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公开课学案

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公开课学案

第3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公开课学案

【学习目标】

1.会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2.知道凸透镜所成虚实、倒正、大小像所满足的条件

3.掌握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科学规律的方法

【学习重点】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学习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和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带有刻度尺的光具座及附件

【导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 ___作用。

2、照相机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投影仪成的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像;放大镜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能用呈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

都是立的。虚像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实际光线的反射光线

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看到,用屏接收,

都是立的。

(二)自主学习:

1、提出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实验:

(1)预备知识:物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简称为物

距,用符号u表示。像距是指像到透镜的距离,用

符号v表示。

(2)实验步骤:

①将实验器材按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顺序(即蜡

烛、光屏分别置于凸透镜两侧)放在桌面的直线上,调整它们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直线、同一高度,从透镜的位置开始在带有刻度尺的光具座的左右两边用笔标出等于焦距和2倍焦距的位置;

②把蜡烛放在较远处,使物距u >2f,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实像,观察实像的大小和正倒,测出物距和像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③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u =2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④把蜡烛向凸透镜移近,使物距在2f和f之间,即2f>u>f,重复以上操作,进行观察和测量。

⑤继续移近蜡烛,使物距(u=f)u<f,在屏上还能得到蜡烛的像吗?怎样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是虚像还是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测出物距,估测出像距。

按上述步骤进行实验操作,把小组的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填入到下表中。

5、分析归纳:

1、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实像?在什么会成虚像?

2、凸透镜在什么条件下成缩小的实像?在什么条件下成放大的实像?有没有缩小的虚像?

3、凸透镜所成的像有没有正立的实像?有没有倒立的虚像?

___ ___

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___ _像;

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 __像;

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 __像;

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课堂小结】总结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规律1:当物距__________________时,则像距___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的______像。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2:当物距________________时,则像距也在________________处,成_______、_______的_____像。

规律3:当物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则像距________________,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4:当物距________________时,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律5:当物距________________时,则成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应用:________。

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①分界点: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②实像的位置:物在外(二倍焦距以外)、像在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物在间(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在外(二倍焦距以外)。

③实像的变化: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课堂练习】

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时候,应先将凸透镜的光心、烛焰的中心、光屏的中心调整到

__________________,这样才能使烛焰的像成在_________.实验中,我们所说像的倒立或正立,是相对于__________________的.

2、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

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的虚像.

3、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离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位于透镜前3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得到 (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4、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离开凸透镜的距离为15厘米,那么所成像是()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缩小的像

D.正立放大的像

【课后练习】

1、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当把蜡烛放在下图中的a点位置时,光屏在另一侧的适当位置处将得到________像,(填,大小,倒正,虚实)若将蜡烛从a点移到b点时,得到_______像。

2、小方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则( )

A.得到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B.得到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C.把蜡烛向左移动,调整光屏的位置,得到的清晰像变小D.把蜡烛向右移动少许,要得到清晰的像,应向左移动光屏

3、将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30cm的地方,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有蜡烛清晰放大的像,由此可知,

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20cm

B、15cm

C、10cm

D、5cm

4、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把蜡烛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5cm,并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可以看到()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学习反馈与小结】

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请将你的收获和反思记下来。

八年级上册物理 温度 (讲义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六讲温度(讲义) 一、知识要点 1.温度: (1)物理意义:通常把物体的____________叫做温度。 (2)温度的单位 ①温度计上的℃表示的是__________; ②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义为___ 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温度定为____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 示;0℃和100℃之间分成______等份,每一个等份代表_________; ③温度的读数:例42℃读做42摄氏度;-10℃读做“负10摄氏度” 或“______10摄氏度”; (3)常见的温度 2. (1)原理:根据液体____________的性质。 (2)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毛细管、玻璃泡、刻度及温标。如图: 3.温度计的使用 (1)使用前:观察_______和_________。 (2)使用时:

①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____ 和_________;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 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待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 中液体的液面相平。 4.体温计 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玻璃泡里装的液体是水银,量程是35~42℃,分度值是0.1℃,在每次使用温度计前要用手拿着它的上部用力向下甩,使水银柱重新回到玻璃泡中。 二、精讲练习 【板块一】温度 1.如图,先把两手同时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后,再将两手同时拿 出并放入温水中,这时两手的感觉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这个事实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比0℃的水温度低 B.0℃的水比0℃的冰温度低 C.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 D.0℃的冰和0℃的水的状态不同,无法比较温度的高低 3.一块冰原来的温度为-5℃,降低了10℃,冰的温度变为____,读做_______ 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让人感觉舒适的房间温度是25℃ B.洗澡时水温接近100℃ C.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气温接近23℃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板块二】温度计 5.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88.3℃,科考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几种物质的凝固点:酒精-117℃,水银-39℃,煤油-30℃,冰0℃) A.体温计 B.煤油温度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温度》拓展训练

