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方言趣谈

方言趣谈

方言趣谈
方言趣谈

方言趣谈

2013年2月22日解放日报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众多,可谓世界一绝。全国书同文,然语不同音。

戊戌时期,光绪皇帝召见梁启超,梁启超的粤方言将“考”说成“好”,把“高”说成“苟”,光绪皇帝听不明白,彼此不能达意。据说光绪皇帝原本准备重用这位25岁维新新锐,擢为侍从之臣,然因难懂广东方言,仅赏六品顶戴,叫他去办大学堂译书局,也算“专业对口”“才尽其用”。

1949年后,一次政协会上,竺可桢先生发言因绍兴口音浓重,大家听不懂,只好请人翻译。竺先生慨曰:“我说英语能够走遍世界,我说中国话却走不出家乡!”

1937年9月,斯诺夫人从延安去黄陵,中央保卫局给她派的“特务员”乃是来自江西的老红军,一口难懂赣语,“h”念成“f”,软音读作硬音,陕西农民听不懂他连珠炮似的南方话,反而得由外国女士来当翻译,真不知谁为中国人。

沈从文长期居京,然乡音难改,湘西味儿特重。“文革”结束后,沈从文赴美讲学,其连襟、汉学家傅汉思教授当翻译,常有听不懂之处,只好按自己的理解“自行”转译。沈从文另一连襟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周有光先生,一次他对小姨妹张兆和说:“从文的话我有两成听不懂。”不料,与沈从文一起生活半个世纪的张兆和答道:“我只有一成听不懂!”

20世纪20年代,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执教,学生听课并不踊跃,语言是一大障碍。起初,选鲁迅课的学生相当多,旁听的也不少。可鲁迅满口绍兴普通话,粤籍生实在听不懂,听众便渐渐稀下来。“原来挤得座无虚席的现象,也渐渐变成寥寥可数的冷落现象了。”当时国语尚未普及,江浙川湘鄂粤各省教授各讲各的方言,很妨碍交流。上海的暨南大学,“同学要跟教授说话,先以国语,国语不达意,则改用上海话,如上海话又不适用,那么只好各说各的了。”好在学生适应能力强,无论教授讲什么方言,一个月下来,大致都能听懂,只是最初的一个月,苦了学生要艰难“适应”。

20世纪初,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离职回国,纽约市商会为他设宴饯行,汉学家夏德教授做翻译。夏德先生身为哥伦比亚大学中文教授,亦不便推辞。然而当这位总领事起身致辞,夏德教授大为恐慌,因为总领事说的是福州话,他一句都听不懂。夏德教授又不能向商会方面解释中国方言太多,他一句也听不懂,于是装出洗耳恭听的样子,默不作声,大记笔记。当领事说完,夏德教授起立用英语译曰:我这次离纽返国,心里充满一喜一悲的矛盾。喜的是即将重返祖国,能见久违亲人;悲的是与纽约诸新交旧识从此握别……如此这般,情文并茂。当他“译”完,全场热情洋溢,掌声如雷。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夏德教授将这事讲给他听,胡适厥倒,直至晚年记忆仍新。唐德刚先生认为这一类的笑话太多,中西方都有,好事者如收集之,可编出一部真实的《笑林广记》,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趣事,甚值一做。

不过,方言也有相当的好处,有时甚至救命。粤人龚楚参加南昌起义,南下潮汕途中,于江西瑞金附近的周家排被国民党军抓获。此时,双方主力已经接战,鏖战正酣,国军营长下令将抓获的3个敌俘“拖到后面通通枪毙”。龚楚此时,不自觉地感叹道:“唉!想唔到我呢条命今日死乡呢处!”这些话是用粤语讲的。那营长一听,忙叫道:“把那个高佬拖回来!”原来营长也是广东人。接下来,国军营长与龚楚用家乡话一番对答,居然认了老乡,先松绑,再给3块银洋,要他随副官伙夫先行后撤。

西安事变后,潼关至西安不通客车,东北军、西北军与中央军处于敌对状态。王炳南的德籍妻子王安娜博士,虽然长着张洋脸,却操一口陕西话,提一只睡着新生婴儿的篮子,对潼关车站的司机与军警说,丈夫生病,亟须她回去,居然得到额外放行,只是警告她要当心

前面的东北军。一口陕语,居然可过封锁线。

改革开放以后,粤省得地理之便、占先行之利,“想发财,上广东”,一时了得。于是,那十来年粤语很吃香。“洒洒水啦”“毛毛雨啦”(均为“小意思”)“炖母鸡啦”(对不起),到处可闻。火车上、机场里,广东人的声音特响,自我感觉也特好。近日得知,粤语当时还存“夺嫡”之心哩!粤港民间长期流传着一种说法:民国初年审定“国音”,粤音仅以一票之差落败于京音。这一本无依据的传言居然还“闯”进学术圈,得到某些港籍语言学者的附和。从社会学角度,这种“一票之差的惋惜”当然隐含了方言优越感。

各地方言土语,有时好笑,有时增趣,有时则会让你陷入意想不到的尴尬中,有时则能排忧解难、逢凶化吉。当然,入乡随俗,无论到哪里,最好学上一两句当地代表性方言,以备不时之需。

(摘自《文史博览》2013年第1期)

山丹方言趣谈

人文山丹 山丹方言趣谈 山丹一中赵琼 山丹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西北次方言区秦陇语群。山丹方言具有语音系统清晰、方言词汇丰富等特点。随着文化教育的逐步普及和社会交流的日渐深广,山丹方言正在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作为区域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不妨对它来一番趣味性的审视。 山丹方言的声韵调系统是很严整的,也就是说与普通话相比,有很强的规律性。从声母方面来说,山丹话与普通话相比,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sh、r与u及u打头的韵母相拼时变成了f、v。如"叔、书、耍、刷、拴、甩、说、顺"在山丹话里都变成了f声母,"如、入、儒、软、弱、绒、锐、润"也都变成了v声母(普通话没有这个声母)。山丹人有时把人名字里的"顺"、"儒"错写成"奋"、"武",因为在山丹这是同音字。学习普通话时除了要学会shu、ru之类的发音外,还要注意区别哪些字该读shu、ru,哪些字该读fu、wu。有人把舒服(shūfu)、粉刷(fěnshuā)读成shūshu、shǔnshuā,这就错了。还有一个人给同学主持婚礼,把人家夫妇(fūfù),说成了shūshù,这就更不应该了。山丹话声母中有古音遗存现象。如"街芥解戒角,敲腔,项杏瞎下巷鞋涎咸"这三组字,在山丹方言中分别为g、k、h声母,而在普通话中则是j、q、x声母。音韵学上讲现代j、q、x声母来源于古代的g、k、h和z、c、s,这一点正好在山丹话中找到了例证。

