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柏拉图的洞穴喻与_百年孤独_的孤独意识_郑丽

柏拉图的洞穴喻与_百年孤独_的孤独意识_郑丽

柏拉图的洞穴喻与_百年孤独_的孤独意识_郑丽
柏拉图的洞穴喻与_百年孤独_的孤独意识_郑丽

第24卷第6期2011年11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Vol.24No.6

November ,2011

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要:《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通过运用柏拉图在

《理想国》中的“洞穴喻”来解析弥漫于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可以看出马尔克斯作品中的孤独意识反映了对真理的渴求与现实的矛盾、理性发展与宗教信仰的冲突,指出人们要想摆脱孤独,必须走出黑暗的洞穴,摆脱愚昧落后、因循守旧的现状,借助爱和团结的力量,彻底走出孤独的阴影。关键词:《百年孤独》;洞穴喻;孤独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

2204(2011)06-0088-05收稿日期:2010-11-1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资助项目(01JA750.47-990)

作者简介:郑丽(1974—),女,山东泰安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The “Solitude ”in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and the “Allegory of the Cave ”of Plato

Zheng L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Bei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Beijing 100191,China )

Abstract :One Hundered Years of Solitude is the masterpiece of Garcia Marquez ,the representative of Contemporary Columbia Literature.This essay uses Plato ’s allegory of the cave to analyze the sense of solitude which permeated this novel.It reaches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solitude of the protagonists in the work reveals the inconsistency between de-sire for truth and reality ,and the conflict between development of reason and religious belief.It points out that in or-der to cast off the shadow of solitude ,Latin American people should step out of the dark cave and get rid of their fatu-ity and conformism with the help of love and solidarity.

Key words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allegory of cave ;solitude

一、引言

作为哥伦比亚当代文学的代表人物,在拉丁美

洲魔幻现实主义小说领域,加西亚·马尔克斯地位举

足轻重。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西班牙语和拉丁美洲文学教授乔治·麦克默里认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小说一直保持着高质量,而加西亚·马尔克斯尤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其卓越的文学成就,马尔克斯荣获了198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1982年10月21日瑞典文学院宣布将诺贝尔

文学奖颁发给马尔克斯时的授奖理由是

:“他创造了一个独特的天地,即围绕着那个由他虚构出来的马孔多小镇的世界。自20世纪50年代末,他的小说就把读者引进了这个奇特的地方。那里汇聚了不

可思议的奇迹和最纯粹的现实生活。作者的想象力

在驰骋翱翔;荒诞不经的传说、

具体的村镇生活、比拟与影射、细腻的景物描写,都以新闻报道般的准确

性再现出来。”[1]加西亚·马尔克斯无疑是加勒比上空那只飞舞的蝴蝶,在拉丁美洲乃至全世界文坛上掀起一场文学“风暴”,以致这场“风暴”打破了欧洲文化中心论的神话,实现了拉美文学创作的空前繁

荣和文学创作上的“蝴蝶效应”。①在马尔克斯的巅峰之作《百年孤独》中弥漫着深深的孤独意识,马尔克斯借助小说中的人物,

反映出自己内心深处无以排遣的孤独意识。这种孤独是源于众人皆醉我独醒

的痛苦,是对处于野蛮、贫穷、愚昧、落后境地的拉美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这个清醒的孤独者如同古希腊伟大哲学家柏拉图的《理想国》中那个惟一走出黑暗的洞穴、看到光明的人,试图告诉仍然处于愚昧

落后的生存处境中的同胞们他所深谙的真理,号召拉美人民摆脱愚昧和落后的现状,砸碎一切专制与暴政,借助爱和团结的力量,彻底走出孤独的阴影。

二、柏拉图的“洞穴喻”与

《百年孤独》中的孤独意识

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如下设想: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朝向火光的地方,有些人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它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他可以站起来并转头环视,才发现原来以为的真实其实不过是事物的影像而已。当他终于获得解放走出了山洞,看到了太阳。他简直难以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光”。这位悲喜交集的洞穴人就想让他的同伴们尽快了解这世界的“真相”,于是他又回去对其他的洞穴人诉说他所看到的一切,告诉同伴们“影子”其实是怎么回事。然而,他的理论在洞穴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多数人很愤怒,认为这个人要把他们引上邪路。他们以为他们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只有少数人半信半疑,但因为多数人的愤怒,这些少数人只能保持沉默,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对他也都失去了信任,因为没有一个人和这个孤独的洞穴人有同样的经验。在这个故事里,太阳隐喻真理,洞穴和影子隐喻黑暗和事物的假象,囚徒隐喻视野狭隘、愚昧无知的人。柏拉图把自己比作站起来的囚徒,因为知道并宣扬真理而被世人遗弃。故事还反映了另一个很少被人谈论过的主题,那就是孤独。偶然获得真理的洞穴人摆脱了黑暗和愚昧的状态,但并没有因此而更加幸福。相反,因为他个体的经验与集体意识的巨大差异而被同伴们孤立疏远,永远失去了他们的信任,以至于他自己都渐渐开始怀疑这段经历的真实性。这位失去了同伴支持的洞穴人的“解放”是暂时的,他的手脚很快又被束缚住了,他的生活重新回到了过去的轨道。这场如梦似幻的经历不仅让别人困惑,而且令自己很迷茫。他有时候还是要忍不住谈谈他的“梦”,次数多了,其他人开始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他就慢慢被别人当作是“疯子”了。

柏拉图在其“洞穴喻”中揭示的人们对真理的渴望与追求、顿悟时的惊喜与激动,以及在遭到无情现实生活的挫败后的孤独与绝望在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中都得到淋漓尽致地体现。科技发展造成了人们信仰的迷失。当人们利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揭示了宇宙的奥秘,发觉以前认为神秘莫测的现象并不是上帝意志的体现,随之就产生了对上帝的质疑,丧失了宗教的虔诚。马贡多镇的族长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曾经与他的同胞们一样生活在黑暗和愚昧中。马贡多的人们安于现状,满足于眼前落后愚昧的生活,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现实,而外界的一切则是虚幻的投影。吉普赛人带来的磁铁、火车的出现、甚至普通的冰都被惊奇地看作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作者描述布恩蒂亚父子去看冰块时这样写道:“那里有一个浑身长毛的光头巨人,他鼻子上穿着一个铜环,脚踩上系着一条沉重的铁链,正守护着一只海盗箱,巨人一打开箱子,里面就冒出一股冷气。”[2]31作者虚实结合的巧妙使人们感到这并不单纯是阿拉伯神话的借用,而是拉美原始、蛮荒时代人们无知闭塞的真实写照。俄国形式主义者什克洛夫斯基说:“那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的存在,正是为了唤回人对生活的感受,使人感受到事物,使石头更成其为石头。艺术的目的是使你对事物的感觉如同你所见的视象那样,而不是如同你所认知的那样;艺术的手法是事物的‘反常化’手法,是复杂化形式的手法,它增加了感受的难度和时延。”[3]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大量使用的这些神奇的叙述手法,增加了作品浓重的魔幻色彩,给读者造成一种全新的感受,唤醒人们对事物的全新的认知和体验,从而产生陌生化的感受。通过运用“陌生法”,这种表现人心理的既生动又神奇的艺术手法,平时让人熟视无睹的事物如磁铁、冰块等给人耳目一新的深刻印象,同时从另一角度反衬出马贡多人的落后与愚昧。作为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百年孤独》的神秘与魔幻色彩在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马尔克斯将大量神话、传说引入这部小说中。小说随处可见印地安文化广泛流传的魔幻、神奇的古老传说和神话故事,而且其中不乏大量的亚洲尤其是阿拉伯神话,以及在欧美广为传播的基督教、圣经、古典戏剧等情节。这些神话的引入使整篇小说笼罩在一种神秘莫测、变幻无常而又极度令人神往的氛围里。作品中许多超自然的人和物,或是取材于印第安民间故事和传说,或是借用东方神话中的故事: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杀人后受鬼魂的纠缠,墨尔基阿德斯不堪忍受

