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印度米格-21因用中国山寨配件成飞行棺材

印度米格-21因用中国山寨配件成飞行棺材

印度米格-21因用中国山寨配件成飞行棺材
印度米格-21因用中国山寨配件成飞行棺材

俄罗斯连塔网3月29日发表瓦西里-瑟乔夫的文章称,俄罗斯驻印度大使亚历山大-卡达金认为,印度军方采购的备用零件为假冒伪劣产品,这是印度空军的苏制和俄制战机频繁坠毁的主要原因。俄媒提到,因中印两国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歼-7/米格-21)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

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

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

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

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

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

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

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

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

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

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

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

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

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

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

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

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而你们却向未经授权的供货商采购,而后又惊诧于为何自己的战机频频坠毁。”

俄媒称,早在2011年3月,俄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局长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夫就承认,外国买家对于俄制武器装备颇有微词。俄罗斯在武器售后的维修和升级以及备件和工具等供应方面存在不足。印度军方表示,在国际市场采购零备件是因为俄罗斯国防产品出口公司在供货环节设置了大量障碍,其中包括必须定期签订补充合同与协议,提前支付货款,有时还需要重新签订合同。除此之外,该公司还经常要求修改已签协议中定好的价格。印度空军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俄罗斯的售后服务一向不可靠。在前苏联时期还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但是现在,印度空军不想在“卖方应负责任”的零备件供货问题上浪费时间。零部件供货断断续续,这导致印度战机的飞行频次逐渐减少,也

意味着印度空军的战斗力受到了影响。俄媒称,2012年3月20日,印度国防部公布了近3年空军事故数量报告。根据这份报告,印度空军在3年内损失了33架战机,31名飞行员。米格-21发生的事故有16起,是发生事故最多的战机。对此,印度军方表示主要原因是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目前,全世界只有中国还在生产印度空军米格-21的仿制机型歼-7及其备件。但是因为中印两国的政治关系紧张,印度并不直接向中国购买零备件,但中国生产的备件还是能够间接进入印度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卡达金的话完全正确。但是问题在于,中国的国防工业实际上已经完全能够仿制他国飞机,但中国始终未能真正掌握军工产品生产技术的秘密。因此,中国的仿制品价格往往大大低于正品,但同时也存在着维修周期和服役期更短的缺陷。不过,即便如此,歼-7的飞行事故还是远远低于印度的米格-21。

俄媒最后写道,严格来说,印度空军飞行事故频发的原因在于自己,因为战机的维修保养大部分都是由印度公司负责的。

俄媒称,印度空军被视为世界上事故率最高的空军之一,在过去3年中它损失了33架战机。印度军方的调查资料称,事故原因主要在于飞行员训练水平低和技术故障。对此,俄罗斯驻印度大使在新德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发表了不同的看法。当记者询问卡达金对印度军方在国际市场上为本国苏制和俄制战机采购零备件有何看法时,他回答说:“这是不正确的,因为非俄罗斯零备件是假冒产品。你们的米格战机和其它战机需要原装备件,

中国与印度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中印对外贸易摩擦原因分析及其建议 最近几年随着中印贸易的不断发展,中国与印度贸易关系越来越密切,贸易总额不断增加,各种经济利害关系也不断突出,印度频频对涉华商品设置贸易障碍,严重影响了两国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小组对中印两国贸易摩擦现状进行了客观描述,从双方历史原因以及各自的政治、经济、产业结构的差异分析了两国贸易摩擦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相应的建议。 一、中印贸易摩擦及其现状: 经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飞速,引起了世界的瞩目,甚至被誉为是世界经济增长史上的的一个奇迹,其GDP增长率在最近几年一直保持在9%左右。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使中国已然成为了一个世界工厂。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也发展迅速,由1978年的进出口总额206.4亿美元、逆差11.4亿美元发展为2004年的进出口总额5933.2亿美元、顺差320.9亿美元。这其中服务贸易总额由1985年的55.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1286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8.2%,然而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始终处于逆差状态,2004年逆差达到108亿美元,并且最近几年有加大的趋势。而亚洲的另一个发展中大国印度在经历了九十年代初的改革之后,也驶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如今印度已成为全球第十一大经济体。在印度的对外贸易中,服务贸易占了相当大的比重,2003年其服务贸易出口总额为250亿美元,占当年印度贸易出口总额的31.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 印度跟中国一样GDP保持在8%以上.它也拥有着庞大的人口.也拥有着从那个相似的历史.从殖民地到被帝国主义统治到经济困难年代,到经济初步发展,到政府开始改革经济.制定经济改革计划.但是各自发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印度在美国的支持下承接着美国的软件等第三产业的转移.过去30年中国抢先占领制造业的时候,印度也类似的占领了服务业.在中国强大的同时也有着一个同样聪明的国家以对手的角色与我们竞争,合作. 随着中国与印度在经济上的崛起,两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更显重要。同时,中印两国的双边贸易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贸易额2000年不到20亿美元,2009年上升到433.8亿美元,年均增长33%,经济上的亲密度与日俱增。两国经济贸易显示了很强的互补性,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印度成为中国在南亚地区的最大贸易伙在对中印贸易规模、商品贸易结构、贸易摩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分析影响中印贸易有关的因素,两国之间的政治问题、边界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基础设施的完善,特别是两国的交通状况会得到改善,以及两国都有加强经济往来的愿望都会使得中印贸易进一步发展。中国和印度同为发展中大国,然而服务贸易在各自对外贸易中的地位却迥然不同。虽然印度的服务贸易在绝对数量上还比不上中国,但其竞争优势及发展潜力不可小视。但另一方面,两国贸易的发展之中还有一股阻碍的力量,印度的大国意识、竞争意识、两国国内的一些问题等因素妨碍了两国经贸的快速的发展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龙和象的竞赛)