山丹话在语音方面还有一些特点,比如有"儿尾"、"子尾"而无儿化韵的特点,轻声词较多的特点等,此处恕不赘述。 在词汇方面,山丹话属于北方话,也就是说处在普通话的基础方言区,所以与普通话的差异不是很大。但是作为西北方言,尤其是人口渊源较为复杂的边远地区方言,其词汇系统也还是很值得研究玩味的。 歇后语是方言土语中的一座宝库,其中也不乏闪光的珍珠。如:拿上麻秆子打狼呢--一家怕一家;借上人家的娃娃赌咒呢--不害心疼;道士拾了个狗卵子--撂也不是了,吃也不是了;端上筛子饮驴--给驴尽心呢;狗皮袖盖子--不是上排场的东西;狗戴凉帽子--照人行事;天窗里吊苜蓿--哄得老牛害相思。这些语言里充满着先民们的睿智和幽默,有着深厚的生活底蕴。 谚语中的深刻哲理也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精髓。如:你有你的千条计,我有我的老主意;老手旧胳膊,一个顶十个;跟好鬼,喝好水,跟的个邋遢鬼,喝的是烂恶水;人情不是债,提上锅儿卖;人颠(轻佻癫狂)没好事,驴颠没草吃;活的给一口,强如死了献一斗。这些话语常常出现于一些长者的口里,作为平时讲理说事的重要理据,并且往往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农事生产等方面的谚语更是数不胜数,一代一代心口相传,渐臻准确精要。如:不怕使三天,就怕抽三鞭;九九一场雪,来年好打麦。这些形象生动的语言透露着劳动人民生生不息的顽强智慧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趣谈地名中的词汇知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e4288830.html, 趣谈地名中的词汇知识 作者:钱伟 来源:《英语学习》2017年第11期 欧美有很多城市的名字中带“堡”(burgh)这个字,特别是在英国、法国、德国、荷兰、 北欧、南非等“法兰克-日耳曼”体系及受其文化影响的国家很常见,一抓一大把。例如欧洲小 国卢森堡(Luxembourg)、英国的爱丁堡(Edinburgh)、法国的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俄罗斯的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以及德国的汉堡(Hamburg)、纽伦堡(Nurnberg)、海 德堡(Heidelberg)、勃兰登堡(Brandenburg)、瑞典的哥德堡(Goteborg)、荷兰的米德尔堡(Middleburg)、奥地利的萨尔茨堡(Salzburg)、美国的匹兹堡(Pittsburgh)以及南非(曾是荷兰殖民地)的最大城市的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等等。有意思的是“burg”、“burgh”、“bourg”、“berg”长得都很像,可以算是一家子(其实它们还有一个英语远亲叫做“fort”)。它们的共同祖先来自于古日耳曼语词根“bergaz”,也就是今天日耳曼语中的“berg”,意思是“山丘”、“高地”和“城堡”(这个词根至今还留在英语冰山“iceberg”一词中),原因在于古代筑城选择居高临下的高地,具有易守难攻的军事价值,于是这种类型的城市的特称便逐渐成了泛称。 英语中也有些常见地名是以“ia”或“a”等名词后缀结尾的,表示“之国”、“之地”。这多是常见于西班牙或意大利等拉丁语区或是根据希腊语和拉丁语习惯命名的地区。与此有关的地名数不胜数。比如Asia(亚洲)、Africa(非洲)、America(美洲)、Arabia(阿拉伯)、Australia(澳大利亚,意为“南方之地”)、Liberia(利比里亚,意为“自由之国”)、Romania (罗马尼亚,意为“罗马人之国”)、Estonia(爱沙尼亚)、Latvia(拉脱维亚)、Bulgaria(保加利亚)、Slovenija(斯洛文尼亞)、Valencia(瓦伦西亚,西班牙第三大城市)等。需要说明的是英语中地名词尾“nesia”是由希腊语“nesos(岛屿)”和词尾“ia” 合成的,意思是“海岛之国”。例如Indonesia(印度尼西亚,意为“印度群岛”)、Polynesia(波利尼西亚,“波利”是希 腊语词根“polys”,意为“很多”)、Micronesia(密克罗尼西亚,“密克罗”是希腊语词根“mikros”,意为“微小”)、Melanesia(美拉尼西亚,“美拉”来自希腊文“melas”,意为“黑色”),所以这几个词的字面意思分别是“印度群岛”、“多岛群岛”、“小岛群岛”和“黑人群岛”。 英语中还有些为数不少的地名是以“polis”结尾的。这和希腊语“polis”(城市,如英语中的“metropolis”就表示“大都市,大都会”)有关,与此相关的地名也不少。如:美国的Minneapolis(明尼阿波利斯)、Indianapolis(印第安纳波利斯)、加拿大的Annapolis(安纳波利斯)、巴西的Tunápolis(图纳波利斯)、利比亚的首都Tripoli(的黎波里)。按照“Tripoli”的字面意思(三个城市),其实中国的武汉(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也是典型的“Tripoli”。 英语中另一个常见地名后缀是“stan”(斯坦)。其直接来源是波斯语,最早可追溯到一个印欧语的共同词根“sta”,表示站立的意思(如“stand”)。这个词根在印欧语诸语言中有很多 变体。其在英文中的写法“stan”,意为“……之地”。其实和“stan”同源的词在欧洲语言中很常

陕西方言

陕西方言大全 形容类: 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 眼:好看叫顺眼,讨厌叫训眼,麻烦叫麻眼,难看叫伤眼,不讨人爱叫白眼,勾心斗角叫玩心眼,脾气暴躁叫毛眼,死不认帐叫瞪白眼,束手无策叫干瞪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另眼看叫翻白眼,盼人究叫害红眼,向上看叫势利眼,有点子有办法叫有板眼,心胸窄气量小叫小心眼。 手:系陕南一带多用,熟练叫老物,帮忙叫搭手,紧俏叫抢手,出售叫脱物,小偷小摸叫三只手,谨慎肯干叫挖抓手。 脚:上坡叫爬脚,下坡叫力脚。走路叫拐脚,岔路叫撇脚,不穿鞋袜叫精脚,能干重活叫力脚。 气:关中一带常把发怒叫着气,遇到坏事叫晦气,自大叫傲气,痴呆叫二气,排场叫阔气,刻薄叫贪气,挨整叫受气,胡搅叫邪气,扭捏叫妖气,努力向上叫争气,老人康健叫福气,小孩聪明叫志气,心灵手巧叫灵气,痴头笨脑叫木气,办事漂亮叫美气,遇到好事叫运气,死人叫断气,慷慨大方叫爽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 用十二属相形容人: 奸得跟老鼠一样,犟得跟牛犊一样,凶得跟老虎一样,跑得跟兔子一样,大得跟飞龙一样,毒得跟蛇蝎一样,欢得跟马驹一样,绵得跟羊娃一样,灵得跟猴子一样,红得跟鸡冠一样,笨得跟猪脑一样,轻得跟狗尾一样。 用地理名词形容: 山:骄傲自满叫张山,耍半吊子叫争山,爱吹大话叫撂山,行动轻浮叫飘山。 水:掏腰包出钱叫出水,谋取非法所得叫捞油水,太罗嗦叫浆水,找不见叫落水。 用数字形容: 二 对懒汉无赖通常用:二溜子、二混子、二痞子、二赖子、二毛子等; 对一些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通常用:二蛋子、二楞子、二杆子、二糊子、二不拉子、二货子、二荐子、二尚子、二八卦子等。 用定语的形容: 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很多的人鬼的,穿戴时兴的人飘的,思想迟钝的人闷的,干活偷懒的人奸的,甩膀大干的人实的,逢迎献媚的人轻的,不听忠告的人瓷的,意气风发的人兴的,风面卖乖的人滑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汉有耐的人肉的,爱逞能的人奔的,长的太聪明的人蛮的。