·

98

·

第24卷第6期郑丽: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死亡的孤寂又重返人间反映了印第安人的灵魂不灭论和还魂说;庇拉·特内拉集妓女、巫师、通灵者于一身,能用纸牌预示人的命运;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的吉普赛人的飞毯,还有俏姑娘雷梅苔丝通体透明乘床单向空中飞升神秘消失的情节都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天方夜谭》中阿拉伯的飞毯;整天坐着编织精美裹尸布以消磨时光的阿马兰塔,使人记起《荷马史诗》中泊涅罗帕忠实而聪慧的妻子,为了摆脱追求者无聊的纠缠,她白天纺织,夜晚拆掉织物,耐心地等待着丈夫的归来。所有这些神话原型的运用,最终使《百年孤独》生成为一个整体象征。马贡多不仅成为拉丁美洲的一个缩影,也上升为整个人类生存状态的一个隐喻,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人类的孤独和宗教困惑。

马贡多的人们在小镇建立初期过着伊甸园般纯真的生活。作为年轻的族长,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指挥大家播种和畜牧,安排全村的房屋布局,设计街道,马贡多成了最有秩序、最幸福的村子。在这个村子里,谁也没有超过30岁,也还没有死过一个人,街道两旁种满了不死的杏树,一幅世外桃源的美好图画。乌苏拉是个勤俭能干的女人,家里宽敞明亮,周围种满鲜花,各种动物和睦相处,小鸟快乐地歌唱。然而,由于外来的科技文明侵入扰乱了马贡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质朴天然的世外桃源生活,人们不再安于现状,而是充满了躁动不安的欲望。作为第一个解除了思想禁锢的人,族长霍塞更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和渴望。他被吉普赛人展示的磁铁的魔力所吸引,竟想用它来开采地下的黄金。在炼金实验室里,他按照炼金术配方把乌苏拉珍藏的三十枚金币投进烧锅,结果这笔珍贵的祖产变成了一团粘在锅底挖不下来的锅巴。后来他又对巨型放大镜感兴趣,试图利用这项发明制造作战武器。在得到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赠送的葡萄牙地图和几架航海仪器后,他闭门不出整夜观察星辰的移动。当他向村里的人震惊地宣布“地球是圆的,象个橘子一样”[2]4时,骤然发现自己仿佛置身于广袤无边的空间之中,他的存在似乎处于一种孤独的尽头。这是理性发展与宗教信仰冲突而产生的孤独。正如柏拉图的洞穴理论中那个走出洞穴的人,霍塞受到墨尔基阿德斯理性之光的指引,走出从前黑暗愚昧的洞穴,第一次见到了光明,但由此产生的内心的冲突与挣扎却给他带来了更多的困惑和痛苦。他开始怀疑上帝的存在,便借着铜版摄影技术在家里的每个角落寻找上帝的踪影,甚至还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方法要把在家中的每个角落拍摄到的照片叠印在一起。他坚信只要上帝存在,迟早会被拍下来,否则就应该永远排除上帝存在的假设。这一看似荒唐的举动包含着理性人类对宗教信仰的动摇与怀疑。对霍塞来说,非实体性的存在是不可能的,上帝没有可触摸的真实的支撑,它就可以被证伪。尼卡诺尔神父企图说服霍塞信仰基督教时,洞察一切的霍塞却一口揭穿了他升腾的奥秘,并让他拿出上帝的铜版照相的证据来。最后吉普赛人再次来到这里,向他展示了假牙的奥秘后,霍塞躁动不安,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因为那里正发生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而他们却在过着“毛驴似的生活”[2]7。自从被磁体热、天文计算、炼金梦以及认识世界奇迹的渴望所占据,霍塞一心想带着村人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但由于对于本地区的地理情况一无所知,这支远征队伍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却发现大海成了他们无法克服的障碍。霍塞的历险是对《圣经》故事中《出埃及记》的戏仿。摩西最终带领他的人民走出埃及,摆脱了埃及法老的剥削和压迫,到达了上帝赐予他们的应许之地,获得了渴望已久的自由和幸福,但霍塞带领村人走出愚昧的山村,去外面的世界闯荡的梦想却无情地破灭了,他本人也在内心激烈的冲突挣扎中丧失了理智。作为已经解除桎梏的囚徒,霍塞是惟一受到理性之光指引的人,然而当他迫切地向其他仍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因手脚被困而无法看清现实、却把影像视为真实的囚徒们兴奋地展示他的发现时,却受到无情地讥笑和嘲讽,而他所渴望传递的真理,也变成了晦涩难懂的拉丁语,无人能听懂。《圣经》中的亚当被逐源于偷食知识之果,霍塞的发疯同样源于他对知识的狂热追逐,最后霍塞在缺乏与人沟通的极度孤独与绝望中,在理性与信仰的激烈冲突下最终精神崩溃,被家人捆在树上(知识树的象征)直到死去。

在愚昧落后的中世纪,人们心怀对上帝的虔诚信仰等待末世救赎的来临。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浑然一体。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和科技的飞速发展,宗教信仰日渐衰微,个体与世界、甚至个人自我之间的离异使现代人品尝到孤独的滋味。虽然霍塞心中的上帝并不同于西方传统宗教意义上的上帝,而是原始宗教信仰中众神的统一体,但马尔克斯赋予霍塞的上帝以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整个人类的信仰,它的证伪象征着人类信仰的失落。马尔克斯正是在对老霍塞象征性地疯狂的描述中,表现出20世纪信仰的破灭和理性的崩溃,支撑着人类精神的全部现世价值似乎都化为乌有,一切创造和秩序都成为无,孤独从一开始就这样覆盖了这个家族的命运。

宗教和暴政的双重枷锁如同捆住洞穴人手脚的

·

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绳索,妨碍了人们对真理的追寻与探索,加剧了人们内心的孤独。柏拉图的“洞穴喻”中的黑暗和影子在这儿暗指传统宗教的虚伪和欺骗性。在16世纪以前,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许多土著民族一直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随着新大陆的发现,殖民者一手高举着剑与火,一手拿着十字架,用钢铁和精神的武器征讨和驯服殖民地人民,开始了对拉美长达几百年的殖民统治。以牧师为代表的宗教组织以及行政长官的统治打破了马贡多伊甸园式的社会生活方式,瓦解了人们原有的信仰,造成了人们的孤独。在牧师到来之前的马贡多,居民根据“自然法则”来行事,向上帝祈祷也不需要教堂。在马贡多人民的原始意识中,对上帝的信仰摈弃了一切世俗教会的繁文缛节,他们习惯于同上帝作最直接的交流。这种信仰的默契使马贡多成为一个幸福的村庄,到处充满了平等与和谐。即使在失掉记忆力的那一段时间里,他们也在村子的入口处写上:上帝存在。当尼卡诺尔·雷依纳神父决定要到这个蛮荒之地来撒播教会的种子时,村里的人们告诉他:关于灵魂方面的事向来是直接跟上帝商量安排的,他们已经没有伤天害理的意念了。小说明确地暗示,在正统宗教组织到来之前,创建之初的马贡多拥有更加自由、轻松的生活空间,在精神上完美无缺,能与自然、他人和谐相处。但随着尼卡诺尔·雷依那神父的到来,以及“丘八”安东尼奥·伊萨贝尔神父的接替,马贡多开始陷入宗教力量的十字架重压之下。整部小说对正统的宗教组织持怀疑的态度。小说刻意刻画的一些人物,特别是奥雷良诺·塞贡多及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都不是正统天主教的牧师;霍塞·阿卡迪奥·塞贡多对他的儿子即将成为教皇的说法耻笑不已。在布恩地亚家族惟一标准的基督徒是外来的高地人菲南达·德·卡庇奥,她企图把虚伪的贵族意识和空洞的宗教观念注入布恩地亚家族的行为,代表了欧洲宗教文明对拉丁美洲的入侵。乌苏拉死后,整个家族在她的操控下成了一座“陈规陋习的堡垒”[2]228。宗教信仰非但没保护上帝子民的安全,反而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额头上画着抹不掉的“圣灰十字”的奥雷良诺上校的17个私生子,几乎一夜之间全被人暗杀,子弹无一例外地从“圣灰十字”中穿过,布恩地亚家族的人再也不敢星期三在教堂的大厅里领圣体餐了。作品中乌苏拉“毫不畏惧地向上帝发问,他是不是真的以为人的身体是铁打的,忍受得了这么多的痛苦和折磨……她感到有一种无法抑止的愿望,真想像外乡人那样破口大骂一通,真想有一刻放纵自己去抗争一下”[2]226。马贡多人失去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支撑,对上帝的信仰失落了,他们迷失了自我,陷入无法排遣的巨大孤独之中。

