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教案 概率初步(全章)

教案 概率初步(全章)

教案   概率初步(全章)
教案   概率初步(全章)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

【设计意图:“抽签”这个活动是学生容易理解或亲身经历过的,操作简单省时,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最主要的是活动中含有丰富的随机事件,事件(3)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它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活动2:小伟掷一个质地均匀的正方形骰子,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刻有1至6的点数。请考虑以下问题,掷一次骰子,观察骰子向上的一面:

(1)出现的点数是7,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出现的点数大于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出现的点数是4,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设计意图:随机事件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它不同于其他数学概念,因此要理解随机事件的含义,由学生来描述随机事件的概念,进行活动2很有必要,便于学生透过随机事件的表象,概括出随机事件的本质特性,从而自主描述随机事件这一概念】

提出问题,探索概念

(1)上述两个活动中的两个事件(3)与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的区别在哪里?

(2)怎样的事件称为随机事件呢?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相互补充,相互交流,然后引导学生建构随机事件的定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应用练习,巩固新知

练习: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

(1)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刘翔再次打破110米栏的世界纪录;

(3)打靶命中靶心;

(4)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是3点;

(5)13个人中,至少有两个人出生的月份相同;

(6)经过有信号灯的十字路口,遇见红灯;

(7)在装有3个球的布袋里摸出4个球

(8)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自由下落。

(9)抛掷一千枚硬币,全部正面朝上。

【设计意图:第(9)题可能出现不同答案,这是意料之中的,意在让学生明白,只要可能性存在,哪怕可能性很小,我们也不能认定它为不可能事件;同样,尽管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也不能等同于必然事件。】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25.1.1 随机事件(第二课时)

知识技能:通过“摸球”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形成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定性分析的能力,了解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过程和方法:历经“猜测—动手操作—收集数据—数据处理—验证结果”,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特点以及影响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客观条件。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试验过程中,感受合作学习的乐趣,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准确结论。需经过大量重复的试验,让学生从中体验到科学的探究态度。

教学重点:对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定性分析

教学难点:理解大量重复试验的必要性。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摸球试验:袋中装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条件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2、提出问题:我们把“摸到白球”记为事件A,把“摸到黑球”记为事件B,提问:

(1)事件A和事件B是随机事件吗?

(2)哪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

【设计意图:“摸球”试验操作方便、简单且可重复,又为学生所熟知,学生做起来感觉亲切,有趣,并且容易依据生活经验猜到正确结论,这样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分组试验、收集数据,验证结果

【设计意图:设计“10次摸球”和“20次摸球”,意在引起结果的变化。】

注:结果1指事件A发生的次数多,结果2指事件B发生的次数多。

3、提出问题

(1)“10次摸球”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的有几组?“20次摸球”的试验中呢?

(2)你认为哪种试验更能获得较正确结论呢?

(3)为了能够更大可能地获得正确结论,我们应该怎样做?

【设计意图:对“10次摸球”得到正确结论的组数和“20次摸球”得到的正确结论的

组数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增加摸球次数更宜于接近正确结论,本小节也可以让学生再进行“40次摸球”试验。】

4、进行大量重复试验,验证猜测的正确性。

教师请同学们进行400次重复的“摸球”试验,教师提问:

如果把刚才各小组的20次“摸球”合并在一起是否等同于400次“摸球”?这样做会不会影响试验的正确性?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

成动脑筋,想办法的学习习

惯,明白小组合作的优势。】

5、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提问:通过上述试验,你认为,要判断同一试验中哪个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较大,必须怎么做?

先让学生回答,回答时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不准确的用语,最后由教师总结:要判断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必须经过大量重复试验。

【设计意图:本小节是教学难点,这个结论由学生得出,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6、对试验结果作定性分析。

在经过大量重复摸球以后,我们可以确定,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于事件B发生的可能性,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其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这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本节课的出发点,也是本节课的归宿,把这个问题留给学生,也是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理念。】

三、练习反馈

1、一个袋子里装有20个形状、质地、大小一样的球,其中4个白球,2个红球,3个黑球,其它都是黄球,从中任摸一个,摸中哪种球的可能性最大?

2、一个人随意翻书三次,三次都翻到了偶数页,我们能否说翻到偶数页的可能性就大?

3、袋子里装有红、白两种颜色的小球,质地、大小、形状一样,小明从中随机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如果小明5次摸到红球,能否断定袋子里红球的数量比白球多?怎样做才能判断哪种颜色的球数量较多?

4、已知地球表面陆地面积与海洋面积的比均为3:7。如果宇宙中飞来一块陨石落在地球上,“落在海洋里”与“落在陆地上”哪个可能性更大?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课题: 25.1.2 概率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学生:抓阄、抽签、猜拳、投硬币,……

教师对同学的较好想法予以肯定.(学生肯定有许多较好的想法,在众多方法中推举出大家较认可的方法.如抓阄、投硬币)

追问,为什么要用抓阄、投硬币的方法呢?

由学生讨论:这样做公平.能保证小强与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在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评价归纳.

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分配球票是个随机事件,尽管事先不能确定“正面朝上”还上“反面朝上”,但同学们很容易感觉到或猜到这两个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一样的,各占一半,所以小强、小明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大.

质疑:那么,这种直觉是否真的是正确的呢?

引导学生以投掷壹元硬币为例,不妨动手做投掷硬币的试验来验证一下.

说明:现实中不确定现象是大量存在的,新课标指出:“学生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富有挑战的”,设置实际生活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对此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为课堂教学营造民主和谐的气氛,也为下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探索交流活动打下基础.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

及“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注意:

(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究.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试验的次数,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合作.

4.全班交流.

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按照书上P140要求填好25-2.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在25.1-1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想一想1(投影出示). 观察统计表与统计图,你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情况,意思正确予以肯定与鼓励.“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

想一想2(投影出示)

随着抛掷次数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变化趋势有何规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每次试验中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发现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在试验次数较少时,“正面朝上”的n

图25.1-1

频率起伏较大,而随着试验次数的逐渐增加,一般地,频率会趋于稳定,“正面朝上”的频率越来越接近0.5. 这也与我们刚开始的猜想是一致的.我们就用0.5这个常数表示“正面向上”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说明:注意帮助解决学生在填写统计表与统计图遇到的困难.通过以上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清楚地观察到试验所体现的规律,即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要积极合作交流,思考探究.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为了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快捷的试验数据,利用计算机模拟掷硬币试验的课件,丰富学生的体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他们能直观地、便捷地观察到试验结果的规律性--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

其实,历史上有许多著名数学家也做过掷硬币的试验.让学生阅读历史上数学家做掷币试验的数据统计表(看书P141表25-3).

表25-3

通过以上学生亲自动手实践,电脑辅助演示,历史材料展示, 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清楚地观察到试验所体现的规律,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某个常数附近,即大量重复试验事件发生的频率接近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概率).同时,又感受到无论试验次数多么大,也无法保证事件发生的频率充分地接近事件发生的概率.

