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第1期,2009年1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V ol.45,N o.1(Jan.200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

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郭泺1 杜世宏2, 薛达元1 江学顶3

1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21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

3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通讯作者,E2mail:dshgi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

摘要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广州市1985—2005年期间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性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和不同的行政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由于规划发展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点:城区、番禺和花都干扰强度和幅度大,

;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番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花都的重大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增城和从化的景观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而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出多次多时段干扰的迹象和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的特点。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广州

中图分类号 Q149

Spatio2Temporal V ariation of Landscape P atterns during

R apid U rbanization in G uangzhou City

G UO Luo1,DU Shihong2, ,X UE Dayuan1,J I ANG Xueding3

11C 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eijing100081;21Institute of Rem ote Sensing and GI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31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Engineering,Sun Y at2Sen University,

G uangzhou510275; C orresponding Author,E2mail:dshgi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

Abstract Using3S technique,survey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his study took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of G uangzhou City as

a case study.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of a typical rapid urbanization and landscape spatio2

tem poral patter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85to2005,and com pared the landscape and class2level pattern indices in G uangzhou 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 plexit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increase from1985to 2005,whereas,the intensity and tendency of the landscape changes varied during the four com parative periods:198521990, 199021995,199522000,and200022005.I t is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from1985to2005in G uangzhou.S patio2tem poral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ten districts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 otives.The intensity and extent of disturbance is strong and happen frequently in Urban,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C onghua and Z engcheng districts represent slight disturbance,and their urbanization process mainly take place during199022000.Urbanization in urban begin early while it mainly happens after1990in 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showing the effect of frequent disturbance and severe intensity.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in urban is similar to total study zone,showing frequent disturbance,multi2perio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2term urbanization.

K ey w ords rapid urbanization;landscape pattern;spatio2tem poral change;G uangzhou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7BAC03A08),国家民委重点项目(07ZY05)和中央民族大学“111”计划资助

收稿日期:2007211226;修回日期:2008206230

921

景观空间格局是大小和形状各异的景观要素在空间上的排列,它是景观异质性的重要表现,又是各种生态过程在不同尺度上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生命组建的一种宏观分异性状[122]。研究景观格局的目的是在看似简单无序的斑块镶嵌的景观上,发现潜在的有意义的规律性及其形成机制[3]。景观组分的时空异质性、时空相关性、规律性制约和影响着景观中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各种生态过程[426]。

城市是受人类活动干扰最为剧烈的生态系统,它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趋势[7]。区域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影响过程,其实质是区域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向城市生态系统不断转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快速城市化条件下导致城市景观结构剧烈变化,地表生态环境容量下降[8],城市景观组分在不同水平下发生剧烈变化。不同景观组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除受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外,还受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区域生产经营、生态保护和生态环境容纳量等因素的综合制约[9211]。

景观动态变化是指景观结构、功能、空间格局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2213]。景观的这种变化是景观内部各种矛盾与外部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表现,是景观从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的转变过程[14215]。景观发生变化的原因,在于内、外驱动力对景观组成要素的干扰作用(包括各种自然的、生物的以及人类活动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其结果使得景观稳定性及其空间格局发生变化[16]。而景观空间格局的变化,可进一步影响到景观系统内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进而对区域内重要的景观生态过程(景观功能)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景观时空变化的研究对于揭示景观演替的机制与规律,探寻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演变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景观生态学主要关注景观格局、景观过程及景观变化方面的研究,其中景观格局的研究占多数,但与时空动态变化相结合的研究[17219]则不多。广州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高速增长的区域,其特殊的地理区位、经济实施政策等对整体景观格局、地形位置、开发时间和不同行政区的影响具有差异性。本文利用景观生态学原理与方法进行定量研究,分析了不同驱动因素的影响程度、作用方式和影响效果的差异性,对于合理规范城市的发展,综合考虑区域发展和生态保护,确保城市发展整体规划建设的整体性和可持续性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研究区概况

广州市位于东经112°57′—114°13′,北纬22°26′—23°56′,总面积为743414km2,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地势大致东北高,西南部和南部低,呈东北向西南和南部倾斜状态。北部和东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丘陵和台地,中南部多为台地和冲积平原,南部是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为河网区和河口。广州毗邻港澳是华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城市经济发展迈入了更高台阶,土地利用的变化带来深刻的生态环境影响,景观格局变化表现为由城区内向城区外梯度转变的空间分布规律。

2 研究方法

211 数据处理

数据源为广州市1985,1990,1995年Landsat2T M 以及2000年和2005年Landsat2ET M的5个时段卫星遥感影像。利用Erdas816进行了图像预处理,以自然属性的相似性和人为利用方式下的趋同性为原则确定了以下8种景观类型:建设用地、林地(包括以乔木为主体的植被类型)、灌丛、草丛、裸地(无植被覆盖的沙滩、泥滩、废弃地等)、农田、城市绿地和水体(包括湖泊、池塘、河流、水库)。借助G PS进行实地调查,编制影像目视解译标志数据库,依照遥感影像的可解译性以及林相特征,最小斑块小于2125 m被忽略,在ERDAS软件支持下分别对5期遥感数据进行监督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人机交互综合解译对监督分类的结果进行纠正,获得研究区5个时期的景观类型图。对于5期遥感图像的分类结果进行精度检验,分别在每幅景观类型图中产生检验点200个,5期图像的K appa指数都达到0175以上,符合研究要求,利用ArcGIS910和FRAG ST ATS 313进行计算分析。

212 格局指数

景观格局指数繁多,为了能更有意义地比较广州市20年来城市快速发展对景观格局变化幅度和强度的影响,本文选取多样性指数(diversity index)、形状指数(shape index)、分形维数(fractal dimension)、分离度(is olation)指数对不同行政区分别进行格局分析,研究广州市景观格局指数在不同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

213 空间取样的设置

为了分析研究区景观空间格局的方向性特征,

03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 

图1 广州市以及各行政区域扇形样面和辐射状样

带的位置Fig 11 The radiant transects and fan transects in different

zone and total G uangzhou city

在广州市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的景观类

型图(图1)上分别以城区为中心设立西2东(W 2E )、南北(S 2N )、西南2东北(SW 2NE )和西北2东南(NW 2SE )的辐射状样带共4条,并以4条辐射轴线分割成的8个扇形区域为扇面分区,进行景观格局梯度变化和方向性变化的分析,并选取分形维数和多样性指数进行景观结构在时间维和空间维上的变化分析。把行政区面积较小、相对集中的荔湾、越秀、东山、海珠、天河、白云、芳村、黄埔区统一划分为城区,加上花都、番禺、从化和增城共分为5个区域,在各区内分别再设置3条辐射状小样带(分别是西2东、西南2东北和西北2东南),计算各样条的分形维数。

