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2)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2)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2)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2)作业设计(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4章物质的特性第3节物质的密度(2)作业

设计(新版)浙教版

1.密度的计算公式ρ=m V

。其变形公式有__ __和__ __。

2.密度的应用:

(1)鉴别物质(测密度);

(2)求质量;

(3)求体积。

【夯实基础】

1.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 .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密度一定小

C .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D .铝锅、铝饭盒、铝匙的密度都一样

2.下列实际应用中,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的是( )

A .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

B .用氢燃料给火箭提供动力

C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倒塌的“墙壁”

D .用酒精制成能测量温度的温度计

3.有实心的铜球、塑料球和木球,已知ρ铜>ρ塑料>ρ木,它们的体积相同,下面关于其质量

大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铜球的质量最小

B .木球的质量最大

C .铜球的质量最大

D .塑料球质量可能最大

4.[2015·德州]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kg/m 3,一间普通教室内空气的质量与下列哪个物体

最接近( )

A .一个苹果

B .一名中学生

C .一头牛

D .一辆家用轿车

5.分别由不同物质a 、b 、c 制成的三个实心体,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

4-3-5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4-3-5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 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两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6.地沟油中含有杂质及有毒物质,很多人猜想它的密度应该比正常食用油的密度要大,为

了验证这种猜想,小明找到质量为0.46 kg的地沟油,测出其体积为0.5 L,该地沟油的密

度是__ _kg/m3;能否用密度这一指标来鉴别地沟油,请说明理由:_ _ _ _。

(已知正常食用油的密度约为0.91×103kg/m3~0.93×103kg/m3)

7.甲、乙两实心金属球体积相等,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3.3倍,则甲球的密度是乙球

密度的__ 倍。

8.李林有一枚寿山石印章,他用天平测出其质量为78.4g,又用刻度尺测出它的长、宽、

高分别为2cm、2cm、7cm。问:

(1)这枚印章的体积是多大?

(2)这枚印章的密度是多大?

【能力提升】

9.两铁球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等,则( )

A.两铁球一定都是空心球

B.两铁球一定都是实心球

C.两铁球不可能都是实心球

D.两铁球不可能都是空心球

10.用密度为2.7×103kg/m3的铝制成的甲、乙、丙三个不同的正方体,要求他们的边长分

别为0.1m、0.2m、0.3m。制成后经质量检验员称得它们的实际质量分别是3kg、21.6kg、54kg,质量检验员指出:有两个不合格,其中一个掺进了杂质为废品,另一个混进了空气是次品。则这三个正方体( )

A.甲为合格品,乙为废品,丙为次品

B.甲为废品,乙为合格品,丙为次品

C.甲为次品,乙为合格品,丙为废品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1.某同学在研究物质密度时,对某种固体的密度和体积的关系作出如图4-3-6中实线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4-3-6

A.该固体的密度不随体积的增大而变化

B.该固体的密度为2.0×103kg/m3

C.图中所围S的面积表示固体的质量

D.当该固体的体积为2cm3时它的质量为6g

12.如图4-3-7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图4-3-7

A.3∶4 B.4∶3

C.2∶1 D.1∶2

13.[2015·兰州]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1/3,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__ __倍。

14.一尊大理石人像的体积大约是质量为50kg的人的体积。若大理石的密度为2.7×103kg/m3,人的密度为1.0×103kg/m3,可以估算出这尊石像的质量约是__ __kg。15.夏天,用橡皮膜封闭一锥形瓶的瓶口,把锥形瓶放在冰水中后,瓶口的橡皮膜会向下凹,如图4-3-8所示,由此可知:该瓶内气体温度降低,密度__ (选填“变大”“不变”

或“变小”)。根据气体密度的这种变化规律,发生火灾时为了避免吸入燃烧后产生的有毒

气体,人应尽量贴近地面爬行的理由是_ _ __ 。

图4-3-8

16.测形状不规则的小石块密度:

图4-3-9

(1)如图4-3-9,小石块质量为52 g,小石块体积为__ ,则小石块密度为_ ;

(2)若实验中称质量时,调节天平,指针右偏,放上小石块和砝码后平衡。测小石块体积时,

读小石块浸入前水的体积时视线仰视,读小石块浸入后水的体积时视线俯视,则实验结果会

__ 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7.如图4-3-10所示,一个容积为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

次将一块质量为0.01kg的小

图4-3-10

石子投入瓶中,当乌鸦投了25块相同的小石子后,水面恰好升到瓶口,求:

(1)瓶内石块的体积;

(2)石块的密度。

【拓展创新】

18.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甲、ρ乙,由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

积不变),它的密度为( )

A.

