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论著·

电刺激和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比较

郑则广1 陈荣昌1 张秀燕2 李寅环1 黎毅敏1 郑劲平1 钟南山1

1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广东广州 510120);2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双侧膈神经电刺激和颈部磁波刺激法评价膈肌功能的简便性及其诱发的电、磁刺激颤搐性跨膈压[Pdi (t )e 、Pdi (t )m ]的差异。方法 对13例正常人和1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观察两种刺激方法的定位时间及其诱发的Pdi (t )e 和Pdi (t )m 。结果 22例非机械通气者电刺激法的定位时间长于颈部磁波刺激法(P <0.01);正常组的Pdi (t )m 高于Pdi (t )e (P <0.01),但两者接近且明显相关(r =0.92,P <0.01),C OPD 组的Pdi (t )m 与Pdi (t )e 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Pdi (t )m 的变异系数均低于Pdi (t )e (

P <0.05)。结论 颈部磁波刺激法测定膈肌功能优越于电刺激法。【关键词】 电刺激; 磁波刺激; 膈神经; 颤搐性跨膈压

The comparison of the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 n to the conventional supramaximal bilateral percuta -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ZHENG Zeguang *,CH EN Ro ngchang ,ZHA NG Xiuyan ,et al .

G uangzhou Institute of Respirator y Disease ,First Affiliated H ospital ,Guang zhou M edical

College .G uangzhou ,G uangdong 510120,China

【Abstract 】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o conventional supramaximal bi -lateral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in the simplification of operation and the assess -ment of diaphragmatic strength in humans .Methods 13normal subjects ,9s ubject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 -monary disease (COPD )and 3patients with COPD and respiratory failure received mechanical ventilation were studied .We meas ured the time taken to locate the phrenic nerves for conventional supramaximal bilateral percuta -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r the place for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all individuals and twitch transdi -aphragmatic pressure following electric s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Pdi (t )e ]and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 -tion [Pdi (t )m ]were obtained in the 13n ormal s ubjects and 12COPD patients .Results In 13normal subjects and 9COPD patients ,the ti me taken to locate the phrenic nerves by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the place for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was respectively (6.6±5.1)min and (1.0±0.2)min .They were signifi -cantly different (P <0.01).The mean Pdi (t )m was 24.5cm H 2O ,higher than Pdi (t )e (22.9cm H 2O )(P <0.01)in the normal group .But in the COPD group ,there was not different between them (P >0.05).The within occasion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for Pdi (t )e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Pdi (t )m in both the normal group and the COPD group .Conclusions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s a simple ,reproducible technique in the assessment of the diaphragmatic strength in both COPD patients and normal subjects .

【Key words 】 Electric stimulation ; Magnetic stimulation ; Phrenic nerves ; Twitch transdiaphrag -matic pressure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980448631)

高压线圈放电时产生磁场,传导性组织受到随时间而变化的磁场作用时,会产生电场,电场强度与磁场的时间变化率和传导组织表面的几何形状有关;当电场改变的幅度和时间合适时,产生的电流可刺激局部的神经肌肉组织,即磁波刺激法。与电刺激相比,磁波刺激法有以下优点[1,2]:(1)无痛、易于

操作、容易定位;(2)可刺激深部或难以达到的神经;(3)不需要处理刺激局部的皮肤,亦可透过衣服刺激神经;(4)磁刺激的刺激强度易于控制在稳定的水平。

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膈神经电刺激法与磁波刺激法操作的简便性及其诱发的跨膈压差别和可重复性。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纳入试验的对象共25例,其中肺功能正常者

(正常组)13例,男11例,女2例;年龄29~71岁,平均(44.8±14.1)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COPD 组)12例,男11例,女1例;年龄42~75岁,平均(59.0±10.4)岁,其中轻度肺功能障碍3例,中度肺功能障碍2例,重度肺功能障碍4例,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3例。

二、方法

1.跨膈压(Pdi)的测定:采用胃、食道囊管法[3],所需材料:(1)胃、食道囊管:两条末端带乳胶气囊的聚乙烯塑料导管,导管外径

2.5mm,内径2mm,乳胶囊长度6c m,周长

3.5c m,壁厚1mm,气囊通导管侧壁上的多个小孔与导管相连通。(2)压力传感器:美国VI GG-SPEC TRAMED(S)PTE LTD公司产,型号: p23xl。

2.膈神经电刺激:(1)刺激部位:刺激部位为胸锁乳突肌后缘锁骨上方约4cm处。用双极刺激法。参照电极为阳极,双侧阳极共同固定于胸骨柄;刺激电极为阴极,根据诱发的动作电位的幅度来调整刺激电极的位置,确定最佳刺激点。(2)刺激器:Syner-gy Multimedia E MG/EP诱发电位记录仪,将其单个电刺激器改装成同步双侧刺激器,刺激电极为球状,直径为10mm。(3)电刺激的参数设置:采用单次刺激法。刺激波形为方波,刺激持续时间为0.2ms;刺激强度的确定:刺激量从10m A开始,逐渐增加刺激量,观察显示器上的诱发动作电位,当动作电位的峰-峰(P-P)值达到最大时,即为能够使膈神经全部兴奋的最大刺激电流量。再增加20%的电流量,便为设定的刺激强度(超强刺激)。实际应用的每侧刺激电流量为25~30m A。

3.颈部磁波刺激:(1)刺激部位:在颈背部第7颈椎棘凸附近为刺激点。受试者头部尽量前曲以便膈神经根更贴近表面,将刺激线圈紧贴颈背部给予刺激。在颈椎5~7区间上下逐步移动,找出能诱发最高动作电位的位置,做记号作为磁刺激的部位。

(2)磁波刺激器:Magstim200(Magstim Co.Ltd.),线圈直径90mm,最大输出量2.0Tesla。(3)颈磁刺激的参数设置:刺激强度为100%的输出量,即2.0Tesla,放电持续时间50μs。试用刺激线圈A面或B面紧贴颈背部皮肤,观察能诱发的动作电位的P-P值,选用P-P值高的一面,用于整个实验。