龙和象的竞赛 中国和印度经济发展态势比较 (草稿) 徐滇庆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 一、印度经济的高速增长 在2006年初的达沃斯论坛上,许多人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年之后印度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认为:“印度在关键领域正在超过中国,这些领域的成功可能促使印度最终赶上甚至超越中国。”1 世界各国各有所长。印度也具有独特的比较优势。和中国相比,印度有着比较完善的市场制度和法制体系,印度的银行系统制度健全,不良贷款率很低。印度的资本市场运转良好,印度的中小企业的管理良好,有一批具有国际声誉的公司,例如Infosys Technologies Ltd,Dr. Reddy’s Laboratories Ltd 等。印度有一批很好的工程学院,在IT产业上具有令人羡慕的优势等等。印度在2003年的经济增长率高达8.2%,在2004年又创造了7.1%的好记录。近年来,印度确实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可喜可贺。毫无疑问,印度的繁荣对于亚洲地区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积极意义。希望印度能够保持良好的发展趋势,尽快摆脱贫穷。 可是,在比较中国和印度着两个大国的经济发展的时候,断言印度将赶上或者超过中国,这个结论却来得有些仓促,缺乏理论和经济实践的支持。 如同人们在评论体育竞赛时固然也会谈论运动员身高,速度等等,但是,最关键的还是要看他在竞赛中的表现。脱离竞赛去讨论运动员的长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在研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竞争潜力的时候,不仅要知道他们各自的的优点和缺点,更重要的是要观察他们在市场竞争中表现,要研究竞争格局和他们各自的竞争对手。 二、不同的竞争组别,不同的优势 在当今国际市场竞争中,市场份额的占有率至关重要。市场占有率从需求方约束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空间。在西方工业国家中产能远远大于实际的产出,在很多时候,不是生产不出来,而是 1有人举例说,印度有着高素质的劳动力队伍,有较好的教育,同时,他们又说,印度缺乏就业机会,失业率太高,文盲率太高。显然,这样的叙述自相矛盾。比较准确地说,印度的IT产业员工的素质比较高,不过,充其量也只有10万多员工。对于拥有10亿人口的印度来说,这个比例实在低得可怜。不能以点代面,只见独木不见树林。