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评价学生在活动中参与程度、自信心、是否愿意交流等,鼓励学生在学习中不怕困难积极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下面我们能否研究一下“反面向上”的频率情况?

学生自然可依照“正面朝上”的研究方法,很容易总结得出:“反面向上”的频率也相应稳定到0.5.

教师归纳:

(1)由以上试验,我们验证了开始的猜想,即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时,“正面向上”与“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相等(各占一半).也就是说,用抛掷硬币的方法可以使小明与小强得到球票的可能性一样.

(2)在实际生活还有许多这样的例子,如在足球比赛中,裁判用掷硬币的办法来决定双方的比赛场地等等.

说明:这个环节,让学生亲身经历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在真实数据的分析中形成数学思考,在讨论交流中达成知识的主动建构,为下一环节概率意义的教学作了很好的铺垫.

三、评价概括,揭示新知

问题 1.通过以上大量试验,你对频率有什么新的认识?有没有发现频率还有其他作用?

学生探究交流.发现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可以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

值(或常数)估计或去描述.

通过猜想试验及探究讨论,学生不难有以上认识.对学生可能存在语言上、描述中的不准确等注意予以纠正,但要求不必过高.

归纳:以上我们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常数刻画了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的大小.

那么我们给这样的常数一个名称,引入概率定义.给出概率定义(板书):一般地,在大

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

n

m

会稳定在某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probability ), 记作P (A )= p.

注意指出:

1.概率是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数量反映.

2.概率是事件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逐渐稳定到的值,即可以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去估计得到事件发生的概率,但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想一想(学生交流讨论)

问题2.频率与概率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从定义可以得到二者的联系, 可用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频率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另一方面,大量重复试验中事件发生的频率稳定在某个常数(事件发生的概率)附近,说明概率是个定值,而频率随不同试验次数而有所不同,是概率的近似值,二者不能简单地等同.

说明:猜想试验、分析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十分有益于学生对概率意义的理解,使之明确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也使本节课教学重难点得以突破.为下节课进一步研究概率和今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当然,学生随机观念的养成是循序渐进的、长期的.这节课教学应把握教学难度,注意关注学生接受情况.

四.练习巩固,发展提高. 学生练习

1.书上P143.练习.1. 巩固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2.书上P143.练习.2 巩固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教师应当关注学生对知识掌握情况,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五.归纳总结,交流收获:

1.学生互相交流这节课的体会与收获,教师可将学生的总结与板书串一起,使学生对知识掌握条理化、系统化.

2.在学生交流总结时,还应注意总结评价这节课所经历的探索过程,体会到的数学价值与合作交流学习的意义.

【作业设计】

(1)完成P144 习题25.1 2、4

(2)课外活动分小组活动,用试验方法获得图钉从一定高度落下后钉尖着地的概率.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P (A )=

n

m

(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其中A 包含m 种)的意义.

2.应用P (A )=

n

m

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复习概率的意义,为解决利用一般方法求概率的繁琐,探究用特殊方法—列举法 求概率的简便方法,然后应用这种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1.重点: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几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 相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 n

m

,以及运用它 解决实际间题.

2.难点与关键:通过实验理解P(A)=

n

m

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题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老师口问.学生口答)请同学们回答下列问题. 1. 概率是什么?

2. P(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3. 在大量重复试验中,什么值会稳定在一个常数上?俄们又把这个常数叫做什么?

4. A=必然事件,B 是不可能发生的事件,C 是随机事件.诸你画出数轴把这三个量表示出来.

老师点评:1,(口述)一般地,在大量重复试验中,如果事件A 发生的频率

n

m

会稳定在某一个常数P 附近,那么这个常数P 就叫做事件A 的概率,记为P(A)=P . 2.(板书)0≤P ≤1. 3.(口述)频率、概率. 二、探索新知

不管求什么事件的概率,我们都可以做大量的试脸.求频率得概率,这是上一节课也是刚才复习的内容,它具有普遍性,但求起来确实很麻烦,是否有比较简单的方法,这 种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方法—列举法,

把学生分为10组,按要求做试验并回答问题.

1.从分别标有1,2,3 ,4,5号的5根纸签中随机地抽取一根.抽出的号码有多少种?其抽到1的概率为多少?

2.掷一个骰子,向上的一面的点数有多少种可能?向上一面的点数是1的概率是多少? 老师点评:1.可能结果有1,2,3,4,5等5种杯由于纸签的形状、大小相同,又是随机 抽取的,所以我们可以认为:每个号被抽到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5.其概率是1/5。 2.有1,2,3,4,5,6等6种可能.由于股子的构造相同质地均匀,又是随机掷出的, 所以我们可以断言:每个结果的可能性相等,都是1/6,所以所求概率是1/6所求。 以上两个试验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1.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有限多个.

2.一次试验中,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试验,我们可以从事件所包含的各种可能的结果在全部可能 的试验结果中所占的比分析出事件的概率.

因此,一般地,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有n 种可能的结果,并且它们发生的可能性都相 等,事件A 包含其中的、种结果,那么李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

n

m

例1.小李手里有红桃1,2,3,4,5,6,从中任抽取一张牌,观察其牌上的数字.求下 列事件的概率.

(1)牌上的数字为3; (2)牌上的数字为奇数;

(3)牌上的数字为大于3且小于6.

分析:因为从6张牌子任抽取一张符合刚才总结的试验的两个特点,所以可用P(A)=

n

m

来求解.

解:任抽取一张牌子,其出现数字可能为1,2,3,4,5,6,共6种,这些数字出现的可 能性相同.

(1)P (点数为3)=1/6;

(2)P(点数为奇数)=3/6=1/2;

(3)牌上的数字为大于3且小于6的有4,5两种. 所以 P (点数大于3且小于6)=1/3

例2:如图25-7所示,有一个转盘,转盘分成4个相同的扇形,颇色分为红、绿、黄三种颇色,指针的位置固定,转动转盘后任其自由停止.其中的某个扇形会恰好停在指 针所指的位里(指针指向两个扇形的交线时,当作指向右边的扇形),求下列事件的概率 (1)指针指向绿色; (2)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 (3)指针不指向红色.

分析:转一次转盘,它的可能结果有4种—有限个,并且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因此,它可以应用“ P(A)=

n

m

”问题,即“列举法”求概率. 解,(1) P(指针,向绿色)=1/4;

(2) P(指针指向红色或黄色)=3/4;

(3)P(指针不指向红色)=1/2

例3如图25-8所示是计算机中“扫雷“游戏的画面,在99?

随机埋藏着10颗地雷,每个小方格内最多只能藏1颗地雷。 小王在游戏开始时随机地踩中一个方格,踩中后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我们把与标号3的方格相邻的方格记为A 区域(画线部分),A 区域外的部分记为B 区域,数字3表示在A 区域中有3颗地雷,那么第二步应该踩A 区域还是B 区域?

