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 3

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 3

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 3
2.4 升华和凝华 教案 3

2.4 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归纳:

一、升华

升华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需要吸热。

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升华吸热: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二、凝华

凝华定义: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需要放热。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2.4升华和凝华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__________的缘故。

7、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

冰晶组成。

8、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散“白雾”,它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形成的。

二、选择题

10、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往往会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由()

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的

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的

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的

D、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1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A.窗花 B.冰棱

C、雾凇

D、雪花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请熄灭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4、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A、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B、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C、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D、雪人底部音熔点降低而熔化

15、封闭的烧瓶中插有小树枝。烧瓶的底部放了一些樟脑球粉末,用酒精灯给烧瓶微微加热,停止加热冷却后,烧瓶内的树枝上会出现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这一过程所包含的物态变化有()

A、熔化和凝固

B、升华和凝华

C、熔化和液化

D、汽化和液化

16、钨的熔点是3410℃,那么在3410℃时钨处于下面哪种态()

A、固态

B、液态

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17、某同学在松花江畔观察到下列现象中,属于吸热的物态变化是()

A、早春的江面上皑皑白雪的消融

B、初夏江面上浩浩浓雾的形成

C、深秋江边上晶莹冰凌的形成

D、初冬江岸上美丽雾凇的出现

18、在烧杯中加入液态氮,常温下急剧沸腾(液态氮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点是-196℃),这时将会看到在烧杯壁上结了一层厚厚的白霜,这是由于

A、空气中的水凝固成冰

B、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固成水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成冰晶

D、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凝华成冰晶

19、在文艺演出时,常常要制造出弥漫的白雾,演员在其中若隐若现,增添如神话般的效果。这种白雾实际上是()

A、向舞台喷射的真实烟雾

B、干冰升华后产生的二氧化碳的气体

C、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

D、利用干冰升华放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吸热液化而成

20、白炽灯丝是由钨制成的,长期使用灯泡会变黑,这种现象属于()

A、先凝华后升华

B、先蒸发后凝固

C、先升华后凝华

D、先汽化后液化

21、我市浏阳大围山峡谷景色优美,被誉为“小九寨”,下列关于其四季美景的描述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春天,雨笼山峦

B、夏天,雾绕群峰

C、秋天,霜打枝头

D、冬天,冰封谷底

2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化成水

B、夏天的清晨,树叶上常有露水

C、深秋的清晨,草地上有时会有一层霜

D、冬天,有时没见雪化成水,雪却不见了

23、炒菜时,磺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在高温下很容易()

A、凝华

B、汽化

C、升华

D、熔化

24、2008年1月份,我国南方出现了50年一遇的冰雪天气,有些地方雪的厚度达40CM上,汽车被积雪所覆盖,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了()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三、简答题

25、冰和雪都是水的固态形式,但它们的形状又有很大的区别,你能作出解释吗?

26、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会发黑,这是什么原因?

答案:

一、1、升华温度下降凝华2、凝华吸热3、升华吸热

4、内凝华放热液化放热

5、升华吸

6、先升华,后凝华

7、液化凝华8、珍珠易升华9、升华

二、10、B 11、B 12、D 13、B 14、B 15、B 16、D 17、A

18、C 19、C 20、C 21、C 22、C 23、C 24、C

三、25.冰是水凝固而来的,有圆滑的表面;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来的,有花一样的形状。26.这是灯丝升华成气态,后又凝华成固态粉末,附在灯管上形成的

升华与凝华习题

一、选择题

1.下面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哪个 ( )

A.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了 B.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C.早晨有浓雾 D.洒在室内地上的水干了

2.南极气温常低于-20℃,至少半年无阳光.根据科学研究,南极冰山不断缩小,连终年不见阳光的冰川也慢慢变少.这是 ( )

A.汽化现象 B.升华现象 C.蒸发现象 D.凝华现象

3.冬天的早晨,在有人居住的房间内出现冰花,其形成原因是( )

A.水在玻璃窗上结冰而成 B.空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固态

C.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先液化成水,后凝固成冰

D.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窗上凝华成冰

4.下列物态变化都需要吸热的是 ( )

A.升华、汽化、凝华 B.凝固、液化、升华

C.熔化、汽化、升华 D.凝固、凝华、液化

5.火箭在飞行时,外壳会与空气发生摩擦而产生高温,因此在火箭外壳上涂有一层特殊材料,以防止火箭外壳温度过高,其原理是( )