3 结果与分析

311 景观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

从景观类型的整体变化趋势看,建设用地在研究区和不同的行政区的面积比例指数上都逐渐增加,且1990—1995年的变化速率最快。从景观结构指数上看,1985—2005年间,研究区斑块数量、斑块密度、多样性指数和景观形状指数都逐步增加,而最大斑块指数逐步下降(图2)。这说明整个研究区和5个行政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了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斑块数量增加,斑块趋向于离散分布,斑块面积趋向于小型化

图2 各分区景观格局指数的特征的动态

Fig 12 The characteristic of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in different zones

1

31 第1期郭泺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各个时间段内景观结构变化速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其中1985—1995年时间段内的变化最强烈,这是由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城市建设所造成的。从景观类型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看,建筑用地、裸地和草地的斑块数量显著增加、斑块密度增大,而林地和灌丛则先增后减。林地减少是由城市化进程初期斑块破碎化、退化和消失引起的;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斑块破碎化所主导的城市化逐渐被斑块消失主导的城市化所取代。水体的减少是由于湖泊、水库受到潮汐、降雨量等自然过程的影响。

从景观形状指数看,建设用地和草地随时间变化渐增;人工主导的景观类型(建设用地和裸地等)斑块越来越复杂和离散,使得景观形状指数逐渐增加;自然主导的景观类型(如林地、灌丛和草地)受人为干扰被分割和离散,导致1985—1995年景观形状指数升高,1995—2005年期间由于土地整理和自然 条件的约束使该指数变小,两个阶段变化的驱动力相同,都是城市化过程中人为干扰的作用。建设用地的形状指数持续升高,表明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不断分割了原有自然景观格局。林地形状指数在1985—1995年期间升高,在1995—2005年期间逐渐降低,是由于1995年后广州市政府对部分林地进行了人工和自然恢复,也表明整体大范围上的城市化进程已经减缓。

312 景观结构时空变化的区域差异

由于地理位置、发展策略不同,广州市不同行政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也不同(图2)。从斑块数量和景观形状指数看,广州城区的斑块绝对数量、景观形状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区域,表明区域内城市建设进程的干扰处于较高水平且持续时间最长。从斑块密度上看,花都和番禺表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从化和增城则在2000年期间过渡类型斑块逐步消退

图3 广州全区和不同行政分区斑块面积与周长的散点图

Fig13 The log2log of the areas and perimeters for patches in all zones and different zones 23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 

和转化,使得破碎化的小斑块合并成大斑块,因而斑块密度下降;但在2005年又有小幅升高,可能是由于城市改建和扩建在区域内出现所致。

从图3可见,广州市以及各个行政区景观要素斑块面积与周长散点图的线性关系都很好,表明面积周长法适用于计算不同地形分区景观斑块的综合分形维数。研究区分维数指数主要特征为:

1)从1985—2005年广州景观动态变化的比较可看出,研究区具有景观多样性升高,景观优势度降低的基本规律。在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斑块总数增加,景观明显趋于复杂。景观多样性随时间变化呈增加趋势,景观类型总斑块数增加,斑块密度指数增加,说明景观结构随时间变化更加丰富和复杂。

2)林地面积总体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但从化和增城在2000年后有一定程度的上升,间接反映出此阶段两区人类干扰趋于缓和。

3)建设用地、林地和水体的分形维数逐渐增加,灌木和草丛则明显下降,特别在1995—2000年间,说明灌草丛在1995年后边缘褶皱趋于简单化。这是由于灌草丛大都分布于地势较低的山体周围,城市建设初期这些区域首先受到破坏,导致分形维数增加;而城市化进程后期严重的人为干扰使得低地灌草丛斑块彻底消失,并直接转化为其他景观类型,从而导致分形维数降低。

4)水体和建设用地虽在分形维数上变化趋势一致,但变化强度有差异。随着城市化的加剧,林地、水体和建设用地分形维数不断增加,且建设用地的变化强度大于林地和水体。1985—2005年间建设用地的分形维数为城区>番禺>花都>从化>增城。

5)林地分形维数在整个研究区和不同行政区具有一定的差异,在整个研究区林地分形维数逐步增加,说明林地斑块边缘褶皱更加复杂化。从化和增城的山区林地分形维数在2000—2005年期间表现出略微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广州市近年来对部分疏林地进行了更新,加快了荒山绿化进程,林业部门进行了补植,并调整了针叶和阔叶林的比重。313 景观格局扇形梯度的变化特征

研究区景观格局指数沿扇形梯度的变化见表1,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演进,各扇形区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扇形区域集中扇形区A 和F—H。2005年各个扇形区域的多样性指数明显大于1985年,其中扇形区F—H是城市景观的集中区,景观结构复杂,20年来多样性指数一直高于其他区域,因为其覆盖番禺和花都的城区,多处区域处于行政区界的城乡结合处,斑块结构复杂,这些均是造成多样性指数增加的原因,扇形区B—E覆盖林地和农田面积大,表明城镇与林地、农田斑块分割明显,城市化的蔓延度不高。

景观分形维数在1985—2005年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城市中心区域和城市边缘扇形区域指数值比较高,各个扇形区域在2005年的分维数均大大高于1985年,表明随城市化的加剧景观斑块的结构更加复杂,景观指数的波动与人类干扰的强度密切相关,特别是城市边缘的波动变化大。

314 景观结构时空变化的方向特性分析表2为1985—2005年广州市以及各行政区辐射状样带分形维数变化。样带分形维数变化的方向特征为如下。

1)1985—2005年广州全区W2E,NW2SE和SW2 NE方向上样带的分形维数变化率分别为3010%, 2819%和3111%,表明整个研究区SW2NE方向的景观类型时空变化频率最高。

表1 研究区扇形分区多样性指数和分形维数的变化

T able1 The change of fractal dimension and diversity of fan transects in study area

扇形区

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分形维数多样性分形维数多样性分形维数多样性分形维数多样性分形维数多样性A11421116121150311653115571170511598117711161211812 B11289115851130711618113691169211447117351154711793 C11277115111131911576113691162111415117051148711764 D11281115791131111598113321164311396117681147511799 E11272117151138111764114121181511538117361161011821 F11431115911143411603114571165411513116921158211734 G11351116081140311637114551169511498117441151411859 H11446116571152111699115811177211647118351168611910

331

 第1期郭泺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表2 广州市以及各行政区域样带分形维数的时空变化

T able2 The change of fractal dimension of G uangzhou city and its different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区域样带

分形维数

1985年1991年1995年2000年2005年W2E1153411659117131181411906城区NW2SE1143311596116731172111747 SW2NE1142811457116691169411719