ρ甲+ρ乙2 B.ρ甲ρ乙ρ甲+ρ乙 C.2ρ甲ρ乙ρ甲+ρ乙 D.ρ甲ρ乙2(ρ甲+ρ乙)

19.一个体积为30cm 3的铜球,质量是178g ,问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若是空心的,灌

满水后的总质量为多少?(ρ铜=8.9×103kg/m 3

)

参考答案

1.m =ρV V =m /ρ

夯实基础

1.D 2.C 3.C 4.C 5.B

6.0.92×103 不能鉴别,因为地沟油的密度和食用油差不多

7.3.3

8.V =2cm×2cm×7cm=28cm 3 ρ=m V =78.4g÷28cm 3=2.8g/cm 3

能力提升

9.C 10.B 11.D 12.C

13.1.5

14.135

15.变大 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温度较高,密度较小而上浮,会分布在房间上方,所以应该贴近地面爬行

16.20cm 3 2.6g/cm 3 偏小

17.1×10-4m 3 2.5×103kg/m 3

拓展创新

18.C

19.空心的 188g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业

《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作业 学校:姓名: 一、填空题。 1、情感与态度方面的目标涉及数学学习的好奇心、(求知欲)、(自信心)、 (自我负责任精神)、(意志力)、(对数学的价值意识)、(实事求是的态度)等诸多方面。 2、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3、教学设计的书写格式有多种,概括起来分为(文字式)、(表格式)、(程序式)三大类。 4、教学方法是(指教学的途径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结,)是完成教学任务的方法的总称。 5、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巩固知识和形成技能、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 6、“以问题探究为特征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问题探究法与发现法基本相同,它不呈现学习结论,而是让学生通过对一定材料的实验、尝试、推测、思考,去发现和探索某些事物之间的关系、规律。 7、《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其中,(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 8、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9 10、教学案例形成的几个步骤一般如下: (1)确定教学任务的思考力水平与要求; (2)课堂观察并实录教学过程; (3)教师、学生的课后调查;

(4)分析教学的基本特点及与思考力水平要求的比较; (5)撰写教学案例。 11、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视不同班级情况而定。有的班级学生思维相当活 跃,可考虑采用(引导发现法);有的阅读课本习惯较强,也可适当采用(自学辅导法)。 12、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其一,(教学内容即问题);其二,(教 师提供问题);其三,(学生提出问题);其四,(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 二、辨别题(对的打√,错的打×,并加以分析或改正)。 1、情感、态度目标与其他目标的实现是一种“渗透”、“融合”的关系。 (√) 2、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的教学经验是课程资源,学生间的学习差异、师生间 的交流启发,乃至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也是有效的课程资源。(√)3、小组合作开始后,教师的角色主要是组织者。(×) 分析:小组合作学习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4、让学生掌握知识才是自主学习的本义。(×)分析: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的概念,它倡导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5、秧田式最大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改正:最大优点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教室空间,缺点是,容易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 6、案例主题一般以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来体现。(×) 改正:案例主题一般是从案例的中心思想中提炼出来的关键词语,是案例的主题。另外,再用本课教学内容加上教学案例几个字样作为副标题。

小学科学作业设置及批阅规范

小学科学作业设置及批阅规范 作业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反馈、调控教学过程的实践活动,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运用和亲自体验知识、技能的教育过程。它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助于形成熟练的技能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下,作业设计与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兼顾基础知识的巩固与能力的发展,正确处理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让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获得满足、愉悦和成功的体验,对后续学习更有信心。 一、实施目标 1、明确科学探究活动的教学目的,教材设计的探究活动应分层次,数量适宜,同时兼顾可行性和学生兴趣。使学生认知、能力、情感全面协调发展。 2、面向全体,关注个性,实施作业分层多元设计。 3、利用形式多样的活动引领学生学习科学,树立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的科学行为和习惯。 二、实施措施 作业设计的形式也应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而有所选择。除传统书面习题作业形式外,还要结合以下几种作业设计形式进行: 1、随堂作业的设计 随堂作业的设计要能有效地检验每一位学生当堂的听课效果,让每一位学生通过作业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随堂作业的设计以体现当堂的《新课堂同步学习与探究》为准则,简单中又略有提高,形式丰富多样,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性。 2、课外作业 (1)家庭实验探索作业

