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19两个重要的推论(印170份)

19两个重要的推论(印170份)

19两个重要的推论(印170份)
19两个重要的推论(印170份)

物理科学案 序号19 高一年级 班 教师 官安民 学生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的推论

【学习目标】掌握并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两个重要推论:平均速度公式、2aT x =?; 【学习重难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的应用。 【知识回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新知学习】

一、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

(一) 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还等于初、末时刻速度

矢量和的一半。

结论:

(二)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的位移差为一恒量。 初速度为v 0,加速度为a 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长度为T

第1个T 内位移: 第2个T 内位移: 第3个T 内位移:

结论:

【练一练】1、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相同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则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如果在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之差为一恒量,则一定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C.加速度大小不变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D.加速度恒定的直线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2、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1,紧接着通过下一段位移Δx 所用的时间为t 2,则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 )

3、如图所示,小球沿足够长的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依次经a 、b 、c 、d 到达最高点e 。已知

ab =bd =6m ,bc =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

为v b 、v c 。

(1) 请分别求出b 点和c 点的瞬时速度; (2) 小球从c 运动到e 的位移和所用的时间。

4.一辆车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8 s 末开始刹车,经4 s 停下来,汽车刹车过程也是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前后两段加速度的大小之比和位移之比x 1 ? x 2分别是( )

A 、=1:4 ,x 1 ? x 2=1:4

B 、=1:2,x 1 ? x 2=1:4

C 、

=1:2 ,x 1 ? x 2=2:1 D 、

=4:1 ,x 1 ? x 2=2:1

_

()

x

v t

=平均速度:适用于任何运动_

0()

2

v v v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2

1012x v T aT

=+222

2100113()222

x v T aT v aT T aT v T aT

=+=++=+222

3200

115(2)222

x v T aT v a T T aT v T aT =+=++=+2

2132x x x x x aT

?=-=-=

5、物体由静止从A 点沿斜面匀加速下滑,随后在水平面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止于C 点,如图所示,已知AB=4m ,BC=6m ,整个运动用时10s ,则 (1) AB 段的平均速度v1和BC 段的平均速度v2之比是多少? (2)AB 段的时间t1和BC 段的时间t2分别是多少? (3)AB 和BC 运动的加速度a 1、a 2大小分别是多少?

【课后作业】

1.对于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常数

B .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最初的那个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的两倍

C .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速度的改变量均相等

D .该物体运动过程中任意两个相等的时间间隔内位移大小之比一定是奇数比

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 与时间t 的关系为x =5t +t 2(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

A.第1 s 内的位移是5 m

B.前2 s 内的平均速度是6 m/s

C.任意相邻的1 s 内位移差都是1 m

D.任意1 s 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 m/s

3、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三秒内的位移2m ,第四秒内的位移是2.5m ,那么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这两秒内平均速度是2.25m/s

B .第三秒末即时速度是2.25m/s

C .质点的加速度是0.125m/s 2

D .质点的加速度是0.5m/s 2 4.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9所示,根据图象回答: (1)物体在OA 段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为

________m/s 2,在AB 段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加速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 m/s 2。 (2)物体在前2秒内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物体在后2秒内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物体在6秒内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

5、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为24m 和64m ,每段时间间隔是2S ,求加速度a 。

6、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A 到B 经过1S ,从B 到C 也经过1S ,AC 间距离为10m ,求质点经过B 位置时的速度。

7、从斜面上某位置,每隔0.1 s 释放一个小球,在连续释放几个后,对在斜面上的小球拍下照片,如图所示,测得s AB =15 cm ,s BC =20 cm ,试求 (1)小球的加速度. (2)拍摄时B 球的速度v B =? (3)拍摄时s CD =?

(4)A 球上面滚动的小球还有几个?

9

第一节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第一次课:2学时 1 题目:§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刚体转动的动能定理 2 目的: 1)掌握描述转动物体性质的主要参量。 2)转动问题求解。 一、引入课题: 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时,不能将物体简化为质点。在许多情况下,固体在受力和运动时,其体积和形状的变化很小,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略去固体的大小和形状的变化,引入理想模型――刚体:在外力的作用下,大小和形状都不变的物体。 二、讲授新课:第三章刚体的定轴转动 §角速度和角加速度 一、刚体 刚体是受力时形状和体积不改变的物体。 特点:刚体是特殊的质点系,其上各质点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平动:刚体上任意两点的连线,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平行 的运动。 刚体的基本运动转动:刚体上所有的点都绕某一条直线作圆周运动,该直线 称为刚体转轴。 例:钢铁厂中钢水包的运动即平动。其 特征是物体上各点的轨迹相互平行,运 动状态(位移,速度,加速度)完全相 同。因而作平动的物体,可用其上任意 一点的运动来代表整个刚体的运动,可 以把其作为质点问题来处理。 转动分定轴转动(如机器上的某个