A.材料升华吸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B.材料不传热使温度不升高

C.材料升华放热使外壳的温度降低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6.实验室要制造低温而又干燥的环境,可以用下列措施中的

A.用大量冰块融化来降温 B.用喷水方法加快蒸发来降温

C.用大功率电风扇来吹散热降温 D.用干冰升华来降温

7.用飞机向云层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是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以下列出几个物态变化过程:①干冰迅速吸热升华;②干冰吸热熔化;③云层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雨滴;④云层中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小冰晶;⑤水蒸气以干冰为核心凝结成雨滴;⑥小冰晶下落遇暖气流融化成雨滴.在这种人工降雨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过程有 ( )

A.①③ B.①④⑥ C.②③ D.⑤

二、填空题

8.物质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_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在做碘的升华的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微微加热,这说明升华时要______热量,由此可以推断出凝华时要______热量.

9冰棍表面的“白粉”、冰箱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__热量.

1()在舞台上为了云雾效果,经常喷洒干冰粉末.这是利用干冰______时______热,使空气中的______放热而______成______.

11人工降雨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固体干冰,使用干冰的目的是通过它的______而______热量,达到使云层急剧降温的目的.

三、简答题

l2.如果我们能闻到某种固态物质的气味,说明这一固态物质有什么特点?

13.用久了的灯泡的内壁会变黑,这是为什么?

14.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冰糕.小林发觉硬邦邦的冰糕上黏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冰糕上就冒“烟”;他把这支冰糕放进茶杯里,不一会儿,茶杯外壁会出“汗”.请用物态变化原理解释上面三种现象.

一、综合题

1.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且用酒精灯对烧瓶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可以看到,固态的碘没有变成______,而直接变成了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______;停止加热后,碘蒸气没有变成______,而直接变成了固态的碘,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

2.分析下列物态变化,并请完成填空:

(1)冰棍化了是______现象;

(2)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是______现象;

(3)夏天,湿衣服很快被晾干是______现象:

(4)早晨看见的雾是______现象;

(5)几个月后箱子里的卫生球变小或消失了是______现象;

(6)在有微风的、寒冷的天气里树上出现针状的雾凇是______现象.

3.图4-3-1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吸热的是.______.

参考答案:

1-5:BBDCA 6-7:DB 8: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9:凝华放出 10:升华吸水蒸气液化(凝结)小水珠

11:升华吸收

12:说明这一固态物质在常温下能升华成气体

13:用久了的灯泡内壁变黑,是因为钨丝通电时受热升华成钨蒸气,然后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内壁又凝华成固态的钨。

14:白粉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寒冷的冰糕凝华而成的小冰晶。冒烟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糕周围的冷空气液化而成的小水珠,出汗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并粘附在茶杯外壁上。

综合题

1:液体升华液体凝华 2:熔化凝固蒸发(汽化)液化(凝结)升华 3:(1)液化(凝结)凝华熔化(2)熔化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设疑:固态和气态能不能直接发生转化呢?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吸、放热情况 2、能简单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新课自我学习 阅读课本P42第三段学习什么是升华和凝华现象? 三、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加热碘, 思考: 1、放入热水前:碘是什么状态? 2、放入热水后:观察到的什么现象?说明碘变成什么状态? 3、放入冷水后:观察到什么现象?说明碘变成什么状态?在物态变化时,有没有看到液态碘? 小组合作探究: 加热后烧瓶内充满紫红色的碘蒸气;冷却时,玻璃杯上出现固态碘。 1、这个“人工雪景”就是由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形 成的。 2、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一、升华和凝华 1、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现象叫升华;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分析:强调概念中“直接”两字,即不出现液态。 分别写出六种物态变化名称并说明其概念2.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1)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实例: (2)组织、指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本P42图2-38、2-39实例。并在(让学生把答案写在纸上进行投影)。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引导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举例:如: (1)天气寒冷时,教室玻璃内表面出现的“窗花”; (2)雾凇、霜的形成; (3)灯丝变细,灯泡内壁变黑; (4)樟脑丸变小 四.展示反馈 全班交流各组的解释和看法(把答案写在纸上) 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认真阅读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分析其中发生的主要的物态变化 五、点拨提升 强调升华和凝华现象的产生 六、课堂检测:(投影) 1、碘变成紫色的气体 2、卫生球变小了 3、霜的形成 4、雾、露的形成 5、水结冰 6、夏天衣服被晒干 7、冰化成水 8、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七、布置作业: 课本P43WWW课后题第1,2题 八、板书设计 2.4升华和凝华 升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升华。升华时要吸热。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时要放热。