布置此类形式的作业,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出发,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下观察所得;或总结发现,或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或发现与科学有关的问题,大胆提出猜想假设,并对自己发现和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推理,进而为下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这类实验作业由于学生在家完成,氛围宽松,便于近距离观察,且能多侧面反复地操作观察,因而对实验现象往往能观察明了、记忆深刻,通过实验的过程能领略到科学神奇的魅力和成功的喜悦,必然会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以及再学习、再创造的热情。 (2)实践活动作业 教师经常利用课外作业的机会,创造性地设计一些开放性、实践性的作业,把学生引向课外,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走向社会,进行参观、考察、调查等活动,拓宽知识来源,获得独特体验。设计此类型作业,题目难度要适宜、要具有可操作性,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同时重点关注学生对活动的参与热情,强调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科学精神。 (3)小制作 “听到的易被忘掉,看过的才能记住,亲身体验过的才会理解和运用。”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概念、规律与应用过程的相互作用才能真正理解,思维能力才能进一步发展。这也是提高学习有效性的一条捷径。 (4)归纳比较作业 归纳型科学作业的布置,可以让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网络,这是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从而生成自身的知识体系。 (5)搜集科学信息资料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3.8 《天气预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同步练习(附答案)

小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同步练习(附答案) 3.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填空题。 (1)对各种天气现象在未来某些时段的变化进行预报的活动称为。 (2)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地面观测站、探空气球等观测仪器,收集最新的观测数据,为天气预报提供科学依据。 2判断题。 (1)天气预报是多个领域的科学家、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结果。() (2)天气预报能完全准确预示即将到来的天气。() (3)某城市一日的天气预报为:多云转小雨,18~29 C ,降水概率80%,这一天下雨的可能性很大。() 3选择题。 (1)天气预报不包括下列中的()。 A.气温预报 B.气象灾害预报 C.地震预报 (2)下图是气象卫星拍摄到的卫星云图,从图中看,A地区即将面临()。 A.台风 B.地震 C.火山爆发 (3)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 ①阴晴②风③气温④降水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4)关于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A.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天气会商一发布天气预报 B.数据收集一天气会商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顸报

C.天气会商一数据收集一数值天气预报一气象员做出预报一发布天气预报 (5)“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8C,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和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影响()。 A.交通运输 B.人们生活 C.农业生产 4探究题。 阅读以下气象台对某市10月25日~31日的气象预报,回答问题。 (1)未来七天,该市的主要天气形势是。 (2)未来七天,温差最大的是10月日。 培优训练 12月26日12时10分,杭州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信号。预计今天中午到上半夜该市阴有中到大雨,局部暴雨。请有关方面注意防范持续降雨和短时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小流域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阅读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多选) A.出现这样的预警信息,应尽可能不要外出 B.天气状况会与一些自然灾害相联系 C.不良天气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负面影响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是帮助学生及时有效地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的一种基本途径。因此,在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数学作业的设计必须彻底打破以往重复性的、应试性的、单一性的书面作业,使作业不再枯燥乏味,缺乏情趣,要能够充分地使学生张扬个性,挖掘其思维潜力,使作业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那么在新的理念指导下要如何使设计形式多样、内容现实有趣、又富有探索与创造性的作业呢? 下面谈一下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选择性作业,让学生体会成功。 人的身心发展存在个别差异性,这直接导致了人的能力的层次差异。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发现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在布置作业时,我将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类,必做题是基础知识,要求全体同学都会,而选做题则根据实际情况,课堂时间等,精选设计作业题,在数量上有弹性,不搞一刀切,给学生一个自主选择,协调发展的空间,由学生自主选择完成。例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时,通过剪开长方体和正方体盒子,理解“表面积”的定义后,呈现两个例题分别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这对优秀生来说该知识在认识了长、宽、高的时候就已经能独立解决了。因此我在设计作业时分为以下三层:学困生掌握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基本图形就可以了,如课本的第 2 、3 题,中等生要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能够正确能计算鱼缸、手提袋等的用料,直接进入课本 4 、5 题的练习,优等生要解决如粉刷教室墙面、贴游泳池磁转之类的问题,并尝试计算雨水管、火柴盒之类的特殊物体的表面积。 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注意了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性。所以设计作业时,不但要使智力水平相对较差的学生也能着手解决,品尝成功的喜悦,而且要为智力水平较好的学生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使他们解决问题的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童趣性作业,激发学生的参与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也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 感兴趣的事物,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 设计具有童趣性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一种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如教学《谁先上场——可能性》一课后,让学生回家用可能性的知识自己设计一个摸奖的小游戏,并与你的父母一起做游戏,在玩中学,体会可能性的大小,这种作业方式一定会成为学生最开心的作业。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作业设计说明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1课放大镜 一、填空题 1、放大镜也叫。镜片中间,边缘。 2、人类早就发现某些透明的可以放大物体的图像。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根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 3、放大镜具有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 4、计算机和电视屏幕图像在放大镜下看是由组成。 二、选择题 1、放大镜是用来()的工具。 A观察B照明C计量 2、光线从空气进入凸透镜时会()。 A反射B折射C不变 3、根据下列放大镜的图形描绘情况,放大倍数最大的一个是()。 A B C 4、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能观察到的围就()。 A越大B越小C不变 5、下面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A B C 三、问答题 1、能放大物体的器具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他们把物体放大的原理是什么? 2、如何正确使用放大镜? 四、实验探究 请介绍一种自制放大镜的方法。

