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中国稀土资源情况与国际地位研究报告

中国稀土资源情况与国际地位研究报告

当前我国的国际地位

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发展差距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尚无改变,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凸显,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任重而道远。 在国际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衰退时期,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应对措施,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2010年GDP总量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的贡献增强,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和身份尚无改变,人均国民总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经济结构不甚合理,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短缺、能源消耗、环境污染的瓶颈制约日益凸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十分艰巨,追赶发达国家先进水平的道路还很漫长。 一、经济总量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在国际经济中的影响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为适应人口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要,我国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增长,GDP总量、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货物进出口贸易、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经济指标总量规模不断扩大,对国际经济的影响明显增强,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经济发展加快,是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经济总量规模扩大,国际地位提高,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必经过程。 1. GDP总量居世界第二位。近两年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美国、日本和欧洲发达国家经济陷入严重衰退之中,而中国在内需推动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GDP总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2009年,我国GDP总量为4.98万亿美元,占世界的比重为8.6%,相当于美国的35%,日本的98%;2010年为5.83亿美元,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 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我国粗钢、煤、水泥、化肥、棉布等初级工业品产量以及电视机、电冰箱、电话、新闻纸、服装和鞋类、玩具等制造品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位;发电量仅次于美国,汽车产量仅次于日本,居世界第二位。据世界银行统计,2009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世界的比重超过14%,相当于美国的108%,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制造国,作为世界工业加工基地和制造中心的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巩固。 我国谷物、肉类、花生、茶叶、水果、籽棉、油菜籽等农产品产量多年来稳居世界第一位,实现了粮食和食品自给自足、供需基本平衡的良好局面,充分保证满足居民物质生活的基本需要。 3. 货物进出口贸易居世界第二位,在国际贸易市场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不断向广度和深度推进,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逐渐增加。2009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的8.8%,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0.6%)。其中,货物出口总额占世界的9.6%,首次取代德国,跃居世界第一位;货物进口总额占世界的8%,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12.7%)。

中国稀土资源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 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点,运用和创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四川凉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矿床等。这些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证,同时还总结出中国稀土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分布面广、矿床成因类型多、资源潜力大、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最基本的特点。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中国稀土资源的时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晚元古代以后的地质历史时期,太古代时期很少有稀土元素富集成矿,这与活动的中国大陆板块演化发展历史有关。中晚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区北缘西段形成了巨型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早古生代(寒武系)形成了贵州织金等地的大型稀土磷块岩矿床;晚古生代有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形成;中生代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广布于中国南方;新生代(喜山期)有碱性花岗岩和英碱岩稀土矿床的形成;第四纪有中国南方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床的形成。中国稀土矿床成矿时代之多、分布时限之长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但我国稀土资源最主要的富集期是中晚元古代和中-新生代,其他时代的稀土矿床一般规模较小。 由于成矿地质条件有利,中国稀土资源不仅成因类型齐全,而且资源量十分丰富,为世界之最。我国稀土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发现并探

