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国家档案事业历史发展回顾简述

国家档案事业历史发展回顾简述

国家档案事业历史发展回顾简述
国家档案事业历史发展回顾简述

论文关键词:国家档案;历史;发展论文摘要:本文从我国档案事业起源、产生到不断进步,从档案材料种类,行政组织机构建设,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人员调迁,档案库建设,档案利用编史修志成果等方面,回顾了我国自商代至明清主要朝代档案事业发展的足迹。随着人类远古历史流传,人类历经如燧人氏钻木取火,伏羲氏结网捕鱼,神农氏种植五谷等传说;历经结绳记事、刻契记事、图画记事等的原始记事;历经语言记录符号——文字的产生;历经国家、阶级、文明的产生;档案最终成为人类语言及活动的记录。据《说文》中记载,“史,记事者也,从右持中,中,正也”。所谓“中”意为“薄书”“凡官府薄书谓之中,薄书犹今之案卷也”。商代的“史官”是商文化、文字、书册的统领者,是王命大政的决策、记载、下达及掌管者。即“史官”是当时神权的代言人和文化的垄断者,同时他们又是商代档案的形成者与管理者。其中闻名于世的商代甲骨档案,包括:占卜刻辞、卜事刻辞、记事刻辞、表谱刻辞等四类,是我国现存最早、较系统的官府文书,是揭示商代历史最丰富最直接可靠的原始材料,也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材料独特、数量繁多、年代久远的档案,同时亦是中国古老文明的鲜明佐证。到了西周时期,我国档案工作比商朝有了进一步发展。“太史寮”以大史为首,及其下属官员组成的官署机构,主要掌管起草文书、记载史事、保管国家典籍、策命诸侯卿大夫及其他事务。当时除了有专门的档案机构,还有了比较细化的掌管王朝内外档案的组织人员,即大史、小史、内史、御史和外史。此外西周的史官记注制度是我国古代历史记载方面领先于世界的一种管理制度。而“金文档案”又是我国历史上继商代甲骨档案之后又一种特有的弥足珍贵的历史档案。历史演进到春秋战国时期,代表当时阶级势力的文书档案无论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了较大发展。其中包括专门档案、日常政务文书及民用契券,主要种类有刑书、计书、上书、盟书、玺书、遗书、符、节、檄文、券等。另外,文书档案工作逐渐由传统史官任内分离出来,被一批专门掌管文书档案的官员所代替。这表明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同时也是职官分工的历史进步。秦朝,在其他诸侯列国的先进文化影响下,其文书档案管理工作得以迅速发展完善。至秦文公以后达到历史较高水平。而且秦的文书档案制度的制定是在全国统一文字的基础上得以实施。并且其文书档案工作紧密围绕巩固发展专制的封建皇权,从而大大促进了古代文书档案工作的进程。两汉时期的档案和档案工作,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得到进步。这一时期的公务文书的种类和用途增加许多,在文书处理方面,逐步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一整套文书工作制度,保证了文书档案的顺利传递,有利维护了封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两汉时期,当时政权重视加强档案文化典籍的收集、累积和利用,促进了这一时期文化的高度发展和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又进入动荡战乱时代。在中央,档案工作形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治的中枢系统,建立了中央文书档案的工作系统。同时随着各国文书档案工作系统的建立和加强,各国文书档案工作人员日益增加,先后设置有尚书、都令史、令史、书令史……官吏多达五六十种,名目之多创历史之最。但这一时期各国皆重视档案典籍的收藏与营养汲取。然而由于长期的社会动乱,大量的档案典籍又造成很大破坏。令人欣慰的是,这一时期随着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技术的发展,以及笔、墨等书写材料的改进,不仅促进了我国书法和文具制造工艺的提升,而且为文书档案工作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技术条件,因而档案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和发展。[!--empirenews.page--][1][2]下一页随着历史的发展,我国社会进入空前繁荣的唐代。唐代的档案工作中,确立了文书档案“中书出令、门下审议、尚书执行”的三省分权运行体制。三省分权制度,保证了文书运行的认真准确、避免了任何一方的独权,有效维护了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至隋唐,文档官吏进一步专职化,由于当时科举制度的诞生,选官用吏两相分离,最终形成等级森严的官吏制度。而作为文书档案人员的“令吏”,地位低微而又不易升迁。随着国家机构的不断完善,文书档案的管理制度和律令亦比前代更加系统完备。对档案的收集归档,整理鉴定,销毁利用等方面都做了明文规定。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唐太宗组史馆,设馆官修史书,他深明“以史

