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和问题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在轰轰烈烈的展开,对于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老师们从中品尝到了一些甜味,但同时也有一些困惑。在此希望得到专家解惑,以便在教学中少走弯路,切实提高我们的课堂效果

困惑一:来自教材方面的困惑

1.在知识编排上:

A.知识内容过于灵活,跳跃性大,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

新教材比老教材确实更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思维训练,但在知识的学习训练和积累方面就显得不扎实,教学中我总感到效果并不理想,知识和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只有掌握了牢固的丰富的知识,才能形成相应的能力,而新教材一味注重能力培养轻知识的训练巩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补充知识加以训练巩固。这就把教材编排所应考虑到的任务转嫁给了学科教师,给教师增加了备课、教学等多方面的负担。总的来说,教材的知识体系它注重了优生的学习而忽略了大部分学生在思维能力、生活经验、地区学生特点等因素

B.有些内容编排,让老师不知如何去教?如:一年级的认识钟表,要认识几时几分,像5时35分,此时学生还没有学乘法口诀,观察钟表的时、分针很难说出。如《年、月、日》中:世际年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这一知识点,真是说不清,道不明,除法的基本性质学生还未接识。

C.教材中的“你知道吗”方框中的内容是不是仅作了解,不需要掌握?如用五年级下册中短除法分解质因数放在方框之中,因此,求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教材提供是例举的方法,一一例举,现在的孩子计算能力比较差,数的敏感性不强,这种例举的方法还真不敢供为,作业频频出错,后用短除法

一教,正确性明显提高。再如:判断一个数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新教材把它作为知识性了解,为此,学生在化八分之一、十六分之五……,除到小数点后的第二位没除完,就也保留两位小数。

2. 配套作业习题的内容较例题难度加大,难以找准知识的生发点。

新课改教材中的例题相对老教材来说已偏向灵活,例题比较简单,学生接受并不难,经过老师的传授,学生掌握的差不多,可等到做习题时学生才发现,例题会了不代表习题会做,习题的难度加大了。有些习题的安排,相当于老教材中的例题,如果教师没有很好的把握,只是一味地为解题而解题,找不准知识的生发点,那么学生所学的例题知识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学生的热情反而下降了,作业效果可想而知数学知识的枯燥,乏味。

困惑二:关于计算方面

一线教师都有这样的共识: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下降——计算速度在下降,计算正确率在下降,计算的熟练程度在下降。究其原故,首先《课程标准》对于运算降低了要求:降低了笔算的复杂性和熟练程度;减少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复杂性;降低了数的整除内容的要求。《课程标准》对运算要求的降低,影响着教学目标的定位,影响着教师对计算教学的重视程度,从而影响着学生对运算的学习状态,这是学生计算能力下降的原因之一,

1.正确科学地使用计算器,防止对计算器的依赖

教材四年级编排了《用计算器计算》,《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让学生认识计算器,并允许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大数目计算。是不是以后的考试都能使用计算器计算?如果不行,今后圆的面积、周长能不能用兀表示出来。

2.“算理探究”与“算法提炼”

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计算的概念、法则、性质、规律等知识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而教材中有些计算法则、规律,只是蕴含在例题的解答过程中,或者在练习题里,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去体验,而没有具体的明确的文字和法则进行提炼。这样的编排对于探究能力强的学生,无疑是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但教材对象是参差不齐的学生,对于一些探究能力相对薄弱的学生,怎么去探究发现体验?况且数学课堂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给学生去探究、发现和体验,所以这样编排不利于常规教学的课堂实施,不利于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牢固掌握。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老师还会有关计算方法、运算定律等知识向学生呈现,以利于学生感性和理性认识的统一,以利于学生用具体的法则指导计算,提高计算能力。不知这样做,是否与教材的编排所违背?