转动部件)、定点转动(如陀螺的运动)和平面运动 (如车轮的运动)。 我们主要讨论刚体绕固定轴的转动。 一般的刚体运动可以分为平动和转动的叠加。 二、角量和线量的关系 我们可以同时用角量和线量来描述刚体定轴转动问题 (运动学问题) 1)描述转动的角量 p 在转动平面内绕o 作圆周运动,可用圆周运动的角量描述刚体的运动。 转动平面:过刚体上某点p 垂直于转轴平面。 转动中心:转动平面与轴的交点 o ①角位置: (运动方程) ②角位移: 规定: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的角位移取负值。 在SI 中,角坐标和角位移的单位是弧度,符号为rad 。 ③角速度: (矢量) 大小: 方向:沿轴(指向由右手定则确定) 在SI 中,角速度的单位是弧度每秒,符号为 。 意义:描述转动快慢的程度 ④角加速度: (矢量) 大小:: 方向:沿轴的方向 当与 同向时,加速转动; 与方向相反时,减速转动。 · p r o 转动平面 = d d t d 2 d t 2 = = d d t ()() t t t θθθ?=+?-()t θθ=1 rad s -?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5)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4·北京卷] 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A.2人B.3人C.4人D.5人 答案:B 2.[2014·北京卷] 对于数对序列P:(a1,b1),(a2,b2),…,(a n,b n),记 T1(P)=a1+b1,T k(P)=b k+max{T k-1(P),a1+a2+…+a k}(2≤k≤n), 其中max{T k-1(P),a1+a2+…+a k}表示T k-1(P)和a1+a2+…+a k两个数中最大的数. (1)对于数对序列P:(2,5),(4,1),求T1(P),T2(P)的值; (2)记m为a,b,c,d四个数中最小的数,对于由两个数对(a,b),(c,d)组成的数对序列P:(a,b),(c,d)和P′:(c,d),(a,b),试分别对m=a和m=d两种情况比较T2(P)和T2(P′)的大小; (3)在由五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列P使T5(P)最小,并写出T5(P)的值.(只需写出结论) 解:(1)T1(P)=2+5=7, T2(P)=1+max{T1(P),2+4}=1+max{7,6}=8. (2)T2(P)=max{a+b+d,a+c+d}, T2(P′)=max{c+d+b,c+a+b}. 当m=a时,T2(P′)=max{c+d+b,c+a+b}=c+d+b. 因为a+b+d≤c+b+d,且a+c+d≤c+b+d,所以T2(P)≤T2(P′). 当m=d时,T2(P′)=max{c+d+b,c+a+b}=c+a+b. 因为a+b+d≤c+a+b,且a+c+d≤c+a+b,所以T2(P)≤T2(P′). 所以无论m=a还是m=d,T2(P)≤T2(P′)都成立. (3)数对序列P:(4,6),(11,11),(16,11),(11,8),(5,2)的T5(P)值最小, T1(P)=10,T2(P)=26,T3(P)=42,T4(P)=50,T5(P)=52. 3.[2014·福建卷] 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 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6 解析:若①正确,则②③④不正确,可得b≠1不正确,即b=1,与a=1矛盾,故①不正确; 若②正确,则①③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a≠1,b≠1,c≠2,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2,c=1,d=4或a=2,b=3,c=1,d=4. 若③正确,则①②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②不正确,得b=1,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1,c=2,d=4; 若④正确,则①②③不正确,由②不正确,得b=1,由a≠1,c≠2,d≠4,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2,b=1,c=4,d=3或a=3,b=1,c=4,d=2或a=4,b=1,c=3,d=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为6. 3.[2014·广东卷] 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满足S n=2na n+1-3n2-4n,n∈N*,且S3

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训练十四 推理与证明 理

高考数学二轮总复习专题训练十四 推理与证明 理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时间:45分钟 分值:75分 总得分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填在答题卡上. 1.依次写出数列a 1=1,a 2,a 3,…,a n (n ∈N * )的法则如下:如果a n -2为自然数且未写过,则写a n +1=a n -2,否则就写a n +1=a n +3,则a 6=( ) A .4 B .5 C .6 D .7 解析:根据题中法则,依次逐个代入,得a 2=4,a 3=2,a 4=0,a 5=3,a 6=6. 答案:C 2.(2011·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已知a ,b ,c ∈R +,若c a + b < a b + c < b c +a , 则( ) A .c 0,因此有c -a <0,a -b <0,故c cos 32 >0,a =sin ? ? ? ??- 32=-sin 32<0,b =sin ? ???? -12=-sin 12 <0,c =cos ? ????-12=cos 12>d =cos ? ????-32=cos 32>0, 因此选C. 答案:C 4.(2011·江西师大附中、临川一中高三联考)若实数a ,b ,c 成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则下列不等式不成立的是( )