中国稀土现状

中国稀土现状 中国商务部近日公布2011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共计15738吨, 该数字较去年第二批配额7976吨增加约97.3%。近乎一倍的配额提升,是中国基于保护环境和可用尽资源、维持可持续发展,并切实考虑全球稀土供应与需求的情况下做出的积极努力。但是,美日和欧盟一些官员却认为中国对稀土的供应仍“不充分”,“扭曲了市场”。西方国家一面纷纷关闭自己的稀土矿,转而廉价购买和囤积中国的稀土资源;一面又大加指责中国限制稀土资源的出口战略。围绕中国的稀土问题,成了国际上的热门话题。 上篇:稀土是21世纪的“黄金” 镨、钕、镝、铽……仅仅在一年前,这17种稀土金属对公众来说还只是陌生的化学元素。今年以来,随着其价格的上涨和部分国家的“抗议”,稀土金属的价值正在被重新发现:从最新潮的黑莓手机到最前沿的电动汽车,稀土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以至于有人把它称之为“绿色科技的钥匙,面向21世纪的黄金”。目前,全球已探明稀土资源不到一亿吨,是既稀缺又非常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几乎没有人不承认稀土在新能源、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稀有的“工业维生素” 2009年岁末,美国波音787梦幻客机试飞成功。其主要结构由碳纤维合成材料与钛材料制成,在远航时能节省20%的燃料,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更少。这款飞机采用的新型材料与稀土、有色金属等原材料有关。美国以低廉的价格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进口这些原材料,再用这些原材料制成新型材料,组装成性能更好的飞机,并以很高价格卖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 稀土材料的用途非常广泛而重要。稀土的每一个元素都可以形成上千亿元的产业。因此,稀土又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稀土资源在诸多产业均有广泛应用,不仅在高科技产业,而且手机、电脑硬盘、显示器等大量生活日用品的生产都离不开稀土。因此,稀土又被称为货真价实的“21世纪黄金”。 作为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以稀土功能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行业成为备受市场瞩目的蓝海。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三大领域,稀土功能材料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稀土永磁、发光、催化、储氢、抛光材料等等,将成为未来新材料领域的明星。关于稀土资源的重要性,邓小平1992年南巡期间曾形象地比喻“中东有石油,中国有稀土。” (二)稀土资源为何“稀有”? “稀土真的那么稀有吗?”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不久前给出答案:未必,只要你愿意挖。大多数稀土元素都相当普遍,其中几种稀土储量甚至比铅还多。打火机里的电石是用稀土做的,稀土用于煤气灯已经有一个多世纪了。现在市场上稀土供应减少是出于经济和环境因素,而并非是因为稀土稀缺。 一年多前,美国《纽约时报》网站发表题为《有利于地球的元素被毁灭性开采》的文章写道,当代最绿色环保的一些科技———从电动汽车到节能灯泡到大型风力发电机———都依赖一组特殊的物质才能存在,它们被统称为稀土元素。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如何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是地区性的也是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大国,国际地位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字:国际地位、挑战、机遇、力量 国际地位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处的位置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衡量和评估一国国际地位主要看两方面因素:一是综合国力.二是外部世界。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一、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1.国际地位提升的基础是综合国力增强 (1)中国找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将现代化规律和 本国国情有机结合,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与世界的关联度空前增强。200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 次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2008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近22%。 (3)其他主要力量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而实力地位发生变化。美在伊战后国 际形象和软实力受损,其秘密监狱、虐待战俘等行径使美国“民主、自由、法治、人权”旗手形象大打折扣,国际地位和声誉下降。 2.中国成为应对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1)中国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措施,不仅对本国经济,而且对区域经济乃至世 界经济都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美欧日经济衰退的情况下,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经济复苏。 (2)国际社会高度评价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的积极姿态和果断行动。 3.中国深入参与国际体系调整,将牵动世界格局走向 国际金融危机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拉开序幕。。 4.“中国模式”等软力量大幅提升,推动发展模式多样化 二、世界怎样看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无论是在欧美发达国家还是在亚非拉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还是企业高管、商界领袖,人们在感叹中国奇迹的同时都在关注着中国的国际地位发展走向,关注中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处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1.美国:中国崛起是大势所趋,更重要的是,当前在国际政治经济安全秩序重构的过程中,不仅离不开中国,更需要中国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2.欧洲:欧盟“中国观”发生了较大变化,在接受中国“历史性的崛起”的同时,开始对中国“讲条件”。 3.周边国家:高度评价中国的发展成就以及中国在周边地区的积极作用,希望中国发挥更大作用,承担更大责任。 4.发展中国家:对“中国模式”关注度日益上升,把中国发展当作自身新机遇,同时也担心竞争的一面。 三、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机遇与挑战 1.全面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复杂性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稀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目前中国的稀土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23%。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 1、资源赋存分布“北轻南重”。轻稀土矿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等北方地区 和四川凉山,离子型中重稀土矿主要分布在江西赣州、福建龙岩等南方地区。 2、资源类型较多。稀土矿物种类丰富,包括氟碳铈矿、独居石矿、离子型矿、磷钇矿、褐钇铌矿等,稀土元素较全。离子型中重稀土矿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3、轻稀土矿伴生的放射性元素对环境影响大。轻稀土矿大多可规模化工业性开采,但钍等放射性元素处理难度较大,在开采和冶炼分离过程中需重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4、离子型中重稀土矿赋存条件差。离子型稀土矿中稀土元素呈离子态吸附于土壤之中,分布散、丰度低,规模化工业性开采难度大。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稀土工业迅速发展。稀土开采、冶炼和应用技术研发取得较大进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中国已形成内蒙古包头、四川凉山轻稀土和以江西赣州为代表的南方五省中重稀土三大生产基地,具有完整的采选、冶炼、分离技术以及装备制造、材料加工和应用工业体系,可以生产400多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的稀土产品。2011年,中国稀土冶炼产品产量为9.69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90%以上。 市场环境逐步完善。中国不断推进稀土行业改革,推动形成投资主体多元、企业自主决策、价格供求决定的稀土市场体系。最近几年,中国稀土行业投资快速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有、民营、外资等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稀土市场规模目前已接近千亿元人民币。市场秩序逐步改善,企业间的兼并重组逐步推进,稀土行业“小、散、乱”的局面得到了初步改观。 科技水平进一步提高。经过多年发展,中国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研发体系,在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等领域开发了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独有的采选工艺和先进的分离技术为稀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稀土新材料产业得到稳步发展,实现了稀土永磁材料、发光材料、储氢材料、催化材料等新材料的产业化,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支持。

