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二部分:2013八年级历史单元复习

第二部分:2013八年级历史单元复习

中国近代史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

【中招考点】

1、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领导人、历史意义?

答:时间:1839年6月3日。地点:广州虎门海滩。领导人:林则徐

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2、中英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

(2)导火线:1839年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侵略者。

(3)主要经过:1840年6月,英国挑起战争。1842年8月,英舰开抵南京江面,清政府被迫求和签订《南京条约》。

(4)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

③通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

④协税——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影响: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3、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参战国家:英、法联军为主凶,美、俄两国为帮凶。

(3)主要经过:1856年10月英、法发动,1860年,英、法军队进攻北京,火烧圆明园,俄国趁火打劫,共割占了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4)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

4、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起来,成立了“洋枪队”,1862年,太平军在慈溪战斗中,

击毙了洋枪队头目华尔。

5、为了粉碎英、俄利用阿古柏分裂新疆的阴谋,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进军新疆,左宗棠采取“先

北后南,缓进急战”的策略,收复了除沙俄强占的伊犁地区以外的新疆全部领土。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

6、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起因:日本为实现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的梦想。

(2)经过:1894年,日本占领朝鲜,侵略中国,在黄海战役中,邓世昌英勇抗敌,以身殉国,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同年4月,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结束。

(3)《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割地——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②赔款——2亿两白银

③开放通商口岸④设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4)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7、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起因:从1898年起,义和团掀起了一场反帝爱国运动,威胁到列强在华利益。

(2)经过:1900年由西摩尔率八国联军入侵,攻占天津,随后攻陷北京,慈禧太后带领光绪帝仓皇出逃,1901年,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

(3)《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经济—赔款白银4.5亿两②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③外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④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4)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

【知识点拨】

近代思想认识:

1.中国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①西方列强的侵略;②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③综合国力的衰弱是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

2.“近代侵略与抗争史”的启示: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它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要学习科学技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综合国力。青年学生应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中考演练】

1.比较《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三大不平等条约。

(1)概括这三个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2)探究:条约有哪些相似之处?鸦片战争后的“开放”与我们今天的“开放”有何本质区别?

2.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中国人们不断遭受列强侵略的血泪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光荣斗

争史。

(1)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发动了哪几次大规模侵华战争?(至少写出三次)

(2)哪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为挽救中华民族的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采取了哪些重大的政治行动?

3.(2010中考)阅读大事年表,回答下列问题。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

1842年魏源《海国图志》刊行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创办

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成

1894年孙中山成立兴中会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

1898年百日维新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简要说明魏源编著《海国图志》的历史背景。

(2)上述大年事表中,有些事件是对魏源思想的实践,请举两例。

(3)上述大年事表中,找出有直接因果关系的两个事件。

(4)归纳出上述大年事表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史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4.近代史上,西方列强多次发动了侵略中国的战争,饱受欺凌的中华民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抗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过哪些主要的侵略战争?指出它们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的最主要影响。

(2)在侵略者的炮口下,清王朝被迫与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最能体现中国领土主权开始遭受破坏,更有利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最终使清政府变成“洋人的朝廷”的分别是哪一条约的哪一条款?

(3)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华民族进行了英勇抗争。请各写一例中国军民抗击侵略的史实,并说说近代中国人民抗争的历史作用。

5.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和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史书上的历史的名词。

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死难同胞300000人图)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请回答:

(1)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请把它们选出,并按材料序号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

(2)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起步

【中招考点】

一、洋务运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交困。统治集团中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根本目的),他们被称为“洋务派”。中央以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他们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2、内容

(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如: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1866年,张之洞在福州创办福州船政局,开办船政学堂。

(2) 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创办的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张之洞创办的湖北织布官局和汉阳铁厂。

(3) 为实现“自强”的目的,积极筹建陆海军,如: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派遣留学生等。

3、近代军事与国防建设带动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发展

如: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1880----1893年,唐胥铁路竣工,中国开始有了自己铁路。

1880年,电报总局在天津设立。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4.评价洋务运动

(1)性质: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2)目的:维护清王朝的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3)作用:①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为

化的进程,并一定程度抵制了外国侵略势力的经济入侵。

二、维新变法

1、背景:1895年,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

2、简单经过:

A、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请求变法的“公车上书”,为维新变法运动拉开了序幕。

B、康有为称的“中国西学第一”指严复(中国近代的启蒙思想家),他著有《天演论》,把西方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主张学习西方的制度。他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

C、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变法开始。变法开始的标志。

D、1898年9月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前后103天(所以称“百日维新”),变法最终失败。

3、百日维新内容:

A经济:发展工商业。B军事:训练新式陆海军。C政治:开放言论,取消多余衙门和无用的官职。D文化教育: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废除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创办报刊。

4、影响: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基础。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变法内容有些被保留下来,如京师大学堂。

三、辛亥革命

1、孙中山创立同盟会(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为汇集革命力量,孙中山联合华兴会、光复会和兴中会的成员,成立了中国同盟会。

时间:1905年8月。地点:日本东京。领导人:孙中山为总理。

性质:这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纲领:“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目标:推翻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革命旗帜(指导思想):三民主义(即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

影响:它的成立,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

3、中华民国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民国元年)地点:南京。人物:孙中山。

颁布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民国纪年和公元纪年换算: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年

5.辛亥革命的影响

①政治影响: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②经济方面: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③思想方面: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民心;④对社会性质的影响: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因而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⑤社会习俗的影响:剪辫子、废缠足、废跪拜、异称呼。

四、新文化运动

1、兴起的标志: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

2、宣传阵地:《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两面大旗:民主和科学

3、代表人物: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掀起新文化运动,明确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论》,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鲁迅: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用犀利的文字猛烈抨击封建礼教。李大钊:1918年,连续发表《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文章。

4、主要内容:(1)第一个阶段:四个提倡四个反对即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2)第二个阶段:宣传马克思主义。

5、评价新文化运动

(1)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播创造了条件。

(3)局限性: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知识点拨】

1.中国近代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中国近代化探索三个阶段相关历史事

领导阶级代表人物(1—2位)

经济层面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洋务派

政治层面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

思想层面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民主主义者陈独秀、李大钊

2.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从学习西方军事军事到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先进思想的由表及里、逐渐深入的递进过程。近代化的探索开始于洋务运动。

3.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认识)

说明: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不能救中国;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斗争精神。

4.改变近现代中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鸦片战争: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新中国成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大改造完成: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5.三次巨变:第一次巨变: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巨变:毛泽东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使中国真正独立,并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巨变: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中国开始富起来。

【中考演练】

1.中国的近代化,是指19世纪中期以来,国防部的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开始逐渐摆脱封建束缚,向大机器生产下的社会形态迈进的过程。它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和思想文化上的先进化。据此请回答:

(1)1860年~1898年间,清政府在“经济上的工业化”方面取哪些重大尝试?

(2)辛亥革命中,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上的民主化”方面得了什么重大成果?

(3)辛亥革命后至五四运动前,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在追求“思想文化的先进化”方面掀起了什么重大运动?该运动有何重大意义?

(4)你对19世纪中期至1919年的中国近代化进程有何评价?

答:中国近代化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曲折的过程,没有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要想实现近代化是根本不可能的;从闭关自守到对外开放,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2.判断下列描叙的各是什么事件。

(1)这是19世纪60——90年代掀起的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这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伟大构想,它最初是针对台湾提出的,而最先在香港、澳门问题上得以实现。

(3)这是一次巨大的深刻的生产技术的大变革,它于18世纪后半期率先从英国开始,它是从棉纺织业的革新开始的。

(4)它改革了日本落后的封建制度,使日本迅速崛起,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但它也具有不彻底性,保留了封建残余。

3.20世纪上半期,在中华民族和振兴的过程中,先后产生了两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它们分别领导了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

(1)这两位伟人是谁?

(2)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果不同,分别是什么?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主要内容:发展农工商业;训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报刊,开放言论;开办新式学堂等。

材料二:从1868年起,明治天皇政府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1)根据材料一回答: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明治维新对日本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3)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5.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请回答:

(1)图一作者的主张与中国近代哪一派别的主张最相似?

(2)图二是一部外国译著,请你推断该书的译作者是中国近代哪一派别的代表?