线速度、角速度与转速-速度和转速

线速度、角速度与转速 线速度V就是物体运动的速率。那么物理运动360度的路程为:2πR 这样可以求出它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也就是圆周运动的周期: T=2πR/V 角速度ω就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转过的角度。那么由上可知,圆周运动的物体在T (周期)时间内运动的路程为2πR ,也就可以求出它的角速度: ω=2π / T =V / R 线速度与角速度是解决圆周运动的重要工具,解题时要灵活运用。 高一物理公式总结 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V=s/t=2πR/T 2.角速度ω=Φ/t=2π/T=2πf ω×r=V 3.向心加速度a=V2/R=ω2R=(2π/T)2r 4.向心力F心=mV2/r=mω2r=mr(2π/T)2=mωv=F合 5.周期与频率:T=1/f 6.角速度与线速度的关系:V=ω r 7.角速度与转速的关系ω=2 π n (此处频率与转速意义相同) 8.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s):米(m);角度(Φ):弧度(rad);频率(f):赫(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ω):rad/s;向心加速度:m/s2。 注: (1)向心力可以由某个具体力提供,也可以由合力提供,还可以由分力提供,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指向圆心; (2)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等于合力,并且向心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因此物体的动能保持不变,向心力不做功,但动量不断改变。 转速、线速度与角速度: v = (2 π r)/T ω = 2 π/T v = 2 π r/60 ω = 2 πn/60 (T为周期,n为转速,即每分钟物体的转数)参考公式:D1=√D2+4TV/3.14 公式中:D1=当前卷径;D=前次卷径㎜;T=料厚μm;V=线速度m/min。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角速度与角加速度
第十章
轉動 10-1
角速度與角加速度
1.角位移:物體或質點所轉過的角度,以 Δ θ 表示;單位為弧度(或弳度),以 rad 表示。 2.角速度:單位時間 Δ t 內所轉過的角度 Δ θ ,以 ω 表示;單位為 rad/s。 (1)平均角速度:
b5E2RGbCAP
(2)瞬時角速度:
(3)圓周運動角速度:
,角速度的方向??利用類似右手安培定則去找,四指為物體轉動方向,則大拇指 為角速度方向。 ,想想…等角速度運動、非等角速度運動之差異 ? ?
p1EanqFDPw
23.角加速度:單位時間 Δ t 內角速度的變化量 Δ ω ,以 α 表示;單位為 rad / s 。 (1)平均角加速度: (2)瞬時角加速度:
DXDiTa9E3d
,想想…等角加速度運動、非等角加速度運動之差異 ? ? 4.移動與轉動的關係::這個實用唷:當質點以半徑 r 作圓周運動時,質點的移動與 轉動有以下關係 2(1) Δ x = rΔ θ (4) an = rω
RTCrpUDGiT
(2) v = rω
(3) at = rα
5.若一質點作等角加速度運動,則會有下列這些關係: 物理量 移動:比較一下: 轉動 圓周運動時二者關係 (角)位移 平均(角)速度 平均(角)加速度 等(角)加速度 :三大公式: 『課本 94 頁 有美美,但又噁心的圖,』
1 / 18

例 1. 一輪對通過中心而垂直於輪平面之軸轉動,考慮輪緣上的一點,則 (,)當輪 以等角速度轉動時,此點的切向加速度為零 (,)同(,)此點法向加速度大小一定不為零 (,)當輪以等角加速度轉動時,此點切向加速度大小一定 (,)同(,)此點的切向加速度隨 時間增加而增大 (,)同(,)此點的切向速率隨時間增加而增大。 答:(,)(,)(,)(,) 1 類 1. 下列各項有關圓周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 (,)等速率圓周運動為變角速度運 動 (,)物體作平移運動時,物體中每點的運動軌跡均與質心運動的軌跡相同 (,)剛體繞 某一定軸作等角速度轉動時,除軸外,剛體中每一點皆作等速率圓周運動 (,)一質點在 作固定半徑轉動時,若有角加速度,則向心加速度量值隨時間改變 (,)一質點作半徑 r 等角速度 ω 運動,此質點與圓心之連線 2,單位時間掃過之面積為 ω r。 答:(,)(,)(,) 類 2. 繞固定軸轉動的剛體內的每一質點 (,)角速率相同 (,)角加速度 大小相同 (,)切向速率相同 (,)切向速度相同 (,)切向加速度相同。 答:(,)(,) 類 3. 一輪對通過中心而垂直於輪平面之軸轉動,考慮輪緣上的一點,當輪 以等角速度轉動時 (,)法向加速度為零 (,)切向加速度為零 (,)合加速度為零 (,)合 加速度等於法向加速度 (,)此點為一等速度圓周運動。 答:(,)(,)
jLBHrnAILg 5PCzVD7HxA
2 例 2. 一質點在半徑為 0.4 m 的圓周上運動,在某瞬時間的角速度為 2 rad/s,其角加速度為 3 rad/sxHAQX74J0X 2,求此質點的合加速度之量值為【 答案:2
LDAYtRyKfE
】m/s。
2 / 18

