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陈琼工作室

学段学科:小学语文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西陵区铁路坝小学

主持人简介:陈琼,女,46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铁路坝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1989专科毕业于宜昌师专中文系,200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基础教育系。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学为第一,教助学成”教育理念,坚持教学改革,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主张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承担着培养青年老师的任务,多次担任新老师的指导老师,每遇到一种新的课文类型,便主动为新老师上示范课,经常与老师们在一块儿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新老师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多人获得区“教学能手”、“优秀党员”、“西陵名师”光荣称号等。

参与湖北教育出版社《作文梦工厂》、《金牌教案》编写,主持《个性化作文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研究,发表《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等论文10余篇。曾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活动,承担教学论课程教学工作,介绍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

2001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同年10月,被选送到南京参加“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2003年,湖北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4年5月,

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9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湖北名师”。2008年9月,被评为西陵名师。两次被评为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西陵区拔尖人才。

工作室设想:工作室将以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网络研讨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努力打造引领全市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高素质名师工作团队,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推动宜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杨忠芬工作室

学段学科:小学数学

工作室地点: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主持人简介:杨忠芬,女,45岁,大专,小学高级,当阳市太子桥小学数学教师。

1992年毕业于宜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职学习。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赏识教育”的理念。坚持愉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愿学”之目的;注重学法引导和思维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授之于渔”达到“会学”的目的,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加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利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之研究》,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加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数的运算教学的有效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鉴定。多篇论文在省核心期刊《中小学实验与装备》和《湖

北教育》上发表。案例《较复杂的分数乘除法应用题》被小学电教教案及评析收录作为中师生教材使用。2011年,在宜昌市专家巡回讲学团当阳站为全市数学教师作《在操作中感悟、在体验中建构》专题讲座。参加全国优质课竞赛获二等奖,指导10多名教师在省、宜昌市、当阳市优质课、示范课竞赛中获奖,所辅导的教师有4名已经成长为“当阳市数学学科带头人”。

2009年被评为当阳市“师德标兵”、“当阳市学科带头人”;2010年被评为“宜昌市小学数学优秀教师”;2012年荣获“湖北名师”称号;2013年被评为省“学生最喜爱的老师”、“当阳市五一劳模”。

工作室设想:名师工作室将成为“研究的平台、成长的阶梯、辐射的中心、师生的益友”。在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及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中,既起到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又成为青年教师成长的摇篮。一是立足课堂教学研究。以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基点,从教学设计、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作业布臵与批改、学生学习诊断、过程性评价、考试命题研究、教学基本功等方面不断优化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教学理念和行为,提升实施新课程的执行力,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不断实践,自我反思,大胆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敢于试验与创新,初步形成工作室成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风格。二是培养小学数学学科骨干教师。工作室将发挥先行研究、交流探讨、经验传播等作用,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帮助数学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的研究。为热爱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乐于研究、期待专业成长的成员提供学习、研讨和发展的平台,为当阳市培养数学学科骨干教师,让更多的老师成

为为人师表的楷模、课堂教学的能手、教学改革的闯将、教育科研的先锋。三是发挥辐射作用。通过团队成员“师带徒”的方式,积极发展工作室的外围成员,引领外围成员所在学校的数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起到辐射。努力提升工作室成员对教学工作的管理、策划、实施的能力,

刘四方工作室

学段学科:初中化学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主持人简介:刘四方,男,46岁,理科学士,中学高级,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学化学教研员。

1991年本科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化学教育专业,2004年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化学)硕士研究生课程班毕业(修业3年)。

在教育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的科学性、系统性、趣味性以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精讲、精练、求新、求活”的教学风格,始终把“求实、求真、求高”作为自己的教研追求。在教法上注意启发诱导,对比迁移,归纳小结;学法上注重自学讨论,探究知新,悟法开窍,力求课堂教学有效和高效。

十分注重挖掘、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提高其专业素养,助其专业发展。2007年以来,所指导的教师有1 人获全国说课比赛一等奖,1人获全国优质课竞赛二等奖;有8人获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6人获省说课竞赛一等奖。一大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成为省、市和学校骨干教师,担任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多位老师成长为宜昌市学业评价组成员。

主编《新课程初中化学实验全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验报告》《课时详解随堂通〃化学》等教育教学用书20多本。主持课程教材研究所重点课题《中学化学新课程实验设计与创新研究》和省级课题《初中化学“探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并顺利结题。30余篇论文在《中小学教材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等全国、省级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5篇论文在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学化学教与学》上转载。

2003年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4年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05年被评为湖北省特级教师,2007年被评为湖北名师,2011年入选“国培计划”首批专家库成员。自2004年以来,一直担任人教社新课程教材培训专家组成员,主讲国培讲座、示范课和专题培训40余场。

工作室设想:名师工作室的工作重点是落实教学研究、示范引领、教师培养和示范辐射。工作室将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围绕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形成课题,开展研究,物化成果。搭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培养和打造一支学术团队。坚持自主学习与名师的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相结合的原则,扎实有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促进工作室全体成员的快速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王英姿工作室

学段学科:初中历史

工作室地点:宜昌外国语学校

主持人简介:王英姿,女,47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宜昌外国语学校历史教师、副校长。

1988专科毕业于宜昌教院电大政史班,2001年本科毕业于在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在多个学校指导了多名青年教师参加市、省和国家级教学研究和教学竞赛。主要有柳波、刘劲松、罗洪波、刘婷、姜亚萍等。

该同志将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作为事业不断地追求和完善,坚定不移地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落实到了历史课堂中,贯穿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在工作中,她崇尚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教学语言、创设教学情景和课堂教学设计方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市、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影响。

参加了《历史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地方教材《长在宜昌》等书的编写工作,参与了“中小学教学参考书”和中学历史“情景、实践、创新”等基础教育研究课题的实验工作。30多篇论文、教学案例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

2008年被评为首届“宜昌名师”,2009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特级教师”光荣称号,2013年被评为“湖北名师”。

工作室设想:工作室拟采用沙龙形式组织宜昌市范围内的中青年历史教师和少数其他学科的青年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除完成工作室的规定任务外,如教师培训、联系学校和送教下乡等,重点围绕以下工作展开:一是探索大数据背景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变化与发展,尤其想摸索出初中历史学科中国式的“翻转课堂”。二是与有关专家合作,研究符合初中生认知规律的,又真正让学生乐学的“儿童历史”。三是探索提高中学生记忆力的研究工作。通过案例研究的方式,发现困扰初中学生记忆的因素,通过分析与实践,力争找到一些提高学生记忆效果的途径和方法。期待工作室

的成员学会日常教育科研的途径与方法,为未来的宜昌教育蓄力。

华容工作室

学段学科:初中数学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第十四中学

主持人简介:华容,女,45岁,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宜昌市第十四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

1989年毕业于宜昌师专数学专业,1997年本科毕业于湖北教育学院,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教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华容同志能始终坚持教学一线熟练掌握教育理论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把握本学科教育教学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课堂轻负高效,在对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培养、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的基础上,创设了“四主四导”成熟教学模式,在宜昌市各校、各科被广泛推广,是宜昌市中学教育阶段的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典型代表。

自担任中学数学高级教师以来,先后工作过三所学校,每到一个学校,都能迅速地将薄弱的数学学科教研组建设成为积极进取、业务精良的教研组,并使年轻人能迅速地成长,周静、程雪琼、王惠妮、胡晓蕾等一批青年教师就在她的指导下成功地上了省、市级公开课,在省市教学评比活动中均获得省市一等奖。

