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语言文化

中国语言文化

摘要:自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是灿烂中华文明总宝库中光彩夺目的瑰宝,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当然任何事物的影响都应该从正反两方面来看待,佛教的传入影响也具有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

关键词:佛教文化影响

一、佛教的传入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1、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其千古独步的思想体系对中华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方面

凡要影响社会、在思想界引起关注,外来文化必须在本地文化中寻找到一个共振点,以此作为契入点,例如支娄迦谶所译传的《道行般若经》之所以会在中国社会引起比安世高所译传的数息禅法更为强烈的影响,并在以后一个时期由支谦、竺叔兰、竺法护等对《般若经》一译再译,且形成颇具影响的“七家七宗”,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弘传的“性空”说与魏晋玄学中的“本无”和“贵无”之说相近,形成了互补关系。宋明理学虽标榜不好释氏之学,但在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学说中,处处可见佛学的影子。王阳明所倡导的“心外无物”之说,几乎是佛教“一切唯心所造”说的抄袭版。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对道教、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渗透作用,而且在隋唐时朝,各宗并畅,构建了富有中国独特色彩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力主“心性本净”和“心性本觉”,一转印度佛教“心性本寂”的强烈出世倾向,将出世与入世的关系放在了不即不离的恰当位置,为中国士大夫阶级提供了平衡儒家“修齐治平”与道家“遁迹出世”的思想依据。同时,也为近代人生佛教,特别是“以出世心态行入世之道”准备了理论基础。近代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思想家,无论是章太炎、谭嗣同,还是康有为、梁启超,都不约而同地在佛教思想宝库中觅到构建学说的养料。这一切无不说明佛教思想体系对中华哲学思想的影响是无处不在的。如今只要是有志于研究考察中国哲学思想者,就必须研究中国佛教思想,否则必定是有缺陷的、不完整的,甚至是无法把握和探究的。

2、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又表现在其对民众心理构成的规范方面

佛教初传中国,其传播的范围主要是在王室及主要权臣(如汉明帝之弟楚王刘英),以及有文化的知识阶层,包括士大夫及其出身于士大夫家庭的僧人。其中,士大夫阶级起了中坚骨干作用。而王室及权臣则起到了扶持、宣传佛教,扩大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之作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表现为政府行为的王室佛教和表现为社会行为的士大夫佛教,与外来的佛教形成互动关系,推动了佛教得以扎根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同化过程,并同时共同推动了民间

社会对信仰的理解,导致了具有极强生命力的民众佛教的兴起与发展。只要深入考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重新认识佛教在中国的历史演变,不难发现,民众佛教是维持佛教在中国社会延续和弘传的真正基础。因为,民众佛教以渗入国人民俗之中的佛教(近来学术界有称此为“民俗佛教”的),以及佛教的仪式、禁忌、节日等本身转化为民俗,规范了民众的心理构成,国人虽未形成全民信教的局面,但民俗影响所致,在封闭、滞粘的农业社会中,却具有全民性。赵宋以后,尤其是明清两代,民众佛教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诸多民俗的重要依据。“家家弥陀、户户观音”是当时佛教在民间流行的生动写照,各宗各派的道场殊途同归,儒释道三家合流,以及寺院经忏兴旺、频繁启建水陆,这一切无疑折射出民众的信仰需要。近二十年来,随着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社会环境的日益宽松,佛教寺院恢复迅速,香客盈门,不少家庭供奉佛像,特别是香港设立佛教公众假期等等,均反映出佛教即使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仍然在民众中拥有广泛的信仰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佛教对于民众生活(包括信教者和不信教者)的影响是广泛的、深入的。

3、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表现在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方面

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伴随而至的是西域和印度的文明成果。中国雕塑、绘画艺术的杰作,如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窗中的作品,在创作思路、手法上均受到了印度艺术,从而也间接地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译经事业的高度发达,随着大量佛教典籍翻译为汉文,也给汉文带来了众多的新鲜语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能力,如“三昧”一词,现在已成了汉语中表示精髓、奥秘、要旨的词汇。又如,随着诵经的开展和普及,印度的“四声”已成了汉语的基本发言标准。现在中国孩子一进小学,就要学习“平上去入”四声。诸多事例不胜枚举。总而言之,随着佛教的传入,中印两大文明体系真正得到了一次互相交流、互相补充的机会,其交流现几乎遍及当时已有的各个学科,如文学、农艺、手工业、艺术、逻辑、医学、音韵等。

