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1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1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1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1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源;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

5.当Γ<Γd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多环芳烃;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链终止;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11.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2.当降水的pH值 5.0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的颗粒物;

14.PAN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Cd;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已知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某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4×105,则该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p为 1.26×104 (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7.测定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方法有振荡法、产生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

8.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SO42-、NO3-、Cl-、HCO3-。

9.CFC-11的分子式为CFCl3。

二.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

1.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a.Γ﹥0 b. Γ=0 c. Γ﹤0

2.某一氧化-还原反应体系的标准电极电位0.80,气p E o为a。

a.13.55 b. 13.35 c. 13.05 d.12.80

3.测定总磷时,下例c组物质均会产生干扰,是测定结果偏低?

a亚砷酸盐、Cr(Ⅲ)、Cu(Ⅱ)、亚硝酸盐 b. 砷酸盐、Cr(Ⅵ)、Cu(Ⅱ)、硝酸盐

c. 砷酸盐、Cr(Ⅵ)、Cu(Ⅱ)、亚硝酸盐

d. 亚砷酸盐、Cr(Ⅲ)、Cu(Ⅱ)、硝酸盐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 d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As b. Hg c. Pb d.Cr

5.根据Whittby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a 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膜。

a.0.05 b. 0.1 c. 1 d.2

6.在氨氮的测定中,氨与 b 生产黄色的络合物,可在425nm波长下比色测定。

a.盐酸萘乙二胺显色剂 b. 纳氏试剂 c. 混合试剂 d.二磺酸酚试剂7.重金属从悬浮物或沉积物中重新释放属于二次污染问题,下例b原因可能诱发重金属释放。

a.颗粒物聚沉 b. 降低水体的pH值 c. 水流速度加快 d.富营养化加重8.下例吸附现象属于离子交换吸附的有a。

a.土壤胶体吸附碱土金属粒子 b. 土壤颗粒吸附非离子有机化合物

c. 金属水和氧化物吸附过渡金属离子

d.腐殖质吸附非离子型农药

9.下例说法正确的是 c 。

a.代换性酸度和水解性酸度属于活性酸度 b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Al3+ c.土壤潜性酸度往往比活性酸度大得多

10.在一封闭的碳酸体系中加入重碳酸盐,其中, c 不发生变化。

a.总碱度 b. pH c. 酚酞碱度 d.苛性碱度

三.名词解释

1.光化学烟雾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产生二次污染,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2.酸性降水指通过降水,如雨,雪,雾,冰雹等将大气中的酸性物质迁移到地面的过程。

3.生长代谢当微生物代谢时,某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该有机物被降解,这种现象称为生长代谢。

4.次生矿物次生矿物是由原生矿物经化学风化后形成的新矿物,其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却有所改变

5.质体流动由水或土壤微粒或两者共同作用引起的物质流动

二.简答题

1、画图简要说明大气温度层结及其特点、产生的原因。(10分)

静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温度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可分为:

1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长波辐射的影响,下热上冷,空气垂直对流运动剧烈,污染物质传输容易

2平流层:在其上中部有一臭氧层,它吸收来自太阳的紫外线后放出能量,该层上热下冷。

污染物不易传输扩散,只能随地球自转而平流而遍布全球

3中间层:由于平流层中臭氧层放热的影响,下热上冷,空气垂直对流强热层:由于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上热下冷。空气稀薄,处于电离状态。

2、简要说明温室效应产生的机理及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京都议定书的目标是是么?(10

分)

温室效益产生的机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是CO 2吸收了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将能量截面于大气中,使地球温度升高

大气温度升高的原因:(1)过度利用化石燃料(2)植被大量减少

京都议定书的目标:限制CO 2的排放,特别是发达国家CO 2的排放,以控制大气温度升高

3、试述伦敦烟雾的类型、起因和发生条件。

气相氧化:

1 直接光氧化

2 被自由基氧化 3被氧原子氧化

液相氧化

1 被O 3氧化 2被H 2O 2氧化 3金属离子催化氧化

4、.试述水体富营养化产生的机理。(5分)

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排放水体,使水中氮磷等营养物增多。引起藻类繁殖,由于死藻在分解时消耗溶解氧,使水质恶化

5、试述DDT 的主要特性和在环境中迁移、转化与归趋的主要途径(10分)

答: ①热稳定性高,挥发性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和脂肪;②在植物叶片中积累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③易被土壤胶体吸附,在土壤中移动难;④可发生生物降解,可分为还原氧化和脱氯化氢,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发生光解。和光降解;

6请叙述腐殖质的分类及其在环境中的作用

答:腐殖质可分为腐殖酸、富里酸、腐黑物。

在环境中的作用:①对河流中的汞有显著的流出效应②抑制金属从水中沉降③减弱重金属毒性④在给水消毒中产生THMs ⑤遇Ca 2+ 、Mg 2+产生沉淀。

7、写出S-P 模型的两个微分方程,并说明每一个变量的意义(10分) u

=??x L 2

2x L ??—K 1L u =??x C —K 1L+K 2(C s —C) 式中 L —BOD ,X —河水流动方向的距离,u —河水平均流速,E x —离散系数

K 1——好氧系数,C —溶解氧,K 2—复氧系数,C s —饱氧溶解氧浓度

8、写出大气平流层中臭氧层吸收太阳辐射紫外线的化学反应式及臭氧层被大气污染物破坏的催化反应式。(10分)

1 O 3﹢hv →O ﹢O

2 O ﹢O 2﹢M →O 3﹢M

2 Y ﹢O 3→YO ﹢O 2

YO ﹢O →Y ﹢O 2

总 O 3﹢O →2O 2

9、将下列农药的商品名和化学名联线。

DDT P,P ’-二氯二苯基三氯乙烷

林丹 硫代磷酸酯

敌敌畏 磷酸酯

乐果六氯环己烷

敌百虫膦酸酯

1对a 2对d 3对c 4对b 5对e

10、简要说明碳氢化合物在光化学烟雾中所起的作用。

答:碳氢化合物与自由基反应,发生一系列自由基转化和增殖的链反应,在此过程中产生的氧化性自由基将NO氧化成NO2,替代了O3使之越积越多,同时产生许多污染物如过氧乙酰硝酸脂。

1.在“在硝酸盐氮的测定”实验中,试说明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如何影响实验结果,怎样

去除氯化物和亚硝酸盐氮的干扰?

