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物理化学教程(第3版)》简介

《物理化学教程(第3版)》简介

《物理化学教程(第3版)》简介
《物理化学教程(第3版)》简介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教程(第3版)》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教程(第3版)》的特点是物理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问题紧密结合,删繁就简,主线清晰,由浅入深,温故知新,注重实用性、启发性和可读性,利于教和学,内容和章节可进行多种组合,适应不同专业和不同学时的教学要求。

目录

第三版序

第三版前言

第二版序

第二版前言

第一版序

第一版前言

第1章热力学基础

1-1 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

2.性质与状态

3.热力学平衡态

4.过程与途径

5.可逆过程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和功

2.热力学第一定律

3.热力学能的数学性质

4.焓

5.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

1-3 热和功的计算

1.等容热

2.等压热

3.C p与C V的关系

4.等温功

5.绝热功

1-4 热力学第二定律

1.热传递和热功转化

2.热力学第二定律

3.熵的导出

4.熵增原理

5.理想气体的熵变

1-5 热力学函数关系

1.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2.热力学基本方程

3.麦克斯韦关系式

4.非理想系统的热力学计算

习题

第2章多组分多相系统热力学2-1 偏摩尔量与化学势

1.偏摩尔量

2.化学势

3.过程自发性判据

4.组成的表示和物质的标准态2-2 气体的化学势

1.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2.非理想气体的化学势

3.液体和固体的化学势

4.逸度和逸度系数的计算

2-3 溶液的化学势

1.拉乌尔定律

2.理想溶液的化学势

3.非理想溶液的化学势

2-4 稀溶液的化学势

1.亨利定律

2.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

3.非理想稀溶液的化学势

2-5 混合性质和依数性质

1.气体的混合性质

2.液体的混合性质

3.稀溶液的依数性质

习题

第3章化学反应热力学

3-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反应进度

2.化学反应的自发性判据

3.气相反应的化学平衡

4.液相反应的化学平衡

5.多相反应的化学平衡

3-2 化学反应的焓变

1.标准摩尔反应焓

2.标准摩尔生成焓

3.标准摩尔燃烧焓

4.反应焓变与温度的关系

3-3 化学反应的熵变

1.标准摩尔反应熵

2.热力学第三定律

3.规定熵和标准熵

4.反应熵变与温度的关系

3-4 化学平衡的计算

1.标准平衡常数的计算

2.等压反应热和等容反应热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平衡移动原理

习题

第4章化学反应动力学

4-1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1.反应速率

2.反应速率的实验测定

3.反应机理

4.反应机理的实验研究

4-2 基元反应的速率方程

1.质量作用定律

2.单分子反应

3.双分子反应

4.三分子反应

5.阿伦尼乌斯公式

4-3 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

1.对行反应

2.平行反应

3.连串反应

4.循环反应

5.近似方法

4-4 表观反应动力学

1.表观速率方程

2.微分法

3.积分法

4.半衰期法

5.浓度过量法和初速率法习题

第5章相变热力学

5-1 相变焓和相变熵

1.相变进度

2.摩尔相变焓

3.摩尔相变熵

4.相变过程的自发性判据

5-2 单组分系统相平衡

1.基本概念及定义

2.相律的推导

3.单组分系统两相平衡热力学方程

4.单组分系统相图

5.超临界流体萃取

5-3 二组分系统的气液平衡

1.二组分系统两相平衡热力学方程

2.液相完全互溶的气液平衡相图

3.液相部分互溶的气液平衡相图

4.液相完全不互溶的气液平衡相图

5-4 二组分系统的固液平衡

1.固相完全互溶的固液平衡相图

2.固相部分互溶的固液平衡相图

3.固相完全不互溶的固液平衡相图

4.生成化合物的固液平衡相图

习题

第6章电化学

6-1 电解质溶液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2.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质

3.电解质溶液的活度和活度系数

4.电解质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

5.德拜-休克尔理论

6-2 电化学系统

1.可逆电池与可逆电极

2.可逆电池热力学

3.电池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6-3 电极电势

1.电极电势的定义

2.电极的分类

3.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

4.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

6-4 不可逆电极过程

1.分解电压

2.极化作用与超电势

3.电极过程动力学

4.电极反应的竞争

6-5 电化学的应用

1.腐蚀与防护

2.膜电势与离子选择性电极

3.化学电源

4.电化学合成

习题

第7章表面化学

7-1 表面热力学基础

1.比表面量

2.表面热力学基本方程

3.表面功

4.表面张力及其影响因素

5.过程自发性判据

7-2 液体的表面性质

1.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

2.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

3.润湿现象

4.毛细现象

5.溶液的表面吸附

7-3 固体的表面性质

1.固体的表面吸附

2.气-固表面吸附热力学

3.气-固相催化反应动力学7-4 表面化学的应用

1.表面活性剂

2.膜分离技术

3.吸附剂及其应用

4.粉体与纳米材料

习题

第8章胶体化学

8-1 胶体的概念与性质

1.分散系统

2.胶体的光学性质

3.胶体的动力学性质

4.胶体的电学性质

8-2 无机胶体系统

1.无机胶体的制备

2.无机胶体的稳定性

3.无机胶体的应用

8-3 有机胶体系统

1.有机胶体的制备

2.乳状液、微乳状液和泡沫

3.有机胶体系统的应用

8-4 高分子化合物溶液

1.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2.高分子溶液的黏度

3.高分子溶液的渗透压和唐南平衡

4.高分子化合物的聚沉和盐析

习题

参考书目

附录

附录一物理和化学基本常数

附录二能量单位换算因子

附录三标准相对原子质量(2007)

附录四某些气体等压摩尔热容与温度的关系

附录五某些物质的临界参数

附录六某些气体的范德华常数

附录七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标准摩尔熵及等压摩尔热容(100kPa,298.15K)

附录八某些物质的标准摩尔燃烧焓(100kPa,298.15K)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第1章热力学基础

在众多的自然现象中,热现象是最基本的一类。例如,物体的热胀冷缩、物质的气液相变、热机的热功转换、反应的吸热放热等,无一不与热现象密切相关。

热力学是研究热现象的宏观理论。人们通过对自然界大量的热现象的长期观察和实验,总结和归纳出了基本的三条规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和第三定律。热力学理论就是以这三条定律为基础,应用数学方法,通过逻辑演绎,研究各种热现象的规律及物质系统的热力学性质的理论。由于热力学方法没有任何假设,它的出发点是客观的实验事实,所以它的结论是普遍的和可靠的,是适合一切物质系统的,这是热力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热力学理论没有考虑物质的微观结构,对热现象只是宏观的、唯象的描述,这就决定了它的局限

性:不能对物质系统的宏观性质给予微观本质的说明,也不能解释与微观运动密切相关的宏观性质的涨落现象。

热力学的理论在实践中已经获得了十分广泛的应用。它曾有力地推动过产业革命,近代发展起来的许多科学与技术领域都涉及热力学的基本理论。例如,热力学理论提供了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也为预测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提供了理论依据。所以,热力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物理学分支,又是一门与实际应用极为密切的基础学科。尽管热力学已形成了独立而完整的理论体系,并且在广泛的领域里得到应用。但是,无论从理论的还是应用的角度来看,其发展前景仍很广阔,一些重大的理论课题期待解决,一些新的应用领域需要不断探索。尽管每前进一步都是十分艰难的,但是可以肯定地讲,热力学理论还会不断地出现突破,实际应用的领域也会进一步扩大。

1-1 基本概念

1.系统与环境

热力学把所研究的对象称为系统,把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其余部分称为环境。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划分可以是实际的物理界面,也可以是假想界面。环境与系统可以通过界面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交换。在热力学中,按照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交换的不同,可以把系统分为三类:(1)敞开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能量的传递和交换,又有物质的传递和交换。

(2)封闭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只有能量的传递和交换,没有物质的传递和交换。

(3)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无能量的传递和交换,也无物质的传递和交换。

孤立系统又称为隔离系统。事实上,绝对的孤立系统是不存在的。但如果所研究的系统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传递和交换小到可以忽略不计时,则可近似认为系统是孤立的。系统与环境的划分在热力学中十分重要,处理实际问题时,如能适当地选择系统,往往可使问题简化。

在热力学中,按照组分数和相数的不同,也可以把系统分为四类:

(1)单组分单相系统。只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内部不存在物理界面的系统,例如仅仅由氧气组成的系统。

(2)多组分单相系统。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内部不存在物理界面的系统,例如由空气组成的系统。

(3)单组分多相系统。只含有一种化学物质,内部存在物理界面的系统,例如由水蒸气和水组成的系统。

(4)多组分多相系统。含有多种化学物质,内部存在物理界面的系统,例如由空气和海水组成的系统。

在热力学中,按照所采用的物理模型的不同,还可以把系统分为两类:

(1)理想系统,包括理想气体、理想溶液、理想稀溶液等系统。

(2)非理想系统,包括非理想气体、非理想溶液、非理想稀溶液等系统。

2.性质与状态

在热力学中,常常用系统的宏观性质如系统中物质的量n、温度T、体积V、压力p等来描述系统的热力学状态(简称状态),这些宏观性质就称为系统的热力学状态函数(简称状态函数)。系统的状态是所有状态函数的综合表现,当系统的各种状态函数确定后,系统的状态也就被确定下来。反之,当系统的状态确定以后,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就被唯一地确定了。因此,系统的状态函数是系统状态的单值函数,根据状态函数的特点可将其分为两类:(1)广度性质状态函数。这类性质状态函数的数值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有关,例如质量、体积等。广度性质状态函数具有加和性,即整个系统的某一广度性质状态函数的数值等于系

统各部分这种性质状态函数的数值的总和。

(2)强度性质状态函数。这类性质状态函数的数值与系统所含物质的量无关,例如温度、压力等。强度性质状态函数不具有加和性,即整个系统的某一强度性质状态函数的数值不等于系统各部分这种性质状态函数的数值的总和。

广度性质状态函数除以物质的量之后就变成强度性质状态函数,例如体积V是广度性质状态函数,但摩尔体积Vm=V/n则是强度性质状态函数。

3.热力学平衡态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如果一个系统的所有状态函数都有确定值,并且不随时间变化,则称这个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简称平衡态)。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系统,应同时满足下列几个平衡:

(1)热平衡。如果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绝热壁存在,则达到平衡后,系统内部各部分温度相等,而且系统与环境的温度也相等。

(2)力平衡。如果系统内部以及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刚性壁存在,则达到平衡后,系统内部各部分压力相等,而且系统与环境的压力也相等。

(3)相平衡。如果系统内存在多个相,则达到平衡后,系统中各相的组成和数量均不随时间而改变。

(4)化学平衡。如果系统内存在多个组分,则达到平衡后,系统中各组分的组成和数量均不随时间而改变。

如果上述几个平衡不能同时满足,则称这个封闭系统处于非平衡态。

对于一个孤立系统来说,因为环境不会对系统产生影响,所以孤立系统达到平衡态的含义只包括系统内部的热平衡、力平衡、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而不考虑系统和环境之间的平衡。只有当系统达到平衡态时,系统的强度性质状态函数才有确定的数值和物理意义。例如对一个没有达到热平衡的系统,就不能定义系统的温度,对一个没有达到力平衡的系统,就不能定义系统的压力。此外,只有当系统处于平衡态时,系统的状态函数之间才存在函数关系,这种函数关系称为状态方程。例如只有当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它的压力、体积、温度和物质的量之间才存在函数关系

pV=nRT(1-1-1)

这种函数关系称为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这就是说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只能描述处于平衡态时的理想气体。由于在平衡态时系统的状态函数通过状态方程彼此相关,所以为了描述系统的平衡态,并不需要罗列出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而只需确定其中几个,再利用状态方程,便可以完全确定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了。也就是说,对于一个给定的系统,其状态函数中只有几个独立的。例如对于理想气体组成的单组分单相封闭系统来说,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物质的传递,所以当系统确定后,其物质的量n就确定了。当理想气体处于平衡态时,我们只需在p、V、T三个状态函数中任意指定其中两个的值,则第三个状态函数的值通过式(1-1-1)的状态方程就完全确定了。大量的事实证明:对于一个单组分单相封闭系统,如果系统处于平衡态,一般来说,只要确定两个可以独立变化的状态函数的值,则其他状态函数的值也就随之确定了。

4.过程与途径

系统的状态可以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变化称为过程。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可能是系统的全部状态函数都发生变化,也可能是一部分状态函数发生变化,另一部分状态函数保持不变。在热力学中常见的等温过程、等压过程、等容过程等,就属于某个状态函数保持不变的状态变化过程。系统状态发生变化时所经历的过程的总和则称为途径。从指定的始态变化

到指定的末态,可以采用不同的途径来完成。

例如,如图1-1-1,要使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100K、100kPa的始态变到400K、400kPa

的末态,可以先保持温度不变,经过等温过程使压力升高到400kPa,然后再保持压力不变,经过等压过程升温到400K;也可以先保持压力不变,经过等压过程升温到400K,然后再保持温度不变,经过等温过程使压力升高到400kPa。因此在指定的始态和末态之间,系统的变化可以通过上述两条不同的途径来完成,当然还存在其他的途径。但是无论通过哪条途径来完成由100K、100kPa的始态到400K、400kPa的末态的变化,状态函数p和T的变化量都是相同的,即Δp=300kPa和ΔT=300K。

上面的例子说明,系统的状态不变,状态函数也不变。系统的状态从指定的始态变化到指定的末态,无论经过什么样的途径,其状态函数的变化量必然相同。系统的状态函数变化的数值仅取决于系统所处的始态和末态,而与从始态到达末态的途径无关,这是状态函数最基本的特征。在这一点上,状态函数与力学中的势能函数完全相同,因此状态函数又称为广义势函数。根据这一特点,在计算系统状态函数的变化量时,可以不管实际变化途径是如何进行的,而在其始末态之间任意设计一个方便、简单的途径去计算,这是热力学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方法。

5.可逆过程

如前所述,我们把系统的状态变化称为过程。从指定的始态变化到指定的末态,系统要经历无穷多个状态,或者说按顺序排列的无穷多个状态就是一个过程。如果所经历的每个状态都是平衡态,我们就把这个过程称为可逆过程。如果在所经历的无穷多个状态中,只要有一个是非平衡态,我们就把这个过程称为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既要保证所经历的每个状态都是平衡态,同时又要不断变化,因此在系统整个变化过程中,任何两个相邻的状态i和i+1的强度性质状态函数只能相差一个无穷小量,即Ti+1=Ti±dT,pi+1=pi±dp。同时整个变化过程中,系统的强度性质状态函数与环境的强度性质状态函数之间也只能相差一个无穷小量,即T环=T系±dT,p环=p系±dp。由此可见,可逆过程进行的速度必然是无限慢,完成可逆过程的时间必然是无限长。反之,凡是以有限的速度进行的过程,或者凡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的另一种定义是:当系统经历一个由始态A变到末态B的过程,同时环境相应地从始态X变到了末态Y。如果能找出一个逆过程,使系统从末态B恢复到始态A,同时这个逆过程也使环境从末态Y恢复到始态X,则A到B过程就称为可逆过程。反之,如果用任何方法都不可能使系统和环境同时复原,则A到B过程就称为不可逆过程。这里要强调的是可逆过程要使环境复原,如果仅仅使系统复原,而不能使环境复原,即不能把A到B 过程在环境中留下的影响完全消除,则A到B过程就是不可逆过程。

可逆过程是一种理想的过程,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可逆过程,或者说在现实世界中实际发生的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可逆过程和孤立系统、理想气体等概念一样,是客观世界的一种极限模型,但在热力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和功

对于封闭系统来说,在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往往伴随着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能量传递和交换,这种传递和交换是以热和功的形式进行的。

1)热

在热力学中,热是系统和环境传递和交换能量的一种形式。热力学中用符号Q表示热,热的单位是焦耳(J),并规定系统从环境吸热为正(Q>0),系统向环境放热为负(Q<0)

(图1-2-1)。热的一般计算公式为式中,C称为热容,一般说来,热容是温度的函数,即C=f(T)。若热容与温度无关,则式(1-2-1)简化为系统和环境进行热传递和交换是和变化的途径紧密相关的。从指定的始态变化到指定的末态,只要变化的途径不同,热传递和交换的数值就可能不同,因此热称为途径函数。

