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练习答案最新(2018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练习答案最新(2018年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后练习答案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间

1.为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人生观是人们关于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等人生问题的总观点和总看法。

(1)人生观决定着人生道路的方向,也决定着人们行为选择的价值取向和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实际生活。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明确人生目的、端正人生态度、认识人生价值,才能为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3)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理应严肃认真地思考人生,努力领悟人生的真谛,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树立崇高的人生追求,实

现应有的人生价值。

2.如何理解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的关系?为什么说人生目的是人生观的核心?

(1)人生观的主要内容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人生目的回答人为了什么活着,人生态度回答人应当如何活着,人生价值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这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统一为一个有机整体。

(2)人生目的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在人生实践中关于自身行为的根本指向和人生追求。人生目的是对“人为什么活着”这一人生根本问题的认识和回答,

是人生观的核心。人生目的在人生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人生目的决定人

生道路。其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态度。再次,人生目的决定人生价值选择。

3.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原理说明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个人是历史的、具有社会性的个体;社会则是以共同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和运动发展的人类生活共同体。马克思指出,“个人是

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一个现实的、单个

的社会存在物”。然而,“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现实的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每个人都不能

离开社会而生存;人的生存和发展受社会的制约。社会也总是人的社会,由无数个

体所组成,离开了人,社会也就不复存在;人在受到社会制约的同时也以自己的实

践活动作用于社会。

(2)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

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实践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

的价值。

(3)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①人生的白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

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

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

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②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

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是

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

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

第二章坚定理想信念

1.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它一方面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

(1)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解答在大学“做什么人”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理想信念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

(3)理想信念激励大学生为什么学。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为什么学的问题,是与走

什么路、做什么人的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不论今后从事什么职业,我们都要把

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

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

2.如何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

(1)最高理想

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理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

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建国一百年的目标)。

(2)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3.结合白身实际,谈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大学生肩负的责仁

作为国家培养出的当代青年大学生,应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1)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以远大的志向为前进和发展鼓足动能。激情飞扬的青春活力是推动发展的“正能量”。“发展是第一要务”,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根本。而发

展离不开充满激情的青春理想,离不开远大的志向作为前行的航标,离不开充满生

机活力的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广大青年大学生要踊跃投身国家建设,以激情飞扬的

青春活力不断添加祖国前行的“燃料”,我们会敢为人先,善于创造,勤奋求实,勇

于开拓,成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我们有了坚定的志向和信念,以及坚韧不拔的毅

力,就一定能将志向与日标变为现实。作为青年大学生我们一且拥有远大志向和理

想,就会不畏前行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敢于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

去克服和战胜困难,就会立足当下、放眼长远,开拓奋进,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2)要做到自强,树立坚韧不拔的拼搏精神。青年人最大的优点是:有拼劲、充满活力和朝气;有激情始终鼓足创新前行的动力:有锐气,敢于挑战障碍,不拘一格。

广大青年大学生,要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创业、独立奋斗。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

度,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奋斗,只有具备百折不挠、

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在中国崛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

贡献自己的力量。

(3)要做到自立,勇于承担人才强国的重任。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是当代中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项重大战略

任务。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既是国家战略,又是广大青年的历史责任。在科技和教

育迅猛发展,社会信息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当代青年有较多的机会学习、运用创

新现代科学技术,广大青年应义不容辞地担当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任,争当优

秀的创新人才,成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中坚力量。

我们作为青年大学生,在学校要珍惜所有能珍惜的机会,一方面要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为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打好基础,另一方面要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尽

自己的份微薄之力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为社会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同时我们要

紧跟觉走,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方针,紧跟党的步伐。实现“中国梦”的路井不是依靠

青年学生一腔热血就可以实现的。青年学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引领下,才能寻求

到努力的方向,才能寻求到实现“中国梦”持续奋斗的精神动力。中国精神,延安精

神、雷锋精神等便是高校青年学生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精神动力,我们要学习并弘

扬这些精神,让自己更加满怀信心的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作为高校青年大学生我们要牢记党的教诲,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人民,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刻苦学习、勇于实践,求真务

实、艰苦奋斗,敢于吃苦、勇挑重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收

获成功、托起自己的梦、托起中国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

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

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弘扬中国精神?