论文:如何看待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

试述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 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是中国国际地位的一种体现,世界意义是指一个国家在国际体系中所起到的作用,是该国在与其他国际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国际力量对比结构中的状态。 在过去的30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中国综合国力大幅度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明显提高。在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中,中国越来越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甚至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尽管世人在评论中国时会有不同的声音,持不同的立场和态度,但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 如何看待中国发展道路的世界意义,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和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客观地讲,中国现在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变化最活跃的一支力量。从纵向看,中国正处在过去几个世纪发展最快的时期;从横向看,中国的发展变化正对世界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在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之后,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中国与世界紧密相联、深入互动的关系表现得更加明显。 1、中国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上升 第一,经济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经济总量在2008年达到4.4万亿美元,这一实力地位的变化奠定了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基础。在此轮经济危机中,中国的表现也提升了自己的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中国的投入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

中国稀土资源分布状况

中国各地稀土储量(REO,万吨) 注:资料来源于中国稀土学会年鉴(2002)。 地区探明储量工业储量远景储量股票总市值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 10600 4350 >13500 600111 362亿 博 山东微山1270 400 >1300 43亿 四川凉山240 150 >500 64亿 南方七省区840 150 >5000 224亿 贵州织金70 —>150 19亿 其他150 150 >225 40亿 总计12770 5200 >20675 752亿 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 布在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840 万吨,工业储量15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储量为5000万吨。 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各省所占比例 省(区)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合计 所占比例 36 33 15 10 4 100 (%) 74亿224亿 (1)氟碳铈矿—独居石混合型稀土矿(包头稀土矿) 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包头白云鄂博铁矿中含 有稀土元素矿物,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属于铁、稀土、铌共生矿,原矿品位5~6%REO。 (2)南方离子吸附型稀土矿 20世纪60年代末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主要分 布在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云南、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储量840 万吨,工业储量15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储量为5000万吨。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 南是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主要产地。其中江西省的储量占探明储量的36%左右,而赣南地区则占江西省储量的90%左右。 (3)四川氟碳铈矿 四川省稀土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1986年到1994年, 四川省地勘局109地质队相继发现凉山州冕宁牦牛坪稀土矿和德昌大陆槽稀土矿。经过对稀土成矿规律及开采条件的研究,确定了凉山州有一条北起冕宁,经德昌而南至会理约300 公里的攀西稀土成矿带,稀土矿床主要分布于凉山州冕宁县和德昌县。截至2002年底,经四川省储委和四川省地矿局审批,四川省已探明牦牛坪19~43线的稀土储量(REO)为239.5 万吨(其中包括外推E级储量(REO)32.5万吨),远景储量(REO)300万吨;大陆槽稀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 (2012年6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目录 前言 ........................................................................................................ 一、稀土现状........................................................................................... 二、发展原则和目标 (5) 三、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 四、促进稀土利用与环境协调发展........................................................ 五、推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六、促进公平贸易和国际合作................................................................ 前言 稀土是不可再生的重要自然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用途日益广泛。 中国是稀土资源较为丰富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稀土行业取得了很大进步。经过多年努力,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 稀土开发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与之相伴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凸显。在稀土开发利用中,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世界面临的共同挑战。近年来,中国在稀土的开采、生产、出口等环节综合采取措施,加大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力度,努力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在稀土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中国一贯尊重规则,信守承诺,为世界提供了大量的稀土产品。中国将继续按照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加强稀土行业的科学管理,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产品,为世界经济发展和繁荣作出贡献。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国家高度关注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这里就此做一介绍,以增进国际社会的了解。