升华和凝华公开课教案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4节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4、重、难点: 判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解释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物质由_______转变为_______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 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质由_____转变为_____的过程叫液化。液化过程______ 热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气,就是在常温下用_________ 的方法,是石油气变成液体储存在钢瓶里的。 3、关于蒸发和沸腾,下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进行的 汽化现象; D、蒸发是缓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凉爽,主要是因为扇来的风:() A、降低了周围的温度; B、降低了人的体温; C、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发; D、赶走了人体周围的热空气。 (二)、导入新课 一、升华和凝华 探究:物质能不能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 你的猜想:…… 依据:…… [演示实验]碘升华和凝华实验 在试管中放入少量碘并盖紧塞子,烧杯中加入热水,将试管放入烧杯中加热。当试管中充满某种气体后将试管取出放入凉水中。

仔细观察: 1.加热前碘是什么状态的? 2.加热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变化? 3.停止加热并冷却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现象? [分析] 【结论】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升华过程中物质 需要吸热。 【结论】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凝华过程中物质需要放热。 加热前 :碘是什么状? 固态 变化条件:吸热 加热后:碘是什么状? 气态 停止加热冷却后:试管壁上的碘是什么状态? 固态 变化条件:放热 停止加热冷却时:试管壁上的碘是什么状态? 气态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 知识点总结

升华和凝华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整理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和前两节相比较简单,同学们多看多读,相信一定能掌握的。 二、知识要点 1、升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需要吸热。 注:很多变化路线是这样的:固体====>液体====>气体,但是部分是不需要融化就直接能变成气体的,比如固态氧。固体物质的蒸气压与外压相等时的温度,称为该物质的升华点。在升华点时,不但在晶体表面,而且在其内部也发生了升华,作用很剧烈,易将杂质带入升华产物中。 (2)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④白炽灯用久了,灯内的钨丝比新的细。(钨丝升华成钨蒸气,体积减小。) ⑤用干冰制舞台上的雾、用干冰制雨 (3)升华吸热: ①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的热) 2、凝华 (1)凝华:物质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热。 (2)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3)凝华放热

凝((固态液态 气态固放热)熔 化(吸热)升华吸热)汽化(吸热) 液化(放热)凝华(放热)3、固态、液态、气态三者的关系。 三、经验之谈: 本节中要能却分升华和凝华的区别。其他的都为简单,多看几遍就能掌握。对最后的这个三角图大家要熟悉,这样记忆会容易些。 有疑问的题目请发在“51加速度学习网”上,让我们来为你解答 51加速度学习网 整理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物态变化》第4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3.4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正确理解升华和凝华定义中的“直接变成”的含义 2、难点:对生活中现象的解释 目标问题化: 1、什么是升华、凝华? 2、升华和凝华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 3、在日常生活中,你知道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教学思路: 创设情境:冰块吸热后熔化成水,再继续吸热就变成水蒸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物质吸热后能不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呢?学生们思考 实验:给装有碘的封闭试管加热,让学生观察碘最后的状态,然后让其冷却再观察碘的状态。提问:固态的碘加热后变成什么状态?冷却过程中,碘由什么状态变成什么状态? 【自主学习】课本P64,回答 1、什么是升华?升华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什么是凝华?凝 华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分别举例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合作探究】分别说说升华和凝华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展示环节】展示上面的问题。 【自主学习】物理与生活 1、人工降雨 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投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为气态),干冰进入云层,很快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为雨滴落到地面上。 2、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可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干冰吸热,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的雾。 3为什么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内壁会发黑? 【合作探究】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霜、雾、露是怎么形成的?【展示环节】分析云、雨、雪、霜、雾、露是的形成。 【自主学习】用图表总结有哪几种物态变化并说明吸热情况。 【拓展延伸】冬天清晨,在有人居住的室内窗户上往往会出现冰花,冰花是怎么形成的?出现在窗户哪里?

