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工作报告

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工作报告

安全社区建设

巴中市巴州区水宁寺镇

目录

1.水宁寺镇基本概况 (2)

1.1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1)

1.2经济发展概况 (1)

1.3行政区划与单位分布情况 (1)

1.4人口构成 (2)

1.5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2)

1.6现行安全管理体制及机制 (4)

1.7安全社区建设机构及其职责 (4)

1.8安全社区建设主要历程 (6)

1.9近三年取得的相关荣誉 (7)

2.安全风险诊断与安全促进计划 (8)

2.1风险诊断基本流程 (8)

2.2风险诊断运行机制 (8)

2.3各领域风险诊断情况及“三重点一需求”分析 (9)

2.4安全促进目标及计划 (26)

3.安全促进项目策划实施 (32)

3.1道路交通安全促进项目 (32)

3.2工作场所安全促进项目 (39)

3.3消防安全促进项目 (46)

3.4社会治安促进项目 (50)

3.5居家及残疾人促进项目 54

3.6学校安全促进项目 (60)

4.安全社区建设主要运行机制 (67)

4.1信息交流与全员参与 (67)

4.2宣传教育与培训 (69)

4.3应急预案和响应 (71)

4.4事故与伤害监测及预防 (76)

4.5建设过程监督与纠正 (81)

4.6档案分级分类建设 (84)

5.评审及持续改进 (85)

5.1评审方法及实施过程 (85)

5.2自查及结论 (86)

5.3持续改进方向及目标 (88)

6.安全社区建设安全绩效 (93)

6.1主要行业领域事故与伤害数据对比 (93)

6.2安全促进目标完成情况 (93)

6.3公众满意度调查与反馈 (93)

6.4安全环境整体表现 (94)

结束语 (95)

附件 (96)

第一章水宁寺镇基本概况

1.1地理位置和自然状况:

水宁寺镇地处巴中市巴州区东部,距巴中市中心城区32公里,是通江、平昌、巴州两县一区交界处,是巴中市和巴州区共同打造的重点镇,省道S202、S302线横穿场镇,巴达高速往通江方向出口设在我镇;辖区场镇的摩岩造像石窟被誉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属国家重点文物,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辖区流动人口多,人员混杂,交通密集构成了水宁寺镇的地域特点。场镇主要居住结构为集门市、楼院为一体的居民楼结构。

1.2经济发展概况:

水宁寺镇以农业经济为主,是巴州区农业产业园区建设的重点镇。目前已建成有3个,其中琵琶产业园1500亩、金银花产业园5000亩、猕猴桃产业园3000亩。2012年,全镇社会生产总值3.8亿元,其中农业1.7亿元,工业0.7亿元,第三产业1.4亿元,;人均纯收入4528元。

1.3 行政区划及单位分布情况:

1、社区概况调查统计表

2、社区基本构成

全镇辖16个村,100个农业业合作社,1个居民社区,7059户,场镇面积约为1.5平方公里,场镇常住人口0.5万人。

辖区学校:镇中心小学1所、斯连小学和村校10所。

医疗机构:镇中心卫生院、16个村卫生服务站。

企业情况:全镇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外出务工收入为辅。辖区有加油站1个,砖厂5家,木材加工厂1家,烟花爆竹零售经营店10家,水库1座,九小场所56处。

1.4人口构成及特征

社区青壮年人口多,基本上都外出务工,在家劳动力少;空巢老人、残疾人、留守儿童多。各类人口特征如下表所示:

1、社区各年龄段人口统计表:

1.5 影响安全的主要因素

1、交通安全管理难度较大:水宁寺镇境内现有各类道路共215公里,包括国道6.3公里(巴达高速公路水宁寺段)、省道19公里和100余公里的村道公路;由于辖区道路以乡村公路为主,弯多路窄,缺少足够的警示标志和安防措施,且本地居民多以摩托车等小型交通

工具出行,路面秩序管理难度较大,存在安全隐患;

2、辖区工作场所小而散、管理不规范:辖区2012年共有8家生产企业,以页岩砖厂为主;水宁寺镇属市级重点镇,重点项目工程多,在建工地多;辖区“九小场所”有50余处。由于辖区企业规模小、员工文化素质不高,在软硬件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安全隐患较多;各类门店房屋老旧、混合经营、商住一体,安全状况较差;

