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教师的职责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多渠道促进学生的自主

发展】

“在中国的课堂,只见所有的孩子都是腰杆挺直,双手背后,

双脚并齐。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们鸦雀无声;老师提问的时候,学生们无声地举手姿势都是统一规范的。这样的场面犹如到了军营一般,在让人感到神圣与威严的同时,也让人感到巨大的压抑和束缚。”这是美国教育工作者看到我国教育现状后所讲的话。反思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对学生的种种束缚,已把他们年轻的心灵破坏得“千疮百孔”,学生没有个性的张扬,没有人格的塑造,更没有主体的回归。“以人为本”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我们的数学课堂要为学生架设自主发展的桥梁,使数学教学真正走向学生的内心,滋养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垒面发展。

一、以生活原形为契机,引领学生回归生活

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数学源于生活,学生身边就蕴藏着许多熟悉的、新奇有趣的内容,都是数学教学的“活教材”。教师应为学生提供熟悉的生活情境、感兴

趣的事物、可操作的材料等,作为学生探索的对象或内容,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使数学教学具体、生动、直观、形象。

要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就要把数学教学生活化,即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学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

将学生紧紧地束缚在课本当中,让他们围着课本团团转的教学,只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我们在依据教材的同时,更应冲破教材的束缚,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式的学习,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发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得到了满足,学生的心灵得到了解放,促使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自主发展。

二、以学习过程为窗口,丰富学生心灵

1.寓教于乐。新课程教学以“玩”贯穿始终,我们要善于利用丰富的游戏素材,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事物趣味化,让学生越学越有劲,在“玩”“乐”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增长智慧。

例如,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也是一个虚拟的数,对学生

来讲是抽象的、不容易理解。我从学生的实际入手,把教材中的套圈游戏改成了男女同学夹玻璃球对抗赛,男生5人参加比赛,女生4人参加比赛,由奖状该发给谁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迅速形成欲求不能、欲罢不甘的矛盾状态,让学生在求平均数的过程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2 质疑问难。著名的科学家 __认为:“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去实践、去观察。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服务者和合作伙伴,必须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孩子积极思考和主动质疑习惯。实践证明,在教学中设置一些悬念,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引导学生动脑思考,使数学教学成为“问”数学、思考数学,可以创造一种特殊的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并使这种共鸣转化为求知欲,进而把注意力转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

三、以学生发展为目标,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学生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建立促进学生垒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修订后的大纲以“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受到思想品德教育”为教学目的,对实施开放的评价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为创新意识的形成提供动力支持,是评价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

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进行考核和评价,其目的是通过评价促进和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考核的导向功能。评价不是目的,应通过评价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探索和创新上。不同的评价方法的功能有所不同,如果在评价方法上存在缺陷,预期的目的就可能无法达到,甚至出现与评价目的背道而驰的结果。因此,不论采取哪种方法来评价学生,首先要用多把尺子来衡量孩子,要看是否能有效促进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师生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你讲得好!”“谢谢你的回答”“如果你再想一想,会说得更好”,这些心灵的对话使师生情感得到升华,使学生受到爱的感染与滋润。

内容仅供参考

教师的自我素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

教师的自我素养对学生所产生的影响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学识渊博与教师的现实表现,教学实践中展现出来的设计、组织、协调等自我调控能力,都是学生学习的优秀资源,尤其,教师自我发展的信念、自我调控的科学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执着与严谨的品行,将影响学生的终生。 教师的职业一直被人们颂扬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在学生的眼中,教师具有无可怀疑的威信,教师是一切美好的代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的话是不容打折扣的,他们相信教师的言行远在父母之上,可以说,教师的德行是一面旗帜,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今后一生的成长道路。教师师德师风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下一代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因此,教师不仅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在全社会都在倡导加强师德建设的大潮中,我们教师自身更应注意自己人格,品德的修养,让学生从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中汲取有益的营养。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关键是在对学生的表率作用上。 教师的基本素养包括:一是热爱教育事业,作为教师必需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这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要安心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不能有作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消