第4节 升华和凝华 教案

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 课题: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的5、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升华中得升华和凝华现象。 6、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7、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和物理学道理。 重点:难点:关键: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来源:1] 会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对学习物理有浓厚的好奇心,在教学中应注意将其不断上升为学习的兴趣和志趣。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不一定有正确的认识,因此需要纠正 学生对直接经验的片面或错误的认识,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学生已经学习了汽 化和液化、熔解和凝固,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需注意辨析各种物态变化间的 区别及研究方法的相似性。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教学教具多媒体、碘 步骤:师生双边活动二次备 课 一、情景引入,约3分钟多媒体播放图片,由图片引入本课内容。 【学情预设】:学生欣赏图片。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复习: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物态变化?

分析升华和凝华现象:1、樟脑丸变小了;2、灯泡内壁发黑;3、冬天,冰冻衣服变干;4、冬天北方窗玻璃上常出现的冰花;5、冬天雪、霜、树枝上出现“雾凇”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生活。 知识拓展:阅读科学世界“大漠里的故事” 【设计意图】:让学生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的循环现象。 【学情预设】: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归纳升华、凝华现象:1.雾凇、霜、雪的形成 2.冬天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3.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 4.樟脑丸变小了 5.灯泡变黑了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知识应用: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 介绍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可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同时吸收大量的热,利用这个特点,可以用来做成强制冷剂。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干冰。 【学情预设】:学生了解干冰升华吸热的应用。 干冰的用途例如:1、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这些小水珠悬浮在空中,就是我们看到的飘渺的雾气 2、人工降雨。用飞机喷洒干冰,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升华,吸热变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第四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姓名班级 【温故知新】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 5、与是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自主预习】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一.填空题 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凝华,物质在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2.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______态的现象叫做升华,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3.实验室常用固态二氧化碳(干冰)来获得低温,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在______时______热的缘故。 4.用久了的电灯泡壁会发黑,这是因为灯泡内的钨丝______和______而形成的。 5.指出下面的物理现象属于物态变化的哪种方式。 (1)萘球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小。______ (2)冰冻湿衣服在0℃以下也会干。______ (3)沥青马路在太阳照射下熔化。______ (4)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______ (5)戴眼睛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暖和的室内时,镜片上会出现一层小水珠。______ (6)寒冷的早晨,窗玻璃上凝结着冰花。______ 二.选择题 1.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水的沸点是100℃ B.水的温度达到沸点时就能沸腾 C.在一个标准大气压时,水的沸点是100℃ D.以上说法都正确 2.在物态变化过程中,放出热的是[ ] A.凝华、凝固、汽化 B.熔化、凝华、液化 C.液化、凝固、凝华 D.汽化、升华、熔化 3.下列物态变化过程属凝华现象的是[ ] A.草地上露水的形成B.夏天冰雹的形成 C.清晨大雾的形成D.以上都不是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最新初中人教版物理人教八年级上册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升华和凝华的实验现象,提升观察能力。通过分组讨论问题,解释现象,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2.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2.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乐于探索未知事物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升华和凝华现象是学生学习中容易忽略的两种物态变化,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并不罕见,但不易被学生注意,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自觉产生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会转变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教学重点: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教学难点: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三、教学策略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中的一组现象,与前面学习的四种现象一起构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尽管升华和凝华现象生活中并不难见到,但不易被学生注意。而且气体不易看见,难以直接观察到。本节课的设计与教学力求从生活和实验出发,利用学生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辅以多媒体课件呈现一些不太常见的现象,为学生创设了多种多样的情境,实验激趣,问题驱动,充分让学生观察、实践、思考、动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调动,思维活跃,气氛热烈,回答问题精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了提高。

(完整word版)初中物理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难点: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了解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方法】 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教学器材】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答:蒸发和沸腾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 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新课开始 [演示]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八年级物理教案)《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通过加热碘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从而得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再联系实际分析一些自然现象,理解升华吸热、凝华放热,以及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情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通过小组活动、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 1、学具:收集的文字资料。 2、实验仪器:烧瓶、酒精灯、棉线、碘 教学重点、难点: 1、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与学法: 教法:实验法、例举法。 学法:注重实验现象的观察、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程序: 一、复习引入(3分钟)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4、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之间能否直接转变呢?举例说明。 二、探究新知(30分钟) <一>教师引导: 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4、棉线上析出的碘是怎么来的? 5、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1)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 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2)什么是升华?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