为鉴”;“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的道理,因而通过修史编制来加强巩固政治统治。并且这种设置史馆的官修史书制度,一直延伸到清朝民国。唐代征集档案史书编纂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二十四史中的《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及《北史》,皆成书于唐的史馆。宋代的文书档案种类,除一般政务文书外,其专门档案有“赋役档案”、“律法档案”和“例”。宋朝档案目前基本无存。由于宋代政治腐化,封建官僚日益腐朽堕落,一切政事“以例从事”,“例”即所谓档案,因而掌管档案的官吏无疑成为处理政事中不可或缺的人员。因此宋代文书档案人员,尽管职位不高,但在各级政权机关中的作用却比唐朝重要。宋代的档案工作机构中,有“事中”,“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司谏”,“录事”,“主事”,“令史”,“书令史”等档案官员。宋代的文书工作制度日益完善,以法律的形式加以约束,文书和档案工作也有了初步分工,两方面的工作都有了较大发展。另外宋朝建立了专门用于保管皇帝的诏令、谱系、典籍、诗文等档案的帝王档案库。两宋时期共建了十一座皇帝档案典籍库,分别收藏各朝皇帝的档案。这也是档案机构发展的一个标志,一个转折点。宋朝代表档案保管工作发展水平的另一个重要标志,是架阁库的普遍设置。架阁库不仅是档案保管装具的变革,也是宋代各级政权机关保存文书档案的专职机构,同时也创立了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它开创了广泛意义上普遍保存文书档案的途径,是中国档案史上的重大变革,也是现代机关档案室的基本雏形。这一时期编史修志的重要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和郑樵编著的《通志》。明代的文书工作制度日趋健全。档案工作机构的设置也由分散趋于统一进一步发展。明朝建立的属中国档案史上规模空前的专门档案库--后湖黄册库,用于保管全国赋役档案。它具有专门工作人员、独立管理经费和严格的管理制度。档案保管数量繁多,库房存储面积巨大,为十六世纪早期世界所罕见。另一皇家档案库的代表--皇史,全部为砖石结构,坚固耐用,恒温恒湿,有利于档案的永久保护。是当时我国劳动人民高超建筑水平和智慧的结晶。清朝的档案,绝大部分为政府官文,数量愈加浩繁,名称种类复杂。其档案管理制度有了进一步发展和健全,建立了包括“一案一卷”的立卷制度;按文种、问题分类的整理制度;编目登记制度;档案汇抄制度;档案清理修缮制度等,至此档案工作的整个过程得到完善和提高。 [!--empirenews.page--] 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近代中国,国败民衰,伤痕累累,历史档案文物失窃频频。从殷商甲骨、两汉竹简到唐代佛像经卷;从敦煌莫高窟到圆明园;从斯坦因到八国联军;从鸦片战争到帝国列强发动的历次侵华战争……然而政治的动乱,列强的蹂躏,终究不能阻断中华民族文化事业的进程与发展,一些文化教育团体的涌现崛起,故宫历史博物馆文献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社会科学院研究所,清华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明清史料整理会”等,他们凭着对历史、对民族、对子孙高度负责的精神,对明清历史档案进行了含辛茹苦的收集、整理、鉴定、研究,不仅有效保护了国家历史文化精髓,同时有利促进了中国档案学的进一步发展与提高。回顾国家档案事业史发展历程,从原始记事到档案起源,从国家、阶级、社会的产生,到档案的形成、发展,它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而进步。在当今全球高度信息化背景下,我们将推进国家档案事业信息化建设和现代化管理进程的步伐,不断促进我国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在逐步进行着,在改革过程中,档案管理在保证事业单位的高效、有序、协调的运行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因此,档案的管理工作逐步成为各个事业单位的各个程序协调、有序、高效运行的首要保障。如何建立起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逐渐成为每一个现代化事业单位中的热门话题。 一、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的创新的意义 对于档案的管理是相关事业单位进行登记管理方面的工作的一部分重要的内容。建立起一套完备的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档案主要是为了贯彻并实施《档案法》中的相关规定,从而加强对于事业单位登记管理的服务以及其他方面的管理服务,使档案管理能够很好地服务于事业单位和社会公众。基于此,我们应当把事业单位中的登记档案的管理摆在工作上的突出位置,召开专门的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会议,对事业单位中档案管理工作的目及意义进行充分的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调动起各个单位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做好铺垫。 二、创新中要加强档案工作者管理 对于档案的利用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很重,而档案学本身就是一门专业性和技术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档案管理中的相关工作者其工作的主要性质便是以脑力运用为主,具备创新性、探索性与技术性的科学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捆扎、抄写就能够应付的事务性的工作。所以,在档案的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和更新自身的科学技术知识逐步成为事业单位对于档案工作者的普遍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管理也朝着现代化的建设发展,在这种大形势下,事业单位中的档案工作也迎来了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和新的任务,尤其是工业计算机技术、信息科学技术等一系列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运用,要求档案管理的工作者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创新,更新基本观念,掌握最新的技能和知识,只有这样,才能逐步适应档案管理工作的新形势。 三、创新中要完善档案管理模式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建设是全面建设和长远发展的最基础性的、不容缺失的重要内容。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树立强烈的档案管理意识,从每个人员、从每项工作、每个环节做起,认真加强档案建设。(一)档案收存的范围 1、行政档案: ①上级下发的各类文件 ②发出的的各类文件 ③及各部门工作计划、规划、总结、请示、报告、函复、文稿等 ④各种会议通知、会议记录及会议纪要、讲话文稿等 ⑤出具的或盖章的信函、报表等 ⑥各类统计资料 2、人事档案 ①编人员的档案材料 ②人员招聘的相关材料 ③各类工作人员的登记表、花名册、及相关资料。 ④工作人员聘用合同、工资待遇审批表及相关资料。 ⑤挂靠人员相关资料以及挂靠单位的委托通知、协议、待遇及支付方式等。 ⑥工作人员政治身份、职务、级别、岗位、待遇变化的相关资料。 ⑦工作人员年度考评资料、鉴定及各类奖惩的组织正规结论及相