极思想。要做到热爱教育、热爱学校、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不敷衍塞责,不传播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思想。二是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如果说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那么教师的爱心就是成功教师的原动力。教师要用爱心去关怀每一个学生,要了解他们的爱好和才能,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只有了解了每个学生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完整的人。教育是人类学,是对人类灵魂的引导和塑造。苏霍姆休斯基说得好,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公平对待所有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在学生眼中,“公正客观”被视为理想教师最重要的品质之一,他们最希望老师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三是教师还要不断学习,完善自身素质。教师言行对学生思想、行为和品德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它是一种重要的教育力量。教师要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以身作则,注意自省、自察、自纠。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正”,这样才能担负起未成年人心灵成长的“引路人”。师德建设不仅是国家对教师个体的要求和群体的规约,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内在需要。时代变迁,学生的视野开阔了,思维活跃了,主体意识也增强了,我们教师要适应这种变化,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使自身的象征意义更加丰富深厚,以此来点燃学生心中奋发向上的火种。 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校园里遇到老师时,便会行礼问好,可老师却往往视而不见,回敬还礼的更是寥寥无几,可如

浅谈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浅谈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在新的课改下,教师作为知识的引导者,首先要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这样在教学生的过程中,就可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我认为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渊博的知识 2、语言 3、德行 4、掌握现代的教学技术 【关键词】:教师的人格魅力;知识;语言;德行;现代教学技术一、渊博的知识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的知识必须是积极的、向上的,而且教师在传统知识时要有判断、有批判,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要广览群书,积百家知识于一身,才可以对学生的认识过程中的行为出现的问题加以解释,才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我作为学生时,很注意教师的知识素养。由于当时我是资智比较好的学生,所以我会有心地去问一些刁钻的问题,有的教师对我问题看似不屑一顾,但从他的眼神中得出的结论是: 这个问题他不会。 所以就认为这个教师的水平低,在上他的课时无形中就会有一种抵触情绪,这样在我的文化层面上就出现了裂痕。相反,也有很多教师对我的问题给予仔细的解释,同时鼓励我学习上的标新立异,但不能偏离正轨,对这样的教师我有很深的敬意,所以在上他的课的时候,无形中就会加大自己的注意力,对我的知识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

我作为教师已经九年了,在这九年中,深受学生的喜欢,我觉得这与我的知识结构有关。我读的书虽然不是很多,但很注意知识的积累,并能融入一定自己的层面的一些问题。这样学生就很容易从我这儿得到他们想得到的东西,同时,对学生本身的人格也有很重要的影响。我曾经教过这样的一名学生,他从我上他的第一节课时就昏昏欲睡。出于对他的关心,我想我应该适时地帮他一把,但我想我不能伤他的自尊,于是我在一节课的课间对他说:你能问我一个问题吗?我的这个问题很可能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但他没有浪费这次机会,反问我: 人睡觉能学习吗? 他的这个问题又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但我想我的回答是很恰到好处的: 睡觉可以有一定的发明和创造,但必须在有足够的知识和思考的能动力,比如凯库勒,就是在经过深思之后得不到的结构的时候,就是在睡梦中梦到了苯的结构,从而得到了苯的结构型,如果没有足够的知识作为前导,即你睡一年或许只能做一些诞的梦,可以说是一个十足的痴呆。我的这个学生听后,没有任何语言,但从那起,他就象换了一个人,上课再也没有睡觉,成绩相当不错,最后考入了一所名牌大学。后来我想,如果没有读那么多的有关科学家的故事书,我就不会象上面那样回答我的学生的问题,那么,我想这个学生的结果不会有现在的样子,那我也是一个失败的教师。 另外,教师有了广博的知识,在课堂上就会游刃有余,对于课堂知识的把握也会有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会有意外的收获,这样,无形之中把学生引入了更高的知识境界,学生也会更加地加入到学习中来。曾经有学生这样说: 老师,您的知识让我们佩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试题和参考答案

