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级财政税收第七章其它税收制度章节练习(2014-3-10)

中级财政税收第七章其它税收制度章节练习(2014-3-10)

中级财政税收第七章其它税收制度章节练习(2014-3-10)
中级财政税收第七章其它税收制度章节练习(2014-3-10)

根据资源税法律制度的规定,关于资源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

B.记载资金的营业账簿

C.权利许可证照

D.企业因改制签订的产权转移书据

E.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

下列说法中属于资源税规定的有()。

A.车船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车船管理部门核发的车船登记证书或者行驶证书所记载日期的次月

B.车船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未缴纳车船税的,使用人应当代为缴纳车船税

C.从事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业务的保险机构为机动车车船税的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代收代缴车船税

D.车船税的具体纳税期限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

E.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车船,纳税地点为车船使用地税务机关

下列凭证中,属于印花税应税范围的有()。

A.房屋买卖,以成交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B.土地使用权赠与,由征收机关参照土地使用权出售的市场价格核定

C.房屋交换,以交换房屋的市场价格作为计税依据

D.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经批准转让房地产时应补交的契税,以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费用或土地收益作为计税依据

E.对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而无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参照市场价格核定计税依据以下对车船税的理解正确的有()。

A.选煤

B.人造石油

C.原煤

D.洗煤

下列关于契税的计税依据的说法中,表述正确的有()。

A.其中实际占用土地面积最大的单位

B.税务机关核定的单位

C.协商确定纳税人

D.对这块土地拥有使用权的每一个单位

下列应征收资源税的矿产品有()。

A.14000元

B.49000元

C.56000元

D.140000元

几个单位共同拥有一块土地使用权,则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为()。

A.以省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的土地面积为准

B.尚未组织测定,以政府部门核发的土地使用证书确定的土地面积为准

C.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可以暂不缴纳土地使用税,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后再缴纳

D.尚未核发土地使用证书的,由纳税人据实申报土地面积,待核发土地使用证书后再作调整

某盐场2010年度占地200000平方米,其中办公楼占地20000平方米,盐场内部绿化占地50000平方米,盐场附属幼儿园占地10000平方米,盐滩占地120000平方米。盐场所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单位税额每平方米0.7元。该盐场2010年应缴纳的城镇土地使用税为()。

A.取得的分红

B.房产市值

C.房产净值

D.房产余值

2020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习题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单项选择题 1.纳税人欠缴应纳税款,采取转移或者隐匿财产的手段,妨碍税务机关追缴欠缴税款,欠缴税款金额()以上的,属于重大税收违法失信案件。 A.100万元 B.50万元 C.20万元 D.10万元 2.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向税务机关报送其全部银行账号的,情节不严重的,由税务机关责令改正,可以处罚的金额为()。 A.2 000元以下 B.2 000元以上5 000元以下 C.2 000元以上10 000元以下 D.5 000元以上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税务机关可以行使的税务检查职权的是()。 A.向扣缴义务人询问与代扣代缴有关的问题 B.在邮局检查纳税人邮寄应纳税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的有关单据 C.依法查询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银行存款账户 D.到纳税人的生活场所检查纳税人应纳税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4.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收保全措施的是()。 A.提请工商机关吊销纳税人的营业执照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C.变卖纳税人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货物,以变卖所得抵缴税款 D.扣押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 5.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情形中,不适用纳税担保的是()。 A.欠缴税款、滞纳金的纳税人或者其法定代表人需要出境的 B.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 C.税务机关有根据认为从事生产的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行为,在规定的纳税期之前经责令其限期缴纳税款,在限期内发现纳税人有明显的转移财产的迹象的 D.纳税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而未缴清税款,需要申请行政复议的 6.下列各项中,属于纳税主体应承担的义务的是()。 A.按规定缴纳税款 B.申请延期纳税 C.申请退还多缴税款 D.进行税务检查 7.实行定期定额缴纳税款的纳税人,可以采取的申报方式是()。 A.自行申报 B.邮寄申报 C.数据电文申报 D.简易申报和简并征期 8.下列选项中,属于征税主体义务的是()。

税收基础知识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

税收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包括答案) 1、依现行企业所得税法规定,纳税人在年度中间合并、分立、终止的,应当自停止生产经营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当期所得税汇算清缴。(×) 2、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3、专用发票的稽核检查是加强增值税征收管理的重要措施。(√) 4、下列选项在计算企业所得税时需进行调整的是(ABCD) A、公益性捐赠 B、业务招待费 C、工会经费 D、职工教育经费 5、《税收征管法》规定, 扣缴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纳税人拒绝的,扣缴义务人采取的措施错误的是(BCD) A、扣缴义务人应当及时报告税务机关进行处理 B、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暂停支付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C、立即停止支付应付纳税人的有关款项 D、书面通知纳税人开户银行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6、下列税种中,纳税人与负税人通常不一致的是(ACD) A、营业税 B、企业所得税 C、消费税 D、增值税 7、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在下列政策方面的规定相一致的 有(AB)