4.诱发膈肌动作电位的测量:诱发动作电位P-P值的恒定是保证刺激量恒定的客观依据。用体表电极法分别记录左、右膈神经的动作电位。体表电固定前擦拭皮肤并涂导电糊,以确保接触良好,肌电图信号输入到Synergy Multimedia EMG/EP诱发电位记录仪进行放大和收集记录。在试验过程中自动显示波形和数据。实验结束后再用半自动分析法测量动作电位的P-P值。

5.试验步骤:受试者取坐位,用2%Lidocaine表面麻醉鼻腔和口咽粘膜。胃食道气囊管经鼻孔插入到胃(约60cm),分别从两条导管注入气体6ml,再回抽使胃气囊保留1.5ml气体,食道气囊保留0.5ml气体,根据显示器的压力波形来调整胃和食道气囊的位置,使压力波形显示两个相反的波形[2]。胃囊管、食道囊管测定的压力分别为胃内压(Pgas)和食道内压(Peso)。Pdi=Pgas-Peso,通过计算机计算得出。试验前后常规校正压力测定系统。

试验时,受试者夹上鼻夹,口接三通管平静呼吸,并根据受试者的呼吸节奏引导其吸气-呼气-放松。待受试者适应平静地按节奏呼吸后,随机地先后给予电、磁波刺激膈神经以测定颤搐性跨膈压[Pdi(t)],同时记录两种方法寻找最佳刺激点所需的时间。测定Pdi(t)的具体方法如下。

在平静呼气末由助手关上三通管阻断气道,立即给予双侧膈神经电或磁波刺激,记录到的Pdi即为Pdi(t)。重复上述测定10次,每次间膈2~3min。测定时同步记录诱发的动作电位。当动作电位恒定时,证明刺激量恒定。如果动作电位降低,表示刺激量不足,数据放弃。

三、统计学处理

采用随机自身对照交叉实验。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用t检验判断组间差异性。

结 果

一、寻找最佳刺激点的时间

22例非机械通气者电刺激法和磁波刺激法寻找膈神经最佳刺激点的时间分别为(6.6±5.1)min 和(1.0±0.2)min(P<0.01)。

二、诱发的Pdi(t)e和Pdi(t)m

正常组的Pdi(t)m高于Pdi(t)e(P<0.01),但两者接近且明显相关(r=0.92,P<0.01),而C OPD组的Pdi(t)m与Pdi(t)e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者明显相关(r=0.82,P<0.05)。结果见表1。

三、重复检查的变异性

两组Pdi(t)m的变异系数(CV)均低于Pdi(t)e(P<结果见表1。

表1 电、磁刺激颤搐性跨膈压及其变异系数比较(x±s)

组别

P di(t)(cm H2O)CV(%)

电刺激磁刺激电刺激磁刺激

正常组22.9±3.824.5±4.2**7.5±2.06.1±1.0*COPD组12.4±6.611.0±4.4* 14.8±6.68.2±6.6* 注:与电刺激组比较,*P<0.05,**P<0.01

讨 论

电刺激膈神经法测定Pdi(t)不受受试者主观努力程度和用力方式的影响,能客观反映膈肌功能状态[4],NHLBI推荐Pdi(t)为诊断膈肌疲劳的首选方法[5];但操作者需要特殊的训练才能掌握膈神经电刺激定位方法和刺激电极的用力角度,且膈神经在颈部行程有变异,需要个体化寻找膈神经刺激点,寻找时间长。本实验中,尽管都找到13例肺功能正常者和9例C OPD稳定期者的双侧膈神经,但寻找时间明显长于磁波刺激法;如把受试者按检查时间顺序分为前、后阶段组,则后阶段组电刺激法寻找双侧膈神经的时间明显短于前阶段组的寻找时间,说明熟悉电刺激膈神经的方法后,找到双侧膈神经的时间减少,但也需花约4min的时间。如将其分为正常组、COPD稳定期组,则正常组找到双侧膈神经的时间比COPD稳定期组的稍短,尽管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也提示在COPD患者中,寻找膈神经较困难;在3例C OPD并呼吸衰竭需要进行机械通气的病人中,寻找双侧膈神经所需时间均在30min以上,其中有1例已通气7个多月者,寻找了60min,仅找到一侧膈神经,另一侧无法找到,提示在COPD、呼吸衰竭并机械通气者更难寻找膈神经。可能与膈肌低平、胸锁乳突肌张力增加使膈神经位移有关。因此,测定Pdi(t)e的经皮双侧超强电刺激法在呼吸衰竭、膈肌疲劳需机械通气的病人中的使用受到限制。而颈部磁波刺激则不存在寻找膈神经的问题,且不管病人是否进行机械通气。

磁刺激法的操作比电刺激简便,其诱发的Pdi(t)m的重复性也比Pdi(t)e好。在本实验中,正常组和COPD组的Pdi(t)m变异性均低于同组Pdi(t)e变异性。Pdi(t)m的重复性优于di(t)e的原因可能是:电刺激时,对电极的定位要求高,刺激电极稍微移动或用力方向稍微变动,膈神经接收到的实际刺激量就产生变化,而这在实际操作中是难以避免。而且,电刺激时常伴有颈部肌肉的收缩,引起电刺激电极的移位。此外,检查者双手分别握持两个刺激器的同时,要指导受试者呼吸、控制刺激开关,难以长时间固定一个姿势,难免使刺激电极移动。另外,Pdi(t)e与Pdi(t)m变异系数间没有统计学的相关关系,提示变异性与受试者个体无关,而与检查方法有关。Pdi(t)m的重复性不但比Pdi(t)e好,而且两者在正常组和C OPD组中均明显相关,且差异不大,与国外文献报道一致[6]。说明在正常组和COPD组中,Pdi(t)m与Pdi(t)e一样,可客观评价膈肌的功能状态。在正常组中,Pdi(t)m比Pdi(t)e稍高的原因可能是:颈部磁波刺激时,刺激到双侧膈神经的同时,也刺激到颈部肌肉胸锁乳突肌和斜角肌,两者均是吸气肌,收缩会引起上胸廓的扩张,从而产生绝对值更大的食道压,跨膈压也就增高;而在COPD组中,Pdi(t)m与Pdi(t)e没有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磁刺激时,C OPD病人前屈颈部不充分,膈神经根与磁刺激器的距离较大,刺激强度下降,诱发的Pdi(t)m下降。

