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

一、铝及其化合物

Ⅹ、是生活中用途广泛的两种金属单质。其相互转1.A~G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化合物,Y

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略去):

请回答下列问题

、的化学式分别为____、____。

(1)A C

(2)①~⑨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

(3)反应⑨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该反应的现象为____。

(4)反应①、④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 NaAlO2②④⑦⑧ 4Fe(OH)2+O2+2H2O= 4Fe(OH)3反应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2Al+2OH-+2H2O= 2AlO2-+3H2↑ Fe2O3+6H+= 2Fe3++3H2O 【解析】

【分析】

X和B都是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物质,为铝或氧化铝之一,A和Y能与盐酸反应,G在空气中转化为F,G和F都是由D,E与氢氧化钠反应制得的,E为氯化亚铁,F为氢氧化铁,G为氢氧化亚铁,D为三氯化铁,E为氯化亚铁,Y为铁,A为三氧化二铁,X为铝,B 为氧化铝,C为偏铝酸钠,然后分析。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A为Fe2O3,B为Al2O3,C为NaAlO2,D为FeCl3,E为FeCl2,F为

Fe(OH)3,G是Fe(OH)2,X为Al,Y为Fe;

写出①~⑨的化学方程式:

①2Al+2NaOH+2H2O= 2NaAlO2+3H2↑

②Al2O3+2NaOH= 2NaAlO2+H2O

③2Al+ Fe2O3=高温2Fe+ Al2O3

④Fe2O3+6HCl= 2FeCl3+3H2O

⑤Fe +2HCl= FeCl2+H2↑

⑥2FeCl3+ Fe= 3FeCl2

⑦FeCl3+ 3NaOH= Fe(OH)3↓+3NaCl

⑧FeCl2+ 2NaOH= Fe(OH)2↓+2NaCl

⑨4Fe(OH)2+O2+2H2O= 4Fe(OH)3

(1)A为Fe2O3,C为NaAlO2;

(2)非氧化还原反应指的是没有化合价的变化的反应,有②④⑦⑧;

(3)⑨4Fe(OH)2+O2+2H2O= 4Fe(OH)3,反应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4)①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④的离子方程式为Fe2O3+6H+=

2Fe3++3H2O。

【点睛】

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金属在高中阶段只学了铝,铁和铝的性质是常考的内容,需要学生很熟悉常见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2.已知X元素原于的核电荷数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且比最内层电子数多1。回答下列问题:

(1)X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

(2)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X的单质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答案】 Al(OH)3 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

【解析】

【分析】

已知X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且比最内层电子数多1,则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该元素是Al元素,然后结合其原子结构与元素位置的关系及其单质和化合物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X元素的Al元素。

(1)X是Al元素,根据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可知:A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2、8、3,所以Al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 X是Al,原子核外最外层有3个电子,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l(OH)3;

(3)Al能够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产生Na[Al(OH)4]和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6H2O=2Na[Al(OH)4]+3H2↑(或写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推断及元素与化合物的知识。根据原子核外电子层中的电子数与电子层数关系推断元素是解题关键。熟练掌握Al元素的单质、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就可以顺利解答。

3.实验室中有6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纯碱、氢氧化镁、氯化钡、硫酸铝、硫酸氢钠、氯化钾。除蒸馏水、试管和胶头滴管外,无其他任何试剂和仪器。某学生通过以下实验步骤即可鉴别它们。请填写下列空白:

(1)各取适量固体于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有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和其他5支明

显不同,此试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据此现象鉴别出的一种物质是__________。

(2)分别将所剩5种溶液依次编号为A、B、C、D、E,然后进行两两混合。观察到C没有出现任何现象;D分别和A、B、E混合时均产生了白色沉淀;B和E混合时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无色气体放出。据此可推断出:

①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

②B、E两者中有一种可与A反应,它与足量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两两混合时,能最终确定B、E成分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物质溶于水抑制水的电离,且溶液显酸性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白色固体不溶于水Mg(OH)2NaHSO4、KCl、BaCl2CO32-+2H+===H2O+CO2↑B、E两溶液,与A溶液混合时产生气体的是纯碱,否则是硫酸铝NaHSO4NaHSO4===Na++H++SO42-,所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

【解析】

【分析】

(1)只有氢氧化镁不溶于水;

(2)剩余5种物质中,KCl与其它4种物质均不反应,氯化钡与纯碱、硫酸铝、硫酸氢钠均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纯碱与硫酸铝发生相互促进水解反应生成沉淀和气体;

(3)只有硫酸氢钠电离显酸性,抑制水的电离。

【详解】

(1)各取适量固体于6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适量蒸馏水,有一支试管中的现象和其他5支明显不同,此支试管中的现象是物质难溶于水,据此现象鉴别出的一种物质是Mg(OH)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Mg(OH)2;

(2)将所剩5种溶液依次编号为A、B、C、D、E,然后进行两两混合。观察到C没有出现任何现象,可以知道C为KCl;D分别和A、B、E混合时均产生了白色沉淀,可以知道D 为BaCl2;B和E混合时既有白色沉淀产生,又有无色气体放出,B、E为纯碱、硫酸铝中的一种,则A为NaHSO4。