中国与南亚的关系

新中国自成立以来,没有一天不是头顶暴风雨,脚踏泥泞沼泽,艰难前行。 南亚共有七个国家,其中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和克什米尔地区同中国相邻;南亚北部为喜马拉雅山脉,东、西和南三面为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所环绕。起源于我国的印度河和发源于喜马拉雅山脉的恒河流经南亚人口稠密的地区,汇入孟加拉湾。 中国和印度同属于世界文明古国,但近代以来的发展又同为举世瞩目。中印同为亚洲大国,但双方在外交上一直是风诡云谲、暗潮汹涌。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位于东部,对远在边陲的西藏,无论是军事还是经济文化都不可同日而语,对中国发展的戒心,对领土资源的执着,印度再也按捺不住。漫长的国界线,33500平方公里的争议面积,外交上的沉默,军事上的克制,助长了印度的气焰,最终导致了六十年代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但印度并不死心,不断蚕食争议区,建立军事隔离带,增派军队,迁入人口,总理视察,印度的实控范围更加的扩大,中国坚定主权,印度不还土地,边境问题最终成为一桩悬案,也成为中印外交的一块心病。中印领土之争实际上亚洲大国领导地位之争,是殖民主义思想对特权的维护,印度经历了英国的殖民统治,思想行动基本与它的主人步调一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怀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对非法领土的得寸进尺心理,使中印双方的战略伙伴关系受的挑战,同时也加剧了双方的不信任度,中印关系进入到了相持阶段,印度积极寻求美国的支持,妄图利用国际舆论压制住中国,拖住中国经济的发展,削弱中国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随着中印俩个人口大国的崛起,中印关系将成为二十年后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作为南亚的首要对话国,凸显出印度没有能力领导自己所在的南亚次大陆地区,这会侵蚀印度作为地区地区大国的信誉。强敌环恃,岂可安寝? 巴基斯坦和印度、和中国的关系都非常微妙。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克什米尔之争,美国的抑巴扬印,使巴基斯坦走入了中国的阵营。三十年来,双方经常进行各种互访和合作,无论天灾还是人祸,双方都在第一时间为对方提供无偿援助。随着国际反恐,美英等国的势力渐渐深入,中巴关系的巩固也是有必要的。 尼泊尔和斯里兰卡从我国建国以来,就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渴望同中国培养出更深的友谊,中国也对此积极回应。马尔代夫作为旅游胜地,中国游客慕名而来的同时,也为中马发展关系揭开了序幕。 中国一贯以沉稳、中庸的大国形象来消除周边国家的不安全感,制订明确的行动计划以继续推动同南亚邻国的合作,以事实说话。而印度除美国外,同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潜力仍远远没有开发,除却军事带来的威慑作用,中国的“软实力”将为中国外交带来光明的前景。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论中国与印度的经济贸易关系-论文

论中国与印度的经济贸易关系 摘要:中国和印度都是文明古国和发展中大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印度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非社会主义国家。1954年两国总理实现互访,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由于二国近2000公里的漫长边界和总面积超过12万平方公里领土纠纷[1],最终导致1962年的边境战争,之后关系冷淡;接着就是中、苏对抗和印、苏结盟。1976年二国恢复互派大使,双边关系逐步改善和发展。1979年印外长瓦杰帕伊(V ajpayee)访华,1988年12月印总理拉·甘地访问中国,之后高层互访开始渐渐增加。随着1998年5月印以“中国威胁”为借口进行核武器试验后二国关系严重受挫,之后双边关系渐渐恢复和改善。2003年6月,瓦杰帕伊总理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确认发展长期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2005年1月二国举行首次战略对话,温家宝总理访印并签署《中印联合声明》,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解决中印边界问题政治指导原则的协定》;2006年和2007年分别推出中印友好年和中印旅游友好年。中国与印度是世界贸易强国,经贸关系发展迅速备受世界瞩目,但是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各国的经济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经济增长呈现下降或放缓的趋势。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经济的发展,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愈加明显。我国作为印度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成为印度实施贸易保护措施的对象之一。中印两国将在未来经济贸易快速并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快速发展 一、中国对外经贸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外贸易的发展不仅使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也对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对外贸易已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与印度引进外资比较分析

中国与印度引进外资比较分析 之文献综述 摘要:中国和印度不仅在地理位置上相邻,在基本国情上也极为相似。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与印度的经济也在快速发展,成为最具吸引外资魅力的国家,但两者利用外资格局具有明显不同。FDI在中国主要流入到加工制造业,在印度则更多流向离岸服务业。比较两个国家引进外资的现状,中国在流入量上大于印度,但在流入的产业结构和侧重点,及对外资的利用效率上印度都是优于中国的。因此,中国应当借鉴印度的经验,以便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收益。 关键词:中国印度引进外资比较 引言 在发展国内经济的要求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参与到国际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是本国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在全球化的条件下,资本的跨国流动性大大增强。于是,各发展中国家对引进外资方面都采取积极态度,大力支持外商投资,提供优惠政策,改善国内投资环境。中国与印度也开始把引进外资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途径。 中印两国在历史、地域、社会发展水平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两国在吸引外资的方面却大有不同。中国利用FDI的规模远大于印度,印度近几年在利用外资方面更具有自身特色。中国和印度同位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迅速,但两国在利用外格局方面具有明显的不同点,本文就两国引进外资作一个比较分析。 一、中国和印度吸引外资的原因及特点 (一)中印吸引外资的原因 引进外资最主要的目的是利用国外资本,促进国内经济的发展。 就中国引进外资的原因,张静在《中国与印度引进外商直接投资的比较分析》中指出中国自身经济的发展与环境使外商看好中国市场。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以来持续快速地增长,极大地提升了经济发展水平。而一国对国际直接投资的吸引能力,正取决于经济发展程度,所能创造的国际直接投资激励结构也在