稀土资源概述

1.稀土概述 稀土指元素周期表中镧系元素及与之化学行为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和钇,共17种元素,又称稀土金属,其名称分别是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钪(Sc)。 稀土元素在地壳中平均含量为165.35×10-6。在自然界中稀土元素主要以单矿物形式存在,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稀土矿物和含稀土元素的矿物有250多种,其中重要的稀土矿物有氟碳酸盐和磷酸盐等,而适合现今冶炼条件的工业用矿物仅有10余种。 稀土在工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有冶金工业、石油化工、玻璃陶瓷制造、航天工业、电子工业等,近年来,含有稀土元素钇的钡基氧化物又在超导材料的研制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此外,稀土还在热电材料、贮氧材料的研制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2.世界稀土资源的分布 目前全球可开采的稀土矿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印度、南非等几个国家。 (1)中国占世界稀土资源的41.36%,稀土资源丰富,分布合理。中国主要的稀土矿有白云鄂博稀土矿、山东微山稀土矿、冕宁稀土矿、江西风化壳淋积型稀土矿、湖南褐钇铌矿和漫长海岸线上的海滨砂矿等等。 (2)美国的稀土资源约占12.50%,主要有氟碳铈矿、独居石及在选别其它矿物时,作为副产品回收的黑稀金矿、硅铍钇矿和磷钇矿。 (3)印度主要矿床是砂矿,此外,独居石的生产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的可观的产量。 (4)前苏联的稀土矿物主要是从磷灰石矿石中回收的,比如铈铌钙钛矿,此外还有独立的氟碳铈矿。 (5)澳大利亚是独居石的生产大国,同时也产磷钇矿,以及矿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的砂矿。 (6)加拿大主要从铀矿中副产稀土。此外,在魁北克省奥卡地区的烧绿石矿以及含有钇和重稀土的斯特伦奇湖矿也是重要来源。 (7)南非是非洲地区最重要的独居石生产国,其中开普省的斯廷坎普斯克拉尔的磷灰石矿,是世界上唯一的单一脉状型独居石稀土矿。 (8)巴西是世界最古老的生产稀土的国家,独居石资源主要集中于东部沿海,矿床规模比较大。 3.中国稀土资源的分布 (1)中国稀土资源的特点: 1)储量分布高度集中。我国稀土矿产虽然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等六大区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在内蒙古的白云鄂博,其稀土储量占全国稀土总储量的95%。 2)地理分布上呈现出“北轻南重”的特点,即轻稀土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重稀土则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3)共伴生稀土矿床多,综合利用价值大。在已发现的数百处矿产地中,2/3以上为共伴生矿产,但多数矿床物质成分复杂,矿石嵌布粒度细,多为难选矿石,如白云鄂博矿床中有70余种元素,170多种矿物。 4)总体来说,我国稀土矿产资源储量多、品种全,为发展稀土金属工业提供了优越的资源条件。 (2)资源分布的具体情况: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广泛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目前为止,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了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综合实力的稳步上升,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将日益扩大,中国对国际组织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多,同国际组织的关系也将会深入扩展。中国与国际组织之间关系的发展既反映了中国参与国际社会建设的程度,也表明了中国对国际社会各项事业的负责任态度,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形象的确立。 对于今天中国来说,经济的飞速和持续发展正在改变中国的世界形象和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一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形象应包含国家主体的自我认识和定位,以及国际社会对国家主体的外部认识和定位两个方面。就理论视角而言,如何认识中国在当前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当前国际体系中的中国地位和作用的正确判断,有利于理解中国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本质与方式,有利于中国发展战略的设计与实施,同时也有利于中国更好地为世界和平与繁荣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家力量、国家利益的追求、国家的历史与文化等因素,是决定国家在国际社会中地位与作用的主要因素。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力量和国家追求是有差异的,所以国家的国际地位和作用也是变化的。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方面,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和资源占有量都很低。在经济基础方面,我国的现代化进程起步晚,底子薄,规模小,效益差。从国内发展水平来看,我国的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发展水平差距仍很大。中国还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世界意义。 应该说,中国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有其特定的地位和身份,无论在现在还是可预见的未来,她都是多极化格局中的独立一极,是和其他大国、强国享有平等地位的一极,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一极,是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主持公道、伸张正义的一极,是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的社会