第2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一、选择题 1、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A眼睛B鼻子C脚 2、蟋蟀的耳朵长在()。 A头部B足侧C腹部 3、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足。 A.2 B.3 C.4 4、蝴蝶翅膀上的彩色小鳞片其实是()。 A细毛B触角C花纹 5、蝇的眼由许多小眼组成,叫做()。 A单眼B复眼C双眼 二、连线题 将下列昆虫与它们的触角类型连起来。 蚕蛾棒状 天牛丝状 蝴蝶鞭状 蚂蚁羽状 蝗虫膝状 三、简答题 1、我们用放大镜去观察昆虫时应该注意些什么? 2、昆虫的复眼有什么作用? 第3课放大镜下的晶体 一、填空题 1、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 2、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或由组成。 3、晶体的多种多样,但都很有,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 ,有的像。 4、雪花晶体的形状是形的。

小学科学作业类型与设计

小学科学作业类型与设计 2009年12月08日星期二 12:49 小学科学作业类型与设计 【摘要】科学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不但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发展学生的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精心设计家庭实验、种植和饲养等六类科学作业,将引导学生在完成科学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科学概念,激发学习科学兴趣,提高科学探究欲望与科学探究能力。 【关键词】作业设计培养科学素养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明确倡导要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科学课程等新的科学教育理念。基于此理念,我认为只有构建合理的小学科学作业的结构体系,才能顺应时代要求的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让每个学生都能取得某一层次的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作业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它是教学的基本环节,不但有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更重要的功能在于发展学生的技能、智力和创造才能,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因此,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科学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在新课程实施之后,在《科学》学科中对作业形式进行了力度较大的改变,较能体现其实践性,但其潜在的空间较大:实际上,科学的学习不限于单纯的课堂教学,科学学习应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 不同年级的学生,存在着对语言的记忆、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等学习个体的差异。因此,教师布置的作业应强调内容的多样性和层次性,以及注重作业的实用性及实效性。综合多年来的教学,我认为以下几种作业设计的形式在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实效性。 一、家庭实验类作业 科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科学实验技能是学习科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而家庭小实验的科学原理比较简单,所用的材料易得,并且和生活实际联系紧密,因而家庭小实验是科学实验课堂教学的一项主要补充。它能将课内和课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综合素质有独特的促进作用。 家庭实验类作业一般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1、设计要简单易行,器材要随手可得。比如研究“磁铁的磁性”时,环型 磁铁五角钱就能在小商店买到3个,其他材料如家中的纸杯、锅铲、梳子、瓷碗等都可以做为研究的对象;研究《形状与结构》单元《做框架》一课时,可以让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2《水沸腾了 》作业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水沸腾了》练习题 一、填空 1._________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一般情况下,当温度上高到___________℃时水会沸腾。水加热后有___________产生。 3.沸腾后水面翻滚,水的温度不变,水的体积_________,同时脱离器壁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_________,一直上升到液面后破裂。。 二、判断 1.给水加热的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 2.使用温度计时要符合操作规范。() 3.水沸腾后,如果不持续加热,就不会持续沸腾。() 4.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5.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100℃不变。() 6.用酒精灯烧水时,冒泡就说明水沸腾了。() 7.测量水温的实验时,一定要等温度计液面不动时才能读数。() 三、选择 1.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做法中,错误的是()。 A、用嘴吹灭酒精灯 B、用灯帽盖灭酒精灯 C、用火柴点燃酒精灯 2.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时()。 A.80℃ B.90℃ C.100℃ 3.下列哪个现象不是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现象()。 A.有“白汽”出现 B.温度计示数不断升高 C.沸腾时没有气泡出现 4.右图是测量水温的温度计,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5.酒精灯的()焰温度最高。 A.内焰 B.焰心 C.外焰