近年来,参与北师大实验教科书、教师用书及光盘七年级上的再版设计、省教研室《长江作业本》、《同步练习册》等的编写工作,先后十多次参与宜昌市期末调研考试各年级

的命题、审题工作,三年参加我市数学学科的初中学业考试中考命题工作,连续七年参加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的编写,共撰写论文、案例70多篇,其中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文章12篇,22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课题研究成绩突出,先后主持参与的国家级课题有3个:2004年11月参与并主持了市九中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课题《Z+Z智能教育平台运用于国家课程改革实验研究》课题研究工作,2010年1月课题通过验收;2007年7月~2010年7月主持并参与了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实验课题“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实验基地学校”的课题研讨;2010年9月在市十一中主持并参与教育部北师大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城市普通初中落实分层励、构建轻负高效数学课堂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2013年顺利结题。

几年来,先后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数学教师”、宜昌市第二、第三届“学科带头人”、首届“宜昌名师”、“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湖北省省级骨干教师”、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聘为“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学教师培训授课教师,2009年聘为全国新世纪初中数学实验基地网络研修活动“中心指导组”成员。曾获市授课能手一等奖、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10多次承担国家级、省级研讨课,深受全国教材专家好评,连续二届入选“宜昌市课改学科专家组”、连续三届入选“宜昌市中考命题组”。

先后获得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实验工作者”、“宜昌市高效课堂先进个人”、首届“湖北省教育学会基础教育科研之星”和课题实验全国“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工作室目标:1、加强区域团队建设,建立学习型组织。

2、研究学科教学创新,引领学科发展。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培养培训教师。

4、转化教科研成果,提升教师的精神引领

工作室规划:1、坚持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本,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师德修养、教育教学水平,引领全市初中数学教师专业发展。2、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探索数学高效课堂的课型及导学案,实现师生共同提高。3、发挥工作室的教育引领和辐射作用。增强工作室工作的服务意识,贴近课堂、贴近教师,建立健全工作室工作机制,使工作室的活动规范化,科学化。4、总结和提炼本工作室成员教学风格和特色。

工作室措施:1、强化“叙事、课例、案例”研究,突出“细节研究、特色研究”,引导教师把研究转化成一种工作常态、思维习惯、教学行为。2、实行“联校制”,“名师工作室”每周至少开展一次活动,指导、参与学校教学研究、特色研究之中,每学期指导师参与联校教育教学研究活动不少于4次。3、建立“跟师制”,指导师、助理师每学年各联系2—3名教学困难的青年老师,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从教师品格、教学能力、学情等跟踪帮扶,力求实效。4、开展“双课制”,指导师每学期上观摩课4节,听评联系教师和其他教师的推门课、研究课16节,帮助联系学校和联系教师研究学科教学,总结教学经验,探索教学新模式。5、推行“助培制”,开展相关培训每学期培训至少1次以上,并实现资源共享。6、工作室要建立各类档案,做好各项工作的记载与宣传。

范俊明工作室

学段学科:课程研究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主持人简介:范俊明,男,48岁,大学本科,研究生学历,中学高级,宜昌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

1988年,本科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教育专业。

自课程改革以来,基于课程开展研究,对国家课程拓展、地方课程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三个层面,就目标指向、实验途径和策略,课程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1、2002年,担任全市学校课程开发与研究小组组长,组建专家组,潜心研究,起草并下发了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管理实施意见,开展了全市校本课程展示活动。着力推进全市的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使全市学校课程建设如火如荼,学生视野拓展、个性得到张扬,教师课程意识得到提升,学校富有了生机与活力。2、2006年,鉴于三级课程中地方课程的短板,主动提出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发地方课程,将宜昌的地理、人文、经济、社会等方面内容溶于其中,经过潜心研究,组织人员认真编写了地方教材《长在宜昌》,并于2007年印刷使用,同年申报省教材审定委员会通过。2009年为适应课程建设要求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完成了地方课程编写指导纲要,并将学生的文明养成、安全知识等内容纳入其中,真正让该套教材成为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从而建设家乡的良好读本,2009年被评为教育创新一等奖。3、2006年,为了深化课程开发与建设,鉴于推进进程面临问题,及时提出以课题为抓手,以点带面,初步形成宜昌课程开发特色,力争达到学生有个性、教师有发展、学校有特色,申报了省级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研究》,共有全市义务教育阶段近50所学校参与研究。既有国家课程拓展层面的,也有校本课程层面的,历经近6年研究,使一部分学校

在课程、课堂、队伍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定个性,促使一批学校形成了一定特色。在研究中通过搭建交流展示平台,开展中期检查等方式,使研究达到预期目标,2012年圆满结题。

4、自2009年高中课程改革进入以来,如何深化改革?让学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增强学生课程选择权,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动手能力?关键在课程建设及评价改革,鉴于此,聘请了华东师大课程专家吴刚平老师作为教科院紧缺人才引进,从理论上支撑全市课程建设,同时在全省地市州率先成立宜昌市课程专业委员会,并确定成员为30人的课程研究核心研究组,重新申报国家级课题《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以此推进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身心负担。

在教育教学研究中,指导青年教师专业发展。其中,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市教科院副院长鲍同强同志获得省工会教学能力综合大赛一等奖;宜昌市二中教务处副主任曹超同志,获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当阳一中教师孙红波老师,获得省优质课竞赛一等奖;指导夷陵区研训中心主任汪宏军同志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现已成为宜昌市课程专家。

主编地方课程《长在宜昌》,成为地市级唯一通过省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地方课程教材,获得宜昌市首届教育创新一等奖;担任宜昌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校课程研究与开发小组组长,组织研究制定并下发了《宜昌市义务教育学校课程开发与管理实施意见》,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校本课程评选活动,被评为优秀组织者;主持了省级重点课题《课程资源开发促进学校特色构建》的研究并结题;主持了人教社重点课题《中小学学校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研究。

2006年,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10年,被

评为湖北省优秀教研员;2011年,被评为宜昌市市管专家。

工作室设想:工作室将力争经过3-5年努力使全市不同学段课程目标(尤其是校本课程)明晰,实验途径规范,实施策略恰当,真正达成学生个性张扬、教师课程意识提升、学校特色鲜明的目标。设想聘请一位国家课程专家,指导全市的课程建设;成立一个研究团队,从不同侧面研究,整体规划全市课程建设;组织一次专题调研,找准全市课程建设中问题及对策;下发一个指导意见,规范各学段的课程建设,统整全市课程改革;申报一个国家级课题,以课题为抓手,明确目标,全面推动全市课程建设;组建一批实验学校,以点带面,塑造典型,积累经验;搭建一组展示平台,通过展示评比平台搭建,促进相互交流,提升水平及能力;形成一系列成果:课程的类别与途径;课程建设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学生个性;课程评价的基本策略;课程建设与学业负担。

付全新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化学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第一中学

主持人简介:付全新,男,51岁,中共党员,博士,中学正高职教师,宜昌市第一中学校长。

1997年湖北教育学院化学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6年取得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博士学位。

从教33年,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题精神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以“以人为本、准确精细、及时反馈”为教学策略,教学成绩突出,历任17届高

三毕业班教学,先后9次获得宜昌市教学质量奖。

主持“高中化学学生探究能力评价”(部级)和“问题探源教学策略研究”(省级)等研究课题4个,已结题3个。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奖论文30余篇。其中,在中国基础教育最具影响力的核心期刊《课程〃教材〃教法》发表近万字论文2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收录3篇,分别是《简论思想品德教育的情感性原则》、《浅论教师进行化学实验创新的价值选择》、《课程改革深化背景下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及实现路径》。出版专著两部,《教师之旅》和《哲人哲思》。

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名师;中国化学会会员,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理事;湖北省优秀化学教师;宜昌市管优秀专家;宜昌市劳动模范。三峡大学、湖北省教育干部培训中心兼职教授;三峡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工作室设想:一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涵盖全市高中两个学段化学教师精英的研究团队。争取将许多宜昌市在职的有一定影响化学特级教师、正高职教师、山区县一中的教研组长或县市区教研员,吸纳为本工作室的核心成员。二是努力促进宜昌市初高中学校全体化学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促进宜昌市初高中化学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努力实现广大初高中化学教师专业思想的更新、专业动机的端正、专业知识的丰富、专业技能的增强、专业精神的提升、专业智慧的生成、专业人格的完善。三是致力于探寻学习化学学科核心意义和价值的研究。在夯实化学学科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地位的同时,真正培养具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未来

