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与之相对应我们制定了四个教学策略:“造型?表现”策略、“设计?应用”策略、“欣赏?评述”策略和“综合?探索”策略。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以及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它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传达视觉感受和思想。在美术创作中没有对或者不对,只有好或者更好、美或者更美。发展独创思维是其重要特征。

“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

“欣赏?评述”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较其它美术学习领域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结构。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它分为三个层次:(1)融美术各学习领域为一体;(2)美术与其他学科相综合;(3)美术与现实社会相联系。三个层次之间有着不同程度的交叉或重叠。

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学科不仅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文化信息,还必须密切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将美术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碰撞和结合,丰富美术课堂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造活动。

教学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

“造型?表现”课堂教学活动策略:

“设计?应用”教学策略与模式流程图:

目标确定

分析学生情况,理解把握教材,制定教学方案。

确立教学目标

把握重点难点

搜集信息

师生协同准备

搜集信息资料

课前师生共同搜集、查阅有关信息、资料,做好学习准备。

引导学生交流信息,根据已有经验,认识感受材料特性,欣赏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在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中导入课题。

交流信息资料

欣赏感受作品

导入学习内容

欣赏感受

探讨制作方法

引导学生实践

群体互动参与

体验创作过程

创作实践

根据学生准备等实际情况,合理作示范,以

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是平等参与者

中的首席。

展示评价

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每个人对自己和他

的作品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

交流展示作品

自评互评师评

共享诊断激励

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拓展想象

空间,提升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联系生活实际

扩展学习内容

进行审美深化

拓展延伸

美术“欣赏?评述”学习领域课堂教学策略

-----具体教学环节

“综合?探索”课堂教学策略:

优美的造型心灵的表现

——“造型?表现”教学策略解读

“造型?表现”是《课程标准》中创作活动的两大学习领域之一。我们在美术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造型表现”教学活动策略。

一、基本概念

美术是造型艺术。无论是古典的还是现代的,写实的还是抽象的,也无论是传统的还是前卫的都以造型为载体。我们的美术教育无论怎么变革也还是以各种造型为基础的,我们的任务和目的就是要创造出优美的造型来表现我们的心灵。

在本学习领域里,造型是指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造型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以及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在奇思妙想中寻找灵感,训练发散思维;造型是情感和认识的外化,发展独创思维是其重要特征。它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去体现造型乐趣,传达视觉感受、人文思想以及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表现则是通过美术创作活动来传达观念、情感和意义的过程。

造型和表现是美术创作活动的两个方面,造型是表现的基础,表现是通过造型的过程和结果而实现的。

二、操作要领

(一)、欣赏感悟畅想

1、欣赏。有针对性地适量欣赏名家大师和身边

的师生作品,创设情境,营造氛围,激发兴趣,陶冶情操,搭建起良好的课堂教学平台。如:凡?高的《缠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可以通过红色的基调,画面上饱受疾病和苦难折磨的画家形象去体会作品的内涵及画家的创作心理。右耳(也有资料称是左耳)包扎着绷带,口里衔着烟斗,头带毛皮帽,身着绿色大衣,看似平静,内心却充满焦虑、悲伤和无助。眼睛里流露出颓然和神经质。凡高的《星月夜》,画面神秘浪漫,绚丽缭绕的色彩令人心醉。宽厚朴拙色条回旋于暗蓝的夜空音乐般地律动着,形成大大小小的旋涡,把人引向宇宙深处。白色和柠檬黄的短小色条聚集成圆盘似的星光,以鲜亮的黄色点出星星,很是特别。与躁动激烈的天空相比,画面下部的村庄很平静,但平静之中似乎也蠢蠢欲动。村中教堂的尖塔被拉长,神经质地指向天空。画面左边一大丛暗绿色的丝柏树扭曲向上,火焰一般烧进同样沸腾的夜空,有力地分割了画面,使构图更加完美平衡。整个画面看似疯狂,却有着某种内在的秩序。当然,欣赏应该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用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

2、感悟。例如,在欣赏油画作品《呐喊》时,我们设计了三个问题引导学生感悟。问题一:在画中你看到了什么?问题二:你感受到了什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造型手段来达到这种目的和效果的?问题三:关于这幅画你还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逐步感悟:蒙克的作品《呐喊》是根据对现实生活的切身体验而创作出来的。画面中央变形的人物正捂着耳朵呼号呐喊,似乎是画家自己的化身,也让观者感受到人类在苦难中的紧张、恐惧、不安和绝望,准确地反映了世纪之末青年的失落感和内心的激烈冲突。

我们在教学中,经常有计划地通过讲述分析、组织学生查阅资料等形式,使学生感受作品纯粹含蓄的表现形式。

3、畅想。让学生自由畅谈由所观赏的画面所想到的以及联想到的?得到了什么启示?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开阔学生的创作空间。

(二)、体验表现创新

几乎每个人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的欲望,创作课是最能体现自我表现,释放潜在创造力的课程。虽然新课程标准强化了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但是有较强的造型能力毕竟是一件好事。我们见过很多成人一出手比儿童水平还低,纵有很好的创意却力不从心,这不能不说是个悲哀。不能单纯强调知识技能但也绝不能忽视知识技能,只要正确地引导就不会泯灭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美国的教育正在弥补双基的不足就是很好的例证。

1、营造文化氛围和情境。创新需要勇气,要敢于表现。要有一定的气氛烘托,在创造活动中,有的学生怕自己的作品特殊,怕同学起哄,更怕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因此,提倡学生有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要站在知识和意识的最前沿,要做一个能及时辨认出千