分析:第二步应该踩在遇到地雷小的概率,所以现在关键求出在A 区域、B 区域的概率并比较。

解:(1)A 区域的方格共有8个,标号表示在这8个方格中有3个方格各藏1颗地雷,因此,踩A 区域的任一方格,遇到地雷的概率是

83

。 (2)B 区域中共有72999=-?个小方格,其中有7310=-个方格内各藏1颗地雷。因此,踩B 区域的任一方格,遇到地雷的概率是

72

7。 由于

72

783>,所以踩A 区域遇到地雷的可能性大于踩B 区域遇到地雷的可能性,因而第二步应踩B 区域。

三、巩固练习

教材150P 练习1,2,151P 练习 五、归纳小结

本节课应用列举法求概率。 六、布置作业

1、教材155P 综合运用5 拓广探索8

教学反思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的意义。

2.会用列表的方法求出:包含两步,并且每一步的结果为有限多个情形,这样的试验出现的所有可能结果。

3.体验数学方法的多样性灵活性,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和区分一次试验中包含两步的试验。

教学难点:当可能出现的结果很多时,简洁地用列表法求出所有可能结果。

一、比较,区别

出示两个问题:

1.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1个球,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2.一个布袋中有两个白球和两个黄球,质地和大小无区别,每次摸出2个球,这样共有几种可能的结果?

要求学生讨论上述两个问题的区别,区别在于这两个问题的每次试验(摸球)中的元素不一样。二、问题解决

1.例1 教科书第150页例4。

要求学生思考掷两枚硬币产生的所有可能结果。

学生可能会认为结果只有:两个都为正面,一个正面一个反面和两个都是反面这样3种情形,要讲清这种想法的错误原因。

让学生初步感悟列表法的优越性。

2.问题:“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这两种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一样吗?

同时掷两枚硬币与先后两次掷一枚硬币有时候是有区别的。比如在先后投掷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先出现正面后出现反面的概率是多少?这与先后顺序有关。同时投掷两枚硬币时就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3.课内练习:书本P151的练习。

三、小结

1.本节课的例题,每次试验有什么特点?

2.用列表法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时,要注意表格的设计,做到使各种可能结果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25.2 用列举法求概率(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有限等可能性事件概率的意义。

2.会用树形图求出一次试验中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时,不重不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从而正确地计算问题的概率。

3.进一步提高分类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有关数学技能(树形图)。

教学重点:正确鉴别一次试验中是否涉及3个或更多个因素。

教学难点;用树形图法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一、解决问题,提高能力

例1 同时掷两个质地均匀的骰子,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

(1)两个骰子的点子数相同;(2)两个骰子的点子数的和是9;(3)至少有一个骰子的点数为2。

分析:由于每个骰子有6种可能结果,所以2个骰子出现的可能结果就会有很多,我们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呢?这个问题要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次基础上再使学生认识到列表法可以清楚地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体会其优越性。

列出表格。也可用树形图法。

其实,求出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方法不止是列表法,还有树形图法也是有效的方法,要让学生体验它们各自的特点,关键是对所有可能结果要做到:既不重复也不遗漏。

板书解答过程。

思考:教科书第152页的思考题。

例2 教科书第152页例6。

分析:弄清题意后,先让学生思考从3个口袋中每次各随机地取出一个球,共3个球,这就是说每一次试验涉及到3个因素,这样的取法共有多少种呢?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求得?

在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前提下,老师介绍树形图的方法。

第一步可能产生的结果为A和B,两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且不分先后,写在第一行。

第二步可能产生的结果有C、D和E,三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且不分先后,从A和B分别画出三个分支,在分支下的第二行分别写上C、D和E。

第三步可能产生的结果有两个H和I,两者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且不分先后,从C、D和E分别画出两个分支,在分支下的第三行分别写上H和I。(如果有更多的步骤可依上继续)

第四步按竖向把各种可能的结果竖着写在下面,就得到了所有可能的结果的总数。再找出符合要求的种数,就可以利用概率和意义计算概率了。

教师要详细地讲解以上各步的操作方法。

写出解答过程。

问:此题可以用列表法求出所有可能吗?

小结:教科书第153页左边的结论。

思考:教科书第153页的思考题。

二、练习,巩固技能

教科书第154页练习。

练习1是每次试验涉及2个因素的问题,共有36种可能的结果;

练习2是每次试验涉及3个因素的问题,共有27种可能的结果。

尽管这2个问题可能的结果都比较多,但用树形图的方法并不难求得,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正确把握题意,鉴别每次试验涉及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顺序。

二、单元小结

问题:(要求学生思考和讨论)

1.本单元学习的概率问题有什么特点?

2.为了正确地求出所求的概率,我们要求出各种可能的结果,那么通常是用什么方法求出各种可能的结果呢?

特点: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结果是有限多个,各种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

通常可用列表法求得各种可能结果,具体有直接分析列出可能结果,列表法和树形图法。

三、提高练习

教科书第155页习题25.2第9题。

这是一道正确理解概率意义的问题,在学生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分析解题的思路。

四、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25.3.1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当事件的试验结果不是有限个或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不相等时,要用频率来

估计概率。

2、通过试验,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进一步发展

概率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及分析试验结果、收集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试验过程,体会

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发展学生根据频率的集中趋势估计概率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概率是描述不确定事件规律的有效数学

模型,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思考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习惯。

2、在活动中进一步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当试验次数较大时,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

教学难点:对概率的理解。

设计教学程序:

一、问题情境:

妈妈有一张马戏团门票,小明、小华和小红都想去看演出,怎么办呢?妈妈想用掷骰子的办法决定,你觉得这样公平吗?说说你的理由?但由于一时找不到骰子,妈妈决定用一个小长方体(涂有三种颜色,对面的颜色相同)来代替你觉得这样公平吗?选哪种颜色获得门票的概率更大?说说你的理由! 二、合作游戏:

1、实验:二人一组,一人抛掷小长方体,一人负责记录,合作完成30次试验,并完成下面表格一的填写和有关结论的得出。 表格一:

问题:(1)你认为哪种情况的概率最大?

_________________红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试验次数较小时,比较三种情况的频率,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当试验次数较小时,统计出的频率不能估计概率 .

2、累计收集数据:二人一组,任选自己喜欢的颜色分别汇总其中前两组(60

次)、前三组(90次)、前四组(120次)、五组(150次)。。。。。的试验数据,完成表格二的填写,并绘制出相应的折线统计图和有关结论的得出。 表格二:

问题:当试验次数较大时,比较数字 色的频率与其相应的概率,你能得到什么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 60 90 120 150 180…… 试验次数 频率

4、得出试验结论。

三、随堂练习。书本P158页“柑橘的损坏率”填写表25--6

四、拓展提升:解决问题2

1、柑橘的损坏率是多少?

2、到达目的地后完好的柑橘还有多少千克?

3、把损坏的柑橘也算在内,到达目的地后柑橘的成本约是多少元?

4、设每千克定价为x元,则可以得到的方程是?

