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
化学反应平衡的判断

如何判断一个化学反应是否已达平衡,方法很多,本文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化学平衡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即:化学平衡的根本标志是V(正)=V(逆):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某物质的消耗速率等于该物质的生成速率;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因为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所以要描述一个可逆反应达平衡,必须一个描述正反应,一个描述逆反应,且描述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的系数比。

例1:对反应N

2+3H

2

2NH

3

而言,以下不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的是( )。

A.同一时间内消耗1 mol N

2的同时生成3 mol H

2

B.同一时间内消耗1 mol N

2的同时消耗2 mol NH

3

C.1 mol氮氮三键断裂的同时,6 mol氮氢键断裂

D.某时刻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解:A中消耗1 mol N

2描述的是正反应,生成3 mol H

2

描述的是逆反应。(根

据方程式生成3 mol H

2的同时一定生成1 mol N

2

),所以A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

衡。

B中消耗1 mol N

2描述的是正反应,消耗2 mol NH

3

描述的是逆反应;

(根据方程式消耗2 mol NH

3的同时一定生成1 mol N

2

),所以B可以说明该

反应达平衡

C中1 mol氮氮三键断裂描述的是正反应,6 mol氮氢键断裂描述的是逆反应;

(根据方程式6 mol氮氢键断裂的同时一定生成1 mol氮氮三键),所以C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答案选D

二、根据其他条件判断

(一)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1)平均摩尔质量M=m(总)/n(总)

①如果全为气体:

A:在密闭容器中,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

2(g)+3H

2

(g)2NH

3

(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可以说明该反应达

平衡。(因为全是气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大,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物质的量减小,即平衡移动,M一定改变)

B:在密闭容器中,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

2(g)+H

2

(g)2HI(g)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

衡。(因为全是气体,所以气体的总质量m不变;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物质的量也不变,即平衡移动,M不变)

②若有固体或液体参加反应或生成:

无论是否是等体积反应,其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一般可以说明该反应达平衡。

特殊情况如反应CO(g)+H

2(g)C(S)+H

2

O(g)

如果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等于12 g/mol,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质量每增加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不变,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质量每减少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也不变)

如果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不等于12 g/mol,其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平衡。(因为假设平衡左移,气体总质量每增加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加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一定改变,假设平衡右移,气体总质量每减少12 g,其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少1 mo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M也一定改变)

(2)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m(总)/v(总)

①如果全为气体:

A:在恒容的密闭容器中,

例:如N

2(g)+3H

2

(g)2NH

3

(g)其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一定,不能说明该

反应达平衡。

B:在恒压的密闭容器中:

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

2(g)+3H

2

(g)2NH

3

(g)其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一定,能说明该反

应达平衡。

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

2(g)+H

2

(g)2HI(g)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

达平衡。

(3)从混合气体的总压强考虑(恒温恒容) 如果不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N

2(g)+3H

2

(g)2NH

3

(g)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p一定,能说明该反应

达平衡。

如果是等体积反应:

例如I

2(g)+H

2

(g)2HI(g)混合气体的总压强p一定,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平

衡。

(4)若为绝热体系,温度一定,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5)混合气体的颜色一定(某气体有色),可以说明反应达平衡。

练习:

1.在一定温度下,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C的生成速率与B的反应速率相等

B.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同时生成3n mol B 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D.A、B、C的浓度之比为1:3:2

2.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

2(g)2NO(g)+O

2

(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

平衡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的同时生成2n NO

2

(g)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

2

的同时生成2n NO(g)

③用NO

2、NO、O

2

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g)+B(g)2C(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A、B、C的分子之比为1:1:2

②A、B、C的浓度不再变化

③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A的同时生成2n mol C

④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一定温度下,向a L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O

2

(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

2NO

2(g)2NO(g)+O

2

(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B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C混合气体中NO

2、NO、O

2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1的状态

D单位时间内生成2n NO的同时生成2n NO

2

5:对反应N

2+3H

2

2NH

3

而言,以下能说明反应达平衡的是( )。

A.3V(正)N

2=V(正)H

2

B.V(正)N

2

=V(逆)NH

3

C.2V(正)H

2=3V(逆)NH

3

D.V(正)N

2

=3V(逆)H

2

6:一定温度下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表明反应A(S)+2B(g)C(g)+D(g)达平衡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密度

B.混合气体的压强

C.A的浓度

D.气体总物质的量

7.可逆反应2HI(g)H

2(g)+I

2

(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是()。

A.体系内HI、H

2、I

2

三者共存

B.体系内HI、H

2、I

2

三者物质的量相等

C.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D.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发生变化