磁波刺激是通过高压线圈放电时产生磁场来实现的,其禁忌证有:癫间发作、颅内损伤、冠心病、安装心脏起搏器或其他起搏器者。另外,颈部磁波刺激同时刺激到膈肌和膈外肌肉,膈外肌肉产生的肌电通过表面记录电极与膈肌产生的肌电叠加,此时记录的膈肌肌电图就是膈肌和膈外肌肉肌电的叠加,其膈神经传导时间和肌电图的P-P值不能代表单纯刺激膈神经的数值。

本组研究认为:颈部磁波刺激法测定膈肌功能容易操作、定位方便,可在严重C OPD和接受机械通气的病人中使用;所诱发的Pdi(t)m稍比Pdi(t)e高,但两者差距不大,且重复检查结果的变异系数低于电刺激的,稳定性好,有利于临床和研究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郑则广,陈荣昌,张秀燕,等.两种测量膈神经传导时间和动作电位幅度方法的比较.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02;1:36~39

2 Simil owski T,Fleury B,Launois S,et al.Cervical magnetic s timulation:a ne w painl es s method for bilateral phrenic nerve stimulation in cons cious humans.J Appl Physiol,1989;67:1311~1318

3 何权瀛,林江涛,主编.现代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328~348

4 郑则广,陈荣昌,张秀燕,等.膈肌功能测定方法的比较及在COPD 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3;23:530~532

5 N HLBI Workshop Summary.R espiratory muscle fati gue.Report of the Respiratory Muscle Fatigue Works hop Group.Am Rev R es pir Dis,1990;

142:474~480

6 Wragg S,Aquilina R,Moran J,et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4609664.html,parison of cervical magnetic stimulation and bilateral percutaneous electrical s timulation of the phrenic nerves in normal subjects.Eur Respir J,1994;7:1788~1792

(收稿日期:2003-09-19)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效果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效果 导语: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运用,在我们国家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都认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来治疗疾病,不可以治疗疾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临床运用,在我们国家已经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都认为通过这样的一种方法来治疗疾病,不可以治疗疾病,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伤害,而且这种方法,不需要吃药,就能得到有效的治疗,所以很多人特别关注,那么具体这样的一种治疗方法是怎样的?下面就来看看以下的介绍。 一、简介 以电刺激引起肌肉收缩作为一种治疗的方法,在临床上已经使用多年。最初,临床治疗与研究者皆着重于周边神经受伤后,麻痺肌肉之复健。一直到1970年代中期,神经肌肉电刺激的使用才引起广泛的注意。 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NMES)是经由完整的周边神经系统传导电流,以引起肌肉收缩的一种电刺激方式。在1976年的蒙特娄奥运中,前苏联科学家Yadov M. Kots使用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主动运动训练前苏联奥运代表队。这个训练方式通常被称为苏联技术(Russian technique)。Kots指出,这个技术的运用,可增强运动员的肌力,且比单独使用运动训练,增加百分之三十到四十。这个结果引起了西方科学家的兴趣,并开始了一连串的研究。 在临床使用时,不论是针对主动或被动关节活动,神经肌肉电刺激的强度必须能有效的使关节活动达到可能的最大范围。电刺激引起之肌肉收缩最好能对抗重力,并完成完整之关节活动。但电刺激强度亦不可太强,造成不必要的反射反应。由于关节活动度的增加与治疗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功能性)电刺激

《低频电疗法》 见:南登崑主编.实用物理治疗手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316-363 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低频电流的特点是:①均为低频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解作用;②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都有强的刺激作用;③无明显热作用。 低频脉冲电流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最早用“电”来治病要追溯到公元前420年的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和公元前46年的古罗马医生Scribonius Largus,他们分别将一种放电的鱼(torpedo fish)给病人食用或放在病人患处来治疗头痛和痛风。1700年Dureney开始了用电流刺激蛙肌肉的生理实验。1831年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明了感应电装置后,低频脉冲电流常用于治疗头痛、瘫痪、肾结石、坐骨神经痛,甚至心绞痛。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是“电疗的黄金时代”,电生理学研究不断深入,多种低中频电疗法得到发明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首先是被称为“电疗之父”的D.B.Duchenne 出版了基于电疗的电生理学著作,第一次描述肌肉运动点。然后,1909年法国人Louis Lapicque最早使用“基强度(rheobase)”和“时值(chronaxie)”二词(直到今天仍在沿用)。1916年Adrian首次描述了正常肌肉和病肌的强度—时间曲线。1950年间动电疗法问世。但在随后的本世纪中期,由于生物化学、药理学的进展,电疗一度被临床医生冷落。直到1965年Melzack和Wall提出闸门控制学说和70年代对阿片肽(内原性吗啡样物质)的研究,电疗才又重新受到重视。60年代,高压脉冲电流和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开始应用。1968年我国晶体管低频脉冲电针机研制成功,使电针迅速在全国推广普及,并用于针刺麻醉上。同年,Shealy等根据闸门控制学说推出脊髓电刺激疗法,以后相继开展了中枢性电刺激(大脑导水管周围灰质、丘脑、尾核、脑垂体埋入电极刺激法)的研究。70年代,Long和Shealy发明了TENS疗法,功能性电刺激和音乐电疗也在同期开始应用。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又开发了很多功能先进、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电疗设备,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及镇痛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使得电疗尤其是低频脉冲电疗在临床上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应用。 第一节概述 一、低频电流的分类及各参数的意义 ㈠低频电流的分类 1.按波型:有三角波、方波、梯形波、正弦波、阶梯波、指数波等。 2.按有无调制:分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 脉冲电流可以被调制,如图3-1-2。常见的调制方式有:波幅调制、相位调制、波宽调制、频率调制。还有一种较少见的浪涌调制(surge)或称为斜面调制(ramp),其原理见图3-1-3。可以用几种方式同时调制一个脉冲电流。 有两个概念与调制有关:列(train)和群(burst),在后面将会用到。一列脉冲波是未