(1)少量氯化物能引起硝酸盐的损失,使结果偏低; 加入硫酸银使其生成氯化银沉淀,过滤去除,可消除氯化物的干扰

(2)亚硝酸盐氮含量超过0.2ūg/ml,使结果偏高;加入高锰酸钾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可消除亚硝酸盐氮的干扰,从测定结果中减去眼硝酸盐的含量即可

2.为什么排放到大气中的CFCs能破坏臭氧层,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并举例说明。

因为CFCs可催化O3分解,使O3转变成O2,如F-11(CFCl3)和F-12(CF2Cl2),它们在波长为75-220nm 紫外光照射下会产生Cl

CFCl3+hν→CFCl2+ Cl

CF2Cl2+ hν→CF2Cl+ Cl

光解产生的Cl可破坏O3。其机理为

Cl+ O3→ClO+ O2

ClO+O→Cl+ O2

总反应O3+O→2 O2

3.试述有机磷农药在土壤中迁移转化的主要过程。

主要过程包括

(1)有机磷农药的非生物降解过程

a 吸附催化水解

b 光降解

(2)有机农药的生物降解

4.影响沉积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主要因素有(1)盐浓度(2)氧化还原条件(3)pH值

(4)水中配位剂含量(5)生物化学过程

环境化学试题部分答案

一、填空

1、开放体系中,C T、[HCO3-]和_[CO3-_]___随PH改变,而__[H2CO3*]___不变

2、一般水体的决定电位物质是_溶解氧____,若水体厌氧,其中含大量有机物则决定电位

物质是_有机物____,居于两者之间则决定电位物质是___溶解氧体系和有机物体系的结合__

3、大气颗粒物按其粒径大小可分为总悬浮颗粒物(TSP)、飘尘、降尘

4、水体中存在含N化合物时,高pe和PH下NH+转化为__NO3-___

5、天然水中主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各选2个)

氧化剂:溶解氧、三价铁、四价锰、六价硫(铬、钼)、五价氮(钒、砷)

还原剂:二价铁、二价锰、负二价硫及许多有机化合物

6、在砷的两种价态中,三价砷的毒性较高

7、天然水体八大优势无机离子为K+、Na+、Ca+、Mg2+、HCO3-、NO3-、Cl-、SO42- (任答6

个)

8、污染物在环境中的主要转化过程类型有生物转化、化学转化、光化学转化

9、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生活、交通。

10、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物理迁移、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11、天然水中的总碱度= [HCO3-] +2 [CO32-] + [OH-] —[H-] 。

二、名词解释

1、生物浓缩因子

分布在水体中的生物群类也可以参加有机污染物的分配,这种分配作用被称为“生物浓缩作用或生物积累作用”,有机污染物的这种分配性质用“生物浓缩因子”来表示。

2、光化学定律“光化学第二定律”

在初级光化学反应过程中,被活化的分子数(或原子数)等于吸收光的量子数

3、总悬浮颗粒物(TSP):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各种粒子的总称,即粒径在100μm以下的所有粒子

4、间接光解一种化合物直接吸收光能,并将过剩能量转移到另一种化合物上,导致后者产生反应的过程被称为敏化反应。前者称为敏化有机物,后者称为接受体分子。敏化反应也被称为敏化光解或间接光解。

5、BOD 生化需氧量是在好气条件下,水中有机物由微生物作用进行生物氧化,在一定期间内所消耗溶解氧的量

7、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为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

8、温室效应: CO2等气体(统称温室气体)如温室的玻璃一样,它允许来自太阳的可见光射到地面,也能阻止地面重新辐射出来的红外光返回外空间。因此,温室气体起着单向过滤器的作用,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19、结合反应:

外来化合物经过前期转化,与生物体内源物质结合的反应称为结合反应。

三、简答题

1、水体中有机配位体对金属迁移的影响?(10分)

1、影响颗粒物(悬浮物或沉积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决定这一能力的因素主要是配位体本身的吸附行为,配位体或金属离子与配位体形成的配合物是否可被沉积物吸附。①与金属离子生成配合物,或争夺表面吸附位,抑制金属离子吸附;②形成弱的配合物,且对固体表面亲和力小,引起吸附量变化小;③形成强的配合体,且对固体表面亲和力大,引起吸附量增加。

2影响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重金属和羟基的配合作用,提高了重金属氢氧化物的溶解度。

2、什么是辐射逆温层并简述其形成机制

答:在对流层中、气温一般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但在一定条件下会出现反常现象。这可由垂直递减率(Γ)的变化情况来判断。当Γ<0时,称为逆温气层。逆温现象经常发生在较低气层中,这时气层稳定性特强,对于大气中垂直运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近地面层的逆温多由于热力条件而形成,以辐射逆温为主。辐射逆温是地面因强烈辐射而冷却所形成。这种

逆温层多发生在距地面100-150m高度内。最有利于辐射逆温发展的条件是平静而晴朗的夜晚。有云和有风都能减弱逆温。如风速超过2-3m/s时,辐射逆温就不易形成。当白天地面受日照而升温时,近地面空气的温度随之而升高。夜晚地面由于向外辐射而冷却这便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自下而上逐渐降低。由于上面的空气比下面的冷却较慢、结果就形成逆温现象。

3、温室效应及其形成机制

CO2等气体(统称温室气体)如温室的玻璃一样,它允许来自太阳的可见光射到地面,也能阻止地面重新辐射出来的红外光返回外空间。因此,温室气体起着单向过滤器的作用,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截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4、酸雨的主要成分、危害、反应方程式?

1、大气中的氨

①氨与硫酸气溶胶反应→(NH4)2SO4或(NH4)HSO4;

②SO2可以直接与NH3反应,而避免转化成酸。

2、颗粒物酸度的缓冲作用

①所含的催化金属促使SO2氧化;

②对酸起中和作用。

3、气候的影响

①温度、湿度:一般情况温度湿度大时易出现酸雨;

②风速、大气稳定度,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污染物不利于扩散易出现酸雨。

6、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有哪些?

耗氧污染物、致病污染物、合成有机物、植物营养物、无机物及矿物质、土壤及岩石冲刷的沉积物、放射性物质、热污染共8种物质。

7、有机物在水中的迁移、转化存在哪些重要过程?

