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中庸》首章核心概念的英译

浅谈《中庸》首章核心概念的英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46018691.html,

浅谈《中庸》首章核心概念的英译

作者:邢玥

来源:《学理论·下》2014年第05期

摘要:《中庸》是儒家学说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探析其核心概念的英译有助于我们

更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中庸》深邃的哲学意蕴。通过对比辜鸿铭和理雅各的《中庸》英译本,探讨首章“性”、“道”、“教”、“中和”四个核心概念的英译,试图说明在翻译典籍时充分理解源语文本文化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

关键词:性;道;教;中和;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5-0168-02

引言

《中庸》作为一部历史传世文献,是儒家经典中最具哲学意蕴的一篇著作,它上总结先秦儒学,下开启宋明理学,体现了儒学一脉相承的人文精神,向来成为中国学者的重要论题。它开宗明义第一章就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意思是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本自圆成的;依循本性而处世做事叫作正道;修明循乎本性的正道,是教化的功能[1]。《中庸》第一章是全书的纲领,阐明了“性”、“道”、“教”的内涵和相互关系,把“中和”作为中庸的价值取向。因此,本文选取辜鸿铭和理雅各的《中庸》英译本,着重探讨“性”、“道”、“教”、“中和”四个核心概念的内涵及其英译,以期更加准确地理解和表达《中庸》的哲学意蕴。

一、“性”的英译

“生”与“性”同源替用古已有之。“性”通常指代人性,并赋予“天道”等意蕴。先秦时期孟子主张“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告子主张“生之谓性,性无善恶”。人性问题成为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焦点。“性”字在《中庸》里共出现11次,它不仅关系到思想与生命,还关系到天与人。例如:(1)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2)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1]。

在《中庸》的英译本中,辜鸿铭和理雅各两个英译本特色鲜明,辜鸿铭先生将“性”翻译成the law of our being,moral nature或ourmora lbeing[2]理雅各则将“性”翻译成nature.[3]很明显,辜鸿铭的翻译,重在体现中国的道德文明。事实上,中西方“性”的含义是不相同的。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性”和西方的human nature并不完全对等。“西方的human nature带有天赋、静态的

品性意味,而中国古代的…性?分先天和后天,是动态、发展、可创造的,是人的本质规定。”[4]因此,《中庸》里的“性”是指人的本性,即便翻译成human nature,也要理清中西方对其不同的文化诠释。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