4、佛教的伦理思想对我国社会的思想观念以及精神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佛教伦理思想是其整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原则可以概括为:众生平等观念、克制自我观念和慈悲利他观念。这些思想对现代社会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人们的利己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促使人们自律,反对损人利己,反对奢华。佛教讲求克己,特别强调抑制自己的贪欲和私念。对文化层次不高的人来说佛教的教义对其思想和行为有着较大的约束力,因为佛教强调因果报应,讲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当人们在极端地追求自身利益或享乐时,往往会顾虑佛经中所说的个人行为所招致因果报应,于是就会反省和收敛自己的行为。

其次,鼓励人们扶危济困,造福社会民众。佛教的慈悲利他观念鼓励人们多做善事,这种精

神观念随着佛教影响在民间的深入和扩大,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受。在现实生活,有相当多的人能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从事许多利国利民的善事,以得到心灵的安慰。

再次,鼓励人们追求理想中的至善境界,有利于维持社会稳定。随着佛教伦理观念同传统观念的结合,佛教伦理观念逐渐为人们所借鉴和接纳,在相当多的人的潜意识中,按照佛教的行为规范办事,是一定会有一个好结果的,这些观念就起着激励人们去追求一种理想中的至善境界的作用。

二、佛教的传入有着一定的消极影响

据说佛教早汉武帝时期就开始传入中国,在中国历史上有过几次灭佛运动,但在唐宋时期达到鼎盛,我们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的诗词中就能了解到其当时的气势有多辉煌,不过,在后期中原地区的佛教几乎全部转为禅宗。佛教思想是典型的‘以德报怨’的思想,以‘来世报’作为主观价值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一定的消极的作用!据此,其对华夏文化的影响巨大,而且负面效果也很大!佛教对华夏文明影响最大的就是剥除血性!很多人把这种懦弱的秉性归罪于儒家思想,其实是大错特错,是汉人懦弱的主要思想来源其实是‘佛教’。儒家思想中,孔子的以直报怨,儒家经典《公羊传》中就宣扬“子不复仇,非子也”、“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公羊传·定公四年》具体解说:“父不受诛,子复仇,可也;父受诛,子复仇,推刃之道也。”意思是说:父亲无辜被杀,儿子可以复仇;如果父亲有罪被杀,儿子为父亲复仇就会形成“推刃之道”,即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后者不被赞赏。《曲礼上》篇中写道:“父之仇弗与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交游之仇不同国。”父仇不共戴天;杀兄弟之仇,则要随身携带兵器,见到仇人径直杀掉,不须再回家取兵器;杀朋友之仇,不能跟仇人共处一个国家之内。然而,只从佛教思想传入华夏之后,这种血性就不复存在了!

在历史的长河中,佛教的思想无疑迎合了道家思想,才使他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从晋朝开始,儒家思想就受到佛教极深的影响,打‘禅机’流行于各大名儒,甚至达到你不懂打禅机就过时的感觉,到宋朝更是达到鼎盛。

例如:送程颐、程颢兄弟就有一个典型的例子,两兄弟赴宴,老大程颐与歌妓玩得甚欢,老二宴会完毕回家还愤愤不平,第二天责问其兄昨夜的荒唐,其兄曰:“哎呀!我昨天玩就玩过来,今天都忘了,没想到你还记得此事呀!我是形于表,你是铭于心呀?”你们看看,这位大哥就是大哥吧!倒打一耙的本领可以吧?实际上,在朱熹的身上也能看出这种思想的转变!

三、结论

中国的社会在发展,佛教也在我们这片土地上发展。佛教过去对中国社会各民族产生过积

极和消极的影响,今后仍将继续对各民族产生影响。因此,认清佛教曾经、并且现在仍然对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对于我们思索将什么样的佛教带入二十一世纪,如何使佛教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挥其所应有的作用,是有现实和历史的意义的。

浅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姓名:王虹

学校:山东科技大学

学号:151234043

班级:11 笔译2班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