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试题和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教师这个角色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作为人的教师”和“作为教师的人”的()。 2、教师的爱是以对学生的()为前提的。 3、教育究其实质是一种生命对()的相互对接与交融。 4、教师具有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具体表现为一个完善合理的素质结构:高尚优良的人格、不断完善的()结构和不断完善的能力结构。 5、今后信息技术教育的主流教学方式是()。 6、教师发展规划的第一步是()。 7、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要靠师生双方共同努力,而教师起着()作用。 8、教师个体在无能力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时,应求助于专家进行心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9、教师自主发展有三条可行性路径:反思、合作、()。 10、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之间要有某种桥梁,这桥梁就是()。 二、选择题(下列各小题的4个备选项中只有1项是正确的,请选出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诸项中不属于教师职业特点的一项是()。 A、艺术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速效性 2、教师工作的核心是()。 A、教书育人 B、广博学习 C、教育科研 D、精心备课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 A、方法 B、途径 C、本质 D、形式 4、有德之人,在无人监督时,总是非常小心谨慎地不做任何不道德之事,这叫做()。 A、慎微 B、慎重 C、慎独 D、诚实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这句话的中国古代教育家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 6、我国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颁布于()。 A、1995 B、1997 C、1999 D、2001 7、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活动成效的最直接因素是()。 A、语言表达能力 B、非语言表达能力 C、教育技术运用能力 D、管理学生能力 8、校园文化属于哪一类课程资源()。 A、素材性资源 B、条件性资源 C、隐性资源 D、显性资源 9、在心理咨询中,咨询者和来访者之间是一种()关系。 A、医患 B、伙伴 C、师生 D、主从 10、在教学反思过程的诸阶段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 A、具体经验阶段 B、观察分析阶段 C、重新概括阶段 D、积极验证阶段 三、判断题(请判断下列各小题对或错,并在括号内填上√或×。每小题2分,共20分。)( R )1、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知识传授者”角色仍然是值得肯定的。 (W )2、今天,在我国“教师是专业工作者”尚未得到法律的认可。 ( R)3、教师的劳动是一种集体劳动。 ( W)4、教师职业道德可以产生直接的功利效益。

关于教师素质发展思考

关于教师素质发展的思考 教师素质是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中学音乐教学是融音乐课堂教学和音乐课外活动为一体的,既包含艺术创造,又包含艺术实践的音乐活动,在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作为新世纪的中学音乐教师,要有掌握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指导教学工作的能力;要有根据实际环境选择和决策,调节自己教育行为的魄力;要有使学生积极投入教学活动、热爱学习和创造,并愿意与之进行心灵对话的智力;要有语言风趣幽默,构思逻辑严密,表达叙述准确,例证妥当贴切、科学规范系统地传授音乐知识要领和声乐、器乐等技能的“引力”。使学生在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和表现音乐的实践中,积极主动、兴味盎然地提高自身的艺术品位和审美情趣。 我认为新时期音乐教师素质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提高: 一、热爱本职岗位,提升对职业价值的信念认同感 新时期音乐教学对教师素质的要求是综合的,没有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就不能正确把握中学音乐教学的方向;没有精湛的专业技能和教学艺术就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教学活动;没有一种“人文精神”“人文关怀”在中学音乐教学中的体现,就不能真正实现国家教委音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促进个性的和谐发展,培养合作意识、集体主义精神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等目的,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育者和教师必须在他自身和自己的使命中找到真正的教育的最强烈的刺激”。这就是说,教师要对自己的职业价值在信念上产生强烈的认同感。正是在此种认同感的催化作用下,教师才能不断地更新自我,超越自我,一步步地走向辉煌的巅峰,充分体现其人生价值。 二、与时俱进,树立更新教学观念的紧迫感 教学改革,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教学生“学会学习”。 1、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包括和涵盖了三个具体目标,即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在教学内容方面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学习,贴近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交流、合作等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音乐教学主要以传授知识、训练技能为主,教师与学生是