A、境外所得已纳税款的扣除规定 B、借款利息费用在税前的列支标准 C、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D、工资费用在税前的列支 8、现行制度规定,对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来本地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可以要求其提供担保人,或者根据所领购发票的票面限额与数量交纳(C)以下的保证金,并限期缴销发票。 A、2000元 B、5000元 C、10000元 D、20000元 9、主管税务机关因发现纳税人不按规定使用减免税款的,税务机关无权停止减免。 (×) 10、某中外合资服装企业2002年销货净额为1000万元,其应酬交际费计税的最高比例为(C) A、1‰ B、3‰ C、5‰ D、10‰ 11、增值税的基本税率是17%。(√) 12、按 (A) 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D、预算收入构成和征税主管机关的不同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财政与税收》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总学时:72学时,其中面授24学时,自学48学时 适用专业:经管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 财政与税收是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该课程是将财政学与税收学的有关知识与国家财政与税收政策、企业的具体业务紧密结合的一门课程,既有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政策分析,又有实际的业务知识,是一门实用性、政策性较强,对从事实际经济活动有重要使用价值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国家财政与税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和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制度,充分认识国家财政、税收与企业的关系,以及在市场经济中宏观调控的重要性,掌握财政与税收的基本业务实践操作技能。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财政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主要税种的计算,以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更好地理解国家的财政政策和税收制度,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了解有关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并将其运用于对具体问题的分析。 2.掌握主要税种计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在教学方法上主要是在讲授的基础上,引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等方法。 4.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录像、英特网等手段。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建议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讲授要运用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而且注重课堂讲授的理论的循序渐进,注意与经济学基础知识的结合和运用,尽量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授课时结合相关内容引入案例分析,课后适当布置作业,以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四、大纲的使用说明 本课程与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密切相关,因此在使用本大纲时,应结合现行财税政策、法规和制度,对有关内容作较为切合实际的说明。 大纲正文 财政篇 第一章总论学时:12学时(面授4学时,自学8学时)本章讲授要点: 1.财政及产生与发展

工程项目财务检查制度

关于印发《工程项目财务检查制度》的通知 各公司、直管项目: 为了贯彻落实公司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督促工程项目更好地执行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各级财务人员处理日常会计的业务行为,公司决定对工程项目实施更为严格及时的财务检查制度。为明确公司财务检查小组的责任、权利、义务以及检查内容,规范检查行为,特制订《工程项目财务检查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工程项目财务检查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贯彻和落实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强化公司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防范会计差错和舞弊,特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工程项目财务检查的形式,按时间划分为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检查,按范围划分为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定期检查每季度末进行一次。 第三条工程项目财务检查遵循的原则:合法性原则;合规性原则;

合理、公允性原则;完整性原则;真实性原则;正确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第四条工程项目财务检查内容:检查项目遵守国家财政税收法规情况;检查项目执行公司规章制度的力度;检查项目财务预算、计划的执行情况;检查项目经济合同的签订、结算、支付的合规性;检查项目会计人员履行职责情况。 第五条工程项目财务检查的主要方式是查阅项目在一定的会计期间或自开工以来的所有会计凭证、经济合同、工程(劳务)协作和设备租赁的结算依据等相关资料,并作好相关记录。特别是要按照本制度要求查阅所有会计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真实性、完整性。 第六条被检查项目财务负责人必须根据检查组报告意见调整账务,对于违规违纪的绝不允许入帐,已入账部分必须全额由相应人员承担;对于确认收入、工程直接成本的资料需经检查组确认后才能作为记账的依据。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八条股份公司财务部根据公司要求或年初工作计划安排,临时从股份公司内抽调财务人员组建财务检查小组,指定1人为组长,完成一个项目的财务检查工作后,该小组自动解散。 第九条股份公司范围内的所有财务人员都有承担工程项目财务检查的义务,不得以任何理由推委。 第九条财务检查小组成员组建要采取回避制度,被检查项目的财务负责人不能作为检查组成员但要在项目协助检查工作,不得擅自

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强化练习题

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强化练习题 2017年经济师中级财政税收强化练习题 1.目前在我国财政预算管理中,作为冲减财政收入的财政补贴项目是() A.企业亏损补贴 B.价格补贴 C.职工生活补贴 D.财政贴息 答案:A 解析:价格补贴与企业亏损补贴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不是作为项目列入财政支出,而是作为冲减收入处理的。l986年以后价格补赔改 为财政支出中列支,企业亏损补赔依然是作为冲减收入处理。 2.某建材商店销售并提供安装实木地板,其正确的税务处理是() A.无论是否分开核算,一并征收营业税 B.无论是否分开核算,一并征收增值税 C.如果能分开核算,销售和提供安装实木地板分别缴纳增值税和营业税 D.如果能分开核算,销售和提供安装实木地板分别缴纳消费税和营业税 答案:B 解析:该建材商店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应视为混合销售行为。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企业、企 业性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缴纳 增值税。