2)功

在热力学中,功是系统与环境传递和交换能量的另一种形式。例如,系统体积改变时所做的体积功,系统的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运动时所做的电功,系统克服表面张力所做的表面功等。在热力学中,功的符号用W表示,功单位为焦耳(J),并规定系统对环境做功为负(W<0),环境对系统做功为正(W>0)(图1-2-2)。热力学中最常见的功是系统反抗外压而做的功,称为体积功,用符号We表示(在不引起混淆的情况下也常略去下标“e”)。除体积功之外的其他功称为非体积功,用符号W′表示。体积功的一般计算公式为式中,p 环为环境的压力。一般说来环境压力是一个变数,当环境压力恒定时,式(1-2-3)简化为系统和环境进行功传递和交换也是和变化的途径紧密相关的。从指定的热力学始态变化到指定的热力学末态,只要变化的途径不同,功交换的数值就可能不同,所以功也是途径函数。

2.热力学第一定律

19世纪以前,不少人企图制造一种不需要输入能量而可以不断对外做功的机器,这就是所谓的“第一类永动机”,但所有的努力都失败了。1840~1848年,焦耳(Joule)通过一系列的热功当量试验表明,要使系统由某一状态变到另一状态,只要过程的始末态相同,则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和交换的功和热的总和是相等的,而与经过怎样的过程无关。这说明存在一个仅由状态决定的物理量,即状态的单值函数,它的改变可以用功和热的总和来度量,焦耳把这个物理量称为系统的热力学能,用符号U表示。热力学能是一种广度性质的状态函数,其单位是焦耳(J)。

焦耳的热功当量试验导致了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发现,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述为:封闭系统由始态经过任意一个过程到达末态,则系统热力学能的改变等于在这个过程中系统与环境之间传递和交换的功和热的总和,即

ΔU=U2-U1=Q+W(1-2-5)

式(1-2-5)就是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在系统变化过程中热力学能的绝对值是无法确定的,但热力学能的改变量或增量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而热力学就是利用状态函数的增量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不知道热力学能的绝对值并不影响我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对于一定的始末态,ΔU的值是确定的,即热力学能的增量仅与始末态有关而与途径无关。但对于一定的始末态,如果途径不同,一般地说Q、W的值也会不同。设Q1、Q2及W1、W2分别代表始末态相同而途径不相同的两种过程的热和功,尽管Q1≠Q2,W1≠W2,但从式(1-2-5)可知

Q1+W1=Q2+W2

按照孤立系统的定义,孤立系统在变化过程中与环境之间没有能量的传递和交换,根据式(1-2-5),孤立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数学表达式为

ΔU=U2-U1=0(1-2-6)

这就是说在孤立系统中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不会使系统的热力学能发生改变。换言之,孤立系统的热力学能是一个常数。

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热现象的宏观过程中的具体表述形式。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不同的形式,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由一个系统传递

到另一个系统,但在转变和传递过程中必须能量守恒,即能量不能创生,也不会消灭,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各种形式的能量转变和传递时必须遵守的普遍法则,直到今天,不但没有发现任何违反这一定律的事实,相反大量新的事实越来越证明了这一定律的正确性,丰富了这一定律所概括的内容。

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科学界的公认之后,人们认识到要想制造出一种不需要输入能量而可以不断对外做功的永动机是不可能的。所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也可以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这称之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否定说法。

3.热力学能的数学性质

热力学能既然是状态函数,则决定热力学能的独立变数的数目与决定系统状态的独立变数的数目应相同。如前所述,对于一个单组分单相封闭系统来说,如果系统处于平衡态,只需指定两个独立变数就可以决定系统状态了。如果选择系统的温度T和体积V为两个独立变数,则热力学能可以表示为T和V的函数:

U=f(T,V)(1-2-7)

所以对于一个单组分单相封闭系统来说,热力学能是一个二元函数。对于系统的微小变化,有在数学上,dU是一个全微分。根据全微分的性质,二阶混合偏导数与求导次序无关即热力学能的二阶混合偏导数相等。

对于一个单组分单相封闭系统,在指定的始态A和指定的末态B之间,可以设计任意两条途径Ⅰ和Ⅱ,如图1-2-3所示。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实验》

编辑推荐

《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物理化学实验》既可作为普通高等工科院校化工、环境、高分子、应化、食品、生物等各专业的本科学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技术人员的研究参考资料。

目录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物理化学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第二节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

第三节物理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第四节实验误差分析

第五节实验数据的表达

第六节计算机处理实验数据及作图法

第二章基础实验

化学热力力学

实验一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二溶解热的测定

实验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

实验四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实验五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

实验六双液系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实验七二组分金属相图的绘制

实验八差热一热重分析

实验九气相色谱法测定无限稀溶液的活度系数

电化学

实验十离子迁移数的测定——希托夫法

实验十一电导测定及应用

实验十二原电池热力学

实验十三阳极极化曲线的测定

实验十四E—pH曲线的测定

实验十五氟离子选择电极的测试及应用

化学动力学

实验十六丙酮碘化反应的速率方程

实验十七旋光法测定蔗糖水解反应的速率系数

实验十八电导法测定乙酸乙酯皂化反应的动力学参数

实验十九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速率系数的测定

实验二十Bz化学振荡反应

界面和胶体化学

实验二十一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二十二液体黏度的测定

实验二十三乳状液的制备与性质

实验二十四液体在固体表面的接触角的测定

实验二十五溶胶的制备与性质

第三章提高型实验

综合性实验

实验二十六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柬浓度的测定

实验二十七溶液吸附法测定固体的比表面

实验二十八金属腐蚀行为的电化学研究

实验二十九洗手液的配制及性能测定

实验三十牛奶中酪蛋白和乳糖的分离与鉴定

实验三十一乙醇物理性能的测定

设计性实验

实验三十二固体碱催化剂催化合成生物柴油及其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三十三油品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三十四食品热值的测定

实验三十五电导法测定微溶盐的溶度积

实验三十六电池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实验三十七温度对碳酸钙的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影响

实验三十八水中钙离子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十九硫酸链霉素有效期的测定

实验四十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

实验四十一H+浓度对蔗糖水解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四十二蔗糖水解反应活化能的测定

研究性实验

实验四十三循环伏安法测定果蔬维生素C的电化学行为

实验四十四ABS塑料表面化学镀铜

实验四十五w—HMS催化剂的制备、结构表征及其应用

实验四十六燃油添加剂的助燃消烟作用与燃油尾气成分的测定

实验四十七掺铁TiO2的制备、结构表征和模拟染料废水的光催化降解实验四十八柑橘皮提取物在酸性介质中对钢铁缓蚀性能的研究

第四章实验技术

第一节热化学测量技术

一、温标

二、温度计

三、恒温槽

第二节真空及测压技术

一、压力单位

二、U形液柱压力计

三、气压计的使用与读数校正

四、电测压力计的原理

五、恒压控制

六、真空的获得与测量

第三节光学量的测量技术

一、折射率与阿贝(Abbe)折射仪

二、旋光度与旋光仪

三、光的吸收与分光光度计

第四节电化学的测量技术

一、屯导的测量及仪器

二、原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及仪器

三、其他配套仪器及设备

第五章仪器的使用

一、HR3000F氧弹量热计

二、FA2004电子天平

三、气体钢瓶

四、氧气减压阀

五、SWC—ⅡD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

六、SWC—LGB凝固点实验装置

七、饱和蒸气压减压装置

八、福廷式气压计

九、DP—AF精密数字(真空)压力计

十、SYP型玻璃恒温水浴

十一、SWQ—IA智能数字恒温控制器

十二、超级恒温槽

十三、2W阿贝折射仪

十四、SWKT数字控温仪

十五、KWL—08可控升降电炉

十六、ZRY—1P热分析仪

十七、DDS—1lA电导率仪

十八、DDS—11电导仪

十九、SDC—ⅡA型数字电位差综合测试仪二十、UJ—25型电位差计

二十一、HDV—7C晶体管恒电位仪

二十二、PHS—3C型精密酸度计

二十三、722型分光光度计

二十四、WZZ—2S数字式旋光仪

二十五、DP—Aw精密数字(微差压)压力计二十六、NDJ—8型旋转黏度计

二十七、WFZ—26A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二十八、CM—02型COD快速测定仪

附录

附录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sI)