五、课堂小结:畅所欲言。

六、课内拓展: 同步练P95页第8题

教学反思

25.3.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模拟实验在求一个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对一个简单的问题提出一种可行的模拟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集体合作意识,丰富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

2、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用模拟实验解决实际问题的合理性。

教学难点:会对简单问题提出模拟实验策略。

设计教学程序:

一、问题情境:

小明参加夏令营,一天夜里熄灯了,伸手不见五指,想到明天去八达岭长城天不亮就出发,想把袜子准备好,而现在又不能开灯。袋子里有尺码相同的3双黑袜子和1双白袜子,混放在一起,只能摸黑去拿出2只。同学们能否求出摸出的2只恰好是一双的可能性?

问:同学们能否通过实验估计它们恰好是一双的可能性?如果手边没有袜子应该怎么办?

问:在摸袜子的实验中,如果用6个红色玻璃珠,另外还找了两张扑克牌,可以混在一起做实验吗?

答:不可以,用不同的替代物混在一起,大大地改变了实验条件,所以结果是不准确的。

注意:实验必须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替代物的选择必须是

合理、简单的。

问:假设用小球模拟问题的实验过程中,用6个黑球代替3双黑袜子,用2个白球代替1双白袜子:

(1)有一次摸出了2个白球,但之后一直忘了把它们放回去,这会影响实验结果吗?

答:有影响,如果不放回,就不是3双黑袜子和1双白袜子的实验,而是中途变成了3双黑袜子实验,这两种实验结果是不一样的。

问:(2)如果不小心把颜色弄错了,用了2个黑球和6个白球进行实验,结果会怎样?

答:小球的颜色不影响恰好是一双的可能性大小

二、问题3:

一个学习小组有6名男生3名女生。老师要从小组的学生中先后随机地抽取3人参加几项测试,并且每名学生都可被重复抽取。你能设计一种实验来估计“被抽取的3人中有2名男生1名女生”的概率的吗?

下面的表中给出了一些模拟实验的方法,你觉得这些方法合理吗?若不合理请说明理

三、随堂练习。

(1)在抛一枚均匀硬币的实验中,如果没有硬币,则下列

可作为替代物的是()

A.一颗均匀的骰子

B.瓶盖

C.图钉

D.两张扑克牌(1张黑桃,1张红桃)

(2)不透明的袋中装有3个大小相同的小球,其中2个为白

色球,另一个为红色球,每次从袋中摸出一个球,然后放回

搅匀再摸,研究恰好摸出红色小球的机会,以下替代实验方

法不可行的是()

A.用3张卡片,分别写上“白”、“红”,“红”然后反复抽取

B.用3张卡片,分别写上“白”、“白”、“红”,然后反复抽取

C.用一枚硬币,正面表示“白”,反面表示“红”,然后反复抽取

D.用一个转盘,盘面分:白、红两种颜色,其中白色盘面的面

积为红色的2倍,然后反复转动转盘

四、课堂小结:畅所欲言。

教学反思

25.4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感受统计推断的合理性,进一步体会概率与统计之间的联系及概率的广泛应用。

过程与方法:经历试验、统计等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养成乐于接触社会环境中的数学信息,乐于用数学思维去思考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点:进一步深刻领会用试验频率来估算概率的方法。

教学难点: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并体会用试验步骤来估算概率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英语教科书,键盘等

设计教学程序:

一、问题的提出:

计算机键盘上的英文字母为什么没有按照字母表顺序从A、B。。。到Z排列,如果那样不是更便于记忆吗?

二、合作活动

1.收集和分析数据:

统计英语教科书中任一部分中26个字母及空格出现的频率(分组合作完成,每人找其中一个字母的出现频率)

(1)统计每一个字母出现的次数和所有字母出现的总次数。

(2)计算字母出现的频率m/n

(3)将字母按出现的频率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学生按所查字母出现频率从大到

小回答,老师在黑板上写出)

出现频率最高的是______,出现频率较低的字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空格键为什么要设计在键盘的下方正中央位置?

出现频率高的字母一般放在哪里?出现频率低的字母一般放在哪里?为什么?

答:键盘上字母的设计,既考虑手指移动的灵活特征,又考虑到各个键的使用频率大小。

三、随堂练习。汉字使用频率及手机中文输入法的顺序。

四、课堂小结:畅所欲言。

五、课外拓展提升:在计算机中任选一篇WORD文档,借助office的查找功能及字数统计功能,统计出某个同音汉字的出现次数,进行分析,按出现频率从大到小排列,然后与拼音输入法中的排列顺序进行比较,结果一致吗?

教学反思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0第六章 概率初步公开课优质教案

第六章概率初步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本节主要是复习本章内容 目标达成:本节主要是复习本章内容 教学流程: 【课前展示】 内容:以“提问——补充”地方法复习本章内容。 事 件 的可能性 确定事件 不确定事件 必然事件 不可能事件 P(A)=1 P(A)=0 (随机事件0

2 【创境激趣】 激发了学生地求知欲,激起学生地学习兴 趣。 【自学导航】 内容:组内互帮互助完成例题地学习,教师提问后统一答案。 (1) 下列事件中,哪些是确定地?哪些是不确定地?请说明理由。 a) 随机开车经过某路口,遇到红灯; 不 确 定 事 件 游戏的公平性 概率的简单计算 (频率的稳定性,P(A)= ) n m

b)两条线段可以组成一个三角形; c)400人中有两人地生日在同一天; d)掷一枚均匀地骰子,掷出地点数是 质数。 (2)如图所示有9张卡片,分别写有1至9这九个数字。将它们背面朝上洗匀后,任意抽出一张。 a)P(抽到数字9)= ; b)P (抽到两位数)= ;

c)P(抽到地数大于6)= ,P(抽 到地数字小于6)= ; d)P(抽到奇数)= ,P(抽到偶 数)= 。 【合作探究】 如图,一个均匀地转盘被平均分成10等份,分别标有1,2,3,4,5,6,7,8,9,10这10个数字。转动转盘,当转盘停止后,指针指向地数字即为转出地数字。 两人参与游戏:一人转动转盘,另一人猜数,若所猜数字与转出地数字相符, 4

则猜数地人获胜,否则转动转盘地人获胜。猜数地方法从下面三种中选一种: (1)猜“是奇数”或“是偶数”; (2)猜“是3地倍数”或“不是3地倍数”;(3)猜“是大于6地数”或“不是大于6地数”。 如果轮到你猜数,那么为了尽可能获胜,你将选择哪一种猜数方法?怎样猜? 目地:通过组内互帮互助学习,达到全员参与,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25章概率初步教案全章教案

25.1.1 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郁昌云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C;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2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 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 )、(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 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 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 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 (1 )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 【设计意图:“抽签”这个活动是学生容易理解或亲身经历过的,操作简单省时,又具有很好的经济性,最主要的是活动中含有丰富的随机事件,事件(3)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件, 它的提出,让学生产生新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发探究欲望】

新人教版数学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全章教学设计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课题:随机事件与概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数学思考目标 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 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情感态度目标 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题情境】 摸球游戏 三个不透明的袋子均装有10个乒乓球.挑选多名同学来参加游戏. 游戏规则 每人每次从自己选择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放回,搅匀,重复前面的试验.每人摸球5次.按照摸出黄色球的次数排序,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其次为第二名,最少的为第三名.