3.关于公共物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共物品的效用具有可分割性 B.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在于消费该物品的特征不同 C.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区别在于该物品的昕有制性质不同 D.公共物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特有的产物 答案:B 解析:公共物品的效用具有不可分割性,故选项A错;私人物品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故选项D错误。 4.投入预算的政策重点是() A.是否实现政府的政策目标 B.控制资源的投入和使用 C.资金投入与产出比较的效率 D.反映资金使用结果 答案:B 解析:投入预算的政策重点在于如何控制资源的投入和使用,保证预算按预定的规则运行,而不是强调是否达到政府的政策目标,投入与产出比较的效率如何。 5.下列固定资产中应当计提折旧的是() A.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 B.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 C.已提足折旧尚能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D.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 答案:A

考试要点解析与练习(一税收基础知识)

项目一税收基础知识 一、税收的概念(了解) 1.税收的定义 税收:全称“国家税收”,简称“税”,是以国家为主体,为实现国家职能,凭借政治权利,按照法律标准,采用强制性手段,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特定分配形式。 2.税收与国家、经济、财政、法律之间的关系(关联知识点) (1)税收与国家的关系 税收以国家为主体,与国家政权紧密联系的一种特定分配。国家的存在是税收产生和存在的一个前提条件(税收产生的政治条件;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剩余产品的出现和日益增多),而税收又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税收与经济的关系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能调节、影响经济。 (3)税收与财政的关系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支柱,国家财政收入的90%左右来自税收。 (4)税收与法律的关系 税法是法学概念,税收是经济学概念,二者密不可分。税法是税收的法律表现形式,税收是税法所确定的具体容。 3.税收的本质(关联知识点) (1)税收的主体是国家和政府;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利; (3)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职能; (4)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一种特殊形式。 二、税收的特征(了解) 税收作为一种特定的分配形式,有着自身固有的形式特征,即:

(1)强制性(保证) (2)无偿性(核心) (3)固定性(两者的必然结果) 这三个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基本标志。税收的“三性”特征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保证,固定性是上述两者的必然结果。 【关联知识点】:税收的职能 (1)组织收入职能(最基本的职能) (2)调节经济职能 (3)社会管理职能 三、税收的分类(了解)

《财政与税收》练习题

《财政与税收》练习题 吴凯 第一章财政概论 1.简述财政的含义。 2.简述财政的特征。 3.简述公共物品的特征。 4.简述市场失灵的表现。 5.简述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 6.简述科斯定理的内容。 7.简述社会公共需要的范围。 8.简述财政的无直接偿还性。 9.简述市场不能有效调节收入分配,实现财富分配的社会公平的原因。 10.简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 第二章财政支出分析 1.简述我国将财政支出按照国家职能分类的内容。 2.简述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区别。 3.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4.简述瓦格纳法则。 5.简述皮库克与威斯曼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 6.简述财政支出结构的制约因素。 7.简述政府对文教科卫干预的原因。 8.简述政府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9.简述基础产业的特点。 10.简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 11.简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区别。 12.简述社会保障资金来源。 13.简述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模式。 14.简述现收现付制。 15.简述完全积累制。 第三章财政收入分析 1.简述我国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 2.简述财政收入的分类。 3.简述预算外收入的内容。 4.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基本因素。 5.简述非税收入的概念。 6.简述公债的特点。 7.简述公债与私债的区别。 8.简述公债的功能。 9.简述衡量国债限度的常用指标。 10.简述公债的偿债的资金来源。 第十章政府预算 1.简述政府预算的含义。 2.简述政府预算的功能。 3.简述政府预算的特性。

4.简述政府预算的分类。 5.简述国家预算的编制原则。 6.简述政府预算管理体制的概念及其建立的原则。 7.简述部门预算的特点。 8.简述部门预算的编制原则。 第十二章财政管理 1.简述财政管理的含义。 2.简述财政管理的目标。 3.简述财政体制管理的内容。 4.简述公平征税的实现方式。 5.简述财政管理体制的概念。 6.简述财政管理体制的构成。 7.简述分税制的含义及其内涵。 8.简述分税制改革的意义。 9.简述我国分税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0.简述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进一步调整完善的方向。 11.简述预算外资金的含义。 12.简述预算外资金属于财政性资金的原因。 13.简述预算外资金的特点。 14.简述绩效评价的含义。 15.简述绩效评价的特点。 16.简述财政绩效管理的特点。 第十三章财政政策 1.简述财政政策含义。 2.简述财政政策的性质。 3.简述财政政策的类型。 4.简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 5.简述汲水政策的特点。 6.简述财政政策的目标。 7.简述财政政策的工具。 8.简述财政政策的传导媒介。 9.简述财政政策的效应。 10.简述财政政策的“内在稳定器”效应。 11.简述财政政策的货币效应。 12.简述货币政策的含义。 13.简述货币政策的目标。 14.简述货币政策的工具。 15.简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必要性及其组合模式。 16.简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时滞的差异。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第一节税务管理 知识点:多证合一(★)(2018年调整) (一)“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统计登记证 (二)“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在全面实施“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和个体工商户工商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两证整合”的基础上,将涉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备案等有关事项和各类证照进一步整合到营业执照上,实现“多证合一、一照一码”。 【例题·多选题】(2017年)根据企业登记制度改革相关规定,下列执照和证件中,属于“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范围的有()。 A.安全生产许可证 B.组织机构代码证 C.税务登记证 D.工商营业执照 『正确答案』BCD