(3)图三与中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这一事件给中国近代带来了怎样的历史剧变?

(4)图一至图四反映了近代前期学习西方的历程,请你概括这一历程的特点。

6.中国近代史既是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又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结合有关史实回答问题。

(2)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经济方面有何尝试?结果和影响如何?

(3)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在政治方面取得了什么成果?

(4)中国近代史上,对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由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的变革历程,请各举一例。

(5)民族的独立自主是实现近代化的前提,中国要真正实现近代化,你认为应是在什么重大事件后?

(6)中国近代人一直向西方学习,但始终没有富强起来。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富强起来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第三单元新民主义革命的兴起

【中招考点】

一、五四爱国运动(1919年5月4日—6月初)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领导人:陈独秀、李大钊。

(3)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等。

(4)经过:1919年5月4日—6月初,斗争中心在北京,主力是学生,以罢课为主要斗争方式

1919年6月初以后,斗争中心转移到上海,主力是工人,工人罢工、商人罢市成为主要斗争方式。(5)结果:取得初步胜利(表现在①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②罢免曹汝霖等卖国贼的职务;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6)性质: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7)意义: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时间:1921年7月(2)地点: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

(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

(4)内容:①通过了党的纲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②确定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③选举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

(5)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

三、北伐战争

(1)国民党一大: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标志着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2)黄埔军校:1924年5月,黄埔军校在广州成立,蒋介石任校长,周恩来任政治部主任。黄埔军校培养了大量军事政治人才,为建立国民革命军奠定了基础。

(3)北伐战争(1926年开始)

①目的: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②主要对象: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③主战场:湖南、湖北④主要战役:汀泗桥、贺胜桥战役(叶挺独立团)

⑤战果:不到半年,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⑥结局:蒋介石、汪精卫等突然叛变革命,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

四、星火燎原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朱德等人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是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通过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率领部队向农村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4)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朱德任军长,毛泽东任党代表。

(5)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找到适合中国的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夺取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五、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严重失利,被迫长征。

(2)经过:瑞金出发→挺进湘西→冲破四道封锁线→改向贵州→渡过乌江→夺取遵义→四渡赤水(打乱敌人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敌人包围圈)→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到达陕北吴起镇→甘肃会宁(红一、二、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

(3)遵义会议(1935年1月)

答:①内容:解决了博古等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取消了博古的军事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②意义: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长征胜利的标志: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

(5)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6)长征精神:艰苦奋斗、百折不挠,严守纪律,不怕牺牲,坚定信念,以苦为乐等。

【中考演练】

1.观察下面的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图二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请回答:

(1)这是两艘不同寻常的船只,都是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与它们相关的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图一:

图二:

(2)这两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20世纪20年代前,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两大事件分别是什么?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了坚决斗争。山东各界代表到北京请愿,代表团在济南起程之际,山东父老环跪车站泣不成声,嘱代表“请求不遂,不得生还”。

(2)这次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3)“出席和会的代表,也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这次运动给中国带来什么影响?

3.以下是五四运动中几个著名的口号:

①“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②取消“二十一条”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读后请回答:

(1)从口号①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2)口号③中的“和约”,也就是巴黎和约上签订的对德和约,即。

(3)学生们之所以强烈要求”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主要是因为?

(4)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大转折,它标志着的开端。

4.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国共两党合作进行的国民大革命的共同目的是什么?请举一例共产党在北伐中的先锋模范作用。(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进行武装斗争开始的标志是什么?

(3)为什么说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从党的革命历程中你看到共产党人身上具有一种什么精神?