常用东北方言条

常用东北方言条 1、噶蛤——什么事,干什么 2、咯龄盖儿——膝盖 3、卡了——摔倒,栽跟头了 4、埋汰——脏,不讲卫生,邋遢。埋汰人,比喻侮辱人。 5、该里:热闹的集市 6、唠扯——聊天与唠嗑同意 7、杠杠——最好、非常好 8、你装呐——你在装模做样 9、的瑟——指人不好看、不雅观惹人生气的吊儿郎当的样子10、肖——打11、整事儿——装腔作势,故意作出某中行为。(也用于做爱的意思)12、麻溜——快一点儿。13、贼:副词,与很、特别一个意思。14、沙棱地——速度。15、寒碜——(一般指穿着不好)科碜——(一般指长相难看)16、秃撸反涨——说话、办事反反复复17、界壁儿——邻居,指隔着一堵墙的邻居18、捣扯——收拾,整理,一般指洗脸梳头之类的。19、了了——墨迹、唠叨20、秀篾——腼腆,拘束21 B车或者 BB车车——唠叨着然人生气的话22、老蒯——老伴儿(爱称)23、远点儿煽着——离我远点儿,滚蛋24、急眼——发火、愤怒25、老鼻子——特别多(和贼多同意)26、滚犊子——滚蛋(一般用作生气)27——抓瞎——胡说、乱说28、咋整——怎么办29、囫囵个——全部30、堆随——脚软、站不起来. 31、闲嘎嗒牙:一般指吃东

西如嗑瓜子32、熊色(sai三声)——熊样33、晒脸——调皮捣蛋、逞能、逞强34、干巴地——一般形容吃东西或者皮肤没有水分35、山炮——傻36、背不住——可能、也许37炮仗——鞭炮38、不远匣——指不太远39、扯蛋——胡说八道40、刺挠——痒41、没眼力件儿——形容一个人不会来事儿。42、敞亮——视野开阔、心胸宽广够义气43、包源儿:全部(比如一个人把一桌子饭吃没)44、点儿正(背) ——运气好(坏) 45、挡害——碍事46、二虎八鸡——傻乎乎和山炮同意47、二椅子——不男不女48、疙不溜脆——十分流利地49、裹——吸,吮50、哈喇子——口水51、干仗——打架52、计各——闹别扭53、尿性——有骨气,真汉子54曲咕——小声说55、铁子——哥们,好朋友。有时也指男女不正当关系如老铁56、五迷三道——迷迷糊糊一般指喝酒喝多了57、稀里马哈——马虎58无机六瘦——形容无聊到了极点,闹心,不知道干什么。59 、暴土扬尘——满天灰尘,扬沙天气(沙尘爆)。60、洋当二正——不认真,三心二意。61、埋了咕汰(埋了八汰)——邋遢。62、 得得(四声)搜搜——炫耀,让别人看不惯。63得得(一声)搜搜——发抖。64, 吭吃瘪肚——形容说话结巴,语无伦次。

应城地名趣谈

应城地名趣谈 地名,不仅是一个地方的外在名称代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从不同侧面反映出该地的历史、方位、风俗、传说、地方特色等深层次的内涵,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以下地名,都反映了各自的地方特色,或为水系之要津、或为交通之要道、或有人文之佳话、或为特定的历史之见证。 长江埠原名长岭,位于县境东南边缘,东临涢水与云梦为界,南与汉川县接壤。明?正德十四年(1519年),有位名叫易宜仲的人,为避“宸濠之乱”,由江西流落到应城东乡“长岭”定居,以摆渡为业。易有一子三孙,子名道敏,长孙长江、次孙长发、小孙长宏。后来,长发、长宏迁居外地,长江则留居本地府河边以开饭铺为生,店名“长江饭铺”。易长江在经营之余,见乘客上岸下船不便,就在河边修建埠头一座,方便客人,于是人们将这个埠头和长江之名联在一块,呼之为“长江之埠”。时间一长,长江埠就取代了古称“长岭”而成为这里的地名了。 白粉壁位于长江埠西南,府河西边的一个湾子。亦称白粉壁杨家(音ga)里,现又名东西村。明朝开国后,社会逐渐安定,江西、湖北黄冈等地的流民在流浪中开始到应城落藉。那时应城地广人稀,来此地者插竿为标,垦田种地。白粉壁始祖和卿公因儿子在湖北军营当差,便携弟一起从江西泰和县来到湖北。其弟在襄樊定居,他自己则选择

了应城东面的白陂澥之畔落籍。因为此地土地肥沃,加上他率领全家勤劳耕种,生活逐渐富裕。随着人口日益增多,于是在村中盖起了一幢幢的房子。其建筑青瓦青砖,飞檐走垛,墙壁内外用石灰粉刷得雪白。在当时那种生活水平下,煞是显眼。过往行人咋舌称赞,但不知其湾名,只见其白粉壁在日光中熠熠生辉,印象深刻,于是称之以白粉壁。其名便逐渐流传开来,方圆百里之人皆知。 古时的白粉壁,风景很美,村居素有粉壁朝霞、石桥夜月、东冈三浪、西郭五峰、白澥渔唱、古寺疏钟、曲港清泉、横堤晚照等八景。现录一首《粉壁朝霞》诗为证:“扶桑日出赤峰开,紫气重重拱照来,粉壁千家红一抹,参差曙色满楼台。粉壁侵晨一色红,轩轩霞彩照晴空。繁华不厌新妆点,清白犹留乃祖风。” 解放后,白粉壁一直是乡公所、人民公社、管理区等行政机构的驻地,常驻人口5000多人,分为东村西村两个行政村,是云梦、汉川、应城三角地带较活跃的乡间集镇。这里的人们商业意识很浓,商品交易活跃。即使在“文革”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这里的商品也是应有尽有。改革开放后,这里更加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不仅盛产闻名遐迩的白湖莲藕,而且有传统手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的各种小工厂;不仅有走南闯北的行商大贾,也有杨德清上将这样的军政精英。 伍家山位于应城市三合镇境内,为大洪山系余脉。伍家山的得名,其说有二。远在春秋时期,伍子胥率吴军伐楚,曾经过此地,由于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当地居民为纪念他,将此山命名为伍家山。唐后人们还在山上柏林寺供奉伍的塑像。一说为楚平王时伍家山中居住着