W2E1113411275113351144211536番禺NW2SE1127311477115311167611682 SW2NE1114711276113131143911510

W2E1125111356113891142411447花都NW2SE1121411289113021139711389 SW2NE1122511237112981138111410

W2E1124011279113411137611422从化NW2SE1128311211112931132311391 SW2NE1123711202112881138311412

W2E1129611212113771140111492增城NW2SE1121011294113871144811535 SW2NE1120111219113371139211425

W2E1131711442115971164811712全区NW2SE1127811357114691154611647 SW2NE1126211391114821155811655 2)1985—2005年花都区W2E,NW2SE和SW2NE 方向上样带的分形维数变化率分别是1517%, 1414%和1511%,其中W2E方向是从西部的白坭河穿过区中心直至东部的白云机场,该方向2005年分形维数为11447,是3个样带中历年值最大的,表明该方向上的景观类型时空变化程度剧烈,而NW2SE 方向的分形维数在3条样带中最低,这和样带穿过大面积的农田、灌丛,斑块边缘较规则有关。

3)从分形维数看,番禺区1985—2005年景观类型时空变化最剧烈的方向是NW2SE。1985—2005年变化率为3211%,2005年分形维数为11702,为3条样带中历年最高,其景观破碎化最严重。SW2NE 方向两端分别搭界农田保护区和林地边缘,分布有连片的同质景观区域,中间穿过区中心。通过地面实际调查发现,番禺区绿地无论从面积还是分布位置都比较分散,大部分成条带分布在道路两侧绿化带,建筑斑块数量增加迅速。

4)1985—2005年城区W2E,NW2SE和SW2NE 方向样带的分形维数变化率分别为2316%,2119%和2014%。W2E方向穿过广州城区的主要街道,景观类型破碎化严重,市区道路、建筑、绿地斑块交错镶嵌,分形维数在11534~11906之间变化,变化范围是3个方向中最大的,表明该方向景观类型空间变化程度较大。而SW2NE和NW2SE方向的样带穿过了大片的林地,导致分维数的变化没有W2E方向大。

5)增城地区1985—2005年W2E,NW2SE和SW2 NE方向上样带的分形维数变化率分别为1117%, 2619%和1816%。从分形维数空间变化可以看出高值都出现在城区地段,且离城区越近分形维数值越高。NW2SE方向由于同时穿过了增城核心居民生活区及北部山区域,表现出分形维数值波动很大,研究时段内其分形维数在11210~11535之间波动也说明了这个问题。

6)1985—2005年从化地区W2E,NW2SE和SW2 NE方向上样带的分形维数变化率分别为1417%, 814%和1411%,NW2SE样带分维数波动最小在11283~11391之间。从化地区的景观空间分布图中也可以看出,无论林地还是灌丛和农田,连片分布的现象在地区的北部和东南部都十分显著。

4 结论与讨论

城市化进程对于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巨大。科学合理地认识城市化过程发生发展动力和趋势,能有效降低和解决城市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目前对城市化的研究还大多局限于城市化进程这一层次,分析也以时空格局为主。今后应将景观生态学的分析重点放在进程与格局的相互影响。本研究用不同时期遥感影像作为主要信息源,借助GIS技术,快速、定量地获取和分析城市景观结构动态变化,并分析了其与快速城市化的相互作用。城市景观时空格局的研究有利于城市管理和资源规划,特别是对城市绿地景观的恢复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411 景观结构特征的时空变化特征

研究表明,广州市1985—2005年间景观格局变化十分明显,斑块数和斑块密度增加,斑块平均面积变小,斑块的形状更加不规则。景观结构各个指数的动态变化反映了景观格局明显分异变化的特征,景观多样性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广州中南部区域。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在人为干扰程度不同的时期差异明显,说明人为活动是斑块分割的主因。斑块破碎化指数的动态变化在1995—2000年更为明显,景观结构差异水平随时间而改变,景观结构复杂,揭示了人为干扰强度对景观结构的变化影响非常大。研究区主要景观类型表现出来的趋势在5个研究分区12个行政小区内具有一定的分异特征。

43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 

番禺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并且自然景观类型破坏比较严重。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表现出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开始时间早且持续时间长,原始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已几乎不复存在。花都区的重大城市化进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间,但整体受干扰程度和幅度相对前两区较小。增城和从化的景观组分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间,而且主要表现为一次重大干扰所导致的农田和林地面积的下降。

研究也表明,5个分区的景观格局变化由于其所处的地理区位、资源拥有状况和城市发展目标而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规律和景观动态变化特征。城区、番禺和花都表现为干扰强度和幅度大,且干扰因素和事件频繁;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掌握城市景观格局特征发生变化的规律及其驱动力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效果,对于广州市以后土地利用结构整理、城市景观空间格局的调整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架构合理模式可以提供科学的依据。

412 景观结构特征时空变化与城市化的联系

研究区强度最大、最主要的城市化发生在1985—1995年间,是导致广州市景观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因素。广州市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出330km2以上的城区面积、工业区、科技工业园区和100多个居民住宅区。新建扩建总长360多公里的城区道路,建成了新白云机场、广州大学、地铁1,2号线、新火车东站和会展中心等。这些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都在这个时间段内开工和完成,强烈影响了研究区的自然景观空间格局。1985—2005年间广州市的人口、第三产业比例和城市建成区面积剧增,出现了以城市景观代替自然景观为主要特征的大规模的土地利用Π覆盖格局变化,中心城区“摊大饼”式外延发展,以珠江后航道为轴心形成了带状的空间结构,人口与产业过于集中在市区,城市内部土地利用Π覆盖格局和功能越来越趋向于单一化,这些都极大地改变着城市居民的生存环境。与中国沿海快速发展的其他城市以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城市相比,广州城市景观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后20年的景观空间变化不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具有代表性,它充分体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空间演化特征。虽然近几年来,政府及众多学者对广州城市的发展投入极大关注,但历史遗留的各种“疑难杂症”却远非表象中所展示的那么简单,许多问题仍深深地根植于传统的观念、文化与格局中。因此,对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广州城市景观格局特征、进程以及人类活动与城市演变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政府决策、城市建设提供参考依据,也为中国沿海特大城市景观演变系统性研究提供了典型范例。

由于5个时期的遥感图像数据源本身分辨率具有差别,在遥感数据处理过程中利用重采样技术使他们一致,尽管会产生误差,但不会影响整体规律变化趋势的分析。另外,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多以5年作为一个规划期,如能缩小比较时段将能更精确地揭示城市化进程与景观格局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参考文献

[1] 常学礼,张安定,杨华,等.科尔沁沙地景观研究中

的尺度效应.生态学报,2003,23(4):6352641

[2] 张金屯,邱扬,郑凤英.景观格局的数量研究方法.

山地学报,2000,18(4):3462352

[3] 傅伯杰,陈利顶,马克明,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

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 F orman R T T,G odron M.Patches and structural

com ponents for landscape ecology.Bioscience,1981,31:

7332740

[5] Baskent E Z,Jordan GA.Characterizing spatial structure of

forest landscape.Canada Journal F 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01,147:55265

[6] 臧淑英,黄樨,郑树峰.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

景观过程响应———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生态学

报,2005,25(7):169921706

[7] 李晓文,方创琳,黄金川,等.西北干旱区城市土地

利用变化及其区域生态环境效应———以甘肃河西地

区为例.第四纪研究,2003,23(3):2802290

[8] 曾辉,姜传明.深圳市龙华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

景观结构研究———林地的结构和异质性特征分析.