关材料。 ⑧工作人员申请、申诉及其它信息资料。 3、财务档案 ②常支出的财务凭证、账目、审批手续及报表。 ②年度预算、中期预算调整、决算及审批资料。 ③专项收、支的立项计划、执行情况及审批资料。 ④对外投资、借贷及合作项目的财务执行情况跟踪监管的相关资料。 ⑤各种税费、社保金交纳的相关资料。 ⑥固定资产购置、使用、核销的相关资料。 ⑦年度、季度及专项财务分析报告。 4、业务档案 ①历年以省局名义或经济发展中心、培训中心、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名义上报、下发的相关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其它业务项目文件。 ②历年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其它业务工作计划、总结及相关资料。 ③各类教材、教案、大纲、复习题库等资料。 ④教员、考评员队伍相关资料。 ⑤各类、各批学员报名、学习、考试、考评发证或学分登记相关资料。 ⑥各类业务会议纪要(记录)、合作协议、项目意见书等相关资

中国档案学史论

中国档案学史论 【原文出处】档案学通讯 【原刊地名】京 【原刊期号】xx06 【原刊页号】45~49 【分类号】G7 【分类名】档案学 【复印期号】xx01 【标题】 【标题注释】本文为李财富博士论文文摘,论文全文17万字。 【作者】李财富 【作者简介】李财富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2002届博士生 【摘要题】理论探讨 【正文】 中国档案学史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较大的实践意义。对中国档案史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有利于提高档案学的科学水平,完善档案学理论与学科体系,丰富档案学的研究内容。同时,研究中国档案学史可以帮助我们反思我国档案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扬长避短,增

强档案学理论的针对性和适用性,更好地发挥档案学理论对档案工作实践的指导、规范作用,从而加快我国档案事业的发展步伐,提高档案的科学管理水平,为社会各项工作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一、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 在长期的档案工作实践中,我国历代档案工作者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档案管理经验,为中国档案学思想的孕育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同时也为日后中国档案学的创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料。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编纂方面。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孔子、刘知几、司马光、章学诚等历史学家、文献学家、教育家在文献整理和史学研究的实践中,熔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历史编纂学及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和方法于一炉,对档案文献编纂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总结,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几位档案工作者还就档案管理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了研究,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档案学文献。此外,在我国历代奴隶、封建王朝颁布的有关文书、档案工作律令、制度及当时的文书、档案工作实践中也蕴涵着一些档案学思想。 孕育时期的中国档案学思想具有以下特点:研究主体的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姓名沈毅骏教育层次本科 学号 081050093 省级电大 专业行政管理学市级电大舟山市广播电视大学指导教师张新杰教学点 _

目录 绪论 (1)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现状 (2) (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较为单一 (2) (二)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进程与发展不协调 (2) 二、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3) (一)人事管理重视度不够的问题 (3) (二)呆板的人事管理模式 (3) (三)人事管理人员专业性的问题 (4) (四)人档分离,流动人员档案处理不及时问题 (4) (五)人事档案管理制作不规范的问题 (4) (六)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程度不高的问题 (5) (七)人事档案利用水平低的问题 (5) 三、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措施 (6) (一)提高认识,加大人事档案管理的财政投入与重视程度 (6) (二)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 (6) (三)加强人员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 (7) (四)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体制的改革 (7) (五)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7) (六)加快人事档案管理方法的创新 (8) 四、对关于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总结 (9) 参考文献 (10)

试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重要载体 ,也是人才的主要信息来源 ,更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而管好用好人事档案 ,对人才资源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人事制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 ,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也就越来越突出 , 例如常见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根本不能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所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成为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 【关键词】:人事档案;事业单位;信息化;管理;对策 绪论 人事档案是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用于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用于人事、组织、劳资等部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原始记录。人事档案管理就是将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和提供利用的活动。当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普遍偏低;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根本不能适应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所以随着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和事业单位的快速成长,提升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成为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迫在眉睫的头等大事。基于此,我对所学内容和实践进行结合,提出了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的建议,以期帮助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工作人员更好的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以适应单位发展的需要。