里马的伯乐。当然无论学生优劣都需要我们精心呵护、耐心培养。我们的任务是让优者更优劣者变优。

2、教师示范。课堂上,教师的示范因直观性强易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进而确定主题。如果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有潇洒的画风,有独特的创作精神,不仅能博得学生深深地敬佩,还将对学生的创作产生较大的影响。关键在于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之点睛之笔,做启发性引领性的示范而不是处处示范。教师还应通过仪表、语言、板书、范画、演示、辅导、赏评等一系列活动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教师示范不能一概而论,需看实际情况而定。

3、指导创作创新。艺术是人对理想的憧憬,是饱满激情的释放。当然“表现——创新”式学习并非要求学生像艺术家那样,必须解决某些具体的专业问题。在创作过程中,学生是否真的创造出了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通过对表现过程的探究以及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方法。学生形成开放式发散式创新思维,成功地表现自己的心灵的过程就是我们追求的结果。在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身心发展与实际水平,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和尝试运用不同的材料探索各种造型方法。

⑴、观察、收集素材、展开想象。

美术需要用造型手段来揭示艺术形象的精神、意境和美感等。与成人的创作过程相似,儿童创作也必须经历注意观察、收集素材、展开想象的过程。我们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和记忆,为自己的创作收集所需的各种形象,可以通过画速写和记忆画或者通过查阅书本材料、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途径来收集素材。有时观察到的具体景物不一定理想,可以进行艺术加工改造,把无生命力的东西变为有生命的形象,还可以通过夸张变形的手法进行加工,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小学生对事物的感性认识是在生活和成长中逐渐丰富的,美术教师必须不断地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开始,细心观察生活和事物,善于发现新奇有趣的事物,刺激潜藏在每一个幼小心灵中的天生的冲动,激发他们创造、探索、处理材料的欲望,实现“不是让我画而是我想画”,从而发展学生运用自己的技能技巧创造作品和真诚地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⑵、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画面。

不同地域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造型手段和方法,就中国美术而言,有形象化造型、谐音化造型、意义化造型、情势化造型、功能化造型等造型规律。不管哪种造型手段都存在一个构图问题,有人这样比喻,布置构图就像布置房间一样,一个房间总不能把家具塞满就了事。应该是想一想哪些家具摆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做到既实用又美观。所以下笔前让学生想一想,把画面的内容分布在什么地方最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哪些地方画主要的东西(主体),哪些地方画次要的东西,如何处理背景?并不是物体画得越多东西越好。哪里应该留出空白,为什么?大胆用笔、大胆用色。如果作画拘谨、放不开,就不能出奇制胜。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是教师最大的过失。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上学到了什么方法,受到了什么启发,而不应该仅仅是为了形式上的需要。同时,教师要通过对学生情感上的交流影响,感染学生进行创造思维的活动。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要因材施教、因人制宜。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学校已不是学生获得知识的唯一渠道,教师要灵活掌握课堂教学活动的内容,不要完全按课本上的内容讲授,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兴趣来安排调整内容,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为的是更好的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使所学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纳,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经过教师的正确引导,才会激发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形成创新意识。

(三)、展示交流评价

展示作品、相互交流、欣赏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

可以享受到收获的喜悦,进一步巩固学习兴趣,可以欣赏到优秀的作品,进一步得到艺术的陶冶,还可以通过多层次的交流,进一步培养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交往能力和评价能力。

1、展示学生作品。

既要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更要展示学生有创意的作品,特别要展示经过努力又有进步的学生的作品。评价时,适度激励是必须一贯坚持的重要原则。比如:泥塑课要求学生用泥捏出各种各样动物、饰物或其它的立体造型,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体会一下做雕塑家的滋味。在看过优秀泥塑作品后,许多同学迫不及待地动手,用自己喜爱的动物和装饰品憧憬于设计中。好多同学改变了原来物体的形状和结构,大胆地想象、运用夸张表现手法,设计出有特色,有自己个性的立体泥塑。为了深化评价效果,我们有意识地把展示评价时间留得长一些。学生的再创新显而易见。

2、多层面交流

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创作的预备阶段、创作过程中以及创作后的评价中,教师应根据情况和实际需要适当给学生合作交流的机会,促使其横向比较、鉴别与发展。

师生交流。如果有学生问我的创作体会,我会以平等友好的心态,很直率地与之交流,谈自己的创作历程,也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创作的确很能让人思考、宣泄内心、表达情感。我喜欢画人物,也总是赋予笔下的人物一种虚幻、一种圣洁、一种凝思、一种闲适、一种隐藏于平静之下的激情。人的一生在不断地失去,也在一点一点地得到。得到的是我们希望的和不希望的,失去的全部是我们最宝贵的。然而,时间是经验,岁月是积累。人需要既简单又复杂,在做学问时应尽可能复杂,在做人时应尽量简单。白色和黑色都很单纯,因而很能表达单纯的心理,我要创造一个很纯的环境和很纯的心灵。我不想故弄玄虚,也无暇追求风格,我只想忠于自己的内心,表达最朴实的感觉。也不必要寻找风格,笔随心动,心随意动,意由本原生。

学生与社会的交流。了解社会、走向社会是学生发展的目的和必然结果,社会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搜集整理材料和深入思考的过程也正是融入社会的过程。

3、创作过程评价

美术“表现——创新”式学习的评价应该是一种形成性的评价——反映学生的成长发展历程:指对学生在动态教学讨程中的执行情况、效果及时反馈,及时调节,以达到预期目的。促使美术教师全面的、多层次的看待学生,积极采用多维、多级的评价方式,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