生态学报,2000,20(3):3782383

[9] Carls ong T N,Arthur S.The im pact of land use land cover

changes due to urbanization on sur face microclimate and

hydrology:A satellite perspective.G 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2000,25:49265

[10] 曾辉,喻红,郭庆华.深圳市龙华地区城镇用地动态

模型建设及模拟研究.生态学报,2000,24(41):5452

551

[11] Wang Y,Zhang X S.A dynamic m odelling approach to

simulating s ocioeconomic effects on landscape changes.

Ecological M odelling,2001,140:1412162

531

 第1期郭泺等: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2] 常学礼,邬建国.科尔沁沙地景观格局的特征分析.

生态学报,1998,18(3):2252232

[13] Crist P J,K ohley T W,Oakleaf J.Assessing land2use

im pacts on biodiversity using an expert systems tool.

Landscape Ecology,2000,15(1):47262

[14] Francisco M,Reg ol F C,Paulo G.T em poral(195821995)

pattern of ckmnge in a cultural landscape of N orthwestern

P ortugal:Im plications for fire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ndscape

Ecology,2001,16:5572567

[15] F orman R T T,G odro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ndscape Ecology.New Y ork:

John Wiley&S ons,1986[16] Farina A.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New Y ork:Chapman&Hall,1998:1152126

[17] 马克明,傅伯杰.北京东灵山地区景观格局及破碎化

评价.植物生态学报,2000,24(3):3202326

[18] Olss on E G A,Austrheim G,G renne S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ndscape

change patterns in m ountains,land use and environmental

diversity,M id2N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ndscape Ecology,

2000,15:1552170

[19] 曾辉,高凌云,夏洁.基于修正的转移概率方法进行

城市景观动态研究.生态学报,2003,23(11):22012

2209

33333

简 讯

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评选揭晓由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评选的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已于近日揭晓,现予以公布。入选项目名单(按主持单位拼音顺序排序)见下表。

2008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入选名单

序号项目名称主持人主持单位主要完成单位1线粒体超氧炫现象及其产生机制程和平北京大学北京大学2航天器姿态控制新型惯性执行机构技术房建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3小型高精度C M OS天体敏感器技术张广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4硬脆材料复杂曲面零件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郭东明大连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

5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国际标准RFC5210(IPv6真实源地址

体系结构及测试床)

吴建平清华大学清华大学

6晚更新世亚洲季风旋回驱动机制和突变事件韵律的研究汪永进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7白血病、红细胞和血小板等血液系统相关疾病研究获整体突破陈赛娟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8光子晶体光纤飞秒激光技术王清月天津大学天津大学9新型铁基高温超导材料的发现及相图研究陈仙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M icroRNA对成瘤性乳腺癌干细胞“干性”的调控作用研究宋尔卫中山大学中山大学

(摘自北京大学科学研究部主页 2009201206) 63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 方法综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摘要 景观格局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问题,其目标是通过确定景观格局来分析生态过程。本文主要对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进行综述,分别从景观格局分析概述、景观空间格局指数结合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进行阐述,并通过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对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在不同类型的景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阐述。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GIS;景观格局;特征指数;景观类型 引言 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单元的类型组成、空间配置及其与生态学过程相互 作用的综合性学科[1]。它以生态系统的空间关系为研究重点关注尺度的重要性 与时空的异质性。随着景观生态学的逐步发展其研究范围和内容都进一步扩大 突破了原先只是从类型或区域角度对自然综合体进行研究将地理过程与生态过 程也列为研究重心并且从单纯的地理过程研究发展到人地相互作用过程的研 究。在研究理论和方法方面等级理论、分形理论、渗透理论、尺度观点以及一 系列空间格局分析方法和动态模拟途径在景观生态学中也被广泛提出和应用为 其增添了新内容和新特点[2 -3]。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景观生态学研究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空间异质性、生态学过程和尺度的关 系这一特点也已成为景观生态学与其他生态学科的主要区别之一。研究景观的 结构(即组成单元的特征及其空间格局)是研究景观功能和动态的基础。空间格 局分析方法是指用来研究景观结构组成特征和空间配置关系的分析方法既包括 一些传统的统计学方法同时也包括一些专门用于解决空间问题的格局分析方 法。笼统地讲这些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格局指数方法和空间统计学方法。前者 主要用于空间上非连续的类型变量数据(categorical data)而后者主要用于空间上 连续的数值数据(guantitative data)[4-5]。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威海潮汐表(钓鱼人人手必备)资料

威海潮汐表(钓鱼人人手必备) 阴历日期 初一、十六:满潮:10.36、23.00。干潮:4.24、16.48。大活汛初二、十七:满潮:11.24、23.48。干潮:5.12、17.36。大活汛初三、十八:满潮; 12.12、24.36。干潮:6.00、18.24。最大活汛初四、十九:满潮:1.24、13.00。干潮:6.48、19.12。大活汛初五、二十:满潮: 2.12、13.48。干潮;7.36、20.00。大活汛初六、二十一:满潮:3.00、14.26。干潮:8.24、20.48。中活汛初七、二十二:满潮:3.48、15.24。干潮:9.12、21.36。中活汛 初八、二十三:满潮:4.36、16.12。干潮:10.00、22.24。小死讯 初九、二十四:满潮:5.24、17.00。干潮:10.48、23.12。最小死讯初十、二十五:满潮:6.12、17.48。干潮:11.36、24.00。小死讯 十一、二十六:满潮:7.00、18.36。干潮:12.24、0.48。小死讯十二、二十七:满潮:7.48、19.24。干潮:1.36、13.12。中死讯十三、二十八:满潮:8.36、20.12。干潮:2.24、14.00。中活汛十四、二十九:满潮:9.24、21.00。干潮:3.12、14.48。大活汛十五、三十:满潮:10.12、21.48。干潮:4.00、15.36。大活汛潮汐的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 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 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 潮汐表编辑 潮汐预报表的简称。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 潮汐预报表 外文名 Tidal prediction table 作用 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 服务行业 航运,军事,生产... 最早文献 《海涛志》 包括 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 目录 1简介 2文献来源 3港差比数 4潮汐信息 5简便算法 6潮汐时间 1简介编辑

广州城市发展进程与特点

目录 一、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3 二、广州城市发展现状4 三、广州城市发展问题与对策及建议4 四、对广州城市发展的思考6 参考文献6