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 2008-07-12 16:05 关键词: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发展历史趋势研究热点前沿 1、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历史回顾 在世界范围内,真正科学意义上的档案学、图书馆学、情报学分别诞生于19世纪和20世纪,但都在20世纪得到迅速的成长。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这三门学科从名不见经传到逐渐为世人所了解,直到今天它们开始用与时代(信息时代)名称相同的字眼命名自己的学科群为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群,其间,走过了一条非常特殊的发展道路。 (1)20世纪档案学领域的主要理论研究成就 尽管档案起源于约5 000年之前,档案工作的历史也源远流长,但档案学的诞生却是近代的事情。档案学研究最早出现在欧洲,1571年德国档案学家亚克伯?冯?拉明根在海德堡出版的《综合报告——怎样才算一个完美的登记室》和《登记室及其机构和管理》等两部著作,是目前各国档案学史料文献中所见最早的档案学专著。17—18世纪,档案学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正式把档案学作为一门科学并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却是19世纪的事情了。 德国档案学家约瑟夫?奥格在1804年出版的专著《档案学的理论思想》中第一次使用了“档案学”概念。之后分别于1806年和1834年创办的《档案学和文书学》、《档案学、古文书学和历史学》杂志,也都使用了“档案学”这一名词。但最早对档案学学科性质进行准确定位的则是曾任法国国家档案局局长的历史学家朗格鲁。1885年,他在《国际档案馆、图书馆和博物馆》杂志上发表了著名论文《关于档案馆的科学》,第一次提出档案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见解。“档案学”一词在我国出现得较晚。1935年,滕固在其所著的《档案整理处的任务及其初步工作》一文中指出:用科学方法处理档案,有叫做档案学的学问,在欧洲也是近百年来发达的事。这是我们目前所见文献中最早的相关记载。在1940年出版的龙兆佛的《档案管理法》一书中,也提到了“档案学”概念。[1] 中外档案学科学概念的出现以及之后档案学研究的深入,表明档案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立足于世界科学之林。1996年,加拿大档案学家特里?库克在北京举办的第十三届国际档案大会所作题为“1898年荷兰手册出版以来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的报告中提出:“本世纪档案思想发展史反映了不同国度、传统和载体的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我们认为,20世纪档案学发展的主要成就是伴随着世界各国档案理论与实践的相互影响,较为完整的现代档案学理论体系得以建立和不断完善。 现代档案学理论的起源,应追溯到19世纪末期。1898年,荷兰三位档案学家萨穆?缪勒、约翰?斐斯和罗伯特?福罗英出版了著名的《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他们的重大贡献是阐述了档案的性质和档案整理的最重要原则。该手册第一次非常明确地诠释了最重要的档案原则,即来源原则。三位档案学家在手册中阐述的思想是20世纪档案理论与实践的基础,是现代档案学理论产生的重要标志。1956年,美国档案学家西奥多?谢伦伯格将《档案的整理与编目手册》誉为“现代档案人员的圣经”。 英国公共档案馆馆长希拉里?詹金逊1922年出版《档案管理手册》,拓展和普及了荷兰“手册”的基本思想。他创造性地提出“档案组合”的概念,运用和发展了档案来源原则。1940年,美国档案学者菲利普?布鲁克斯提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即把现行文件到档案的发展看成是一个整体运动过程,通过对这一“生命周期”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从而实现文件档案的整体规划和科学管理。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机关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为了加强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好档案,提高资料利用效率,使其更好的服务于我局的工作,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政府档案管理条例》,结合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归档制度 一、归档制度 1.局档案资料分为科技档案、文书档案、会计档案、电子档案、图书资料、测绘资料等。 2.局各科科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并有保存价值的材料(含文字、图表、声像、光盘、磁盘、实物材料等)必须由本部门或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于次年6月30日前或本项工作结束后向局档案科移交归档,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归档。 3.归档的文件材料应齐全、完整,能系统、准确地反映本单位在各项工作管理等方面的真实内容;归档文件的书写笔迹和载体材料要能耐久保存,严禁使用圆珠笔、红墨水、兰墨水书写或审批签字(只能用黑色),严禁使用复印纸复写;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纸质优良,线条、字迹图象清晰,

反差良好;文件材料和表格统一使用国际标准尺寸A4纸。 4.归档的文件材料应为原件,因故无原件的,可归具 有凭证作用、法律效用的文件材料,文件材料归档后不得更改。 5.归档的文书、科技、会计、各类地图,文件必须是 盖有公章的正文,其定稿必须由单位领导在发文稿纸上的签字并加盖公章。领导签批应使用碳素墨水或签字笔;计算机生成的文件定稿必须使用喷墨或激光打印机打印;各种图纸,表格做到手续完备,按规定签字盖章,图纸的图幅和图标按国家标准绘制。 6.会计档案应按照要求由会计人员装订成册,加盖公章。由部门保管一年,期满之后,指定专人编制移交清册, 于每年的六月底前移交档案科统一保管。 7.电子档案是指通过计算机磁盘等设备进行存储,与 纸质档案相对应,相互关联的通用电子图像文件集合。目前我局的电子档案有与可研、规划相对应的电子版;遥感影像数据;与本局发文相对应的电子版;荒漠化沙化监测数据;各项工程数据及成果材料;我局各项日常和业务活动的影像资料等。 8.各科科归档的文件材料,交接手续要齐全,各类档 案的移交必须在档案移交单上签字。 二、预立卷制度

浅谈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事业单位深化改革的逐步推进,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及变化也较为频繁。因此,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越来越高,其使用价值也就越来越大。虽然,近些年来我国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上已经有所提高与完善,但还有相当数量的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人事档案工作的利用水平。因此,如何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解决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早已成为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以下笔者即结合个人实践工作经验,对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进行粗浅的探讨,以供参考。 1.目前部分事业单位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人事档案并不像其他工作那样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也不容易取得明显的成绩,所以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相当一部分领导与员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认识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人事档案工作就是简单的抄抄写写、保管人事资料。因此,对人事档案的要求也仅停留在“守好摊”“不丢失”,能应付外调、查档之上,并没有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议事日程之上,以至于认识档案工作长期处于被动的应付状态,无法真正高质量的为人事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1.2 人事档案管理水平落后,管理力量薄弱 近些年来,随着人事改革的不断推进,机构的不断调整,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也开始实行竞聘上岗制度,以至于许多原有的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先后发生了巨大的岗位变动。而大部分新上任的档案管理人员又没有接受过系统、专业的档案知识培训,以至于他们对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都不太了解,并且绝大多数的人事档案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又身兼数职。所以,无法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人事档案工作中,严重削弱了人事档案管理力量。同时,由于目前在人事档案管理上,仍有部分事业单位采取原始的手工操作方式,而部分原件人事资料由于反复调动、阳光照射等问题,严重造成资料变黄、变脆、字迹模糊等问题。而在防火、防潮、防盗等管理手段上,也尚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严重影响了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档案学经典导读,综

云南大学 档案学经典导读期末论文 (2013届) 题目:近十年中国档案史研究综述 专业图书情报 学生姓名邵巍 学号 12013001668 任课教师周铭 2014年2月