6.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 B.水沸腾时,停止对水加热,水仍能继续沸腾 C.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会再升高 D.水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保持不变 7.水沸腾时的温度()。 A.不断上升 B.保持不变 C.逐渐下降 8.水变成水蒸气,它的体积()。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四、填写下图的名称。 五、简答 你能用简单的语言把水从加热到沸腾的过程描述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综合运用 小明在完成探究水的沸腾规律实验时,得出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1)探究沸腾规律的实验,应该用图1中的(选填A、B)装置。 (2)在实验时观察到的沸腾现象是图2中的(选填A、B),烧杯中的气泡

小学数学课后开放性作业设计案例

小学数学课后开放性作业设计案例 【案例一】“套餐”型作业。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A 套餐、B套餐、C套餐三个层次。思维层次一般、模仿练习为A套餐,变式练习的为B套餐,发展性、拓展性练习的为C套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思维水平进行自行选择。因为选择的难度系数不一样,也为了在评价中体现其公平性,完成A套餐的得到的是一星,B套餐的是二星,C套餐的是三星。 教学“年、月、日”后,我设计了以下三类作业,供学生自选完成。 A套餐、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一组比较基础的填空题。 (1)一年有()个月,其中大月有()个月,每月有()天,小月有()个月,每月有()天。 B套餐、制作月历:请根据所学知识,制作今年二月、三月、四月、七月、九月的月历。(教师提供每月第一天为星期几。) C套餐、查找有关年、月、日的资料,了解年、月、日的来源,了解平年、闰年的来历完成一张数学知识小报。 【案例二】“自助餐”型作业。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些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要。如:在学习乘法后,可提供给学生某花店的鲜花价格表:

让学生根据此信息进行提问,并自行解答。 【反思】 1、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学生产生兴趣,其作业的热情必然会高涨,作业效果必然会显著提高,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充分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开放性。布置这样的家庭作业有利于唤起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兴趣。有思维的开放性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让作业充满生机,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 2、学生是学习数学的主人,他们应享有学习的主动权。在作业设计中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独立获取新知的机会,。建立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自主选择,尽可能多的让学生体验尝试成功、探索与发现的快乐,在兴之所至中产生超越“障碍”的力量,愉快地完成作业。 事实证明,这样的作业既兼顾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虽然学生做同一作业,却显示出不同的个性,虽然做不同的作业但达到了同一目的,这样,每一位学生在自选作业的同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得到了锻炼和发展。

小学科学特色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提升

小学科学特色作业设计与布置的提升小学科学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叉点,它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又是教师用来检验和了解教学效果、调控教学活动的手段。高效的家庭作业能够对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指导,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通过亲身实践,独立运用知识、内化自己的能力、建构自身认知结构。作业是整个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检查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纽带,也是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巩固已学知识的有效手段之一。 我们也一直致力于布置一些在我们看来比较合适的作业,但具体的效果如何呢?还是先听听学生的心声吧!我们对学生当前科学作业情况做的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科学作业的喜好普遍都是“一般”;学生最喜欢的作业类型是动手型、实践型和趣味型,最不喜欢的是抄词、抄课文、写作文;觉得老师留的作业没什么意义的占超过50%;觉得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原因最多的是“不喜欢写,作业没趣味”和“其他作业太多没时间写”,也有近2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会写,不想写”或是“忘了写”;很多学生认为老师留的家庭作业多且没什么意思,更有5%的学生认为“学科学没用”。小学科学作业布置的现状是:独立完成多,合作完成少;统一布置作业多,自由选择少;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作业单调乏味。那究竟什么样的作业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呢?小学生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喜爱接受新事物,但兴趣不能保持长久,容易产生疲劳。据此,笔者对作业设计的方式和方法作了改革,注重多样化、个性化、思维化、生活化,