参考答案:1.C 2.A 3.C 4.D 5.C 6.B 7.D

反应先后顺序

反应先后顺序

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问题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 例题1:向NaOH、NaAlO 2、Na 2 S 2 O 3 的混合溶液中 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 2NaOH + H 2SO 4 = Na 2 SO 4 +Al(OH) 3 ↓ 2NaAlO 2 + H 2 SO 4 + 2H 2 O =Na 2 SO 4 +2Al (OH) 3 ↓ Na 2S 2 O 3 +H 2 SO 4 = Na 2 SO 4 + S + SO 2 +H 2 O 2Al(OH) 3 +3H 2 SO 4 =Al 2 (SO 4 ) 3 + 6H 2 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 例:将足量CO 2通入KOH和Ca(OH) 2 混合溶液中, 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2KOH + CO 2= K 2 CO 3 + H2O K2CO 3 +CO 2 +H 2 O = 2KHCO 3 CaCO 3+CO 2 + H 2 O = Ca(HCO 3 ) 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

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

创作编号: 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怎么判断! 初中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规律 哪些反应先进行 比如一种金属和多种盐溶液,或多种金属和金属氧化物溶液反应 先是酸的反应再是盐的反应,一般来说先与活泼的反应在与不活泼的反应 化学反应大致顺序: 复分解反应优先氧化还原反应优先水解反应 其中复分解中中和优先 氧化还原则是性质强者优先, 水解自然是双水解优先! 优先顺序一般是在铁的反应计算时要经常考虑! 关于中和反应优先的解释 ~现在很多粗中老师都说中和反应优先其实是错的当溶液中存在两种及以上的溶质时每个反应都会进行如在NaOH和Na2CO3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稀HCL 会发生如下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CO2+2NaOH=Na2CO3+H20

NaOH+HCl=NaCl+H2O 生成的CO2会被NaOH全部吸收生成Na2CO3 所以才会说中和反应优先 而在Cu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 会发生如下反应 2NaOH+CuCl2=Cu(OH)2+2NaCl Cu(OH)2+2HCl=CuCl2+2H20 NaOH+HCl=NaCl+H2O 所以综上所述中和反应优先 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的图像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一定量稀盐酸 B.一定量的石灰石和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 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 D.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 试题分析:解答图象题,首先应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表示的量,再看起始点、转折点及走势,A、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而中和反应会放出热量,所以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不断升高,但反应结束后,过量的稀盐酸有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慢慢下降,正确,B、石灰石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碳酸钙减少的质量越来越大,直至完全反应,质量不再变化,正确,C、向一定量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一滴加氢氧化钡溶液,硫酸钠就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正确,D、将等质量的镁和铁分别与足量的10%硫酸溶液反应,由于横坐标表示的是稀硫酸,所以刚开始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即两条曲线重合在一起,最终金属镁比铁产生的氢气更多,错误,故选D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能观察到开始时______,过一段时间______.用方程式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 向稀盐酸和硫酸钠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溶液,先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中和反应,但生成的氯化钡会马上和硫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然后是硫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钡白色沉淀. 故答案是:产生少量的沉淀;产生大量白色沉淀;2HCl+Ba(OH)2═BaCl2+2H2O;Na2SO4+Ba(OH)2═BaSO4↓+2NaOH. 酸碱中和反应为什么一定先发生,?

(完整版)例谈化学反应的顺序

例谈化学反应的顺序 一、金属与盐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 例1 向FeCl2、CuCl2的混合溶液中投入一些镁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有Cu2+,则一定有Fe2+ B、若镁粉无剩余,溶液中如无Cu2+,则一定有Mg2+和Fe2+ c、若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如有Mg2+、无Cu2+,可能有Fe2+ D、若镁粉有剩余,则溶液中如有Mg2+,而无Fe2+、Cu2+ 解析:金属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规律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 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镁排在铁、铜的前面,能把铁或铜从 FeCl2或CuCl2溶液中置换出来,而本题的关键在于:镁从FeCl2、CuCl2溶液中置换出铁、铜 的先后顺序。不妨设想:镁从FeCl2、CuCl2混合溶液中先置换出铁,即:Mg+FeCl2=Fe+MgCl2,而生成的铁又与CuCl2发生反应,置换出Cu,铁又转化为FeCl2,即Fe+CuCl2=Cu+FeCl2。由此可见: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镁)只有将混合盐溶液中活动性相对弱的金 属(铜)全部置换出来后,多余的镁才能与FeCl2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即:只有当反应 Mg+CuCl2=Cu+MgCl2……①完全后,才能发生反应Mg+FeCl2=Fe+MgCl2②。根据镁粉的用量, 应有以下五种情况: 镁粉的用量溶液中的离子存在的固体 (1)镁不足,①反应不完全Mg2+ Cu2+Fe2+Cu (2)镁的量正好使①反应完全Mg2+ Fe2+Cu (3)镁的量使①反应完全,②反应不完全Mg2+ Fe2+Cu Fe (4)镁的量正好使①②反应完全Mg2+Cu Fe (5)镁的量过量Mg2+Cu Fe Mg 对照上述五种情况:选项A,溶液中有Cu2+符合情况(1),则一定有Fe2+,正确;选项B,溶液中无Cu2+可能会出现情况(2)(3)(4)(5)中的任一种,一定有Mg2+,不一定有Fe2+,不正确;选项C、D,镁有剩余,溶液中一定没有Cu2+、Fe2+,则C不正确,D正确。 小结:金属与混合物的盐溶液反应时,金属单质与盐溶液中的金属,活动性差越大的 先反应,最不活泼的金属最先析出,最活泼的金属则以阳离子的形式存在于溶液中。 二、金属与酸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 例2 某含铜 6.4克、锌 6.5克、铁 5.6克、铝2.7克的金属粉末混合物与一定质量的 稀硫酸反应,待反应停止后,经实验测得尚有9.2克固体没有反应掉。 求:(1)可得氢气多少克? (2)生成硫酸亚铁多少克? 解析:该金属粉末混合物中的铜与稀硫酸不反应,锌、铁、铝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但这三 个反应有无先后顺序呢?有。越活泼的越先反应,即: 2.7克铝完全反应后, 6.5克的锌再反应,待完全反应后, 5.6而铁才与稀硫酸反应。可见:待反应停止后,未反应掉的9.2克固体中除有 6.4克铜外,余下的 2.8克应是铁。根据化学方程式分别求出 2.7克铝、6.5克锌和2.8克(5.6克-2.8克)铁与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0.3克、0.2克、0.1克,可得氢气的总质量为0.6克,生成的硫酸亚铁的质量为7.6克。 小结:金属混合物与酸反应也有顺序,金属越活泼越先反应,且反应的速率越快。