3.“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

在算法上,教材鼓励算法多样化,给予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给予学生民主、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积极热情地去探究去发现不同的解法,不同的思路,并体验探究的乐趣,享受成功的愉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算法多样化,学生在解题中往往乐意于用自己发现出的方法来解答,如何是一些好的算法,那是无可厚非,关键那些个性张扬的孩子提出的繁琐不太好的算法,无论你怎样去比较优化,他还一意孤行,特别是在公开课上,让你苦不堪言。在鼓励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如何对算法优化进行一些必要的提示和有效的指引。

困惑三:解决问题方面

1.新课标把我国小学数学历来“应用题”作为一个独立领域的传统打破了,

将它融合在其它领域之中。要求各个领域的知识教学都要以“解决问题”为目的、为中心,使“解决问题”成为统领各个领域教学的主线。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很它把握这个“度”,经常有老师把计算类的教学上成了纯粹的解决问题。一节课下来,缺少了必要的笔算练习,最终学生还是不会算。

2.教学中是否要抽象出数量关系式.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要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并且能用代数式、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述,体会模型的思想。”为此,新教材不再出现数量关系式。我们实际教学中,通过具体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问题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要不要“建模”,抽象出数量关系式?抽象出是否与课标违背,若不抽象出,让学生停留在凭借生活经验思考问题,学生的解题能力肯定得不到提高,久而久之,便发出了不要让“解决问题”成了“问题”的呼声。

3.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学困生的解题能力.

一线教师或许都有这样的感叹:学生困越来越多。翻开他们的作业、试卷,基础题都不会很差,更多是因为解决问题的题无从下手。传统教材集中按“类”编排,教学时,教师有“例”可举,有“类”可归,学生有“模”可仿,有“样”可循。新教材一改,我们教师明显感觉“好学生更好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广,策略多,能力明显高于过去。但学困生怎么办?持之以久,它与优等生的差距就越来越大,面对两级分化,课堂上又该如何施教呢?

困惑四:课堂合作学习的困惑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合作学习进入课堂。面对班

级授课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有它的优势,但也给老师带来了困惑。从我教学实践中感悟到: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大多数流于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当然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回报的现象多。同时,小组活动中出现的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并且只关注小组学习的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然后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但是小组中活动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这也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最后是合作学习的时间问题,把握不好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等,盲目的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经常发现有的课堂小组合作时间太短,学生正在激烈争论,各抒己见,蛮有兴趣的讨论,交流时老师就强制学生停止,有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太长,致使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

困惑五: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目前,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转型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于是农村悄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落——称“留守儿童”。近几年,他们在班级中所占比例逐年增长。他们的性格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学习成绩往往不理想,家长对他们的监护往往处于真空或半真空状态,打工父母对子女总体期待过低,部分农民工潜意识里认为,农村孩子学业有成的机率不高,对孩子的学习总体期望值较低,缺乏硬性约束,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上,将孩子的前途定位在外出打工上。另一方面,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留守儿童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祖辈生活在一起,这些老人普遍年龄大,身体差,文盲比例较高,不但在学习上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 0 岁,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教育管理上弊端较多。

面对教学中的诸多困惑,一线教师们也都知道,课程改革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有顺流、有逆流、有急流、有暗礁……只要大伙儿齐心合力、直面困惑、迎接挑战,通过我们不断的尝试、探索,甚至是“碰壁”……只要我们正视问题,然后是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最终是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把课改实验推向深入. 聚焦新课标,正视新课程,相信只要我们正真做到全身心的投入,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也一定能成为优秀的冲浪高手,在课改新浪潮中纵横驰骋,只有这样我国的课程改革才能取得成功。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教版)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合理、详细。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