印度人看中国

印度人看中国 在2005年以前,印度媒体常驻中国的记者只有一位,很难将中国 大量的信息传回国内。为了弥补不足,印度媒体大多从西方媒体转载 有关中国的信息,致使信息经常失真。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印度教徒报》常驻北京的记者帕拉维·艾 亚尔在中国生活了5年,写下《烟与镜:亲历中国》。她在书中谈了 自己对中国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印度人看中国的作品。帕拉维·艾亚尔坦言,她原本对中国所知甚少:作为一个在新德里长 大的印度人,家庭中接受的又是英国牛津剑桥式的教育,对我来说,中 国尽管在地理上与我们毗邻而居,却几乎从来没在我脑中的世界地图 上浮现过,有关中国的知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其实,很多印度人跟帕 拉维·艾亚尔一样,对中国并不了解)。 帕拉维·艾亚尔来到北京之后,她很有感触地把北京与新德里进 行相比:在我看来,中国算是相当秩序井然了。相比起新德里随处走 动的牛和拥挤的白人轿车,以及与耗油高、噪声大的巨大公交车分享 混乱的街道,北京的清洁、树木成排、宽阔的林荫道看上去就像是另 一个世界。 帕拉维·艾亚尔对中国的农民与印度的农民也进行了比较:在中国,所有农民都有一小块土地,土地并不归他们所有,归国家所有,不 过他们有土地租赁权,所以农民不存在没有土地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绝对贫困──那种没有衣裤穿、苍蝇停在嘴角的贫困已经很难找到了,而这样的绝对贫困在印度还大量存在。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依然 存在,收入不公现象也存在,不过穷人也还是在逐渐变富裕。农业用 地的灌溉情况比印度好得多,印度的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帕拉维·艾亚尔还就中国和印度的旅游业做了比较:中国是亚洲 最大的旅游输出国。2007年有4000万中国人出境旅行,而印度2007 年只吸引了6.8万中国游客。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本文摘抄赛迪IT经济研究所的《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一文目录纲要,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对大家更了解印度有所帮助。 中国和印度IT产业发展比较报告 上篇国民经济比较篇 中印两国在经济发展领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和互补性。2001年11月26日,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在全国军校联合会成立52周年纪念会上说,印度将在下个世纪成为世界领袖之一,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是印度的最大竞争对手。 一、地理位置与资源环境 (一)地理位置 1.印度:盘踞在南亚次大陆的雄狮,扼印度洋咽喉 2.中国:太平洋西岸最大的国家,有漫长的海岸线 (二)资源与能源 1.印度:印度自然资源潜力大,海洋资源丰富 2.中国:中国能源蕴藏量大,但开发程度较低,人均量少 二、中印两国经济发展概况 (一)中国比印度经济起点低,发展速度快,规模总量大 1.1950年印度经济水平比中国高(印度国民收入为美国的 2.3%,中国为美国的1%) 2.1980年两国GDP总量几乎差不多,而且印度还稍领先 3.2001年,印度GDP为4980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一半 (二)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共性 1.人口负担重,经济结构层次低 2.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经济结构不合理 (三)中印同为农业大国,中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印度 1.印度是农业大国,但生产率水平低,增长速度慢 2.中国农业生产水平略高于印度,但还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提高工业生产水平是两国经济发展的共同核心 1. 中国和印度共性是工业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工业尤其是制造业,装备和技术水平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的差距 2. 印度30多年来工业平均增长率5.8% 3. 中国从1952年以来工业年均增长率达到11.5% 三、中印对外经贸情况比较 (一)对外贸易规模中国占绝对优势 1.1978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32位;2001年提升至第6位 2.中国出口总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4%,而印度不到1% (二)对外经济活动能力中国远胜印度 1.2001年中国直接利用外资(FDI)468亿美元 2.印度利用外资不足,2000年利用外资2 3.2亿美元 3.中国外汇储备多,抗国际风险能力强(2000年末中国外汇储备1656亿美元,2001年底突破2000亿美元 4.印度外贸长期处于逆差,积累的外汇极为有限(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约450亿美元