三、浅显体会与反思

1、丰富底蕴。中国的造型艺术源远流长、意蕴丰富。造型艺术作为整体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主要创作原则与审美主流意识方面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艺术个性。中国人在造型艺术的创作中追求传神、写意、抒情,注重意象表现。中国画在表现物象、反映生活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认识和方法。中国画家通过形象的“意似”和“神韵”,揭示其本质特征。“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艺术观,是中国绘画艺术的表现方法,是迥异于西方美学的另一种美学体系。

2、牢记使命。有则公益广告:弯弯的月亮象什么呀?能否有标准答案?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的实践与研究》 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以其全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以单纯的学科知识体系所构建的课程,搭建了促进学生美术素养形成的课程平台,将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了四个学习领域:【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在这四个领域中【造型·表现】、【设计·应用】两个学习领域的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设计创造,外化自己的情感和认识;【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则注重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受、欣赏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综合·探索】学习领域,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美术与其他学科,与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学习活动。面对新的目标要求,需要教师树立全新的学生评价观,需要拓展对学生美术评价的范畴,需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重视对学生成长过程的评价,需要我们针对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系统的、全面的评价方法。 评价不仅是个人之间交流的一种手段,而且也是群体间交流的一种必要手段。无可否认,美术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师生双边的交流活动,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准确反映着教师的教学水平,这种学习反馈形式—学业评价会促使教与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完整地、准

确地体现出美术教育思想。因此,如何选择小学美术作业评价方式成为我们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为此我们结合课题方案,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通过调查,掌握学生美术学习的现状,分析影响学生美术学习能力的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学生美术综合能力的提高,真正实现美术教育的价值。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 《美术课程标准(试行)》指出:“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中,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小学生作业评价是美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评价应成为促进和激励学生上进的催化剂。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我们应树立多元化的评价观,重新定位评价,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多元化评价体系。我们的教育评价应该通过多渠道、采用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学习情景下进行。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学习态度、创新能力等,使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从而树立起学习信心,并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本课题研究主要是针对小学美术作业评价设计的,欲对学生个性的形成发展与教师在美术作业评价中个性化指导及学生在美术学 习中的个性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中以课堂评价和课后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小学美术课堂是孩子在初级阶段培养审美的重要基地,但是随着教程改革的发展,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这些不良的因素严重制约着美术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找到有效的对策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美术课堂教学的高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美术教学“一刀切”,忽略学生的需要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刀切”,忽略了学生自身的需要,致使美术课堂教学难以得到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中,由于授课的主体是小学生,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实践动手操作能力也较差,老师在教学过程在中为了防止学生对一些步骤不熟悉,因此就给学生逐一详解,并使学生熟记于心。老师在课堂上的这一教学措施,将学生一概而论,不因材施教,而且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中,容易陷入老师经常授课的思维模式中,学生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创新想法和创作。 2.美术课堂教学模式呆板,教学氛围差

老师在没有教学设备的情况下,很难把自己想要给学生展示的东西描摹出来,手工一时又无法完成,学生也不容易理解和欣赏。在老师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东西进行学习时,学生很难抓住老师讲的挈领要点,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美术课堂教学失去信心,从而致使课堂学习氛围低沉。 3.课堂教学远离生活,不够贴切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老师有时候为了营造美术教学的意境美,给学生选取学生没有见过的事物为素材,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没有接触过,对这类事物感到无比的陌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学生不熟悉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学习起来既困难又笨拙。 二、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对策 1.因材施教,切实考虑学生需要 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对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方案,让每个学生在美术课堂中都能学到充实的知识。对于学生不熟悉的要领,老师要悉心给学生讲解,直到他们明白为止,而对于学生掌握了的要领,老师则没必要反复给学生讲解,讲解多与频繁,反而会使学生的思维形成定势,不利于学生在美术中有自己独特的创新观点和想法。 2.实现多元化教学,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美术是一门多元化的教学课程,它的价值的实现需要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宋跃电话: 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中心小学 【摘要】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 本领。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审美和创造美。如 何让学生掌握,并学好美术这门课程,是我们每个教师知道深思的 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 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 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 中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 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 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 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 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 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 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 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 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 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 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 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 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 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 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 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有趣得属相》 一、课前调查: (一)调查目得: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邮票得基本认识,掌握学生得知识基本结构情况,以此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中得重难点。 (二)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采用口头问卷形式) 您见过邮票吗? 邮票得基本形状就是怎样得? 您家里有邮票吗? 您用过邮票吗? 您记得邮票上有一些什么? (三)调查分析: 1、所有同学们都见过邮票,都知道邮票得基本形状,这说明学生们对邮票有一定得基本认识。 2、40%左右得同学家里有邮票得收藏,能经常接触邮票,对邮票认识得认识比较全面。 3、40%左右得同学能够知道邮票得上得图案与文字有什么?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就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与欣赏邮票,通过学生对生肖邮票得评价,使学生了解关于邮票得知识,以此掌握邮票得设计内容、设计思想与制作方法。 设计内容——文字(面值、发行地区与发行时间)、图案。 设计思想—-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制作方法——可以用学生所学习过得方法进行绘制,如彩纸剪贴、国画、纸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各种方法用来进行绘制邮票得图案.

