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数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技术规范》

《数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技术规范》

《数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技术规范》
《数值法预测矿井涌水量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应用数值法进行矿井涌水量预测工作,是确定计算方案、检验计算精度、编写预测报告、制定相应的规划和设计的依据。

2 一般要求

2.1 本方法可用于矿井正常涌水量、矿井最大涌水量、各开采水平的涌水量、井筒和开拓坑道的涌水量及疏干工程或专门排水装置的涌水量的预测。

2.2计算工作前或计算过程中,掌握以下资料:

——矿区所处水文地质单元的区域水文地质图及报告;

——1:5000~1:2.5万矿区水文地质图及相应的文字报告;

——1:5000矿井可行性方案开采图;

——含水层顶、底板埋深及等厚线图;

——含水层等水位线图;

——煤层底板等高线图;

——受水威胁煤层顶、底板等水压线图;

——地下水水化学图;

——水文地质剖面图;

——钻孔及群孔抽(放)水试验数据;

——地下水长期动态观测数据;

——历年气象、水文资料。

2.3 计算工作结束时提交的文件及附件:

工作报告:包括对所采用的数据、建立的模型、选用的参数、计算过程及结果的详细分析与说明;

图件:包括概念模型的示意图、水文地质参数分区图、计算区剖分图、水位拟合曲线图、计算机程序流程图、初始流场图、预测曲线和流场图、涌水量动态曲线;

附件:参数识别和正演预报时所采用的计算程序及相对应的数据文件、计算

结果、水位拟合及误差分布情况,最终预测的各时段、各节点的水位值。

3 矿井涌水量数值法预测

3.1 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是连接地下水实体系统与数值模型的桥梁。概念模型应包括对地下水流系统内部结构、边界条件、地下水运动状态及输入、输出条件的概化。模型概化得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计算的程度。

3.2 数学模型

3.2.1数学模型是由概念模型来确定的,按含水层的埋藏条件分为潜水流或承压水流模型,根据地下水运动的时空变化特征又可分为:稳定流或非稳定流,平面二维流或剖面二维流、拟三维流或三维流模型。模型中的每个变量都必须给定相应的物理意义和量纲。

3.2.2模型的边界条件按性质分为三类:

第一类:水位边界(Dirichlet型)。选取水位边界应注意以下几点:

a)水位边界的位置应尽可能地远离计算区内的源(汇)项,绝对不允许置抽(注)水井于水位边界上;

b)水位边界处要有观测点控制,以确定边界水位值;

c)在模型域中至少应有一个水位边界节点,这对保证数值模型和其逆问题解的唯一性是必要的。

第二类:流量边界(Neumann型)。选取二类边界应以隔水边界和弱透水边界为主,尽量不用A.32划成的大流量边界。在数值模型中处理大流量边界,容易造成边界附近的水位异常和整个预测结果的较大误差。因此,应尽量选取确定性较好的自然边界作为计算边界。

第三类:(Combined Boundary Condition型)。由于边界中的两个参数较难准确估值,在实际应用中应慎重。

3.2.3常用的数值方法有:有限单元法、有限差分法、边界元法、有限分析法等。根据实际条件选定算法后,必须简要说明该算法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程序设计步骤以及计算程序框图。

3.2.4对计算区的剖分(离散化)可根据不同的数值方法来选用线元、面元(三角形或四边形单元)和体积单元。在靠近抽(放)水井处水力坡度较大,剖分要加密一些,在水力坡度较少处或水文地质数据较少处可以剖分得疏一些。剖分的三角形单元一般不能出现钝角和角度很小的锐角,特别是在拟三维模

型中,钝角三角形将可能直接影响数值解的稳定性与收敛性。

3.2.5对于时间的离散化,应按如下公式确定时段大小:

初始时段(Δt0)可以取为0.001d,当Δt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可以选用等步长直到计算结束。

3.3模型参数识别

3.3.1待识别的参数一般包括:渗透系数或导水系数,给水度或弹性释水系数,垂向越流系数,入渗系数及混合边界系数。所采用的数据来源于抽(放)水试验和长期动态观测。

3.3.2在参数识别之前要进行参数分区,其依据为:

a)计算区钻孔抽(放)水试验数据的计算结果,包括渗透系数、弹性释水系数、给水度及单位涌水量;

b)含水层分布规律,即埋深、厚度、岩性组合特征及富水性分区;

c)地下水天然流场、人工干扰流场、水化学场和温度场;

d)构造条件及岩溶分布规律。

3.3.3参数分区数要适中,基本保证第一参数分区内至少有一个观测孔(点来控制)。

3.3.4参数优选问题一般都描述为非线性最优化问题,在观测噪声的情况下,非线性规划算法可能收敛于局部最优解。因此,必须反复调整保参数的上、下限及初始值,重新优选参数,直到满足收敛准则。

3.3.5收敛准则应根据识别的参数个数和选取的观测数据的个数来确定。观测水位拟合点的相对误差(相对于该点在拟合期内的水位变幅)应小于15%;对于抽(放)水孔,在消除井损之后,其相对误差一般应小于20%。

3.4涌水量预测

3.4.1根据生产部门的实际情况与要求制定几种预测方案,给定排水孔位置与个数,按不同方案进行水位预报,便于对比分析和选用最优方案。

3.4.2按照开采施工计划确定疏排水的期限及提前疏排时间,同时确定各控制点的水位降深。

3.4.3涌水量预测为一正演问题,需要反复修正水量,使各控制点的计算水位降达到设计要求,最终求取各预测方案下的涌水量,包括正常涌水量和最大

涌水量。

正常涌水量定义为以多年平均降水量和补给边界处平均水位、水量作为输入条件求得的涌水量;最大涌水量则为以最大年降水量和补给边界处最大水位和水量值作为输入条件求得的涌水量。

3.5对计算结果的分析与解释

为了便于生产、设计部门应用涌水量的预测结果,必须对计算结果作详细分析与解释。根据所采用的资料的代表性和所建立的数值模型的可靠性来论证最终预测结果的正确性,同时对预测涌水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作出说明。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