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色彩。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他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

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间色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绿、紫既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复色由一种间色和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复色的配合如下:

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红紫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所得得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如同彩虹的接续,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纯度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阐述方便,我们先弄懂有关名词的概念和图列演示。

色立体色立体是借助与三维空间的透视理论,立体的表现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一种色彩坐标体系。这种坐标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你学会从平面的角度分析理解色彩在空间的延续。

色相色相是色彩最明显的特征,是指色彩的相貌而言,一般用色相环来表示。通常的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100色。

明度明度示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一般用明度轴来表示。

纯度纯度示指色彩的纯净的程度,可以用纯度阶段表现。

有了识别这三中色彩的能力,你就初步掌握了色彩变化的规律,无形中开阔了自己的色域。使你认识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走上科学的识别色彩、理解色彩的专业化道路。色彩原理-色相对比

因色相的差别色彩对比关系被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色彩对比关系,视觉效果鲜明,亮丽.一般来讲色相对比可借色相环做辅助说明,根据色相环排列的顺序我们把相对比归纳成六个方面,说明它的对比规律和视觉效果.

1、同一色相对比

所谓同一色相,是指两个颜色在色环上位置十分相近,大约大5摄氏度左右.在对比关系上也就是一个色与相邻的另一个色的对比,因为两者相距非常近,故色中的同种因素多,产生的对比效果就弱,在色彩学中被称为同一色相对比,从视觉的角度讲也可以称为弱对比。

2、类似色对比

类似色相的概念是指两个颜色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大约在45度左右,距离较近,两色之间色差不大。就对比而言,它们的对比关系被称为类似色对比,从视觉的角度讲属于中弱对比。比较同一色相对比,它显得统一中有变化,变化中不失和谐。

3、对比色对比

对比色相的两色在色相环上相距较远,两色之间的共同因素相对减少,在色环上的距离大约在100度左右,两色对比被称为对比色对比,它们的视觉效果鲜亮、强烈,也被称为中强对比。

4、互补色相对比

互补色相对比是指两色的位置在色相环直径的两端,是色距最远的两个色,这两色相距180度,那么它们的对比关系则是最强烈、最富刺激性的,在色彩学中被称为互补色相对比,就视觉来讲则是强对比。

5、全色相环色相对比

全色相环上12色或6色的对比,称为全色相环色相对比,但由于色相很多,容易产生杂乱、不安定及难以形成统一效果的缺点,因此在组织色彩时一定要注意色块大小面积的处理和色调的选择。

6、全色相秩序对比

这种对比手法主要是指色相的推移,可在色相环上取全色相的1/3、2/3或全色相进行秩序推移,这种方法构成的画面使色彩有光感,显得绚丽夺目。

熟练掌握色相对比的方法会为每个初学色彩者今后运用纯色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能使你从中感悟、体验到色相之间的无穷变化和强烈的表现力。

因色彩明度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关系被称为明度对比。

色彩明度关系有着两个方面的含义:

1、色彩自身的明暗关系(不加黑、白色)

2、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产生的明暗关系。

我们这里讲的明度对比,是根据第二种含义而言,也就是将色彩混入黑、白色后所产生的明暗现象如何进行组合、搭配使之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

色彩明度的差别一般以色立体明度推移为基础,常用的是以孟塞尔色立体为例进行分析。

孟塞尔色立体的明度轴步度均匀地由白-黑为11个色阶组成。0-10两端为黑和白,1-9为不同明度的灰。明度轴由下至上表明了明度变化是逐渐有规律地形成的。

为了讲解的明确、易懂,我们也可以暗明度轴所示数字的顺序把明度关系分为三个层次:

a 0-3,为低明度(黑至深灰)

b 4-6,为中明度(中灰)

c 7-10,为高明度(浅灰至白)

明确了明度的三个层次后,我们将要谈谈明度的对比关系。

明度的对比关系也可以归为三个类别:

a 强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黑白反差大,视觉效果刺激。

b 中对比

对比关系适中,视觉效果平和。

c 弱对比

这种对比关系明暗反差小,视觉效果模糊。

色彩原理-色彩调和的原理

色彩调和是从音乐理论中引进的概念,是指各种色彩的配合取得和谐的意思。

色彩的调和有两层含义:一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形态,一般认为“好看的配色”,即能使人产生愉快、舒适感的配色是调和的。二是色彩调和是配色美的一种手段。色彩的调和是就色彩的对比而言的,没有对比也就无所谓调和,两者既互相排斥又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不过色彩的对比是绝对的,因为两种以上的色彩在构成中,总会在色相、纯度、明度、面积等方面或多或少地有所差别,这种差别必然会导致不同程度的对比。过分对比的配色需要加强共性来进行调和;过分暧昧的配色需要加强对比来进行协调。从美学意义上讲,色彩的调和可以说是各种色彩的配合在统一与变化中表现出来的和谐。

色彩调和的原理:

1、互补色平衡论

从色彩视觉生理角度上讲,互补色的配合是调和的。因为人在视觉某一色时,总是欲求与此相对应的补色来取得生理的补充平衡。伊顿说:“眼睛对任何一种特定的色彩同时要求他的相对补色,如果这种补色还没有出现,那么眼睛会自动将它产生出来。正是靠这个事实的力量,色彩和谐的基本原则中包含了互补色的规律。”孟塞尔色彩调和论也是以部色理论为依据的,他认为若把构成画面的各种颜色全部混合(或放在回旋转盘上混合),如果产生第五级明度的灰色,那么,色彩配合是调和的。

