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

《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

《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
《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公共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国家治理和经济发展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本课程将以公共财政理论界和财政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为出发点,梳理现代经济学理论和公共财政学的研究成果,立足中国财政改革实践中的现状和问题,系统介绍财政学的基本原理,并讨论了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当代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考财政现象和解决财政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前沿理论、具备国际视野的高层次财经人才。

As the foundation and important pillar of national governance, public fin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national govern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is course will start from the practical problems in the field of public finance theory and fiscal practice, sort out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modern economic theory and public finance, based on the current status and problems in China's fiscal reform practice, and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finance. At the same time, this course discusses the contemporary application of theory in public policy, organically combines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aims to improv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o think about financial phenomena and solve financial problems, and train them to become high-level financial and economic talents with good professional quality, grasp frontier theories and have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 2 -

2.设计思路:

公共财政理论与实践是一门注重方法学的课程,教学内容虽理论性强,但教学目标的重点关注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以理论专题和案例分析为载体,通过小组讨论、主题辩论等方式,开展理论讲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与互动式教学。在教学内容设置上,遵从理论基础——政策实践——专题讨论——案例分析这一条主线次第展开。其中理论部分将系统介绍公共财政学的收入理论、支出理论、预算理论与调控理论;实践部分就财政学的基本原理,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财政政策的具体运用的考察讨论公共财政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当代应用,厘清中国财政政策变动轨迹及变动规律,不同类型的财政政策的适用性、有效性,同时,在理论上说清楚我国财政政策的理论体系,以及与货币政政策之间的关系;专题讨论部分将涵盖财政学中的理论和应用问题,重在讨论很多长期存在和新出现的政府问题,包括经济衰退、人口老龄化、赤字财政、税制改革等热点问题;案例分析部分将以小组协作作业的形式完成。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经济学、公共经济学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在知识层面上了解财政政策的概念、财政政策目标和财政政策工具的内容,掌握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模式以及我国现行的宏观调控和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政策手段,全面地认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的基础作用,正确地制定和很好地理解与贯彻国家的经济政策。

在技能层面上,让学生正确认识财政与经济的辩征关系,深刻领会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及加强财税工作对经济管理的重要意义;掌握财政基础理论,把握财政的规律性;弄清并把握财政分配的基本范畴及其与之相关的基本政策手段;熟悉财政、税收、预算、国债、投资、补贴等财政制度的基本业务知识和技能,从宏观调控的视角,运用财政政策理论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包括国际视点、公共政策讨论和经济数据分析。

在态度层面上,通过学习公共财政的基本原理并讨论理论在公共政策中的当代应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我国乃至国际社会长期存在和新出现的政府

- 2 -

问题其背后的财政经济逻辑,从而实现“非仅一鱼,更得一渔”的效果,以提高学生思考财政现象和解决财政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成为具有良好职业素养、掌握前沿理论、具备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公共管理人才。

三、学习要求

本课程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及网络资源,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要完成所有的课程任务,学生必须:

1)课前预习:每个教学章节的学习任务书、在线阅读与延伸阅读资料、课程ppt 及相关讨论主题都会提前一个礼拜在相关平台发布,要求学生结合课程PPT,参阅教学参考书、在线阅读与延伸阅读资料掌握和了解相关知识点,并就相关讨论主题参与教学平台讨论板,讨论板的活跃度也将作为各位同学的一项平时成绩,讨论的活跃表现占最终成绩的10%,老师将根据讨论板中的帖子数、发帖字数、质量等给各位同学打分。

2)课堂讲解:要求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案例分析、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其中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部分,占最终成绩的10%,案例分析与小组协作作业占最终成绩的20%。

3)课后复习:每个教学章节都有作业及时发布在教学网络平台,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在线作业,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同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部分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4)此课程有一定量的教学参考书及在线阅读资料与在线视频,会及时在网络平台发布,同时教师也会结合知识点围绕相关主题整理延伸阅读资料及理论专题进行知识拓展,要求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四、教学进度

- 2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马海涛.财政理论与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

(二)主要教学参考书

李克强.财政政策理论与中国财政政策实践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年。

刘尚希.我国财政理论发展与构建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9年

龚六堂.公共财政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美)海曼,张进昌译. 财政学:理论、政策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李俊生,李贞.外国财政理论与实践.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 2 -

哈维.S.罗森.财政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J·E·斯蒂格里茨.公共财政.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年。

A·B·阿特金森、J·E·斯蒂格里茨.公共经济学.上海三联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A·埃克斯坦.公共财政学.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3年。

P·A·马斯格雷夫等.美国财政理论与实践.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7年。

(三)相关统计数据主要来源:

1、国际组织:

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关数据

2)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人口司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相关数据

3)世界银行对200多个经济体的相关预测数据

2.中国统计数据

1)《中国统计年鉴》

2)《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

3)《中国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统计年鉴》

4)《中国财政年鉴》

5)《中国卫生与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6)《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

7)《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

3.中国微观数据

1)中国营养和健康调查(CHNS)数据

2)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B; C;D ;E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 2 -

附评分规则:

1)考勤

2)课堂讨论及互动交流评分标准

用所学财政理论进行分析,其分析过程要求包含:要点分析、理论依据及问题剖析三个部分。各小组由小组长负责组织,最终形成案例分析的word文档和ppt课件作为小

- 2 -

组作业于第13教学周之前通过微信或教学平台上传提交,并组织研讨,各组组员在规定时间内按照如下评分标准完成案例作品的自评与互评。附:案例分析自评与互评评分标准(100分):

a)要点分析不少于3条,少一条不计分(10分)。

b)要点是否大致切中问题主题?理论依据及问题剖析是否组织合理、条理清晰?

(50分)

c)word文档是否已仔细检查过?是否内容严谨、结构清晰?有没有严重的语法、

拼写或排版错误?(10分)

d)PPT有创意,整体效果好,张数为不少于15张,根据实际情况酌情给分(10

分)

e)小组成员分工合理、具体,且工作量饱满(10分)

f)请勿抄袭,将启用相关检测功能,平均匹配不能超过20%,否则不计分(10分)

4)考试考查要求:开卷考试或提交论文;考试范围应涵盖所有讲授及自学的内容,考试内容应能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主要概念的记忆、掌握程度,对有关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综合运用能力。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2 -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