喜谈顺德话

一本由被称为“顺德方言研究第一人”陈胜洪编写的《广东顺德方言趣谈》将在今日首发,读者将从一些趣闻中找到亲切的顺德话。在长达四年的寻访和搜集中,陈胜洪发现,不少顺德俚语正逐渐消失,越来越多年轻人甚至听不懂一些用词,他希望用文字记录进行抢救。 什么是顺德土话?尽管在顺德地区流行讲本地话,可实际上,十个镇街都有其特别的乡音,比如有些大良人甚至听不懂均安话。在定义标准顺德话上,不是全盘照收,而是一个词若是在三个镇街以上都通用,具有一定地域性和代表性的才定为研究对象。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方言,顺德也不例外。“容桂、杏坛、均安、大良、伦教、勒流、北滘、陈村、龙江、乐从”每个镇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发音,但共通点都系将字的尾部发音拖长。虽然,潮洲话、客家话都难听难学,但顺德话都一样难。因为顺德独有。 从语言学角度考量,顺德方言其实属于广东话中的粤语方言系列,因此大部分具有粤语方言的基本特征。外地人很难分辨出“顺德话”和“广州话”的区别,但是从口音上以及个别词的表达上,顺德话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比起“广州话”更加粗犷、平实、直观和简明。 如果你自称是百分百纯正顺德人,能讲一口流利顺德话,不妨挑战下面的词语,看你知多少。 顺德话杂锦 斯文:输文最好:注好历史:历鼠 游水:勇水走啦:扯啦盖被:琴被 发霉:发么肚痛:度痛行街:荡街 睇戏:睇嘻阿婶:阿母白酒:烧走 睡觉:痕教一次:一运回家:返归 茄子:矮瓜这里:呢鼠好痒:好响 长度:涨度等你:挺你斟茶:针喳 喘气:嘥气洗碗:使碗扑街:曲街 痰罐:屎塔打佢:缺佢傻嘅:秦嘅 死未:屎未喂猫:嘻mail 食左:食help 晾干:kin干吖开:mark开冲凉:洗凉 唔信你:信香你上几日:老几日生非滋:生非猪 有乜事:有乜树得唔得:得得啊玩游戏:反由嘻 行前去:行煎去整蛊做怪:整蛊座怪头大无脑:斗大无脑见你就饱:鏡你BELL 古古惑惑:鬼毛升遂、古古墓墓删门:XIAN门 花:“蛙”一次:一运写字:-写住 似似:处处翻屋企:翻归结婚:结温 专登(突登):故意猫:mail 翻学:friend学 厕所:树所下间:厨房士多:树多 等你:挺你SAI(洗)碗一毫子:一何主 信香你:吾信你奶奶=阿人早餐:阻餐 琴被:盖被行箭去:行前去返嚟:Friend嚟 肥皂:翻镜/简琴尼琴去:爬尼爬去糖:档(2声) 老师:罗书拜朵:扑低ao痕:L痕

陕西关中方言大全

陕西关中方言大全 牛B—扎式 惊讶—我的神啊笨蛋—瓜怂 懒惰—死人 试试—试火 缓慢—幕囊 没门—莫项 还行—罢咧 坏蛋—哈怂 批评—弹嫌 困难—难常 厉害—增怂 说话—谝闲传 心烦—木乱 是吗—得是 撒谎—糟怪 吱声—言传 乞丐—要饭 完蛋—逼咧 ; 小朋友—碎怂 不讲理—麻迷 舍不得—涩皮 无所谓—怂管 同乡人—乡党 不和—不卯 干扰—打搅 发痒—害咬 适合—刚好 断绝—拉倒 马虎—毛草 矮人—矬子 体胖人—福太 瘦人—干猴 不行—失气 笛子—篾管 胡琴—弦弦

小锣—当当 梆子—咣咣 铙钹—镲镲 唢呐—喇叭 烧饼—饦饦 干面—粘面 糊糊—搅团 馒头—蒸馍 饺子—煮角 棉鞋—窝窝 快点—可里麻擦 迟钝—瓷马格登 不讲道理的人-麻糜儿 不正经—崽拐 对-奏是 结束—毕了 巴结人—舔尻子 出外散步—转转 向别人表功—摆亏欠 嫌弃讨厌—走远 无关紧要—提不上串 左顾右看—卖脸 挑剔毛病—弹嫌 办事周密—严攒 脾气暴躁—脏板 不多不少—刚谄 歪曲事实—胡粘 调皮淘气—捣蛋 大声哭嚎——唤 骂人隐私—揭短 背后告人—干板 梆子戏—莲花落 蛮干胡扑的人—二百五不顺眼的人或者事—丧眼没问题—没麻达

逛—浪 节约—细发 丢盹—打瞌睡 冒失-张 没门路-没眼隙 结实—瓷实 皮实—经得住摔打 害怕—怯火 思绪烦乱-木乱 还行——罢列 差劲-马卡 行动-迟缓—幕囊 邋遢-扑西来海 麻达-麻烦、问题 完蛋了-毕咧 乱七八糟一大堆—噶达马西一河滩一边去——趔远 干脆利落——麻利 哥们—伙计 你别说了—你包说列 一案子起-一边去 赶快——圪利麻擦 不机灵-瓷麻二愣: 怎么了-咋咧 偏僻角落-疙崂夹巷:、 太笨了-瓜实了: 什么东西—啥货 打你一巴掌-扇你一撇儿子 笨蛋-闷耸 增地很-厉害 恶作剧-花搅、 好舒服-颤活 热情过分讨好献媚-骚轻 说不该说的话—皮干 这里-只达 那里-勿达-

东北方言词典

东北方言词典 A āi [挨剋] āi kēi 受到指责、训斥。[例]那家伙~多少次了,也没脸。 [挨梃] āi tìng 挨打,挨揍。[例]?李老疙瘩不~,是不会那么老实的。? [哀咕] āi gu 央告。[例]?小白鞋怎么~,他就是不答应。 ài [爱小儿] ài xiǎor 贪便宜,图小利。[例]那个姜老板是个土鳖财主,贪财~…… B bā [八杆子拨拉不着] bāgān??zi bō??la bù záo 互不相干,毫无联系。[例]?好好念书,是正经,别成天弄那些~的事情。? [八字没一撇] bāzì mé yī piě指事物尚无头绪。[例]别听他瞎扯,那事~呢。 [叭叭的] bābā??de 说话侃快、脆生。[例]那丫头说话~,就是做起事来糊涂。 [巴锔子] bājūzi 锔子。[例]?青砖面的锅台,秫秸穿的锅盖,打了三个~的水缸……?(《回头草》,载《绿野》1981年第3期) [笆篱子] bālí??zi 监狱。[例]?大前年,他躲劳工,藏在松木林子里,韩老六告了状,他被抓去蹲了三个月~,完了送到进寿当劳工。?(《暴风骤雨》) [扒瞎] bāxiā撒谎。[例]?二老歪,你寻思我~哪!?(《风雨月亮泡》),载《说唱艺术》1982年第1辑) bá [拔尖儿] bá jiānr (1)好胜,抢上。[例]二丫头在姐们里最能~。(2)居首位。[例]他在班级里学习~了。 [拔犟眼子] bá jiàng yǎn??zi 脾气执拗;说极端的话。[例]李二最能~,谁也犟不过他。 bǎ [把家虎儿] bǎ jiā hǔr 过日子俭朴,不乱花钱[例]赵大嫂真能过日子,是个~。 [] bǎ??ba 屎。[例]别让孩子到处拉~。 bāi [掰扯] bāi??che 说话,讲道理。[例]?杨大叔,让我把破沙发拉回家去,~~看到底是谁跟我过不去。?(《北方曲艺》)1983年第3期) bái [白眼狼儿] bái yǎnr láng 指忘记别人情份或心意狠毒的人。[例]那小子是个~,你可不能理他。 bǎi [摆儿摆儿的] bǎir bǎir??de 神气的样子。[例]看人家~,挺有派儿。 bài [败家] bài jiā挥霍浪费。[例]那小子,纯是个~子。 [拜年嗑儿] bài nián kēr 恭维人的话。[例]那家伙真会说,满嘴~。 bān [班儿对班儿] bānr duì bānr 指年岁和其他方面相仿的人。[例]?那张大发是多好的孩子呀,从小和桃花~一块玩。?(《愁女难嫁》,载《春风》1983年第1期) bǎn [板板正正] bǎn bǎn zhèng zhèng (1)行动不越轨。[例]他干啥事都~。(2)衣物规整。[例]人家的衣服都是~的。 [板脚] bǎn jiǎo 因为鞋底太硬,脚在鞋子里面不舒服。[例]这双鞋太~了。走不上二里地他脚非磨起泡不可。 bàn [半拉架] bàn lǎ jià技术不够熟练。[例]?孙占江铁了心,一拍大腿说:‘沈风,我豁出这条命,跟你到外头闯荡,火里来,我火里去。踢开头三脚,就有了~’。?(《马加文集》⑤)[半拉克叽] bàn lǎ kē jī不完整的东西;半完成的活计。[例]那犁杖他弄个~,就不干了。