2、自然色彩秩序论

由于人生活在自然中,来自自然色调的配合和连续性,成为人视觉色彩的习惯和审美经验。自然界景物的明暗、光影、强弱、冷暖、灰艳、色相登色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都有一定的自然秩序即自然的规律。例如,光线照射在一个物体上,必然会产生高光、明部、明暗交界、暗不、反光、投影。物体的明暗和色彩变化是有秩序的、有节奏的、非常协调的,人们都会不知不觉地用自然界的色彩秩序去评判色彩艺术的优劣,因此,色彩的调和要求各种色彩必须建立一定秩序。色立体的色相系列、明度系列、纯度系列是按照一定秩序排列制作的,因此,在色立体中,任何直线的、圆的、椭圆的、螺旋形的......凡是有秩序的方向,所选择的配色都是调和的。

3、配色明快论

在视觉上,即不过分刺激,又不过分暧昧的配色才是调和的。配色的调和取决于是否明快。一般来讲,过分刺激或过分暧昧的配色都会使人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变化与统一是配色的基本法则。变化里面求统一,统一里面求变化,各种色彩相辅相成才能取得配色美。

4、面积比例论

歌德认为原色和间色的和谐面积比是,

黄:橙:红:紫:蓝:绿=3:4:6:9:8:6

孟塞尔认为:构成画面的各种色彩相混合,只有产生中性灰时才能取得色彩和谐。色彩和谐与面积比同时与纯度有关,因为红(R5/10)与青绿(BG5/5)同等的面积在回旋转盘上旋转混合并不会得到明度为5的灰。显然是因为红的纯度高,而绿的纯度低之故。他认为只有把红色纯度降低或红的面积减为青绿的一半,才能取得和谐。

总之,配色中较强的色要适当缩小面积,较弱的色要适当扩大面积,这是色彩面积均衡的一般法则。当然,色彩的面积均衡的取得是一种色彩静态美的方法,如果在一幅色彩构图中使用了与调和比例不同的配色,有意识地让一种色彩占支配地位,那么将取得各种富有感染力的配色效果。

5、审美心理共鸣论

能引起观者审美心理共鸣的配色是调和的。由于各个民族以至每个人的心理特点(如性别、年龄等)、心理变化(如欢乐、喜悦、悲哀等)和生存的社会条件(如文化、科学、艺术、教育、政治经济等)、自然环境的不同,表现在气质、性格、爱好、兴趣以及风俗习惯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在色彩方面各有偏爱。各个时代、各个地区、各个时期,人们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理想也是不一样的。不同的色彩配合能形成富丽华贵、热烈兴奋、欢乐喜悦、文静典雅、含蓄沉静、朴素大方等不同的情调。当配色反映的情趣与人的思想情绪发生共鸣时,也就是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的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人们将不由自主地感受到色彩的和谐与愉悦,并强烈地产生色彩装饰的动机和占有欲。因此,进行色彩设计必须研究和熟悉不同消费对象的色彩喜好心理,分别情况,区别对待,做到有的放矢。

6、合目的论

合目的性的配色是调和的。配色必须考虑到用途(实用性)和目的(目的性)。例如:用于仪表、交通信号、路标的色彩要求醒目突出,对比强烈的异色相配是适用的。用于工作场所的色彩一般应选用柔和明亮的配色,要避免使用过分刺激、容易导致视觉疲劳降低工作效率的对比强烈的配色。建筑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商业设计、工作设计等,由于使用功能的区别,都对配色有特定的要求。

色彩原理-色彩美与审美主体

色彩美与审美主体有关,色彩本身无所谓美,只是美的客观条件,只有当色彩美的条件与人联系起来之后才产生色彩美的反映。因此,色彩成为美的对象取决于人对色彩的感受和作出的评价。有人爱红,有人爱绿,有人爱浓艳,有人爱清淡;同一色彩或一组色彩,有人觉得美,有人认为它并不美;甚至同一个人也会有时觉得它美,有时又不认为它美。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认为,“美晋皆在其心”,色彩美不美由“人心”决定。对色彩美的感受因人而异,因情而变。各个时代、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由于政治、经济、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地理环境的不同,对色彩的审美要求、审美思想不尽相同;不同的人,由于性别、年龄、文化修养以及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对色彩也各有偏好;即使是同一个人,由于遭遇、心境而产生情绪变化,对色彩的感受和审美心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所以,只有当色彩所反映的情趣与人们所向往的精神生活产生联想,并与人们的审美情绪发生共鸣的时候,也就是说只有当色彩配合的形式结构与人们的审美心理形式结构相对应时,人们才会感受到色彩美的愉悦。

由于色彩审美主体的复杂性和多边性,因此,我们在讨论色彩的美感和表现力时,既要研究各种色彩由生活联想而产生的一般的普遍意义,同时又要注意到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不同的观念有着不同的审美标准,对色彩的内涵与表现力也有不同的理解和注释,色彩美必然具有时代的特征和个性表现的一面。

色彩原理-色彩的魅力

色彩是形象设计领域中的一大重点。色彩包括三原色、间色和补色。色相、明度和纯度是色彩的三大要素,它们深浅明暗、大小块面的搭配变化演绎出缤纷时尚。

色彩的搭配具有极强的目的性,是一个非常具体的、创造性的审美过程。黑、白、灰最能体现优雅、理性、高贵、神秘类型的气质,将此三色艺术化搭配,简单中蕴藏着无穷变化,更具意想不到的惊人效果。常用的多色相配色以少量色种为基础,按“大统一协调、小对比”的规则配色。以相同或相近色相加、以明度和纯度的变化体现区别的弱对比配色系列,具有统一协调、柔和素雅的效果,但缺少动感,易显得单调平淡。中对比配色系列和强对比色系列的共同点是具有不同程度的鲜明醒目、兴奋热烈的视觉效果,但也不易统一协调,容易引起视觉疲劳。色彩高明度格调的作品会形成优雅明亮的氛围,具轻松温和明快的效果;中明度格调的作品中,中明度、高纯度的配色饱满有力,中明度、中纯度的配色则显得含蓄庄重;低明度格调的作品具有沉静庄重、严肃忧郁、文弱内向等效果。色彩纯度越高,颜色越鲜艳