功能性电刺激

功能性点刺激(FES)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是使用低频电流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肌肉,使期收缩,以替代或矫正器官及肢体以丧失的功能。该方法是Liberson等在1961年发明的。他们用脚踏开关控制电流刺激腓神经支配的肌肉,产生踝关节背屈,以帮助患者行走。当时称为功能性电疗法,1962年才正式定名为FES。 目前FES的研究应用已涉及临床各个领域。如心脏起搏器用于心律失常和窦房结功能低下(病窦综合征);膈肌起搏器(膈神经刺激器)用于救治呼吸中枢麻痹、调整呼吸;通过植入电极控制膀胱功能;调整胃肠功能等。 一、物理特性 由于FES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所用的仪器和电流参数差异很大。在此仅介绍神经肌肉的FES电流的性能: 波型:双相指数波、方波; 波宽:0.3~0.6ms; 频率:20~100Hz; 脉冲群宽度:0.8~1.8s; 调幅:用梯形波,上升时间0.5~1.5s,下降时间0~1.0s可调。 二、FES的作用 (一)代替或矫正肢体和器官已丧失的功能,如偏瘫患者的足下垂、脊柱侧弯。 (二)功能重建。FES在刺激神经肌肉的同时,也刺激传入神经,加上不断重复的运动模式信息,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在皮层形成兴奋痕迹,逐渐恢复原有的运动功能。 三、临床应用 (一)上运动神经元瘫痪 上运动神经元瘫痪包括脑血管意外、脑外伤、脊髓损伤、脑性瘫痪、发性硬化等。FES治疗的目的是帮助病人完成某些功能活动,如步行、抓握,协调运动活动,加速随意控制的恢复。 1. 辅助站立和步行:最早应用单侧单通道刺激,用以纠正足下垂。其原理是:在患侧摆动相开始时,足跟离地,放在鞋后跟里的开关接通,电流刺激腓神经或胫骨前肌,使踝背屈。进入站立相后,开关断开,电

物理疗法对人体有哪些直接作用

物理疗法对人体有哪些直接作用? 物理因子直接引起局部组织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的变化为直接作用。 1、低、中频电直流电等低、中频电流因大多不能通过电阻高的骨组织,故作用较浅,主要作用在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并改变这些组织的兴奋性。 2、光 (1)红外线:长波红外线作用域皮肤,短波红外线有可能达到皮下脂肪,偶尔可达肌肉而产生热作用。 (2)紫外线:主要作用于皮肤,产生光化学效应。 3、高频电 (1)短波、超短波:短波或超短波电容场作用最深,可达骨组织,但电能吸收最强处位于皮和皮下脂肪,所以电容场可引起脂肪过热。 (2)微波:微波(厘米波、分米波)的作用可达肌肉层,其中分米波作用比厘米波深,作用部位可产生热效应和热外效应。 4、超声波 由于骨和骨膜间存在界面而引起反射,因此在肌肉和骨组织交界处热作用明显。 物理疗法对人体有哪些间接作用? 物理因子作用于人体后,通过热、电化学或光化学的变化,引起体液改变,或通过神经反射、经络传导而产生的作用为间接作用。 1、体液作用

在理疗作用下可以引起体液的改变。实验证明短波或者超短波作用于垂体可促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用短波货超短波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皮质时,得到类似的结果。分子生物学的进展,降进一步证明体液作用在理疗中的地位。 2、神经作用 电、光疗除了通过体液作用以外,还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发生间接作用。临床上常见的有以下两种: (1)轴突反射:可通过体表反射器刺激轴突反射引起血管扩张。 (2)神经反射:又称为皮肤内脏反射疗法,阶段反射或反射区疗法。理疗因子作用于内脏有节段反射联系的反应区皮肤上,通过阶段反射改变器官的状态,使有病理性改变的组织恢复正常。 3、经络穴位作用 物理因子可以通过经络、穴位而发生作用。 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对脑瘫和偏瘫能起到什么治疗作用? KT-90A和KT-90B系列不是普通的低频治疗仪,是专为众多脑瘫、偏瘫神经损伤患者而设计的。针对脉冲宽度较窄的低频脉冲只能使肌肉运动,要想使损坏的神经恢复,必须用较宽的低频脉冲来治疗,本治疗仪输出脉冲宽度设计为10ms,它对兴奋神经和肌肉,提高肌力,治疗神经损伤,促进神经再生有着特殊的治疗作用。 KT-90系列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采用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这种电流能加强中枢神经系统对运动功能的控制能力,促使神经释放有益物质,使病变部位做被动的节律性的收缩,延迟了病变肌肉的萎缩,并能促进肌肉的运动功能及神经再生。由于该仪器采用低频脉冲治疗,因此患者在治疗时皮肤无痛感和不适感,其治疗作用与正常锻炼相仿。 在治疗由于周围神经损伤导致的瘫痪也有较好的治疗作用,通过治疗达到了改善肌肉血液循环和营养,保留肌肉的正常代谢功能,使正常肌动脉血流量增加,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从而有效加强神经的传导功能,兴奋肌肉,提高肌力,使病变部位康复。且在治疗过程中,汗腺功能和血管舒缩功能也随之康复。 KT-90A与KT-90B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有哪些区别? KT-90A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早在90年代初期就用于临床治疗神经损伤、神经麻痹、坐骨神经痛、面神经麻痹、上下肢运动受限障碍等疾病。而KT-90B是在KT-90A的基础上根据市场的需求推出的新产品,与KT-90A 型相比,KT-90B型在KT-90A型三路输出的基础上有增加了一路输出,方便患者双上肢和双下肢的治疗,还可以同时治疗两个人或者一个病人的四个部位,提高了仪器的使用率,也为患者在康复的治疗中争取了较好的治疗时间。 患者肌张力低用什么仪器比较好? 对于低张力性型脑瘫患者,低频脉冲疗法是对其进行全面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KT-90A/90B神经肌肉电刺激仪就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神经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可预防肌肉萎缩,改善全身状况,并逐渐提高肌张力。与此同时,感觉神经末梢接受刺激信号传入中枢,促发引起病变部位一系列生物电活动,会对患者正常运动功能的恢复和神经组织的发育起到助推作用