北京密云地名趣谈

北京密云地名趣谈 北京密云地名趣谈 作者:李东明 北京密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造就了地名独有的文化韵味和博大气象。 ■密云地名的“大气” 古有“密云不雨”之语,语出《易·小畜》:“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喻事物正在酝酿,尚未发作。多形容两军临阵,战云密布之态。密云不雨,是云涌如奔的无声轰鸣,是暴风骤雨将至的凝固定格。故古代两幅地名联皆以密云为首,其一:密云不雨旱三河虽玉田亦难丰润;怀柔有道皆遵化知顺义便是良乡;其二:密云布雨引三河灌玉田万年丰润;平谷移山填静海建乐亭百世兴隆。

■密云地名的“古气” 密云地名中的“古气”,是就其诞生年代的古老而言的。密云许多地名有着悠久的历史。巨各庄镇久远庄村,该村为汉、唐村落,以成村历史悠久命名。不老屯,村原名不老古,因传说村中出了仙人王志,村人称其为不老古人,因得村名。古北口,为密云境内最古老的村名之一,夏、商时期,这里便成为古代先民往来的通道,唐时称为“虎北口”,五代时古北口之称见于史籍。以上村名,可谓“古气”十足。 ■密云地名的“皇气” 密云地名的“皇气”,是指那些与古代皇帝及皇家有关的地名散发出来的气息。因密云为京畿重地,故许多地名“皇气”十足。皇帝的儿子,被选定为继位者(即立储)称为太子。密云地区因太子命名的地名即有西田各庄镇的“太子务”,凡以“太子”为专名的地区,大多与官田有关。皇帝外出巡幸驻跸的地方,称之为“行宫”。清代北京地区行宫最多,仅密云

地区就有刘家庄行宫、罗家桥(省庄)行宫、瑶亭行宫,今县城东门外尚有“行宫”之名。 ■密云地名的“官气” 所谓地名的“官气”,是由那些与官府、官员有关的地名聚结而成的。密云地区充满“官气”的地名颇多。河南寨镇有提辖庄,“提辖”是宋、辽时的武官名称,文学名著《水浒》中极具个性人物花和尚鲁智深,官为提辖,人称“鲁提辖”,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故事世人皆知。提辖庄村,因辽代提辖官刘存规庄院在此而得名。县城东北有村名太师屯,相邻又有太师庄,东邵渠镇有太保庄。太师、太保为古代官名,与太傅号称“三公”,太师位最高,次太傅,再次太保。这三个庄名的形成,当与历史上某个太师、太保的墓地或庄田在此有关。县内还有司马台村,“司马”位次于三公,与六卿相当,掌军政和军赋,隋唐以后为兵部尚书的别称。 ■密云地名的“民气”

上海话趣谈

上海话趣谈 陈国桢 2015年2月16日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历史最悠久,种类最繁多的,也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东西,我很感兴趣。然而语言的研究又是十分烦恼的、非常复杂的事。比如:朱德写过一篇回忆录,叫做“母亲的回忆”,我们当然知道,这是朱德回忆他的母亲,可以从语言学的规律上来讲,因该是他的母亲的回忆;再比如:“中国队大胜美国队”是讲中国队赢了。可是奇怪的是“中国队大败美国队”也是讲中国队赢了,这让学习中文的老外当场昏过去。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人口的流动又带动了语言的流动。语言的流动就产生语言交流。如果用方言进行交流肯定存在阻隔,于是就使用普通话。再加上全国教育也是统一用普通话的,无论是否标准,学生毕竟都会说普通话。所以,仅仅一代人的时光,就把几千年形成的各地方言消失了。于是又产生了逆转,有人呼吁“救救方言”了! 最近一段时间,估计有两三年了吧,上海的王汝刚等都谈论上海言话的拯救活动。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能够做到的。因为语言的研究规律本身就是非常复杂的。由此,我觉得尽可能把问题简单化,即上海话如何翻译为书面的东西,也就是说:解决上海话怎们写法比较准确?不知您是否赞成? 上海怎么写? 以翻译工作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音译?还是意译?以翻译工作的基本规律来讲,就是音译和意译相结合,我想,这样可能更符合生活和民俗习惯。下面我就写几个上海话试试看。 任何两种语言的翻译都会遇到音译和意译的两难。 【奥吆、喔育哇啦】这些都是虚词,只要表达清楚,能够理解即可, 【呐弄】表示“怎么啦?”为什么不建议用“哪能”,因为汉语中“呐”有喊叫之意,“弄”就是怎么搞得?这样比较符合汉语词意。 【阿拉】就是我们,很简答。沪语中的常用词,人称代词,表示我或我们的意思。

陕西顺口溜

陕西顺口溜 刁蒲城,野渭南不讲理的大荔县 蛮临潼,鬼合阳,韩城是个球咬腿 白水能出二秆子,不如富平的八点子 金周至,银户县 ,杀人放火长安县 二球出在澄城县土匪出在两华县 孟原的风,赤水的葱 武功县的烧鸡公。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 三原的媳妇不能看。 继续 长安南路砍过树,秦始皇陵盗过墓,此生行尽天涯路,陕西楞娃就是酷娱乐场所打过仗,火凤凰里嫖过娼,万里长城万里长,陕西楞娃就是强东大街上下过海,长安县上挂过彩,青山颜色终不改,陕西楞娃就是拽华清池里洗过澡,兴庆公园赛过跑,天若有情天亦老,陕西楞娃就是刁八里村口打过劫,政法门口飙过血,意气精魄坚如铁,陕西楞娃就是烈长军武校练过武,和平年代hi过舞,天下英雄皆入土,陕西楞娃就是虎婆娘床上流过汗,五一饭店吃过饭,也曾弯弓射鸟蛋,陕西楞娃就是蛮小寨路口吹过风,打架砍人立过功,万山览遍此为峰,陕西楞娃就是凶派出所里睡过觉,公安局里报过到,曾与将军驱虎豹,陕西楞娃就是暴 挖坑桌上翻过本,1+1里嗑过粉,千秋家国血未冷,陕西楞娃就是猛 往下看: 灰吴旗,愣志丹,自做聪明是延安穷黄龙,瘦宜川,甘泉醉鬼满街转 鬼洛川,贼富县,子洲公鸡住医院憨延長,瞎延川,安塞野鸡桥头站 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神府的碳榆林的盖老上千万, 定靖的婊子蛮街转横佳俩地尽灰汉,吴堡出的尽山汉

