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 有关地震勘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地震勘探是勘探石油的有效方法

勘探石油的方法和技术,按其勘探手段划分,可分为地质法、物探法和钻探法三种基本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法(物探法)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地壳中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弹性、密度、磁性和电性)上的差异来研究地球,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情况和组成情况,从而达到寻找储油构造以勘探石油的一种勘探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物探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在石油勘探中,最经济的方法是物探法。首先用物探法对工区的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为钻探提供探井井位。然后钻探法通过实际钻进,以对物探法进行验证。如果构造含油,又可根据物探资料和探边井计算出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

在我国,陆上是广大的地表松散沉积(如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和沙漠覆盖区(如塔什拉玛干大沙漠),海上是被辽阔的海水所覆盖的“一片汪洋”,已看不到岩层的地面露头的出露。而钻井法成本高、效率低。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储量问题呢?在这时就充分显示了物探法应用的威力。

在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的突出优点,而其它物探方法都不可能象地震勘探那样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地下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因此,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1.2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引起地壳的振动,并用仪器把来自地下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记录下来。利用记录

下来的数据,对其进行过处理分析,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的特点。

地震勘探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特点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利用声波反射现象可测定障碍物离开声源的距离,是我们都知道的物理原则。

其计算公式为:

)1()(2

1

t v S *=

其中:

S 障碍物离开声源的距离 v 波传播速度 t 波旅行时间

如声波速度为v =340m /s ,波由发声到回声的旅行时间为t =10s ,则障碍物到声源的距离为:

m S 1700)10340(2

1

=*=

地震勘探的基本原理与此极为类似,如图1、图2所示。从图可见,两者只是地下反射界面产状不同,其它基本原理相同,皆为在一条测线上某点O 放炮(利用人工在地面激发的机械振动产生地震波),于是就产生地震波向下传播,当地震波遇到岩石性质不同的分界面时就会产生反射。在放炮的同时,我们可以在地面上用地震仪将来自同一界面上的反射波信息记录下来。根据地震波从爆炸时刻起到反射波抵达地面的时刻止的传播时间t ,经换算为反射点处的垂直反射时间t 0,再用VSP 测井(或其它方法)获得的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v ,根据(1)式,就可算出各点的地层埋藏深度H 。

我们可沿地面上任一条测线逐段进行预测,并对观测数据用计算机进行处理就能得到形象地反映地下岩层分界面起伏变化的资料──一条测线的地震剖面图。它近似地反映了地下反射界面的构造形态。在工区内布置一系列测线形成一个测网,并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观测和数据处理,就可得到地下地层起伏的完整形态;再综合其它物探方法与地质钻井等各方面的资料,进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由表及里的分析和研究,就能查明地下可能的储油构造,为钻探确定和提供井位。

概括地说,所谓地震勘探,就是通过人工激发(炸药震源或其它震源)在地面产生地震波,并研究地震波在地下地层中的传播规律,借以查明地下储油地质构造,为寻找油气田或其它目的服务的一种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1.3 地震勘探的内容

地震勘探的全部生产工作,基本可分为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3.1 野外资料采集

其任务是在地质或其它物探方法工作初步确定的含油气有利地区进行进一步的勘探。它分为施工设计和野外施工两个阶段,其主要的内容是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围绕着这两大内容可细分为:地震测线、激发点、接收点的测定,激发和接收等一系列工作。

1.3.2 资料数据处理

其任务是把野外采集的地震记录信息,根据地震波的传播理论,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加工处理工作,提取出各种有效信息。

1.3.3 资料地质解释

根据资料处理提供的各种处理成果和信息进行地震勘探的构造解释(即地质解释),是地震勘探的目的和最后成果,并对工区的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最后提供钻探井位。

1.4 观测系统

地震勘探中的“观测系统”是指地震波的激发点与接收点的相互位置关系。为了查明地下构造形态,必须连续地追踪各界面的地震波。因此,就要在地面上沿测线方向在许多个激发点上分别激发地震波,并进行连续的多次观测,从而可连续地追踪地下各界面的地震波。每次观测时,激发点和接收点的相对位置应保持一定的关系,以保证能够连续追踪地震界面。对于不同的勘探方法,有不同的观测系统。如反射波法,采用反射波观测系统。

1.4.1 地震测线

地震测线就是沿着地面进行地震勘探野外数据采集工作的路线。对测线观测得到的处理结果就是地震剖面(时间剖面或深度剖面),它是地震资料地质解释的基本依据。

有两种形式的地震测线:

?纵测线:激发点和观测点同在一条直线上的测线。

?非纵测线:激发点和观测点不在一条直线上的测线。

1.4.2 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多次覆盖是相对于一次覆盖而言的,是指对被

追踪的界面观测的次数而说的。利用共反射点原理,在野外用多次覆盖方法施工的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就是保证对同一反射点进行多次观测,并对同一反射点的多道记录进行共反射点叠加,从而突出有效波,而对一些干扰波(主要是多次波)进行有效的压制。

目前,共反射点多次覆盖的观测系统激发点与排列的关系有以下几种形式:

炮点在排列的中点叫中点激发,如图3(a)所示。炮点在排列一边端点的,叫单边激发。其中图3(b)为激发点在排列端点处,图3(c)为激发点在排列一边但与第一观测点有一定距离(称偏移距);激发点在排列两端,即在每一排列上观测两次。双边激发,也有两种情况,一种如图3(d),没有偏移距,而另一种如图3(e)有偏移距。

下边以单边激发六次覆盖为例,来说明多次覆盖观测系统图。一般覆盖次数用n 表示,仪器记录道数N =24,即每激发一次仪器可记录24道检波点图记录。

图4所示即为排列道数24道,单边激发,每激发一次,激发点随排列一起向前移动两个道间距,这样便组成一个六次覆盖的观测系统。在图4中,将所有激发点位置O1、O2、O3┈┈按比例尺标在同一条水平直线上,然后从各炮点向排列方向作许多条与激发点线呈45°角的直线,将同一排列上的24道检波点

a

b c d e

图3 多次覆盖观测系

位置分别投影在这些45°的斜线上,即每一条斜线表示一个排列可获得一张共炮点原始记录。由图可以看出:

O 1炮第21道,O

2

炮第17道,O

3

炮第13道,

O 4炮第 9道,O

5

炮第 5 道,O

6

炮第 1道,

都是接收来自地下同一点A的反射,因此分别从这六张记录中抽出的21、17、13、9、5、1道就是共反射点A的共反射点道的集合,称为共反射点道抽道集。其它的反射点也可以找到相应的共反射点道集。而O1-O6次激发记录,可由图中看出只能获得六次覆盖的四个相邻共反射点A、B、C、D的四个道集,它们为:

1、5、9、13

、17

21

A

2、6、10

、14

18

22

B

3、7、11

、15

19

23

C

4、8、12

、16

20

24

D

若连续激发O7O8O9O10O11

等炮点,则可以获得一张连续

的六次覆盖剖面。它们的共反

射点的相应叠加道抽道集如表

所示。由表还可以知道这种观

测系统只有4种抽道集即上述

B、C、D四种,组成24道六次

覆盖一张记录共重复六次。从

O6以后,每增加一炮就重复一

图4 六次覆盖观测系

次。另外从图5-3还可以看出,炮点的水平连线与共反射点道集的连线是互相垂直的,其交点就是共反射点在地面的投影。这就是单边激发24道仪器六次覆盖的观测系统。

表1 组成每个共反射点道集各道的炮号和道号表

1.4.3 名词解释

炮点(SHOTPOINT):用来产生弹性波能量的震源点中心,也称作震源。缩写

为:SP

检波点(RECEIVER POSITION):地震波接收点中心

道数(TRACE NUMBER):地震记录道数目

深度点(DEPTH POINT):来自炮点并旅行到检波点的地震射线在地层上的入射

点,缩写为DP

共深度点(COMMON DEPTH POINT):如果地层界面为水平界面,在测线上不同位置O进行激发,在一系列对应检波点S上接收到来自地下反射界面

上同一点R的反射波。R就叫共反射点,或叫共深度点。缩写为CDP

(共深度点)或CMP(共中心点)

覆盖次数(STACKING FOLD):组成一个CDP的道数

叠加(STACK):对属于同一个道集的地震记录道进行相加

剖面(SECTION):沿着地震测线的垂直切面,以时间或深度为单位的地下地层的影象,由相邻的道组成

1.5 与地震勘探有关的各种地震波

在地震勘探中用震源激发时,一声炮响之后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地震波。按在传播过程中质点振动的方向来区分,可分为纵波和横波;按是在介质中传播还是在自由表面或岩层分界面上传播可分为体波和面波;按照波在传播过程中

的传播路径的特点,又可把地震波分为直达波、入射波、反射波、透射波、滑

行波和折射波几种,见图5。

1.5.1 纵波和横波

理论和实践证明,介质中各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可以是不相同的。介质中各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同的波就是纵波,介质中各点的振动方向和波的传播方向相垂直的波是横波。更形象地说,在传播着纵波的弹性介质中,在同一时刻各点的密度是不相同的,有的部分受到压缩(密度增大),有的部分发生膨胀(密度减小);随后,压缩的部分回变为膨胀,而膨胀的部分却变为压缩。介质中各个部分这样一胀一缩地交替变化着,也就是介质中各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同。因此,纵波又叫做疏密波或压缩波。另外,由于纵波似乎是受推动(Push )产生的,常简称为P 波。在地震勘探中,目前主要利用的是纵波。在传播横波的弹性介质中,同一时刻各点的密度

图5 地震勘探中的各种

O

S

直达波 A

滑行波

透 射

射 入

β

α α'

l

l '

ρ1

ρ1 ρ2

介质1 介质2

简单全程多次反射

不变,但各点介质似乎是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剪切似地在摇动(Shake ),故常称为S 波,因此也叫切变波或剪切波。

目前在地震勘探中主要用到的是纵波。

1.5.2 体波和面波

地震纵波和横波可在地层中介质的整个立体空间中传播,所以把它们合称为体波。通常我们看到的水波,那不是在水的内部,而是在水和空气的分界面上传播的一种波,这种在介质的分界面上传播的波叫做面波。

在地震勘探中,爆炸不但会在地层中引起体波,而且会在地表面(岩石和空气接触的分界面,也称为自由表面)以及在地下许多不同岩层的分界面上产生复杂的面波。特别是沿地面传播的波,已知有好几种类型,通常统称为“地滚波”。这种波在地表最强,但随深度的加大而迅速衰减。

1.6 波阻抗和反射系数 1.6.1 波阻抗

当波到达两种介质的分界面时,通常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能量回到第一种介质中,就是所谓的反射波;另一部分能量透入第二种介质中,就是所谓的透射波。在这个分界面上面为第一种介质,下面为第二种介质。21ρρ和分别是上、下介质的密度,V 1和V 2分别是波在上、下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则把密度和速度的乘积叫做波阻抗。就是说,上下两种介质的波阻抗分别是

222111V Z V Z ρρ==和。

1.6.2 反射系数

当地震波入射到两种波阻抗不相等(2211V V ρρ≠)介质的分界面上,就会产生波的反射。21Z Z 和的差别越大,反射波越强。反射波的振幅A 反与入射波的振幅A 入有如下关系:

(==

入反21

1221122A R A V V V V A *+-ρρρρ 其中R 定义为该界面的反射系数,说明反射振幅除与入射振幅有关外,主要与上下界面的波阻抗差成比例。

1.7 地震波的速度

地震波的速度是地震勘探中最主要的一个参数,是地震波的运动学特点之一。

在用地震勘探方法研究地下地质构造起伏形态时,其基本公式是(3):

)3()

(2

100vt h =

从这一基本公式可以看到速度参数v 的重要性。在资料处理中,要作NMO 校正,需要叠加速度;在作时深转换时,需要平均速度。因此,我们要了解和掌握各种有关速度的概念及其求取方法。

1.7.1 平均速度

其定义是:在垂直层面的方向上,波旅行的总时间除这组地层的总厚度,也可定义为:一组水平层状介质中某层以上介质的平均速度v ,就是地震波垂直穿过该层以上各层的总厚度与总的传播时间之比。对n 层水平层状介质的平均速度v 为:

)4(12121∑∑?=

?++?+?+++==n

i

n

i i

n

n

t

h

t t t h h h v

)5()(

1

1

22

1121∑

∑===

++++++=n

i i

i n

i i

n

n n v h h

v h v h v h h h h v

式中 h i 每一层的厚度

i t ? 每一层的垂直时间 i v 每一层的层速度

1.7.2 均方根速度与叠加速度

在平均速度的讨论中,是当地震波的射线垂直层面时得到的速度概念。而实际的层状介质或连续介质的射线不是垂直层面的直射而是折射线或曲射线,利用这种介质和射线的状态求得的速度便是均方根速度。

将水平层介质的反射波时距曲线近似地当作覆盖介质为均匀的反射波时距曲线所求得的波速即为均方根速度:

)6(1

12∑∑===

n

i i

n

i i

i R t

t

v v

均方根是说把各层速度值的平“方”按时间取其加权平“均”值而后取平方“根”值(注意其中速度较高的层所占比重要大),可见,均方根是把层状介质反射波时局距曲线近似地当作均匀介质的双曲线型时距曲线求出的速度。

我们知道,动校正公式为:

)7(0

202

2t t V

x t i -+=

?动

式中:V h t 20= 为自激自收时间

V 为界面以上的地层速度

当t 0、x 已知时,利用上式求t 的先决条件是须求出速度V ,在数据处理中一般通过速度分析得到,这种速度叫做叠加速度。利用这个速度可以计算出精确的动校正值使反射波同相轴对齐,并能得到较好的水平“叠加”剖面。

当地层存在倾角时,利用速度谱求得的速度)cos /(αV V V d d =,这个速度叫等效速度(与水平界面所用速度等效),但一般还是把它叫叠加速度,因为它

同样可以计算出精确的动校正值,而得到有效的水平叠加剖面。叠加速度d V 一般都大于地层速度V ,且αcos /d V V =,只有当界面水平(a =0)时,d V V =。

可见,用速度谱求出的大量速度数据,都是叠加速度,是计算动校正的主要参数:

上述叠加速度在地层水平时就等于均方根速度。在地层倾斜时经过倾角校正(乘以倾角的余弦)后就是均方根速度;用它们可以求出与地层岩性性质有密切关系的层速度。

1.7.3 视速度

前面所讨论的速度,我们都是沿着波的传播方向来考虑问题的。如果不同沿着波的传播方向而是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的速度,得到的速度就不是波速的真实值。这样的结果叫做波的视速度。

我们知道,速度是一个向量。当谈到波速时,我们是沿着波动方向或射线方向考虑的,如果沿着别的方向来确定波速,其结果将不是真实值,这时的速度叫做波的视速度,用

V *表示。

当在地震勘探中所谓的视速度,一般

就是指波沿预测线方向传播的速度。如图6。假设在地面上沿直线AB 观测地震波,S 1、S 2为直线上相隔距离不大的两个观测

点,由深部到达地面的波的波前可近似看作平面波。

图6 视速

α

S 2

S 1

?S α

x

射线

波前

21t t =?'+

A

B

设平面波前t 1时刻到达S 1点,t 2时刻到达S 2点,波前与观测线的夹角为a 。如果不考虑波从哪里来,在观测线上看,好象波沿AB 线传播,即经过时间间隔12t t t -=?,走过X S S ?=21的距离,即波沿此观测线传播的速度为:

)8(t

X V ??=

*

其中:V *称为视速度。

实际上,波并不是沿测线AB 传播,而是沿垂直于波前的方向以真速度V 传播,在t ?时间内传播了S ?的距离,因此t S V ??=,可见真速度v 与视速度V *是不同的。那么两者有什么关系呢?从直角三角形21S DS 可见

)sin(a X S ?=?

将此式带入(8)式,得:

)9()

sin(/a V V =*

此式代表了V 与V *的关系,这关系叫视速度定律,a 称为入射角。 由视速度定律可看出:波沿测线传播的视速度经常较真速度大。当a =90°时,即波前垂直于观测线,这时波沿测线传播的视速度等于真速度,即

V V =*。如直达波的视速度就等于真速度。如a =0,波前平行于观测线,这时

视速度为无穷大。可见视速度一方面取决于真速度,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波对于地面入射角的变化情况。研究V *的变化,对区分不同类型的波具有极大的实际意义。

视速度与真速度不同,它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如果沿测线正读数方向传播,视速度为正值,反之为负值。

1.7.4 层速度

沉积岩的特点是成层分布。与地层的成层性相对应,速度从浅到深也可分为几个速度层,各层之间在波速上存在明显的差别。这种速度分层与地层的地

质年代、岩性上的分层一般是一致的,但也可能不完全一致。并且速度分层没有地质分层那么细,有时地质年代不同,但岩性相同的一些地层也可以成为一个速度层。

在地震勘探中,把某一速度层的波速叫做这一层的层速度。 层速度可用下述方法求得: ? 用声波测井求取层速度; ? 用VSP 测井求取层速度;

? 由均方根速度利用迪克斯(Dix )公式求取层速度。迪克斯公式为:

)10(1

001

01202

------=

βββααt t t V t V v a c

1.7.5 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

地震勘探是以研究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为基础的。岩石的弹性性质不同(主要表现为地震波的速度不同),地震波在其中传播的情况就不同,地震勘探正是利用了这种关系来研究地下地层的地质构造问题的。

理论研究与大量实际资料证明,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与岩层的弹性性质有关。如与岩石的弹性常数、密度、埋藏深度、地质年代、孔隙度和孔隙中流体等因素有关。一般说来,岩石越致密、地质年代越老、埋藏越深,其速度就越大。在解释速度谱时,我们可据此对速度的正确性进行判断。

1.8 地震反射法、地震折射法

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弹性分界面时,将产生反射和折射;接收其中不同的波,就构成不同的地震勘探方法。大致有:

1.8.1 地震反射法

是在离震源较近的若干个观测点上,测定地震波从震源出发入射到不同的弹性分界面上经反射后回到地面的旅行时间T。如果我们用其它方法测定出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V,就可以按公式)

H*

=得出地层分界面的埋

V

(2/1T

藏深度H。沿着地面上一条测线,一段一段地进行观测,并对观测结果进行处理之后,就可得到形象地反映地下岩层分界面起伏变化的深度构造的成像---地震时间剖面图。

1.8.2 地震折射波

是研究在速度分界面上(波在这个界面之下地层中的传播速度V2大于波在其上面地层中的传播速度V1)上滑行波所引起的振动。这种振动返回地面被接收下来,在地震勘探中叫折射波。折射波到达不同观测点的时间包含着速度界面的深度和速度的信息。

地震勘探的一些基础知识.doc

接收条件received condition:指地震勘探中接收地震波的仪器的工作状态和条件。广义地说, 接收条件包括地震检波器的安置情况、组合个数与方式,以及地震仪的各种因素等。但通常将接收条件狭义地指地震检波器的安置情况。地震资料的质量与接收条件有密切关系。陆地工作中埋置检波器,海洋工作中使检波器处于水面下一定深度,都是为了避免风、浪等影响而改善接收条件。 界面速度interface velocity:指折射波沿折射界面滑行的速度。界面速度主要反映折射界面以下地层中岩石的物理性质。由于组成地层的岩石颗粒排列有方向性,通常界而速度大于层速度。界面速度可通过折射波测得。 加速度检波器accelerometer:即“压电地震检波器”。 激发条件excited condition:地震勘探中将震源种类、能最、周围介质的情况总称为激发条件。对于炸药震源来说,激发条件一般包括炸药量大小、药包形状,个数,分布方式及埋置岩性和沉放深度等。对于非炸药震源,激发条件则包括装置的种类、能量、参数选择及安置情况等。激发条件的选择是否适当,对地震勘探原始资料质量的影响很大。一般认为,陆地工作中, 风化层下的含水可塑性岩层是有利的激发条件,因此往往采用井中爆炸,在海洋工作小,主要是以减小气泡影响作为合适的激发条件。 海洋地震勘探marine seismic survey:是利用勘探船在海洋上进行地震勘探的方法°其特点是在水中激发,水中接收,激发,接收条件均一;可进行不停船的连续观测。震源多使用非炸药震源,接收常用压电地震检波器,工作时,将检波器及电缆拖曳于船后一定深度的海水中由于上述特点,使海洋地震勘探具有比陆地地震勘探高得多的生产效率,更需要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处理资料。海洋地震勘探中常遇到一些特殊的干扰波,如鸣震和交混问响,以及与海底有关的底波干扰。海洋地震勘探的原理,使用的仪器,以及处理资料的方法都和陆地地震勘探基本相同。由于在大陆架地区发现大量的石汕和天然气,因此.海洋地震勘探有极为广阔的前景。 高频地震high frequency seismic survey: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杏和金属矿床勘探中,勘测深度只在儿米到儿百米之间,需要精细分层和精确地测定波的传播时间。为了提高仪器的分辨能力,要用专门的高频地震仪,记录震波的高频分量。高频地震仪的通频带?般在60-350周 /秒之间,专门测定岩石波速时需提高到500-600周/秒。为了压制低频干扰,仪器频率特性的低频一边应有较大的陡度。 干扰波noise:地震勘探中妨碍分辨有效波的振动都属于干扰波。干扰波大体上可分为两种:其中具有明显传播规律的称为规则干扰或干扰波,如声波、面波,多次波等等;没有明显传播规律性的振动称为随机干扰,或简称干扰,如微震等。抗干扰的问题是关系到地震勘探中提高勘探的质量和能力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因此,在野外工作和资料处理上采用多种措施,以提高有效波而压制干扰波。干扰波有时也是相对的概念,如在反射法中,折射波就常