主要存在:1、负载过程(输入过程)2、形态过程(酸碱平衡及吸着作用)3、迁移过程(沉淀与溶解、对流、挥发及沉积作用)4、转化过程(生物降解、光解和水解作用)5、生物累积过程(生物浓缩和放大)

9、什么是大气温度层结?

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层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差异,使得描述大气状态的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的分布。人们通常把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和大气密度层结。10、如何判断大气稳定度?何谓逆温现象?其对大气污染物的迁移有何影响?

ra—大气的垂直温度递减率

rb—污染气团的绝热温度递减率

ra > rb 为大气的不稳定状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

ra < rb 为大气的稳定状态,不利于污染物扩散。

ra = rb 为大气的中性状态,气团和大气的温度在任何高度都是相等的。

ra > 0 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为大气的不稳定状态

ra < 0 大气的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增加,为大气的稳定状态,为逆温情况。

11、reundlich吸附等温线表达式?并解释字母含义。

lg G=lg k+1/n lg C 其中G—吸附量k—分配系数C—溶质平衡浓度

12、水体中颗粒物吸附作用分类?并分别解释

表面吸附---物理吸附,表面能的作用

离子交换吸附—物理化学吸附,表面电荷作用,发生离子交换

专属吸附—化学吸附,化学键作用,分子间作用力

14、简述物质通过生物膜的方式。

膜孔滤过,直径小于膜孔的水溶性物质,可借助膜两侧净水压及渗透压经膜孔滤过。

被动扩散,脂溶性物质从高浓度侧向低浓度侧,即顺浓度梯度扩散通过有类脂层屏障的生物膜。

18、有机物在水中迁移转化过程有哪些?

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降解作用

19、简述硝化与反硝化过程。

硝化作用: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氧化成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的过程。参与硝化的微生物虽然为自养型细菌,但在环境中必须在有机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活动。

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反硝化细菌在缺氧条件下,还原硝酸盐,释放出分子态氮(N 2)或一氧化二氮(N 2O )的过程。微生物和植物吸收利用硝酸盐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用途,一是利用其中的氮作为氮源,称为同化性硝酸还原作用:NO 3-→NH 4+→有机态氮。许多细菌、放线菌和霉菌能利用硝酸盐做为氮素营养。另一用途是利用NO 2-和NO 3-为呼吸作用的最终电子受体,把硝酸还原成氮(N 2),称为反硝化作用或脱氮作用:NO 3-→NO 2-→N 2↑。能进行反硝化作用的只有少数细菌,这个生理群称为反硝化菌。

20、环境中的相间平衡有哪些?举三例即可

物质吸附:固-固、固-液的相间平衡

升华作用:固-气相间平衡

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和逸出:液-气相间平衡

三、计算题

1、到达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最短波长为290nm ,问大气中NO 2分子在吸收该波长光量子后,能否引起分子中N-O 键断裂?已知N-O 的键能为3.01×105J/mol ,Planck 常数为6.626×10-34J .s ,光速为3.0×108m/s 。(10分)

解:E=N 0=λhc 9

102903410626.6-?-?×3.0×108=6.85×10-19J E ’=NE=6.02×1023×6.85×10-19

=4.12×105

E ’>3.01×105 J/mol

故可引起N —O 键断裂。

2、设大气压力为1.0130×105Pa (25℃),空气中水蒸气的分压为0.03167×105Pa (25℃),氧溶于水的亨利常数为1.26×108

,计算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10分)

解:P O2=(1.01325-0.03167)×105×0.21

=0.2056×105(pa)

O 2(aq)=K H ×P O2=1.26×105×0.2056×10-8

=2.6×10-4(mol/l)

O 2(aq)= 2.6×10-4×32×1000

=8.32(mg/l)

3、 具有2.00×10-3mol/L 碱度的水,pH 为7.0, 请计算[H 2CO 3*]、[HCO 3-]、[CO 32-]的浓度各是多少?已知下表数据:

pH α0 α1 α2

7.00 0.1834 0.8162 3.828×10-4

解:当pH = 7.00时,CO 3-的浓度与 HCO 3-的浓度相比可以忽略,查表pH = 7.00时, α= 1.224,

则[HCO 3-] = [碱度] = 2.00×10-3mol/l/l 。

[H +] = [OH -] = 10-7 mol/l 。

[HCO 3※

] = [H +][HCO 3-]/K 1 = 1.00×10-7×2.00×10-3/(4.55×10-7) = 4.49×10-4mol/l 。 [CO 3-] = K 2[HCO 3-]/[H +] = 4.69×10-11×2.00×10-3/(1.00×10-7) = 9.38×10-7 mol/l 。

5、 在厌氧消化池中,和pH 值7.0的水接触的气体含65%的CH 4和35%的CO 2,已知

e C H O +++28

1 O C H H 244

181+, pE 0=2.87,请计算pE 和E h 解pE=pE 0+1/n lg([反应物]/[生成物]) =2.87+lgP CO20.125[H +]/P CH40.125

=2.87+lg 0.350.125×10-7/0.650.125

=2.87+lg 0.877×10-7/0.948

=2.87+lg 0.925—7=—4.16

E h =0.059pE=-4.16×0.059=—0.246

5、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至pH =8.4,T =25℃的水体中,90%的有毒化合物被悬浮物所吸着,已知酸性水解速率常数Ka=0,碱性水解速率常数K b =4.9×10-7L/(d.mol), 中性水解速率常数K n =1.6d -

1.请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5分) 解:K h =[K n +αw (K a [H +]+ K b [OH -])]

=1.6+0.1(0+4.9×10-7×10-5.6)

=1.6d -1

6、用Langmuir 方程描述悬浮物对溶质的吸附作用,假设溶液平衡浓度为3.0×10-3mol/L ,溶液中每克悬浮固体吸附溶质为0.5×10-3mol/L ,当平衡浓度降至1.0×10-3mol/L 时,每克吸附剂吸附溶质为0.25×10-3mol/L ,问每克吸附剂可以吸附溶质的吸附限量是多少?