《温度》拓展训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70.0分) 1.(10分)一支刻度均匀,但标刻数值不准的温度计。在测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温度时,示数为96℃,在测一杯热水的温度时,其示数与热水的真实温度50℃恰好相等。若用此温度计去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则示数是() A.0℃B.2℃C.4℃D.6℃ 2.(10分)如图,温度计上标记了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的刻度,如果气温是30℃,则相当于() A.86°F B.36°F C.54°F D.68°F 3.(10分)爱她就要了解她,关于家乡长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2018年夏季长沙市的最高气温超过了人体正常体温 B.长沙市的五一路限速120km/h C.长沙市第一高楼九龙仓长沙国金中心高达4.52m D.从五一广场搭乘地铁到橘子洲头大约需要30min 4.(10分)以下温度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沐浴时水的温度约为60℃ B.人正常的体温约为39℃ C.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2℃ D.徐州地区年平均气温可以达到35℃ 5.(10分)东北地区,在寒冷的冬季,用手接触在室外的铁门和木门,感觉铁门更冰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比木门低 B.冬季,室外铁门的温度跟木门一样低 C.铁门更薄,所以感觉温度更低 D.用湿手接触室外的铁门,除了感觉较冰手,没有其他后果 6.(10分)量程都是100℃的甲、乙、丙三支酒精温度计,分度值都是1℃,甲玻璃泡的容积大些,乙、丙相同,甲、乙玻璃管的内径相同,丙粗一些,由此可判断这三支温度计相信的两条刻度线间的距离() A.甲最长,丙最短 B.甲最短,丙最长 C.乙最长,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 D.乙最短,但不能比较甲与丙的长度 7.(10分)如图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A.B. 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8.(10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性质测量物体温度的,这些温度计必须保证测温物质在液态状态下才能正常使用。下表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表中数据回答:若要测量铅的熔点,温度计的玻璃泡里应选做测温物质。 物质水银酒精甲苯铅萘 熔点/℃﹣38.8﹣117﹣9532880.5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色散公开课教案

第四节光的色散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八年级物理四章第四节(光的色散) 一、教学目标-+ -+ + +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色散现象。 (2)知道色光的三原色和颜料三原色是不同的。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光的色散、色光的复合。 2.难点:能用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知识解释五光十色的世界。 三、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 四、教具:多媒体、手电筒、有颜色透明薄膜、颜料等。 五、课型:新授课 六、课时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请同学回忆前一节学习的内容,回答: 光的折射时遵循什么规律?(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位于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两侧。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减小)而增大(减小)。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或玻璃等透明物质斜射人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简单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一般不等(空气中大)]。 [思考] 白光射到玻璃后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猜想) [多媒体展现图片] 以下这些你见过吗? [思考] 你见过彩虹吗?它们是怎样产生的?你画过这样美术作品吗?这些漂亮的作品是怎样画出来的? [引入] 同学们今天学完第四节光的色散(板书)就能完整回答这些问题。 (二)进行新课 [想一想] 太阳光是白色的,彩虹为什么是五颜六色的?(大家猜猜看) 我们用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八年级物理力优质课比赛教案

优质课教案科目:物理内容:力

教材分析 1.学生在生活中对力有肤浅的认识,但是往往是不确切甚至是不科学的。要使学生初步建立起力的概念,最好是从学生熟悉的大量的生活、生产的实例中抽象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举例、分析、讨论,概括出以下三个有关力的实质性的内容: (1)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3.本节内容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力的概念,比较抽象,教学要求不宜过高、过急,力的概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会逐步深化。 4.通过多媒体,可以向学生提供大量的、直观的感性材料,从而比较容易突破难点。 5.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过程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投影“神州6号”发射时的影片和照片,提出问题:“神州6号”和火箭为 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 的飞天梦? 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 常常提到“力”这个字。如一个人推了 别人一下,就有了推力;同学们上课要 集中注意力;要提高部队的战斗力等等。 请学生说出在哪些地方常常提到力? 力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在物理学中所说的力的含义与生活中所说的 力的含义有很大的区别。 那么,究竟什么是力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观察与思考 积极发言 列举例子 提出看法 积极思考