人,以化学学科的特有价值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四是致力于减轻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和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加强高效课堂、高考备考和中考备考研究,寻找更加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科学备考方法,在减轻学生特别是毕业年级学生过重地学业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化学学科教与学的质量。

朱学恒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英语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第一中学

主持人简介:朱学恒,男,民盟盟员,48岁,教育硕士,中学正高职教师,宜昌市第一中学国际部主任。

1987年湖北大学英语专业本科毕业,文学学士学位;2006年取得华中师范大学英语教育硕士学位。

从教20余年,课堂幽默风趣,倡导“启发、思辨、修养”个人性化的教学理念。担任班主任及中层干部工作15年,承担10余届毕业班教学,宜昌首批高中英语新教材实验者,多次获宜昌市高考质量奖,学生中十余人考取清华、北大,辅导33余名同学获全国英语能力大赛、全国英语口语大赛一、二、三等奖。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论文、出版论著共30余篇(本)。主持或参与了4个省级以上课题研究,结题3个,2个课题担任主持人。注重青年教师培训,先后指导20余名青年教师在各级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奖。先后赴英国布莱顿大学、新西兰WITT学院、美国孟菲斯大学专业研修。

湖北省特级教师,湖北省骨干教师,湖北省优秀英语教师,宜昌市学科带头人,市政府确定的“宜昌市中青年高层

次人才”,同时兼任宜昌市中考命题审题专家组成员,宜昌市高中英语课改专家组成员。湖北省教育学会会员,湖北译协宜昌分会理事,宜昌外语学会会员,宜昌教育学会会员。

工作室设想:促进英语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整合省内外优势资源,外引内联,帮助青年教师成长,努力打造宜昌高中英语学科品牌,极力推出省、市级名师。深入研究高考及其改革走向,探索优化教学模式和应试策略,三年内打造一批英语学科测试研究专家,进一步提升宜昌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突出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规范语音语调,加强城乡英语教师交流。充分发挥英语学科的语言应用特点,积极开发国际交流和合作项目。利用孔子学堂、模拟联合国、英语角、各类竞赛等平台,展示师生风采。以课题研究为依托,通过工作室成员,立足课堂,在教学之余每年提交一定数量有价值的教研论文,辐射建立一支研究性英语教师队伍。

万永翔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语文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夷陵中学

主持人简介:万永翔,男,48岁,本科学历,中学正高职教师,湖北省特级教师,夷陵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语文组党支部书记。

1990年毕业于宜昌师专中文系(函授),1994年毕业于湖北大学中文系,被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秉持“健康生长,能力为上”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实施素质教育,勇于探索,大胆改革,教科研并重,形成了“探索规律、教授方法、开启心智、注重创新”的教学特色,全面提高了教育质量。7次荣获宜昌市高考优秀教学质量奖,

其中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2次。辅导9名同学在《中学语文》、《帅作文》、《语文教学与研究》等省级、国家级报刊上发表文章;指导学生参加省、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100多人次获奖,一等奖5人次,本人5次荣获优秀指导教师一等奖。在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网上研训中,承担专题讲座;近年在学校、城区、全市、全省作报告10多场,其中省级报告有4场。

先后直接担任8位青年教师或实习生的导师,并对其他大批青年教师进行了关怀和培养。有4位教师夺得学校青年教师“五项全能”第一名,11位老师荣获学校“十佳青年教师”光荣称号;4位老师夺得“湘鄂部分省重点高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7位老师夺得宜昌市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2位老师湖北省优质课录像课一等奖;4位老师连续8年4届夺得湖北省高中语文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一等奖;1位老师夺得全国语文报刊协会“夷陵杯全国中学语文教学观摩大赛”一等奖第一名。

多年来,在《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国家级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试论陶渊明诗文的劳动美》等60余篇20多万字的教研文章,其中,10篇论文获国家级、省级和市政府级一二三等奖;著述、主编、参编公开出版学科著作《毛泽东诗词鉴赏词典》、《高中文言文解读与鉴赏》等27部专著;负责5个国家级和省级实验课题,均已顺利结题,获得好评。

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优秀德育导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研组长”、“优秀党支部书记”等若干次;3次被市教育局(教委)党组(党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1年荣获“湖北省首届优秀中学语文教师”称号;2005年10月荣获中国教育学会中语会和

“双促双发”研究课题专题组评为“优秀实验教师”称号;2009年8月荣获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国家远程培训“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0年8月荣获湖北省特级教师称号;2011年1月荣获湖北省教育学会“年度先进工作者”称号;2012年9月荣获湖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教师网上培训片区“优秀班主任”称号;2013年9月荣获“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先进个人”称号;2013年10月荣获湖北省第六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12月荣获湖北省课题“表达与交流教学研究”一等奖。

工作室设想:打造一支学习型、科研型、专家型团队,充分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为学校语文教学工作储备人才,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认真研究教材及相关专业知识,更新和完备学科知识,研究高中语文教育规律和学生学习心理,搞好科研成果的课堂教学转化,以“人学”为骨架,建立高中语文教学相应模型,真正提高教学效率;深入研究国家教育政策和语文课程标准,借鉴以人教版为主的各版本教科书,最终编出有我们自己特色中学语文教材。

谢彬工作室

学段学科:高中政治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夷陵中学

主持人简介:谢彬,男,51岁,本科学历,湖北省特级教师,宜昌市夷陵中学政治教师,教科室主任。

1981年中师毕业于宜昌师范,1991年本科毕业于湖北省教育学院政治教育专业。

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理念,

以身示范,民主和谐,注重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热情,注重指导学生规划学习目标,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积极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正确对待竞争,缓解学习压力,与学生主动沟通,增进理解,教学相长。十年来,9次获得宜昌市教学质量一、二等奖。

指导夷陵中学邹晓华老师、王声明老师、周清老师、徐明君老师、谭立婷老师、董文萍老师分别获得湖北省优质课一等奖5人次、湘鄂青年教师教学交流活动一等奖5人次以及湖北省课内比教学一等奖1人次等荣誉。其中邹晓华等4人已成为夷陵中学骨干教师和湖北省政治优秀教师。夷陵中学政治教研组成为湖北省教研室表彰的优秀教研组。

本人撰写的教育叙事集《追梦校园》一书获得湖北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持《湖北省新课程改革重大研究项目政治有效教学的研究》等三个省级课题研究,发表《对差生观念的哲学批判》、《做一名好学生》、《诺贝尔获奖者的精神价值》等24篇论文分别发表于《素质教育大参考》、《班主任之友》、《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思想政治课教学》、《考试》等省级以上刊物。十年来,分别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上做专题报告8场,宜昌市级专题报告16场。

2002年被评为宜昌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宜昌市优秀政治教师,2004年被评为宜昌市市直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湖北省政治特级教师。

工作室设想:本工作室把校本课程开发与课程评价作为工作室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课程背景下用课程评价引导教学发展提供新思路,探究新方法,总结新经验。特别是在市教科院教育教学评价课题组的指导下,努力完善并实践宜昌市教育教学评价方案。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培养青年老师

的研究兴趣,掌握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使工作室成为培养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核心力量。指导政治学科在新课程背景下深化改革,提高课程效率。研究新课程教学规律,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有效教学,引导政治教师走上自我优化之路。

