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简单效应SPSS编程

简单效应SPSS编程

简单效应SPSS编程
简单效应SPSS编程

被试内、被试间、混合实验设计简单效应分析

简单效应(simple effect)分析

简单效应(simple effect)分析通常是在作方差分析时存在交互效应的情况下的进一步分析。你需要在SPSS中编写syntax实现。

一、完全随机因素实验中简单效应得分析程序

假如一个两因素随机实验中,A因素有两个水平、B因素有三个水平,因变量是Y,检验B因素在A因素的两个水平上的简单效应分析。

TWO-FACTOR RANDOMIZED EXPERIMENT

SIMPLE EFFECTS.

DATA LIST FREE /A B Y.

BEGIN DATA

1 3 4

1 1 2

1 1 3

2 2 5

2 1 6

1 2 8

2 1 9

1 2 8

2 3 10

2 3 11

2 3 9

2 3 8

END DATA.

MANOVA y BY A(1,2) B(1,3)

/DESIGN

/DESIGN=A WITHIN B(1)

A WITHIN B(2)

A WITHIN B(3).

若A与B存在交互作用而进行的进一步分析(即简单效应分析)。同时你可以再加一个design: /DESIGN=B WITHIN A(1)

B WITHIN A(2).

自编数据试试

y A B

4.00 1.00 3.00

2.00 1.00 1.00

3.00 1.00 1.00

5.00 2.00 2.00

6.00 2.00 1.00

8.00 1.00 2.00

9.00 2.00 1.00

8.00 1.00 2.00

10.00 2.00 3.00

11.00 2.00 3.00

9.00 2.00 3.00

8.00 1.00 2.00

当然,你可也直接贴下述语句至syntax编辑框:

应会输出下述结果:

The default error term in MANOVA has been changed from WITHIN CELLS to WITHIN+RESIDUAL. Note that these are the same for all full factorial designs.

* * * * * * A n a l y s i s o f V a r i a n c e * * * * * *

12 cases accepted.

0 cases rejected because of out-of-range factor values.

0 cases rejected because of missing data.

6 non-empty cells.

3 designs will be processe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n a l y s i s o f V a r i a n c e -- design 1 * * * * * *

Tests of Significance for Y using UNIQUE sums of squares

Source of Variation SS DF MS F Sig of F

X1 15.00 1 15.00 9.00 .024

X2 6.46 2 3.23 1.94 .224

X1 BY X2 33.00 2 16.50 9.90 .013

(Model) 80.92 5 16.18 9.71 .008

(Total) 90.92 11 8.27

R-Squared = .890

Adjusted R-Squared = .79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n a l y s i s o f V a r i a n c e -- design 2 * * * * * *

Tests of Significance for Y using UNIQUE sums of squares

Source of Variation SS DF MS F Sig of F

WITHIN+RESIDUAL 16.46 8 2.06

X1 WITHIN X2(1) 25.00 1 25.00 12.15 .008

X1 WITHIN X2(2) 8.15 1 8.15 3.96 .082

X1 WITHIN X2(3) 43.74 1 43.74 21.26 .002

(Model) 74.46 3 24.82 12.06 .002

R-Squared = .819

Adjusted R-Squared = .75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 n a l y s i s o f V a r i a n c e -- design 3 * * * * * *

Tests of Significance for Y using UNIQUE sums of squares

Source of Variation SS DF MS F Sig of F

WITHIN+RESIDUAL 25.00 7 3.57

X2 WITHIN X1(1) 30.30 2 15.15 4.24 .062

X2 WITHIN X1(2) 35.58 2 17.79 4.98 .045

(Model) 65.92 4 16.48 4.61 .039

(Total) 90.92 11 8.27

R-Squared = .725

Adjusted R-Squared = .568

另外,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中的简单效应和简单简单效应的分析。

当实验设计中的因素多于两个时,做简单效应检验的前提仍然是,方差分析中发现了显著的两次交互作用。而当三因素完全随机实验中发现了显著的三次交互作用时,可以进一步作简单简单效应检验。也是DESIGN。/DESIGN=A WITHIN B(1) WITHIN C(1)

A WITHIN B(2) WITHIN C(2).

例如:

THREE-FACTOR RANDOMIZED EXPERIMENT

SIMPLE EFFECTS.

SIMPLE SIMPLE EFFECTS.