附录2国际单位制中具有专门名称导出单位

附录3SI词头

附录4一些物理和化学的基本常数

附录5常用的单位换算

附录6不同温度下水的蒸气压

附录7不同温度下水的表面张力

附录8不同温度下水的密度

附录9不同温度下水的折射率、黏度和介电常数

附录10不同温度下水的蒸发焓

附录11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密度

附录12部分液体的蒸气压

附录1325℃下某些液体的折射率

附录14几种溶剂的凝固点降低系数

附录15金属混合物的熔点

附录16常压下共沸物的沸点和组成

附录1718—25℃下难溶化合物的溶度积

附录18无机化合物的标准溶解热

附录19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

附录2018℃下水溶液中阴离子的迁移数

附录21不同温度下HCl水溶液中阳离子的迁移数

附录22乙醇水溶液的混合体积与浓度的关系

附录23均相热反应的速率系数

附录2425℃下醋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度和离解常数

附录25KCl溶液的电导率

附录26不同浓度不同温度下KCl溶液的电导率

附录27无限稀释离子的摩尔电导率和温度系数

附录28几种胶体的f电势

附录2925℃下标准电极电势及温度系数

附录3025℃下标准电极电势及温度系数

附录3l25℃下:HCl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和电导率与浓度的关系附录3225℃不同质量摩尔浓度下一些强电解质的活度系数

附录33几种化合物的磁化率

附录34几种化合物的热力学函数

附录35某些固体的比热容

附录36一些常用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附录37高聚物一溶剂体系的关系式

参考文献

文摘

版权页:

插图:

2.醑蛋白的鉴定

酪蛋白的鉴定可通过蛋白质的颜色反应或电泳实验完成。

(1)蛋白质的颜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的某些基团与显色剂作用,可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①双缩脲反应。将尿素加热到180℃,则双缩脲两分子尿素缩合成一分子双缩脲

(NH2—CO—NH—CO—NH2),并放出一分子的氨。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能与硫酸铜产生紫红色络合物,此反应称双缩脲反应。在蛋白质分子中含有许多和双缩脲结构相似的肽键,因此,也能起双缩脲反应,形成紫红色络合物。

②蛋白质的黄色反应。这是含有芳香族氨基酸特别是酪氨酸和色氨酸的蛋白质所特有的呈色反应。蛋白质溶液遇浓硝酸后,先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白色沉淀变成黄色,再加碱呈橙色,

这是因为硝酸将蛋白质分子中的苯环硝化,产生了黄色硝基苯衍生物。例如皮肤、指甲和毛发等遇浓硝酸会变成黄色。

③蛋白质跟茚三酮反应。蛋白质和茚三酮共热,则产生紫色的还原茚三酮。此反应为一切氨基酸及a—氨基酸所共有,含有氨基的其他物质亦呈此反应,这种反应可鉴别蛋白质。(2)蛋白质的电泳实验

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是以醋酸纤维薄膜作为支持物的一种电泳方法。

将少量蛋白质溶液点在浸有巴比妥缓冲液的醋酸纤维薄膜上,薄膜两端通过滤纸与电泳槽中的缓冲液相连,将薄膜的点样一端放在负极,进行电泳。所用缓冲液pH=8.6,离子强度为0.06。电极液为巴比妥缓冲液,不同蛋白质由于带有的电荷数量及相对分子质量不同,电泳速率也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取消电场,电泳结束后,取出薄膜浸入考马斯亮蓝染色液(Coomassiea G—250),进行染色。随后将薄膜浸入漂洗液中进行漂洗,洗至背景无色为止。此时薄膜上有3条酪蛋白谱带,分别为a,p和K三种形态的酪蛋白。

3.乳糖的分离

牛奶中的糖主要是乳糖,乳糖是一种二糖,它是唯一由哺乳动物合成的糖,它是在乳腺中被合成的。乳糖是成长中的婴儿建立其发育中的脑干和神经组织所需的物质。乳糖也是不溶于乙醇的,所以当乙醇混入水溶液中时乳糖会结晶出来,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书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 项目名称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项目 1.2承办单位 贵州药业有限公司 1.3项目属性及产权属性 本项目为新建工程,包括种植基地建设和厂房建设工程。 本项目建设实行股份制,由项目发起人和资金注入方参股组成。 1.4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贵州省县,该地区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人力资源充足、交通运输便利,是企业投资理想之地。 贵州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建厂条件和区位优势。项目所在地区是劳动力输出基地,劳动力资源充足。1.5发展模式 项目采取“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进行运作,合作社由所在地所有农户组成,与农户签订产销承包合作协议,合作社负责提供种苗、技术、收购和前期基础条件建设,农户负责生产管理和采收,采收前的管理由合作社雇请当地农户来完成,技术合作社聘请技术人员在当地学校集中培训解决,农户只出力不出钱,不需承担任何风险就可获得稳定收入。 1.6编制依据

1.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联合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于参数》(第三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以及有关规定; 2.有关建筑、结构、排水、电气、通风、消防、环保、节能等设计规范; 3.有关技术经济文件、技术规范、经济参数等; 4.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 1.7建设条件 1、场地 我县属云贵高原向湘西丘陵和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的黔东低山丘陵区和黔东北中山峡谷之间,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位于其东部,形成东高西低,东南向北西倾斜地形地貌。 境内最高峰为梵净山的耸凸点,海拔2493.8m,西部与思南、德江交界处的龙门口为最低点,海拔377.7m,相对高差2116.1m,高低点直距46.12km。境内地形可分为中高山及中山、中低山、低山地形,地貌类型有溶蚀、侵蚀和河谷冲刷堆积地貌,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我县主要的地貌,分布范围广,除东南部的梵净山外,其余地区的大部分属于此类型。东部梵净山地区,平均海拔大于1600m,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度较陡,为中高山地形,以锓蚀地貌为主;中东部梵净山前缘地带海拔1000-1600m,坡度陡缓不等,为低中山地形,以岩溶地貌、河流冲刷堆积地貌和侵蚀地貌为主;中部、西南部、南部地带海拔

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招商推介书 项目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地址: 电子邮箱: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目录 1. 项目简介 (1) 2. 项目背景 (2) 2.1行业现状 (2) 2.2产业政策 (2) 2.3必要性和重要性 (4) 3. 项目优势 (5) 4. 市场前景 (7) 5. 建设内容 (8) 6. 财务分析 (9) 6.1 经济效益分析 (10) 6.2 财务评价 (12) 6.2.1 盈利能力评价 (12) 6.2.2 清偿能力评价 (13) 6.2.3 风险评价 (13) 7. 投资环境 (14) 7.1 区位 (14) 7.2 交通 (14) 7.3 气候 (14) 7.4 生产要素 (15) 7.5 息烽县概况 (15) 7.6 政务环境 (16) 8. 风险评估 (17) 9. 总论 (18) 10. 附表 (18)

息烽县中药材种植基地项目 1.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息烽县中草材种植基地项目 行业类别:新医药 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选址:息烽县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 项目占地:3万亩 投资总额:21603.83万元 合作方式:独资 息烽县生态环境好,森林覆盖率高,自然资源丰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之地。 本项目将依托息烽县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势,在石硐镇、永靖镇、鹿窝乡等地建设3万亩中草药基地,为息烽县医药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原材料资源。 拟对中草药行业种植企业及相关实力企业进行重点招商。

2. 项目背景 2.1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医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左右。“十二五”期间,医药行业年产值平均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平均增长15.5%,在所有行业中增长迅速。医药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 贵州依托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不断加大中药材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中药材种植面积及规模增长迅速。2014年,全省中药材种植和保护抚育面积达到458.84万亩,跃居全国第三位。产量和产值同步提升,产量达165.05万吨,实现产值161.67亿元。贵州中药材基地建设不仅实现了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而且也提升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水平。 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城市化、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从解决温饱问题逐渐转向生活质量的经营。绿色无公害药材这一概念,被越来越多的民众所重视,利用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的辨证思想已逐步被人们所接受,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因此,中医药产业将会成为未来最有潜力的发展趋势之一。 2.2产业政策 在促进贵州发展,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壮大特色产业、发展民族医药等方面,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出台了众多相关的支持政策。