①A、C、D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依次是NaHSO4、KCl、BaCl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NaHSO4、KCl、BaCl2;

②B、E两者中有一种可与A反应,纯碱与氢离子反应,则它与足量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32-+2H+===H2O+CO2↑,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O32-+2H+===H2O+CO2↑;

③确定B、E成分的实验现象及结论是与A混合时产生气体的是纯碱,否则是硫酸铝,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E两溶液,与A溶液混合时产生气体的是纯碱,否则是硫酸铝;

(3)溶于水抑制水的电离的物质的化学式为NaHSO4,其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NaHSO4===Na++H++SO42-,所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NaHSO4;NaHSO4===Na++H++SO42-,所产生的H+抑制水的电离。

4.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C、E是常见的金属单质,E为紫红色,反应①可用于焊接铁轨,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F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可选用________(填“字母”)实现反应C→F的转化。

a.稀盐酸 b.氯气/点燃 c.CuSO4溶液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Al2O3 b 2Al+Fe2O32Fe + Al2O3 Cu+2Fe3+=Cu2++2Fe2+

【解析】

【分析】

A、C、E是常见的金属单质,反应①可用于焊接铁轨,B是赤铁矿的主要成分,则A为Al、B为Fe2O3,C为Fe,D为Al2O3,E是紫红色的金属单质,则E为Cu,F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变红,F为铁盐,可以由Fe与氯气反应得到,反应②为

Cu+2Fe3+=Cu2++2Fe2+。

【详解】

(1)根据分析,D的化学式是:Al2O3;

(2)反应C→F是Fe转化为Fe3+,Fe与盐酸、CuSO4溶液生成Fe2+,Fe与氯气反应生成FeCl3,故答案选b;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 + Al2O3;

(4)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Cu+2Fe3+=Cu2++2Fe2+。

5.钠、铝和铁是三种重要的金属。请回答:

(1)请画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根据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得出钠的哪些性质?(写出一条)_________。

(2)这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 。

(3)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 (填字母)。

a.钠沉到水底

b.钠熔成小球

c.小球四处游动

d.水变红色

(4)铝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强还原性 Na>Al>Fe 2Na + 2H2O=2NaOH + H2↑ bc 2Al

+6H+=2Al3++ 3H2↑

【解析】

【分析】

(1)钠原子核外有11电子;最外层小于4个电子的原子易失去电子;

(2)结合金属活动顺序表判断;

(3)Na的密度小于水,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钠受力不均导致四处游动;

(4)Al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

【详解】

(1)钠原子核外有11电子,则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是,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易

失电子,具有强还原性;

(2)由金属活动顺序可知,Na、Al、Fe的金属性强弱顺序为Na>Al>Fe;

(3)Na的密度小于水,所以钠会浮在水面上,钠的熔点较低,钠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同时放出大量热使钠熔融发出嘶嘶的响声,钠受力不均导致四处游动,生成NaOH导致溶液呈碱性,但是水中没有滴加酚酞,则溶液不变色,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2NaOH + H2↑,实验现象正确的是bc;

(4)Al溶于稀硫酸生成硫酸铝和氢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 +6H+=2Al3++ 3H2↑。

6.(1)实验室制氯气的尾气处理用_____溶液吸收,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向AlCl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后白色沉淀又溶解消失,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3)在含有0.2mol的硫酸和0.2mol的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中,加入19.2g铜粉,产生的气体成分为_____(填NO或H2),你所选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L

【答案】NaOH 2NaOH+Cl2=NaCl+NaClO+H2O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NO 3.36L

【解析】

【分析】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

(2)铝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溶解于强碱中;

(3)硫酸和硝酸都为稀酸,反应方程式为铜与稀硝酸反应。

【详解】

(1)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

钠和次氯酸钠、水,反应方程式为:2NaOH+Cl 2=NaCl+NaClO+H 2O ,

故答案为:NaOH ;2NaOH+Cl 2=NaCl+NaClO+H 2O ;

(2)向AlCl 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 溶液,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是铝离子和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Al 3++3OH ﹣=Al(OH)3↓;后白色沉淀又溶解消失,是因为氢氧化铝为两性氢氧化物,溶解于强碱中,生成偏铝酸钠和水,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 ﹣=AlO 2﹣+2H 2O ,

故答案为:Al 3++3OH ﹣=Al(OH)3↓;Al(OH)3+OH ﹣=AlO 2﹣+2H 2O ;

(3)0.2mol 的硫酸和0.2mol 的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 中,硫酸和硝酸都为稀酸,加入19.2g 铜粉,且氢离子不足,完全反应,设n(NO)=x ,

2323Cu 8H 2NO 3Cu 2NO 4H O

820.6mol x

+++++↑+﹣=

x =0.15mol ,V(NO)=n×Vm =0.15×22.4=3.36L ,故答案为:NO ;3.36L 。

7.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 、Fe 和A l ,此外还含有少量Al 2O 3和Fe 2O 3,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

铝、绿矾晶体(FeSO 4·

7H 2O )和胆矾晶体(CuSO 4·5H 2O )。

请回答:

(1)步骤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___。 (2)试剂X 是___;溶液D 是___。

(3)溶液E 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 是否被氧化___。 (4)在步骤Ⅱ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CO 2并直接通入溶液A 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避免固体C 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 (5)工业上常用溶液E 制取净水剂Na 2FeO 4,流程如图:

写出由Fe(OH)3制取Na 2FeO 4的离子方程式___。(已知NaClO 还原为NaCl )

【答案】2Al+2OH -+2H 2O=2AlO 2-+3H 2↑ 过滤 稀硫酸(或稀H 2SO 4;或硫酸) NaHCO 3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取少量E 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

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在通入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 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解析】

【分析】

Cu、Fe和Al,少量Al2O3和Fe2O3,氢氧化钠与Al、Al2O3反应,而Cu、Fe和Fe2O3不反应,过滤得到滤渣为Cu、Fe和Fe2O3,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铝溶液,最终得到氯化铝固体;向滤渣为Cu、Fe和Fe2O3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最终得到绿矾,过滤得到Cu,Cu与氧气、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

【详解】

⑴步骤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Fe、Cu、Fe2O3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过滤。

⑵将Fe、Cu中Fe溶于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因此试剂X是硫酸;溶液A为偏铝酸钠溶液,向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因此D是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稀硫酸(或稀H2SO4;或硫酸);NaHCO3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⑶溶液E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常用KSCN溶液来检验,因此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是否被氧化的实验为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故答案为: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

⑷在步骤Ⅱ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CO2并直接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与沉淀反应,为避免固体C减少,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掉挥发的HCl,再通入CO2;故答案为:在通入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故答案为:在通入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

⑸Fe(OH)3与NaClO反应生成NaCl和Na2FeO4,其制取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

2Fe(OH)3+3ClO-+4OH-= 2FeO42?+3Cl-+5H2O;故答案为:2Fe(OH)3+3ClO-+4OH-=

2FeO42?+3Cl-+5H2O。

8.马日夫盐[Mn(H2PO4)2·H2O]主要用作磷化剂。以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及少量的FeO、Al2O3和SiO2)为原料制备马日夫盐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

(1)按照无机物命名规律,马日夫盐[Mn(H2PO4)2·2H2O]的化学名称为______。在反应中,Mn2+若再失去一个电子比Fe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从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_______。

(2)“浸锰”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滤渣X 主要成分为_________。检验“沉锰”已完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_________。步骤五产生马日夫盐晶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Fe 3+的萃取率与溶液的pH 和接触时间之间的关系如图,据此分析,萃取的最佳条件为__________。

(4)马日夫盐作防锈磷化剂的原因是利用其较强的酸性以及在防锈处理过程中生成了具有保护作用的FeHPO 4,马日夫盐显酸性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用相关化学用语回答)。

【答案】二水合磷酸二氢锰 Mn 2+外围电子为3d 5的半充满稳定状态,而Fe 2+外围电子为3d 6 ,可失去一个电子变为3d 5的半充满稳定状态 2FeO+MnO 2+8H +=2Fe 3++Mn 2++4H 2O 、SO 2+MnO 2=2-

4SO +Mn 2+ Al(OH)3 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 2CO 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

明沉锰已经完成 MnCO 3+2H 3PO 4+H 2O=Mn(H 2PO 4)2·2H 2O+CO 2↑ pH=1.7下萃取60 min -

+2-

244H PO H +HPO ?

【解析】

【分析】

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 2,还含有少量的FeO 、Al 2O 3和SiO 2)用稀硫酸浸取,MnO 2、FeO 、Al 2O 3被溶解,同时MnO 2“氧化”Fe 2+,剩余的二氧化锰被通入的二氧化硫还原,反应为2FeO+MnO 2+8H +=2Fe 3++Mn 2++4H 2O 、SO 2+MnO 2= SO 42-+Mn 2+,SiO 2不溶,过滤,滤渣为SiO 2,滤液含有:Mn 2+、Fe 3+、Al 3+,加入有机萃取剂,除去Fe 3+,调节水层的pH 除去Al 3+,滤渣X 为Al(OH)3,滤液主要含有硫酸锰,加入碳酸钠溶液沉锰,得到碳酸锰,碳酸锰与磷酸反应,净化得到Mn(H 2PO 4)2?2H 2O ,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马日夫盐[Mn(H 2PO 4)2?2H 2O 的化学名称为二水合磷酸二氢锰;Mn 2+外围电子为3d 5的半充满稳定状态,而Fe 2+外围电子为3d 6 ,可失去一个电子变为3d 5的半充满稳定状态,因此Mn 2+若再失去一个电子比Fe 2+再失去一个电子难,故答案为:二水合磷酸二氢锰;Mn 2+外围电子为3d 5的半充满稳定状态,而Fe 2+外围电子为3d 6 ,可失去一个电子变为3d 5的半充满稳定状态;