DATA LIST FREE /A B C Y. BEGIN DATA

1 3 1 4

1 1 1 2

1 1 1 3

2 2 1 5

2 1 1 6

1 2 2 8

2 1 2 9

1 2 2 8

2 3 2 10

2 3 2 11

……

2 3 2 9

2 3 2 8

END DATA.

MANOVA y BY A(1,2) B(1,3) C(1,2). /DESIGN

/DESIGN=A WITHIN B(1)

A WITHIN B(2)

A WITHIN B(3)

A WITHIN C(1)

A WITHIN C(2)

/DESIGN=A WITHIN B(1) WITHIN C(1)

A WITHIN B(2) WITHIN C(2).

二、被试内因素实验的简单效应分析程序

与完全随机实验的不同之处:需要加一个WITHIN关键词说明的WSDESIGN分命令。

假如一个两因素被试内实验中,A因素有两个水平、B因素有三个水平,因变量是Y,检验B因素在A因素的两个水平上的简单效应分析。

TWO-FACTOR REPEATED MEASURED EXPERIMENT ANOVA

SIMPLE EFFECTS.

DATA LIST FREE /A1B1 A1B2 A1B3 A2B1 A2B2 A2B3.

BEGIN DATA

3 4 5 4 8 12

6 6

7 5 9 13

4 4

5 3 8 12

3 2 2 3 7 11

END DATA.

MANOVA A1B1 A1B2 A1B3 A2B1 A2B2 A2B3

/WSFACTORS=A(2)B(3)

/WSDESIGN=A WITHIN B(1)

A WITHIN B(2)

A WITHIN B(3).

三、混合因素实验的简单效应分析

一个两因素混合实验中,简单效应检验中既包括被试内因素,有包括被试间因素,这是需要用关键词MWITHIN代替WITHIN去做简单效应检验。

例如,一个两因素混合实验中,A因素是被试间因素,B因素是被试内因素,当要求A因素在B1水平上的简单效应检验时,程序有两处说明:

1.被试间因素A应写在DESIGN分命令中。/DESIGN=A

2.B1水平应写在WSDESIGN分命令中,跟在MWITHIN之后。/WSDESIGN=MWIRHIN B(1)

两个命令和起来:

/DESIGN=A

/WSDESIGN=MWITHIN B(1)

这样可以检验到“混合”简单效应。

当要求B因素在A1水平上的简单效应检验时,

/WSDESIGN=B

/DESIGN=MWITHIN A(1)

一个两因素混合实验中,A因素是被试间因素,有两个水平,B因素是被试内因素,有三个水平,要求做B因素在A的两个水平上的简单效应检验,程序如下:

TWO-FACTOR MIXED EXPERIMENT ANOVA

SIMPLE EFFECTS.

SIMPLE SIMPLE EFFECTS.

DATA LIST FREE /A B1 B2 B3.

BEGIN DATA

1 3 3 4

1 1 3 2

1 6 1 3

2 5 1 5

2 4 4 6

1 2 9 8

2 1 7 9

1 4 6 8

2 3 2 10

2 3 3 11

……

2 9 5 9

2 3 2 8

END DATA.

MANOVA B1 B2 B3 BY A(1,2).

/WSFACTORS=B(3)

/WSDESIGN

/DESIGN

/WSDESIGN=B

/DESIGN=MWITHIN A(1) MWITHIN A(2).

要求做另一个方向的简单效应检验,做A因素在B的三个水平的简单效应检验时,MWITHIN关键词应被移动到WSDESIGN分命令。程序如下:

TWO-FACTOR MIXED EXPERIMENT ANOVA

SIMPLE EFFECTS.

SIMPLE SIMPLE EFFECTS.

DATA LIST FREE /A B1 B2 B3.

BEGIN DATA

1 3 3 4

1 1 3 2

1 6 1 3

2 5 1 5

2 4 4 6

1 2 9 8

2 1 7 9

1 4 6 8

2 3 2 10

2 3 3 11

……

2 9 5 9

2 3 2 8

END DATA.

MANOVA B1 B2 B3 BY A(1,2).

/WSFACTORS=B(3)

/WSDESIGN

/DESIGN

/WSDESIGN=MWITHINB(1) MWITHINB(2) MWITHIN B(3) /DESIGN= A.