知识点:证、账、票的管理(★★★) (一)证、账管理 1.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15日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账簿。 2.扣缴义务人应当自扣缴义务发生之日起“10日内”,设置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账簿。 3.纳税人使用计算机记账的,纳税人建立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能正确、完整核算其收入或者所得。 4.证、账、表及其他涉税资料应当保存“10年”,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除外。 【注意】起点及时间均可能成为命题点。 【例题·单选题】(2015年、2016年)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或者发生纳税义务之日起,一定期限内,按照国家规定设置账簿,该期限是()。 A.90日 B.60日 C.30日 D.15日 『正确答案』D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中级财政税收》每日一练(第46套)

2020年从资资格考试《中级财政税收》每日一练 考试须知: 1、考试时间:180分钟。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答案与解析在最后。 姓名: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70题) 1.财政补贴的首要意义在于( )。 A.消除“排挤效应” B.缩小收入差距,稳定社会经济 C.有效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D.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动产业升级 2.某商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某月外购货物50万元,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款为6.5万元,当月销售货物95万元(不含税)。销售货物均适用13%的增值税税率,则该企业当月应纳增值税为( )万元。 A.8.5 B.16.15 C.5.85 D.17 3.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在会计核算中用( )处理。 A.蓝字

B.红字 C.普通 D.不做处理 4.根据土地增值税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土地增值税纳税人的是( )。 A.以房抵债的某工业企业 B.向银行借款而抵押房屋的外国企业 C.转让住房的某个人 D.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某事业单位 5.下列房产中,应征收房产税的是( )。 A.企业无租使用免税单位的房产 B.宗教寺庙自用的房产 C.老年服务机构自用的房产 D.个人拥有的非营业用房 6.某跨地区经营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企业,总公司设在北京,在上海和广州分别设有一个分公司,2015年第四季度共实现应纳税所得额1200万元。上海、广州分公司2014年度的经营收入、职工工资、资产总额分别为180万元、80万元、550万元和1000万元、150万元、1800万元。经营收入、职工工资、资产总额的权重依次为0.35、0.35、0.30。则上海分公司就地分摊预缴的企业所得税为( )万元。 A.36.8 B.113.2 C.150 D.300 7.就财政政策本身而言,其焦点是如何处理( )问题。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赤字

第七章 税收制度

第七章税收制度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与发展 ?(一)税收制度的组成 ?1、税收制度的概念 ?(1)税收制度是国家各种税收法令和征收管理办法的总称。?(2)税收制度是国家按一定政策原则组成的税收体系,其核心是主体税种的选择和各税种的搭配问题。 2、税收制度的组成 ?税收制度的组成,即税制结构,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税种体系以及各税种的分布状况。 ?单一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应由一个税类或少数几个税种构成。 ?复合税制论:即认为一个国家的税收制度必须由多种税类的多个税种组成,通过多种税的互相配合和相辅相成组成一个完整的税收体系。 (二)税收制度的发展 1、税收制度的发展 ?税收制度的发展是指构成税制的各个税种的演变及主体税种的交替变更的历史过程。 2、税收制度的发展历程

?简单的直接税制 ?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制 ?以间接税和直接税为主体的双主体税制和直接税为主的税制(三)我国税制的历史演进 ?1、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税收制度 ?(1)新中国税制的建立(1950年建立) ?(2)1953年修正税制 ?(3)1958年改革税制 ?(4)1973年简并税制 ?2、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下的税制(改革核心:“利改税”)?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税制 ?中国税制体系(1950年) ?中国税制体系 (1958年) ?中国税制体系(1973年) ?中国税制体系(1984年) 二、商品课税 (一)商品课税的特征与功能