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发展

学校发展离不开教师和学生的发展 现代学校要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培育出一大批优秀的教师,同时将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就要看清自己的发展目标是什么,达到发展目标的途径又是什么。实践已经证明: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发展,才能促进现代学校的发展。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不竭资源。只有教师的发展顺应了时代要求,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逐步提高;也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进步,共同发展,才能达到双赢,真正促进现代学校的发展。因此,我认为要达到促进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双赢局面,就要理清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一、教师的发展是学生和学校发展的基础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力量之源。学博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人格的影响者,也是道德的实践者和示范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创造性的有无,将直接决定学校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水平。因此,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的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促进教师的发展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学生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的课题,在当今全球化、网络化迅速发展的社会中显得越来越重要,教育工作也面临诸多困惑和挑战。学校的发展要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能否逐步提高,只有教师顺应时代发展,才能促进学生素质的逐步提高。倘若教师不与时俱进,就很难应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学而不厌。新课程改革实验、新的课程设置、新的教学理念,要求广大教师要不断发展自我,以适应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的要求。我们要勇于向他人学习,善于向他人学习;同科组、同年级教师之间要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要多挤出时间来读一些现代科学理论或其他理论著作,从而更新知识,更新观念,努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促进教师的发展还要扎实开展校本教研。校本教研重点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校本教研必须强调如下几点:第一,强调个人实践与反思。教与学是互动的,一个教师在教授时没有个人的反思是不可能真正成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附件2 教育调查报告 (20 15 届) 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号11170212 姓名倪荣荣 实习学校诸暨牌头中学 指导教师刘智斌 完成时间:2014 年 11月 8日 浙江师范大学制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素养的提高 数学与应用数学倪荣荣11170212 摘要:进入21世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科技的规模化、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和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使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国当前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结构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新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业务水平和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及指导学生的工作能力。为了解当前教师的素养现状,本文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得到有关当前教师素养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对当前教师队伍的结构、素养现状和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详细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最后提出培养教师素养的策略。 关键字:新课程改革;教师素养;对策 一、现状分析 随着科学文明的不断进步,人才素养已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也是在素质教育中不断提高中国人总体素质的过程。素质教育体系下,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是教育观念的更新,还是教育内容、方法的运用和改革,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水平。教师素养的高低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低。在新课改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所以,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修养和人格素养,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高度的敬业精神,健康向上的心态,学生才能尊敬你,信服你,教师才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专业素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创新、不断提升的内化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教师个体和群体共同追求、奋斗的前进历程。因此,如何整体把握新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规律和内容,积极探讨促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必将会对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总体提高产生影响。但是,当今社会,教师的素质高低没有得到重视,基础教育中课程设置落后,内容陈旧,我们需要更新教学观念、思想、方法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力求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今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过调查,在教师素养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以下现状: (一)教师职业精神的缺乏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此所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二、核心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1.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关爱学生; (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4)在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在教育知识方面: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 (2)在学科知识方面: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基本思想与方法;掌握所教学科内容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与技能;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及共青团、少先队活动的联系。 (3)在学科教学知识方面: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具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进行课程开发的知识;掌握根据学生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教学的知识。 (4)在通识性知识方面:具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具有有关艺术方面的知识;具有信息技术知识;具有有关中国教育国情的知识。 3.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能力:在教学设计方面: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在教学实施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

1.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 和新课改理论

一、教育观: 素质教育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面向所有学生,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发展性评价,评价方式多元,评价主体多元。 二、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具有自身独特性,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要把学生置于教育活动的主体,注重学生的主体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顺序性,循序渐进 阶段性,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不能搞一刀切 不平衡性,适时而教,把握关键期 互补性,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 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 三、教师观: 教师劳动特点: 复杂性和创造性(教育方法不断更新,教育机智) 主体性和示范性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和间接性 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教师角色观: 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促进者 教师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展 教师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生和反思的实践者 教师转变为社区型开放教师 教师行为观: 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学生