三、过程设计: (一)教学策略:让学生欣赏生肖邮票→介绍邮票内容→产生设计冲动→设计→讲评. (二)教案设计: 课题:有趣得属相 1、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得有关知识,掌握邮票得设计方法, 设计一张漂亮得生肖邮票。 (2)培养学生得创作能力,设计能力与审美情趣。 (3)在欣赏十二生肖得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得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得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枚有意义得邮票. 3、教学难点: 邮票得设计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4、教学准备: 图片、剪刀、彩笔、胶棒、色卡纸 5、板书设计 课题有趣得属相 (1)构思 (2)起稿 A、图案 B、文字(面值、发行年代、发行者) (3)着色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把美术课堂教学划分为四个学习领域,与之相对应我们制定了四个教学策略:“造型·表现”策略、“设计·应用”策略、“欣赏·评述”策略和“综合·探索”策略。 一、造型·表现 “造型·表现”是美术学习的基础,包括平面造型和立体造型,其活动方式更强调自由表现、大胆创造以及情感的表达与传递。它可以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传达视觉感受和思想。 适量欣赏大师作品及师生作品。感受和品评作品的内涵、情感及意境。给学生一个想创作的理由——激起学生的内心需要。 通过户外采风、注意观察、搜集素材、展开想象以及必要时教师示范等手段,引导学生确定自己的主题。精心设计、反复推敲、构成画面,体验造型乐趣。运用具有自己个性的表现手段,探索与众不同的创作方法。 二、设计·应用 “设计·应用” 学习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引导学生交流信息,根据已有经验,认识感受材料特性,欣赏作品开阔学生视野,在学生有兴趣的学习中导入课题。根据学生准备等实际情况,合理作示范,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创作。教师是平等参与者中的首席。作品,倡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以同桌交流、小组讨论、伙伴学习等形式展开多评价方式灵活多样,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每个人对自己和他的作品有较为正确的认识和理解。认识美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拓展想象空间,提升学习兴趣与创作欲望。 三、欣赏·评述 “欣赏·评述”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较其它美术学习领域更加注重通过学生的自主感受、欣赏和表达等活动方式,内化知识,形成审美结构。 师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探究欲。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欣赏认识美术元对话交流活动,在质疑解疑过程中活跃思维、丰富情感。小组成员以语言叙述、书面表达、作品再创造等不同方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情感认识和理解;通过自评他评师评方式领略成功与不足,并最终达成对欣赏内容的整合,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联系多学科知识、当地文化资源、实际生活,拓展延伸知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密切联系,并逐步形成崇尚文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四、综合·探索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新课程改革要求美术学科不仅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文化信息,还必须密切结合现实生活。通过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将美术与相关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使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内容在学生头脑中产生碰撞和结合,丰富美术课堂内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美术创造活动。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几点看法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几点看法 摘要:在新的教改形势下,美术教学一改传统的教法,使学生素质发展有了更广阔的空间。对于美术教学浅谈一下这几点看法:把游戏纳入课堂引发学生积极性;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丰富课堂;在比较中求提高;鼓励多面思维;合理利用资源;使用多种材料;合理利用多媒体。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要求学生全面发展,美术教学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去发展,提高美术方面鉴赏表现、设计绘画、应用探究等方面能力,这就要求美术课堂独具特色,并能给学生带来发展创造的空间,开发学生内在的艺术之美,进而来培养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下面就美术课堂教学谈一下我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加入游戏性,引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课堂枯燥乏味,已经不利于学生发展了。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利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游戏”能满足他们爱玩好动的需求。游戏能有创意性把美术活动与创新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美术教材中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利用教材中的游戏成份,以此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到引

导参与游戏进而起到学习知识的作用。在美术中的游戏要引导学生用具有美术特点的名字。游戏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扩散学生的思维以及想象力能力。游戏教学使学习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促进学生不断地学好知识和新技能。 二、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给学生丰富的课堂感受 课堂表面的异彩纷呈游戏版块繁多如同表演课,也不一定是快乐的课堂。教学过程应该是让学生有一种愉悦的情趣生活和情感体验。因此,在知识的传授中一定充分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是对学习的态度是日渐积极还是感到无趣,是否学习劲头十足充满信心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师生互动和自主学习的培养,合作中的表现以及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都应该受到关注。教学得法,但无无定法,培养学生创造力尤为关键。通过培训学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应用。对不同的教材方法也是不同的,让学生感到叫法丰富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让美术课更鲜活。 三、学会比较学会发现 美术是视觉艺术感极强的学科,运用直观的比较法多角度地对不同作品做比较分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实践的积极性,而且会产生深刻的印象。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发展。要使用这种方法并达到理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笔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笔 经过这一段时间对艺术课的学习和探索,使我收益匪浅。我想该是静下心来回头审视一下艺术教育的时候了。边想,我边陷入了沉思之中,我的心得体会如下: 1 .按照不同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我觉得各个年级有着不同的特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教学阶段,这时学生的兴趣还不够稳定,认识兴趣以一定的情境性为特征,只有掌握学生年龄特点基础上,才能了解小学生由于在感知、意识、理解、能力上的高低悬殊,所表现的兴趣上不一样。低年级学生有学前期进入学龄初期由于从松散的家庭生活或者从欢乐的幼儿园生活进入正规的学校生活,这不同的生活环境,与前迥异的作息制度,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各个年级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提出相应要求。 2. 循序渐进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在教学美术绘画课中,那些有趣生动的形象是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促使他们形象思维发展的主要意象。学生作画只凭头脑中记忆的表象作画,往往大略地看了事物对象后,有个大概的记忆,就开始作画。针对学生喜欢观赏一事一物,我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如:形状、颜色、结构、姿态等,并注重在观察中使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更好地认识客观事物。色彩方面则多凭主观映像。因此,指导儿童观察和向儿童指出观察任务时,首先让其观察形状,当纸面上画出形状再考虑着色。观察能力的提高在于锻炼,经常有目的、有意识的观察,其观察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3 .培养兴趣勤学多练。 常言道:眼明手快、心灵手巧,这说明技能与感知、观察、记忆、思维等关系密切。要想低年级学生积极开展美术活动需调动他们学习、练习的主观能动性,其积极性在于兴趣的驱使,兴趣的浓厚必然勤练,表现能力自然而然地提高,又带动兴趣递增,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表现能力,不能操之过急,应依据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施教。好比一株树苗,使这株树比其他的树的生长得更高大,秘诀就在于每个年龄应具备经验常识,在每个年龄必须完成起年轮的正常发育,然后由下一个年轮延续。所以以往传统美术教育所采取填鸭式方法来督促他们,只会忽略当年所应具备的经验常识,事后再想弥补已使年轮变形,无异于拔苗助长。 4. 创造新型的师生双边活动 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新方法,又针对低段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在上小学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5. 丰富学生的创造想象力 如何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创造更新、更奇的绘画作品?作为美术专职教师我尽可能地给他们提供丰富的形象资源。在教学中鼓励和引导学生想象,运用形象化的声情画意,设置情境等手段,激发学生打开广阔的想象思维空间。在创