华丽,效果越活跃热烈;纯度越低,色彩越灰暗迷朦,效果越朴素沉静,甚至有软弱内向的感觉。

一般而言,高明度和纯度的色彩体现暖、轻、动、近、大、兴奋、华丽等情感效应;反之,则体现出冷、重、静、远、小、沉静、质朴等情感效应。在形象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色彩的情感效应来调节改善视觉效果和展现人物个性;利用膨胀收缩、远近大小等错觉来调整体型、脸型的轮廊以掩饰人物形象的缺陷,突出其优美之处。

色彩原理-色彩温度

色彩温度相差3摄氏度

我们常说,蓝色带来凉爽感觉,而红色等带来温馨浪漫感觉。有业内人士表示,当置身于不同色彩的环境时,如看到红色或看到蓝色时,感觉的温度会有3摄氏度的差别。

了解不同色彩所产生的不同的心理效果,对于我们根据季节不同做不同的布置会有很好的帮助。

例如:室内布置中包含很多颜色,用一种单纯色彩可能使室内空间看起来更大一些;占很大面积的墙壁或窗帘,采用大块图案会使屋内看起来更狭窄——

这些颜色布置的小秘诀,可以让我们在布置居室时更得心应手。以下是一些基本颜色对人产生的心理效果,您在布置居室时可参考使用。

红色:红色属于热情而又精力旺盛的人。但红色使用过多,会感觉疲劳。

粉红色:使皮肤看起来更舒服、更美丽。但使用太多或使用不当的话,会给人轻浮的感觉。

黄色:这种颜色可以在人心情不好时,让人燃起希望与勇气。因为它是膨胀色,所以在大面积使用时,宜使用比较柔和的中间色。

绿色:可以使心情和身体两方面感觉平和,是使人放松下来的颜色。绿色用于大面积时要尽量选择明亮的色调。

蓝色:可以使人心情平静,是最适合用来作睡房的颜色。

茶色: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泥土、木头等,给人以安心感觉。如果家中大量使用木质家具时,搭配的地板选用深茶色等较深色泽为好。

白色:没有压迫感的白色,用于墙壁或天花板令人感觉宽敞。但是如果连地板也用白色的话,会使人情绪不稳定,不禁想要逃避。

黑色、灰色:配一点自然材质或明亮的色调,黑、灰色将发挥厚重暗色的魅力,是很有特色的布置

美术教学设计三原色与三间色

《三原色、三间色与复色》的教学设计 科目:美术 课题:三原色、三间色与复色 教学年级:七年级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橙、绿、紫;六复色: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2、能力目标:运用色彩的基本知识,展开想象的翅膀,设计出漂亮的图案。 3、情感目标:感受春天是缤纷、蓬勃的季节。 教学重点: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色彩的基本知识的运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准备:课件、颜料(红、黄、蓝)、白色纸、调色盘、一次性杯子、毛笔。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 看到可爱的同学们,我便想到了一句谚语:“一年之计在于春”,是啊,同学们就是祖国的春天,同学们就是祖国的希望,个个都充满蓬勃生机。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春景图:[播放幻灯片] 同学们边欣赏边想想,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色彩?

谁来说说你看到的色彩有哪些? 提示:红色、绿色、橙色、蓝色、黄色、紫色、粉色……等等。 是啊,春天色彩缤纷,鲜艳美丽,那同学们再来看看自己的衣着以及学习用品,又可看到哪些色彩呢? 提示:白色、蓝色、红色、粉色、紫色、绿色、黄色……等等。 由此可见,画画离不开色彩,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色彩,今天,我们来学习基本的色彩知识———《三原色、三间色与复色》。(二)、学习新课 1、认识三原色: 什么叫原色,颜料的三原色包括那些呢?请同学们打开美术课本第11页,将一一为我们揭晓。看完后同学们可把自己的意见和同桌讨论讨论。 通过自学和讨论,同学们知道什么叫原色了吗?谁来说说?[播放幻灯片] 提示:原色是指自身不能被别的色彩混合成的三种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哪些?[播放幻灯片] 提示:红、黄、蓝。 2、认识三间色: 若是我们把三原色两两相混合,将会变成什么新的色呢?同学们拿出备好的颜料、水杯、调色盘、毛笔等用具,实际操作一下,看看会有什么新的发现。 (学生实际操作之后)现在请同学来说说操作的结果。[播放幻

第一课 原色和间色教学设计

第一课原色和间色教学设计 Teaching design of primary and intermediate colors

第一课原色和间色教学设计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美术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以物质材料为媒介,塑造可观的静止的,占据一定平面或立体空间的艺术形象的艺术。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同时也是一种生产形态。本教案根据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艺术审美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第一课原色和间色 教学目标: 1、应到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体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课前准备: 学生: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 老师:颜料,水,水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1、了解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什么是色相。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2、认识原色和间色。 带领学生认识这些颜色,让学生在自己的周围找到这些颜色。生活中的色彩很多孩子们一定对某些色彩鲜艳的事物印象深刻,让他们说一说,谈谈自己的感受,再找一找,哪些是自己认识的颜色,哪些又是自己不认识的颜色。 3、调配原色和间色。 A)老师在前面做个小实验:几个水杯里分别倒上调好的原色,然后把原色两两配在一起,这样就得到三间色,在调配的过程中,分量不一样,调出的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不同的色相。 B)用颜料调配原色和间色。先示范给学生看,再指导学生

小学美术《调配复色》教案

小学美术《调配复色》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复色的概念,掌握调配复色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学会运用复色调配的方法创作一幅作品,体会复色的丰富变化,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探索中,提升色彩感知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复色的概念。

