一个具有强烈意识形态的读者很可能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

二、结构主义、符号学、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符号学—―结构主义者认为,一切文学作品都根据种种模式、原型、神话和文类等规律结构起来。全部文学从根本上归结为四种叙事范畴:喜剧的、传奇的、悲剧的、反讽的。符号学创立者皮尔士区别了三种基本符号:图形的符号;索引的符号;象征的符号。

伊格尔顿认为,结构主义完全否认了意向的存在,以前的批评理论坚持说者写者的意向对于解释来说是至高无上的,但结构主义却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则认为,语言更像是一张无边无际蔓的网,其中各种成分不断交流循环,没有什么成分可以被绝对地定下来,其中任一部分都与其他东西牵扯,意义乃是各个所指之间能够无始无终进行下去的副产品,而不是牢牢拴在一个特定所指尾巴上的概念,能指层和所指层并不存在一个和谐的对应的关系。

在论述了后结构主义的特征之后,伊格尔顿转向了对其历史地位及作用的讨论,他认为后结构主义是从兴奋与幻灭,解放与纵情,狂欢与灾难—1968—的混合中产生出来的,尽管无力打碎国家权力种种结构,但却可以颠覆语言结构。似乎成为逃避政治问题的捷径。但德里达本人却不想仅仅将解构发展为一种新的阅读方法,解构最

终是一种政治实践,它试图摧毁特定思想体系及其背后的那一整个

由种种政治结构和社会制度形成的系统借以维持自己势力的逻辑。

伊格尔顿认为,也不应该将后结构主义当作一种简单的无政府主义

或享乐主义,它与性别歧视、女权主义这些政治关切也是存有关系的。作为整体的后结构主义,其未来尚无法预测。

三、精神分析(略)

四、结论:政治批评

伊格尔顿认为:文学理论具有政治性,现代文学理论的历史是政治

和意识形态史的一部分。政治批评中提出,应建立一种综合性的“话

语理论”来研究文学这种话语。伊格尔顿倾向于多元性的文学批评和

理论。

【篇三:文学理论的读书报告】

文学理论读书报告姓名:

班级:

学号:《西方美学史》读书报告《西方美学史》上卷,作者朱光潜。-2版,-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重印。一

九六二年,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门举行文科教材会议,决定把西

方美学史列入教材编写规

划,朱光潜接受了这项任务,根据已编的讲义、学习笔记和资料译稿,编出这部两卷本的《西

方美学史》,一九六三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印行。第一部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

第一章希腊文化概况和美学思想的萌芽

一、希腊文化的概况

希腊美学思想,就有历史记载可凭的来说,发源于公元前六世纪,

极盛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的时代。它

是和希腊社会经济基础和

一般文化情况密切联系着的。

二、毕达哥拉斯学派

他们的研究对象是自然。观点:美就是和谐。研究范围:包扩音乐、天文学以及艺术对人的影响。学派的客观唯心主义和形式主义的美

学思想影响了后世。

三、赫拉克里克特

人物地位:是西方早期哲学中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证观点的最大代表。重要著作《论自然》。肯定了世界的物质基础和转变发展的辩

证过程。认为美的标准是相

对性的。

四、德谟克利特

他是古代唯物思想的重要代表,原子论的创始人。肯定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子,这就替美学打下了唯物主义的认识陆基础。

五、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公元前469—公元前399)从社会观点去看美学问题,