中心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欢迎共阅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用语、范例 老师课上得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具体对???老师这节课说一说我的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本节课将示范性教学技术环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化、交互性强的特点,利用了文本、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设置合理的语言操练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任务型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空间和机会。首先,两位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汪老师在课件中准备了大量的包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学生在设计包的时候也呈现了作品内容的多样性。李老师利用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在课件中设计了有趣的游戏环节以及提供了大量的卡通形象图片,学生在整堂课中受益颇多。从课堂教学来看,两位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绘画、创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其次,两位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到位,两位教师都运用了美术三部曲,从教师的示范作品中体现了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儿童化,符合所教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很有亲和力。美术语言使用到位,用积极地评价语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气氛好,能积极发言,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当然,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欣赏这两堂课时,也有着一定的建议: 1、汪老师的欣赏作品比较多,也注重欣赏中的层次性,教师也通过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来欣赏作品,但这么多作品中,却缺乏了同龄人的作品,在学生欣赏作品环节中,教师选择的作品表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都是以单线条的画为主。是否也注重学生范画的质量以及作品的多样性。 2、李老师整堂课的设计虽然十分符合低年级的特性,但在一些环节中还是忽视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美术语言过于专业化,如在解释卡通形象的特点时,教师运用大量的文字去解释,建议不如运用直观的图片,更加符合一年级孩子的特性,也更容易帮助孩子理解卡通形象的特点。 3、另外,作业设计上是否应降低难度,两位老师的课堂作业完成率都不高,当然这与整个课堂节奏的把握有关,当时我认为与教师作业设计难易程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对于一些美术上所谓的“学困生”,教师不放也向主课老师学习,对不同学生提出不同的绘画要求,注重作业的层次性,让所有的孩子在美术课上都能有成就感。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美术课程教学策略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新课程下的美术课堂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它的真正贡献是不但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要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新课程下的美术教学更多的是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过程,检验美术教学的重要标准,也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学习是否有收获。这就需要我们美术老师在基础美术教育的领域里,了解、理解并改进美术教学,从学生的发展角度出发,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促动学生的情感、智慧及创造力的发展。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策略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念的指导下,教师根据已定的美术教学任务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形成的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案。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艺术氛围中感受艺术的精彩,才能提升感受美、创造美的水平,从而达到全面提升素质。所以,教师应巧妙设计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感受,巧妙地安排课堂教学,优化学生的学习环境,潜移默化地将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学习中,实现全面的发展,下面我就谈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教学策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一、游戏策略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单一枯燥的美术教学已远远不能适合当前学生的发展。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兴趣的学习不但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而会达到废寝忘食,欲罢不能的地步。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适当使用游戏于课堂教学中能活跃课堂气氛,能激发学生大脑最积极最有创意性区域,把美术活动与创新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新课程艺术教材的绝大部分内容当中,多有一些潜在的游戏内容。所以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游戏成份,利用游戏教学来促使学生较顺利地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名称也要符合儿童的心态。教师要针对游戏的具体内容起一个既吸引学生又具有美术课特色的名称。如“美术大本营”“猜一猜”“我是小画家”等等。如在《形的联想》一课中,一走进教室我就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圆,问到:这是什么?学生有的猜是太阳,有的说是西瓜,还有的说是一个钟。这样一个“猜物”的游戏使学生的积极性马上就来了,在回答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扩散,想象力得到了丰富。游戏教学能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活跃,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能促动学生持续地学好新知识、新技能。如在教《猜猜我是谁》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课件: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树木后面藏着各种各样的动物。有的只露出了一部分外形特征,如:小兔耳朵、斑马腿、狐狸鼻子、孔雀羽毛、松鼠尾巴等;有的则只听得到叫声,如:猫、狗、牛、羊、老虎等动物的叫声,我采取了小组比赛,请学生根据这些外形特征和声音特征找一找森林里来了哪些小动物。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牢牢吸引住了,纷纷聚精会神的寻找辨别,争先恐后的举手发言。课堂气氛既热烈活跃又轻松愉快。每找到一种小动物,全班同学都会不由自主得学一学小动物的叫声和动作姿态,充分显示出游戏教学的巨大的魅力。通过游戏,充分挖掘了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欣赏策略 欣赏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有重要的作用,是美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的环节。美术是视觉的艺术。视觉艺术所有的问题都是通过欣赏、观察来解决的,美术的教学势必要遵循视觉艺术的规律。同时,欣赏水平的培养也是我们美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样我们才能谈审美教育,才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在让学生实行欣赏时,必须选择含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或具有强烈美感的图片、实物,让学生实行欣赏。如在《会动的线条》时,我出示吴作人大师的国画作品实行欣赏,通过与大师作品的近距离感受、对话和欣赏,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艺术大师们的构图,线条,作画方式,对色彩的使用,画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心得 盖洋中心小学黄盛祥 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回想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写写教学心得与大家分享。 小学生学美术,很多人认为只要学会画几个人,画几只动物,涂涂颜色就行了,其实不然。如果学生不喜欢学或学得很累,就会以致于一见上美术课就头痛,甚至在美术课无聊地打发着时间,美术教学就很难顺利地进行下去。在课前和课后,我千方百计地让学生既能学习美术基础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绘画创作能力。 一、小学新课标的美术教育,以促进学生的美术素养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人文性单元为结构。它说明了美术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中,必须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为主要内目标。然后,美术素养的培养又需要以一系列的欣赏、创作(制作)、交流、评价等师生、生生间的活动来承载和体现。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和达到这一目标。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都应该认真探究的问题。下面谈谈我在美术教学活动中的一点尝试和肤浅的体会,籍以抛砖引玉。 二、从生活中获取创作素材。 纸上得来总觉浅。我们不是常说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吗?生活是一切文艺创作去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小学声的美术活动也是这样。因此,我们只有引导学生去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心去发现自己身边发生的一系列美好的事,捕捉自己身边的一瞬即逝的美好风光。才能不断从生活中获得进行美术活动的丰富的创作素材。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以自己特有的思维形式——直观的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去观察事物和描绘事物的。要指导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有意有序的美术活动,首先就得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提供给他们直观而美好的形象。 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指导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虽然比中高年级的学生更不受条条框框的束缚,但他们的画画还正处于“涂鸦”阶段,在自己创作的作品中存在着更多的是随心所欲的涂鸦成分,缺乏对描绘对象的取舍和画面的安排能力所表现的大多数是平铺直叙式的,更缺乏对形的描绘能力。如果要他们画一幅完全由自己创作的作品,往往是左上角一个红太阳,附近是几朵均匀排列、大小一致、颜色一样的云彩,云彩下面是几只展翅飞翔的小鸟或蝴蝶,再下面就是房屋和排列均匀的花草和小白兔。不会去描绘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不用说有一定的故事情节的了。正应为这样,就去要我们对他们进行耐心地引导。虽然如此,但要知道,美术的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早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进行练习才有可能获得成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