汽车底盘维修教学大纲

《汽车底盘维修》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底盘各总成、零部件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熟悉其部件的拆装方法;掌握汽车底盘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诊断与排除方法;了解现代检测技术在汽车维修中的应用;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和主要总成的检验、修理、调试等过程。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熟悉汽车底盘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主要功能和相互连接关系。 2.掌握底盘各总成、零部件的拆装工艺、技术要求、调整方法。 3.掌握底盘检测技术基础知识,熟悉其主要的检测方法。 4.掌握底盘常见故障的现象、原因、判断及排除方法。 5.熟悉底盘主要零部件的修复方法和技术要求。 6.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安全文明生产习惯。 三、课时分配表

四、课程的要求与内容 第一单元汽车传动系 知识要求 1.掌握汽车传动系的作用及组成。 2.了解汽车传动系布置形式及表示方法。 3.掌握汽车传动系各总成的功用、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 4.掌握分动器的操纵原则。 5.熟悉自动变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6.掌握汽车传动系各总成的拆装顺序和方法。

7.掌握汽车传动系常见故障现象、原因、诊断及排除方法。 8.掌握汽车传动系的维护及各总成主要零件的检验与修理工艺。 9.掌握万向传动装置、变速器、主减速器和差速器的试验或磨合方法。技能要求 1.能够完成离合器摩擦片的检测。 2.能够完成变速器齿轮磨损的检测。 3.能够完成变速器的检测。 4.能够完成同步器的检测。 5.能够完成传动轴动平衡及外观检测。 6.能够完成半轴套筒的检测。 7.能够完成离合器的装配与调整。 8.能够完成手动变速器的分解、组装与调试。 9.能够完成主减速器、差速器的分解、组装与调整。 10.能诊断和排除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差速器的异响。 11.能对变速器、主减速器等总成进行竣工验收。 教学内容 课题一传动系概述 课题二离合器 一、离合器的构造 二、离合器的检修 三、离合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课题三普通变速器 一、普通变速器的构造 二、普通变速器的维修 三、普通变速器常见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课题四自动变速器 一、自动变速器的构造 二、自动变速器的维修 三、自动变速器故障诊断与排除 课题五万向传动装置

汽车底盘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学分: 学时: 170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以底盘结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有机融合了底盘工作原理的基本知识、底盘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底盘维修工艺规程的制定等内容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底盘装

配、维修、检验等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原理与装配、掌握底盘简单维护维修、各系统检验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结构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员,主要培养就业岗位为汽车维修工,其核心能力为各部件和总成的拆装、检测及维修,以及工量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实训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2)掌握底盘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3)掌握底盘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 (4)掌握底盘拆装、调试工艺知识; (5)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保养知识; (6)掌握底盘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案例分析、任务驱动教学,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 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处理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 题,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举一反三、正确灵活运用,培

最新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的分析检测对获取生命过程中的化学与生物信息、了解生物分子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述生命活动的机理以及对疾病的有效诊断与治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高效、快速、灵敏地检测这些生物分子,是当前生命科学领域中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发展各种新型的分析检测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出现为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工具,为生命科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方法 1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1.1 基本结构 通常情况下,生物传感器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即生物识别元件和信号转换器。生物识别元件是指具有分子识别能力,能与待测物质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生物活性物质,如酶、抗原、抗体、核酸、细胞、组织等。信号转换器主要功能是将生物识别作用转换为可以检测的信号,目前常用的有电化学、光学、热和质量分析几种方法[1]。其中,电化学方法就是一种最为理想的检测方法。 图1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基本结构 1.2 工作原理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采用固体电极作基础电极,将生物敏感分子固定在电极表面,然后通过生物分子间的特异性识别作用,生物敏感分子能选择性地识别目标分子并将目标分子捕获到电极表面,基础电极作为信号传导器将电极表面发生的识别反应信号导出,变成可以测量的电信号,从面实现对分析目标物进行定量或定性分析的目的。 2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由各种生物分子(抗体、DNA、酶、微生物或全细胞)与电化学转换器(电流型、电位型、电容型和电导型)组合可构成多种类型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根据固定在电极表面的生物敏感分子的不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可分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电化学酶传感器、电化学微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组织细胞传感器等。 2.1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将免疫技术与电化学检测相结合的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它是以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为基础,将抗原/抗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后的生物反应信号转换成可测量的电信号并通过基础电极将其导出。当采用电化学检测方法测量时,其信号大小与目标分析物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成线性关系,从而实现对目标检测物的分析测定。 根据抗原-抗体间的免疫反应的类型,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分为两种:竞争法和夹心法。竞争法的分析原理是基于标记抗原和非标记抗原共同竞争与抗体的反应[2]。而夹心法则是将捕获抗体、抗原和检测抗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捕获抗体/抗原/检测抗体的夹心式复合物,也称“三明治”式结合物[3]。 图2 竞争法 图3 夹心法 2.2 DNA生物传感器 DNA生物传感器主要检测的是核酸的杂交反应。电化学DNA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即将单链DNA(ssDNA)探针,固定在电极上,在适当的温度、pH、离子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研究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是由膜电极和电解液灌封而成的。气体浓度信号将电解液分解 成阴阳带电离子,通过电极将信号传出。它的优点是:反映速度快、准确(可用于ppm级),稳定性好、能够定量检测,但寿命较短(大于等于两年)。它主要适用于 毒性气体的检测,目前国际上绝大部分毒气检测采用该类型传感器。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分类 电化学气体相当一部分的可燃性的、有毒有害气体都有电化学活性,可以被电化学氧 化或者还原。利用这些反应,可以分辨气体成份、检测气体浓度。电化学分很多子类:(1)、原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也称:加伏尼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也有称燃料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也有称自发电池型气体传感器),他们的原理行同我们用的干电池,只是,电池的碳锰电极被气体电极替代了。以氧气传感器为例,氧在阴极被还原,电子通过电流 表流到阳极,在那里铅金属被氧化。电流的大小与氧气的浓度直接相关。这种传感器 可以有效地检测氧气、二氧化硫、氯气等。 (2)、恒定电位电解池型气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用于检测还原性气体非常有效,它的原理与原电池型传感器不一样,它的电化学反应是在电流强制下发生的,是一种真正 的库仑分析的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已经成功地用于:一氧化碳、硫化氢、氢气、氨气、肼、等气体的检测之中,是目前有毒有害的主流传感器。 (3)、浓差电池型气体传感器,具有电化学活性的气体在电化学电池的两侧,会自发形成浓差电动势,电动势的大小与气体的浓度有关,这种传感器的成功实例就是汽车用 氧气传感器、固体电解质型二氧化碳传感器。 (4)、极限电流型气体传感器,有一种测量氧气浓度的传感器利用电化池中的极限电流与载流子浓度相关的原理制备氧(气)浓度传感器,用于汽车的氧气检测,和钢水中氧 浓度检测。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是通过检测电流来检测气体的浓度,分为不需供电的电池式以 及需要供电的可控电位电解式。 基于电化学原理工作的传感器其最简单的一种型式就是两电极系统。其工作电极 和对电极由一薄层电解液隔开并经由一个很小的电阻联通外电路。当气体扩散进入传 感器后,在敏感电极表面进行氧化或还原反应,产生电流并通过外电路流经两个电极。该电流的大小比例于气体的浓度,可通过外电路的负荷电阻予以测量。 为了让反应能够发生,敏感电极的电位必须保持在一个特定的范围内。但气体的浓度 增加时,反应电流也增加,于是导致对电极电位改变(极化)。由于两电极是通过一 个简单的负荷电阻连接起来的,虽然敏感电极的电位也会随着对电极的电位一起变化。如果气体的浓度不断地升高,敏感电极的电位最终有可能移出其允许范围。至此传感 器将不成线性,因此两电极气体传感器检测的上限浓度受到一定限制。

中药材种植基地几大要点

品种选择 品种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中药材种植基地的效益和生存,因而基地栽培品种的选择至关重要。在选择过程中要首先考虑基地的各种环境条件,以种植基地为标准,选择品种类型。要将传统研究方法逐步向成分(组分)定量化、质量可控化,将后者作为选择优良品种的标准。遵循“有成分论而不唯成分论”的原则进行品种选育。并且将品种的选育与培育贯穿于基地建设的始终。 在种植基地建设中,要充分考虑经济效益。高的效益产出需要优良的中药材品种。基地建设要实行由科研基地到选育、培育基地到示范种植基地再到推广种植基地的逐步扩大种植的过程,并且将优良种植品种的选育贯穿于各种植过程之中。 中药材GAP种植基地的建设需要巨大的前期投资,盲目的推广种植由于所选品种不好就会造成巨大的资源、资金浪费,从而在降低效益的同时降低公司、科研单位的信誉,使中药材规模化生产和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失去良好的外部环境。药材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环境变化、种植加工过程中的机械作用、药材本身的生物学性状和遗传学特性等诸多原因会造成很多新的种下变异,这些变异长期得不到选择和筛选,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就会积累下来。这些新的变异往往使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积累或其有效成分含量发生变化。因此,在推广种植之前,必须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对所选药材品种或类型从药