难点:掌握运用复色创作作品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设置“我是小小实验家”的游戏:教师准备三个透明玻璃杯,分别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液体,两两混合,邀请学生观察变化,在学生发现玻璃杯中液体颜色变为橙、绿、紫后,教师进行总结:由三原色调配出的颜色,我们叫做间色,亦称“第二次色”。并追问:那同学们是否知道间色之间互相调配又有着怎样神奇的变化呢?从而引出课题《调配复色》。 活动二:描述分析

1.复色的概念及调配方法 ①教师展示调色板,将间色之间进行调配,调配出复色,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调配复色么? 教师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为一组,尝试调配后共同总结:调配复色的方法有:间色与间色混合、三原色之间不等量混合。 ②根据以上调色实验的结果,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复色?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复色的概念:复色是间色与间色或三原色不等量相混而成的颜色。 2.如何调配出明快的复色 ①出示色相环和色卡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哪些是三原色,哪些是间色,哪些是复色?他们

的色彩效果有什么区别?(原色和间色的色调更加鲜艳明亮、复色更加丰富、色调沉稳) ②组织学生拿起手中的画笔尝试调色,将调好的复色展示在黑板上,师生共同分类,同时指出学生常见的问题:调色时,易出现一些脏暗的颜色。并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调出丰富而明快的复色?”学生交流回答,教师总结:调色不可反复多次,色彩种类不宜过多。 3.复色在作品中的运用 教师展示穆特的《四季》,引导学生观赏并分析“看到这幅作品大家有何感受?复色在画面中有着怎样的作用呢?”组织学生前后四人一组交流讨论。

第1课《原色和间色》教学设计1

课题:原色和间色 课时:2课时 课型:绘画 年级:三年级第一学期 教材:书画版美术教材三年级第一学期 --------------------------------------------------------------------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是学生对色彩知识学习的起步,从认识三原色、三间色以及运用三原色作画都是第一次。本课要让学生知道,原色是无法通过调和获得的,而两种原色调和可以获得间色。在调色练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原色调和间色的色相变化规律,从而认识间色并从中熟悉水粉画工具材料。在跟画学习中逐步掌握水粉画的作画步骤与方法,感受用原色与间色作画色彩鲜明、强烈的效果。 学情分析: 我校是杨浦区一所窗口学校,虽然正规学习水粉画的学生不多,但学生曾在二年级“尝试水粉色”单元接触过水粉色,并在吹色、染色等色彩游戏中对色彩的调和变化有所了解。大部分学生已经知道什么是三原色,少数学生能知道三原色可调配出的三间色。针对以上特点,本课第一课时以实践为主,感受调配三原色的乐趣,并从在纸上涂抹过程中感知水粉画的用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能用三原色调出间色,认识间色的色相及变化规律。能用水粉色描绘作品。 过程与方法:尝试调色活动,在观察两种原色调和色彩变化中来认识间色。在调色学习中掌握水粉画的作画步骤,对比欣赏了解原色的配色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明亮的画面效果,感知原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辨识原色和间色。 教学难点:在调配间色中了解色相变化的过程。

教学设计思路:孩子们都知道三原色,虽然教材上说红、黄、蓝可以调配出三间色,但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并不是所有的红、黄、蓝色能调配出理想中纯正的三间色。因此,这三种原色到底是哪三色要给孩子正确的定义。虽然品红在水粉颜料中不常见,但我们可用玫瑰红替代,而蓝则选用湖蓝、黄色选用柠檬黄。当这三种颜色调配在一起,我们能看到美丽的绿色和亮丽的紫色。所以,导入时就可以开门见山把这三种颜色告知学生。 调配颜色是个愉快的过程,孩子很不喜欢在此过程中被打扰,所以建议老师先通过一些活动,如调色游戏或观看视频的方法,初步了解调色方法与规律。由于学生初学水粉画,教师的正确演示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教学生如何使用水粉笔调色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工具的习惯,以免课后桌面、纸面乱七八糟。第一课时主要是在调色的过程中感受色彩丰富的变化,所以鼓励学生大胆调色,并在纸上大胆涂抹,以增加其对色彩的浓厚兴趣。纸不宜过大,一般为半张铅画纸。学生完成之后也不用丢弃,而可以用来剪图案等。 教学评价让学生加强交流,互相借鉴调色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三原色的特性,学习用三原色调配间色。 一、导入 1.教师播放课件,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 提问:大家看看,谁能准确地说出这三种颜色的名称吗? 2.学生交流 3.学习小结:生活中,会看到无数的颜色。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么多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变化出来的。因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无法调配 而成的,所以,人们把它们叫作三原色。(ppt3) (二)揭示课题 1.明确学习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原色和间色。 2.板书课题:原色和间色 二、新授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构成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原色原色是指不能用其他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他的色彩。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他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 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间色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绿、紫既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复色由一种间色和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复色的配合如下: 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红紫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所得得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如同彩虹的接续,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纯度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阐述方便,我们先弄懂有关名词的概念和图列演示。 色立体色立体是借助和三维空间的透视理论,立体的表现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的一种色彩坐标体系。这种坐标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你学会从平面的角度分析理解色彩在空间的延续。 色相色相是色彩最明显的特征,是指色彩的相貌而言,一般用色相环来表示。通常的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100色。 明度明度示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一般用明度轴来表示。 纯度纯度示指色彩的纯净的程度,可以用纯度阶段表现。 有了识别这三中色彩的能力,你就初步掌握了色彩变化的规律,无形中开阔了自己的色域。使你认识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层,而是走上科学的识别色彩、理解色彩的专业化道路。色彩原理-色相对比 因色相的差别色彩对比关系被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色彩对比关系,视觉效果鲜明,亮丽.一般来讲色相对比可借色相环做辅助说明,根据色相环排列的顺序我们把相对比归纳成六个方面,说明它的对比规律和视觉效果. 1、同一色相对比