5.列举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三个重大节日。

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中招考点】

一、难忘九一八

九时间:1931年9月18日

一概况:日军制造柳条湖事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炮轰沈阳城

八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致使东北三省沦陷

事中国各界反应人民:要求停止内战,抵抗日本侵略,在东北组织抗日义勇军

变中共:派杨靖宇在东北开展抗日游击队

背景: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遭拒绝

时间:1936年12月12日

西安概况:张、杨实行“兵谏”。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又称“双十二事变”。事变结果:在中共等各方面的努力下,事变得到和平解决。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二、“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背景:日本侵占东北三省后,继续向南进发,企图占领华北

卢沟桥事变时间:1937年7月7日

概况:日军进攻卢沟桥,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影响: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南京大屠杀时间:1937年12月

概况: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

时间:1937、9

平型关大捷地点:山西平型关

概况:八路军115师歼灭日军一千多人

意义: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时间:1938

台儿庄战役地点:山东台儿庄

概况:国民党李宗仁率军歼灭日军一万多人

意义: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百团大战背景:日军主力进攻中共抗日根据地,中共及其领导的军民成为抗日的中流砥柱指挥、意义:彭德怀、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最大规模的战役

时间:1945年4月

中国七大地点:延安

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意义: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节节胜利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开始局部反攻

1945年8月15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

五、国共两党两次合作:

第一次:1924——1927年,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进行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第二次:1937——1945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中考演练】

1.某班要出板报,板报设计,概括反映抗日战争的历程。

(1)标志着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年的(事件名称):。

(2)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年的(事件名称):

(3)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开始:年的(事件名称):

(4)标志着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年的(事件名称)

(5)“50年不幸的历史”中“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哪两次侵华战争?写出两次反侵略战争中涌现的英勇抵抗将领及相关战役各一例。

(6)日本是在哪一历史事件后强大起来,并很快走上对外侵略张的军国主义道路的?

(7)试总结侵略战争中前四次中国失败原因和抗日战争中国胜利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卢沟桥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还标志着。

(2)为保卫徐州,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阻击日本侵略军,取得了战役的胜利。“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竟扶危局定神州。”“此役”是指

(3)在中国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也在激烈进行。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4)依据时间说出反映的事件及意义。

1895年:

1931年9月18日:

1937年7月7日:

1945年9月2日:

(5)除过甲午中日战争和抗日战争外,近代列强还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导致民族危机加深,它催生了哪些重大斗争?

(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请举两例中日往来的事例。

(2)日本善于向东、西方学习,并进行改革和创新。请以古代和近代两国事例加以说明。

(3)“在近代,中日之间也有过50年不幸的历史,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侵华战争。”你知道近代以来日本发动和参与的三次大规模的侵华战争吗?试举一例其在中国犯下的罪行。

(4)你认为近年来中日之间政治关系结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对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和南京大屠杀的行径你有何感想?

(6)当今世界仍不太平,我们要居安思危。谈谈怎样才能取得抗击外敌入侵的胜利?

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中招考点】

一、内战烽火

背景:抗日胜利后,人民渇望和平,而蒋介石阴谋发动内战,中共争取国内和平

重庆谈判时间:1945年8月

结果:国共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爆发时间:1946年6月

内标志:蒋介石进攻中原解放区

战转战陕北

烽时间:1947年夏

火挺进大别山概况: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开辟大别山根据地

意义:严重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湖北重镇武汉

二、战略大决战

背景:人民解放军经过两年作战,消灭大量敌军,与国民党进行主力决战的时机已成熟

三辽沈战役: 1948年,林彪、罗荣恒率东北人民解放军解放东北全境

大淮海战役:由陈毅、邓小平等指挥。此战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战平津战役:此战的胜利,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北平和平解放)

役三大战役胜利的意义: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国民党统治中国22年的政权垮台。

【中考演练】

1.阅读下面毛泽东在1949年5月写的一首七律: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请回答:

(1)这首七律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2)毛泽东写这首诗的背景是()

A.平津战役尚未结束 B.蒋介石发动“求和”声明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胜利召开 D.统治中国二十二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3)“虎踞龙盘”指的是哪座城市?请列举近代史上在这里建立的两个政权的名称和性质。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做出了种种努力,全系民族生存的出发点…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这次事变。

材料二: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1)材料一、二分别与什么历史事件有关?

(2)材料一这一事件发动的目的是什么?

(3)在上述两事件中国共双方分别就抗日、国内和平两个问题达成一致。一致达成后的落实情况分别怎样?其落实情况对中华民族各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

(4)国共还有一次合作,结果怎样?

3.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机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材料二

(1)材料一中’28年”开始和结束的标志事件分别是什么?

(2)材料二描述了解放战争某一阶段的战略态势,图中的尖刀

表示的是什么?这一战略部署有什么重大意义?