升华与凝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和方法 通过观察了解升华和凝华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重点]: 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 [难点]: 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解释 [教学器材准备] 多媒体课件、酒精灯、碘、火柴、烧杯、圆底烧瓶、三脚架、石棉网、新旧白炽灯各一只 [教学课时]:1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情境,引入新课 分析下面四句诗,你能从中找出那些物态变化? 春暖花开冰雪消融, 夏日炎炎河水干涸, 秋意浓浓禾苗露珠, 寒冬腊月河水结冰。 教师:刚才前面四句诗说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那么固态和气态之间能否直接相互转化呢? 学生大多能答,有少数不能答。 教师:如果能,那你能否举出例子来说明呢? 学生举例 (二)、进行新课 1、想想做做【碘升华与凝华实验】 教师操作,学生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1)、实验前,在烧杯里你观察到碘的颜色_____。状态。

猜想把碘加热会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给烧杯里的碘加热,烧杯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加热过程中,观察有没有液态的碘出现。(4)、停止加热后,在烧杯壁和表面皿底部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移去酒精灯后,观察有没有液态的碘出现。 (6)、通过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2、通过实验观察,归纳升华与凝华概念 3、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哪些是升华与凝华现象 4、学生举例,教师及时给以表扬 5、应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进一步巩固知识 学生回答,教师适当归纳 6、想想议议【水的三种状态之间的转化】 学生独立完成 7、知识拓展:关于人工降雨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一些人工降雨知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物理与生活联系密切 8、课内练习 夏天,小林为了解渴,从冰箱里拿出一支棒冰,小林发现棒冰上粘着“白花花”的粉,一剥去包装纸,棒冰上就会冒烟,他把这支棒冰放进茶杯里,不一会,茶杯外壁会出“汗”,你能帮助解释这些现象吗? 9、交流 云、雨、雪、雾、露、霜的形成及与人类的关系。 (三)、课堂小结 以“学到了什么”为线索,师生共同回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学生小结,教师补充。 归纳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 (四)、作业布置 能够利用电冰箱制造出露、雾、霜吗?请根据已学过的知识写出具体的方案,并在家中尝试。 [板书设计] 一、升华和凝华 1、升华:物质直接从固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吸热 2、凝华:物质直接从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放热 二、六种物态变化

升华和凝华 导学案

初中物理 八年级(上)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导学案 学生姓名:________ 成绩等次:____ 3 四、升华和凝华 [导学目标] 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课堂导学] 一、演示课本上的想想做做,学生观察、思考。 实验现象:将碘锤加热时,可发现固态碘变为________;这是碘发生了______现象,停止加热,过一会发现碘蒸气变成了_______;这是碘发生了______现象。 二、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1.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丸变小是__________; 2.冬天冰冻的衣服变干是________________; 3.用久了的的灯泡的灯丝变细了,灯泡变黑了,这是灯丝先______后又______的结果。 4.北方,冬天的早上出现的霜是______,早上窗玻璃上出现的冰花是_______;冰花在窗玻璃的___(填“内”或“外”)表面,树枝上出现的雾凇是______现象。 [课堂导练] 1.水的三态联系,将右图填完整 2.填写下列现象中物态变化的名称: 严冬之夜在玻璃室内一侧出现“冰花”______;放在箱子 里的卫生球变小了_____; 3.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 A.放在火炉上的冰一会儿不见了 B.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天地上出现了一层白色的霜 C.用久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细 D.冬天,湿衣服结冰后变干了 4.干冰升华时会看见周围有_______,它是干冰升华___热使周围空气温度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而成的小水滴.舞台上的烟雾就是这样形成的 5.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常会出现“窗花”,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升华现象 B.窗花在玻璃的内表面,是凝华现象 C.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升华现象 D.窗花在玻璃的外表面,是凝华现象 6.夏天,小亮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一只冰糕,发现包装纸上附有一些小冰晶,这是水蒸气_______而成的;随后又发现它在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______而形成的。 7.下列各种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早晨有浓雾 B.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 C.屋顶上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D.水结成了冰 8.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华的是 A.铁水被浇铸成工件 B.冰冻的衣服也会干 C.冬天寒冷的早晨,室外物体上常常挂着一层霜 D.冬天用湿手摸室外的铁器时,觉得粘手 9.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态CO 2)可以产生白雾,形成所需的效果,这种雾气是 A.二氧化碳气体迅速液化而形成的小液滴 B.干冰迅速熔化后再蒸发形成的气体 C.干冰迅速升华变成的气 D.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及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0.夏天我们吃冰棒时,撕开冰棒包装纸,会发现冰棒冒“白气”,这是由于冰棒周围空气中水蒸气遇冷______而形成的,据你的观察,冰棒冒的“白气”是向____(填“上”或“下”)的。 [知识小结 ] 1.升华: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做升华;升华过程要 热。