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她强调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它们不仅服务于、从属于认识活动,而且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价值和地位,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课时。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善于选择一节课能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罗列过多的任务,结果只能使任务的完成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这些做法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密切练习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索 官垱中学刘启炎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学起来自然感到亲切、真实,这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来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态度和意识。对于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一、利用学生生活实际问题引入新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而且,也会激起学探求新知的强烈愿望。 比如,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时,我安排了这样一段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在我们人体上存在着许多有趣的比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也是1:1,脚底长 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许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 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假如你是一个警察,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一切,实际上是用这些身体的比组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比例来计算的,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通过利用“人体中有趣的比”的生活现象,引出“比例”的学习,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主动的参与新知识的探究。再如,在教学“面积和面积单位”时,我利用多媒体引进一段动画:小明在操场上跑步,他跑了一周的路程是指操场的什么?如果在操场中间铺上草坪,要求铺多大,又是指操场的什么呢?这就是我们这一节课要学习的“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动画片断来自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与对策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扑面而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给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面貌。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得到了改变,课堂上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探索知识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的学习普遍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师生之间关系和谐、民主、平等。然而这也给教师在教学中带来了一些困惑。 一、教学观念转变难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有的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封闭,名义上是开放式的,教师主动让学生回答问题、动手操作等。这些老师的教法看上去是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其实学生还是在老师设定的框子内转动。这种教学严重桎梏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如何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实行开放式教学呢? 对策: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学生能想的让他们想,能说的让他们说,能做的让他们做,真正实行开放式教学,以充分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的发展。 首先教师要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要甘愿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相处,使学生能以一种愉悦、积极、兴奋的心态参与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必须转变角色,变知识的传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要站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观的高度,创设探究性的教学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发展,给学生提供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探究、再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学会创新。 二、合作学习收效难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各种新的教学理念持续冲击着教师,冲节着我们的课堂教学,“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教学过程是生动可变的。课堂的活力来自学生动态的发展,教师必须紧紧抓住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因素,使之成为学生知识、水平、情感的催化剂。不过,当前仍有很多教师片面认为,生成就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教学机智使“节外生枝”成为“锦上添花”。甚至有些教师认为,生成是与预设相反的概念,生成性课堂不需要预设,其实没有预设的生成往往是盲目的、低效的,新课程倡导“动态生成”,更应注重“有效生成”。下面通过一些教学案例谈谈如何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生成。 一、精心预设,实现有效生成。 我们注重“生成”并非摈弃“预设”。兵法中有“不打无准备之仗”,教学同样如此。从生成与建构的实际需要出发,对课堂教学实行预设时,需要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有价值的探究材料,选择多样而有效的学习方式,特别是组织学生通过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实现自主的、有效的生成。教师在预设过程中应尽可能的实行多种考虑,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敏锐地捕捉到生成的契机,冷静地分析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弹性控制教学环节,重组教学内容。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一般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和特殊的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在对称性方面的不同点,学生难以主动意识到。教学中,怎样让学生自主把握这个特点,实现有效生成?预设时我给各个小组准备了不同的研究材料,并要求小组合作探究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在各小组经过充分的操作探究后,实行汇报交流。生1认为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轴对称图形,三角形、梯形、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生2马上反对,认为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并拿出手中的三角形实行示范。而赞同生1意见的学生也不甘示弱,纷纷拿出手中的三角形无论怎样对折,都不能让折痕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这时,生3发现了秘密:生1和生2的三角形不一样,一个是一般的三角形,一个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三角形不是轴对称图形。其他同学受到启发后,争相举手发言: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梯形也是这样,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一般的梯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上面的教学过程,围绕“判断学过的平面图形中那些是轴对称图形”展开,学生通过操作、观察、验证、交流、争辩,相互启发,不但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对称性有了全面深入的理解,而且学会了探究学习的方法。这个教学过程更彰显了“用事实说话”的理性精神,体现了“实践出真知”这个真理。数学知识生成了,数学的思想方法生成了,数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生成了。教学的成功得益于精心的预设,在给各小组提供学习材料时,有的组提供一般的图形,有的组提供特殊的图形,从而让学生在交流时产生冲突,引发争辩,逐步完善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虽是不着痕迹的自然生成,但一切都在预设之中。 又如:在复习立体图形时,为了进一步沟通圆柱切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后,它们的底面周长、底面积、高、体积之间的内在联系,更好地掌握圆柱体、长方体等柱体的体积能够用底面积乘高、也能够用横截面面积乘长的方法来计算。为此,我预设了下面三道不同层次的题目,逐步提升学生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从而实现由具体到抽象的有效生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学问