专题19 推理与证明

精锐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主要渗透到其他知识板块中,要注意在复习相应的板块时,培养选择合理证明方法的能力. 四、知识讲解 第一节 归纳与类比 (一)高考目标 1.了解归纳与类比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归纳与类比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考向预测 1.考查的重点是对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理解及应用. 2.主要是以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不大,多以中低档题为主. (二)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梳理 1.根据一类事物中部分事物具有某种属性,推断该事物中每一个都有这种属性,这种推理方式称为 2.根据一类对象的其他特征,推断另一类对象也具有类似的其他特征,这种推理过程称为 3.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类比推理是两类事物特征之间的推理. 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是最常见的合情推理. (三)、基础自测 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n 2 a n (n ≥2),而a 1=1,通过计算a 2、a 3、a 4,猜想a n =( ) A. 2n + 2 B. 2n n + C.22n -1 D.2 2n -1 [答案] B [解析] 由S n =n 2a n 知S n +1=(n +1)2 a n +1 ∴S n +1-S n =(n +1)2a n +1-n 2 a n ∴a n +1=(n +1)2a n +1-n 2 a n ,∴a n +1= n n +2 a n (a ≥2), 当n =2时,S 2=4a 2,又S 2=a 1+a 2,∴a 2=a 13 =1 3 , a 3=24a 2=16,a 4=35 a 3=110 . 由a 1=1,a 2=13,a 3=16,a 4=1 10, 猜想a n =2 n n + ,故选B. 2.利用归纳推理推断,当n 是自然数时,18 (n 2-1)[1-(-1)n ]的值( ) A .一定是零 B .不一定是整数 C .一定是偶数 D .是整数但不一定是偶数 [答案] C [解析] 当n =1时,值为0;当n =2时,值为0;当n =3时,值为2;当n =4时,值为0;当n =5时,值为6.

《线速度、角速度》进阶练习(二)

《线速度、角速度》进阶练习 一、单选题 .如图所示,两轮用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图中有、、三点,这三点所在处的半径>,则 以下有关各点速率、角速度3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 .>> .3 <3 <3 .33 >3 .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弱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强区域后,粒子的().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 .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 .如图所示,长度不同的两根轻绳和,一端分别连接质量为和的两个小球,另一端 悬于天花板上的同一点,两小球质量之比:=:,两小球在同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 运动,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绳、的拉力大小之比为: ?小球、运动的向心力大小之比为: ?小球、运动的周期之比为: ?小球、运动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 二、多选题 ?如图甲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 质量相同的小球和紧贴着内壁分别在图中所示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球的线速度必定大于球的线速度 ?球的角速度必定小于球的角速度 ?球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球的运动周期 ?球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球对筒壁的压力 三、填空题 ?图是利用激光测转速的原理示意图,图中圆盘可绕固定轴转动,盘边缘侧面上有一小段涂有很薄的反光材料. 当盘转到某一位置时,接收器可以接收到反光涂层所反射的激光束,并将所收 到的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在示波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如图所示). 图

()?若图中示波器显示屏横向的每大格(小格)对应的时间为X 「,则圆盘的转速为转.(保留位有效数字) ().若测得圆盘直径为,则可求得圆盘侧面反光涂层的长度为.(保留位有效数字)

角速度与线速度、向心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含答案)

角速度与线速度 一、基础知识回顾 1.请写出匀速圆周运动定义,特点,条件. (1)定义:做圆周运动的物体,若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相等,就是匀速圆周运动。 (2)特点: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是变加速运动。 (3)条件:合外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垂直且指向圆心。 2.试写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频率,转数之间的关系 T r t s v π2==; T t π?ω2==; f T 1=; v=ωr ; 转数(转/秒)n=f 二、例题精讲 【例题1】如图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 ,a 是它边缘上的一点,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 ,小轮的半径为2r ,b 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 点和d 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皮带不打滑,则. ( ) A .a 点与b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B .a 点与b 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 C .a 点与c 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 D .a 点与d 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 因为右轮和左侧小轮靠皮带传动而不打滑,所以v a =v c ,选项C 正确. b 、 c 、 d 绕同一轴转动,因此ωb =ωc =ωd . ωa =r v r v c a ==2ωc 选项B 错误. 22a c c b b v v r r v ====ωω 选项A 错误. r v r a a c a 220== r v r r r v a c d a d 2224)4(4=?==ω ∴a d = a a ∴正确答案为C 、D 【例题2】 如图2所示,一个圆环,以竖直直径AB 为轴匀速转动,如图所示,则环上M 、N 两点的线速度的大小之比v M∶v N = ;角速度之比ωM∶ωN = ;周期之比T M∶T N = . 图2 图 3