近十年中国档案史研究综述 [摘要] 本文通过对中国档案史概念的引入、学科研究内容和现在问题的探讨,对中国少数名族档案史、名人与档案史、档案断代史和中国档案史的学科建设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并对其中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档案;档案史;档案事业 1 前言 中国档案史作为档案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其发展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本文主要选取近十年来以档案史为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对这些学术论文做大致的梳理和分类,以期对中国档案史的研究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中国档案史是指档案学科体系中研究中国档案历史现象的产生、发展过程以及客观规律与客店的分支学科。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5个方面:(1)档案的起源和发展演变; (2)档案库、档案室、档案馆、档案行政管理机构、档案教育机构、档案学术研究机构、档案宣传出版单位、国际档案组织的建立及其活动的历史; (3)档案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编目、编纂和提供利用等业务实践的发展历史; (4)档案工作法律、法令、料理、通则和办法的制定及其实施的历史; (5)档案事业史上的时间和历史人物。 中国档案史研究现阶段主要问题,首当其冲的是如何对这门学科命名。以前称之为“中国档案史”,后来改称为“中国档案事业史”,其中也有一些称之为“档案工作史”、“文书档案发展史”、“中国档案管理史”等,不过,“中国档案史”的叫法比较普遍。从习惯上称“中国档案史”到正式命名为“中国档案事业史”,反映了档案界对此探索的过程。但正式命名的改变并不意味着对此争论的停止,之所以更名为“中国档案事业史”,一部分学者认为“中国档案史”所囊括的研究面太过狭窄,忽略了档案管理工作及其历史发展。但是“档案事业”这一概念的直到19世纪才被提出,“中国档案事业史”的提法又一定程度上不能反映中国古代的档案工作。所以在学科名称的问题上,还值得进一步的探讨和商榷,在本文中暂用“中国档案史”的提法①。 2 主题 通过对近十年来以档案史为主题的期刊文献进行研究,对这些学术论文逐一归类,并根据前言部分档案史研究内容5个方面进行对号入座,将这些数学期刊 ①张会超. 将中国档案史研究进行到底[J]. 档案管理,2005,05:66-67.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制度

档案综合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中心站档案的科学管理,保护和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中心站各项事业发展服务,根据《档案法》以及国家档案管理部门有关规定,结合中心站档案工作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中心站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书、基建、资料、业务等不同载体和内容的文件材料,它是中心站在各项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历史记录,反映中心站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是中心站工作查考、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中心站档案工作是中心站相关工作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中心站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必要条件,是维护中心站历史面貌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中心站的工作计划,统筹安排,保障档案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五条中心站档案工作接受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第六条中心站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所有档案,包括文书、基建、资料、业务等档案,均由中心站综合档案室统一保管,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擅自留存,以确保档案的完整和安全。 第七条中心站在各项工作中形成的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材料,由各部门初步整理后,及时向综合档案室移交;业务档案则由业务部门整理完毕之后,再向综合档案室移交。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齐全、完整、准确。 第八条综合档案室负责档案材料接收后的归档、管理工作,

对各门类、载体的档案,都要进行系统化整理,保持归档材料之间的历史联系,区分保存价值,便于利用管理,并编制各类档案的检索工具,积极主动提供档案利用,开发档案信息资源,为本单位各项工作服务。 第九条综合档案室要建立档案的统计制度,对档案的收进、移出、保管、利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并按规定准确编制档案工作统计报表,及时上报档案行政管理部门。 第十条综合档案室要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档案进行鉴定,对确无保存价值的档案进行登记造册,经档案鉴定领导小组审核、分管档案领导批准后方可销毁,任何人不得擅自销毁档案。 第十一条中心站的档案库房应做到有防盗、防火、防虫、防鼠、防潮、防尘、防光、防高温高湿等设施。要定期检查档案保管状况、对破损的档案应及时修补、复制或作其他技术处理。 第十二条综合档案室要建立健全档案的借阅制度,根据档案的机密程度,确定不同的利用范围,规定不同的审批权限。 第十三条档案人员要忠于职守,遵纪守法,具备档案管理的有关专业知识,熟悉业务技能,能胜任本职工作。档案工作岗位人员要相对稳定,确因工作需要调动时,应在离职前办好交接手续。 第十四条综合档案室应按时向上级机关移交由本单位制发的、或由本单位收到的省级以上(含省级)政府及政府部门颁发的正在执行的非秘密现行文件;在本单位保管已超过10年的永久、长期文书档案,连同档案目录和有关的检索工具一并向上级机关移交。