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的学问 提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情趣、导思等重要作用。善教者,必善问。教师何时何处问什么,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使课堂提问更有效呢? 一、在无意处追问 日常教学中,常见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顺利地进行一些数学活动,教师很满足这种“无疑”的状态,便很快进入下一个预设的环节。但在一次“有效教学”研讨活动中,一位教师在讲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她没有照本宣科,作简单的比较和推导,而是追问了两个问题:①为什么沿着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呢?②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 能剪拼成长方形吗?问题一提出,学生们有的在比划,有的在思考,有的在交流。许多教师认为将平行四边形剪拼成长方形对于学生来说虽然“无疑”,但操作后的追问更有意义。传统的教法是目标直指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极少有人去想为什么这样做,对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公式理解得必然肤浅。而这两问促使学生将外在操作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更为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其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还渗透了一个重要的数学思想——归纳法。 二、在梗阻处引问 当学生的思维发生梗阻或进入狭长地段时,教师的一句引问

往往能使学生产生“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笔者曾听过一节“送教下乡”的课,课始,教师出示了这样两个数据:180本书,六(1)班和六(2)班的人数比是3:2,要求学生们自己编一道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学生们很快编出了几道题,在反馈时,教师发现学生们都是把180本书当作总数来编的,便幽默地问道:“我们可不可以把180本书换换角色呢?”这一巧妙的问题,立即激活了学生们的思维,学生的思路一下子开阔起来,有的把180当成部分数,有的把180当成了相差数。 三、在尝试后导问 观察内容的选择,我本着先静后动,由近及远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先安排与幼儿生活接近的,能理解的观察内容。随机观察也是不可少的,是相当有趣的,如蜻蜓、蚯蚓、毛毛虫等,孩子一边观察,一边提问,兴趣很浓。我提供的观察对象,注意形象逼真,色彩鲜明,大小适中,引导幼儿多角度多层面地进行观察,保证每个幼儿看得到,看得清。看得清才能说得正确。在观察过程中指导。我注意帮助幼儿学习正确的观察方法,即按顺序观察和抓住事物的不同特征重点观察,观察与说话相结合,在观察中积累词汇,理解词汇,如一次我抓住时机,引导幼儿观察雷雨,雷雨前天空急剧变化,乌云密布,我问幼儿乌云是什么样子的,有的孩子说:乌云像大海的波浪。有的孩子说“乌云跑得飞快。”我加以肯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观点等,我们称之为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小学教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的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适时的引出数学史中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一、利用数学文化资源,实现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文化资源很多,其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数学文化的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数学教材,在教材中挖掘隐藏的文化资源. 在数学文化资源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其背后的文化,更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文化,改变思维角度,学会思维技巧,让自己的创新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转化能力等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样,才能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数学文化同样可以让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数学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好的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

术,将备课时收集的精彩内容,通过PPT展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收集各方面各层次的内容,比如:“圆与车 轮”“长方形与高楼”,“圆与中国结”等等,让学 生明白数学原来是这么的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有利 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让数学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 二、挖掘数学文化素材,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而且与生活联系不大, 这与传统教育方式有关.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重视学 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一味的灌输学生新知识、新概 念,对于枯燥的概念,学生自然会厌烦. 教师要利用好 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找到有趣的数学文化素材,让 学生不感觉枯燥无味. 除去了许多灌输知识的时间,不 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会让学生更好的记住 并且巩固所学. 因为对于枯燥的知识,学生并不容易在 日常生活中想起,然而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素材来教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素材来学习数学,学生下次接 触到生活中的事物时,便会想起学习的数学内容,更有 利于巩固所学内容,因为数学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 的,在生活中找到例子并不难.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 与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讨论,然后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现实生活中与长方形正方 形有关的事物,如学校中的类似长方体建筑,拍其一个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点滴体会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即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点和创新意识,我认为使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使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对小学生来说,好的听课习惯能够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能够表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表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如:我在教学《平面图形的理解》一课时,我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图形爷爷今天带着他的孩子们到我们的课堂和同学们做朋友,你们想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吗?多媒体表现各种颜色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手拉手向同学们走来,孩子