《原色和间色》教案

《原色和间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寻找自然界和生活里的三原色和三间色,让学生逐步了解自然界的光影变化。学习三原色和三间色的有关知识。 2、学习掌握简单的水彩画的表现技巧。 3、培养学生心爱自然美的情感,激发表现自然美的欲望。 教学重点: 认识三原色、三间色的色彩特性及其色彩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方法。 教学准备: 师:各种有关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图片、水彩颜料、毛笔、水杯等。 生:水彩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交流 师:大自然里有许多美丽的色彩,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边欣赏边思考:这些图片所反映的景色主要色彩是什么? 教师多媒体展示一些带有原色、间色的图片,学生欣赏感受自然界中的色彩美。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颜色?你最喜欢哪一种颜色? 欣赏名家是如何运用色彩画出美丽的画的,感受色彩的搭配的魅力。 二、游戏与感受

游戏:找一找,水彩颜料盒里哪些颜色最璀璨? 这些最璀璨的颜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原色与间色。 三、认识与探究 1、认识三原色 到底什么叫三原色呢?出示原色的定义:色彩中最基本、最原始的三种颜色是红、黄、蓝,任何其他颜色,都调不出这三种颜色。 2、认识三间色 下面老师要给你们变个小魔术,教师演示:把黄色水与蓝色水倒在一个杯子里,摇一摇,看,变成了什么颜色—绿色。 图片展示:黄+蓝=绿。 其实同学们也能变出这样的魔术,学生进行调配。 图片展示:红+黄=橙蓝+红=紫。 得出三间色的定义:原色中任意两种色彩调和产生的颜色称为间色。 3、教师多媒体展示色环及用原色、间色绘制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欣赏:三原色与三间色具有什么样的色彩效果?带给你怎样的色彩感受? 四、尝试与练习 作业:学生尝试用三原色和三间色进行填色练习。 作业要求:水份适中有序涂里不涂到外。 五、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原色(红、黄、蓝)和三间色(橙、绿、紫),我们的生活是一个色彩斑斓的多彩世界,我们要多关注生活,把学到的色彩知识通过画笔描绘优美的人生!

《原色和间色》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美术《原色和间色》学情分析 左各庄镇东新中心校马瑞 三年级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过渡,学生要接受知识的变化,要接思维方式的变化,学习方法的变化。是小学阶段比较重要的阶段。本年级同学们已经基本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于表现出自己的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上课气氛活跃,但是学生贪玩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少认真、严谨、踏实、不怕困难的精神。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 造型表现:低年级阶段,一般意义上美术学科分类界限非常模糊,造型活动均是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强调体验和游戏性丰富学生的感受。 低段年级的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各种媒材、工具的特性,运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尝试简单的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活动的乐趣。 在低年级中能从对事物的形和色有一定的了解,从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中的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简短的话语表现自己的感受。综合探索的内容是以美术学科内部的综合,通过过造型游戏进行无主题或有主题的想像、创作、表演和展示。 小学三四年级在造型方面较低年级有一定的发展,随着知识的增

长和认识能力的发展,他们在绘画方面有了初步的写实倾向,也称之为“萌芽写实阶段”。 三四年级的学生的造型游戏的活动范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也增加了包含构成意识的造型游戏。 学生开始引入一些知识系统的学习,如果“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稀”等组合原理,并进行一些简单的创意和设计,旨在感受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活动的区别。3-4年级的学生,应逐步要求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从对形色的认识,扩大到质感的认识,表达自己的感受。应该多进行造型游戏活动,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并提出自己的自己创作意图。 但是统观我校,优生不明显,后进生却一大片。班级之间,学生之间对美术课的兴趣,对美术知识的掌握理解差距较大。部分学生想想狭窄,缺乏表现力。而且部分学生对上美术课没有激情。经过了解和分析,我觉得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1.我校的绝大多数家庭都没有具备给孩子创设艺术氛围的条件,家长对美术也不重视,也没有给孩子购买相应书籍引导孩子们如何在美术上更拓展。另外,如今的大环境都在重视语数、英语、科学的成绩,我们学校也不例外,学校本身美术氛围也不浓厚。 2.知识素养。由于之前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的引导,加上小学课本要求渗透的美术理论知识本来就单薄,再加上孩子的遗忘,这样就所剩无几了。像什么是三原色、如何调出三间色、构图知识、如何表现一个有情节的画面,这些学生基本不了解。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原色和间色冀美版

冀教版小学美术 三年级下册《原色与间色》 教学目的: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认识三原色与三间色,掌握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关系,欣赏大自然色彩缤纷的自然现象。 教学重点: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关系,并利用这一关系进行绘画创作活动。 教学难点:多种间色的形成原理。 教具:挂图、盛三原色及空杯四个、电话教学软件、水盆及大号水水彩笔一支。 学具:油画棒一盒、白作业纸一张、透明水彩及吸管、双面胶等。教学过程: 一、认识三原色、三间色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1、认识三原色、三间色。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上一节色彩知识课。请同学们打开美术教材第一课,欣赏4-7页。我们学习《三原色与三间色》(板书)(学生预习1分钟)。 师: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 生:红黄蓝是三原色。绿紫橙是三间色。(板书:红黄蓝、绿、紫橙。分别对应三原色与三间色) 2、提出问题,引出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关系。 (问题一)师:老师前几天到森林公园去写生,到了公园以后发