选修2-2第一章推理与证明练习题

推理与证明过关检测试题 1.考察下列一组不等式: ,5252522233?+?>+ ,5252523344?+?>+ ,525252322355?+?>+.将上述不等式在左右两端仍为两项和的情况下加以推广,使以上的不等 式成为推广不等式的特例,则推广的不等式可以是 . 2.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11n n n a a a ++=-(*n ∈N ),则3a 的值为 , 1232007 a a a a ????的值为 . 3. 已知2() (1),(1)1()2f x f x f f x += =+ *x N ∈(),猜想(f x )的表达式为( ) A.4()22x f x =+; B.2()1f x x =+; C.1()1f x x =+; D.2 ()21 f x x =+. 4. 某纺织厂的一个车间有技术工人m 名(m N *∈),编号分别为1、2、3、……、m ,有n 台(n N * ∈)织布机,编号分别为1、2、3、……、n ,定义记号i j a :若第i 名工人操作了第j 号织布机,规定1i j a =, 否则0i j a =,则等式41424343n a a a a +++ +=的实际意义是( ) A 、第4名工人操作了3台织布机; B 、第4名工人操作了n 台织布机; C 、第3名工人操作了4台织布机; D 、第3名工人操作了n 台织布机. 5. 已知* 111()1()23f n n N n =++++∈,计算得3(2)2f =,(4)2f >,5(8)2f >,(16)3f >, 7 (32)2 f >,由此推测:当2n ≥时,有 6. 观察下图中各正方形图案,每条边上有(2)n n ≥个圆圈,每个图案中圆圈的总数是n S ,按此规律推出:当2n ≥时,n S 与n 的关系式 24n S == 38n S == 412n S == 7.观察下式:1=12 ,2+3+4=32 ,3+4+5+6+7=52 ,4+5+6+7+8+9+10=72 ,…,则可得出一般结论: . 8.函数()f x 由下表定义: 若05a =,1()n n a f a +=,0,1,2,n =,则2007a = . 9.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是由6颗珠宝构成如图1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如图2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如图3所示的正六边形, 第五件首饰是由45颗珠宝构成如图4所示的正六边形, 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使它构成更大的正六边形,依此推断第6件首饰上应有_______颗珠宝;则前n 件首饰所用珠宝总数为_ 颗.(结果用n 表示) ……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第三十二讲 推理与证明答案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 第三十二讲 推理与证明 答案部分 2019年 1.解析:由题意,可把三人的预测简写如下: 甲:甲乙. 乙:丙乙且丙甲. 丙:丙乙. 因为只有一个人预测正确, 如果乙预测正确,则丙预测正确,不符合题意. 如果丙预测正确,假设甲、乙预测不正确, 则有丙乙,乙甲, 因为乙预测不正确,而丙乙正确,所以只有丙甲不正确, 所以甲丙,这与丙乙,乙甲矛盾.不符合题意. 所以只有甲预测正确,乙、丙预测不正确, 甲乙,乙丙. 故选A . 2010-2018年 1.B 【解析】解法一 因为ln 1x x -≤(0x >),所以1234123ln()a a a a a a a +++=++ 1231a a a ++-≤,所以41a -≤,又11a >,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0q <. 若1q -≤,则2 12341(1)(10a a a a a q q +++=++) ≤, 而12311a a a a ++>≥,所以123ln()0a a a ++>, 与1231234ln()0a a a a a a a ++=+++≤矛盾, 所以10q -<<,所以2131(1)0a a a q -=->,2 241(1)0a a a q q -=-<, 所以13a a >,24a a <,故选B . 解法二 因为1x e x +≥,1234123ln()a a a a a a a +++=++,