肌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介绍

神经网络的重建 ――肌电生物反馈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介绍 康复科张盘德 低频脉冲电流在医学领 域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 史,已成为物理治疗中最常 用、最重要的方法。1831年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发 明了感应电装置后,低频脉冲电流常用于治疗头痛、瘫痪、肾结石、坐骨神经痛,甚至心绞痛。60年代,电子生物反馈技术开始应用。70年代,Long和Shealy发明了划时代的TENS 疗法。80年代以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又开发了很多功能先进、体积小巧、使用方便的电疗设备,在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及镇痛的研究和应用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其中将肌电生物反馈技术与神经肌肉电刺激完美结合形成的神经网络重建疗法是最具特色的。 我们知道,对失神经支配的肌肉进行电刺激,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延缓肌肉萎缩,增强肌力,还可促进神经再生和传导功能恢复。常规应用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是用频率30~50Hz、波宽0.2~0.4ms 的方波电流,以刺激3~10s、间歇3~20s的节律使肌肉被动收缩,患者完全是被动的,不能随机控制仪器参数。 神经网络重建疗法是用患者自己的肌电信号反馈回仪器,控制电刺激输出。具有生物反馈、认知再学习、促进本体感觉恢复的作用。仪器能自动检测瘫痪肌肉的肌电信号,动态设定阈值,重建大脑和瘫痪肌肉的功能联系,充分调动病人的积极性,促进病人达到越来越高的目标。因此,比普通的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有更好的疗效。 图1. 肌电反馈电刺激的原理 其原理可以用图1来解释。图中纵坐标为肌电信号强度,仪器预设EMG

阈值为100μV。其意义是, 仪器探测到患者肌肉收缩的 EMG强度达到或超过此阈值 时,就将发出一组强度很大的 低频脉冲电流,使肌肉收缩。 反之,仪器不发出电刺激电 流。 如图1,患者第一次用力收缩肌肉(A),肌电信号最大为70μV(B),因达不到100μV的阈值,仪器自动降低阈值到90μV(D)。患者第二次收缩,肌电信号为60μV(E),仍达不到调整后的阈值90μV,仪器再次自动降低阈值到77μV(F)。患者第三次收缩,肌电信号超过了77μV,诱发仪器发出电流,使肌肉强直收缩。然后,仪器又自动调高了阈值到90μV(I)。患者要想得到仪器发出电刺激,就必须自己先用力收缩,使肌电信号超过阈值,患者自己收缩的力量增强后,阈值也逐渐提高,调动患者需用更大的力。这样就能使患者达到越来越高的目标。 图2. 电极放置方法 与普通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只需2个电极不同,神经网络重建治疗需要3个或5个电极。使用3个电极时,其刺激电极同时也是肌电信号检测电极,置于治疗的肌肉体表。另一电极可置于身体其它部位。因此,治疗时必须用仪器配备的特制电极,不能用普通电极代替。 此疗法需要病人的充分配合参与,因此病人必须有比较好的认知功能。有认知障碍的病人,应该先行或同时进行认知训练。 主要适应证是脑血管意外、颅脑外伤引起的偏瘫,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引起的肌无力。

理疗----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 物理因子治疗是应用电、光、声、磁和热动力学等物理学因素结合现代科学技术 方法治疗患者的方法。主要包括利用光、电、声物理特性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而采用的 治疗手段,其中有音频、超声、激光、红外线、短波、微波、超短波、固频干扰、电磁、旋磁、仿生物电等许多种类;另外还有采用各种冷或热的物理特性进行治疗的方法,如水疗、蜡疗等就是利用了热动力学因素。 一、作用与应用 功能性电刺激疗法(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FES)是使用高频、低频、中频等瞬间出现的医用电流来刺激失去神经控制的横纹肌或平滑肌,引起肌肉收缩, 以获得有益的功能性运动。使肌肉产生被动的、节律性收缩。 1.引起肌肉组织的生物化学改变通过电刺激可以保留肌肉中糖原含量,节省肌中 蛋白质消耗,减轻肌肉的消瘦。规律性收缩和舒张可以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改善代 谢和营养,延缓萎缩,并且防止肌肉大量失水和发生电解质、酶系统和收缩物质破坏,保留肌肉中的结缔组织正常功能。抑制肌肉纤维化,防止肌肉组织变短和硬化。 多数脑性瘫痪等运动障碍患者由于受肌张力的影响,主动运动功能减弱或消失, 严重影响了肌肉营养状况,引起肌肉血液循环不良。可通过功能性电刺激疗法调节肌 肉组织的生物化学改变,辅助康复治疗。 2.缓解痉挛痉挛是指骨骼肌、平滑肌等局部紧张,长时间收缩,是一种因牵张反 射使肌肉兴奋性增高所致的以速度依赖性肌肉张力增高为特征的运动障碍,且伴有腱 反射的亢进。痉挛的原因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受刺激、肌肉本身受束缚、损伤引起。FES是着重解决患儿痉挛以及导致的运动功能障碍。例如,对于因上肢肌肉痉挛而影 响上肢运动的患儿,可用控制指腕背伸的痉挛仪,通过对桡神经或肌肉的刺激,从而 达到恢复手指运动功能的目的。FES应用于脑瘫患儿治疗,主要是缓解脑瘫患儿的肢 体和躯干肌肉的痉挛,进而改善运动异常及姿势异常。电刺激治疗应用在康复治疗中,可以被运用于再训练。 FES的疗效在某些方面优于其他神经病学治疗方法,该法可以启动反射机制,活 化运动神经元活性和促进动作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治疗方法。应用FES治疗时 可以观察到肌肉的收缩活动,使患者亲身体验治疗效果。功能性电刺激疗法可作为医 院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同时可作为一种矫正的辅助疗法在患者家里独立应用。 在治疗阶段完成后,还有少数患儿可以将其作为矫正方法持续使用。本疗法既可 以作为一种独立疗法,亦可与其他疗法联用,也可作为功能矫正器作运动功能的直接 替代物。也可用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的正常肌肉的电刺激治疗。应用最大特点是可 以交替输出波宽与频率均可调的两组脉冲,分别刺激患儿的痉挛肌和拮抗肌。通过两 组电流的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从而改善患儿肢体功能。