地震基本常识

地震基本常识 一、地震预警信息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按照日本现在的做法,面向公众发布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一般很简明,主要是为了方便接收者快速理解地震预警信息,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地震的强度,如发生的是中等地震,还是强烈地震,一般不使用震级概念。 (2)预警时间,即本地大约多少时间后可能发生地震灾害。 二、是不是能够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就一定能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 答案是:否。地震预警实际上是一种灾害警报,它只能提示接收者注意地震灾害可能在未来的数秒至数十秒(即预警时间)后发生。 要想成功地避免地震灾害的伤害,实际上需要的是接收者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迅速地采取合理的避震措施。这才是减轻地震伤亡的关键。 三、听说地震预警信息有可能出现误差和误报,应该如何对待? 由于地震预警信息是在某地地震灾害发生前发出的灾害警报。因此,它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出现误差甚至误报,确实难免。但即便如此,为了自身的安全起见,还是要以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的态度来对待它,即在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后要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免生命受到伤害。 四、听说日本的地震预警信息会出现改变或更正的情况,这是为什么? 因为地震预警信息的计算时间非常有限,所以有时最先发出的地震预警信息可能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即将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所以会根据后续的计算结果对先前的信息进行修正。其目的,还是为了方便公众准确地了解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强度,从而采取有效、合理的避震措施。 五、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一定要采取避震措施吗?

对。地震预警信息实际上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不管灾害是否会发生,都应在第一时间采取避震措施。这样做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 六、为什么有时接到地震预警信息,而实际上却没有发生地震灾害? 地震预警信息是对即将可能发生的地震灾害发出的一种警报,这并不代表地震灾害一定会发生。就好像宾馆的火灾警报发生时,你所居住的客房并不一定会出现火灾一样。 地震灾害的发生,取决于很多的因素,这些因素中又有很多是偶然因素。因此,很难确定地说,哪里一定会或者不会发生地震灾害。当地震预警信息发出时,只是代表地震灾害可能会发生。所以,最好还是及时采取避震措施,以防万一。 七、接收到地震预警信息,应该怎么办? 一般情况下,接收者要根据自己所处的实际环境,灵活地选择避震措施。以下是两种较常见的避震措施,供网友参考。 (1)如果预警时间足够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2)如果预警时间不足以让接收者撤离建筑物:及时关闭火源和电源,迅速到坚固的家具下方或侧下方伏下(注意远离玻璃窗户),双手护头;或者到小开间的房屋中蹲下(注意远离玻璃镜或玻璃窗户),双手护头。等到地震震动过去后,再迅速离开房间,到户外远离建筑物的空旷之处。 八、企业如何接收和使用地震预警信息? 不同的企业,因其抗震措施、应急处置措施的不同,而对地震预警信息有着不同的具体要求。因此,需要企业明晰自身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地震预警信息内容,然后向地震预警信息发布单位订制本企业所需要的地震预警信息,并专门安装符合本企业技术特点的接收终端。

工程地质学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概念 (1)、工程地质学 研究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以便科学评估,合理利用,有效改进和妥善保护地质环境的科学。 (2)、工程地质条件 指工程建筑物所在地区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质环境各项因素的综合。 (3)、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建筑条件与工程建筑物之间存在的矛盾或问题。 (4)、岩土工程 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地下、水中的部分称岩土工程。 2、简述人类活动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1)地质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①影响工程活动的安全 ②影响工程建筑的稳定性和正常使用 (2)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制约(工程活动破坏地质环境) (3)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制约 人类开采矿产会对地质环境造成破坏,形成各类地质灾害。地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活动,比如工程建设必须作地下水保护论证、渗漏评价、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调查等等 3、工程地质条件主要包括哪些? ①岩土类型及性质(地层岩性与性质) ②地质构造(断层、褶皱、节理等) ③地形地貌(平原、丘陵、山区等) ④水文地质(地下水成因、埋藏、动态、成分等) ⑤不良地质现象(滑坡、岩溶、泥石流等) ⑥天然建筑材料(砂砾、石块等) 4.工程地质问题主要包括哪些? ①区域稳定性问题 ②地基稳定性问题 ③斜坡稳定性问题 ④围岩稳定性问题 5. 工程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是什么? (1)区域稳定性研究与评价—由内力地质作用引起的断裂活动,地震对工程建设地区稳定性的影响 (2)地基稳定性研究与评价—指地基的牢固,坚实性 (3)环境影响评价—指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总的来说就是研究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制约关系,促使矛盾转化和解决,既保证工程安全,经济,正常使用,又合理开发和利用地质条件 6.说明工程地质在土木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建筑场地工程地质条件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设计方案类型,施工工期的长短和工程投资的大小,影响基础建设

地震预防基本知识

地震预防基本知识 1.地震知识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目前人类尚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但是,我们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 由于地球不断运动,逐渐积累了巨大能量,在地壳某些脆弱地带造成岩层突然发生破裂或错动,这就是地震。 震源:地震在三维空间上实际发生的位置,是地震能量的来源地和地震波的始发地点。 震中: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 地震前兆:指地震发生前出现的异常现象,如地震活动、地表的明显变化以及地磁、地电、重力等地球物理异常,地下水位、水化学、动物的异常行为等。 地震强度:或称地震震级,是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判别地震破坏程度的重要标志,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目前世界上一般将地震分为1-10十个震级。地震烈度:是距震中不同距离上地面及建筑物、构筑物遭受地震破坏的程度。我国将地震烈度分为12度。地震烈度和地震震级是两个概念,如唐山7.8级地震,唐山市的地震烈度是11度,天津中心市区的烈度是8度,石家庄的烈度是5度。3度,少数人有感。 4—5度,睡觉的人惊醒,吊灯摆动。 6度,器皿倾倒,房屋轻微破坏。 7—8度,房屋破坏,地面裂缝。 9—10度,桥梁、水坝损坏,房屋倒塌,地面破坏严重。 11—12度,毁灭性破坏。 2.发生有感地震应急行动 有感地震是指发生的地震级别较低,有明显震感,没有造成破坏和重大破坏的地震。 应急要点: ○发生有感地震后,室内人员在震发瞬间不知道地震强弱的情况下,应迅速按预先选定的较安全的室内避震点分头躲避。 ○震后快速撤到室外,注意收听、收看电视台、电台播发的有关新闻,做好防震准备。 ○了解震情趋势,不听信、传播谣言,确保社会稳定。 3.发生破坏性地震应急行动 破坏性地震:是指发生地震级别较大,造成一定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建筑物破坏地震。 应急要点:

地震勘探基本知识

地震勘探基本知识 一、基本概念 1、地震:地壳的震动 2、地震波:地壳质点震动向周围传播的形式。 3、地震勘探:用人工的方法(炸药爆炸、可控震源、电火花、空气枪等)使地壳产生震动,利用不同岩石中地震波传播规律不同的特性,探查构造寻找有用矿产的方法。 4、波阻抗:介质传播地震波的能力。波阻抗等于波速与介质密度的乘积(Z=Vρ)。 5、反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按照光学原理发生反射,即反射波。 6、透射波: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一部分按照光学原理发生透射,继续传播,即透射波。 7、折射波:地震波以邻界角入射到介质分界面时,透射角等于90°,透射波沿界面滑行,引起上层介质震动而传到地表,这种波叫做折射波。

8、观测系统:检波点与激发点之间的位置关系。 9、排列长度:激发点与最远一道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10、偏移距:激发点与最近一道检波点之间的距离。 二维观测系统(六次叠加) 三维观测系统 11、信噪比:有效波振幅与干扰波振幅的比值。 12、分辨率:两个波可以分辨开的最小距离叫做分辨率。 13、屏蔽:地震波传播到介质分界面后,一部分能量返回形成反射波,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继续往下传播,当遇到另一分界面时,一部分返回,另一部分透过界面继续传播。第二个界面往回返的能量遇到第一个界面时,一部分能量返回下部,另一部分能量透过界面回到地表,地面接收到的第二个界面反射的能量大大降低,我们称这种现象叫作屏蔽。上部界面的反射系数越大,则接收到的下部界面的能量越小,称屏蔽作用越厉害。 二、地震勘探的阶段划分 (一)设计 1、收集测区有关的地质、物探及测绘资料。 2、实地踏勘,了解地震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植被、河流、道路、潜水位、新生界盖层厚度、岩性及结构、勘探目的层的埋藏深度、构造形态和断裂发育程度等等)。 3、对前人的地质工作成果作出客观的评价。 4、针对地质任务确定工作方法及观测系统。 5、在平面图上布置测网,统计工作量。 6、编写设计文字说明。 7、测线的布置原则:主测线尽量垂直地层走向或主构造走向,并尽量与以往地质或物探勘探线重合。联络测线原则上与主测线垂直。(二)资料采集 资料采集是地震勘探的基础工作。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资料处理的顺利与否及完成地质任务的精度。

石油地质基础知识

石油勘探开发全流程 油气田勘探开发的主要流程:地质勘察—物探—钻井—录井—测井—固井—完井—射孔—采油—修井—增采—运输—加工等。这些环节,一环紧扣一环,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作为专业石油人,我们有必要对石油勘探开发的流程有一个全局的了解! 一.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就是石油勘探人员运用地质知识,携带罗盘、铁锤等简单工具,在野外通过直接观察和研究出露在地面的底层、岩石,了解沉积地层和构造特征。收集所有地质资料,以便查明油气生成和聚集的有利地带和分布规律,以达到找到油气田的目的。但因大部分地表都被近代沉积所覆盖,这使地质勘探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地质勘探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它极大地缩小了接下来物探所要开展工作的区域,节约了成本。 地面地质调查法一般分为普查、详查和细测三个步骤。普查工作主要体现在“找”上,其基本图幅叫做地质图,它为详查阶段找出有含油希望的地区和范围。详查主要体现在“选”上,它把普查有希望的地区进一步证实选出更有力的含油构造。而细测主要体现在“定”上,它把选好的构造,通过细测把含油构造具体定下来,编制出精确的构造图以供进一步钻探,其目的是为了尽快找到油气田。 二.地震勘探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反射波法地震方法是一种极重要的勘探方法。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产生的地震波在弹性不同的地层内传播规律来勘测地下地质情况的方法。地震波在地下传播过程中,当地层岩石的弹性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地震波场发生变化,并发生反射、折射和透射现象,通过人工接收变化后的地震波,经数据处理、解释后即可反演出地下地质结构及岩性,达到地质勘查的目

的。地震勘探方法可分为反射波法、折射波法和透射波法三大类,目前地震勘探主要以反射波法为主。 地震勘探的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是野外采集工作。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在地质工作和其他物探工作初步确定的有含油气希望的探区布置测线,人工激发地震波,并用野外地震仪把地震波传播的情况记录下来。这一阶段的成果是得到一张张记录了地面振动情况的数字式“磁带”,进行野外生产工作的组织形式是地震队。野外生产又分为试验阶段和生产阶段,主要内容是激发地震波,接收地震波。 第二个环节是室内资料处理。这个环节的任务是对野外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各种加工处理工作,得出的成果是“地震剖面图”和地震波速度、频率等资料。 第三个环节是地震资料的解释。这个环节的任务是运用地震波传播的理论和石油地质学的原理,综合地质、钻井的资料,对地震剖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说明地层的岩性和地质时代,说明地下地质构造的特点;绘制反映某些主要层位的构造图和其他的综合分析图件;查明有含油、气希望的圈闭,提出钻探井位。 三.钻井 经过石油工作者的勘探会发现储油区块, 利用专用设备和技术,在预先选定的地表位置处,向下或一侧钻出一定直径的圆柱孔眼,并钻达地下油气层的工作,称为钻井。 在石油勘探和油田开发的各项任务中,钻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诸如寻找和证实含油气构造、获得工业油流、探明已证实的含油气构造的含油气面积和储量,取得有关油田的地质资料和开发数据,最后将原油从地下取到地面上来等等,无一不是通过钻井来完成的。钻井是勘探与开采石油及天然气资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勘探和开发石油的重要手段。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1、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 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什么是地震三要素? 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来表示。 3、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 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公里)、中源地震(h=70~100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公里)。 4、何谓地震震级? 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5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ZY(TNT)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级,能量相差30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什么是里氏震级? 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计