解:G=

C

A C G +0 0.5×10-3=3

100.33100.30-?+-??A G (1) 0.25×10-3=3

100.13100.10-?+-??A G (2) 2=3100.33100.3-?+-?A ×3100.13100.1-?-?+A 2A+6.0×10-3=3.0(A+1.0×10-3)

2A+6.0×10-3=3.0A+3.0×10-3

A=3.0×10-3

G 0=1.0×10-3(mol/L ·g )

1. 在一个pH 为7.0,总碱度为1.6mmol/L 的水体中,如加入碳酸钠使其碱化,问需加多少mmol/L 的碳酸钠才能使水体pH 上升至8.0?如用NaOH 强碱进行碱化,又需加多少碱?(pH=7.0时,α0=0.1834,α1=0.8162,α2=3.828×10-4

,α=1.224;pH=8.0时,α0=0.02188,α1=0.9736,α2=4.566×10-3,α=1.018)(本小题10分)

解:总碱度=K W / [H +] + C T (α1 + 2α2) - [H +] C T =

2

121αα+{[总碱度] + [H +] - [OH -]} 令α=2121αα+ 当pH 在5~9范围内、[碱度]≥10-3mol/L 时, [H +]、[OH -]项可以忽略不计,得到简化式:C T =α[碱度]

当pH =7.0时,α1=0.8162,α2=3.828×10-4,则α=1.224,C T =α[碱度]=1.9584mmol/L 若加入碳酸钠将水的pH 升至8.0,此时C T 值与碱度值均有变化。设加入的碳酸钠量为Δ[CO 32-],则有

C T + Δ[CO 32-]=α′{[碱度] + 2Δ[CO 32-]}

解得,Δ[CO 32-]=1.9248 mmol/L

若加入氢氧化钠将水的pH 升至8.0,其C T 值并不变化,可得:

碱度增加值就是应加入的氢氧化钠强碱量:

Δ[OH -]=1.9248-1.6=0.3248 mmol/L

2.含镉废水通入H 2S 达到饱和并调pH 值为8.0,请计算水中剩余镉离子浓度(已知CdS 的溶度积为7.9×10-27,H 2S 离解常数K 1=8.9×10-8,K 2=1.3×10-15

,饱和水溶液中)。 解:H 2S →H ++HS - K a1=[H +][HS -]/[H 2S ] [HS -]= K a1[H 2S ]/[H +

HS-→H ++S 2- K a2=[H +][S 2-]/[HS -]=[H +]2[S 2-]/ K a1[H 2S ]

[S 2-]= K a1* K a2[H 2S ]/[H +]2=8.9×10-8×1.3×10-15×0.1/(10-8)2=1.157×10-7mol/l

CdS →Cd 2++S 2- Ksp= [Cd 2+][S 2-]

[Cd 2+]= K sp /[S 2-]=7.9×10-27/1.157×10-7=6.8×10-20 mol/l

3.一个有毒化合物排入至pH =8.4,T =25℃的水体中,90%的有毒化合物被悬浮物所吸着,已知酸性水解速率常数Ka=0,碱性水解速率常数K b =4.9×10-7L/(d.mol), 中性水解速率常数K n =1.6d -1.请计算化合物的水解速率常数。(6分) 解:已知 K a = 0, [H +] = 10-8.4 K n = 1.6 K b = 4.9×10-7

K h = K a [H +] + K n + K b K w /[H +] = 0 + 1.6 + 4.9×10-7×10-5.6 = 1.6 (d -1)

T 1/2=0.693/Kh=0.693/1.6=0.43d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14*1.5’=21’) 1.对于生物来说,任何物质包括机体需要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只有 时才是有益的。过量和不足对生物都会引起危害,这就是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 2.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其归宿主要是。3如果在光化学系统的初级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分解产生了后,可引发进一步的暗反应。 4在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μm。 5在水环境中,溶质离子以的形式与胶体物质进行作用,从而被吸附的过程被称为专性吸附。 6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苯并a芘的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和。 7 水中含有机质的固体物质对溶解在水中的憎水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特征 是。8从根系和叶片吸收的F最终会积累在植物的部位。 9一般地,砷酸盐的沉积量与水中磷酸盐含量成比例关系。 10生物转化和是多氯联苯的主要转化过程,随取代的氯原子数目的增加,降解和转化都会越来越难。 11 氟对牙齿和骨骼的形成与结构均有很重要的功能,因在牙齿中会形成, 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但摄入过量的氟化物会出现症状。 12 在常规的简单化学沉淀物中,以各类金属离子的形态沉淀的溶度积最低,常用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13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原因是 。 14 环境激素的阻碍对象主要是,它可能抑制该类物质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使酶的功能丧失,致使该类物质不能合成。