材品质、产量、生长周期、储藏与加工成本、抗逆性等多方面综合考虑,结合基地环境条件,应用模糊聚类分析系统,对各种性状指标进行量化和聚类分析,选出品质好、产量高、生长周期短、储运及加工成本低、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或类型,进行选育、培育基地种植。一方面利用种子繁殖,通过对后代性状分离状况的统计来判断种子的纯合度,并经多次试验种植,选择优质纯种;另一方面,通过组织和细胞培养的方法,迅速对所选优质种苗进行工业化快繁增殖,进行示范基地的种植,以此缩短研发周期,迅速取得效益。综合考虑两种方法的种植成本,选用其中一种进行推广种植。种植方式和方法选择为了达到药材的质量控制要求,中药材的种植必须符合GAP的要求。首先,种植要符合标准操作规程(SOP),其次优良品种的选出及符合SOP操作规程的种植并不等于种植基地效益的最大产出。在种植基地的建设中,要引入现代混合农业、立体农业的理念。要根据药材的特点,开展野生培育、间作套种、引种栽培等栽培方法的研究,逐步打破传统的单一种植模式和观念,开辟新的栽培技术和方法研究,大力发展一地多栽、一地多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进行不同营养需求层位、优势互补的多种药材套种栽培,避免品种单一化引起的品系退化或药性丧失,使土地产出最大经济效益。同时,在多品种同地栽培时,充分融入中医药配伍理论研究,搞清植物间的相互作用及植物代谢对土壤微环境及微气候的影响,适时调整种植策略。在种植基地品种栽培过程中,要顾及重要理论中“整体观念”“辩证思想”理念和“阴阳互补”观点,从中医学的

汽车底盘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学分: 学时:170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与维修 开课学期:第二、三学期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的一门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必修课。该课程主要以底盘结构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有机融合了底盘工作原理的基本知识、底盘各系统的基本知识、底盘维修工艺规程的制定等内容而建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在底盘装配、维修、检验等工作岗位的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底盘各系统原理与装配、掌握底盘简单维护维修、各系统检验的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知识结构目标 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员,主要培养就业岗位为汽车维修工,其核心能力为各部件和总成的拆装、检测及维修,以及工量具、仪器、仪表的使用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首先掌握汽车发动

机结构的基本知识,然后通过实训学会灵活应用所学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为将来走上社会从事汽车维修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专业能力目标 (1)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 (2)掌握底盘部件的功用、构造、工作原理; (3)掌握底盘零部件的耗损形式、原因、检测与维修方法; (4)掌握底盘拆装、调试工艺知识; (5)掌握汽车底盘的维护保养知识; (6)掌握底盘简单故障的分析与排除方法。 3.素质目标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学生为主体,采用案例分析、任务 驱动教学,启发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思考、独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在观察、思维、推理与判断、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明显的提高,处理生产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利用所学基本理论知识与方法举一反三、正确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逐渐形成符合汽车维修行业职业岗位(群)所要求的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体现注重实际应用技能的培养目标。 (三)重难点 重点:1.离合器结构与原理 2.手动变速器结构与拆装 3.自动变速器结构与拆装

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

编号:_______________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住址 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充分发挥甲、乙双方各自优势,。经双方充分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部分甲乙双方合作关系: 1、甲乙双方合作的基础: 1.1 甲方寻求建立稳定的中药材种植供应源; 1.2 乙方希望在中药材行情变动较大的市场情况下,能建立较为稳定的价格及销售渠道; 2、甲乙双方合作方式: 2.1 乙方将拥有土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以土地使用权证或承包经营合同为 准),种植甲方所需的中药材; 2.2 甲方同意以不低于保护价的价格收购乙方种植的中药材; 3 、甲方对乙方种植中药材有优先购买权,除下列情况外,乙方不得将种植的中药材擅自卖给其他单位/个人; 3.4.1 甲方购买价明显低于市场价的; 3.4.2 甲方拖欠乙方货款的; 3.4.3 甲方拒绝收购乙方种植的的中药材的: 第二部分合作相关内容的确定 4、甲乙双方合作期限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5、乙方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为:乙方所在地的现有品种。 6、甲方收购乙方种植中药材的最低保护价为。 6.1该保护价为甲方收购乙方种植中药材的最低收购价。

6.2甲乙双方同意,当中药材市场价格高于约定保护价时,甲方以市场价格收购乙方种 植的中药材; 6.3最低保护价按上年度该中药材最低市场价确定,也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7、甲方不得拒绝收购乙方种植的中药材,但有下列情况之一除外: 7.1 乙方在销售中药材中参杂、使假的; 7.2乙方销售的中药材存在霉烂、变质或其他不符合人体食用标准的情况的: 7.3 乙方不适当的使用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质,造成中药材残留物超标的: 7.4 乙方违反采摘/收获期要求,提前或推后采摘/收获,造成中药材药性不达标的; 7.5乙方未按中药材加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药材成品不合格的: 7.6乙方销售的中药材不符合〈〈药典要求》的: 8、对上述不合格中药材不予收购的: 8.1属7.4及7.5条所列的情况的,应由甲方在收购中药材后3日内出具相关检验证书, 乙方对检验证书不服的,有权要求到有检验资质的机构申请重新检验;如重新检验后认定为中药材合格,检验费用由甲方承担,反之由乙方承担。 8.2属7.4及7.5所列情况之外的,甲方应在收购/验收现场当场指出中药材不合格并 说明拒绝收购的理由,乙方对甲方理由不服的,有权向采购部申请重新认定或由甲方检验机构检验,也可申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检验费用按8.1条款处理。 第三部分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9、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9.1 甲方的权利 9.1.1 甲方对乙方种植的中药材有优先购买权; 9.1.2 甲方对乙方种植中药材有种植品种建议权、种植过程监督权、农药/化肥使 用监督权、采摘/收获时间的建议权、加工方式的建议权等。 9.2 甲方的义务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苏州大学研究生考试答卷封面 考试科目:仪器分析考试得分:________________院别:材料与化学化工学部专业:分析化学 学生姓名:饶海英学号:20114209033 授课教师: 考试日期:2012 年 1 月10 日

电化学传感器的应用研究 摘要:随着电分析技术的发展,电化学传感技术越来越成为生命科学、临床诊断和药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电化学DNA传感器、电化学氧传感器、纳米材料电化学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原理,以及这些传感器在各领域的应用。 关键词:电化学传感器免疫传感器传感器 电化学传感技术的核心是传感器。传感器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传感器通常由直接响应于被测量的敏感元件和产生可用信号输出的转换元件以及相应的电子线路所组成,是将一种信息能转换成可测量信号(一般指电学信号)的器件。传感器可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和生物传感器三大类。本文以化学传感器尤其是电化学传感器进行研究。 电致化学发光(Electrogenerated chemiluminescence),也称电化学发光(Electrochemiluminescence),简称ECL,是通过电极对含有化学发光物质的体系施加一定的电压或通过一定的电流,电极氧化还原产物之间或电极氧化还原产物与体系其它共存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某种不稳定的中间态物质,该物质分解而产生的化学发光现象。电致化学发光技术是电化学与化学发光相结合的检测技术,该技术既集成了发光与电化学分析技术的优点,又具有二者结合产生的可控性、选择性、重现性好、灵敏度高、检测限低及动力学响应范围宽等新优势[ 1~3 ]。 电化学传感器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①吸附型:通过吸附方式将修饰物质结合在电极表面得到的修饰电极为吸附型化学修饰电极。可以制备单分子层和多分