(2)“浸锰”过程中,二氧化锰将亚铁离子氧化生成铁离子,多余的二氧化锰被二氧化硫还原为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MnO 2+8H +=2Fe 3++Mn 2++4H 2O 、SO 2+MnO 2= SO 42-+Mn 2+。滤渣X 主要成分为Al(OH)3。“沉锰”过程中加入碳酸钠与硫酸锰反应生成碳酸锰沉淀,检验“沉锰”已完成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 2CO 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锰已经完成。步骤五产生马日夫盐晶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H 2O+MnCO 3+2H 3PO 4=Mn(H 2PO 4)2?2H 2O+CO 2↑,故答案为:

2FeO+MnO 2+8H +=2Fe 3++Mn 2++4H 2O 、SO 2+MnO 2= SO 42-+Mn 2+;Al(OH)3;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Na 2CO 3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沉锰已经完成;

MnCO3+2H3PO4+H2O=Mn(H2PO4)2·2H2O+CO2↑;

(3)由Fe3+的萃取率与溶液的pH和接触时间之间的关系图,可知萃取的最佳条件为pH=1.7下萃取60min,萃取率最大,故答案为:pH=1.7下萃取60min;

(4)马日夫盐水解显酸性主要是磷酸二氢根离子能够电离,电离方程式为H2PO4-?H++HPO42-,故答案为:H2PO4-?H++HPO42-。

9.近两年来无人驾驶汽车的大热使得激光雷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需要一种氮化铝(A1N)导热陶瓷片。下图是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还含有少量SiO2、Fe2O3等杂质)中提取A12O3并生产A1N的工艺流程:

(1)“溶解”时,已知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可发生反应:2Na2SiO3+2NaA1O2+2H2O=== Na2Al2Si2O8↓ +4NaOH。赤泥的主要成分除了生成的Na2Al2Si2O8还有________(写出化学式),Na2Al2Si2O8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酸化”时通入过量CO2与NaA1O2反应生成NaHCO3和另一种白色沉淀,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室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

(3)“还原”时,炭黑在高温下被氧化为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4)已知:AlN+NaOH + H2O===NaA1O2+NH3↑。现取氮化铝样品5.0 g(假设杂质只含有炭黑)加到100 mL 1. 0 mol ? L-1的NaOH溶液中恰好反应完,则该样品中A1N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3 Na2O?Al2O3?2SiO2 NaAlO2+CO2+2H2O===Al(OH)3↓+NaHCO3漏斗

Al2O3+N2+3C2AlN+3CO↑ 82%

【解析】

【分析】

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12O3,还含有少量SiO2、 Fe2O3等杂质),铝土矿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SiO2和A12O3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的硅酸钠与偏铝酸钠发生反应:

2Na2SiO3+2NaA1O2+2H2O=== Na2Al2Si2O8↓ +4NaOH,氧化铁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所以过滤得到的赤泥为Fe2O3、Na2Al2Si2O8,滤液主要为偏铝酸钠溶液,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酸化得到的沉淀为氢氧化铝,过滤得到的滤液主要为NaHCO3溶液,氢氧化铝灼烧得到氧化铝,氧化铝、碳黑、氮气在高温下生成氮化铝,同时碳被氧化为CO,据此解答此题。

【详解】

(1)氧化铁与氢氧化钠不反应,则赤泥的主要成分为Fe2O3、Na2Al2Si2O8,Na2Al2Si2O8用氧

化物的形式表示为Na 2O?Al 2O 3?2SiO 2;

答案为:Fe 2O 3 ;Na 2O?Al 2O 3?2SiO 2 ;

(2)“酸化”时通入过量CO 2与NaA1O 2反应生成Al(O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AlO 2+CO 2+2H 2O===Al(OH)3↓+NaHCO 3;实验室过滤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答案为:NaAlO 2+CO 2+2H 2O===Al(OH)3↓+NaHCO 3;漏斗;

(3)氧化铝、碳黑、氮气在高温下生成氮化铝,同时碳黑被氧化为C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 2O 3+N 2+3C

2AlN +3CO ↑; 答案为:Al 2O 3+N 2+3C 2AlN +3CO ↑;漏斗;

(4)加到100 mL 1. 0 mol ? L -1的NaOH 溶液中恰好反应完,则

n(NaOH)=0.1L ?1.0mol/L=0.1mol ,根据反应AlN+NaOH + H 2O===NaA1O 2+NH 3 ↑可知,n(AlN)= n(NaOH)=0.1mol ,所以AlN 的质量分数为:0.141100%82%5

??= ; 答案为:82%;

10.磷酸铝(AlPO 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材料,在建筑、耐火材料、化工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磷硅渣(主要成分为Ca 3(PO 4)2、Al 2O 3、SiO 2和V 2O 5等)为原料制备磷酸铝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液中含磷元素的主要粒子是_____(填化学式,下同),浸渣中的主要化学成分是_____。

(2)生石灰除了调节pH 外,另一作用是_____。

(3)滤液中钒元素以V 3O 93-形式存在,V 3O 93-易水解为[VO 3(OH)]2-,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4)碱浸时,粗磷酸铝转化为可溶性溶质,则可溶性溶质分别是_____ (填化学式)。 (5)实验测得pH 、反应温度与时间对碱浸时固相中P 、Al 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则最优反应条件是_____。