二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1.5’=15’) 1 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2.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2.5~10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10μm; B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0.05~2μm; C爱根核模的粒径为0.05~2μm, 积聚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D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0.05~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2 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 A. NO2 ; B. O3; C. HCHO; D. HNO2 ; E. SO2; F. ROOR’. 3 SO 2被氧化成SO 3 形成酸雨的方式主要有() A.SO 2 的气相氧化; B.SO 2 的间接光氧化; C.微生物氧化; D.SO 2 的液相氧化; 4若水体中的酸碱度只是以碳酸和碳酸盐构成,则关于酸度可表示为下式( ) A酸度[ CO 32 -]+[HCO 3 -]+[ OH-]-[H+] B. 酸度=2[H 2 CO 3 ]+[HCO 3 -]+[H+]-[ OH-] C酸度=2[ CO 32 -]+[HCO 3 -]+[ OH-]-[H+] D. 酸度= [H 2 CO 3 ]+[HCO 3 -]+[H+]-[ OH-] 5 重金属污染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6 以下元素已经证实属于会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包括() A.Cd; B. Cr; C. Pb; D. Hg; E. Cu. 7当亨利常数在下列哪个范围内,挥发作用受液相控制()。 A. K H > 1.013*102 Pa·m3/mol ; B. K H > 1.013 Pa·m3/mol ; C. K H <1.013*102 Pa·m3/mol; D. K H < 1.013 Pa·m3/mol。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 全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环 境 化学》(A ) 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多环芳烃;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 11.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2.当降水的pH值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 的颗粒物; 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 17.导致水俣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 -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值在至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 CO 2、 H 2 CO 3 、 HCO 3 -;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环境化学(戴树桂)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中科院研究生院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环境化学》考试大纲 1.《环境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包括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本考试大纲侧重于环境污染化学,着重于各类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行为、效应以及减少或消除其产生的理论和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及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等经典内容。对其中有机污染物的归趋模式、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及生物效应、化学物质结构与毒性关系,污染物的生物效应和生物浓缩机制以及全球范围内的温室效应、酸雨、臭氧层破坏等环境问题需加以重点掌握。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环境化学发展及基本内容 1.环境化学基本概念、发展动向、研究内容及热点问题 水环境化学 2.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 3.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着重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4.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环境行为与归趋模式。着重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等典型机制与迁移转化模式。 5.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水体富营养化;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营养物质的来源;富营养化的影响因素;湖水的营养化程度;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及其防治对策。 大气环境化学 6.大气中污染物的特征; 7.大气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温室效应;气相大气化学:光化学反应、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的形成与耗损化学; 液相大气化学:酸沉降化学、大气中液相反应;大气颗粒物化学); 8.重要的大气环境化学问题:光化学烟雾的定义、特征及形成条件;光化学烟雾主要参与物质;光化学烟雾形成机理;光化学烟雾危害及防治;光化学烟雾与硫酸型烟雾的对比;太阳和地球辐射间的能量平衡;温室气体;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及防治对策;降水的化学组成;酸雨的形成;酸雨的影响因素;酸雨的危害及防治;大气平流层的组成;臭氧层的形成和耗损的化学反应;臭氧洞的危害;臭氧层破坏现状及防治。 土壤环境化学 9.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 10.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 11.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典型的迁移过程)。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性,扩散质体,流动吸附与分配作用,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 12.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13.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生物蓄积,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 14.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耗氧(有机污染物)、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 15.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氮硫的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 16.污染物质的毒性。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效应;重金属元素在诸圈层中的转化效应有机污染物在诸圈层中的转化效应。 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17.重金属元素(汞、砷)形态; 18.微生物对水环境中化学物质的作用; 19.有机污染物(有机卤代物、多环芳烃、表面活性剂)。 考试要求考生应全面系统地了解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特点与发展动向,掌握大气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天然水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环境化学》(A ) 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光 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 多环芳烃 ;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 自由基氧化 NO 、 链终止 ;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 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光化学烟雾 。 11.伦敦烟雾也称为 硫酸型烟雾 。 12.当降水的pH 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10um 的颗粒物; 14.PAN 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甲基汞 。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已知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某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4×105,则该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为 1.26×104 (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p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习题及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物理化学期末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 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 (B) 在等温过程中焓变为零 (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2. 下列三种胶体分散系统中,热力不稳定的系统是:() A.大分子溶胶 B.胶体电解质 C.溶胶 3. 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A) 单纯状态变化 (B) 相变化 (C) 化学变化 (D) 封闭物系的任何变化 4. 第一类永动机不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 (A) 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 (B) 实际过程中功的损失无法避免 (C) 能量传递的形式只有热和功 (D) 热不能全部转换成功 5. 如图,在绝热盛水容器中,浸入电阻丝,通电一段时间,通电后水及电阻丝的温度均略有升高,今以电阻丝为体系有() (A) W =0,Q <0,U <0 (B). W>0,Q <0,U >0 (C) W <0,Q <0,U >0

(D). W <0,Q =0,U >0 6. 对于化学平衡, 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化学平衡态就是化学反应的限度 (B) 化学平衡时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不随时间变化 (C) 化学平衡时各物质的化学势相等 (D) 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化学平衡态 7. 封闭系统内的状态变化:() A 如果系统的?S >0,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sys B 变化过程只要对环境放热,则该变化过程自发 ,变化过程是否自发无法判断 C 仅从系统的?S sys 8. 固态的NH HS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 4 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9. 在定压下,NaCl晶体,蔗糖晶体,与它们的饱和混合水溶液平衡共存时,独立组分数C和条件自由度f':() A C=3,f'=1 B C=3,f'=2 C C=4,f'=2 D C=4,f'=3 10. 正常沸点时,液体蒸发为气体的过程中() (A) ΔS=0 (B) ΔG=0

中国农业大学_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_《环境监测》期末试题(1套)

环境监测期末题[密] 一填空题20’ 1.环境监测的分类_____,_____,_____ 2.布点三要素_____,_____,_____ 3.电极法测水中氟化物时,干扰测定的阳离子有_____,______,______测定溶液的PH是____ 4.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SO2时应严格控制发色的_____和_____ 5.从物理特性看,______的声音为噪声,环境噪声来源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苯碳酰二肼比色法测总铬时铬的形态是______ 7.环境监测测水体中的“三氮”_____,_____,_____ 8.水样保存的目的是:减缓______,减缓化合物_____,_____作用,减少组分_____和____ 9.环境分析中重要分析测试仪器有______和______ 10.大气监测布点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判断题10’ 1.AgDDC法测砷时,Zn和酸反应生成新[H]时,对锌粒粒度没有要求() 2.土壤背景值具时间,空间上的差异性和稳定性。() 3.大气TSP颗粒物粒径<10 m () 4.关于有机污染物提取剂不需要考虑其沸点和极性。() 5.40dB的声音与42dB的声音叠加后为82dB。( ) 6.提取浓缩净化是有机污染物的重要环节() 7. BOD5测定中,若BOD5=1mg/L,则说明水样未接种或稀释过度() 8.COD测定中,应先加入氧化剂重铬酸钾() 9.数据记录为0.0058mg/L,有效数字为4 () 10.环境噪声测定时天气条件没有要求()三名词解释15’ 1.BOD5 2.环境标准 3.准确度 4.闪点 5.等效声级 四简答题35’ 1.大气监测布点根据和原则 2.AQC的内容和方法 3.影响环境数据离群的因素有哪些 4.COD是水中哪些污染物的指标?常用测定方法有哪些? 5.测BOD5时,哪些水样要接种,哪些需加含驯化菌种的稀释水? 6.用什么方法判定土壤是否污染 7.环境监测要素选择原则 五问答10’ 1.对河深6m,河宽130m的河进行水质监测,作出布点方案及示意图 2.写出用碘量法测Do采样时固定水样的方程式 六论述题10’

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 姓名:杨正坤学号: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和三种方式。 3、天然水中的总酸度= + 。 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和浓度梯度的影响。 5、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而干沉降只 有。 6、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和专属吸附。 7、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胶体形成、吸 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8、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 位的物质是。 9、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性酸度,其中,活性酸度是土壤中的直接反映,而 潜性酸度是指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 10、pH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中重金属的和土壤对重金属的。 二、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________。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Hg C、Pb D、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 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Hg C、Pb D 、As 4、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___ 的影响。 A、风 B、湍流 C、天气形式 D、地理地势 5、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__ __的光离解。