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教学提纲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 1、表面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中。 则先: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后: Fe + H2SO4 === FeSO4 + H2↑【Fe + 2HCl=== FeCl2 + H2↑】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铁钉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其中隐含着反应:2FeCl3 + Fe ===3 FeCl2 原因是:铁锈在表面,先与稀硫酸接触。 2、在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则先: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后: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原因是:CaCl2和 Na2CO3反应生成的CaCO3会溶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这是一类问题。】 3、在NaOH和Na2C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 HCl + NaOH ==== NaCl +H2O 后: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原因是:Na2CO3和 HCl反应生成的气体会被NaOH溶液吸收,2NaOH + CO2 ==== Na2CO3 + H2O所以只有在NaOH被消耗完时才会有气体生成。【这是一类问题。】 4、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则先: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后: Ca(OH)2 + CO2 ==== CaCO3↓+ H2O 原因是:Ca(OH)2和 CO2反应生成的沉淀(CaCO3)溶于稀盐酸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 5、金属和盐溶液混合 则先发生最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最不活泼盐溶液中的金属。 原因是:最活泼的金属单质优先失去电子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离子优先获得电子。 6、把Na投入到CuSO4溶液中。 则先:2Na + 2H2O====2NaOH + H2↑ 后:2NaOH + CuSO4==== Cu(OH)2↓+ Na2SO4 7、CO2通入到NaOH、Ca(OH)2的混合溶液中。 则:先Ca(OH)2 + CO2 ==== CaCO3↓+ H2O 后2NaOH + CO2 ==== Na2CO3+ H2O 原因是: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Na2CO3会与Ca(OH)2反应生成NaOH。 Na2CO3 + Ca(OH)2 ==== CaCO3↓+2NaOH所以只有当Ca(OH)2先反应完时2NaOH才会与CO2反应。 8、Na2C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Na2CO3 + HCl === NaCl +NaHCO3 后: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原因是:由CO32-+2H+==H2O+CO2↑可知。每个CO32-需要2个H+才会生成CO2而当CO32-较多而H+较少时,为公平起见,每个CO32-先得到一个变成HCO3-,当所有的CO32-都变成HCO3-后,再由HCO3-得到H+

化学平衡状态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及化学平衡的建立。2.掌握化学平衡的特征。3.理解外界条件(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的影响,能用相关理论解释其一般规律。 考点一可逆反应与化学平衡建立 1.可逆反应 (1)定义 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①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②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填“大于”或“小于”)100%。 (3)表示 在方程式中用“”表示。 2.化学平衡状态 (1)概念 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2)化学平衡的建立

(3)平衡特点 深度思考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2H2O电解 2H2↑+O2↑为可逆反应( ) 点燃 (2)可逆反应不等同于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而可逆反应属于化学变化( ) (3)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是指同一物质的消耗速率和生成速率相等,若用不同物质表示时,反应速率不一定相等( ) (4)一个可逆反应达到的平衡状态就是这个反应在该条件下所能达到的限度( ) 2SO3(g) ΔH=2.向含有2 mol的SO2的容器中通入过量氧气发生2SO2(g)+O2(g)催化剂 加热 -Q kJ·mol-1(Q>0),充分反应后生成SO3的物质的量 2 mol(填“<”、“>”或“=”,下同),SO2的物质的量 0 mol,转化率 100%,反应放出的热量Q kJ。 题组一极端假设,界定范围,突破判断 1.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mol·L-1、mol·L-1、mol·L-1,