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急性脑血管病脑卒中的发病率大大增加。近年来,但 脑卒中的死亡率已呈逐年下降趋[1]。脑卒中( apoplexy) 又称脑血管意外( cerebrovascular accident,CVA) ,曾称“中风”,是指突然发生的、由脑血管病变引起的局限性或全脑功能障碍[2]。据美国心血管疾病协会(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 资料统计每 40 s 就会出现一位 新的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初期,大约有 69% ~ 80% 的患者有上肢和手功能障碍,发病3 个月后,约有37% 的患者手部抓握、伸展动作控制不精确,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影响深远[3]。功能性电刺激(FES)是一种广泛的用于康复的技术,利用电流激活神经支配 四肢受脊髓损伤引起的麻痹影响,头部受伤,中风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通过FES训练 可以在日常功能性活动中得到运动、本体感觉及认知的综合输入,使患者的自主性活动和使 用患手进行功能性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4]。近年来,康复医学领域的前辈对功能性电刺激(FES)对脑卒中患者上肢功能恢复做了很多有益的研究,本文将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上肢主要承担复杂、精细、灵巧的动作,尤其是手的功能相当精细和复杂,在日常生活中起 着重要作用。卒中后,上肢功能恢复远较下肢的恢复缓慢和困难,通常还会伴有肩关节半脱位、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这使上肢所需的康复评估和治疗更为复杂。此外,卒中后痉挛经 常引起上肢的灵活度减低、关节挛缩、异常姿势、功能活动减低等,也是影响卒中后上肢功 能恢复的主要障碍[5]。有研究显示脑卒中3个月后,仅有 20%的后遗症患者的上肢能保留正 常功能[6] ,因而争取早期对患肢的手功能进行恢复治疗是降低脑卒中病残率的重要环节。 1、作用机制 FES是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的一种,属低频电刺激范畴,是利用一定程序电刺激作用于 支配肌肉的神经或神经肌肉运动点,从而诱发肌肉产生收缩,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达到増 加肢体功能活动能力和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7]。FES改善肢体活动能力的神经 机制主要包括增强关节和肌肉信息传入、提供更好的运动视觉反馈及对运动点的直接刺激, 导致肌肉收缩能力的提高[8],FEs的工作原理是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神经细胞的电兴奋性 源于细胞膜对钠离子,钾离子和氯离子有不同的通透性,细胞的静息电位由平衡时细胞内外的 离子浓度决定。受到电刺激后,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发生变化,导致膜电位产生突变,形成一 个动作电位(aetionpotential)。在FEs中,我们利用神经细胞对电刺激的响应来传递外加的人工 控制信号。通过外电流的作用,神经细胞能产生一个与自然激发引起的动作电位完全一样的神 经冲动,使其支配的肌肉纤维产生收缩,从而获得运动的效果。 2、临床应用 FES系统通过定点放置的电极刺激诱导神经肌肉活动、促进分离运动,可有效改善各期脑卒 中后患者的肢体功能,纠正错误的运动模式,从而提高生活自理 能力。在脑卒中后步态、手的功能、肩关节半脱位的康复治疗中FES已广泛应用。FES通常 采用的参数为双相方波,刺激频率10~100Hz,脉宽 5~500/us通、 断电比1:1~1:3,波升、波降取 1~2s,电流强度0~100mA可调[9-11]。 FES早已在脑卒中康复中应用,其在上肢功能恢复中的疗效得到了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12]”;一般认为,脑卒中后3~6个月,约有55%~75%的患者可能出现手部抓握、持物或操作物 体能力缺失,其中只有5%~20%的脑卒中患者可以完全恢复手的功能[13],患者通过FES训 练可以在日常功能性活动中得到运动、本体感觉及认知的综合输入,使患者的自主性活动和 使用患手进行功能性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Hara 等[12]给予16例卒中发病时间超过1年,并 且存留有肢体功能障碍的卒中患者4个月的FES治疗,应用表面电极对患者的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总伸肌和食指伸肌进行电刺激(1~2次/周),结果显示,患者的上肢主动关 节活动度有所提高。Theilig[14]等研究则发现,2周的肌电诱发功能性电刺激(EMG—FES)可以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早期康复效果

2019年2月第26卷第3期 ·论著与经验交流· 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 对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的早期康复效果 卢战樊留博曾超 脑卒中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尤其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与整体功能。我科将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FES)和MOTOmed 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相结合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观察其对患者下肢功能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与分组选取2017年6—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患者40例。患者均首次发病,单侧发病,病程3周以内;意识清醒,生命体征稳定,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能主动配合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肺、肝等其他脏器疾病;合并其他原因所致运动功能障碍;双侧偏瘫或进展性脑卒中;带有心脏起搏器及皮肤破损等其他影响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男13例,女7例;年龄(6 2.9±8.7)岁;平均病程 3.1周;脑出血13例(65.0%),脑梗死7例(35.0%);瘫痪侧:左侧、右侧各10例(各50.0%)。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61.3±5.2)岁;平均病程 4.2周;脑出血、脑梗死各10例(各50.0%);瘫痪侧:左侧11例(5 5.0%),右侧9例(45.0%)。两组性别、年龄、病程、脑卒中类型等接近。 1.2治疗方法对照组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M O 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进行辅助运动训练,采用助力运 作者单位:317000 临海,浙江省台州医院康复医学科 通信作者:卢战,Email:johnsdty@https://www.wendangku.net/doc/44609664.html, 动模式,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阻力,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周5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训练:采用瑞翼系列S4Plus生物刺激反馈仪(南京伟思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将患者健侧下肢蹬车开始和结束位置分别标记作为患侧下肢屈曲和伸直开始的位置,将传感器固定在相应的患侧脚踏位置,选取患侧股直肌,腘绳肌和胫前肌为刺激肌肉,在踏车过程中,脚踏经过相 腘 应位置时,两组电极分别在下肢屈时刺激绳肌,伸时刺激股直肌及胫前肌。每次30分钟,每日1次,每周5天。 1.3 评定标准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评定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 1.3.1 下肢运动功能采用F u g l-M e y e r量表下肢部分(FMA-L)评定下肢运动功能,仰卧位和坐位下反射活动、屈伸肌共同运动、坐位下联合共同运动、站立下的分离运动等。每项0~2分,总分34分,分值越高表示运动功能越好。 1.3.2 下肢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定平衡功能,包括无支撑坐位、无支撑站立、从坐到站起、转移、闭眼站立、上臂前伸等14项与平衡相关的功能性活动,每项0~4分,0分代表无法完成动作,4分代表可正常完成动作,得分越高表明平衡功能越好。 1.3.3 10m MWS 用彩色胶布在直线距离为16m的平地上标记起点、3m点、13m点和终点。让患者以最快的速度自起点走至终点,记录从3m点至13m点所需的时间。测试3次,每次步行测试间隔可以休息,评取患者评测3次中最快1次数值为最大步行速度。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 【摘要】目的观察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在脑卒中患者下肢功能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12月该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和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量表下肢部分(FMA-L)、Berg平衡量表(BBS)及10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MWS)评定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功能。结果治疗后FMA-L评分、BB 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0m MWS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触发式功能性电刺激结合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早期下肢功能,提高步行能力。 【关键词】功能性电刺激;MOTOmed智能运动训练系统;脑卒中;下肢功能 3