(6)固相反应制备磷酸铝的方法之一是在900℃的焙烧炉内加热磷酸二氢铵与氧化铝混合物,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3PO4 SiO2、CaSO4除去过量的SO42- V3O93-+3H2O?3[VO3(OH)]2-+3H+

Na[Al(OH)4]、Na3PO4 pH=12、温度为80℃、时间为1h Al2O3+2NH4H2PO4900℃

2AlPO4+

2NH3↑+3H2O

【解析】

【分析】

磷硅渣的主要成分为Ca3(PO4)2、Al2O3、SiO2和V2O5等,加浓硫酸分离出滤渣为SiO2、CaSO4,酸浸液中加CaO可调节pH且除去过量硫酸根离子,滤渣1为CaSO4,滤液中钒元素以V3O93-形式存在,加NaOH分离出Na2[VO3(OH)],再加NaOH时粗磷酸铝溶解生成可溶性溶质为NaAlO2、Na3PO4,由图可知,pH=12、温度为80℃、时间为1h时碱浸时固相中P、Al含量w%小,为最优反应条件,然后过滤分离出AlPO4;

(1)SiO2为酸性氧化物,不与硫酸反应;CaSO4微溶于水,据此回答;

(2)加浓硫酸引人过量的硫酸根离子,CaSO4微溶于水,据此回答;

(3)滤液中钒元素以V3O93-形式存在,V3O93-易水解为[VO3(OH)]2?;

(4)加NaOH时粗磷酸铝溶解生成可溶性溶质为NaAlO2、Na3PO4;

(5)在pH、反应温度与时间对碱浸时固相中P、Al含量的影响如图中,寻找碱浸时固相中P、Al 含量w%小时就为最优反应条件;

(6)加热磷酸二氢铵与氧化铝混合物生成AlPO4、NH3和H2O。

【详解】

(1)酸浸中磷元素主要转化为H3P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3(PO4)2+3H2SO4=3CaSO4+2H3PO4,磷硅渣的主要成分为Ca3(PO4)2、Al2O3、SiO2和V2O5等,加浓硫酸分离出滤渣为SiO2、CaSO4;

(2)生石灰除了调节pH 外,另一作用是除去过量的硫酸根离子;

(3)滤液中钒元素以V3O93-形式存在,V3O93-易水解为[VO3(OH)]2?,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V3O93-+3H2O?3[VO3(OH)]2-+3H+;

(4)碱浸时,粗磷酸铝转化为可溶性溶质,则可溶性溶质分别是Na[Al(OH)4]、Na3PO4;

(5)由图可知,pH=12、温度为80℃、时间为1h时碱浸时固相中P、Al 含量w%小,为最优反应条件;

(6)加热磷酸二氢铵与氧化铝混合物生成AlPO4、NH3和H2O,化学方程式为:Al2O3+

2NH4H2PO4900℃

2AlPO4+2NH3↑+3H2O.

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化学实验综合与探究 1. 的有关性质。S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备HS气体,并探究H22回答下列问题:是密性的方法查实验开始时,检装置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若装置不漏气,加入装置中的药品为 ________(填字母)。(2) 和稀硫酸NaS b.和稀硫酸a.FeS2 CuS.和稀盐酸c.ZnS和稀硝酸d为程式该反应的离子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 (3)打开弹簧夹使反应发生,将生成的HS气体通入1.0 2为探究实际参与该反应Fe(NO)观察到有浅黄色固体析出。溶液中,33的微粒种类,设计如右图装置:B1=,则1.0 若A装置中加入mol/L

的FeCl溶液,并测其pH3中均有浅黄色固体、B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观察到A为式方程子反)S,析出则H与Fe(NO溶液应的离3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反应停止________(4)实验结束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样品,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①S(5)常温下,以Na2则需要的主(H 证明氢硫酸为二元弱酸②测量并估算氢硫酸的K,S)2a2精品文 档.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高考有机推断题型分析经典总结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一工艺流程题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 一工艺流程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艺流程 1.【2017新课标1卷】(14分) 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 形式存在,写出相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完整)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集锦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集锦 2.以石油产品乙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和G,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E的分子式为C4H6O2,F的分子式为(C4H6O2)n(俗名“乳胶”的主要成分),G的分子式为(C2H4O)n(可用于制化学浆糊),2CH2=CH2+2CH3COOH+O2 2C4H6O2(醋酸乙烯酯)+2H2O 又知:与结构相似的有机物不稳定,发生分子重排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B—→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一种名为菲那西汀的药物,其基本合成路线如下: 则: (1)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2)反应③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有机物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为芳香族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F的两种结构简式 , ; (2)指出①②的反应类型:①;②; (3)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发生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D→E 。 4.已知卤代烃在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时,卤原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原子团OH+所取代。现有一种烃A,它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总汇(含解析)