原则上既忠实于教学要求又接近学生生活实际。既激发学生完成作业动机,又能使学生在完成作业中具有愉快的心理体验,形成具有特色的作业设置与评价。 一、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设计作业 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层次的家庭作业,既能满足基础略为薄弱的学生,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能保证基础好的学生免受“饥饿”之苦。可以考虑将作业分层次、分难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用。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恰当的作业,同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积极、保质保量的完成。能力强的学生可选择比较难的做,能力弱的可以做简单的,让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二、灵活设计课后作业的形式 学生一般都向往动手型、实践型、趣味型的作业,那我们作业设计就应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给他们布置一些充满趣味性、创新性的多样作业,使他们不在觉得完成作业只是无意义的机械重复。在具体实践中我就依照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多样新颖的作业形式:(一)信息采集型作业 信息采集型作业形式包括:调查;采访;资料搜集。 例如学生在学完人教新版PEP第六册“Jobs”一单元的内容后,了解自己家庭成员的职业,填写访谈表格,并且调查以下本班其他同学家长的热门职业,完成“热门职业龙虎榜”式。 (二)操作型作业

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案例

如果布置的作业内容“一刀切”,往往容易导致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学生“吃不了”.培养不出拔尖的学生,更弥补不了后进生知识的缺漏。鉴于此,我就对数学作业进行分层布置,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进步的空间。 一、学生的分层。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给学生分层次:基础好的分为A组;基础一般的分为B组;剩下的基础较差的为C组。 二、作业的分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我主要设计一些模仿性习题,让他们通过套用公式来尽快巩固学过的知识。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进行基础知识的训练外,再做一些学习能力的训练,让他们进行发展性学习。最后是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进行综合性练习,把学过的知识综合起来,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同时适当加练一些有难度的拓展性练习。下面是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折扣》这一课时,我根据学生的具体差异,设计的分层作业: C类:1.一袋面粉原价60元,现在打八五折出售,现价是多少元2.一台电脑原来售价是4800元,五?一节搞促销活动,卖4080元,这台电脑现在打几折出售3.一款书包按七五折出售是75元,这款书包原来卖多少元 B类:1.小明买了一套玩具,原价20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元2.书店打七五折售书,小丽买书花了15元,少花了多少钱 A类:1.水果店把150千克苹果按每千克6元出售,卖掉80%后,其余的打八折出售。这些苹果共卖了多少元2.一件羽绒服,按进价提高25℅标价,后来,因天气变暖,按标价打七五折出售。这件羽绒服卖出后,是赚了还是赔了 这样,基础差的学生和基础中等的学生就能根据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来直接完成,知识的应用较为直接,重点是让其巩固课堂上所涉及的知识点;而对于学优生,则以提高拓展为主,充分发挥其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提高综合、灵活运用及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每个小学生先天素质和学习水平是不同的,我们要因材施教,给他们分层布置好作业,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也能消除基础较差学生的厌学情绪,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