对待教学上,强调帮助、引导学生 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勤于反思,成为反思实践者 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研究者 勇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观: 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 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四、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 4,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6,终身学习 课程内容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指导性文件)、课程标准(某门学科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依据和基础)、教材 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本理念: 三维目标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 内容联系观,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 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 校本课程观,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具体目标: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学习心得 7月26日上午,国家督学、国培专家、河南师范大学李帅军教授给我们做了精彩的报告《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与专业发展》,使我受益匪浅。 一、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含义 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内容为九大核心素养:社会责任、国家认同、世界理解、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审美情趣、身心健康、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研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根本出发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强调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尽管我国一直在推进素质教育、强调立德树人、力求让学生全面发展,但基础教育的现实并不尽如人意。“应试教育”与片面追求升学率问题依然严重,学生学习往往是被动学习,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效益低,严重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

主动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此所谓“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素质教育轰轰烈烈”。 二、核心背景下教师专业素养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师专业素养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 1.专业理念与师德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职业理解与认识方面要做到:爱岗敬业、为人师表; (2)在对学生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关爱学生; (3)在教育教学的态度与行为方面要做到: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教书育人,尊重规律,因材施教,引导和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4)在个人修养与行为方面要做到: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勤于学习,不断进取;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 2.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下面几个方面: (1)在教育知识方面:掌握中学教育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掌握班级、共青团、少先队建设与管理的原则与方法;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教师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更应懂得怎样教,怎样才能教得好。

学校发展与学生、教师的发展

学校发展与学生、教师的发展 学校发展与学生、教师的发展成才先做人。 针对当代中学生责任感的普遍缺失,围绕明德至善,博学大成校训的 内涵,根据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们探索实施了学生精彩人生德育系 列工程, 以明德、 博学、 志远为明确目标和阶段标志, 以学生的道德面貌、 精神力量、知识技能为重点,提出了各阶段、各年级不同的德育内容,组 织编写了校本教材。 高一侧重抓好习惯养成和文明礼仪教育,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高二侧重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公民教育,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 感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三侧重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指导学生搞好人生规划,培养学生为实 现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和毅力。 要想抵达明德至善的境界,就要富有爱心和责任心。 我们把加强师德建设作为教师发展的永恒主题,把爱与责任作为师德 建设的核心内容,开展以真情塑造未来为主题的家访活动,每年寒暑假组 织干部和全体班主任深入五类特殊学生的家庭,送上书籍,送上温暖。 在学生中开展老师,我想对你说等征文活动,虚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连续 5 年评选十佳师德标兵、十佳岗位奉献标兵,营造风清气正的良 好氛围。 坚持期末开展家长评教、社会评校和魅力教师等评选活动,引导广大 教师牢固树立爱岗敬业精神。 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发挥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 的个性,创设民主、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为教师提供一个创造性发挥 教育智慧的空间,才能最终实现教学管理的目标。 才能使学校发展充满生机活力。 在社会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引领教师健康的生活,快乐的工作,增 强他们的职业幸福感, 树立静心教书、 潜心育人、 安心从教的职业道德观, 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新课程与教师专业成长的思考 摘要: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键,教师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新课改的成效。新课程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成长的土壤,在这种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大的变化,教师将从课程的执行者逐渐转向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学校的管理理念也将发生重大的变化,从过去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转向以人为本的帮助教师发展并为其发展提供各种机会和条件、引导教师快速成长的新的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专业成长专业培训 校本培训校本教研 有人说,新课程如同龟裂许久的河床涌动着一汪清泉,让教育这块沃土呈现出了绿色、生机、活力、色彩,使它更加富有激情、诗意、机智、灵敏。也有人戏称新课程是“狼来了”,对新课程产生畏惧心理。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现象说明还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新课程缺乏正确地理解。任何一种新观念的确立,都是对旧观念的一种变革,而变革的往往是那些我们已经驾轻就熟的东西,这对许多人来说,是非常痛苦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仅要改变千百万教师的教育观念,而且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教师的专业素质就是在这种改变中成长着。 一、教师专业成长的内涵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把教师置于学习共同体中把教师当作需要成长、正在成长的动态对象加以关注,以可持续性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教师的工作。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指教师教育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多的是指显性之下的隐性发展。 教师专业成长包含三个层面: (一)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知识的广博精深及技能的熟练程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只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满足学