所以1234 12312341a a a a e a a a a a a a +++=++++++≥,则41a -≤, 又11a >,所以等比数列的公比0q <. 若1q -≤,则2 12341(1)(10a a a a a q q +++=++) ≤, 而12311a a a a ++>≥,所以123ln()0a a a ++> 与1231234ln()0a a a a a a a ++=+++≤矛盾, 所以10q -<<,所以2131(1)0a a a q -=->,2 241(1)0a a a q q -=-<, 所以13a a >,24a a <,故选B . 2.D 【解析】解法一 点(2,1)在直线1x y -=上,4ax y +=表示过定点(0,4),斜率为a -的直线,当0a ≠时,2x ay -=表示过定点(2,0), 斜率为1 a 的直线,不等式2x ay -≤表示的区域包含原点,不等式4ax y +>表示的区域不包含原点.直线4ax y +=与直线2x ay -=互相垂直,显然当直线4ax y +=的斜率0a ->时,不等式4ax y +>表示的区域不包含点(2,1),故排除A ;点(2,1)与点(0,4)连线的斜率为3 2 - ,当32a -<-,即3 2 a >时,4ax y +>表示的区域包含点(2,1),此时2x ay -<表示的 区域也包含点(2,1),故排除B ;当直线4ax y +=的斜率32a -=-,即3 2 a =时, 4ax y +>表示的区域不包含点(2,1),故排除C ,故选D . 解法二 若(2,1)A ∈,则21422 a a +>?? -?≤,解得32a >,所以当且仅当3 2a ≤时, (2,1)A ?.故选D . 3.D 【解析】由甲的说法可知乙、丙一人优秀一人良好,则甲、丁一人优秀一人良好,乙 看到丙的结果则知道自己的结果,丁看到甲的结果则知道自己的结果,故选D . 4.A 【解析】n S 表示点n A 到对面直线的距离(设为n h )乘以1n n B B +长度一半,即 11 2 n n n n S h B B += ,由题目中条件可知1n n B B +的长度为定值,那么我们需要知道n h 的关系式,过1A 作垂直得到初始距离1h ,那么1,n A A 和两个垂足构成了等腰梯形,那么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经典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新数学《推理与证明》期末复习知识要点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数字塔”有以下规律:每一层最左与最右的数字均为2,除此之外每个数字均为其两肩的数字之积,则该“数字塔”前10层的所有数字之积最接近()lg 20.3≈( ) A .30010 B .40010 C .50010 D .6001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结合所给数字特征,我们可将每层数字表示成2的指数的形式,观察可知,每层指数的和成等比数列分布,结合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和对数恒等式即可求解 【详解】 如图,将数字塔中的数写成指数形式,可发现其指数恰好构成“杨辉三角”,前10层的指数之和为29101222211023+++???+=-=,所以原数字塔中前10层所有数字之积为10231023lg 23002101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与“杨辉三角”有关的规律求解问题,逻辑推理,等比数列前n 项和公式应用,属于中档题 2.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为( ) A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 B .猜想数列 111 122334 ?????,,,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 ∈+ C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 D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 2 2 2 ()()()x a y b z c r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得到A 是归纳推理,B 是归纳推理,C 是演绎推理,D 是类比推理,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可得: 对于A 中, 由金、银、铜、铁可导电,猜想:金属都可导电,属于归纳推理; 对于B 中, 猜想数列 111 122334 ?????,,,的通项公式为1()(1)n a n N n n *=∈+,属于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 对于C 中,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S r π=,则单位圆的面积S π=,属于演绎推理; 对于D 中, 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222()()x a y b r -+-=,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2 2 2 2 ()()()x a y b z c r -+-+-=,属于类比推理, 综上,可演绎推理的C 项,故选C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概念及判定,其中解答中熟记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概念,以及推理的规则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3.用“算筹”表示数是我国古代计数方法之一,计数形式有纵式和横式两种,如图1所示.金元时期的数学家李冶在《测圆海镜》中记载:用“天元术”列方程,就是用算筹来表示方程中各项的系数.所谓“天元术”,即是一种用数学符号列方程的方法,“立天元一为某某”, 意即“设x 为某某”.如图2所示的天元式表示方程1 0110n n n n a x a x a x a --++???++=,其中 0a ,1a ,…,1n a -,n a 表示方程各项的系数,均为筹算数码,在常数项旁边记一“太”字或 在一次项旁边记一“元”字,“太”或“元”向上每层减少一次幂,向下每层增加一次幂.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易错题汇编含答案

【最新】数学《推理与证明》高考知识点 一、选择题 1.曾玉、刘云、李梦、张熙四人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和复旦大学录取,他们分别被哪个学校录取,同学们做了如下的猜想 甲同学猜:曾玉被武汉大学录取,李梦被复旦大学录取 同学乙猜:刘云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熙被北京大学录取 同学丙猜:曾玉被复旦大学录取,李梦被清华大学录取 同学丁猜:刘云被清华大学录取,张熙被武汉大学录取 结果,恰好有三位同学的猜想各对了一半,还有一位同学的猜想都不对 那么曾玉、刘云、李梦、张熙四人被录取的大小可能是( ) A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 B .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大学 C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 、复旦大学 D .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答案】D 【解析】 【分析】 推理得到甲对了前一半,乙对了后一半,丙对了后一半,丁全错,得到答案. 【详解】 根据题意:甲对了前一半,乙对了后一半,丙对了后一半,丁全错, 曾玉、刘云、李梦、张熙被录取的大学为武汉大学、复旦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另外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也满足). 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了逻辑推理,意在考查学生的推理能力. 2.观察下图: 12343456745678910 L L 则第 行的各数之和等于22017( ) A .2017 B .1009 C .1010 D .1011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图可得:第n 行的第一个数为n ,有21n -个数,且这21n -个数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