《百年孤独》反映了内战频繁的拉美历史,尤其是对自由党与保守党之间的频繁争斗进行了真实的再现。偏僻闭塞的马贡多镇随着文明的进一步深入,也不可避免地一步步卷入整个国家的斗争中。具有民主思想的自由党人与已经掌握政权的顽固的保守党之间多次发生流血冲突。布恩地亚的儿子奥雷良诺不满保守党在选举中作弊,因此毅然率领21名马贡多青年发动了武装起义。布恩地亚家族的第三代阿卡迪奥成为马贡多有史以来最为凶残的统治者。马贡多从此陷入了战争带来的混乱与孤独之中。战争加剧了这个家族的孤独与愚昧,战乱与独裁统治下的布恩地亚家族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奥雷良诺上校权力达到巅峰时,感到自己“陶醉于权力的心情在阵阵冷颤中开始变得索然无味”[2]150,他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到离他3米的范围内,对这场没完没了的战争的恶性循环厌倦透了。内战结束后,自由派与政府签订了停战协定。奥雷良诺上校心灰意冷,自杀未遂后为了摆脱永无穷尽的孤独开始闭门独居,循环往复地制造小金鱼,他最终隐约感觉到“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2]156。频繁的战争没有改变拉美专制与独裁的现状,带给这块大陆的是更深的孤独与闭塞,而不是自由幸福。从1830年开始至20世纪末的70年间,哥伦比亚爆发过几十次内战,使数十万人丧生。在《百年孤独》中,马尔克斯通过奥雷良诺上校传奇色彩的生涯集中表现出政客们的虚伪、统治者们的残忍、民众的盲从和愚昧,描绘了弥漫在布恩地亚家族和马贡多镇的孤独意识。

在小说中,《百年孤独》通过布恩地亚家族的兴衰史和马贡多从伊甸园式的乐园沦落为充满枯枝败叶的人间地狱,直至最后被飓风从地球一扫而光的经历,讽刺了宗教的空洞与虚伪,认为华而不实的外表下掩藏的人类的私欲和贪婪才是导致人类毁灭的根本原因。现代社会所谓的文明与进步成了滋生罪恶的温床。吉普赛人带来的外界科学发明,政治力量之间尔虞我诈,空洞虚伪的宗教对人思想的控制和束缚使马贡多由最初的乌托邦成为了《圣经》中的罪恶之城———所多玛之城:战争、暴力、贪欲、淫靡充斥着这个原本纯真的村落。布恩迪亚家族是人类的隐喻,《百年孤独》成为关于人类命运的现代寓言。

三、走出洞穴、摆脱孤独的阴影

著名作家帕斯指出:“孤独,即所谓感知之孤

·

19

·

第24卷第6期郑丽:柏拉图的洞穴喻与《百年孤独》的孤独意识

单,对世界漠然以及同自我之离异。”[4]马尔克斯认为自己作品的主题不是神话、爱情或政治,而是孤独。他的作品几乎没有一部不是表现孤独的,也几乎没有一个人物不是孤独的。《枯枝败叶》中的主要人物———无名的法国大夫一辈子就是一个在完完全全的孤独中生活和死亡的人,甚至在他上吊自杀后镇上的人除了上校外没有人愿意为他安葬。《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里的上校同样感到世态凄凉、孤立无援。作为“千日战争”的幸存者,每周五他都要眼巴巴地等着有人给他寄政府许诺的退伍补助金,可总是失望而归。《恶时辰》里的那位镇长也是孤独地生活着,他有权有势,却得不到老百姓的拥戴,饱尝了权力的孤独的滋味。《百年孤独》里布恩地亚家族的成员更是没有一个不忍受着孤独的折磨,贯穿于小说始终的是人与人之间无形的隔阂:虽然阿卡迪奥被任命为小镇统治者,权力的获得并没有消除他内心始终笼罩着的孤独的阴影;因为失去了与人交流感情的能力,孤独感侵袭了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空洞的头脑;蕾贝卡在丈夫死后过起了隐居的生活,沉浸在对过去的回忆中无法自拔,断绝了与外界的一切接触,以至于被误认为已经死去;阿玛兰在极度的孤独与抵制孤独的强烈欲望中痛苦挣扎,但最后还是选择了孤独,拒绝了所有追求她的人。作为人类的代表,布恩地亚家族代表了人类由于对权力无止境的追逐、爱情的困惑和知识的痴迷造成的孤独。马尔克斯在《番石榴飘香》访谈录中曾说:“他个人认为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感源自他们不懂爱情,布恩地亚整个家族都不懂爱情,不通人道,这就是他们孤独和受挫的秘密。”[5]除此之外,科学文明的冲击、宗教的精神控制和独裁者的残暴统治是导致人们陷入无法排遣的孤独的重要原因。孤独成为这个家族的共同特征和集体无意识,最终导致了愚昧落后、固步自封,以至于家族衰败、民族消亡。老霍塞的子孙们就是在信仰与理性的双重失落下,在向死而生的恐惧与颤栗中,在放纵与压抑的喧哗与骚动中,每一个人都陷入孤独,在没有交往的自我封闭中走向毁灭。

在《番石榴飘香》中,门多萨指出弥漫于马尔克斯所有作品中的孤独植根于他自己的生活。“孤独的怪影始终跟随着他,追随着流落在阿拉卡塔卡他外祖父家里的那个小男孩,追随着坐无轨电车打发凄凉的星期天的穷学生,追随着在巴兰基利亚蹩脚的旅馆下榻的青年作家,追随着如今世界闻名的文学家。这个怪影现在仍然紧随在他的左右。”[6]作为一名具有强烈现代意识的作家,马尔克斯和其他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一样,具有对拉美历史的深刻反思和厚重的责任感。他清醒地审视着拉美的现实与历史,剖析着拉美落后的根源,用理性的思维考虑拉美的历史命运和现代社会人类的出路问题。由于二战、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影响、加上拉美社会的畸形病态发展,拉丁美洲人面临前所未有的意识危机,人们既丧失了对文明的信念,又不能回归信仰。而拉丁美洲大陆专制制度的恶性蔓延又加深了一直承受着忧愤和孤独的拉美人的精神危机。作为具有强烈责任感的作家,马尔克斯勇敢地站起来,向仍然处于愚昧、黑暗中的人们指出了光明所在。马尔克斯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对拉丁美洲社会现状的深深忧虑,他号召人们砸碎一切专制与暴政,鼓励拉美人民积极寻找迷失的精神家园。正如他在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奖发言《拉丁美洲的孤独》时说:“我们感到有权力相信:着手创造一种与这种乌托邦相反的现实还为时不晚,到那时,任何人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活或者死亡的方式;到那时,爱情将成为千真万确的现实,幸福将成为可能;到那时,那些命中注定成为百年孤独的家族,将最终得到在地球上永远生存的第二次机会。”[7]作者将个人的孤独通过小说中的人物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同时又把个体的孤独与整个民族的孤独结合在一起。号召人们摆脱愚昧落后、因循守旧的现状,借助爱和团结的力量,彻底走出孤独的阴影。

注释:

①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提出:一只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

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如果机缘巧合,会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这就是声明远扬的“蝴蝶效应”。

参考文献:

[1]张国培.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资料[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4:48.

[2]加西亚·马尔克斯.百年孤独[M].黄锦炎,沈国正,陈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3]维克托·什克洛夫斯基.俄国形式主义论文选[M].方珊,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6.

[4]奥克塔维奥·帕斯.帕斯作品选[M].赵振江,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264.

[5]门多萨.番石榴飘香[M].林一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140.

[6]林一安.加西亚·马尔克斯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227.

[7]赵振江.拉丁美洲大花园[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214.