小学美术趣味性教学方法 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立足于小学生的实际需求,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趣味性教学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离开了趣味性的教学,学生就会失去课堂表现的主动性。尤其是小学美术教学,艺术化的熏陶离不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对教学的趣味性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课堂教学情境、设置课堂疑问、带领学生走进自然体验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使其受到艺术的感染,提高审美情趣。 一、创设激趣情境小学生具有独特的艺术感受视角,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情境教学法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实际,只有让学生乐在情境中,感受在情境中,方可实现美术教学的实效性。教师要创设适合孩子的艺术化情境,打动孩子们的内心,使他们将美术学习看作是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去尊重、去热爱、去探索。 例如在“头饰和帽子”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孩子们用绘画来设计各种有创意的头饰和帽子,培养孩子们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其艺术鉴赏力得到发

展。故而教师在创设情境的时候,便可以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角色扮演情境,利用多媒体播放走秀的音乐,让学生在班级的小舞台上展示自己带着帽子和头饰的风采,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这样的机会。在表演结束后,让学生们表达自己对帽子和头饰的感受。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对每一顶事先准备好的帽子和头饰都会产生一种好奇心理,会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兴趣。 情境是开启学生新知学习大门的金钥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创设是极其必要的。美术本身具有的抽象性,是很多小学生无从把握的,故而情境是学生消除这种抽象心理的有效途径,适合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情境,会对课堂教学产生推动作用。 二、设置激趣疑问 “学贵有疑,小疑小进,大疑则大进。”启发性问题的设置,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它也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恰恰符合当前素质教育中的启发式教学的理念。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灵活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在知识的探求上产生强烈的欲望,从而在学习的过程中充满着智慧和能量。 例如在“动物面具”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便可以安排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动物面具,并带到课堂中来,丰富的动物面具给课堂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在这样的氛围中,教师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用语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评价用语、范例 老师课上得很精彩,教学设计巧妙、安排合理、能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师生关系和谐,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下面,我就具体对老师这节课说一说我的个人体会,不当之处,请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本节课将示范性教学技术环境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多媒体化、交互性强的特点,利用了文本、声音、图形、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设置合理的语言操练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任务型学习、合作性学习、自主性学习提供了很多的空间和机会。首先,两位老师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了精心的安排和设计,汪老师在课件中准备了大量的包的图片供学生参考,学生在设计包的时候也呈现了作品内容的多样性。李老师利用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在课件中设计了有趣的游戏环节以及提供了大量的卡通形象图片,学生在整堂课中受益颇多。从课堂教学来看,两位教师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地把握教材的要求,始终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培养绘画、创新能力为目标,做到教学目标明确。 其次,两位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到位,两位教师都运用了美术三部曲,从教师的示范作品中体现了两位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儿童化,符合所教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很有亲和力。美术语言使用到位,用积极地评价语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学习气氛好,能积极发言,思维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当然,由于美术课有着不同的活动形式和评价标准,每个老师对美术教育有不同的评价标准,因此,我在欣赏这两堂课时,也有着一定的建议: 1、汪老师的欣赏作品比较多,也注重欣赏中的层次性,教师也通过示范教会学生如何来欣赏作品,但这么多作品中,却缺乏了同龄人的作品,在学生欣赏作品环节中,教师选择的作品表现方式也比较单一,都是以单线条的画为主。是否也注重学生范画的质量以及作品的多样性。 2、李老师整堂课的设计虽然十分符合低年级的特性,但在一些环节中还是忽视了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美术语言过于专业化,如在解释卡通形象的特点时,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浅议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因材施教浅议 在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美术课程应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美术的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之一。因材施教,主要分两方面解释:1、因教材而定教法;2、因学生的差异定教法。 一、因学生的差异定教法。 因材施教中因学生的差异定教法,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异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每个学生由于自己各方面(生活的环境、已有生活经验、知识水平、思维方式、智力、接受能力差异等)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画画也是一样。我们需要了解学生的智力水平、性格等特点,有针对性地运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对其进行教育教学,利用学生的差异性,因势利导满足每位学生的不同的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立足于研究学生,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因材施教,切不可轻易否定,说不定你否定的就是一位艺术大师。 二、我们先来谈谈因教材而定教法的体会。 在湘版的美术教材中,比较注重“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而相对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就比较薄弱。只有学生提高了对美的认识、对好的美术作品的欣赏、评述能力,知道怎样是好的作品,才能更好的画好美术作品。因此,在备课到整个教学