浅析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城规121 成婷婷 4125 摘要:广州作为我国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城市化水 平不断提高,城市发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本文回顾广州城市发展历史,通过探索广州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并提出相关建议,对城市发展做出更全面的思考。 关键词:城市发展存在问题原因对策与建议广州 改革开放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广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目前,广州城市化率已达%,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阶段理论,广州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城市化率超过70%)即完善提升阶段。然而,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日益突出,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等,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均要求广州要走新型城市化道路。深入分析广州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解决对策,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做出合理思考是探索新型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 一、广州城市发展的历史回顾 1、广州城市发展第一次升级:南越国建立 赵佗为古南越国第一任帝王,时任龙川县令。龙川古城经过赵佗的治理,一直以来成为粤东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南越国是岭南第一个封建割据政权,推行郡县制,推广铁器和农耕,发展海上交通贸易,促进了汉族和南越国各个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并使汉文化和汉字得以传入岭南地区,改变了岭南落后的文化状况。 2、广州城市发展第二次升级:一口通商 十三行是清政府指定专营对外贸易的垄断机构,又叫“洋行”或“洋货行”,旧址在今广州文化公园、十三行路一带。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政府一道圣旨,广州成为全国惟一海上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从此,随着十三行进出口的贸易额节节增长,广州成为清代对外贸易中心。 3、广州城市发展第三次升级:改革开放 30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广州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扬改革的旗帜,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进取,奋力拼搏,开创了广州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新局面。 4、广州城市发展第四次升级:亚运会 第16届亚运会将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进行,亚运使中国与世界强国更加的接近,将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潮汐的变化规律

潮汐的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 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 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 潮汐表编辑 潮汐预报表的简称。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 潮汐情况。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 潮汐预报表 外文名

Tidal prediction table 作用 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 服务行业 航运,军事,生产... 最早文献 《海涛志》 包括 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 目录 1简介 2文献来源 3港差比数 4潮汐信息 5简便算法 6潮汐时间 1简介编辑 cháo xī biǎo 潮汐表 tide tables 潮汐表又称潮汐长期预测表,即在正常天气情况下由天文因素影响所

产生的潮汐。 2文献来源编辑 英国开尔文 中国唐代窦叔蒙在《海涛志》一文中提出了根据月相推算高潮时刻的图表法,这是保存下来的介绍潮汐预报方法的最早的文献,大约比英国的《伦敦桥潮候表》早400年。19世纪60年代末,英国开尔文和G.H.达尔文等人提出了潮汐调和分析方法,后来还设计和制造了机械的潮汐推算机,使潮汐表的编算工作得到迅速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电子计算机已广泛应用在潮汐推算工作中。 潮汐表一般包括主港逐日预报表(通常有高潮和低潮的时间和潮高,有的港还有每小时的潮高)、附港差比数、潮信和任意时刻的潮高计算等内容。 主港逐日预报表 潮汐现象可视为由许多不同周期的分潮叠加而成,故任意时刻的潮高可表示为 图片中A为平均海平面在潮高基准面上的高度,表示分潮的圆频率,为交点因子,d为格林威治开始时的天文相角,H和为分潮的调和常数──振幅和迟角。这样,应用已求出的该港的潮汐调和常数,就能

潮汐形成的原因以及规律

潮汐形成的原因以及规律 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市新塘中学高一A5班作者姓名:阳金霖指导老师:李俊、兰军亮 潮汐现象: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垂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 潮汐概述: 海水有一种周期性的涨落现象:到了一定时间,海水推波助澜,迅猛上涨,达到高潮;过后一些时间,上涨的海水又自行退去,留下一片沙滩,出现低潮。如此循环重复,永不停息。海水的这种运动现象就是潮汐。 随着人们对潮汐现象的不断观察,对潮汐现象的真正原因逐渐有了认识。我国古代天文学家余靖(字安道)在他著的《海潮图序》一书中说:“潮之涨落,海非增减,盖月之所临,则之往从之”。哲学家王充在《论衡》中写道:“涛之起也,随月盛衰。”指出了潮汐跟月亮有关系。到了17世纪80年代,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提出了“潮汐是由于月亮和太阳对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假设,科学地解释了产生潮汐的原因。 潮汐是所有海洋现象中较先引起人们注意的海水运动现象,它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海港工程,航运交通,军事活动,渔、盐、水产业,近海环境研究与污染治理,都与潮汐现象密切相关。尤其是,永不休止的海面垂直涨落运动蕴藏着极为巨大的能量,这一能量的开发利用也引起人们的兴趣。 定义分类: 由于日、月引潮力的作用,使地球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中分别产生的周期性的运动和变化,总称潮汐。作为完整的潮汐科学,其研究对象应将地潮、海潮和气潮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但由于海潮现象十分明显,且与人们的生活、经济活动、交通运输等关系密切,因而习惯上将潮汐(tide)一词狭义理解为海洋潮汐。固体地球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弹性—塑性形变,称固体潮汐,简称固体潮或地潮。 海水在日、月引潮力作用下引起的海面周期性的升降、涨落与进退,称海洋潮汐,简称海潮。大气各要素(如气压场、大气风场、地球磁场等)受引潮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周期性变化(如8、12、24小时)称大气潮汐,简称气潮。 其中由太阳引起的大气潮汐称太阳潮,由月球引起的称月球潮汐。 根据潮汐周期又可分为以下三类: 半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前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与后一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大致相同,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几乎相等(6小时12.5分)。我国渤海、东海、黄海的多数地点为半日潮型,如大沽、青岛、厦门等。 全日潮型:一个太阳日内只有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如南海汕头、渤海秦皇岛等。南海的北部湾是世界上典型的全日潮海区。 混合潮型:一月内有些日子出现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两次高潮和低潮的潮差相差较大,涨潮过程和落潮过程的时间也不等;而另一些日子则出现一次高潮和一次低潮。我国南海多数地点属混合潮型。如榆林港,十五天出现全日潮,其余日子为不规则的半日潮,潮差较大。不论那种潮汐类型,在农历每月初一、十五以后两三天内,各要发生一次潮差最大的大潮,那时潮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在农历每月初八、二十三以后两三天内,各有一次潮差最小的小潮,届时潮水涨得不太高,落得也不太低。 形成原因 在不考虑其他星球的微弱作用的情况下,月球和太阳对海洋的引潮力的作用是引起海水涨落的原因。引潮力又是怎样的一种力呢?在物理学看来,在非惯性系下,引潮力是月球的万有