小结学生回顾并体会过程和方法,巩固知识和技能 思考与练习 1.“注意力”、“战斗力”、“凝聚力”是不是物理学中的力?为什么? 2.“神州6号”载人飞船和火箭为什么能离开地球,升上天空,实现我国的飞 天梦? 3.分析一个例子——“顽皮的大象向下压跷跷板,跷跷板向上弹起小孩”。 4.课外小制作:用大号墨汁瓶和细玻管来演示微小形变。 学生思考并回 答 学生看图、提 问、回答 附件: 1.教师讲课使用的课件(ppt)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练习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练习题 1、物体的叫温度。要准确地判断或测量物体温度要用,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的。 2、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有、、等 3、人的正常体温为,读作。 4、摄氏温标的单位是,用符号来表示。规定的温度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 5、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测量范围从℃到℃。实验室常用温度计的分度值是。 6、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但不要碰到或。 7、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求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相平。 8、使用温度计测温度前,观察温度计的和,并估计被测物体的大概温度。若被测物体的温度超过它能测的,或低于它能测的,就应当换一支是量程合适的温度计,否则,就可能温度计或。 9.一块冰的温度由15℃升高到5℃,其温度升高了。若冰的温度由0℃降低了10℃,此时冰的温度是。 10.用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时,当温度计的玻璃泡和水 - 1 - / 9

接触后,测量的温度是;当温度计的玻璃泡和冰块接触后,测得的温 度是。 11.读出右图所示的甲、乙温度计所示的温度值(0 ℃) 甲是℃乙是℃ 12.有三支温度计,其中甲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5 ℃-42 ℃, 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0 ℃-50 ℃,丙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20 ℃-105 ℃,由此可知温度计是家庭用的寒暑表,温度计是实验 室用的温度计,温度计是体温计。 13.请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图4—1中甲、乙、丙、丁各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它们的读 数分别是:、、、。 14.图4—2中有A、B、C、D四种测量水温的操作。请你评价这 四种操作方法的正误。如果是错误的,指出错在哪里。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4—2 15.用温度计测量刚倒入保温杯内的开水的温度。 (1)现有最高测量温度为110℃、200℃、42℃的三种温度计, 测量时应该选用最大测量值为的一种。 - 2 - / 9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公开课教案 机械效率

班级;姓名:组别: 第十二章第三节机械效率(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结合实例分析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能说出机械效率的含义,知道机械效率是小于1的。能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及关系。 2.机械效率的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 1.知识复习: 1.物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有力的作用, 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 2.功的计算公式:W=FS 单位:J 2.引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到碰到“效率”这个词,例如学习,如果你总共花了10小时,其中6小时是在学习,而4小时在干其他的事,总时间是,起作用的时间是,浪费的时间是,你的学习效率应该是。同样的道理,我们用机械帮助我们完成工作的时候,也会涉及到效率问题,我们称之为机械效率。要研究机械效率,就要先研究机械做功的情况。 3.新课教学 思考:为了达到目的,人们通常要借助于机械来完成某些任务,在此过程中所做的功都是有用的吗? 例1:一个人用水桶从井里打水,都对谁做了功?对谁做的功是我们的目的,是有用的?对谁做的是没有用的功? 回答:对水做了功,对桶做了功。对水做功是我们的目的,是有用的功,对桶做功不是我们的目的,对我们而言是没有用的功,但为了打水又不得不对桶做功。 在这里我们引出三个概念 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也就是我们工作的目的。用 W有用 额外功:对人们没用的,又不得不做的功。用W额 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 例2:若桶掉在水中,把装满水的桶捞起来,目的是什么?则有用功又是什么?额外功又是什么? 找同学回答。 教师补充:目的是把桶捞上来,对桶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做的功为额外功。 例3:P85页,使用动滑轮是否省功?(阅读5分钟回答问题) (1)如图12.3-1甲,用弹簧测力计将钩码缓慢(匀速)地提升0.1m,拉力所做功应该等于物体克服重力所做得功。 (2)如图12.3-1乙,用弹簧测力计并借助一个动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匀速)地提升到相同(0.1m)的高度,此时,拉力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钩码的重力,拉力所做的功大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图甲拉力所做得功。 原因:除了做有用功,还要做一部分额外功。 结论:使用机械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知识点整理