(3)说明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

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和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

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史书上的历史的名词。

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死难同胞300000人图)

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中华民国三十八年4月23日)

(1)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请把它们选出,并按材料序号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

(2)请选取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

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中招考点】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办实业的目的:发展本国工商业,挽回中国的利益

1.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实业救国”的口号,创办大生纱厂等企业

办实业的历程一战期间,其企业获得较大发展

一战结束后,纱厂陷入困境,被吞并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

主要发展阶段基本特征原因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民族工业的萌芽洋务运动的推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黄金时代”辛亥革命成功,冲击了封建制度;一战期间帝国

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帝国主义卷土重来

3.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①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曲折发展。

②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总的来说是比较落后。

③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和沿海地区。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中文报纸的出现:甲午战争后,办报出现高潮,1872年上海创办的《申报》是当时最为著名的报纸之一。被称为“近代史的百科全书”。

2、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3、无线电广播:1923年,美国人在中国的上海创建无线电台开始播音,这是国内首家广播电台。1927 年,上海新新公司建立,中国人自建的第一座电台。

4.最早被采用的近代交通工具:轮船。19世纪60年代中国自行建造的第一艘木质蒸汽轮船:“黄鹄号”(江南制造局李鸿章),中国人开办的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上海轮船招商局(1873年)。

5.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甲午战争后,形成了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

6.1896年8月,电影开始在上海放映。1905年,中国拍摄了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

7、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变化对照表:

时期发式服饰称谓礼节脚形义务

辛亥革命前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长袍马

大人老太

爷老爷少

跪拜作揖

请安拱手

缠足

男主外

女主内

辛亥革命后强令剪辫

西装、中山装、长

衫、旗袍

先生某君

同志

鞠躬脱帽

握手

天足

走向社会:参军、

进学校、自由恋爱

8、近代中国社会习俗的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体现在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缠足、倡女权。

【中考演练】

1.民族资本是推动近代中国进步的重要因素,其发展历程虽然艰难曲折,但最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根据史实回答:

(1)“黄金时代”指什么时期?这一时期中国民族经济发展有何特点?

(2)为什么说中国民族工业是转瞬即逝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3)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如何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

2.追求时尚是人类的天性,不同时期的时尚同时也反映了不同时期人类发展的足迹。根据提示回答:(1)19世纪初,英国人以乘坐当时最先进的交通工具为荣。当时英国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是什么?(2)19世纪末,日本人都以穿西装、打领带、吃西餐为时尚。日本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件?

(3)20世纪初,中国人以剪辫子为时尚。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

(4)20世纪60年代,中国人以穿军装持语录,上山下乡为荣。当时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件?

3.铁路是工业化的一个缩影,对社会发展和进步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请根据史实回答:

(1)世界上第一辆火车的发明者是,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2)指出铁路最早在英国出现的原因?

(3)铁路最早在中国出现时,中国正在进行哪场近代化运动?

(4)根据以上问题你得出什么结论?

4.根据民族工业的回答问题:

(1)中国民族工业产生在何时?一战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

(2)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是什么?

(3)民族工业在1956年消失的原因是什么?

第七单元近代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中招考点】

一、近代科技

科学技术中国人自行设计修建的第一条铁路:詹天佑,京张铁路

揭开制碱奥秘的候德榜

二、近代思想

魏源:编《海国图志》,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

激励人们救亡图存,反对外来侵略

三、近代教育

洋务运动时期:创办新式学堂

新式教育的开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京师大学堂

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

1905年废除科举制度(张之洞请废科举)

四、近代文学艺术

鲁迅:《狂人日记》、《孔乙己》

郭沫若:《屈原》

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讴歌文明,鞭鞑黑暗的文学、艺术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徐悲鸿:《愚公移山》、马

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中考演练】

1.近代科学文化领域出现了许多名人,根据史实回答:

(1)说出詹天佑、徐悲鸿、鲁迅、侯德榜、冼星海的突出成就或代表作品是什么?

(2)分析他们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3)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是什么?