袁新宏工作室

学段学科:中职数学

工作室地点:枝江市职教中心

主持人简介:袁新宏,男,50岁,本科学历,中学正高职教师,枝江市职业教育中心数学教师、校长。

1983专科毕业于宜昌师专数学系,1990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数学系。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先学后教,先练后讲,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形成了“严、源、细、系”的个人教学风格。2006至2012年间,组织开展了枝江一中的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较为成熟的“423”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先后在江苏、浙江、重庆等十多个省市的高中学校、教科院所、师范大学就高中新课程以及“423”课堂教学改革作学术报告50多场,接待外省市3000多名教师和科研人员到枝江一中学习交流。“423”课堂教学改革促进了枝江一中教学质量的提高,从2009年开始全面推行,2012、2013届高考质量全面提升,学校获得宜昌市高考质量奖,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课程改革样本校。2012年以来组织开展了枝江职教中心的课堂教学改革,初步形成了“双导双带”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宜昌市职教室专家的充分肯定。

构建学校青年教师成长平台,个人每学年都和一位青年老师结成师徒关系。先后指导青年教师湛凤高、李启梅、时

爱华、叶慧、苏小梅、鲍芳芳、裴美洲等老师的数学教学,并取得好的成果。有4人获“湖北省优质课二、三等奖”、有1人获“湖北省电教中心录像课二等奖”、有6人获“宜昌市优质课一等奖、说课一等奖”、有多人获枝江市、学校优质课一等奖。

主编了专著《我的课堂我做主》,作为副主编,参编了《学能步步高丛书》、《规范学案》等四本教学用书。先后作为课题组长、研究组组长、子课题负责人主持了《网络环境下自主探究性学习策略的研究》等6个国家级、省级课题研究。撰写的30余篇文章在《基础教育课程》、《高中数理化》等杂志上发表或被评为国家、省市级一、二等奖。9次获得宜昌市“高考优秀质量奖”, 3次获全国高中数学联赛辅导奖,2012年获宜昌市课内比教学优质课一等奖。

2011年11月被评为全国第二届教育创新先锋教师,2010年1月、2010年12月两次被评为教育部“十一五”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先进工作者;2013年9月被评为湖北省课题研究先进个人,2012年6月被聘为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授课教师,2011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基础教育科研之星,2010年5月被评为湖北省优秀数学教师,2005年12月被评为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带头人,2004年9月被评为湖北省骨干教师;2010年9月被授予宜昌市名师称号,2010年5月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数学教师,2006年11月被评为宜昌市第三届学科带头人,2006年8月被评为宜昌市优秀教育工作者,2002年9月被评为宜昌市第二届学科带头人;2013年被授予枝江市第四届中青年专家,2013年被枝江市委表彰为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枝江市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2010年被

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 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工作室的建设搭建,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促进中青年骨干教师专业成长和名师领衔人自我提升,成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专业建设的示范地和社会服务、成果转化的孵化地,促进学院教育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二)年度发展目标 第一年: 1、组建工作室,选拔工作室成员,制定和论证工作室工作方案。 2、完善配备设施(包括工作制度等),指导工作室成员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工作室网页等。 3、适时组织成员到省、市名师工作室进行参观学习。 4、申报一个市级以上课题,以课题促进成员研究能力的提升。 第二年: 1、检查指导课题研究情况,确保顺利进行课题研究内容,部分成员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 2、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并在公开刊物发表 3、提升个人教学理念、特色,完成学习记录及总结等。 4、建立名师工作室网站。利用网站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在线解答教师的有关教学问题。

第三年: 1、完成工作室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展示,务求在科研、实践上对全院教师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提交研究的成果材料和工作室总结材料,接受学院的评估。培 3、养出一定数量的名师、优秀骨干教师。部分成员成为院级以上的骨干教师。在优秀教师成长的每一阶段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公认的知名教师。 二、工作室组建 (一)领衔人简介 女、大学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副教授,全国一级注册建造师,从1987年工作以来,一直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在学校培养和本人的努力下,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6年7月被江苏省教育厅确定为江苏省职业教育领军人才,2005年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常州市师德模范”、“常州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 (二)成员名单

名师工作室职责与义务

赵颜小学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与任务 一、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职责与任务 1、树立良好的师德,倡导无私奉献精神;善于向名师学习,在名师的引导下与工作室其他成员合作交流,共同成长。 2、遵守名师工作室章程或管理条例;制定个人三年发展规划;每学年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做好各种研修活动记录,提交研修总结。 3、当学科教学(德育工作或学校管理)的示范者,每学年在校内进行2次以上教学展示,提交1份以上优秀教学设计或优质课例实录;不断改进学科教学,总结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教学经验、教育教学模式,促进本学科教学(德育工作或学校管理)质量的提高。 4、不断钻研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理论,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或教育管理理念,每学期研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完成1篇读书笔记;经常写教育教学、教研或管理札记;每学年完成1篇教育教学论文并力争在县、(区)级以上刊物(含同级教学研究)发表,三年内至少有1-3篇论文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公开发表,鼓励个人或合作出版著作。 5、坚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教育教学及学校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积极主动地提出改进办法;每学年参与一项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专题研究,三年内参与完成一项区级以上科研课题,积极参加区级以上各类教学竞赛,努力取得好成绩。 6、指导和帮扶青年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制,每名工作室成员必

须结对指导2—3名青年教师,经常听青年教师上课、评课,帮助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7、参与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授课,每位成员三年内至少担任1次校本培训课程,鼓励为本区教师提供网上答疑等远程教育培训服务。 8、及时整理工作室活动记录、成果业绩档案资料,协助主持人总结、整理教育教学或学校管理改革经验。 二、名师工作室的保障 1、校长负责组织指导该项工作,为名师工作室各项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学校区为名师工作室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支持名师工作室开展教育科研活动或进修提高。 3、聘请专家和专职教育科研人员担任专家指导小组,为“名师工作室”提供理论支持、业务指导。 4、学校要为名师工作室成员参加各项研修活动提供课务调整、接送交通的服务与便利。当工作室成员活动时间发生大冲突时,原则上以学校的工作安排为先。 三、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 学校考核小组负责对名师工作室研究人员的考核,校长、副校长负责督导“名师工作室”的过程管理。 1、审查“名师工作室”培养发展计划、年度活动安排,检查“名师工作室”的工作和学习情况,听取“名师工作室”工作报告。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成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在这里,我将有机会得到专家和名师的指导、并能与大家交流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为了督促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依据“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方案,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一、个人发展目标: 1、通过名师引领并结合个人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 2、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3、参与名师的项目研究并完成相应的子课题的研究任务。 4、希望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学术上取得一定成果,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师。

二、个人发展计划: 1、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加入工作室后,借助这个机会,为自己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广泛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综合性的教育理论专著以及教育教学杂志和报刊,密切关注教育教学动态,自觉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和观摩课活动。在名师工作室里,有一批具备独特教育教学技巧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同仁,他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在工作室里学习,我想会有不少机会接触到大家的教育教学高招,我会抱着虚心的诚意去聆听大家的教诲,在众人的帮助之下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构思、设计,找到自己教学与名师教学之间的差距,并在名师的帮助之下一步一步地改进,争取听别人的课,长自己的能。在这三年中,我一

定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堂情境和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特点,在工作室名师们的指导下不断打磨,设计一些有特点的课,集百家之长,聚众人之思,共同促进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3、培养和锻炼独立的科研能力。 我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进一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和探索,在工作室名师们的帮助、锤炼熏陶下,培养自己科研能力,将自己对教育领域的一些浅见形成一定的成果,鼓励和督促自己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交流分享。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学习周期里,凡是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地方,就要勤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系统的见解,付诸笔端,力争每个学年有1—2篇成文的教育教学论文,督促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甚至学者型的老师。 4、从意识到行动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名师工作室是团队成员组成的一个工作集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