?1、商品课税的定义 ?商品课税是指对商品的生产、进口、流通以及劳务的提供、消费所征收的一类税。 ?2、商品课税的特点 (二)商品课税的主要税种 ?1、增值税 ?(1)增值税的概念 ?增值税是以商品生产流通各环节或提供劳务的增值额为计税依据而征收的一种税。 ?①理论上:增值额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额。 ?②生产经营单位:增值额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商品销售收入额或经营收入额扣除成本费用后的余额。 ?③商品经营全过程:增值额是指一个商品最终销售价格扣除购买价格以后的余额。 (2)增值税的特点 ①不重复征税,具有中性税收的特征; ②逐环节征税,逐环节扣税,最终消费者是全部税款的承担者; ③税基广阔,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和连续性。 (3)增值税的优点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行政管理、金融、经济管理类专业(开放专科) 《经济法概论》考试大纲 一、试题类型 1、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2、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3、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4、问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5、案例分析题(16分) 二、考核的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法学基础知识 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法律继承、法律移植、法的定义和特征、法的渊源、法律规范、法律部门、法的体系、法律关系。 2、掌握法的历史类型、法律事实 3、了解法的产生、法的形式 第二章民法基础知识 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民事法律关系概念及构成的要素,自然人和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法律行为概念、特征,无效的民事行为概念及种类,代理的概念和特征,表见代理等。 2、掌握民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民法的基本原则,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诉讼时效。 3、了解民法的渊源、我国民事主体的种类。 第三章经济法基础知识 考核要求: 掌握经济法的概念、经济法调整的对象、经济法律事实 第四章公司法 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公司的概念和特征,公司设立条件,有限责任公司的概念、法律特征、设立条件和组织机构,股份有限公司的概念、法律特征,股份和债券的发行,上市公司,国有独资公司。 2、掌握公司法的概念,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发起人及其义务、召开临时股东会的情形。 3、了解公司的种类、公司的章程、公司的合并分立和解散清算。 第五章企业法 考核要求: 1、重点掌握个人独资企业的法律调整和设立条件、合伙企业的法律特征和设立条件、入伙和退伙、破产的特征、破产财产及清偿。 2、掌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的概念、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管理和解散清算、

2014年中级财税备考知识:第十四章

第十四章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第一节财政平衡 财政平衡的含义: 所谓财政平衡,是指财政收支之间的对比关系。这种收支对比关系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收大于支,出现结余;二是支大于收,出现赤字;三是收支相等,出现数量上的绝对平衡。一般来讲,财政收支略有结余或略有赤字,可以视作财政基本平衡或大体平衡。 对财政支出需要的无限性与财政收入可能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 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具体的财政政策过程中,应坚持“收支平衡,略有结余”。 坚持财政收支平衡在财政管理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 (1)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是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的保证。 (2)坚持财政收支平衡,有利于实现无通货膨胀的经济运行。 财政赤字和信用膨胀是造成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坚持财政收支平衡能防止从财政渠道引发通货膨胀。 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及分类: (一)财政赤字的含义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而形成的差额。财政赤字是一种世界性的财政现象。 (二)财政赤字的计算口径 1.硬赤字

所谓硬赤字是指用债务收入弥补收支差额以后仍然存在的赤字,其计算口径是:财政赤字=(经常收入+债务收入)-(经常支出+债务支出)。 对于硬赤字的弥补而言,财政只能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可造成通货膨胀。因此,硬赤字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 2.软赤字 所谓软赤字是指未经债务收入弥补的赤字。 财政赤字=经常收入-经常支出 其中经常收入中不包括债务收入,可通过举债方式弥补软赤字。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软赤字,西方经济学家将这一赤字弥补方法称为“赤字债务化”。 要充分发挥软赤字的积极作用应当做到:第一,赤字和债务必须保持适度规模,不能超越经济和财政承受能力,防止加重公债还本付息的财政负担;第二,严格控制债务收入投向,应限于经济建设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三)财政赤字的分类 1.按照财政收支统计口径的不同,赤字有硬赤字和软赤字之分。 2.按照赤字的起因不同,可分为主动赤字和被动赤字。 3.按照赤字在财政年度出现时间的早晚,可分为预算赤字和决算赤字。 4.按照赤字的出现和经济周期的关系,可将其分为周期性赤字和充分就业赤字。 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

最新(税收基础知识_分章及答案)

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库 第一章税收内函 一、填空: 1、税收产生取决于两个相互影响的前提条件:一是经济条件,即私有制的存在,二是社会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存在。。 2、我国税收发展大致可分为几个时期:第一阶段是萌芽期,第二阶段是发展期,第三阶段是嬗变期,第四阶段是过渡期,第五阶段是成熟期。 3、税收发展的里程碑是初税亩的实行。 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税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在税收管理中提出了“集中征收,重点稽查,强化管理”的税收管理模式。 5、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征收客体是单位和个人,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公共需要,税收征收的依据是法律,凭借的是政治权力。 6、税收的三个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7、税收发展大体分为四个时期:一是自由纳贡时期,二是承诺时期,三是专制课征时期,四是立宪课税时期。 8、税收主体税种变化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一是以古老 的简单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二是以间接税为主的税收制度,三是以所得税为主的税收制度,四是以所得税和间接税并 重的税收制度。 9、税收征纳形式体现为力役、实物、货币等。