低频电疗法介绍之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低频电疗法 1、概述:低频电流(又称低频脉冲电流)是频率在1000HZ以下,电压或电流幅度按一定的规律从零或某一电位水平上瞬间出现,然后降低或消失的电流。利用低频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 2、治疗作用 (1)兴奋肌肉组织 (2)镇痛 (3)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4)镇静中枢神经系统 (5)消炎 3、目前医院常用的低频设备:直流电治疗机,电水浴治疗机,神经肌肉电刺激仪,感应电治疗机,痉挛肌治疗仪,功能性电刺激治疗仪,经皮神经电刺激仪等。 4、临床适用范围: (1)脑损伤类疾病:脑卒中,脑外伤,脑肿瘤后的偏瘫,小儿脑瘫等。用于改善患者的神经肌肉功能,促进肢体功能障碍的恢复。 (2)慢性疼痛类的疾病,主要有镇痛的作用。 5、低频电流的特点是: 低频率、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作用; 电流强度增减的变化或电压升降的变化; 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 无明显热作用。 6、低频电流的分类 按波型:有三角波、方波、梯形波、正弦波、阶梯波、指数曲线波等。 按有无调制:分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两种。 按电流方向:分为单相和双相。 7、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cua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简称TENS)经皮的神经电刺激疗法(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是通过皮肤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输入人体以治疗疼痛的电疗方法。这是70年代兴起的一种电疗法,在止痛方面收到较好的效果,因而在临床上(尤其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TENS疗法与传统的神经刺激疗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电刺激,主要是刺激运动纤维;而TENS则是刺激感觉纤维而设计的。 8、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起源 在人类所有的疾病中,有63%可由人类本身的生物能自行复原,21%必须依靠药物来治疗,其余的16%才是无药可医的部份。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的发明,可回溯自古罗马时,医师用电鳗来治疗人的头痛及关节炎。一直到数十年前发明机械后,人们才脱离以前的电鳗疗法,使用较稳定的电流输出,得到更有效的治疗。 所谓的经皮式神经电刺激就是“电气疗法”。所谓电气疗法,是藉由适当强度频率的电流,连续、轻柔的刺激神经、肌肉和细胞,激发身体自然产生吗啡,阻断、舒缓疼痛的讯息。因为它使用的是电气,所以也被归类为“自然疗法”的一环。经皮神经刺激疗法对健康促进与物理治疗的价值近十年来,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应用已不再单单局限于止痛的功能,科学家发现,微量、近似人体的电流,还可以刺激组织再生。组织再生是一系列的热能与电气化学反应,也就是说,细胞再生的过程中,需要少量的电讯号,作为进行再生过程中所需的能量。 经皮神经刺激疗法的先驱Dr. Robert O.Becker用无数的临床研究,证实了微电流疗法的功效。他首先发表体内的直流电讯号与人体复原机制有关。他发现,利用电流特性的经皮神经刺激疗法,处理淋巴的再生、促进伤口复原及控制疼痛,可发挥极大的帮助。

低频电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低频电疗法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 1、定义将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又称低频脉冲电疗法。低频电疗法包括: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TENS疗法、电体操疗法、功能性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电睡眠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直角脉冲脊髓通电疗法、脊髓电刺激疗法、微电流疗法、高压脉冲电疗法等。 2、适应证与禁忌证 (1)适应证: 1)止痛作用与促进血液循环作用:各种扭挫伤、肌筋膜炎、瘢痕、粘连、慢性炎症等软组织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各种骨关节疾病、脉管炎等血管疾病等; 2)兴奋神经肌肉收缩作用:各种神经炎、脑与脊髓损伤所致的肢体瘫痪、废用性肌萎缩、尿潴留、肌张力低下、弛缓性便秘、癔症性瘫痪、外周神经损伤等。 (2)禁忌证: 1)全身情况:出血倾向、癫痫,传染性疾病、各种重要脏器疾病急性进展期和危重期; 2)局部情况:金属异物及结核病灶局部,有心脏起搏器,心前区、颈动脉窦区、体腔、孕妇腰腹部等特定部位,皮肤过敏、破损、感染、皮疹等区域。

3、设备与用具根据治疗需要选择具有相关波形和参数的低频电疗机,如感应电疗仪、直流感应电疗仪、间动电疗仪、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仪、功能性电刺激仪等,仪器有相应的电极、衬垫、导线等配件。 4、操作方法与步骤 (1)治疗前准备:按照治疗目的与部位选择电极,检查电极、导线连接正确,仪器电流输出调零后开机。暴露患者治疗区域皮肤,按照需要放置电极,采取并置法或对置法,电极紧密平整接触皮肤。 (2)治疗操作:选择所需波形与物理参数,缓慢调节电流强度直至达到治疗剂量,治疗剂量可用电流量直接表示,也可用感觉阈、运动阈等人体反应情况表示,在治疗时间内可根据需要调节电流输出。当需要移动法治疗时,可采用单点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为主电极。 (3)治疗结束:输出调零,取下电极后检查治疗部位皮肤,关机。 5、注意事项 (1)治疗前:以兴奋神经肌肉为主要治疗目的时,神经肌肉电诊断有助于治疗参数的合理选择。将治疗中的正常感觉和可能的异常感觉告知患者,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2)治疗中:皮肤微细损伤局部可用绝缘衬垫后使用低频电疗法。局部感觉障碍区域治疗时,需采用低电流强度