名师工作室活动总结发言

名师工作室活动总结发言_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总结 名师工作室“送教下乡”活动总结一、活动概况为进一步推进我名师工作室研讨交流,示范引领作用,根据工作室年度计划安排,XX 年10 月21 日,xx 数学“名师工作室”xx 中心校开展了“送教下乡”活动,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为xx 中心校的数学老师们献上了2 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空间与几何领域教学课以及课堂教学点评和教学小专题讲座。本次“送教下乡”活动,促进了工作室成员教师专业成长、对xx 中心校数学教学教研活动起到了指导和引领作用。 在送教期间,xx 中心校校长xx、教务主任金新喜亲临活动全程参与,并做了大量的组织安排和后勤保障工作。 二、成绩和特色1、导向明确,精彩纷呈。工作室围绕今年开展的研修小专题“空间与几何领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努力在空间与几何领域的课堂教学中进行探索研究。所以本次送教下乡进行献课的2 位老师均选择了空间与几何领域的教学内容。 来自五小的殷建萍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上册《四边形的认识》,课堂上殷老师以自己扎实的教学功底,灵活处理教材,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紧密联系生活,

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和示范引领作用。 年轻教师闫丽娜在执教《周长的认识》一课时,设计了“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把周长这个抽象的概念与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自己的实践经验联系起来,从而对周长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如学生摸周长时,感受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线是直的,有四条边;而圆形的边线是弯的,是一条封闭的曲线。因为有了找、摸的体验,便能清晰地认识周长的含义。让每一个学生都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获取知识的愉悦,2、参与积极,研讨认真。在本次送教活动中,刘丽华、窦文新、崔玉霞等工作室成员以及xx 中心校的高凤华等数学老师们分别就当天的送教课堂教学进行了精要的点评,他们的评课有理有据言简意赅,或赏析课堂教学中的精彩片段,或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思考,既有理性的分析和热情的赞扬,也有客观的指正和真诚的帮助,表扬而不虚美,指瑕也不掩瑜,用欣赏的眼光看待闪光点,从学理的角度分析改进点,为完美的目的提出生长点,让参加研讨活动的教师深受启迪。 在送教活动中,工作室成员窦文新老师以空间与几何教学的实践为主题,做了题为《关于空间与几何教学的一点思考》,讲座既有理论的指导,又有窦老师的实践思考,做到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发展三年规划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三年发展规划 孙庄校区苏元超 成为孙庄校区“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在这里,我将有机会得到专家和名师的指导、并能与大家交流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为了督促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依据“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方案,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一、个人发展目标: 1、通过名师引领并结合个人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 2、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提炼自己的教学经验,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 3、参与名师的项目研究并完成相应的子课题的研究任务。 4、希望能全面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在学术上取得一定成果,成为具有终身学习和创新能力的特色教师。 二、个人发展计划: 1、端正学习态度,不断加强理论学习。 加入工作室后,借助这个机会,为自己充电,不断丰富自己的大脑。广泛阅读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等综合性的教育理论专著以及教育教学杂志和报刊,密切关注教育教学动态,自觉做好读书笔记,撰写读书笔记或读书心得,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2、优化教学设计,积极参与教学研究课和观摩课活动。

在名师工作室里,有一批具备独特教育教学技巧和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的同仁,他们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非常值得学习。在工作室里学习,我想会有不少机会接触到大家的教育教学高招,我会抱着虚心的诚意去聆听大家的教诲,在众人的帮助之下反思自己的教学安排、构思、设计,找到自己教学与名师教学之间的差距,并在名师的帮助之下一步一步地改进,争取听别人的课,长自己的能。在这三年中,我一定结合自己所教年级的教学内容、学生特点、课堂情境和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特点,在工作室名师们的指导下不断打磨,设计一些有特点的课,集百家之长,聚众人之思,共同促进教学更上一个台阶。 3、培养和锻炼独立的科研能力。 我要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进一步加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关注和探索,在工作室名师们的帮助、锤炼熏陶下,培养自己科研能力,将自己对教育领域的一些浅见形成一定的成果,鼓励和督促自己有更多的东西可以拿出来交流分享。为达到这样的目标,在接下来的学习周期里,凡是自己感兴趣,有想法的地方,就要勤于查阅相关资料,形成自己系统的见解,付诸笔端,力争每个学年有1—2篇成文的教育教学论文,督促自己成为一个研究型甚至学者型的老师。 4、从意识到行动上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名师工作室是团队成员组成的一个工作集体,我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工作室这个新的集体当中,把工作室的事情当做自己的事情来做,以百分之百的热情投入到相关课题或者知识的研讨中,并发挥个人的力量,为集体荣誉和成就的取得积极工作。虚心地向那些有成就

名师工作室导简介

附件三 名师工作室导简介 (注:内容不分先后) 二〇〇六年一月

黄浦区英语教学研究工作室导师高炎,黄浦区教师进修学院高中英语教研员、教研室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改革试验教材审查组和上海市中小学双语教学实验研究指导工作小组成员,上海市中学教师高级职务外语学科评议组组长,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IATEFL)国际会员。曾获上海市园丁奖,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园丁奖。 高炎同志担任教研工作13年,第一线课堂教学经历21年。他先后在初中、高中、教师进修班任教英语。曾担任中学外语教研组长,教导主任。曾公派到英国兰开斯特大学进修。 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高炎同志不断研究,有所发现,勤于总结,他参加编写或主编的教材、辅助教材,工具书以及教学参考书近二十本。 高炎同志曾参加《面向21世纪上海市中小学外语学科教育改革行动纲领》的研究和起草以及《上海市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参加高中和初中《牛津英语》和《新世纪英语》教材,高中、初中和小学英语听力辅助教材的审查工作;参加上海市高考英语口试、高中和初中英语毕业文化考试和上海市中小学英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的命题和审题工作。 高炎同志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热情为中青年教师提供咨询指导,努力为他们创造有利条件。他参与带教的中青年教师有的破格晋升职称,有的提拔为教研组长,有的在市级评比中获高奖,有的已经著书立说。近三年来,第一批英语名师工作室学员在他的带领下,在教学和研究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全部成为区、市骨干教师,在英语教学领域里发挥着日益增大的作用和影响。 目前,高炎同志主要研究英语课程与教材、教学策略与方法,课堂教学设计、实施与评价。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总结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总结(八篇) (篇一) 时间飞逝,加入“**名师工作室”已经有一学期了。回顾在名师工作室的学习,我感受到这个集体给我带来的欢乐与收获,也让我在这个团队中茁壮成长。也许这一年我并没有值得夸耀的荣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是我十分珍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全身心的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被杨老师那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独有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仅开阔了视野,而且增长了许多见识。 一学期的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回首学习过程,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成长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份快乐。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积淀,提升素养 还记得刚开始参加工作室活动,我都感到一种压力,有很多东西我要去学习。同样,在工作室的每位同事们都是如此的优秀,我会常常问自己:我行么?渐渐地,我们彼此熟悉;渐渐地,我把这种压力变成动力。 (一)心中有《课标》 心中有课标,是一个老师上好数学课的前提。《如何听课、评课》

这次讲座,杨老师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榜样,让我切实感受到《课程标准》的重要性。只有学好《课程标准》,做到心中有《课程标准》,才能上好课。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解决问题。 (二)数学思想方法 杨老师在每一节课中都非常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在杨老师的引领下我也查阅了关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的问题。“数学思想”是数学学科中学生应该理解的学科“基本结构”。我们应明确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 (三)思考的力量 课堂框架:情景、学科+问题串,让课堂富有生机、富有活力、富有动感;“简约教学”——数学使一切科学变得简单,让我们的教学从简单开始并变得像呼吸一样自然与自由,简单到不拒绝任何一个学生的参与。 二、听课观摩,增长智慧 本学期,有幸多次听工作室老师的常态课。这些课都体现着新课改的要求、趋势。课堂生动,预设生成与动态生成相结合。目标达成度高,无一不渗透着新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通过观课议课活动,我在工作室学到了许多知识,在随后的教学中,我特别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各方面的互动;将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成为情境展开过程中的主角,从而使