3013年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汇编(含解析) 四川.(17分) 有机化合物G 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G 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F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分子式是 ;G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 —O —;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赏析:以框图合成考察有机化合物知识。(CH 3)2C=CH 2与HBr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生成A(CH 3)2CHCH 2Br,②水解反应,生成B(CH 3)2CHCH 2OH,③是氧化反应,生成(CH 3)2CHCHO , 根据反应信息和G 的结构特征,C 是CH 3CH 2OOCCHO ,D 是 在水解生成CH 3CH 2OH 和E 再和H 2加成,E 中—CHO 变成F 中—CH 2OH ,F 的—COOH 、—CH 2OH 再酯化生成G 。 参考答案: (1)①C 6H 10O 3(2分) ②羟基、酯基(各1分,共2分) (2) (3)2-甲基-1-丙醇(2分) (4)②⑤(各1分,共2分) (5) (6)CH 3COOCH 2CH 2OOCCH 3 CH 3CH 2OOCCOOCH 2CH 3 CH 3OOCCH 2CH 2COOCH 3(各1分,共2分) (北京卷)25.(17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恒诚路线如下 CH 3CHCHO + OHCCOOC 2H 5 → CH 3C —CHCOOC 2H 5(3分) 3 3 CHO CH 3C=CH 2 + HBr → CH 3CHCH 2Br (2分) 3 CH 3 CH 3CH 2OOCCHOH (CH 3)2C —CHO , HOOCCHOH (CH 3)2C —CHO ,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实验大题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题型二:化工产品制备型 题型三:实验设计与探究型 题型四:假设验证型 题型五:有机实验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1.【2015·新课标II】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 。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1)2:1 (2)①NH4Cl+2HCl电解3H2↑+NCl3②Cl—、OH—③c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精选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 X 、Y 、Z 、W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 分别与Y 、Z 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 W 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 YX 3与X 2Z ﹑YX 2- 与ZX - ﹑Y 3- 与Z 2- 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 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已知0℃时X 2Z 的密度为a g/cm 3 ,其晶胞中X 2Z 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是 .两个X 2Z 分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pm(用a 和N A 表示). 已知X 2Y 的升华热是51 kJ/mol ,除氢键外,X 2Z 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 ),则X 2Z 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 kJ/mol. ⑶ WZ 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 3)2·6X 2Z 和尿素[CO(NH 2)2]为原料制备. ①W 2+ 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 mol 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 . ③YZ 3-的空间构型 . ④WZ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WZ 晶 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 2+空缺,另有两个W 2+被两个W 3+ 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 合物中W 和Z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中W 3+与W 2+ 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 x Z ,则x= . 【答案】(15分)(1)3 Mg(NH 2)2==Mg 3N 2+4NH 3↑ (2分) (2) 水中的O 和金刚石中的C 都是sp 3 杂化,且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可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2分) 314443A aN ×1010 (2分) 20(1分)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13题练习

2018年高考化学专题11:第13题 【考纲】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将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 等内容相结合,以图象的形式出现。预测2018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 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 巧性,在2016在高考中仍将会涉及;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关于溶液pH的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运用 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的试题在2016年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推理性会有所增强,应予以重视。 【知识汇总】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注意: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如Cu、氯水等。 ②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⑤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 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 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 ⑧强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难溶的CaCO3、BaSO4都是难溶于水的,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因此硫酸 钡、碳酸钡都是强电解质;易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等,故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必然联系。 ⑨“电解”“电离”和“通电”的区别:“电解”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电离” 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电”指接通电源, 它是电解反应的条件。 [方法技巧]: 判断弱电解质的四个思维角度 角度一: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判断: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就认为盐是强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KOH、Ba(OH)2、Ca(OH)2]为强电解质;而常见的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如H2CO3、H2SO3、HClO、 H2SiO3、NH3·H2O等。 角度二: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如测·L-1的CH3COOH溶液的pH>1。 角度三: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如pH=1的CH3COOH加水稀释10倍1<pH< 2。(见下表) |浓度均为|mol/L的强酸HA与弱酸HB |pH均为2的强酸HA与弱酸HB ①pH或物质的量浓度| |pHHA=2<pHHB 浓度c(HA)= mol/L<c(HB) ②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HA>HB |HA=HB ③体积相同时与过量的碱反应时消耗碱的量 |HA=HB |HA<HB ④体积相同时与过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HA=HB |HA<HB ⑤c(A-)与c(B-)大小 |c(A-)>c(B-) |c(A-)=c(B-) ⑥分别加入固体NaA、NaB后pH变化 HA:不变;HB:变大] |HA:不变;HB:变大 ⑦加水稀释10倍后 |pHHA=3<pHHB |pHHA=3> 3>pHHB>2 ⑧溶液的导电性 |HA>HB |HA=HB ⑨水的电离程度 |HA<HB |HA=HB 角度四: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 ①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测其pH,现象:pH>7。 二、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 1.(18分)化合物A (C 8H 8O 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 出发,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 硝化时可生成四种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 的分子式为C 6H 6O ,G 能进行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A ,E ,K 。 (2)反应类型:(Ⅰ) ,(Ⅱ) ,(Ⅲ) ;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H → K , C → E ,