要替美找自然科学的解释。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看,美必定是有

用的,衡量美的标准就是

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他认为艺术家刻画出来的人物可以比

原来的真人更美。

第二章柏拉图

柏拉图(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出身雅典贵族阶级,二十岁跟

苏格拉底求学,四十岁

回雅典建学园,授徒讲学,一直到八十一死为止。

一、文艺对现实世界的关系柏拉图对艺术和美有两种矛盾的看法,

一种看法是艺术只能模仿幻像,见不到真理(理式),另一种看法

是美的境界是理式世界中的最高境界,真正的诗人可以

见到最高的真理,而这最高的真理也就是美的。他认为现实美高于

艺术美,否认了艺术的真

实性。

二、文艺的社会功用“理想国”有一个总要的任务,把城邦的“保卫者”或统治者培养成有“正义”的人人

的性格要达到“正义”,意志和情欲也就要受到理智的统治。柏拉图

对当时文艺大加“清洗”,

理想国里的诗歌主要是歌颂神和英雄。他是西方第一个人明确地把

政治教育效果定作文艺的

评判标准。

三、文艺才能的来源—灵感说柏拉图认为文艺创作的才能来自于

“灵感”,对此,他有两种解释:第

一种是神灵凭附到诗人或艺术家身上,使他处在迷狂状态,把灵感

输送给他,暗中操纵

着他去创作;第二种是不朽的灵魂从前生带来的回忆。他鄙视劳动

人民和生产实践。对实践的否定,说明他对艺术本质的认识根本是

错误的。

第三章亚里士多德

一、亚里士多德—欧洲美学思想的奠基人亚里士多德标志着希腊思

想发展中的一个很大的转折点。他写成欧洲第一部逻辑学(《论工具》)。亚里士多德不仅在方法上转变了,哲学思想也有一定的转变。

在由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转变过程中迈进了一大步,但并不彻底。

二、模仿的艺术对现实的关系亚里士多德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

而且肯定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实,他断定“诗比历史是更哲学的,

更严肃的”。

三、文艺的心理基础和社会功用亚里士多德指出文艺的两种心理

根源:一种是模仿本能,使人从客观事物获得知识,所以能产生快感;另一种是爱好节奏与和谐的是天性。他一贯的主张诗的

目的就是一种文雅的快感。

四、亚里士多德的美学观点的阶级性亚里士多德也具有贵族主义的

哲学观,他认为只有上层贵族阶级的人物才可以当悲剧主角。他与

柏拉图一样,对于职业性的技艺以及把职业作为职业性的活动,

都是极端轻视的。他在伦理和艺术两方面都采取了静观的观点。

第四章亚历山大理亚和罗马时代: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洛丁亚历

山大理亚是埃及的一座名城,公元前三世纪左右是地中海沿岸各民

族的商业中心,工商业的繁荣引起了文化的繁荣。

一、贺拉斯

贺拉斯(公元前65—公园8),他继承传统的艺术模仿自然地观点,此外,他还提出一个

新的观点—“创造”。他认为是有教益和娱乐的两重功用。

二、朗吉弩斯

他强调“伟大的东西既要有鞭策,也要有制约”,否定“天才是天生的”。

第五章中世纪:奥古斯丁,托玛斯.亚昆那和但丁

一、奴隶社会的解体与封建制度的奠定

二、基督教的传播基督教会对欧洲的封建统治

三、中世纪文化的落后,教会对文艺的仇视

四、圣奥古斯丁和圣托玛斯的美学观点圣奥古斯丁给美下了定义

是“整一”或“和谐”,把数加以绝对化和神秘化,他还提出了

丑的问题。圣托玛斯认为凡是只为满足欲念的东西叫善,凡是单凭

认识到就立刻是人愉快的

东西就叫美。

五、中世纪民间文艺对封建制度与教会统治的反抗

六、但丁的文艺思想他是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近代第一位

伟大的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表现和事物

形象都是象征性或寓言性的;他的《论俗语》肯定了俗语的优越性;第六章文艺复兴时代:薄伽丘,达芬奇和卡斯特尔维屈罗等

一、文化历史背景

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型为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追求个性解放。

二、文艺复兴的发源地和主要活动场所在意大利

三、意大利的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对古典主义的批判与继承;思想

家要求文艺模仿自然要理想化或典型化,还推广了文艺

的现实基础;在技巧和手法上须有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

开始在文艺作品中得到表

现;美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在早期的希腊,美学是自然哲学的一

部份,早期思想家首先关心的时美学的客观现实基

础。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为宇宙的原型,这一思想与中国春秋时1”有相似之处,都以“数”作期老子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为世界的根源,属于唯心主义。苏格拉底是早期美学思想

