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苏少版
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教案苏少版

5. 导入新课。

(1)解读课题。“职业”的含义近似于我国民间的“行当”,在我国古代有许多行当,人们统称其为“三百六十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了解“三百六十行”。

(2)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进入本课学习。

二、了解“行当”

1. 讲述、解读——展示、介绍古代传统行当的图例。

2. 尝试、实践——辨析、描摹现代常见职业的帽饰。

(1)认一认,说说这是什么职业的专用帽子?

(2)画一画,试试为画中的人物添画一顶帽子。学生在画有人物头像(头部预留空白)的作业纸上进行练习。

(3)评一评,说说同学的画作,互相提提意见和建议。

(4)议一议,谈谈古今多种行当的变化,在交谈中认识到有些过去的行当正逐渐消失,而现代又有许多新的行当正陆续兴起。

三、体验“行当”

1. 装扮、游戏。

模仿、赏析身边各种行当的装束,在活动中领悟到这些行头的存在意义和使用价值(教师提供安全帽、听筒、设计图纸、教鞭、篮球、跳舞鞋等物品,学生指认这些物品并思考它们的用途)。想一想,究竟是什么人经常使用它们?它们的主人是谁?这些人所从事的职业是什么?

2. 观察、体会。

看看哪位同学模仿的逼真一些,为什么?除了装束之外,这位同学还在哪些方面有惟妙惟肖的演绎?如:表情、动作、语言等。

3. 归纳、概括。

通过以上讨论、探究,集体总结出各行从业人员的特质,即:除了外在的装扮之外,更重要的是还具备了职业的内在气质。

教师板书:外在、内在。

四、描画“行当”

1. 欣赏佳作——观赏名家名作,分析画家和匠人们在表现这些不同职业的人物时所用的独到手法。

(1)赏析画像砖及其相关内容;

4. 师引出课题

这节课呀,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运用泥塑成型的方法来学习。

师板书课题:第2课三百六十行(二)。

二、分层新授

1. 师组织讨论。

师:同学们,请在小组内相互讨论交流:说一说你所熟悉的职业或行当都有哪些?这些职业的劳动者有哪些特点?他们的劳动工具是怎样的?过一会儿,请举手回答。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在组内讨论交流老师提出的问题,是活跃课堂、生生互动的需要,是解决本课重难点的需要,也是新课标对美术教师的要求。新课标提倡合作学习,在本课中应有所体现。学生间充分的讨论交流,可以唤起他们对不同职业的认知和了解,为后面的技能学习打下基础。

2. 组内讨论交流(略)。

(师巡视观察、参与学生讨论。)

生:(举手并交流发言)我所了解的职业是“修车”,修车师傅戴着老花镜,穿着很普通,身上系着围裙,带着袖套,他们工作很辛苦,帮人们修车。他们身边有打气筒、旧车胎、胶水、抹布等劳动工具;我所了解的职业是“老师”,老师很和蔼,笑容满面,也有的老师戴着眼镜,老师的衣着很整洁,有的男老师还打着领带,他们身边经常有书籍、教棒、黑板擦、粉笔等等;我所了解的职业有医生、快递员……

3. 师听取发言并小结。

大家不仅讨论得很激烈,而且,几位同学的发言也非常精彩,他们将自己熟悉的职业进行了描述,而且还指出了不同职业劳动者的特点以及他们的劳动工具,非常好!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几件艺术作品,仔细观察,看看这几件作品中劳动者的外形有哪些具体特征,他们身边的劳动工具又是怎样的?塑造这些劳动者形象用到了哪些制作方法?

4. 生继续欣赏图片中的劳动者,思考老师的进一步提问(略)。

5.师:听取学生回答,及时评价及小结。

这几位同学回答得很棒!你们观察到了人物在劳动时身体的姿态变化、身体的比例变化、动作的变化以及不同职业劳动者的面部特征和表情、衣着变化等等,还发现了他们手中劳动工具的不同,很好!你们还特别分析了制作这些劳动者的“塑形方法”,有的说“用手捏”、有的说“用工具刻、挖、刮”、还有的提到了“接插和拼装”。这些方法都很好,都是我们可以用来制作“不