总结:

被试内:WSDESIGN WITHIN

被试间:DESIGN WITHIN

混合:MWITHIN

研究变量的主效应与交互效应

在多因素实验研究中,主效应就是在考察一个变量是否会对因变量的变化发生影响的时候,

不考虑其他研究变量的变化,或者说将其他变量的变化效应平均掉。换句话说,就是其他研

究变量都不变化的情况下,单独考察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变化效应。

交互效应,则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自变量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共同对因变量的变化发生影响。换句话说,如果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会因另一个自变量的水平不同而

有所不同,则我们说这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交互效应。

在析因实验(多因素实验)中,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的主要目标是考察自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是否显著。一个自变量的主效应显著,意味着该自变量的各个水平在其它自变量

的所有水平上的平均数存在差异;否则,就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比如,在自变量A和自变量

B构成的2×2析因设计中,如果A的主效应显著,那就意味着A1在B1和B2水平下的平均

数与A2在B1和B2水平下的平均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变量间的交互效应则是指一个因子的

效应依赖于另一个因子的不同水平。

在析因设计中,方差分析直接给出自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是否显著的结果,多数研究者

也依次判定自变量的作用是否明显、这些自变量的作用是否相互依赖。事实上,自变量的主

效应与交互效应的评估并非这么简单,它们存在关联性,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就以

两个自变量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来分析。当交互效应不显著的时候,两个自变量相互独立,

我们可以直接从其主效应是否显著来评估自变量对因变量的作用大小;当两个自变量间的交

互效应显著时,就不能简单地从主效应是否显著直接得出结论了。我们现在以交互效应显著

为前提,来区分自变量A的主效应是否显著的三种情况:

第一,交互效应显著,A的主效应也显著,而且主效应方向与简单效应方向一致,如图2-5中的b图就属于这类情况。这种情况下,在自变量B的两个水平上,自变量A从A1到A2的变化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只是变化幅度不一致。这里的交互效应掩盖了自变量A在自变量B不同水平上的效应量的差异。很明显,在B1上平上,A的效应量大于其在B2水平上的效应量。

第二,交互效应显著,A的主效应也显著,这时A的效应方向可能会被交互效应歪曲。比如图2-5中的a图、d图都属于这类情况。在a图中,A的变化在B1的水平上引起了因变量的显著变化,但在B2水平上却未引起因变量的变化,这就是说A的变化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会引起因变量的变化的,它依赖于自变量B的水平;在d图中,虽然A的变化在B的两个水平上都引起了因变量的明显变化,但是变化的方向正好相反,从其主效应看,A的水平提高可以促进因变量分数的提高,但实际情况是,当A在B1水平上提高时,反而会导致因变量分数的下降。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显著的交互效应掩盖或歪曲了自变量A的作用机制:它在B的不同水平上效应量是不同的。

第三,交互效应显著,A的主效应却不显著,实际上是交互效应掩盖了A的效应,如图2-5中的c、e、f图都属于这种情况。我们从这些图示中可以明显看到A的效应,但方差分析结果却会显示A的主效应不显著,这是因为A在B的两个水平上的效应方向相反,计算A 的主效应时A1和A2的差异量被掩盖在了平均过程中。

那么,如何依据自变量主效应和其与其它自变量的交互效应来进行结果分析呢?这一点很简

单:当方差分析结果显示A的主效应及A与其它自变量的交互效应都不显著时,则说明A 的效应真的不明显;当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A的主效应不显著但A与其它自变量的交互效应显著时,则说明A其实是对因变量有明显作用的,即A的效应其实是存在的,只不过其效应的大小和方向依赖于其它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上述分析提醒我们,在说明方差分析结果时你要特别注意,如果因子间的交互效应达到了显著性水平,那么自变量的效应有可能会被歪曲或掩盖,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地依据其主效应是否显著来判断它是否对因变量有影响,而是要进行简单效应检验,分别考察其在其它自变量不同水平上的变化情况。否则,可能会得到错误结论。应该记住,一个因子的主效应是对其在另外一个因子所有不同水平下观测分数的平均而得到的,而这种平均的结果可能很难准确地反映每种具体实验处理的效应。

“总之,交互效应可能会掩盖或歪曲两个因子中任何一个因子的主效应。因此,只要是交互效应达到了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你在就主效应问题作出结论前都要仔细考察具体的数据变化。”