C+F→G 。【答案】 (1)A:或E:HCHO K:(每空2分) (2)(Ⅰ)水解反应;(Ⅱ)酯化反应;(Ⅲ)取代反应(每空1分) (3)+3Br2→+3HBr 2CH3OH+O2? ?催化剂2HCHO+2H2O ?→ CH3OH+HCOOH?? ?42SO ?→ 浓HCOOCH3+H2O(每空3分) H 2.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E能溶于NaOH溶液中,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简式:A:B: (2)化学方程式: C的银镜反应: C→D: F→G: 【答案】 (1)CH 3 --O-CH=CH 2 CH 3 --O--CH 3 (2)CH 3 CHO+2Cu(NH 3 ) 2 OH CH 3 COONH 4 +2Ag↓+3NH 3+H 2 O CH 3 CHO+2Cu(OH) 2 CH 3 COOH+Cu 2 O+2H 2 O 3.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是 。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I H △ B ①NaOH溶液/△ ②H2O/H+ ①NaOH溶液/△ ②H2O/H+ A C D E F G O2、Cu催化剂氧化剂H2O2酸催化 C2H8O7 只能得到2种 一溴取代物CH3OOH 甲酸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和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

2020年高三有机化学推断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题 有机化学推断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 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2、 能找出突破口通过推理得出其他物质的结构及相关反应; 3、 学会有机推断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题眼的把握和运用 教学内容 【内容提要】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 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2019年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一、无机推断题 无机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断、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推断和框图题等。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无机推断题考查内容及命题主要呈现如下趋势 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解题关键: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的限定条件;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高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从试题形式来看,有叙述型、图表型等。解题关键: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

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进而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解题关键: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合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解题关键: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有时需试探求解,最后验证。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解题关键: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解题关键: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谨防漏解。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的步骤是:首先,读审仔细读题、审清题意。即弄清题意和要求,明确已知和未知条件,找出明显条件和隐蔽条件。其次,找突破口或题眼通过分析结构特征、性质特征、反应特征和现象特征及特征数据等等,确定某一物质或成分的存在,以此作解题突破口。第三,推理从突破

2018高考理综化学题和答案

2018高考理综化学题和答案

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综化学试题 7.磷酸亚铁锂(LiFePO4)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之一。采用湿法冶金工艺回收废旧磷酸亚铁锂电池正极片中的金属,其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合理处理废旧电池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 B.从“正极片”中可回收的金属元素有Al、Fe、Li C.“沉淀”反应的金属离子为Fe3+ D.上述流程中可用硫酸钠代替碳酸钠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果糖和麦芽糖均为双糖 B.酶是一类具有高选择催化性能的蛋白质

C.植物油含不饱和脂肪酸酯,能使Br?/CCl4褪色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9.在生成和纯化乙酸乙酯的实验过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10.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6.25 g FeCl3水解形成的Fe(OH)3胶体粒子数为0.1 N A B.22.4 L(标准状况)氨气含有的质子数为18N A C.92.0 g甘油(丙三醇)中含有羟基数为 1.0N A

D.1.0 mol CH4与Cl2在光照下反应生成的 CH3Cl分子数为1.0N A 11.环之间共用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称为螺环化合物,螺[2,2]戊烷()是最简单的一种。 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与环戊烯互为同分异构体 B.二氯代物超过两种 C.所有碳原子均处同一平面 D生成1 mol C5H12至少需要2 mol H2 12.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 数之和为10;W与Y同族;W与Z形成的 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 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和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与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解题技巧 有机推断6大“题眼” 1. 有机物?化学性质 ①能使溴水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 ②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或“—C≡C—”、“—CHO”、“—OH (醇或酚)”,或为“苯的同系物”。 ③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有机物通常含有“—C=C—”、“—C≡C—”、“—CO-”或“苯环” ④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的Cu(OH) 2 悬浊液反应的有机物必含有“—CHO”。 ⑤能与钠反应放出H2 的有机物必含有“—OH”、“—COOH”。 ⑥能与Na2 CO3 或NaHCO 3 溶液反应放出CO 2 或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有机物中必含有羧基。 ⑦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为醇或卤代烃。 ⑧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机物为卤代烃、酯、糖或蛋白质。 ⑨遇FeCl 3 溶液显紫色的有机物必含有酚羟基。

⑩能发生连续氧化的有机物是具有“—CH2OH”的醇。比如有机物A能发生如下反应:A→B→C,则A应是具有“—CH 2 OH”的醇,B 就是醛,C 应是酸。 2. 有机反应?条件 ①当反应条件为NaOH 醇溶液并加热时,必定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②当反应条件为NaOH 水溶液并加热时,通常为卤代烃或酯的水解反应。 ③当反应条件为浓H2SO4 并加热时,通常为醇脱水生成醚或不饱化合物,或者是醇与酸的酯化反应。 ④当反应条件为稀酸并加热时,通常为酯或淀粉的水解反应。 ⑤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并有氧气时,通常是醇氧化为醛或醛氧化为酸。 ⑥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下的加氢反应时,通常为碳碳双键、碳碳叁键、苯环或醛基的加成反应。 ⑦当反应条件为光照且与X 2 反应时,通常是X 2 与烷或苯环侧链烃基上的H 原子发生的取代反应,而当反应条件为催化剂存在且与X 2 的反应时,通常为苯环上的H原子直接被取代。 3. 有机反应?数据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