(1)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构成了中国精神的基本内容。大力弘扬中国精神,培育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既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也需要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a。民族精神的含义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精神气质的总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b,民族精神的内容

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还包括伟大的创造精神、伟大的奋斗精神、伟大的团结精神和伟大的梦想精神。

②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a。时代精神的含义

时代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并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的集体意识。

b。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的核心,贯穿于改革开放的全部实践,体现在时代精神的各个方面。改革是破除社会发展障碍、激发社会发展活力的引擎,创新则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改革创新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革故鼎新优良传统的继承弘扬,也是当代中国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和精神特征。

③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关联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成了我们当今时代的中国精神。民族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民族特征,是中华民族的精冲独立性得以保持的重要保证:时代精神赋予中国精神以时代内涵,是中国精神引领时代前行、拥有鲜明时代性和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根源。

(2)弘扬中国梦的举措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以高扬的精神旗帜为指引,以强大的精神支柱为支撑,团结凝聚全体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①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推进民族复兴的时代伟业,我们必须有万众一心、

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凝聚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体力量。坚

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最根本的力量在人民,最强大的力量在团结凝聚起来的人民。在当代中国,必须用中国精神引领各族人民心往一处劲往一处使,用13亿人的智慧和力量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②激发创新创造的精神动力。当前,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

项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中国精神作为兴国强国之魂的价值和意义更为凸显。纵观人类发展史,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实现梦想、应对挑战、创造未来,动力从哪里来?只能从发展中来、从改革中来、从创新中来。中国共产觉带领人民通过改单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推进新时代的伟大事业,必须有创新创造、向上向前的强大精神奋发力,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低化、永不停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国梦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③推进复兴伟业的精神定力,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能够亦步亦趋走别人的道路来实现自己的发展振兴,也没有一个民族会在心神不定、游移彷徨中成就自己的光荣和梦想。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这几种关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只有自觉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才能使全体人民在实现复兴伟业的征途中拥有坚如磬石的精神和信仰力量,不为困难吓倒,不为诱惑所动,不为干扰迷惑,坚定不移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直至光辉的彼岸。

④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要努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中国精神转化为青春行动,勇做弘扬和践行中国精神的时代先锋,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a.弘扬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弘扬爱国主义。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我们要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b.弘扬时代精神最重要的是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新时代的大学生置身于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之中,应当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时

代挑战,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将弘扬改革创新

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要树立改革创新的自

觉意识,其次要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2.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要求是什么?如何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揭示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是人们对白己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爱

国主义主要表现在:

①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②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③爱祖国的灿烂文化

(2)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

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既承接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又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内涵更加丰富。新时代的爱国主义基本要求是:

①坚持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相统一

祖国的命运和党的命运、社会主义的命运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爱国主义才是鲜活的、真实的,这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最

重要的体现。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杜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

②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闭结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把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

③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

对祖国悠久历史、深厚文化的理解和接受,是人们爱国主义情感培育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必须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的生命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④必须坚持立足民族又面向世界

坚持新时代的爱国主义,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立足民族与面向世界的辩证统一关系。必须坚持立足民族,维护国家发展主体性:必须面向世界,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

(3)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

爱国既需要情感的基础,也需要理性的认识,更需要实际的行动。爱国不是简单的情感表达,而是一种理性的行为,要讲原则、守法律,以合理合法的方式来进

行。

①维护和推进祖国统一

a.推进祖国统一,必须保持香港、澳门长期繁菜稳定

b.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把握两岸关系大局

c.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d.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e.促进两岸同胞团结奋斗

f.反对“台独”分裂图谋

②促进民族团结

a.深化对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认识,认真学习国家关于民族事务的法律法

规,深入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史,坚定“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