2.近代以来,列强入侵,国家危难,一些爱国思想家认为要改变现状,必须学习西方的长处。他们当中的代表人物先后有魏源与严复。回答下列问题。

(1)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写道:“夷之长技: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魏源认识到了西方有三技长,这种认识来源于什么?认识全面吗?

(2)严复在《天演论》中写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的这种认识来源于什么?他的观点是纯生物学观点吗?为什么?

(3)以上两人的思想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4)说明魏源提出的主要救国观点是什么?救国措施中首要的是什么?

(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魏源和严复主张的相同点是什么?各是哪一阶级哪一派别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分别启发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

3.人类的进步不仅表现在物质上,还表现在思想理论的创新。

(1)近代中外历史上,一批又一批伟大思想家以其深刻的理论成果推动人类社会前进。请举出中外近代思想家各一位,并写出其观点或主张。

(2)从你写出的思想家中选择一位,说明他的主张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通过上述学习探究,你有什么心得和体会?

中国现代史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考点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

★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的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意义是什么?

答:背景:人民解放战争节节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胜利的前夕。

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

内容:①通过了具有国家临时宪法作用的《》;

②决定新中国的国名为,北平为首都,并改名为;采用纪年;以《》为代国歌;为国旗;在天安门广场建立。③会议还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考点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1、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召开,决定接受为政府施政方针,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为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

2、开国大典:1949年月日下午3时,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毛泽东宣告:“”并升起了新中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54尊礼炮齐鸣28响,随后,举行了盛大的阅兵式。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

答: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②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③新中国的成立,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考点三:西藏和平解放】

★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历史意义?

答:解放时间:1951年。

意义: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

第2课人民政权的巩固

★建国初期人民政府巩固政权的措施:经济上,军事上取得的胜利,政治上以1950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为依据实行。

【考点一:整顿经济秩序】

(1)建国之初整顿经济秩序的措施有哪些?

答:①采取行政措施,严厉打击银元投机;②平抑物价;③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现金管理。

(2)毛泽东称这一经济上的胜利意义“”。

【考点二:抗美援朝】

★(1)抗美援朝战争的起止时间、历史意义?

答:起止时间:1950年10月—1953年7月。

历史意义:①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凝聚力;②使新中国的国际声望得到空前提高;③为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

(2)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战士被誉为“最可爱的人”。这一英雄群体中的代表人物是谁?他们发扬了什么精神?

答:代表人物:邱少云、黄继光。发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的精神。

【考点三:土地改革】

土地改革开始的时间、标志、内容、历史意义?

答:开始的时间:1950年。开始标志: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历史意义:①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②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创造了条件;③为以后在农村社会中推行党的各项政策奠定了基础。

【中考演练】

1.列举近代中国三次巨变与三次改变社会性质的事件。

2.根据史实回答:

(1)开国大典:

(2)西藏和平解放:

(3)土地改革:

3.阅读材料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毛泽东

材料二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

(1)材料一中的“敌人”“各方”具体指谁?

(2)材料二中揭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主要目的(原因)的词句是什么?司令员是谁?举出两个英雄人物及其精神是什么?志愿军被誉为什么?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参战的极大“利益”表现在哪些方面。

(4)结合日常生活,举出两部反映抗美援朝的电影或其他作品。

4.回忆历史中国近现代史是一部中共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结合知识回答:

(1)写出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

1921年中共一大:

1927年南昌起义:

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

1935年遵义会议:

(2)建国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十分重视法制建设。请列出新中国在20 世界50 年代颁布的两部重大法律。

(3)在近90年的风雨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铸就了许多优秀的精神品质,请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5.读图回答问题:

(1)近代历史上有人名垂千古,有人遗臭万年。请各举三列。

(2)图一反映了中国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巨大变化?图二历史事件有什么地位?

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第3课向社会主义过渡

【考点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1953年党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是什么?总路线的主体是什么?

答:规定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标和任务。(简称“一化三改”)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工业化。

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起止时间、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起止时间:1953年—1957年。基本任务: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其他各项事业,为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奠定厚实的物质基础。

3、一五计划的成就:①1954年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南昌飞机厂试飞成功。②1956年,第一辆国产“解放牌”汽车在长春一汽汽车厂出厂。③1957年,长江第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④1954-1957年先后修成青藏公路、川藏、新藏公路。

【考点二:三大改造】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三大改造的完成有何意义?