材料范文之名师工作室经验材料

材料范文之名师工作室经验材料

名师工作室经验材料 【篇一:名师工作室总结材料】 小学数学视动数学名师工作室2015交流总结材料 “名师工作室、学科研究室是荣誉,更多的是责任和义务。”培养青年教师、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合作型组织,既是市教育局、县教育局领导成立工作室的初衷,也是上级领导对我们寄予的厚望。面对市、县教育局领导和学校搭建的平台,创设的舞台,我们工作室以自主合作、对话交流、示范与引领、研究与反思、总结与提升的形式开展活动。 我们常常告诉自已的学生,学习数学就像是找一位朋友。这时,他们会问:找哪位朋友?为啥找这位朋友?怎样找这位朋友,找到这位朋友之后我们会如何??我们成立泸州市小学视动数学名师工作室也 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进行的。2015年我们以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室、为啥建立这样的工作室,如何建立这样的工作室和建立这样的工作室之后......积极的开展研修工作。 首先,我们考虑的是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工作室,我们的工作室章程经过领衔人、秘书长、各研修员一起研究,共同论证了我们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团队才能更好的把工作室的作用发挥的更好。(详见工作室章程) 为啥我们要建立这样的工作室:——为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需要,以“视动数学名师工作室为载体”,打造视动数学有效课堂为驱动任务,依托工作室群体智慧,创建教师学习、教学、教研、培训、资源生成一体化的专业发展团队,充分发挥名优教师在课堂教学、课改实验、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等方面的示范、指导、引领和辐射作用,努力把“视动数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成名师成长的园地、资源辐射的中心、经验对话的平台、教育科研的基地、指导学生的场所。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工作方案 为更好地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指导作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形成有影响力的团队,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主要研究内容,以培养成员对教育的热情、厚实的教育教学素养和独立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精神,解决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为主要任务,自主开展系列研修活动,力争在五年内,形成一支在全区小学语文界有影响力的小学语文教师团队。 二、工作内容 1.推动教师专业成长。发掘和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小学语文骨干教师,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更高的提升,逐步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成为有一定影响的语文教师。 2.调查研究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高耗低效”问题,提供解决对策。经过行动研究,撰写一批优质的教育研究论文文,打磨一定数量的典型课例。 3.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定期召开主题活动,发挥工作室群体智慧,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展现工作室的研究成果,解决教师们在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

题。 4. 开展本工作室“五个一工程”活动:每学期精读一本专业书籍;撰写一篇优质论文;上好一堂精品课;参与一项课题研究;参加一次外出交流。 三、工作方式 1.集中活动。每学期全体成员面对面的集中活动6次,经过座谈、研讨、教学观摩、反思总结等方式,集中交流教学、研究和学习情况,整理、研究和解决学科教学问题。使工作室成为全体成员学习、交流、合作的场所,成长的精神家园。 2.网络交流。日常充分利用QQ群等随机开展交流、学习、研讨活动。 3.其它方式。如工作室引领报告会、专题论坛、外出学习等。 四、工作室组织 (一)导师 罗贞,襄州区名师,中学高级教师。 (二)成员组成 组长:肖红梅 成员:王媛媛、朱小红、奂盛羽 (三)成员选拔 本工作室采用个人申请、学校推荐、量化考评方法,择优确定工作室成员。 工作室成员申报条件: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总结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总结 2018年5月,我有幸成为**名师工作室的一员,既兴奋又紧张,同时又深感荣幸,还有机会学到更多。 这一年来,我并没有多少值得夸耀的荣誉,值得炫耀的成绩,但是十分珍视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全身心的沉浸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之中,被王老师那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严谨的治学态度、高度的责任心、独特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更主要的是使自己教育教学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一年的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王老师的专题讲座,又有工作室成员围绕专题进行的各种实践课、观摩课,也有自己执教的实践课。回首学习过程,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上的提高,既有知识上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成长是一个过程,是一份快乐。一年来我收获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现将一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理论积淀,提升素养 在这一年中,我按照工作室计划“十个一”的具体要求认真地学习教育理论,在理性认识中丰富自我。深入钻研教材,课程标准,研究教法,体会新课程的性质、价值、理念,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心中有课标,是一个老师上好课的前提。一年来,我仔细认真地再次研读了《数学新课程标准》,心中对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更明确,方向也更清楚了,为工作的落实打好了基础。

2.经常观看数学学科优秀课堂教学视频,“名师之路”、“千课万人”等名师专家的专题讲座和教学视频,学习总结优秀课堂的方法特点,把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研究。 3.阅读优秀的教育教学书籍,认真拜读了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张奠宙教授等著的《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大道理——核心概念的理解和呈现》一书,全书对小学数学教材中28个重要概念,分别按“原始文稿”、“一线回声”及“数方夜谈”等三个维度进行阐述和交流。手捧此书,犹如与大师现场对话,收获颇丰。并认真撰写读书心得,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 二、观摩实践,增长智慧 我积极参加工作室、**县教育局、**县国培办、县教研室及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先后参加了2018年陕西省教学能手高级研修班培训,和其他县的省级教学能手同课异构《三角形的面积》一课;参加了“临渭金秋”课堂教学成果展示小学数学教学专场;参加了**名师工作室“助力课堂观察,把脉问诊教学”活动第三站---**县四知学校的活动;参加了**名师工作室“助力课堂观察,把脉问诊教学”活动第五站---**小学的活动,和陕西省学科带头人胡**同课异构《植树问题》,课上在教给孩子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使孩子们建立模型思想,从而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参加了2018国培计划第二次送教下乡**学校教学点的活动;还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在暑假期间举办的第四轮次继续教育,并作为授课教师给全县数学教师上了一节示范课《分数的基本性质》等。在培训活动中,我有幸聆听王**

“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通川区蒲家中学“名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为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性原则,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成长规律,用三年左右时间,选拔、培养、造就一批能够发挥骨干示范作用的名教师和高水平教师,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实施目的 “名师”工程的建设,就是培养和建设一支政治坚定、师德高尚、学识渊博、勇于创新、擅长科研、成绩出色的优秀教师队伍。 实施名师工程,主要目的就是实现名师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名师效应,充分发挥其作用。 1、领衔作用。名师的观点、措施、方法、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容易被接受与认同,在某种意义上,名师的水平就代表学校的教育和教学水平。 2、示范作用。名人效应对学生的成长影响较大,“向师性”、“尊师感”是学生中的普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名师对学生的示范和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3、激励作用。名师的存在为其他教师提供了一种新的工作参照目标,提高了他们对自己的心理期待。能起到带动整个教师队伍发展和提高的作用。 4、凝聚作用。由于名师的权威影响,具有号召力,一般而言,容易在一个教研组,在一定范围内,凝聚人心,推动学校及学科总体建设。 5、辐射作用。名师效应具有光环作用,易在社会上产生良好的影响,对学校的知名度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 三、实施“名师工程”的基本原则 1、坚持面向一线、面向基层的原则。名师评选坚持在教学一线任教的教师中进行,激励推动教师以更好精神风貌投身教育事业,形成良好的机制导向。 2、坚持德才兼备、注重业绩的原则。把德、能、勤、绩作为衡量名师评选的主要标准,严格选拔,严格控制,真正把教学方法先进、教学水平高、教学效果好,在同行、学生及家长中有较高评价的教师选拔到名师队伍中来。 3、坚持公开选拔、公平竞争的原则。严格按照个人申请、资格认定、群众