·

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1月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目录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2) [摘要] (2) [关键词] (2)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2)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2) 三、知识是对理念的认识 (3) 四、灵魂转向 (5) 五、结语 (5) 参考文献 (6)

浅谈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摘要]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借助“洞穴比喻”,象征性地说明了两个世界的划分问题,论述了灵魂转向的必要性,并系统地阐述了理念论的丰富内涵。“洞穴比喻”是柏拉图对理念论的深化和总结,它代表了柏拉图的基本思想,是西方哲学的真正开端,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关键词]柏拉图、洞穴比喻、理念 一、柏拉图的“洞穴比喻”概述 在柏拉图的“洞穴比喻”中,描述的是一群囚徒世代被铁链锁在洞穴里,不能回头或环顾,只能直视眼前墙壁上的场景,他们只能看到由身后的火堆影射到眼前墙壁上晃动着的影子,但他们不知道造成这些影像的原因,久而久之,他们就把这些影像看成是真实的事物。有一天其中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转身回头发现了造成洞壁上影子的原因,才明白他们看到的影子只不过是幻影而已。他再往洞口走,发现了洞外广阔的天地和丰富多彩的事物,但由于太阳光太强烈了,使他的眼睛感到痛苦难受。他一开始只能看阴影和水里的倒影,慢慢适应后才可以看清周围的事物,最终才可以回过头来看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穴、太阳、火光、囚徒、走动的人。它们分别喻指:可见世界(政治生活社会)、最高的理念(善的理念)、历史性的传统(习俗、约定、常识、主流的价值标准)、普通民众(认为哲学之路是无意义的)、政治文化精英(比民众强,但也没走出洞穴)。这个比喻反映着认识的两个阶段:人们通过感觉感知到的事物和通过超出于感觉能力之外的纯粹观念能力所知觉到的理念。 二、两重世界的划分 通过一系列的论证和比喻,柏拉图完成了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即可感世界与可知世界将世界二重化,这是柏拉图整个哲学的出发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2009-12-05 22:03:44 来自: 阿水(Ah!water)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其中有囚徒挣脱锁链,看见了真相的话,他会不会去拯救同伴?还是同伴们不相信他把他当疯子。 这是关于人的解放的最早的论述,鲁迅也有个铁屋中的呐喊,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相?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人一生出来就是奴隶,我们也做了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这是摆脱不了的,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枷锁。 希望大家能给关于柏拉图洞喻的我更深刻的解释,先谢谢大家了。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 2009-12-05 22:15:47 Twoche。(我要养个大富翁) 啊,我们昨天写08年高考语文试卷(好像是山西省份的)阅读题赵珊鑫的《哦,美丽的“白日梦”》你可以看看。 上面写“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的阳光下的囚犯。” 太巧了,我昨天刚买的摘抄本,今天第一时间把这段抄下来了,希望有助于你理解。 weishenm (creative and enjoy life) 洞喻,不只是解放的意义。主要是讲的希腊的人哲学观点,我们看到的现象多为幻觉,而真实是在幻觉之后的,比如你看到的1个苹果,古希腊人,这不是真实,真实 是1,你看不到,这里面有些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味道。 (这种数学主义的观点,从现在的看来是错的。它的好处是它强调了数学,宣传了数学,现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复习过程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

《理想国》第七卷——洞穴比喻读后感 在我看了《理想国》第七卷后,我感触颇深。在该卷中,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 柏拉图作的设想如下: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牢房,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 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洞穴比喻”包含的隐喻是:洞穴场景描述了人的根本处境,“洞内”是现象世界或者可见世界,是不实在的;“洞外”是理念世界或者可知世界,是实在的。“洞穴的囚徒”指人类自身,把影像看作是实在的,真假颠倒,人类有待于教育。“挣脱束缚的囚徒”指受过教育的,追求真理的人。“太阳”指的是“善的理念”,是一切的原因,是教育的目的。囚徒们只能看到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并误以为那些阴影就是真实的事物。 假如皆可这些囚徒身上的桎梏,让他们转过身来,也许一时他们会失明,可是他们终究会发现真实的事物以至于真实的光,这时他们的生活就不会停留在洞穴中的囚徒那个层次了。苏格拉底在这里用洞穴比喻可见世界,洞穴外的景象比喻可知世界。二者一切的来源则是“光”——“善的理念”。一旦有人可以到达可知世界,把握善的理念,那么,当他再回到可见世界,他就能够洞明世事,更能够将事务处理得得心应手。所以只有解开这些人灵魂上的束缚,让他们到达更高境界,他们才能更好地为城邦服务。当然一旦到了上层,有些人会沉湎于更高的理性和知识,不愿意下来拯救下层世界的其他人。这类人也不能承担城邦统治者的重任,因为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一个“整体的幸福”,而不是“某个阶级特殊的幸福”。那些勇于负责的哲学家能够成为城邦的统治者,而且必须成为城邦的统治者——因为城邦对他们寄予重托,给了他们最好的教育。这种统治者,因为已经把握了真正的善的理念,所以摆脱了世俗名利的桎梏,并不热爱权力,又因为他们不热爱权力,恰恰使他们成为最理想的统治者——他们不会用权力谋私利。正如《老子》说的:“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不怀私欲,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苏格拉底接着讨论如何将这种人才带到洞穴上面的光明世界——其实也还是对统治者进行教育的问题。这种人年轻的时候应该是个斗士,可是不能仅对他们进行音乐、体操和手艺的训练,因为这些都是不能引导人们进入可知世界的。所以苏格拉底可是寻找一些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首先是算术。有些事物的把握只需要感知就可以了,有些事物还需要再次基础上进行抽象、判断。算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解析

柏拉图的洞穴隐喻 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和洞穴一样宽的一路亮光照进来。有一些人从小就住在这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向前看见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高远处有东西燃烧着发出光芒。在火光和这些被囚禁者之间,在洞外上面有一条路,沿路筑有矮墙,墙后有一些人手拿着各种器物举过墙头,来回走动,或说话,或不说话。这样,囚徒们除了火光投射到他们对面洞壁上的阴影以外,什么也看不见。当他们交谈时,主题就是阴影。如果过路人说话,引起囚徒对面洞壁的回声,囚徒们会误以为声音是对

面洞壁上的阴影发出的。这时,如果有一个人被解除桎梏,被迫突然站了起来,转身,抬头看见火光,会有眼花缭乱甚至痛苦的感觉。他本能的冲动就是再转过身去看阴影。但是,有一种力量硬拉他走上那条崎岖陡峭的坡道,直到把他拉出洞外,见到阳光。这时,他更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于无法看见任何真实的事物。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他的痛苦渐渐减少,能够看清真实的事物,并且能够直观太阳的本相,知道它是一切的原因。 这里面包括了一系列的隐喻: “洞穴”是我们的可见世界、现象世界,“洞穴外的世界”是一个可知世界、实在的世

界, “洞穴中的囚徒”是我们人类自身,有待于教育。 “洞壁上的阴影”是实在世界中真实事物在光的照耀下的阴影, “太阳的本相”就是善的理念。 对变化不定的阴影的观察就构成了“意见”,对“太阳的直观”就构成了“善的知识”。 囚徒们谈论的主题就是“意见”问题。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彼此争论的只是“意见”,而不是“知识”或“真理”。 要想真正地觅到知识和真理,那就必须解除束缚,站起身来,转移习惯于看阴影的视线,迎着亮光,忍受痛苦,踏上漫长崎岖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与回忆说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及回忆说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在学园时期著作的《理想国》中,我主要从他的洞穴之喻以及学习即回忆说来部分了解他的教育思想。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对政治很感兴趣,本想从事政治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当时社会剧烈动荡,雅典国家各派斗争尖锐,而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又遭到迫害,使他对社会感到失望,于是打消了从政的念头,从而转向哲学的思考。 当时雅典社会、国家如此混乱不安的状态以及柏拉图在其他一些国家所遭遇的情况,使柏拉图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那就是在现实中无论什么都是不完善的。他所要追求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柏拉图认为这种完美的东西是人的感觉所感受不到的,是触及不到的,并且这种完美的东西只存在于理念当中。 正是柏拉图追求理念的这种思想影响并深深延续到他的教育思想当中。因此他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就是洞穴之喻。现在大体来描述一下洞穴之喻里的画面。有一个洞穴,洞穴口向里面一点有一些人和一些燃烧着的火把,还有一些人的位置相当于在那上面的人的下层。这些人背靠着墙,被绑在椅子上,动弹不得。而他们通过另一面大墙上的影像来了解事物。这些影像是由那些在他们上面的人所表演的,这些所谓的生活场景通过火光投射到墙上,那些无法动弹的人就通过视觉来感觉被呈现的生活影像。 简单来看,好像没有办法知道这个所谓的洞穴之喻和教育究竟有