图1 “温度计”考点归类例析 作为人们生活常用的测温仪器——温度计,相关试题在中考中屡见不鲜。现将常见的“温度计”考点进行归类分析,以供同学们在学习中参考。 考点一:知道温度计的原理 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例1:如图1是小红利用小瓶、橡皮塞和玻璃管自制的液体温度计, 该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的规律来工作的。实际使用中发现管中 液柱变化不明显,导致示数不准确,对此请你提出一条改进的建议:___ __ _______________。 解析:虽然是自制的温度计,但原理也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而液柱变化不明显,说明当温度变化时,液柱上升(或下降)的幅度太小,由此,同学们容易想到如果玻璃管细一些的话,液柱变化就会明显了。 考点二:认清各类温度计的量程、分度值,并能准确读出温度计的示数 常用的温度计有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它们的量程、分度值各不相同,认清它们的量程、分度值是准确读数的前提。 例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我国南极科考队成功到达南极的最高点“冰穹”,该地的气温达零下8080℃以下,用图示温度计____(填“能”或“不能”)测量该地的气温。 图2 解析:首先认清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22℃;因为它的量程为-20℃~100℃,而南极温度在-80℃以下,已超出了此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所以不能用它来测量南极气温。 考点三: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① 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容器底和容器壁;

② 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例3: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____。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A 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B 中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壁;C 中读数时玻璃泡离开了液体;只有D 符合要求。 考点四:了解体温计的结构特点及使用方法 ① 在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殊的构造——一段很细的细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后,水银变冷收缩,细管内的水银断开,直管内的水银不能退回玻璃泡内,所以它表示的仍然是人体的温度。 ② 在每次使用体温计之前,必须使水银回到玻璃泡内,所以要用力向下甩。 ③ 给体温计消毒时,由于体温计的量程是35℃~42℃,通常用酒精 板球擦洗。 例4:关于体温计消毒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冷水冲刷 B .在沸水中煮几分钟 C .用酒精灯烧 D .用医用酒精擦抹 解析:用冷水冲刷达不到消毒的目的,在沸水中煮会把体温计煮破,因为沸水的温度远远超过了体温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更不能用酒精灯浇,故选D 。 考点五:了解一些固体温度计的特点 不同的物质,在温度变化相同的情况下膨胀的程度不同,人们根据物质的这一特 A 图 3 B C D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光的折射公开课教案

瓮安县铜锣中学物理公开教案 班级:八(2)班教师:龙健 课题:第四节光的折射 教学三维目标: 1、初步领会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 感; 2、遵守科学知识,实事求是; 3、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4、了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偏折的规律; 5、了解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教学重点:1、什么是光的折射; 2、光的折射规律; 3、光在折射过程中是可逆的。 教学难点:1、光线进入不同介质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2、用光的折射解释自然现象。 主要教法:观察分析法、启发式教学法 学习指导:1、通过观察认识光的折射现象; 2、体验由折射引起的错觉。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教师拿一瓶水、一个烧杯、一支筷子、(一支红光笔,一块半圆形的玻璃砖这两样放入口袋到时候给学生一个惊喜)进入教室。师:开始上课上课后,同学们请看看我的桌子有些什么?指着让学生看并大声的说出来。 生:一瓶水、一个烧杯、一支筷子。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就来做一个演示实验,但我要请同学给我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你会看到这样的情况? 生:好! 师:取一根凳子放在讲台上,在凳子上放入一个空的烧杯,在空的烧杯里放入一支筷子,请一个同学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主举手回答) 生:A生说:“我看到了空的烧杯里放着一支直的筷子,这是因为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师:A生回答对了? 生:对的! 师:回答得非常好,掌声鼓励! 师:现在我来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大家注意看了,我要让筷子在杯子里在水的作用,让你们看看它是怎么被“折断”的。慢慢的往杯子里倒水,并让同学们注意观察。 生:看到杯子里的筷子慢慢被“折断”了 师:这是为什么呢? 生:有些奇怪(回答这是光的折射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3.1温度教学设计

3.1温度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理解温度的概念。 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 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温度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起来并不困难。“温度计”是学生物理上学习的又一个测量工具,虽然在平时的生活中可能也接触过,但温度计的制作原理和操作规范上还有一些疑惑,因此在上课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用科学用语规范地描述概念,规范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突出科学方法的教育 重、难点: 1、设计测温度的仪器(温度计) 2、正确使用温度计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杯、冷热水、温度计、体温计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欣赏一两幅冷热图片 问题:每幅图片给你的感觉是什么? 教师:刚才有同学说“温度”(热),下面我们就来学习 有关温度的知识→温度 二、进行新课: 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1)、估计教室当时的温度;