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安全管理

浅析事业单位人事档案安全管理 作者:陈莹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9年第6期 文/荆州市中心血站? 陈莹 【摘要】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同时也对事业单位档案的信 息管理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变化下,信息化的档案管理建设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档案的发 展方向,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使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更加便捷,节省了很多不必要浪费 的时间,增加了管理者们的信心。但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 在安全管理方面,需要人们对管理工作进行研究。本文重点分析了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安全管 理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安全管理;建议 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将现代的网络技术手段通过互联网、局域网和校园网实现档案信息化 的管理模式。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非常重要,主要是利用计算机对事业单位的档案 进行管理,对档案的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这是事业单位档案管理重要的发展方向。但信息化 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各种安全隐患,本文拟重点分析事业单位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重视程度不高。近年来,事业单位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的重视度有待提升, 其行业组织自律、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和风险机制的信息化建设都比较落后。事业单位档案的信 息管理发展道路并不能够做到一帆风顺,这是由于事业单位的管理者不够重视档案信息管理建 设的现代化发展。信息化建设是事业单位发展无可替代的优势,如今事业单位信息化运行和管 理的模式较为落后。 (二)档案信息管理需要的硬件设备陈旧。事业单位的档案信息管理设备、软件系统和硬 件等高科技手段较为落后,这成为制约我国事业单位档案信息管理的障碍。事业单位档案信息 化建设的信息处理和网络等硬件设备并没有进行严格的信息安全维护,由于事业单位的投入资 金短缺,以及市面上各种电子设备更新的速度快,导致信息化建设较为落后。除此之外,事业 单位思想观念较为落后,对于档案信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大量的投资被用在其他建 设方面。事业单位的档案网络发展较为落后,与其他部门的硬件设施形成较大的对比,严重阻 碍了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速度。 二、提升事业单位档案安全管理的措施 (一)注重档案信息设备更新。档案的信息管理对设备有很强的依赖性,包括对计算机软 件及硬件设备的要求,通过这些设备人们可以更加快捷对文件进行整理和利用,所以要对计算 机的软件进行规范,制定档案信息存储交换的标准,保证设备能够提供一个安全的存储环境, 要求设备具有备份及恢复的功能。建立健全整体网络信息处理系统需要对原有的网络信息结构 进行调整和规划,以适应网络环境的需要。 (二)引进网络信息处理的技术。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事业单位 档案信息管理建设需要培养覆盖整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影响事业单位整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 的主要因素包括电子设备、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员工的胜任能力、网络信息处理技术等因素。建设网络环境下的事业单位整体网络信息处理能力需要将其划分为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和事业单 位档案核算组,同时也可以按照工作职责和档案信息管理岗位来划分为软件操作、审核记账、

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苏档发〔2009〕8号

江苏省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档案工作规范 苏档发〔2009〕8号 1 组织管理 1.1 管理职责 1.1.1 组织学习、宣传档案法律法规,增强全员档案意识。 1.1.2 档案工作纳入单位年度工作计划。 1.1.3 档案工作纳入有关人员岗位职责或职位分类说明书。 1.1.4 重视档案工作,保障档案工作所需经费。 1.2 机构人员 1.2.1 成立综合性档案工作机构,各种门类、载体档案集中统一管理。 1.2.2 建立健全档案管理网络。 1.2.3 适应档案工作需要,配备档案工作人员。 1.3 管理制度 1.3.1 制订并落实档案工作制度。 1.3.2 有控制措施或手段保证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1.4 业务联系 1.4.1 积极完成当地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布置的工作任务。 1.4.2 对本系统和所属单位档案工作实施有效的监督指导。 2 基础业务

2.1 归档 2.1.1 制定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保管期限表。 2.1.2 应归档文件材料齐全完整。 2.1.3 文件材料归档及时。 2.1.4 文件材料形成质量符合归档要求。 2.1.5 收集与档案有关的资料。 2.2 整理 2.2.1 制定档案分类方案。 2.2.2 档案、资料整理上架。 2.2.3 档案整理符合国家有关规范要求。 2.2.4 档案排列有序。 2.3 保管 2.3.1 档案库房、工作人员办公室、阅档室三分开。 2.3.2 档案库房选址得当,有必要的防护措施。 2.3.3 配备符合要求的档案装具。 2.3.4 全宗卷符合规范要求。 2.3.5 存放索引或存放示意图清晰、准确。 2.3.6 坚持测记库房温湿度,定期检查档案。 2.3.7 对破损、霉变、褪变档案进行技术保护处理。 2.4 鉴定统计 2.4.1 按规定开展档案鉴定工作。 2.4.2 开展档案收进、移出登记,建立档案统计台帐。