呵呵,子洲出了一个王名万! 扯面宽得像裤带,男女帕帕头上戴; 四季一身黑穿戴,瞪眼锅盔像锅盖; 羊肉泡馍大碗卖,有了辣子不吃菜; 男人唱戏吼起来,女人唱戏装病态; 哭丧说唱分不开,香烟不抽耳根塞; 吃面涎水倒回来,皇上按着两行埋; 人名都被动物代,固守本土不出外; 老人都把皮影爱,手背身后走路快;家家厢房半边盖,信教只有老太太 接着往下: 陕西旧语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头; 金疙瘩银疙瘩还嫌不够,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嫑牛。 陕西旧语 出了南门往北走, 路上碰见人咬狗。 拾起狗来砸砖头, 反被砖头咬了手。 顺手扔进河里头, 溅了一身黄干土。 蚂蚱身上害疥疮, 老牛卧在鸡架上。 蚂蚁踏的锅盖响, 老鼠骑到猫脖项。 他大十七娃十八, 月子娃娃做庄稼。 说了白话说实话, 初九过了是初八。 还有;还有: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初稿)

东北方言常用词语的演变 绪论 方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多数方言的形成,是由于封闭、阻隔、交流不畅、语言发展不同步的原因。每个地方的方言在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后都会有所变化,经济在变化,生活环境在变化,地方方言也会有所变化。有的地方语音的变化比较大,比如吴方言,“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语音在近年来发生了更多变化,即使是没有受过专门语音训练的苏州人,也能较明显感受到苏州新老派方言发音的区别。”东北方言作为北方方言的一种,简洁、生动、形象,富于节奏感,这与东北人豪放、直率、幽默的性格十分吻合。 东北方言与普通话的语音差距比较小,普通人能够通过语调感受到区别。人们可以比较容易通过语调判断出说话者是东北人。30~40年代的老人与我们80年代后的年轻人用词上就有很大的差距。一个纯粹的并且受普通话影响不大的南方老人,几乎是很难听懂东北的老年人所说的他们那个年代的东北方言;相反,如果听六七十年代和八十年代以后的人说话就会很容易了解说话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就是80年代后的年轻人已经把很多古老的比较生僻的地方方言中的日常生活用语自觉地排斥了。不过语音方面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现实现象的认识的变化紧密联系着的。”日常生活词汇的变化,在东北方言中最明显。不同类的词汇变化是不同的,变化的方式也有很多种。东北方言的变化方式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归纳:词语用法的扩大或缩小;意义的扩大或缩小;词语的消亡;新生的词;词义的转移。 随着东北俗文化的推广,东北小品频频出镜,这也让各个地方的人熟悉了东北方言。但是很多人只是能从语调和句调中听出东北方言的特点,如果从历史经济学角度研究,东北方言的日常词汇经过了时代的变迁,变化尤其明显。词汇的变化以60年代左右的人为一个过渡,他们既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词,也掌握很多新生于八十年代以后的流行语,他们的词汇是一个新与旧的混合。很多词已经逐渐消失,这些词大部分都是表现一些日常用品和具体实物的词语,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在不断更新换代,有些已经被淘汰,比如:巴锯子、电匣子、柪子等,这些事物的淘汰使得相应的词也随之消失。新的科技也引进了新的生活用品,比如:电脑、空调、手机等等。新事物的产生,也伴随地产生了大量的新词。旧词的消亡和新词的产生在东北方言词汇变化中是最为明显的现象。 “词义的演变是指形式不变,而意义发生了变化。词义是和词的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人们对现实现象的反映,现实现象的变化自然会引起词义的变化。”东北方言的演变也与这个大方向相同:一是城市里面的语言,影响了乡下方言。城市的发展较农村快,接触的新生事物也相对较多。语言的流通性很大,更新换代的频率也比农村要高;二是经济发展地区的流行语影响了城市语言。一般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快,其生活中的新生事物就会很多,这样就会带动一个地方词汇的更新。三是受了普通话的影响。

泉州地名趣谈

地名来历和地域变迁 泉州在福建举足轻重,在全国也颇负盛名。仅跻身于首批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列,全省头一个撷取此顶桂冠,就有不少话儿可谈。 泉州这名称,最早出现在隋朝初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据历史记载,隋灭陈后,把丰州改名泉州,废建安、南安两郡为县,划归泉州管辖。但那时的丰州不是现在的丰州,泉州也不是现在的泉州,而是福州。其所辖范围,相当于福建全省。所以,那时的泉州,实际上就是现在的福建。 泉州这名称在本土落地生根,是从唐景云二年开始的,距今也一千两百多年了。福州之所以叫“泉州”,是因为那里“地开三尺即见泉”;而泉州呢?据《府志》载:“乃因清源山之流乳泉,湛然澄清而得名”。可见,这来历也很有魅力。 泉州所辖地域代有变迁。概而言之,大抵大时北到闽江下游,南到金、厦等地,连澎湖也曾隶属泉州,称“泉州外府”。但此后固定的范围,大概与今之晋江地区相仿。这是明洪武年间定下来的。明代福建有“八府二州”,泉州是八府之一;清代福建的“九府二州”,泉州府领晋江、南安、惠安、安溪、同安五县和马巷、厦防二厅,就与今晋江地区差不多。

所以,泉州更准确地说就是晋江流域一带。这是历史形成的。晋江,发源于戴云山麓,以“晋南渡时,衣冠避地者多沿江而居”得名,全长四百多公里,东溪和西溪分别从永春和安溪汇聚而来,在南安双溪口汇合流入泉州平原,滋润着五千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哺育出璀璨的历史和文化。所以,泉州和晋江密不可分,它是述说泉州时不能不首先涉及的。 《泉州晚报》1985年4月20日 鲤鱼城的形成 泉州别名鲤城,这是尽人皆知的;泉州之所以叫鲤城,是因为她的城郭形似鲤鱼,这也是很清楚的。 但泉州这个鲤鱼城,是怎样形成的,对一些人来讲,就未必了然。 泉州之有像样的城郭,除却早期的衙城外,始于唐天祐三年(公元907年),距今一千多年了。但那时的泉州城,规模只有三里左右,称“子城”。其范围北至北鼓楼(今公共体育场)、南至南鼓楼(今花巷口)、东至东鼓楼(今南俊巷口)、西至西鼓楼(今会通巷口),是南唐节度使王审知建的。