算震级,则用MS表示;如果用地震体波计算震级,则用ML表示。在60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里克特很善于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级(1960年智利大地震)。 6、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怎样制订的? 答: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当然,也可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关。因此,一次地震的烈度根据各地遭受破坏和影响不同而不同。 7、地震分哪几类?哪类地震对人类的危害最大? 答:地震分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两大类。 天然地震主要是构造地震。它是由于地下深处岩石破裂、错动把长期积累起来的能量急剧释放出来,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面八方传播出去,到地面引起的房摇地动。构造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90%以上。其次是由火山喷发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约占地震总数的7%。此外,某些特殊情况下了也会产生地震,如岩洞崩塌(陷落地震)、大陨石冲击地面(陨石冲击地震)等。 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一般所说的地震,多指天然地震,特别是构造地震,它对人类的危害最大。8、什么叫构造地震? 答:构造地震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引起的。当力的作用使地壳或更深部位的岩石产生变形、断裂和滑动时,常常伴随着地震发生,这类地震称为构造地震。 构造地震是天然地震中最常见,灾害性最大的一类。它占地震总数的90%,而且震级强度大。目前已记录到的最大构造地震震级为8.9级(智利,1960年5月22日)。另外,构造地震的分布与最新世界活动的构造带一致。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地震地质综合解释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题(每题2分) 1.地震反射同相轴的基本属性振幅、频率、相位。 2.影响地震速度的主要因素岩性、流体、埋深、温度、压力、密度等。3.AVO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炮检距的关系, AVA是指地震反射波振幅随方位角的关系。 4.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有均方根振幅、平均振幅、最大峰值振幅、最大谷值振幅、平均能量、瞬时真振幅、反射强度、视极性平均振动能量、波峰振幅极大值、波谷振幅极大值总能量等(答对三种即可); 地震解释中振幅类地震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油气流体的聚集、岩性概况、孔隙度情况、三角洲与河道砂的展布、礁体异常、不整合、调谐效应、层序变迁等(答对三种即可) 5.地震解释中相干属性主要用于识别断裂构造、岩性变化、地层物性、流体变化等 (答对两种即可)。 6.圈闭的要素有储集层、盖层、遮挡条件。 7.含油气盆地由基底、周边和沉积地层三个基本部分组成。 8.孔隙类型视其划分依据不同而异,主要流行三种方案:按孔隙的成因,可将孔隙类型分为原生孔隙、次生孔隙和混合孔隙;据孔隙的大小,分为超毛细管孔隙、毛细管孔隙和微毛细管孔隙;将成因和大小结合的分类,如E.D.Pittman对碎屑岩储集体孔隙分为粒间孔、溶蚀孔、微孔和裂缝。 9.成藏期的构造应力场必将有利于正确揭示油气藏的形成条件、分布规律和高产富集控制因素,同时对指导油气田的勘探和开发以及油气田施工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10.测井曲线的形态是岩性、物性和所含流体的综合反映,因此测井曲线的对比实质上就是岩性对比。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 1.圈闭:圈闭是具有储集层,盖层和遮挡条件,使油气能够在其中聚集并形成油气的场所。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除了地震以外,还有火灾、水灾、泥石流等灾害,但是地震的破坏性却是最强的,地震和其它自然灾害不一样,旱灾、水灾、火灾等灾害目前基本上都可以预报了,但是地震预报目前仍然是世界性难题。我们国家开展的防震减灾工作,建立在地震预报难题未解的基础上,以“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为方针,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减小因地震对人员和财产造成的损失。历史上,人类公认的一次成功预报地震是1975年辽宁海城级地震,成功转移了23万人。但是像汶川等许多破坏性地震,仍然难以准确预测。地震预报还有许多未知的空间、未知的领域,还有许多高峰,需要我们去探索。 地震的产生和类型:通俗的讲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一是构造地震: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二是火山地震: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三是塌陷地震: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四是诱发地震: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五是人工地震: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地震三要素:1、震中:地震发生时,震源在地球表面的垂直投点,一般用经纬度表述;2、震级:地震发生的强度,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3、时间:地震发生时的时间; 其它几个概念:1、震源:是地球内发生地震的地方。2、震源深度:震源垂直向上到地表的距离是震源深度。我们把地震发生在60公里以内的称为浅源地震;60-300 公里为中源地震;300公里以上为深源地震。目前有记录的最深震源达720公里;震中及其附近的地方称为震中区,也称极震区。震中到地面上任一点的距离叫震中距离(简称震中距)。震中距在100公里以内的称为地方震;在1000公里以内称为近震;大于1000公里称为远震。3、地震波:地震时,在地球内部出现的弹性波叫作地震波。这就像把石子投入水中,水波会向四周一圈一圈地扩散一样。地震波主要包含纵波和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的波为纵波(P波)。来自地下的纵波引起地面上下颠簸振动。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的波为横波(S波)。来自地下的横波能引起地面的水平晃动。横波是地震时造成建筑物破坏的主要原因。 1、地震预报按时间划分为:长期预报是指对未来10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的预报。中期预报是指对未来一二年内可能发生破坏性地震的地域和强度的预报。短期预

地震安全知识测试题(答案)

地震安全知识测试题 部门姓名计分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地震安全手册旨在帮助大家学会未雨绸缪,以便在大地震时逃生。 2、地震事先进行准备,可以减少地震带来的冲击。做一些适当的应急储备,并告诉你的家人在灾难中和灾难之后该做些什么。 3、当灾难发生时,很可能在72小时之内得不到任何救助。因此,至少要学会如何撑过这72个小时。 4、地震中地面的运动一般不会造成直接伤亡。大多数伤亡是由建筑物的坍塌以及次生灾害造成。 5、当地震还在持续时,将活动范围限制在周围某个安全地点几步以内,在晃动停止、确认安全后再离开室内。 6、地震发生时切勿使用电梯逃生。 7、如果在地震发生前就做好了准备和演习,就能在察觉震感的第一时间及时、正确地作出反应。 8、地震水灾的危险主要来自地震滑坡、泥石流。 9、滑坡的躲避。当滑坡体下滑时,应垂直滑坡前进方向逃跑,在滑坡堆积区应向两侧高处跑,不能向滑坡正对面Lh上跑;滑体上的人应尽快跑到安全地段。

10 ' “盲目避震”灾害也是城市或人口稠密地区的一个较普遍的地震次生灾害° 选择题(可多选,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地震发生时,你应该矢闭家中的水电设施来降低灾害风险。一定要确保(ABC ) A、切断保险丝或跳闸; B、矢闭煤气阀门; C、尖闭自来水阀门。 2、地震发生时如果被困在废墟下时,应(ABCDEF) A、不要点火柴。 B、不要向周围移动,避免扬起灰尘o C、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 D、敲击管道或墙壁以便救援人员发现你。 E、可能的话,请使用哨子。 F、在其他方式都不奏效的情况下再选择呼喊一一因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尘并消耗体能。 3、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外,应(AB) A、待在原地不要动。 B、远离建筑区、大树、街灯和电线电缆。 4、地震滑坡的工程治理:分为(AB)两类。 A、减滑工程、 B、抗滑工程, C、减震工程 5、当滑坡、泥石流发生时,现场人员应紧急发出危险性警报,并因时、因地进行躲避。主要有(ABC ) A、滑坡的躲避。 B、崩塌和滚石的躲避。 C、泥石流的躲避 6、灾后搜救搜索手段主要有(ABC) A、搜救犬搜索, B、技术搜索, C、人工搜索, D、电动搜索

最新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1. 有关地震勘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地震勘探是勘探石油的有效方法 勘探石油的方法和技术,按其勘探手段划分,可分为地质法、物探法和钻探法三种基本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法(物探法)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地壳中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弹性、密度、磁性和电性)上的差异来研究地球,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情况和组成情况,从而达到寻找储油构造以勘探石油的一种勘探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物探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在石油勘探中,最经济的方法是物探法。首先用物探法对工区的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为钻探提供探井井位。然后钻探法通过实际钻进,以对物探法进行验证。如果构造含油,又可根据物探资料和探边井计算出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 在我国,陆上是广大的地表松散沉积(如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和沙漠覆盖区(如塔什拉玛干大沙漠),海上是被辽阔的海水所覆盖的“一片汪洋”,已看不到岩层的地面露头的出露。而钻井法成本高、效率低。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储量问题呢?在这时就充分显示了物探法应用的威力。 在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的突出优点,而其它物探方法都不可能象地震勘探那样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地下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因此,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1.2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引起地壳的振动,并用仪器把来自地下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记录下来。利用记录下来的数据,对其进行过处理分析,从而推断地下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的特点。 地震勘探查明地下地质构造特点的原理并不难理解。利用声波反射现象可测定障碍物离开声源的距离,是我们都知道的物理原则。 其计算公式为:

地震基础知识

地震基础知识 (一) 什么是地震 地震一般指地壳的天然震动,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等一样,是一种自然现象。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其中能感觉到的有5万多次,能造成破坏性的5级以上的地震约1000次,而7级以上有可能造成巨大灾害的地震约十几次。 (二) 有关地震的几个概念 1、波和横波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每秒钟传播速度5~6千米,能引起地面上下跳动;横波传播速度较慢,每秒3~4千米,能引起地面水平晃动。由于纵波衰减快,离震中较远的地方,只感到水平晃动。在一般情况下,地震时地面总是先上下跳动,后水平晃动,两者之间有一个时间间隔,可根据间隔的长短判断震中的远近,用每秒8千米乘以间隔时间可以估算出震中距离。 2、震源和震中 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叫"震源"。震源正对着的地面,叫"震中"。震中附近震动最大,一般也是破坏性最严重的地区,也叫"极震区"。从震中到震源的垂向距离,叫"震源深度"。在地面上,受地震影响的任何一点,到震中的距离,叫"震中距",到震源的距离,叫"震源距"。在地图上,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 通常根据震源的深浅,把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千米)、中源地震(震源深度70-300千米)和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千米)。全世界95%以上的地震都是浅源地震,震源深度集中在5-20千米上下。 3、震级和烈度 地震的大小通常用震级表示,它是根据地震仪记录的地面地动位移,按一定的物理--数学公式计算出来的。也就是说震级是地震强度大小的度量,它与地震所释放的能量有关。一个6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能量。震级每差1.0级,能量相差(1.5)10倍,即大约32倍;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1000倍。小于2.5级的地震,人们一般不易感觉到,称为小震或微震;2.5-5.0级的地震,震中附近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的感觉,称有感地震;大于5.0级的地震,会造成建筑物不同程度的损坏,称破坏性地震。 地震发生后,地震波传播到地面,会给地面各种物体造成不同的破坏现象。通常把地震对地面所造成的破坏或影响的程度叫烈度,它由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形地貌改观等宏观现象来判定。许多国家采用地面运动加速度值来表示地震烈度,一般在设定的不同地点安装加速度仪,直接记录当地的地面运动参数。地震烈度的大小,受地震大小、震源深浅、离震中远近、当地工程地震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但烈度却是根据各地遭受破坏的程度和人为感觉的不同而不同。我国目前使用的地震烈度共分为12度,5度以上才会造成破坏。1976年唐山7.6级大地震,极震区烈度达11-12度,北京、天津的烈度则为6-7度。 (三) 地震的种类 地震一般可分为人工地震和天然地震两大类。由人类活动(如开山、开矿、爆破等)引起的叫人工地震,除此之外便统称为天然地震。天然地震按成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构造地震

地震资料地质解释总复习

地震层序分析 不整合面的分类: 1)按地层产状特征分类: 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大类 A 平行不整合:地质标志为冲刷面,底砾岩,古土壤层,赤铁矿,钙质结核等。 B 角度不整合:受地壳运动的影响使岩层发生倾斜或褶皱。 2)按成因分类: 1.内动力作用不整合,因构造等内动力活动是地层产状发生变化造成时间缺失的不整合。包括:a .褶皱不整合:由于褶皱作用而地层弯曲遭受剥蚀 b.掀斜不整合:由于掀斜作)用而使抬升一侧的地层遭受剥蚀 ! c.块断不整合:因差异升降而使断凸遭受剥蚀形成的不整合 d.抬升不整合:因整体抬升而形成,一般为平行不整合 e.岩浆侵入不整合:因岩浆岩后期侵入形成时间反转(相当于逆断层),形成的不整合。 f.塑性岩侵入不整合:因塑性岩层侵入造成界面间出现时间间断,形成的不整合。 2.外动力作用不整合:在没有构造变动的情况下,主要由于沉积、侵蚀等外动力地质作用造成地层中的时间缺失而形成的不整合。包括: a.河谷下切不整合 b.海底峡谷下切不整合 c.淹没不整合:因海平面快速上升从而使碳酸盐台地停止发育而形成的不整合。 * d.沉积过路:海平面相对静止时期,形成沉积物的进积作用,在沉积基准面附近,沉积作用与侵蚀作用达到动态平衡,即形成沉积过路。 e.沉积间歇:沉积间歇是规模较小,持续时间相对较短的沉积间断。无明显地层侵蚀造成沉积间歇的原因可以是水平面的高频相对变化界面。范围小到中等。 (3)按分布范围分类 1、区际不整合:多个相邻盆地同时发育 2、区域不整合:在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发育 3、4、局部不整合:在盆地内局部发育 不整一界面(5种): 削截,视削截,顶超,上超,下超 ]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

地震勘探基础知识(总13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1. 有关地震勘探的一些基本概念 1.1 地震勘探是勘探石油的有效方法 勘探石油的方法和技术,按其勘探手段划分,可分为地质法、物探法和钻探法三种基本类型。 地球物理勘探法(物探法)运用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即利用地壳中岩石的物理性质(如岩石的弹性、密度、磁性和电性)上的差异来研究地球,了解地下岩层的起伏情况和组成情况,从而达到寻找储油构造以勘探石油的一种勘探方法。 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物探法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地震勘探(利用岩石的弹性差异) 重力勘探(利用岩石的密度差异) 磁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磁性差异) 电法勘探(利用岩石的电性差异) 在石油勘探中,最经济的方法是物探法。首先用物探法对工区的含油气远景作出评价,为钻探提供探井井位。然后钻探法通过实际钻进,以对物探法进行验证。如果构造含油,又可根据物探资料和探边井计算出含油面积和地质储量。 在我国,陆上是广大的地表松散沉积(如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和沙漠覆盖区(如塔什拉玛干大沙漠),海上是被辽阔的海水所覆盖的“一片汪洋”,已看不到岩层的地面露头的出露。而钻井法成本高、效率低。如何解决这些地区的地质构造和地质储量问题呢?在这时就充分显示了物探法应用的威力。 在各种物探方法中,地震勘探具有精度高的突出优点,而其它物探方法都不可能象地震勘探那样详细而准确地了解地下由浅至深一整套地层的构造特点。因此,地震勘探已成为石油勘探中一种最有效的方法。 1.2 地震勘探基本原理 地震勘探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波的方法引起地壳的振动,并用仪器把来自地下各个地层分界面的反射波引起地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记录下来。利用记录