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观念。

b.认清“藏独”和“疆独”等各种分裂主义势力的险悉用心和反动本质,坚持原则、明

辨是非,不信谣、不传谣,不受分裂分子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与破坏

民族团结的行为作坚决斗争。

③增强国家安全意识

a.确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

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

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b.增强国防意识。我国的国防是全民的国防。大学生必须具有很强的国防观念和忧

患意识,自觉接受国防和军事方面的教育训练,关心国防、了解国防、热爱国防、投身国防,积极履行国防义务。

c.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大学生应自觉遵守国家安全法律,履行维护国家安全

的法律义务。

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应如何走在改革创新的时代前列

青年时期是创新创造的宝贵时期。新时代的大学生置身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时代洪流之中,应当以时代使命为己任,把握时代脉搏,迎接时代挑战,增强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将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贯穿于实践中、体现在行动上。

(1)树立改革创新的自觉意识

①增强改革创新的责任感。改革创新表现为一种不甘落后、奋勇争先、追求进步的

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生要不断增强以改革创新推动社会进步,在改革创新中奉献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崇高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投身改革创新的实践中。

②树立敢于突破陈规的意识。陈规最易束缚人的思维和手脚,创新创造的过程往往

充满艰辛。要创新,就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凡事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劲头,敢于质疑现有定论,勇于开拓新的方向,攻坚克难,追求卓越。敢于大胆突破陈规甚至常规,敢于大胆探索尝试,善于观察发现、思考批判,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这是大学生在学习与实践中创新创造的重要前提。

③树立大胆探索未知领域的信心。创新就是要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要创新,就要

有强烈的创新自信。如果总是跟踪模仿,既谈不上创新,也是没有出路的。未知领域可能是人类认识的盲区,也可能是人类实践的处女地。青年应是常为新、敢创造的,理当锐意创新创造,不等待、不观望、不懈怠,勇做改革创新的生力军。(2)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

①夯实创新基础。推行任何一项改革,做出任何一项创新,都是站在前人积累的专

业知识基础之上的。改革新之所以能够推陈出新,提出前人不曾提出的新思想,推出令世人敬仰叹服的新创造,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改革创新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大学生作为改革创新的生力军,应从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学习起步和入手,而不能好高鹜远,空谈改革,坐论创新

②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与守旧思维的区别在于,守旧思维往往求同、模仿,创

新思维则注重求异、批判而不甘落入窠臼和俗套:守旧思维被动回答问题,创新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守旧思维往往机械、线性、封闭,创新思维则灵活而开放,发散而多维:守旧思维提出的观点人们往往因熟悉而易于接受,创新思维则常常因“异想天开”而被怀疑甚至嘲讽,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与社会实践中应自觉培养创新型思锥,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勇于创新。

③投身创新实践,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当代大学生既置身于全球新一轮科技

革命和产业变革兴起的历史机遇期,又置身于我国迈向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新征程,

应当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中深深体悟改革创新精神,增强改革创新的意识,

锤炼改革创新的意志,增强改革创新的能力本领,勇做改革创新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第四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白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复兴的中国梦,凝结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对富强、民主、文明、和的价值追

求。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

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日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社会

的期望和憧憬,是衡量见代社会是否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重要标志。这一价

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

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爱

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一价值追求回答了我们要培有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

问题,涵盖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各个方面,是每一

个公民都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有了这样的价值追求,人们才能更好地处理个

人与国家、社会、他人的关系,不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谈谈为什么要增强价值观自信?