们的注意力马上被吸引到问题上,“他们叫什么名字啊”,通过对图形的理解,孩子们很愿意帮着他们起名字,不但起名字,还能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这种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问题情境要根据教学内容去设置,有些情境因为常规教学手段不能很好的解决,限制了对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水平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的局限,开阔学生的视野,再现真实的场景,展示典型的感知材料,凸显现象的本质属性,有效地提升教学效率。在情境的设计中不能为情境而情境,我以前听过一节相关计算的练习课,教师设计了一系列的闯关游戏,从上课伊始的第一关到临近下课的第九关,学生一开始还兴致高涨,到最后一关时,已经索然无味了,回答问题的只有几个同学,绝大部分同学各干各的事。所以信息技术仅仅手段是工具,我们应该看到其工具的本质,而不是光看表面。 2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使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这个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理解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能够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简算的困惑 “简便计算”顾名思义就是比较简单、方便的计算,它是新课程标准着重强调的内容之一。可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以下几种现象: 一、学完简便运算,常常会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这道题目要不要用简便方法计算?同时也经常发现,在刚学过简便计算后,或题目中有明确的简便计算的要求时,学生会用简便方法去计算,但是在平时的计算中就很少有学生会主动地用简便方法去做题了,而在解决问题中能用简算得更寥寥无几。这说明“简便计算”没有引发他们的内在需求,简算意识还很差。 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不用简便方法的话他可以正确的算出得数,而用了简便方法后反而错了。 为此,我不禁反思,作为教师该如何强化学生的简便意识呢? 困惑一: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吗?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我在教学时,总是试图使每一个人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即使别人已经说过了,自己也要说,课堂上虽然很热闹,好像人人参与,但实际能提炼出来的内容并不多,层次也不深。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又不能中途截断,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有时也不能按计划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困惑二、课堂上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而且他也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不同,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小组还在激烈交流,各抒己见,完成的组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 小学数学估算教学的困惑与对策 上传: 谢龙更新时间:2013-3-6 23:29:26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初探 铜仁市第二小学尹春华 小学数学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起到独到的作用,它既能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这就要求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激发兴趣,引发思维 兴趣是产生学习动机的源泉,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积极的思维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感性基础上的,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知识的奥秘。在知识的海洋中,只要你想去揭开知识的神秘面纱,那么你就必须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长此以往,逐步形成思维意向。小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有意注意占有一定的地位,如果能很好的利用有意注意,并能保持较长的时间就能提高学生积极思维的参与度。 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我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三角形、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并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了准备。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知识和思维的最近结合点,充分利用教材和现实生活提供给我们的素材和资源,去控掘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应用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使得学生自己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15914696.html,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作者:吴华艳 来源:《南北桥》2018年第14期 【摘; ; 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教师的不懈追求,而影响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课堂提问。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本文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拓展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有效提问;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8.14.120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提出考验的是教师对文本与学情的驾驭能力。恰到好处的 提问能让学生活跃在思考的海洋之中,让学生在探索顿悟中感受数学思考的引力。“问”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把“问”加以精心造设,灵活提炼,就能产生推波助澜的作用,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艺术性、有效性。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课堂中提问问题的教学方法,以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具体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一、教师应注意所提问题的合理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提问式教学,教师应该注意所提出问题的合理性。合理控制提问 的频率,不要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也不能太过随意,应该结合小学数学教材提出具有针对性的问题,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中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教师提问还应对问题的层次进行设计,结合所要讲解的小学数学知识,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讲解《两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从简单的两位数进行展开提问,在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后,教师将问题难度提升。这样的教学过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发展完善。 二、把握问题认知的层次性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该能够适应学生从低到高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小学学生对数学知识 的认知和建构。首先,教师要明确课堂提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的设计原则,将课堂提问的内容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内,不贪大求全。既要防止提问过浅,难以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和集中力,也要防止提问过深,使得学生无所适从,“听”而生畏。其次,教师要对课堂提问进行科学的规划,立足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点,合理地把握提问与教材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设置问题,环环相扣;解决问题,层层剥笋;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引导学生从地接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马口小学数学教研组材料1.最小的一位数是几? 表示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表示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位数。3285 ,在十进制中的数位从右起往左有个位、十位、百位……每位数上的单位数,个位上是1,十位上10,百位上是100。一个数如果千位以上的数字都是0,只有百位上有不为0的数字,则此数是三位数。一个数若是两位数,其中十位数字不是0所表示的数叫做二位数。同理,用一个不是零所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 由此可知,0不是一位数,所以最小的一位数绝不是0。那么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呢?我们知道,一个数中每位数的单位数最小,三位数中最小的数是100,二位数中最小的数是10,所以,一位数中最小的数就是1。 2.“0”为什么是偶数? 0÷2=0,所以0是偶数,因为0能被2整除。0在数轴上正处于偶数的位置,也说明0是偶数。我们一般用2n表示偶数,当n=0时,2n就是0,说明了0就是偶数。肯定0是偶数,不仅如上所述,合乎偶数的定义,而且在叙述数学规律时有很大便利。例如:中学代数讲到乘方运算符号法则时,总结出这么一条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这里,偶次幂就包括0次幂在内。 3. 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是指甲数比乙数多的部分占乙数的几分之几,是以乙数为标准数的;而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指乙数比甲数少的部分占甲数的几分之几,是以甲数为标准数的。两者的标准数不同,因此答案也不一样。 分子不变,还是1,如果是问少几分之几,分母就是原分母与分子的和,如果是问多几分之几,分母就是原分母与分子的差。 4.X÷12=7……3是方程吗? 等式是表示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相等的算式,而代数式是用“+”“-”“×”“÷”、乘方、开方以及括号等表示运算法则或顺序的符号联结数字或字母得到的式子。 “……”并不表示7与3之间的某种运算关系,也不表示运算顺序,因此“7……3”不是代数式,“X÷12=7……3”不是等式。等式应满足传递性和对称性 ①根据87÷12=7……3,73÷10=7……3,无法得出87÷12=73÷10 ②将87÷12=7……3变成7……3=87÷12,就毫无意义。 5.比值能否用百分数表示? 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而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比值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分为同类量的倍比关系和不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表示同类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如“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值是2”可以说成“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