参考资料:舒华.心理与教育研究中的多因素实验设计.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精选文档

s p s s的数据分析案例 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 析能够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 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和%,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16 59 17 11 18 9 19 27 20 2 .4 .4 21 1 .2 .2 Tot al 474 上 表及其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 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和受教育水平上的总体分布状况后,我们还需要对数据中的其他变量特征有更为精确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基本描述统计的方法来实现。下面就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它们的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能够 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5.6%和54.4%,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14 6 1.3 1.3 52.5 15 116 24.5 24.5 77.0 16 59 12.4 12.4 89.5 17 11 2.3 2.3 91.8 18 9 1.9 1.9 93.7 19 27 5.7 5.7 99.4 20 2 .4 .4 99.8 21 1 .2 .2 100.0 Tot 474 100.0 100.0 al 上表及其 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40.1%,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24.5%。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和受教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例子

SPSS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的应用例子 2002年16家上市公司4项指标的数据[5]见表2,定量综合赢利能力分析如下: 第一,将EXCEL中的原始数据导入到SPSS软件中; 【1】“分析”|“描述统计”|“描述”。 【2】弹出“描述统计”对话框,首先将准备标准化的变量移入变量组中,此时,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勾选“将标准化得分另存为变量”,最后点击确定。 【3】返回SPSS的“数据视图”,此时就可以看到新增了标准化后数据的字段。

数据标准化主要功能就是消除变量间的量纲关系,从而使数据具有可比性,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百分制的变量与一个5分值的变量在一起怎么比较?只有通过数据标准化,都把它们标准到同一个标准时才具有可比性,一般标准化采用的是Z标准化,即均值为0,方差为1,当然也有其他标准化,比如0--1标准化等等,可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进行选择,这里介绍怎么进行数据的Z标准化。 所的结论: 标准化后的所有指标数据。 注意: SPSS 在调用Factor Analyze 过程进行分析时, SPSS 会自动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 所以在得到计算结果后的变量都是指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变量, 但SPSS 并不直接给出标准化后的数据, 如需要得到标准化数据, 则需调用Descriptives 过程进行计算。 factor过程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判定略)。 【1】“分析”|“降维”|“因子分析”选项卡,将要进行分析的变量选入“变量”列表;

【2】设置“描述”,勾选“原始分析结果”和“KMO与Bartlett球形度检验”复选框; 【3】设置“抽取”,勾选“碎石图”复选框; 【4】设置“旋转”,勾选“最大方差法”复选框; 【5】设置“得分”,勾选“保存为变量”和“因子得分系数”复选框; 【6】查看分析结果。 所做工作: a.查看KMO和Bartlett 的检验 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 Bartlett 球度度检验的Sig值越小于显著水平0.05,越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 所的结论: 符合因子分析的条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并进一步完成主成分分析。 注意: 1.KMO(Kaiser-Meyer-Olkin) KMO统计量是取值在0和1之间。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远远大于偏相关系数平方和时,KMO值接近1.KMO值越接近于1,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强,原有变量越适合作因子分析;当所有变量间的简单相关系数平方和接近0时,KMO值接近0.KMO值越接近于0,意味着变量间的相关性越弱,原有变量越不适合作因子分析。 Kaiser给出了常用的kmo度量标准: 0.9以上表示非常适合;0.8表示适合;0.7表示一般; 0.6表示不太适合;0.5以下表示极不适合。 2.Bartlett 球度检验: 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的统计量是根据相关系数矩阵的行列式得到的,如果该值较大,且其对应的相伴概率值小于用户心中的显著性水平,那么应该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不可能是单位阵,即原始变量之间存在相关性,适合于做主成份分析;相反,如果该统计量比较小,且其相对应的相伴概率大于显著性水平,则不能拒绝零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可能是单位阵,不宜于做因子分析。 Bartlett 球度检验的原假设为相关系数矩阵为单位矩阵,Sig值为0.001小于显著水平0.05,因此拒绝原假设,说明变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适合做因子分析。 所做工作: b. 全部解释方差或者解释的总方差(Total Variance Explained)