名师工作室规章制度

名师工作室规章制度 为了确保工作室各项工作有效开展,工作室成员须遵守下列制度。 一、工作室例会制度: 各工作室每学期召开一次计划会,讨论本学期计划,确定成员阶段工作目标、工作室教育科研课题及专题讲座内容;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阶段性工作情况汇报会议,督促检查各项工作的实施情况,解决实施过程中的难点;每学期召开一次总结会,总结经验成果,梳理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的办法。 二、工作室学习制度: 一要按时学习。工作室成员平时学习以自学为主,同时要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学期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并利用工作平台交流学习心得。 二要按需学习。工作室成员在每学期自我发展计划中明确学习内容、学习目标,按需有选择性地进行学习。 三、研讨制度: 1、工作室成员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2、工作室建立“每月一主题”研讨制度。由工作室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每月集体研究一次。 四、工作室工作制度: 1.名师工作室领衔人与工作室每个成员签订《名师工作室成员工作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研究项目和个人专业化成长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权利及评价办法。 2.工作室领衔人为工作室成员制定具体进步计划,安排培训过程。工作室成员必须参加工作室布置的带、教、培训工作,完成相关工作任务,并有研究成果。工作室建立定期主题研讨制度。由负责人根据研究方向确定主题,定期集体研究,将研讨成果发在工作室网站上。 3.工作室网站、成员博客及电子档案资料要及时更新,开通评论、留言服务,公布成员电子邮箱等方式,确保交流效果。工作室要及时通过网站发布工作动态、成员论文、专题研究课例设计、典型案例及评析、教育故事、活动图片等。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计划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工作计划 富路镇中心学校李德春 本人有幸成为富裕县富路镇中心学校数学王淑艳名师工作室的成员,有望在此工作室的培养下积极提高自身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做一个学习型、研究型的教师。争取早日成为我县教育事业先行人才,争取早日成为名副其实的名师。现针对自身的特点制定个人工作计划如下: 1.强化学习,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要高度重视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要自觉学习数学专业基础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并撰写2篇以上的读书心得。 2.积极承担公开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研能力。积极参加各种听、评课活动,进行高质量的教研活动,争取机会让自己在校内或校外都开一些有质量的公开课,向更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在一学年中承担校级评课2节,承担校级公开课2节,县级以上公开课1节,县级以上经验交流1次。要积极参加所在县(市、区)举办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和“送教下乡”活动。 3.大胆实践、探索,开展课题研究,提升自己的教研水平。工作室的总课题为《互动生成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根据自身实际,根据工作室总课题拟定《有效促进师生交往和共同发展的研究》为子课题开展研究,制订子课题三年实施方案,做到每学年有课题研究计划和小结,三年有课题研究总结。 4.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室QQ群交流研讨活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研能力。本学年可利用工作室QQ群开展网络备课或专题研讨活动,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疑难问题。 5.培养、带动一批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自己的引领水平。在所在县(市、区)选定3~5个中青年教师,作为自己“传、帮、带”的培养对象,作为自己的合作、教研团队,带领他们参与有关教研活动,引领他们的专业成长。 6. 及时进行教学反思,撰写教育随笔和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文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撰写2篇教学论文(包括教学设计、教学随笔、案例反思、经验总结等),并积极主动投稿,力争在2014年6月前发表1篇CN级教学文章。 2014-2015学年个人工作计划 一、个人工作目标 再次成为“富裕县富路镇中心学校数学王淑艳名师工作室”成员,是一份信任和荣誉,更多的是一份责任和义务。以此为契机,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虚心接受工作室领衔人的指导,踏实工作,深入研究,钻研新教材,开展课题研究,探索有效教学方法,培养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工作室QQ在线交流研讨活动,解答教学疑难问题,学习传播教研教改信息。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及教学水平,促进自我的成长发展。积极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推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发展。 二、主要工作及措施 1.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工作室每年为我们每个成员购买2本专著,本学年应完成工作室的读书任务,至少研读2本以上的教育教学专著,并撰写2篇以上的读书心得。并利用工作室QQ群进行学习心得交流分享,分享彼此的感悟与收获。 2.承担公开课和专题讲座。积极承担公开课和讲座。今年应承担校级以上评

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名师工作室组建方案 一、工作室的目标 本工作室以网络平台为主要依托、课题研究为重要方式、教学研讨为主要内容,在贵阳市教育局“名师工作室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自主开展系列教研教改和培养我市数学学科优秀教师的工作。 1、带一支团队。通过三年为周期的培养计划的实施,有效推动培养对象的专业成长,力求在一个工作周期内使工作室成员在师德规范上出样板,课堂教学上出精品,课题研究上出成果,管理岗位上出经验,实现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化发展,以引领学科教学共同发展。 2、抓一个项目。在实践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瞄准新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前沿,探寻教研教改的新思路、新方法并确定一项具有实用价值的科研课题,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在实践探索中破解学科教学难题,带领本工作室同仁开展有效的科研活动。 3、做一次展示。引领数学学科建设,每年承担一次市级或以上主题展示活动,以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公开教学、现场指导等形式,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帮助我市高中数学教师解决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充分发挥名师的带头、示范、辐射作用,从而形成名优群体效应,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 4、建一个群。建一个群,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使群成为工作室数学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 5、出一批成果。工作室教育教学、教科研、管理等成果以精品课堂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论文、课题报告、专著等形式对外输出、发表。 二、工作室的创建设想 ㈠培养教师方面 本工作室将努力研究与探讨骨干教师成长规律,带领青年优秀教师积极参加教育科研,不断充实和提高青年优秀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科研水平,造就具有学科研究特色的骨干教师队伍。 1、招聘工作室成员 本工作室将依据规定开展成员招聘。工作室成员必须是:思想上积极上进,具有乐于奉献与勇于探究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专业思想稳固;专业基础扎实,在新课程改革中身体力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已经崭露头角,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骨干教师、教学新秀或单位推荐的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 2、制定工作室成员成长目标 第一年:对数学教材有深入研究,对课堂教学有独特看法,不仅能独立上出高质量的课,也具备指导他人上好课的能力,享有学科发言权。 第二年:能独立承担或参与课题研究工作,撰写高质量的论文,并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 第三年:成为市级以上的骨干教师。 3、工作室成员专业成长和专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⑴制订规划。本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计划,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三年规划,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

校级名师工作室组建管理办法

校级名师工作室组建管理办 法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重庆市渝北区空港实验小学校 校级名师工作室组建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实施“名师培养工程”,建立健全优秀教师发展平台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名师的引领、示范、指导和辐射作用,从而促进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校级名师工作室的性质与宗旨 校级名师工作室,是在学校的领导下,以学科专业特色或在全区享有极高知名度的名师姓名命名的学术活动组织,是由同一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集教学、教研、培训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团队。 校级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在全区乃至全市学校教育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通过对有潜质的青年教师进行集中指导培训,带动更多的教师成长为名师及学科骨干。 第二条校级名师工作室的组成与选拔 校级名师工作室由工作室主持人和工作室协研成员、学员组成,主持人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3年。首批名师工作室数量限定在四个以内,以后成熟一个成立一个。 (一)校级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选拔条件 1、热爱教育事业,师德高尚,尊重组织、服从安排,以大局为重,事事能起到表率带头作用。 2、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改革创新的意识,具有较强的专业引领、培训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 3、乐于奉献,善于学习,热心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4、业绩突出,具有市、区级骨干教师称号(或市、区级优秀教师),在渝北区有较高理论及实践水平的在职优秀教师。