生的各种需求,只有熟练的技巧才能培养新型的人才。尽管过去也强调教师要不断充电,要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但由于知识更新速度慢,学科教材相对稳定,加上聘任终身制等因素,致使许多教师多年吃老本,无进取之心。当今的教育,天天都在改革,月月都有新的变化,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就无法完成教书育人这一神圣而专业的使命,也无法完成新课改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过去经常说“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这一古训也有新解:肯定有二,一是强调了教师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二是也讲求学科知识的有效传递(很讲究“倒”的过程和方式);不足有三,1、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当做知识的容器,2、传递内容的单一(只有水),教学内容的学科性过强,不利于的汇通;3、教与学不是一个简单的“倒给”,忽视了教学的创造成分。也就是说,要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广博精深”与“熟练”,就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理念,就要有“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追求。 (二)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如今,实践性教学、反思性教学、探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反思教学实践是教师自我教学过程中的现象、经验甚至教训的反思,对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走出传统的圈子,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走向研究者、反思者。如果不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不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研究对象,仍照搬理论,一味依赖教学参考书,很难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教育教学实践的反思、认识和提高,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富有理性的内涵。 (三)教师群体中形成合作的专业成长文化与模式。新课改不仅要求教师改变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教师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要求教师学会挖掘、开发课程资源,重新构建教学模式,优化组合教学内容。而这一切又不是一个人所能完成的,这就表明一改传统的“单打独斗”“孤军作战”为协同合作的模式已成为新课改的必然。教师群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教师读本

第五章核心素养与学生成长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时,亦应具有国际视野,借鉴各国先进经验,符合时代特征。 第一节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文化基础 第二节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自主发展 第三节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社会参与 第一节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文化基础 一、中华传统文化与建构学生核心素养之间是什么关系?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文化之魂,是构建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其次,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过程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再次,在核心素养培育中渗透优秀民族文化已成为各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共同内容。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核心素养框架中的地位如何? 在核心素养框架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课题就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哪些内容?在核心素养框架的构建中,应着重注意传统文化中关于人格修养和德行培养的内容。 三、怎样把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融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之中? 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国家民族立场上的统一意识。 第二:为政治国理念上的民本要求。 第三:社会秩序建设上的和谐意愿。 第二节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的自主发展 一、自主学习就能实现自主发展吗? 自主学习是为了学会学习,学会学习是为了终身学习,终身学习是为了个体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要。自主发展是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全部。培养塑造一个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兼具自主发展、文化基础和社会参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读后感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读后 感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心得体会 泉水镇旧州小学宋莹信息化、世界化、市场化、教育现代化已经成为21世纪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焦点是人才的竞争,是全民素质的竞争。而人才资源主要取决于教育的水平、教师的水平。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已经成为当今教育发展的主流。社会的发展强烈地冲击着现有的教师教育体系,对广大教师的专业结构、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们面临着新挑战。这是我读完傅道春主编的《教师的成长与发展》一书后最大的感受。 教师职业是一种以人育人的职业。作为教师,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我时刻告诫自己要追求卓越,崇尚一流,注重自身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使自己真正成长为不辱使命感、历史责任感的优秀教师。结合此书,我对于新时期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有内涵的教师有几点见解: 一、做学习型老师 我们教育工作本身具有的前瞻性决定了我们必须不断地学习、进步。仅靠原来的教育是不可能支持个体顺利度过一生的。因此我们只有通过持续性、多元化的学习来适应社会变迁。怎样成为“学习型”教师呢我认为就是“真学、善思、会用”。真学,就是真正学习,发奋学习。业精于勤,读书与学习需要的是心态和毅力,持之以恒的读书、学习、研究,将是我们所选择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的理智选择。所以有人说生命是在学习中成长,是在付出中完成的。将学习当成一种精神境界、一种成长途径,你就会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通过各种形式