SPSS大数据案例分析实施报告

SPSS数据案例分析 目录 _Toc438655006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2) 1.1构建研究模型 (2) 1.2研究变量及定义 (2) 1.3研究假设 (2) 1.4变量操作化定义 (2) 1.5问卷设计 (2) 二.实证研究 (2) 2.1基础数据分析 (2) 2.2频数分布及相关统计量 (2) 2.3相关分析 (2) 2.4回归分析 (2) 2.5假设检验 (2)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1.1构建研究模型 我们知道效用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行为意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模型中的性别、年龄、经验与自愿性等四个控制变量,通常都是作为控制变量来观察他们对采用因素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目前手机APP 广告的使用人群年龄相对比较年轻,而且年龄特征分布高度集中,年龄在30 岁以下的人群占到70%以上,因此本研究考虑性别了这一变量,同时根据手机APP 广告用户的特性,加入了手机流量作为控制变量,去观察它们对外部变量与点击意愿之间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 在本研究中,主要把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作为两个不同的研究变量,对于调节变量感知风险来说,它是直接影响了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二者的关系;而控制变量性别、手机流量这些变量是对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和社会影响与点击意愿直接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手机APP 广告的特点对UTAUT 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1.3研究假设 (1) 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点击意向的关系 H1:用户的广告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2:用户的APP 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3: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正相关 (2)感知风险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的关系 H4: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负相关 H5:性别,手机流量对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第一章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1.1.2 定义变量 1.1.3 输入数据 1.1.4 保存数据 1.2 数据的预分析 1.2.1 数据的简单描述 1.2.2 绘制直方图 1.3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1.4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4.1 保存文件 1.4.2 导出分析结果 希望了解SPSS 10.0版具体情况的朋友请参见本网站的SPSS 10.0版抢鲜报道。 例1.1 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如下, 问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卫统第三版例4.8)? 患者: 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健康人: 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解题流程如下:

1.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以防断电。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 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下面就按这几步依次讲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 请将鼠标在上图中的各处停留,很快就会弹出相应部位的名称。 请注意窗口顶部显示为“SPSS for Windows Data Editor”,表明现在所看到的是SPSS的数据管理窗口。这是一个典型的Windows软件界面,有菜单栏、

【精品管理学】spss因子分析案例 共(13页)

[例11-1]下表资料为25名健康人的7项生化检验结果,7项生化检验指标依次命名为X1至X7,请对该资料进行因子分析。

图 ???对话框(图框。 图 钮返回 图11.3?描述性指标选择对话框 ???点击Extraction...钮,弹出FactorAnalysis:Extraction对话框(图11.4),系统提供如下因子提取方法: 图11.4?因子提取方法选择对话框 ???Principalcomponents:主成分分析法;

???Unweightedleastsquares:未加权最小平方法; ???Generalizedleastsquares:综合最小平方法; ???Maximumlikelihood:极大似然估计法; ???Principalaxisfactoring:主轴因子法; ???Alphafactoring:α因子法; ???对话框。 ???5种因图 ???旋转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简单结构,以帮助我们解释因子。本例选正交旋转法,之后点击Continue钮返回FactorAnalysis对话框。 ???点击Scores...钮,弹出弹出FactorAnalysis:Scores对话框(图11.6),系统提供3种估计因子得分系数的方法,本例选Regression(回归因子得分),之后点击Continue钮返回FactorAnalysis对话框,再点击OK钮即完成分析。

图11.6?估计因子分方法对话框? ?11.2.3?结果解释 ??在输出结果窗口中将看到如下统计数据: ??系统首先输出各变量的均数(Mean)与标准差(StdDev),并显示共有25例观察单位进入分析;接着输出相关系数矩阵(CorrelationMatrix),经Bartlett检验表明:Bartlett值=326.28484,P<0.0001,即相关矩阵不是一个单位矩阵,故考虑进行因子分析。 好。今KMO值 NumberofCases?=?????25 CorrelationMatrix: X1???????X2???????X3???????X4???????X5???????X6???????X7 X1????????1.00000 X2?????????.58026??1.00000

SPSS相关分析案例讲解

相关分析 一、两个变量的相关分析:Bivariate 1.相关系数的含义 相关分析是研究变量间密切程度的一种常用统计方法。相关系数是描述相关关系强弱程度和方向的统计量,通常用r 表示。 ①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即:–1≤r ≤ 1。 ②计算结果,若r 为正,则表明两变量为正相关;若r 为负,则表明两变量为负相关。 ③相关系数r 的数值越接近于1(–1或+1),表示相关系数越强;越接近于0,表示相关系数越弱。如果r=1或–1,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直线性相关。如果=0,则表示两个现象完全不相关(不是直线相关)。 ④3.0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 析能够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 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45.6%和54.4%,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上表及其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40.1%,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24.5%。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 和受教育水平上的总体分布状况后,我们还需要对数据中的其他变量特征有更为精确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基本描述统计的方法来实现。下面就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它们的均值、标准差、片度峰度等数据,以进一步把我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Descriptive Ststistics