环节中,我以课本教材内容为主体,适当增加了课外好的作品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更多好的作品,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进行有效的创作有了极大的帮助。例如,在湘版美术教材第八册第四课《真情对印》的第二个活动中,内容是对称的窗花剪纸,教材里只展示了几个不同瓣数的窗花。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对窗花的认识和做剪纸是兴趣,我上网收集了各类民间有特色的窗花,制作成形,让学生欣赏;同时还给学生讲述了这些窗花的意义和特色,让学生提高了对窗花的欣赏能力。结果,这次学生创作的窗花的造型丰富多姿,各有特色,而且还能说出他们创作的来源,讲得眉飞色舞的,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掌握了窗花的设计要点,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美术课。 同时本套教材中,有些可操作性略低的内容,我会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使用的学具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例如,本套教材中,四年级上册第六课的《玻璃水彩》一课,所选的工具是玻璃。学校没办法统一准备大量的玻璃工具,而布置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回家准备,家长首先就不会同意;即使是同意,并准备好带来,学生在课堂上也容易出现安全上的问题,那本课的学习就比较难开展了。我于是,我对本课的学习工具进行了一定的调整,用幻灯片的那种也具有透明感的材料代替玻璃进行教学,这样,因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而选择的材料进行教学,既安全,又让学生能够尝试到课本里的制作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吸引了平常绘画能力不强的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功效。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案例《有趣的属相》 一、课前调查: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对邮票的基本认识,掌握学生的知识基本结构情况,以此设计课堂教学目标及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 (二)调查内容:(本次调查采用口头问卷形式) 你见过邮票吗? 邮票的基本形状是怎样的? 你家里有邮票吗? 你用过邮票吗? 你记得邮票上有一些什么? (三)调查分析: 1、所有同学们都见过邮票,都知道邮票的基本形状,这说明学生们对邮票有一定的基本认识。 2、40%左右的同学家里有邮票的收藏,能经常接触邮票,对邮票认识的认识比较全面。 3、40%左右的同学能够知道邮票的上的图案和文字有什么?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欣赏邮票,通过学生对生肖邮票的评价,使学生了解关于邮票的知识,以此掌握邮票的设计内容、设计思想和制作方法。 设计内容——文字(面值、发行地区和发行时间)、图案。 设计思想——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制作方法——可以用学生所学习过的方法进行绘制,如彩纸剪贴、国画、纸版画、水彩画、水粉画等各种方法用来进行绘制邮票的图案。

(一)教学策略:让学生欣赏生肖邮票→介绍邮票内容→产生设计冲动→设计→讲评。 (二)教案设计: 课题:有趣的属相 1、教学目标: (1)了解邮票的有关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设计一张漂亮的生肖邮票。 (2)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和审美情趣。 (3)在欣赏十二生肖的艺术作品中,了解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文化,培养学生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学重点: 运用各种表现手段设计一枚有意义的邮票。 3、教学难点: 邮票的设计主题突出,色彩明快,富于装饰,别具创意。 4、教学准备: 图片、剪刀、彩笔、胶棒、色卡纸 5、板书设计 课题有趣的属相 (1)构思 (2)起稿 A、图案 B、文字(面值、发行年代、发行者) (3)着色