坚定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的价值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厚的历史底蕴、坚实的现实基础、

强大的道义力量为我们坚定核心价值观自信提供了充分的理由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底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历史底蕴的集中体现。

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世界几大占代文明中,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没有中断并延续发展至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②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营养,深人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精神世界,把长期以来我们民族形成的积极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充分继承和弘扬起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同当今中国最鲜明的时代主题相适应,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价值表达。

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动展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确性、可信性的检验。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推进,也不断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丰富而鲜活的时代内涵,提出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任务新要求,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和践行创造提供了广阔空间及有力的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相应条件。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其先进性、人民性和真实性而居于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具有强大的道义力量。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性,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所坚持和追求的核心价值理念。作为人类社会最为先进的社会制度的本质规定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当今时代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

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民性体现在它所代表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的最厂大人民的价值诉求,引导着最广大人民为实现美好社会理想而奋斗。鲜明的人民性,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的道义感召力。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义力量来源于它的真实性。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实现奠定了根本制度前提和制度保障,使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成为真切、具体、广泛的现实。

3.大学生应当如何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的价值取向,既关系着自己的健康成长成才,又决定着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在全社会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大学生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

者、模范践行者。

(1)扣好人生的扣子

①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离不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

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面对整个社会思想价值观念呈现多元多样、复杂多

变的新特点,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更加需要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正确的价值观能够

引导大学生把人生价值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立场,同人民

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社会,努力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

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②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大学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从现在做

起,从自己做起,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形成白觉奉行的

信念理念,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

民幸福的中国梦凝聚强大的青春能量。

(2)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①勤学。知识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大学生正处于学习科学知识

的黄金时期,要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要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

的见解,专攻博览,努力掌握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真才实学,让勤于学习、敏于

求知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

②修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

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

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

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等等。

③明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增强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

辨别什么是真善美、什自觉做到常修善德、常怀善念、常做善举。大学生一定要正

视价值观选择和道德责任感,强化判断,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旗帜鲜明

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自觉做良好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④笃实。青年有着大好机遇,关键是要迈稳步子、夯实根基、久久为功。青年要把

艰苦环境作为磨炼白己的机遇,把小事当作大事千,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目标高远,保持定力、不懈奋进,又要脚踏实地,严于律己、精益求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生的价值准则,勤学以增智、修德以立身、明辨以正心、笃实以为功。

第五章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1.试述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1)道德的起源

①道德起源的理论

自古以来,人们就在探讨道德起源这一重大理论问题,并提出了种种见解或理论。如“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等。可以说,在马克思

主义产生之前,这些关于道德起源的观点,要么是主观唯心主义或客观唯心主义的

注解,要么是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的分析,均无法正确揭示道德的起源。

②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实际情况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

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道德的起源问题,必须从这一实际出

发来认识和把握。

a.劳动是道德起源的首要前提。道德是人类社会的特有现象。劳动将人与动物区分

开来,创造了人、社会和社会关系,也创造了道德。劳动创造了道德主体。劳动创

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是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

b.社会关系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在生产生活的实践活动中,人类必然要发

生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调节各种关系特

别是利益关系的满要,道德恰恰是适应社会关系调节的需要而产生的。

c.人的自我意识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意识是道德产生的思想认识前提。人只有

在社会实践中,意识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意识到自我与他人或集体不同

的利益关系,并由此产生调节利益矛盾的迫切要求时,道德才得以产生。

马克思主义道德理论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科学而全面地论述了道德的起源问题,为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2)道德的本质

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正确理解道德的本质,应该把握经济基础对道德的决定作用,以及道德在一定条件下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

用。

①道德是反映社会经济关系的特殊意识形态

道德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归根结底根源于社会经济关系。

a.道德的性质和基本原则、规范反映了与之相应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性质和内容

b.道德随着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具有普遍性和阶级性

d.作为社会意识的道德一经产生,便有相对独立性

②道德是社会利益关系的特殊调节方式

道德是一种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关系的特殊的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因此是一

种非制度化的、柔性的规范。道德作为一种调节方式,是处于同一社会或同一生活

环境中的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要求、秩序和理想,它通过

社会的道德风尚和个人的道德风范来调节利益关系。

③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作为实践精神,道德是一种旨在通过把握世界的普恶现象而规范人们的行为并通过人们的实践活动体现出来的社会意识。道德作为一种实践精神,是特殊的意识

信念、行为准则、评价选择等方面的总和,是调节社会关系、发展个人品质、提高

精神境界等活动的动力。

2.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这主要是因为:

(1)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人际关系的客观要求

在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制度保证,在

此基础上逐步形成的团结助、平等友爱、共同进步的人际关系,是为人民服务的基

础。

(2)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要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要求为人民服务,不仅在于人们在一切经济活动中,应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等关系;更在于强调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引导下,每个市场主体都

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3)为人民服务是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的统

为人民服务,既伟大又平凡,既高尚又普通,它并非高不可攀、远不可及,而是可以通过不同层次、不同形式表现出来。

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为什么要继续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原则。长期以来,集体主义已经成为调节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这主要体现在:

(1)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不能分割的。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体现着个人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是所有社会成员共同利益的

统一。同时,每个人的正当利益,又都是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不可分割的组成

部分。在现实生活中,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相辅相成的,不是靠

抑制一方来发展另一方,而是要力求做到共同发展、相互增益、相得益彰。

(2)集体主义强调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集体主义强调,在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发生矛盾冲突,尤其是发生

激烈冲突的时候,必须坚持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即个人

应当以大局为重,使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社会整体利益,在必要时作出牺牲。

(3)集体主义重视和保障个人的正当利益

集体主义促进和保障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使个人的才能、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这不但与集体主义不矛盾,而且正是集体主义思想的应有之义,只有在国家、

社会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4.结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何积极吸收借鉴古今中外的一切优秀道德成果?

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道德进步,既要注意在文明交流中坚守自身优秀道德传统,也要在文明互鉴中积极吸收其他有益道德成果。

(1)必要性

①从道德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来看,道德都是某个民族或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为

回应来自白然环境、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各种矛盾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反映了具

体的民族或国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态度。

②每一个民族或国家都有自己优良的道德传统,都对促进道德的发展作出过不同程

度的贡献。

③从古至今,历代思想家都十分重视伦理道德问题,对道德品质、道德评价、道德

教育和道德修养等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其中不乏超越时代、国家、民族乃至阶级界

限的真知灼见,为人类道德进步提供了丰富资源。

(2)借鉴方式

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必须秉承正确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

①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在道德问题上把操好共性和个性、抽象和

具体、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不同的道德文明体现了各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信仰

和行为方式,但不同民族或国家之间仍然会面临某些共同的问题,形成一些具有共

性的道德认识。

②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继承其他国家的道德成果。在吸取人类优

秀道德文明成果的问题上,既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道德文明的积极成果,又必须掌

握好鉴别取舍的标准,善于在吸收中消化,把人类文明优秀道德成果变成自己道德

文明体系的组成部分。

5.如何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1)社会公德

社会公德与公共生活密切相关,公共生活需要道德规范来约束和协调。社会公德作为社会公共生活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具有重要的作

用。大学生应当自觉培养公德意识,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行为习惯。

①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在公共生活中,一个人的行为必定与他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具有鲜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对社会的影响更为直接和广泛。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秩序是由社会生活中的规范来制约和保障的,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范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公共生活领域越扩大,对

公共秩序的要求就越高。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社会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是提高社会

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更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a.文明礼貌

文明礼貌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则,反映菥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蓿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大学应当自觉讲文明、懂礼貌、守礼仪,塑造真诚待人、礼让宽容的良好形象。

b.助人为乐

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应做之事,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社会公德,是有爱心的表现。大学生应当尽自己的努力帮助他人,积极参与公益事业,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关心和关爱他人,并在对他人的关心和帮助中收获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c.爱护公物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大学生要增强社会主人翁责任感,珍惜国家、集体财产,爱护公物,坚决同损害公共财产、破坏公物的行为作斗争。

d.保护环境

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白然的报复。大学生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身体力行,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为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e.遵纪守法

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最基本的要求,是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重要条件。在社会生活中,每个社会成员既要遵守国家颁布的有关法律法规,也要遵守特定公共场所的有关规定。