中国档案学的动力机制

中国档案学的动力机制 王协舟 2012-12-22 16:31:04 来源:《档案学研究》(京)2009年3期【英文标题】On the Dynamic Mechanism of Chinese Archives Science 【作者简介】王协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411105 【内容提要】档案学人对于档案学研究的天然好奇心和满足于成果认同的好利心,构成中国档案学发展的微观动力基础。档案学科自身的内在逻辑、上位学科的整体推动与相关学科的开放式学习,共同在理论上驱动中国档案学的繁荣。社会的需要尤其是档案职业的需要,在实践上为中国档案学提供发展的环境与土壤。而由大学、研究机构、政府和企业联合形成的档案学科学共同体,则从制度层面为中国档案学的发展提供保障。 The archival researchers' nature curiosity for science and their desire for success compose of the microcosmic impetus foundation of the archival science.The archival science is driven to boom by the inner logic of the archival disciplines, the push of the upper disciplines and the open learning of the related disciplines. The environment an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rchival science are provided practically by the social requirements and archival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The scientific community which is formed by the universiti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s provide the safeguards on the level of institution.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及实践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及实践作者:杜小龙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19年第12期 文/潍坊市市直机关医院杜小龙 【摘要】开展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改革及实践对于提高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 作的效率和水平来说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存在的问题以及可采取的具体措施两个主要方面对 文本课题展开了分析,又于结语中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未来展开了美好的憧憬。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管理理念;制度体系 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工作信息的重要材料,包括个人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思想道德以 及职业素养等各方面信息,展现着个人工作成长历程。因此,其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的重要 材料依据。具体来讲,它既是个人寻找工作的经验依据,也是招聘单位雇佣工作人员的参考材料。同样,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工作正常开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学校的人事 档案记录了学校内部教职员工们开展自身教学活动的具体步骤;医院的人事档案则记录了医院 内部医务工作人员开展医疗活动的具体操作过程。因此,人事档案管理是包括学校、医院等事 业单位工作正常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不断对其提高重视,完善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未能建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事业单位内部员工也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趋势,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各事业单位不断革新自 身的人事聘用制度。具体来讲,就目前我国事业单位发展现状来看,岗位聘用制度被引进了事 业单位员工聘用制度当中,即以社会公开招聘的形式面向社会全体招募工作能力更强的员工。 同时,招聘、录用以及解聘等相关制度也随之搭配完善。然而,在这种行业发展背景下,相关 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却未能及时革新,大部分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仍实行由单位自行管理或由 上级主管部门加以管理的管理制度。这种封闭式的档案管理制度与开放式的人员流动现状产生 了一定的矛盾,阻碍了事业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除此之外,事业单位运行具有一定的保守性,体现在事业单位将总体性的法律法规应用于自身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而未能根据自身的 工作实际制定起相应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自 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人员执行态度不端正,执行方式不正确。要想开展高效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不仅要确立起完善的制度体系,更要相关部门采用实际措施对相关的制度体系加以维护,对有 关人事档案管理规定加以深入贯彻执行。但是,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 当中,其对人事档案管理规定的执行情况却不容乐观,存在着执行态度不端正,执行方法不正 确的现象。具体来讲,在原始档案收集阶段,由于档案收集和传递的间接性。在工作态度不严 谨的前提下,相关工作人员就未能收集起完整的人事档案管理资料。从而为以后的人事档案管 理工作埋下隐患。在人事档案归纳整理阶段,有关工作人员也未能有计划,有体系的将相关的 资料加以有序整理。甚至出现了乱堆乱放现象。这严重影响着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高。 (三)相关工作人员态度不端正。我国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起步较晚,在很多方面 发展得还不够成熟,相关工作人员未能提高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在开展人事档案管理 工作的过程中,存在着工作态度不端正的现象。认为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对相关 的材料加以整理、归纳,而未能有计划、有体系地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事业单 位相关部门也未能提起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在人员配备方面未能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思考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思考 发表时间:2020-04-03T09:42:55.307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期作者:鲁成磊 [导读] 快速发展的社会,愈加突显出事业单位的重要性。 摘要:快速发展的社会,愈加突显出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把这一工作做好了,方可将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促进单位工作效率的提高,推动事业单位改革,但在现阶段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事业单位还有诸多问题存在,让其发展受到了严重阻碍。为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解决之道,以供参考。 关键词:事业单位;人事档案;观念;素质 就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说,大部分事业单位均在积极进行改革,进而对传统的人事管理体系造成了很大冲击。新时期,对事业单位来说,首先应思考的问题便是如何把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与有效性提高。目前,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发展非常快,但其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需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加大研究力度,如此方可将现在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水平有效提高[1]。 1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管理是事业单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可为事业单位更好的开展其它工作提供充分保证。第一,在事业单位各项工作中,作为主体的人发挥着积极作用,对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起主要影响。第二,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做好,可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给领导者,有利于更好的实现人岗匹配,并把人力资源优势发挥,制定更加合理的决策[2]。可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至关重要,需引起事业单位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 2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程度不够高 现阶段,大部分事业单位均未将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在组织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也没有高度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因为和其他工作相比,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单位利益未有直接联系,也不易有较好的成绩,因此诸多职工干部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并未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而导致人事档案管理缺乏秩序性、收集能力不强,缺少有效监督和监察,甚至在部分事业单位中根本没有人过问人事档案管理工,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难以得到充分发挥。 2.2 档案管理硬件落后,档案信息化不足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具有十分庞大的体系,相关管理部门拥有诸多人事资料,但受限于条件与制度,使之并未有一个独立的办公地点与资料存放库,一些事业单位甚至都没有必要的档案存放文件盒与加湿器等,以致于无法有效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3]。除此之外,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技术,虽然已在档案管理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但也只局限于一些简单的任务,如信息检索、调阅和录入等,没有将其功能充分利用起来,导致档案管理还未实现无纸化办公的目的,缺乏先进的信息化水平。 2.3 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在人事档案建设和管理工作中,人事档案所承担的责任极为重大,但是在实际中,诸多事业单位的档案室管理工作都是由兼职人员负责,这样做便违背了相关要求,即人员一定要细致谨慎、档案管理经验丰富。现阶段,大部分从业人员均未接受过相关的专业培训,并未充分掌握档案工作的流程,工作态度不严谨、服务意识较弱,操作也很生疏,未将此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到,让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受到严重影响。 3 加强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3.1 更新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观念 首先,创新现有的档案管理理念。事业单位需要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到加大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力度有利于促进个人和单位的发展有着极为重大意义。单位领导密切关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把自身的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积极改变企业全体人员的档案管理工作态度,只有确保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观念可以与时俱进,并构建人事档案管理小组,才可以保证人事档案管理的高水平[4]。第二,定期检查、指导与督促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加强监督与检查,在进行监督与指导时,把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发现出来,并在第一时间通过有效措施对其予以补救。第三,把人事档案管理达标考核機制建立起来。良好的制度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条件,通过结合事档案管理质量与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让人事档案管理发展更加制度化、规范化。 3.2 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以《档案法》的管理要求为基础,各事业单位需要立足于自身的档案工作实际情况,科学开展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制定出来,内容主要包括收集、运转、整理、编目、立卷、检索、安全保管等,良好的制度是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保证,只有确保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制度的规范性,才可以在工作中遵循人事档案管理标准和制度顺利开展相关管理工作,进而逐渐将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使每一项工作均能够在有章可循的情况下展开,借助科学、完善、灵活的管理制度,逐步完善档案管理的各项工作,档案管理行为得到规范,档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3.3 加强硬件设施的投入和使用 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过程中,需要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资金的充足性,同时保证经费真正落到实处,大力使用和投入专业档案硬件设施,确保档案存放位置和条件的最优化,使档案的存放空间符合“三室”分离要求,同时增设消防、安全警报等安保设施,以促进档案安全性的提升[5]。除此之外,还需在其中全面融入信息化技术,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利用网络将不在保密范围内的档案信息公开,把高效的人才档案信息服务提供给社会,使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成功实现。一方面为利用者提供了方便,也促进了人事档案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让档案利用效率显著提升,使档案管理向无纸化迈进了一大步。 3.4 提升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事业单位需要大力增强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利用组织各种培训活动和奖惩考核,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相关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首先,在开展招聘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具备较强的专业和技术能力,同时要对其政治素养提出严格要求,学历必须达到一定的标准。 4 结语 综上所述,不断提高的信息化水平,为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应用水平和网络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需