八年级物理:升华和凝华(教案)

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教材 物理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物理教案 / 初中物理 / 八年级物理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升华和凝华(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物理知识,可以让学生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事物的理解认识也会有一定的帮助,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初中八年级物理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能力目标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 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教法建议 本节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的学习,注重观察和实验的教学,在引出课题时,由于有了很多物态变化的知识,所以可以直接得出的定义. 碘的升华实验,要学生注意观察现象,看出碘没有变成液体而是直接变成了气体,而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汽有附着在容器壁上,形成了碘蒸汽的凝华.可以提出一些观察的问题,学生边观察边思考. 的吸热,一定要联系实际,先要知道哪些现象是现象,再注意联系实际分析实际生产和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 【重难点分析】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 【教学过程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上学期物理《升华和凝华》同步练习

升华和凝华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散到冷空气中,靠干冰的__________吸收大量的热,使其周围环境__________,则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__________成小冰晶,导致降雨。 2、我国民间有句谚语叫“霜前冷,雪后寒”。霜是由于气温较低时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___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雪在熔化石需要__________热。 3、冬天,放在室外冰冻的衣服,过几天也会干,俗称的“冻干”,这是__________现象,这个过程需要__________热量。 4、寒冷的冬天,房间窗户的玻璃__________(填“内”或“外”)表面往往结着一层冰花,这是一种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当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走进暖和潮湿的房间时,眼镜变得模糊不清,这是__________现象,它要___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 5、把樟脑丸放在衣柜里防虫,最后樟脑丸变小了,这是__________现象,在此变化过程中要__________热。 6、白炽灯用久了玻璃泡内壁会发黑,这是灯丝__________的缘故。 7、在物态变化中,天空中的云是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水滴和水蒸气__________城的小冰晶组成。 8、在发掘文物的活动中,文物工作者几乎从未发现古代的珍珠,这可能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演出时舞台上经常施散“白雾”,它是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在常温下迅速__________形成的。 二、选择题 10、从冰箱冷冻室取出棒冰,往往会看到棒冰的包装纸外有一层白色的霜,这是由() A、小水珠在冰箱内凝固而成的 B、水蒸气在冰箱内凝华而成的 C、冰箱内空气凝华而成的 D、冰箱外水蒸气先液化后凝固而成的 11、下列图片所反映的不是凝华现象的是() A.窗花 B.冰棱 C、雾凇 D、雪花 1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A、洒在地上的水很快干了 B、江面上大雾的形成 C、水在慢慢地结冰 D、灯泡用了一段时间之后,灯丝变细 13、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语:“请熄灭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14、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升华和凝华》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2min) 1.借助日常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知识,提出物质固态、气态直接变化的可能性。 2.通过观察“碘锤”中碘的状态变化,认识升华和凝华。 3.将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相结合,尝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二、基础学习(15min) 1.物质有 _____ 、_____ 、____ 三态,由液态和气态间的变化是 _____ 和 _____ ,由固态和液态间的变化是 _____ 和 _______ ,由此推想固态和气态间 _______ (选填“能”或“不能”)直接发生变化。 2.如图1所示,将少量的碘物质用玻璃泡密封起来,做成 锤子的形状,称为碘锤。对玻璃泡微微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 的空间弥漫着 _____________ ;停止加热,观察到玻璃泡内空 间的 __________________ 。 3.实验展示的碘由固态直接变为 ______ 叫做 _______ , 图1 由气态直接变为 ______ 叫做 _______ 。 4.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升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凝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人工降雨的三种方法:一是向云层中输送冷却剂,如用飞机播撒干冰,靠干冰的 _______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层中的水蒸气 _______ 成冰晶或 _______ 成小水滴,形 成降雨。二是向高空播撒与冰晶结构极为相似的碘化银、三氯化二铝、樟脑或酒精等药 剂,作为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 _______ 或 _______ 的物质,使云层中的冰晶增多、 小水滴增大,形成降雨。三是用飞机在适当的云层中,直接喷直径约为0.05mm的水滴,使云层底部的小水滴相互合并、变大,形成降雨。 三、合作交流(8min) 1.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升华和凝华教学设计 新课标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12.4升华和凝华 一、课标分析 由于升华和凝华过程不容易被注意到,一般只能根据观察到的结果进行分析、推断。本节要从生活实例入手,尤其注意区别凝华与凝固、凝华与液化的现象。 二、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已经学习了六种物态变化中的四种变化,对于后两种的变化以有了一定的基础,但是对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吧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三、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物态变化这章的最后一节内容。本节内容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升华与凝华现象,知道物质在升华过程中要吸热,凝华过程中要放热,并能解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四、重点难点 重点和难点是知道升华和凝华现象及吸热放热情况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分析以及实验的观察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通过对生活中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观察与分析知道升华过程要吸热,凝华过程要放热 (3)通过教学活动能在物态变化中识别升华和凝华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升华吸热现象的分析知道用升华的方法可以获得低温的环境 (2)通过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升华和凝华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使学生感受事物间相互联系、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2)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使学生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六、课程资源 演示用具:新旧白炽灯泡各一个、图片、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枯树枝、课堂巩固联系等多媒体课件等。 学生用具:收集的文字资料、图片、碘、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玻璃片盛水的烧杯和滴管(10组) 七、教学过程