A、O3 B、H2CO C、H2O2 D、HNO2 6、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___ ____。 A 、RO B 、R自由基 C 、H2O D、HO2 7、酸雨是指pH___ __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C <5.6 D <5.0 8、在土壤中,下列离子____ ____的交换吸附能力最强。 A、Ca2+ B、Na+ C、Fe3+ D、H+ 9、气溶胶中粒径____ ____μm的颗粒,称为飘尘。 A >10 B <5 C >15 D <10 10、以下__ __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A、盐度升高 B、pH降低 C 、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改变氧化还原条件 三、名词解释(20分,每小题4分) 1、环境污染: 2、光化学烟雾: 3、优先污染物: 4、分配系数: 5、土壤阳离子交换量: 四、简述题(10分,每小题5分) 1、试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和成因,写出有关化学反应式。 2、影响农药在土壤中进行扩散的因素有哪些?举例说明。

物理化学试题与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1 班级姓名分数 一、选择题 ( 共16题 30分 ) 1. 2 分 (4932) 用铜电极电解·kg-1的 CuCl2水溶液,阳极上的反应为 ( B ) (A) 2Cl- ─→ Cl2+ 2e- (B) Cu ─→ Cu2++ 2e- (C) Cu ─→ Cu++ e- (D) 2OH-─→ H2O + 1 2 O2+ 2e- 2. 2 分 (4948) 金属活性排在H2之前的金属离子, 如Na+ 能优先于H+在汞阴极上析出, 这是由于: ( D ) (A) (Na+/ Na) < (H+/ H2) (B) (Na) < (H2) (C) (Na+/ Na) < (H+/ H2) (D) H2在汞上析出有很大的超电势, 以至于(Na+/ Na) > (H+/ H2) 3. 2 分 (4869) 极谱分析中加入大量惰性电解质的目的是: ( C ) (A) 增加溶液电导 (B) 固定离子强度 (C) 消除迁移电流 (D) 上述几种都是 4. 2 分 (4889) 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原电池和电解池中电极的极化规律, 其中表示原电池阳极的是: ( B ) (A) 曲线1 (B) 曲线2 (C) 曲线3 (D) 曲线4

以石墨为阳极,电解 mol·kg-1 NaCl 溶液,在阳极上首先析出: ( A ) (A) Cl2 (B) O2 (C) Cl2与 O2混合气体 (D) 无气体析出 已知: (Cl2/Cl-)= V , (Cl2)= 0 V , (O2/OH-)= , (O2) = V 。 6. 2 分 (5154) 将铅蓄电池在 A 电流下充电 h,则 PbSO4分解的量为: (M r(PbSO4)= 303 ) ( B ) (A) kg (B) kg (C) kg (D) kg 7. 2 分 (5102) 一贮水铁箱上被腐蚀了一个洞,今用一金属片焊接在洞外面以堵漏,为了延长铁 箱的寿命,选用哪种金属片为好? ( D ) (A) 铜片 (B) 铁片 (C) 镀锡铁片 (D) 锌片 8. 2 分 (4940) 25℃时, H2在锌上的超电势为 V, (Zn2+/Zn) = V,电解一含有 Zn2+(a= 的溶液,为了不使 H2析出,溶液的 pH值至少应控制在 ( A ) (A) pH > (B) pH > (C) pH > (D) pH > 9. 2 分 (4857) 298 K、 mol·dm-3的 HCl 溶液中,氢电极的热力学电势为 V,电解此溶液 为: ( C ) 时,氢在铜电极上的析出电势 H2 (A) 大于 V (B) 等于 V (C) 小于 V (D) 不能判定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C. 易于液化 D. 不易液化 2006-2007学年度上期物理化学试题,B, 水溶液置于绝热箱中,插入两个铜电极,以蓄电池为电源进行4、如图,将CuSO4 电解,可以看作封闭体系的是( )。 A. 绝热箱中所有物质 B. 两个铜电极 (可带计算器) C. 蓄电池和铜电极 一、判断题。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在正确的说法后面打“?”,错误的说得分 D. CuSO水溶液 4法后面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5、在体系温度恒定的变化中,体系与环境之间( )。 1、温度一定的时候,气体的体积与压力的乘积等于常数。( ) A. 一定产生热交换 B. 一定不产生热交换 2、热力学过程中W的值应由具体过程决定 ( ) C. 不一定产生热交换 D. 温度恒定与热交换无关 3、系统的混乱度增加,则其熵值减小。( ) 6、下列定义式中,表达正确的是( )。 4、处于标准状态的CO (g),其标准燃烧热为零。( ) A. G=H,TS B. G=A,PV C. A=U,TS C. H=U—PV 5、1mol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经过不同的循环途径后回到初始状态,其热力学能不变。 7、在一个绝热钢瓶中,发生一个放热的分子数增加的化学反应,那么( )。( )

A. Q > 0,W > 0,ΔU > 0 6、吉布斯判据适用于理想气体的任意过程。( ) B. ΔQ = 0,W = 0,ΔU < 0 7、四个热力学基本方程适用于所有封闭体系的可逆过程。( ) C. Q = 0,W = 0,ΔU = 0 8、在纯溶剂中加入少量不挥发的溶质后形成的稀溶液沸点将升高。( ) D. Q < 0,W > 0,ΔU < 0 9、惰性组分的加入将使反应的平衡转化率降低。( ) 8、ΔH =Q , 此式适用于下列哪个过程: ( )。 p10、只受温度影响的平衡系统自由度F=C-P+1。( ) 655A. 理想气体从10 Pa反抗恒外压10 Pa膨胀到10 Pa 5B. 0? , 10 Pa 下冰融化成水得分二、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相应位 置。(每小题3分,共45分) C. 电解 CuSO水溶液 4 54D. 气体从 (298 K, 10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 10 Pa) 1. 一定压力下,当2 L理想气体从0?升温到273?时,其体积变为( )。 9、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 A. 5 L B. 4 L C. 6 L D. 1 L A. 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 2、A、B两种理想气体的混合物总压力为100kPa,其中气体A的摩尔分数0.6,则气体B 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的分压为( )。 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 A. 100kPa B. 60kPa C. 40kPa D. 不确定 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3、当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 大于1的时候表明该气体( )。 10、凝固热在数值上与下列哪一种热相等:( )。 A. 易于压缩 B. 不易压缩 1