答:实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实行变革,使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国民经济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

意义: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社会变革,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考点三: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我国的第一部宪法颁布于哪一年、哪一次会议上?其性质、意义是什么?

答:颁布时间: 1954年。颁布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性质: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意义:宪法的颁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了根本大法的保障。

第4课“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阶段,曾出现过严重的错误,典型的就是和。

【考点一:大跃进】

1、1958年,党中央提出“,,”的总路线。

2、“大跃进”首先发生在农业领域,而后扩展到工业领域,掀起全民的“”的群众运动。

3、大跃进运动造成了怎样的危害?

答:①在农业上自下而上虚报产量,助长了浮夸蛮干的风气;②在工业上大炼钢铁,毁坏森林,造成了极大地破坏和浪费,“以钢为纲”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

【考点二:人民公社化】

1、人民公社化的实质和造成的严重后果是什么?

答:实质:是以“一大二公”为主要特点的“共产风的过程”。严重后果:大办人民公社,搞平均主义,脱离了中国农村实际,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破坏了生产力。

2、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失误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教训:①经济建设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②立足本国国情,保持稳定的经济增进速度;③坚持实事求是。

3、1961年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的八字方针:“。”

第5课奋发图强艰苦创业

★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成为当时全国人民学习楷模的先进人物有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他们的先进事迹突出地体现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时代精神。他们被誉为“共和国的脊梁”。

【考点:“王进喜、邓稼先、焦裕禄】

1、建国初期在探索我国石油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大庆人”代表是,他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石油工人。

2、年10月,我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爆炸成功。而为我国两弹的成功研制和爆炸作出卓越贡献的就是“两弹元勋”。

3、于1962年受任河南省兰考县委书记,为治理自然灾害立下大功。他一身正气,鞠躬尽瘁,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的宗旨。被誉为“”。

4、我国两弹成功爆炸有什么意义?

答: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和核讹诈,可以有效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及世界和平,我国跨入核大国行列。

第6课“文化大革命”

【考点一:文化大革命的发动】

1、“文化大革命”发动的原因是什么?给中国的发展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答:发动的原因:毛泽东对国内外阶级斗争形势的估计越来越严重,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盼依靠大规模的群众运动“防修”、“反修”。

影响:这场运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整个民族造成严重的灾难,严重耽误了中国的发展,拉大了中国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2、“文化大革命”的起止时间、性质、开始标志、结束标志?

答:起止时间:1966年—1976年。性质: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民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开始标志:1966年,中共中央发表《五一六通知》。

结束标志: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

【考点二:文化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

编写“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事年表

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 1967年1月:形成所谓“一月革命”风暴

1971年9月:林彪叛逃客观上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理论和实践的失败。

1976年4月:四五运动为后来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奠定了群众基础。

1976年10月6日:粉碎“四人帮”,“文化大革命”结束

【考点三:从“文革”中应吸取的教训】

从“文革”中应吸取哪些教训?

答:①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实行依法治国;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③必须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反对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

【中考演练】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到1952年底,所进行的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生产力,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材料二:到1956年底,参加初级社的农户占总农户的96.3%,参加高级社的达总到农户总数的87.8%,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由农民个体所有制到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转变。

材料三:生产资料(农具之类)全部收归生产大队,同吃食堂一锅饭,有没干过活都无所谓,反正都有的吃,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

回答:(1)材料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我国现代史上的哪些重大事件?

(2)三则材料中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有哪些政策?

(3)从材料三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

2、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不断探索,基本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在实践中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依据提示信息,完成表格内容。

提示信息相关史实

(1)建立制度

(2)严重失误

(3)伟大转折

(4)特色理论

(5)显著成就

启示:

3.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做什么?能造桌长椅子,能造茶碗,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读后回答:

(1)毛泽东的话反映了什么现状?

(2)新中国为改变这一现状,采取了什么措施?

(3)该措施的落实对以后的经济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

4.今年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正确领导下,在指导方针的正确指引下,新中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请回答:

(1)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至少列举三个)

(2)分别简述1953——1956年间党领导人民取得辉煌胜利的重要史实和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