升华和凝华教案设计

升华和凝华 武汉市第三十二中学郭磊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升华现象,知道升华吸热; 2.认识凝华现象,知道凝华放热; 3.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过程与方法】 观察实验,认识物体变化,形成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物理知识对提高人民生活和促进科技发展的重要作用,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材分析】 教材给出了升华和凝华的定义,并用实验引入课题,学生观察碘升华的实验,分析实验,说明碘没有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了气态.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重难点分析】 识别生产和生活中的物态变化是本节的主要内容,也是通过这个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难点是用升华和凝华解释生活中的常见现象.要弄清开始的状态和最终的状态,再根据物态变化的定义来判断是属于何种物态变化.【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 碘升华管、烧杯、热水、冷水、纸巾、新旧白炽灯各一个、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家里厨房的灯泡坏了,找到新旧两只灯泡,请同学们更换合适的灯泡,提出旧灯泡内壁变脏、变黑的物质是什么?为什么会变黑?引入新课(板书课题:升华和凝华) 二.讲授新课: 1.学生实验,得出概念。 由冰加热变成水,是固态变成液态,提出:是不是所有的固态物质加热后都变成液态呢?进入学生用碘加热实验探究。实验时,要求学生先阅读学案(附后),然后根据要求进行实验并填写学案。 实验结束,选取几组学案实物投影,评定实验结果,完成多媒体投影填空,得出:并不是所以的固态物质加热后都变成液态,有的可以直接变成气态,给出升华和凝华的概念。(板书概念) 2.解释和判断生活中的现象(板书) a.类比碘升华实验,解释旧灯泡内壁为什么会变黑的原因; b.解释《科学世界》:大漠里的故事;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一)汽化 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 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4、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 (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4.4 升华和凝华 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⑴知道什么是升华和凝华,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过程与方法 ⑶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认识升华和凝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⑷乐于探究生活中有关升华和凝华的现象,领略自然界中6种物态变化的美妙与和谐。 2.教材说明 本节教材主要通过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并知道物质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了解升华和凝华在实际中的应用。 升华和凝华是6种物态变化中的两种,与前面已讲的4种物态变化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本节教材既是前面汽化、液化、熔化和凝固知识的延续,又为下一节学习自然界中的水循环做好准备,并为后面学习物质的结构和属性打下基础。 本节教材的编排思路大体是:实验→分析→应用。教材首先由一组生活场景(图4-33)引入课题,引发学生思考,然后通过“活动1”和“活动2”中的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知道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最后联系实际分析有关现象,如“STS”中的“人工降雨”等。 为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信息浏览”还介绍了“等离子态”和“中子态”。同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对升华和凝华不再是仅停留在介绍现象上,而是强调了实验探究过程,把“观察碘的升华和凝华”这个实验作为学生活动,让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符合《课程标准》中“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的要求;另外,新教材增加了“人工降雨”、“等离子态”和“中子态”等内容,密切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现代科技的联系。 本节教学重点:在生活中,学生对升华和凝华现象往往视而不见,在小学自然课中也没有学过,所以让学生通过实验感知升华和凝华两种物态变化,并能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本节教学难点:由于很多气态物质是无色透明的,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升华和凝华现象一般要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推断,来确认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这需要学生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所以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3.教学建议 本节教学要注意从生活实例和实验入手,让学生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为此,做好碘升华和凝华的实验是教好本节课的关键。课前要精心准备实验,确保实验成功、效果明显,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3.4升华和凝华