【师生行为】 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活动二> 【问题情境】 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C时,水沸腾; 2.姚明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命中; 3.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5. 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7.太阳东升西落; 8.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00天; 9.正月十五雪打灯; 10.宇宙飞船的速度比飞机快. 【师生行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问题,使问题情境更具生动性.

初中九年级数学教案 第25章概率初步教案全章 第25章 概率初步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郁昌云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概率初步全章教案

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25.1.2 概率的意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通过大量重复试验时的频率可以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的意义 〈二〉教学思考 让学生经历猜想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的探索过程,丰富对随机现象的体验,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规律的数学模型.初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三〉解决问题 在分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锻炼质疑、独立思考的习惯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体验数学的价值与学习的乐趣.通过概率意义教学,渗透辩证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了解概率意义. 【教学难点】对频率与概率关系的初步理解 【教具准备】壹元硬币数枚、图钉数枚、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教师提出问题:周末市体育场有一场精彩的篮球比赛,老师手中只有一张球票,小强与小明都是班里的篮球迷,两人都想去.我很为难,真不知该把球给谁.请大家帮我想个办法来决定把球票给谁. 二、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教师布置试验任务. (1)明确规则. 把全班分成10组,每组中有一名学生投掷硬币,另一名同学作记录,其余同学观察试

验必须在同样条件下进行. (2)明确任务,每组掷币50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统计“正面朝上”的频数及“正面朝上”的频率,整理试验的数据,并记录下来.. 2.教师巡视学生分组试验情况. 注意:(1).观察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是否积极参与试验活动、是否愿意交流等,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思考、勇于克服困难. (2).要求真实记录试验情况.对于合作学习中有可能产生的纪律问题予以调控. 3.各组汇报实验结果. 由于试验次数较少,所以有可能有些组试验获得的“正面朝上”的频率与先前的猜想有出入. 提出问题:是不是我们的猜想出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分析讨论产生差异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每次随机试验的频率具有不确定性,同时相信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也有规律性,引导他们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究. 解决的办法是增加试验的次数,鉴于课堂时间有限,引导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合作. 4.全班交流. 把各组测得数据一一汇报,教师将各组数据记录在黑板上.全班同学对数据进行累计,按照书上P140要求填好25-2.并根据所整理的数据,在25.1-1图上标注出对应的点,完成统计图. 表25-2 想一想1(投影出示). 观察统计表与统计图,你发现“正面向上”的频率有什么规律? 注意学生的语言表述情况,意思正确予以肯定与鼓励.“正面朝上”的频率在0.5上下波动. 想一想2(投影出示) 随着抛掷次数增加,“正面向上”的频率变化趋势有何规律?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归纳.使学生认识到每次试验中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具n 图25.1-1

概率初步本章小结 优质课教案

本章小结 【教学目标】 1.知道概率的含义,会用符号表示一个事件的概率。 2.知道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有不同,能根据经验判断一些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排出大小顺序 3.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的意义; 2.会根据大数次试验所得频率估计事件的概率。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 3.正确判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联系实际判断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思考与探究。 1.复习引入“上海地区明天降水”是什么事件?结论:随机事件。 2.天气预报“上海地区明天降水概率80%”与“上海地区明天降水概率50%”它们有什么异同点? 共同点:都是随机事件; 不同点:降水概率80%——很有可能降水;降水概率60%——也是很有可能降水;但是可能的程度略低。 二、概率的定义: 1.概率:用来表示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叫做这个事件的概率。 2.事件发生的概率的取值要求 不可能事件:如果用V表示,则概率为0:P(V)=0; 必然事件:如果用U表示,则概率为1:P(U)=1; 随机事件:一般用A表示,则概率介于0到1之间; P(A)——纯小数、真分数、百分数等表示。 练习1:写出下列事件的概率:(若是很可能发生的事件,填“接近1”,若是小概率事件,填“接近0”)

1.用A表示“上海天天是晴天”,则P(A):________。 2.用B表示“新买的圆珠笔写得出字”,则P(B)____。 3.用C表示“坐火车出行,遭遇出轨”,则P(C)____。 4.用D表示“当m是正整数时,2m是偶数”,则P(D)。 三、用频率估计概率。 1.介绍频数和频率:以上操作中总共摸牌的次数称为“试验总次数”,抽到红桃的次数称为这一事件发生的“频数”;“频数÷总次数”即是这一事件发生的频率。 2.【活动】全班31名同学,分为5组,每组一名组长,一名书记员,组长在一副扑克牌中取红桃、梅花、方块各一张牌混合放在一起,其他组员从中任意摸出一张牌,书记员记录摸牌的次数和各种花色出现的次数,最后计算每种花色出现的频率。 3.统计全班各组的数据,然后估计“恰好摸到红桃”的概率是多少? 我们通常把某事件在大数次试验中发生的频率,作为这个事件概率的估计值 4.读表:历史上统计学家曾多次做过抛掷一枚均匀硬币的实验,得出的以下数据(见课本) 四、反思小结,谈谈收获。 1.事件的概率: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P(V)=0;必然事件:概率为1:P(U)=1; 随机事件:概率介于0到1之间:0

第四章概率教案

第四章 概率 1.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2.初步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必大小,了解事件 发生的等可能性游戏规则的公平性. 3.了解概率的意义,体会概率是描述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发展随机观念. 4.能对两类事件(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发生的概率进行简单的计算, 计符合要求的简单概率模型. 5.在概率的学习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发展“用数学” 和能力. 概率中“随机”观念的培养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七年级(上) 章中学生已 经接触过不确定事件的有关事例(如在“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中已初步体 验了有些事 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在“转盘游戏”中 又体验了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在“谁转出的四位数大”中进一步体会到不 确定事件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 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在经历猜测、试验、收集与分析试验结果的活动过程 中,进一步了 解不确定现象的特点,通过具体情景体会概率的意义,在丰富的实际问 题中认识概率是刻画不确定现象的数学模型,同时学习一些简单的计算概率的方法, 并通过对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帮助自己作出合理的决策. 教材首先呈现给学生的是一个转盘游戏,意在通过实验与分析,使学生体会必然 事件、不可能 事件和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然后通过掷硬币游戏,让学生初步了 解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在做大量试验的过程中感悟概率的意 义,初步体会可以通过做试验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材在第二节中, 通过对摸到红球的概率展开了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习定量刻划 一类事 件(古典概型) 在黑砖 上的概率问题, 概率的基本计算方法, 三 教学建议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 “主题图”,帮助他们初步了解本章要学习的内容。 课文给出学生十分 感兴趣的两个问题,希望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简要介绍 本章主要内容,并指出概率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2.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试验过程,亲自动手试验收集相关数据,通过对数据 的分析处理,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 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生活“经验” ,这些经验是进一步学习的基础,但其中的一 部分是错误 的.逐步消除错误的经验,建立正确的随机观念是学习概率的一个重要目 标.要实现这一目标, 必须让学生经历对随机现象的探索过程, 引导学生亲自从事 “试 验7收集试验数据7分析试验结果”的过程,从而获得事件发生的概率. 3.注意培养学生的随机观念,理解现实世界中不确定事件的现象与特点,树立 一定的随机观念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事件发生的感受和并能设 的意识 可能性》 的方法,进一步体会概率的意义;在第三节中,通过小猫停留 使学生直观体验另一类事件(几何概型) ,了解此类事件发生 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概率初步章节复习