同职业劳动者”的最佳方法,但是要运用得巧妙,更要制作得牢固,否则,人物无论是站姿还是坐姿,都会“散架”的。

6. 师板书。

制作方法:捏、刻、挖、刮、接插、拼装。

强调:接插、拼装要“牢固”。

设计意图:通过进一步提问,引发学生们的深入思考,在“人物特征”和“塑形方法”两方面寻找突破口。并通过板书,使学生们加深印象。

三、教师示范

1.师课堂示范。

我打算重点选择“手捏成型法”做“养鹅的一家人”,其中有爷爷、奶奶和他们的小孙子,当然还有他们家的两只大鹅咯。

师演示制作步骤:

①取几块黏土,分别大体捏出爷爷、奶奶、小孩的身体构造;

②采用刻挖、切割、添加、插接、拼装的方法制作人物的面部、服饰,强调细节;

③根据鹅的习性和特点捏制两只高仰起头的大鹅;

④添加周围的环境和他们手中的道具。

同学们,只一会儿功夫,老师的范作就完成了,你们是不是也很想动手制作了?

2. “养鹅的一家人”,师提问。

请问老师塑造的是什么职业的人?我用到了哪些方法?对你有什么启发?

生:老师塑造的是“养鹅的一家人”,有爷爷、奶奶和小孙子。三个不同年龄、不同长相、不同服饰和特征的人。从他们的表情看,他们都很开心,笑容满面,爷爷的脸上有皱纹,也有胡须,手中拿着赶鹅的工具,奶奶张开嘴巴,伸着双臂,在唤着两只鹅……老师用到了方法主要有“手捏成型和刻挖”等。看了老师的作品,我想到了我可以做“种瓜的爷爷”“洗衣服的妈妈”“做菜的阿婆”等等。

3. 师评价并小结。

嗯,说得不错!看来呀,同学们已经想跃跃欲试了,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其他小作者的作品,然后就该轮到我们自己来构思并且制作了。

设计意图: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了解制作方法、掌握技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准备带领学生进入实践操作环节。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眼看不到的尖刺,所以可以在光滑的玻璃上自由地爬行。)

2. 分组研究——合作、发现。

(1)出示研究目的:研究一种动物脚的外形、质感和功能。

(2)讨论:什么是质感?

①教师出示一个动物模型请同学说一说,看上去的感觉和摸上去的感觉。

②动物的脚在自然环境中,有的毛毛的,有的皮肤粗粗的,有的有厚厚的鳞甲,这就是动物脚的质感。(介绍不同的脚适合不同的生长环境,了解脚的特点和它们的生长环境密不可分)

(3)教师分发资料,学生展开研究。

(4)小组展示研究成果,从外形、质感和功能上进行介绍,并进行适当的模仿。

三、创作与表现

1. 教师示范。

(1)在学生介绍的同时教师快速地示范几类脚外形的画法。

(2)并进行简单的介绍。

①轻巧的脚:如禽类的脚,脚踝比较纤细,飞禽和涉禽的脚又叫爪子,如老鹰、公鸡,它们脚趾前端是圆的,有长长的指甲(这样才可以牢牢地抓住树枝等物)。游禽的脚又叫蹼,脚趾前端是尖的(中间有蹼,这样在水里才能游得快);

②粗壮的脚:如猛兽的脚,如老虎、狮子,它们的脚踝、脚趾较粗,有厚厚的肉垫(肉垫具有减震功能,这样它们才可以悄无声息地行走),尖尖的指甲藏在皮毛里面(还可以伸缩自如)。大象的脚也很粗壮,脚趾连为一体,前端有半圆形的指甲;

③健壮的脚:如马、鹿、羊等,它们的脚又叫蹄,脚踝粗细均匀,蹄的前端有的是一个梯形,有的分开,有的分为两个。

2. 引导学生对脚的质感的认识与表现。

(1)(出示幻灯图片)对比教师的示范,你觉得这样画能充分地表现出动物脚的特点吗?