什么深层次的关系。所以我们需要知道并理解柏拉图的这个洞穴到底比喻着什么。其实洞穴之喻应用的是隐喻的方式,在洞穴里的囚徒指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人,如果我们一辈子都生活在洞穴里,没有办法出去,那么我们一辈子看到的都是影像,是虚假的。而这就是我们所认为的真实,但这并不是真正的真实。所以现在问题是我们要如何走出洞穴呢?柏拉图所认为的是我们想要走出洞穴,就必须要接受教育,也就是通过教育来走出洞穴从而走向自由与光明。洞穴外的太阳代表的是真实与自由。未接受教育的人他的思想是被禁锢的。但人们因为都习惯于过去的事物,不愿意去改变,人们其实甘于愚昧。教育是使人接受新的东西,所以接受教育必然是被动的、是痛苦的,是需要付出意志和努力的。所以对人们进行教育是个漫长的需要极大付出的。并且这其中有一个适应过程,可以这么来理解,就是先看阴影,再看水中的倒影,最后看事物本身。 柏拉图的回忆说是由理念而来的。理念是一个艰涩而难懂的哲学术语,与我们平常所说的一般理念不同,柏拉图的理念是高于一切的。而我们一般人所认为的理念只是一种想法而已,不能与柏拉图的理念等同。这里只涉及到柏拉图的理念观。 柏拉图所认为的理念是永远存在的,是永不凋零的,是感觉不到的。这里要对理念与现象做个区别。现象是人的感官可以感觉到的,不过是否可以认为现象是存在的呢?在柏拉图的思想中,现象是介于有和无之间,即介于存在和没有存在之间。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朵花当他生存的时候,它是存在的,但当他死亡后,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依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关于“洞穴比喻”是指什么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f4722496.html,/sc/20095/2009561584210164.html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关于“洞穴”的比喻,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比喻。 有一群人世世代代住在一个洞穴里,从出生起就犹如囚徒,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甚至他们被锁住了脖子而不能回头或四顾。他们的身后有一堆火,在火和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对面的洞壁上,形成各种变化的影像。但洞中的人并不了解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他们甚至连自己是什么模样也不清楚。 由于众人已经习惯,因此并不觉得悲惨,也没有人想要脱离“困境”。直到有一个囚徒偶然挣脱了锁链,移动脚步,转过头来,平生第一次见到了炫目的光亮。他克服了最初的刺眼的痛苦,走出洞穴,看到了阳光下真实的一切。他庆幸自己的解放,并怜悯自己的同胞,于是又义无反顾的回到了洞穴。但这个从光明回到黑暗的人却被他的同胞们嘲笑,认为他在外面弄坏了自己的眼睛不合算,在也看不清墙上的影像,在关于幻觉和真理、偶像和原型的激烈争辩中,他被不断激怒的人群怀恨,并且最终被他们用乱棍打死。 从这个明显影射着苏格拉底最后命运的故事里,不难看出柏拉图柏拉图对严峻的人类实际状态的关注。“这是一个关于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从无知走向有知、从被遗弃走向被拯救的进步神话。”这个比喻更在显示着这样一种关系:人们此生所知的事物与这些事物超于生活之外的理念。 作为一个习惯了理科基础学科学习而又没怎么学过哲学的学生来说,我对这个比喻的最初理解,还是基于自己的思维惯性,从自然的二分理论里面得到的一些感悟。虽然一开始觉得有点可笑,但后来想想,觉得这对于理解囚徒们得心理,并且尤其是对理解柏拉图的这个关于洞穴比喻的意义,还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所谓自然的二分理论,是把自然机械的二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二是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作为意识中理解的自然是事实的自然,他本身包含了事物的一些为我们所感知的特性,如质地、颜色、热度等;而作为意识的原因的自然,则是推测出的产生这种特性的原因,比如我们说火发热是由于它在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能量等。之所以可以这样表达,是因为在基础科学中,人们基本上都无动于衷的默认这样的理论:当自然在感觉意识中向我们显露时,不把自然拖进与心灵的关系中就不能对自然作出一个完美一致的解释。也正由此,二分的自然又通常在人们的心灵上汇合,表现为某种显现自然的流出物。所以说的简单些,二分的自然也就是事物的原因和心灵对原因的反映。 回到“洞穴”的比喻中来。在洞穴里,人们所看到的洞壁上的影像可以算作是在意识中理解的自然,也就是心灵对原因的反映。按传统的二分理论,这必然会引起人们对其原因的探索,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得到一个完美的解释。然而洞穴里的人们并没有这么做,甚至有人想告诉他们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去听,而要说那人是个疯子。这种现象,可以很好的说明囚徒们的无知,就像房龙的《无知山谷里》的村民——或许房龙的《无知山谷》也就是据此改编的,但我更想说的是按照二分理论所探讨的现象与原因的关系,也就是前文所讲的,它所显示的人们此生所知的事物与这些事物超于生活之外的理念的关系。 有人说,把图书馆的书全部都烧掉,只留下一本,就可以重建整个图书馆,这本书就是柏拉图的《理想国》。因为在后人所研究的许多问题中,在柏拉图那里都已经又了雏形。在“洞穴”的比喻中,挣脱锁链的人走出了洞穴,找到了洞壁上影像的原因,看到了太阳下真是的一切,这也正是他对无知的突破,对真理的探索。它在后人的眼中,似乎总有着这么一个暗示,即要保持住对事物的敏感度,不要因习惯了它而对其默然视之,而是一定要不失时机的去探求它,去寻求真理的源泉。在现象与本质之间,我们绝不能麻痹自己的双眼,努力

柏拉图洞穴之喻的应用解析

我们看到的是真实的幻影, 我们还要去发现真实。 威尼斯商人瓷砖特约艺术家——曹 志雄先生,他专门为VEVI哲学故 事酒馆设计制作的《影子的舞蹈》, 这幅作品是他根据柏拉图的洞穴比 喻创作的一幅具有哲学意义的瓷砖 壁画。此次,这一次“泥邦讲坛”曾 循老师给我们带来的故事讲解的哲 学故事是——柏拉图「洞穴之喻」。作品解读:影子的舞蹈 我们可以仔细看这幅陶瓷壁画,设计师充分利用了逆光的楼梯门洞,将整个楼 梯间室内作了洞穴处理,两侧的墙壁象征着洞壁,手绘的瓷砖人形图案为纹身 的洞穴囚徒,可以看他腰部的树叶裙,颈上的狼牙吊坠,而蓝紫色的瓷砖,为 囚徒的影子,整个画面就呈现出了一幅柏拉图的洞穴场景。 柏拉图的洞穴之喻来自于他最著名的作品《理想国》讲的是:有一群囚犯,被 关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 们面前有一堵白墙,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 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 子就是真实的东西。 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 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 真实的事物。于是他返回洞穴, 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 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 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 被捆绑的囚犯来说,认为那个人 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 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穴启示:哲学家为公众谋幸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在柏拉图看来,现象就是现象,现象不可能是本质的“载体”,纯洁的理念无论 如何不可能存在于现象之中。所以我们 不可能从现象中认识本质,要想认识本 质,必须灵魂转向:从现象转向理念。 现象只是知觉,理念则是知识,而知识 应该要绝对正确。 柏拉图明确声称囚徒与我们相像,即是 说他们代表人类的状态;而囚徒被拉出 洞穴的过程则类似于通过教育而获得启 蒙的过程。 我们可以把上升之途和对上面事物的观 照解释成是灵魂上升到理智世界的过程。 洞穴之喻对于后来的政治和教育理论影 响甚巨。 很明显,柏拉图借解放囚徒失败的故事比喻苏格拉底的悲剧,他从失败汲取教训,总结了哲学家的使命和工作。按照他的想法,哲学家的兴趣和利益在可知 的理念,最高的目标是追求善;除此之外,他们没有世俗的兴趣和利益,包括 参与政治的兴趣。 然而,柏拉图又说,哲学家如同返回洞穴的自由人一样,他们为了其他人的利 益,不得不放弃个人兴趣和 思辨的幸福而参与政治。启 蒙和解救陷于悲惨境地而毫 无自觉的人,乃是哲学家的 公民义务。 柏拉图还说,他犹豫再三才 说出这样的话,因为很难找 到一条既符合公共幸福又符 合个人幸福的道路。看来, 哲学家的命运只能是放弃个人思辨的幸福而为公众谋幸福,哲学家为公众谋幸 福的途径是启蒙教育。

柏拉图的洞穴寓言

柏拉圖的洞穴寓言 在《理想国》第七卷当中,柏拉图曾经以洞穴的比喻来描述人类知识的本质。他秉持一贯的想像式对话写着: 苏格拉底(以下简称苏):我要你想像下列这个情境,看看人的天性开明或无知到什么程度。想像有一个地洞,洞穴的开口朝向外面的阳光,但是洞穴本身在地下很长。在洞穴里有一群从小就被监禁的囚犯,他们的双脚与脖子都被铁链紧紧绑住,以致于只能向前看而不能转头。在他们背后上方烧着火,在火与囚犯之间有一条走道相通。这条通道的前端矗立着一堵墙,这堵墙就像是表演皮影戏时,介于表演者与观众之间的布幕。 再假设这道墙之后有人正在搬运各种束西,包括用木材或石头制造的人形或动物。很自然的,这些人里有些在谈話,有些沉默不语。 设定好场景后,柏拉图开始描述他想像中的对话: 葛乐康(柏拉图的兄长古希腊哲学家,以下简称葛):真是古怪的景象,古怪的囚犯。 苏:这都是依据真实生活描绘出来的,我可以这么回答你。请你告诉我这些可怜的囚犯,除了火炬的光亮投射在洞穴墙上的影子之外,能不能看见自己或者身边的囚犯? 葛:假若这些囚犯沒办法转过头去,那他们怎么能看得见呢? 苏:那么,他们看得见在通道上被搬运的那些东西吗?