科学设计作业心得

小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学习心得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深化,教学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与监控的重要作用,是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科学命题-----作业和命题的研究与实施》讲座后,感触颇多。 作业与教育活动的其他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内知识的外向扩展,它既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形式单一机械的重复作业抹杀了孩子的天性和个性,使他们千篇一律,毫无生机。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作业的设计也在不断改革。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既要顾及作业的一般作用与功能,更要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改革作业的形式与内容,让作业从“写”的单一形式中走出来,使作业富有趣味性,具有吸引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提高。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一、作业设计的开放性。 根据现在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作业的设计应是开放性的,应努力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让作业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一座桥梁,从而优化语文学习环境。因此开放性的作业首先是布置作业的内容开放,学生有权自主选择;例如:多布置几道开放性的作业,供学生选择,看看哪一题适合自己,就选一题作业适合自己做的题目;其次是在完成开放性的作业,要跳出原有的那种白纸黑字的书面作业模式,可以适当的增加一些色彩和图案或其它符合作业内容的形式;然后作业的答案也可以是开放性的,不再是单一的、刻板的,可以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答案,也就是说答案可以有许多种;最后评价作业的方法应该是开放的,要实行多样化的评价,例如可以用分数来评价,也可以用等级制等方法来评价。这样做能较好地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拓展学习的空间,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作业设计的层次化 我们知道人的智商是有高低的,每个人的学习基础也是有差别的,因为每个人的学习能力先天是有差异的,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作业,势必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学生的语文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遏制。承认并尊重这种差异,是主体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对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应有所侧重。但学习能力的先天差异并非一成不变。在良好的环境和教育条件下,经过努力,这种差异也是可以改变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施以科学的方法,分层次设计作业,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如我在布置作业时就有所不同,对我班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抄词时我要他们每个词抄两个,再自默一个;对基础较好的中等生,我只要他们每个词抄一个,然后再做一两题思维性的题目,例如仿写句子或用形近字组词等;对优等生,词只要抄一个,但要做做一两题思维性的题目或一篇阅读。再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篇有关植物的作文时,对好中差三类学生要求各不相同。对好学生要求不仅能细致观察,具体描写,还要表达出一定的喜爱之情。对中等学生,要求细致观察、条理清晰、描写较具体。对差生要求仔细观察,能比较有条理地抓住主要特点,写一段话就可以了。这样就能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能较好地参与作业,培养语文能力。 三、作业设计的多样化 小学语文作业的多样化,可以使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运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开展学习和思考,多角度、全方位地感知知识,获取知识,改变文本作业的单一形式,将听、说、读、写与游戏、绘画、调查、参观、访问、制作、表演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巧妙融合,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符合他们好奇、爱动、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把语文技能的培养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长塘镇现代希望小学 学科:科学下册 年级:三年级 任课教师: ___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455057403.html, 如何设计有效的小学数学作业 作者:马红玉 来源:《山东青年》2014年第04期 摘要: 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有效性 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小学数学的课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实施有效备课与有效上课的实践中,许多学校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但在作业设计方面,我们许多教师往往过多地依赖教科书,迷信习题集,对作业的设计认识不足。其实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复习与巩固,也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也是检验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主要形式。如果作业设计不科学,不仅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且制约了学习的灵活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出新颖、有趣、开放的新型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应引起我们数学教师的重视。经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应遵循以下一些原则。 一、调节学习心情,让作业趣味性 在小学生的眼里,那些新颖、生动、灵活多变的事物往往更容易引起的兴趣,促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状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就应该多设计一些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乐学者。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元。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这种趣味性的习题不但让孩子们巩固了所学知识,而且激发了孩子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谈小学科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一些想法

谈小学科学探究性作业设计的一些想法 上陡门小学叶文顺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要求小学科学不设书面作业,课外可布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作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做到学以致用。这一改变的实施,使广大科学教师手足无措,无计可施,使科学课作业的布置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一、探究式作业设计研究的意义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在小学阶段,学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要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活动为主的学习活动。但是由于受传的应试教育的影响,科学课的学习和作业过分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抄写和机械的记忆中失去了对科学学习的兴趣,加上家庭和学校的不重视,使科学课程的教学难以得到保证。 探究式作业与传统的作业相比有探究性、开放性、整合性的特点。探究性作业下的学生的学习目标有很大的改变,学生不必死记硬背那么多结论性知识,而是更多富于生活信息,富有挑战意味,能激起儿童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引导学生懂得搜集、处理信息,从获得知识中获得体验。另外,其灵活、开放的特色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激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进行学习。 二、探究式作业设计的原则 1、设计作业要遵循“法度”

“法度”即为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教师用书、学生等。教师只有以此为准则,对此了然于心时,才能在设计作业时,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把握方向,突出检查、巩固、拓展的功能,使学生在作业中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完成作业,得到能力的培养。 2、设计作业要“多角度” 所谓“多角度”就是要求设计作业时从不同方面进行,如,可以从调查型、实验探究型、操作型、趣味型作业等角度进行设计,也可以设计具有时代意义的、社会热点问题等类型,防止学生作业机械模仿,随便应付,而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设计作业要有“梯度” 作业设计不能过难,也不能太容易。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使作业内容让大部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从而不断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否则,学生会从失败中失去信心,失去完成作业的动力。 三、探究式作业设计的形式 探究式作业设计的形式应是丰富多样的,内容既体现情趣性又要有价值的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我采用的较常见的科学作业形式有: 1、实践活动作业 (1)种植饲养。种植和饲养活动是小学生乐于参与的一项活动。在科学课中有许多内容是这类活动,比如,三年级通过种植凤仙花、养蚕宝宝来了解动植物的生命周期。这些课的内容并不是课堂就能完成的,它还需要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观察,通过种植和饲养从中更直接地感受自然界的丰富和神奇,