高中化学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学法指导

多个化学反应先后顺序的判断 在化学学习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种物质与几种物质发生反应的问题,这时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往往就成了解此类问题的关键。先后顺序不清,解题就无从下手;先后顺序搞错,就会使简单问题复杂化,甚至还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下面我就中学教学中常出现的需要判断反应顺序的一些问题作以分析。 一、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由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那么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则两强之间更易发生电子转移,该反应优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强强优先”原则。 例1.向500mL 溴化亚铁溶液中缓慢通入1 120 mLCl 2(标况),溶液中有2/3Br -被氧化。求原溴化亚铁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根据反应Br 2+2Fe 2+=2Fe 3+2Br -可判断离子的还原性Fe 2+>Br -。据题意,Br -部分被氧化,则Fe 2+全部被氧化,因为通入的氧化剂Cl 2先和Fe 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有将Fe 2+氧化完,才能氧化Br -。 解:设原溶液中含FeBr 2的物质的量为x ,则 n (Fe 2+)=x ,n (Br -)=2x 被氧化的Br -为3 4x 2 Fe 2++Cl 2==2Fe 3++2Cl - x 2 x 2Br -+Cl 2==Br 2+2Cl - x 34 3 x 2 氯气的物质的量为:mol 4 .221011203x 22x 3 -?=+ 解得,x=0.04 mol ∴c(FeBr 2)=L /mol 8.0L 05.0mol 04.0= 例2.将单质Fe 、Cu 与FeCl 3、CuCl 2溶液一起放进某容器内,根据下述不同情况,填写金属或金属离子。 (1)充分反应后,如果Fe 有剩余,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2)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还有大量Fe 3+,则还含有 ,一定没有 。 (3)充分反应后,如果容器内有较多Cu 2+和相当量的Cu ,则容器内不可能有 。 分析:解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还原性Fe >Cu ;氧化性Fe 3+>Cu 2+>Fe 2+。遵循“强强优先”,反应的顺序为: ①2Fe 3++Fe==3Fe 2+ ②2Fe 3++Cu==Cu 2++2Fe 2+ ③Fe+Cu 2+==Fe 2++Cu 所以不难得出: ①若Fe 有剩余,与Fe 反应的FeCl 3、CuCl 2不会存在;②若有大量Fe 3+剩余,则不可能含有Fe 、Cu ;③若有较多Cu 2+和相当量Cu ,因Fe 能与Cu 2+反应,Fe 3+能与Cu 反应,故不可能有Fe 、Fe 3+。 答案应为:(1)Fe 3+、Cu 2+;(2)Cu 2+、Fe 2+ Fe 、Cu ;(3)Fe 、Fe 3+。

最新高中化学反应优先顺序教学文案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 【规律】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例】: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2NaOH + H2SO4 =Na2SO4+Al(OH)3 ↓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 Na2S2O3+H2SO4 =Na2SO4 + S + SO2 +H2O 2Al(OH)3 +3H2SO4=Al2(SO4)3 + 6H2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Ca(OH)2 + CO2 =CaCO3 ↓+ H2O 2KOH + CO2 =K2CO3 + H2O K2CO3 +CO2 +H2O =2KHCO3 CaCO3+CO2 + H2O =Ca(HCO3)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 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 2Na2O2 + 2H2O =4NaOH +O2 2Na2O2 + 2CO2 =2Na2CO3 +O2 应用这两个反应进行化学计算的试题较多,特别是涉及Na2O2和CO2、H2O的混合物的反应问题。 直接认为先是Na2O2和CO2反应,如果Na2O2有剩余,再考虑和H2O的反应 【例】:将16.8g的NaHCO3 受热分解后所产生的CO2气体和水蒸气全部通过装有一定量的Na2O2的密闭容器后,充分反应,最后固体质量增加2.9g,求密闭容器内所装Na2O2的物质的量。

化学反应顺序详解

化学反应顺序 在某体系中加入(或通入)某物质后,若发生的化学反应(或离子反应)有多个,则往往有的先反应,有的后反应,即有其自然规律。下面就体系中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两方面反应的先后顺序进行探究。 一、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顺序 (一)在含A、B、C的物质中加入物质D,且D与A、B、C均反应,而B、C的生成物均与A反应,C的生成物与B反应,则反应的顺序为:A先反应,然后B反应,最后C反应。 例1、在含大量H+、Al3+、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判断H+、Al3+、NH4+与NaOH溶液反应的先后顺序。[解析]H+与OH-反应生成H2O,Al3+与OH-先生成Al(OH)3进而生成AlO2-,NH4+与OH-反应生成NH3·H2O。而Al(OH)3、AlO2-或NH3·H2O与H+要反应,NH3·H2O与Al3+要反应。 综上所述,此体系中发生化学反应的顺序为H+先反应(第一阶段),接着Al3+反应生成Al(OH)3(第二阶段),再接着是NH4+反应(第三阶段),最后是Al(OH)3与OH-反应生成AlO2-和水(第四阶段)。 即:第一阶段:H++OH-=H2O 第二阶段:Al3++3OH-=Al(OH)3↓ 第三阶段:NH4++OH-=NH3·H2O 第四阶段:Al(OH)3+OH-=AlO2-+2H2O 例2、在Na2CO3、NaHCO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盐酸,判断CO32-、HCO3-与盐酸反应的先后顺序。[解析]CO32-与H+反应先生成HCO3-进而生成H2O和CO2,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而H2O、CO2要与CO32-反应生成HCO3-。综上所述,此体系发生的化学反应先后顺序为CO32-先与H+生成HCO3-第一阶段),然后HCO3-与H+反应生成H2O和CO2(第二阶段)。 即:第一阶段:CO32-+H+=HCO3-第二阶段:HCO3-+H+=H2O+CO2↑例3、在KOH、Ca(OH)2的混合溶液中逐渐通入CO2气体,判断此过程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解析]CO2与OH-反应分两步进行。 即CO2+2OH-=CO32-+H2O CO2+H2O+CO32-=2HCO3-