环境化学与监测 复习题

环境化学与监测 A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环境化学研究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 环境样品的低浓度性。 B. 环境化学研究的综合性。 C. 环境样品的复杂性。 D. 环境化学研究对象的危害性。 2、下列关于对流层的论述不正确者为( D ) A.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对流层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绝大多数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 C.对流层密度大,约占空气总质量的3/4 D.臭氧层存在于对流层中 3、大气中重要污染物按组份划分不包括哪一类?( C ) A.含硫化合物 B.含氮化合物 C.含氧化合物 D.含卤化合物 4、大气中对HO2自由基的产生贡献最多的途径是( B ) A. CH3ONO的光解; B. HCHO的光解; C. H2O2的光解; D. HNO2的光解 5、关于伦敦型烟雾与洛杉矶型烟雾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者为( C ) A.伦敦型烟雾属于硫酸型烟雾,洛杉矶型烟雾属于光化学烟雾。 B.伦敦型烟雾白天夜间连续出现,洛杉矶型烟雾只在白天出现。 C.伦敦型烟雾要求日光照射弱,洛杉矶型烟雾要求日光照射强。 D.伦敦型烟雾中[O3]高,洛杉矶型烟雾中[O3]低。 E.伦敦型烟雾多发生在冬季,洛杉矶型烟雾多发生在夏秋季节。 6、酸雨可危害环境,下列论述不正确者为( C ) A.腐蚀建筑材料、金属等; B.抑制植物生长; C.溶出土壤中有机物和营养元素作用,使土壤肥沃; D.酸化天然水源,破坏水体酸碱平衡 7、有机磷农药与有机氯农药相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有机氯农药降解半衰期较有机磷农药更长; B.有机磷农药的溶解度较有机氯农药大; C.有机氯农药的蒸汽压较有机磷农药大; D.有机氯农药的辛醇水分配系数较有机磷农药高。 8、1968年发生在日本的米糠油事件中的主要致病物是( C ) A. 汞 B. 二氧化硫 C.多氯联苯 D. 砷 9、天然水中腐殖质的配合作用对重金属的迁移转化有很大影响,下列叙述不正确者为( C ) A. 抑制重金属以碳酸盐,硫化物,氢氧化物沉淀形式存在。 B. 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作用。 C. 增大重金属对水生生物的毒性。 D. 富里酸对底泥中汞有显著的溶出作用。 10、关于天然水中腐殖酸的溶解性叙述正确者为( A ) A. 溶于碱不溶于酸 B. 溶于酸不溶于碱 C. 溶于酸和碱 D. 不溶于酸和碱

物理化学习题与答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当系统的状态一定时,所有的状态函数都有一定的数值。当系统的状态发生变化时,所有的状态函数的数值也随之发生变化。4.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当热力学能与温度确定之后,则所有的状态函数也完全确定。5.系统温度升高则一定从环境吸热,系统温度不变就不与环境换热。7.因Q P= ΔH,Q V= ΔU,所以Q P与Q V都是状态函数。8.封闭系统在压力恒定的过程中吸收的热等于该系统的焓。10.在101.325kPa下,1mol l00℃的水恒温蒸发为100℃的水蒸气。若水蒸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由于过程等温,所以该过程ΔU = 0。12.1mol水在l01.325kPa下由25℃升温至120℃,其ΔH= ∑C P,m d T。13.因焓是温度、压力的函数,即H= f(T,p),所以在恒温、恒压下发生相变时,由于d T = 0,d p = 0,故可得ΔH = 0。16.一个系统经历了一个无限小的过程,则此过程是可逆过程。18.若一个过程是可逆过程,则该过程中的每一步都是可逆的。20.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因Q = 0,W = 0,所以ΔU = 0,气体温度不变。28.对于同一始态出发的理想气体的绝热变化过程,W R= ΔU= n C V,mΔT,W Ir= ΔU= n C V,mΔT,所以W R= W Ir。 1.第一句话对,第二句话错,如理想气体的等温过程ΔU = 0,ΔH= 0。4.错,理想气体的U = f(T),U与T不是独立变量。5.错,绝热压缩温度升高;理想气体恒温可逆膨胀,吸热。7.错,Q V、Q p是状态变化的量、不是由状态决定的量。8.错,(1)未说明该过程的W'是否为零;(2)若W' = 0,该过程的热也只等于系统的焓变。10.错,这不是理想气体的单纯pVT 变化。12.错,在升温过程中有相变化。13.错,H = f(T,p)只对组成不变的均相封闭系统成立。16.错,无限小过程不是可逆过程的充分条件。18.对。 20.错,一般的非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不仅只是温度的函数。28.错,两个过程的ΔT不同。 二、单选题:2.体系的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状态函数的是:(A) T,p,V,Q ; (B) m,V m,C p,?V;(C) T,p,V,n; (D) T,p,U,W。 8.下述说法中,哪一种不正确: (A)焓是体系能与环境进行交换的能量;(B) 焓是人为定义的一种具有能量量纲的热力学量;(C) 焓是体系状态函数;(D) 焓只有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才与体系吸热相等。 12.下述说法中,哪一种正确:(A)热容C不是状态函数; (B)热容C与途径无关; (C)恒压热容C p不是状态函数; (D) 恒容热容C V不是状态函数。 18.1 mol H2(为理气)由始态298K、p被绝热可逆地压缩5dm3,那么终态温度T2 与内能变化?U分别是:(A)562K,0 kJ ; (B)275K,-5.49 kJ ;(C)275K,5.49kJ ;(D) 562K,5.49 kJ 。 21.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T)、绝热可逆压缩(i)到终态体积为V2时,环境对体系所做功的绝对值比较:(A) W T > W i;(B)W T < W i;(C) W T = W i; (D) 无确定关系。 热力学第二定律练习题 一、判断题:1.自然界发生的过程一定是不可逆过程。4.绝热可逆过程的?S = 0,绝热不可逆膨胀过程的?S > 0。5.为计算绝热不可逆过程的熵变,可在始末态之间设计一条绝热可逆途径来计算。6.由于系统经循环过程后回到始态,?S = 0,所以一定是一个可逆循环过程。8.在任意一可逆过程中?S = 0,不可逆过程中?S > 0。15.自发过程的方向就是系统混乱度增加的方向。16.吉布斯函数减小的过程一定是自发过程。24.指出下列各过程中,物系的?U、?H、?S、?A、?G中何者为零?⑴理想气体自由膨胀过程;⑵实际气体节流膨胀过程;⑶理想气体由(p1,T1)状态绝热可逆变化到(p2,T2)状态;⑷ H2和Cl2在刚性绝热的容器中反应生成HCl;⑸ 0℃、p 时,水结成冰的相变过程;⑹理想气体卡诺循环。1.对。 4 正确。5.错,系统由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不可能到达相同的终态。6 错,环境的熵变应加在一起考虑。 8.错。14.错。未计算环境的熵变;15.错,条件 16.错,必须在等温等压,W’= 0的条件下才有此结论。24.(1) ΔU = ΔH = 0;(2) ΔH = 0; (3) ΔS = 0; (4) ΔU = 0;(5) ΔG = 0;6) ΔU、ΔH、ΔS、ΔA、ΔG都为 0。 二、单选题: 2.可逆热机的效率最高,因此由可逆热机带动的火车: (A) 跑的最快;(B)跑的最慢; (C) 夏天跑的快; (D) 冬天跑的快。 12.2mol理想气体B,在300K时等温膨胀,W = 0时体积增加一倍,则其?S(J·K-1)为: (A) -5.76 ; (B) 331 ; (C) 5.76 ; (D) 11.52 。 13.如图,可表示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的示意图是: (A) 图⑴; (B) 图⑵;(C)图⑶; (D) 图⑷。