葛:当然不行。 苏:如果他们可以彼此交谈,那么他们会不会认为自己看见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事物?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苏:假如他们面前的墙会反射声音,你认为他们会不会觉得通道上有人说话时,其实是由墙上的影子所说出来的? 葛:他们只能这样想。 苏:所以,囚犯们会相信这些物体的影子就是真实的了? 葛:这是难以避免的。 这则寓言最后是,有个囚犯逃脱了束縛,逐渐走向充满阳光的洞外世界,他开始能分辨出真实物体与壁上影子的不同,他看到了真实世界的情形,看到太阳的光芒与阳光所形成的阴影,他了解过去在洞穴里的那些影子根本不是真实事物,而他那些被捆绑的囚犯朋友根本不知什么是自由与真实。 于是他回到洞穴里想告诉他同伴外界的情形,结果他竟无法适应洞穴里的黑暗,当他描述外界情形时,竟被取笑他眼睛瞎了,根本沒人相信他。 这个古老寓言具有多重象征与意喻:代表理性的光明与混沌的黑暗相对;人的感官是受蒙蔽的,但你也有可能是那位挣脱锁链的人;我们怎知自己认知的“真实”是不是幻影?只是某事物的投射? 对柏拉图而言,现实界只是观念界的投影,我们感官中感觉到的现实事物都只是那火光映照在壁上搖晃的影子,只是“真实的摹本”。

西哲史作业·有关柏拉图洞喻理论

由柏拉图的洞喻想到的 柏拉图的洞喻说:那些缺乏哲学的人可以比作是关在洞穴里的囚犯,他们只能朝一个方向看,因为他们是被锁着的,他们的背后燃烧着一堆火,他们的面前是一座墙。在他们与墙之间什么都没有,他们所看见的只有他们自己和他们背后的东西的影子,这些都是由火光投射到墙上来的。他们不可避免地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而对于造成这些影子的东西却毫无概念。最后有一个人逃了洞穴来到光天化日之下,他第一次看到了实在的事物,才觉察到他此前一直是被影子欺骗的。如果他是适于做卫国者的哲学家,他就会感觉到他的责任是再回到洞里去,回到他从前的囚犯同伴那里去,把真理教给他们,指示他们出去的路。但是,他像说服他们是有困难的,因为离开了阳光,他看到的影子还不如别人那么清楚,而在别人看起来,他仿佛比逃出去以前还要愚蠢。 我觉得那个走出来的人想要说服洞穴里的人是几乎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他用什么办法,语言也好,动作也好,图画也好,任何形式的描述本身就像是墙上的影子,从逃出者这里所传达出的一切都只不过是太阳这个大火炬下的一副更大更美的投影。对囚犯们而言,相信眼前的黑影,和相信逃出者口中的花花世界并无分别,并且如果他们相信那个更明亮的真实世界,那么他们之前的人生就被否定了而他又被铐在洞里,无力走出去,那么抛弃过去而又得不到未来,他的存在也就面临严峻的挑战。没有了历史的支撑和希望的指引,人生顿时一片茫然,仅仅孤立地活在当下,这有什么意义呢? 要使洞外的世界变得值得相信,只有让每个囚犯自己走出洞看一看。但这又是不可能的,从出生时他们就被绑着。束缚导致愚昧,愚昧使他们屈服于束缚。并非囚犯们更喜欢洞中的黑影而是他们被锁着,他们没有选择。而当第一个人获得自由的时候,他很自然地逃了出来,他会逃说明显然他在摆脱束缚之前,早就对眼前的世界有所怀疑了,这时所有的人仍和他在同一状态,所有人都怀疑过,只是在束缚之下,在没有自由的情况下,精神的放飞显得比现实的囚禁更加残酷。 枷锁是什么呢?枷锁是人类自身的局限性,人不是神,人生下来就不是完美的。灵魂囚禁在肉体之中,而个人又囚禁在社会之中。 人是有限的,人有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在体能与智能上,人都不是万能的,因而我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忙于基本的生存,同时也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知识,学得越多,越发现宇宙的浩瀚,自我的渺小,苏格拉底说:“智慧是自知无知。”人类是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东西。人类从兽类进化而来,或者说,人类带着原罪降生世间,肉体这个容器,带着许多不好的东西,贪婪、暴力、懒惰、短暂……对于一头兽来说这些都没什么不对的,相反,这正是它们的生存之道。而人受到了灵魂的感召,意识到了自己,人类就开始追求真、善、美,追求永恒,想要向着神去靠近。这就像弗洛伊德的自我、本我与超我,肉体对灵魂有束缚。 由于自身的不足,为了克服无力与无知,人和人聚到一起,形成社会。社会通过分工,将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变得强大又效率。但在这一过程之中,个人将自己奉献给了社会,他不再像从前那么独立了,社会给了他生存的保障,但使他遗忘了如何一个人活下去。孤独是和自我并存的,因为没有人能看到我眼中的世界,没有人能体会我心中的感受,当人与人达成一种共识,其实是通过相同的权衡的办法得出了相同的结果。坚持自我,也是坚持孤独,放弃孤独,也是放弃自我。豪猪两难,靠远了可能被冻死,靠近了会扎伤自己。社会在人从兽类带来的劣根性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枷锁:财富,地位,荣誉……这些东西所威胁的已不再是个体的生存而是个体的存在。一个社会的制度为我们描绘了它的骨架与经脉,它借此吸

请你简述柏拉图的“洞穴比喻”

“洞穴比喻”出自柏拉图《理想国》第七卷。比喻讲:在一个洞穴的底部关押着一群面对着墙站立着的囚犯,这些囚犯被铁链牢牢地锁住,一点也不能动弹,头都不可以转动。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面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的影像投射在墙壁上。那些囚徒就以为这些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洞穴的环境可用下图表示: 洞壁上的影像 囚徒 矮(被举的雕像)墙 沿墙走的人 火 洞口 太阳 直到有一天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束缚,看到了火光下的雕像,才知道原先看到的只是一些影像。而当他继续走到洞外,看到阳光照耀下的万物,才知道那些雕像也不是真正的事物本身,只是对事物的摹仿。这时他还不能直接看太阳,而只能看事物在水中的倒影。等他逐渐适应了环境,他才最终看到了太阳,并发现这是他看见其他事物的原因。 这个比喻的喻体有:洞壁上的影像、雕像、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它们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此外,洞穴把世界分成了两个部分—洞内世界和洞外世界;前者喻指可见世界即现象世界,后者喻指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 柏拉图用“洞穴比喻”实际上可作为柏拉图理想国发展的内在线索,其中包含了柏拉图的“理念”论和“哲学王”思想。柏拉图试图从一个非现实界的、彼岸的理念出发(即从向善出发),途经“洞穴”(即人们迷惘于其中的表象世界),再经过“四线段”说(即依次通过印象、感觉、理智和辩证法),到达“太阳”下面(即见到真实的理念世界),看到远古的神(即建立完满的理想国)。 但现实却向他展示了另外的图景:人们砸碎了原来的“洞穴”(即否定了原来的现实世界),却进入了一个更大的“洞穴”(即个人由于突然摆脱了束缚而又寻不到确定性时的茫然无所依的心态),而且连原来墙壁上的影子也看不到了,更无从说通向洞口的小路和“等候”在外面的“太阳”。 概要 洞壁上的影像 囚徒 矮(被举的雕像)墙 沿墙走的人 火 洞口 阳光 影像、雕像、火光、太阳和太阳下的万物。它们分别喻指:幻象、事物、善、至善和万有的理念。且洞穴分隔现实、理念两个世界。 柏试图从彼岸的理念出发(即从向善出发),途经“洞穴”(即表象世界),再经过“四线段”说(即依次通过印象、感觉、理智和辩证法),到达“太阳”下面(即理念世界),看到远