如何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

如何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 一、教学设计思路 让学生动手实验,亲自体会存有有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获得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 二、教学背景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判断是否有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是化学中考的一个考点,对初学化学的九年级学生来说难以理解掌握,如何让学生应用已掌握的酸、碱、盐的一些化学性质来认清化学反应优先发生实质是这节课的主要目的,向学生介绍这个考点可能出现的样题是这节课的另一个目的。 学情分析: 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常见的酸、碱、盐的一些化学性质,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了初步理解,但对物质与酸、碱、盐之间能否反应,特别是反应能发生的条件的理解还很模糊。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让学生理解存有有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 2、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 水平目标 1.围绕某个问题展开实验探究活动。 2.对实验现象实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四、教学重点: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应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化学反应优先发生的实质。 六、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分析 七、教学准备:课件、试管、胶头滴管、玻璃管、5%的NaOH溶液、10%盐酸、 5%的Na 2CO 3 溶液、5%的硫酸、10%CuSO 4 溶液。 八、教学过程

1.下列各组反应中,生成沉淀的质量(纵轴) 与所加物质的质量(横轴)的图像与右图相 符合的是( ) A向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 2 和HCl的 混合气体 B向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 2 溶液 C向Na 2SO 4 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Ba(OH) 2 溶液 D向MgCl 2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 1.通过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 2.让同学们见识相 关考试样题. 2.将盐酸与石灰石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看不到澄清的石灰水边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①② 思考:镁粉和锌粉的混合物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有固体剩余,则剩余固体中一定含有。学生解答后要求分析原因 有方法一作基础,通 过相关思考和练习, 归纳出判断优先发 生的化学反应的方 法二就显得轻松自 然。 小结:多种金属与都能酸反应时,金属后动顺序中金属与H 的距离越远,越优先反应。练习 3.铁粉加入到AgNO 3和Cu(NO 3 ) 2 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 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渣是,滤液中的溶质是 练习3评讲后总结方法二: 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的反 应中,距离越远,越优先反应 【实验】 将生锈的铁钉(表面全部被锈覆盖)浸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判断谁优先反应。通过实验引出方法三. 小结:判断优先发生的化学反 应方法三:先接触,先反应。 课后练习: 1、某无色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HCl、NaCl、NaOH、Na2CO3、CuSO4一种或几种。 向一定质量的该溶液滴中滴加稀硫酸,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下图所示的关系。则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一定不含,可能含有。 写出滴加稀硫酸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何只用稀盐酸来确定NaOH溶液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 水准?

高考复习 化学反应的优先顺序的应用

高考复习反应的优先顺序的应用 反应的优先顺序的规律主要有两方面;一为优先氧化或还原先律,既一种氧化剂与几种还原剂相遇时,氧化性强的先反应,同理还原性强的先反应;二为与电离平衡常数相关的结合H+或OH-能力的强弱的运用,既弱酸的酸性越弱,越难电离,电离出的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能力越强,越优先反应。主要考查的题型有图像型题目,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以及化学计算等。 (一)常见氧化剂氧化性的强弱和还原剂还原性的强弱 1、氧化性的强弱:HNO3>Ag+>Fe3+>Cu2+>Fe2+ 2、还原性的强弱:S2-> SO32- >I- > Fe2+ >Br- (二)常见酸的酸性强弱 1、弱酸酸性强弱:CH3COOH>H2CO3>苯酚>HCO3->偏铝酸 2、弱酸根结合H+离子的强弱:CH3COO-