实验中学 九年级数学备课教案 课题25.2 课型新授课课时 2 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 1.理解随机事件的定义,概率的定义。 2.计算简单事件概率(古典概率类型)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 3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试验概率)。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习兴趣及求知欲。 2.养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计算简单事件概率(古典概率类型)的方法,主要是列举法(包括列表法和画树形图法)。 2.利用频率估计概率(试验概率)。 教学难点体会随机观念和概率思想,逐步学习利用列举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二、事件的概念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在每次实验 中会发生的事件是必然事件。 2.不可能事件 在每次试验中发生的事件是不可能是事件。 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事件。

考点1.知道什么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 例1、下列事件中,是必然事件的是( ) A.购买一张彩票中奖一百万 B.打开电视机,任选一个频道,正在播新闻 C.在地球上,上抛出去的篮球会下落 D.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点数之和一定大于6 变式训练(1)下列成语所描述的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 A 水中捞月 B 拔苗助长 C 守株待兔 D 瓮中捉鳖 解析:选D.“瓮中捉鳖”事件的发生概率为1,是一定能发生的,故此事件为必然事件 (2)下列事件是确定事件的是( ) A 太平洋中的水常年不干 B 男生比女生高 C 计算机随机产生的两位数是偶数 D 星期天是晴天 解析 选A ,因为“太平洋中的水常年不干”是确定事件,而“B 男生比女生高 C 计算机随机产生的两位数是偶数 D 星期天是晴天”是随机事件。 考点2.对概率意义的理解. 例2.在一场足球比赛前,甲教练预言说:“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这场比赛我们队有60%的机会获胜”意思最接近的是( ) A.这场比赛他这个队应该会赢 B.若两个队打100场比赛,他这个队会赢60场 C.若这两个队打10场比赛,这个队一定会赢6场比赛. D.若这两个队打100场比赛,他这个队可能会赢60场左右. 变式训练:气象台预报“本市明天降水概率是80%”,对此信息,下面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市明天将有80%的地区降水 B.本市明天将有80%的时间降水 C.明天肯定下雨 D.明天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 考点3.直接列举求简单事件的概率. 例3一个袋中装有6个黑球3个白球,这些球除颜色外,大小、形状、质地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情况下,随机的从这个袋子中摸出一个球,摸到白球的概率是( ) 变式训练:小明家里的阳台地面,水平铺设着仅黑白颜色不同的18块方砖(如图),他从房间里向阳台抛小皮球,小皮球最终随机停留在某块方砖上。 (1)求小皮球分别停留在黑色方砖与白色方砖上的概率; (2)上述哪个概率较大?要使这两个概率相等, 应改变第几行第几列的哪块方砖颜色?怎样改变? 解析: 1112 (9323) A B C D

(完整word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案(48课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案 第一章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 理解随机试验、样本空间、随机事件的概念; (2) 掌握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与运算,; (3) 掌握概率的基本性质以及简单的古典概率计算; 学会几何概率的计算; (4) 理解事件频率的概念,了解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以及概率的统计定义。了解概 率的公理化定义。 (5) 理解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Bayes 公式及其意义。理解事件的独立性。 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随机事件及事件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频率与概率 2学时 第三节 等可能概型(古典概型) 2 学时 第四节 条件概率 第五节 事件的独立性 2 学时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1) 随机事件及随机事件之间的关系; 2) 古典概型及概率计算; 3)概率的性质; 4)条件概率,全概率公式和Bayes 公式 5)独立性、n 重伯努利试验和伯努利定理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 使学生能正确地描述随机试验的样本空间和各种随机事件; 2) 注意让学生理解事件,,,,,A B A B A B A B AB A ???-=Φ…的具体含义,理解 事件的互斥关系; 3) 让学生掌握事件之间的运算法则和德莫根定律; 4) 古典概率计算中,为了计算样本点总数和事件的有利场合数,经常要用到排列和组 合,复习排列、组合原理; 5) 讲清楚抽样的两种方式——有放回和无放回; 五.思考题和习题 思考题:1. 集合的并运算?和差运算-是否存在消去律?

2. 怎样理解互斥事件和逆事件? 3. 古典概率的计算与几何概率的计算有哪些不同点?哪些相同点? 习题: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一.本章的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1) 理解随机变量的概念,理解随机变量分布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理解离散型和连续 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及其性质,会运用概率分布计算各种随机事件的概率; (2) 熟记两点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正态分布、均匀分布和指数分布的分布律 或密度函数及性质; 二.本章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节 随机变量 第二节 第二节 离散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离散随机变量及分布律、分布律的特征 第三节 常用的离散型随机变量 常见分布(0-1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 2学时 第四节 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分布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公式 第五节 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连续随机变量及密度函数、密度函数的性质 2学时 第六节 常用的连续型随机变量 常见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及概率计算 2学时 三.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a) 随机变量的定义、分布函数及性质; b) 离散型、连续型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律或密度函数,如何用分布律或密度函数求任何 事件的概率; c) 六个常见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几何分布、均匀分布、指数分布、正态分布); 四.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a) 注意分布函数(){}F x P X x =<的特殊值及左连续性概念的理解; b) 构成离散随机变量X 的分布律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 x 之间的关系; c) 构成连续随机变量X 的密度函数的条件,它与分布函数()F x 之间的关系; d) 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F x 关于x 处处连续,且()0P X x ==,其中x 为任

概率初步教案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小学了解了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事件的概率。生活中概率大量存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节主要是了解随机事件和有关概念,教科书中设置了三个问题,通过问题1抽签试验和问题2掷骰子试验,主要让学生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有些事件是必然发生,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在这两个具体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随机事件等有关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判断一个事情是随机事件还是确定性事件。问题3是一个摸球试验,主要探讨随机试验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相对大小的定性描述,并要求通过试验验证判断。通过问题3,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很可能不同,并能够判断几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相对大小。通过这三个问题,为下一节概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 3、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 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探讨,认识动手操作试验是验证得出结论的好方 法。 5、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 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会判断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 难点: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案 概率初步(全章)