转变的关键,他把注意的中心

由自然界转到社会,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美必定是有用的,衡

量美2”的标准就是效用,有用就美,有害就丑○。与此观点不同,

圣奥古斯丁认为美虽有绝对而丑却没有绝对,美体现的是“整一”或“和谐”,而丑是形成美的因素。关于“艺术与模仿自然”。苏格拉底,承认“艺术模仿自然”的信条,但反对把“模仿”

了解为“抄袭”;柏拉图,首先,柏拉图认为,艺术所模仿的对象即

不真实,它即只模仿这种

虚幻的对象的外形,它本身就更不真实,“和真实隔着三层”,他认

为人类感官所接触的自然

仍是“观念世界” 的幻影,艺术又是描摹世界的幻影,所以在求真理

的哲学立场上看来是毫

无价值的;亚里士多德则不同,他不仅肯定艺术的真实性,而且肯

定艺术比现实世界更为真

实,他有一句恨3”足以体现这一观点,所以他认为艺术模仿自奇异

的话“诗是比历史更哲学的○ 然是一种有价值的事。关于“诗的功用”。柏拉图注意到诗对人的深刻影响,《理想国》里的诗歌是歌颂神和

雄的颂诗,柏拉图的哲学观是贵族主义的,他鄙视实践和劳动,所

以他只看重诗的教育功用,

把“滋养快感”看作诗的一大罪状;亚里士多德是最早的一个替快感

辩护的哲学家,他承认

诗产生快感是合乎自然的,同时也承认诗的教育功用乃至保健功用;贺拉斯认为诗有教益和

娱乐的两重功用,“诗人的目的

4” 在给人教益,或供人娱乐,或把愉快的和有益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亚力山大理亚的文化终究是西方文化进入长期低潮的开始。亚力山

大理亚的学者们就大

半是些脱离现实的关在书斋里辛勤钻研的学究,不像柏拉图和早期

诡辩学派那样积极参加政

治斗争。他们的视野很狭窄,也没有伟大的社会理想和社会力量来

鼓动他们的思想,衰颓迹

象在文艺理论和美学思想方面也表现得很清楚。他们的作品主要的

是些修辞学论著,纵然偶

尔涉及诗学,也还是从修辞学的角度来看诗学问题。但丁是意大利

文艺复兴的先驱,他的文艺思想反应出封建社会到资产阶级社会的

转变,

《神曲》很明显的表现出新旧两个时代思想的矛盾,即对个性解放

的要求与对现实生活的肯

定,他抛弃了过去一直以来把贵族青年最为文艺反应主角的惯例,

进而反应人民大众的真实

思想感情,而且肯定了俗语的优越性。一九六二年,中国科学院社

会科学部门举行文科教材会议,决定把西方美学史列入教材

编写规划,朱光潜接受了这项任务,作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美学

研究者,朱光潜从西学原

始文献出发,仔细分析美学原典的基本精神,结合研究翻译了大量

的美学资料,其对西方美

学思想的分析影响了此后中国学界对西方美学的接受。在研究方法上采用把美学家、美学问

题和美学概念、范畴想结合的叙述方式,具有方法的多样性和综合性特点。在论述西方美学

的发展脉络时,朱光潜详略得当的对经典的美学家加以仔细分析,次要的美学家则概述其美

学观点。其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描述很细致。朱光潜从西学原始文献出发,仔细分

析美学原典的基本精神,结合研究翻译了大量的美学资料,其对西方美学思想的分析影响了

此后中国学界对西方美学的接受。在深入理解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呈现了对象的基本观点和

理论主张。在论述研究对象时,朱光潜还运用了比较对照的方法,把这一美学家的思想与其

他相关的美学家的思想加一对比,如论述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的关系,论述了两人的相同点

