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老人与海鸥

1、老人与海鸥

1、老人与海鸥

教学内容:

《老人与海鸥》+自读课本第一单元第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教学目标:

1、练习快速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学习9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塑料、饼干、节奏、乐谱、吉祥、企盼、急速、抑扬顿挫、相依相随”等词语。

3.通过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等方式,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4、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5、积累课文的优美语言,体会人与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习老人保护动物的高贵品质。

6、拓展阅读,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难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课前准备

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设疑人鸥情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老人(课件:老人照片),这位老人名叫吴庆恒,是昆明市化工厂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在昆明,人们都尊称他为“海鸥老人”,他去世后,昆明市民捐款为他塑像,安放在昆明翠湖公园湖畔。(课件:老人塑像)。据说,当代中国大陆,为一个普通公民塑像并安放在公共场所,这是破天荒头一回。吴庆恒老人为何能获此殊荣呢?他又因何被称为“海鸥老人”呢?今天我们就共同学习一篇感人的文章——板书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受人鸥情

1、计时阅读课文(全文1235字),思考:课文写了哪两部分内容?用双竖线标出。

2、统计时间,交流问题:

第一部分:老人对海鸥的爱(1——13自然段)。

第二部分:海鸥对老人的不舍与怀念(14—18自然段)。

3、教师小结:表扬用时短,回答问题好的同学。

三、精读课文,品味人鸥情

(一)、学生潜心默读课文,体会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感情。注意:抓住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在旁边写出自己的体会和感受。

(二)、学生交流体会

根据学生的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1、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1)引导学生抓住三个“褪色”,体会老人生活节俭,生活并不富裕。

(2)引导学生从“步行”和“只为了”等词语理解老人对海鸥的爱。

(3)课件出示补充资料:

被昆明人称为“海鸥老人”的吴庆恒生前孤身一人,每年冬天飞抵昆明的红嘴鸥是他唯一的寄托。每当红嘴鸥“驾临”,老人天天徒步十多公里进城给他们喂食,和它们嬉戏,风雨无阻;老人每月三百零八元的退休工资有一半以上都用来给海鸥买吃的,为此,老人平时几乎舍不得花一分钱坐公交车。四元五角一斤的饼干,老人毫不吝惜买给海鸥,他知道那是海鸥最喜欢的美食;他还经常买来鸡蛋为海鸥制作“鸡蛋饼干”;而他自己,唯一的奢侈品是两毛钱一包的金沙江香烟。老人病逝后,人们清点他的遗物,“最值钱”的家当,居然只有六个鸡蛋,而那是他准备制作“海鸥饼干”的。

(4)听了这段资料,你想说什么?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个人读——评价——齐读)

2、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

色的乐谱。

(1)引导学生抓住“扫”等词语感受海鸥吃食的场面。

(2)通过“应声而来”“起起落落”“有声有色”等词语体会老人与海鸥配合得和谐与协调。

(3)师:老人喂海鸥的场面,和谐又美妙,像一幅灵动的画,更像一首美妙的歌。你能想象这幅画吧这种美读出来吗?

(4)配乐有感情地朗读(个人读、集体读)。

3、还能从哪儿感受到老人对海鸥的爱呢?(对于第4——11段,这一部分不必面面俱到,学生只是交流,不做过多引导。通过师生互动,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亲昵的话语”,“得意的神态”,“生动的眼神”。)

预设:

(1)学生从老人给海鸥起了名字体会到老人对海鸥的爱。

(2)学生从两个“亲昵”体会到老人对待海鸥就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3)从“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等句子体会到老人心里装的都是海鸥。

(4)从老人谈海鸥的语言中体会老人对海鸥的情感。比如“重情义”“心细着呢”“吉祥鸟、幸福鸟”“小模样”等词语都能体现出老人对海鸥的喜爱之情。引导学生读老人谈海鸥的语言,读出老人对海鸥喜爱的情感。

(5)第12段,学生抓住“企盼”一词谈体会。

教师引导: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老人企盼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他的心。老人在企盼什么?(企盼能跟着海鸥一起到滇池;企盼海鸥早点回来。)

(6)第13段,“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学生谈完体会后,引导学生从“每天必来”想象老人都可能遇到哪些困难?

(7)师生有感情地对读。

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我们总能看到这位衣着简朴的老人——全班齐读第2自然段。

师:十多年了,一到冬天,我们总能听到老人亲昵的呼唤声——全班朗读第4自然段。

师: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全班齐读11自然段。

(8)教师小结过渡:此时,在我们的眼中,那亲昵的呼唤、企盼的眼神、有声有色的乐谱都汇成了一句话“老人爱海鸥”!(板书:爱)

5、海鸥对老人又有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结合自己的批注继续谈体会。

(15-19自然段)

第15段:“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1)学生可能抓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等词语谈出海鸥的恐慌与不安。

(2)师引导:海鸥连声鸣叫,好像在说些什么?

(3)指导感情朗读,读出海鸥的惊异、不安和恐慌。

第16段:“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1)学生可能抓住“纷纷”一词体会很多海鸥行动一致,好像有谁在无声地指挥。

(2)通过“站成两行”“肃立不动”“白翼天使”等词体会海鸥对老人的尊敬以及海鸥对老人亲人般的情感(板书:亲人)。

(3)师引导:让我们也像海鸥一样向老人致敬吧,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17段“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1)用“扑”而不用“飞”,体会到海鸥是那么舍不得离开老人。

(2)引导学生想像海鸥大声鸣叫似乎在说些什么?