我国稀土产业现状

稀土一词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名称。稀土元素是从18世纪末叶开始陆续发现,当时人们常把不溶于水的固体氧化物称为土。稀土一般是以氧化物状态分离出来的,又很稀少,因而得名为稀土。通常把镧、铈、镨、钕、钷、钐、铕称为轻稀土或铈组稀土;把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称为重稀土或钇组稀土。也有的根据稀土元素物理化学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除钪之外(有的将钪划归稀散元素),划分成三组,即轻稀土组为镧、铈、镨、钕、钷;中稀土组为钐、铕、钆、铽、镝;重稀土组为钬、铒、铥、镱、镥、钇。 稀土资源丰富,绝对量很大,但含量偏低,且分布不均匀,可供开采且具有工业利用价值的有轻稀土矿物,主要是氟碳铈矿、独居石、铈铌钙钛矿;重稀土矿物,主要是磷钇矿、褐钇铌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钛铀矿等十几种。目前开发利用的稀土矿物主要有五种:氟碳铈矿、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独居石矿、磷钇矿和磷灰石矿,前四种矿占世界稀土产量的95%以上。氟碳铈矿与独居石轻稀土含量高,磷钇矿含重稀土,但储量低,离子吸附型稀土矿重稀土含量高,磷灰石主要是轻稀土。 稀土元素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新材料领域, 稀土元素丰富的光学、电学及磁学特性得到了广泛应用。在高技术领域, 稀土新材料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稀土新材料主要包括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贮氢材料、稀土催化剂材料、稀土陶瓷材料及其他稀土新材料如稀土超磁致伸缩材料、巨磁阻材料、磁致冷材料、光致冷材料、磁光存储材料等。因而, 稀土元素被称为“21世纪的材料”。

我国是世界上稀土矿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截至2000 年, 已探明我国稀土矿工业储量4300 万吨, 占世界探明储量的43 %我国稀土矿品种全、质量高、易于开采。其他国家的稀土资源以轻稀土为主, 我国稀土资源轻、中、重稀土齐全, 稀土元素配分有价组分含量高。轻稀土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包头白云鄂博(铁稀土共生矿) 和四川冕宁(氟碳铈矿) 一带, 主要含镧、铈、镨、钕和少量钐、铕、钆等元素; 中重稀土资源集中在江西、广东、福建、广西、湖南等地, 以特有的离子态赋存于花岗岩风化壳层中, 富含世界其他现有矿物所短缺的 中重稀土元素钐、铕、钆、铽、镝、钬、铒、铥、镱、镥、钇和镧、钕等, 其储量占世界中重稀土资源的90 %以上, 这种中重稀土与高新技术产业密切相关, 经济价值极高。另外, 我国稀土资源优势不仅在于储量大, 更重要的是在于矿种齐全和开采成本低。矿种全弥补了由于矿种单一造成的十几种稀土元素配分不平衡问题。开采成本低构成了我国稀土产业明显的技术竞争优势。北方的包头, 稀土资源是以副产品从铁矿中回收, 成本只有国外同类矿种的一半; 南方特产的 离子型稀土资源, 易采、易富集, 成本也相对便宜。因此, 独一无二的稀土资源是我国稀土产业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因。 1、稀土产业的现状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 我国稀土工业依靠拥有世界最大稀土资 源的优势迅速崛起, 以平均年增长率大于20 %的速度增长。自1986 年起, 我国稀土产量就超过居世界第一的美国,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 稀土生产国。目前, 我国已能生产500 多个不同品种、1000 多个不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