浅谈小学科学作业设计优秀论文.doc

让学生尽享“我参与” ——浅谈小学科学作业设计 论文摘要:如何在新教材标准指导下,调动学生科学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笔者认为重构科学作业设计,给作业加点“新”味,让学生尽享“我参与”,焕发出科学课堂该有的动力和活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自觉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 修订版小学科学教材强调科学学习评价由过去的注重学习结果,到第二次的关注学习过程,转变为现在的既要注重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新的课程改革、新的课程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任务。如何在新教材标准指导下,调动学生科学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笔者认为重构小学科学作业设计,承辅课堂教学,共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科学新教材改革的必要举措。 在作业设计中努力渗透修订版教材的新理念,让每一次科学作业都能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成为学生个性张扬的舞台,使学生能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科学知识的不断运用、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成长;让科学作业成为学生课堂以外的一种学习方式。因此,从修订版教材的精神出发,改革科学作业形式已成为摆在我们科学老师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给作业加点“新”味,让学生尽享“我参与”,焕发出科学课堂该有的动力和活力,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能在自觉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

三年级科学(上)作业设计

三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植物 一、填空 1、植物的叶由()()构成,每个叶片上面都有()。 2、一片完整的叶可以从()()()()()等多个角度去描述。 3、当我们想要()得更多、()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就开始了。 4、用()作记录,搜集一些()都是我们观察、描述树木可以使用的方法。 二、动手操作 1、画出5种不的树叶。 2、写出你所熟悉的一种植物的观察记录。 三、判断 1、各种植物的叶了形状都是一样的。() 2、植物的叶是由叶柄和叶片构成的。() 3、一片完整的叶由叶片和叶柄构成的。() 4、所有的叶的形状和大小都是一样的。() 四、回答:1、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是什么?拓印树叶的方法是什么? 五、课外活动:1、观察一棵大树;2、观察收集各种各样的叶。 第二单元、动物 一、填空 1、蜗牛有()对触角,蝗虫有()对足,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2、世界上最小的鸟叫()。 3、用放大镜观察蜗牛,我们依次可以观察蜗牛的()()()()。 4、蜗牛壳上的螺线旋很有趣,有()旋和()旋。 5、蝗虫的大小可以用()和()来表示。 6、蜗牛的()伸缩自如,没有固定的(),我们用()来表示蜗牛身体的大小。 7、蜗牛用身体的()来爬行。蜗牛的身体分为()、()、()三部分。 8、在观察活动中我们应该做到()、()、()。 二、判断 1、蜗牛的壳都是左旋的。() 2、我们观察小动物时,如果是害虫,就消灭它。() 3、蜗牛长牙齿。() 4、蝗虫的身体大小只用展翅长来表示。() 5、蜗牛能闻到气味。()

6、观察蝗虫的大小用天平秤就可以了。() 三、问答题 1、一棵大树旁边我们可以观察到哪些小动物? 2、我们在寻访小动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 3、蜗牛的食物有哪些? 4、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蜗牛分泌的粘液对它的爬行有什么作用? 5、蜗牛和蝗虫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 四、课外活动 1、观察蜗牛,讨论我们能使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吗? 2、蚂蚁的身体是怎样的?写一份观察研究记录。 第三单元.我们自己 观察身体 一.填空: 1.人的身体可以分成()、()、()、()四部分组成,身体左右两部分是()的。 2.我们在生长的过程中,()、()、()、()等现象感觉自己长大了。 3.我们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要吃好()日()餐,注意营养的均衡搭配,另外还要加强()。,二.我会画,会写。 画一张自己的像,并写上自己身体的主要特征。 我的手 一.判断题: 1.我们的手从周围世界中获得的信息最多。() 2.指纹是我们每个人的特征之一。() 3.我们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4.我们的每个手指上都有指纹。() 5.有时候手可以代替眼睛。() 二、回答: 1、十个手指的指纹一样吗? 2、手上有几个关节? 3、指纹的图案大致可分为哪几类? 运用感官 填空: 1.在所有的感觉器官中,()从周围的世界中接受的信息最多。 2.眼、()、()、()、手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 3.眼睛能看到很小的东西,更小的东西要用()才能看见。 4. 眼睛能看到很远的东西,但是更远的东西就看不见了,要用()来观察。 5、眼睛能看见物体的()、( )、( )、( );耳朵能听清声音的( )、( )、( );鼻子能嗅出物体的( );舌头能尝出物体的( )。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