中国人和印度人沟通篇

中国人和印度人,谁更会沟通? 对于中国人来说,人际关系是门学问,自古以来就很讲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维护。同样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国家之一的印度,在古老的社会传统和宗教信仰下,他们也有独特而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和特点。那么,如果将当代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人际沟通状况做一个比较,又有哪些相似点,哪些差异之处呢? 来自零点研究咨询集团的《2007年零点中印居民沟通指数报告》就以独特的国际视角,对中印两国居民的沟通模式和沟通水平进行了跨文化比较。该项目基于2005年中国沟通指数的起始性研究,于2006年10月-2007年1月在中国城乡和印度城市地区,同时进行普通居民大规模的入户抽样调查。并报告中,研究人员选取了中国城市和印度城市居民的调查数据进行定量方式的对比研究。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印两国城市居民具有相似的“亚洲亲缘小圈”特点,但相比之下,中国居民的人际交往规模明显高于印度居民,对于“熟人维护”也更加擅长,而印度居民在陌生人社交和外圈关系的交往能力方面则更胜一筹。 相似的“亲缘核心”,人际外围空间结构有差异 沟通指数报告表明,中国和印度的人际圈带有相似的亚洲社会文化特点,亲缘关系在整个人际网络中占有绝对核心位置,人们与家人小圈的心理距离最近,和亲缘关系的交往频率、深度及收益均超过了业缘,地缘和其它社会交往。对于中印居民来说,亲缘小圈是封闭的人际交往内核区域。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中印居民的社会网络结构也表现出很多差异:在中国,划分鲜明的人际关系网络是一个以个人为中心原点,从家庭亲缘关系——业缘关系——社会交往关系逐渐疏远的一个圈层结构。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三类关系可以清楚区分,并且亲疏距离有所差异。而在印度,对家庭的依赖和沟通程度更强,但对于家庭亲缘关系以外的人际关系(包括业缘和社会交往关系)之间的区隔并不十分明显,它们共同构成了家庭亲缘关系以外的人际外围空间。 中国人表现出独特的“同学社交”情缘 中国人的社交半径平均长度为43人,超过了印度人的社交半径36人。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的业缘关系要比印度人更为丰富一些,平均每个中国人经常来往的分别有9个同学和9个同事,而印度人则只和4个同学和6个同事经常来往。 同时调查数据还发现,中国居民同学圈的沟通频率、沟通深度明显高于社会圈,而在印度则正好相反,人们与同学交往的频率、深度最低;中国居民与从同学交往中获益较多,尤其在沟通情感上,同学关系的作用明显高于同事圈和社会圈,而社会圈则并没有发挥很大作用,在事业发展、沟通情感、交流信息的帮助上得分均为最低值。相反,印度居民社会圈帮助明显高于中国居民,而同学圈发挥的作用则不大。 研究人员认为,在中国,同学关系不仅仅是人们在校期间一种短期而特定的人际关系,相当一部中国人在离开学校后的长时间内,都会与同学保持联系。由于结识渠道和感情上的特殊性,同学往往有别于其他人际关系,而在生活中形成一个稳定而特殊的“同学”关系网。可以说,同学关系在中国居民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甚至在人际交往中有一种特殊的“同学情缘”。相比之下,印度社会并没有类似的固定的“同学关系”,同学圈的交往规模、交往频率、交往深度和帮助都要低于其他人际关系。 印度人更善于积累从“社交外圈”积累社会资本 社会资本是将人际网络资本化的一种衡量方式,它展现的是一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所能调动的资源。如果对中印社会资本积累情况的比较,我们可以对两国居民的人际网络应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发现, 中国人的社会半径为43人,其中具有社会资本价值的人数为20人(包括现有社会资本11人和潜在社会资本9人);印度居民的社会半径为36人,其中具有社会资本价值的人数为29人(包括现有社会资本16人和潜在社会资本12人)。尽管中国人的社交半径更长(43人),但是在对社交资源的利用上,印度人却更占优势,社会资本转化率更高(81%),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虽然社交规模无法和中国人相比,但印度居民的社交却更“有用”。