中国档案学核心期刊影响力分析

中国档案学核心期刊影响力分析 ——以2000-2009年所载论文为研究对象 苏君华 2012-11-23 14:40:46 来源:《档案学通讯》(京)2010年5期 【英文标题】Impact Analysis of the Key Journals of Chinese Archives Science: Taking the Articles Published in 2000~2009 as the Object 【作者简介】苏君华,女,1979,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07级博士,南昌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息计量,信息服务,已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参编教材二部,南昌市330031 【内容提要】分析了十种档案学核心期刊2000-2009年间载文的总体情况、高频被引论文的期刊分布、《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量、各期刊论文附加资料、期刊自身评价指标及刊载基金成果数量,提出了档案学核心期刊未来发展方向及应该加强的领域。 Analyzing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papers(2000-2009), highly cited papers, reprinted by Information Center for Social

Sciences, rue, the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f paper, evaluation and the number of paper sponsored by funds, this article advanced some proposals of the future direction of the core periodicals of archival science. 【关键词】档案学期刊/影响力/影响因子Periodicals of archival science/Influence/Impact factor 期刊所刊载论文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期刊影响力的大小,而论文质量并非一个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来进行衡量与评估。加菲尔德博士于1955年提出通过论文的被引证频次来测度期刊的影响[1],并把引证分析作为期刊影响力评价的有效手段[2],即可以通过分析论文成果被同行所引用或被相关期刊转摘或全文转载来评估其价值的大小,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定量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再辅以其他的相关方法。基于这样的思路,本文将以《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0版、2004版、2008年版)三个版本都认定的十种档案学核心期刊所刊载的论文为对象,通过中国知网的引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及相关资料为数据来源进行分析,以此来评价中国档案学核心期刊的影响力情况。 1 刊载论文总体情况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作者:曹洋 来源:《办公室业务·上》 2018年第4期 目前,我国大多数机构正在进行各种改革,对原有的人事管理模式形成了巨大的挑战。如何提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为用人单位提供可靠的人力资源,这是管理人员档案需要注意的问题,而我国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人事档案管理不容乐观。 一、人事档案管理现存的问题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没有足够的认识。许多公共机构低估了人事档案的管理,大多数管理者只认为其他方面比收集个人档案重要,所以不重视人事档案的实施,虽然有管理,但只有形式。在处理相关部门和人员转移时可以密切地进行,因此,人事档案管理不能很好地促进机构的建设。 (二)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政治性、保密性的工作。人事档案材料需要由人员管理,单独存储,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岗位不稳定。大多数人员没有专业的文件组织培训,文件的重要性、文件要求、文件的收集、整理、归档、装订等业务都不太了解。档案收藏意识薄弱。 (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科学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单位逐渐摆脱纸质文件,但为了更好地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许多档案管理人员只是将个人信息放入计算机,利用检索信息和数据访问或手工操作,先进的文件管理技术并没有真正使用。档案管理的效率还没有得到提高,档案的安全管理比较缺乏。 (四)人事档案资料的收集不规范。人事档案的重点是真实客观,在现有的管理体制模式下,虚假材料、虚假教育等现象层出不穷。如高考、晋升、参军、出国深造,有的人甚至通过冒名顶替的方式进行改造;有些人为了争夺领导职位,弄假简历和学位等。虚假的档案现象往往出现在新闻中,对档案工作的诚信,真实性有一定的打击。除了欺诈外,文件信息还存在两个案例的不足,如材料内容不完整、项目不完整等。原因主要是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态度不正确,业务不熟悉,没有良好的素质。 二、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断完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建设,使档案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保障人事档案的安全、合理使用,规范、建立人事档案的收集、识别与归档、分拣、查找、检查与保密等制度,人事档案管理的领导小组进行协调,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岗位、人员和工作职责,以及人事档案工作计划,定期提出任务要求,人事档案管理一直被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二)健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提高制度化建设水平。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制约,将是不系统的。结合人事档案管理的实际和社会需要,进一步完善档案管理系统,做好工作,特别是建立人事档案计算机辅助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对档案资料的收集和归档管理系统的要求。 (三)加强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信息化。人事档案作为人力资源的信息库,合理利用开发资源,发挥其最大作用,应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效率,合理有效地利用人事档案。同时,现代人事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是人事工作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采用新技术,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