SPSS数据案例分析

SPSS数据案例分析 目录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构建研究模型 我们知道效用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行为意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模型中的性别、年龄、经验与自愿性等四个控制变量,通常都是作为控制变量来观察他们对采用因素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目前手机APP 广告的使用人群年龄相对比较年轻,而且年龄特征分布高度集中,年龄在30 岁以下的人群占到70%以上,因此本研究考虑性别了这一变量,同时根据手机APP 广告用户的特性,加入了手机流量作为控制变量,去观察它们对外部变量与点击意愿之间的关系是否有显着影响。 在本研究中,主要把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作为两个不同的研究变量,对于调节变量感知风险来说,它是直接影响了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二者的关系;而控制变量性别、手机流量这些变量是对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和社会影响与点击意愿直接的关系是否有显着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手机APP 广告的特点对UTAUT 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研究变量及定义

研究假设 (1) 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点击意向的关系 H1:用户的广告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2:用户的APP 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3: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正相关 (2)感知风险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的关系 H4: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负相关 H5:性别,手机流量对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没有显着影响 变量操作化定义 ?广告效用期望:广告对我了解某品牌来说很有用 ?APP 效用期望:使用APP 能够让我了解到多方面的信息 ?社会影响:身边的人都在使用手机APP 广告,所以我也要使用 ?感知风险:在点击手机APP 广告时,我担心我的个人隐私安全得不到保护?感知隐私安全重要性:确保点击手机APP 广告是安全的,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使用意向:我愿意把手机APP 广告推荐给我周围的人 问卷设计 1.使用APP 能够让我了解到多方面的信息[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不同意?????○?1???○?2???○?3???○?4???○?5??很同意 2.广告对我了解某品牌来说很有用[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不同意?????○?1???○?2???○?3???○?4???○?5??很同意 3.身边的人都在使用手机APP 广告,所以我也要使用[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不同意?????○?1???○?2???○?3???○?4???○?5??很同意 4.在点击手机APP 广告时,我担心我的个人隐私安全得不到保护[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不同意?????○?1???○?2???○?3???○?4???○?5??很同意 5.确保点击手机APP 广告是安全的,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单选题] [必答题] ???很不同意?????○?1???○?2???○?3???○?4???○?5??很同意 6.我愿意把手机APP 广告推荐给我周围的人[单选题] [必答题]

SPSS操作实例-重复测量

1 重复测方差分析实例操作 分析过程 1.数据格式 2.软件实验步骤 3.结果解释与描述 原始数据 group t0 t1 t2 t3 group t0 t1 t2 t3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1 0

1.1 数据格式 1.2 软件实验步骤

些处的描述过程输出无标准差, group=2时可用Analyze\ Explorer过程实现描述, group=3时可用Analyze→General Lineal Model→Multivariate去实现描述。 1.3 结果解释与描述 表1 有无合并症患者LC含量(s x ) 例数 重复测量时间 麻醉前麻醉后20分钟电切手术30分钟手术结束时 无合并症42 ±±±±有合并症18 ±±±± 统计描述可以通过Analyze\ Explorer过程实现,该过程较简单不赘述。

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张文彤P37 也就是说,在分析时,我们首先要判断,重复测量的不同时间点之间的结果是否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进行球形检验,即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 。 如果P<,不符合 Huynh-Feldt 条件,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存在相关性,不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需要进行多变量方差分析。以多元检验结果为准。 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张文彤P41 如果P> ,符合Huynh-Feldt 条件,说明重复测量数据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可按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处理。 统计分析教程.(高级篇)张文彤P40 Table 2 Mauchly's Test of Sphericity Within Subjects Effect Mauchly's W Approx. Chi-Square df Sig. Epsilon a Greenhouse-G eisser Huynh-Feldt Lower-b ound Time 5 .000

SPSS数据案例分析

SPSS数据案例分析 目录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2) 1.1构建研究模型 (2) 1.2研究变量及定义 (2) 1.3研究假设 (3) 1.4变量操作化定义 (3) 1.5问卷设计 (3) 二.实证研究 (5) 2.1基础数据分析 (5) 2.2频数分布及相关统计量 (5) 2.3相关分析 (7) 2.4回归分析 (8) 2.5假设检验 (10)