高戈庄小学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培训实施方案

高戈庄小学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培训实施方案 我们受上级领导委托,根据教育部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意 见和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开展校本培训的指导意见、山东省中小学校本培 训实施方案的精神,组织学习了《山东省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丛书》,包 括《当代教育新理念》、《新课程与教学改革》、《新课程与教师素质发展》、《教师校本研究与专业成长》,作为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校本培训的基 本教材。 一、指导思想 此次培训紧密配合新一轮中小学新课程与教师发展培训的重点,突出了新理念、新课程和新教师。通过培训对当代重要的教育教学理论的梳理和阐述,便于教师通过学习相关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为反思教育教学实践、改善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供理论基础和指导。 二、培训内容 (一)教师发展综述(6课时) (二)教师职业与职业道德(3课时) (三)教师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3课时) (四)教师的能力发展(5课时) (五)教师的自我意识与人际关系(4课时) (六)教师的心理健康(6课时) (七)教师的终身学习与发展(3课时) 共30学时 三、培训方式 组织学习需要以学习型组织来实施和保障,只有学习型组织才能够

有力地进行集体学习,不断改善自身收集、管理、创新与运用知识的能力,而非学习型组织对组织学习听之任之,这样逐步就会削弱甚至丧失其学习能力。鉴于此,培训方式如下: 1、骨干新课程与教师发展培训和普通教师及新教师全员培训结合。 重点培训一批骨干教师,发挥骨干教师学员的组织引领作用,再由骨干教师带动其他老师分组进行学习。做好骨干培训与全员培训的结合,推进全员培训 2、校本集中研修与研讨结合。 采取互动研讨、集中讲座、课例观摩等活动,实现新课程与教师发展培训的同伴互助、引领,实现培训资源的共享。 3、理论培训与案例剖析相结合。 从案例入手,引导教师对教育教学中的正反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反思、感悟和总结,要将案例剖析贯穿于培训的全程,研究教育教学的主要方面,研究每个方面工作的重点环节。 4、教师资格培训与教师高级研修结合。 四、培训原则 新一轮的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的主要形式是校本培训。校本培训是教师继续教育,特别是在职培训的重要环节,是教师自主地谋求专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它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培训基地,以全体教师为培训对象,以教师为主体的学习为主要培训形式,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教育教学能力,特别是创新意识和能力为直接目的,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最终目的。 (1)连续性原则。把教师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教师一生的专业发展,教师教育要打破职前、在职教育各自为政和相互割裂的局面,通盘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保证教师一生都能受到连贯的、一致的教育。

心得体会 教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教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护法律的权威,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二、人文底蕴 在国际化的世界,学生需要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同时真正理解和接纳来自不同国家的文化,而不是盲目模仿或任意跟随一种文化,才是真正的国际化与世界观。因此,课堂上教师们强调在传授学生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同时,要培养他们的全球视野。通过思品课堂上学生理解和热爱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尊重和包容其他民族的文化。既要反对故步自封、自高自大,又要反对崇洋媚外。要善于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为我所用,创新民族文化。学生要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创新型的人才,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三、学会学习 学会学习比学会知识更重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我们广大教师的艰巨任务。随着学生获取信息来源的多样化,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要用多元智能的理论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帮助学生获取鉴别利用各种信息,解决各种问题,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