和不同点,这种比较的方法突显了美学家思想的独特性。本书历史段的划分清晰明确,文字

和准备,3.文学的外部研究文学,4. 文学的内部研究。其中内部研究是本书的重点总的说来,

作者的立场是坚持形式主义的文学研究方法,注重文学的“文学性”和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接下来是对每部分的细致解读:在第一部分“定义和区分”中,阐释了文学的本质、作用,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关系,

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的关系进行了界定,并对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的概

念进行了辩证的分析。文学和文学研究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文学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而

文学研究,是一门不能称为科学的知识或者学问。作者认为对文学艺术的“鉴赏”与“研究”

是不应分割开来的。真正的文学研究应是既具有“文学艺术性”又具有“系统性”。接下来便是如何对文学艺术做研究的问题。之前有人提倡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文学艺术,

寻求文学创作的因果规律和客观性、确定性等。但这样的研究方法仅适用于有限的文学研究。

随后,作者比较了“文学研究”与“科学研究”或者准确的说比较了“自然科学”与“人文

科学”研究方法的不同。作为人文科学的文学当然是符合上述特点的。事实上,文学研究多是为了研究它的与众

不同之处,研究它的个性与独到的价值。所以,根据文学研究的“个性说”,那些试图建立文

学普遍法则的努力注定要失败。文学研究的方法,历史上有两个极端:一是将自然科学方法与人文科学方法是为一途,

把文学研究仅限于搜集事实,或建立高度概括的历史“法则”。一是极度前掉每一文学作品的

“个性”,否认它同其他艺术的相通之处。二种方法都是极端的、不正确的。在我看来,文学

研究应避免这两种极端,各取其长,兼用科学的与历史学的方法,既考虑作品的个性,也不

忘总结它与其它作品的多种相通之处,让文学研究既是个体的、与众不同的,又是整体的、

融于特定历史与社会的。

第二章探索了文学的性质。“文学”一词从词源上讲,指手写的或印行的文献,当然完整

的文学概念是不能少了“口头文学”的。作者认为文学研究不同于对文明历史的研究,也不

仅仅是对名著的研究。于是作者从研究文学的基本要素——语言,来探究文学的本质。同科

学语言相比:科学语言是指称性的,要求语言符号与对象之间的一致性,而文学语言的特点

在于:1、充满了歧义,而且其中还充满了历史上的事件、记忆和联想,因此它是高度“内涵

的”。2、文学语言除了指称性以外,还能表情达意。3、文学语言强调语言自身的意义,语词

的声音象征,比如格律和声音模式等。同日常语言相比:日常语言也能表情达意,也能注意到符号自身,但文学语言在语源的

发掘和利用上更加用心,每种艺术品都能给与原有的材料以某种秩序、组织和统一性,文学

就是使语言诗化,而且文学语言没有实际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文学的本质最清楚地显现在

文学所涉猎的范畴内,它们处理的是一个虚构的、想象的世界。通

过同科学语言和日常语言的比较,得出结论:文学具有虚构性、创

造性和想像性。而

一部文学作品,是交织着多层意义和关系的一个极其复杂的组合体。在谈到文学的作用的时候,作者认为,快感和有用性是学的两个主

要作用,而二者不应

是简单地共存,而是交汇在一起,给人一种更高级的快感。另外,

作者探讨了作家的特点和

职能:作者认为小说家是善于揭示人物内心的,他们应该比心理学

家懂得和表现更多的人性

识。而且,作家不应是发现和传播知识,而是让人们通过作家的呈

现而想象、思考和觉察

到作品中的事物与思想。另外,作家不应是真理的发现者,而是推

行者。本章遗留了一个问

题:文学的作用到底是净化、宣泄感情的,还是激发感情的。有待

我们深思和进一步探讨。文学是一个与时代同时出现的秩序,所以

衍生出“文学史”一词。文学批评是对具体的

文学作品的研究,它的方式是静态的。而文学理论是对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的研究,