温州沿海潮汐时间表

说明:飞云江比瓯江涨潮和平潮平均提前约1小时。 补充回答: 说明:上面是瓯江的,飞云江比瓯江涨潮和平潮平均提前约1小时。瓯江潮汐时间表----浙江温州

教大家一个公式,误差不会太大,当然,离瓯江口远点的会稍微晚一些:平潮时间=(农历-3)*0.8,如:农历初十的平潮时间大约是:7*0.8=5.6,即5点(与17时)36分左右,初三、十八中午(半夜)平潮。 瓯江潮汐时间表----浙江温州 教大家一个公式,误差不会太大,当然,离瓯江口远点的会稍微晚一些:平潮时间=(农历-3)*0.8,如:农历初十的平潮时间大约是:7*0.8=5.6,即5点(与17时)36分左右,初三、十八中午(半夜)平潮。 潮汐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也和我国传统农历相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十六)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日照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和“初一十五明(天亮)了满,紧干慢干晌了天;初八二十三,一天两(早晚)个干”之说。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潮汐的推算方式 农历上半月,即初一至十五,上午是当天的日子×0.8;下午是当天的日子×0.8+24。假如今天是初九,那么上午涨潮的时间是9x0.8=7.2 。即是7时12分。下午涨潮的时间是9×0.8+24=晚7时36分。下半月只要将农历当天的日子减去15,再按照前面的公式计算就可以了。 由于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比前一天晚48分钟,所以潮汐的涨落每天也推迟48分钟。 日照沿海赶海拾贝的时间,大约落潮时间后两小时至涨潮时间后一个半小时。 例:初一十六赶海拾贝的时间是:白天9:00——14:42 夜间21:24——3:06(转载) 潮汐是我国沿海地区的一种自然现象,古代称白天的潮汐为“潮”,晚上的称为“汐”,合称为“潮汐”,它的发生与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而产生的。也和我国传统农历相对应。在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十六)即朔点时刻处太阳和月球在地球的一侧,所以就有了最大的引潮力,所以会引起“大潮”。在月相为上弦和下弦时,即农历的初八和二十三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互相抵消了一部分所以就发生了“小潮”。故日照农谚中有“初一、十五涨大潮;初八、二十三,到处见海滩”和“初一十五明(天亮)了满,紧干慢干晌了天;初八二十三,一天两(早晚)个干”之说。由于月球每天在天球上东移13度多,合计为50分钟左右,即每天月亮上中天时刻(为1太阴日=24时50分)约推迟50分钟左右,(下中天也会发生潮水每天一般都有两次潮水)故每天涨潮的时刻也推迟50分钟左右。 农历上半月,即初一至十五,上午是当天的日子×0.8;下午是当天的日子×0.8+24。假如今天是初

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景观生态学课程论文 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方法综述

目录 摘要 ................................................................................................................................ I 引言 . (1) 1 景观生态学的格局分析方法 (1) 1.1景观格局分析概述 (1) 1.2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1) 1.2.1景观单元特征指数 (1) 1.2.2景观异质性指数 (2) 1.2.3景观指数的实例应用 (3) 1.3景观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4) 2不同类型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及案例 (4) 2.1基于GIS 的山林地区的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宁远县为例 (4) 2.1.1研究区域概况 (4) 2.1.2研究数据与处理 (5) 2.1.3土地利用分类系统 (5) 2.1.4研究方法——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法 (5) 2.1.5景观格局特征指数变化结果分析 (6) 2.2基于GIS干旱区绿洲城市景观格局分析方法——以石河子市为例 (7) 2.2.1研究区域概况 (7) 2.2.2研究数据与处理 (7) 2.2.3景观格局指数分析 (8) 2.2.4城市景观格局总体变化特征结果分析 (9) 2.3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白鹭湾湿地公园为例 (10) 2.3.1研究区域概况 (11) 2.3.2研究数据与处理 (11) 2.3.3景观空间格局特征指数分析研究方法 (11) 2.3.4结果与分析 (12) 3 结语 (13) 参考文献 (14)

广州市近30年来城市化的机制分析及进程特点

广州市近30年来城市化的机制分析及进程特点 200930250605 樊颂平 09土管6班 在过去的30年里,广州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城镇人口不断增多,城市实体地域日益扩大,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究竟广州的城市化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原因推动着广州城市化,存在着一个怎样的过程以及有着什么样的特点,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广州的城市化机制及其进程特点。 城市化机制是城市化进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运作机理及维持和完善这种动作关系的各要素构成的综合系统,它是城市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城市化的机制包括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传导机制和调节机制。研究广州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有利于加快广州的城市化进程,其内容包括: 一、1、第一前提——剩余粮食生产力。由表1-1可以看出,1980-1985年和1985-1990年这两个阶段为耕地面积持续减少阶段,耕地分别减少了 5.7%和 5.6%,1990-1995年、1995-2000年、2000-2005年和2005-2008年这四个阶段为耕地急速减少阶段,耕地分别减少了19.6%、10.6%、21.5%和21.5%,但是,2000-2005年这一阶段耕地却大幅增加了9.8%,究其原因是在这一阶段里,政府加大了开发未利用地的力度,实施了保护耕地的政策,导致耕地现有量的增加。 就整个社会而言,农业劳动力生产出来的农产品不仅能满足自己家庭的需求,还有剩余的农产品供给城市,虽然随着耕地的减少,粮食产量也在减少,但从图1-1中可以看出,在1985-1990年和1995-2000年这两个阶段里,广州的粮食产量有了小幅度的上升,即便粮食产量的总体趋势在减少,但可以通过交通运输将粮食运到城市里,保证城市的粮食供应量,为城市化提供了条件。

国内外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国内外景观格局分析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进展 摘要:自上世纪80 代景观生态学被引入中国以来,针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发展迅猛,尤其是进入21 世纪后,相关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文献数量直线上升,取得了可观的研究成果。本文从景观格局的含义内涵入手,对近20年来国内外对于景观格局指数空间分析和景观格局动态演变上的研究做了较为简要的综述,并对景观格局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论述,提出了研究的热点和发展趋势,为今后应用于实际的研究提供参考。关键字:景观生态学景观格局分析景观指数动态