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

初中化学中涉及反应先后顺序的问题1、表面生锈的铁钉投入到足量的稀硫酸(稀盐酸)中。 则先:Fe 2O 3 + 3H 2 SO 4 === Fe 2 (SO 4 ) 3 + 3H 2 O ?Fe 2 O 3 + 6HCl === 2FeCl 3 + 3H 2 O? 后: Fe + H 2SO 4 === FeSO 4 + H 2 ↑?Fe + 2HCl=== FeCl 2 + H 2 ↑? 〖铁锈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铁钉逐渐溶解,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由黄色变成浅绿色〗 其中隐含着反应:2FeCl 3 + Fe ===3 FeCl 2 原因是:铁锈在表面,先与稀硫酸接触。 2、在CaCl 2 和HCl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 则先: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 O + CO 2 ↑ 后:CaCl 2 + Na 2 CO 3 === CaCO 3 ↓+ 2NaCl 原因是:CaCl 2和 Na 2 CO 3 反应生成的CaCO 3 会溶于稀盐酸,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这是一类问题。? 3、在NaOH和Na 2CO 3 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 HCl + NaOH ==== NaCl +H 2 O 后: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 O + CO 2 ↑ 原因是:Na2CO3和 HCl反应生成的气体会被NaOH溶液吸收,2NaOH + CO2 ==== Na2CO3 + H2O所以只有在NaOH被消耗完时才会有气体生成。?这是一类问题。? 4、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则先:2HCl + Ca(OH) 2 ==== CaCl 2 + 2H 2 O 后: 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原因是:Ca(OH) 2和 CO 2 反应生成的沉淀(CaCO 3 )溶于稀盐酸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 O + CO 2 ↑ 所以只有在酸被消耗完才会有沉淀产生。 5、金属和盐溶液混合 则先发生最活泼的金属单质置换最不活泼盐溶液中的金属。 原因是:最活泼的金属单质优先失去电子而最不活泼的金属的离子优先获得电子。 6、把Na投入到CuSO 4 溶液中。 则先:2Na + 2H 2O====2NaOH + H 2 ↑ 后:2NaOH + CuSO 4==== Cu(OH) 2 ↓+ Na 2 SO 4 7、CO 2通入到NaOH、Ca(OH) 2 的混合溶液中。 则:先Ca(OH) 2 + CO 2 ==== CaCO 3 ↓+ H 2 O 后2NaOH + CO2 ==== Na2CO3+ H2O 原因是:NaOH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Na 2CO 3 会与Ca(OH) 2 反应生成NaOH。 Na 2CO 3 + Ca(OH) 2 ==== CaCO 3 ↓+2NaOH所以只有当Ca(OH) 2 先反应完时2NaOH才会与CO 2 反应。 8、Na 2CO 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则先:Na 2CO 3 + HCl === NaCl +NaHCO 3 后:NaHCO3+ HCl === NaCl + H2O + CO2↑ 原因是:由CO 32-+2H+==H 2 O+CO 2 ↑可知。每个CO 3 2-需要2个H+才会生成CO 2 而当CO 3 2-较多而H+较少 时,为公平起见,每个CO 32-先得到一个变成HCO 3 -,当所有的CO 3 2-都变成HCO 3 -后,再由HCO 3 -得到H+ 而生成CO 2 气体.

(完整版)金属性质(二)——反应顺序及滤渣、滤液成分判断法

金属跟盐溶液的反应顺序、 滤渣滤液成分判断方法 基础整合 [学习要点] 【例1】把一定量的Fe粉加入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问: (1)若滤液中伸入铜片,表面析出白色固体,渣、液成分各是什么? (2)滤渣中有二种金属,滤液中肯定有什么?肯定没有什么?可能还有什么? (3)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滤液内溶质是什么?滤渣中一定有什么?一定没有什么?可能有什么? (4)若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气泡,此时滤渣、滤液成分各是什么? [分析](1)可能发生的反应 a. Fe+Cu(NO3)2 == Fe(NO3)2 + Cu b. Fe + 2AgNO3 == Fe(NO3)2 + 2Ag c. Cu + 2Ag(NO3)2 == Cu(NO3)2 + 2Ag 假设a反应先发生,则生成的Cu与AgNO3发生c反应,又生成Cu(NO3)2 若b反应先进行,则生成的Ag与Cu(NO3)2、Fe(NO3)2均不再反应。 ∴几种金属都要析出,最弱的金属最先析出——“弱先出”。 (2)判断法 (1) Fe的量(2) (3) (4) (5) [讨论]上述,Fe的量的五种情况中,滤渣、滤液成分各是什么?从中可发现什么规律? 滤渣滤液 (1)Ag , Fe2+, Cu2+ , Ag+ (2)Ag, Fe2+,Cu2+ (3)Ag, Cu, Fe2+ , Cu2+ (4)Ag , Cu, Fe2+ (5)Ag, Cu, Fe, Fe2+ [小结]○1几种较弱的金属都要析出时○1[小结] ○1几种较弱的金属都要析出时最弱的金属先析出; ○2滤渣中必有最弱的金属; ○3滤液中一定含最强金属的盐; ○4滤渣中有最强金属所有金属都有 (滤渣有强必有弱);1 ○5滤液中有最弱金属元素的盐所有金属盐都有(滤液有弱○8必有强)。5 ○1;○2最弱的金属;○3最强金属的盐;○4;○5;○6;○7;○8;○9 【例2】把Zn粉与Cu粉的混合粉末加入AgN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请回答: (1)滤渣中加稀H2SO4有气泡,此时渣液成分是什么? (2)滤液中只含一种溶质,渣、液各是什么? (3)滤液中滴加N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渣、液成分是什么?[NaCl + AgNO3 == AgCl↓(白)+NaNO3] (4)滤液呈蓝色,情况如何? (5)滤渣是一种成分,情况如何? [分析](1)可能发生的反应: (2)分析方法: (3)总结规律: [当堂目标检测] 1.(2007,虹口) (1)操作A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M中含有的溶质可能有哪些情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海南省)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锌 和铁,充分反应后得到一些固体。过滤,向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放出,则下列叙述中 AgNO3Cu(NO3)2先后 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水 固体 溶液M 无现象 滴加 稀盐酸 加入一定量铁 操作A