(2)试验:课本47页试验 (3)结论:人们凭感觉判断物体的温度往往不可靠,必须采取其他较好的办法。 (4)、探究:有什么方法可以较好的判断出这哪杯水的 温度比较高? 学生结论〔……〕 (5)、教师引导:拿出自制的温度计(图4.1-2示), 可否判断温度高低? 学生讨论如何判断? 这仪器有什么缺点?如何改正? (加刻度、缩小体积……得到准确的测温度的仪器) 2、温度计:测量温度的仪器 实物观察……各种温度计 结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分类:实验室用温度计、体温计、寒暑表 (实物、图片) 3、摄氏温度:字母C代表摄氏温度 ℃是摄氏温度的单位,读做摄氏度;它是 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零摄氏度,把 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分成100等份,每1份 就是1℃。低于0℃用负数表示 例:37℃读作 -45℃读做 0℃读做 4、试验用温度计的使用: 探究:怎样使用?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总结: (1)使用前观察量程……所测温度不能超过量程 认清分度值……每小格代表的数值 (2)使用时①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 要碰到容器底或壁 ②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③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继续留在被 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初中物理公开课教案

物理示范课 物理八年级下册《功》 安家庄九年制学习学校王连珍 一、教材分析 《功》是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我计划用一课时进行新课教学。本节内容主要分成两部分,对功的理解,功的计算。 功和能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是《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的三大主题之一,通过本章的学习,为学生了解“能”做铺垫,而本节内容又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因此,我设定了以下的导学目标。 二、导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 (2)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3)记住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思考和讨论,判断在什么情况下力对物体做了功,在什么情况下没有做功. (2)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功的含义,学会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物理规律,乐于参与观察、实验、探索活动。 (2)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导学重难点: 导学重点:知道力学中“功”的含义;记住功的计算公式,会用公式进行计算. 导学难点:知道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及不做功的三种情况. 四、设计思想: 主要采用生本课堂321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他们主动地参与学习,体验学有所成,学有所用的学习乐趣。在学习过程引导学

生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共享资源,完成学习的任务,同时培养了他们合作探究意识和能力。 五、教法、学法:采用引导法、直观法(演示实验、多媒体课件)、“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比较感悟、归纳等学习方法。 六、教具:水平长木板、小车,细线 七、教学过程: (一)兴趣导入:1.下列各图所展示的现象中,什么力对物体移动有贡献?什么力对物体做了功? 人推小车前进 物体在拉力F 作用下升高一段距离 观察演示实验:在水平长木板上用水平拉力拉着小车,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在实验基础上引入本课内容。通过这个演示实验,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力有成效,即“做功”。 (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具体,便于学生接受) 2.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 上面的几个例子告诉我们,什么情况不做功? ㈡功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想这么两个个问题,把一桶水从1楼提到3楼,把一桶水提到6楼,哪一个会比较累? 再想把一桶水从1楼提到3楼,和把两桶水从一楼提到3楼哪一个会比较累? 从这两个问题中说明什么? ㈢功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力学中规定,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功=力×距离 W=F ?S (四)例题讲解 三、小结

八年级物理上册 3.1温度练习题新人教版

3.1温度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物体的叫温度。要准确判断或测量温度,就必须选用科学的测量工具。 2. 家庭和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3. 使用温度计时,首先应观察它的,认清它的;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它的分度值为。 4. 小强在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液体温度时读取了四次数据,每次读数时温度计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2中所示的是用温度计分别测得的冰和水的温度,那么冰的温度是℃,水的温度是℃。 5. 把正在熔化的冰放进温度为0℃的房间内,将会看到冰(“会”或“不会”)继续熔化,水(“会”或“不会”)再结成冰。 6. 体温计离开人体后还能表示人体的温度,是因为体温计有一个 7.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把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是。 8. 人们常说“今天最高气温是摄氏16度”,其错误在于。 9.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K,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K。 10. 如图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二、选择题: 11. 某温度计的示数为-8℃,正确的读法为() A .负8摄氏度 B .摄氏零下8度