现绿色没有带来,请你想一想,怎样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黄色加蓝色就可以得到绿色! 师:能行吗?大家试一试!(指导学生在画有大树的图形上用黄加蓝配出绿色,教师板书:黄+蓝=绿,并用这三种色彩的色相卡与文字相对于,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找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大树,说出是哪两种原色调出的。 (问题二)师:老师有一次在教室画水果写生,可是画橙子的颜色没有了。请你想一想,怎样帮助老师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黄色加红色就可以得到橙色! 师:能行吗?大家试一试!(指导学生在画有橙子的图形上用黄加红配出橙色,教师板书:黄+红=橙,并用这三种色彩的色相卡与文字相对于,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找一名学生展示自己涂的橙子,说出是哪两种原色调出的。 (问题三)师:小明同学在美术课上画蔬菜,要画紫色的茄子,可是发现紫色没有了,请你想一想,怎样帮助小明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红色加蓝色就可以得到紫色! 师:能行吗?大家试一试!(指导学生在画有茄子的图形上用红色加蓝配出紫色,教师板书:红+蓝=紫,并用这三种色彩的色相卡与文字相对于,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找一名学生展示自己的茄子,说出是哪两种原色调出的。 结论一:(屏幕投影)三原色可以调出三间色。 二、多种不同间色的形成原理。

《原色和间色》教材分析

小学三年级美术《原色和间色》教材分析 左各庄镇东新中心校马瑞 本册教材是学生对色彩知识学习的起步,从认识三原色、三间色以及运用三原色作画都是第一次。本课要让学生知道,原色是无法通过调和获得的,而两种原色调和可以获得间色。在调色练习中引导学生观察两种原色调和间色的色相变化规律,从而认识间色并从中熟悉水粉画工具材料。在跟画学习中逐步掌握水粉画的作画步骤与方法,感受用原色与间色作画色彩鲜明、强烈的效果。《原色与间色》选自冀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中的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原色与间色及其关系,学习美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色彩知识。它既是学生今后能否独立画好色彩画的一个重要方面,又能影响学生对调色绘画的兴趣。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在之前的绘画中使用的都是配置好的彩色画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知识自己调配颜色来进行绘画。 小学美术教学,不但是培养学生掌握美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更应该是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向学生渗透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品德情操教育:培养学生的美术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想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美术教师要想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对课堂教学的结构予以合理地组织与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各教学环节的作用,把握

住每一个教学环节,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利用其操作练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本课在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的同时,使学生掌握运用原色调配间色的技能。首先,必须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能力,辨别能力;其次,在掌握色彩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形成调色的技能。最后,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围绕这一主体框架,展开了本科教学的基本思路:感受色彩——认识色彩——运用色彩的基本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运用何种教学手段是解决此类看似乏味课题的关键。大胆地把简单的问题先“复杂化”,通过不断地反复感知,使学生真正理解掌握三原色和三间色之间的关系。 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是解决乏味问题的的办法之一。本节课在落实教学目的第一点中的认识三原色——红、黄、蓝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如:在认识怎样的颜色称为原色?哪几种颜色是原色时?教师在出示定义:“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合成的颜色叫做原色”。哪几种颜色颜色不能由其他颜色调和成呢?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可以由红红、黄黄、蓝蓝三个穿着特色衣服的小成员出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加深了学生对三原色的印象。而且三个小成员都说出自己是不能由别的颜色调合成的,是色彩王国的重要成员。把这一概念性强,不易理解的问题通过直观的感受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在教学认识三间色——橙、绿、紫时,教师可以通过观看幻灯片、演示色水实验等多种教

色彩原理——原色间色复色

色彩构成就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循序渐进,才能逐步深入步入色彩的殿堂。 原色原色就是指不能用其她色混合而成的颜色。而原色则可以混合出许许多多其她的色彩。在依顿色相环中红、黄、蓝为三原色,她把这三种原色的标准定为: 红:不带蓝也不带黄味的红色。 黄: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黄色。 蓝:不带绿也不带红味的蓝色。 间色由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后的色被称为间色。那么,三原色就可以调出三个间色来。它们的配合如下: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以上原色色像混合所得的橙、绿、紫既就是我们所说的间色。 复色由一种间色与另一种原色混合而成的色,被称为复色。复色的配合如下: 黄+橙=黄橙 红+橙=红橙 红+紫=红紫 蓝+紫=蓝紫 蓝+绿=蓝绿 所得得六种复色为:黄橙、红橙、红紫、蓝紫、蓝绿、黄绿。 这样由原色、间色、复色组成了一个有规律的12种色相的色相环,如同彩虹的接续,在这个色相环中,每一种色相都有它自己相应确定的位置。 色彩原理-色相、明度、纯度 在我们生活的周围,一般人往往只停留在对色彩的表层认识,也就就是对红、黄、蓝、绿(色相部分)等较纯颜色的分辨。如果碰到淡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浅”字,重一点的色就加一个“深”字,而一旦遇到中间调的色就称之为“旧”了。这种对色彩简单地认识,对要进入美术专业学习的人来讲就是远远不够的。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就是对色彩原理不够理解所致。如何走进神秘,丰富的色彩世界,掌握色彩的基本原理,我们不妨借用色立体的结构原理,来说明构成色彩理论的三大基本要素: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与以之三者之间的关系。 为阐述方便,我们先弄懂有关名词的概念与图列演示。 色立体色立体就是借助与三维空间的透视理论,立体的表现色彩的色相,明度与纯度的一种色彩坐标体系。这种坐标的构成方式,可以帮助您学会从平面的角度分析理解色彩在空间的延续。 色相色相就是色彩最明显的特征,就是指色彩的相貌而言,一般用色相环来表示。通常的色相环有12色,20色,24色,100色。 明度明度示指色彩的明亮程度,一般用明度轴来表示。 纯度纯度示指色彩的纯净的程度,可以用纯度阶段表现。 有了识别这三中色彩的能力,您就初步掌握了色彩变化的规律,无形中开阔了自己的色域。使您认识色的能力不只停留在表层,而就是走上科学的识别色彩、理解色彩的专业化道路。 色彩原理-色相对比 因色相的差别色彩对比关系被称为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就是一种相对单纯的色彩对比关系,视觉效果鲜明,亮丽、一般来讲色相对比可借色相环做辅助说明,根据色相环排列的顺序我们把相对比归纳成六个方面,说明它的对比规律与视觉效果、