(3)从“白色旋涡”的壮观场景中进一步体会海鸥们对老人的不舍、悲痛和留恋。

师:我们真的愿意相信,海鸥的话,老人一定听到了,海鸥的心,老人一定明白了,一起读课文最后一段。

6、师:从18自然段的省略号你体会到什么?(作者的还有很多意思要表达,语意未尽。)找找课文中哪些地方运用了省略号,想想这些省略号有什么作用?自由朗读带省略号的句子。

课文还有五处运用了省略号,作用有所不同。第四自然段的省略号表示

列举的省略;第11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表示话没有说完;15、16自然段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

四、总结全文,升华人鸥情

此时此刻,假如你就在美丽的翠湖边,你想对遗像中的老人说些什么,对那群知恩图报的海鸥说些什么,又想对地球上所有的人与动物说些什么呢?

对老人深情地说。

对海鸥深情地说。

对地球上所有的人们和动物深情地说。

千言万语都难以表达老人与海鸥所带给我们的震撼。这不仅仅是个感人的故事,更是一首感恩的歌。老人虽然已经故去,但他关爱动物的善举将永远在人们中间传承下去!(板书:爱)

让我们一起来诵读一首小诗:

永远在一起

怎能忘,那只为了海鸥的每一个冬日,

怎能忘,那天地间有声有色的乐章,

肃立不动的守护,却留不住往日的欢乐,

翻飞盘旋的旋涡,却挽不回亲人的脚步。

让我们对老人深情地说一句:

您,放心吧!一路走好。

让我们对海鸥深情地说一句:

你们,别太悲伤,因为还有我们。

让我们对围观的人深情地说一句:

在我们心里永远铭刻下这动人的一幕。

让我们对地球上所有的人和动物说一句:

我们就像亲人一样,

让我们永远在一起、在一起……

五、拓展阅读:《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1、自由读,思考从哪些语句能够体会出彭德怀对大黑骡子的喜爱,画

出来写批注。

2、交流读,重点抓住彭德怀的动作、语言和神情:“抚摸”、“背过脸”、

“发火”、“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

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

吃完。”“缓缓地摘下军帽”……

3、《老人与海鸥》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两篇文章,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

1)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进行描写。

2)要有典型事例。

六、仿写片断,学以致用

1、《老人与海鸥》的第三段和《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的第二段都通

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表达人对动物的深厚情感,下面请同学们也重点运用动作描写的方法来写一写自己与小动物之间的一段故事。

2、交流点评。

七、课后作业:积累语言

在语言宝库中积累本课中的优美词句。

八、板书设计:

亲人

21 老人————海鸥

喂海鸥翻飞盘旋、连声鸣叫

唤海鸥纷纷落地、肃立不动

谈海鸥炸了营扑、白色旋涡

(动作、语言、神情)

附带文:

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

过草地是红军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一段历程。红军指战员在饥寒交迫的情况下向北挺进。走在前面的部队断粮了还可以挖野菜吃,走在后面的部队则连野菜也找不到了。

彭德怀率领红三军团负责殿后。他眼见战士们一个个因饥饿而昏倒在地,

便把目光盯在自己的坐骑大黑骡子上。这匹从江西出发时就跟随彭德怀的大黑骡子,一路上又驮伤病员,又驮粮食和器材,每天它的背上都堆得像小山似的。有时彭德怀抚摸着大黑骡子念叨着:“你太辛苦了,连一点料都吃不上。”说着,就把自己的干粮分出一些,悄悄地塞进大黑骡子的嘴里,一直看着它吃完。

现在,草地上断粮了,彭德怀决定杀坐骑解决燃眉之急①。他把饲养员喊了来,问道:“总共还有几头牲口?”

“连你的大黑骡子还有六头。”老饲养员回答道。

“好,全部集中起来,杀掉吃肉!”彭德怀的话一出口就是命令。

“什么,杀掉?你不出草地啦?”老饲养员着急了。几个警卫员听说后也急忙围拢过来,大声说:“军团长,大黑骡子可不能杀呀!”

彭德怀既然那么

喜爱大黑骡子,为什么还要把它杀掉?

彭德怀深情地望着拴在不远处的大黑骡子,平静地对警卫员们说:“部队现在连野菜也吃不上了,只有杀牲口解决吃的,或许能多一些人走出草地。”

老饲养员流着眼泪对彭德怀说:“可是你怎么走出草地?别的可以杀,大黑骡子一定要留下,它为革命立过功。”

彭德怀拍着老饲养员的肩膀说:“你们能走,我也能走。雪山不是已经走过来了吗?草地又算得了什么!大黑骡子是为革命立了功,这次就让它立最后一次大功吧!”

“还是把大黑骡子留下来吧!”大家仍在请求。

彭德怀有些不耐烦了,他大声地对身边的警卫员说:“邱南辉,传我的命令,让方副官长负责杀骡子!”

六头牲口集中到了一起。老饲养员拍着大黑骡子的脖子又在轻轻絮语:“大黑骡子呀,大黑骡子!委屈你了,你为革命立大功吧!”

彭德怀背过脸去。

枪声没有响,谁也不愿意开枪。

十分钟过去了,没有谁下得了那个狠心。六头牲口都好像预感到了什么,集体嘶叫了几声,又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二十分钟过去了,仍然没有听到枪声。

“副官长,快开枪!你不向它们开枪,我就要向你开枪!”彭德怀双手叉在腰间怒吼道。

手提机枪的方副官长把六头牲口向远处牵了牵,枪口对准了它们,大家都闭上了眼睛。

枪声响了。彭德怀向着斜倒下去的大黑骡子,缓缓地摘下军帽……

这天晚上,草地篝火旁多了些生机。彭德怀推开警卫员端来的一碗肉汤,发火道:“我吃不下,端开!”

漫漫征途,再也见不到大黑骡子的身影了。它融进了北上的滚滚铁流,融进了宣传鼓动员的竹板声里:“身无御寒衣,肚内饥。晕倒了爬起来,跟上去,走到宿营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