一.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模型构建 1.1构建研究模型 我们知道效用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对行为意愿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模型中的性别、年龄、经验与自愿性等四个控制变量,通常都是作为控制变量来观察他们对采用因素与使用意向之间的关系的影响。因此,目前手机APP 广告的使用人群年龄相对比较年轻,而且年龄特征分布高度集中,年龄在30 岁以下的人群占到70%以上,因此本研究考虑性别了这一变量,同时根据手机APP 广告用户的特性,加入了手机流量作为控制变量,去观察它们对外部变量与点击意愿之间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 在本研究中,主要把调节变量和控制变量作为两个不同的研究变量,对于调节变量感知风险来说,它是直接影响了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二者的关系;而控制变量性别、手机流量这些变量是对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和社会影响与点击意愿直接的关系是否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根据手机APP 广告的特点对UTAUT 模型进行扩展,构建了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模型。 1.2研究变量及定义

1.3研究假设 (1) 广告效用期望、APP 效用期望、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点击意向的关系 H1:用户的广告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2:用户的APP 效用期望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正相关 H3:社会影响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正相关 (2)感知风险与点击手机APP 广告意愿的关系 H4:感知风险与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负相关 H5:性别,手机流量对手机APP 广告点击意愿没有显著影响 1.4变量操作化定义 广告效用期望:广告对我了解某品牌来说很有用 APP 效用期望:使用APP 能够让我了解到多方面的信息 社会影响:身边的人都在使用手机APP 广告,所以我也要使用 感知风险:在点击手机APP 广告时,我担心我的个人隐私安全得不到保护 感知隐私安全重要性:确保点击手机APP 广告是安全的,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 使用意向:我愿意把手机APP 广告推荐给我周围的人 1.5问卷设计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s p s s的数据分析案例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关于某公司474 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 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 (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 (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资),salary (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 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 数据分析 1、 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能够了解变 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 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 下: Gender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和%,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上表及其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和受教育水平 上的总体分布状况后,我们还需要对数据中的其他变量特征有更为精确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基本描述统计的方法来实现。下面就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它们的均值、标准差、片度峰度等数据,以进一步把我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Descriptive Ststistics

SPSS简单数据分析

量表(或问卷)编制中的SPSS应用 所谓量表(或问卷)编制就是将初步设计的问卷(或者其他人的问卷),通过预试获得数据,在数据的基础上对问卷中的每个题进行系统、标准的分析,最后确定是否需要将此题剔除,或者保留在问卷中。最后形成一个信效度较好的问卷。 举例量表(或问卷):青少年偏差行为问卷 一、我们建立一个SAV文件(SPSS数据文件),把预试中得到的结果输入到数据文件中。 二、通过升、降序等方式剔除异常数据。 次数分布 sav、txt、excel 三、先对问卷中的反向题进行处理(本问卷没有设计反向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根据操作图示,并参阅其他资料先行学习) 所谓反向题是指:问卷中常有反向计分的题项,以李克特5点量表而言,正向题的题项通常给予1、2、3、4、5分,而反向题的题项计分时,便要给予5、4、3、2、1分;以4点量表而言,正向题通常给予1、2、3、4分,而反向题计分时则分别要给予4、3、2、1分。因此,我们在这一阶段要将题项计分的方式化为一致。本青少年偏差行为问卷是一个5点量表,正向题的题项是给予1、2、3、4、5分,如果有反向题(当然实际上本问卷没有)则本来的实际计分为5、4、3、2、1分,需要进行转化,具体计分的转换情形为: 5——1 4——2 3——3 2——4 1——5 这样就和正向题保持一致了。 spss操作如下:

四、计算量表的总分total,并剔除异常数据 五、进行项目分析 (一)题总相关的计算:使用皮尔逊积差相关(一般要求达0.4以上) (二)计算题项区分度:使用高低分组T检验(独立样本),假设检验要达到显著水平。

1、进行高低分组 (1)对记录进行排序,找到高低分组的临界分数点。(一般为27%或者33%) 32 62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s p s s的数据分析案例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关于某公司474 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 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 (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 (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资),salary (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 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 数据分析 1、 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能够了解变 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 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 下: Gender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和%,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上表及其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和受教育水平 上的总体分布状况后,我们还需要对数据中的其他变量特征有更为精确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基本描述统计的方法来实现。下面就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它们的均值、标准差、片度峰度等数据,以进一步把我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Descriptive Ststistics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s p s s的数据分析案例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 一、 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 (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 (职务等级),salbegin (起始工资),salary (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 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 数据分析 1、 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能够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 (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 析,结果如下: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和%,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上表及其直方图说明,被调查的474名职工中,受过12年教育的职工是该组频数最高的,为190人,占总人数的%,其次为15年,共有116人,占中人数的%。且接受过高于20年的教育的人数只有1人,比例很低。 2、描述统计分析。再通过简单的频数统计分析了解了职工在性别和受教 育水平上的总体分布状况后,我们还需要对数据中的其他变量特征有更为精确的认识,这就需要通过计算基本描述统计的方法来实现。下面就对各个变量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得到它们的均值、标准差、片度峰度等数据,以进一步把我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Descriptive Ststistics