升华和凝华 教材分析 《升华和凝华》是八年级(上)第四章《物态变化》的第四节内容,属于物质这个一级主题下的第一个二级主题,为九年级的关于物质的结构和属性的学习做个铺垫。本节课是前面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的延续,由此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物态变化体系,能应用所学的新知识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并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 升华和凝华现象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但由于气体不易看见或现象发生缓慢,使得学生难以直接观察到,他们总认为固态和气态之间的变化必须经过液态环节,教学中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力求以形象、直观的方法和手段来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模糊的认识。 教材联系实际分析了一些自然现象,说明哪些是属于升华和凝华现象,对于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也是联系实际分析的,并分析了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3.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组织学生观察并利用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现象来理解升华和凝华的定义。 2.师生共同探究升华和凝华实验过程,理解升华吸热和凝华放热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关心环境,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2.通过小组活动、课堂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升华和凝华的概念,对升华和凝华现象的认识,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五、教学难点 用升华吸热、凝华放热来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六、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交流合作、讨论。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碘、加热器、干冰、烧瓶、气球、铝罐、碘锤、热水、冷水、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情景引入 创设情境:某机密处有一份文件给翻阅了,如何找到这个人呢? 演示实验:深紫色固体颗粒变成紫色气体熏在纸上使指纹显现。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什么物质?为什么可以使指纹显现?这个过程发生了什么物态变化? 复习 1.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状态有哪些? 2.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 思考讨论:物质能否由固态直接转化为气态或由气态直接转化为固态?

12.4升华和凝华教学案 2

第十二章第四节升华和凝华导学案姓名:班级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和实验领会升华和凝华的概念。 2、会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重点:认识升华和凝华现象,难点: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升华和凝华现象 自主学习:(认真阅读书的P22-25页完成下列问题) 一、升华 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升华。升华热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升华现象,请写下来:例灯泡的钨丝高温下变成钨蒸气 ⑴⑵ ⑶⑷ 二、凝华 1、概念:物质从直接变成叫凝华。凝华 2、你能从生活中找出一些熟悉的凝华华现象,请写下来: 例:碘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固体的碘块 (1) (2) (3) (4) 三、物态变化总结图根据箭头在每条线旁写出物态变化 和(吸、放)热情况 合作探究:参照书中P22页图 锥形烧瓶里放少量碘加盖子,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会儿发现固态的碘没有了,也没变成液态,而是直接变成深色态,这种现象叫______ .停止加热,将烧瓶放入冷水中,碘蒸气没有了,也没变成液态,而直接变成态的碘,一部分附着在烧瓶壁上,这种现象叫___________. 实验结论:1.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态叫升华.升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2.物质从_____态直接变成_______态叫凝华,凝华过程中要______热. 合作展示:1.云、雨、雪、露、雾、霜、雹是十分常见的自然现象,它们分别是怎样形成的? 云:雨:雪:露: 雾:霜:雹: 2.在寒冷冬夜里,窗户上结了一层冰花,属于___ 现象.冰花都在窗户的____表面(选“内”或“外”). 3.寒冷的冬天,公园里冰雕作品冰的质量会一天天减小,这是___________现象. 3.冰柜内的四壁上经常会结有很多霜,这些霜是由于而成的. 4.用久了的白炽灯会变黑,在变黑的过程中先发生_________ 后发生________。 5.今年,我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为了缓解旱情,多次实施人工降雨.执行任务的飞机在高空 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进入云层,很快________ 为气体,并从周围吸收大量的热,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则高空水蒸气就成为小冰粒,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