2020年浅析柏拉图洞喻的哲学论文

浅析柏拉图洞喻的哲学论文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用洞穴比的喻来解释理念论。“设想一些生活在地下洞穴的人;从洞穴地步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世界敞开的入口。他们从小就生活在洞穴里,他们的腿和脖子被绑缚在一个地方而被固定在那里,只许他们向前看,而不许回头。在他们身后较远的搞出有些燃烧的火光,在火与囚禁者之间的高处有一条路,你应该设想路边已经筑了一堵矮墙。”矮墙的另一边有人拿着各种雕刻的人像以及动物模型,都高于这堵矮墙,火光将这些人工制品的影子投射在墙壁上,囚徒们都认为影子就是唯一现实。最后,一个囚徒挣脱了枷锁,走出了洞口。看见了太阳。在阳光下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墙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洞外的比喻,就是柏拉图对世界的划分。柏拉图在其思想发展的后期,公开地揭露理念论所存在的种种矛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在《巴门尼德篇》前半部分中,柏拉图以巴门尼德之口揭露了理念论存在的种种矛盾和困难。首先,在什么事物有理念的问题上遇到困难。柏拉图对存在公正、美、善等诸如此类的理念毫无疑问。对是否存在火。水等自然物的理念则表现得犹疑不决。而对头发、污泥等低贱的无价值的东西。则坚决否认它们有理念。其次,是分有说中存在的困难。具体事物分有理念只有两种方式,或者分有理念的整体,或者分

有理念的部分。再次,证明理念是单一的方法也存在矛盾。最后,理念论所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理念不可认识,既然理念世界与可感世界是分离的,那么理念只能与理念相互关系,可感事物只能与可感事物相互关系,理念不可能与可感事物发生联系。我们是处在可感事物中的,根本无法认识理念。在柏拉图看来,理念论之所以产生上述困难和矛盾,是由于人们用课件物体及与此相关的东西来讨论需要安全用理性思考的东西。而理念世界是独立的,不能以“现象世界”的规则来考虑。因此,为了解决这些矛盾和困难,他就从研究理念与事物的关系转到研究理念与理念的关系。柏拉图将太阳比作“善的儿子”是智慧的最高点。 可见事物比作可理知事物。善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知能力。善是真理和知识的源泉。真理和知识可以让我们感知到善的存在,但是它们臣服于善,它们虽是相,但是却是相的相,即善的某个个体,它们分有了善这一个相,却不是善这个相本身。这就好比眼睛和光线可以让人看见世界万物,它们是太阳这个至高无上存在的具体存在,而太阳本身无法直视,只能通过形象去感受。我们为什么可以感受到?因为我们的内心有善的种子,也就是柏拉图的“灵魂回忆说”因为灵魂是不灭的。他认为,人的灵魂是不死的。人死了灵魂便从一个世界转入另一个世界,然后又从那里回来,所以它永远不会消灭。既然灵魂是不死的,已经投生了许多次,看到了理念世界的一切东西,因此他获得了所有一切理念的知识。因此,人的灵魂能够把它以前所得的关于美德及其他事物的知识回忆起来,是不足

柏拉图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柏拉图“洞穴比喻”带来的启示 摘要:本文通过对柏拉图著名的“洞穴比喻”的分析与解读,得到了一些独特的启示。关键词:柏拉图洞穴囚徒太阳现象本质理念 一、柏拉图简介 柏拉图(Plat,公元前427-前347)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从师苏格拉底。苏格拉底死后,他游历四方,曾到埃及、小亚细亚和意大利南部从事政治活动,企图实现他的贵族政治理想。公元前387年活动失败后逃回雅典,在一所称为阿加德米(Academy)的体育馆附近设立了一所学园,此后执教40年,直至逝世。他一生著述颇丰,其教学思想主要集中在《理想国》和《法律篇》中。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1] 二、洞穴比喻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有一群人世世代代居住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犹如囚徒,身体也无法转动,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徒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后来,其中的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个别囚犯被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们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复习过程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对柏拉图的洞喻理解? 2009-12-05 22:03:44 来自: 阿水(Ah!water)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有微弱的阳光从通道里照进来。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洞穴中,头颈和腿脚都被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朝前看着洞穴后壁。在他们背后的上方,远远燃烧着一个火炬。在火炬和人的中间有一条隆起的道路,同时有一堵低墙。在这堵墙的后面,向着火光的地方,又有些别的人。他们手中拿着各色各样的假人或假兽,把它们高举过墙,让他们做出动作,这些人时而交谈,时而又不做声。于是,这些囚徒只能看见投射在他们面前的墙壁上的影像。他们将会把这些影像当作真实的东西,他们也会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此时,假如有一个囚徒被解除了桎梏,被迫突然站起来,可以转头环视,他现在就可以看见事物本身了:但他们却以为他现在看到的是非本质的梦幻,最初看见的影像才是真实的。而假如有人把他从洞穴中带出来,走到阳光下面,他将会因为光线的刺激而觉得眼前金星乱蹦,以至什么也看不见。他就会恨那个把他带到阳光之下的人,认为这人使他看不见真实事物,而且给他带来了痛苦。 其中有囚徒挣脱锁链,看见了真相的话,他会不会去拯救同伴?还是同伴们不相信他把他当疯子。 这是关于人的解放的最早的论述,鲁迅也有个铁屋中的呐喊,叫醒那些沉睡的人,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唤醒那些不明真相的人,去思考人生的真相?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人一生出来就是奴隶,我们也做了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这是摆脱不了的,哲学家的任务就是让人们意识到这种命运的枷锁。

希望大家能给关于柏拉图洞喻的我更深刻的解释,先谢谢大家了。 摘要: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七卷中,作了一个比喻,有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一条长... 2009-12-05 22:15:47 Twoche。 (我要养个大富翁) 啊,我们昨天写08年高考语文试卷(好像是山西省份的)阅读题赵珊鑫的《哦,美丽的“白日梦”》你可以看看。 上面写“柏拉图将人比作洞穴中被捆缚住、只能朝前看的囚犯。其身后有一堆火,他们只能从墙上看到自己和身后物体的影子,并把这些影子看成是实在的,当一名犯人逃到阳光底下,第一次看到真实的世界时,才认识到他过去一直是被影子所欺骗的。真正的哲学家正是从洞穴中逃到真理的阳光下的囚犯。”太巧了,我昨天刚买的摘抄本,今天第一时间把这段抄下来了,希望有助于你理解。 weishenm (creative and enjoy life) 洞喻,不只是解放的意义。主要是讲的希腊的人哲学观点,我们看到的现象多为幻觉,而真实是在幻觉之后的,比如你看到的1个苹果,古希腊人,这不是真实,真实 是1,你看不到,这里面有些毕达哥拉斯主义的味道。 (这种数学主义的观点,从现在的看来是错的。它的好处是它强调了数学,宣传了数学,现在的科学不会认为一个苹果是幻相,而只有1是真实的)