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正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我们一线的数学老师也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标准》中的先进理念,为切实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而不断努力。但仔细观察和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还有诸多效率低下的现象。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思考。 问题一、只注重考试成绩,而忽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目前的教育存在着逼着教师拿出成绩,虽然深知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但由于要进行考试,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避开这样的认识,走为考试服务的捷径,把培养能力晾在一边。我们知道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让所有学生都能学好数学,应更新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就在于学生是否学会学习,教师是否有教会学生学习的自觉意识和教学对策。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在教学中由“教书”转向“教人”。采用科学方法,不仅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更重要的让每个人都会学,实现教育教学的优质、高效。 问题二、课堂教学围绕全体学生开展,而忽视优等学生的存在。 由于我们所在的学校全是农民子女,家长没有时间,也懒于管孩子的学习,因此学生成绩处于中下水平的颇多,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尤其要照顾到中下水平的学生,故而整堂课始终以中下学生为起点,对其中

的某一知识点不厌其烦进行重复,课堂发言也照顾这些学生,很多时候一节课下来,中下学生课堂紧张,学习乐趣全无,优等生更是无聊之极。我觉得我们的课堂应该做到面向全体,分层优化,使每一学生都有收获。 问题三、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 目前的课改由于采用导学案形式教学,应当说这并不是坏事,但问题就是教师机械使用,导致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不管什么课型都用同一种方式进行教学。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加上教师平淡、没有激情的教学,怎么能让学生喜欢数学呢?不喜欢又怎么能学好数学呢? 问题四、重视笔算,忽视口算。 忽视口算能力进行培养,强调用笔算计算和验算,久而久之,学生就认为口算是不重要的。带来的后果是计算越来越慢,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也影响学生对解决问题的不自信,逐渐对数学产生畏惧感,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 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方便、快速、灵活的优点。口算训练贵在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在长期不懈的努力中,最后能达到“脱口而出”,逐渐形成一些口算的技能技巧。 以上是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我通过分析发现在课堂上教师存在着随意性,对于突发的事情应急力不强的现象。要想解决遇到的这些问题,就要知道要想交给学生一碗水,需要老师就要长流水,才能达到真正“授之以渔”的教学效果,才能使新课堂焕然一新,充满生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困惑