中药材种植基地

宁洱县中药材种植基地 打造精品扶贫推进裕和村示范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宁洱县宁洱镇裕和村中药材天麻种植基地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灿烂瑰宝,几千年来为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发挥了重大作用,近年来大量临床实践数据证明,具有丰富科学内涵和神奇功效的天然药品,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宁洱县是普洱市中药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云药的道地产区和主产区之一,中药材产业是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特色生物产业。大力发展宁洱县人工种植中药材天麻产业,对于充分开发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资源,培植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中药材种植公司,2013年7月开始策划实施,经过两年的研究及实践掌握了在宁洱县,培育天麻种苗及立体种植新方法,根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在宁洱县宁洱镇裕和村以整村推进典型示范村建设为突破口,整合力量、强化措施、扩大投入、扎实推进,联片提升,打造成综合精品示范村,发展家庭个私经济,为家庭小创业项目,创业示范社区用小项目做大文章,培育遍地开花的草根经济,带动周边失业人员实现就业。现就我公司近年来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领域所做创业示范社区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宁洱县中药材种植基地基本情况介绍 宁洱中药材种植基地为2013年和广东引进技术合作开发,由云南依方圣宝有限公司引入纯乌天麻原母钟,在宁洱进行实验种植,经过大量的实验及摸索研究,终于成功实施了自行育种及室内(露天)箱式多层立体种植。为了方便推广该新型种植方法,带动广大农户致富,为发展家庭个私经济方面,创业示范社区用小项目做大文章,培育遍地开花的草根经济,带动周边2000多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公司为中药材种植、收购、销售为一体的民营股份制企业。公司现有技术人员9人,其中有专业技术职务3人,企业核心管理层5人。外聘产学研技术专家1人。两年来在宁洱镇裕和村袁叭社建成了天麻种苗及立体种植基地,为示范带动裕和村天麻种植产业发展积极推进之中。 目前的天麻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天麻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更有很多投资的中药材种植户转向种植天麻。也使得天麻的市场越来

(完整版)汽车底盘的检修课程标准

《汽车底盘检修》 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汽车底盘检修 制定人:李晟 参与人:李军 制定时间:2016年3月 江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目录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二、课程目标 三、教学活动项目设计 四、学习任务设计 五、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汽车底盘维修》是汽车机电维修的核心课程。 《汽车底盘维修》的学生经过《发动机机械系统检测与维修》课程、《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课程、《汽车电气检测与维修》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必修的一门课程,其主要是培养学生能够检测与排除现代汽车底盘各大系统一些常见故障的能力。培养学生能独立操作仪器、仪表检测、分析故障点并排除故障的能力。培养学生能自主学习,通过查阅技术资料而完成底盘各大系统出现综合形故障的分析排查能力。培养学生成为一个高技能、高素质的合格的优秀员工。 二、课程目标 通过《汽车底盘维修》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独立检测、维修汽油电控发动机各控制系统常见故障的专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分析沟通能力。 (一)专业能力 1,具备与客户沟通能力,能祥尽咨询故障车况,查阅故障车技术资料,并能初评车辆技术状态和故障查找方案。 2,能迅速制定检测维修方案,并能正确选择工具、检测设备与仪器对故障车底盘各大系统进行检测与维修。 3,能对汽车底盘维修各系统结构有个全面的了解,能认知底盘各系统中的零部件。并能识读它们。 4,能正确选用工具、设备与仪器对底盘运作发生故障检测与维修,并对其系统各零部件的技术要求、质量变化、参数要求进行查看分析故障。6,能正确选用工具、设备与仪器对离合器打滑的故障检测与维修,并对离合器打滑进行拆检。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新技术、试剂与设备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及其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进展* 贾立永1,郑 磊1,王 前1,干 宁2,Wen Wang3 (1.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广州510515;2.宁波大学宁波市新型功能材料及其制备科学 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浙江315211;3.Queen M ary University of London,E14NS,U nited Kingdom) !关键词? 电化学; 免疫测定; 生物传感技术;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DO I:10.3969/j.issn.1673 4130.2010.11.064 中图分类号:R446.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 4130(2010)11 1329 02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将传感技术的高灵敏度和免疫反应的特异性结合起来,把抗原 抗体特异性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信号通过换能器转变成电信号,从而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量检测。与传统的检测技术相比较,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价格低廉等优势,且易于实现自动化操作,已经在临床诊断、医疗保健、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传感器领域的研究热点。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主要是由接受器(r eceptor)、换能器(t ransducer)和电子线路(electro nic contr ol circuit)三部分组成。固定在固相载体上的抗原或抗体构成传感器的敏感膜,即接受器。当样品中含有待测物时,待测物与接受器结合,产生化学量,由换能器将其转化成与分析物浓度有关的电信号,通过电子系统进行处理和显示。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分类 根据检测信号可分为电位型、电导型、电容型、电流型。其中电流型免疫传感器最为成熟,应用最广泛。 1.电位型 电位型免疫传感器是基于离子选择电极、气敏选择电极原理发展起来的。它是测量电位变化来进行免疫分析的生物传感器,反应过程中的电位变化值与待测物浓度的对数成正比,可直接或间接检测各种抗原、抗体,具有可实时监测、响应时间较快等特点。但是该类型免疫传感器由于不能很好的解决非特异性吸附和背景干扰等问题,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实际应用有限。 L iang等[1]的研究表明三维立体疏松多孔壳聚糖的应用使电极具有高体表面积、良好的结构稳定性和亲水性,能够为电极表面固定蛋白提供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环境,有效解决了电位型免疫传感器灵敏度低、线性范围窄等缺点。 2.电导型 电导测量法可大量用于化学系统中,因为许多化学反应都产生或消耗离子体,使溶液的导电能力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溶液的总导电率。通常是将一种酶固定在某种贵重金属电极上(如金、银、铜、镍、铬),在电场作用下测量待测物溶液中导电率的变化。Rezaei等[2]制备的人生长激素(hG H)传感器由于灵敏度高(检测限为0.64pg/mL)、线性动态范围宽(3~100pg/mL),可取代对人体有害的放射免疫测定法。 电导法易受待测样品的离子强度与缓冲液电容影响,加之溶液的电阻是由全部离子移动决定的,而且难以克服非特异性吸附问题,因此电导型免疫传感器发展比较缓慢。 3.电容型 电容型免疫传感器是一种建立在双电层理论上的高灵敏度的免疫传感技术。用类似于电容器的物理方程来描述:C=A 0 /de。其中C为界面电容, 0为真空介电常数, 为电极/溶液界面物质介电常数,A是电极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是界面层厚度。电极/溶液的界面电容能灵敏反应界面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该类型传感器就是基于将抗体固定在电极表面,当抗原抗体在电极表面结合时,界面电容相应地降低,据此进行定量检测。 制作电容型免疫传感器的关键是在金属电极或者半导体上形成电绝缘层。随着L B膜、自组装膜等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3],能够实现在分子水平上的定向组装,形成高度致密有序的单分子或多分子层,为制备高灵敏的电容型免疫传感器提供了很好的途径。Y ang等[4]首次报道了自组装金纳米单分子层检测沙门氏菌的电容型免疫传感器。 4.电流型 电流型电化学传感器制作简单,敏感度高,价格低廉,已经有商品化的产品。主要原理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在传感器上产生的电流与电极表面的的待测物浓度呈正比,通过测量恒定电压下通过电化学室的电流来对待测物进行定量检测。电流型传感器既可以检测酶标二抗对底物的氧化还原产生的直接电子传递,也可以利用抗原抗体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对电子在电极表面的转移的阻滞,测定峰电流改变值来定量检测待测物。 W ang等[5]将F e3O4磁性纳米微粒、壳聚糖、酪氨酸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滴在玻碳电极表面,利用纳米生物复合膜提供大量固定酶的微环境,可防止酶的泄露,制备了用于酚类物质检测的高灵敏免疫传感器。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 检测疾病特异性#诊断蛋白?(DP,即抗原/抗体)含量和种类对疾病诊断、病情分析、治疗方案制定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而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一种简便快速检测DP的方法。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在临床诊断方面广泛应用于肿瘤标志物、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诊断。 1.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应用于肿瘤标志物检测 肿瘤标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08A050200006);广东省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0A0303000006)。 通讯作者,E mail:nflab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5562115.html,。