美术教案-第一课 原色和间色

美术教案-第一课原色和间色 本文为word格式,方便下载后编辑,模块丰富,可灵活组合

美术教案-第一课原色和间色 第一课 原色和间色 教学目标 : 、应到学生寻找色彩,认识色彩,表现色彩原色和间色。体验色彩所表达的不同感觉。 2、学习色彩的知识,认识什么是原色,什么是间色。原色和间色了解色彩在生活中的作用,大胆运用喜爱的色彩,培养运用色彩的能力。原色和间色 3、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 教学重点: 学会色彩的调配,能用原色调配间色。原色和间色 课前准备: 学生:颜料,水,毛笔,调色盘等原色和间色 老师:颜料,水,水杯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 大自然是美妙的。五彩缤纷的花草树木,世界是彩色的,

有千变万化的色彩。(出示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学生观察生活和大自然中的色彩。) 观察过自然中的色彩,观察学生的衣服、学习用品之后,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说说自己了解的色彩。思考一下,生活中的色彩有哪些,有多少种? 二、新课。 、了解什么是三原色,什么是三间色,什么是色相。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色彩中的“老祖宗”,有称三原色。三原色两两相配,产生三间色。所有的颜色都有自己的相貌,这叫色相。 2、认识原色和间色。 带领学生认识这些颜色,让学生在自己的周围找到这些颜色。生活中的色彩很多孩子们一定对某些色彩鲜艳的事物印象深刻,让他们说一说,谈谈自己的感受,再找一找,哪些是自己认识的颜色,哪些又是自己不认识的颜色。 3、调配原色和间色。 A)老师在前面做个小实验:几个水杯里分别倒上调好的原色,然后把原色两两配在一起,这样就得到三间色,在调配的过程中,分量不一样,调出的色彩也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不同的色相。 B)用颜料调配原色和间色。先示范给学生看,再指导学生自己来调配原色和间色。

三年级美术原色和间色

《原色和间色》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基本概念。 2、进行用三原色调配的三间色的练习。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情感。 教学活动 【导入】活动导入 ⑴以变魔术的方式引三原色 今天我要带大家遨游在色彩的海洋里,你准备好了吗? 说到颜色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今天我邀请了三位色彩小朋友来和我们一同上课,你们想见到他们吗? 我来找一位同学念咒语让它出现——“叮当法术变变变”摇动其中的一个瓶子,这时色彩出现了,哦原来他是小红啊!你现在能找到其他的小朋友了吗? 请同学们上台来找出其他的色彩。同时喊:“叮当法术变变变!” 师:同学们真棒!这三种颜色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角了,让我们一起走进色彩的世界吧~(揭示课题——原色和间色) 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中的这么多颜色都是由这三种颜色变化出来的,而这三种颜色却不能被其他颜色调配出来,他们被称为三原色。 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好朋友,他们发生了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看看(放视频引入下一环节) 【讲授】视频新授评论 1、刚才这三个小伙伴相遇后发生了什么事情? 将其中的两种混合,就可以得出另外三种颜色了。 红+黄=橙 黄+蓝=绿 蓝+红=紫 原来这些颜色就藏在我们的身边,这就需要大家仔细的观察和发现呢!

刚刚我们讲了三原色和三间色,现在从你的彩笔里把这六种颜色找出来吧~除了这几个颜色,还剩下的那些是怎么来的谁知道? 2、即:两个原色相遇会变成间色,但是因为颜色比例的不同,间色就会有差异,这样就形成了色彩丰富的间色。 3、下面老师准备了一些艺术家们的作品,让我们一起感受色彩带给我们的魅力。 马蒂斯《红色的房子》野兽派的代表人物,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追求装饰和形式感,是马蒂斯艺术的本质。 梵高《向日葵》仅由绚丽的黄色色系组合,展现了画家内心似乎永远沸腾者的内心与活力。 马奈《威尼斯大运河》无论是取材水景,还是在色彩上,都可以认为是最地道的印象派风格,画中充满阳光的景物,给人只是一种水都的感觉和印象。 【作业】 用颜色对色块涂色:先用三原色涂不相交处,如是相交的两个泡泡,这们的颜色要有区别;再在相交处涂上相应的三间色。色彩要“均匀、鲜艳”活动。 4、作业评讲:对学生的作业博览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我们的世界美不美?红的花,绿的叶,蓝天,白云,紫的霞……这就需要用美的眼光去发现周围的美好。除了三原色和三间色外,还有许多色彩的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让我带上美的眼睛,美好的心情,继续前行吧!

原色和间色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

. 小学年级美术《原色和间色》教学设计三马瑞左各庄镇东新中心校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理解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间色的原理。(二)过程与方法:能够调出预想的颜色,并完成一幅画作。让学生在大胆创作中体验色彩的乐趣,激(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他们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探索的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及其色彩特性。教学难点:掌握原色与间色的色彩关系,学会用原色调合间色的调色本领 三、教学准备 师:图画纸、水彩颜色、调色盒、笔、水碗。 生:水粉画工具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在这节课开始之前,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颜色,那你们能观察一下周围同学的衣服、学习用品或者美丽的大自然,告诉老师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吗? 生:回答,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 师:看来我们同学都善于观察生活中的色彩,这么漂亮的颜色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我们刚刚过去的秋天里,有红红的枫叶,金黄的银杏叶,大树的颜色可以如此斑斓,鲜花的色彩让人喜欢,金灿灿的麦田一样讨人喜欢,连墙壁也有属于它自己的色彩,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色彩啊!那今天就跟老师一起走进色彩王国。进入我们今天的主题——原色与间色。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认识三原色 师:老师今天请来了色彩王国的三个重要成员,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 生:学生回答 师:有请三位成员,大家仔细观察一下这三位同学有什么不一样?大家掌声欢迎! 红红、黄黄、蓝蓝三位同学入场。 生:回答出衣服的材质和颜色不一样。 三位成员分别进行自我介绍。在自我介绍过程中由蓝蓝说出原色的特点:红黄蓝三种颜色是其他任何颜色都不能调配出来的。 师:总结三位成员的话,我们把最先入住色彩王国的三个成员,任何颜色都调不出来的这三种颜色,叫做三原色。引出三原色的定义。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原色和间色冀美版