简析中国与印度关系

论中国与印度两国关系 中国和印度同为历史文明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同为人口大国,同为金砖四国之一,同处亚洲,边界彼此紧邻,历史上文化交流甚多,诸多的相同之处与意识形态上的相近本应造就两国对彼此的认同感与友好情谊,然而,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两国间的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在整体友好的大体局面中摩擦不断,甚至发生军事冲突。 查阅资料,我才发现原来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仅发生过三次军事冲突,第一次是648-649年间唐王朝与印度卡瑙季王朝的冲突,第二次是1221-1329一百多年中蒙古汗国对印度的侵略,最后一次就是196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相对于欧洲大陆的名族间的征战,历史上的三次冲突也许只算是和平之道上的小坑小洼,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印两国同为反法西斯同盟国,毕竟两国在帝国主义侵略运动中同为受难国也共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运动,毕竟两国长期处于和平友好的关系。 通过资料的查找与借鉴,可以知道至新中国成立以来,深沉次的意识形态方面且不考虑,中印两国不稳定的关系表现在多方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等方面。 首先,政治上,印度于1947年宣布独立然而却是在1950年1月26日才真正成立为“独立自主的共和国”,然而印度至成立独立国家之时都没有真正摆脱英国,最为明显的是其政治体制基本上都是由英联邦主导设定的,其政治路线更是由英国统治者为其谋划而成。英国作为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当然与刚成立的新中国不能共谋一席,于是在政治上设下中印两国最为尖锐的问题——政治体制的对立。政治体制的对立必定造成两国投靠不同的阵营,甚至是国际性的问题上相互抨击与不信任。 在经济上,由于两国成立的时间与经济发展历程大致相同,例如两国都在前期的发展中不约而同地发展了工业,当然目的在于维护国家的稳定;两国也进行经济的发展计划,也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污染了环境。发展模式的相似必定给两国带来经济层面的冲突与不稳定因素。当然,不可否定,印度到80年代后出现了发展的不平衡,其轻工业相对较弱却极大地提高了电子科技的发展力。虽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不稳定时刻,但是总体上是贸易关系逐步紧密、贸易额逐年提升,同时也必须强调,经济上关系的不稳定原因与政治上关系不稳定有着较强的相关关系。 说到文化,不得不提宗教问题,这也是造成两国关系紧张与恶化的重

形势与政策之中印关系

浅谈中印形势 姓名:齐明明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号2010040141068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即中国GDP为15000亿美元,印度大约为6000亿美元。PPP比较印度是中国的50%强。中国超过60000亿美元,印度超过30000亿美元。但我从另外角度观察,印度的农业占GDP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粮食产量2亿吨左右,中国最高超过5亿吨,去年为4.7亿吨以上。另外在经济作物和畜牧生产上中国远远超过印度,中国每年生产超过3亿吨蔬菜,5000万吨水果,5000万吨水产品,另外各种肉类、糖、禽蛋、棉花等等中国都远远超过印度。印度基本上不生产蔬菜,印度教徒吃素,肉类生产非常少。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的56%,印度占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

中印各方面的比较 中国和印度的国力比较是多大差距,经济上从汇率GDP 比较印度大约是中国的40%,另外,印度的农业占GDP 的28%,中国占12%。而印度粮食产量大约是中国的40%到45%,印度的农业产值从好的方面估计也不会超过中国农业产值的30%,差的估计大约也就20%到25%。中国实际上GDP 应该超过印度至少4倍。工业生产中国占GDP 的56%,印度占5 30%左右。但实际上中国的工业超过印度大约6到8倍。中国在1978年其主要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能源产业都远远超过2000年印度的产量。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 10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 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15 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20 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 一. 在陆军技术方面,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 25 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 力。 二.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 己生产,当然IC 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但是印30 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 35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40 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著差距。 印度这些年发展很快,尤其是军事方面。但是我认为不必太把印度放在心上。原因如下:

印度与中国关系

印度与中国关系 近来,印度国内舆论出现一波渲染中国军事入侵的反华杂音。虽然印度总理辛格对此进行了公开澄清,但印度某些媒体和智库最近频繁炒作“中国威胁论”,甚至称“中印必有一战”,显然扰乱了中印关系正常发展的和谐乐章。 前几年,印度舆论曾出现一波宣扬中国经济威胁的喧嚣,新近又出现一股渲染中国军事威胁的歪风。印度官方智库国防问题分析研究所发表文章,称中国可能对印度发动一场“有限的战争”以“教训一下印度”;前国防部长、社会党主席穆拉亚姆-亚达夫更是煞有介事宣称掌握“中国正在为攻击印度做准备”的证据,危言耸听“攻击即将发起”,印度媒体迅速将这一消息放大发酵。 其实,不管经济威胁论还是军事威胁论,其实质都是冷战思维在作祟。从最近的中国军事威胁论不难看出,恐华、疑华和反华在印度国内仍有相当市场。不过,这些势力已经不能完全左右印度的主流观点,印度总理辛格就对“中国军事入侵论”作了公开澄清,主张理智看待中印竞争和理性推动中印关系发展的务实派也大有人在。 仔细分析这一波“军事威胁和军事入侵论”,可以帮助我们看清印度舆论反华杂音背后的现实问题。这股杂音是中印关系发展到新阶段、共同利益增多的情况下发生的,同时也是全球化条件下中印竞争面同步增多的背景下发生的。 中印关系僵化,与中国和印度的国家性质有很大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所说的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上提到,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一、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社会的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也必然越加鲜明地表现出来”。其次,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本身。再次,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生产社会化、资本社会化和管理社会化都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更高程度,从而为全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共同组织社会化生产准备了充分的物质条件和经济条件。最后,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本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无产阶级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是真正革命的阶级,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无产阶级队伍的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必将彻底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逐步建立消灭一切阶级、确保人人得以自由发展的联合体。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意识形态也影响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决策,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对内实行社会经济变革、对外维护国家利益的工具。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资本主义、纸老虎、帝国主义走狗等词语,是中国经常用来反对敌人的宣传策略。中国的国家利益概念有时候是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来定义和解释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意识形态和中国国家利益之间存在着感情上的同化,中国国家利益和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意识形态构成了中国的实用主义。中国领导人的意识形态信念,极大地影响了他们对世界体系的看法,影响了他们用来维护和扩展中国国家利益的战略。 其实,中印共同发展已成共识,两国战略机遇期基本相同,彼此需要稳定和平的发展环境。中印之间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的理解和互信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共同经济纽带增强,这一局面来之不易。印度媒体、学界和政治家,理应遵循瓦杰帕伊和辛格总理的设想,为构建中印“健康的竞争关系”,以“世界之大足以容下中印共同发展”的包容,抛弃冷战思维,多做有利于中印关系稳定发展的工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

印度人如何看待中国 印度人如何看中国一 在2005年以前,印度媒体常驻中国的记者只有一位,很难将中国 大量的信息传回国内。为了弥补不足,印度媒体大多从西方媒体转载 有关中国的信息,致使信息经常失真。 为了弥补这一不足,《印度教徒报》常驻北京的记者帕拉维·艾 亚尔在中国生活了5年,写下《烟与镜:亲历中国》。她在书中谈了 自己对中国的见解,可以说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印度人看中国的作品。帕拉维·艾亚尔坦言,她原本对中国所知甚少:作为一个在新德里长 大的印度人,家庭中接受的又是英国牛津剑桥式的教育,对我来说,中 国尽管在地理上与我们毗邻而居,却几乎从来没在我脑中的世界地图 上浮现过,有关中国的知识几乎也是一片空白(其实,很多印度人跟帕 拉维·艾亚尔一样,对中国并不了解)。 帕拉维·艾亚尔来到北京之后,她很有感触地把北京与新德里进 行相比:在我看来,中国算是相当秩序井然了。相比起新德里随处走 动的牛和拥挤的白人轿车,以及与耗油高、噪声大的巨大公交车分享 混乱的街道,北京的清洁、树木成排、宽阔的林荫道看上去就像是另 一个世界。 帕拉维·艾亚尔对中国的农民与印度的农民也进行了比较:在中国,所有农民都有一小块土地,土地并不归他们所有,归国家所有,不 过他们有土地租赁权,所以农民不存在没有土地的问题。今天的中国,绝对贫困──那种没有衣裤穿、苍蝇停在嘴角的贫困已经很难找到了,而这样的绝对贫困在印度还大量存在。中国农村的相对贫困依然 存在,收入不公现象也存在,不过穷人也还是在逐渐变富裕。农业用 地的灌溉情况比印度好得多,印度的农民基本上是靠天吃饭。 帕拉维·艾亚尔还就中国和印度的旅游业做了比较:中国是亚洲 最大的旅游输出国。2007年有4000万中国人出境旅行,而印度2007 年只吸引了6.8万中国游客。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发展对比及前景展望 2014年5月印度新任总理莫迪执政以来,印度经济增长逐步走出低谷,GDP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中国(2014财年增长7.3%,2015财年增长7.6%),且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GDP 总量已位列世界第三,21世纪的“中国龙”与“印度象”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为前瞻性开展战略研判,谋划对策,我们从中印两国的发展基础、历史沿革、发展现状(共11大类指标)进行全面对比,分析了上一轮中印竞争中印度落败的原因,梳理了莫迪改革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未来中印发展中双方各自的优势、以及竞争与合作的领域,并选取高、中、低三种假设情景对到本世纪中叶两国经济发展进行预测,得出印度到本世纪中叶难以在经济规模上超越中国,但全球仍将形成中、美、印三个大国角力的新“G3”格局的结论。 一、发展基础对比:中国发展基础总体占优,印度具有特色优势 (一)中国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和更多样的地理条件 中国的国土面积约是印度的3倍,拥有更大的战略纵深。中印两国在区位上各有优势,中国是欧亚大陆上唯一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及俄罗斯直接为邻的国家,是亚太各地区间物质和精神文明交流的纽带;印度则位于欧亚大陆东、西方文明的交汇处和印度洋的核心位置,是东西方沟通的桥梁和扼守印度洋航线的枢纽。中国的气候与地形条件比印度更具多样性,使得中国同时适于发展内陆与海洋经济,并能够形成全面的产业结构,发挥互补优势;印度气候为南亚地区独有的热带季风气候,更适于发展农业与外向型海洋经济。 (二)中印自然禀赋相当,各具优势 从自然资源看,中印两国水资源与森林资源均较为稀缺,2013年中国和印度的人均水资源量分别为2072.4立方米/人和1130.1立方米/人,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和1/5左右;森林覆盖率分别为21.9%和23.7%,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左右。得益于多样复杂的地理