柏拉图《理想国》中,日喻,线喻,洞喻

柏拉图《理想国》中,?日喻,线喻,洞喻, 柏拉图(前 427- 前 347 ),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古希腊最伟?大的 思想家。?黑格尔说他是?人类精神的导师,怀特海把?西?方 2500 年来的哲学,归结为对柏拉图哲学的注释,卡?西尔说?一切构成希腊?文化的伟?大思想都保存在柏拉图的学说中, …… 这些评论反映了柏拉图在?西?方?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现存有柏拉图的 40 多篇对话及?一些信札。柏拉图在不同时期创作的这些对话,反映了他思想发展的复杂过程。学者们对柏拉图庞杂思想的真正特性问题,存在着不同看法。卡?西尔介绍说: " 其中有?一派学者的观点是,柏拉图从来便是?一位形?而上学和辩 证法?大师 " 。他们将柏拉图的逻辑学视为其体系的中?心和内核。?而另?一些学者强调的是相反的?方?面,他们告诉我们说,柏拉图对政治和教育的兴趣?一开始便是其哲学的源泉和动?力。维纳 · 耶格尔在他《教育》?一书中尖锐地批评了前?一种观点,按他的看法,逻辑学和认识论均不是,?而只有政治和教育才应视为柏拉图学术的两个焦点。他认为,教育不仅仅是联结柏拉图?工作的外在纽带,?而且构成了其思想中真正的内在统?一。 " 由此观之,当卢梭说,柏拉图的《理想国》并不如这书名所提?示的那样是?一部 政治体系著作?而却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论述教育的书时,他对《理想国》有着较19 世纪 实证主义者更正确的认识。 "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中期著作,是柏拉图最有影响的著作,因?而也是我们研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主要?文献。此书的汉译本除 1927 年和1957 年出版的吴献书的全译本外,商务印书馆 1986 年还出版了郭斌和、张?竹明的全译本,此外还有各种节译本。应该说明的是,柏拉图的这篇对话的英语译名是 "Republic" ,所以现在我国?一些学者亦从英译,称此书《国家》或《国家篇》,?而不?用《理想国》这个意译的书名。 《理想国》全书共?十卷,除最后?一卷讨论?文艺问题外,其余各卷都是讨论政治、教育问题的,内容?十分丰富;仅就书中直接讨论的教育问题?而?言,?用现代的?用语来说,柏拉图讲到了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和?大学研究院的教育,以及?工农、航海、医学等职业教育问题。所以要全?面论述《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是不容易的,我们这?里试从 " 哲学?王 " 的教育过程和课程体系这两?方?面来概述该书的教育思想。 作为苏格拉底最忠实的朋友和学?生,柏拉图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了?老师的?一系列思想。政治专业化、知识化的要求被明确发展为以 " 哲学?王" 为核?心的严格社会分?工理论, " 改善灵魂 " 的教诲被系统化为?一种博?大精深的 " 灵魂转向说 " 。柏拉图?用这个充满了神话寓?言?色彩的灵魂转向说,描述了 " 哲学?王 " 的培养过程,它集千余年希腊?文化于?一体,可谓希腊哲学和教育思想的皇冠。讲柏拉图(或希腊)教育思想?而不讲这个 " 灵魂转向说 " ,?无异于进北京故宫?而未?见太和殿。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所设想的层层筛选的教育制度,逐级?而上的课程体系,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培养担负领导国家?大任的哲学家,即 "哲学?王 " 。柏拉图在《理想国》第六、七卷中,通过 " ?日喻 " 、 "线喻 " 和 " 洞喻 " 的?生动描述,对灵魂转向说给予了深?入?而详尽的阐明。其中 " ?日喻 " 揭?示了灵魂转向的??目标; " 线喻 " 叙述了这个过程的四个阶段; " 洞喻 " 进?一步说明这?一过程及其实现之艰难。 (?一)?日喻:灵魂转向的??目标 ?日喻 " 即太阳之喻,柏拉图?用太阳来?比喻 " 善 " 理念在整个理念世界中的最?高地位。 柏拉图认为 " 善 " 理念是 " 最?大的知识 " ,其它知识只有从它那?里演绎出来才是有益 的,所以如果我们不知道它,那么别的知识再多也没?用,?而我们关于 " 善 " 的知识?又恰恰最少,柏拉图在对话中借苏格拉底之?口说道: 苏:每?一个灵魂都追求善,都把它作为?自?己全部?行动的??目标。?人们直觉到它的确实存在,但?又对此没有把握;因为他们不能充分了解善究竟是什么,不能确?立起对善的稳固的信念,像对别的事物那样;因此其他东?西?里有什么善的成分,他们也认不出来。在这么?一个重?大问题上,我要问,我们能容许城邦的最优秀?人物 --我们要把?一切都委托给他的--也这么愚昧?无知吗? 阿:绝对不?行。 所以柏拉图把对 " 善 " 理念的学习视为最?大、最?高、最重要的学习。为了进?一步说明 这?一点,柏拉图就?用太阳来?比喻 " 善 " 理念的地位和作?用。任何以实物为载体的?比喻 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事物本?身的?方?面,?一个是它所象征的?方?面。 " ?日喻 " 中的太阳,作为现实的事物它确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也是万物产?生、?生?长和营养

对柏拉图“洞喻”的一点浅见

对柏拉图“洞喻”的一点浅见 ——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业 在韩连庆老师的指引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这一课程的学习,我对中国哲学、日本哲学和西方哲学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认识。下面我就希腊哲学中柏拉图的“洞喻”谈一谈自己的浅薄认识,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在《理想国》第七卷中,柏拉图通过“洞喻”理论来对人类的理性认识能力进行了阐述。柏拉图虚构了一个洞穴式的地下室,它有一条长长的通道通向外面,可让一道亮光照进来。有些人从小就住在洞穴里,头颈和腿脚都被绑了起来,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像囚徒一样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他们背后远处高些的地方有东西燃烧着发出火光。在火光和囚徒之间有一条路。沿着路边筑有一带矮墙,就像演傀儡戏时设的屏障一样。有一些人拿着各种器物高过墙头从墙后面走过,有的还说话。这时,各种器物在火光的投射下在洞穴后壁上留下了他们的阴影。因此,洞中的囚徒天天看到的都是这些阴影而不是事物本身,然而他们却认为看到的阴影就是事物本身,除了阴影之外没有什么别的实在。如果有一天有一人解除了桎梏,能够走动并看到了火光,他会由于不习惯而感觉很痛苦,而且无法看见那些他原来只看见其阴影的实物,即使别人告诉他以前他看到的不过只是阴影,他也认为过去看到的阴影比现在看到的事物更真实。如果有一天有人硬拉着他走出洞穴,见到了外面的阳光,他也会觉得眼前金星乱串,以至于无法看清任何一个真实的事物。然而经过一个适应的过程之后,他就可以就事物本身看事物了。这时他发现,太阳正是主宰可见世界一切事物的原因。于是,他觉得即使忍受任何苦楚也不愿意再回到洞穴过囚徒生活了。即使他回去,告诉他们过去他们看到的只不过是阴影,洞穴里的人也会认为他到上面走了一趟就把眼睛弄瞎了,人们甚至会把这个说胡话的人杀掉。这就是柏拉图“洞喻”理论的主要意思。柏拉图的这个比喻看似平常,然而通过这个比喻他说出了关于人类认识的一番大道理。 在课堂上,韩老师已经结合《五百年后》(又名《THX 1138》、《未来世界》)和《楚门的世界》等电影生动而形象地阐述了“洞喻”理论。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自己对“洞喻”理论的一点浅见: 1.柏拉图的“洞喻”理论可以理解为:(1)人类的认识有不可避免的局限性,片面性和偏见。人类能够做到的是,意识到这种局限性、尽可能地减少片面性和偏见。(2)现象世界与真实世界永远有差距,现象部分地反映现实,但也会扭曲现实。人只能尽可能接近真实世界,不能够彻底完全地把握真实世界。(3)人类之间的沟通的困难有认识论的根源。实际上,人间的歧见、纷争、冲突,很大程度上与这种沟通的困难有关。无知的人不知道自己的无知,持一种独断论的立场,不能以弹性的态度、开放的胸怀,来对待不同的思想。 2.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这也是不断走出洞穴的过程。从更高的认识水平看,此前较低的认识阶段就好比处于洞穴中的囚徒。比如,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正在从事的探讨反物质或暗物质的工作。如果他的实验真的能够证实他所猜想的,即宇宙间有反物质和暗物质存在,并且占90%的比例,是我们以前没有发现的,是现有的手段和方法无法观测到的,那么就意味着,此前人类科学所认识的世界只在10%左右的范围内。它会让人突然意识到,此前我们是在一个多么狭小昏暗的洞穴中来认识这个世界的。 3.柏拉图认为,像他那样的哲学家真正把握了事物的“理念”,也就是真实的世界。这样的人走出了洞穴。但是,从我们今天的角度看,他未免过于自信。实际上,我们可以把柏拉图所讲的那个囚徒所居的“洞”理解为多层级的,你可以从一个洞穴中走出来,获得新的见识,但你仍然在更大的洞中,这个洞是无限的,没有人能够完全走出洞穴,人类永远在洞穴中。柏拉图的哲人虽然走出了洞穴,但仍然居于古希腊的洞穴中,就是说,他不能超越古希腊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