10、夏代出现了国家进行强制课征的形式贡,到商代演变 为助法,周代又演变为彻法。 二、简答 1、税收的定义: 答:税收是国家依据其社会管理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预定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2、税和费的区别: 答:税收属于财政范畴,实行强制性征收,是国家整体利益的集中体现,必须依据法律的规定执行。而费则是按照权利和义务对等的经济原则,主要体现地方或部门利益,一般依据地方或部门性文件执行,不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3、税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答:一、充分发挥税收的收入功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夯实基础。二、进一步完善税制,加强税收调控职能,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三、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四、依法治税推进和谐税 第二章税收原则 一、判断: 1、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春秋时代的政治家管仲的“相地而衰征”的税收原则。(×最先系统、明确提出的税收原则是亚当·斯密的税收四原则。)

第七章 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记忆口诀

第七章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 一、税收法律关系 1.税务机关的权利 (1)法规起草拟订权 (2)税务管理权(包括税务登记管理、账簿和凭证管理、纳税申报管理)(3)税款征收权(包括依法计征权、核定税款权、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权、追征税款权) (4)税务检查权(包括查账权、场地检查权、询问权、责成提供资料权、存款账户核查权) (5)行政处罚权 (6)其他权利(对纳税人的减、免、退税及延期缴纳税款的申请依法予以审批的权力、阻止欠税纳税人离境的权力、委托代征权、估税权、代位权与撤销权、定期对纳税人欠缴税款情况予以公告的权力、上诉权等) 2.纳税人的权利 (1)知情权 (2)要求保密权 (3)享受税法规定的减税、免税和出口退税优待权 (4)延期申报和延期缴纳税款请求权 (5)多缴税款申请退还权 (6)陈述权、申辩权 (7)要求税务机关承担赔偿责任权 口诀:税务机关:先起草再管理,征收检查加处罚,保证权利的行使。 纳税人:关键维护自身利。 二、税务登记 1.税务登记证件 (1)纳税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持税务登记证件,在银行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和其他存款账户,并自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或者其他存款账户之日起15日内,将其全部账号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 (2)纳税人办理下列事项时,必须提供税务登记证件: ①开立银行账户; ②领购发票。 (3)纳税人办理其他税务事项时,应当出示税务登记证件,经税务机关核准相关信息后办理手续,包括: ①申请减税、免税、退税; ②申请办理延期申报、延期缴纳税款; ③申请开具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 ④办理停业、歇业。 口诀:开户领票是提供,减免退延是出示,外出停歇也出示。

经济法(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同步测试参考答案 第一章法学基础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C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C 3.ACD 第二章公司法 一、单项选择题 1.B 2.D 3.A 4.B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 3.AC 4.ACD 第三章合伙企业法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B 4、D 二、多项选择题 1、AD 2、CD 3、BC 4、BCD 第四章外商投资企业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C 3.D 4.B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CD 3.ABC 4.ABC

第五章个人独资企业法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二、多项选择题 1.ABD 2.BC 3.AC 第六章企业破产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C 5.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C 3.AC 4.ACD 5.ABCD 第七章合同法 一、单项选择题 1.B 2.A 3.D 4.B 5.A 6.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ABCD 3.ABC 4.ABC 5.ABC 6.ABCD 第八章担保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B 4.D 5.D 6.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D 3.AB 4.CD 5.ACD 6.BC

第九章工业产权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B 3.D 4.A 5.D 6.C 7.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D 3.ACD 4.AC 5.BD 第十章反不正当竞争法 一、单项选择题 1.C 2.D 3.D 4.A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D 3.AC 4.ACD 第十一章产品质量法 一、单项选择题 1.A 2.D 3.D 4.C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C 3.AC 4.AD 第十二章广告法 一、单项选择题 1.D 2.B 3.D 4.B 二、多项选择题 1.CD 2.ACD 3.ACD 4.AB 第十三章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财政与税收(简答部分)

第一章 2 简述财政的四大构成要素 (1)财政主体。财政的分配行为是由国家或政府来发动、组织和承担的。①在财政分配行为的参与主体中,主导的一方是国家。②国家或政府作为财政分配的主体,与财政有密切的关系。 (2)财政客体。即财政对象,一定期间内的一部分社会产品与服务,或一部分国民收入。社会产品和服务,即国民收入(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产生的最终产品和所提供的全部服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是国家或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根本之源。 (3)财政形式。国家或政府组织财政分配活动所采用的具体形式。分配形式可以是实物、力役或价值形式。 (4)财政目的。财政分配的直接目的是满足国家或政府实现其职能的需要。原因是国家的社会管理职能和经济职能。 3.简述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1)弥补市场失灵的财政 (2)应当是一视同仁的财政 (3)是非市场盈利的财政 (4)是法治化的财政 4.简述财政干预资源配置的必要性及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机制 (1)必要性——市场不能提供高效(最优)的资源配置 ①市场不能提供公共品 ②外部经济性的存在 ③递减工业的存在以及垄断、信息不对称(递减工业看PPT) (2)机制——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减少市场失灵造成的资源配置的无效或低效的具体途径或方式 ①确定资源总量在两大部门的配置比例 ②有效配置政府部门拥有的资源 ③使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 5.画出税收自动稳定功能的示意图并加以简要说明 PPT 4页 6.画出财政自动稳定功能的示意图并加以简要说明 7.财政的一般特征 财政具有公共性和利益集团性(阶级性)。①公共性:财政活动所具有的满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的属性,是不同社会形态下财政的共性。②阶级性:财政作为国家的分配活动,反应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 论述(简述)财政的一般特征。 (一)财政是国家的经济活动 (二)阶级性与公共性 (三)强制性与无偿性 (四)平衡性 8.财政的基本职能 三大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效率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公平职能、稳定经济职能——稳定职能 (一)效率职能:通过财政资金的分配,引导人力和物力的流向,最后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达到资源的高效利用的目标。 (二)公平职能:政府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职能。收入或财富的分配本身是市场资源配置过程的结果,而对这个结果进行调整或纠正,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表现。即通过调节各分