一、关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困惑 我发现学生缺少学习的积极性,他们更感兴趣于副科还有学校组织的一些活动。而学校里每学期都有几个活动,时常我们班里就剩5、6个人。课堂上我们想方设法的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等等,可是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没有刚开始那么浓了,有时候就是流于形式了。如何把我们的数学课堂也变得那么生动、有趣呢?如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加学习,真正提高学习效果,感受数学的美呢? 二、关于“小组合作”的困惑 课堂上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互帮互助。但我在教学中发现,每次我让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讨论问题或者交流想法的时候,我们班总是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互相交流,而不管旁边学习成绩差的,学习成绩差的呢也不主动参与交流活动,就那样干坐着,也不知道别人交流的时候他有没有听进去。这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依然没有进步的机会,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中,如何在小组合作中,使困难学生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真正有所收获呢?如何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三、关于“给学困生课后辅导”的困惑 我们班有十来个学困生,在课堂上,其他同学做完题并改完了,但是这几个人总也改不完,要改的任务量也大,为了教学进度我们也不能一直等着他们。我在每学期初,就制定了给他们课后辅导的计划,但常常完不成任务。有时由于我工作没做完,但更多是因为我“抓”不到他们。我想利用中午休息时间给他们辅导,但巧的很,这些学困生,正是中午回家吃饭的同学,他们只有等到学校开门才能进校,而那时已经要上课了。还有这些学困生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不仅数学学的不好,语文、英语也不好,往往是三科老师排着队都要找他补作业。有时看他们补一天也补不完。而这些孩子们即使有课余时间他们也不会主动找老师补习,真有“皇上不急太监急”的感觉。如何提高这些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呢?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发表时间:2015-09-09T15:54:27.03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6期供稿作者:费洪玲[导读] 山东省日照凤凰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费洪玲山东省日照凤凰小学276800 “数学教学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生活——数学——生活”的实践过程,将现行教材中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还原为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把学生生活与数学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的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所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应该是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实施:一、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利用生活原型进行教学数学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教师要引导孩子留心观察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家庭生活,同时有目的地开展一些课外活动,为孩子提供观察生活的环境和机会,让孩子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积累。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在教学几何图形的认识(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学生平时常见的扇子、书、红领巾、粉笔盒、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体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 二、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导入时,让一名学生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这样不断地走下去,问:“能走完吗?”学生几乎异口同声:“怎么可能走完!”“为什么?”“不就是不断地重复走吗?”我接着又说:“其实有个故事也存在这个现象,永远讲不完——”不等我说完,有的同学激动地大声说:“我知道!我会讲!”“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有一天,老和尚告诉小和尚:‘从前有座山……’”其他同学也不约而同地跟着讲了起来。此时顺势引出“循环” 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 三、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发展,在实验中探索学习数学例如:教学六年级的圆锥体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首先用橡皮泥自制一个圆柱体,再削切成最大的圆锥体,发现圆锥体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的大小关系。接着再提供给他们等底等高的圆锥形容器和圆柱形容器,通过倒水实验,学生便从实际操作中发现了它们体积的三倍关系。最后通过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学生就自然得出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了。 四、寻找生活中的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如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中秋节之夜,明明一家4口在赏月。爸爸让明明把一个大月饼切开,必须切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你会切吗? 接着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一样多。 最后引出:人们在分物品时,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从而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五、走进生活,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渗透数学应用意识,体验应用的价值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如果一块地砖6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在学生认识面积后,组织学生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居住面积的大小是根据什么条件确定的?”接着布置一道作业题,让学生回家动手测量自己居室的面积。这时学生就要考虑房间的形状,要求出面积就必须测量哪几条边、怎样测量、用什么单位、怎样计算、是否取近似值等等。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同时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大胆实践,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参考文献 [1]陈鹤琴儿童心理之研究.商务印书馆,1933。 [2]杨小微教育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数学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数学 摘要: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其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概念数学实践认识变式引导对比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

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例如从求出几个数各自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三)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朱敏 困惑一: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吗?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我在教学时,总是试图使每一个人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即使别人已经说过了,自己也要说,课堂上虽然很热闹,好像人人参与,但实际能提炼出来的内容并不多,层次也不深。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又不能中途截断,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有时也不能按计划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困惑二、课堂上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

而且他也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不同,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小组还在激烈交流,各抒己见,完成的组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