其中包括“文学批评的理论”和“文学史”的理论。三者的关系是辩证

统一的,如果没有一

系列概念、一些可资参考的论点和一些抽象的概括,文学批评和文

学史的编写也是无法进行

的。文学史对于文学批评也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文学批评不能单凭

个人好恶而作做主观的判

断,若不知文学史,文学批评家便不知作品的历史传承和历史意义,从而会做出对作品错误

的评判。在此,作者提到了“透视主义”的研究方法,即把文学作品

看做一个整体,放在历

史的大背景中,横向、纵向的全方位透视、解读它——这是在用文

学史的眼光来进行文学批

评。所以三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第五章作者区分了三个概念:总体文学、比较文学和民族文学。现

在的比较文学多指对

两种或者更多种文学之间关系的研究。总体文学的提出其实纠正了民族文学的谬误,民族文

学容易导致狭隘的地方性观点,总体文学则是对诗学或者文学理论和原则的研究。作者认为,

虽然民族文学有自己的语言和文明,但是主题和形式、手法、文学类型等,是国际性的。而

比较文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正是“文学的民族性”以及各个民族对这个总的文学进程做出的独

特贡献。最终,比较文学的目标就是去撰写一部综合的文学史,一部超越了民族界限的文学

史。所以三者也是相容相通、密切联系的。文学与心理学:文学研究中,通常会提到创作时的灵感、创作过程的心理结构等心理学

范畴的问题,可见文学与心理学是紧密相关的。而在作者看来,只有当心理学上的真理增强

了作品的连贯性和复杂性时,它才有一种艺术上的价值,才真正与文学联系到一起。文学与社会:作者认为不能把文学纯粹地当作是生活的一面镜子,或把文学当成是一种

社会文献,。只有了解了作品的艺术手法,及其它语言上和文学上的传统,而且能够具体而非空泛地说明作品中的生活画面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之间是什么关系,这样的研究才有

意义。由此可见,相对于文学外部研究来说,作者更注重对文学本身内部的研究。作者认为,文学作品的内部研究包括:1、声音层面,包括谐音、节奏和韵律。2、意义

单元,它决定了文学作品形式上的语言结构、风格与文体规则,简言之,文体学。3、意象和

隐喻。4、由叙述性小说投射出的世界所提出的诗的“神话”。5、形式和技巧问题。6、文学

类型的性质问题。7、文学作品的评价问题、8、文学史。第四部分就是按照这几个层面展开

论述的。

谐音、节奏和韵律: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声音与意义的结合体,只是声音层面的重要性

因作品不同而呈现出差异。作者认为,要使语言的声音变成艺术的事实,意义、上下文、语

调、节奏这几个因素是必要的,而记者也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在整个作品的关系中它们才具

有自身的意义。所以要把声音、格律和意义一起作为艺术作品整体中的因素来进行研究。文体和文体学: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文体有不同的分类:根据词汇与对其要表达的事

物间关系,文体可分为:概念的、感觉的、沉静的、激昂的、纯朴的、修饰的等。根据词汇

间的关系,文体可分为紧凑的、松散的、淡素的、色彩斑斓的等。而文体学是研究的是一切

能够获得某种特别表达力的语言手段,所有能够使语言获得强调和清晰的手段都可以置于文

体学的研究范畴。对于文体风格的研究方法,作者推崇根据语言的原则,全面的、系统的分

析。另外作者认为,文学批评的过程是先将形式与内容、表达与文体暂时分离,最后再实现

总的统一。

意象,隐喻,象征,神话:意象是一个既属于心理学,有属于文学研究的题目。在心理

学上,意象指有关过去的感受上、知觉上的经验在心中的重现和回忆。意象不仅是视觉上的,

也可以是味觉、嗅觉的意象,热的意象,压力意象,静态意象,联觉意象等等默里认为意象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