C .摄氏负8度 D .零下8摄氏度 12. 用t1表示太阳表面的温度,用t2表示白炽灯泡灯丝的温度,用t3表示火柴火焰的温度,温度从高到低正确的排列顺序应是:() A .t1>t2>t3 B .t2>t3>t1 C .t1>t3>t2 D .t3>t1>t2 13. 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 ) 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江阴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江阴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14. 在用温度计测热水的温度时,若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则测量值与实际值相比() A .偏大 B .偏小 C .相等 D .无法确定 15. 冬天乌苏里江气温可达到-50℃,河面结冰,冰面下的河水仍然在流动,则流水与冰面交界处的温度为() A .-50℃ B .低于0℃,高于-50℃ C .0℃ D .无法判断 16. 某体温计的示数是38℃,粗心的护士仅消毒后就直接用它去测量37℃和39℃的病人的体温,则该体温计的示数先后分别是() A .37℃和39℃ B .38℃和39℃ C .37℃和38℃ D .37℃和37℃ 17. 在很冷的地区使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其原因是:() A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高 B .固态水银比固态酒精的熔点低 C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高 D .液态水银比液态酒精的凝固点低

八年级上册物理之温度 知识讲解

温度 【学习目标】 1.理解温度的概念,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温度值; 3.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4.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会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 【要点梳理】 要点一、温度 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 2、摄氏温度: (1)单位:摄氏度,符号℃,读作摄氏度。 (2)摄氏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份,每等份代表1℃。 要点诠释: 1、华氏温标(F):华氏温标是由德国物理学家华伦海特(Fahrenheit)在1714年制定的。 2、热力学温标(K):热力学温标是英国科学家开尔文(Kelvin)于1848年建立的。国际单位之中采用的温标是热力学温标,单位是开尔文,简称开,符号是K。热力学标T和摄氏温度t的关系是:T=(t+273.15)K。 3、我国最低气温约为“-52℃”,读作“负五十二摄氏度”或“零下五十二摄氏度”。 4、要特别注意摄氏温度的写法(30℃)与读法(三十摄氏度),不能写成“30C”或读成“摄氏三十度”,以免与别的温标混淆。 要点二、温度计 1、用途: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构造:玻璃外壳、玻璃泡、玻璃管、液体、刻度等。 4、特点: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内径是粗细均匀的,温度计的分度值设计的越小,温度计的灵敏度越高。 5、常用温度计: (1)实验室温度计(图甲):量程一般为-20℃—11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水银或酒精。(2)体温计(图乙):量程为35℃—42℃,分度值为0.1℃,所装液体为水银。 (3)寒暑表(图丙):量程一般为-30℃—50℃,分度值为1℃,所装液体一般为煤油或酒精。 要点三、温度计的使用 1、【高清课堂:《温度计》】温度计: (1)使用前:①观察它的量程;②认清分度值。 (2)使用时: ①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②看: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八年级物理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

第一节温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 3.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能力. 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使用玻璃仪器时要轻拿轻放,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财物的良好品行和正确使用物理测量工具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用具 实验用温度计、演示温度计、家庭用寒暑表、体温计、烧杯、试管、投影仪、挂图、热水、冷水、温水、广口瓶、橡皮塞、细玻璃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冷和热与我们的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学会了使用火,开创了人类的文明史,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今天,人类的生产生活仍离不开热的利用.在物理学中与冷、热有关的现象我们称之为热现象.从这节课我们开始对有些热现象进行学习和研究.大家希望了解什么内容? 二、进入新课 [生甲]什么叫温度? [生乙]我们凭感觉能知道物体的冷、热,感觉可靠吗? [生丙]用什么仪器测温度? [师]既然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冷热不可靠,我们怎么来验证. [生甲]很冷的冬天,在没有暖气的房间里会觉得很冷,可是从外面走进屋