宁波方言特色和趣谈

宁波方言特色和趣谈 宁波话属于吴语。语言学上称为"吴语"是因为吴语是从古代的吴郡、吴兴郡、会稽郡等"三吴"(郡治分别在今苏州、湖州、绍兴)地区为中心的太湖流域、宁绍平原发展起来的。习惯上俗称"江南话"、"江浙话"。吴语是汉语历史最为 悠久的方言,其祖语可以追溯到2600年前的春秋时期的吴越两国上层人士习用的汉语方言。宁波话主要有什么特色呢? 第一、语音"石骨铁硬"(硬的意思)。 最能简洁明体现其特色的一句话是:"宁可听苏州人吵相骂(吵架),勿要听宁波人讲闲话"这句话意思是,虽然同是吴语,苏州话"糯"(如糯米那样),即使吵架也好听;宁波话"硬",即使说话也像吵架。虽是戏言,宁波话的难听可见 一斑。但如果解释不到位,会给人造成"宁波人很凶"的误会。其实"石骨铁硬",只是宁波话的语音,意即其硬如石、如骨、如铁,毫不软弱折弯。那么硬的原 因是什么呢?一是宁波话完好地保留了古代的入声字;二是许多复韵母变成了单 韵母;三是说话的语气、语调上也体现了"硬"的特质。比如,普通话:你怎么 回事?宁波话:侬砸毁事! 第二、语句生动形象。 1、宁波话象声叠韵词用得特别多。比如:毕毕跳跳、嘟嘟飞飞、格格笑笑;再比如急绷绷、怕势势、酸汪汪;要不,再来上一句"勿响勿响,'口蓬嗵'一枪"(平时不做声,一说便是一鸣惊人)。 2、宁波话里有的名词命定天生已被冠上了形容词,宁波人说起来很特别, 如把狗一概称作"黄狗",而不管其毛色是不是黄的;把凳子一概称作"矮凳", 而不管它究竟矮不矮,以至有时会有"高矮凳"的矛盾叫法。还有把窗子一律称"窗门",再把门区分为大门、房门、腰门、矮门等。最绝的是把男孩一律叫作" 小顽",不管他是三四岁还是廿三四岁;而把女孩一律叫作"小娘",不管她是小丫头还是大姑娘,只要没出嫁,统统是"小娘"。如果你要更准确说清情况,还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陕西方言大全,你都还记得吗? 13、瓜?(简化为:上尺下从):后面这个简化字竟然打不出来,所以老乡们整天用它,却不知道怎么写,也有情可原。此字念song,指男性的生殖器、精液之类;还有一个骂人的话“瓜屄(bi)”,陕西人读音gua'pi,就是指的女性的生殖器。可见,乡村野人用什么来衡量一个人。有人将瓜(上尺下从)写作“瓜怂”,是不对的。查一下字典就知道,怂,是惊怕的意思,与傻瓜的“瓜”不搭配; 14、甑(zeng)糕:关中许多人念做jin/jing'gao,是一种用米、枣混合蒸成的食品,甜而粘。甑,蒸食品的器具,去博物馆里看看就知道,早在青铜器时代就已大量使用。只是不知道这甑糕起源于何时; 15、多(duo)人:这种称谓现在的关中年轻人都不怎么用了,这一词以及因而赋予“多”这个字的一个重要涵义将消失!所以,要救一救方言!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多,除了与“少”相对的意思外,多还有高尚、尊崇的意思。古书中经常有什么不足多、以什么为多的语句。现在关中人常说多(音tuo)人,是指长辈、老人。再看看“爹”字,父字下面一个多字,据某研究关中方言的专家说“爹”和关中人指父亲的“大”字,都起源于多字; 16、撴(dun)住:关中人说把什么抓住、抓紧,就说

撴住、撴紧,如:“把绳子撴紧,不敢丢!” 17、呇(men):一场大暴雨后,堡子被雨水呇了。指被水淹了。此字的原意为:水从地下涌出; 18、可憎:关中人常说某人可憎地很!指人不讨人喜欢、故意炫耀、矫情、不通人情等; 19、避:关中人让人走开、滚蛋,只用一个字避(pi),言简意赅,干净利落!有时还加个语气助词斯,避斯! 20、?:ba,大便,即是动词,又是名词。?下了!有时指发生意外、出事了,或者情况不妙。可英译为“Oh!Shit!”; 21、奘:大家通过《西游记》都知道了玄奘法师。可说起这名字的来头,连我也不知道。只是关中人说某人奘地很!脾气奘,就是指某人脾气厉害,语气生硬; 22、黡(yan)子:黑色的痣; 23、吝啬:关中人常说“看把你吝得!”“哪个家伙啬得很!”,把吝啬这个词汇拆开来用。吝,一般表示自己有某物而别人没有时,向别人炫耀;啬,则指某人有某物,但不给别人。两字略有区别; 24、霖雨:连续几日下雨; 25、霈(pei)雨:关中人把夏秋季来势迅猛、降雨量大的雨称作霈雨。查现代汉语词典,霈,即大雨。但字典注明是书面语用字。谁能想到陕西的老百姓口头上就在说呢; 26、莳(shi)弄:莳,移栽秧苗。莳花弄草,指栽种花

方言趣谈

方言趣谈 中国方言可谓世界一绝。全国书同文,然各地语不同音。 戊戌时期,光绪召见梁启超,梁启超的粤方言将“考”说成“好”,把“高”说成 “苟”,光绪听不明白,彼此不能达意。据说光绪原本准备重用这位25 岁维新新锐,擢为侍从之臣,然因难懂广东方言,仅赏六品顶戴,叫他去办大学堂译书局,也算“专业对口”才“尽其用”。1949 年后,一次政协会上,竺可桢先生发言因绍兴口音浓重,大家听不懂,只好请人翻译。竺先生慨曰:“我说英语能够走遍世界,我说中国话却走不出家乡!”1937年9 月,斯诺夫人从延安去黄陵,中央保卫局给她派的特务员”乃是来自江西的老红军,一口难懂赣语,“ H”成“ F”软音读作硬音,陕西农民听不懂他连珠炮似的南方话,反而得由外国女士来当翻译,真不知谁为中国人。20 世纪20 年代,南方学生上北京读书,兜转沙滩附近租房。房东为求保险,一般只愿租给带家眷者,三两句话谈妥价钱,会加问一句:“您有家眷吗?”南方人以为问的是“家具”,答曰:“家具不是你们提供吗?”房东大怒,还有可能动武,已经谈好的租约就这么稀里糊涂崩了,南方租客还不知道毛病出在何处,不明白对方怎么突然翻脸。 沈从文长期居京,然乡音难改,湘西味儿特重。“文革”结束后,沈从文赴美 讲学,其连襟、汉学家傅汉思教授当翻译,常有听不懂之处,只好按自己的理解“自行”转译。沈从文另一连襟乃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周有光先生,一次他对小姨妹张兆和说:“从文的话我有两成听不懂。”不料,与沈从文一起生活半个世纪的张兆和答道:“我只有一成听不懂!” 20 世纪20 年代,鲁迅在广州中山大学执教,学生听课并不踊跃,语言是一大障碍。起初,选鲁迅课的学生相当多,旁听的也不少。可鲁迅满口绍兴普通话,粤籍生实在听不懂,听众便渐渐稀下来。“原来挤得座无虚席的现象,也渐 渐变成寥寥可数的冷落现象了。”当时国语尚未普及,江浙川湘鄂粤各省教授各讲各的方言,很妨碍交流。上海的暨南大学,“同学要跟教授说话,先以国语, 国语不达意,则改用上海话,如上海话又不适用,那么只好各说各的了。”好在学生适应能力强,无论教授讲什么方言,一个月下来,大致都能听懂,只是最初的一个月,苦了学生要艰难“适应”。 20 世纪初,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离职回国,纽约市商会为他设宴饯行,汉学家夏德教授做翻译。夏德先生身为哥伦比亚大学中文教授,亦不便推辞。然而当这位总领事起身致辞,夏德教授大为恐慌,因为总领事说的是福州话,他一句都听不懂。夏德教授又不能向商会方面解释中国方言太多,他一句也听不懂,于是装出洗耳恭听的样子,默不作声,大记笔记。当领事说完,夏德教授起立用英语译曰:我这次离纽返国,心里充满一喜一悲的矛盾。喜的是即将重返祖国,能见久违亲人;悲的是与纽约诸新交旧识从此握别……如此这般,情文并 茂。当他“译”完,全场热情洋溢,掌声如雷。胡适在美国留学期间,夏德教授将这事讲给他听,胡适绝倒,直至晚年记忆仍新。唐德刚先生认为这一类的笑话