电化学气体传感器的优缺点

不同电化学气体传感器中所包含的不同成份决定了它可与相应的毒气发生反应;测量头可测量反应所产生的电流并将其转换成气体浓度值(ppm或ppb)。催化传感器在涂有催化剂的小球上“无焰燃烧”可燃性气体;测量头可测量电阻的变化并通过a/d 转换,显示变化相应的读数。一般以爆炸下限作为满量程。 由于电化学型和催化燃烧型测量头相对较低的成本,它们通常被用于“源点”(即泄漏有可能发生的地方)处的测量。因而对泄漏的反应迅速并可连续探测。另外,由于没有可移动部件,所以不会造成机械故障。 但是,这两种类型的传感器也有缺点:一些气体传感器不但对与之相应的气体(即它们按照设计应该反应的气体)反应,而且对其他气体(干扰气体)也发生反应,因此有必要注意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避免将这些传感器用在有可能有干扰气体存在的地方。传感器需要定期标定,通常为三个月一次(视不同品牌,工作环境,工作状态等因素的影响);传感器在使用1到3年后通常需要更换(视不同品牌,工作环境,工作状态等因素的影响)。另外,有些品牌的传感器使用的是电解溶液,这就需要定期填充电解液。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传感器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https://www.wendangku.net/doc/4c5562115.html,。

中药材种植基地合作协议

中药材种植收购协议 甲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身份证号 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充分发挥甲、乙双方各自优势,。经双方充分协商自愿达成如下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部分甲乙双方合作关系: 1甲乙双方合作的基础: 1.1 甲方寻求建立稳定的中药材种植供应源; 1.2 乙方希望在中药材行情变动较大的市场情况下,能建立较为稳定的价格及销售渠道; 2、甲乙双方合作方式: 2.1 乙方将拥有土地使用权/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土地(以土地使用权证或承包经营合同为准),种植 甲方所需的中药材; 2.2 甲方同意以不低于保护价的价格收购乙方种植的中药材; 3 、甲方对乙方种植中药材有优先购买权,除下列情况外,乙方不得将种植的中药材擅自卖给 其他单位/个人; 341 甲方购买价明显低于市场价的; 3.4.2 甲方拖欠乙方货款的; 3.4.3 甲方拒绝收购乙方种植的的中药材的: 第二部分合作相关内容的确定 4、甲乙双方合作期限为___________ 年______ 月 ______ 日至 __________ 年______ 月—日 5、乙方种植的中药材品种为:乙方所在地的现有品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甲方收购乙方种植中药材的最低保护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1该保护价为甲方收购乙方种植中药材的最低收购价。 6.2甲乙双方同意,当中药材市场价格高于约定保护价时,甲方以市场价格收购乙方种 植的中药材; 6.3最低保护价按上年度该中药材最低市场价确定,也可由甲乙双方协商确定; 7、甲方不得拒绝收购乙方种植的中药材,但有下列情况之一除外: 7.1 乙方在销售中药材中参杂、使假的; 7.2乙方销售的中药材存在霉烂、变质或其他不符合人体食用标准的情况的: 7.3 乙方不适当的使用农药/化肥或其他化学物质,造成中药材残留物超标的: 7.4 乙方违反采摘/收获期要求,提前或推后采摘/收获,造成中药材药性不达标的; 7.5乙方未按中药材加工工艺要求进行操作,造成药材成品不合格的: 7.6乙方销售的中药材不符合《药典要求》的: 8、对上述不合格中药材不予收购的: 8.1属7.4及7.5条所列的情况的,应由甲方在收购中药材后3日内出具相关检验证书, 乙方对检验证书不服的,有权要求到有检验资质的机构申请重新检验;如重新检验后认定为中药材合格,检验费用由甲方承担,反之由乙方承担。 8.2属7.4及7.5所列情况之外的,甲方应在收购/验收现场当场指出中药材不合格并 说明拒绝收购的理由,乙方对甲方理由不服的,有权向采购部申请重新认定或由甲方检验机构检验,也可申请有检验资质的机构进行检验,检验费用按8.1条款处理。 第三部分甲乙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9、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9.1 甲方的权利 9.1.1 甲方对乙方种植的中药材有优先购买权; 9.1.2 甲方对乙方种植中药材有种植品种建议权、种植过程监督权、农药/化肥使

2018年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试卷(B)及参考答案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试卷(B)及参考答案2017 - 2018学年第二学期XXX 班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试卷B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汽车底盘由、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等四大系统组成,其功用为接受发动机 的动力,使汽车运动并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的操纵而正常行驶。 2、普通汽车传动系主要由离合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和半轴等组成。 3、手动变速器操作机构中三大锁止装置是指、互锁装置和倒档锁装置。 4、同步器的功用是使接合套与待接合套与待接合的齿轮二者之间迅速达到同步,并阻止二者在同步前进入啮合,从而可消除冲击。 5、普通齿轮变速器是利用不同齿数的齿轮啮合传动来实现转矩

和的改变。 6、电控自动变速器是通过各种传感器,将发动机的转速、节气门开度、车速、发动机水温、自动变速器液压油温等参数信号输入。 7、根据车桥的作用,车桥可分为转向桥、、转向驱动桥和支持桥。8、转向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前轮外倾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 9、离合器在接合状态下,压紧弹簧将、从动盘和压盘三者压紧在一起,发动机的转矩经过飞轮及压盘通过从动盘两摩擦面的摩擦作用传给从动盘,在由从动轴输入变速器。 10、上海桑塔纳轿车离合器中的膜片弹簧,即起压紧弹簧的作用,又起到的作用。 11、根据力源的不同,汽车转向系可分为机械式转向系和两大类。 12、转向系的功用是保证汽车能够按照驾驶员选 定 的方向行驶。主要由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组成。 13、为了提高汽车通过坏路面的能力,可采用差速器。 14、驱动桥壳既是传动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的组成部分。 15、电子控制悬架系统主要有主动悬架和两种。16、独立悬

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_王广凤

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檵殝 殝 殝 殝 评述与进展 DOI :10.3724/SP.J.1096.2013.20611 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 王广凤 朱艳红 陈玲 王伦 * (安徽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芜湖241000) 摘 要新型功能性纳米材料以其诸多优良性质在构建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备受关注,为电化学免疫传感 器的开发和研究开辟了一片广阔天地。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将纳米材料作为传感器界面的修饰材料、生物分子的固载基质以及信号标记物等。本文就常见的功能性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关键词 功能性纳米材料;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综述 2012-06-14收稿;2012-11-04接受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20901003, 21073001,21005001)资助*E-mail :wanglun@mail.ahnu.edu.cn 1 引言 纳米技术是一门在1 100nm 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某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特性的崭新高技术学科,它的发展开辟了 人类认识世界的新层次[1] 。纳米材料是指三维空间尺寸至少有一维处于纳米级(通常为1 100nm )的材料。纳米材料具有表面效应、小尺寸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表现出一系列独特的力学、电学、光学、磁学以及催化性能,拥有“21世纪最有前途的材料”的美誉 [2,3] 。纳米技术的兴起为生物电分析化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而生物传感器也成为纳米材料最有前途的应用领域之一[4] 。新型功 能性纳米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结构层次、较强的吸附能力、良好的定向性能、生物相容性以及结构相容性(酶、抗原、抗体以及生物分子受体具有和纳米材料相似的尺寸约2 20nm ),从而可以提高生物分子(如酶、DNA 等)的固载量、标记生物分子、催化反应、加快电子传递及增大电流信号,为生物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途径。 目前,比较成熟的生物电化学传感器技术有:酶传感器、免疫传感器、 DNA 传感器等。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是将免疫技术与电化学传感相结合的一种免疫传感器,它既具有电化学传感器的高灵敏度和简 便经济等特点,又具有免疫分析的高选择性、强专一性和低检出限等优点[5]。近年来,电化学免疫传感 器已成为电分析化学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前沿和热门, 在临床检测、环境检测、食品分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6,7] 。 为了研制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低成本和长寿命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免疫生物敏感膜界面的构建 一直是免疫传感器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方面的应用主要是将纳米材料作为传感器界面的修饰材料、生物分子的固载基质以及信号标记物等。纳米材料作为基底固载生物分子可以增大固载量、提高反应活性;同时,纳米材料标记的抗体(抗原),可保留其生物活性和对应的组分作用,并根据这些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检测确定分析物的浓度,使用纳米材料的放大标记物可以大大增加信号,制备超灵敏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本文主要介绍几种常见的纳米材料如碳材料、金银纳米以及半导体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第41卷2013年4月 分析化学(FENXI HUAXUE )评述与进展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4期608 615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