中国稀土资源概况 --我国稀土资源与地质科学发展述评 稀土元素作为新材料、新技术革命的战略资源在原始地幔和超基性岩中含量甚微,不易富集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稀土矿床。而在地壳及其发展演化形成的花岗岩类、碳酸岩类、碱性岩类岩石中则大量富集,常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大-超大型矿床。中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亚(印度)板块构造作用中间区,沿板块边缘构造活动带或板内裂谷带,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发生多期重熔、分异、迁移、富集,从而形成多种成因类型的稀土矿床。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 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点,运用和创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四川凉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矿床等。这些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证,同时还总结出中国稀土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分布面广、矿床成因类型多、资源潜力大、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最基本的特点。 中国稀土矿床在地域分布上具有面广而又相对集中的特点。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中国稀土资源的时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晚元古代以后的地质历史时期,太古代时期很少有稀土元素富集成矿,这与活动的中国大陆板块演化发展历史有关。中晚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区北缘西段形成了巨型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早古生代(寒武系)形成了贵州织金等地的大型稀土磷块岩矿床;晚古生代有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形成;中生代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广布于中国南方;新生代(喜山期)有碱性花岗岩和英碱岩稀土矿床的形成;第四纪有中国南方风化淋积型稀土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继续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谋和平、求合作、促发展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越来越多的国家主张国际关系民主化,提倡多边主义和发展模式多样化。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更大空间。 当前国际形势有五大特点:一,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三,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四,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不同文明、民族、宗教和发展模式在竞争中共处,在交流中发展;五,中国的和平发展成为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我国的国际地位稳步上升可以看出,世界正处于深刻变化和向多极格局过渡的时期。各国加快发展综合国力,力争在未来的国际秩序中占据有利位置。我们面临难得的机遇,也面临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竞争。机遇中包含挑战,挑战中也可能有机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外交工作的根本任务和基本目标是,维护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争取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和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但是,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传统与非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地区热点问题错综复杂,局部冲突时起时伏。恐怖主义活动、毒品走私、跨国犯罪、环境污染、严重传染性疾病和重大自然灾害等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威胁。南北差距继续扩大,贸易纠纷和摩擦上升,资源能源问题突出。 面对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应顺应历史潮流,加强协调合作,共同应对挑战,让世界少一些战火,多一些安宁;少一些贫困,多一些富足;少一些对立,多一些合作。 国际地位,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包括经济、政治、军事、科学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情况,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发展情况。2008年是我国的国际地位上升、国际影响扩大最快的一年。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国际格局正在发生重要的变化,同时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极大的变化。如何看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我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及突出特点。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国际地位出现较为显著和重大的变化。实力地位显著上升。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上升的同时,世界其他主要力量的国际地位持续下降,更加显示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上升。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在中国实力和国际地位持续上升的同时,由于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价值观等因素,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消极态度仍然没有改变。 二、国际体系转型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机遇。 整个国际体系转型是和平转型,而不是战争转型,这个和平转型是长期的渐进过程,对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是非常有利的。美国主导的霸权体系在缓慢地走向衰落,但仍有相当大的主导能力。美国缓慢走向衰落的过程,正是

中国稀土分布概况和我国稀土资源与地质科学发展述评和世界稀土资源分布

中国稀土分布概况 中国的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点,运用和创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范围内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20世纪50年代初期发现并探明超大型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20世纪60年代中期发现江西、广东等地的风化淋积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20世纪70年代初期发现山东微山稀土矿床,20世纪80年代中期发现四川凉山"牦牛坪式"大型稀土矿床等。这些发现和地质勘探成果为中国稀土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证,同时还总结出中国稀土资源具有成矿条件好、分布面广、矿床成因类型多、资源潜力大、有价元素含量高、综合利用价值大等最基本的特点。 截止目前为止,地质工作者已在全国三分之二以上的省(区)发现上千处矿床、矿点和矿化产地,除内蒙古的白云鄂博、江西赣南、广东粤北、四川凉山为稀土资源集中分布区外,山东、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福建、浙江、湖北、河南、山西、辽宁、陕西、新疆等省区亦有稀土矿床发现,但是资源量要比矿化集中富集区少得多。全国稀土资源总量的98%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四川、山东等地区,形成北、南、东、西的分布格局,并具有北轻南重的分布特点。 中国稀土资源的时代分布,主要集中在中晚元古代以后的地质历史时期,太古代时期很少有稀土元素富集成矿,这与活动的中国大陆板块演化发展历史有关。中晚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区北缘西段形成了巨型的白云鄂博铁铌稀土矿床;早古生代(寒武系)形成了贵州织金等地的大型稀土磷块岩矿床;晚古生代有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形成;中生代花岗岩型和碱性岩型稀土矿床广布于中国南方;新生代(喜山期)有碱性花岗岩和英碱岩稀土矿床的形成;第四纪有中国南方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床的形成。中国稀土矿床成矿时代之多、分布时限之长是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没有的。但我国稀土资源最主要的富集期是中晚元古代和中-新生代,其他时代的稀土矿床一般规模较小。 我国稀土资源的勘查与开发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发现并探明了一批重要稀土矿床。据有关地质勘探和矿山生产部门提供的数据统计,截止2000年底全国已探明稀土资源量(REO)超过1000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量大于21000万吨,显示出我国稀土资源的巨大潜力。我国西部地区是轻稀土资源的最主要分布区,仅内蒙古的白云鄂博矿区地表至地下200m范围内已探明稀土资源量约10000万吨,平均含稀土氧化物(REO)3%~5%,预测全区稀土资源量超过13500万吨;中国南方的风化淋积型稀土矿已探明资源量正式公布的数字为150万吨,另有调查资料统计,南方七省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福建、浙江)已探明稀土资源量840万吨,预测资源远景为5000万吨,表明我国南方中重稀土资源潜力巨大。另外,四川凉山州的冕宁和德昌县境内已探明稀土资源量约250万吨,于冕宁花岗岩体东西两侧及其以南地区成矿条件有利,是寻找单一氟碳铈矿的最佳有望区,预测稀土资源丰富。 我国稀土资源与地质科学发展述评 作者为已故地质专家侯宗林先生,原中国稀土学会地质、采矿、选矿专业委员会主任,原天津地质研究院院长 稀土元素作为新材料、新技术革命的战略资源在原始地幔和超基性岩中含量甚微,不易富集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稀土矿床。而在地壳及其发展演化形成的花岗岩类、碳酸岩类、碱性岩类岩石中则大量富集,常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大-超大型矿床。中国地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南亚(印度)板块构造作用中间区,沿板块边缘构造活动带或板内裂谷带,组成大陆地壳的物质发生多期重熔、分异、迁移、富集,从而形成多种成因类型的稀土矿床。 中国是世界上稀土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全国已有22个省(区)先后发现一批稀土矿床,主要分布在内蒙、江西、广东、广西、四川、山东等地。 自1927年丁道衡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1934年何作霖教授发现白云鄂博铁矿中含有稀土元素矿物以来,中国地质科学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总结中国地质构造演化、发展的特点,运用和创立新的成矿理论,在全国