(2)看看老师是如何表现质感?(出示范画)

(3)总结运用线条、点、块面,如硬硬的壳用折线,软软的皮用曲线,茸茸的毛用短短的线,小小的凸起用点……

(4)仔细地看你还会发现老师用了两种不同的画法,老师运用了写实和装饰两种不同

(苏少版)小学美术教学设计

装饰品等。穿上漂亮的鞋,人们更美丽神气了。

三、解析教材,深入了解

1. 了解鞋的发展及种类。

师:从古至今,从五千多年前第一双鞋诞生到现在,鞋的样子经历了千变万化。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预习,老师将各种鞋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布置了小小的“鞋博物馆”。下面,我要考考你们了哦!现在,请跟随我走进鞋博物馆——古代厅。

(1)走进古代厅。

学生自选介绍。同学补充,老师补充。

师:说说从这些鞋上你能发现什么?

①从这些鞋上你能看出什么?能感觉到它的发展吗?(不同时期的鞋的特点与其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

②能否猜出穿鞋人的身份?(板书:身份)

③能否品味出不同民族的艺术特色吗?(款式、花纹、质地、功能)

教师小结:一双小小的鞋蕴涵了丰富的文化,能让我们找到历史的足迹、时间的步伐、民族的特色。从古代厅里我们可以感受到鞋的进程和发展历史,感受到不同时代人们对鞋审美的变化,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人们在制鞋时充满着一种对时尚的追求。甚至,有的鞋还寄托着父母亲人对孩子们深深的祝福。在民间,人们认为穿了憨态可掬、喜气吉祥的虎头鞋,能保佑孩子健康平安、茁壮成长。

设计意图:通过给学生布置有明确要求的课前任务,很好地达到了让学生搜集有关鞋的发展、种类的相关知识的目的,解决了知识铺垫与梳理的问题,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能力。

(2)走进现代厅。

师:现代人的鞋子又有怎样的变化呢?

生:……

师:今天你穿了什么样的鞋?来,在行间走一走,秀秀你的鞋!(请部分学生走上台阶摆Pose “秀”鞋)

师:从这些鞋上你可以品味出不同的特色吗?(款式、质地、功能)

说说从这些鞋上,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同学们能从这些鞋上发现了这么多的秘密,真是不简单啊!现代的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鞋的实用性,更追求鞋的新奇和时尚。它不仅是生活必需品,无疑也是脚底下的艺术品。

有些鞋充满了艺术的奇想,带给人们强烈的视觉冲击,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穿上舒适、漂亮的鞋,我们就更加美丽、神气啦!所以一双漂亮的鞋,它还有什么作用?对,它的装饰功能也是不可忽略的哦!(板书:装饰)

设计意图:通过结合图片的分类探究,解决了鞋的发展历程、鞋的种类问题,既给学生直观的视觉刺激,又给了学生联想的启发,增进学习效果。

四、多维观察,赏析感知

1. 引导多角度观察。

师:奇特的想象,来自于我们细心的观察和深入的研究。同学们,你有没有细心地、深入地观察和研究过一双鞋呢?

师:鞋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比较固定。但不同角度观察到的鞋,是不是形状都一样呢?拿起你带的鞋,转换角度仔细观察,你看到的鞋的样子有什么变化?(学生操作)

你认为从哪个角度观察最美?和同伴讨论讨论,在桌上摆出来。(学生讨论、操作)

2. 欣赏作品。

欣赏学生作品。静静地看,比较、评析,说说你喜欢的作品以及喜欢的理由。

欣赏铅笔写生作品,引导从构图安排、鞋的角度(画的角度和看到的角度吻合)、线条变化(有虚有实、有轻有重、有粗有细)、细节的处理(鞋带、花纹、鞋面的纹理等)、透视现象去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对鞋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并尝试摆放鞋,是为写生的构图和视角埋下伏笔。

五、实践操作,自由表现

1. 师:博物馆要增设展厅,召集漂亮的鞋的绘画作品。如果请你画,你打算用什么方式画?

2. 师:把自己带的鞋拿出来,摆出你喜欢的角度。

3. 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学生讨论回答)

(1)先确定鞋的构图安排,确定表现的鞋的角度;

(2)画出鞋的轮廓线,深入、细致地描绘,无论用什么画笔,都要注意线条变化;

(3)调整画面效果,轮廓、转折等处的线条可加粗强调,同时刻画出细节部分;

(4)可选用明快、协调的色彩着色。

4. 用手中的画笔,把你看到的鞋画出来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计作业,增加学生的任务意识和成就感,激发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六、评价小结

七、拓展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