中国文化对印度有何影响

古代中国的物质、技术条件优越,诸如丝绸制品、瓷器、茶、糖、造纸术、印刷术、炼钢技术等都享誉世界,并先后传入印度及欧亚各国,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和织造丝绸的国家,远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便开始养蚕,并织出华美的丝绸和多彩的锦绣。到了战国时期,中国的丝绸已驰名世界,当时欧洲一些国家称中国为“丝国”。在公元前四世纪左右,中国的丝绸已输入印度,而且很受欢迎。在《利论》(Arthasastra)中有“Cinapatta”这个字,意思是“产在中国的成捆的丝”,梵文里还有“Cinamsuka”这个字,意思是“中国衣服”、“丝衣服”。这些同丝有关联的字都有“Cina”(支那,中国)这个字眼儿,可见,丝是出产于中国。中国的丝绸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更络绎不绝地运往世界各地,当然也包括印度。除了丝绸,产丝的技术也是从中国传到印度,但碍于缺乏史料,产丝技术是何时传入,怎样传法,通过甚么道路,至今还是无法确定。 九世纪以后,中国瓷器出口已见诸阿拉伯著作。伊本?郭大贝(约公元830─912年)写的《省道志》中,提到中国瓷器外销各国的情况,其中多处提到印度。印地语(Hindi)中有“Cini Mitti”一词,指的是“中国泥土”(瓷器)。而在印度科罗曼德海岸的阿里卡曼陀遗址附近,即罗马时代南印度的对外贸易港口,曾出土过公元九至十世纪越窑瓷器、龙泉青瓷小壶、青白瓷残片、宋瓷等中国瓷器,可见中国的瓷器早就传到了印度。除了瓷器制品外,中国制瓷技术也传到了印度。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早在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就发明了以麻头、破布、树皮、废鱼网等为原料的造纸方法。此后,造纸术很快就传播开来。印度古代没有纸,主要是用贝叶、树皮之类的东西作为书写材料。中国的纸最晚在七世纪末叶就已经传到了印度。唐代义净在公元671─695年侨居印度,他在印度看到了纸,接触到“梵文”的“纸”字。义净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印度当时已使用纸。中国的纸和造纸术到底是如何传到印度,学者对此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可能是先由内地传到新疆,然后再从新疆传到印度,这种说法的可能性很大;有的认为,是在公元650年由内地传到西藏,再从西藏传到尼泊尔,后来又从尼泊尔传到印度;还有一种意见认为,在公元751年,中亚发生过一场名为“怛逻斯之役”(Talas)的战争,在这次战役中有中国造纸工人被俘,造纸术因而传入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传入印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