Domestic and foreign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evolution research progress Abstract:Since the 1980s and landscape ecology since being introduced to China, aiming 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research, especially in the 21st century, the related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practical application document number upwards, gained considerable research achievements.This article from the landscape pattern, the meaning of connotation of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recent 20 years for landscape pattern index spatial analysis and landscape pattern on the dynamic evolution research done in a more briefly summarized, and the theory of landscape patterns research progress and application in different fields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puts forward research hot spo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in future application in practical research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Keywords:Landscape ecology, landscape pattern analysis, landscape index, dynamic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1)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5卷,第1期,2009年1月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V ol.45,N o.1(Jan.2009)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广州市景观格局 时空分异特征的研究 郭泺1 杜世宏2, 薛达元1 江学顶3 11中央民族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北京100081;21北京大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所,北京100871; 3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 通讯作者,E2mail:dshgi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 摘要 以广州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1985,1990,1995,2000和2005年5期遥感影像,研究了广州市20年来景观空间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广州市1985—2005年期间景观空间格局的复杂性总体上不断增加,但变化速率、强度和发展态势在全市范围和不同的行政区域内表现出一定的分异特征。1985—2005年期间广州市12个行政区由于规划发展目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点:城区、番禺和花都干扰强度和幅度大, ;从化和增城干扰强度和幅度相对较小,且更多地表现为某一次的重大干扰痕迹。番禺受城市化过程和人类干扰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花都的重大城市化过程主要发生在1985—1995年,增城和从化的景观变化主要发生在1990—2000年,而城区受城市化进程影响的趋势和整个研究区最相似,表现出多次多时段干扰的迹象和受城市化干扰程度大、城市化时间长、开始时间早的特点。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广州 中图分类号 Q149 Spatio2Temporal V ariation of Landscape P atterns during R apid U rbanization in G uangzhou City G UO Luo1,DU Shihong2, ,X UE Dayuan1,J I ANG Xueding3 11C ollege of Lif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Beijing100081;21Institute of Rem ote Sensing and GIS,Peking University,Beijing100871;31School of Environment Science&Engineering,Sun Y at2Sen University, G uangzhou510275; C orresponding Author,E2mail:dshgis@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 Abstract Using3S technique,survey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this study took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s of G uangzhou City as a case study.The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ocess of a typical rapid urbanization and landscape spatio2 tem poral patterns during the period from1985to2005,and com pared the landscape and class2level pattern indices in G uangzhou City.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 plexity of landscape structure and the fragmentation of the landscape increase from1985to 2005,whereas,the intensity and tendency of the landscape changes varied during the four com parative periods:198521990, 199021995,199522000,and200022005.I t is a rapid development period from1985to2005in G uangzhou.S patio2tem poral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ten districts are different due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 and planning m otives.The intensity and extent of disturbance is strong and happen frequently in Urban,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C onghua and Z engcheng districts represent slight disturbance,and their urbanization process mainly take place during199022000.Urbanization in urban begin early while it mainly happens after1990in Panyu and Huadu districts,showing the effect of frequent disturbance and severe intensity.The trend of urbanization in urban is similar to total study zone,showing frequent disturbance,multi2period and characteristics of long2term urbanization. K ey w ords rapid urbanization;landscape pattern;spatio2tem poral change;G uangzhou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07BAC03A08),国家民委重点项目(07ZY05)和中央民族大学“111”计划资助 收稿日期:2007211226;修回日期:2008206230 921

中国城市化进程word版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化是绕不开的发展之路 世界的平均城市化水平约为47% ,发达国家和地区约为75% ,发展中国家在38% 左右,最不发达国家大约为22% ,中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是31% ——中国要不要比学赶超? 今年,各方对中国城市化水平的预测纷纷出笼:国家统计局说,未来5 年将达到3 3%—35% ,新世纪前10年将达到40%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说,20 年内将提高到60% ;最新的说法是,在未来30~40年内达到70% 。 9 月,“中国城市化论坛——大城市群发展战略”从上海一直开到广州,以 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大城市群和以香港—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大城市群 将在2015年进入亚洲最大的三大国际城市群之列,专家们为中国的城市圈欢欣鼓舞。 且慢!几年前“珠三角迷乱都市化”的警告言犹在耳,都市里的村庄还赶不上现代化的快舞,撤县改市的换牌运动和城市圈的圈城运动是否另一场“大跃进”? 在2001年8 月之前,珠海斗门县还是广东珠三角庞大的城镇群中的最后一个盲点。8 月1 日斗门县撤县成为珠海市的一个区,中国港—澳—珠三角地区成为 世界上最大的城市群落。

作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地区的珠三角,2000年的城市化水平是50% ,规划中2020年将达到70% ——达到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而在更广袤的中国内地,新一轮的大规模城市化运动才刚刚开始。 城市化: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 尽管中国城市化历程曾经教训惨痛,但在中国,起码是目前,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仍然富裕程度最高。绝大多数人都因此坚信:城市化与经济发展必成正比。有专家预算,在现有水平上,城市化每增长1 个百分点可直接拉动GDP 增长1.5 个百分点,是推动我国经济再高速发展20年最基本的动力之一。“如果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即达到50% 以上,每年可望增加上万亿元的消费需求! ”类似的乐观论调充斥了媒体,似乎城市化是扩大内需振兴经济的唯一途径。中国城市化的常用方法是“摊大饼”,围绕中心城市,像摊饼一样布局,乡改镇,县改区,县改市,每一级改制升格都有相应的经济与人口指标为依据,客观上也形成一种错觉:高速城市化不仅带动经济发展,同时也能彰显经济发展的“业绩”。但真实情况远非于此:珠海本地的报纸上,扑面而来的是斗门改制给当地政府百姓带来的欣喜与“振奋”云云。学者杨云彦1994年做了一个调查发现,湖北省小城市的人口增长中,60% 是由政区扩展而增加的。有些甚至占到80% 左右。结果不仅农村没有变富,城市反而变穷了,有的地区出现了“城市乡村化”。也难怪普通人有这样的看法:城市化嘛,不就是换块牌牌吗? “过度城市化又称超前城市化,是指城市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城市化模式。城市化的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的速度,城市化主要依靠传统的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教学目的: 1.了解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它们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 2.分析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对外开放政策是其中的关键因素。 3.比较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归纳出不同时期的主要发展特点,并能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工业化进程对城市化的巨大推动。 4.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并尝试评价目前的一些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 1.导致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诸多因素。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3.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学难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进程的两个主要阶段即及主要发展特点。 2.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调整措施和发展方向。 教具准备:有关挂图等、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一、城市化与工业化 1.城市化、工业化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2.城市化与工业化相互之间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两股相互促进的力量,区域工业化必然带来城市化,城市化反过来又会促进工业化。 3.一般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通过优惠政策,鼓励少数有条件的区域率先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以带动相邻区域以至全国其他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 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得益于优惠政策而迅速推进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地区之一。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密集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的原因: 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发达国家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产业结构调整: (1)二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⑵在工业内部,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

威海潮汐表(钓鱼人人手必备)(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威海潮汐表(钓鱼人人手必备) 阴历日期 初一、十六:满潮:10.36、23.00。干潮:4.24、16.48。大活汛 初二、十七:满潮:11.24、23.48。干潮:5.12、17.36。大活汛 初三、十八:满潮; 12.12、24.36。干潮:6.00、18.24。最大活汛 初四、十九:满潮:1.24、13.00。干潮:6.48、19.12。大活汛 初五、二十:满潮: 2.12、13.48。干潮;7.36、20.00。大活汛 初六、二十一:满潮:3.00、14.26。干潮:8.24、20.48。中活汛 初七、二十二:满潮:3.48、15.24。干潮:9.12、21.36。中活汛 初八、二十三:满潮:4.36、16.12。干潮:10.00、22.24。小死讯 初九、二十四:满潮:5.24、17.00。干潮:10.48、23.12。最小死讯 初十、二十五:满潮:6.12、17.48。干潮:11.36、24.00。小死讯

十一、二十六:满潮:7.00、18.36。干潮:12.24、0.48。小死讯 十二、二十七:满潮:7.48、19.24。干潮:1.36、13.12。中死讯 十三、二十八:满潮:8.36、20.12。干潮:2.24、14.00。中活汛 十四、二十九:满潮:9.24、21.00。干潮:3.12、14.48。大活汛 十五、三十:满潮:10.12、21.48。干潮:4.00、15.36。大活汛 潮汐的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 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 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 潮汐表编辑 潮汐预报表的简称。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