25.1.1随机事件(第一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过程与方法:历经实验操作、观察、思考和总结,归纳出三种事件的各自的本质属性,并抽象成数学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验从事物的表象到本质的探究过程,感受到数学的科学性及生活中丰富的数学现象。 重点: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对生活中的随机事件作出准确判断 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问题情境 下列问题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 (1)太阳从西边下山; (2)某人的体温是100℃; (3)a2+b2=-1(其中a,b都是实数); (4)水往低处流; (5)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6)三个人性别各不相同; (7)一元二次方程x2+2x+3=0无实数解。 【设计意图:首先,这几个事件都是学生能熟知的生活常识和学科知识,通过这些生动的、有趣的实例,自然地引出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其次,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相对于随机事件来说,特征比较明显,学生容易判断,把它们首先提出来,符合由浅入深的理念,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引发思考 我们把上面的事件(1)、(4)、(5)、(7)称为必然事件,把事件(2)、(3)、(6)称为不可能事件,那么请问:什么是必然事件?什么又是不可能事件呢?它们的特点各是什么? 【设计意图:概念也让学生来完成,把课堂尽量多地还给学生,以此来体现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原理念。】 二、引导两个活动,自主探索新知 活动1:5名同学参加演讲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的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从签筒中随机(任意)地取一根纸签。请考虑以下问题:(1)抽到的序号是0,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2)抽到的序号小于6,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3)抽到的序号是1,可能吗?这是什么事件? (4)你能列举与事件(3)相似的事件吗? 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教师适当地加点拔和引导。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概率初步频率的稳定性教案

2 频率的稳定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概率的定义; (2)理解用统计来估计事件的概率及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用频率来估计概率的方法,渗透转化和估算的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发展学生的应用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对事件发生的频率的分析来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教学难点】 理解概率与频率的关系,能够正确计算概率。 【教学方法】 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 【课前准备】 教学课件、一元硬币若干。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过渡】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掷图钉的小活动,理解了在实验次数很大时,频率趋于稳定的特点。大家知道频率稳定性最早是由谁提出的吗? 课件展示图片。 【过渡】就是由这个人提出的,频率的稳定性是由瑞士数学家雅布·伯努利(1654-1705)最早阐明的,他还提出了由频率可以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过渡】那么该如何通过频率估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同样先进行一个小游戏。 二、新课教学 1.概率 【过渡】硬币是我们大家经常能看到的,大家有时候也会玩一些抛硬币的游戏,抛掷一枚均匀的

硬币,硬币落下后,会出现两种情况:正面朝下和正面朝上。 那大家有没有想过,掷一枚硬币,出现两种情况的可能性谁大谁小呢?现在我们就用刚刚老师发给大家的硬币,进行一下探究吧。 (学生两辆一组进行实验) 【过渡】按照课本做一做的内容。同桌两人做20次掷硬币的游戏,并将记录记载在下表中。 (老师巡视指导) 【过渡】我看大家都已经进行完了,现在,我来找两个同学帮忙,像上节课一样,将全班同学的数据统计出来,然后我们汇总入表中。 【过渡】之后,我们画出折线图。 (学生自己根据数据画出折线图) 课件展示提前准备好的图。 【过渡】大家看一下,你们手中的图和老师展示的图一样吗? (学生回答) 【过渡】观察上面的折线统计图,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学生回答) 【过渡】刚刚大家都总结了规律,从图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出,当试验次数很大时, 正面朝上的频率折线差不多稳定在 0.5 水平直线上。 【过渡】大家还记得上节课我们掷图钉时得到的最后的结论吗?与这个一样,最后也是频率稳定在某一直线左右。 【过渡】其实,历史上有很多科学家都做了这样的掷硬币的实验,大家一起来看一下他们得到的结果,与我们得到的一致吗? (学生讨论回答) 【过渡】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些数据,首先,这些实验的实验次数都是一个很大的数值,其次,我们看到,最后,这些数据得到的频率基本上都是在0.5左右的,相差均不大。这些数据,能够支持我们刚刚发现的规律吗? (学生回答) 【过渡】结合我们上节课的图钉实验,以及现在的这些实验数据,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在实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都会在一个常数附近摆动,这个性质称为频率的稳定性。 【过渡】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频率越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越大。 【过渡】在数学中,我们通常就用这个常数来表示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我们将其称为概率:我们把这个刻画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为P(A)。

九年级数学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全章教案

第二十五章概率 课题: 25.1 随机事件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数学思考目标 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 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抽象概括的能力. 解决问题目标 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情感态度目标 引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 教学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教学过程 <活动一> 【问题情境】 摸球游戏 三个不透明的袋子均装有10个乒乓球.挑选多名同学来参加游戏. 游戏规则 每人每次从自己选择的袋子中摸出一球,记录下颜色,放回,搅匀,重复前面的试验.每人摸球5次.按照摸出黄色球的次数排序,次数最多的为第一名,其次为第二名,最少的为第三名. 【师生行为】 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 学生积极参加游戏,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归纳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生动、活泼的游戏,自然而然地引出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有利于学生理解.能够巧妙地实现从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 <活动二> 【问题情境】 指出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发生的,哪些是不可能发生的,哪些是随机事件? 1.通常加热到100°C时,水沸腾; 2.姚明在罚球线上投篮一次,命中; 3.掷一次骰子,向上的一面是6点; 4.度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360°; 5. 经过城市中某一有交通信号灯的路口,遇到红灯; 6.某射击运动员射击一次,命中靶心; 7.太阳东升西落; 8.人离开水可以正常生活100天; 9.正月十五雪打灯; 10.宇宙飞船的速度比飞机快. 【师生行为】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问题,使问题情境更具生动性. 学生积极思考,回答问题,进一步夯实必然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和不可能发生的事件的特点.在比较充分的感知下,达到加深理解的目的. 教师在学生完成问题后应注意引导学生发现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大量地存在着随机事件. 【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经历由实践认识到理性认识再重新认识实践问题的过程, 同时引入一些常识问题,使学生进一步感悟数学是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工具. <活动三> 【问题情境】 情境1 5名同学参加讲演比赛,以抽签方式决定每个人的出场顺序.签筒中有5根形状、大小相同的纸签,上面分别标有出场的序号1,2,3,4,5.小军首先抽签,他在看不到纸签上的数字的情况下从签筒中随机地抽取一根纸签.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教案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随机事件与概率 25.1.1随机事件 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件的特点. 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 重点 随机事件的特点. 难点 判断现实生活中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 一、情境引入 分析说明下列事件能否一定发生: ①今天不上课;②煮熟的鸭子飞了;③明天地球还在转动;④木材燃烧会放出热量;⑤掷一枚硬币,出现正面朝上. 二、自主探究 1.提出问题 教师事先准备的三个袋子中分别装有10个白色的乒乓球;5个白色的乒乓球和5个黄色的乒乓球;10个黄色的乒乓球,分组讨论从这三个袋子里摸出黄色乒乓球的情况. 学生积极参加,通过操作和观察,归纳猜测出在第1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不可能的,在第2个袋子中能否摸出黄色球是不确定的,在第3个袋子中摸出黄色球是必然的. 2.概念得出 从上面的事件可看出,对于任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三种情况: (1)必然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 (2)不可能事件: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3)随机事件: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 3.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 袋子中有4个黑球,2个白球,这些球的形状、大小、质地等完全相同,在看不到球的情况下,随机地从袋子中摸出一个球. (1)是白球还是黑球? (2)经过多次试验,摸出的黑球和白球哪个次数多?说明了什么问题? 结论: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 教材第128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学生归纳,老师点评) 本节课应掌握: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 (2)一般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可能不同. 五、作业布置 教材第129页练习1,2. 25.1.2概率