名师工作室成员个人发展规划 马蓉

贵州省乡村名师郑霁月工作室成员个人发展规划 五里布依族苗族乡落圈小学马蓉 成为郑霁月名师工作室的一名学员,这是对我的一种鞭策。在这里,我将有机会得到专家和名师的指导、并能与大家交流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为了督促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依据郑霁月名师工作室的实施方案,特制定个人发展规划:一、发展目标: 以名师工作室为成长平台,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以网络为交流载体,深入探索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落实课堂实践,深化阅读反思,强化教育科研,操练技术,修炼思想,将读书与思考、实践与研究相联系,努力成为具有良好师德修养、先进教学理念、厚实专业素养、开阔教育视野、较强科研创新能力,有一定影响的教师。 二、自我规划 1.一步一脚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教学内容和教学培养目标不断更新,教师需要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教师不仅要扮演“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更要担当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合作者”,为了满足教学和工作的需要,我要不断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2.钻研教材,积极反思 教学方面努力探索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的有效性。例如,把备课的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全员参与;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又能有效地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技能;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索学习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作一些尝试性的变革,着重体现备课中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方式多样化和教学内容生活化等理念,加强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上出趣味十足,生机盎然的精品课,争取每堂课都有亮点,都有提高学生兴奋程度的点。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课堂情景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更具体地说,这种知识是教师教学经验的积累。而这类知识的获得,因为其特有的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实践的反思和训练才能得到和确认,靠他人的给予似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 实践证明,凡善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努力,提高自己教学效果的教师,其自身的成长和发展的步伐就会加快。在教学中,一旦教师熟悉教材,特别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权威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因此,开展教学反思,加强教师自我评估和自律学习对教师主体的发展特别重要,教师只有把自我的发展看成是必需的和必要的,才会努力的去发展自我,建构自我,对自己的发展形成整体性的看法,从而不断促进自我学会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3.学以致用 教师条件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是指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虽然学过此类相关知识,但是不能忘掉教育的前提就是

浅谈名师工作室对教师能力的提升作用

浅谈名师工作室对教师能力的提升作用 摘要:现在,许多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都建有名师工作室,意图以名师带动教师队伍建设,以不断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提高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实践证明,名师工作室的成立,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辐射和引领作用,达到了资源共享、团队合作、全员提升的目的,培养了一批师德高尚、造诣深厚、业务精湛的教师。在对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各个方面,都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教师能力;教学水平 名师工作室由首席名师和许多骨干教师以及年轻教师组成,他们基于对相同学科为研究主题,形成研究共同体,在研究过程中集结资源、提炼经验、开展教学改革等活动,改善教师们的成长环境,探索具有科学性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水平。笔者通过三年县级名师工作室的组建工作,发现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对于教师各个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着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有利于教师思想道德素养的提高 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指从教人员在思想意识道

德品质等方面的“自我锻炼”,老师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人物,不仅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老师的道德修养会对学生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加强老师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是广大老师自觉完善自身人格的需要,也是适应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名师工作室的建设开展有利于老师们的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培养老师们的爱岗敬业精神,只有热爱教师行业,才能在教育事业中尽心尽力地完成每一项工作,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计功名、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挑战自己,超越自己。同时在名师工作室的交流中,也会不断培养老师对于学生们的爱心和责任心,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对“学优生”还是“学困生”,都能够做到关怀备至,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生们的自信心。并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己,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 二、有利于教师业务素质的提升 (一)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是教育的灵魂,教师知识素养的高低极大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成效,老师要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不但要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教材内容熟悉了解,形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首批宜昌名师工作室简介 陈琼工作室 学段学科:小学语文 工作室地点:宜昌市西陵区铁路坝小学 主持人简介:陈琼,女,46岁,本科学历,中学高级,铁路坝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 1989专科毕业于宜昌师专中文系,2002年本科毕业于武汉大学基础教育系。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学为第一,教助学成”教育理念,坚持教学改革,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指导,主张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发展学生能力,激发学生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学科带头人,承担着培养青年老师的任务,多次担任新老师的指导老师,每遇到一种新的课文类型,便主动为新老师上示范课,经常与老师们在一块儿开展教研活动,互相听课、评课。新老师很快成为学校的骨干,多人获得区“教学能手”、“优秀党员”、“西陵名师”光荣称号等。 参与湖北教育出版社《作文梦工厂》、《金牌教案》编写,主持《个性化作文研究》等省市级课题研究,发表《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等论文10余篇。曾参加省教育厅举办的“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培训活动,承担教学论课程教学工作,介绍语文教学及班主任工作经验。 2001年9月,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光荣称号;同年10月,被选送到南京参加“国家级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2003年,湖北省教育系统教书育人先进个人。2004年5月,

被授予“湖北省劳动模范称号”;同年9月,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2005年9月,被评为“湖北名师”。2008年9月,被评为西陵名师。两次被评为宜昌市优秀共产党员、西陵区拔尖人才。 工作室设想:工作室将以课堂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研究、网络研讨为主要形式开展活动,努力打造引领全市小学语文学科发展的高素质名师工作团队,整体提升语文学科教师队伍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能力,推动宜昌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杨忠芬工作室 学段学科:小学数学 工作室地点:当阳市太子桥小学 主持人简介:杨忠芬,女,45岁,大专,小学高级,当阳市太子桥小学数学教师。 1992年毕业于宜昌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湖北省第二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在职学习。 在教育教学中,倡导“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赏识教育”的理念。坚持愉悦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愿学”之目的;注重学法引导和思维训练,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授之于渔”达到“会学”的目的,实现最好的教学效果。 参加中央电教馆“十五”教育技术研究课题《利用多种媒体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之研究》,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参加省“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课题《数的运算教学的有效研究》,顺利通过结题鉴定。多篇论文在省核心期刊《中小学实验与装备》和《湖

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docx

名师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第一章总则为了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机制,有效推动教师专业化发展进程,推进我市"名师工程"建设,促进全市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头人,根据《滁州市名师工作室实施方案》及其他相关文件精神,特制定我市名师工作室的建设与管理实施方案。第二章名师工作室职责与任务一、工作室指导思想以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培训为重点,以"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形成以名师为核心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和专家型教师群体,通过整合资源、强化管理、团队培养、整体提升,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配置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名师队伍,从而促进我市教育工作更好、更快可持续地发展,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贡献。 二、工作室及各类人员职责1、名师工作室的主要职责1成立组织。设立名师办公室,为名师研究提供场地和书籍、电脑等用品,建立名师工作档案,制订工作目标、制度、职责。工作室结合成员的自我发展情况,为成员制定专业发展的规划,签写名师工作责任状,促使每位成员尽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校本研修能力和科研能力,推动成员的专业成长。2教学引领。工作室成员应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成为学习型人才,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开展专题研究,引领学科发展。工作室要不断开展教学研究活动,使全体成员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3课题研究。以名师的教育教学特色和研究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

全体成员的共同智慧为依托,对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课题式研究。工作室将在一个工作周期内开展一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工作,并以论文、研究会、报告会、名师博客、公开教学、专题讲座、媒体报道、现场指导等形式向外辐射、示范,形成研究过程资料汇编。4教师培养。采用导师制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及成员作为学员、其他教师的导师,与双方结对子,培养学科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要同每个成员签订中青年教师培养责任书,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培养目标、培养方法和途径,努力培养一批理论水平高、教学业务精、创新能力强的骨干教师。2、工作室主持人职责1主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顺畅运行的等各项规章制度,负责管理和使用工作室经费。负责开展研修人员师德师风建设,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建设,引领工作室成员提升综合素养。2发挥辐射和引领作用,带动成员共同成长。制订每学年工作计划及研修人员培训计划,指导成员制定个人专业发展研修计划,完成年度和任期工作总结。坚持理论学习和业务研讨,积极推进网络教研,建立工作室网页,以网络为平台开展与研修人员及其他本学科老师的合作与交流,实行双向听课制度,当好学科教学的示范者。每学年进行1次以上公开教育教学展示,开展1次专题讲座。组织并参与工作室成员的听课、评课活动,指导成员总结提炼教育教学的方法、经验、模式,每学年参与工作室成员听课或活动指导时间不得少于20课时。3开展教育教学研讨活动。每学年组织专题研讨不少于2次。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