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博弈论(生存智慧大全集)_康熙与鳌拜的斗鸡博弈

博弈论(生存智慧大全集)_康熙与鳌拜的斗鸡博弈

据野史记载,康熙八年五月的一天,康熙在南书房召见鳌拜,事先准备好一张折脚的椅子让鳌拜坐,鳌拜刚坐下来,侍卫捧上热茶,茶杯经过高温处理,茶杯顿时烫手坠地,在鳌拜毫无准备千钧一发之际,身后的侍卫霎时发难将鳌拜推倒在地,由于经过精心准备,鳌拜出其不意,一下被擒,“于是有善扑营之制,以近臣领之”。一场攻心攻力的政治斗争终于收场,康熙登位以来第一场大战胜利告终,铲除了这个心腹大患。这种守株待兔、请君入瓮,不动声色暗埋杀机的耐性与心机,可见康熙真是天生的统治天才!鳌拜惨败,盖其原因,都是轻敌之故,而轻敌的根源,本来就是骄傲作祟,谁让他瞧不起人家这个黄毛小儿呢?也是活该。野史说的难免有些无稽。

鳌拜被擒以后,康熙大数他罪状30大条,条条都是灭族砍头之大罪,但是后来却没有杀他,《清史稿》里这样记载,康熙下了一道诏曰:“鳌拜愚悖无知,诚合夷族。特念效力年久,迭立战功,贷其死,籍没拘禁。”鳌拜没杀,相反他的同党却都赶尽杀绝,是什么原因?这里面当然有猫腻,但是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康熙考虑到立朝初年,天下未定,朝中臣心不伏,如果因此而大兴牢狱,必定更加涣散人心,因此不杀,以显仁心,安定人心。一个十多岁的少年皇帝竟然有如此工心,真是让人惊佩,康熙治世初见端倪矣。

锒铛入狱的鳌拜,他会想些什么呢?他一定会后悔当初小看了这个黄毛小儿,他太骄傲了。

鳌拜年轻的时候跟随太祖太宗入关征战南北,那时他风光无限,机智勇敢,且力大无穷,满洲第一勇士,在清朝奠基之时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开国元勋之一。顺治帝死后,他是四个顾命辅臣之一。此人居功自傲,横行无忌,在朝野无人敢惹。在外,则圈地剥削,惹起民怨;在内,和穆里玛、大学士班布尔善、尚书阿思哈等等勾结策反,随时蠢蠢欲动。康熙刚刚登上帝位,不便兴杀,羽翼未丰不敢擅动,因此在太皇太后孝庄皇后在幕后出谋划策的支持下,暗中“密选健童百十,在宫中习拳”,“选侍卫、拜唐阿年少有力者为扑击之戏”,暗埋杀机。另一边厢,鳌拜还蒙在鼓里,且压根就不把这个十来岁的小儿放在眼里,变本加厉地横暴逞凶,铲除异己,将自己的仇敌,四大辅臣之一的苏克萨哈逼死。

概括地来说,鳌拜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故主,始终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康熙初年辅政时期飞扬跋扈,把持朝政,颇多恶迹,最后败在少年康熙手中,虽然免于刑戮,但身死禁所,成为中国历史上强悍不逊的权臣。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从其青年时代起就效力军中,屡立大功。他曾跟随清太宗皇太极攻察哈尔部、征朝鲜,均有战绩。

崇德二年,皇太极命贝子硕讬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诸将往攻皮岛。由于硕讬久攻不下,皇太极又命武英郡王阿济格接手,鳌拜从征军中。阿济格与众将反复商议后,制定了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进攻方案:一路从海上以巨舰摆出正面进攻的态势,故意吸引守岛明军的注意力;另一路则以轻舟精锐,快速推进,直插该岛西北角之要害阵地。后一路是这次进攻的关键所在,鳌拜主动请缨,并与准塔一同向阿济格立下军令状:“我等若不得此岛,必不来见王。誓必克岛而回。”

鳌拜与准塔遂率部渡海发动进攻,不料明军早已严阵以待,一时炮矢齐发,清军进攻受挫,形势紧急。鳌拜见状,奋起大呼,第一个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清军遂一举跟进,登上皮岛,举火引导主力来攻。皮岛终于被攻克。