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及时的了解2012年经济师考试情况,职业培训教育网小编特整理汇总了2012年经济师考试《中级财政税收专业知识与实务》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某个人或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这是公共产品的特征之一,通常称为( )。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受益的非排他性 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D.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共物品的特征。公共物品的受益的非排他性是指某个人或者集团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并不影响或妨碍其他个人或者集团同时消费该公共产品,也不会影响其他个人或集团消费该物品的数量和质量。参见教材P1 2、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财政预算应该采取的政策是( )。 A.收支平衡政策 B.赤字政策 C.结余政策 D.积极财政政策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经济稳定职能。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实行国家预算收入大于支出的结余政策进行调节;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时,实行国家预算支出大于收入的赤字政策进行调节;社会总供求平衡时,国家预算应该实行收支平衡的中性政策。参见教材P11 3、征收遗产税所执行的财政职能是( )。 A.资源配置职能 B.收入分配职能 C.经济稳定职能 D.经济发展职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调节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的手段有:(1)税收: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障税、财产税、遗产税、赠与税。(2)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救济支出、补贴。参见教材P10 4、国债利息支出属于( )。 A.购买性支出 B.一般利益支出 C.不可控制性支 D.预防性支出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财政支出的分类。按照政府对财政支出的控制能力划分,财政支出可以分为可控制性支出和不可控制性支出。国债利息支出属于以前年度设置的固定支出项目,所以属于不可控制性支出。参见教材P14

第一章--税收基本知识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税收基础知识练习题 单选题 1.税收的主体是()。 A.国家 B.纳税人 C.企业 D.行政机关 2.国家征税凭借的是()。 A.财产权力 B.政治权力 C.行政权力 D.所有权 3.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 A.企业需要 B.社会公共需要 C.私人需要 D.国家需要 4.税收的无偿性是由()的性质决定的。 A.社会公共费用补偿 B.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C. 共享性和外部性 D.税收特性5、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是()。 A国债 B.国有企业上交利润 C.税收 D.罚没收入 6. 税收“三性”的核心是()。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税率 7. 税收目的是() A.为社会提供公共品 B.组织收入 C.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D.履行国家职能 税收的( )经济职能是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 A经济职能 B财政职能 C监督职能 D 分配职能 1.税目体现征税的() A深度B目的 C范围 D广度 2.()的基本特点是税率与征税对象的价值脱离联系,不受征税对象价值量变化的影响。 A累进税率B比例税率C全额累进税率D定额税率 3.()直接缩小计税依据方式实现的减税免税 A减半征收B税基式减免C税率式减免D税额式减免 4. 一部新法实施后,对新法实施之前的行为不得适用新法,而只能沿用旧法,指的是下面的() A法律优位原则 B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C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 D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29. 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的效力,指的是下面的() A法律优位原则B程序优于实体原则C法律不溯及以往原则D实体从旧,程序从

新原则 30. 纳税人通过税务行政复议或税务行政诉讼寻求法律保护的前提条件之一,是 必须事先履行税务行政机关认定的纳税义务,而不管这项义务实际上是否完全发生,是指()原则 A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B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C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D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31. 我国税法采用()原则 A属人主义原则B属地主义原则C属人、属地相结合的原则D其他 3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按解释权限划分,税法的法定解释可以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B税法立法解释,是指税收立法机关对所设立税法的正式解释。 C立法解释与被解释的税法不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D税法立法解释包括事前解释和事后解释。 33. ()不能作为法庭判案的直接依据 A税法立法解释B税收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税收法律 34. 在我国司法解释的主体只能是() A各级人民法院和检察院 B省委省政府 C中级人民法院和地方检查院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35. 税法作为法律规范具有判断、衡量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作用是()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教育作用 36.()是税法评价作用与强制作用的延伸。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预测作用D教育作用 37. 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标志() A纳税主体应税行为的出现 B税务机关征税 C税法规定 D纳税人意愿 38.GDP是指() A国民收入税负率B国民生产总值C国内生产总值D国内生产总值税负率 39. 纳税人实纳税额占其可支配产品的比重指() A宏观税负B微观税负C企业的税收负担D地区的税收负担 40.按 ( ) 分类,我国税种可划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五大类。 A、征税对象的性质 B、管理和使用权限 C、税收和价格的关系