3、我镇地处丘区,易发森林火灾:我镇森林覆盖率达45.2%。由于山头众多,地形复杂,林木覆盖率高,春冬两季气候较为干燥,特别是春节、清明节,由于祭扫活动、乱丢烟头等人为因素,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4、城乡一体化建设加快,社会治安环境日益复杂: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我镇经济日益活跃,各类人员聚集的娱乐场所开始出现;散居农户转为聚居,使居民日常生活密切联系起来,群众日常矛盾、纠纷增多;家乡经济的发展,逐渐吸引外出务工青壮年回流返乡,治安管理压力开始回升;

5、居民居住方式变化快,居家安全问题突出:目前,水宁寺镇正在向小区聚居过渡,聚居、散居形式并存,但居家安全常识、用电用气知识、文明养狗知识和意识的培训尚未延伸至每一个家庭,居民在用气、用电、饲养犬只等方面随意性大、安全意识差,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6、辖区空巢老人、儿童、残疾人数量多,安全健康状况关注程度不够:辖区有空巢老人2243人,留守儿童、青少年1039人,残疾

人851人,由于青壮年外出务工,老年人、残疾人家庭关怀不够,同时社会关怀力量尚显薄弱,日常伤害发生率高;

7、学生安全意识不足,日常伤害频发:我镇有中学、小学各一所,幼儿园1所,长期以来,学校内部安防硬件的投入、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与城市同类学校相比显得滞后,学生安全意识、技能的培养力度不够,伤害预防、应对能力较低。

1.6现行安全管理体制及机制

水宁寺镇设有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水宁寺镇安办具体负责全镇安全管理的统筹协调及目标考核,各部门和单位具体负责各自领域安全管理,现有主要安全机构的职责分工如下:

1、水宁寺镇安办:水宁寺镇安全生产委员会下设镇安办,具体负责水宁寺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相关工作,现有专职工作人员2名;

2、水宁寺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防邪、维稳等工作;

3、水宁寺镇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辖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4、水宁寺镇卫生院:负责辖区公益性公共卫生、疾病防控工作;

5、水宁寺派出所:为巴州区公安局派出机构,履行公安、消防相关职能;

6、区交警大队四中队:负责辖区交通安全管理。

1.7安全社区建设机构及其职责

1.7.1 安全社区建设的组织机构

成立了“水宁寺镇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由镇人民政府镇长、各职能部门、辖区企事业单位、教育机构、医疗机构、社会团体以及志愿者等广泛参与的跨界组织,全面负责水宁寺镇安全社区建设工作。根据水宁寺镇实际情况,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成立了以镇长欧明雄为主任的“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办公室”。根据辖区村(居)民安全需求,设立了交通、社会治安、消防、工作场所、家居、学校六大安全促进项目组,共同形成了水宁寺安全社区创建机构体系。

各项目组在整合社区资源的基础上,吸纳社区单位加入到相关工作组,使工作组的成员多元化、多能化,并有针对性的开展相关项目。

附件1:水宁寺安全社区建设促进委员会、促委会办公室、各项目组成员名单级相关职责

1.7.2 组织机构工作职责及制度

为明确各组织机构职责,镇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与工作组签订责任书,项目落实责任到人;建立促进委员会工作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安全检查制度、事故报告制度、事故与伤害监测和记录管理制度、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宣传教育培训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安全绩效评审制度等各项制度,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

附件2:安全社区各项制度汇编

1.7.3 资金保障

开展“安全社区”工作以来,在抓好系统运行机制构建的同时,我镇积极寻求多方投入、多元共建,保障安全促进配套资金,两年来,共投入资金10428万元,明细如下:

1.8安全社区建设主要历程

水宁寺镇自2012年启动创建工作以来,经过了全面启动、宣传发动、调查诊断、实施促进、评审改进、评定整改6个阶段的工作。2012年12月10日,召开水宁寺镇建设省级安全社区启动大会,成立“水宁寺镇安全社区创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并下发《水宁寺镇安全社区建设实施方案》(水宁府发…2012?120号)文件。

2013年1月至3月,开展各类宣传发动、隐患排查、调查问卷、居民走访工作。

2013年4月,通过3个多月的宣传发动、隐患排查、部门数据汇总、调查问卷、居民走访等工作,梳理出6大类促进项目。

2013年9月,邀请全国安全社区成都支持中心专家赴我镇检查指导安全社区工作。

2013年11月,组织了安全社区建设整体评估和绩效考核,研究持续改进方向,完成工作报告,准备迎接省级安全社区专家组的评定2013年12月,开展省级安全社区评定工作,初次评定未通过。