捷报传到盛京,皇太极大喜过望,亲自撰文祭告努尔哈赤,以慰其父在天之灵。皇太极认为皮岛虽是区区一岛,但攻克之意义远在占领重城要地之上,所以下令对诸将士从优奖励。鳌拜以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

入关以后,鳌拜主要的任务是追击农民军。顺治元年十月,鳌拜随靖远大将军英亲王阿济格取道陕北,进攻已经退守西安的李自成农民军,率军由内蒙入陕北,攻陷四城,降三十八城,随即挥师南下。后来多铎率军攻进潼关,直逼西安。李自成被迫放弃西安,退往湖广。阿济格奉旨率军剿除“流寇余孽”,鳌拜等遂分翼出师,水陆并进,于河南邓州和湖北承天、德安、武昌等地前后13战,重创大顺军。顺治二年六月,李自成于湖北九宫山遇害,大顺军瓦解。清军前后共陷河南、湖广、江西、南京等地63城。

打垮李自成,清军开始对付大西军。顺治三年正月,鳌拜随肃亲王豪格等率军进攻张献忠大西农民军。清军得知张献忠率军已退到西充一带,鳌拜再次充当先锋,率领先头部队前往狙击。两军相遇,鳌拜等人又是身先士卒,往前猛冲。狭路相逢勇者胜,昔日威风一时的大西军抵挡不住而溃败,张献忠也于此役中被杀。清军击破大西军营垒130余处,斩首数万级,获马骡牲畜1.2万余匹。打败大西军主力之后,鳌拜等又继续深入,基本上肃清了四川一带的农民军。大西军余部在孙可望、李定国率领下退往云贵地区。

豪格在四川发布安民告示,继续追击起义军。击破大西军,鳌拜实居首功。由上可见,鳌拜早年无论是在关外与明军的反复交锋中,还是在入关定鼎中原后巩固统治的大小战斗中,出生入死,转战南北,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当之无愧的清初开国功臣。

鳌拜作为“天子自将之师”镶黄旗的重要将领,忠心事主,始终不渝,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决拥立其子为皇位继承人,甚至不惜兵戎相见,最终争得福临继位。他为此与睿亲王多尔衮结下怨仇,在后者摄政期间,多次遭受残酷打击,三次论死。当年曾一起盟誓的黄旗大臣这时早已分化瓦解,改变初衷转而投靠多尔衮者大获好处。故主皇太极既已去世,其子福临也得以即位,鳌拜此时完全可以为谋求个人利益而党附多尔衮,这在古往今来的官场上是司空见惯之事。但鳌拜面对如此险恶处境,却仍然不屈不挠,始终没有迎合多尔衮。就此而言,鳌拜作为清初一员骁将,其性格是耿直倔强、敢于抗争的。他对故主皇太极忠心耿耿,一片赤诚,而对顺治也始终坚守臣节,称得上是一个难得的忠义之臣。

如果顺治活得时间更长一点的话,这一段君臣相得的佳话恐怕就能够进入历史,深入人心。可惜的是,顺治十八年正月初八,年轻的福临就去世了。鳌拜的政治命运进入了一个转折期。顺治对鳌拜的信任在其对后事的安排里体现出来了。顺治立下遗诏,指定由皇三子玄烨嗣位,以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为辅政大臣。

值得注意的是顺治没有选择宗室亲王担当辅政大任,而是选择了异姓大臣。这也许跟他幼年时期多尔衮专权的经历有关,他不想再出现一位“多尔衮”来操控子孙的天下。不过,权力也许真是一个魔杖,能够改变一个人的一生。鳌拜功臣、忠臣的形象开始渐渐变形,他再也不像从前忠心扶持皇太极的儿子福临那样对待福临的儿子玄烨了。结果,康熙初年,虽然没有了多尔衮,但却出现了专权的鳌拜。

康熙六年六月,索尼病死。这个索尼虽然在生前未能遏制鳌拜的势力,不过他临死前的一个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