财政与税收习题与答案

《财政与税收》习题与答案部分 第一章财政概论 一、名词解释 财政(国家财政)财政学公共产品外部效应市场缺陷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是随着( A )的产生而产生。 A.国家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C. 封建制度D.社会化生产方式 2.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 A.国家B.国有企业C.主管部门D.个人7.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起主导作用的是( D )。 A.国家B.计划C.财政D.市场 三、简答题 1.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2.公共产品有哪些特征?如何对公共产品分类? 3.财政的职能是什么? 第二章财政收入 一、名词解释 财政收入 二、选择题 1.财政收入按形式分类可分为(ABCE )等主要形式。 A.税收收入B.债务收入C.国有经济收入D.一般经济收入E.政府收费收入 2.政府从事财政收入活动的首要目的是(A )。 A.获取财政资金 B.进行收入再分配 C.改善资源 配置 D.稳定经济 3.从公共产品的特点来看,政府为提供公共产品而进行筹资的最佳财政收入手段是( B )。 A.政府债务 B.国家税收 C.企业利润 D.政府收 费 三、简答题 1.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财政收入的来源构成包括哪些内容? 4.财政收入形式构成的变化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第三章财政支出 一、名词解释 购买性支出转移性支出公共定价法最低费用选择法 二、多项选择题 1.政府的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长,主要是因为( AB ) A. 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临时因素 D.国际因素 2.政府的购买性支出,主要有( ABCD ) A.行政国防支出 B.科教文卫支出 C.基础产业投资 支出 D.农业投资支出 3.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 AC ) A、非竞争性 B.竞争性 C.非排他性 D.排他 性 E.消费性 4.影响公共支出增长的主要因素有( ABCDE ) A、经济发展的需要 B、国家干预经济的需要 C、 人口增长 D、社会福利的改善 E、物价影响 三、单项选择题 1.政府的公共支出( B ) A、只能用于提供公共产品 B.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 混合产品 C.主要用于提供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D、只能用于提供部分混合产品 2.财政支出所强调的公平原则是( B ) A.经济公平 B.社会公平C.经济公平与社会公平 D. 社会的绝对公平 3.政府发行的公共债务,尽量用于( B ) A.以行政国防为主的经常性支出 B.以公共投资为主的资本性支出 C.以市场为中心的私人支出 D.以政府为中心薪俸支出 4.财政支出中的效益原则首先是指要实现( C ) A、经济效益 B、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宏观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D、社会效益和企业效益 5.在国家财政支出中,最为典型的公共产品是( D ) A、基础产业提供的服务 B、科学研究 C、义务教育 D.国防提供的服务 四、问答题 1.如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2.为什么说公共品一般要由政府提供? 3.财政支出可以进行怎样的分类? 第四章国家预算 一、名词解释 国家预算分税制预算管理体制 二、选择题 1.我国从1994年起在全国实行( C )财政管理体制。 A、包干制 B、分成制 C、分税制 D、分灶吃饭制 2.我国目前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税的税种有( B )。 A、土地增值税 B、资源税 C、房产税 D、消费税 3.政府预算最早产生于( B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4.我国政府预算的执行机关是( B )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C、中国人民银行D、各级国库 5.政府决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年度( C )执行结果的会计报告。 A、政府计划 B、经费计划 C、政府预算 D、 税收计划 三、问答题 1.政府预算的编制和执行的程序是什么? 2.如何完善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 第五章政府债务 一、名词解释

经济法

《经济法》复习要点 《经济法》复习要点 第一章、经济法的基础理论 考试要点: 一、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1755年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摩莱里在《自然法典》中首次提及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的概念。 1843年法国人德萨米也在《公有法典》中提及 1906年德国人奥特的《世界经济年鉴》中最早将经济法作为法规出现 经济法:国家基于公共利益需对经济诸环节进行干预的法。(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干预,协调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 对象: 市场主体关系:国有企业法,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外商投资企业法,公司法 市场监督关系:反垄断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质量法,广告法 宏观调控关系:财政税收法,会计审计法,金融法,计划法 注意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课本第七页 原则: 曲:经济自由与经济民主相结合的原则 政府行为优位原则 责权利效相结合的原则 弘:权利干预原则,社会本位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经济公平原则 经济法的渊源:(经济法的表现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国际条约或规定 经济法律关系:由经济法律规范所确认的国家在干预,协调社会经济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的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 经济法律主体: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类型:国家机关,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企业的内部组织和有关人员,农村承包经营户个体工商户和自然人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 类型: 1. 经济权利:经济法主体在国家管理与协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 过程中,依法具有的自己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或者要求他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