21.【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X 、Y 、Z 、W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Y 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 分别与Y 、Z 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 W 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 YX 3与X 2Z ﹑YX 2-与ZX -﹑Y 3-与Z 2-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 2)2在一定条件下分 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已知0℃时X 2Z 的密度为a g/cm 3,其晶胞中X 2Z 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 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是 。两个X 2Z 分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pm(用a 和N A 表示)。 已知X 2Y 的升华热是51 kJ/mol ,除氢键外,X 2Z 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 ),则X 2Z 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 kJ/mol 。 ⑶ WZ 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 3)2·6X 2Z 和尿素[CO(NH 2)2]为原料制备。 ①W 2+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 mol 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 。 ③YZ 3-的空间构型 。 ④WZ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 例如在某种WZ 晶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 2+空缺,另有两个W 2+被两个W 3+所 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合物中W 和Z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 中W 3+与W 2+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 x Z ,则x= 。 【答案】(15分)(1)3 Mg(NH 2)2==Mg 3N 2+4NH 3↑ (2分) (2) 水中的O 和金刚石中的C 都是sp 3杂化,且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 分子可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2分) 314443A aN ×1010(2分) 20(1分) (3)①1s 22s 22p 63s 23p 63d 8 (2分) 26 (1分) ②sp 2杂化(1分) 7N A (1分) ③平面三角(1分) ④ (2分) 22.(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已知:G 、Q 、R 、T 、X 、Y 、Z 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核电荷数依次增大。G 的简单阴离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Q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两倍,X 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最内层电子数相同;T 2R 的晶体类型是离子晶体,Y 原子基态3p 原子轨道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其单质晶体类型属于分子晶体;在元素周期表中Z 元素位于第11列。 回答下列问题: (1)Z +的核外外围电子排布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X 以及与X 左右相邻的两种元素,其第一电离能由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Q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中,Q 原子采取________杂化,写出与QR 2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子式为G 2R 、G 2Y 的两种物质中一种更稳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Q 的氯化物、T 的氯化物、X 的氯化物的熔点由低到高的顺序是___(填化学式)。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汇总

26.(14分)现有A 、B 、C 、D 、E 五种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它们由如下离子组成(各种离子不重复) 。 已知:①0.1 mol/L A 溶液的pH <1; ②将B 溶液分别与其它四种溶液混合,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③C 溶液33 AgNO HNO ??????→溶液 稀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 (2)写出“C 溶液33 AgNO HNO ??????→溶液 稀白色沉淀”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D 、E 两种物质中必有一种是___________,写出将少量该物质的溶液滴加到B 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请你设计实验确定C 及另一种未知物各是什么物质。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和结论 取C 的溶液于试管中,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和结论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现象和结论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14分)目前“低碳减排”备受关注,CO 2的产生及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1)汽车尾气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垐垐垎噲垐垐催化剂2CO 2(g)+N 2(g)。在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时, c (CO 2)随温度(T )、催化剂表面积(S )和时间(t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据此判断: ①该反应的H ?________0(填“>”或“<”)。 ②在T 2温度下,0~2 s 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 (N 2)=_______________。 12画出c (CO 2)在T 1、S 2条件下达到平衡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④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 .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代号)。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推断专题突破》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有机推断专题突破》 【高考展望】 有机推断题是近几年高考的主流题型,它不仅可以全面的考查学生对烃和烃的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相互转化关系的掌握情况,也能较全面地测试考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故受到命题人的青睐。 综观近几年化学高考试题,作为高考化学理综命题不可缺少的有机化学而言,其命题呈现如下趋势:①是以烃及烃的衍生物的转化关系为内容的传统考查方式仍将继续,②是有机推断中渗透有机实验、有机计算等其它有机综合性问题、开放性的考查形式。 【方法点拨】 一、有机物推导 1、有机推断题的解答思维模式:分析→猜测→验证 2、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 (1)有机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如用到银氨溶液就要想到醛基(-CHO)等。 (2)注意反应前后有机物分子式中C、H、O原子数的变化,猜测可能原因。 (3)注意反应条件,猜测可能发生的反应。如用到浓硫酸就想到脱水,不过脱水有多种可能性。 (4)读懂信息,找出对应点,进行神似模仿。 3、解答有机推断题的常用的解题方法: 采用方法:正推、逆推、中间推、找突破口、前后比较的推理方法。 ①正推法: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正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②逆推法:以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实验现象为主线,采用逆向思维,得出正确结论。 注意:在有机推断中思路要开阔,打破定势。应该考虑到某有机物可能不止一种官能团,或者只有一种但不止一个官能团。要从链状结构想到环状结构等。突破口也有可能不止一个,更多的是多种突破口的融合,这样疑难问题就可迎刃而解了。 ③夹击法:从反应物和生成物同时出发,以有机物的结构、性质为主线,推出中间过渡产物,从而解决过程问题并得出正确结论。

2018高考理综化学工艺大题训练资料

工艺流程 1.【2017新课标1卷】(14分) 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 形式存在, 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 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 ℃时TiO 2· 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 (Mg )0.02mol L c +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 全即溶液中351 (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 4、 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 2【2017?新课标Ⅱ】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 、SiO 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