康复电疗法

精心整理 康复电疗法 应用各种电流或电磁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方法称电疗法。 据所采用电流的频率不同,电疗法常分为以下三大类: 低频电疗法:采用0-1kHZ 的低频电流,包括直流电疗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感应电疗法、电兴奋疗法、间动电疗法、超刺激电疗法、经皮电刺激神经疗法、痉1概述疗法的生物学作用基础在于直流电的极性作用。 2治疗作用 (1)细胞膜通透性改变蛋白质向阳极迁移(电泳),阳极下蛋白质密度增高,细胞膜通透性下降,消肿作用较明显;水向阴极迁移(电渗),阴极下水分增多,细胞膜通透性增高,有消炎、软化瘢痕、松解粘连作用。

(2)细胞膜电位改变阳极下膜电位上升(超极化),组织兴奋性下降,有镇静作用;阴极下膜电位下降(易除极化),组织兴奋性增高。直流电作用于神经节或反射节段,可反射地调节节段区的兴奋抑制过程。 (3)电极下pH改变阳极下产生酸性电解产物,pH值下降,阴极下产生碱性电解产物pH上升。电化学疗法即利用这种电化学作用改变肿瘤组织的微环境,促使肿瘤变性坏死。 (4 (5 (6) (7 3 (1 1cm的吸水衬垫。治疗时先用一个或两个电极和衬垫,以温水浸湿衬垫,需进行药物离子导入时,将药物洒在滤纸上,将滤纸、衬垫和电极依次放在患部皮肤上,是为作用极。另一衬垫和电极为辅极,对置或并置于相应部位。按照治疗需要和药物极性,通过导线将电极分别与直流电疗机的阴阳极相接,将电极、导线与衬垫妥善固定,避免电极与导线夹直接接触皮肤而致烧伤。治疗的电流强度为0.03-0.1mA/cm

2,通电时电极下有轻度针刺感。每次治疗15-20分钟,每日或隔日一次,10-20次为一疗程。 (2)电水浴法采用直流电疗机,塑料或陶瓷盆,铅片电极或炭棒电极置于盆壁。治疗时盆内盛温水,需进行药物离子导入时,于盆水中加入药液,患者将需治疗的肢体放入盆水中,另一铅片电极与衬垫置于肢体近端或相应节段。单个肢体治疗时电流强度10-25mA,两个肢体治疗时15-20mA。余同衬垫法。 (3 素B1 维生素 (4 X 4 (1)适应证直流电与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疗法适用于关节炎、神经痛、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周围神经伤病、慢性溃疡、慢性炎症浸润、血栓性静脉炎、瘢痕、粘连、高血压病、慢性盆腔炎、颞颌关节功能紊乱、颈椎病、角膜斑翳等。电化学疗法适用于肝癌、肺癌、皮肤癌等。 (2)禁忌证恶性肿瘤(局部电化学疗法除外)、昏迷、有出血倾向、高热、急性湿

第十九章 低频电疗法要点

第十九章低频电疗法 一、学习要点 1.掌握感应电疗法、功能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疗法的治疗作用、适应证、禁忌证及操作方法。 2.熟悉低频电流的作用、感应电疗法、功能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疗法的定义、功能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疗法的治疗原理。 3.了解感应电疗法、功能电刺激、经皮电刺激疗法的物理特性。 二、内容要点 【概述】 感应电流又称法拉第电流,应用这种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感应电疗法。 (一)低频电流的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1. 兴奋神经肌肉组织 2. 镇痛 3. 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二)参数及其意义 1.频率(f)每秒钟内脉冲出现的次数,即为频率。 2.周期(T)一个脉冲波的起点到下一个脉冲波的起点相距的时间,即为周期。 3.波宽每个脉冲出现的时间,即为波宽。 4.波幅由一种状态变到另一种状态的变化量。 5.脉冲间歇时间即脉冲停止的时间,等于脉冲周期减去脉冲宽度的时间。 6.通断比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间歇时间的比例。 7.占空因素是指脉冲电流的持续时间与脉冲周期的比值。 8.常见低频电流波形方波、三角波、调制波。 【感应电疗法】 (一)物理特性 感应电是用电磁感应原理产生的一种双相、不对称的低频脉冲电流。感应电流的两相中,主要有作用的时高尖部分,其低平部分由于电压过低而常无生理的治疗作用。

(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 1.感应电流的生理作用 (1)电解作用不明显 (2)有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的能力 2.感应电的治疗作用 (1)防治肌萎缩 (2)防治粘连和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 (3)止痛:感应电刺激穴位或病变部位,可降低神经兴奋性,产生镇痛效果。 (三)治疗技术 1.设备感应电疗法的仪器(感应电流电疗机)、导线、金属电极板、衬垫以及电极固定用品均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同。 2.治疗方法 (1)固定法:两个等大电极并置于病变两侧或两端或在治疗部位对置或主电极置神经肌肉运动点,副电极置有关肌肉节段区。 (2)移动法: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在运动点,穴位或病变区移动刺激(也可固定作用断续刺激);另一片状电极置相应部位固定。 (3)电兴奋法:两个电极在穴位、运动点或病变区来回移动或暂时固定某点做断续刺激。 (四)临床应用 1.适应证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黏连、血循环障碍、便秘、尿潴留、癔症等。 2.禁忌证有出血倾向、化脓过程、痉挛性麻痹或感觉过敏者禁用。 3.注意事项 (1)了解禁用人群。 (2)治疗前应了解有无皮肤感觉。 (3)治疗中避免烧伤。 (4)电极不宜放置在颈部。 (5)对于骨科手术后制动的患者,不宜引起关节活动。 (6)治疗癔症时需采用肌肉明显收缩的电流强度为宜,并配合暗示治疗。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