浅谈开展小学美术游戏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浅谈开展小学美术游戏性教学的几点建议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游戏作为一种辅助的教学方法越来越被广大美术教师所器重,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游戏教学能让学生精神放松,课堂气氛活跃,在愉快的参与体验中知识,技能,情感都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美术课属于艺术课程,在教学中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的整合,强调要“在美术游戏中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学生的美术学习活动离不开说、玩、画、做、创,在美术课的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以“愉快教育”为指导精神,能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地要我学为主动地我要学,在看一看,学一学,画一画,玩一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就学到了教材中的内容。 但在实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教学活动的趣味性,泛用、滥用游戏,使游戏教学方法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我们有时片面地追求课堂的活动性,为游戏而游戏,导致游戏教学实践的错位。学生们都动了起来,美术课堂是热闹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提高了,但学生容易关注于“玩”而忽略了“学”,这里的游戏喧宾夺主,适得其反,致使教学任务难以完成。 那么如何使游戏教学在美术学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呢?笔者通过这次的课程培训和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要精心准备游戏教学活动前的工作 1、游戏教学内容要挑选恰当 游戏仅仅是我们为了实现美术教育的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游戏教学法的原则就是对“教”和“乐”要有一个严格的界定,实施游戏的必须是各科教材中的内容,尤其是其中的重点难点内容,或者是一些必需掌握的课外知识和技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和特点,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之中,使之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借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爱学、乐学。游戏活动的形式必须与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相适应,教师要准确地掌握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现有知识水平和教学环境等综合因素。低年级可以设计趣味性强点的游戏,像听听画画、拼拼贴贴、造型表演等,而高年级则多采用探索型和对抗性较强的游戏,像成语接龙,智力抢答,画图夺旗等。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评价 [摘要]: 教学评价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全面的美术教学评价不仅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及时启发和帮助学生;而且使教师把握住指导学生的有利时机。也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努力的方向。遗憾的是在我们的美术教学活动中,很多美术教师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传统的美术教学评价,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更不关心学生学习美术的情感态度。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学生失去美术学习的兴趣。因此,我认为,在美术教学中评价过程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环节。 [关键词]:自我评价;表现评价;评价方式;评价体系 正文: 随着美术学科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美术学科教学评价与过去大有不同,过去的做法过于注重静态评价通常是参加美术比赛,或教师一人说了算。现今的做法则特别关心学生美术学习的变化与成长,强调学生个人本位,评价其学习成果。如何使“评价”这一环节在完成美术教育目标、实现美术教育价值中发挥重要的导向、诊断、交流和激励作用呢?首先我们应该了解新美术课程评价,由于美术教学具有自身独特的语汇体系,美术学习方面的求知是透过对外在物体的观察与对内在心像的想象来达成的。因此,美术教学评价有别于其他学科的评价。要使我们的美术教学评价做的更好,必须先了解它的的特征。那么新的美术教学评价有何特点呢?具体如下:(1)强调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做为评价的基础,将常规参照机制改为标准参照机制,有利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了解每一位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及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2)重视形成性评价,延长评价的时间,拓宽评价质量的范围。既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重视对其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与他人合作的表现等方面的评价。(3)提倡采用与美术课程的多元化、个性化、创造性等基本特征相对应的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的美术成绩。(4)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的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攀比与选拔功能.(5)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从静态的

小学美术课教学方法

小学综合课美术教学方法 以下几种方法授课者可根据自身状况进行选择: (一)讲授法 这是一种由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即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它包括讲述法、讲解法、讲读法等。一般理论性的讲述、美术常识、欣赏教学以及技法课训练前的讲解,都采用讲授法。用这种方法教学的长处是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效率高,照顾面宽。但其缺点是容易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缺乏感性知识,如无法解决怎样画等问题。鉴于这种情况,使用这种方法教学时,应该注意下述情况:①对所表述的内容要有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以给学生一个合符逻辑的完整的概念。 ②语言的形式要符合语法,要清晰、准确、精炼,要通俗易懂,要形象生动,要富有感染力。 ③要善于组织学生听讲,所述问题能引进学生的思维共鸣,要善于洞察学生的反映,及时调整讲授的内容,变换讲授的方式。 ④可以借助板书、板画或示范图等直观教具,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达到帮助理解的目的。 (二)演示法 演示法是为了配合讲课和练习,通过操作性的示范表演,使学生增加感性知识,加深印象,明了作画(或其它美术作品制作)的方法步骤。这是美术课尤其是技法课教学常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当堂作画要求之全过程演示;按作画步骤要求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的同步性示范,有意识地找准难点作局部演示。 运用这种方法,应该做到: ①演示的内容必须与课堂讲述的内容和要求完全吻合。做到“讲”是“练”的前提和基础。 ②课堂演示要做的简明扼要,要图象清晰、准确、生动熟练,并能使全体学生都能看到、看清。 ③为节省时间,有些示范可以在课前先制成毛坯、半成品,在课堂上选择关键的过程适时演示。 (三)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以达到巩固知识、形成各种技能技巧、把新知识变换为能力之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练习包括视觉观察练习、造型技法练习、工具材料之操作练习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练习等。所以,采用这种方法,要求特别讲究: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新型的学习方式在全国蓬勃展开。从素质教育的角度看,美术课程是一门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的课程。美术老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应该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火的不同程度的发展,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感知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与全面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 一、要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 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试想一个连美术兴趣都没有的人,他如何能学得好呢?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学习美术是一种乐趣,并在这乐趣中学习掌握美术的基本能力。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处在儿童期的小学生,对于他们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应是丰富、生动、多样的。每当我走进教室,总是神采奕奕地出现在他们的面前,孩子们把我当成他们最亲近的人。我除了注意自身的外表美之外,更注意表情的丰富,语言要亲切,声调要阴阳顿挫,有时我还

唱几句。如《水果宝宝》一课时,我把各种真实的水果展现给学生,用舞蹈和歌曲一边唱一边跳表型水果的特点,让学生充分感受热烈、活泼的特点。讲《我们爱看木偶戏》时,我就为学生做颈、肩、胯、四肢的动作,并带着他们一起活动,让学生模仿木偶各种动作,从而体会到木偶人物的不同性格和特点。 二、在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着手,使学生的思维充分扩展开来 人们都认为美术教育是激发创造性和获取创造性表现能力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石创新。西方从文艺复兴时期就有艺术家搞创新活动。美国从1958年开始注重人的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的开发教育。日本早在1952年就开始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培养。铁的事实证明“科教兴国”关键在于人才。李岚清副总理提出,以艺术教育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其意义深远重大。我们教师在美术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习惯习惯思维,产生大量的新见解,并有意识的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比如《神奇的大树》一课,先让学生们想象:假如我们生活的世界没有树会是什么样子的?学生们经过回忆、联想后回答:没有树,小鸟没有家,我们呼吸的空气就不新鲜了,良田就会变成沙漠……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这样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