当前国际形势及中国国际地位的新变化论文解析

一、中国国际地位新变化的表现及突出特点 第一,实力地位显著上升。进入21世纪时,中国的经济实力还只在世界排第七位,GDP 约1万亿美元。21世纪的头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的排位几乎是一年上一个名次, 2008年跃居世界第三大经济体,2009年或2010年可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 第二,第二,除经济实力外,中国的军事、科技、软实力也持续上升。军事上,美国国防部认为,20多年来中国的军费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这么大的投入,使中国的海军、空军等实力比20世纪90年代有显著的提升,军事活动范围扩大。科技上,航天活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令全世界华人骄傲,令整个世界刮目相看。在软实力 方面,中国发展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认可,成为不少国家 试图仿效的样板。国际上出现一定程度的汉语热。 第三,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的实力没有受到根本的伤害,国际地位不降反升。世界普遍寄希望于中国率先走出危机,带领世界复苏。中国2万亿美元外汇储备和银行系统的充足资本,使中国成为危机中世界少数的中坚力量。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上升,海外收购非常活跃。 第五,十六大以来中国政府提出的“和平发展”战略,使世界各国对“中国威胁”的看法和担忧有所减弱,对中国的信任、肯定和信心有所增强。中国对外关系持续改善和发展,在联合国事务、国际经济金融改革、联合国维和、反恐、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反海盗等方面的行动和表现,受到世界范围的肯定和认可。世界普遍认为,“中国由问题的一方成为解决问题的一方”。 二、国际体系转型对于中国国际地位变化的历史机遇 一是整个国际体系转型是和平转型,而不是战争转型,这个和平转型是长期的渐进过程,对中国渐进式地成为世界主要大国是非常有利的。

中国稀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生意社-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 点击下载生意通,与百万生意人谈生意! 生意快讯| 外贸论坛| 生意网址| 生意旺铺| 生意场| 生交所| VIP商机 生意搜商机生意圈招聘生意社会展供应商采购商小生意生意吧更多? 生意助手 按全文搜索按标题搜索 生意社—权威大宗商品资讯行情通讯社! 欢迎免费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 首页 能源 化工 橡塑 有色金属 钢铁 化纤 棉麻丝毛 纱线 粮食 化肥 综合 大宗商品报价 中国稀土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利用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43086442.html, 2009年07月28日15:19 生意社 生意社07月28日讯 稀土金属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因其独特优异的性质而广泛应用于高精尖科技和军工领域。稀土又是我国的优势资源,它的资源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出口量均占世界第一。正因为此,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日益受到多方面的关注。 一、资源储量分布、潜力及其在国际上的地位 截止2007年底,全国保有稀土资源储量为8468万吨(稀土氧化物,下同),其中,基础储量1840万吨(其中储量1720万吨),资源量6628万吨。此外,在四川、广东、湖北、云南、湖南5省还有预测资源量506.4万吨。我国稀土资源以地域和类型分成南(方)、北(方)、西(部)