初中化学反应先后问题

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初中化学涉及的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问题 第一类、放出气体或生成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1、向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稀HCl。 稀HCl能与Na2CO3反应生成CO2气体,也能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OH先和HCl中和,等NaOH被反应完后,Na2CO3才能和HCl反应放出CO2气体。因为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碱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酸性气体(CO2、SO2等) 2、向NH4Cl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NH4Cl反应生成NH3气体,也能和HCl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 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NH4Cl才能和NaOH反应放出NH3气体。因为NH3会被HCl溶液吸收。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从里面放出碱性气体(NH3等) 3、向Cu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 NaOH溶液能与CuSO4反应生成Cu(OH)2沉淀,也能和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2SO4先和NaOH反应,等H2SO4被反应完后,CuSO4才能和NaOH反应生成Cu(OH)2沉淀。因为Cu(OH)2沉淀会被H2SO4溶解。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碱的沉淀 [Cu(OH)2、Mg(OH)2等] 4、向CaCl2和HCl的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 Na2CO3溶液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O3沉淀,也能和HCl发生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2CO3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aCl2才能和Na2CO3反应生成CaCO3沉淀。 小结:溶液中有酸时,不可能在里面产生碳酸盐的沉淀(CaCO3、BaCO3等) 第二类、吸收气体或溶解沉淀时的反应先后: 5、把CO2和HCl的混合气体通入碱溶液 [NaOH、Ca(OH)2等] CO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CO3溶液,HCl也会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HCl先和NaOH反应,等HCl被反应完后,CO2才能和NaOH反应。因为Na2CO3会与HCl反应放出CO2气体。 小结:酸性强的气体比酸性弱的气体更容易被碱溶液吸收。 6、向混有Cu(OH)2沉淀的NaOH溶液中滴入稀H2SO4。 Cu(OH)2会与稀H2SO4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uSO4溶液),NaOH溶液也会与稀H2SO4发生中和反应,但在实际反应时,NaOH先与稀H2SO4反应,等NaOH被反应完后,Cu(OH)2才能被稀H2SO4溶解。因为CuSO4溶液和NaOH溶液会再反应生成Cu(OH)2沉淀。 小结:易溶性碱比难溶性碱更容易和酸溶液发生中和。 7、向混有CaCO3沉淀的Na2CO3溶液滴入稀HCl。 CaCO3会与稀HCl反应而被溶解(生成CaCl2溶液),Na2CO3溶液也会和稀HCl反应,但实际反应时,Na2CO3

反应先后顺序

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问题 一、化合物之间反应的先后顺序问题 酸、碱、盐几种物质混合时,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都能发生反应,应注意: (1)如果它们之间有氧化还原反应,先考虑氧化还原反应,后考虑复分解反应 (2)复分解反应,先考虑酸碱中和反应,后考虑酸与盐之间或碱与盐之间的反应 (3)能发生多个同类反应的,生成物电解度越弱的或沉淀物溶解度越小的,先反应 例题1:向NaOH、NaAlO2、Na2S2O3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时沉淀的生成情况 2NaOH + H2SO4= Na2SO4+Al(OH)3 ↓ 2NaAlO2 + H2SO4 + 2H2O =Na2SO4 +2Al (OH)3↓ Na2S2O3+H2SO4= Na2SO4 + S + SO2 +H2O 2Al(OH)3 +3H2SO4=Al2(SO4)3 + 6H2O 二、由于实验的实际操作引起的先后顺序问题 向悬浊液中滴加溶液或通入气体时,先考虑和溶液的反应,后考虑和体系中固体的反应 例:将足量CO2通入KOH和Ca(OH)2混合溶液中,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Ca(OH)2 + CO2= CaCO3↓+ H2O 2KOH + CO2= K2CO3 + H2O K2CO3 +CO2 +H2O = 2KHCO3 CaCO3+CO2 + H2O = Ca(HCO3)2 三、氧化还原反应之间的先后顺序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间发生电子转移的反应,所以氧化剂得电子的能力愈强,还原剂失电子能力也就愈强,两强之间更容易发生电子转移,强强优先。 四、电解池中电极上的放电先后顺序问题 电解池的阴极发生还原反应,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在阴极上吸附的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那么就要考虑溶液中所存在的几种阳离子氧化性的强弱,同时还要考虑电极本身的还原性;若电解的是某种物质的水溶液,一般不会涉及H+和OH_之后的离子放电的情况 五、碱金属化合物中常见的反应先后顺序问题 关于Na2O2常常涉及两个重要反应 2Na2O2 + 2H2O =4NaOH +O2