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农田景观格局演变规律分析 农田景观格局是人类及其环境空间分布差异的表现,是由人为干扰形成的,规模、形状、结构和质地各异,排列不同的农田景观要素共同作用的表现,是各种复杂的自然和社会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同时,农田景观格局也制约和影响着各种生态过程。农田斑块的大小、形状和廊道的构成将影响到农田内农作物和其他物种的丰度、分布、生产力及抗干扰能力。农田景观格局是包括干扰在内的一切生态过程作用于农田景观的结果。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不同农田生态学过程的作用结果也不同。因此,理解与把握农田景观格局演变的生态学规律和研究农田景规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相互关系对重建 农田景观格局、预测农田景观发展趋势和农田景观管理有重要意义。 1 农田景观演变过程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种植业生产的场地是农田,人类通过社会劳动,对原有自然生态系统演变过程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进行干预,从而获得适合农作物生长的耕地。作为农作物生产的农田还要有人类生产劳动对其景观过程的干预,这种干预必须符合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又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干预的有效性,一方面取决于人类对自然界景观演变规律的认识程度和干预手段的先进程度;另一方面又必然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这样就构成了农田景观过程的二重性。受农田景观过程二重性影响,农田生产规模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扩大,人类对农田景观过程的干预能力,是随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提高。农田景观格局演变集中体现了农田景观过程二重性的特点,在农田建设的初级阶段,农田景观格局明显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特征,随着人们生产技术的进步,农田景观格局更多的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在这样的过程下,农田景观格局大致经历了短期或定期零星农田、长期集中连片农田和配套集约化农田的发展历程。

景观格局分析过程

现在景观格局研究普遍采用Fragstats3.3软件计算格局指数,我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也使用了这一软件,期间也遇到不少问题,幸得高人指点和自己不断摸索(当时网上鲜有使用方法),终于把数据算出来了,现在把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与方法写出来,希望对后来者有些帮助,在写这个的过程中,参考了一些朋友的意见。 1 Fragstats33软件的下载 在goole搜索页面直接输入“Fragstats3.3”出来的第二个网址:点击“Fragstats3.3downloads” 或者打开连接: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32615101.html,/landeco/research/fragstats/downloads/fragstats_do wnloads.html直接下载 2 Fragstats 33软件的安装 如果你装了arcgis软件,那么Fragstats3.3可以直接使用。下载下来的文件解压缩后,双击 便可以使用,注意,要保证你的ArcGIS是运行的状态。 3环境变量的设置 打开软件后,看你的是“ARCGRID disabled”还是“ARCGRID enabled”,如果是后则,可以直接使用,如果是前者,学要设置环境变量。 步骤: 我的电脑->属性->高级->环境变量,在系统变量那里,新建,变量名为path,变量值为X:ESRIAV_GIS30ARCVIEWBIN32,X为Arcview安装所在的盘符。 或者是C:Program FilesArcGISBin,C为Arcview(应为ArcGIS????)安装所在的盘符,一般默认安装在C盘上。这样你的软件就能用了。 (1) Arc Grid created with Arc/Info. Note, to use Arc Grids you must have ArcView Spatial Analyst or ArcGIS installed on your computer and FRAGSTATS must have access to a certain .dll file found either in the ArcView Bin32 directory (for ArcView Spatial Analyst users) or the ArcGIS Bin directory (for ArcGIS users). Specifically, a path to the corresponding dll library file should be specified in the environmental settings under NT or Windows 2000 operating systems, or a path statement included in the autoexec.bat file, e.g., under Windows 98, as follows: Windows NT: You can add the necessary Path variable or edit the existing one via the Control panel - System Properties - Environment tab. Add a new variable or edit the existing Path variable in the system variables, not the user variables (this will require administrative privileges). Add the full path to the appropriate .dll file. If you are using ArcView Spatial Analyst, the required file is the avgridio.dll file and it is typically installed in the following path:

威海潮汐表

威海潮汐表 威海潮汐表(钓鱼人人手必备) 阴历日期 初一、十六:满潮:10.36、23.00。干潮:4.24、16.48。大活汛初二、十七:满潮:11.24、23.48。干潮:5.12、17.36。大活汛初三、十八:满潮; 12.12、24.36。干潮:6.00、18.24。最大活汛初四、十九:满潮:1.24、13.00。干潮:6.48、19.12。大活汛初五、二十:满潮: 2.12、13.48。干潮;7.36、20.00。大活汛初六、二十一:满潮:3.00、14.26。干潮:8.24、20.48。中活汛初七、二十二:满潮:3.48、15.24。干潮:9.12、21.36。中活汛初八、二十三:满潮:4.36、16.12。干潮:10.00、22.24。小死讯初九、二十四:满潮:5.24、17.00。干潮:10.48、23.12。最小死讯初十、二十五:满潮:6.12、17.48。干潮:11.36、24.00。小死讯十一、二十六:满潮:7.00、18.36。干潮:12.24、0.48。小死讯十二、二十七:满潮:7.48、19.24。干潮:1.36、13.12。中死讯十三、二十八:满潮:8.36、20.12。干潮:2.24、14.00。中活汛十四、二十九:满潮:9.24、21.00。干潮:3.12、14.48。大活汛十五、三十:满潮:10.12、21.48。干潮:4.00、15.36。大活汛潮汐的变化规律:

由于太阳与月亮对地球的引力作用,我国大部分沿海地区均有一昼夜各出现海水涨落两次的潮汐现象。每月的农历初一至初五(或农历十六至二十)为大潮汐(当地人称“大活汛”);农历初六至十二(或农历二十一至农历二十五)为小潮汐(当地人称“死汛”);而初九或二十四为最小潮(当地人称“死汛底”)。每天的潮汐时间均后延45分钟左右,如此周而复始 有个计算公式共,仅供大家参考。 满潮时间=(农历日—1或16)乘以0.8+10:32 干潮时间=满潮时间加或减6:12 潮汐表编辑 潮汐预报表的简称。它预报沿海某些地点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每天潮汐情况。在航运方面,有些水道和港湾须在高潮前后才能航行和进出港;在军事方面,有时为了选择有利的登陆地点和时间,就必须考虑和掌握潮汐的情况;在生产方面,沿海的渔业、水产养殖业、农业、盐业、资源开发、港口工程建设、测量、环境保护和潮汐发电等,都要掌握潮汐变化的规律。潮汐表就是为这些方面服务的。 中文名 潮汐预报表 外文名 Tidal prediction table 作用 预报沿海某些地点潮汐情况 服务行业 航运,军事,生产... 最早文献 《海涛志》 包括 主港逐日预报表,附港差比数等 目录 1简介 2文献来源 3港差比数 4潮汐信息 5简便算法 6潮汐时间 1简介编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