陕西省商洛市方言荟萃

陕西省商洛市方言荟萃商洛人把蚂蚁叫马爷 把蚯蚓叫出窜 把蛇叫长葱 把青蛙叫河马 把贝壳叫海巴子 把螃蟹叫盘夹夹 把知了叫唔鹰 把鸟雀叫桥桥 把乌鸦叫老娃 把鸽子叫蒲果 把蚊子叫莫子 把西红柿叫洋四子 把马铃薯叫芋头 把甘薯叫红薯,也叫红勺 把深山里的人叫三里毛老鼠 把深山叫深山仡佬子 把杏子叫横 把下叫哈 把前面叫前头 把后面叫颌斗 把去年叫年死 把稻草叫桃草 把玉米叫苞谷

把你没有用叫你能chua! 撒谎叫胡说,胡扯 把那边叫乌达 把这边叫只达 把下叫哈 把骗人叫哄森呢 把谁叫森 把干什么叫干撒哩 把啥叫撒 把讨厌叫祟人,泼烦 把串门子叫游门子 把到家里歇一歇叫坐一哈嘛 把休息叫歇一哈 把讨好别人叫舔么人,也叫加摸人,添沟子把眼睛叫眼窝 把来不及了叫跟不上了 把赶集叫上旗啊,上旗起啊 把膝盖叫乞子盖 把上不去叫不得上乞; 把玉米糊叫糊汤 把父亲叫大 把大伯叫大悲 把迟了叫次啦 把漂亮叫看你西的太

把高兴叫兴的 把聪明叫灵醒 把吝啬叫参皮 把对人热情叫稀气的 把岳父叫丈人 把岳母叫丈母娘 把姐妹的丈夫叫翘担子,一翘子把飞机叫虚机 把土匪叫偷许 把非常叫须长 把妻子叫婆娘,西子 把跪下叫困哈 把被人打了叫叫人杰啦 把说话叫年传 把乱跑叫葛宁 把垃圾叫我撒 把串门叫游门子 把就是叫四得 把特别多叫多地太太 把树枝叫树股子 把没问题叫么马达 把瞬间叫翁的一哈 把蹲下叫个各旧哈 把一团叫一疙瘩

把好极了叫聊咋了 把吵架叫嚷仗 把傻子叫二干、二球,二怂; 把小混混叫二流子 把跑得狼狈叫栽死也或 把颜色混杂叫五马六道 把乱七八糟叫乱马石窝 屁股叫勾子; 把上山叫上坡!把烦恼叫挠草,把蛇叫长虫,把开始叫嘎势吧,把急忙叫紧忙,把颜色叫年瑟,把一半叫半砸 商州方言 虽没有特别之处 但早已深深烙上商州人的气息 那么朴实 那么醇厚 商洛方言好似母语陪着一代又一代的商洛人做个商洛人真好! 商洛人把蚂蚁叫马爷 把蚯蚓叫出窜 把蛇叫长葱 把青蛙叫河马 把贝壳叫海巴子 把螃蟹叫盘夹夹 把知了叫唔鹰 把鸟雀叫桥桥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 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 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东北方言常用词汇集锦,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和传承文化的载体,博大精深。东北方言更是绚烂多彩。富于传情达意,展现东北人民彪悍、热情、开朗的性格,可以说东北话就是东北人性格的一种外在展现。今天,先列举一些比较常用的东北方言词汇,供各位鉴赏和学习,将来在到东北旅游,也就不需要翻译啦。昨天还有朋友说,除了照片以外什么都没看懂,这回不要紧了,有以下词汇垫底,再多的东北话也能看懂和听懂啦。 四级东北话词汇: 1,喇子:塑料水桶 2,喂得罗:下小上大的水桶 3,棒槌:人参,引申指能力差的人。 4,苞米:玉米 5,被垛:几床被垛在一起 6,哈喇:肉和油变质称

7,砬子:陡峭的石头山 8,喝咧:唱歌 9,喇忽:遇事疏忽 10,列巴:面包 11,母们:我们 12,那嘎哒:那个地方 13,干哈:干啥 14,稀罕:喜欢 15,贼:非常和特别,很 16,犊子:混蛋 17,扯犊子:闲扯、不干正经事 18,埋汰:脏 19,的瑟:不务正业或臭美XX免费论文大全20,整个浪儿:全部 21,随份子:随礼,随人情 22,松明子:含松脂的木柈儿 23,水筲:雪花铁做的上下一样粗的水桶24,双棒儿:双胞胎 25,甩剂子:发脾气 26,上外头:上厕所 27,上赶着:主动 28,善茬子:指软柔可欺的人

29,傻得呵的:痴呆的样子 30,傻拉吧唧:傻拉吧登,憨傻,痴呆 31,扫帚疙瘩:磨残的扫帚 32,赛脸:小孩不听话,给点阳光就灿烂。越不让干什么,就越干什么 33,隔路:泛指人的个性强,不愿与人交流,不合群。34,得瑟:泛指人不稳重,做事爱出风头。 35,胳应:讨厌 36,嘎咕:泛指做事与与众不同。 37,小嘎:就是指十多岁的小孩。38,半拉子:未成年的劳动力,只能顶八个成年人。 39,假假咕咕:不实在,辜负了别人的热情。40,图鄙:被骗或被耍了,还不知道,有有被人卖了还帮人家数钱的意思。 41,玻凌儿盖:膝盖 42,做喔:立刻 43,麻溜:快点 44,扒拉:用手或工具挪开物体。拨弄45,挠啃:泛指很久没有沾油水,或相关的东西。46,得意:喜欢。 47,掰扯:理论、研究,分析,计算,说道理48,白唬:就是说不着边际的话,能说,通常指能瞎说49,备不住:有可能,也许 50,刺挠:身上痒。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