高中化学反应先后顺序

博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教案 教师:_______ 学生:_ _时间:年月_日____时至____时辅导类型: 一、授课目的与考点分析: 化学反应中的先后顺序 二、授课内容 如何判断一种物质与多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先后顺序?化学反应中的“强制弱”规律是普遍 存在的,强者优先反应的原则也是必然的。对于酸、碱、盐、氧化物间的反应必须掌握何者酸性强或何者碱性强,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掌握何者氧化性强或何者还原性强,对于沉淀反应必须掌握何者溶度积小,等等。只有注意了反应的先后顺序并依此原则分析,就能正确书写好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酸、碱、盐、氧化物间的非氧化还原反应 例1.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1(OH)4]的混合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O2的体积的关系可表示为() 解析:这是酸性气体CO2分别与一组碱性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碱性强者优先反应,题设所给的三种溶液与反应生成的K2CO3、BaCO3碱性强弱顺序为:Ba(OH)2﹥KOH﹥K[A1(OH)4]﹥K2CO3﹥BaCO3,故通入CO2发生反应的先后顺序为:①CO2+Ba(OH)2==BaCO3↓+H2O ②CO2+2KOH==K2CO3+H2O ③CO2+2K[A1(OH)4]==K2CO3+H2O+2Al(OH)3↓ ④CO2+K2CO3+H2O==2KHCO3⑤BaCO3+CO2+H2O==Ba(HCO3)2 结合各反应原理,显然,正确答案为C。 例2.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的离子如下表: 可能大量含有的阳离子 H+ NH4+ Al3+ K+ 可能大量含有的阴离子 Cl- Br- I- ClO- AlO2- 往该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并适当加热,产生沉淀和气体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该溶液中确定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要确定其存在

判断化学反应的顺序.

判断化学反应的顺序 同一反应体系有多种物质参加反应,确定反应先后顺序成为学习中的难点,特别是反应先后顺序与图像结合更困难。判断先后反应总原则是,先反应的产物与其他物质能大量共存,若产物不能与其他物质大量共存,则它一定不能先反应。一、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 例1:向溶液中缓慢通入22.4L(标准状况),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 B. C. D. 分析:还原性:,,,。依次反应:,,总 反应式:。整理得: 。 答案:C 思维点拨:同一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反应,还原性较强的还原剂先发生反应。常见还原剂的还原性顺序:。 二、同一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反应 例2:在含有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的溶液中,加入镁粉,最先发生反应的是() A. B. C. D. 分析:因为,不能氧化Ag,所以氧化性: 。 答案:A 思维点拨:与同一种还原剂反应,氧化性强的氧化剂优先发生反应。阳离子氧化性顺序与金属活动性顺序相反,其中铁对应的是亚铁离子,而不是铁离子,铁离子的氧化性强于铜离子,但弱于银离子。本题易错选D项。 三、阳离子与反应 例3: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的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物依次产生顺序是() A. 、、、 B. 、、、、 C. 、、、 D. 、、、

分析:因为氢氧化铁、氢氧化铝和一水合氨在中不能大量共存,所以,与 优先反应;、与不能大量共存,与不能大量共 存。所以,发生反应的顺序依次为、、、。 答案:C 思维点拨:确定离子反应顺序从物质大量共存角度思考,简化思维过程。 四、阴离子与反应 例4:在下列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组离子中分别滴加盐酸,后者优先发生反应的是()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分析:A项,若先反应,生成,,所以,先发生:;B项,若先反应生成, ,所以先反应;C项,若先反应,生成酸性强于碳酸,与反应,故先发生反应;D项,与反应 生成S和,它们在中都不能大量共存。 答案:A 思维点拨:用假设法判断离子反应的先后顺序,若优先反应的产物与其他离子能大量共存,该假设成立,否则,假设不成立。 五、固体混合物反应 例5:在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和(等物质的量)的混合物, 加热,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有:①,② ,③,其反应顺序是() A. ①③② B. ②①③ C. ②③① D. ③①② 分析:根据中学化学反应原理,碳酸氢钠分解的产物与过氧化钠反应,若水先发生反应,则生成的氢氧化钠又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与过氧化钠接触时,二氧化碳先反应,水后反应。 答案:B 思维点拨:对于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分清是物质本身发生反应,还是一种物质发生反应后,生成产物继续反应。例如,固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钠混合,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过量的碳酸氢钠发生分解等。 六、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例6: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KOH溶液中持续通入,依次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分析:在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钾中,若二氧化碳先与KOH反应生成碳酸钾与氢氧化 钡不共存,所以,先与氢氧化钡反应,后与KOH反应生成,先 溶于二氧化碳的溶液转化成,最终碳酸钡溶于二氧化碳水溶液中。 答案:(1) (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