八年级下第八章认识概率课程教案

第八章认识概率教案 8.1确定事件与随机事件 8.2可能性大小 8.3频率与概率 【教学目标】 1.理解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随机事件,并会区分生活中的这些事件 2.知道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让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感受影响可能性大小的因素; 3.认识到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把试验次数很大时,事件发生的频率作为概率的估计值 【教学难点】 1.经历猜测、试验的过程,体验某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随机性 2.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3.用频率的稳定值去估计概率. 【教学引入】 1.某次国际乒乓球单打比赛中,甲、乙两名中国选手进入最后决赛,那么,该项比赛的冠军属于中国选手吗?冠军属于外国选手吗?冠军属于中国选手甲吗?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 event)。如:明天太阳从西方升起, 在一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肯定它一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然事件(certain event).如:抛出的篮球会下落, 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都是确定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件(random event).如: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正面朝上 例题1.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说说下列事件中哪些是必然事件,哪些是不可能事件,哪些是随机事件,并说明理由. (1).明天将下雨; (2).2050年地球会被小行星撞击; (3).明天太阳将在西方落下; (4).青蛙(成体)用腮呼吸; (5).(a+b)2=a2+2ab+b2; (6).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打开电视,它正在播广告; (8).他乡遇故知; (9).守株待兔; (10).任意地抛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11).自由转动指针,指针停止后指向8 参考答案:1.随机事件;2.随机事件; 3.必然事件;4.不可能事件; 5.必然事件;6.必然事件; 7.随机事件;8.随机事件; 9.随机事件;10.随机事件;11.随机事件. 变1.下列事件中,其中是确定事件的有() ①在足球比赛中,弱队战胜强队

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三章概率全章教案

3.1随机事件及其概率 教学目标: 1.了解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2.了解概率的统计定义以及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教学重点: 了解随机试验的三个特征: 1.在不变的条件下是可能重复实现的; 2.各次试验的结果不一定相同,每次试验前不能预先知道是哪一个结果会发生; 3.所有可能的试验结果都是预先明确的. 教学难点: 随机事件的统计规律性和随机事件概率的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观察下列现象发生与否,各有什么特点? (1)在标准大气压下,把水加热到100℃,沸腾; (2)导体通电,发热; (3)同性电荷,互相吸引; (4)实心铁块丢入水中,铁块浮起; (5)买一张福利彩票,中奖; (6)掷一枚硬币,正面朝上. 二、学生活动 (1)必然发生(2)必然发生(3)不可能发生

(4)不可能发生 (5)可能发生 (6)可能发生 三、建构数学 3 .对于某个现象,如果能让其条件实现一次,就是进行了一次试验 . 而试验的每一种可能的结果,都是一个事件. 试判断这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1)无特殊情况,明天地球仍会转动 必然发生 (2)木柴燃烧,产生热量 必然发生 (3)煮熟的鸭子,跑了 不可能发生 (4)在标准大气压0oC 以下,雪融化 不可能发生 (5)掷一枚硬币,正面向上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6)两人各买1张彩票,均中奖 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 定义1:在一定条件下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叫必然事件. 定义2: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不可能事件. 定义3: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随机事件. 以后我们用A ,B ,C 等大写字母表示随机事件,简称事件. 四、数学运用 (一)随机现象 例1 试判断下列事件是随机事件、必然事件、还是不可能事件. (1)我国东南沿海某地明年将3次受到热带气旋的侵袭; 不可能事件 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六章概率初步第3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六章概率初步 3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第2课时) 一学生起点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用事件发生的频率估计该事件发生的概率,初步理解了概率的含义以及一些常见古典概型概率的求法,具备了求简单事件的概率的基本技能;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小组合作试验活动,解决了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感受到了数据收集和处理的必要性和作用,获得了从事合作试验所必须的一些数学活动经验的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学习任务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对频率、概率认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本课的具体学习任务:理解游戏的公平性,并能根据不同题目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条件的摸球游戏。但这仅仅是这堂课外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或者说是一个近期目标。数学教学由一系列相互联系而又渐次梯进的课堂组成,因而具体的课堂教学也应满足于整个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或者说,数学教学的远期目标,应该与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产生实质性联系。本课《摸到红球的概率》内容从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数学学习领域,因而务必服务于概率教学的远期目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整理与表示、数据分析以及作出推断的全过程,发展学生的随机意识”,同时也应力图在学习中逐步达成学生的有关情感态度目标。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试验,理解游戏的公平性,并能根据不同问题的要求设计出符合条 件的摸球游戏; 2.过程与方法:再次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和简单分析、作出决策的合作交流过程.发展学生的随机意识; 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通过相互间的合作与交流,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数学表达能 力; 3.情感与态度:在试验过程中体会数据的客观真实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 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概率的意义及古典概型的概率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与应用。 2、初步理解游戏的公平性,会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 3、根据题目要求设计游戏方案。 教学难点: 1、初步理解游戏的公平性,会设计简单的公平的游戏. 2、灵活应用概率的计算方法解决各种类型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为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宗旨,结合本节课内容主要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 的探究式和启发式教学法。

概率初步教案

概率初步教案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25.1.1随机事件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章是在小学了解了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事件的概率。生活中概率大量存在,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本节主要是了解随机事件和有关概念,教科书中设置了三个问题,通过问题1抽签试验和问题2掷骰子试验,主要让学生感受到,在一定条件下重复进行试验时,有些事件是必然发生,有些事件是不可能发生的,有些事件是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的,在这两个具体冋题探讨的基础上,提出随机事件等有关概念,要求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判断一个事情是随机事件还是确定性事件。问题3是一个摸球试验,主要探讨随机试验发生

的可能性,以及随机事件发生可能性相对大小的定性描述,并要求通过试验验证判断。通过问题3,让学生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很可能不同,并能够判断几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相对大小。通过这三个问题,为下一节概率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必然发生的事件、不可能发生的事件、随机事 件的概念。 2、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不同的随机事 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不同。 3、学生经历体验、操作、观察、归纳、总结的过程,发 展学生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提炼出本质特征并加以 抽象概括的能力。 4、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 探讨,认识动手操作试验是验证得出结论的好方法。 5、能根据随机事件的特点,辨别哪些事件是随机事件?引 领学生感受随机事件就在身边,增强学生珍惜机会,把握机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掌握随机事件的特点,会判断现实生活中的随机事件。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