2014年1月,召开促委会会议,查找为题,分析未通过原因,制定整改方案,部署2014年工作。

2013年7月,由镇党委书记、分管镇长牵头,开始最后阶段的督查评审工作,力促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2013年9月起,准备迎接全国安全社区成都支持中心专家组的评定。

1.9近三年取得的相关荣誉

2012年水宁寺镇被市委市政府确定为“巴中市八大重点镇之一”;2012年6月,水宁寺镇获得“四川省省级生态乡镇”称号;水宁寺镇自安全社区建设以来,安全社区建设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密切关注以及区级有关部门和其他未建乡镇的帮扶,在整个水宁寺辖区形成了横向纵向来帮扶、社区人人齐参与、户户努力营造一个安居乐业的“和谐天地”。在创建安全社区的同时,水宁寺镇结合社区特点,利用山区自然环境优势,将水宁寺镇打造为省级生态乡镇。

第二章安全风险诊断与安全促进计划

2.1 风险诊断基本流程

按照安全社区创建要求,我镇联合各部门、单位和机构,于2013年1月-4月开展了社区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按照部门资料搜集-开展危险源辨识-伤害问卷调查-搜集民情民意的工作方式,分部开展。

2.2 风险诊断运行机制

社区风险诊断工作由水宁寺镇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安排部署,工作机构具体负责,在创建前期基本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建立《事故与伤害风险辨识及其评价制度》,采取部门数据搜集分析、危险源辨识、伤害问卷调查、居民意见征集等方法开展工作,为制定安全目标和计划提供依据。

由各工作组具体负责各自领域内的诊断策划与实施,在业务上指导各村(社区)安全社区小组在各自辖区内进行隐患排查、问卷收发、居民座谈。

各类诊断信息、数据由镇安全社区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汇总、分析,结果用于促进委员会项目决策。

2.3各领域风险诊断情况及“三重点一需求”分析

2.3.1 道路交通安全

一、基本情况

宁寺镇境内现有各类道路共215公里,包括国道6.3公里(巴达高速公路水宁寺段)、省道19公里和195公里的乡村公路,其中混凝土道路100公里,碎石路65公里,土路30公里;辖区现有摩托车1247辆、农用车43辆、营运面包车8辆。水宁寺镇道路交通以乡村公路为主,弯多路窄,且部分路口无人行横道,村际公路狭窄路段、山区危险路段信号、警示标志等设施配备不够;居民主要出行方式主要为摩托车等小型交通工具,近年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私人轿车等机动车数量增加,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交通伤亡事故。主要原因包括驾乘人员安全意识薄弱,部分路段路面条件不好、监控设施和安防设施不足,另外,由于地处交通要道,外地过境车辆对道路不熟悉也导致了部分交通事故。

二、诊断分析采用的方法

(一)事故与伤害数据统计

辖区交警提供:2011年和2012年辖区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及人

员伤亡统计如下表:

2011年-2012年度交通事故统计表

2011年-2012年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分布统计表

表中所反映出的重点场所:省道路的三道拐(116/388)、香炉村三道拐(105/388)、高岩子(56/388)、三皇村尺头垭(34/388)、水井湾(15/388)、水宁寺大桥(14/388)、解放桥(14/388),其他次之。

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驾乘人员、行人安全意识薄弱,特别是摩托车驾乘人员不戴头盔、超载超速;

2、部分路段道路条件差,机动车随意占道、变道;

3、缺少安防设施(减速带、警示、护栏等),行人抢道。

(二)隐患排查

工作组联合区交通局、交警大队,于2013年1-3月在辖区内开展道路交通隐患排查,发现的主要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统计如下表:

(三)村民座谈会

2013年1-2月,工作组利用春节前后村民返乡过年的机会,由各村委会负责组织召开村民小组户主会议,对辖区村民需求广泛征求了意见,通过办公室汇总内容如下:

三、通过上述3种风险诊断:水宁寺交通安全三重点一需求是:

(一)重点问题:

1、车辆增多,道路狭窄、弯道急、路面环境、通车能力差、缺乏交通警示标志和防护设施;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员驾驶员疲劳驾驶、安全意识淡薄、行车不规范;

3、行人穿行马路注意力不集中、未注意左右车辆;

4、中心校外车辆较多,无减速带及警示标志。

(二)重点场所:省道路的三道拐、香炉村三道拐、高岩子、三皇村尺头垭、水井湾、水宁寺大桥、解放桥、香炉村三道拐、中心校外道路、水斯路、上述表中所列村道公路。

(三)重点人群:机动车辆驾乘人员、学校未成年人、各村(社区)道路两侧散居居民。

(四)村(居)民需求:

1、改造道路环境,保证乡村道路随时畅通无阻;

2、在已建成的居民聚居点建设公交车站,保证乘车人候车安全;

3、加强对机动车驾驶人员和道路两旁散居村民的交通安全培训。

2.3.2 工作场所安全

一、基本情况

水宁寺镇位于巴州区东部,是巴州区重点镇,经济以农业为主,辖区内有加油站1处,非煤矿山企业(砖厂)5家,木材加工厂3家,建筑施工企业3家,烟花爆竹销售点7处、和以餐饮、零售为主的九小场所56家。辖区各类企业、经营场所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规范、不重视,有潜在的事故风险隐患,辖区2012年发生安全生产事故19起,受伤人数16人,无人员死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上岗前未培训,劳动安全意识淡薄;用人单位为了省钱,安全设施设备不齐全。

二、风险诊断采用的方法

(一)安全隐患排查

工作组和镇建管站、街道居委会、在建工地的村委会,对辖区场镇的九小场所、在建工地、非煤矿山企业、木材加工厂等企业的安全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所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统计如下表:

(二)职能部门提供伤害数据分析

由区安监局、镇安办、村(居)委会提供,辖区2011年和2012年共发生工作场所安全事故35起,受到伤害35人,统计情况如下表:2011年-2012年度工作场所事故统计表

2011年-2012年工作场所事故发生地点分布及原因统计表

上表可看出:外出务工人员在工作中的伤害居多;辖区非煤矿山、在建工地、农民承包地是工作场所预防的重点。

(三)居民座谈会

工作组在2013年春节期间,要求辖区个村(居)委会,以农业合作社为单位,组织召开村(居)民会议,收集到工作场所安全需求统计如下表:

三、通过上述3种风险诊断分析,得出辖区工作场所“三重点一需求”是:

(一)重点问题:

1、整治辖区工作场所环境,多方筹资建设村(居)委会办公场所,使村(居)委会有地方办公;

2、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特别是要加强在外务工人员在劳动工程中的安全保护意识的培训;

3、彻底整治场镇九小门面的安全隐患,增设消防安全设施设备和部分业主私拉乱接电线、使用“三无”电器等。

(二)重点场所:辖区机关、砖厂、场镇九小场所、在建工地。

(三)重点人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外出务工人员、农田施药农民。

(四)村居民需求:

1、建设和整治辖区机关、企事业单位、村居委会办公场所,保证办公场所办公安全;

2、加强对辖区在建企业、九小场所各类隐患监督检查,建立监督、检查台账;

3、加强对企业职工入职前的培训教育,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自我安全保护的培训教育。

2.3.3 消防安全

一、基本情况

我镇九小场所多,大多无消防设施。辖区面积54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41.5%,春冬两季气候较为干燥,特别是春节、清明节,极易发生森林火灾。

二、采取的风险诊断方法

(一)职能部门数据分析

2011年、2012年分别发生火警7次、3次,均无人员伤亡。

发生地点:佛龛村林区(3次)、水宁村林区(1次)、枇杷村林区(1次)、场镇九小场所(5次)

发生原因:森林火灾主要是因为逢年过节祭扫活动引起,场镇火灾主要是由于电器、管线老化引起。

(二)隐患排查

工作组联合区级消防部门、派出所分管消防民警,于2013年1月开展了消防安全隐患排查,主要隐患如下:

1、九小场所大多无消防设施,燃气管路老化;

2、场镇街道、香炉村、凳子垭村、水宁村的聚居点建设中电线私拉乱接现象严重,存在隐患;

3、镇政府办公楼未配备消防器材;

4、佛龛村:部分村民焚香烧纸祭扫,容易引发森林火灾。

5、一些大面积山林未设臵防火隔离带。

(三)居民座谈会

工作组通过各村(居)委会分组召开居民座谈会,收集汇总居民消防安全需求如下表:

三、通过上述3种风险诊断,辖区消防安全“三重点一需求”是:

(一)重点问题:

1、九小场所消防设施配备的配臵;

2、场镇街道、香炉村、凳子垭村、水宁村聚居点电线正确使用天然气的安全教育;

3、巡山护林人员的配备,管护责任的落实;

4、林区消防警示标志、安全提示、隔离带设臵。

(二)重点场所:农村大面积林区、场镇九小场所。

(三)重点人群:九小场所业主、场镇、聚居点居民、林区周边群众和祭扫人群。

(四)安全需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