地震基本知识问答

地震基本知识问答 第一部分地震常识 1. 地球的内部结构是什么? 答:地球的最外层叫地壳;地壳下面的部分叫地幔;地球最中心的部分叫地核。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0公里左右,地壳厚度为35公里左右,大多数破坏性地震就发生在地壳内。 2. 地球表面是由什么组成的? 答: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完整的岩石,而是由大小不等的板块彼此镶嵌组成的,其中最大的有七块,它们是南极板块、欧亚板块、北美板块、南美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澳洲板块和非洲板块。这些板块在地幔上面每年以几厘米到十几厘米的速度漂移运动,相互挤压和碰撞。 3. 地震是什么? 答:地震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表震动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面震动(即地震)的主要原因。 4. 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多大? 答:地震释放的能量决定地震的震级,释放的能量越大震级越大,地震相差一级,能量相差约30倍。1995年日本大阪神户7.2级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1000颗二战时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的原子弹的能量。 5. 地震有几种类型? 答: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塌陷地震、诱发地震、人工地震。 6. 什么是构造地震? 答: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7. 什么是火山地震? 答: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8. 什么是塌陷地震? 答: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9. 什么是诱发地震? 答: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10. 什么是人工地震? 答: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

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地质灾害基本知识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 地质灾害是指由自然产生和人为诱发的对环境及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地质现象。主要包括地震、火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地面沉降等。 二、什么是渐变性地质灾害? 主要是指地面沉降。渐变性地质灾害常有明显前兆,对其防治有可预见地进行、其成灾后果一般只造成经济损失,不会出现人员伤亡。 三、什么是突发性地质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主要是指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其发生特点是突然,可预测性差;其预防工作常处于被动状态;其后果既造成经济损失,也造成人员伤亡。所以突发性地质灾害是地灾防治的重要对象。 四、什么是滑坡? 滑坡(也称为“走山”)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滑坡的别名叫做地滑,多发生在坡度小于50度的斜坡上。 五、哪些因素会诱发滑坡?

(1)地震;(2)降雨和融雪;(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5)开挖坡脚;(6)蓄水排放;(7)堆填加载;(8)劈山放炮;(9)乱砍乱伐(破坏植被)。 六、滑坡发生有什么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1)江、河、湖(水库)、沟谷的崖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七、如何预防滑坡? (1)在工程选址中尽量避开已有或易于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 (2)工程设计和施工中注意避免因开挖、弃土、排水而诱发崩塌划坡。 八、当发现斜坡开裂进入加速变形阶段或接到临滑警报后,应采取什么紧急措施? (1)组织危险区的居民及有关设施立即疏散搬迁。(2)派人上山昼夜巡视,封闭路经危险区的路口,禁止闲人进入危险区,制定警报信号,在快速滑动(崩塌)开始前及时发出警报信号。(3)滑坡发生后,派人到滑坡后缘调查,分析、确认不会继续滑坡后,解除警报。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单元2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学习目标】 1、能够对抗震的基本概念、抗震设防目标和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知识点掌握。 2、能够具备砌体结构房屋和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房屋的抗 震设计要点,从而为识读平法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抗震部分打下基础。 【知识点】 构造地震;地震波;震级;烈度;抗震设防;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的 抗震规定。 【工作任务】 任务 1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教学设计】通过带领学生观看地震灾害照片,让学生对抗震设计的必要性有一个清楚的认 识,从而为识读平法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中抗震部分打下基础,为今后识读结构施 工图、胜任施工员岗位打下基础。 21.1地震基本知识 21.1.1 地震 21.1.1.1构造地震 地震是由于某种原因引起的地面强烈运动(见图21-1)。是一种自然现象,依其成因, 可分为三种类型:火山地震、塌陷地震、构造地震。由于火山爆发,地下岩浆迅猛冲出地面时引 起的地面运动,称为火山地震。此类地震释放能量小,相对而言,影响范围和造成的破坏程度均 比较小;由于石灰岩层地下溶洞或古旧矿坑的大规模崩塌引起的地面震动,称为塌陷地震。此类地震不仅能量小,数量也小,震源极浅,影响范围和造成的破坏程度均较小;由于地壳构造运动 推挤岩层,使某处地下岩层的薄弱部位突然发生断裂、错动而引起地面运动,称为构造地震;构造地震的破坏性强影响面广,而且频繁发生,约占破坏性地震总量度的95%以上。因此,在建 筑抗震设计中,仅限于讨论在构造地震作用下建筑的设防问题(见图21-2)。 地壳深处发生岩层断裂、错动的部位称为震源(见图21-3)。这个部位不是一个点,而 是有一定深度和范围的体。震源正上方的地面位置叫震中。震中附近地面震动最厉害,也是破坏最严重的地区,称为震中区。地面某处至震中的水平距离称为震中距。把地面上破坏程度相似的 点连成的曲线叫做等震线。震中至震源的垂直距离称为震源深度。 根据震源深度不同,可将构造地震分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不大于60km),中源地震(震源深度60~300km),深源地震(震源深度大于300km)三种。我国发生的绝大部分(地震都属于浅 源地震,一般深度为5~40km)。浅源地震造成的危害最大。如唐山大地震的断裂岩层深约1lkm,属于浅源地震,发震构造裂缝带总长8km多,展布范围30m,穿过唐山市区东南部,这里就是震 中,市内铁路两侧47km的区域属于极震区。

地震基本知识

地震基本知识 1 、什么是地震?什么是地震灾害?答:地震,是人们通过感觉和仪器觉到的地面振动。它与风雨、雷电一样,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自然现象。强烈的地面振动,即强烈地震,会直接和间接造成破坏,成为灾害,凡由地震引起的灾害,统称为地震灾害。 2 、什么是地震三要素?答:地震的发震时刻、震中和震级,称为地震三要素。发震时刻就是地震发生的时刻。地震发生的地点叫做震中,常用经度和纬度来表示,当然也要标明该地的地名。地震的大小用震级M 来表示。 3 、何谓震源、震中、震源深度?答:我们居住的地球是一个略微有点扁的圆球,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地球上每天都要发生上万次地震,这些地震都发生在地壳和地幔中的特殊部位,我们把地球内部发生地震的地方叫做震源。 震源在地面的投影叫震中。实际上震中是一个区域,即震中区。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叫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可分为浅源地震(h≤70 公里)、中源地震(h=70~100 公里)和深源地震(h >300 公里)。 4 、何谓地震震级?答:地震震级是按一定的微观标准,表示地震能量大小的一种量度。它是根据地震仪器的记录推算得到的,只与地震能量有关。一次 5 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二万吨黄色ZY (TNT )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震级相差1.0 级,能量相差30 倍。一次地震震级只有一个 5 、什么是里氏震级?答:里氏震级是由美国地震学家里克特于1935 年提出的一种震级标度。它是根据离震中一定距离所观测到的地震波幅度和周期,并且考虑从震源到观测点的地震波衰减,经过一定公式,计算出来的震源处地震的大小。如果用地震面波计算震级,则用MS 表示;如果用地震体波计算震级,则用ML 表示。在60 年代,里克特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地震学权威。里克特很善于与新闻媒体打交道,热心回答公众提出的有关地震的问题,因此里氏震级这一术语很快成了衡量地震大小的人人皆知的术语。目前世界上已测得的最大震级为里氏8.9 级(1960 年智利大地震)。 6 、什么是地震烈度?地震烈度是怎样制订的?答:地震烈度是地震时对地面影响的强烈程度。主要依据宏观的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现象,如人们的感觉,物体的反应,房屋建筑物的破坏和地面现象的改观等方面来判断。当然,也可通过仪器的微观记录进行有关计算得出绝对的烈度。地震烈度与地震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离,地质条件等因素有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