spss的数据分析案例

s p s s的数据分析案例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关于某公司474名职工综合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一、数据介绍: 本次分析的数据为某公司474名职工状况统计表,其中共包含十一变量,分别是:id(职工编号),gender(性别),bdate(出生日期),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jobcat(职务等级),salbegin(起始工资),salary(现工资),jobtime(本单位工作经历<月>),prevexp(以前工作经历<月>),minority(民族类型),age(年龄)。通过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变量进行频数分析、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相关分析、以了解该公司职工上述方面的综合状况,并分析个变量的分布特点及相互间的关系。 二、数据分析 1、频数分析。基本的统计分析往往从频数分析开始。通过频数分析能 够了解变量的取值状况,对把握数据的分布特征非常有用。此次分析利用了某公司474名职工基本状况的统计数据表,在gender(性别)、edcu(受教育水平程度)、不同的状况下的频数分析,从而了解该公司职工的男女职工数量、受教育状况的基本分布。 Statistics 首先,对该公司的男女性别分布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

上表说明,在该公司的474名职工中,有216名女性,258名男性,男女比例分别为%和%,该公司职工男女数量差距不大,男性略多于女性。 其次对原有数据中的受教育程度进行频数分析,结果如下表: Educational Level (years) Freque ncy Percen t Valid Percent Cumulati ve Percent Val id 8 53 12190 146 15116 1659 1711 189 1927 202.4.4 211.2.2 Tot al 474

SPSS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第一章 SPSS概览--数据分析实例详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1.1.2 定义变量 1.1.3 输入数据 1.1.4 保存数据 1.2 数据的预分析 1.2.1 数据的简单描述 1.2.2 绘制直方图 1.3 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1.4 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1.4.1 保存文件 1.4.2 导出分析结果 欢迎加入SPSS使用者的行列,首先祝贺你选择了权威统计软件中界面最为友好,使用最为方便的SPSS来完成自己的工作。由于该软件极为易学易用(当然还至少要有不太高的英语水平),我们准备在课程安排上做一个新的尝试,即不急于介绍它的界面,而是先从一个数据分析实例入手:当你将这个例题做完,SPSS的基本使用方法也就已经被你掌握了。从下一章开始,我们再详细介绍SPSS各个模块的精确用法。 我们教学时是以SPSS 10.0版为蓝本讲述的--什么?你还在用7.0版!那好,由于10.0版在数据管理的界面操作上和以前版本有较大区别,本章我们将特别照顾一下老版本,在数据管理界面操作上将按9.0及以前版本的情况讲述,但具体的统计分析功能则按10.0版本讲述。没关系,基本操作是完全一样的。好,说了这么多废话,等急了吧,就让我们开始吧! 希望了解SPSS 10.0版具体情况的朋友请参见本网站的SPSS 10.0版抢鲜报道。 例1.1 某克山病区测得11例克山病患者与13名健康人的血磷值(mmol/L)如下, 问该地急性克山病患者与健康人的血磷值是否不同(卫统第三版例4.8)? 患者: 0.84 1.05 1.20 1.20 1.39 1.53 1.67 1.80 1.87 2.07 2.11 健康人: 0.54 0.64 0.64 0.75 0.76 0.81 1.16 1.20 1.34 1.35 1.48 1.56 1.87 让我们把要做的事情理理顺:首先要做的肯定是打开计算机(废话),然后进入瘟98或瘟2000(还是废话,以下省去废话2万字),在进入SPSS后,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1.将数据输入SPSS,并存盘以防断电。 2.进行必要的预分析(分布图、均数标准差的描述等),以确定应采用的检验方法。 3.按题目要求进行统计分析。 4.保存和导出分析结果。 下面就按这几步依次讲解。 §1.1 数据的输入和保存 1.1.1 SPSS的界面 当打开SPSS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界面如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