三大类。北方为混合型稀土矿(氟炭铈矿和独居石),储量集中分布在内蒙古白云鄂博铁矿;南方为离子吸附型稀土矿,资源储量分布于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南等省(区),相对集中在江西、广东两省。西部四川冕宁和山东微山两地的稀土矿以氟炭铈矿为主。 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81万吨,其中基础储量9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江西,59万吨,占72%;和广东,19万吨,占23.5%。按平均46%的回收率,离子吸附型稀土仅够开采8年。磷钇矿型重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8.6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2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3.7万吨,占42.8%;广东,3.5万吨,占23.5%;以及江西,1万吨,占12.3%。混合型稀土矿(包头矿) 为我国稀土最主要工业类型,查明资源储量7944万吨,其中基础储量1767万吨(包括储量1727万吨)。混合型稀土矿主要集中分布在内蒙古自治区,该区的混合型稀土矿资源储量7754万吨,占全国的97.6%。贵州居第二位,资源量150万吨,占全国的1.9%。陕西和 甘肃也有一些资源量。 氟炭铈矿轻稀土矿查明资源储量394万吨,其中基础储量56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四川(冕宁),130万吨,占33%;湖北,122万吨,占33%;江西,33万吨,占8.3%;和广东,33万吨,占8.3%;青海35万吨,占8.8%。其它还有广西,湖南,及山东。山东(微山)保有资源储量9.6万吨,仅居全国第八位。独居石矿物查明资源储量67万吨,其中基础储量6万吨。主要集中分布在湖南,查明资源储量35万吨,占52%;广东查明资源储量18万吨,占26.5%。由此可见,对我国轻、重稀土矿产资源若不实行开采总量控制,将在20年内失去其优势地位。按储量计,我国稀土资源在世界上占第一位,即占世界稀土资源总量7820万吨的22%,其它稀土资源大国是:俄罗斯和吉尔吉斯合计1900万吨,共占24.3%;美国1300万吨,占16.6%;澳大利亚520万吨,占6.6%;印度110万吨,占1.4%;扎伊尔100万吨,占1.3%;加拿大94万吨,占1.2%。 二、国内外市场供需形势分析 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稀土工业超常发展,粗放式经营,过量开采,过量出口。为了出口,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哪怕把“现代工业的味精”当土卖,也毫不在乎,而成为一个典型的过分依赖出口的畸形行业。从2000年到2006年,稀土矿产初级产品(以REO计,下同)产量从7.8万吨迅速发展到13.25万吨,年均增长9.2%;其中,包头矿(从铁矿尾砂中再选)产量从4.8万吨发展到5.04万吨,年均增长0.8%;氟碳铈矿(主要产地在四川冕宁)产量从1.59万吨发展到3.7万吨,年均增长15.1%;南方离子型稀土矿产量从1.3万吨发展到4.51万吨,年均增长23%。稀土冶炼分离产品从6.6万吨发展到15.7万吨,年均增长15.5%。 国内稀土应用快速增长,稀土应用总量由2000年的1.93万吨增长到2006年的6.28万吨,年均增长21.7%。稀土新材料的发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其中,稀土永磁材料2006年产量41350吨,比2000年的7080吨增长4.84倍,年均增长34.2%;稀土荧光粉产量5871吨,比2000年的1100吨增长433.7%,年均增长32.2%;稀土研磨材料产量6092吨,比2005年增长36.7%;各类车用尾气净化器产量约1000万套,比2003年320万套增长212.5%,年均增长46.2%;贮氢合金产量15000吨,比2003年的4300吨增长344.8%,年均增长51.7%。2006年出口各类出口稀土冶炼分离产品53313吨,比2000年的46700吨增长14.2%,年均增长2.23%;出口金额47823万美元,比2000年的31200万美元增长53.3%,年均增长7.38%。2000年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出口量约占当年总产量的71.9%,2006年已经下降到34%。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