列,利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算出即可 【详解】 由图可得:第n 行的第一个数为n ,有21n -个数 且这21n -个数成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 所以第n 行的各数之和为:()()()() 2 2122211212 n n n n n ---+?= - 令212017n -=,得1009n =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推理和等差数列的知识,较简单. 3.设 a , b , c 都大于0,则三个数1a b +,1b c +,1 c a +的值( ) A .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B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2 C .至多有一个不小于2 D .至多有一个不大于2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基本不等式,利用反证法思想,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因为 a , b , c 都大于0 1111116a b c a b c b c a a b c + ++++=+++++≥ 当且仅当1a b c ===时取得最小值 若12a b +<,12b c +<,1 2c a +< 则111 6a b c b c a +++++<,与前面矛盾 所以三个数1a b +,1b c +,1 c a +的值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故选:A 【点睛】 本题是一道关于基本不等式应用的题目,掌握基本不等式是解题的关键. 4.分子间作用力只存在于分子与分子之间或惰性气体原子间的作用力,在一定条件下两个原子接近,则彼此因静电作用产生极化,从而导致有相互作用力,称范德瓦尔斯相互作用.今有两个惰性气体原子,原子核正电荷的电荷量为q ,这两个相距R 的惰性气体原子组成体系的能量中有静电相互作用能U .其计算式子为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2020-2021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基础测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归纳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丁四人中,甲说:我年纪最大,乙说:我年纪最大,丙说:乙年纪最大,丁说:我不是年纪最大的,若这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假设甲乙丙丁说的是真话,结合其他人的说法,看是否只有一个说的是真话,即可求得年纪最大者,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①假设甲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甲,那么乙说谎,丙也说谎,而丁说的是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甲说的不是真话,年纪最大的不是甲; ②假设乙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乙,那么甲说谎,丙说真话,丁也说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乙说谎,年纪最大的也不是乙; ③假设丙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是乙,所以乙说真话,甲说谎,丁说的是真话,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故丙在说谎,年纪最大的也不是乙; ④假设丁说的是真话,则年纪最大的不是丁,而已知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那么甲也说谎,说明甲也不是年纪最大的,同时乙也说谎,说明乙也不是年纪最大的,年纪最大的只有一人,所以只有丙才是年纪最大的,故假设成立,年纪最大的是丙. 综上所述,年纪最大的是丙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合情推理,解题时可从一种情形出发,推理出矛盾的结论,说明这种情形不会发生,考查了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属于中档题. 2.我们在求高次方程或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时常用二分法求解,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三分法.比如借助天平鉴别假币.有三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硬币,其中有一假币(质量较轻),把两枚硬币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则剩余一枚为假币,若天平不平衡,较轻的一端放的硬币为假币.现有 27 枚这样的硬币,其中有一枚是假币(质量较轻),如果只有一台天平,则一定能找到这枚假币所需要使用天平的最少次数为()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提示三分法,考虑将硬币分为3组,然后将有问题的一组再分为3组,再将其中有问题的一组分为3,此时每组仅为1枚硬币,即可分析出哪一个是假币. 【详解】 第一步将27枚硬币分为三组,每组9枚,取两组分别放于天平左右两侧测量,若天平平

专题十三 推理与证明第三十八讲 推理与证明

5 - 1 专题十三推理与证明 2019 年第三十八讲推理与证明 2019 年 8.(2019 全国I 理 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 的长度之比是( 2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2 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5 -1 .若某人满2 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则其身高可能是 A.165 cm B.175 cm C.185 cm D.190 cm 8 解析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说明头顶到咽喉的长度小于26cm, 由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是5-1 ≈ 0.618 ,2 26 可得咽喉至肚脐的长度小于 0.618 ≈ 42 , 由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5-1 ,可得肚脐至足底的长度小2 42+26 =110 , 0.618 即有该人的身高小于110 + 68 = 178cm , 又肚脐至足底的长度大于105cm,可得头顶至肚脐的长度大于105×0.618≈65cm, 即该人的身高大于65+105=170cm.综上可得身高在170cm-178cm 之间.故选B. 9. (2019 全国II 理4)2019 年1 月3 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 5 -1