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美术 原色和间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认识三原色,能用三原色调出间色,认识间色的色相及变化规律。能用水粉色描绘作品。 过程与方法:尝试调色活动,在观察两种原色调和色彩变化中来认识间色。在调色学习中掌握水粉画的作画步骤,对比欣赏了解原色的配色方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明亮的画面效果,感知原色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辨识原色和间色。 教学难点:在调配间色中了解色相变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三原色的特性,学习用三原色调配间色。 一、导入 策略说明: 通过观赏与交流,引导学生认识三原色,知道三原色是不可调和而成的。 (一)观察与交流 1.教师播放课件,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 提问:大家看看,谁能准确地说出这三种颜色的名称吗? 2.学生交流 3.学习小结:生活中,会看到无数的颜色。可是你们知道吗,这么多颜色, 都是由这三种颜色变化出来的。因为红、黄、蓝这三种颜色是无法调配而成的,所以,人们把它们叫作三原色。(ppt3)(二)揭示课题 1.明确学习任务: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课:原色和间色。 2.板书课题:原色和间色

二、新授 策略说明: 通过找寻不是三原色的图画,发现间色。观看flash动画,了解间色的产生。教师也可以通过“你我他”的我在中间的活动,形象地说明间色的产生;也可以通过红黄蓝的三角图谱了解绿、橙、紫三间色的产生。教师演示间色调配,要提示:颜色之间不能反复调,调色前必须把笔洗净。 (一)了解间色(PPT2) 1.引导学生观看课本P4—5的范画,找找哪些画不是用三原色绘画的。 2.生观看和交流: 3.启发:海龟、绿叶、茄子等不是三原色绘画的,那么,用了什么颜色呢?我们来观看动画。 4.(观看flash011),了解间色的产生。 (1)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2)强调细节: 红+蓝调配出紫色,如果红色多了,调出的颜色就会偏紫红,蓝色多了,调配出的颜色就会偏蓝紫。 红+黄,黄色多颜色偏橙黄,红色多颜色偏橙红。黄+蓝,黄色多颜色偏黄绿,蓝色多颜色偏蓝绿。(二)教师演示间色调配1.画笔沾水,先蘸取一种原色,放在调色盘中。 2.再蘸另外一种原色,与第一种原色混合,调配出间色。 3.以此类推,还可调配另两种间色。 (三)布置作业 1.教师:看了老师的演示,大家知道间色的调配方法了吗?现在,就请大家自己尝试调配三间色,涂画在画纸上。 2.作业要求: (1)只用原色进行调配。 (2)能调配出三种间色。 3.学生练习

原色与间色说课稿

《原色与间色》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美术学科的*号考生。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原色与间色》。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以及说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来阐述我的教学思路。(一)说教材 《原色与间色》选自冀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中的第1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原色与间色及其关系,学习美术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色彩知识。它既是学生今后能否独立画好色彩画的一个重要方面,又能影响学生对调色绘画的兴趣。 (二)说学情 我所面对的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一时期的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并且对美术的基础知识和绘画工具、材料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在之前的绘画中使用的都是配置好的彩色画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科学知识自己调配颜色来进行绘画。 (三)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的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出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为以下三个。 第一,认识三原色,理解两个原色调和之后产生间色的原理。 第二,能够调出预想的颜色,并完成一幅画作。 第三,让学生在大胆创作中体验色彩的乐趣,激发他们热爱生活、善于思考、探索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科的特点,我将本课的 教学重点制定为:学会用原色调出间色,并说出三个间色分别是由哪两个原色调出来的。 教学难点为:如何恰当调色,创作美术作品。 (五)教法学法 为了让我的美术课堂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再结合三年级学生的

认知及思维特点。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采用了“直观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以及“示范教学法”等。 在学生的学法指导上,突出自主、合作和探究。主要运用“观察法、讨论法、练习法、欣赏法”等,充分调动学生的眼、手、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色彩卡片、广告色、毛刷笔、水彩纸。 学生准备:水粉或水彩画颜料、画纸、毛笔等。 (七)教学过程 接下来,是我本次说课的重点部分——教学过程设计。包括:导入新课、讲授课程、绘画创作、师生评价、课堂小结和课后作业布置六个环节。 首先,稳定情绪,检查学生用具准备情况。 第二,导入新课。 1、播放课件,向学生展示色彩斑斓的大自然摄影图片,让学生观察其中的色彩。 2、“变魔术”,老师示范如何将两个原色调和成间色。示范完毕,请同学上台操作。增强课堂中师生互动及学生的参与教学。接着告知学生刚才老师所变的魔术就是将两个原色相加调和出了间色。 由此揭开本次的课题《原色与间色》(板书:原色与间色) 第三,讲授课程。 1、继续播放课件,讲授三原色的概念为:不能通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而调配得出的基本色。以及其基本构成为:红、黄、蓝。 (板书:三原色:概念:不能通过调和得出、基本色;构成;红、黄、蓝) 2、讲授三间色的概念为:通过两种原色同比例相加形成的颜色, 基本构成为:橙色、绿色、紫色。 (板书:三间色:概念:两种原色同比例相加而成、 构成;橙=红+黄绿=黄+蓝紫=红+蓝) 3、巩固学习。教师出示色彩卡片,提问让学生回答所出示的是原色还是间色 第四,绘画创作。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