子里的人会觉得比较暖和. [生乙]我们通过实验也能得出. [想想做做] [生丙]我们把一左手插入放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插入放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温水烧杯里.这时,我们觉得在左手感到温水冷、右手感到温水热. [师]同一杯水两只手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这就说明人们的感觉只能大致区分温度,要准确地判断和测量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温度计(thermometer). 1.温度计 [师]我们用桌上的东西自制一个温度计.在广口瓶内加入一些带颜色的水,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一端封闭的细玻璃管.把细玻璃管封闭的一端加热,使玻璃管内的空气跑出一些,迅速用橡皮塞塞住瓶口.大家做完了以后,将广口瓶放入热水里,仔细观察细管中水柱的位置,再放入冷水里,观察水柱位置,得出结论. [生甲]放入热水里,细管中水柱上升. [生乙]放入冷水里,细管中水柱下降. [生丙]这可能是由于液体热胀冷缩的缘故吧. [师]是的,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现在我们看挂图和投影,来认识它们,(投影片课本图4.13,挂图温度计的构造). 教师指导,学生相互讨论. [生甲]投影片上,甲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乙是体温计,丙是寒暑表. [生乙]温度计的基本构造:玻璃外壳、液体泡、毛细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温度计的使用、液体、刻度、符号. [生丙]温度计上符号为C [生乙]甲图的量程是-20 ℃—110 ℃,最高温度是110 ℃.最低温度是-20 ℃,分度值1 ℃. [生戊]乙图的量程是35 ℃—42 ℃,最高温度42 ℃.最低温度是35 ℃,分度值0.1 ℃. [生己]丙图的量程是-30 ℃—50 ℃,最高温度50 ℃.最低温度是-30 ℃,分度值1 ℃. [师]怎样才能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并且不会损坏温度计?所测液体温度能否超过量程? [想想议议] [生甲]要正确读出所测的温度,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 [生乙]如果所测的温度过高,超出了温度计的量程,将测不出温度,温度计里的液体可能将温度计胀破. [生丙]如果所测的温度过低,低于温度计的最低温度,将测不出温度. [生丁]寒暑表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50 ℃,最低温度是-30 ℃,分度值是1 ℃,主要是根据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常年温度范围确定的. [生戊]体温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是42 ℃,最低温度是35 ℃,分度值是0.1 ℃,是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范围确定的. [生己]实验用的温度计所测量的最高温度为110 ℃,最低温度为-20 ℃,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节质量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正确说出质量的单位和进率,并能正确地进行质量单位换算。 2.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不因为物体的形状、位置、状态的变化而改变。 3.了解常见的测量工具,能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4.构建具体的质量量级观念。 教学重点: 1.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 2.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难点: 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教学用具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小烧杯、大烧杯、钢尺、钢钉等)、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自制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周围的世界五彩缤纷,在这个精彩的世界里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看桌子上的三个烧杯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烧杯含有这种材料多(如图甲)?再看钢尺、钢钉是由什么材料组成的?哪个物体含有这种材料多(如图乙)?

又如书和练习本都是由纸组成的,它们所含有的纸的多少一样吗?可见,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在物理学上如何表示这种区别呢?能精确测量吗?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质量 交流讨论学生对上面“问题导入”中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在教师引导下形成以下认识: (1)铁钉和铁锤为一类,它们都是铁制成的;木板和米尺为一类,它们都是木材加工成的。 (2)一把铁锤和一颗铁钉都是由铁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把铁锤比一颗铁钉所含的铁多;一块木板和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都是由木材这一种物质构成的,但两者所含木材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一块木板比一把教学用木制米尺所含的木材多。 归纳总结(1)铁钉和铁锤、木板和米尺,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体。构成这些物体的铁、木材,我们都把它们称为物质。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 (2)在物理上为了描述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引入质量概念,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质量通常用字母m表示。 拓展教学要注意“物质”和“物体”的区别。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占据一定的空间,是有体积和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构成物体的材料。例如:桌子是物体,

八年级上册物理温度基础题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温度基础题人教版 一、单选题(共10道,每道10分) 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 A.30℃ B.33℃ C.37℃ D.39℃ 答案:C 解题思路:根据人的正常体温即可做出正确的选择,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温度 2.“绝对零度”是摄氏多少度( ) A.0℃ B.-73.15℃ C.-273.15℃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解题思路:绝对零度,理论上所能达到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下物体没有内能.把-273.15℃定作热力学温标(绝对温标)的零度,叫做绝对零度,热力学温标的单位是开尔文(K)。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摄氏温度及其计算 3.0℃的水和0℃的冰相比较() A.0℃的水温度更低 B.0℃的冰温度更低 C.0℃的水和0℃的冰的冷热程度一样 D.0℃的水和0℃的冰的状态不一样,无法比较温度的高度 答案:C 解题思路:解:物体的冷热程度跟物体的温度有关,跟状态无关.0℃的冰和0℃的水,温度相同,冷热程度相同.故选C 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温度 4.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的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答案:D 解题思路:要对生活中的各段的温度有一定的感知,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使人感觉舒适的温度为27℃,人的体温为37℃,洗澡水温度38—40℃,我国的最低温度是-52.3℃。试题难度:三颗星知识点:温度的估测 5.我国北方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达-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如果气压为一个标准大气压,那么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是( ) A.4℃ B.0℃ C.-40℃ D.略高于-40℃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开课教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活动,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 率和实际功率,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大小之间的关系。加深对 额定功率、实际功率的理解。 (2)进一步熟练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操作技能, 提高学生实验素质。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探究实验活动,能区分用电器 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了解实际功率与额定功率大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用多种方法测量用电器的电功率,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投入“测量小电灯的功率”的活动,培养自主探究意识 和兴趣。 (2)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和探究学习过程,进一步培养科学素养 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通过实验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实际电压和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关系。 【教学难点】 自己设计实验,排除各种故障测量小电灯的功率。 【教学器材】