③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维护正常的网络公共秩序而需要共同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的运用和扩展。

a.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大学生应当正确使用网络,提高信息的获取能力,加强信息的辨识能力,增进信息的应用能力,使网络成为阔视野、提高能力的重要工具.

b.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大学生应通过网络开展健康有益的人际交往,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不要轻易相信网友,避免受骗上当,避免给自己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带来危害。

网络虽然拉近了自己与陌生人的距离,却有可能使自己疏远家人、同学、朋友等身边的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不能以网络交往代替现实交往。

c.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适度上网对学习和生活是有益的,但长时间沉迷于网络对人的身心健康有极大损害,大学生应当从自己的身心健康出发,合理安排上网时间,理性对待网络。

d.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个体的道德自律成为维护网络道德规范的基本保障,大学生应当在网络生活中培养自律精神,做到自律“不逾矩”,促进网络生活的健康与和谐。

e.积极引导网络舆论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带头引导网络舆论,对模糊认识要及时清,对怨气怨言要及时化解,对错误看法要及时引导和纠正,积极营造消朗网络空间。

(2)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职业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具有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从

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规范,不仅对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具

有引导和约束作用,而且也是促进社会持续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

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有

a。爱岗做业

爱岗敬业反映的是从业人员对待自己职业的一种态度,也是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它要求干一行爱一行,爱

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b。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条重要准

则。诚实守信既是做人的准则,也是对从业者的道德要求,它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讲求信誉。

c.办事公道

以公道之心办事,是职业活动所必须遵守的道德要求。办事公道,就是要求从

业人员做到公平、公正,不损公肥私,不以权谋私,不假公济私。

d.服务群众

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如果每一个从业人员都能自觉遵循服务群众的要求,社会就会形成人人都是服务者、人人又都是服务对象的良好秩序与和谐状态。

e.奉献社会

奉献社会就是要求从业人员在白己的工作岗位上树立奉献社会的职业精神,兢兢业业地为社会和他人作贡献。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最高层次的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日标指向。

②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就业牵涉大学生白身和千家万户的利益,也影响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就业的现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对于大学生顺利走进职业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a.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职业活动不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也是人们奉献社会、完善自身的必要条件b.服从社会发展的满要

择业和创业固然要考虑个人的兴趣和意愿,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现实的可能性和社会的需要,把自己对职业的期望与社会的需要、现实的可能结合起来。

c.做好充分的择业准备

大学生有了真才实学,才能在未来适应多种岗位

d.培养创业的勇气和能力

要有积极创业的思想准备,积极关注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了解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关政策,为今后自主创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要有敢于创业的勇气,只有勇敢地接受创业的挑战,破除依赖心理和胆怯心理,才敢于创业、善于创业,做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创业的环境等各种现实的因素,努力提高自主创业的能力。

③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职业生活是否顺利、是否成功,既取决于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个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各行各业乃至整个社会的道德状况。大学生是青年人中的仪佼者,要深刻认识提高职业道德素质

的重要性,注重这方面的修养和锻炼。

a.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通过学习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职业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目的,从而提高自己的职业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和正确的价值理念,对青年人来说尤为重要。

b.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大学生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不应当停留在对道德知识的记忆和背诵的层面上,而应当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素质,提高到自觉意识的层面。大学生应当以职业道德模范为榜样,培养积极进取、甘于奉献、服务社会的良好职业道德意识,为未来的职业生活做准备。

c.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大学通过多种渠道与社会紧密联系。在大学学习虽然不是一种职业,但是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体验职业生活,在服务他人、奉献社会中收获了成长和进步,也为将来顺利走向工作岗位积累了实践经验。

(3)家庭美德

①注重家庭、家教、家风

a.注重家庭

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明则社会文明。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紧密相连,只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家庭梦才能梦想成真。

b.注重家教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予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应该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

c.注重家风

家风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对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产生着重要的作用,也对整个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②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a.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恋爱是指男女双方培养爱情的过程或在爱情基础上进行的相互交往活动,就是人们日常所说的恋爱。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往,也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恋爱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