2015年中国农业大学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考研大纲及出题思路,考研参考书

【温馨提示】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育明教育咨询部建议考生一定要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目前,众多小机构经常会非常不负责任的给考生推荐北大、清华、北外等名校,希望广大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的时候,一定要慎重、最好是咨询有丰富经验的考研咨询师. 中国农业大学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考研大纲 807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考试是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硕士生入学考试科目之一。大纲适用于中国农业大学究生院环境科学与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是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其中环境化学包含了环境化学研究的内容、特点和发展动向,主要环境污染物的类别和它们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归趋和效应。要求考生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二、评价目标 (1)要求考生具有环境科学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环境化学与环境监测)。 (2)要求考生具有利用环境科学相关基础知识分析发生在环境中一些化学变化的能力。 (3)要求考生具有利用环境科学相关基础知识进行环境化学、环境监测的计算能力。 三、考试内容 《环境化学》考试内容包括以下七个部分。 (1)环境化学基本内容与绿色化学原理与应用 (2)大气环境化学 (3)水环境化学 (4)土壤环境化学 (5)环境化学与生物

(6)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7)环境污染修复方法和技术 《环境监测》考试内容包括以下八个部分。 (1)环境检测基本内容 (2)水和废水监测 (3)大气和废气监测 (4)固体废物监测 (5)土壤污染监测 (6)生物污染监测 (7)噪声、环境放射性监测 (8)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满分及考查内容分数分配 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环境化学部分占80-90分,环境监测部分占60-70分。 (四)试卷题型比例 试卷题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2)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3)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 (4)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5)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6)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光子能量公式为_______,通常波长大于_______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此时对应的化学键能是_______KJ/mol。 2 光化学烟雾从产生到结束,其中主要污染物依次出现的顺序为_______,二次污染物有_______。 3 天然水的总含盐量(TDS)=。 4 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腐殖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7 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类。 8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我国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气颗粒物中粒径_______的称为细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粒径_______的称为粗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絮凝过程的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向某一含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总酸度_____、无机酸度_____、CO2酸度______、总碱度_____、酚酞碱度_____和苛性碱度_____。 14含碳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过程中,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 _________________中间产物,然后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

物理化学(上)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热力学第零定律是指: 。 2、熵与热力学概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是。 3、补全热力学函数关系式:C P= (?S/?T)P 4、一定量的单原子理想气体定压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与定容下从T1变化到T2的熵变之比为: 5、化学势的表示式中,是偏摩尔量。 6、稀溶液的依数性包括、、和。 7、反应NH4HS(s)=NH3(g)+H2S(g),在298K时测得分解压为66.66Pa,则该温度下该反应的K pΘ= ;K p= 。 8、1atm压力下水和乙醇系统的最低恒沸混合物含乙醇质量分数为0.9557,现将含乙醇50%的乙醇水溶液进行分馏,最终得到的物质为。 9、水在101.3kPa时沸点为373K,汽化热为40.67 kJ/mol(设汽化热不随温度变化);毕节学院的大气压约为85.5 kPa,则在毕节学院水的沸点为 K。 10、反应NH4HS(s)=NH3(g)+H2S(g)已达平衡;保持总压不变,往系统中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平衡移动方向为。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属于化学热力学范畴的是() (A)物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B)化学反应速率 (C)化学变化的方向和限度(D)反应机理 2、下列关于热力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A)热力学研究所得的结论不适用于分子的个体行为 (B)热力学可以解决某条件下怎样把一个变化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的问题 (C)经典热力学详细讨论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D)经典热力学常需计算一个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3、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A) S (B) (?G/?p)T(C) (?U/?V)T (D) C V 4、一定量的纯理想气体,下列哪组量确定后,其他状态函数方有定值。() (A)T (B)V (C)T、U (D)T、p

石油大学 环境化学 在线考试附答案

《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和三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迁移形式是。 ⒉由近紫外光(200nm<λ<40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E应满足:(c=3.0×108m/s,h=6.626×10-34J.s/光量子) < E < 。 ⒊将下列物质:乙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烯,按照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依次排列为 > > > 。 ⒋大气颗粒物依照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分别是、和,并用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归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可吸入粒子定为D p <的颗粒物。 5.根据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其中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的是和;臭氧主要分布在中; 内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该层也称为电离层。 6.由可见光(400nm<λ<78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是(c=3.0×108m/s,h=6.626×10-34J.s/光量子) < E < 。 7.大气颗粒物有三种重要的表面性质:、和。雨滴的形成就属于。 8.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9.根据土壤中H+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和潜在酸度,根据提取液的不同,潜在酸度分为和。代换性是矿物质土壤潜在酸度的主要来源。 10.含镉废水通入H 2 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8.0,水中Cd2+浓度是(已知饱和 H 2S溶液的浓度为0.1mol/L,解离常数K 1 为8.9×10-8,K 2 为1.3×10-15,CdS的溶度积为 7.9×10-27)。 11.已知25℃时,E0(Fe3+/Fe2+)=0.68V,a(Fe3+)=0.01mol/L, a(Fe2+)=0.1mol/L。计算pE0为,pE为。 12.水中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和 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