要想叫学生乐学善学,老师首先要做一个好学的人,自己养成好学的习惯。以身作则,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好学兴趣,产生了好学的激情,催发了学生好学的嫩芽,使学生逐渐从模仿老师到自觉需要好学的精神状态。要想叫学生勤于反思。教师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问难。当然,教师要善于灵活地向学生提出探索性问题。 四、健康生活 健康的生命是我们享受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和前提,健康的心理对一个人的成才、发展关系重大。我们要教育学生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挫折,都不应放弃生的希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善于调控情绪,自尊自爱,将心比心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心得体会范文二 核心素养是当前教育领域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近日在第二届北京教育论坛上,专家表示,时代变化了,要求变了,呼唤核心素养的出现。讨论中国的核心素养要结合中国社会发展阶段的特点,要适应

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计划书

2018 指导思想 以“以人为本,狠抓常规,规范发展,提高质量”为工作思路,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重点抓好教师师德、学校德育、教学质量、特色四方面工作,使他们相辅相成,努力做到“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发展”,致力于建设群众满意的民办优秀学校。 一、学校管理工作: 1.宗旨:加强师德建设、以人为本、依法治校、情理并重、激励发展。 2.思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集思广益、众志成城。 3.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教师优劳优得。不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要让优秀教师香起来,不求上进者慌起来,激发全体教职工的使命感、责任感、危机感。 4. 学校领导班子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管理工作,以精细化、制度化为切入点,不断加强日常管理,使各种管理行为规范。 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1、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干部是学校的核心,是火车头。班子成员要增强履职尽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一要加强理论学习,树立良好的威信,增强自己的人格魅力。二要发挥表率作用,时时处处起带头作用,树立起良好的风气。三要增强团结,发挥出团队作用,分工不分家,互相补台,每个班子成员时刻牢记管理即服务,为教师办实事、送温暖。四要讲奉献,以学校利益为重。五要加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等不靠,

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工作。六要增强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七要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用法、执法,依法管理学校。 2、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教师队伍的政治管理、师德建设,开展师德系列活动。学高为师,德高为范。通过政治学习、校例会等形式加强师德学习,使教师团队有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团结拼搏的协作精神、严谨求实的科研精神、不断进步的进取精神。二是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增强读书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把提高教师素质作为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还请大家记住:用力只能称职,用心才能优秀。在现在条件下,要想跟上学校发展的步伐,光用力已经不行,要研究科学的方法,寻找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新途径,用知识武装自己,快速成长起来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三是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因为没有教育理论作基石,教师的专业发展是走不远;如果不学习就缺乏应有的教育理论素养,教师就没有审视教育现象所需要的分析工具,教师就不能从教育现象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东西,只能从教育现象到教育现象,而不能站在理论的高度去分析、审视教育现象。 3.加强班主任培训工作。学校最少每月进行一次范主任培训工作,政教处要做好此项工作。 三、学校德育工作: 强化校风、校训建设:校风是一所学校师生在共同的目标和认识的基础上经过长期的努力而形成的一种行为风气,是衡量学校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志。校风建设,要以校团委为笼头,以班主任为骨干,全体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有新的突破。在校风建设中,德育工作是重头戏,要潜心研究德育工作的性质和规律,狠抓基础,讲究实效,突出针对性,不贪大求多,一点一滴,不急不躁的从学生的基本素质

最新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一、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使教师从过去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这一核心角色中解放出来。促进者成为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特征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 2、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观念,同时确立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就要求课程与教学相互整合,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教师不能只是课程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 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一个研究者,在教学过程中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总结经验,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4、学校与社区的关系 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转变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教育与社区生活正在走向终身教育要求的“一体化”:学校教育社区化,社区生活教育化。新课程特别强调学校与社区的互动,重视挖掘社区的教育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角色不能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课堂,教师不仅是学校的一员,而且是整个社区的一员,是整个社区教育、文化事业建设的共建者。 二、教师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首先,”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对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和有缺点、过错的学生。 其次,尊重学生意味着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体罚学生,不大声训斥学生,不羞辱、嘲笑学生,不随意当众批评学生。 最后,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赞赏每一位学生。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也包括价值观和做人。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新课程强调教学反思。按教学的进程,教学反思分为教学前、教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