3 M 2 = 3α + 3α + α ≈ α 3 1 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 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 L 2 点的轨道运行. L 2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 质量为 M 1,月球质量为 M 2,地月距离为 R , L 2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 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M 1 + M 2 = (R + r ) M 1 . (R + r )2 r 2 R 3 α = r α 3α 3 + 3α 4 + α 5 ≈ α 3 设 ,由于 R 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 (1+ α )2 B ,则 r 的近似值为 9 解析 解 法 一 ( 直 接 代 换 运 算 ) : 由 M 1 + M 2 = (R + r ) M 1 及 α = r 可得 M 1 + M 2 = (1+ α ) M 1 , (R + r ) 2 r 2 R 3 R (1+ α )2 R 2 r 2 R 2 M M M [(1+ α )3 -1]M (3α + 3α 2 + α 3 )M 2 = (1+ α ) 1 - ?1 = ?1 = ?1 . r 2 R 2 (1+ α )2 R 2 (1+ α )2 R 2 (1+ α )2 R 2 3α 3 + 3α 4 + α 5 M M 3r 3M r 3 M R 3 因为 ≈ 3α 3 ,所以 2 ≈ 1 ? = ?1 ,则r ≈ ?2 , r ≈ . (1+ α )2 r 2 R 2 R R 3 3M 1 故选 D. 解法二(由选项结构特征入手):因为α = r R ,所以r = R α , M 1 r 满足方程: + M 2 = (R + r ) M 1 . (R + r )2 r 2 R 3 3 4 5 3 所以 M (1+ α )2 , D C A

高考数学压轴专题最新备战高考《推理与证明》基础测试题附答案解析

新单元《推理与证明》专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已知()()2739n f n n =+?+,存在自然数m ,使得对任意*n N ∈,都能使m 整除()f n , 则最大的m 的值为( ) A .30 B .9 C .36 D .6 【答案】C 【解析】 【分析】 依题意,可求得(1)f 、(2)f 、(3)f 、(4)f 的值,从而可猜得最大的m 的值为36,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即可. 【详解】 由()(27)39n f n n =+?+,得(1)36f =, (2)336f =?,(3)1036f =?, (4)3436f =?,由此猜想36m =.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当1n =时,显然成立。 (2)假设n k =时,()f k 能被36整除,即 ()(27)39k f k k =+?+能被36整除; 当1n k =+时, 1[2(1)7]39k k +++?+ 1 3(27)391823k k k +??=+?+-+??? () 13(27)391831k k k -??=+?++-?? 131k --Q 是2的倍数, () 11831k -∴-能被36整除, ∴当1n k =+时,()f n 也能被36整除.由(1)(2)可知对一切正整数n 都有 ()(27)39n f n n =+?+能被36整除, m 的最大值为36.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数学归纳法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数学归纳法解题的一般步骤,考查的是推理计算能力,是中档题. 2.我们在求高次方程或超越方程的近似解时常用二分法求解,在实际生活中还有三分法.比如借助天平鉴别假币.有三枚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硬币,其中有一假币(质量较轻),把两枚硬币放在天平的两端,若天平平衡,则剩余一枚为假币,若天平不平衡,较轻的一端

高考数学真题专题(理数) 推理与证明

专题十三推理与证明 第三十八讲推理与证明 2019年 2019年 8.(2019全国I理4)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 的长度之比是51 - ( 51 -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 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51 - .若某人满 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则其身高可能是 A.165 cm B.175 cm C.185 cm D.190 cm 8 解析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cm,说明头顶到咽喉的长度小于26cm, 由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是5-1 0.618 2 ≈, 可得咽喉至肚脐的长度小于 26 42 0.618 ≈, 由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5-1 2 ,可得肚脐至足底的长度小 42+26 =110 0.618 , 即有该人的身高小于11068178cm +=, 又肚脐至足底的长度大于105cm,可得头顶至肚脐的长度大于105×0.618≈65cm, 即该人的身高大于65+105=170cm.综上可得身高在170cm-178cm之间.故选B. 9.(2019全国II理4)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实现人类历史上首次月球背面

软着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又一重大成就.实现月球背面软着陆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技术问 题是地面与探测器的通讯联系.为解决这个问题,发射了嫦娥四号中继星“鹊桥”,鹊桥沿 着围绕地月拉格朗日2L 点的轨道运行.2L 点是平衡点,位于地月连线的延长线上.设地球 质量为M 1,月球质量为M 2,地月距离为R ,2L 点到月球的距离为r ,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 万有引力定律,r 满足方程: 121 223 ()()M M M R r R r r R +=++. 设r R α=,由于α的值很小,因此在近似计算中34532 333(1)ααααα++≈+,则r 的近似值为 A B C D 9解析 解法一(直接代换运算):由121223()()M M M R r R r r R +=++及r R α=可得 121 2222 (1)(1)M M M R r R αα+=++, 32321111 22222222 [(1)1](33)(1)(1)(1)(1)M M M M M r R R R R αααααααα+-++=+-==+++. 因为3453 2333(1)ααααα++≈+,所以211223 33M M M r r r R R R ≈?=,则33213M R r M ≈ ,r ≈.故选D. 解法二(由选项结构特征入手):因为r R α= ,所以r R α=, r 满足方程: 121 223 ()()M M M R r R r r R +=++. 所以345322 1333(1)M M αααα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