学生电源、开关、导线、小灯泡(2.5V)、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知识准备: ①是电功率,电功率的大小表示是电流做功的物理量。 ②电功率的计算式P==。 ③是额定电压,是额定功率。 ④一只灯泡标有“220V40W”,它的含义是。 另一只灯泡标有“220V60W”,它的含义是。 2.演示实验: 取一标有电压和功率的小灯泡,分别接在额定电压、高于额定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电路中,观察发光情况。分析:灯的亮暗会发生变化,说明相同时间内消耗电能转化成内能、光能的多少不同,即电功率不同。 3.问题讨论: 常用的小灯泡标有额定电压(如1.5V,2.5V,3.8V)而未标明额定功率,那么它的额定功率,以及工作时的实际功率如何知道呢? 二、导学新课 (一)测量小电灯的功率 1.测量小电灯的功率: 师生共同讨论: (1)实验目的:学会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不在额定电压时的实际功率并加以比较。

人教版八年级的物理上册温度教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温度教案 温度温度,是我们经常说到的话题,那你对温度了解多少?知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吗?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希望对您有用。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科学态度和正确、实事求是记录测量数据的严谨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温度"是本章知识结构的核心,本章的教学首先围绕"温度"和"温度计"进行,更重要的是物态变化是围绕温度是否变化进行的。因此,本节在本章的地位十分重要。 教学重点:理解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和结构,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教

学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三、教学策略 学生对温度的说法并不陌生,其理解和教材中关于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的说法也基本相吻合,教学中仅此而已,不必作进一步解释。这里重点要让学生知道,凭感觉判断物体的冷热是不可靠的。通过讨论交流自制温度计的过程,让学生领会温度计的测温原理,从而顺利进入温度计的教学过程。本节设计让学生制作温度计,使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尝试解释。学生在活动中可以自己画刻度,自己规定温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创造精神以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增加学生探索的乐趣。自然界的各种温度,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获得。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改 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再通过交流,达到共同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的目的。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使用前,应引导学生先观察它的量程、分度值,然后进行正确操作。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自制温度计相关器材、小瓶(带橡皮塞)、细玻璃管、烧杯、温度不同的水、实验室用的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五、教学过程 :习题一 1.人的正常体温约为( )

最新初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复习课公开课教案

第一章复习课 【复习目标】 1.能通过日常生活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 2.能根据日常经验和自然现象进行粗略估测时间,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时间。 3.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正确地分析与判断。 4.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并进行简单地计算。 5.正确理解平均速度的含义,能用刻度尺、秒表测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 学生自主完成学生用书中的知识梳理,并要求熟记基础知识。 归纳总结: 1.使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前要仔细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看准”“估对”“记全”。 2.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特殊方法:等量替代法、化曲为直法、以轮代尺法、累积法。 3.记录测量结果应包括: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方法指导: 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它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整个宇宙都在做机械运动;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我们所说的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一个事先假定不动的物体作为标准而言的。 2.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可以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相对于地面运动的物体,但不能选择被研究物体本身。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对照复习目标,回顾本章知识要点,想想自己对哪些知识的掌握还不够熟练?(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图) 自学互研生成能力

知识板块一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1.常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球的直径。转动球体测得球的直径D 的示数如下表所示,则球的直径应取1.81cm 。 D 1 D 2 D 3 D 4 1.73cm 1.81cm 1.89cm 1.81cm 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6min35s 。 知识板块二 参照物 3.如图是“辽宁号”航母指挥员正在用“走你”动作指挥飞机起飞的情景。飞行员看到指挥员向后退去,是以飞机(或飞行员自己)为参照物。 4.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国人的登月梦终将实现。以地球为参照物,月球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知识板块三 速度及其测量 5.如图所示是公路上的一个交通标志,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这个标志牌到南大桥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18min 。 友情提醒:在套用速度公式v =s t 及其变形式进行计算时,有时同一题目中不只涉及一个速度、时间或路程的数据,此时切不可张冠李戴,乱套公式,而应找到每一过程中对应的三个量。在理解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